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语文课堂教学

2022-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组织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组织语文课堂教学

真正的教学不光传授学生知识,更多的是要考虑学生的所学对其人生每一步的启迪和成长的历练。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组织课堂教学。

一、 引导学习,主动思考

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需要引导的,成长的过程并不必然都是正确的,这正是教育者、教育机构应该认识到的。但引导并不意味着压制,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成人成才,不是说教育者自己画一个框框让孩子只能在里面活动。从某种程度上看,我们教育的失败正在于此,替孩子思考,或者告诉孩子必须怎样思考,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失去了思考的动力与能力。因此,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如教学《惊弓之鸟》中的一段文字:“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问:这句话中两个“直”的意思是否一样?开始大家说一样,再读读课文又觉得不一样。但究竟哪儿不一样,一时又说不出。这时,老师请学生查字典。一查,“直”有6种解释,对照课文,学生明白了,第一个“直”是“一个劲地”的意思,第二个“直”是“直线”“垂直”的意思。这时,老师告诉大家:多数汉字都存着一字多义的现象,究竟取哪种解释,这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来确定。这样就使教师由单纯灌输变为授学生以“渔”,促其主动汲取知识,掌握方法。

二、 理清层次,寻找关键

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增加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并将其放在了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这是新课程的最大亮点,开放的教学环境是实现这一考查目标的重要保障。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阅读课文,寻找课文中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关键点,增强对知识的理性认识。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一课中,开始兔姑娘和鹿先生从美丽的小路走过后都说了同样的话:“啊,多美的小路啊!”这是两人走在美丽的小路上的初步感受。后来小路变脏了,经过他们的辛勤劳动,小路又变美了,这时兔姑娘说:“美丽的小路好香啊!”鹿先生说:“美丽的小路好亮啊!”为什么同样是“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的小路,小兔和小鹿会最初只感觉到它很美丽,后却感受到了它不仅美还很香、很亮?这是因为在小路的变化过程中他们付出了劳动,他们从干净的小路上感受到了主动保护环境的意义和乐趣,小路的“美”有了更深刻的意义。在教学时可以抓住小兔、小鹿开始与最后对小路的不同程度的赞美,来提升学生的认识,使教学富有层次性。

三、 启发思维,感悟意境

在课堂上,教师一般都用课例作示范,学生机械地模仿。其实也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一步步消化,启发其思维,感悟意境、规律、方法或技巧,变单一定势为融会贯通。如教学《落花生》一文后,教师设计以下问题:师:你们爱吃甘蔗吗?生:爱!师:谁能吧甘蔗的好处说出来?生:甘蔗汁很甜,可以制糖。生:甘蔗渣可以制酒精。生:还可以造纸。师:所以,我们做人……

下面要求学生补写如何喻人的内容。经过这样的启发,既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了以物喻人的道理,进一步读懂了课文,又做到读中学,读写结合。

四、 激发兴趣,主动参与

在课堂上由老师指令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并激励学生树立信念,对教师的要求产生情感认同,让强制规范变为自觉遵守。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要求学生背诵《草》一课时的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回到家里,谁愿意把新学的《草》背给奶奶听?(生纷纷举手,师找一学生到前面来)好,现在我当你的奶奶,你背给我听,好吗?想一想到家里该怎么说。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好吗?

师:好。是什么古诗?

生:《草》,今天上午刚学的。

师:草?那么多花儿不写,干嘛写草哇?

生: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野火把它的叶子烧焦了,第二年它又长出了新芽!(生背)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话就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

生:不是,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

师:你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的年纪就会背古诗!

在这里,于永正老师创设情境,师生分别扮演角色,把课堂教学戏剧化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都有其优势所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所以在一堂课上,教师不可能只使用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应把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运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才能获得最大的提高。

作者:黄雪勇

第2篇:如何组织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是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组织:德育;语言;评价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领头人。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简单阐述了对组织课堂教学的一些体悟。

 一、德育在课堂教学的渗透

 教师说教式的生硬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师挖掘学科内容要自然而巧妙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科特长,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要使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教育,才能完成新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语文课文内容选材广泛,具有鲜明的艺术形象。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教师要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以情育人,达到德育之目的。语文语言是思想的表达,作家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现实、表达思想的。只有细致地分析作品的语言,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只有把握课文中表现作者喜爱或憎恨感情的词语才能正确的理解作品的思想,在无形中受到作品的感染。初中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关系。初中语文内涵丰富,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人文工具,对学生品格的培养、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着独特的作用。文章对真、善、美的颂扬,对假、丑、恶的鞭笞和批判,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

 二、以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学习

 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互动的主要方式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活学生的想象,引发学生的探究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只是形式,为了提问而提问。只停留在表面形式,让学生对原有信息或知识进行回忆。发挥不了提问的作用。提问应有抛砖引玉的作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使之愿意学习、探究。并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渗透学法的指导。提问的目的要明确,要紧紧围绕教材的要求,以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不仅能理解所学习的内容,而且还能唤起深层次的思考。问题要有层次性,层层深入,由浅入深,是递进式的、有节奏地逐步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利用他们的实践体验,启迪学生,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提问要因人而异,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同,教师的提问方式不能千篇一律,提问应该面对全体学生,不能忽略任何一个,使班级的成绩整体提高。

