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分析

2022-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热词分析

自上而下:基于“热词”核心素养的逻辑分析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及自上而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必将成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题。对核心素养内涵要义的追踪,最终直指教育需要注重培养人的“质量意识”和“未来意识”。每一位教师在新一轮改革中发展空间非常之大,只有敢于探讨、热衷推陈出新,才可能依托客观条件更有作为。加强自上而下至自下而上的重心调整,对核心素养内涵加以辨析,全然明白满足存在的第一性,方才满足发展第二性,从而达成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条件;推进发展无限可能性进程,方才利于第一性存在的理性更充分;诠释核心素养诉求,全然知晓物化效果是打破传统教育最有效的法宝。且思且行,满足核心素养执行条件,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修炼,全面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彰显特色教育所富有的核心竞争力,方为整体行动的出发点。

关键词:核心素养;内涵要义;表达与诉求;执行条件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及自上而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必将成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题。结合前几轮教育改革持续时间推演,本人估算核心素养的改革至少又将引领中国教育10年以上,抑或更长时间。这更让我坚信:“百年以来,抑或更长时间,中国教育改革(包括世界教育改革)主要是教育秩序的调整。”

新一輪课程改革与以往的教育改革一样——自上而下。当前,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还只处于开端——制定规则阶段——哲学层面的研讨基本结束,理念层面的追踪均不成熟,操作层面的践行刚刚起步。核心素养的作为一种实践理念,广大一线教师“我,我的”接收力(不是授受力)、理解力和执行力等将全面经历一场新的检阅。我们更应该明白,核心素养的培养代表着教育改革的方向,它是一种国家行为,一种只需要执行的顶层设计。

在此,对“热词”核心素养的逻辑分析,包括对其产生的缘由及机理要义、承揽的诉求与表达、执行条件分析等内涵及外延的逻辑建构,包括对“改谁、革谁,怎样改、怎样革,改到什么程度、革到什么程度”等一系列问题的系统思考,无疑更利于深入推进新一轮改革,更利于我们在一线践行中理性思维的建立。

一、自上而下:核心素养的内涵要义追踪

当前,有关自上而下:核心素养的内涵要义追踪,必须厘清三组逻辑关系,才更利于后续实践纠偏、矫正或调适。一是围绕“热词”核心素养,弄明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二是围绕“热词”核心素养,弄明白“从什么地方来”“要到什么地方去”“要去干什么”;三是围绕“热词”核心素养,弄明白“想什么”“要什么”“有什么”。

1.“热词”概念的产生

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又一次轴心回归,其主体依旧是人。一切具有社会权责和自然权责的人,都是核心素养的主体。人,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此次关于核心素养的改革更是将人作为焦点置于前台。

推演“热词”核心素养产生的前因,便会发现它是前一轮课程改革的产物。当下,核心素养已不仅是一个新“热词”,其自上而下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呈现在我们视野中,我们在“接收”时也必然要经历不习惯到习惯,经历推陈出新到驾轻就熟。本轮新课改至今已面临瓶颈之危,正需要增添关于“人的培养目的”的“质量意识”“未来意识”。如理念更替、课程设计、考试评价制度、均衡发展等,全应围绕“人的培养目的”去“改”和“革”。当然,为促进核心素养的生成,必然涉及“改谁”“革谁”及所达到的程度。面对这一世纪难题,亟须透彻的猜测与构想。

核心素养热,全指向明天关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的培育,这依旧可以追踪其承前的个因。中国基础教育近四十年经过了三个历程:20世纪80年代倡导双基夯实,90年代提倡素质教育,进入21世纪,开启新课程改革。到现在,自上而下地全面推崇核心素养,完全可以视为第四个历程的开启。审视第四阶的推进,发现教育的方法、方式和原则没有变化,大有变化的是教育实践的焦点被调整,力求通过围绕“人的培养目的”进行教育秩序更新,增添基础教育发展的内驱动力。与以往相比,相对于今天的教育改革而言,核心素养这一“热词”内涵更加丰富:核心素养将代表新一轮改革中先进教育的发展要求、先进教学的前进方向以及广大受教育者的根本诉求。

2.“热词”概念的机理

核心素养代表什么?教育改革的方向——人成为教育的目的。这里,必然需要哲学、理念、操作等层面上的突围。

核心素养这一“热词”概念,属于偏正短语。素养即素而养之,养由小就大、由弱变强。素养前面加上“核心”修饰,更能让人感知其要义——全然人的中心发展。关于核心素养的机理,本人赞同从事协同教育研究的南通学者顾飞宇的一个观点:“一个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到国际人,再到理想人的毕生追求,在这人生过程中核心素养的要素是不会变的,但核心素养的能量在不断充实,功能在不断增强。”顾老师指出“核心素养的要素不会变,变的是各要素的组合元素”。不难看出,有关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改革,关键在于过程中能否抓住核心要素给予能量补充,诸如在“互联网+”“云数据”时代,对先进的知识、技术的习得,方才代表对核心要素组合元素的更新与充实。

认识核心素养概念,必须融入理性才利于践行。一是,核心素养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概念。它指个体应对21世纪各种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环境时所需要的关键品质,指向通过后天素而养之达到的理想化结果。核心素养属于缄默性知识的范畴,个体内在品质和特征具有潜在性,无法直接观测,更多时候需要通过实际表象予以推测。当下核心素养虽然被劲爆推出,但其内涵与外延并不是完整的。虽然在理念层面罗列出15个学科应该掌握的核心素养,却并不包括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全部外延,并且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性核心素养之间关系的理顺,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形成与掌握各种素养,并非每一个人都需要掌握各种素养,如若全都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显然是极不现实的。虽然核心素养概念存在模糊性,但是我们依然应该努力去落实,在教学中努力探索“来自哪里”“要到什么地方去”“要去干什么”等要素,而后结合现有的教育气候、供给人才种子等因素,在践行中更好地开发教育这一片热土。

二是,核心素养是一群概念。它一方面在于打破各学科的壁垒,而且各学科之间存在着交集,存在“核心素养群组”现象,诸如语言文字感悟群组、运动艺术审美群组、数学统觉创新群组等。另一方面,由于核心素养本身就是一群概念,在各学科教学中践行这一概念,非常有必要搞清楚非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之间的界限,特别是分清彼此谁为基础性、谁为次第性。而相对于某一学科素养而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属于学科核心素养范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属于非核心素养范畴,只有处理好彼此间有用性与适用性的度,才可在具体的教学践行中围绕核心素养诉诸教育改革,让每一次付出更有方向感和成就感。

3.“热词”概念的要义

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又一轮秩序调整,其要义在于将课程改革的焦点进一步明确化——基础教育培养人的目的更具体化。如语文学科中的阅读教学,如若仔细研究其核心素养要义,便会发现其关键在于促进五大能力的提升,即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能力、辨析能力、赏析能力、概念和归纳能力。很明显,核心素养涉及的内涵范畴更科学与精准,符合未来人才所需要的关于语文学科所应习得的素养,属于可拓展于生活、学习、合作、共事的素养需求。

核心素养概念的要义非常丰富,关键在于基础教育改革中如何把握执行的度。成尚荣指出:“向上飞扬:核心素养引领我们追求最高价值,探索并建构育人模式;向下沉潜:在实践中探索,在变革中进步,让核心素养找到落脚的地方。”核心素养的对象是受教育者,执行者是作为教育者的专家、一线教师和教育行政官员,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改革育人模式和贴地前行最后达到的层级,主要看执行者的主观目的性,主要与教师专业素养“有什么”有着直接关联,其基础建构更在于教师教学理念中“想什么”“要什么”,才可能为此追溯概念的要义,直至真让受教育形成的核心素养“有什么”而非“没有什么”。

