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心理教育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对于心理学课堂建设的现实化而言,主要指的是高师小教专业在开展心理学课程时,将原本不具备现实特征的东西转化为具备现实性的事物;使之前与现实性有间接联系的事物转变为与现实性存在直接联系。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普通心理学心理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普通心理学心理教育论文 篇1:

新形势下普通心理学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心理学已经成为了很多高校的必修课程。时代的发展,心理教育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第一门基础课程,只有学好普通心理学,才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就目前的教学情况而言,普通心理学的教学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在普通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探讨和研究,提出了对于新形势下普通心理学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普通心理学教学改革措施

现如今,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普通心理学在所有的课程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提高普通心理学的教学水平,近些年来很多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普通心理学的教学改革分析,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学生们通过对普通心理学的学习,使学生们对人的心理阶级性问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提高改造思想的自觉性,对人的激励作用很大。

一、普通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重理论知识,轻学习情趣

学生们在学习任何一门课程的时候,只要是他们自己愿意学的、想学的,他们就会努力相近各种办法将它学好。这也说明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普通心理学是学生进入心理学领域之后学习的第一门课,对这门课的印象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在这个专业的学习情况。有相关资料显示,大多数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普通心理学的时候兴趣还是蛮高的,随着学习的时间变长之后,他们觉得心理学的概念太过繁杂、理论知识多、而且比较抽象、难懂,与自己原先构想的差距太大,这也是学生们学习兴趣慢慢减弱的原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只看到了表面的情况,对心理学的本质并没有了解清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是完全讲授课本上的知识,照本宣科,没有联系生活实际,讲述的心理学知识枯燥无味,越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

2)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之间的矛盾

学生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经验由外向内的输入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的环境中自内向外的生长。因此在很多的心理学改革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这样的做法有它的好处,可以摆脱之前的那种填鸭式的教学,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清楚自己的不足。但是普通心理学的概念种类繁多,很多方法和理论都不曾见过,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自学的时候学习的难度会很大,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快速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是目前普通心理学教学改革中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3) 科学精神与专业兴趣的矛盾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填报心理学专业。兴许在他们看来,心理学在未来会受到更多的重视,发展前景也是一片光明。而且大多数学生最初的学习兴趣也是十分强烈。根据调查可以知道,大多数学生对心理学有一种“朦胧的神秘感”,在这种色彩的笼罩下,学生对心理学的期待自然更高,神秘而玄妙的东西被称为心理学,而科学和理性的东西则被头脑所排斥,不能被人接受。如果硬是改变学生的这种看法,必然造成学生的失落情绪。如何让学生们接受心理学的理念,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探讨的主要问题。

二、普通心理学的教学改革措施

1)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目标

在普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之前,任课教师就应该先跟学生讲述这门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明确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心理有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清楚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为今后学习效果的检测提供依据。

2) 以问题为主线进行启发式教学

在课堂上提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认真备课,做好充足的准备,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提问题的时候先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再请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再进行补充,通过设置问题和讲解问题,很自然地将教学内容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问题式”的课堂也是师生共同参与互动的一个过程。比如教师提出“为什么有些人在别人看来已经很瘦了却还是一个劲地减肥”,这种减肥问题是生活中聊得比较多的话题,学生们自然有自己的不同理解。每个人对瘦的定义不同,每个人对审美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每个人的追求也会有所不同。在讲述视觉后像时可以探讨医生在手术室里面穿的衣服的颜色是青绿色的原因;讲述情绪时以“汶川最牛校长叶志平”为案例讲述应激的负面作用;讲想象的时候以“潜伏”里面的人物原型来阐述,让学生更加清楚的明白大多数的想象都是来源于生活。课堂上探讨这种问题,进而引出问题的本质,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