 三、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教学语言,相反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教师授课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教师富有情感地面对学生。用口语讲解有着很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语言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是衡量语文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

 语言是教学艺术化的媒介。语文学科囊括了丰富的内容,题材、形式多样化,具备了艺术性的特点,是知识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语文教师规范的课堂教学语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不是简单的对书本文字的传达,不是书本的传声筒。教师用语切忌平白直叙,给学生生硬的讲解,课文的丰富内涵表达不能体现。教学语言要用语规范,用词准确。有节奏感,风趣幽默、高雅优美。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水平,加强自身的修养。在多方面作出努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情感是教学语言的魅力之源。声发于情、意寓于情、理融于情,要将自己对学生的真情、爱心溶于语言中。感染和影响学生。触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教学语言要与学生语言水平相适应。学生的思维是按照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逐渐深化的过程,学生能力的发展也是由低到高、由弱到强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语言要难易适度。教学语言过浅过易,学生会感到老生常谈。枯燥无味;过于深奥,学生感到如听天书,不知所云。只有深浅适中,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兴趣。因此语言组织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丰富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四、注重课堂教学评价

 传统的应试教育评价以分数作为标尺,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素质教育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促进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提升。因此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和情感体验。教师应考查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创新学习能力等。在评价中要以人为中心,反对就事论事。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健康发展。评价的主体由教师对学生的单向性变为多元性的评价。另外实行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评价。使大家互相监督,共同成长。教师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效调控教学策略,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总之,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保障。课堂教学将智育和德育相结合,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语文教师在实施组织教学时要积极探索。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在语文的教学中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作者:宋敬兰

第3篇:如何有效组织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借助教材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学习的目标和学生实践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来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对每一节课安排的教学内容,以及每节课的教学都要做出预期目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实现各个教学环节的优化,达到组织实现最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要做好语文教学应从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开始。那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最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如何有效组织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制定合理教学目标,备好课

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制定一个恰当合理的教学目标,不但为老师节省了教学时间,也让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紧扣主题,侃侃而谈,由浅至深的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达到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新课程理念有三个教学特点:①教学内容须是教科书中的重难点;②讲授方式须是教师能讲透,学生能听懂;③学习目标须是让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掌握知识方法。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一个系统性的逻辑思路,不仅让课堂教学显得散乱无序,也使得教师教学过程感到吃力,学生也难以消化。

要把握好语文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上多下功夫,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与本课堂相关材料;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在备课环节中,我们首先要掌握课堂内容的大致范围、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最终对语文教学做到胸有成竹。这就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联系教学内容的知识点,积极寻找学生的兴趣点,用简练的语言编排课堂教学。

二、改变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首先,组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心策划并组 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感受语文学习的愉悦性。如,作文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短剧表演、辩论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好动员工作,激起学生的表现欲,给予每位学生均等的参与机会,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成就感。

其次,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组织营造一个愉悦、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合理组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提高的教学效果。如,合理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法,促使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难题,深化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以期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我们可以从下面几点做起:①讨论的主题应具备一定的难度与挑战性,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②在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好生生互动,引导、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让其各抒已见、畅所欲言;③教师应发挥辅导的作用,从自身出发,积极参与讨论,形成师生互动,细心捕捉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之处,并及时地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和耐心的指导,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三、创设良好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堂语文教学课是否成功与教师的设计、安排和组织直接相关。依据教学大纲,注重和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特点,语文课堂教学一定不能是照搬书本的课堂,而应是一个铺设了语言环境的模拟社会交际的课堂,因此这一课堂一定要具有实效性,要解决三个问题,即要把学生引到哪里去、怎样把学生引到那里去、怎样知道是否把学生引到那里去了。我们可借助于精心设计的课堂让学生活起来。

首先,组织驾驭课堂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的互动效果。我们应当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状态对已设计好的课堂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删减,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学生时刻都有情绪状态等主观上的变化,这就要求作为组织者的教师要有缜密的心思、敏锐的观察力及应变的能力。

其次,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来源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觉学习,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学生,让学生能够自觉有效率的学习语文,是教师应该考虑的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应加强课前的备课,对于自己每一节课讲授的内容,要求和目标做到心有有数,对于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如检测有着整体的考虑。注意收集跟课堂内容相关的资料资源备用。提高教堂教学知识的广延性;另外,我们还要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来吸引学生注意,如在学习精神不集中的时候,用一个手势和声音的变化,提醒学生的注意,或灵活的根据课文内容穿插一些小故事,小幽默,活跃课堂气氛。

四、巧妙设计提问,激活学生独立思维

语文课堂的提问是一种教学技巧,更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我们应掌握好提问的技巧,以恰到好处的提问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新性。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质疑意识,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给予适时的赞许和鼓励。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注重新旧知识的链接,巧设问题。当学生思路受阻时,用旁敲侧击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锻炼学生独自思考问题的能力。设计的提问要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我们还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抓准提问时机,适时调整问题难度,把握训练重点、知识要点,掌控教学节奏。

五、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评价

告诉学生,只有不会学习的人,没有学不会的知识。掌握语文学习知识的方法,比掌握知识更有意义。提倡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学习。学会小组学习,学习掌握知识的方法,而非一味的死记硬背。在学习中,我们可以教给学生如何记忆,讲解记忆的规律等,通过方法的学习,而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的目的。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必须要注意课堂效果的反馈,并及时的根据效果对于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出调整,使之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达到要及时的表扬,引导他们归纳自己学习的方式和效果,对于达不到效果的学生帮着分析原因。提供一些方法供参考。

