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2022-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转变

摘要:生态文明是在物质生产、社会制度和价值理念几个方面对人类提出新要求的最新文明形式,是人类自身对传统文明的深刻扬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意。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行节约能源资源战略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收稿日期:2011-06-11

作者简介:崔道文(1978-),男,贵州沿河人,贵阳学院马列主义教学部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逻辑学、西方哲学等。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这是我们党首次将“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必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重大影响,要践行好这一全新理念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生态文明是对传统人类文明的扬弃

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纵向历史演进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从横向社会结构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社会文明的结构要素之一,由于其着重强调解决人类如何正确处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根本性问题而在整个社会文明结构中占据基础地位。

生态文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般可将其分成三个方面:一是价值观念的层面。生态文明是由生态安全观、生态生产力观、生态哲学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教育观、生态文化观、生态伦理观、生态住宅观、生态交通观、生态城市观等构筑的价值观念体系。二是制度层面。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为基础,重构经济体系,发展绿色经济;重构科技体制,发展绿色科技;重构文化、教育、政治等体制,实现社会的公正平等,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高度文明进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三是物质生产的层面。生态文明是人们生产活动的产物,也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结果。在生态文明的社会中,人们不能像工业文明时代那样站在自然的对立面自我中心地粗暴改造和征服自然,而必须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文明地善待自然,始终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2](P.11~12)

因此,生态文明是在物质生产、社会制度和价值理念几个方面对人类提出新要求的最新文明形式,是人类自身对传统文明的深刻扬弃。从文明的历史形态看,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都属于初级文明;以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工业文明则是这样一种文明:现代的任何一位公正的观察家都可以强烈地一方面感受到物质生活的舒适、知识的增进与传播、迷信的衰落、相互交往的便利、举止态度的温柔、战争与个人冲突的减少、集全国乃至全球之力所完成的伟大工程等;另一方面感受到个体自主能力的丧失、人造品的铺天盖地、单调刻板的机械式理解、不公平与毫无希望的贫穷[3](P.48),尤其是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导致的人类发展的不可持续的严重危机。

人类的文明史告诉我们:发展才有希望,但像传统工业文明那样发展却没有希望。因此,我们必须对传统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进行积极扬弃,走一条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是一种积极的发展的文明形式,要在发展中解决工业文明遇到的问题——发展方式的异化。发展方式有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经济是首要的基础的方面。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意。

(一)经济发展方式可以转变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发展的途径、手段、方式、方法和形式的总和。一定的经济发展方式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数量、质量、速度和效益。因此,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经济效果。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将经济发展方式分为粗放型与集约型。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个社会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来维持产出水平,即单纯依靠劳动、资本等要素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发展;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个社会主要依靠要素内在质量的提高及利用程度或要素总和生产率的提高来维持产出水平,即主要靠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结构调整和制度变迁等来推动经济发展。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虽然短时间经济增长率很高,但是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不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一般情况下,通过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制度安排等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旧的经济发展方式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通过生态评价、生态规划和生态建设,使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实现最优化融合和良性运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更注重经济与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在要求经济保持合理的数量增长时更加强调经济质量的提高。在生活质量上,生态文明观承认工业文明观中关于物质生活是生活水平的基础的观念,但拒绝工业文明观中单纯追求物质享受从而造成大量浪费、高度污染的物质消费主义方式,把物质享受、精神追求和生态环境的要求都调适到一个应有的位置,形成有机的生活质量整体。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和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一是发展当中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显得突出,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二是结构失调,需求结构过多地依赖出口、依赖投资,产业结构过多地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经济增长主要应该依靠科技进步、制度优化和管理创新,但是现在我们还是更多依靠物质投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效益低下等严重后果,严重影响发展的可持续性。这种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与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要求背道而驰,因此必须转变。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发展中,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以下方面的突破:一是需求结构要由依靠投资和出口推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共同拉动发展转变,尤其是强化市场导向型的扩内需、促消费;二是产业结构要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依靠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发展转变;三是要素资源投入要从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投入发展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发展转变;四是资源利用方式从“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的单项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这样,在物质形态方面,创造新的物质生产形式,改造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如循环经济、绿色产业等,从而在根本上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对策思路

(一)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发展模式,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矛盾,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去解决。不应当放松发展,停下来去处理这些问题,然后再图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1] 

(二)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

在现有条件下,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往往存在冲突和矛盾,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因此,必须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4]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因此,必须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由传统粗放型产业结构向现代集约型产业结构转变。一是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现代农业;二是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三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先进制造业;四是加快发展服务业;五是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是要全面增强技术创新的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科技水平。同时,要坚决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停污染环境、浪费破坏资源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四)推行节约能源资源战略

资源能源约束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可避免的挑战。必须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资源环境税费制度,健全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标准,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建设各领域各环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4] 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党的十七大报告[EB/OL].新华网,2007-10-24.

[2]高艳主编.永远的家园[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3][英]雷蒙•威廉斯著.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北京:三联书店,2005.

[4]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新华网,2011-3-16.

[责任编辑:杜红艳]

作者:崔道文

第2篇:发展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提要:生态农业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作为农业大市——陕西渭南市,必须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首要任务,走高效生态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采取得力措施、扎实做好发展生态农业的各项工作,努力加快 “环境好、产业强、百姓富”的渭南现代化农业建设。

关键词:生态 ; 农业 ; 生态文明;对策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史,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生产出足够多的粮食及其副产品,以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和不断增长的需要。从世界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来看,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近代农业之后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但现代农业的发展在获取高产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美国农业学家针对农业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带来的危害问题,很早就提出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生态农业的勃兴,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世界农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生态农业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科学家已提出由“无机农业”转向“有机农业”思想。法国学者提出“机械技术现代化”必须与“生物技术现代化”同时并进。英国在1975年成立了国际生物农业研究所,专门研究生态农业和生物农业,菲律宾、泰国、以色列、东欧各国等均已将注意力放在对土地轮作和间种、复种、套种以及耕作技术的改进上。生态农业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根本趋势。

