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科医生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颅脑外科医生论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目的通过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ICU护理方式,旨在为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篇:颅脑外科医生论文

优质护理对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优质护理对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5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SQI及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关键词:优质护理;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睡眠质量;满意度

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活状况,若其出现损伤,不仅直接危害到患者的身体,而且还会引发紧张、不安等情绪,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导致患者难以正常入睡,而患者睡眠情况较差之后,将会加快体力的消耗,降低患者身体各方面能力[1],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包括颅骨骨折、脑震荡、颅内血肿等损伤类型,多由外界暴力所致,因而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2]。该病症发生后以大脑功能失常为主要机制,且住院治疗期间极易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如焦虑、烦躁等,从而影响其睡眠质量[3]。因此需临床及时干预,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预后。我院神经外科对颅脑损伤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 2020年6月~2021年5月神经外科治疗的50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25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2.1±5.5)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組行优质护理,操作如下:①基础护理:即协助颅脑损伤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保持躯体完全放松,且治疗时尽量操作轻柔,减少疾病和治疗操作造成的不适。②心理护理:由于颅脑损伤患者往往担心自己恢复情况,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这些情绪不仅不利于患者的健康,对其治疗及康复也极为不利,在开展日常护理的工作中,护理人员需注意与患者多多交流和沟通,注意对其情绪波动和心理状况等予以了解和评估,将疾病相关知识、治疗和预后告知患者,形成正向引导,以消除其负性心理。同时叮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陪伴,以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③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对患者病房内温湿度进行合理调节,营造舒适环境,夜间巡视患者病情时,注意采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尽量减少夜间换药等,保障睡眠质量。④放松训练:即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睡前采用温水泡脚,多听一些舒缓音乐,以促进其尽快入睡。⑤饮食指导:即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以谷类、蔬菜为主,睡前少量饮水,不宜过饱,睡前禁止饮用浓茶、咖啡等饮品,避免讨论兴奋话题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其中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资料采用t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数据统计使用SPSS 22.0进行。

2结果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1。

3讨论

大多数患者颅脑出现损伤后,会发生意识丧失的情况,根据受损的程度与部位的不同,意识丧失时间存在差异,其中轻者表现为嗜睡,严重者甚至会处于长期昏迷的状态[4]。头部剧烈疼痛并伴有呕吐等现象,呼吸不畅,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均为颅脑损伤的正常表现,颅脑外伤患者容易发生负面情绪,住院后对医院产生排斥心理,心理压力增加,从而影响睡眠质量,机体免疫功能和睡眠质量有着密切关系,影响患者的预后[5]。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而言,睡眠质量对其身心健康和临床疗效存在严重影响,特别是在住院治疗期间,睡眠质量的优劣对疾病恢复存在直接影响[6]。有关临床研究表明,人体长时间睡眠障碍可引发心情焦虑、血压增高等一系列反应,且还会增高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强交感神经兴奋性,此时又会加重睡眠障碍,从而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而在治疗此类患者的过程中,通过对其实施优质护理,则可对其睡眠影响因素进行观察,并能结合患者自身特点,开展相应的护理,从而帮助患者有效消除不良情绪,提升其睡眠质量。同时优质护理的实施还能促使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观念,可减轻其心理压力,并能对其提供良好的夜间巡视,从而营造舒适环境,进而保障睡眠效率和临床疗效。本文通过研究后发现,观察组患者PSQI 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说明,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行优质护理可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和满意率。

综上所述,对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晶.优质护理对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7):1252-1253.

[2]曹秋月,王琴.疼痛护理干预对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评价[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5):629-630.

[3]张巧梅,陈鑫鑫,陈碧芳,等.舒适护理对 ICU 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8):1436-1437.

[4]熊艳,江育英,何淑琴,等.舒适护理对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睡眠质量和综合功能的影响[J].上海医药,2016,37(18):39-41.

[5]于微.优质护理对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7-8.

[6]陈丽玲.综合护理对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6):1064-1065.