基于核心素养已产生很多新规,但仍给执行者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只有敢于探讨、热衷推陈出新,才可能依托客观条件而更有作为。

二、自下而上:核心素养的表达与诉求

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改革的“热词”和关键词出现,自上而下至自下而上的重心调整,必须把握住将核心素养作为育人方向的自身表态方式,和相对时间内作为“人的培养目的”诉求的基本要求,更好地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本人看来,两者之间存在着严密的生存逻辑关系,即核心素养作为满足人的生存第一性而被认可、被确定;同时,核心素养富有发展意愿,让发展具备无限可能性,依附于第一性存在而产生的第二性也被认可、被确立。很明显,自下而上的核心素养,其践行中的表态与诉求存在着两面性,就像硬币的两个面一样共同维护着应有的价值:满足生存的第一性,利于核心素养发展第二性(无限可能性)的表达;推进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利于生存第一性的诉求。实现两者辩证统一,才可真正地解决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系列矛盾。

1.表达:满足核心素养的可能性与人的发展的绝对性

人,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而存在,这种自上而下的国家层面的表达方式,本身充满着无限的主观意愿,被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接收”至“接受”。此次改革重心调整为自下而上,必然包括对前一阶段改革方向的调整,将致使核心素养可能性产生作为改革的主要任务。换言之,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必须通过相应的教育手段,才可促进包括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合作意识和批判能力等的形成,而自下而上才可能真正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达到纠偏、矫正、调适的作用。

核心素养的改革试验,唯有将人性(生存第一性)的表态——能将源于国家层面的权威性,化作每一位教育人“我,我的”理性思维和具体行动,才会产生新的效果。很明显,核心素养作为一种发展憧憬,存在的无限可能性,这属于发展第二性的范畴,只有真正落实到对生存第一性的满足,才可能称作真正落地。为此,在具体的教育改革的践行中,必须将自上而下的传递方式,更改成自下而上的落地方式,通过满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升生存价值,才会让作为“人的培养目的”变成现实。当前,核心素养自上而下,还处于哲学层面和理念层面的认证过程中,它的表达方式中,最需要的是源于一线教师自下而上在操作层面开启、创新和完善。为此,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拥有主动性尤其重要。谁占有主动,谁将因为先熟悉新规而拥有先机,谁将拥有更多话语权,谁将拥有幂次级的实践价值。

2.诉求:物化效果是打破传统基础教育改革最有效的法宝

推进核心素养的改革,需要继续对“双基”教育、素质教育以及三维目标等改革中形成的理念继续执行,同时必须规避标准化、应试教育和低效课堂,才可能真正达成既定“累积叠加”的目标和效果。现实的教育改革依旧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传统基础教育习惯的惯性依旧强大——考试成绩的认定方式短时间内依旧无法取缔。新一轮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改革过于重成绩认定的评价方式。过去对“人的培养目的”的模糊与弱化,以及人的培养过程的无序状态,需要改革评价方式。在本人多年自下而上的观察中发现,给予物化效果的追求,同步相伴教育实践的过程更多创新成果的生成出现,更利于不再绕着考试这一认定方式,利于促进“人的培养目的”实现。

物化效果属于自下而上的逻辑追求方式,优点在于教育实践过程中,增添明确的方向性和目标性。例如,近年教育新秀管建刚致力作文教学改革,不但让学生掌握习作技巧与规律,而且是通过让学生自办手抄报发表作文,或通过带领学生创作而最后让其在报刊发表。这种物化效果的追求,与只讓学生作文练习相比自然显效得多。若在学科教学中将生成物化效果的要求变作刚性需求,无形中便跨越了成绩认定这唯一的方式。又如,数学学科的建模,我们在教学中便可以借助现代高科技组建观摩践行场域,借助3D打印给予现实生活工作学习场域问题化并予以解决。物化效果的追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特别是促其掌握对应的知识,形成应有的创新能力,优越性在于能排除其他干扰。可能人们会质疑这一命题,或者说,太多核心素养的训练无法满足物化效果的需求。其实,真不是这样,因为只要任何一种核心素养被人为认定,因具有客观性,都能找到对应的物化点以及物化表达方式。只是我们应该知晓追求教育教学过程的物化效果,无形中将会面临更多挑战,诸如教学课程资源准备的改变、教学讲座方式的改革以及学生作业方式的更新等,只有不断与社会走得更近,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可能将原先教学中陈旧的知识和方式予以更替,从而因物化效果需求达成,让所学不陈腐,让所做代表先进性,而不是除了满足高分需要再无更多生成。

物化效果的追求,是自下而上的教育改革中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综合,是教育目的性的回归,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满足特定核心素养的专项培养,同时能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物化效果生成中有两个点应该引起重视:一是突显物化效果的阶段性。同一个知识点或课程内容,因为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与自身核心素养组合元素的能量级不同,其物化效果的诉求方式肯定存在明显的层级之分。例如,学习同一篇儿歌《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小学生更多的是对诗歌的感性认知,如若是习字课便可让产生对应的书法作品;如若是朗诵课便可让生成富有感性材料的诵读蓝本;如若是习作课便可让其仿写生成新的诗歌。就同一儿歌作为课程让中学生或大学生去学习,依然是可以的,只是须对其物化效果层级追求应有上升才行。如果是中学生的文学课便可以让学生分析其艺术性,对诗歌意境进行分析;如果是大学生的鉴赏课便可以让批判分析邵康节的艺术造诣,以及宋代文人及文化繁荣的现象根源等。试想,如果在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没有一个阶段性的重点任务,想当然地将其打乱,其教育改革定然只能产生恶果。核心素养的阶段性认知,人们必须整体规划才可彰显基础教育改革的科学性,它只能是一个由低到高的上升过程。为此,在全面推行核心素养改革的进程中,必须明确阶段性物化目标,并对此做足研究,才可真正地满足基础教育改革的刚性需求。

二是突出物化效果的模仿性。“人的培养目的”是新改革的高度。通过教学实践,实现物化效果的需求,凸显核心素养培养,依旧是有效推进改革的前提条件。物化效果的追求,目的在于满足教育对象生存的第一性,同时满足未来无限可能发展的第二性。推进教育改革,需要拥有善于发现问题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教育者能引导受教育者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物化行为方式的形成。当然,我们更应该明确此过程还只是一个素而养之的阶段,物化效果的达成而非真正具有强大的核心素养的佐证,为此要求人们将物化效果追求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存在时,亟待进一步明白整个过程具有模仿的特性。特别是核心素养形成的阶段,往往没有能力发现真问题,更多时会是对先前问题的复制,而后给予对应素养练习,物化成果认定意义更多时会倾向于在学习过程中去模仿,而非社会价值的认定。人们必须明确:更多物化效果带有模仿性,而非创新价值的生成,在确立模仿性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才会对“人的培养目的”有更好的保护。

三、且思且行:核心素养执行条件分析

全面深化新一轮教育改革,对有关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改革执行条件的保障分析,发现其背后的理念价值远远高于现有具体指标。前面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概念要义及概念表达与诉求进行了分析,没对核心素养作为研判未来人才的标准、精准定位培养目标、高度关注人才培养质量等一系列现代化教育思考维度的分解,即这些主观化的要求没有通过我们的分析得以求解,但我们更加清楚,这些只有通过且思且行,才可能在实践中解决一切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在此,将进一步分析当前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执行条件,以期许完全满足围绕核心素养提高教育质量这一先进主题的载体建构。

