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2023-0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通过报告的方式,用于记录工作内容。怎么样才能写出优质的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镇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乡镇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乡镇水利中心站职工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关 键 词] 乡镇水利中心;管理体制;人员结构

[

乡镇水利中心站是最基层的水利机构,是农村水利发展的核心力量,当前乡镇水利中心站发展滞后,无办公场所,人员业务水平偏低,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有限,已经成为水利事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对乡镇水利中心站改革势在必行。

一、乡镇水利中心站现状

(一)乡镇水利中心站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共设有10个水利中心站,全部由乡镇政府和水务局双重管理,总编制人数40人,在岗人数38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2人、占5.2%,大专学历22人、占57.9%,中专及高中以下学历14人、占36.8%。50岁以上8人、占21%,40~49岁18人、占47.3%,40岁以下12人,占31.5%。高级职称2人、占5.2%,中级职称13人、占34.2%,初级职称7人、占18.4%,高级工14人、占44.7%。

(二)乡镇水利服务站(员)履行职责情况

乡镇水利中心站职责:主要负责抗旱、防汛、除涝、农田基本建设等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1.防汛抗旱:水利中心站在乡镇政府组织防汛抗旱中发挥了参谋和助手作用,水利中心站处于防汛抗旱最前沿,基层水利员长期摸爬滚打在抗洪救灾第一线。他们熟悉当地水情,了解当地水利工程状况,积累了丰富的抗灾除险经验,部分人员还具备了水利专业技术。特别是面对2003、2005、2007年大水和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的秋冬春三季连旱这样的自然灾害时,乡镇水利中心站人员总能够及时发现隐患,排除险情,为当地党委、政府和水务局做好水利工程除险加固、运行调度、制订应急预案、指挥防汛抢险当好参谋。

2.工程管理:水利中心站在农村水利工程规划实施、建设与管理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广大基层水利员立足于水利,扎根于农村,工作在一线,战斗在一线,直接与农民打交道,担负着本区域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与组织施工、小型水利工程和设备管护及防汛抗旱工作,与“三农”的关系密不可分,其作用明显。

3.水资源管理:积极贯彻宣传《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国家有关涉水法律、法规,向群众宣传讲解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性,协助县水务部门调查处理所在乡镇水事纠纷和案件。

4.农村饮水:水利中心站发挥了承担农村安全饮水建设重要保障作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重大民生工程之一,乡镇水利中心站在农村安全饮水的规划、建设、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水利中心站管理体制情况

目前乡镇水利中心站虽已收归县水务局管理,但开展各项工作仍以服从乡镇政府安排为主,县水务局只是负责业务指导。

(四)水利中心站经费来源

全县10个乡镇水利中心站均属全额事业管理单位,均由财政全额拨款。日常公务经费无其他来源。

(五)水利中心站人员管理情况

我县乡镇水利中心站人员由水务局和所在乡镇政府进行双重管理,但水利员业务开展在乡镇,所以工作属于乡镇直接管理。

二、乡镇水利中心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由于水利中心站在行政上受当地乡镇政府领导,水利行业主管部门只是在技术上作业务指导,导致管理体制不顺,主要表现以下几点:(1)乡镇水利中心站有名无实。(2)多年来乡镇水利中心站承担了大量基层水利建设任务,这些工作大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目前对乡镇水利站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不能进行明确界定并采取相应财政政策或市场机制,以致长期以来职能混杂。(3)由于水利中心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由乡镇政府安排,其工作重心在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上,职工的福利待遇没有得以体现和提高,这就降低了职工的积极性。

(二)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力量薄弱

乡镇水利中心站只有3~4人,由于每个水利中心站负责1~2个乡镇的水利工作,平均每个乡镇只有1~2人,导致了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在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如没有县水务局的支持则无法开展,同时无法在险情发生之初开展抢险技术指导。

三、意见和建议

(一)理顺乡镇水利中心站的管理体制

将乡镇水利中心站的主管权交给水务部门,必须进一步明确乡镇水利中心站是县水务部门的派出机构,便于统一管理、调度,进行优化配置。2012年我县设立了村级水管员,建议由乡镇水利中心站组织指导开展村级水管员的日常工作。

(二)进一步做好乡镇水利中心站人员的定员定编工作

乡镇水利中心站现有编制和人员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建议,乡镇水利中心站配备的人员数量要根据其建设管理服务的区域范围、人口数量、水资源管理、水行政执法、水利规费征收等因素确定,将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各个水利中心站,使之能正常开展业务工作。

(三)进一步做好乡镇水利中心站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素质

鉴于目前乡镇水利中心站人员年龄结构和技术业务日趋老化,不适应水利事业的发展需要,近些年来部分年轻同志加入基层水利队伍,为水利工作输入了新鲜血液,为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须,应当加大培训的力度,用一至二年的时间,分期分批组织培训。县水务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和内部管理,形成水利员培训机制,努力提高人员业务素质,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自身造血能力,适应现代水利建设需要。

参考文献:

赵建华.乡镇水利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山西水利,2004(6).

作者:刘晓红

第2篇:乡镇站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摘要:从中国的现状看,全国有4000多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当于公务员系列的十个倍左右,涵盖教育、医疗卫生、科研院所、文化、社会事业等社会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体量大,人数多,体系庞大。承担着较为繁重的、复杂的、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任务,在推进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事业单位队伍建设,特别是基层事业单位队伍现状,促进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意义重大,值得关注。

关键词:乡镇 事业单位 队伍建设 调查

在中国现行的中央、省、州、县、乡“五级”行政体制划分中,乡镇处于最下面的一层,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上面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都要通过乡镇去组织、去实施、去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乡镇相比其他行政层级,人员少,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大是真实写照。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除要抓好自身的本职业务工作以外,还要服从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从事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诸如征地拆迁、烤烟生产、计划生育、脫贫攻坚、移民搬迁安置、土地清理、不动产登记、森林防火、疫情防控、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引进、防灾救灾、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农村“两委”换届、人大代表选举等中心工作以及各种临时性安排的工作任务。可以说,凡是乡镇开展的各项工作任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有可能被抽调、被安排出来参与其中。

一、基本情况

(一)综合情况

以禄丰市仁兴镇为例。仁兴镇地处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东北部,东面、北面分别与富民县、武定县接壤,南面、西面分别与县内的碧城镇、和平镇接壤。全镇国土面积231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148个村民小组,有人口3.5万人,耕地3.4万亩。境内有铜、铁、煤、钛等矿产资源,农村经济主要靠种养殖业,盛产烤烟、萝卜、水稻、油菜、花卉、山药、西瓜等农作物,是典型的农业乡镇。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250元。

(二)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仁兴镇有总编制82人,其中:行政编制34人,事业编制45人,参照公务员管理编制3人。有6个事业编制单位,有1个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在6个事业编制单位中共有工作人员40人,其中:专技人员34人,工勤人员3人,管理人员3人。在40名事业人员中:男28人,占70%,女12人,占30%;35岁及以下9人,占22.5%,36岁至40岁4人,占10%,41岁至50岁18人,占45%,51岁以上9人,占22.5%,40岁以上约占70%。学历上:大学22人,占55%,大专12人,占30%,高中中专6人,占15%。职称上:高级职称9人,占22.5%,中职14人,占35%,初职7人,占17.5%,未评职称4人,占10%。

二、现状

(一)人员及机构

目前,全镇设立7个事业单位,主要是: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水务服务中心、文化旅游和广电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国土和村镇规划服务中心、财政所(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除财政所以外的6个事业单位中共有工作人员4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4 人,管理人员3 人、工勤人员 3人。行政上接受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业务上接受市级相应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

(二)职称晋升及评聘

职称晋升从初职到高职,由低至高晋升,但要符合职称申报的相关条件,如:履职年限、获奖情况、发表论文、年终考核等次等,并且受职数限制。如:今年只有一个申报高职的计划名额,符合条件的有两人,最终只能由一个人申报。

职称申报并且评到后,由乡镇进行聘任,填写聘书。聘任实行评聘分离。由于受到职数限制,要进行竞争性聘任,即开展民主测评、乡镇党政班子会讨论等程序。如:符合聘任高级岗六级的人员有3人,但是只有一个聘任名额,符合条件的3人要进行竞争上岗。由乡镇政府全体干部职工、党政班子领导民主测评打分,按照得分高低顺序确定聘任人员。竞争到六级岗的一人签订六级岗聘书并享受六级岗工资待遇,落聘的2人归入七级,享受七级岗位工资待遇。其余的如中职、初职岗位以此类推。聘任实行一年一聘,也就是说一年进行一次竞争上岗,一年进行一次岗位评聘。在岗位评聘上会产生上下波动,其工资待遇也随之产生相应变动。聘任到高一级岗位的工资也高,反之,工资也低。

三、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借调拉用严重

目前,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镇党委、政府安排、拉用到其他单位的情况十分普遍,且拉用数量较多。如:某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有事业编制23人(含兽医站),有两人调到县级机关,在21个现有人员中,实际在本职岗位的仅有7人,占实有人数的34%,其余14人均被拉用到其他单位、站所工作,占实有人数的67%,也就是说,大部分人被拉用到其他单位。这些被拉用的人员主要分布在镇党政办、组织办、社会事务办、社保中心、财政所、纪委、经发办、扶贫办、综治办等,几乎涵盖乡镇所有单位、站所。造成本职业务工作不干,却去干行政等本职业务以外的工作。再如:某乡镇文化站有编制4人,实际在岗的仅有1人,其余3人均被安排到其他站所(1人去镇经发办、1人去镇党政办、1人去镇社会事务办),造成文化站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只好向社会聘请2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属临时工),造成本单位人员被拉用,却向社会招聘临时人员的尴尬情况。这一现象在全县14个乡镇中十分普遍,没有不拉用的情况;还有的出现农业中心的去林草中心,林草中心的去农业中心,水务中心的去文化中心等混岗、混专业的情况,最终导致专技人员“专不了”、“不能专”的现象;还有的出现公务员去水务中心、公务员去林草中心的“门外汉”的情况,拉用人员可谓“五花八门”,乱象丛生。

