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大学和985大学名单

2022-12-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211大学和985大学名单

陕西省“985”“211”工程大学图书馆网站调查研究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网页设计

摘要:文章通过对陕西省重点高校图书馆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状况的调查(不含军事院校),分析网站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图书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体现在图书馆网站建设上。优秀的图书馆网站不仅能让读者方便地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资源,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图书馆长期被动服务的局面。移动图书馆、一站式检索平台、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等新的服务方式得到了读者较高的评价,增加了他们利用图书馆的兴趣。经过调查,陕西省多数重点高校图书馆网站秉承“读者服务”原则[1]对老版网站进行了全新改版,但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笔者对调查的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此提出改进建议。

1陕西省重点高校图书馆网站调查

由于全国高校种类多、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且区域差异大,没有可比性。因此,笔者选取了陕西省具有代表性的7所重点高校图书馆网站进行调查。样本重点高校选取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等7所大学[2-8]。

1.1网页设计与组织方面(见表1)

位置外文版西安交通大学馆深蓝色动态图片

动态文字王字形左上角英文版西北工业大学馆淡蓝色动态图片王字形左上角英文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馆红色动态文字王字形左上角英文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馆红色动态文字王字形左上角无西北大学馆深蓝色动态图片

动态文字王字形左上角无陕西师范大学馆淡蓝色动态图片王字形左上角无长安大学馆淡蓝色动态图片

动态文字王字形左上角无通过表1可以看出:①陕西省重点高校图书馆网页框架布局、馆标位置一致,且均添加了动态效果的图片或者文字。②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校有特色,采用鲜明的红色作为首页头部背景外,其余高校图书馆网页头部颜色均以蓝色为主,格调单一。③有外文版网页的学校只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3所高校,且只有英文版。另外4所高校均无外文版网站。

1.2网站内容(见表2)

数据库无有由表2可以看出,7所高校图书馆网站的数字资源种类丰富且覆盖面广,不仅有中外文数据库、电子图书数据库、视听资料数据库,还有特色数据库、试用数据库。其中西安交通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的外文数据库引进最多;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北大学提供的免费资源种类较多;西安交通大学特色数据库种类最多,其次是陕西师范大学与西北工业大学;7所高校都建立了一站式检索平台。

1.3网站服务(见表3)

大学馆QQ、微博、FAQ、CALIS虚拟参考咨询系统有我的图书馆有长安大学馆QQ、微信、FAQ、E-mail无我的图书馆有由表3可以看出,数字参考咨询应用实时交流软件变得更为普遍。使用QQ交流的高校占总数的57%,使用微博交流的占总数的43%,使用微信交流的占总数的29%。其中与读者互动性最强的网站是西北工业大学,不仅数字化交流平台活跃,并且开通有微信公众号,其微信公众平台内容丰富、更新速度快,既提高了读者对图书馆的关注度,又宣传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6所院校的图书馆网站提供了移动图书馆服务。定制服务中有3所院校图书馆网站有RSS服务,有6所图书馆提供了我的图书馆服务。5所高校有图书荐购平台,其中西北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所大学图书馆开通了读者荐购系统,另外3所大学图书馆网站采用表单、实时交流的方式进行读者荐购。

除上述调查的主要内容外,这些高校网站还设置了其他功能。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访问计数器。用户访问量是评价图书馆网站好坏的直接指标,可以提示网站管理者网站的用户重视度和使用情况,以此来完善网站。

7所高校图书馆网站都设置了相关内容链接,为用户浏览相关信息资源提供了便利。除陕西师范大学外,其余6所高校图书馆网站下方均有图书馆地址、联系电话,方便读者联系和查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长安大学两所院校图书馆网站还设置了馆藏布局图,为读者找书提供指引。

佘婵:陕西省“985”“211”工程大学图书馆网站调查研究2陕西省重点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的建议