1.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修炼

北京师范大学王烨晖、辛涛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中指出:“教师是落实核心素养、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要充分重视教师的转化作用。”“无论核心素养如何落到课程标准之中,如何在教材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缺乏教师这个关键角色,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将流于空谈。”基于核心素养的改革,人们在强调教师角色的重要性时,往往指出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对落实核心素养的改革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支撑教师观念转变与更新如若没有自身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支撑,将只是纸上谈兵,很难在践行中转化成具体行动。包括以前的每一轮教育改革,没有有效落地的真正原因多在于教师专业素养滞后,已有知识结构体系不具有先进性。只要深入前一轮课程改革作微观的质性比较分析,便会发现教师自身专业化水平层级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层次。以前虽没有明确开启基于核心素养的改革,但无数高素养教师其实早已朝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向迈进,培养出了无数高素养的学生。我们只有勇于承揽“我,我的”有关专业化修炼的责任,全面提升生存第一性的自身价值,才可能在践行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改革中主动投入追求无限发展可能性中去。

教师专业化修炼,是基于核心素养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但着力于两大误区的纠偏是前提。一是走出专业水准依附承担学科层级化的误区。有一伪命题是:“教师的专业水准,会随着承揽教学年段的层级而存在,并存在逐级提升趋势,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普遍低于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普遍高于中学教师。”这是当下中国教师队伍专业素养低下的写照——满足于基础学科知识的教学便以为师。如此认识,极不利于教师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每一位教师不管承担哪一个学段的教学,都不能只停留于某一学段进行知识与认知水平建构,必须把自己置于广阔的教育背景中,扎实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提升专业化水准。本人曾在著作《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发展与评价应用》的序言指出:幼儿教师依旧可以成为教育专家和学者,关键在于有专业化发展道路的追求。当下,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呈现倒退趋势,甚至长期无专业化发展,必须全面引起警觉,督促加强专业化修炼才可能达成新一轮改革要求。

二是走出普遍存在集体性无发展意识的误区。长久以来,我们总在研究教师的教的目的性—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发展,又怎么能推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呢?教的主要目的是学生的發展,但教师须先于学生发展,或“教学相长”,这样学生的发展才有根基,才是实实在在的,才更持久。本人在《为自己的教师——对职后发展的批判》一书中指出,教不可能让教师发展,长久不学只能是平庸;一位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从更改传统只教不学或少学的现状开始着力,才可让自我在职场同一时间内达成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促卓越教师专业修炼,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只为学生发展而教的理念拓展,即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学习为本的理念拓展,全面增添教师之学的目的,拓展至以教师发展为本、教师学习为本,方才会开启学生发展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协同之路,即在未来的基于核心素养的改革中,才可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具体化,达成教为了学生、学为了自己的协同。当下,“双学目标”的全面实践,将在很长时间内需要明确化的任务。在教的同时开展自己的学,包括对教学艺术力、教学问题意识、教学鉴赏力、教学理论等的习得,全面提升“我,我的”专业素养,自然也才会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2.全面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教育評价改革举步维艰,是改革达不到预期目标的一个主要原因。人们并非不明白教育评价改革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能够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知困而不达,客观原因主要在于教育评价依旧处于大众探讨阶段,新观念的更替没有真正达成社会共识,小区域内的评价改革只处于尝试阶段。例如,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全面推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逐步探索形成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332”体系,第一个“3”指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学校及校长评价同时开展改革;第二个“3”指课堂教学改革、招生制度改革和体育艺术课程改革统筹开展;“2”是指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创新之处:“初升高综合素质20分”“小、初、高评价一体化”。这些改革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影响,但放在大的区域内去考察,其影响可忽略不计。小范围的评价改革,依旧受到大社会范围的束缚,如小学、初中阶段的改革,在高中阶段便无法推行——高考“指挥棒”还“横”在那里。加强基于核心素养的改革,应努力在评价理念、设计、方法、过程、结果等处进行探讨,真等改革见成果以增强说服力时才可称作成功。

针对核心素养全面深化教育评价改革,除了尽可能理解当前的课程标准,须同时厘清各学科素养培养要求,如全面加强学科核心素养过程性评价的改革。这一过程中,在凸显学科素养评价科学性的同时,同步加强学生优势素养的重点关注,以及各种素养间的综合发展,真正让学科与评价深度融合,让学生优势素养与综合素养深度融合。

实现评价改革促核心素养发展,建议从全面拓宽核心素养的问题域开启。当前,需要我们能全面搜集关于核心素养改革中的问题,尽可能地找到老问题和新问题,结合顶层设计时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将问题范围拓宽,在弄清问题存在的内在原因的基础上理顺可能性,才可能因教育评价改革有针对性而落地。对此,要求在进行新评价改革时围绕核心素养这一主题沉下去,制定出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全面建立直接而有价值的学业评价,准确把握核心素养内涵和学业质量标准,制订系统明确的评价目标,重新思考评价背后的学习理论,构建核心素养的评价框架,仿照学业评价标准开发核心素养评价标准,强调多元评价,重视同伴和自我评价的作用,提供实质内容的反馈结果,整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建立利于学生发展的体系等,真正实现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的育人目标。

3.全面推进课程体系建设

核心素养的培育,除了获得教师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更在于教师的行为自觉;核心素养的落地离不开围绕评价改革而进行的育人模式改革。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围绕学科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影响。虽然核心素养要素是固定的,但我们更应该感知到各要素的组合元素在不断发生变化,能量增添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如除了在自上而下的教材中找到有利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内容,须同步结合时代新元素,加强新型资源的深度整合,开发出新的校本课程体系,营造新型的浓厚的学习氛围,才可真正为核心素养发展提供丰厚的土壤。

加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设,且思且行,有几对矛盾需要处理。一是须处理好课程理念的完备性与学科课程的针对性。目前,基于核心素养这一最先进的理念,构建了一套较完整的课程设计,其内容、结构和逻辑是完备的,但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却不能完全照搬,更不能简单处理。加之学科课程一直处于不断演化中,自然会导致学科素养的针对性与综合核心素养的分化。为此,我们必须处理好课程理念的完备性与学科课程的独特性,才能真正地整体推进新一轮教育改革。二是须处理好教学理念的演绎逻辑和教学实践的归纳逻辑之间的关系,这一矛盾致使长期以来实践层面与理念层面的不对接,甚至是相互否定。我们在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时,除了尽可能贴近地面,也要尽可能贴近理念,实现无缝对接。三是须处理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育人目标与分学科学习实现的矛盾。在建构课程新体系建设时,全面渗透核心素养理念内涵的同时,能真正实现个性发展以学科为基础,全面开展个性发展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体现“人的培养目的”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原则。围绕核心素养要素的新增组合元素进行设置,处理好以上几组矛盾,巩固学科根基,反哺顶层设计,扎根学科教学研究,激发理念创新,立足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共塑核心素养,一方面要求我们能分级细化学科素养,而后找到对应的培训资源和创建新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在于能分类架构课程体系,将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很好地关联起来。这里依旧包括以国家课程体系为基础,加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班本课程建设,同时包括建立体现核心素养增长极的区域性特色项目课程群建设,彰显特色教育所富有的核心竞争力为整体行动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向上飞扬 向下沉潜——核心素养的召唤和我们的应答[J]. 人民教育,2017(Z1).