在农业和食品加工业作为第一大产业的中国,生态农业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前提的生态农业,以解决国家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生产力落后的问题,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渭南是农业大市,全市总人口554万,农业人口390万,耕地面积870万亩。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农民收入低是渭南市情的最大特点。渭南人用什么样的发展思路来建设渭南,怎样才能既做到保护环境又发展了经济,是目前渭南面临的主要课题。近年来,渭南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渭南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途径并取得实质性的成效,但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农村的社会、经济、生态之间也出现了种种不协调的现象,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着资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经济上虽取得了较快的增长,生态上却付出了巨大的的代价,真正解决农村发展问题需要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来指导。因此,生态农业就成为渭南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解决了农村生态建设问题,渭南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全面实现。另一方面,渭南市人口居多的基本市情决定了即使达到较高的城镇化率,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也仍会有相当数量的人居住在农村地区,从事相关产业。发展高效的生态农业,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的指引下,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面貌,最终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建成 “绿色渭南”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渭南市发展生态农业的现实基础

(一)渭南市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

1、区位、自然环境优良。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公里 ,东西宽149.7公里,位居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 东大门”。渭南素以农业著称,土地广阔,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适中,历来是陕西最优的农业生态区。可耕地占总面积的96%,成为陕西省和国家生产布局中初具规模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2、交通条件优越。渭南地处我国版图中心,陇海、西延、西南、郑西高速等6条铁路穿境而过,连霍、京昆两条高速公路连接东西,3条国道及7条省道四通八达,公路密度和高速公路总里程均居陕西之首。随着郑西、大西高铁的全线贯通,渭南15分钟可达西安,2小时直入郑州太原,4小时可进北京,5小时直通上海,内联外引十分便捷。从市场战略角度分析,东可出击中原,北能辐射晋、蒙,西进西北五省,南达云、贵、川、藏。承东接西,呼南应北。渭南新鲜的蔬菜瓜果、肉奶等农产品可以及时运输到各地的市场和超市,具有路程短、运输快、费用低的优势。

3、特色产业优势。近年来,素有“陕西粮仓”、“陕西棉库”之称的渭南市不断创新思路、调整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根据“稳粮、优果、增菜、兴牧、促林”的农业发展思路,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充分发挥地区粮、棉、油、果、禽、牧等农业资源优势,以畜牧养殖、设施瓜菜、有机果品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导,大力发展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奶畜制品;适当调减粮食作物面积,强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走出了产业集聚、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现代农业,特色农业成为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主渠道。2012年,粮食喜获丰收,总产293.89万吨,增长7.5﹪,总产连续五年再创历史新高;果业面积、产量、产值保持“三增长”,全市水果面积达256万亩,总产290万吨,产值78亿元,分别较2001年增长3总产293.89万吨,增长7.5﹪、11.5﹪、8.3﹪;休闲农业产业快速发展。2012年全市休闲农业经营规模和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休闲产业园区、休闲农庄、休闲农家96个;农业龙头企业迅速崛起,“链状”经济拉动产业发展,形成了粮食、果蔬、畜产品和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四大类龙头企业群,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4、良好的政策环境。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3」2005年以来的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鼓励和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着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制订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并投入了大量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的农业开发、文化、教育等与民生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用直接补贴资金的办法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和绿色环保生态农业。陕西省委、省政府以及渭南市委、市政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把我省建设成为“三强一富一美”(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为标志的西部强省,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苹果、猕猴桃、核桃、红枣为重点推进果业提质增效,以设施蔬菜、园区养殖为重点提升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培育多元化深加工体系,打造国内一流的绿色果品基地和蔬菜、养殖基地。”「4」渭南市绘制出了以建设人文绿色“文明东大门”为主要目标的陕西东大门建设蓝图。出台了促进“渭南大地园林化”建设实施意见和打造“关中水乡”规划,渭南市发展生态农业具备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渭南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制约因素。

1、思想观念落后,生态意识比较淡薄。虽然近年来渭南市大力实施了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民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但与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由于年青人多外出打工,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相当部分农民重个体经济利益、轻社会生态效益,重当前土地产出、轻长远持续发展,重数量外延增长、轻质量品质提升。落后的思想观念成为制约渭南生态农业的的首要因素。

2、自然灾害频发,影响农业增产丰收。渭南市地处内陆,属东部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雪灾、大风、暴雨、冰雹、山体滑坡等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频繁,境内降雨不充裕且时空分布不均,渭北旱原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农业生产既要靠天吃饭,又离不开灌溉和旱作生产。虽然近年来渭南市初步建立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出台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减少了自然灾害发生带来的损失,但由于自然灾害的不可控性,依然严重影响着农业增产丰收。

3、生态农业发展的推广普及力度不够。近年来,渭南市在生态农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加速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和农村环保工作中,渭南市以中心城市创模带动各县(市、区)创模,城乡梯次推动,开展了一系列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和生态县(乡、村)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环保专项整治和生态建设,以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生活垃圾处理等工作为重点,积极探索农村环保的新路子。在提高生态效益、调优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生态农业技术应用的普及率、转化率、贡献率还很低,降低了生态农业发展空间。

4、生态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不够。渭南市在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农产品加工、品牌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要求来看,还存在着基地建设质量差、产出效率低下;加工水平低、尚处于卖原料和加工初级产品阶段;龙头不强,龙头企业发展处于“小的长不大、大的没做强”的状况;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组织发展不够,社会化服务方式有待改进。

二 渭南市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一)积极宣传生态理念,提高农民环境意识。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5」发展生态农业,树立生态理念至关重要。树立生态效益是长远的经济利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加强生态建设就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理念。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开发利用资源与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现代农业就是高效生态农业,是节约型农业和循环农业的观念。近几年,渭南市围绕以建设“绿色渭南”为主题的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但环境教育工作重点一直在城区,农村环境教育宣传工作还显得相当薄弱,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普及覆盖面不广,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淡薄。渭南市发展生态农业、解决渭南农村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让农民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自觉投身渭南生态农业建设的主动性和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宣传活动要坚持从渭南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图书、报刊、幻灯、网络等各种载体,采用专访、系列报道、专题片、培训以及文艺表演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生态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大力宣传农村生态恶化对农民生存环境的危害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着重宣传有关节水、节电、节肥、节药的生态农业实用的环保科普知识;围绕打造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向农民宣传绿色食品知识,加快优化渭南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绿色高效农业。