3) 增加课堂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

增加课堂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在上课之前,教师需要自己设计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实践活动。比如常见的“测试你的左右脑”、“河内塔实验”、“视觉后像实验”、“错觉小测验”、“注意分配实验”、“短时记忆广度实验”等活动。在开展这些小活动时,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参与。不仅动手又要动脑,多方面拓宽学生的思维。一般学生对这种实践性的活动都比较感兴趣,所以参与的积极度很高。而且这种实践性的小活动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就当是缓解学习压力,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解压方式。

4) 适当的课后习题和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课后习题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课后习题的量要适当,一次性最多就出三道题,差不多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通过对课后习题的检查,教师可以比较清楚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与此同时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心理学知识的重要性。除了布置相应的练习题,在每章节讲完之后,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框图建立本章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批改完之后可以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一些错误率较高的问题。全部内容讲解完之后,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5) 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注重的不只是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对于学生平常的课堂表现也是十分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回答问题情况、课堂积极性等方面,都是学习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作为平时成绩的主体。与此同时,可以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所占比例,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这样做有助于学生更加重视课堂表现,促进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学习,从而强化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结语:普通心理学是一门既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的一门基础课程,两者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可以充分调动老师和学生的主动性,从而一步步提高普通心理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永春.论高师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的优化[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01).

[2]李逢超,李艳群. 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改革设想[J]. 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3]李志专,汪明,杨震. 高师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 长沙大学学报,2006(03).

作者:敖雅梵

普通心理学心理教育论文 篇2:

高师小教专业心理学课程建设的现实化研究

[摘 要] 对于心理学课堂建设的现实化而言,主要指的是高师小教专业在开展心理学课程时,将原本不具备现实特征的东西转化为具备现实性的事物;使之前与现实性有间接联系的事物转变为与现实性存在直接联系。使高师小教专业所开展的心理学课程与专业的实际情况更加切合,从而更好地为高师小教专业的教师与学生提供帮助。主要探究实现高师小教专业心理学课程建设的现实化的具体策略,以期能够推动高师小教专业心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关 键 词] 高师小教专业;心理学课程建设;现实化研究

[

一、心理学课程在高师小教专业开设的意义

(一)心理教育是提高小教专业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人所具备的素质中,心理素质主要是以人自我意识的发展为中心,将积极主动地与社会的发展保持统一的价值观作为导向,心理素质主要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人的心理素质主要由三个特征:其一是能动性,在以人的自我意识为导向的基础上,不断实现个人潜力的调动与发展,实现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其二是中介性,人所具备的心理素质与个人生理素质以及社会文化经验之间存在着中介关系,前者推动着后者的发展;其三是独特性,每个人由于遗传因素、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以及参与社会实践情况的影响,但是在心理素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与独特性。

由于心理素质所具备的能动性、中介性、独特性等特征,使人各部分素质紧密联系从而成为自身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决定人才培养成功地关键就在于提升个人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对与高师小教专业的学生而言,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有利于消除小教专业学生自身的人格障碍,提高其学习质量

高师小教专业的学生一般年龄都在17~23岁之间,正处在青年中期阶段,面临着向成年人转化的过程。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层面上也逐渐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主要表现为个性心理得到了有效发展,思维更加成熟,社会情感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另外,这个阶段的学生内心充满着矛盾与危机感,具备很强的可塑性。在当前急速变革的社会影响下,学生的价值观以及思想理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因此对高师小教专业的学生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与困难,这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提高小教专业学生教育教学艺术

教师本身是一个艺术色彩非常强的职业,教师需要形成正确的认识,对于自我认识还需要不断完善,同时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我展开有效的评价与监督。这也对高师小教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在学校学习期间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以及学科专业知识,促进自身个性的优良发展,进而有效地实现教育教学艺术的提高。在高师小教专业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首要需要培养出小教专业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同时教育本身就是一项面对生命个体以及提升生命个体价值的事业,在教育教学中推动学生生命价值的增长是其最重要的任务。因此在高师小教专业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在走向教学岗位时要学会与学生的生命个体友好相处,借助情感的感染功能,从内心深处去教育与感化学生,进而实现教育活动效果的提升,因此小教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相应的心理素质。