总之,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执教水平,基于“以生为本”的理念组织好课堂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韩迎雪

第4篇:如何有效的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永春中心学校

黄海清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为体现有效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往往创设不少情境,而我们没有意识到课堂本身就是生活。课堂必须真实,学生应成为课堂主人。一节课展示的不仅是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艺术,还应展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独特风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兴趣扮演角色多媒体

现实课堂,为体现有效课堂教学向生活回归,往往创设不少情境,而我们没有意识到课堂本身就是生活。课堂必须真实,学生应成为课堂主人。一节课展示的不仅是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艺术,还应展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独特风格。那么如何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呢?现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

美国教育学家罗斯福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详的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参与者,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则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创造灵感。

从步入教室的那时起,就要把微笑带入课堂,把对孩子们的激励带入课堂,教师的每一个眼神、表情、话语、举动都充满着一颗爱心,用爱心去对待学生,以和善的面孔去面对学生,学生自然会跟着友好的人一起走进知识的海洋,从而可以轻松,愉快的学习,进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佳境。

当我刚接三年级这个班时,面对着年幼无知,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时,我对他们充满了爱意,我不歧视他们中的任何一员,而是用一颗爱心去关心他们,用童稚的语言去感化他们,尽量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尽量去包容他们,尽量让他们干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尽量不扭曲他们的性格,我要让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做到让学生敢想敢说,而且勇于尝试和实践;让他们的思维没有定式,尽量地辐射开去。孩子们的思维活跃,善于想象和联想,而这正是创造的必经之路。我们只有让他们的思维插上翅膀,无拘无束的飞翔,才有可能培养和发现他们身上潜在的创造的萌芽。这一年来,孩子们在快乐中健康活泼的成长着,少了点傻气,多了些可爱。

二、把和谐师生关系带进课堂

和谐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压抑。我教的一个四年级学生,因为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按时上学,成绩下降。我找不到原因,恰好那天这个学生又迟到了。我正在上课,看见这孩子垂头丧气的走进教室。气不打一处来,声色俱厉的狠批了这孩子一顿。看到他的眼泪流了出来,我满以为自己的狠批起了作用,便让他坐下学习。没有想到整整一天,这孩子都抬不起头来,一直趴在课桌上,连课本都没有打开。课后,我反省自己,作为教师,应该心平气和的,用微笑的面容、爱抚的眼神、柔和的声音对待他们,增强亲和力,使自己的言行似涓涓清泉,注入学生的心田。学生才会把我当作知心的朋友,才会将心里的话讲给我听。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改变了态度,耐心地与学生沟通,找到了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并给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开心了,学习的劲头足了。我懂得了教师对同学们抱有期望,通过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传给同学们,同学们受到鼓舞,更加信赖我们,给我们积极反馈。因此和谐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

三、扮演角色,体会教学情境

课堂上学生扮演角色,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将教材形象展现,同时还能理解课文,扮演的越真,就越感到亲切。越感到愉快、越感到轻松。

在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幸福鸟》,这篇课文就有几处对话,是一篇要求分角色朗读的课文。为了让学生上好这节课,我做了些头饰,还利用课件作为背景,让朗读的孩子戴上头饰上台表演,同学们又高兴,又激动,人人都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而且每个学生都读得非常投入,很有感情,在这快乐的教学气氛中,不仅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缩小了同学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教学情境的创设,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恰当地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使学生乐于学习。

四、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

远程教育资源集声、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它以声音、色彩、光线、动画、图形运动相结合的方式,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将学生带入特定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凭借电教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去感受、体验抽象的概念,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现在我还深深的记得那一次运用远程资源上课的情景,那是一次市级教研活动,我上的是人教版六年级《地道战》这篇课文,由于孩子们从没见过真正的地道,对冀北的抗日历史也不了解。因此我在网上收集了影片《地道战》,并根据课文的内容剪接成几个片断。首先放影片展示日本侵略者在冀中平原进行“大扫荡”的情景并让生谈感受。学生情有所发,愤怒地说出侵略者就是强盗!激起了学生们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日本侵略者的强烈憎恨。接着展示冀中抗日群众智慧的结晶——地道。通过展示地道各部分的名称和所起的作用,学生们深深感受到劳动人民有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地道设计周密,灵活多样,多么富有创造性啊! 我问学生:“有着这样设计完美的地道,敌人一定想方设法来破坏,你们想知道冀中的抗日战士们是如何一次次将日本鬼子打败的吗?”通过影片《地道战》片断展示人民是如何防备敌人的破坏的:土和沙灭火、吊板防毒气、地道与枯井、暗沟连接防水。学生看得入了神,更深刻的认识到日本鬼子的凶残和中国人民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当看到日本鬼子被打得丢盔弃甲,四处逃窜时。我和孩子们一起开心的笑了,内心充满了强烈的自豪感。这节课我上得十分轻松,同学们的兴致也十分的高昂。课后我深深地意识到合理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会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设计合理精练的练习,加强课堂教学反思等。作为教师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从被动学到主动学;从不懂到懂,从懂得少到懂得多,从不喜欢到喜欢,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得到提高与发展。

第5篇:如何组织课堂教学

------青年教师培训讲话稿

课堂纪律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青年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方面,困惑比较多,针对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的现象感到无从下手。我从事教育教学二十多年来,对此颇有体会,在此,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些教师能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但讲课时却收不到满意的效果。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未掌握系统的运行和控制规律,不善于随机应变地采取调控措施。教师应如何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地调控呢?