(二)思想不稳定

由于受到职称晋升、岗位聘用、工资福利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被拉用到外单位的人员,短期还可以,长期下来,思想是不稳定的。因为在职称申报晋升、岗位聘用等方面,优先考虑的是在编在岗的工作人员,在编不在岗的人员显得十分吃亏。即使工作干了,有些工作还十分辛苦,但职称晋升、聘用等方面还落后,工资待遇自然就少,被拉用人员意见较大,思想难于稳定,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

四、建议对策

(一)理顺关系,回归本位

针对人员拉用、混岗严重的问题,从上到下应统一思想,采取有效措施,统一行动,加大改革力度,禁止或尽可能不再出现拉用人员情况,原有拉用的人员应进行清理,回归本单位。行政单位以行政人员为主,事业单位以事业人员为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让专业技术人员能安下心来,专下心来,做好、抓好自己的本职业务工作,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促进各项事业发展。抽调、借调应该是短期的,不应该超过一年。从政策上、体制上彻底杜绝拉用人员现象。

(二)搞好培训,提升技能

因为身在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较大,接受培训

的时间不多。前几年,烤烟生产抓得紧,乡镇干部每年4、5月份不休息抓栽种,8月、9月不休息抓烤烟收购、烤烟专卖执法检查堵卡等,还有重点工作不休息,正常的节假日、休息日保证不了,学习培训的时间更少。有的工作三十多年,仅仅是近两年来参加过一次县级以上的全员专业技能素质提升培训,专业技能水平难于提高。应该定期一年或几年进行一次培训,以提高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更好服务“三农”。

作者:杜国强

第3篇:聊城市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对于做好新时期农村各项工作,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聊城市乡镇(街道)机构情况

聊城市共有乡镇(街道)135个,其中32个街道、24个乡、79个镇,核定行政编制4641名,事业编制5057名。2010年乡镇机构改革中,全市113个乡镇(街道)纳入改革范围,其中一类乡镇1个、二类乡镇86个、三类乡镇26个。根据不同的乡镇规模,明确了各乡镇的机构设置,核定了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乡镇党政机关统一综合设置4-5个办公室,财政拨款事业站所统一设置5-6个。其中乡镇党政工作机构一般设置: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牌子)、农业办公室;事业站所一般设置:经管站、文化广播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农林技术服务站、财政所。明确乡镇主要职责是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主要履行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等四方面的职能。

二、乡镇机构运行情况

2010年乡镇机构改革后,聊城市密切关注乡镇机构运行情况,不断化解运行矛盾,进一步巩固了改革成果。

一是基层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按照服务经济发展、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科学界定乡镇职能,乡镇职能进行了统一归并和调整:行政管理职能由乡镇政府承担,公益服务职能由乡镇事业单位承担,经营性服务职能走向市场,乡镇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乡镇与派出机构的相互支持、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县级部门派驻或设在乡镇的机构,要接受乡镇的统一指导和协调;对派驻机构的考核实行条块结合、以乡镇为主的办法,其主要负责人的任免须事先征得乡镇党(工)委同意;对工作不力的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乡镇(街道)可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提出调整建议。

乡镇(街道)考核评价体系及考评机制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坚持突出重点原则。比如莘县对各乡镇(街道)的考核指标按照“3+1”进行设置,“3”是指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三项内容,“1”是指计划生育、信访稳定、社会管理、安全生产、农民负担、环保工作、耕地保护和节能减排等8项一票否决项目。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每项各计1000分,年终按照700:150:150的权重计入总成绩。清理了不属于乡镇(街道)职能的考核事项,取消了中央和省、市没有明确规定的“一票否决”事项。

二是重点领域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在乡镇(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加挂环境保护办公室牌子,同时按区域派驻乡镇环境监察机构,健全县乡环保领域联合监管执法机制。2016年按照鲁政办发〔2016〕6号文件要求,加强了乡镇安全生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和道路交通安全4个方面的监管职责。135个乡镇(街道)均明确了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职责的承担机构,均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和乡村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分别配备编制数553名和678名,明确专兼职人员共计1088人。2016年7月份全市135个乡镇(街道)均将4个方面监管机构的分管领导明确到位。

对于乡镇一级只有监管没有行政执法权的情况,结合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我市在制定全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方案时,提出县级派驻机构日常管理以乡镇(街道)为主,在乡镇(街道)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与派驻机构实行联合办公。作为乡镇(街道)综合执法平台,统筹辖区内派驻机构和基层执法力量。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做好执法信息事前预警、发现上报以及执法联络配合等工作,组织协调辖区内派驻执法机构及乡镇(街道)自身工作力量开展联合执法,以解决县乡监管、执法权责不一致问题。

三是保障民生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强。各乡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四个一”便民服务机制,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在各村成立便民服务点,建立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使乡镇既能在更广的范围服务群众,实现亲民、利民、便民、为民,又能提高乡镇政府运转效率和服务水平,改善基层政府形象。

四是扩权强镇工作进一步推进。烟店镇作为全省第二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积极组织开展改革试点工作。烟店镇与各有关部门分别签订了《授权委托书》和《授权承诺书》,将56项县级管理权限正式下放到烟店镇,同时临清市政府将“烟店镇人民政府扩权强镇行政审批专用章”授予烟店镇。2015年10月28日,临清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公布临清市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通知》(临政字〔2015〕72号),按照上级关于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统筹研究、一并推进”的工作要求,烟店镇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行“两单融合”“一表两单”,共梳理行政权力事项314项,责任事项314项,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事项40项,公共服务事项17项。同时,根据烟店镇发展需要,对权力事项进行动态调整,2016年9月份又下放城乡建设领域1项行政权力。同时强化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确保将所有授权、委托的行政审批事项纳入平台运转。

三、存在的问题

聊城市现行乡镇机构体制机制是2010年乡镇行政机构改革确定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乡镇的功能定位、人民群众的需求、面临的矛盾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运行中的问题矛盾逐渐凸现。

(一)乡镇的职能定位还不够明确。乡镇政权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政权,是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乡镇党委有6项职责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乡镇人代会有13项职权、乡镇政府有7项职权,2010年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乡镇要认真履行4个方面的职能。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乡镇的职能定位还比较抽象模糊,许多乡镇干部对乡镇一级该干哪些事还不太清楚,向来是“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上面部署什么就干什么,造成上级事务难应付,基层群众难兼顾,对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上有些“力不从心”。究竟哪些工作是乡镇应该干的,哪些工作是乡镇配合协调的,哪些工作不属于乡镇职责范围的,还没有更加清晰地界定。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镇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这需要乡镇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定位亟須明确。

(二)乡镇与上级部门的权责划分还不够清晰。现行法律对乡镇和上级部门的权责界定还存在不少含糊不清的地方,许多原本属于上级政府或部门职能范围的工作,被转移或转嫁给乡镇承担,一些工作应由乡镇起协调作用,现在却往往需要承担主要责任,“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责权不统一”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方面,上级部门仅把事权放在乡镇,但却没有给予相应的权力和经费保障。另一方面,对一些派出机构承担的某些工作,乡镇应该发挥协调、配合作用,而不应作为第一责任人,但一旦出现问题,上级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让乡镇承担主要责任。这种权责不统一的现状,不利于乡镇更好的提供服务,也不利于乡镇经济的发展。

(三)乡镇责权利不统一。乡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有限的权力、无限的责任。现实运作过程中乡镇履行职能的许多行政权力不断地被上收,乡镇范围内税务、国土、工商、财政、公安等行政权力部门全部收归上级职能部门,乡镇的权力愈来愈小,调控能力越来越弱,而相应的责任却越来越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承担过多的来自上面的高指标、硬任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招商引资、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无所不干,乡镇成了标准的“全能政府”。特别是一些阶段性、临时性、突击性任务一茬接一茬,且都要与考核、奖惩挂钩,令乡镇难以招架。一是对乡镇考核“一票否决”事项过多。据反映,对乡镇(街道)的一票否决事项,包括成文不成文的,多达十几项。往往上级政府对乡镇管理,采用“一票否决”事项与乡镇领导班子荣誉、提拔、考核等挂钩,使乡镇(街道)疲于应付,乡镇一级政府的自主性、创新性受到束缚。二是过多强调“属地管理”。有些工作的推动,往往都明确强调“属地责任、主管责任、主体责任”,应该说,这在推动工作中形成了多管齐下的强大合力,但有的“属地管理责任”也不尽合理。有的方面,乡镇(街道)没职能、没机构、没人员,有的领域出现问题也不一定是乡镇(街道)自身造成的,本来是县级职能部门的职责范畴,却让乡镇(街道)承担属地责任。不少乡镇(街道)反映,过分强调“属地管理”,实质上造成了权力与责任相分离、不统一,是权力部门通过“属地管理”而下推责任。