(二)做好“林” 、“水”两篇文章,全力打造“绿色渭南”和“关中水乡” 。2013年1月5日召开的市四届三次全会提出渭南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要的是解决“林”和“水”的问题。森林具有保护土壤、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改善小气候等功能,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处于首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加快东大门建设中,渭南要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根据地势地貌,区分不同立地条件类型,建设北部山区水土保持林带、中部原区田园景观经济林带、南部山区水源涵养林带;以绿化美化家园为目标,大力开展农村绿色家园创建活动,对进村道路、巷道、宅前屋后及村旁空闲地,植绿造绿,美化乡村人居环境;依托境内的山体、河流、干渠等生态空间,形成以“一山(秦岭)、一塬(渭北台塬)、三河(黄河、渭河、洛河)”为主体的生态网络构架,加快黄河、渭河、洛河及秦岭北麓、渭北丘陵沟壑区五大生态区建设;大力实施城市森林化、城镇园林化、乡村绿荫化等林业生态工程,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渭南与水有着复杂的情结,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又为水所困、为水所害。渭南是个缺水的地区,自然灾害以旱灾为最,全市干旱发生频率为71﹪,进入2013年之初遭遇13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渭南又是一个水资源较为充沛的区域,陕北、关中两大区域超过一半以上国土面积的径水通过黄渭洛三河交汇渭南、汇聚渭南,沿黄渭洛三河有大面积湿地滩涂。打造“关中水乡”,应重点加快治理渭河以及南山支流,确保安澜;打造黄河湿地,实施龙门至潼关段以芝川、洽川、三河口等为标志的百万亩水景湿地保护开发工程,提升经济和生态两大效益;加快“太华湖”、“少华湖”、“卤阳湖”等建设,实施“引黄入渭”、“引清济湭”、大中型灌区续建改造等工程;加大洪水资源利用力度,实现对水资源统一配置,统一调度,有效扩大灌溉面积;抓好水污染治理,提高农村清洁用水入户率,解决好城乡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构建农业高效抗旱减灾体系,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设施农业,打造区域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基地。

(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着传统农业大市的渭南,在建设生态农业过程中,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以现代农业先行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推行优质粮食、优质畜产品、优质林产品、特色农产品等“三优一特”工程建设;突出优质、高效、安全、做大做强绿色、生态农产品牌;优化品种、扩大规模,打造绿色安全蔬菜新名片,重点支持苹果、酥梨、花椒、柿子、冬枣等特色果品生产,加快渭河沿岸和渭北蔬菜产业,建设服务全省的“菜园子”;实施畜牧产品化工程,重点支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优质安全畜牧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扶持特色饮料、专用面粉、食用油料、特色肉制品等食品加工业,打造绿色安全、高效优质的“大厨房” ;推进“农民万元增收工程” ,进一步引导农民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支持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开发高效农业、休闲农业及乡村民俗游、农家乐;着力推进实施农业良种繁育、土肥检测、疫病防治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工程,重点抓好质量、产地认证和品牌、商标注册,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加快推进生产过程机械化,畜禽养殖主要环节自动化,温室生产智能化,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农产品销售信息化。

作者:程教过

第3篇:论生态文明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发展却是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文明行为三个方面进行,其中,树立生态文明观是首要任务,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用教育和影响两个方式促进生态文明观的培育,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屈朝霞(1971-),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党总支副书记,教授;董国静(1988-),女,天津人,华北电力大学政教部硕士研究生。(河北 保定 071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项目编号:2013010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下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以来,短短三十年中,我国的经济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表现在生态环境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比计划经济而言,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引入了竞争机制,竞争必然导致资源消耗加速,环境污染加重。其次,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发展极其落后,我国必须把所有精力都集中于经济建设,却忽略了生态环境问题。再次,由于科技落后、环保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对资源开采过度,利用率低,对环境也是只顾污染、不思改善。一系列的原因导致我国目前面临极其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匮乏,水资源紧缺,全国有2/3城市处于缺水状态;石油资源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5%,铁矿石等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55%;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严重,60%以上的河流遭到中度和重度污染,25%地下水污染严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灰霾现象,目前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我国占大部分;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石漠化面积占1.3%,8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弱。

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改善生态环境,也采取了很多相应的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这些努力还是不够的。因此,党和国家进一步加强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视,并于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论述。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所谓生态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发展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的”。而生态文明建设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文明行为,制度和行为都是在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树立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属于意识观念范畴,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提出了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的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一定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展开的,目的是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主要方式是教育和影响。为了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教育和影响两个方式入手:

1.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方式

教育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对“人类社会中大量的、独立而专门进行的关于知识、技能、道德等的灌输活动、传授活动、引导活动、构建活动、交往活动、对话活动等的泛称”。狭义的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是学校组织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活动。这里所运用的只是教育的狭义概念。

教育的对象应主要集中于青少年学生。因为,青少年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对新事物、新知识接受能力强,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并且,青少年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用教育的方式使其树立生态文明观能够取得更高的效率。教育应主要囊括以下内容: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自然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然加以改造。但是,人对自然的改造不是盲目无节制的,而是要依据自然规律并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科学理论,具有指导意义,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中应作为核心内容。因此,在学校的“两课”课堂中,应凸显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教育。

(2)生态现状教育。当前,我国乃至全球都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然而,青少年学生在校园中生活且把所有都集中于课本学习上,以致于他们不能全面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程度和后果的严重性。因此,在课堂教育中应适时穿插时事,让学生们清楚最新的“数字”,这样能让他们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3)生态道德教育。高尚的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由于不良思潮的涌入和家庭、学校教育缺失等原因,青少年学生的道德逐渐偏离轨道,他们意识不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高尚的行为,也看不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是可耻的行为,这是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生态主体地位,增强对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性,自觉履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责任和义务。

(4)生态实践教育。理论的学习需要联合实践,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的教育中应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如参观污染区、清理污染物等,这样可以给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造成强烈的冲击,激发其环保动力。

2.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持久、稳定的方式

全社会的人多而分散,且各个群体的特征不同,很难对其进行统一的教育,只能采取影响的方式。影响是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抽象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的结果持久性、稳定性比较强,同时,作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影响的方式上,可以进行以下努力:

