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保险学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主题下,高质量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造就“双创”人才,是高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与具体体现。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保险学科教育的发展轨迹与现状,接着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构建保险学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组织结构的思路,最后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创新创业模式三个维度着手,构建了保险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等院校保险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等院校保险学论文 篇1:

人身保险课程改革研究

摘 要:《人身保险》是保险学专业的必修主干专业课,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居主导地位,是保险学科体系中的核心内容;鉴于人身保险课程的重要性,我院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本文介绍了我院人身保险课程存在的缺陷、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的内容。

关键词:人身保险;人身保险课程;改革

2012年,根据国内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分类,立足于我院三本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我院确立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这一目标确定后,我院紧跟着对各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相应修订。保险学专业作为我院的特色专业,也相应的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

一、我院人身保险课程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院人身保险课程进行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要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与之相匹配,否则将是空谈。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是要充分体现本专业特色,以培养卓越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原则,明确人才培养的应用性、针对性和适用性,突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加大课堂实践性教学力度,真正实现由知识型教学向应用型教学转变,形成以应用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模式。

2、市场需求呼唤着我院人身保险课程进行改革

保险行业属于服务业,在保险人才需求市场上,人才需求方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他们在人才招聘时不仅要求应聘人员有专业背景和较高的学历,还要求应聘人员能有相关工作经验,上岗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独当一面。而人才的供给方——各高等院校,由于他们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输送的专业人才与保险市场的需求不匹配,这就使保险人才市场上出现了这样一种怪象:一方面,保险公司大量岗位空缺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同业之间挖墙脚现状严重;另一方面,大量的保险学专业毕业生四处找工作,四处碰壁。出于这种怪象,对高等院校的保险学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3、保险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促使我院人身保险课程进行改革

我院保险学专业从开办至今,已经经历了十二年的发展。招生人数从最初的每届几人到每届几十人再到2012届和2013届的一百多人,招生规模从原来的一个班变成了两个班。该专业在经历了辉煌的发展后遇到了一定的瓶颈,如生源减少。我院2014年仅招到22名学生,生源是一个专业发展的生命线,没有了生源,这对于我院保险学专业的发展来说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想扩大我院保险学专业的生源,吸引更多的高考学子前来报名就读,就必须改革我院保险学专业的教学,提高保险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打响我院保险学专业的知名度。

二、我院人身保险课程教学存在的缺陷

1、教学方法单一

基于大学教育自身的特点和大学生自身的优势,大学课堂上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实验法、课题研究教学法、指导自学法等。各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任课教师可根据所担任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组合,提高教学质量。

在我院,各种类型的课程运用的最多的还是传统的填鸭式课堂讲授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一人站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人身保险课程也不例外。据了解,我院人身保险任课老师整个课程教学中基本上采用的是课堂讲授法,只有在某些章节穿插着一些案例教学法,有的时候偶尔会运用到一次项目教学法,至于其他的教学方法根本就没用过,教学方法极其单一。

2、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我院人身保险课程目前在课程安排上是45学时的纯理论教学,没有安排实践学时。众所周知,理论性的东西讲得太多太细,占用大量的课时,而缺乏实践教学,就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对该课程不感兴趣,导致厌学逃课。此外,我院该课程在考评时,没有实训考核,考试成绩只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部分组成,甚至有的老师不给平时成绩,只看卷面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教师自身缺乏实践性

人身保险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实用性较强,这就要求人身保险专业的老师应是既具有教师资格证,又持有权威性的人身保险从业资格证,既懂保险理论,又精通保险实务,熟练掌握寿险流程并能运用自如的“双师型”教师。然而,我院的绩效管理促使教师大多忙于学校的绩效考核,一门心思扑在提高学位、发表论文及课题研究上,将教书育人放在了次要地位。从事人身保险教学的老师不要说进寿险公司挂职锻炼,很多老师根本就没去过寿险公司,搞不懂人身险业务操作流程,只能照本宣科,教出的学生难免与寿险市场的需求脱节。

三、我院人身保险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1、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