四、意见建议

(一)明确职责定位,强化公共服务。一是明确职能定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政府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基层政府职能应该以向社会、市场提供优质服务,搞好社会管理,创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为主。二是树立现代政府理念。改变以往乡镇政府只注重发展经济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状况,适当调整乡镇在经济管理方面的职能,将工作重心从直接抓招商引资、生产经营、催种催收等具体事务转到为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服务和营造发展环境上来,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能,强化引导生产发展的职能,强化管理公共事业的职能,强化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减少各种达标评比、指标考核,减少“一票否决”事项,正确引导乡镇把更多精力放到管理社会、服务“三农”、保障民生上来。

(二)建立基层政府权力清单,科学扩大乡镇政府管理权限。围绕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以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治理能力为核心,坚持职权法定、简政放权、权责一致、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原则,全面梳理乡镇政府行政职权,尽快建立乡镇政府行政权责清单制度。将乡镇政府的权力范围、权力运行方式、利益分配结构、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等予以明确。按照权责一致、财权和事权一致的原则,根据不同类型乡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采取委托等方式,通过合规合法的途径下放与乡镇职责任务相适应的权限,充实完善乡镇管理职责,真正做到权力责任相符,事权和财权匹配。

(三)创新乡镇事业单位服务体制,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按照“行政职能整体转移、经营职能走向市场、公益服务职能面向社会”的改革思路,逐步建立起适应农业产业化和服务农民致富的新型事业机构运行体系,对原事业站所的服务项目制定“乡镇政府承担、公开招标、合同管理、以钱养事”的改革方案,通过购买服务和购买劳务的办法,把部分经济和社会职能剥离出去,引导乡镇事业站所转换机制,走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从而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着力提高乡镇政府行政效率。□作者单位:聊城市编办 E:LDQ

关键词:乡镇机构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职能轉变

作者:肖兆坤

第4篇:乡镇文化站建设自查报告与乡镇机关作风建设工作报告

乡镇文化站建设自查报告

目录

第一篇:乡镇文化站建设自查报告

第二篇: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自查报告12 第三篇:凉州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自查报告

第四篇:xxx县开展“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自查报告1 第五篇:文化站建设情况自查报告

正文

第一篇:乡镇文化站建设自查报告

省文化厅、省发展委:

为应对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阻止经济下滑,保持经济平稳增长,xx年11月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出台了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扩大内需等一系列举措,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用于加快包括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内的社会事业等六大领域建设。结合我市实际,我局认真做好乡镇文化站项目申报和建设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从xx年9月开始,先后在洋江、凤阳、新溪、罗坊、姚圩、鹄山、九龙山、界水八个乡镇开工建设综合文化站,计划总投资共353万元,其中中央和省投资104万元,其中鹄山、界水尚未下达经费。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都已有条不紊的进行,预计今年6月份 第 1 页 共 1 页 有六个综合文化站主体工程基本竣工,鹄山、界水两个文化站主体工程将于9月份竣工(详细情况请见附件)。

二、各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

1、凤阳乡综合文化站

于xx年12月开工,选址于乡政府集镇街上,主体工程为二层砖混结构,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目前第二层已快建好,正在进行二层封顶的装模板阶段。实际完成投资20万元。

2、新溪乡综合文化站

于xx年12月动工平整土地,xx年3月开工下基础,选址于乡政府旁,主体工程为二层砖混结构,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目前第一层已快建好,正在进行一层封顶的装模板阶段。实际完成投资15万元。

3、洋江镇综合文化站

于xx年9月开工,选址于洋江镇的钟家村,主体工程为四层砖混结构,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目前第三层已快建好,正在进行三层封顶的装模板阶段。实际完成投资26万元。

4、罗坊镇综合文化站

于xx年12月对工程进行选址和平整土地,定于罗坊镇的抱石文化广场内,xx年3月开始对土地的勘探、图纸设计等工作,主体工程为三层砖混结构,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工程的基础开挖阶段。实际完成投资18万元。

5、九龙山乡综合文化站

于xx年12月选址并平整土地,xx年2月开始对工程进行勘探和 第 2 页 共 2 页 图纸设计等工作,选址于乡政府行政中心旁,主体工程为三层砖混结构,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预计四月份开始下基础。实际完成投资1万元。

6、姚圩镇综合文化站

于xx年3月开始对工程进行选址,并已完成了征地拆迁工作,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目前进行图纸设计工作。实际完成投资5万元。

7、界水镇综合文化站

于xx年3月开始对工程进行勘探和图纸设计等工作,选址于乡镇农贸市场内,主体工程为三层砖混结构,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目前正在对工程进行招投标。实际完成投资5万元。

8、鹄山乡综合文化站

于xx年3月开始对工程进行勘探和图纸设计等工作,选址于乡政府西面隔壁,主体工程为三层砖混结构,严格按照文化站建设方案建设,预计四月份开始对土地正式开挖。实际完成投资10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使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能够按时按质地完工,我们将继续积极督促乡镇加快工程进度,并经常实地考察,及时与省文化厅、省发改委联系,上报建设情况,切实把这一好事办好。

第二篇: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自查报告12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我县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的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建设的乡镇文化站建设共16个。第一批8个,第二批8个,分别要求在XX 第 3 页 共 3 页 年和XX年建设完工。县委、政府非常重视,及时召集县发改委、文广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及乡镇等单位召开专题会议共同研究组织实施。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建设主体,县发改委、文化、财政相关部门承担监督、指导等工作,经过两年来的努力,现在已经全面完成8个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任务。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确保前期工作进展快而有效。

一是成立了崇义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领导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发改委、财政局、国土局、建设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各部门各负其责,共同组织实施和检查指导及协调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二是制定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县政府文件下发,明确了工作任务、目标要求和进度。三是及早布置选址等工作。在接到任务之初,分管副县长及时组织县发改委、文广局等部门领导到各乡镇现场督促落实文化站建设任务,把文化站建设要求和设计参考图纸送到各乡镇供他们及早部署。四是根据文化站建设资金要求,及时配套资金。

二、认真开展建设用地选址工作,确保选址符合文件要求。

我县八个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经过县发改委、文新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和乡镇自身的努力工作,按要求完成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申报等工作,并及时动工建设。

三、及时推荐设计方案,按照项目建设要求落实建设任务。

我们及时传达省对建设文化站建设参考图样,按省文化厅统一设计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县政府要求6个乡综合文化站面积各320平方 第 4 页 共 4 页 米以上,两个镇综合文化站面积各260平方米以上,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方便实用。各乡镇确定了综合文化站设计方案,请有资质的设计院按要求设计图纸。同时办理土地、建设规划、勘探和施工等手续,进行招投标工作。综合文化站项目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纸设计等经县发改委和文化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工程经过县统一招投标后,确定了施工队伍;签订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建设质量由施工队伍和监理公司、县质量监督管理所共同负责,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要求。

四、建立项目资金专户,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

我县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经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总投入68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218万元,内部设施购置40万元。工程建设每个站中央投资12万、省、县、乡镇投入资金162万元。我县在财政局设立资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单独建帐,专人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县财政局根据施工进度和合同约定,按时拨付,资金拨付申请表由建设单位、县发改委、文广局、财政局四方签字,银行转帐,使用正式发票支付到施工单位。8个文化站40万元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设备等内部设施采购由乡镇根据文化站各职能室要求结合本乡镇特色,申报采购清单,县文广局进行指导审核后由县政府采购办实行统一招标采购,现已全部落实采购到位,调试结束,投入使用。

五、高度重视项目建设进度督查。

县领导在建设过程中多次到建设场地了解工程建设进度和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县政府又多次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布置有关工作。分管副县长等多次召集文化站项目建设会议,对工作进行多次研究和督促检查。县政府督察室、发改委和县文广局等 第 5 页 共 5 页 多次对文化站建设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协调有关工作,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上级中央投资项目督察组和发改委、文化主管部门等也多次来我县进行工作督促检查,指导文化站的建设工作。由于重视项目的督促检查工作,我县文化站项目建设比较顺利,并通过了县级项目验收组的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文化站内制作和展示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各功能室管理办法和乡镇的特色活动展板,宣传乡镇地域特色文化。

六、广泛宣传文化站建设工程。

我局在各项目点显眼处制作项目宣传牌,对工程基本情况作了简介。举办了“一月一主题”民生工程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与县委宣传部、县民生办共同组织民生工程专场文艺演出;印发了近万份文化站建设等宣传资料;制作宣传片。让文化站建设民生工程人人皆知,提高民众知晓率和满意度。

第三篇:凉州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自查报告

凉州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自查报告

凉州区农村现有19镇18乡、2个乡生态建设指挥部,全区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有449个行政村,聚居着汉、回、藏、满等25个民族,总人口100多万人。凉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凉州贤孝”、“西凉乐舞”等特色鲜明,“凉州会盟”、“弘化公主和亲”等历史事件影响深远,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凉州文化。近年来,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的逐渐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广泛,在省、市、区各级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 第 6 页 共 6 页 我们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推动了全区公共文化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一、我区乡镇综合文化站规划实施情况

我区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共28个。第一批4个,第二批24个,自XX年投工以来,文化站建设得到上级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总投资880余万元,分别在XX年至XX年建设完工。其中,XX年建成4个,分别是:下双乡、清水乡、柏树乡、洪祥镇;XX年—XX年建成24个,分别是:河东乡、永昌镇、金山乡、羊下坝镇、长城乡、九墩乡、五和乡、四坝镇、怀安乡、发放镇、新华乡、大柳乡、东河乡、中坝镇、金塔乡、张义镇、古城镇、金羊镇、丰乐镇、和平镇、松树乡、康宁乡、金沙乡、武南镇。这些文化站新建筑面积都300平方米以上,结构为砖混建筑,具备有多功能活动室、图书报刊阅览室、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等功能区等。