[2](德)叔本华.读懂叔本华的第一本书: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段远鸿,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3]谢芝玥,钟发全.卓越教师的专业修炼[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4]钟发全,周刘波.为自己的教师——对职后发展的审查[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

[5]钟发全,张朝全.职后发展性格的形成——对为师命运的审查[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

[6]张廷凯,牛瑞雪.回归学科研究——课程改革的深化逻辑[J].课程·教材·教法,2017(2).

(作者单位: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

作者:钟发全

第2篇:本月热词

童装有毒

事件起因: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绿色和平组织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众多品牌生产的童装和童鞋中发现有毒的化学残留物质。其中包括迪士尼、Burberry和GAP等国际大品牌。

调查者从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采购了82件儿童服饰样品,这些样品被送到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实验室进行有毒物质检测。其中有50件样品被检测出含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以下简称NPF)。

应对:

为婴幼儿选购服装时,首先要看儿童服装的标志、标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GBl8401-2003)的规定,吊牌上有没有明显的检测标准及检测是否合格;其次通过嗅觉判断纺织品上有没有异味或难闻的气味;选购孩子贴身穿的衣物时,应以纯棉服装为主,且不宜选颜色较深的织物,如黑色或大红色等。

此外,还要注意服装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如儿童带帽服装使用弹性绳索,拉伸后是否容易打到脸部和眼睛;配件拉力是否符合要求,如各种纽扣、铆钉、绳端件(如塑料吊钟)、标签和其他装饰件的缝制牢度是否达到规定的拉力要求,因儿童对微小物体有好奇心,会撕扯、啃咬这些小附件,脱落后误吞而造成窒息。尽量不选择免烫、面料上有树脂涂层及含有金属辅料的服装,注意衣服在穿着之前要洗涤晾晒。

沉迷手机

事件起因:

九成以上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超六成10岁以前“触网”,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现代人被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电子屏幕包围而成为“屏幕奴隶”,这组调查数据凸显了我国“屏奴”群体日益低龄化的新趋向。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说,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流行,不但将屏幕切换升级至“无缝”,大大提前了未成年人“触屏”的年龄。一位家长说:“孩子求着玩,否则到学校没有谈资。”

“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网,未成年人更容易有网瘾。”孙宏艳曾专门做过网络沉迷调查,研究发现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等上网聊天、玩游戏的时间更长。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治疗师魏晨曦说,与普通电脑相比,手机、平板电脑的触摸屏更便于低龄儿童操作,且随时随地可用。这些电子产品激发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又能满足他们想要掌控的心理需求,同时虚拟世界又与孩子本身爱幻想的特点很契合,所以很少有孩子能抵挡得住诱惑。

应对: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兴起,互联网的触角无处不在。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长的孩子,却渐渐养成“不移动”的生活方式,对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的教育体系,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冲击波。

一是“宅”:户外活动不足,学生近视率逐年上升。孩子太“宅”,如今已成不少家长的心病。缺少锻炼和运动,孩子的健康受到影响。近年来我国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也持续上升。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于刚介绍说,有三四成小学生是近视,高中生近视率高达80%。“除先天因素外,过早过多接触电子产品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二是闷:封闭孤僻不愿张嘴,交流障碍少年增多。有些孩子,周末与节假日不是玩手机游戏,就玩平板电脑,基本不和人交流;有些小孩,平日沉默寡言、面无表情,但一玩手机游戏,便时而大笑,时而大叫。封闭、孤僻,是网络沉迷症的特征。迷恋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及其中的虚拟世界,淡化现实的人际交往,孩子的社交、语言表达能力会退化,跟父母沟通都困难。

三是散:碎片化冲击注意力游移。“已经没有办法读书。它无关理解力和情绪,而好像是一种生理疾病……我的注意力根本无法长久地停留在一页纸上……”网络写手“和菜头”如此感慨,他将此称为“碎片化生存”的症状。很多迷上电子设备的孩子,注意力常难以集中,而且他们的兴趣点总游移不定。

家长不能为了图省事拿电子产品给孩子“一玩了事”,还是应该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这样对保持健康体重和健康视力都有益处。最好保证儿童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此外,出于生长发育需要的考虑,对于体重偏大的儿童来说,也不提倡让孩子通过节食来减肥,还是应该增加运动量。改进饮食结构。

心肌梗塞

事件起因:

2014年1月2日,元旦刚过,著名影视公司小马奔腾董事长李明因急性心肌梗死英年早逝,年仅47岁。震惊娱乐圈;2011年7月2日,百视通COO兼总编辑、凤凰网前总编辑吴征,游泳时因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逝世,终年39岁;2005年8月18日,演员高秀敏因心肌梗塞导致窒息死亡,年仅46岁

为什么近些年来,心肌梗塞成为众多精英人士的杀手?众多精英人士在英年早逝,正好处在他们事业高峰期的时间段,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工作压力比较大,劳动强度非常高,而在工作之余,对健康的注意程度相对要低一些,有的人拼命工作而忘记了自己的身体不适,特别是有一些胸部不舒服,或者高血压、糖尿病这样的症状,可能都没有太在意,从而忽视了自己的健康问题。这些人全心全意扑到了工作当中,最后导致疾病在某一天突然爆发,出现猝死的不幸。

应对:

人的血管从出生起,就开始走向硬化,只是每个人硬化的程度不同。就像水管内的铁锈一样,虽然铁锈越来越多,水管越来越窄,但是血液还能通过。铁锈脱落后,就可能导致水管堵塞。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硬化,形成斑块,脱落后导致血管堵塞引起的。人体冠状动脉血管堵塞后。就可能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心肌梗死。在心肌梗死病因中,主要是年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还有吸烟。

冬季更需谨防心肌梗死的发生,尤其是11月到1月。天气寒冷,引起血管收缩、痉挛,血管易堵塞,增加心肌梗死发生几率。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活动减少,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吃火锅,饭量增加,导致体重增加甚至肥胖;冬季吸烟和饮酒也相对增多,情绪低落多发,这些都会增加心肌梗死发生几率。因此,切忌暴饮暴食以及吸烟、酗酒,少吃油腻,保持心情的平和。

“放血”疗法

事件起因:

在合肥胜利路与临泉路交口附近一中医馆里,市民刘女士介绍说,自己从事文员工作,经常坐在电脑前,导致颈椎和肩部都出现了劳损。“我的肩颈有点毛病,上次放过血以后,感觉身上轻松了许多,这次再来放一次。”

据该中医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其馆里几乎每天都有人前来“放血”,这种方法治疗亚健康效果比较好。而在黄山路的一家女士养生馆里,该馆的一名专为女士做放血治疗的“老师”也表示,这种疗法“效果不错,顾客也认可,很多人在做。”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合肥从事放血治疗项目的机构不在少数,除了省中医院能做放血治疗外,一些集推拿、针灸等服务于一体的中医养生馆和一些不具备行医资质的SPA美容养生中心也能“放血”。各个养生馆中“放血”项目的收费也大不相同,有按单次收费的,每次100元~400元不等;也有按疗程的,在600元-2000元左右;甚至还有按照穴位收费,每个穴位50元,最多9个穴位。

应对:

“放血疗法”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临床上适用广泛,多用于实证、热证、淤血、疼痛等,如关节痛、腰痛、头痛、颈肩疼痛等疾病,中暑的病人也适合。但不是人人都适合做“放血疗法”的。做正规放血疗法前,必须要对病人体质进行评估。对于有气血不足、体弱多病、贫血等虚症的患者来讲,并不适合放血疗法。有心脏病、冠心病的病人及孕妇更不适合。

在进行“放血疗法”时要严格消毒,因为在治疗过程中会造成皮肤出血,为了避免感染。消毒工作必须要严格执行。放血非儿戏,建议有需要的患者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放血治疗。

第3篇:2011,中国教育热词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回忆2011年的眼中景、耳边声,那些曾经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的和教育有关的人物、事件、现象,是否还在你的脑海中徘徊?它们凝结而成的词语是否让你的内心充满期待或感动?