(1)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人具有社会属性,都是社会的人,其生存和发展时时刻刻都受社会氛围的影响,因此,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对生态文明观的树立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微博等媒介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大力倡导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提倡生态文明思想行为,加强积极引导,同时杜绝不健康思想行为的传播。

(2)发挥典范的影响作用。典范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在生态文明观的教育中,要多发现环保典范,公开进行宣传表扬,并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这样会起到以一传十、以十传百的影响作用。同时,对反面案例要采取更加严厉的惩治措施,发挥“反面典范”的作用,以一儆百。

(3)鼓励学习西方成功经验。对于西方的思想行为要取其精华,去其槽粕。近年来,西方国家在治理生态环境方面有很大成效,提供了很多经验,应该加以借鉴,例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在治理雾霾方面的经验,德国、日本、瑞典、法国等国在处理垃圾方面的做法,以及欧洲各国在生活细节方面的环保经验。应该大力倡导人们吸收这些成功的经验,以此督促自身的行为。

(3)大力倡导互相监督行动。已定政策法规只有在监督之下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人们的行为在别人的监督之下会格外加以收敛。互相监督不仅要在人与人之间倡导,更要在家庭与家庭、企业与企业、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以便在互相监督之下实现共同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这些发展却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得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重要议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教育和影响两种方式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西涛.生态文明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史志,

2012,(3).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3]张正江.论教育的多重内涵[J].理论视野,2010,(4).

[4]宋锡辉.生态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5]郑士鹏,陈术文.生态文明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赜[J].求实,2013,(1).

[6]黄鹏坤.试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7]李世源,刘伟.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治理困境的政治学思考[J].天府新论,2007,(6).

[8]胡术阁.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1).

(责任编辑:王意琴)

作者:屈朝霞?董国静

第4篇:生态乡镇建设相关要求

一、生态乡镇创建的形势及存在问题

1.历程:03年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010年起改为国家级生态乡镇,目前全省有16个;05年云南省生态乡镇,6批共218个。

2.目前形势:全面、深入推进。

3.存在的主要问题:①思想认识不到位;②组织领导不到位;③宣传动员不到位;④责任落实不到位。

 首先要充分认识生态乡镇创建的重要意义;

 明确乡镇是生态乡镇创建的主体(责任:当地党委政府,参与:乡镇和村干部及群众,收益者:广大群众);

 履行职责,严格把关。

二、县级环保部门职责

 指导:规划编制、开展创建工作、材料申报等;  组织协调:开展监测、提供证明文件等;  审查:规划、省级生态乡镇申报材料;

 现场检查,深入实地,切实掌握真实情况 ;

 充分发挥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创新工作思路。

三、关于申报材料组织和审查

1.申报材料的完整性

 环境规划;

 技术报告(包括申报表、基本条件及指标完成情况、证明材料、监测及检测报告等支撑材料);

 工作总结及文件汇编(包括领导小组、规划批复、会议纪要等);

 图片集及影像资料。

2.申报材料的规范性

①规划

 编制依据充分;

 现状清楚;

 规划目标明确;

 功能区划合理;

 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任务和重点项目;

 规划图件规范。

②技术报告

 详细说明基本条件及指标完成情况;

 证明材料要具体,具有证明力;

 监测、检测报告等支撑材料须规范、权威,注意时效; ③工作总结及文件汇编

 工作总结要认真总结开展创建工作以来的情况,包括组织领导、建设主要内容和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

 文件汇编中与创建工作关联度不高的文件可以减少。

④图片集和影像资料

 在展现乡镇风貌、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同时,应按照基本条件和指标来组织,特别要注意反映领导重视、宣传动员、开展创建活动,以及“两污”设施、卫生厕所、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情况。

四、现场考核的重点

1.集镇

 污水收集及处理:因地制宜,规模及效果满足要求,不能直排河道;

 垃圾收集、转运及处理:设施、人员、制度,路边、河道等不能有垃圾;

 街道绿化、美化、卫生、整洁;

 公共卫生厕所:数量、质量、保洁;

 工业企业、规模化畜禽养殖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基地。

2.村庄

 村容村貌:道路、沟渠、场院、房屋 ;

 公厕及户厕;

 垃圾收集;

 污水收集与处理;

 清洁能源。

第5篇:生态文明村建设原则和要求、措施

(一)建设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对村居布局、项目选址、建设内容、建设时限等内容,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

二是群众主体。要紧紧依靠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强化群众主体意识,切实增强群众主动创建的责任感。坚持群众投入为主,发挥好政府的帮扶引导作用,提高村民创建的积极性,努力打造生态文明村建设品牌。

三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村庄的自然条件、区位特点、产业优势、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

四是量力而行。在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各村的经济基础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创建工作。

(二)建设要求。

坚持把生态文明和“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理念融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农村的各个建设领域,在广大农村中重点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培育生态人文,着力构建“产业带动、土地流转、金融支撑、协同共治、生态文明”的农村改革发展体系,努力将农村建设成为富裕家园、美丽家园、幸福家园。

1、发展农村生态经济。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走品牌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路子,发展效益型的农业、林业、畜牧业,逐步形成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集约利用资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让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将广大农村建设成为富裕家园。主要工作要求:

农业生产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一村一品”,按照集约、优质、安全的产业方向发展,通过农村、农民、农业等组织的高效协同,土地的有序流转,农村金融的有力支撑,引导民间资金加大农村农业的投入,重点发展村级农业合作组织和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进清洁化和无害化农业生产。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以农业产业作为支撑,将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与生态文明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公司+理事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好稻米种植等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走生态文明发展路子,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档次和品位,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资源利用集约化。有效整合农村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大力推广应用低污染的环境友好型种植养殖技术,发展比较优势的农业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节约使用农村土地资源、水资源,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

农民生活小康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产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农民人均收入超所在街道平均水平且位居当地前列,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目标。开展科技进村活动和农民致富实用技术培训,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无青壮年文盲。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断完善村的文化和体育设施。城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落实卫生防疫措施,村民普遍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2.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科学规划村庄建设,大力整治农村脏乱差,深入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净化,保护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将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美丽家园。主要工作要求:

规划布局科学化。科学合体规划村庄建设,坚持“统一规划设计、集约节约用地”原则,统筹推进农村规划建设,推动村庄住房拆旧建新,达到住房建设楼房化、整齐化,有序美观实用,无乱搭乱占乱建现象,危房改造率达到90%以上。村内道路规划合理,交通道路便利畅通,道路硬底化率达到90%以上,主要村道机动车可通达。