(一)建立项目资金专户、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我区2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现已全部竣工,基本投入使用,总投入880多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48万元,地方配套432多万。我单位财务上设立资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单独建帐,专人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根据施工进度和合同约定,按时拨付,使用正式发票支付到施工单位。

(二)认真开展建设用地选址工作,确保选址符合文件要求。我们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见》要求,乡镇综合文化站室集图书阅读、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宣传教育、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于一体,服务于当地农 第 7 页 共 7 页 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所以在功能上设置了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等。认真确定了乡镇,确定了综合文化站设计方案,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按要求设计图纸。同时办理土地、建设规划、勘探和施工等手续,进行招投标工作。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纸设计等经文化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工程经过统一招投标后,确定了施工队伍,签订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建设质量由施工队伍和监理公司,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要求。我区28个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按要求完成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申报等工作,并及时动工建设,现已全部完工。

(三)使用情况。凉州区农村现37个乡镇文化站都配置了电脑、音响等办公设施设备。其中“十一五”期间新建乡镇文化站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不同程度的都已投入使用,每个文化站都能依照乡镇政府安排,在正常开展活动。

(四)保障措施。每个文化站除分管文化工作的领导外都配有至少一名文化站站长、文化专干。我区37个乡镇文化站积

极落实免费开放资金5万元,用于文体活动,有了这笔资金,将搭建全方位开放平台,更好的为乡村干部群众服务。同时各乡镇文化站负责村文化室的业务指导以及“农家书屋”工程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内容建设、服务制度建设,激励与约束机制建设等方面,成立了相关的领导机构且积极制定了可行的相关制度。

(五)稳步运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区文体局积极组织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及文化专干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庆典活动,组织各乡镇自乐班子及文艺人员在多功能活动厅举行文艺汇演,为群众带来 第 8 页 共 8 页 欢乐。

2、积极组织文化站工作人员平日收集整理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存档备案,并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活动。

3、积极宣传和帮助各村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体广场,形成全区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管理网。组织图书管理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活动,推进各乡镇文体事业健康发展。

4、切实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维持社会和谐稳定。我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始终坚持公益性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实际,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推广各类适用于农村的先进技术,引导农民群众走向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一)积极与各方配合。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与各方密切配合,每个阶段查看验收时,我们都会联系监理公司、设计人员等,将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将来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二)发展特色乡镇文化。积极鼓励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特色乡镇文化。如四坝镇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攻鼓子之乡,

该镇文化站,积极发掘凉州攻鼓子潜力,不断鼓励攻鼓子研究创作保护传承人员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三)团结协调好各方势力,充实内部队伍力量。在组织实施各类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熟悉的知识领域,文体局积极下派工作人员对各乡镇文化活动进行指导,开展活动。同时每年举办文化站长、文化专干培训活动,提高文化站工作人员素质,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举行重大节日庆典或某些大型活动时,认真对活动确定主题,放宽参与者表演形式、内容,许多乡村民间艺人采用自己独特的思维、独特的方式带来了别具一格的精彩。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乡镇文化站规划做的早,但到批复实施时,已经两三年以后的事情,这样随着物价的上涨,而凉州区是基本上靠上级拨款才能实施项目,实施起来难度就更大了,一个文化站建起来,整体建设资金往往要比拨付的多出好多,让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好多资金困难问题。

(二)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未充分发挥作用,原因有两点:缺乏书籍,由于资金原因缺乏书籍,现有的不能及时更新,内容陈旧,不能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的渴求。同时乡镇文化站缺少现代化操作仪器,加重了借阅的难度。若能增加一台扫描仪可大大提高图书的借还效率,保证准确性,将所有书籍录入电子信息库,就能更准确、高效的为读者提供书籍的查询服务。

(三)大量文体活动的开展受制约。部分乡镇无独立的室外活动场地,开展大型活动只能是借用场地,同时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多数工作人员难以独自承担文体活动的组织工作

和文体活动的辅导工作,文化站工作人员主要精力投入在做乡镇中心工作上,而且人员常有变动。由于各类文体活动的开展均为公益性事业,政府提供的经费有限,不足以保证必备的设施、设备,参与人员主要是依靠有较多空余时间的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性和自愿性,而大量农村低收入人群有着强烈的参与兴趣,却要为了生计忙于日常劳 第 10 页 共 10 页 作。这样就很难保证文体事业真正做到全民化,某种程度上讲也加速了文化依附于经济的两极分化,所以,加大政府投入、保证文体事业经费,让农村低收入人群共享文化成果。

四、政策建议

(一)凉州区乡镇文化站虽已全部完工,但因为物价上涨,需要追加部分资金,却迟迟不到位,恳请上级领导安排专项资金解决该类问题,以便使“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站有个良好的结尾。

(二)凉州区农村现有19镇18乡、2个乡生态建设指挥部,还有9个乡镇、2个指挥部文化站无独立房舍,工作用房小,有一房多用的状况,另外还由于个别站因当地乡镇政府拆除旧文化站,无力建造新的文化站,建议上级部门加大文化站建设项目,争取实现全覆盖。

(三)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落实提供设备全覆盖和技术指导培训。

(四)保障基层文体事业工作队伍。大量基层文体事业工作人员凭借兴趣、爱好组织管理民间文体活动,收入偏低甚至没有收入,为保障群文事业健康发展,建议扩充基层群文队伍,为基层群文事业工作人员设岗定编,保证基本活动经费。同时进一步加强规章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力度。

(五)保证群文事业全民化,健康发展。鼓励社会各界成立群文事业慈善基金,鼓励各类文体协会提供技术指导,资助贫困地区、低收入人群的文体事业有序发展。

五、今后设想

通过开展文化站评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我区文化站的建 第 11 页 共 11 页 设,就我区文化站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来看,改善设备设施、解决业务用房、活动场地、业务经费、提高人员素质、稳定队伍势在必行,为此我们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积极探索和研究本地文化活动特色;二是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文化工作的资金投入。但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仅靠地方政府和区文体局是难以办到的,只有在各级政府加大投入、逐年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业务经费、提高人员素质、稳定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开创文化站建设的新局面,从而使文化事业的发展上一个新台阶;三是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文化站人员素质,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xxx县开展“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自查报告1 xxx开展“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自查报告

一、规划实施情况

我县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的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并列入民生工程建设的乡镇和国营农林场文化站建设共13个。第一批5个,第二批4个,第三批4个,分别在XX年、XX年和XX年建设完工。县委、政府非常重视,及时召集县发改委、文体广电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及乡镇等单位召开专题会议共同研究组织实施。各乡镇综合文化站以县文体局为建设主体,县发改委、国土局、财政局相关部门承担监督、指导等工作,经过5年来的努力,现在已经全面完成13个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任务。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项目资金专户、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我县1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经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总投入587.8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33万元,地方配套254.85万。我单位财务上设立资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单独建帐,专人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根据施工进度和合同约定,按时拨付,使用正式发票支付到施工单位。

(二)、认真开展建设用地选址工作,确保选址符合文件要求

我们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见》要求,乡镇综合文化站室集图书阅读、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宣传教育、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于一体,服务于当地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所以我们在功能上设置了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巴扎结米乡、希依提墩乡、吐曼塔勒乡、克孜勒阿瓦提乡综合文化站面积都是404.88平方米,尕孜库勒乡415.0

9、库木库萨尔乡、昂格特勒克乡、库尔玛乡三个乡的建筑面积都是412.24平方米、麦盖提镇文化站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设计成了840平方米。我们确定了乡镇确定了综合文化站设计方案,请有资质的设计院按要求设计图纸。同时办理土地、建设规划、勘探和施工等手续,进行招投标工作。综合文化站项目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纸设计等(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好 :..)经县发改委和文化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工程经过县统一招投标后,确定了施工队伍;签订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建设质量由施工队伍和监理公司、县质量监督管理站共同负责,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要求。我县13个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经过县发改委、文体广电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和乡镇自身的努力工作,按要求完成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申报等工作,并及时动 第 13 页 共 13 页 工建设。

(三)、使用情况

我县10个乡(镇)和4个农林场文化站都已投入使用,每个文化站都配置了电脑、音响、照相机等设备。每个文化站都能依照乡政府安排,在正常的节日、假日安排正常的文艺活动。

(四)、保障措施

每个文化站都配有2名文化干部,每个文化站去年年底都拨了5万元的文化活动经费,有了这笔资金,将搭建全方位开放平台,更好的为乡村各族干部群众服务。同时负责村文化室的业务指导以及“东风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四个农林场文化站因为XX年12月才验收,所以现在正准备购置必要的办公设备。

二、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一)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与各方密切配合,每个阶段验收,我们都会约上县城建局质监站、监理公司、地质勘探、以及设计院工作人员,将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将来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二)每个文化站都能根据乡镇实际,发展特色乡镇文化,库木库萨尔乡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农民画之乡,这个乡文化站,积极发掘农民画家的潜力,不断鼓励农民画家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农民画作品。

央塔克乡和尕孜库勒乡是有名的xxxx之乡,现已有三支民间xxx民间艺术团体。在我们县xx艺术团演员演出活动时,他们可以作为xx艺术的表演者,为外来客人表演xx艺术。

三、存在的问题

二、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上杨乡文化站的建设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建设中严格按照各项审批程序进行,分管领导总体负责,工程中严把安全质量关,从而保障了该项建设的顺利完工。同时,在巩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对村、社区文化室的扶持力度,加快文化广场的建设,对基础好长期活跃在