课堂组织教学是一种艺术,要组织好教学,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努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快,喜悦的心境中全心身地投入学习。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

备课是为上课服务,有效的课前准备能在课堂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的重、难点,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学习需求,有前瞻性地预计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突发事件等等。也可以简单地说,备课不是形式,备课确实是为了上好课,这样的准备才可能有效,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施。

二、有效的课前准备

首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精心组织好一堂课的开端,有意识的营造好教学情景。预备铃一响,先用眼神暗示学生做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上课铃一响要立即登上讲台,此时应环视全班学生,观察学生情绪如何,同时,还应以自己饱满的热情,严肃的态度,做好示范,暗示学生振作精神,尽快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其次,还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要把自己对学生的期待及对认识教材的情感尽快融入学生的情感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在认识和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形成和谐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以感染每一位学生,促使他们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表现出与教师配合的积极性,另外,还要注意掌握多种导课的技巧,可以由已知引出未知,如从复习检查旧课中引出这堂课要讲的未知,或者根据学生作业中错误多的反馈信息,给予直接的更正与解答,在此基础上引出未知和新内容,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设疑引出,依据授课的内容及其课后的问题练习设置悬念,促使学生产生和教师共同探求知识的愿望与要求。

三、要及时从多方面调控课堂教学。教师从反馈的信息中,发现教学现状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从多方面进行及时、全面、有效地调控。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控制:①控制环境,主要控制师生双方情绪。②控制知识,教师传递知识信息要注意知识的数量、难度及传输速度是否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③控制思维。思维调控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积极状态,保持连续性与及时性。

教师控制学生注意力的六种方法:

1.教师可运用多种音量的技巧捕捉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讲到关键句子和短语时提高音量或降低音量,通常能达到更佳的效果——“高声私语”能使言语更传神,还可运用感叹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重点。

2.运用短暂的沉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沉默是教师最有力的工具之一,这能引起学生注意所学内容,激发思维。比如,讲完一课的重点后停一下,然后,再轻声细语地重复一遍,或向全班提出问题后,有意地停顿,暂不要求谁来回答,只需考虑。

3.教师讲到主要词语或句子时运用高音以避免学生精力分散,运用这一技巧淹没学生的吵闹声。如果学生是窃窃私语,这办法效果更好。

4.用微笑的面容、用爱抚的眼神、用柔和的声音,增强亲和力,使教师的言行似涓涓清泉,注入学生的心田。

5.在逻辑上与讲课的内容保持一致。运用幽默、笑话等寓于讲课之中。 6.发现精力分散的学生,上前用手爱抚,用手势制止,用眼神制止等行为示意让学生集中精力,认真听讲。

课堂教学中的四个控制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调节课堂中出现的“离轨”行为,使课堂教学保持在实现教学目标的正确方向上。

1.练习的控制。控制练习的范围应限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中,并考虑这些练习与该单元的关系;练习的难易应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过难或过易都不能激发学生兴趣。练习速度应考虑规定单位时间完成的练习量。

2.教学反馈信息的控制。首先,教师要把握正确的教学反馈信息。其次,反馈信息必须是简洁的,应体现出科学性。再次,反馈要及时,只有及时才能强化学生正确的认识。

3.教师的自我控制。教师在讲授的同时,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来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以随时修正讲授速度及方式。因此,课堂教学应要求教师板书科学、举例生动、表述精要、作图清晰,切忌随心所欲、海阔天空。

4.纪律的控制。课堂纪律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两个系统对教学信息的输出、接收和反馈。因此,课堂纪律必须由师生共同努力来管理,无论从个人或集体意义上说,师生间的热情和融洽的关系是建立在良好纪律的基础上。整个教学控制系统中,师生间信息交流频繁,就能使系统维持稳定,整个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就越能保证。切忌大面积的训斥,大面积惩罚(罚站、哄离教室),切忌教师面对学生“离轨”行为无奈而弃之课堂,切忌动不动找班主任汇报,交班主任处理,越这样,日久天长,越降低授课威信,影响调控机能,失去管理尊严。

课堂组织教学艺术十法: 1.目光注视法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学生通过教师的目光窥见教师的心境,从中引起相关的心理效应,产生或亲近或疏远的,或尊重或反感的情绪,进而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师生关系,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恰当的运用目光为教学服务。如果在开始上课时,教师用亲切的目光注视全体同学。教师亲切的目光一定可以使学生情绪安定,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

2.情绪感染法

表情是师生沟通情感,交流思想,建立联系的过程,教师的表情是学生关心的目标。他们从教师的表情中获取信息以确定自己的反应,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表情要自然,一定要让自己的内心活动与外在表情一致。使学生看到老师表里如一的坦诚自然的形象;要充满自信,使学生得以健康向上的精神;要温和,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