首先,突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改变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不主动思考回答问题,课堂不积极发言,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考前突击,考场作弊的现状。其次,对人身保险课程的课时进行改革,增加实践课。我院人身保险课程由原来45学时的纯理论教学,改为48学时的理论教学和8学时的实践教学,共56学时。为了使保险学专业能够更好的实现实践教学,我院新建保险实训室,开设实训课。使学生能够通过模拟实训进一步巩固人身保险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寿险公司业务管理工作基本流程,以及客户服务业务的主要内容和流程,解决承保和理赔中的具体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2、把握整个专业的课程设置,调整好教学内容

保险学专业开设了保险学、人身保险、保险法、保险营销学、保险核保理赔等一系列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都是相互联系的,有的甚至许多内容重复。教师在担任人身保险课程的教学时不能把该课程孤立起来,应与之融合到整个课程设置中,处理好人身保险课程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和互补关系,避免本末倒置和重复讲述。如保险合同、保险的基本原则是保险学、人身保险、保险法这些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知识,在保险学中重点讲述后学生可能没有完全掌握,那么在人身保险课程中还应结合案例重点讲而不能不讲。至于寿险精算理论、利息理论、人身保险营销、人身保险核保与理赔这些内容,都相应的开设了专门的寿险精算与利息理论、保险营销学、保险核保理赔等专业课,则在人身保险课程中可不讲。

3、实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多渠道教学

现阶段,我院培养重点还放在校内资源上,应积极利用校外资源,开展第二课堂,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可邀请银监局、保监局领导以及保险公司资深成员来我院为保险学专业学生开设讲座,推动第二课堂建设。其次,创建与保险公司相应部门的校企联合教学模式,积极组织学生进入保险公司去了解操作流程。学生能够直接与保险公司人员交流,对于其困惑的问题可以在实践中了解与掌握,便于学生知识点的运用。同时,由老师指导,学生自发组织市场调研、公司实践和模拟法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化教学内容和效果。

4、培育“雙师型”师资

保险公司的培训讲师都是在一线营销岗位上锻炼一定时间后才有机会晋升讲师,因为只有自身经历与实践过,讲师在授课时才更加有底气,才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才能使自己所授内容更有说服力,让学员更加信服。高校保险学专业教师也应如此。高校在第二课堂的建设中,在学生深入保险公司实践操作时,让老师也进入保险公司挂职锻炼,培育“双师型”师资。

参考文献:

[1]《人身保险》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刘桂梅,保险职业学院学报,[J],2010 年第6期(总第 133 期)

[2]《人身保险》课程教学方法探析,陈欣欣,财经界,[J]

[3]人身保险课程教学改革探析,方荣军、刘玉焕,市场周刊·理论研究,[J],2008 年10月号

[4]提高保险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仝爱华,经济研究导刊,[J],2012年第31期,总第177期

[5]高等院校保险学教学改革探索,戴丽,商业经济,[J],第 2013 年第 5 期

[6]保险学教学改革研究,曹时军,刘冠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2013年4月第2期

作者:肖迎春

高等院校保险学论文 篇2:

我国高校保险学专业“双创”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探析

摘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主题下,高质量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造就“双创”人才,是高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与具体体现。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保险学科教育的发展轨迹与现状,接着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构建保险学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组织结构的思路,最后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创新创业模式三个维度着手,构建了保险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关键词:保险专业;双创;人才培养

一、我国保险学科教育的发展轨迹与现状

(一)历程回溯——保险学科教育的发展轨迹与现状

1.发展轨迹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保险学教育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变革和发展期,高等教育领域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极大的促进了我国高校保险学教育的发展。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无保险学专业。[1]受国家政策影响,许多高校相继撤并或取消保险专业。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99年,教育部批准增设了若干专业目录之外的专业,其中,保险学在新增目录外专业中排名第四。由此,大量高校获得教育部批准或备案,相继开设保险学本科专业。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通过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来适应和引领高等教育发展。[3]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常态,高校角色定位已转变为服务和引领同步,这就要求保险学教育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引导。

2.发展现状

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130余所地方高校(含专科学校)开设保險及其相关专业,结合既有文献,我国的保险学教育可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着眼目前,高校保险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基于“双创”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创新创业为主要价值取向,构建完备的组织构架、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实践模式以及评价机制,争取培养一批高思想道德、深理论知识、强实践能力的新型保险人才。

