意识形态外国文学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当前,中职语文教学陷入一个难教难学的尴尬境地,尤其是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更是被人忽略,视为鸡肋。本文拟从中职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现状、形成原因、教学设想三方面对中职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现状作出评述,然后对其原因进行探悉,并提出教学建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扩展学生视野,真正实现人文教育。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意识形态外国文学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意识形态外国文学论文 篇1:

意识形态对外国文学经典建构的操控

摘要:外国文学经典译作与原作一样是影响持久的伟大作品,其解构与重建受“译入语文化的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系统的制约”[1],其中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度更为显著。本文以《简·爱》为例,通过分析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和理解,考察不同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对翻译文学经典的操纵。

关键词:经典文学 意识形态 《简·爱》

引言

文学经典的解构与重建, 是国际比较文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外国文学经典在译入语文化场域建构的过程中,翻译起着至关重要、无以替代的作用。而翻译的过程不可能处在真空中,译者也并非处在一种理想化的情形下。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尤其对译者产生重大影响,决定其对文本的选择与理解。具体而言,一方面译者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制约着译者的文本选择与对该文本的理解; 另一方面译者也往往会下意识地迎合社会与时代的需求。一言以蔽之, 每部译作都会体现出译者所处时代的特征, 并折射出该时代意识形态对译作的操纵。本文以“处于名誉的顶峰而经久不衰”(盖斯凯尔夫人),被誉为西方文学经典名著桂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的《简·爱》为例,追溯在不同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对翻译文本选择与文学经典建构的操纵。

一、意识形态与译者的文本选择

《简·爱》作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经典之作,一直深受世界各国读者尤其是青年女性的青睐。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简·爱》译介到我国,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我国,《简·爱》不但被多次复译,而且还登上了银幕与舞台。无论是哪一种艺术形式,都被奉为 “经典”。然而, 纵观《简·爱》译介到我国文化场域的漫长历程,由于受到不同历史时期历史、政治、文化语境的影响,其经典地位的确立并非一帆风顺。

1927年,武光建把《简·爱》节译成中文,取名为《孤女飘零记》,但直到1935年12月,才与中国读者见面。第一部完整版的《简·爱》是1933年7月李霁野完成的,1936年9月生活书店印行,书名《简爱自传》。

黄源深先生翻译《简·爱》是在1992年,当时中国刚刚走出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萧条,迎来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时期。黄源深先生重译《简·爱》,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对这部小说的喜爱,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他;另一方面,在他看来,一部外国文学巨著好比一处储量丰富的矿藏,每个译本代表着对它的一次挖掘,只有多次诠释和传达,才能慢慢地接近对这一作品的确切认识和理解。而不同译者的审美观点、价值取向、翻译风格、语言特点因人而异,且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所以无论是同一年代还是不同年代,都需要通过对这一作品不断重译和复译来体现这种差别和变化。

二、意识形态与译者对文本的理解

意识形态操纵外国文学经典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表现在对文本的选择上,还影响并制约着译者对文本的理解。译者在解读原文本的跨文化交流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受所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支配,同时将个人的观念、观点、阶级立场、思维模式等因素渗入其中。尤其当源语与译入语文化背景差异很大、或者出现文化冲突时,译入语文化语境中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会无形地制约译者对原作的理解与阐释,甚至会使译者歪曲原作信息、曲解原作人物形象。

由此,《简·爱》这一外国文学经典在中国建构的过程,绝不单纯是文字的转换活动, 就本质而言, 它是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操纵译者,进而为本土政治、文化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正是因为如此, 李霁野先生的《简·爱》译本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社会背景下,简以敢于斗争、勇于追求自由与平等的新女性形象出现在国人面前,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潮流。总之,外国文学译作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的不仅是原文本的文化与信息,更能反映译入语文化场域中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强有力的操纵。

三、意识形态重构外国文学经典的文化功能

既然翻译是一种“文化改写”,也是一种“文化操纵”[2],外国文学经典建构就是译入语文化场域中“主流意识形态”出于某种目的而解构并重建该文学作品文化功能的过程。具体而言,译入语文化场域既具有掩盖和消解外国文学经典原有文化功能的力量,又能为这些作品赋予(或者强行施加)新的文化功能与社会意义。尤其在诸如民族存亡、政治动荡、制度更迭等特殊时期,在意识形态的操纵下,译者特意选择那些能为某一阶级或团体服务、具有政治利用价值的文学作品,并对其进行本土化传译,就是希望这些作品能发挥其典范作用, 从而“强化意识形态话语, 巩固其在文化多元系统中的主导性地位”。[2]李霁野翻译的《简·爱》译本中体现的革命精神,以及近乎归化成中国革命女性的“简”的形象正符合“五四”新文化运动社会环境的需要,但是客观地说,当时译入语场域中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强加给译者太多的内容,译作在很多方面已经脱离了原文本。