3.趣味激励法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人行为的有力动机。学生不可能在每节课内对某一事物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如一段故事,一个小实验,一个小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振奋精神,产生良好的心境,提高学习效率。

4.目标指引法

在每节课开始时,教师要明确本节学习的目标及要求,利用语言及其它教学手段,激励学生产生为达到目标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自己的有意注意和主动思维。

5.疑问法

疑问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础。巧妙的设疑是组织教学中的一种艺术方法。当某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设置一疑问让学生回答以促使学生注意力转移。在学生学习情绪低落时,利用疑问,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设疑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注意提问的思考价值,无目的地设疑会破坏教学,影响学生的思维。

6.停顿吸引法

由各种原因造成课堂教学比较混乱时,教师可采用突然停止讲课,等学生感到意外,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在此时教师特别注意不要批评学生。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乱教学思维。

7.激励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给与鼓励。这不仅是对某个学生的鼓励,也是对大家的激励,使学生有了努力的方向,成功时候的赞扬能使学生进发继续向上的欲望;遇到困难时,教师的激励更为重要,它可以使学生产生自强不息的信心,激起学习的欲望。

8.板演法

恰当地选择时机板书,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更主要的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维调整。

9.语言表达法

语言条例清楚,通俗易懂是组织教学的基本要求。只有讲得有条理性和逻辑性,才会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概念;语言准确,简明扼要是组织教学的基础。这样才能使人听着舒服,爱听;善于例证,形象比喻,适当应用一些格言,名句,典故,顺口溜等也是语言组织的一些技巧。生动的语言给人一种直观和感动,使人兴趣盎然,同时也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语言的使用影响着意思的表达,感情的色彩。在不同的情况下,恰当的使用语气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总之,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语言使用得当。

10.暗示法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恰当的运用暗示可以使师生间产生默契,使学生保持大脑的激活状态。如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语言暗示“你能够做出”激发学生刻苦钻研;若课上某些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的眼色或手势可以使学生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注意力。暗示给与学生自尊,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课堂效果。

四、教师的课堂教学心理状态和情绪,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

教师的心理素质与教学效果有密切关系。教师心理状态稳定,情绪高昂,自然能吸引和感染学生,使之亢奋,进入学习最佳状态,能够聚精会神,积极思考,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锻炼意志,增强自制力。要知道,征服学生最有力的武器不是师道尊严,而是教师高雅的气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讲课艺术。只要教师具有心理优势,临变不乱。就能够采用各种灵活有效的方法化解不利因素,巧妙地驾驭课堂,创造理想的课堂气氛。

养成课前“静一会”的习惯。安神静心,酝酿情绪,默想教学要点,步骤等,是进入良好的教学境界的必要条件。有些老师对此不大在意,临上课了,才匆忙拿教案,上课后情绪久久安定不下来,这是一种松散疲踏的精神状态,所以不能把“预备上课”视为细微小节,应把它当作一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讲好课要充满信心、充满自信。认真扎实的课前准备,是讲好课的基础。对于备课,不仅应从狭义方面(全面把握教材,熟悉了解学生,选择适当方法,然后写成教案)理解,而且也应从广义方面(教师平时多方面的学习探索,如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教学规律和方法探索,语言表达的锻炼等)理解。课堂上的思若泉涌,挥洒自如,是与平时的知识积累和对教学规律,方法的执着探求紧密联系的。如果在这些方面都做出了艰苦的劳动,并且颇有收获,就可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以展风采。

总之,课堂的组织艺术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因势利导组织教学。组织教学中要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主,保证课堂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力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6篇:如何抓好课堂组织教学

作者:任永标

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从学校活动总量统计上来看,课堂教学所占的时间最多、涉及的知识面最广,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最大。因为课堂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所以,是否抓好课堂组织教学,是一个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

那么,如何才能抓好课堂组织教学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教师自身形象、语言和情感体现是前提条件。

1、教师应注重自身形象,营造良好气氛。有人把课堂比作舞台,一堂课就是一场精彩的演出,作为“主要演员”的老师,其形象将会影响和感染教室里的每位学生。其语言、神态、举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我们是农村学校,有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大注重自己的形象,上课时随便穿身衣服,有的甚至衣衫不整;有的满脸通红、醉眼朦胧、、、、、、面对这样的老师,学生会怎样想呢?他们会有心思听课吗?所以,我们老师在走进课堂之前要整理好自己的仪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精神饱满地走进课堂,学生见了自然精神为之一振,这样,就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为这堂课打下了成功的基础。比如在讲《最后一课》的时候,我特意穿了一套新衣服,一走进教室,学生的目光就被吸引过来了,我于是自然就导入了新课,引出

1 了韩麦尔先生穿新衣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2、高度的语言艺术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人说:“正确的教学语言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最起码的条件;高度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话不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重要性不亚于戏剧、影视中的语言艺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的传递,师生之间的感情的交流,对学生个性的熏陶,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都必须借助教学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主要是指一种专业的口头语言,这要求教师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必须做到准确、清晰,如何语言不准确,会使学生茫然无解,无从回答;其次,要做到简洁、生动、有启发性,语言越简洁,越生动,学生就易于接受,反之,重复罗嗦则会使学生心情烦躁,精神懈怠;最后,要有适当的幽默感,为活跃课堂气氛,一些教师常常会使用名言、警句、比喻、夸张、歇后语等,使教学语言声情并茂,“幽默感”是教学语言中的调料,一个小小的调侃,引来课堂的笑声,学生会学得兴趣盎然,一些优秀的教师,一节课中话不多,他总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而他自己在适当的时候,自然地诙谐一下,使课堂活跃起来充满欢快与生机。