作者:余香

第二篇:颅脑外科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2009~2010年收治颅脑外科术后并发感染患者16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男12例,女4例,肺部感染10例,尿路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并发脑膜炎2例。术后3天出现发热者8例,5天出现发热者9例,死亡2例,好转及病情渐趋稳定14例。

护 理

基础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与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是否有嗜睡、朦胧、昏迷等意识改變,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及循环功能,观察患者的面色和神志。寒战高热时,作血液细菌或真菌培养,以确定致病菌,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感染的原因:颅脑手术后常见的感染有切口感染、脑膜炎及肺部感染。①切口感染:除术中无菌操作不严外,也与术前营养不良、免疫防御能力下降和皮肤准备不合要求有关,多发生于术后3~5天,患者感到切口疼痛缓解后再次疼痛,局部有明显的红肿、压痛及皮下积液表现,头皮所属之淋巴结肿大压痛。严重的切口感染可影响骨膜,甚至发生颅骨骨髓炎。②脑膜炎:常继发于开放性颅脑损伤后,或因切口感染伴脑脊液外漏而导致颅内感染,表现为术后3~4天,外科热退之后再次出现高热,或术后体温持续升高,伴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甚至出现瞻望和抽搐,脑膜刺激征阳性。腰椎穿刺见脑脊液混浊、脓性,细胞数增加。③肺部感染:多发生于术后1周左右、全身情况差的患者,若未能及时控制,可因高热及呼吸功能障碍导致或加重脑水肿,甚至发生脑疝。

预防措施:保证休息,提供富含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平衡和营养状况;明显摄入不足者,可提供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或白细胞减少者,需适当输血或补充血液成分。严格掌握抗生素指征,正确合理使用,根据细菌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种类并监测药物毒性。宣传教育患者注意个人日常及饮食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肠源性感染。若发现身体局部感染灶及早处理,以免延误治疗。全麻未清醒时,一般带有气管插管或鼻咽通气管、口咽通气管,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监测血氧饱和度,使其维持在>95%,以防缺氧导致脑水肿。全麻完全清醒后,有吞咽反射时,则应在充分吸痰下及时拔除气管插管或鼻咽通气管、口咽通气管,否则患者常因气管刺激而烦躁、呛咳,引起颅内出血。应尽早开始呼吸功能锻炼,鼓励多咳嗽,定期叩背,使痰液易于排出,鼓励患者吹气球,锻炼肺功能。术后第1天即开始雾化吸入,2次/日,以利于稀释痰液,有利于排痰。预防尿路感染,清洁消毒尿道,2次/日,保持导尿管通畅,注意尿色及量的变化。切口感染多在术后3~5天发生,要注意观察切口处有无渗血、渗液及红肿,敷料有污染时应更换。脑膜炎常继发于开放性颅脑损伤后,或因切口感染伴脑脊液外漏而导致颅内感染,表现为术后3~4天,外科热退之后再次出现高热,或术后体温持续升高,伴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甚至出现瞻望和抽搐,脑膜刺激征阳性常规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加强营养及基础护理。

高热的护理:常见原因为下丘脑、脑干及颈髓病变或损害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以及呼吸道、泌尿系或颅内感染等,临床以高热多见。中枢性高热多于手术后12~48小时发生,高热造成脑组织相对性缺氧,加重脑的损害,故须采取积极降温措施。常用物理降温有冰帽、或头、颈、腋、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或冰毛巾冷敷等。如体温过高物理降温无效或引起寒战时,须采用冬眠疗法。感染性发热常发生术后3~5天,伴有相应局部及全身临床表现。切口感染会导致体温持续升高或下降后又升高,并伴有头痛、白细胞增高等症状。切口感染多在术后3~5天发生,要注意观察切口处有无渗血、渗液及红肿,敷料有污染时应更换。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一般给予冰块冰敷体表大血管处,也可用温水擦干患者体表大血管处,禁擦颈后部、前胸及腹部,以免引起反射性呼吸、心跳减慢或腹痛:药物降温,如消炎痛栓半颗或1颗塞肛,注意观察有无出汗过多导致体液不足,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和床单;冰毯降温,持续高热>39.5℃。可使用冰毯降温,降温过程中应做好四肢保暖。切口感染者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

讨 论

颅脑手术后患者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并发症的观察十分重要,常见并发症有出血、感染、高热、尿崩症、消化道出血、顽固性呃逆、外伤性癫痫、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如果术后患者病情变化及并发症没有得到及时的观察和处理,后果十分严重,甚至引起患者的死亡。因此必须了解颅脑手术后患者各种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做好预见性护理,以提高手术疗效。

参考文献

1 孙惠萍.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河北医学,2006,2(4):372-374.