乡村田间的业余文艺宣传队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上杨乡文化站虽然已经投入使用,但由于所处地域和周边环境的制约,文化站的功能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原因是,上杨乡地处南部山区,受地理环境因素制约,缺乏必要的活动场所和开展文化活动所必需的设施,文化活动比较单调,没有吸引力。

四、政策建议

要进一步提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功能和作用,必须注重整合文化站和村委会文化活动室的文化资源,形成优势互补,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十二五”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建议要在“十一五”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检查、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行之有效地进行制定和组织实施。

上杨乡人民政府XX年5月14日

本网

文化站文化建设自查报告

综合文化站建设自查报告

乡镇文化站建设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5篇:乡镇党校建设调研报告

乡镇党校建设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

免费公文网

乡镇党校建设调研报告2010-06-29 18:19:53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乡镇党校建设调研报告乡镇党校建设调研报告(2)中国共产党的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在过去的岁月,各级党校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为党和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当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乡镇党校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功能萎缩,有的甚至名存实亡,境况堪忧。为了摆脱困境,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积极思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乡镇党校的建设,还乡镇党校应有的颜色。

一、乡镇党校的生存和发展现状 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更好地发挥乡镇党校的职能作用,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目前乡镇党校的生存和发展现状,透过现象找出问题的根源。 一是名存实亡。部分乡镇党校处境相当尴尬,在硬件方面,仅仅只有一块牌子,根本没有校舍、办公室、桌椅等实实在在能够表明存在的实物,更高层次的诸如教育培训基地、图书资料室、电子教学设备等就无从谈起了。在软件上,领导机构框架很多仅只存在于红头文件上,任命了校长、副校长等职务,但任命只是挂个名而已,做个摆设,并没有切实履行职责,不仅如此,在有的乡镇甚至因为干部的调整更换,最终导致形式上的存在也消失了;至于师资队伍、学校发展规划等更深层次的东西也就只能是一种奢望了。另外,由于党校的现

实生存状况,致使乡村干部对乡镇党校缺乏认同感,在思想观念当中轻视党校,甚至不知道应该有党校的存在。 二是发展举步维艰。有的乡镇党校具备了一些基本的东西,诸如有领导机构、办公室、教师和课桌椅等,但是一切都属于从属的地位,可有可无。有了只是作个样子应付上级的检查,根本就没有打算在党校的发展上下功夫,没有也不会影响乡镇工作的大局,无关痛痒、不伤大雅。在这些乡镇,党委书记一般会兼任党校的校长,一名党委副书记会兼任党校副校长主抓工作,但是他们会借口乡镇工作繁杂,抓经济工作已经筋疲力尽,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来考虑党校的事情;党校的授课教师,需要时就临时在乡镇范围内抽调,在平时根本就不做教师选聘的工作;党校的教学活动场所,需要时就借用乡镇上的会议室,根本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属于党校的教室;党校的办公室与其他办公室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需要时是党

校的办公室,平时就是其他的办公室;在年终上级要报党校工作总结了,安排人员杜撰一些情况,虚虚实实应付了事。在这种情况下,要谈党校的教学计划、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等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是发挥作用难。由于许多乡镇党校形同虚设,处境艰难,导致乡镇党校不能真正发挥教育培训乡村党员干部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一些地方党委尤其是乡镇党委,对于乡镇党校教育培训乡村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作用认识不够透彻,认为乡村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是抓生产和抓收入的素质和能力,思想政治的教育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进行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再让党校进行系统的教育。二是乡镇党校发挥职能作用心有余而力不足。党校教育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教育的一种,注定党校工作必定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抓得不实不牢,很容易导致发育不健全,作用发挥困难的现象发生。一些乡镇把党校教育看得

过于简单,搞短期行为,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在需要时临时抽人拨资金搞一下突击,这样一来教育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三是乡镇党校的教学质量低下,作用有限。受到现实客观条件的影响,乡镇党校配备专职教师的时机尚未成熟,仅仅依靠兼职或聘请的教师来教学,要办好办出特色的难度相当大,因此乡镇党校普遍存在水平业余、教学力量薄弱、培训环境差、学习收获少的情况。

二、认清形势,提高建设乡镇党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建党之初,党校就已经存在,并一直发展延续至今,其地位和作用勿庸置疑,是经过历史实践检验的。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党校都为我们的事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的领导骨干和优秀人才,为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在人的问题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

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人才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重点。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否抓住21世纪头二十年的战略机遇期,趁势发展,缩小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在人才的问题上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在人才培养上取得先机,在世纪之初党中央作出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部署。在此基础上,2006年党中央审时度势,又启动了更大一轮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相继出台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并明确指出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充分发挥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我国对于人

第6篇:乡镇党校建设调研报告

中国共产党的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在过去的岁月,各级党校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为党和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当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乡镇党校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功能萎缩,有的

甚至名存实亡,境况堪忧。为了摆脱困境,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思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乡镇党校的建设,还乡镇党校应有的颜色。

一、乡镇党校的生存和发展现状

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更好地发挥乡镇党校的职能作用,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目前乡镇党校的生存和发展现状,透过现象找出问题的根源。

一是名存实亡。部分乡镇党校处境相当尴尬,在硬件方面,仅仅只有一块牌子,根本没有校舍、办公室、桌椅等实实在在能够表明存在的实物,更高层次的诸如教育培训基地、图书资料室、电子教学设备等就无从谈起了。在软件上,领导机构框架很多仅只存在于红头文件上,任命了校长、副校长等职务,但任命只是挂个名而已,做个摆设,并没有切实履行职责,不仅如此,在有的乡镇甚至因为干部的调整更换,最终导致形式上的存在也消失了;至于师资队伍、学校发展规划等更深层次的东西也就只能是一种奢望了。另外,由于党校的现实生存状况,致使乡村干部对乡镇党校缺乏认同感,在思想观念当中轻视党校,甚至不知道应该有党校的存在。

二是发展举步维艰。有的乡镇党校具备了一些基本的东西,诸如有领导机构、办公室、教师和课桌椅等,但是一切都属于从属的地位,可有可无。有了只是作个样子应付上级的检查,根本就没有打算在党校的发展上下功夫,没有也不会影响乡镇工作的大局,无关痛痒、不伤大雅。在这些乡镇,党委书记一般会兼任党校的校长,一名党委副书记会兼任党校副校长主抓工作,但是他们会借口乡镇工作繁杂,抓经济工作已经筋疲力尽,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来考虑党校的事情;党校的授课教师,需要时就临时在乡镇范围内抽调,在平时根本就不做教师选聘的工作;党校的教学活动场所,需要时就借用乡镇上的会议室,根本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属于党校的教室;党校的办公室与其他办公室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需要时是党校的办公室,平时就是其他的办公室;在年终上级要报党校工作总结了,安排人员杜撰一些情况,虚虚实实应付了事。在这种情况下,要谈党校的教学计划、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等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是发挥作用难。由于许多乡镇党校形同虚设,处境艰难,导致乡镇党校不能真正发挥教育培训乡村党员干部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一些地方党委尤其是乡镇党委,对于乡镇党校教育培训乡村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作用认识不够透彻,认为乡村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是抓生产和抓收入的素质和能力,思想政治的教育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进行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再让党校进行系统的教育。二是乡镇党校发挥职能作用心有余而力不足。党校教育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教育的一种,注定党校工作必定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抓得不实不牢,很容易导致发育不健全,作用发挥困难的现象发生。一些乡镇把党校教育看得过于简单,搞短期行为,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在需要时临时抽人拨资金搞一下突击,这样一来教育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三是乡镇党校的教学质量低下,作用有限。受到现实客观条件的影响,乡镇党校配备专职教师的时机尚未成熟,仅仅依靠兼职或聘请的教师来教学,要办好办出特色的难度相当大,因此乡镇党校普遍存在水平业余、教学力量薄弱、培训环境差、学习收获少的情况。

二、认清形势,提高建设乡镇党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建党之初,党校就已经存在,并一直发展延续至今,其地位和作用勿庸置疑,是经过历史实践检验的。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党校都为我们的事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的领导骨干和优秀人才,为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在人的问题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人才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重点。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否抓住21世纪头二十年的战略机遇期,趁势发展,缩小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在人才的问题上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在人才培养上取得先机,在世纪之初党中央作出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部署。在此基础上,2006年党中央审时度势,又启动了更大一轮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相继出台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并明确指出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充分发挥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我国对于人

才的标准与别国有所区别,除了能力和才干之外,其前提条件必须是“姓”社会主义,坚持共产主义理想,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而党校的基本任务就是使广大的党员和干部在马列主义理论、专业知识、科学文化水平和领导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提高,成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具备专业知识的党和国家合格的工作人员。因此,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党校工作只能更加重视,不能

有任何忽视;只能大大加强,不能有丝毫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止步不前。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深刻理解党中央的战略意图,进一步提高建设党校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肩负起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乡镇党校作为最基层的一级党校,同样肩负着教育培训乡镇和农村党员干部的重要职责,不仅不能废弃,相反的要加倍的加强建设,突出其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抓住机遇,全面加强乡镇党校建设

在21世纪的今天,人才的重要性勿庸赘言,党中央已启动了新的更大的一轮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乡镇党校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顺势而谋,切实转变思想认识,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双管齐下,力争在5年的机遇期内使乡镇党校的面貌有一个全新的转变。

(一)转变思想,强化领导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必须尽快从忽视党校建设的观念中走出来,必须充分认识党校教育所具有的干部培养方面的重要战略意义,牢固树立不重视党校教育和党校建设,是党不管党的突出表现的观念,从党执政兴国和长期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的战略高度来充分认识党校教育和党校建设的重要性,还乡镇党校本应有的地位。