二、保险学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组织结构构建思路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各构成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核心是研究分工与合作的关系。笔者将从宏微观两个层次来论述,其中宏观层面主要论及政府、学校、社会企业及其各自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微观层面主要论及具体的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各部分组织的职能与与运行方略。

1.宏观层面

立足于本土语境,校企协同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势必对政府政策有所依附。由此,便产生了政校企“三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政府作为顶层设计者,发挥着统筹主体的作用,在其辖区及职能范围内,积极利用政策为校企协同创造机会、条件和平台;学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和供给方,是此间的重要主体,充分利用校企深度协同合作的机会,将专业学习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深入改革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作为人才需求单位,对本土化、专业化的人才拥有极大需求量,在校企协同模式下积极参与人才培养,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共同体,共同建设师资,推进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深度融合,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提高学生人才培养质量。

2.微观层面

保险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来涵养于所在外部环境构成的育人方略之中,二来又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因此,微观层面的组织结构聚焦于保险专业校企协同培养“双创”人才过程中具体会牵涉到的主体。

如图所示,微观层面其实形成了一个链状的组织结构,发端于保险专业创新创业工作室,这是许多学校保险专业欠缺的一部分,却是解决创新创业教育和保险专业教育“两层皮”问题的良方,在保险专业创新创业导师的带领下,保险专业学生可自愿结成创新创业兴趣组,运用所学的保险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理论,投身于保险创新创业活动中;其次是二级学院,除开学院制教学模式外,许多学校保险专业都依附于某一二级学校成立,那组织相应比赛的任务便理应由二级学院承担,采用学院承办,保险专业主办的模式,为保险专业学生搭建技能应用平台;再次是学校层面,应当对双创教育有所规定和规范,例如由教学主管部门牵头,各相关单位联动配合、协调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开展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最后在社会实践平台上,企业应当与学院或保险学系直接接头,对口培养保险专业“双创”人才,为保险创业提供专属孵化渠道,为保险专业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基地。

三、保险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教育体系的具体设计

1.课程体系的构建

借助前文提到的课程群思想,并遵守开放性、实践性、全面性、创造性的原则,这里笔者试图搭建保险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具体如下:

保险学科教育区别于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即在于课程的安排上,即培养重心的不同。因此,可以说通识教育课程仍然是保险专业“双创”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次是保险专业课程,由保险学原理入门,辅之以保险法、保险会计、保险精算等为保险经营管理服务的课程,高质量的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部分。再就是技能导向课程,这是专业课程的检验阶段,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具体步骤,其中就包括保险业务的实训,主要包括模拟实验类、实训基地类、企业实习类等。最后是创新创业课程,要培养“双创”型人才,创新创业课程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应当将其贯穿人才培养的全程,从通识课程出发,传授其创新创业精神;逐步导入创业活动课程,激发其创新创业潜能;再结合专业知识,形成专业特色创业课程,对准保险行业前沿,进行试点创新创业;最后将其投入孵化基地,进行实践阶段的课程培训,一步步引领其投入市场。

2.教学模式的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大致由以下几种,1.课堂教学。主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理论知识,使其了解国内外创新创业现状,创新创业所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以及注意事项等;2.案例教学。将现实生活中的创新创业案例作为教学素材,通过对这些素材的剖析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专家讲座。指邀请企业家、创业园区或孵化基地管理人员及政府部门专家等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讲座,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相关政策、讨论相关举措的平台;4.活动开展。通过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激发其创新创业潜能;5.商业实战。指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创新创业计划,充分利用现有的创新创业虚拟环境和实战训练系统进行创新创业模拟和实验设计,这是检验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3.创新创业模式的构建

针对保险专业,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构建本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一是充分挖掘保险行业丰富的案例库。将鲜明的、富有启发意义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充分融入该案例中去实施计划、寻找方案。二是开展多样化的保险专业实践活动。将保险学科知识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应用结合起来,以此突破以往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所带来的思维桎梏,主动靠近社会和学术界的前沿的同时也为本专业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三是加强保险专业模拟实验课程的针对性。目前市场上针对保险专业开发的实训平台多种多样,校方或院系在选择系统时应该提前做充分的调研,同时,教授模拟实验课程的老师也应当提前接受相应的课程培训,以便及时处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四是完善保险专业师资结构。与合作企业加强人才交流,首先可以将保险行业内的精英纳入学校兼职教师行业,为学生带来业界最鲜活的资讯和实战经验;其次,可以将校内的全职教师安排到企业挂职培训,以了解保险行业现状,改变自身知识结构以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占仁.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化特性与发展取向研究[J].教育研究,2016,03:56-63.