结语

时代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出现。虽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简·爱》历经漫长的经典建构过程, 仍然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吸引着广大的中国读者,展示着人类经典文学巨著的魅力。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每个年代的《简· 爱》中译本总是不可避免地受译入语文化场域中 “主流意识形态”的操纵:一方面影响译者的文本选择,另一方面也影响着译者对文本的理解与传译。与此同时,必须在文本阐释者(这里主要指译者)的本土化阐释的努力下, 才能实现其经典身份的建构。[2]简言之, 外国文学经典建构绝不是一种单纯的文字转换, 实际上自始至终都在无形中受到社会意识形态强有力的操纵。语

参考文献

[1]邱明明.论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1):94-96.

[2]查明建.文化操纵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中心[J].中国比较文学, 2004(2): 86 -102.

作者:李新

意识形态外国文学论文 篇2:

打开通向世界的窗户

摘要:当前,中职语文教学陷入一个难教难学的尴尬境地,尤其是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更是被人忽略,视为鸡肋。本文拟从中职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现状、形成原因、教学设想三方面对中职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现状作出评述,然后对其原因进行探悉,并提出教学建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扩展学生视野,真正实现人文教育。

关键词:中职学校;外国文学;教学现状;原因探窥;教学设想

在中职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占有一席之地。学生通过学习,开阔视野,拓展思维。长期以来,我国外国文学史的编写和外国文学作品的译介都受到意识形态等的制约,外国文学的教材以及教學中往往千篇一律地运用社会历史评判的方法分析作品,忽略了文学的美学意蕴的阐释。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应试图在教学方法中进行探索,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当前中职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现状

1.教学目的出现偏激。在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往往忽视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由于政治倾向性的客观存在,使教师在面对外国文学作品时,总会下意识引导学生去揭露资本主义的阴暗面。如讲《项链》(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重点批判的是资本主义社会风气、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对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意义的严重影响;讲《威尼斯商人》(人教版《语文》(基础版)第四册),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等等。

2.教学思想固执不变。在教学中,中职语文教师往往对作品的理解狭隘化、庸俗化,对作品的广度、深度乃至高度开拓不够,对作品只提出一个评价标准,按照一个模式去理解,带着“政治眼光”品鉴作品,以“阶级斗争,批判资本主义现象”说教形式来误解内涵丰富的外国文学作品,而忽略了其内涵的多义性、人文性,没有进入一个辩证性、创新性的空间去思考与启发,使得外国文学作品显得政治意味浓厚,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比如《项链》中对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人物形象的分析中,总是以玛蒂尔德是“一个不自量力追求享受、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的典型形象”的固定形象来教育学生,但忽视了玛蒂尔德诚实守信、重义轻利和要强、坚韧等性格中可贵的一面,忽视了莫泊桑在文中试图通过人物形象所捕捉到的当时法国下层人民的精神面貌,以及由此表现出的对下层人民既讽刺、不满,又悲悯、同情的胸襟和立场。

3.教学内容不完整。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注重对作品本身的分析,缺乏对该作家及其作品的独特性的强调与认识,以冷漠的语调复述作品大意,说明作品主题,介绍写作艺术,摒弃了对学生美的情感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对作品的主观感受,切断了“通过感知使外在于主体的客观对象变成主体内心的感情波澜”的文学解读之道。无法抓住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显得本末倒置。刻板、教条、贫乏、单一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无法体会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宇宙万物的感受、思考与探索,无法引起强烈共鸣和深入思考。

二、形成中职外国文学教学现状之原因探窥

1.社会政治意识的强化。长期以来,传统的社会政治意识导致教师在面对外国文学作品时,过分强调思想教育的教学目标,于是形成了“怪圈”,对苏俄作品,就要学习什么,对资本主义作品,就要批判什么。过分注重文学的政治性、革命性,要么宣讲无产阶级革命道理,要么批判资产阶级的腐败、黑暗等,有贴政治标签之嫌,说教性偏强,人文性较弱。这使得教师在现在的教学中也很难走出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自然导致教学目标出现偏激,于是教学思想固执不变,教学内容日益不完整,最终使师生对外国文学作品自我见解一起消失,导致产生种种弊端。

2.外国文学作品的限制。文学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外国文学,应该称作“汉译外国文学”,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外国文学。因而这些作品经过翻译之后,语言改变了。虽然承载的内容依旧,其味道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改变。但是,教师和学生不可能在精通一门语言之后,再去读相应的作品,这是不现实的,这就注定了师生只能通过他人的翻译来欣赏这些优秀的作品,只能欣赏翻译者眼中的外国文学。语言承载着文学,而文学又承载着民族文化,因此师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必须结合其文化背景和特征来进行。因此学生要通过汉语言解读外国文学,当然就有了一定的难度。