3、情感是构成教学语言的内在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教材深刻理解以后,感情发生共鸣,不可抑止地会形诸与外;一是对学生的热爱、关注之心,自然地溢于言表。教师感情充沛的语言会感染学生,使之心情振奋,精神焕发。

2 第二: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精彩的课堂好比优美的文章,开头写好了,就能吸引读者,有经验的老师比较注重新课的导入。精美的课堂导语,能使学生对这堂课一见钟情,有先声夺人之效,像一快磁铁一样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唤起他们求知欲望,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如到课堂中来。比如我在上《斑羚飞渡》的时候,用多媒体放映有关斑羚的图片和自然界的一些珍奇动物,一开始,学生就被这些美丽的动物所吸引,自然兴致百倍,并由这些动物逐渐减少而深思,整堂课,学生都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没有一个学生偷懒打瞌睡,课堂上激情飞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然,教学内容不同,教师的素质和个性不同,所采取的导语设计也不同,我们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绪的目的,为一堂课做好一个开始。 第三:巧妙组织课堂,采用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情绪。

我们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任你老师讲得东南西北,唾沫乱飞,可偏偏就有学生要么看小说,要么东张西望,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实则“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精神不振,恹恹欲睡、、、、、、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采取的方式各种各样,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反而让师生之间产生情绪上的对立。其实仔细想想,学生上课不能听课,跟老师的课堂组织教学有很大的关系,说明我们的课堂不精彩,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不感兴趣。所以作为课堂“组织者”的

3 老师必须巧妙组织课堂教学,才能改变这种不同现象。那么如何巧妙组织呢?除了上面所具备的之外,我们还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

应用激励原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们的教学,尤其是农村学校,很大程度上仍没有跳出“应试”范围,仍采用的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满堂灌。而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老师的满堂灌已经不在适应现代教育理念。试想:老师在课堂上按照自己的步骤大肆宣讲,不给学生任何的思考时间和互动的空间,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有很多学生在回答老师预设的问题时,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答案,就被老师全部否定,这样的课会吸引学生吗?

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要采取激励原则,想办法找学生的闪光点,变换角度,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体验到愉快,尝试到成功,享受到尊重,那么我们的课堂还不会被学生吸引住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从过去的“主体”转变成现在的“主导”,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指导者。把课堂交给学生,也就是把问的权利放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寻求知识,获得知识的习惯。比如语文课文,可以这样说,每篇都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只有全身心投入,自主阅读,和作者亲密接触与交流,用心去感受去欣赏,就会领略其美妙意境。我就曾经尝试过让学生走上讲台,成为讲台的主人,在上人教本8年级(下)的第三单元的时候,我就让学生来当老师(当然,我要对上讲台的学生进行精心的指导),结果让我感到很意外:上课的学生很认真负责,听课

4 的学生比较投入,这样的方式收效很好。我感慨地对其他老师说:“其实我们的学生很可爱,很有潜力的。”所以,现在的新课改形式下,我们教师必须放下自己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

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质疑;教师要掌握充分的材料,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新课改下,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其试题都趋向于灵活性和课外延伸,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对教师有了更新一层的要求。我们过去的课堂比较沉闷。而在新课改下,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变化:首先是教师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由以前的“主体”变成“主导”;其次是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增加了主动性。所以,现在的课堂上,我们注重学生的参与,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大胆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重要。”我们的语文课堂特别明显,教师往往注重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过程的流畅,而忽略鼓励学生的质疑,总是按部就班、机械、生硬地完成教学任务。殊不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创造性也是很强的,只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这种潜能与创造力被埋没,甚至被压制。虽然“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角色定位早已提出,但在“接受性学习”模式一统天下的情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仍未能得到体现。这正是我们传统教育体制的最大弊端。如今,在教学实践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理念,学生的主体地位才真正得到突出。研究性学习的推广,要求我们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教学方法,选用和创新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质疑,使其

5 个性彰显和主体得以弘扬,学生能提出疑问,是其思维在大胆探索,在不断创新,是师生之间经验的共享,心灵的碰撞和对话,这样的课堂让学生精神焕发,积极性大大提高,那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学生对课堂进行大胆质疑,那么我们教师该做什么呢?我认为:首先我们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法学习,比如:反复朗读自己体会、找出重点词句体会、找自己喜欢的地方感悟、同桌讨论进行等方式,而教师应该采用鼓励或表扬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比如用赞扬的语气说:“你的想法真棒!”“老师相信你能行的。”“你帮老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或用亲切的眼神或动作,让学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这样课堂学习效果就很好了;其次,面对学生的质疑,老师需要准备充分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一篇课文可供研究的要素不够,或者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开阔的视野,得到更多的锻炼,教师可以增加一些与教材有关的文章,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放到一个更大的参照系中,通过比较,分析其异同,领会相互特点,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同时,现在的学生思维比较开阔,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如果我们教师不充分准备的话,就可能让课堂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所以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根据所掌握的材料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第四、展示课堂精彩的结尾有人说,课堂结尾不重要,下课就下课了,没什么需要准备的。其实一堂好的课除了开头和过程精彩之外,结尾也是一个不可小视的环节。明代文学家谢榛说得好:“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如余。”的确,好的结课如曲终时留