2 张惠云.急性重症颅脑损伤62例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6):1121-1123.

作者:唐新华 师红玲 李翠华

第三篇:重症颅脑损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ICU护理

【摘   要】 目的  通过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ICU护理方式,旨在为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46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基础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给予呼吸道护理、高热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ICU住院天数、护理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ICU住院时间为6.14d、护理有效率为91.30%、并发症率为13.04%、护理满意率为95.6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给予ICU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降低并发症,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方式。

【关键词】 颅脑损伤;ICU;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是严重的外伤,是由于脑组织严重受损导致脑出血、脑缺氧等多种继发损伤使颅内压升高,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损伤,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建筑事故的频发导致重症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1],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的恢复和降低并发症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ICU护理,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46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3例患者,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为24-79岁,平均年龄为(46.93±1.1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为21-80岁,平均年龄为(47.46±1.12)岁,脑干损伤患者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脑挫裂伤16例,硬膜下血肿8例,硬膜外血肿7例,其中车祸损伤13例、重物砸伤7例、钝器损伤8例、坠落伤11例,所有患者经MRI和CT均证实为重症颅脑损伤,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均给予吸氧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开颅血肿清除术或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于有外伤的患者及时给予包扎处理,同时对于合并原发性疾病和合并症的患者给予针对性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的定期监测,主要包括肢体功能的监测,对患者有无偏瘫及单瘫的症状进行严密观察,监测患者肢体反射及运动情况,对患者颅内压力应进行连续的测定,同时要定期检查患者瞳孔状态及意识状态等指标。还应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并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科学的体位护理,一般将床头抬高15°,重度昏迷患者应取平卧位、侧卧位,开颅手术后应去枕侧卧[2]。研究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方式,主要包括呼吸道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因昏迷导致咳嗽、吞咽反射减弱,导致气管内分泌物增多致使气管阻塞,护理人员要定时给患者翻身、拍背以保持气管通畅,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切开气管的患者应减少探视,病房要保持科学的温度和湿度,并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消毒,定时给患者进行吸痰和更换纱布[3]。高热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会出现高热现象,导致患者脑缺氧和脑水肿加剧,因此护理人员应采用亚冬眠疗法和物理降温措施降低患者体温,也可以通过调整室内温度和空气流通缓解高热。引流管护理:患者术后要留置引流管将血性液体和气体进行引流,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引流液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有活动性出血迹象,同时要保持引流管通畅,流速要适中且置留时间不宜超过14 d[4]。并发症护理:预防应激性溃疡要让患者头偏向一侧,对胃肠进行减压处理,及时清除胃内积血,同时护理人员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引发患者颅内继发感染,预防肺部感染要保持呼吸道畅通的同时加强口腔清洁护理,要给患者使用海绵床并定时给患者翻身和按摩,预防压疮[5]。记录两组患者ICU住院天数、护理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

1.3  数据统计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百分率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ICU住院时间为6.14d、护理有效率为91.30%、并发症率为13.04%、护理满意率为95.6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急性期的科学护理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影响着患者后期身体恢复状况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护理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不断深入,护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本研究通过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ICU综合护理,在基础护理的同时给予患者呼吸道护理、高热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护理等针对性护理方式,结果表明与常规护理比较,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有效率、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表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临床ICU护理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陆剑萍.护理干预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8):60-61.

[2] 窦丽丽,张玲.急性重症颅脑损伤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991.

[3] 陈向坤,陆国凤.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行脑室外引流的护理[J]. 中国伤残医学,2007,15(6):96-97.

[4] 陈敏.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18(7):1685-1686.

[5] 王莉,尹浩.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1(1):260-261.