同时,外国文学作品时空跨度过大,历史、人文等各方面都和我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甚至是无法逾越的鸿沟,由于认知能力的相对薄弱,文化心理的相对不成熟等,导致对外国民族文化的心理、生存方式认识的肤浅,让教师和学生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背景下,去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也就自然不可能完全领悟或者说真正领悟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从而落入尴尬的处境。

3.中职学生认知能力的不足。从总体上看,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从入学成绩来看,大部分中职校学生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味,偏课现象严重。例如在一些纯男生班,他们大多是冲着学习一技之长才走进职校大门,对于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基础课根本提不起劲。对于数学、英语,有人因为听不懂、理解不了,索性就不听。语文虽然还好一些,但一些学生连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具备,更不用说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了。

加之教师在课堂上一般采取讲授、讨论的方法,或采取多媒体教学,但外国作品作为“舶来品”,学生无法理解作品中丰富的内涵,无法体会作品中包含的人类共同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经验,最终导致学生感觉读不懂,不知道作者在说些什么,从而产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厌倦心理。

三、中职外国文学教学设想

1.实施分层目标教学。由于中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授外国文学作品时,必须实施分层目标教学。上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教师主要应做好:适时明确分层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努力达标。教师一般应在每节课的开头,向学生展示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如《我愿意是激流》(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A层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背诵。(2)了解诗歌大意,感悟作者对爱情的态度。B层目标:感悟诗歌的意象群。C层目标:欣赏诗歌结构整齐、反复咏唱的艺术美。这三个目标也属于包含关系,也就是说B层目标包含A层目标,C层目标包含A、B层目标。三种目标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能各有所思,各有所得。

2.解读多元化。我们在解读一些西方文学作品时,习惯把它和资本主义制度联系起来,这无疑是意识形态泛化的结果。例如对《项链》这篇课文主题的解读,传统的看法是,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认为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并不是一种个别的现象,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而定义化的主题解读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价值观等教育。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教师要用全新的理念解读文本,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变革。所以,我们需要对《项链》的主题做多元化的解读,比如:作者对女主人公虽有美好的姿色却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处境表示遗憾;对她为一条假项链差不多葬送自己及其丈夫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对路瓦栽在妻子丢失项链之后没有一句责备,而是和妻子同甘共苦,共偿债务进行了肯定等等。这些解释更为全面合理,它摆脱了政治的阴影,我们可以将这些解释融合到教学当中,使学生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拓宽思路。

3.引入比较阅读。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比较阅读法,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不同作家由于思想、观念等差异,写出来的作品会在选材、立意、情感等方面有许多的不同。比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是莎士比亚塑造的一个十分复杂而丰满的吝啬鬼的形象,夏洛克作为中世纪遗留下来的高利贷资本的代表人物,其贪婪、吝啬带着旧式的、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烙印。而《守财奴》中的葛朗台,在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冷峻的笔下,其贪婪、吝啬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教师在讲授《威尼斯商人》时,可以将二者联系起来,從而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再如,我们在教学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爱情诗《我愿意是急流》时,如果将其与舒婷的《致橡树》进行对比鉴赏,就会发现它们恰好构成了一种男性与女性之间关于爱情宣言的对话关系。当我们吟咏《我愿意是急流》,感动于男性可以为心爱的女人无私奉献,愿意付出所有甚至生命的爱情表白时,我们难道不觉得舒婷的《致橡树》同样也声情并茂地表达了女性对真正的爱情的向往与呼唤吗?而且这二者之间的奇妙关系,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从自身的内涵来说是关注人文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转变观念,跳出传统模式,为学生打开通向世界的窗户。

参考文献:

[1]姜琴.背景知识让中学散文教学更具张力[J].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2012,(03).

[2]吴罕砚,张晓帆.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材对比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0,(08).

[3]黄玉霜.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人教版必修)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4]唐霞,水仲文.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与现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5]李兆新.中学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06).

[6]刘洪涛.现代中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作品形态分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03).

[7]高文斌.“别求新声于异邦”——略论鲁迅对外国文学的介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05).

作者:叶敏

意识形态外国文学论文 篇3:

论吸收外国文学影响的潜在形态及其作用

基金项目: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外语研究专项”课题,编号:WYZX2017-01。

摘 要:文学作品是作者与读者进行沟通的重要载体,更好地吸收借鉴外国文化,需要由读者与作者深刻参与其中,形成复杂的相互作用系统,从而达到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吸收消化目标,切实提高文学作品阅读有效性。

关键词:外国文学;影响因素;吸收同化

作者简介:李薇(1962-),汉族,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外国文学民族化是促进外国文学作品有效融入中国,更好地促进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外国文学民族化的特征与主要审美方法。