[2]卓泽林,赵中建.高水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4-71.

[3]王香兰,晋颖,付正,等.地方高校校企“协同育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7,9:24-26.

[4]郝演苏.改革开放引领保险教育走进新时代[J].保险研究,2018,12:88-91.

基金项目:“校企协同”背景下保险学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湘教通2018项目编号465);湖南工商大学第20批教研教改课题第28项。

作者简介:

王韧,女,湖南工商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与保险;邹雪莹,女,湖南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

(湖南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410205)

作者:王韧 邹雪莹

高等院校保险学论文 篇3:

医学院校医疗保险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探讨

[摘 要]医疗保险专业是不少医学院校开设的新兴交叉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专业知识结构比重不合理、不同科学间的知识渗透与融合不够、实践教学课时不足且与实际操作相脱节等问题,应当从专业知识体系结构的内容与关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医疗保险专业 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

中国保险业恢复近30年来,保险学专业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从全国已开设保险本科专业(或方向)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两类院校:一是财经类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经管类院系,二是医药类院校开设的医疗保险专业方向。就后者而言,从1995年起全国有三十多家医学院校开设该专业方向,并成为高校开办医疗保险专业的主要力量。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各高校形成了各自的专业培养和发展体系,但由于开设时间、师资构成、学科建设等原因,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存在不少问题。

一、医疗保险专业课程设置的特殊性

医疗保险专业具有学科交叉性强的特点,其学科特性既非临床医学专业的简单复制,又有别于普通的社会科学专业。它是集医学、金融保险、法学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跨学科的新兴专业。[1]就医学院校开设的医疗保险专业所涉及的保险学、医学、卫生管理学等学科专业间的关系而言,应当是一种平行型的交叉专业建构,是医学与保险学专业的同时纵向展开,在具体设置上采取的是“医学院校医学优势专业+保险学专业”的复合方式。这种专业设置方式直接决定着其课程设置的特殊性。从大多数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开设的课程来看,除了基本的公共课程之外,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块,大多由医学基础板块、金融保险板块、卫生管理板块构成。以N校为例,该专业方向(四年制本科)开设近十年,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增加学生就业面,其核心课程涵盖了医学、经济学、管理学、保险学等各类课程30多门。其中,医学课程因其特殊性,需要较多的课时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主要包括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等;而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是保险学专业课的必备基础,主要包括数学类、经济类和管理类课程;保险学类的主干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等。

二、医疗保险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核心知识在课程设置中的结构与比重不合理

在医疗保险专业的知识体系当中,保险学特别是与人身保险相关的知识构成了该专业的核心知识,这种知识结构应该体现在课程设置结构当中。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课程设置过程中盲目设置过多的相关知识点,反而导致核心课程的设置不足。以N校为例,虽然专业课程安排很多,学生上课压力也很大,但是用于开设保险学(包括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专业知识的课时还相对不足。医学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保险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比例显得不够合理。另外,课程设置中专业限选课程内容太少,没有能够体现保险学中非医疗保险方面知识点的构成比例,这也不利于将来学生更好地适应细分人才市场的差异化要求。

(二)课程设置中没有体现多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

虽然医学与保险学两大学科之间具有学科结合点,但是从专业课的内容设置来看,基本上还是将医学学科的部分基础课程(如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和保险学学科课程(包括经济学类的基础专业课和保险学类的专业课)简单拼凑在一起,没有能够开设强调临床医学知识与保险学知识相互融合的课程(诸如疾病保险核保理赔等)。在这种课程结构中,学生所能获得的知识也是网格化的,比如由于专业课程开设先后顺序不同,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往往在一二年级开设,学生当时还没有接触到保险学的专业知识,形成了两个关系紧密的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在学习时间上非同步性,结果导致无论是教师授课还是学生学习都很难做到知识的渗透与融合。