二、高师小教专业心理学课程建设的现实化的策略

(一)确立现实化的心理学课程目标、

心理教育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堂,在高师小教专业中华开展心理教育教学工作,其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多层次化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传播条件性知识。在高师小教专业开展心理教学时,需要向学生讲解与心理学有关的基础知识,对于心理学课程的价值取向要加以明确;其二,培养学生专业化的心理技能。条件性知识在转化为心理技术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素养也会得到进一步加强。譬如依据《普通心理学》认识过程基本原理和小学儿童认识过程特点组织课堂教学的技能,根据道德心理学原理和小学生道德发展规律,实施教育技能。根据国家对教师和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遵循师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心理学应确立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专业心理素质的目标,体现心理学的价值取向。

(二)构建现实化的心理学课程体系

对于心理学课堂现实化课堂体系的制定,不仅需要遵循教育的主要目的,同时也要符合高师小教专业的教学目标。传统的高师教育对专业课程教育过分重视,但是心理学知识的传播、心理学技能的培养以及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在以前的高师小教专业中所开展的心理学课程体系比较简单,几乎很少有教师会看重心理实践课程。因此在高师小教专业开展心理学课程需要加强广度与深度。具体而言就是心理學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以普通心理学作为根本,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增加与小教专业有关的教育心理学课。心理学课程体系也将会被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开设心理学的必修课程,比如说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小教专业的学生专业定向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第二层次,作为主干课程,旨在对小教学生进行专业定向教育,使他们具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第二层次则是有侧重地开设多门选修课和专题讲座。比如说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青年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等。选修课与专题讲座是必修课的必要补充,需要将选秀的范围加以扩大,以此来增加小教学生的选择空间。第三层次,则是开展心理实践课,比如说心理见习、模拟试教、心理调查和心理素质训练课。这一课程需要贯穿小教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并且逐渐增加课时量。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和科学的心理训练,充分发挥心理学课程的实践指导功能。

(三)整合现实化的心理学课程内容

心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与实用性兼具的课程,包含教育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医学、政治学等众多学科,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心理所反映的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同时也是决定人成才的重要基础,心理学课程的生活实践价值也是非常高的。但是现阶段高师小教专业所开展的心理学课程与当今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出现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与高师小教专业的实际情况相脱离,因此心理学课程本身所蕴含的现实性价值无法得到真正的体现。如何将心理学课程内容与现实化的心理学思想实现有效结合是当前高师心理学教学所共同关注的问题。要想做到这一点,最迫切的就是需要对当前的心理学课堂教材加以改革,编制出一套能够使用高师小教专业教学实际的教材,在保留原有教材基础内容的前提下,实现突破,要将心理学理论实现高度的结构化,必须做到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实际实现紧密的结合,需要在开展心理课程教学时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例,与实际生活产生密切的关联,进而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成功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改革现实化的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

这些年来尽管教育界针对心理学课程提出了很多教学模式与方法,但是在当前的高师小教专业心理教学课程中,还是沿用以教师为课堂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只是为学生讲解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对教学实践活动持忽视态度。然而对心理课程教师而言需要将更多地精力放在对教学模式改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上。首先,需要提升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按照心理学教学制定的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采取提问、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心理课程的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探究能力。其次则需要开展实践教学。通过见习活动、模拟审判教学、心理调查等。实践证明,这种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心理学课程的意识,而且初步达到学习应用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实习活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是实现小学教育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学生一入学就应该组织实习活动。为了保证实习活动的有效性,有必要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使实习工作制度化。