6 下袅袅不尽的余音。因此,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好结课,使学生产生余兴未消、意犹未尽之感。课堂结尾方式多样,有情景创设型(主要针对学生在要下课时注意力分散,来调动学生注意力的一种)、悬念诱发型(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驱使学生主动探索)、方法指导型(总结课堂学习的方法)、游戏娱乐型(课尾,学生比较疲倦,用这样的方式收尾,能使学生重振精神)、资源欣赏型(引发课外资料,学生收集资料)等方式。我们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堂采取不同的结尾,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课外也能感受我们课堂之美。我在上《喂——出来》这篇文章时,学生对环境保护问题比较感兴趣,因此,我就叫学生相互讨论一下对我们学校的环境问题怎么看,大家兴趣极高,下课了还在谈论自己的看法。所以,好的结课是我们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组织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工作,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老师,要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做到“为人师表”的同时,还要积极组织课堂,采用灵活巧妙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从教案设计,课堂引入,到精妙组织课堂教学,以及如何启发、引导学生到精彩的结语,使课堂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这样的课堂才是新课改下比较成功的课堂,这样的教师才能担当起时代的责任,引导学生真正实现新课改的精神。

第7篇:如何搞好小学数学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维持课堂纪律,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的行为方式。组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多方面、多层次、多因素的活动,要体现教学活动的灵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尤其是小学数学的组织教学,因为孩子们年龄小、活泼多动等原因,为教师组织生动有效的课堂设计增加了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相关的教育技能和教育机智。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样组织数学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有效的备课是组织教学的基础

1、钻研教材。专研教材包括专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教师要熟练掌握教材的体系结构、基本内容和重点章节及教材教法的基本要求等,做到了然于胸。教材是新课程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预设的基本线索,所以钻研教材是教师备课的必要环节。

2、了解学生。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其次要了解班级的情况,如班风等;再次,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

3、组织教材、设计教法。教师在专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考虑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并促进他们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发展,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特点等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二、课堂有效实施是组织教学的关键

课堂是组织教学的实验基地。新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独立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我们认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

1、创设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每一所学校、每一间教室都包含有一种特定的气氛,它影响着其中的每一种事物。教室的布置,直观教具的使用,教师的装束、言谈、举止等等都与学生注意力能否集中有关。处理得好,就有利于教学,处理得不好,就会影响教学秩序。例如:教室内过多的五颜六色的装饰和张贴,教师的新装艳服以及口头语,直观教具等不使用就放在明显的地方等等,都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了尽可能排除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因素,有经验的教师从来不放过任何细节,如换上一件新衣服,把头发理成了短发,都要在上课之前利用适宜的机会让学生看到这种变化,以免使学生在课堂上因感到突然而分散注意力。

2、建立课堂教学常规,培养学生自制力。建立必要的课堂教学常规,是组织教学的手段,也是学生遵守教学秩序的行为依据。比如开始上课,教师走进教室,学生起立致敬,教师要还礼;教师提问,学生应先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再发言;学生不准擅自离位,更不准说笑打逗;把学习用具放到指定的地方等。这些课堂常规能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并为创造严肃、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和学习情景奠定基础。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也就是培养他们排除干扰、克服困难,用坚强的意志集中和坚持注意的能力。对于个别问题学生和后进生,教师要充分运用教育机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创造一种互相信任、自然、亲切的气氛,在没有抵触情绪的情况下,对他们进行教育,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常用的方法有教育与表扬相结合、鼓励与行为替换相结合、教育与批评相结合等。

3、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组织教学的进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修养、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实现的,这有赖于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配合。但由于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能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既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各项指导工作,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学生尊重教师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影响力的保证。教师以其高尚的品德、深刻而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为学生提供高效而优质的服务,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三、发扬教育民主。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而不能以“权威”自居。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的看法,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具有安全感。以讨论、协商的方式解决意外事件,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不同想法,营造民主的教育氛围。

四、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发生矛盾是难免的。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冷静全面地分析矛盾。正式自身的问题,敢于作自我批评,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耐心地说服教育,或必要的等待、解释等。要与学生心理互换,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满足学生的正当要求,启发学生自省改错。

4、创设学生互动交流的氛围、促进组织教学的进行。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群体,课堂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互动意味着心态的开放,意味着主体性的体现,个性的张显。对教师而言,互动意味着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一起分享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成功的体验。包括这个过程中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鼓励等,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引领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处于互动的中心位置。课堂中的一切互动,都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为目标。学生之间的互动有组内互动、组际互动和打破了“组”概念的全班同学参与的群体互动,这些互动都是双向的,并在教师的引导、组织、监控下进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主要有两个层面的互动,一是信息交流,包括知识传递和管理信息传递两个方面;二是情感交流,这两个层面的互动也是双向的。

5、构建团结和谐的班集体、树立良好班风。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激励的作用,是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教师组织教学要注意抓班集体,并重视集体的力量。教师要注意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课堂气氛要严肃而不拘谨,活泼而不混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和谐。因此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遇到问题要不骄不躁,沉着冷静,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不继地积累教学经验。