村容村貌整洁化。按照“雨污分流、人畜分离、垃圾分类”的要求,重点抓好“五改”(改水、改厕、改房、改圈、改路)和“三清”(清理垃圾、清理池塘、清理乱堆乱放),达到污水入池、厕所入屋、垃圾入桶、禽畜入栏。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到90%以上。积极开展卫生习惯进村活动,大力创建卫生保洁示范村,建有排水系统、污水管网以及污水简易处理设施,农户改厕率达到90%以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到达90%以上,建成一个以上生活垃圾收集点(垃圾屋),垃圾收集处理率95%以上。

自然景观优化美。深入开展绿化乡村活动,积极推进道路绿化、农田林网、公共场所绿化和农户庭院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农村绿化美化新模式,保持农村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

3.培育农村生态人文。

在农村中大力弘扬新时期“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和“诚信、包容、实干”的云浮精神,要继续加快推进市委“一个加强和四个坚定不移抓建设”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乡土伦理,加快建设农村信用体系,推进农村协同共治,将广大农村建设成为幸福家园。主要工作要求:

村风俗文明化。广泛开展政策宣传进村,先进文化进村、优良道德进村等多种活动,移风易俗,破除陋习,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支持殡葬改革,大力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民风淳朴,乡风文明,无“黄、赌、毒、邪”窝点和公开搞封建迷信等现象。注重地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全村尊老爱幼、助残济困、邻里团结的风气浓郁。

村务管理协同化。充分发挥农村、农业、农民等组织的作用,推进村务管理上新水平,要建立自然村乡贤理事会,且运作正常。制订村规民约,重大事项坚持民主决策,积极落实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制度。建设农村“三资”管理平台,坚持村务、财务公开。

社会秩序和谐化。全村农户参加信用等级评定,信用户比例超过80%,大力开展法制教育进村活动,村民诚信守法,互信互助,生产农产品不使用违禁农药、添加剂,没有拖欠电费、水费等现象。村辖区内社会和谐稳定,无重大恶性和群体性事件,没有集体越级到市级以上政府上访,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0%以上,民事调解成功率不低于90%。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工作领导,成立组织机构。街道成立素龙街道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组长,街道主任为第一副组长,专职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分别为副组长或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街道规划建设办合署办公,办公室工作人员从街道规划建设办、农技站、林业站、社会事务办、国土所、文化站、财政所、卫生院、兽医站等单位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全力推进该项工作有效开展。

(二)干部挂钩到点,责任落实到人。街道领导干部各负责所挂村委的自然村,责任到人,帮助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活动。各村要加强与挂点领导干部的沟通和联系,共同构筑“街道+村+干部+群众”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街道领导干部挂钩生态文明村建设的责任安排,由街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并另行反馈给上级部门。

(三)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建设合力。要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机制,按照“六个一点”(财政补助一点、单位支持一点、干部筹集一点、社会资助一点、集体投入一点、村民捐献一点)办法,多种途径筹集建设资金,保障生态文明村建设资金投入。坚持政府指导、部门支持、村企共建、干部参与、群众主体,建立联动机制,推动街道、行政村、自然村三级联动创建,组织协调好各有关部门加强配合,发挥职能部门优势,积极争取政策、项目、资金,集中资源资金和力量投入生态文明村建设。

(四)以奖代补,激发群众参与。要结合幸福村居、信用村、和谐宜居村、名镇名村、示范村、卫生村、自强村等创建活动,积极申报“以奖代补”等财政奖补专项资金,争取社会及有关单位支持,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生态文明村项目建设。同时,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生态文明村建设,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投入不变”的原则,以奖代补形式将农村项目资金优先投入到生态文明村,充分调动广大农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

(五)广泛宣传,营造创建氛围。要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宣传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报道群众、干部参与文明生态示范村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街道范围内营造一个良好的创建氛围,推动创建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六)强化考核,实施奖先评优。生态文明村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对做得好的给予通报表扬,并与年终评优挂钩;对工作不重视、不积极、不主动、甚至不参与的,进行通报批评。

第6篇:摘要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

摘要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建立适应生态城市发展的规划建设管理体系,以及生态规划和园林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出发,着重从城市园林的生态管理建设,尤其是搞好植保工作和自我保护园林绿地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建设生态城市,构建和谐洛阳,创造更加适宜人们居住和创业的良好环境,以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构建;河南洛阳

洛阳市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地处黄河中游的南岸,东傍嵩岳,西依秦岭,南有伊阕耸立,北有邙山屏障,中有伊、洛、瀍、涧4条河流贯穿其中,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增强洛阳市经济综合实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势必要求改善生存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而工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要求发展和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用来维持环境的生态平衡。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的主体,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绿色植物是21世纪城市的生命,人们对被污染城市人工环境的厌恶及重返大自然怀抱的渴望,必须靠发展城市生态园林来解决。

洛阳市市委、市政府始终把 “以悠久历史文化为依托,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现代化气息浓郁和适宜人类居住的山水园林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目标,动员全市居民广泛参与,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品位。

1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

所谓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一个生态城市应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高效的投资创业环境和良好的人居环境[1]。在这样一个城市里,发展任何产业都必须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前提,所有的原材料和能源得到最合理、相对最高效率的利用,善待自然、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公德和人民的自觉行为准则;到处是绿荫草地、青山绿水的城市景观,人的行为与大自然有机结合,相互协调。

要建设生态城市,就必须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园林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2]。要营造生态城市的绿色景观,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地的覆盖率,同时丰富城市的园林景观,加大植树种草的力度。宏观层次上城市大环境绿化景观要精选树种,多种树,种好树,大力开展全民植树造林活动;中观层次上要大尺度开发道路绿化景观,对洛南新区道路绿化,东、西出入口绿化,老城区道路绿化带的改造都统一规划设计,突出各绿化带的主导树(花草)种和特色景观,营造色彩丰富和季节变化明显的复层混交林结构;微观层次上社区园林景观要强化精品意识,着重丰富园林绿化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在公园和街头绿地中,营造“一园一特色,一路一景观,一街一景点”的绿化新格局,在这3个层次上建立起来的风景园林绿地系统不仅可以优化本系统在当地的生态防护、基础设施配套等功能,而且可以满足人对自然的需求,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关系,体现出文化休憩、景观形象的功能以及自然属情、审美情趣和精神文化内涵等。