可以从三方面强化对乡镇党校建设的领导。一是要把乡镇党校建设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本地区本乡镇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作出硬性的安排部署,总体上明确乡镇党委书记是乡镇党校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由其兼任党校校长,要求当作一项政治任务,给其压力,促其出力。二是严格考核。把乡镇党校建设分解为领导机构、教学场所、师资队伍、教学设备等各个块,制定出各个块的详细考核制度,每半年考核一次,严格执行考核结果与乡镇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挂钩的制度,形成合理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三是建立帮扶制度。乡镇党校是我国最低一级的党校,客观上处于相对较弱的位置,因此光靠乡镇之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上级党委、政府的帮助扶持。上级党委、政府应该将乡镇党校的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抓同落实。强化县级党校的业务指导职责,同时确定一个或几个县级单位结对帮扶一个乡镇,努力形成全县齐抓共建乡镇党校的局面。

(二)多措并举,全面加强硬软件建设

党校建设最大的一个软肋就是经费问题,解决了经费问题其他的建设就可以迎刃而解。在经费上可以采取“自主解决为主、外援为辅”的办法了筹集,总结起来就是“四个一点”,即上级补一点、乡镇财政挤一点、党员干部捐一点、挂钩帮扶单位给一点。当然结合目前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形势,可以借机在上级补一点上多下功夫,争取更多的支持。在硬件建设上,上级党委要参照国民教育学校具备的硬件设施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标准,列出计划时间表督促乡镇党委抓落实。在软件建设上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要清醒地认识到党校教育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轮训培训的主渠道,肩负着为党培养合格的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重任;党校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三个阵地”、“一个熔炉”,党校教育是更高层次的铸造灵魂的教育。二是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党校的教师一定要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既要有政治理论方面的人才,又要有农村实用技术方面的专家。可以从乡镇班子、中小学教师、站所专业技术人员、乡土专家、专业部门、上级党校中挑选聘请,配全配强师资队伍。三是抓好教学计划和发展规划。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发展规划来统领乡镇党校的建设,可以起到系统、全面、规范、有序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发展规划时,应结合发展的需要,尊重实际又高于实际,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短期和中长期相结合。使乡镇党校建设在规划的宏观指导下,按计划稳步推进。

(三)大胆创新,以用促建,建用并举

建设乡镇党校的目的就是为了教育培训乡村党员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因此要大胆创新,在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上多下功夫,促进党校建设的长足发展。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创新整合培训资源。按照“党校抓总、协调各方”的原则来整合乡镇的培训资源,以党校为龙头,将成人教育学校、电化教育学校、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学校等重新整合,由党校统一调配资源,让党校教育既能集中办班培训,又可以到电化教育学校、科技示范基地进行现场观摩、示范指导。二是创新教学内容。教学的内容不能拘泥于死板的框框条条,应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乡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确定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专题,达到提高新鲜感、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三是创新教学方式。在方式方法上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要跳出教师、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多用一些现代化的电子教学手段,多采取讨论、研讨的教学形式来提高教学吸引力。要分级分类培训,不能搞“一刀切”和“一锅煮”,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要根据农村忙闲的情况,调训党员干部,既能保证党校常年教学不停,又能妥善安排时间,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双促进”。

第7篇:乡镇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乡镇机关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效能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如何增强乡镇机关效能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机关效能建设向纵深推进的一个重要课题。**市紧密结合乡镇实际,大胆探索创新,找准载体,突出特色,有力地推动了乡镇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具体做法:“六个举措”激发乡镇活力

提升素质,解决能力不适应的问题。各乡镇以效能建设为载体,以能力培训为抓手,全面提高乡镇干部执政能力。一是思想上激活,使大家积极参与学习、钻研业务、提高水平,激发大家刻苦学习、为民服务、干事创业的热情,自觉做到“学习工作化、学习生活化、学习终身化”,解决“学习厌倦”问题。二是业务上充电,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加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科技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解决“本领缺失”问题。三是形式上灵活,坚持集中与分散、辅导与自学、定期学与不定期学相结合,解决“工学矛盾”问题。四是工作上加压,通过驻村指导、挂职锻炼、交流轮岗、蹲点调研等方式,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解决“学以致用”问题。开江县积极推行干部“学分制”,对干部进行“考学、述学、评学”,激励机关干部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理论、思考问题、干好工作。

健全制度,解决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各乡镇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不断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形成权责明确、行必落实、违则必究的运行机制。一是建制度。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尝试建立民情登记卡、民情问题消号牌、ab岗工作等制度,用制度规范干部行为。二是明要求。针对农村实际,推出延时服务、预约服务,要求赶场天提前上班、延时下班;对不能当场办理的,填写民情登记卡送相关领导或部门研究后,在规定时限内将办理意见和处理情况反馈给当事人,并由当事人签字评议是否满意,直到满意最后销号。三是重承诺。要求每月初以书面和会议发言的形式,承诺本月工作重点、措施和目标,月末开展“月析月评”,督促工作落实。四是严考核。采取明察暗访、效能投诉、民意测评等方式,加强对乡镇各项工作落实的考核。开江县推行“民心联系卡”,将各乡镇机关干部的职务、联系电话、主要职责印成卡片,发放到群众手中,主动接受监督,充分把考核评议权交给基层群众。

转变作风,解决工作不深入的问题。各乡镇以一线工作法为载体,让“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创业、措施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情感在一线融洽、评价在一线考核”,从而使乡镇机关干部工作更加深入扎实。万源市白沙镇认真开展“民情日记、民情调查、民情分析、民情协调、民情办结”五项工作,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通过乡镇干部进村入户访谈,及时掌握民情,化解民怨,解决民忧。固军乡推行乡干部工作周记制度,乡干部通过走村串户,在指导生产中收集民情,并把每周的工作记录交乡党委查阅审核,督促干部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

公开政务,解决办事不公正的问题。各乡镇以政务公开为抓手,通过上墙、通报、农民议事厅等方式,推行阳光政务,有力地化解了民怨,破解了发展疑难。开江县新太乡以乡“农民议事厅”为基础,成立了村民议事小组、理财小组、财务审计小组、村务监督小组等相应机构,促进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得到了广大农民的一致拥护。

高效便民,解决办事不方便的问题。以政务中心建设为接点,积极拓展“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内涵,创新开展“两延伸”(政务服务从县级延伸到乡镇,从乡镇延伸到撤并乡、村),实行便民服务全程代办,变群众自办为干部代办、多次办为一次办,实现了群众办事只找一个人、只进一个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在人口众多、交通不便的乡镇设立乡镇服务(惠民)中心,在撤并乡镇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点,将计生、民政、国土、建管、工商等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中心(代办点),分设窗口,集中办理。万源市长坝乡推行“便民连心卡”,把与群众打交道多的职能部门、驻村干部联系电话统一印制成卡,免费发放给群众,方便群众办事。宣汉县华景镇不仅在已撤乡镇月溪建立村民代办点,还兴办了代办医院,目前正在筹建政务代办中心和流动党员代办服务站。

绩效考核,解决质量不高的问题。一是合理设置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将乡镇各部门重点工作分解为可量化或行为化指标,使考核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二是完善乡镇机关工作人员考核机制,将各单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工作目标科学明确地分解落实到股室及承办人员,建立起了主体明确、层级清晰、具体量化的岗位责任制,形成了内设机构之间、岗位之间的无缝责任链接;严格执行有责必究,强化对不作为、乱作为行为的责任追究。通川区实行区级领导干部挂包联系乡镇机关突出问题销号制度,采取定点督

查、专项督查、跟踪督查等方式,跟踪问效,促进了联系乡镇突出问题的整改。三是建立工作效能评估监督制度,全面推行重大工作事项进展情况季报告制度,并开展监督检查,将检查结果作为效能评估的重要依据。四是运用“柔性激励”机制,将人文关怀融入教育管理中,注重谈心交心,从心理上减压;开展文体保健活动,从生理上减压;有序安排调度,从工作上减压;解

决家庭实际困难,从生活上减压;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从社交圈上减压。

初步成效:“五个明显”折射社情民意

工作作风明显转变。乡镇效能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呈现出了“八多八少”的可喜局面:讲实干的多了,说空话的少了;爱学习的多了,不学无术的少了;深入群众的多了,坐班谈天的少了;遇事说“行”的多了,说“不”的少了;讲奉献的多了,讲享乐的少了;接待群众热情的多了,服务态度冷漠的少了;面对问题敢挑担子的多了,绕道回避的少了;依法行政的多了,胡作非为的少了。

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通过乡镇机关效能建设,乡镇干部的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全市先后邀请省市专家、科技工作者举办“创新思维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等专题讲座、专业技能培训120场次,受训干部54800人次;组织开展学习讨论活动1000场次,已印发学习资料10万余份,收到讨论稿、调研、学习心得5万余份,提高了基层干部为民办事的能力,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一些急难问题。2008年上半年,全市解决了1.79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分别免除88.76万名、88.05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和教科书费,11.44万名寄宿生享受补助生活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范围达到0.2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农业人口538万人;建成通乡油路436.8公里、通村公路1160.5公里;改造中低产田8.8万亩,实施“金土地工程”整理土地2.04万亩,建成1.79万口红层水井。