谁是好学生?

热词:绿领巾 红校服 测智商

西安某小学给“差生”佩戴绿领巾

2011年10月18日,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开始为部分一年级学生发放绿领巾,并要求这些学生佩戴。该校冯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设计绿领巾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并参考了其他地区一些学校的做法。“绿领巾的含义,就是告诉学生努力,下次争取戴上红领巾。”冯老师解释说,一年级学生并非同时加入少先队,要分批完成。优秀的学生属于第一批,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有家长提出孩子回家不高兴,希望老师能考虑用其他的方法进行鼓励。”为此,学校委托厂家,设计同样大小的绿领巾,并发放给没有入队的学生。

不过,学校这项“并非有意区分好学生和差学生”的举措在被媒体报道后,引起广泛争议。有家长对这一做法表示不认可,此举有歧视的含义,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也有家长对“差生”的称呼提出质疑,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优点,老师不应给天真活泼的他们贴上“差生”的标签。

对于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这项举措,当地的教育局给予叫停。有关负责人说:“这一做法不符合相关规定,我们也认为不合理。”

包头某中学让优秀生穿红校服

放学了,包头市二十四中的学生走出了教室,穿红色校服的同学显得格外打眼。这种红校服是优秀生的专利,普通学生穿的是蓝色或白色的校服。红校服背面,印有白色“包24中优秀生”的大字,下面还有“翔锐房地产”的字样。有网友将“红校服”的照片发到网上,引来一片争议。据发帖者介绍,包头市二十四中向初二、初三年级成绩前50名的学生发放这种红校服。

在西安“绿领巾”事件后,教育部坚决反对学校以任何方式对学生进行所谓的“好”与“差”的区分。包头的“红校服”再次“伤了差生的心”。没能穿上红校服的学生对媒体表示,“不好意思跟‘红校服’走在一起,人家一看就知道谁学习好,我们穿蓝校服的都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对于此事,包头市东河区教育局已在全区中小学校进行通报,要求各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的意见,不得以任何形式区别对待学生。

部分教师让差生去医院测智商

去年,无锡市儿童医院儿保科变得格外忙碌,测智商的学生明显增多。原来是一些老师要求班级里的差生来做“智商测试”的,家长们反映多是由于孩子成绩差拖了班级的后腿,影响了班级的成绩。据儿保科医生介绍,来测智商的学生基本都是老师要求的。有些家长还带着其他孩子的智商测试报告复印件来,让医生检测智商,这样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来医院测智商的孩子,只有少部分的智商有点偏低。医生指出,目前测得的智商分数并不代表孩子今后的智商就一直是这样的。只要家长多引导、多教育,智商是完全可以提高的。

针对一部分教师要求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智商测试”的做法,无锡市教育局和市政府督导室联合下发通知,严禁对中小学生进行“智商测试”。两部门将开展专项督查,对存在此类错误做法的学校和老师,在各类评优评先中“一票否决”。

上课讲什么?

热词:性教育

北京中小学

推行性教育教材

受北京市教委委托,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性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承担了《北京市中小学性教育模式初建》课题研究。课题组起草了《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性教育大纲(草案)》,以指导北京市性教育试点学校开展工作。目前,北京共有30所中学、18所小学参加中小学校性教育大纲实践研究课题。

性教育,常常是让教师感到尴尬的话题。据了解,在大多数学校,性教育仅作为生物课或者卫生课的一部分出现,内容局限于一些生理知识的普及。教科书上只有几页,老师上课时要么一带而过,要么干脆让学生自学。

“性教育课是要引导学生学习做一个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上健康、自信、快乐的男性或女性。这里包括:认识两性的生理特点和一生变化的规律,培养尊重两性差异的意识;克服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建构完善的心理人格,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学会人际沟通,建立和谐的两性人际关系。”也就是说,性教育是要让人学会如何做健康、自信、快乐的男人或女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性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玫玫说:“这种关乎人一生的幸福的教育,应不存在难于启齿一说,谁不需要这样的教育呢?”

校园谁最“潮”?

热词:真维斯楼

企业的做法,

遭到学生质疑

2011年5月23日,“真维斯楼”的中英文标志挂在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的外墙上,墙上另悬挂了一块铭牌,来介绍真维斯品牌。校方此举引发学生和网友的争议。校方称,为校园建筑物命名是国内外学校筹集资金的通行做法。一部分清华学生觉得,捐资建楼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用服装品牌给教学楼命名,与校园内的学术气息不符。

就此,香港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接受采访时,说:“很多学生不理解我们,认为我们是为自己做广告,为了商业利益。我想说,不要只想到自己的心态,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我想反问青年人一个问题:如果换成是你,当你拥有1亿元、10个亿、甚至100个亿的资产,你会怎么用?如果你想用钱环游世界,那么环游完以后怎么办呢?如果你想要买车买房,当车房都有了以后还做什么呢?其实,只有利人利己,也就是回报社会,才最有可持续性。我知道很多人不理解,如果你是个大企业家,不走社会慈善这条路,又能走什么路?如果有的人还不相信我,那也没关系,请你保留你的想法,而我保留我的。”杨钊还说:“我们很早就开展了援助贫困大学生的公益活动,已经不冠名地捐了10多个亿,又有多少人知道?企业捐的钱不是我一个人赚来的,如果命名为个人,那就只有我一个人快乐。既然财富是员工赚的,还是希望由大家来分享这个冠名吧。”

职场谁最牛?

热词:职场90后

大学生开“网络学生超市”

一批“90后”新青年已在去年毕业之后步入社会,他们中的一些人有着自己的就业新想法和新观念。“与其想办法找工作,还不如自己当老板。”从考进大学起,朱紫薇就一心想要自己创业。现在,她和同学在校园里开了一个“网络学生超市”。她说,自己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觉得学校的小卖部东西太贵,家里给的生活费根本不够用,于是萌生开“网络学生超市”的想法。

朱紫薇和两个同学开始了他们的大胆创业。她拿着自己不到一万元的奖学金作为启动资金,推着三轮车在校园里叫卖,实惠的商品很快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如今,“网络学生超市”已经粗具规模。“同学只要在校内的网站下订单,当天晚上,我们就会把他需要的东西送到宿舍床边。”朱紫薇说,他们还租了自己的“仓库”,定期负责去批发市场采购货物,然后组织人员接收订单,确保按时送货。如今,整个团队已有20多人,超市的商品越来越丰富,资金也慢慢充裕起来。

“谁说‘90后’的孩子都娇生惯养和只会‘啃老’,我们的团队不是这样的,大家都有热情有思想,扎实肯干。”朱紫薇对一些关于“90后”的评论不屑一顾。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丁加勇说:“尽管‘90后’有不少值得非议的特质,但不可否认,他们是极大享受物质、极大获取信息、获得极大自由的新一代,这就决定了他们是现代市场经济、信息化社会的最佳接班人。”

怎样做家长?