2建立适应生态城市发展的规划建设管理体系

绿化规划是龙头,是创建园林城市的先导,是园林绿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依据。为了避免绿化建设的随意性、盲目性,洛阳市园林局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制定了《1991~2000年洛阳市园林绿化发展规划》,随后下发了《洛阳市大环境绿化规划》。1995年5月,洛阳市园林局又制定了《1994~2010年洛阳市园林绿化系统规划》。近几年,又先后完成了《王城公园总体规划及景区规划》《龙门东山风景区详细规划》《洛浦公园总体规划及景区规划》《城市出入口绿化规划》。

编制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以指导城市建设,使各项城市活动逐步纳入生态城市建设的轨道,并在规划指导下做到有效、有序地完善和提升现行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结构,改善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各系统再生能力,促进现行的城市结构、城市功能、城市管理和城市运营向生态城市全面转变。建立强有力的生态城市建设协调机制,强化政府机构在政策导向、规划执行和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探索建立统

一、高效、有序、协调的生态规划建设体制和综合管理机制。

3生态规划和园林植物配置的多样性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基础[3]。传统城市规划设计往往是把绿地系统作为附属规划,其所关注的内容仅仅是城市产业的结构布局,导致园林绿化只能在不适于搞建筑的破碎空间中见缝插绿,绿地的布局往往缺乏生态指标的研究,至于绿地的功能、生产单位对绿地的要求,则都是在城市物质形体建设完成后才考虑到的,其结果往往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也破坏了城市人赖以生存的生态基础,而建成后的城市环境无论如何也不会考虑到现代人居住对生态绿地的合理要求,因此现代的城市规划设计必须以保护自然景观资源为基础,有景观规划师参与,从整体出发对整个规划区进行综合分析,使其景观结构、格局、自然特征和城市建设相适应,从而达到绿地系统的整体优化利用。

近年来,洛阳市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实行严格的城市绿化管理制度,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合理划定,切实保证绿化用地,做到片、线、点结合,通过调整和优化城市的用地结构,充分利用原有的人文和自然条件,扩大绿地比例,不断增加绿化面积,恢复生态功能和植物多样性。

园林植物配置就是将园林植物材料进行科学的、艺术的组合,以满足园林各种功能和审美的要求,创造出生机盎然的园林境域。“多样性导致稳定性”是一个最基本的生态原理。园林绿地结构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园林绿地系统越稳定,植物群落的相对稳定是建立在生物多样性基础上,生态园林本身就意味着生物多样性。植物是生态园林的主体和基础,单调的植物种类建立起来的园林失去人类的维护是不稳定的;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提高群落的生产力和生态效益,需要复层绿化,这一点没有植物的多样性是无法办到的;同时,应优先选用当地植树种类,以保证园林植物的成活率。

丰富城市景观也需要植物的多样性,再优美、再好看的植物和景观,如果一味地复制也会单调乏味。同样,城市环境状况的多样性,也需要植物的多样性。城市的环境状况复杂多样,夏季城市温度高,需要种植耐热的植物;工厂有污染,需要种植抗污染的植物;缺水的城市需要种植耐旱的植物;盐碱地需要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墙体和立交桥绿化需要种植丰富的爬藤植物。总之,要做到适地适树,才能保证植物的多样性。

4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品位

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的主体,对于调节气候、防风降尘、减少噪音、保护物种多样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同时,园林绿化是城市的形象工程,也是一种生产力,一座美丽的园林城市,公园绿地就像一颗颗明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最贴近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具有实用性,也最能反映城市绿化的功能性。洛阳市城市绿化建设紧紧围绕创建生态园林城市这个目标,全面启动生态城市建设,突出抓好洛河两岸城市生态景观带建设,发挥洛河在洛阳市建设生态城市的独特优势。洛浦公园的景观形象已经得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称赞,生态优势突显,要继续完善提高,抓好植物的调整、更新和补植,增强丰富的植物群落,进行湿地保护,建设“情人岛”,进一步提高文化品位,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城市园林的生态管理

5.1搞好植保工作,逐步放弃化学农药的使用,利用生物和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古代森林中,昆虫和植物是食物链的关系,保持着一种生态平衡,一般达不到危害的程度,这得益于生物的多样性和物种之间的相互制约[5]。城市的园林植物种类相对比较单一,如果没有农药的保护,植物将彻底毁于病虫害。但近几十年,使用大量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造成环境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以及杀伤有益生物,逐渐引起了对病虫害生物防治的重视。目前生物防治已成为综合防治当中的重要内容。生物防治有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平衡的作用。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生物防治法主要包括:①微生物的利用。②鸟类、益虫等的利用。③生物农药的利用。生物农药就是利用昆虫的生育原理防治害虫和利用昆虫激素防治害虫的一种方法。通过保护和增加城市中天敌、鸟类、周氏啮小蜂、线虫、苏云金杆菌等,实际上也是增加生物的多样性,从而达到防治的效果。生态园林需要植物的多样性,还需要动物和微生物的多样性,需要鸟类、蛇、青蛙、昆虫、微生物等这些天敌,缺乏生物多样性,会导致病虫害的猖獗繁殖,给园林植物带来毁灭性的危害。

5.2自觉保护城市园林绿地

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应采取多种措施来保护园林绿化成果[6]。一是加强宣传,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宣传生态园林的意义,不断教育市民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和文明行为,倡导人们爱护绿地、保护绿化成果;同时保护鸟类和益虫,培养市民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自觉地保护环境;二是开展各种活动来保护绿化成果,如开展“大树认养”、“爱绿护绿”、“老年林”等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增加广大市民爱绿护绿的自觉性;三是制订一些保护城市绿化和环境的条例和规章,以约束人们的行为,逐渐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绿地的社会氛围,营建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城市环境;四是加强绿化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园林绿化法律法规。

从传统园林发展到生态园林是我国园林发展的总趋势,它要求我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从环境保护学、行为科学、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城市大环境绿地规划,逐步实现园林建设在城市中到城市融于园林中的过渡。从指导思想上,应将园林环境效益放在园林综合效益的首位,以植物造景为主,进行大面积普通绿化,保护与发展自然风景区,大力发展城市外围生态园林绿地。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园林城市是城市发展的理性选择[7]。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持之以恒地做好工作,创造更加适宜人们居住和创业的良好环境,以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机遇和挑战,洛阳市应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学习和吸收各国和各地区的先进经验,以期进一步加快洛阳市生态园林建设,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6参考文献

[1] 徐志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园林式城市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14):6774-6775. [2] 姚晔,刘清波.浅谈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J].广东农业科学,2008(6):116-117. [3] 陈烨.谈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的关系[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72. [4] 李喜平.浅谈城市的生态园林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108.