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各乡镇积极探索便民举措,通过延伸功能、全程代办、精简会议、改进文风、责任落实等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大竹县石桥铺镇用“三改三代”精简会议,改多个专题会议为一个综合会议、改大会为小会、改长会为短会,实行以话(电话通知)代会、以文(文件)代会、以查(工作检查)代会,减少了会议,提高了效率;万源市太平镇“秦川大道治安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仅仅用了半小时,让干部群众真正感受到了精文减会带来的变化。“原以为要跑几趟县城才能将证办下来,没想到不到半个小时就办好了一切手续。”这是办事群众对万源市在乡镇建立政务(惠民)中心后办事的感慨。

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各乡镇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以效能建设营造更优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以优良的环境助推跨越发展。宣汉县华景镇以建设“平安家园、生态家园、活力家园”为目标,积极开展乡镇环境“变脸攻坚战”,经过3个月奋斗,基本实现了“商品归店不出门、摊点归区不乱摆、农贸归市不乱卖、广告归栏不乱贴、车辆归位不乱停、垃圾归池不乱倒、管理归口不乱推”的目标,连续3个月考评获同类乡镇第一名,成为全县城乡环境治理的典范。万源市八台乡组织干部协调解决天池坝村部分村民与巴山雀舌公司之间的矛盾,有力推进了四川天予药业二期工程早日竣工投产和该企业gmp认证达标。

群众满意明显上升。各乡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积极引入群众评判机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把评判权交给群众。开江县靖安乡通过“群众评村干部、村干部评乡干部、乡干部评乡领导”的方式,检验效能建设成效。宣汉县各乡镇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人才、卸任干部和普通群众作为“效能听证会”代表,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现场把脉问诊。市效能办通过明察暗访、问卷调查、民意测评、效能听证等方式进行了初步检验。问卷调查:总体评价好和较好的占96.1%,上升8.7%;民意测评:总体评价好和较好的占94.3%,上升5.8%。这充分说明了干部群众对乡镇机关效能建设是满意的。

第8篇:乡镇文化站调研报告

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是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措施,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的乡镇文化站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乡镇文化站调研报告范文(一)

按照省文化厅《关于开展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现就我镇综合文化站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是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我镇从20xx年11月份起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建成并已投入使用,

建设规模达400㎡,分别设有:书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娱乐室、培训教室、多功能活动厅、办公室、管理用房等,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共计60万元。通过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改善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硬件设施建设,增强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运行活力,提高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服务水平。二是工程资金切实保障到位。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我镇的努力下,我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资金都由中央和省、市、区、乡镇五级财政配套,共争取上级资金40万元(含设备费10万元),不足部分由我镇财政自行承担。我镇根据综合文化站工程建设进度,做到专款专用,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完工。三是文化活动初显生机。我镇充分发挥文化站载体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20xx年,举办了五月

五、庆端午龙舟赛,并参加宣州区第三届龙舟赛,成功举办了送文化下乡(文昌篇)活动,组织我镇男子篮球队参加了宣城市宣酒杯男子篮球

联赛,并取得了好成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和重阳节敬老活动日,我镇女子军鼓队进行了慰问演出,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基本思路

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是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措施,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有利于满足辖区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低收入群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良好形象,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着眼于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着眼于发挥公共文化机构的基本职能作用,着眼于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努力实现文化服务中心设施免费开放,向基层群

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三、具体措施

1、我镇综合文化站于20xx年9月份正式向公众全部免费开放。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所有免费开放项目实现规章制度健全,服务内容明确,保障机制完善。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包括:书报刊阅览室室、电子阅览室、培训教室、多功能活动厅、娱乐活动室等;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培训、时政法制科普教育、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性展览展示、体育健身、培训基层队伍和业余文艺骨干、指导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等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提供。要维护好综合文化站的公益性质,不得以拍卖、租赁等任何形式改变公共文化设施用途,挪作他用。建立免费服务公示、预告制度。所有免费开放场所都要建立免费开放公示制度,在显著位置公示免费开放的管理办法、政策措施、服务项目、开放时间、观众须知等制度。开放时间为每周不低于40小时。具体时

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3:00-17:00。

2、工作要求:一是加强领导,强化宣传。为进一步推动免费开放工作的深入开展,建立免费开放工作机制。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扩大免费开放的公众知晓率,吸引广大群众走进文化场所,为免费开放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我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是免费开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周密计划,科学安排,合理分工,责任到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紧扣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到三个结合:把免费开放工作与当前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文化站工作紧密结合进来,与完成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免费开放工作任务按期圆满完成。三是加强管理,制定措施。我镇综合文化站要围绕基本文化服务功能,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形式、手段,开

展流动服务、联网服务,向城乡基层延伸公共文化服务,拓展服务领域。在实现均等普惠的基础上,逐步增设个性化服务,重点加强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特殊人群的对象化服务。切实做好免费开放的前期准备工作,充分考虑免费开放后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制定切实可行、严谨细致的免费开放工作方案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免费开放后的公众安全、资源安全、设施设备及安保消防安全。四是加强监管,提高服务水平。我镇在上级文化、民生部门的指导、督促下做好免费开放工作,并对综合文化站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评,对免费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沟通、协调并切实帮助解决。

四、存在问题及分析

从调研反映的情况来看,虽然我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建设步伐较快,管理也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但仍存在管理水平不够高、发挥作用不明显、专职人

员不到位、活动开展不主动等问题。突出体现在:

(一)文化站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后,由于缺乏人员编制,管理人员大多兼职,不能全心身心投入到文化站工作上来,文化站管理的稳定性和开放时间受到了限制,不能发挥其功能作用,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站管理人员大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文化站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

(二)文化站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文化站都配备了10万元文化器材设备,招标采购了电脑、书柜、桌椅、照相机、摄像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上千册图书等。文化站设置了四室一厅: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图书阅览室、办公室和多功能活动厅,无论是从功能、结构还是硬件、软件上都能满足乡镇文化站的基本需求,但没有专人的维护管理、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必将浪费,违背了建设此项工程的初衷。

(三)文化站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后,如果不能及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文化站管理走上规范化道路,就势必会使这项民心工程变为政绩工程。各级应对文化站后期运行维护给予经费支持,安排人员编制,配备专职人员管理,给予相应的工作报酬或补贴,同时在文化乐器、图书更新方面安排资金,在文化站开展文化活动方面安排经费,确保文化站的正常运作。

五、建议

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是一项长期的文化建设工程,必须统筹规划、科学实施、建管用并重,扎实推进。一要加强培训,在文化站人员业务素质上有提高。文化站管理人员大多兼职,各乡镇应与编制、人事部门积极联系,通过公开招聘方式聘任文化站站长和专职工作人员,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给保障。同时,进行上岗培训、定期考核,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二要

加大投入,在文化站建管资金上有保障。文化站是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必须加大文化站建设资金和运行维护资金的投入。各级应建立相应的扶持资金,乡镇应将文化站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建好、用好、管好文化站,使文化站各种文化资源不断更新,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三要严格管理,在提高文化站利用率上下功夫。要抓好管理这一关键环节,巩固建设成果。乡镇综合文化站要发挥其阵地作用,强化服务职能,在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文化下乡、图书借阅、培训指导等常规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在节庆日、农闲时节,利用基础设施优势开展大中型文化活动,并组织开展文艺赛事、健身文体活动以及流动文化服务等,让群众就近、方便地参加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多层次、多形式地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只有让乡镇综合文化站切实发挥作用,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才能真正保持文化站的生命力。四要完善考核

管理制度。明确乡镇政府和上级文化部门的相关责任,建立目标考核体制,以静态考核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乡镇文化工作进行综合评定,将考评结果与乡镇领导的工作业绩晋升考核紧密结合;乡镇政府要建立规范长效的文化站工作管理制度,确保乡镇文化站每天向群众开放,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站职能;要强化文化主管部门对乡镇文化站的业务指导职能,在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文化建设规划,加强分类指导,落实政策措施,提高业务工作水平等方面切实负起责任。五要优化文化站队伍建设。要切实保证乡镇文化站人员应有编制,确保专人专职专用,杜绝随意挪用现象;同时引入竞争机制,积极引进具有文艺特长、热爱文化事业的专业人才充实队伍;可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农村编外文化队伍,发动当地有文化热情的农村文化带头人参与到乡镇文化工作中;要定期开展文化站从业人员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职业操

守、业务能力,努力在全市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农村基层文化干部队伍。

乡镇文化站调研报告范文(二)

党的xx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党和国家把文化建设提到了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并进一步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投资力度。xxx期间,国家和省、市、县用于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设施设备配套的投资就达6800多万元。那么投资这么多钱这些乡镇综合文化站究竟建设、运行的情况如何?能否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围绕这些问题,前一段时间我们分组深入全市部分县(市、区)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全市大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基本能够按照上级的要求组织新建或者改扩建,也有部分建成的已经投入运行,但是,在调研中也确实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

题不及时解决,不但严重制约着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功能的发挥,而且影响着国家战略意图的真正实现。

一、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运行情况

建设情况:根据有关统计,目前xx市共有162个乡镇(街道办 ,其中有148个乡镇,14个街道办。国家xxx规划纲要提出,到xxx末在欠发达地区新建、改扩建万个左右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XX年以来,国家和省、市、县确实加大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投资力度,中央、省先后给xx市共下达14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国家和省、市、县先后投资6800多万元,用于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设施设备的配套。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90个,有47个在建,还有7个正在选址。另外,还有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列入国家、省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投资计划,目前正在积极争取。

运行情况:据我们调查了解,目前,全市已建成的9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投入正常运行的只有31个,占到建成数的三分之一,投入运行的这些乡镇综合文化站也分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指导管理工作有人做,开展活动也比较好的。这些乡镇综合文化站所处地域环境比较好,当地乡村和广大群众经济条件比较好,且当地群众非常喜爱文艺活动,加之乡镇领导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工作,又有比较稳定的文艺活动指导管理人员。