热词:虎妈狼爸

中国“狼爸”的

另类教育

继美国“虎妈”之后,中国“狼爸”又来了。“萧百佑的《所以,北大兄妹》于2011年6月出版,写的是自己如何将儿女“打”进北大的。据公开资料,萧百佑有三个孩子都考进北大。他的很多朋友的孩子,交给他之后,完全脱胎换骨。

“狼爸”声称自己遵循中国古礼,不仅要让自己的棍棒之下出孝子,还要在棍棒之下出才子。他在书中大赞:“藤条是个好东西,打了不伤筋骨,但绝对的疼,疼了才能记住!”他表示,教孩子什么方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接受好的规矩,形成好的习惯,树立好的目标。打是打不出来这些的,必须通过打才能让孩子记住。

种种限制在“狼爸”的教育方法里有很多。比如:儿女被严格限制跟同学的交往,去同学家串门必须提交申请书,还得班主任签字。“狼爸”说:“平日里给予的越多,孩子想得到的就越多。如果平日里都没有给孩子任何东西,突然给孩子一些小奖励,他们反而会觉得特别幸福,也特别珍惜。”狼爸”表示,很多家长让孩子自由成长,孩子会接触很多社会上的人和事,也通过电视、网络接受很多信息。“我的孩子不同,我认为有必要让他们知道的信息,经过我的过滤之后才会告诉给他们。他们会知道社会上在发生什么,什么是社会本质的东西。”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冯秀军对这种教育方法不认同。作为教育工作者,冯秀军认为,如果教育总是在太心急的情况下进行,永远在赶超,永远“更高更快更强”地追赶,反而会损失更多。孩子不是商品,家长不能一直以竞争、竞技的心态教育孩子。

作者:宗合

第4篇:时政热词

1、互联网+政府服务: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工作实践所作的总结概括,指各级政务服务实施机构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和业务办理等信息,通过网上大厅、办事窗口、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多种形式,结合第三方平台,为自然人和法人(含其他组织,下同)提供一站式办理的政务服务。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主要实现政务服务统一申请、统一受理、集中办理、统一反馈和全流程监督等功能,逻辑上主要由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业务办理系统和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四部分构成。

——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是政务服务实施机构为自然人、法人提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入口。

——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是承担政务服务管理职能的机构(以下简称政务服务管理机构)进行政务服务事项管理、运行管理、监督考核等工作的平台,是政务服务门户信息的来源,是业务办理系统接入的通道。

——业务办理系统:是政务服务实施机构进行内部审批的专业系统,分为国务院部门业务办理系统、省级政府统建业务办理系统及其部门业务办理系统、地市级统建业务办理系统及其部门业务办理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与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合并。

——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是支撑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业务办理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平台,包括集中汇聚的政务服务事项库、办件信息库、社会信用等业务信息库和共享利用的人口、法人、地理空间信息、电子证照等基础信息库,以及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交换的支撑系统。

国务院于2016年9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环节,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便利群众办事创业,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初步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积极开展网上办事,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网上服务事项不全、信息共享程度低、可办理率不高、企业和群众办事仍然不便等问题,同时还有不少地方和部门尚未开展此项工作。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切实提高政务服务质量与实效,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推进数据共享,打通信息孤岛,推行公开透明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设施,加强集约化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平台整合,促进条块联通,实现政务信息资源互认共享、多方利用。

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出发,简化优化办事流程,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供渠道多样、简便易用的政务服务。

坚持协同发展。加强协作配合和工作联动,明确责任分工,实现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整体推进,做好制度衔接,为“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坚持开放创新。鼓励先行先试,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渠道,开放服务资源,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构建政府、公众、企业共同参与、优势互补的政务服务新格局。

(三)工作目标。2017年底前,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建成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政务服务标准化、网络化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底前,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建成覆盖全国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省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让政府服务更聪明,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府服务,有利于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互联网+政府服务”不是简单的“政务上网”,更不是开通微博、微信或弄个APP了事,而是对政务模式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政府服务”不仅可以让政府服务更“聪明”,还可以更“高效”。

2、“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指的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中央决定,2016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落实党章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求、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部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要突出正常教育,区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用心用力,抓细抓实,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进行,由中央组织部牵头组织实施,中央纪委机关、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1) 层层落实责任。

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尽好责、抓到位、见实效。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门(系统)党委(党组)要结合实际作出部署安排,加强具体指导。县级党委要发挥关键作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保障工作力量,加强督促指导把关。基层党委要对所辖党支部进行全覆盖、全过程的现场指导,帮助党支部制定学习教育计划,派员参加党支部各项活动。各级党组织书记要承担起主体责任,不仅要管好干部、带好班子,还要管好党员、带好队伍,层层传导压力,从严从实抓好学习教育。 2) 强化组织保障。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这个被简称为“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正在8700多万的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中进行。“两学一做”也成为当下中国的政治热词。

3、有权不可任性:2015年3月5日,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指国家行政机关拥有职权的公务人员都要秉承“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授权必须为”准则,做到依法行政,不能视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而肆意妄为,否则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法律的惩罚、良心的谴责。李克强指出,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李克强总理谈到“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时说,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李稻葵5日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简政放权时强调“有权不可任性”,说出了很多代表委员的心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政府权力没有得到很好的约束。李稻葵说,简政放权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政府权力需要下放;二是一些准政府机构、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机构权力也应下放,“简政放权并不意味着一放了之,在一些领域政府的权力并未起到应有作用,比如环保领域等,这些地方还应加强行使政府职能。”李稻葵说,“该减的时候要减,该放的时候要放,该加强的时候还要不遗余力的加强。”

至于如何做到“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亦表示,为了达到政府工作报告“大道至简,有权不能任性”这个目标,第一要进一步削减政府的权利,让他从根本上没法任性。第二,要通过各种制度加强对权利的监督,让他有权不能任性,不敢任性!双管齐下,方可把这个理念落实。

此外,对于“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的说法,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主任田文昌认为,强调“依宪施政,依法行政”,不得法外设权。一切行为必须依法有据,坚持依法用权,是对法治框架的进一步明确和强调。更重要的是,一再提到对违法、违规的公权力行为要坚决追究、必须纠正!并一再提到公众的监督。这些提法体现出依法行政的坚决态度。 田文昌介绍,这一表述是历年来最为明确、具体的施政原则。期待在新的一年里,迅速出台与之相对应的具体措施,尤其是要加速司法改革的步伐。只有司法改革真正得到实现,才能确保依法行政的落实。同时,才能确保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序化发展。更重要的是,才能在改革进程中让每一个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感受到一种受到法律保护的安全感!从而才能消除顾虑,放心大胆地去奋力向前!