[5] 许伟,张喜凤.中国生态型城市的建设[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5):791-793.

[6] 徐敏.具有高原特色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11324-11326. [7] 陈金印,王强.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探讨[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12(4):70-72.

第7篇:发展生态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

编辑:admin 时间:2011-1-31 21:19:00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贯彻落实这一精神,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生态经济,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是发展生态经济的根本举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始终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一核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为此,应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大力开发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一方面,加强节能、低碳、环保技术的攻关和突破。从政府层面来说,应制定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科技规划,加强领导和指导,加大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组织科研力量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自主创新,努力在重大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特别是要根据现阶段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在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开发和循环利用技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技术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另一方面,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引导企业引进和采用国内外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并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装备。抓住落后产能相对集中的重点行业,依法坚决淘汰那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生产条件不达标的企业,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注重总结推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的先进经验。

促进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能源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能源资源决定着经济发展的类型和性质,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布局。比如,建立在煤炭、石油等化石资源基础上的经济是工业经济,建立在土地资源基础上的经济是农业经济,建立在太阳能、氢能等资源基础上的经济是生态经济。从能源资源的视角来看,经济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其主要特点是资源不可再生、环境污染严重;二是以太阳能、氢能为代表的新型能源经济,其主要特点是资源可再生、污染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逐步实现由以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经济向以太阳能、氢能为主的新型能源经济或低碳经济转变。与此同时,还应重视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急剧增多。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垃圾历年累积堆存量达60多亿吨,有200多座城市饱受垃圾问题的困扰,而许多城市现在仍然采取填埋、堆肥、焚烧等不科学的方法来处理垃圾。这不仅严重浪费可再生资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应改变以往把垃圾等废物视为包袱和灾害的观念与做法,将其视为再生资源和巨大财富,通过加快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手段,努力防止垃圾造成的“二次污染”,并充分挖掘其巨大的资源潜力,实现“二次利用”。

重视利用荒野这一宝贵资源。所谓荒野,是指未受人类活动干扰或者人工改造较少的自然环境。在传统观念中,荒野是没有多少价值的。然而,在生态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荒野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有价值。荒野是一种具有原生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的自然系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休闲价值、审

美价值。应进一步转变对荒野的认识,深入研究荒野资源的价值,在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的前提下不断创新荒野资源利用的方式,科学利用和合理开发荒野资源,努力做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来源:人民网

第8篇:生态危机与生态文明建设(精选)

试论生态危机与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支配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价值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根本要求,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客观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完善制度机制,健全环境立法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 关键词: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科学发展观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生态问题是其中最重要、最根本,从而也是最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警告生态危机的呼声与日俱增。因此,分析和探讨生态危机问题,对我国谋求危机治理的新思路,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巨乃岐在《试论生态危机的实质和根源》中指出,生态危机在其本质上是人类的危机、人的危机、文明的危机[1]。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其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广义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从狭义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出现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危机凸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因此,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转变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方式,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

2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由“生态”与“文明”两个词构成的复合概念。“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这种规律的作用和条件,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转型的阶段。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协调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自律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关系,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都不能包容生态文明的全部内涵。因此,生态文明完全可以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提并论,四位一体共同支撑起我国文明建设体系的大厦。

3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和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的危害性,愈来愈希望看到人、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成为现实。伴随生态问题而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4]。

3.1 生态文明是生态危机的出路

工业文明带给了人类社会史无前例的发展,但是经济总量的迅猛增长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带来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如对森林资源的滥砍滥伐导致了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导致海平面上升和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这使人类陷入空前的生态危机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日益受到威胁。一味向自然索取,使得自然将丧失自我修复能力,人类也将面临陷入严重生存危机之中的危险。工业文明激化了生产与自然的矛盾,造成了潜在的生态危机。走出生态危机需要文明创新,而生态文明正是人类消除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走出生态危机的必然出路。 3.2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解决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之间的矛盾,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客观现实需求。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要求,不是一般地要求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是要把这些要求本身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通过发展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方向和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在于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这种发展是动态和系统的发展,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各方面相协调统一的发展。这充分说明了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核心价值和重要内容。 3.3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前提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缺失了生态文明,就不可能实现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同时,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也体现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整体。生态文明以尊重生态自然为根本宗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以物质生产与生态环境承载限度相适应为基本原则,以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为核心内容,以人类社会在良性的生态环境下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生态文明强调人类的自觉与自律,强调自身、自然、社会的平等互惠与共存共荣。生态文明正是基于生态学原理,综合协调人类与生态环境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谋求人类在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同进化和共同发展的文明形态。总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前提。 3.4 生态文明是中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指针

为应对工业革命以来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法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领域,逐步发展起来。首先,我国虽已颁布了许多环境法规,但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仍不完善。如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法律条文内容滞后等,加上执法不严、监督不力,致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发生,影响了环境法律的权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强化环境法制建设,已是大势所趋。其次,立法者对于人与自然的认知水平和掌握程度,影响着立法的质量。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再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客观上需要完善环境立法,要求环境立法应当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其调整范围之内,需要体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理论在更广的范围内进入环境法的视野,并不断渗透到法律制度和实践中去。最后,传统环境法仍处于对自然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之中,并没有同等的看待自然与人类,仅仅从人的利益出发限制对自然的掠夺。因此,必须从法制进步这个根本出发,使生态文明的理念全面贯彻到我国的法律体系之中。可见,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指针。