1.从接受美学角度审视外国文学

1.1閱读差异

文学作品的赏析基于读者的自主阅读体验,作品的语言文字是浅层次的表意系统,任何一部作品都有其时代的烙印,都是在特定时空环境里的存在。但是作者呈现的意义往往不是读者心目中阅读到的实际意义。读者的阅读是基于作品的特定背景与时代结合的产物。读者很大程度上是以特定民族心理与语言知识来感知外国文学作品的。因此,文学作品中呈现不同的文字系统,由于读者对本民族的历史、生活、风俗联系或差异,呈现出独特的思想情感氛围,对作品内含有独特的联想意义。

1.2情节差异

读者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解读不仅来源于语言文字的描写,而且还会在整体上对作品的情节进行把握和处理。在一些具体的情节把握方面以及整体作品的把握上,往往读者与本民族价值理念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例如,在《玩偶之家》中,娜拉为了救丈夫而假借父亲的名义借了一笔钱,在我国读者看来这很好地展示了娜拉的美德,但是在西方读者看来这是违反法律的行为,丈夫对娜拉的责备不仅是应当的,而且有维护法律的一面。这充分体现出因为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情节理解差异。例如,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导演把原剧本中的犹太人与基督徒之间的宗教矛盾进行了淡化处理,只表现了夏洛克两面性中的一面,致使夏洛克变成了一个报复心切的高利贷商人,这种处理方式虽然易于被我国观众接受和理解,更靠近了中国戏剧的脸谱化的表现形式,这从侧面体现出文学理解是民族文化的具体延伸的特征,但是这种审美类型的表达方式往往忽略了文学原著的深刻内涵。

1.3民族标准

读者对外国文学的接受程度,以及读者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与读者所处的民族文化环境因素有关。读者总是以自己的民族文化心理来审视外国文学作品,每个读者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往往渗透着其生活环境的共同价值理想体系,虽然每个读者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解读是自由的,但是其判断外国文学作品的思想理念与价值标准都要受到社会价值体系的束缚。往往读者个人对作品的阐释离不开民族群体阐释的框架,读者是民族共同体中的一员,他总要给作品涂上民族的特点,因社会价值标准和审美趣味不同,会做出不同的作品理解。

2.外国文学对文学民族化的影响

2.1心理结构

外国文学作品民族化的主要因素在于尊重读者的心理结构,外国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形态可以被他国居民感受,文化心理结构与民族审美范型有同构的关系,因此给读者带来更易理解的语言文本,给读者呈现了与其本民族心理结构相类似的文本语境,更有助于促进外国文学作品被他国人民深刻解读。如果不符合本民族心理结构的文学作品往往会造成抵触情绪,只有外国文学与本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契合性特征,在情感系统中能够融纳的信息越多,那越有助于读者更好的接触外国文学。

2.2特定的先结构

读者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是基于先入为主的结构特征以旁观者的角度进行审视的。读者在接触外国文学作品时往往与自己民族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读者会自觉地找到外国文学与本国文学之间的差异之处,只有基于西方生活与文学作为参照物,才能达到准确地对本民族作品进行确认。阅读外来文学作品有助于更深刻的把握本民族文学作品听特色。理解本民族的文学作品可以在外国文学作品的参照下会得到更好的启发。吸收外国文学作品时读者不仅是接受者,而且还是作家和批评家,具体可以通过改变审美意识的方式达到更深刻的接受外国文学作品的目标。

3.吸收外国文学的主要形式分析

3.1取消民族界限

读者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有意或无意的取消国籍的界限,有时直接将外国民族文学作品当作本民族文学作品,在阅读时还有意的淡化国籍色彩,并且基于本民族情境进行文学作品。例如,英语作家拜伦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在法国超过了在英国的影响力。而且,模糊国籍的翻译方式促进了外国文学作品的流行,有时读者接受文学作品是因为读者减弱或者消除了国家与民族之间的防御机制。这主要是因为作品本身的文化与思想价值较高,读者的价值取向与作品反映的价值取向相同。当读者与作品的文化内涵越契合,那么越有利于文学作品被广泛接受。只有实现了作品与读者情绪的结合,才有利于基于审美深刻体会文学作品。

3.2增强情绪感染

一部文学作品能够感染他国居民,主要是因为文学作品表现的情绪与他国居民的情绪契合。五四时期鲁迅等翻译北欧的文学作品是因为北欧人民面临着与中国人民相同的历史环境。正是基于民族的情感需要,才使得某些作品得到广泛的传播。

结论:

解读赏析外国文学作品需要从外国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与艺术形象出发,基于审美的意识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切实从读者的兴趣需要实现外国文学作品的民族化,从而满足深刻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杨毅.倾听当代文学的潮汐[N].中国艺术报.2018-08-01 (003)。

[2]刘江凯.当代文学的“当代性”与“国际化”问题[N].文艺报.2018-08-17 (005)。

作者:李薇

上一篇:教学比赛发言稿下一篇:竞聘演讲稿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