事实上,“依宪治国,依宪行政”并非首次被提及。例如,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公报中就曾有过相同的表述:公报突出强调宪法的核心地位,指出“依宪治国,依宪行政”。 要“依宪行政”,立法机关要在立法草案审查、审议时即审查和确保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和体现宪法精神,行政机关在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和实施重大行政行为时,要通过其法制机构审查和保障其决策和行为的合宪性。此外,还要健全和完善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4、向污染宣战:2014年3月5日(星期三 )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lO)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15OO万千瓦、脱硝改造1.3亿千瓦、除尘改造1.8亿千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OO万辆,在全国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柴油。实施清洁水行动计划,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实施土壤修复工程。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美丽乡村。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今年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都要减少2%。要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开工一批水电、核电项目。加强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采与应用。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健全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实施建筑能效提升、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发展清洁生产、绿色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强化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开发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

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今年拟安排5OO万亩。实施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湿地恢复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强三江源生态保护。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探索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2017年入冬以来,全国多个地区已发生多次大面积、长时间重污染天气,让老百姓焦虑,失望、恐慌的情绪亦有之。公众的反应,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日前,北京市政府邀请10多位市民、网络大V、企业代表等与政府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沟通座谈,共商对大气治理的意见和建议。环境保护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也分别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重污染天气相关热点话题回应社会关切。

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蔡奇在治霾座谈会上说,“我来北京以后,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看天气,看当天的空气质量指数。现在社会对雾霾关注度很高,大家有关切和焦虑、甚至一些吐槽,我表示完全理解,感同身受”,“对持续雾霾天气给广大市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与不便,内心深感不安”。

政府的不安正是建立在对群众健康安全负责的基础上。对群众负责,光有不安是不够的,重要的是采取行动,让群众感受到政府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进一步加大措施力度的决心。通过环保部新闻发布会,我们了解到,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大量聚集、燃煤燃油集中排放、快速增长的机动车,是地区大量排放的原因,也是改善的难点;冬季污染治理涉及多部门合作,将从积极推进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散煤治理等方面强化冬季大气污染治理。通过卫计委新闻发布会,我们得知,下一步将尽快制定针对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的防护措施;规范口罩、空气净化器等防雾霾产品的标准标识,指导市场消费„„ 可能有人认为,治理雾霾只是政府的事。现在看来,这种观点并不成立。一方面,落实政府的部分政策措施需要群众的积极配合;另一方面,群众自己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理念,为治理雾霾贡献力量。政府也要转变观念,开诚布公治霾,依靠群众治霾,在社会监督下治霾。在北京市政府组织的治霾座谈会上,与会者给政府出主意、提建议,体现了公众对治霾的关心、理解和参与。蔡奇表示,建议意见也就是政府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工作和问题,大家出的很多点子操作性都很强,比如如何让百姓知情,是政府需要改进的。

雾霾来袭,谁也无法独善其身。每个人都有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利,也有为治理雾霾出力的义务。政府治理雾霾不藏着掖着,我们需要更多的“摊开来谈”;公众积极建言献策,我们需要更多的“群策群力”。公众的觉悟在提高,政府的决心在增强。让我们一起努力,打好大气污染治理这场攻坚战。

5、党的巡视活动: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党章赋予的职责。作为专员办的主要领导,在党风廉政建设上肩负着“一岗双责”的使命,既要管好自己又要带好队伍,确实压力很大。巡视工作如同机车上的制动器,对党员干部的权力具有约束和保护功能,对滥用权力的越轨行为具有防范和矫正功能。实行巡视与检查,对于专员办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进一步促进决策民主化,深化政务公开,坚持勤政廉政,落实问责制度,强化刚性约束,增强监督合力。通过巡视,无论是对一般性问题的早提醒、早劝阻,还是对比较严重问题的早刹车、早采取措施,警示和防止了一批领导干部在错误上跌倒。因此,必须首先解决好一个对巡视工作的态度问题,真正明白巡视工作不是组织跟自己过不去,也不是领导对自己不信任,恰恰相反,巡视是爱护、监督是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摆正位置,纠正“监督就是不信任”的误解,主动诚恳地接受巡视组的监督检查。 巡视工作的对象主要是领导班子,重点是一把手,从现实状况看,受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影响,目前有效的监督模式和监督方法主要依赖于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及其成员的监督。由于上级监督存在着信息源获取不直接、不及时、不全面等状况,使上级监督受到一定的限制;与之相比较,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和群众间彼此熟悉,相互了解,理应最有发言权,但同级监督和下对上的监督的效果还不理想。而巡视监督模式正是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将自上而下的上对下的监督同自下而上的下对上的监督以及同级监督紧密的结合起来,把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实际意义上成为现阶段监督模式的必然选择。从实际的效果看,巡视不仅是下情上达,有利于上级党组了解和掌握下级党组最直接、最鲜活的情况,主动地发现和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为制定和修订政策以及做好决策提供依据,而且还能促使各级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自觉地接受群众的批评监督,改正工作中的错误。因此,巡视工作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完善党内监督机制的一种创新。

巡视工作既是一种监督,更是一种教育。巡视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在于了解情况,在于警醒和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巡视工作的过程是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过程。对于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来说,不是在巡视工作中被发现和查处什么问题,而是接受教育,更好地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律,更加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政绩观、利益观。财政监督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专员办作为财政部派驻地方的财政监督部门,也具有一定的财政监督权利,相应存在财政监督风险,如,查什么,怎么查,查出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也是一种不小的权力。我们知道,权力和责任是一种共生的关系,权力越大责任风险就越大。无数事实证明,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去年以来,我办认真贯彻落实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要求,进一步梳理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制定了廉政风险防范措施和有效管用的风险防控机制,应该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这个基础上,对专员办实行巡视,其根本目的在于,多一些监督就少一些漏洞,多一分制约就少一分失误。因此,巡视工作是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的一种加强;扎实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对于确保我们专员办干成事、不出事,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专员办作为部里的派出机构,分布在全国各地,经常异地检查,分散执行任务,“天高皇帝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既要保证部党组政令的畅通,保证各项监督检查不偏离轨道,又要保证我们的干部洁身自好不出问题,这是一道基本的底线、也是一个起码的要求。定期开展巡视工作,有利于见微知著,把问题发现和纠正在萌芽状态;有利于警钟常鸣,使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应有的警觉;有利于阳光操作,促进民主决策和政务公开。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财政监督业务中有政治,注意防止和克服单纯业务观点,在这个原则问题上,要按照谢部长经常讲到的,做到“三个不”,也就是“不愿”、“不能”、“不敢”,我们一定要有这种思想认识,在这个问题上决不能怕麻烦,更不能犯糊涂。

第5篇:热词集锦

psychological education心理教育 ice bucket challenge冰桶挑战 mermaid美人鱼

Spicy Food World Championship吃辣世界锦标赛 live commenting弹幕

bad posture不良坐姿 seat-giving让座

GM rice转基因大米 The Continent后会无期 road-trip movie

out-of-date and substandard meat

公路旅行电源 过期肉和劣质肉

第6篇:文秘热词

2.重大项目模拟统计和评价预警:模拟统计即通过把握投资趋势,把握投资节奏,把握推进重点,前瞻性地研判投资进展,使投资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评价预警即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通报与督办相结合、分析与推进相结合的方式,抓好重大问题的协调处理,针对性地开展项目推进。

3.个转企:即个体工商户由原来的个体工商户的组织形式转型升级为企业,转型升级后的企业类型一般为有限责任公司,特殊情况下也可转型升级为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

4.家庭农场:即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5.民营经济二次创业:即企业在取得高速增长之后,为了谋求进一步发展而进行的内部变革过程,其实质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进行的一次战略转型。

6.公共交通分担率:即城市居民出行方式中选择公共交通(包括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的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比率。

7.就地城镇化:即农村人口不向城市迁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

8.农村文化大礼堂:即在行政村建成集礼堂、讲堂、文体活动场所于一体的村级文化阵地综合体,组织开展节庆礼仪、乡风文明、教育培训、文体娱乐等各项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9.一窗受理、三制联动、六联审批:即在一窗式受理服务的基础上,完善项目全程代理、模拟审批和项目联审三项服务制度,实施联合踏勘、联合评审、联合办证(章)、联合审图、联合测绘和联合验收的“六联审批”新机制。

10.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11.四换三名:即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名企、名品、名家。

13.城市(都市区)经济:即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各种规模和类型的经济区。

14.绿色信贷:即环保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为了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于2007年7月30日联合提出的一项全新的信贷政策,旨在通过金融杠杆来实现环保调控。