4 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尚无范例可循,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进行艰苦的探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建设生态文明,走出一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绿色发展之路呢? 4.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生态产业。即按照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对现有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改变过去那种以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1)依靠科技进步,开发资源多重属性;(2)发展循环经济,减轻生态环境污染;(3)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绿色消费观,减少生产和生活废弃物排放量[6]。 4.2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培养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价值观念,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白然”等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力宣传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人们认清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持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的生活观念和消费方式。 4.3 完善制度机制,健全环境立法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同时,还要建立环境战略评估制度,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方面的战略评估和预测,阻止资源环境破坏行为的发生,使各项经济活动沿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中外历史启迪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中华民族世代生存和永续发展的根基。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缓解中国目前脆弱的生态环境国情,有助于加强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发展和交流,更好地促进改革开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4 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

生态危机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是单靠某个国家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对于国际社会乃至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参与国际环境事务,开展国际环境合作。中国作为一个环境大国,面临的国际压力非常大。中国的行为对全球生态有着特殊的影响,中国应该积极地参与国际环境事务,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发挥中国在国际环境事务中的作用。

其次,促进国际生态立法,保障全球生态安全。当前,生态问题不仅超出了国界、蔓延全球,而且还蔓延至太空。这一形势要求人类除了采取相应的科技及经济方面的措施外,还要制订国际性的法律制度以进行有效的生态治理。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尖锐,国际生态立法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才能保障全球生态的安全。

最后,反对生态霸权主义,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打着保护环境的旗号干涉别国内政,不正当地介入别的国家的社会、社会发展规划,侵犯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其自然资源的主权,在生态问题上也搞双重标准并以此来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理当坚决反对生态霸权主义,努力倡导建立新的合理的国际环境秩序。

参考文献:

[1] 巨乃岐.试论生态危机的实质和根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7,14(6):20-25. [2] 叶春涛,杨昀.从唯物史观视野探析生态危机形成的根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56~59. [3] 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 [4] 袁霞.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经济,2008,06:153-155.

[5] 林世选,郝现军.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建构[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10(3):3-6. [6] 蔡陈聪,王艳.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6):6-11. [7] 于晓霞,孙伟平. 生态文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2):40-44.

第9篇:培育生态环境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发挥合力,深化公众对保护

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政府要重视。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责任感,加强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观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为官一任不仅造福一时,而且要造福子孙后代,为其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各级政府要引导公众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绿色GDP”的观念,将谋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理念付诸实施,促使本区域环境状况的改善和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与普及。通过建立健全法律监督约束机制,制定完善各种促进生态保护的优惠政策,落实各项生态道德规范和措施,使各阶层公众特别是决策者确立新的生态意识。

企业要践行。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一项以政府为主导的公益性活动,更是一项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活动。要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企业经营者从传统的向自然索取的“拿来主义”观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培育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把政府的产业导向转化为企业的自觉行动,主动地承担起环保社会责任,从而促使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媒体要引导。坚持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并重,充分发挥媒体的优势和作用。要积极主动宣传党和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关切,宣传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和成效,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突出重要环保法律、政策宣传,回应群众关心的环保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深度报道环境保护的好经验、好典型,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有力的鞭挞和抨击,切实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

强化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素养

扭牢关键点,提高环保部门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在宣传形式方面,网络、动漫和文字、影视相结合,制度化、多元化、系列化地进行全方位、持久性的宣传。在宣传内容方面,从一般性的宣传向深层次宣传转变,从普及法律法规、普及科学知识向形成生态文明的价值观、道德观转变,通过扎实的宣传教育,让人们自觉自愿地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真正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宣传中国政府在解决环境问题中表现出的决心和信心,宣传国家环保政策和取得的成效。

找准结合点,扩大生态环境教育的影响力。建立全民生态教育体系,是生态环境教育最有效的途径。要建立健全生态教育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制定国民生态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方案,明确公众生态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要在教育部门的统筹规划下,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中小学可以采取渗透课程加专题实践的组织模式,在高等教育中将生态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消费观念,倡导善待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消费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生活消费模式。

紧盯薄弱点,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教育的覆盖面。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农民的宣传教

育,着重宣传实用的环保科普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农村生态恶化的危害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形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氛围,唤起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平衡生态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实施全民环保

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保障公民环境权利。要加强环境立法,以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建立起污染防治与保护生态并举、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城镇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并重的环境法制体系。要加强执法,创新执法理念、健全执法机制、提高执法权威、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维护群众环境权益。要努力为公众参与提供持续稳定的制度保障,用法律形式明确公众在环境评价过程和环境管理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重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作用,拓展公众参与渠道。民间环保力量是促进公众对生态文明的关注与参与热情的有效激发力量,是对政府引导行为的有力补充,也是目前我国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为此,要充分发挥现有各类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建立政府与民间环保组织定期的对话沟通机制,增进双方的沟通和了解;优化配置环境公共资源,为环保组织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和发展空间;在媒体宣传、资金、项目和人员培训上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鼓励、引导现有的成熟的环保志愿都队伍建立民间环保组织,为公众的有序参与提供制度化、组织化保障;构建民间环保组织交流平台,加强自身建设;加大对环保民间组织的培训力度,提升政治意识、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和专业化程度;拓展民间环保组织的交流渠道,积极开展国内外民间环境交流合作,鼓励和引导境外民间环保组织建立分支机构,以境外民间环保组织的先进理念、健全的运作机制推动民间环保组织的健康发展。

依托健康社区厚植生态文明观念。要依托社区互动培养责任意识,通过在社区层面开展各种绿色创建和环保志愿活动,通过组织与组织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协商等活动,使社区成员逐渐养成协商、合作、参与、妥协等契约观念、法纪观念、秩序观念,在互动过程中养成生态意识落实于行动的习惯,自觉遵守各项生态法规。要发动群众相互监督,不断强化他们尊重他人利益和社会公益,履行环境义务的行为方式,将生态意识真正固化为人们的行为习惯,使社区居民真正做到勇于监督、恒于自律、提升理念、勤于维护、乐于享受。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只有促进全社会整体生态意识的提升,继而形成一个领导者带头做起,企业家从本企业做起,公民从身边做起的人人践行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风气,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认知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才能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行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科学发展道路。

上一篇:爱心公益活动心得体会下一篇:幸福的滋味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