(三)实践教学课时不足且与实际操作相脱节

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疗保险专业设置的初衷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但现实的课程设置情况是实践教学的课时普遍不足,并且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实际操作脱节严重。从N校医疗保险专业课程设置和实际实施效果来看,大部分课程都是理论授课,仅有少数课程安排实验见习讨论环节,而这类课程一般都是通过实验软件进行模拟实验操作,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也很少,而真正能够让学生现场锻炼实际操作能力的见习安排几乎没有。另外,实习内容缺少规范性,未能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整合。N校医疗保险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假期社会实践、劳动以及毕业实习的安排上,假期社会实践和劳动大多是与专业相脱节的,而应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毕业实习也时常因学生只为获得学分而选择跟专业无关的单位进行,且在实习阶段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进行实践指导。

三、医疗保险专业课程设置完善的对策建议

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基本原则,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体对策建议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构建以医学、经管、保险为支柱的知识体系

在医疗保险专业中,医学、经济管理与保险学是其知识结构的三大支柱。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主要划分为这三大类知识模块,这有利于学生对整体教学内容的宏观把握。其中,医学知识作为医疗保险专业的基础知识,其作用不容忽视。从商业寿险的实务核保理赔的环节来看,其具体操作中实际使用的专业知识大致是:保险专业知识占20%左右,医学专业知识占80%左右。在核保的审查过程和理赔取证过程的前期和中期,大部分是医学知识在起作用,在决定保与不保、赔与不赔、怎么保和怎么赔时保险知识才显山露水。[2]这足可见医学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就医学基础知识课程而言,应保证其基本的课时量,让学生能够通过在校的理论、实验和实践的学习,掌握他们毕业以后难以通过再培训而学习到的基本医学技能。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可以适当减少或合并课程,从而适当增加保险类的核心课程。考虑到经济管理类课程为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奠定必要的基础,因此可以在学生的选修课中适当增加这类课程的应用性教学。而对于保险类课程的设置更应适应目前的社会需求,在课程种类和课程数量上侧重于商业保险。同时,在设置基本的保险类必修课之外,还可以考虑从选修课中设置商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两个方向,让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和导向性。

(二)实现医学、经管、保险三大知识体系结构的有机融合

划分三大知识体系能够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医疗保险专业知识的整体结构,但更为重要的是,三大知识体系要实现有机融合、合理衔接,这是学生有效掌握知识、更好的实现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必要条件。因此,一要科学研究各科目之间的先行后续关系,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二要改变目前专业师资队伍存在的知识结构较单一的现状。医学类教师缺乏经管保险知识,保险类教师基本不懂医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以做到将保险知识和医学知识融会贯通,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难以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影响其就业后的专业能力发挥。因此,可以对现有专业教师进行再培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这些教师提供培训,配套一些相关的激励措施。三要对现有单一性质的教材进行改进,编制各类复合专业性质的教材。比如医疗保险专业的医学课程可编制非临床医学专业的教材等。[3]

(三)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说来,一是要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通过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创业设计比赛、保险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积极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学校与保险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建立实践基地。一些应用性课程可以聘请保险公司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来担任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学校专业教师也可以积极参与保险公司的实际工作,以提高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订单式地为保险公司培养和输送人才,鼓励学生多到实践基地实习,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三是结合专业特色完善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设置。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按照学生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不同特点,围绕职业生涯设计选择不同的指导内容和重点,实施全程化指导。将就业指导与专业课程授课内容、社会实践等各种途径有机结合,让学生尽早了解医疗保险专业的社会需求现状和行业发展前景,使其在专业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增加实践技能,增强择业信心。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均土.大学生就业能力与高校的课程设置——来自美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3).

[2] 袁杰,郑先平,周宇燕,付昕.我国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建设的理性思考[J].中医教育,2007,(1).

[3] 吴琪俊,赵云,黄宏思.医疗保险专业的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张丽

上一篇:三年级教师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学校副校长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