15.产城融合:即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推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6:零碳街:即基于低碳文化的总体定位,通过引进北欧国家绿色低碳、慢生活的理念,赋予城市建筑和设施低碳环保、生态节能的核心功能,实现城市功能提升与有机更新。

17.模拟征迁:即参照正式征地拆迁程序,对拟征迁地块在各工作环节充分征求模拟被征迁人意见,若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规定指标的,再逐步推进,达到全部指标后最终转为正式征地拆迁的一种征迁方式。

18.两高一资:即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对企业而言主要指高耗能企业、高污染企业、资源性产品企业。

第7篇:政府报告热词

产业结构优化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节能减排conserve energy and reduce emission积极的财政政策a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稳健的货币政策 a prudent monetary policy惠农政策farmers-benefiting policies新兴

产业 emerging industries优惠政策preferential policies扶贫工作poverty alleviation免费师

范生tuition-free students in teacher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全民健身活动public fitness

activities低保户 subsistence allowance recipients (residents entitled to subsistence allowance)

五保户 residents entitled to five forms of support (food, clothing, medical care, housing and

burial expenses)三公经费 spending on official overseas trips, official vehicles and official

hospitality营业税 business tax增值税 value-added tax (VAT) 事业单位 public institutions

三个代表 Three Represents 科学发展观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实体经济 real

economy产能过剩 excess production capacity扩大内需 expand domestic demand稳定外需

keep foreign demand stable米袋子工程 the “rice bag” (grain supply) 菜篮子工程 the

“vegetable basket” (non-grain food supply) 经济发展方式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农民工 rural migrant workers留守儿童 children left behind by rural migrant workers who work

in cities 科教兴国 develop China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素质教育 well-rounded

education (essential-qualities-oriented education)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 system港人治港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govern Hong Kong 祖国统一大业 the great cause of China’s

reunification民生 people’s wellbeing实施宏观经济政策 carry out macroeconomic

policies供求平衡 equilibrium in supply and demand三农 issues of agriculture, farmers

and rural area校车安全 school bus safety养老保险制度 old-age insurance system新

农合 the new type of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care system 安居工程low-income housing

户籍管理制度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文化设施 cultural infrastructure 政府职能

government functions 财税金融体制 fiscal, taxation and financial systems医保medical

insurance system城镇登记失业率 registered urban unemployment rate以人为本的社会

people-first society收入分配income distribution依法行政 run the govern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民间资本 nongovernmental investment 高新技术 new and high

technologies 对外投资 outward(overseas) investment两岸关系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食品安全 food safety

第8篇:英语时尚热词

小时候,老师说过,向日葵的花永远是跟着太阳走的。太阳走到哪里,花就面向哪里。所以,向日葵花也叫做太阳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总是乐观面对一切,每件事他们都能看到积极的一面,把他们叫做“向日葵族”应该很恰当吧。

彩虹一直被视为色彩斑斓、积极向上的代表。因此,“彩虹族”指的就是那些善于保持工作和生活最佳平衡点的人。他们注重饮食均衡和健康、定期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而且能够保证很高的工作效率。

“不做金钱的奴隶,尽情享受生活”是他们的座右铭。在他们的眼里,通过超负荷工作和牺牲健康得来的事业成就和财富就像是只追求彩虹中的某一个颜色一样,是不可取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生活和工作压力的重压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做“丁克”,甚至有人选择做“不婚族”。不过,还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觉得养孩子实在太费劲,所以选择养宠物狗,这样既能帮他们驱赶孤寂,又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这群人被称为“丁狗族”。

“丁克”(双收入,没孩子)DINKY

“丁啃”(双收入,没孩子,高按揭)DINKEM

吃过必胜客吧?那你听说过“必剩客”吗?知道这个词儿是什么意思吗?不知道,那你可就out了。提示一下,这个词跟现在很惹眼的“剩男、剩女”有关系。现在,大概猜到是什么意思了吧?对,就是“必定会剩下的男男女女们”。

孟子曾经曰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句话说的是一个人独自欣赏音乐的快乐不如与众人一起分享音乐带来的快乐。可如今,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个性独立,崇尚自然、轻松的生活方式,不管什么时候都喜欢给自己保留一定的私人空间,他们被称为“私享家”。

第9篇:2013年度热词

1.中国大妈

一个群体的代名词。这个群体代表了当下中国理财意识觉醒、有着热切投资需求却不具备专业素养的部分消费者。“中国大妈”对黄金的购买力导致国际金价创下2013年内最大单日涨幅。然而,年底国际金价再创5个月来新低,投资成投机,机遇变遭遇。

2.高端大气上档次

该词来自影视剧,2013年后频繁出现在各种网帖、娱乐节目中,形容事物有品位、有档次,偶尔也做反讽使用,简称“高大上”。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低调奢华有内涵等。

3.爸爸去哪儿

这是湖南卫视2013年一档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的名称,其原版模式为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明星父亲与自己的子女一起到偏僻的村庄或是条件较为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数日,通过旅行体验相处过程。正常的亲子活动在高清摄像机面前变成秀和娱乐,电视台在疯狂抢夺明星资源后开始抢夺并压榨能带来高收视率的“星二代”。

4.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2013年6月,某网友上传的一段讲述端午节由来的小学作文内容截图走红网络,其中的一句话“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被作为网络流行语迅速传播,短时间内成为热门话题。“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多用以表示惊讶与讽刺。

5.待我长发及腰

“待我长发及腰”据考来自叶迷的言情小说《十里红妆》,“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诗词讲的是缠绵的爱情,网友顺势发挥创意进行造句:“待我长发及腰,秋风为你上膘”、“待我长发及腰,拿来拖地可好”„„各种令人捧腹的造句令“待我长发及腰”充满调侃和搞笑,却消解了最初的真诚和诗意。

6.喜大普奔

网络用语,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形式。在过去的新闻写作中常常以一种程式化的叙述方式出现,多含有过分夸张之意,表示一件让大家欢乐的事情,大家要分享出去,相互告知。目前,在网友的大量使用中,也含有幸灾乐祸的性质。

7.女汉子

女汉子,是指一般行为和性格向男性靠拢的一类女性。在职场中,女汉子们不会撒娇,性格大大咧咧,异性缘好,与男生称兄道弟,出口成“脏”,战斗力强。生活中,女汉子不喜欢化妆,可以不用甩干桶,手拧就干,打大型游戏小菜一碟。她们过于独立、自强和豪爽的男子气概被认为是女性不应拥有的特质。

8.土豪

“土豪”原指在乡里凭借财势横行霸道的坏人。土豪被中国人所熟知,与土改和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有关。网络中,土豪是指有知识没文化、有财富没精神、有成功没追求、有排场没内容、有外表没灵魂的人。

9.摊上大事儿

蛇年春晚,小品《你摊上事儿了》“笑果”不错,使此语迅速成了流行语。所谓“摊上大事儿”自然不会是什么好事、喜事、乐事,而是指某个人惹上祸端。一个人如果违法乱纪、胡作非为,早晚会摊上事儿,摊上大事。因此,该批就批,该罚就罚,该抓就抓,该判就判,让那些有“事儿”的人受到应有惩戒。

10.涨姿势

“长知识”的谐音,意喻让人长见识了,开眼界了。起初,涨姿势只用于见到新奇事物,往往指不好的反面,用于表示惊讶的语气,在小范围网友之间传播,后普遍被理解为长知识或者对于自己惊讶之情的适度夸张。本报记者桂杰

推荐阅读:

上一篇:纪检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下一篇:古代交友称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