6、充分利用教育机智,妥善处理意外事件。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如教师上课的语言、声调、动作、眼神、表情等。语言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对集中学生的注意起直接作用。教师要锻炼教学语言,掌握语言艺术,说话清楚,语言准确、精炼、鲜明、生动,具有内在的逻辑力量,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教师要善于运用声调的变化,包括语音的高低、强弱、速度和停顿等来组织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有时突然降低声音,有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都能集中学生的注意。例如,有时突然降低声音,有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都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同样,动作和表情也对组织教学产生效果。教师与学生谈话过程中,友好的点头、微微前倾的身体、微笑的表情„„这些都表达出一种对学生的肯定与支持,学生也从中获得鼓励。

三、课后有效反思是组织教学的助推器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地、逐渐地提高教师自我的教学监控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综合水平等。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为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进行教学反思能够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为其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教学反思鼓励教师通过多种策略和方法审视、分析自身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活动,充分尊重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写教学反思─解释自己的教学活动、观摩─分析教学事件、主动征求同事及学生意见和建议等多种方式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这实际上为提升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总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从而促使自己不断学习求教,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等。

总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抓住有利时机,适时、适宜地介入对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和督促。在学生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可能意味着创造性智慧的产生。数学学习过程也是充满着观察、推理等探索与挑战性活动,我们只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注意从学生的学考虑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使之学会与人交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生动、更轻松、更有效。

第8篇:【原创】如何组织好课堂纪律

现在人们都在宣扬对孩子要鼓励、要表扬,孩子犯了错,不要严厉批评,伤孩子的自尊心,更不能体罚学生。自古以来,无论是军队到地方,还是大人到孩子,无论是从法律还是社会道德,都有一定的行为准则,做事情时总要受到一定的约束。纪律严明,赏罚分明,有法必依,国家才会安宁,军队才会强大,人们才会遵纪守法。对于学生来说,道理也是一样,学校制定了校规,学生必须遵守,违反就要受罚。只奖不罚,有法不执行,那学校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学生还会遵守纪律吗?

一个纪律差,上课乱成一锅粥的班级,我们又该如何去组织上课呢?

1:边教边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聚焦点,他们最在乎的是什么。

2:如果学生都想得到一个小红旗,我们就可以采取法律中的连带责任,以每个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回答问题正确得一个√,听写全对的得一个√,错的得一个×,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得一个×,不专心听讲的也得一个×。快下课时进行评比,哪个小组得的√最多,每个学生都得一个小旗,哪个小组得的×最多,每个学生都扣一个小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每个人上课的举动都关系着整个组的荣誉,差生的不良行为会遭到好学生的指责,在老师的引导下,又可以得到好学生的帮助,久而久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就会越来越强,就会形成良好的班风。

3: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差生的个性和爱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抓住差生的亮点及时鼓励,培养差生的自信心。

4:所教学课的所有老师共同合作,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所有学科都参与评比,对学生采取相同的措施,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所有问题共同解决,差生在强大的老师的外力作用下慢慢定性,慢慢转化。

家有家法,校有校规,国有国法。有了法,不执行,人们就会淡忘,人们就会犯法,何况学生还是孩子!

第9篇:如何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

《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

课题研究发言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课堂教学组织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在我们教学中具有潜在性、预知性、前瞻性。教师做为组织的引领者,过程的指导者,课后的评价者,对整体的教学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组织好课堂教学,抓好课堂纪律,是检验课堂优差的最好手段。特别是对于体育教师来讲,由于体育教师所面对的课堂,场地是空旷的,学生是兴奋的,因此教师要在这短短的40分钟中能不能使学生在这些时间内更好、更多、更快的接受新的知识呢?这个就是要看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对课程安排的组织、学生活动内容的组织、教学流程的组织了。那么我们应该如果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组织呢?以下是本人的一些实践经验,主要有这些方面。

1、做为教师要对于课堂组织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一节优秀的展示课和流畅的常态课中,我们都会看到教师的组织在整个课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认识到课堂组织的重要性,要严格的按照预设的教案来进行教学组织,要慎重的利用教学组织手段来形成班级的良好的班风,但是,一个流畅的教学组织过程,并不是单单一个参与者就可以实现的,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引领者也就是我们体育教师。

2、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样学生也要对教师的性格、教学方式有所认识,这些就要使教师要在平时多与学生沟通,使师生能相互了解。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一个单一的教学手段学生会感觉到枯燥、无趣,学生一旦没有了学习兴趣教师组织的在好,课程内容在新意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要求。如:教师采用暗示这手段来解决课堂的组织,当某名或某几名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在底下搞小动作时,教师应及时的用眼睛较长时间或多次注视这些同学,适当时可把课堂教学稍做暂停——但决不是对他们批评教育——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其把精力收回到课堂教学上来。这种做法既不耽误正常课堂教学,又行之有效的纠正了学生的小毛病。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组织,具有快速有效地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完成学生的学习情绪准备,有效地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有效加强学生的纪律心理训练等作用。要充分发挥组织教学的作用,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课堂常规、注意规律、人体语言、情感规律和成功教育等方法有效组织教学。

郭爱平

上一篇:各部门服务标准下一篇:四级作文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