作者:钟绵荣 张玉官

第四篇:重症颅脑损伤的护理科普

一什么是重症颅脑损伤

什么是重症颅脑损伤呢?重症颅脑损伤其实是指一种神经外科比较常见的颅脑的急危重症,而且重症颅脑损伤一般都是由于暴力直接或是间接作用导致的,并且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一般会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而且绝大多数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都会由于头部损伤而昏迷不醒,且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大概只有3分-8分,而且可能还会出现脑挫裂伤、颅内出血等严重症状,因此若是颅脑损伤一定要注意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二重症颅脑损伤的原因一般来说,其实颅脑损伤主要是由于暴力的直接或是间接作用于头部所导致的,而重症颅脑损伤则是患者经由格拉斯哥昏迷记分法确定的,就是说患者头部因暴力作用后,出现意识障碍,昏迷时间约6小时左右或者是再次出现昏迷。对于此类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要注意紧急抢救、抗感染,纠正患者休克的状态,并及时进行手术,才能有效的挽救患者的生命。

三重症颅脑损伤的表现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头痛、意识障碍、恶心、呕吐、癫痫发作等临床症状,若是颅底骨折患者可能会因脑干损伤出现意识障碍、脑脊液耳漏、呼吸循环障碍等表现,症状严重时可能还会出现脑疝,甚至导致死亡危及患者生命。

四重症颅脑损伤的护理以及要注意事项

1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要注意观察症状及护理:

①注意了解患者的受伤的原因、时间以及病情发展等情况。此外要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瞳孔、意识、肢体等活动情况,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颅内出血、休克、脑疝以及机体其它部位病情变化。与此同时,要注意建立静脉通道,若是患者出现脑疝,要注意及时静脈滴注脱水药物;若是患者存在颅内血肿,要注意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以及急救措施;②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等变化,因为在颅内血肿早期,脉搏以及血压的变化并不是十分明显,若是患者出现剧烈头痛且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多半可能是因为其颅内压增高或是出现脑疝所引起的,要注意积极进行抢救;③注意观察患者瞳孔的变化,因为可以通过其瞳孔的变化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颅内出血或者是脑疝,若是其颅内出现血肿,其一侧的瞳孔可能会出现进行性的散大,并且对光反射延迟或是消失,若是出现脑疝,其病变的瞳孔可能会出现短期缩小,但是很快又会出现散大。

2注意做好术前准备以及抢救措施: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要注意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以及术前准备工作,比如帮患者剃头,好将患者受伤的区域暴露便于手术,并进行验血以及导尿。与此同时,要注意静脉输注250ml的甘露醇,可以有效减轻或者是延缓疾病的发展情况,可以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

3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注意:

一般来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多半意识都没有完全清醒,因此要注意观察患者减压窗的变化情况,因为在正常的减压情况下,创面的辅料一般整洁不会脱落,而当创口辅料存在大量血液渗出时,说明该患者的颅内还在持续出血,要注意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若是减压窗出现严重下陷的时候,说明该患者的颅内压低于正常水平,要注意以及补液,当其减压窗出现膨隆的时候,说明该患者的颅内压有明显增高,要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并适当的给予利尿剂,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力。

4注意做

好患者恢复期间的护理工作:

当患者手术成功并进入恢复期时,可能会由于昏迷时间过长,导致患者醒来后出现语言障碍,患侧肢体瘫痪,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负性情绪,拒绝治疗,甚至会有轻生的念头。因此,在术后要注意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肢体按摩,并为其详细介绍关于颅脑损伤的一些相关知识,使其正确认识颅脑损伤,并积极参与康复治疗,尽快的恢复健康。

结语:通过以上关于“重症颅脑损伤护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护理应注意的问题”等一些相关知识内容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这种急危重症都有了大致的了解和认识。而且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大量的专业知识,还要求该护理人员应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以及观察力,对于患者的病情变化可以迅速的加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简介:赵中林,(1975.11)男,汉族,新疆奎屯,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研究方向:危急重症。

(双流区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0200)

作者:赵中林 侯丽 陈俊君

第五篇: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中外科临床技能的培训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98