(五)实施现实化的心理学课程考评标准

长期以来,高师教育专业心理学课程同其他课程一样,基本上是理论性评价与分数评价。这种课程评价方式偏向于教育理论的高指导性课程。直接结果是学生只死记硬背理论,而不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心理学课程评价应包括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两部分。操作性评价包括学生在模拟教学中的实际表现、心理素质的培养和现实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心理知识的自我调节;非操作性评价包括阅读心理书籍和期刊、收集和积累专业资料、撰写心理学著作。每门课的最终成绩平衡还应由两部分组成:期末考试和作业。不管是考试还是作业,重点是检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业和考试应该对学生的思想、个性、生活和教育起到解放的作用。例如,提供教育和教学案例,允许学生根据一个或多个心理学原理进行分析,提供有效地教育方法和策略,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評估范例。

三、结语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德高尚、富有教学经验和创新精神的心理课程教师队伍,适应新世纪的需要,是实现高师初等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保证。因此,必须努力实现心理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为此,高师初等教育专业管理机构应充分尊重教师的专业权利,科学、公正地评价教师劳动,促进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支持教师在政策、资金、时间等方面开展专业研究活动。鼓励心理教师定期进行相关的更新和培训,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体系,定期深入小学课堂。了解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艺术,使教师成为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充分发挥教师在心理课程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程利国.皮亚杰心理学思想方法论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2]邬志辉.教师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及其转化中介[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3]叶元辉.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4]廖深基.对高师院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作者:赵雪梅

普通心理学心理教育论文 篇3:

医学院校高职新生人格问题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医学院校高职新生的人格特征,探讨不同群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应用教育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对沈阳医学院556名高职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男女在活跃、坚韧、严谨维度差异显著;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活跃、严谨、重情、随和维度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不同群体的人格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措施。

【关键词】医学院校;高职新生;人格特征;心理健康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有时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1]。对于刚步入医学院校的高职新生来讲,树立健康的人格对于今后应对学习任务、人际关系、就业压力以及工作后能否正确处理医患关系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为全面了解我院高职新生的人格特征,我们采用适用于中国在校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的《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2],对沈阳医学院2013级556名高职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整群团体施测的方式,在统一指导语的条件下,对556名高职新生实施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56份;男生182人,占32.7%,女生374人,占67.3%;独生子女315人,占56.7%,非独生子女241人,占43.3%。

(二)方法

以王登峰编制的《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以下简称CCSPS)为测量工具,该量表包括68个项目,从活跃、爽直、堅韧、严谨、处事态度、重情、随和7个维度对人格特征进行探讨,5等级评定,从1到5分别代表“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的程度。

(三)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统一编码后输入SPSS16.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男女新生CCSPS各维度评分比较

男生活跃平均分高于女生且差异显著(p<0.01),坚韧平均分高于女生且差异显著(p<0.05)。女生严谨平均分高于男生且差异显著(p<0.01)。其他评分无显著差异。

(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新生CCSPS各维度评分比较

独生子女活跃维度平均分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差异显著(p<0.001);非独生子女严谨维度高于独生子女且差异显著(p<0.001),非独生子女重情维度高于独生子女且差异显著(p<0.05);独生子女随和维度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差异显著(p<0.001);其他各维度评分无显著差异。

三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女生活跃、坚韧、严谨维度差异显著。女生比男生做事更仔细认真,遵守规则,自我克制力强;男生比女生更擅长与人相处,积极主动,做事也更目标明确,踏实努力,执着投入。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活跃、严谨、重情、随和维度差异显著。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活跃,擅长与人相处、积极主动,为人灵活热情。但独生子女由于缺少与兄弟姐妹共同成长的环境,容易养成自私、放纵随意等特性,与传统观念相符;非独生子女则更加重情,为人处事既坚持原则,又能照顾到情绪和感受。

以上分析表明,要培养合格的医学专科学生,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素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应充分考虑上述不同群体人格特征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育他们积极向上的良好人格品质。此外,还需要通过个别辅导的方式,矫正少数新生的人格偏差,使其发展完善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26-427

[2]王登峰.《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88-94

作者:侯雪艳

上一篇:个人年终工作总结范本精选下一篇:可持续发展旅游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