第二种情况是开展活动断断续续,没有固定的指导管理人员。这些乡镇综合文化站所处地域环境一般,当地乡村和广大群众的经济条件比较差,且大部分群众不十分喜爱文艺活动,加之这些乡镇领导也不十分重视群众文化工作,没有安排固定的文艺活动指导管理人员。

第三种情况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只有空架子,既没有基本的开展活动条件,

也没有具体的指导管理人员。这些乡镇综合文化站所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乡村和当地群众经济条件也非常不好,由于这些地方的中青年群众大部分都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人员,加之当地领导也不够重视此项工作,没有专门或者业余的文艺指导管理人员,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二、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县、乡两级有关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建设免费用地难以落实。加强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国家投资加强基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时事政策、法律法规;组织群众开展各类高科技技能培训;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农村的各类文化读书活动、收集整理民族民间的各种文化遗产、指导群众开展各类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但是,到了县、乡这两级,大部

分领导只考虑经济指标的增幅和安全系数,导致不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免费用地难以落实,综合文化站至今还没有建成,严重影响了国家战略意图的如期实现。

二是严重缺乏专职或者兼职的指导管理人员。据我们调查了解,目前全市13个县(市、区)的乡镇综合文化站90%的没有专职的宣传文化指导管理人员,有极少部分有的也大多老龄化,或者是乡镇为了应付检查临时指定的不懂文艺业务的乡镇干部,根本无法指导管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工作。由于严重缺乏宣传文化指导管理人员,致使国家和各级投资建设、配送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优质文艺活动器材也大部分处于无人管理的闲置状态,有流失的危险。

三是开展文艺活动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按照国家xxx规划的要求,到去年年底xx市65%以上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已经建成,但是,由于建设之初各级既没有考虑指导管理人员的及时配备,

更没有考虑落实运行经费,致使建起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大部分由于缺乏运行经费因而不能投入运行,基本形同摆设。

四是投资规模不科学,运行管理不规范。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全市大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投资规划不科学。有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活动场所有余,有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活动场所严重不足等情况。还有就是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运行管理很不规范,特别是有不少县(市、区)的乡镇和当地的县级文化主管部门争实施主体、争产权管理。按照国家和省里的有关规定: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完全由国家和省、市投资建设的,建设实施主体和产权管理归当地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由国家和省、市、县、乡(镇)共同投资建设的,建设实施主体和产权管理,按照投资数额的大小由投资大的一方负责。xx市的大部分乡镇领导没有掌握国家的有关政策,导致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征不了地、选不了址,管理互相扯皮,致使该建的至今还没有完

全建起,建起的标识不清楚、管理不规范、活动不开展。缺乏科学配套的管理制度。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文化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纳入四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并且明确强调要在大力发展经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要以经济、政治建设促进文化和社会建设,以文化建设推动经济、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因此,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文化建设纳入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努力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配备人员,强化管理,扎扎实实抓好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去年中宣部、中组部、中央编办、国家发

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宣发XX14号),按照文件要求,结合xx实际,市委宣传部初步拿出了贯彻落实中央六部委文件的实施意见。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中央六部委和市委宣传部的有关意见精神,尽快配备县、乡、村三级的宣传文化人员,特别是要尽快统一配备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宣传文艺指导管理人员,同时,要组织开展培训,加强队伍管理,理顺管理渠道,使其尽快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要加大投入,核定经费,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活动经常化。各级一定要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做到每一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年国家投入不少于5万元,省级投入不少于3万元,县级财政不少于1万元,乡、村级投入不少于1万元,要把这些投资纳入各级的财政预算加以落实。同时,要鼓励有条件的县、乡、村通过进行市场化运作举办各种文

艺活动,以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乡镇综合文化站发挥最大功效,才能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9篇:乡镇文化站建设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党的xx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党和国家把文化建设提到了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并进一步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投资力度。“xxx”期间,国家和省、市、县用于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设施设备配套的投资就达6800多万元。那么投资这么多钱这些乡镇综合文化站究竟建设、运行的情况如何?能否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围绕这些问题,前一段时间我们分组深入全市部分县(市、区)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全市大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基本能够按照上级的要求组织新建或者改扩建,也有部分建成的已经投入运行,但是,在调研中也确实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不但严重制约着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功能的发挥,而且影响着国家战略意

一、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运行情况

建设情况:根据有关统计,目前xx市共有162个乡镇(街道办 ,其中有148个乡镇,14个街道办。国家“xxx”规划纲要提出,到“xxx”末在欠发达地区新建、改扩建2.5万个左右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XX年以来,国家和省、市、县确实加大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投资力度,中央、省先后给xx市共下达14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国家和省、市、县先后投资6800多万元,用于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设施设备的配套。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90个,有47个在建,还有7个正在选址。另外,还有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列入国家、省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投资计划,目前正在积极争取。

运行情况:据我们调查了解,目前,全市已建成的9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投入正常运行的只有31个,占到建成数的三分之一,投入运行的这些乡镇综合文化站也分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指导管理工作有人做,开展活动也比较好的。这些乡镇综合文化站所处地域环境比较好,当地乡村和广大群众经济条件比较好,且当地群众非常喜爱文艺活动,加之乡镇领导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工作,又有比较稳定的文艺活动指导管理人员。

第二种情况是开展活动断断续续,没有固定的指导管理人员。这些乡镇综合文化站所处地域环境一般,当地乡村和广大群众的经济条件比较差,且大部分群众不十分喜爱文艺活动,加之这些乡镇领导也不十分重视群众文化工作,没有安排固定的文艺活动指导管理人员。

第三种情况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只有空架子,既没有基本的开展活动条件,也没有具体的指导管理人员。这些乡镇综合文化站所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乡村和当地群众经济条件也非常不好,由于这些地方的中青年群众大部分都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人员,加之当地领导也不够重视此项工作,没有专门或者业余的文艺指导管理人员,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二、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县、乡两级有关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建设免费用地难以落实。加强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国家投资加强基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时事政策、法律法规;组织群众开展各类高科技技能培训;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农村的各类文化读书活动、收集整理民族民间的各种文化遗产、指导群众开展各类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但是,到了县、乡这两级,大部分领导只考虑经济指标的增幅和安全系数,导致不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免费用地难以落实,综合文化站至今还没有建成,严重影响了国家战略意图的如期实现。

二是严重缺乏专职或者兼职的指导管理人员。

据我们调查了解,目前全市13个县(市、区)的乡镇综合文化站90%的没有专职的宣传文化指导管理人员,有极少部分有的也大多老龄化,或者是乡镇为了应付检查临时指定的不懂文艺业务的乡镇干部,根本无法指导管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工作。由于严重缺乏宣传文化指导管理人员,致使国家和各级投资建设、配送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优质文艺活动器材也大部分处于无人管理的闲置状态,有流失的危险。

三是开展文艺活动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按照国家“xxx规划”的要求,到去年年底xx市65%以上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已经建成,但是,由于建设之初各级既没有考虑指导管理人员的及时配备,更没有考虑落实运行经费,致使建起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大部分由于缺乏运行经费因而不能投入运行,基本形同摆设。

四是投资规模不科学,运行管理不规范。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全市大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投资规划不科学。有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活动场所有余,有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活动场所严重不足等情况。还有就是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运行管理很不规范,特别是有不少县(市、区)的乡镇和当地的县级文化主管部门争实施主体、争产权管理。按照国家和省里的有关规定: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完全由国家和省、市投资建设的,建设实施主体和产权管理归当地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由国家和省、市、县、乡(镇)共同投资建设的,建设实施主体和产权管理,按照投资数额的大小由投资大的一方负责。xx市的大部分乡镇领导没有掌握国家的有关政策,导致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征不了地、选不了址,管理互相扯皮,致使该建的至今还没有完全建起,建起的标识不清楚、管理不规范、活动不开展。缺乏科学配套的管理制度。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文化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纳入四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并且明确强调要在大力发展经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要以经济、政治建设促进文化和社会建设,以文化建设推动经济、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因此,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文化建设纳入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努力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配备人员,强化管理,扎扎实实抓好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去年中宣部、中组部、中央编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宣发【XX】14号),按照文件要求,结合xx实际,市委宣传部初步拿出了贯彻落实中央六部委文件的实施意见。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中央六部委和市委宣传部的有关意见精神,尽快配备县、乡、村三级的宣传文化人员,特别是要尽快统一配备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宣传文艺指导管理人员,同时,要组织开展培训,加强队伍管理,理顺管理渠道,使其尽快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要加大投入,核定经费,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活动经常化。各级一定要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做到每一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年国家投入不少于5万元,省级投入不少于3万元,县级财政不少于1万元,乡、村级投入不少于1万元,要把这些投资纳入各级的财政预算加以落实。同时,要鼓励有条件的县、乡、村通过进行市场化运作举办各种文艺活动,以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乡镇综合文化站发挥最大功效,才能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是要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健康有序地发展。要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能够健康有序地办好,除了必须保证人员队伍和运行经费以外,还必须进一步完善制度,切实加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乡镇综合文化站真正办成人民群众享受精神文化的场所,办成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阵地,办成开展群众科技知识培训的课堂,办成进行群众文化交流的平台,办成群众收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工作室,才能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健康有序地发展。(作者: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杜旭华、副局长张唐迎)

上一篇:连锁便利店岗位职责下一篇:交通拥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