2011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全科医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随着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对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高素质人才缺乏却成为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各地采取措施,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适宜人才,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规范化培训,目标是每万名居民有2~3个全科医生,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1]。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与老百姓需要的高质量的全科医生有一定差距。中心很早就实施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多年来的实践表明,采用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提供“六位一体”的基本卫生服务,可明显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水平,提高满意度,但同时也发现,全科医生对外科疾病的处理力不从心,转诊率高。因此,在全科医生培训中,切实加强外科技能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值得探讨的。

全科医生进行外科临床技能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科医生的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要提高全科医生的整体外科临床技能,必须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责任心[2]

教师是教学活动过程的主体,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全科医生在外科轮转时,由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专职负责,他们具有多年的临床和教学工作经验,具有精湛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但更应强调是带教老师对教学的态度和责任心。全科医生培训属毕业后教育,所有全科医生均已完成外科实习阶段学习。事实上,由于诸多因素,全科医生的外科基本功不够扎实,培训中需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教老师和全科医生是一对一的带教模式,老师平时工作非常繁忙,手术量大,门诊时间少,这就需要老师全身心投入,热爱全科带教工作,才能做到言传身教。

紧密联系实践工作,增加新理论、新知识

首先必须明确教科书中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是每位全科医生应该掌握的。比如骨折的分类、如何对骨折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固定、包扎、转移运送,对神经、血管损伤的诊断、处理原则等。其次,要联系实际,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全科医生的真正舞台在社区,社区居民常见的外科疾病是全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如甲沟炎的处理。首先要判断切排的时机,另外要掌握切排的方法,包扎的技巧等等。全科医生不必掌握阑尾切除术等基本外科手术,但必须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常见外科疾病,烫伤、骨折、外伤处理,脓肿切排等,全科医生在轮转期间,遇到的病种是有限的,而且往往是严重的、复杂的大手术,这就需要带教老师结合全科医生工作特点,不仅要把社区中常见的外科疾病处理讲透彻,说明白,更要传授一些教科书外的社区适宜外科技术。让全科医生走上岗位后马上用得上,用得顺心。

加强对全科医生的管理和指导,重点是门诊教学

很多全科医生有不正确的认识,以为在社区工作,掌握内科疾病知识就绰绰有余,从而忽视了外科轮转的重要性。其实,现在实施的全科医生团队负责制的工作模式,要求团队核心成员即全科医生对内、外科均有较高的造诣的,能独挡一面,处理社区80%~90%的常见疾病。因此,在轮转中,必须加强对全科医生的管理,提高认识,将培训重点放在外科门诊教学。外科门诊往往是外科患者的首诊科室,最适合全科医生培训。全科医生在这里不仅可以培训外科思维模式,更能提高动手能力,掌握常用的外科技能,如清创、缝合、固定、换药等等。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可给学生创造一个逼真的学习环境,结合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于一体的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和满足学员的求知欲望,实现课堂教学由以老师为中心向以学员为中心的转变,发挥学员的认知主体作用。多媒体教学可突出教学重点,对开阔学员视野,拓展知识有很大帮助。全科医生以往教学背景不同,对外科疾病的认识不同,况且,外科疾病的诊治进展很快,尤其是微创、腔镜技术、介入治疗技术日新月异。这些技术现场观摩学习不多,那么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总之,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的特点,使全科医生在短时间内对外科疾病的诊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对外科疾病诊治的新技术有初步的了解。

建立完善的评估考核体系,提高培训效果

全科医生轮转结束后,由外科教研室定期组织考试,包括理论和实践操作考核。这样的外科考核体系是最常见的。但是,这样的考核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考核的内容单一。全科医生考核的内容和其他专业的培训医生一样,这样就缺乏个性化,没有针对性。其次,评价的指标不科学。现在考核的指标以理论考核为主,实践操作也是口述为主,缺少真正的实践操作考核。需着手建立更加完善的全科医生的外科考核体系,具备针对性强、科学性好的特点,从而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与培训科室联系,做到因人而异,个性化的培养每一个全科医生。同时,培训要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努力提高全科医生的外科疾病诊治水平,真正做到老百姓的“健康守门人”。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

2 魏晓捷,周央环,沈淑男,等.浅谈如何提高外科临床教学质量.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86-87.

作者:钟春燕

上一篇:讲师论文下一篇:军事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