2.1网页设计与组织部分

2.1.1格调单一,缺乏个性。调查中笔者发现,7所高校图书馆网页格局、馆标以及背景颜色格调一致,令读者印象不深刻。鉴于此,图书馆可以运用别致的色彩作为网页头部背景,也可以根据本校或区域特色,设计独特的图案装饰背景区域;或者增加动态效果图案或文字,以此体现出有别于其他网站的独特风格,提升图书馆网站的视觉效果和吸引力。

2.1.2外文版网站少且仅有英文版。有外文版网站的图书馆仅占调查总数的43%,而且只有英文版。外文版网站在网站建设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标志着该校的国际化程度。陕西是教育大省,几所重点高校又基本代表了陕西省高等教育水平。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建设英文版网站,并增设法文、德文版网站,从而可以与国际院校展开资源学术交流。

2.2网站内容部分

这几所高校图书馆网站都建立了一站式检索平台,读者只要在检索框内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查找到相应数据库中的所有相关文献,可以快速地在浩瀚的数字资源中精准查找需要的信息资源。但是目前,这些图书馆网站还没有实现多媒体资源的基于内容的一站式检索。现在的一站式检索主要是针对文本信息,从关键词角度进行的,但是读者对图片、视频检索显然更有兴趣。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可以引进一站式多媒体资源检索系统,这样图书馆网站服务功能将有新的飞跃[9]。

2.3网站服务部分

2.3.1微信运用少,虚拟参考咨询系统未能全面覆盖。笔者调查的高校图书馆运用表单和电子邮件咨询等实时交流方式较为普遍。实时交流平台QQ、微博已经被广泛运用,但是微信这种新兴的交流方式在院校中却运用较少。图书馆网站应该设立微信订阅号,建立读者与图书馆的紧密联系,更好地推广服务、推送信息公告。除此之外,一种新的咨询方式——虚拟参考咨询系统在图书馆网站中也得到了应用。经过调查,有4所高校运用了CALIS参考咨询系统,系统中包括表单咨询、实时咨询、知识库、问题征答、专家档案等。CALIS参考咨询系统是将分布的咨询台、咨询馆员和咨询专家组织起来,通过一定的合作协调机制,开展合作建设、联合服务,达到服务共享、知識共享、人力资源共享的最终目标系统。此系统既节约了人力资源,又能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实现了表单咨询、实时咨询与馆际间合作的统一。未来图书馆网站可以采用参考咨询系统与实时交流(QQ、微博、微信等)并存的方式开展参考咨询,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

2.3.2个性化服务项目少。几所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服务项目仅限于移动图书馆、我的图书馆与读者荐购,其他服务项目较少。鉴于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图书馆应多开发个性化服务项目,如增加学科导航服务、定题服务、学科跟踪服务等。①开发学科导航库。将各种学科的数字资源包括期刊、电子图书资源等进行整合,分门别类地提供给教师和学生。②开发定题服务和学科跟踪服务。几所高校都是科研型院校,师生对专业性强的学科资料有很高的需求。但由于科研工作开发任务繁重、信息资源需求具有转深性,而他们却很难抽出时间系统地查阅资料,图书馆可以提供面向科研人员的定制服务、跟踪课题进度服务,为科研人员开展学术研究提供有力的资源与服务保障。

3结语

目前陕西省重点高校图书馆网站都在积极宣传自己,结合当代社会发展融入最新的科技,不断为方便读者做出改变。未来陕西省高校图书馆网站将融入更多先进科技,以读者需求为中心,注重与读者的互动与沟通,面向用户开设多种类的资源服务平台,服务功能将更加实用。

参考文献:

[1]陈淑平,梅群.坚持“以人为本”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现状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0(2):118-120.

[2]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EB/OL].[2015-10-08].http://www.lib.xjtu.edu.cn/.

[3]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EB/OL].[2015-10-08].http://tushuguan.nwpu.edu.cn/.

[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EB/OL].[2015-10-08].http://www.lib.xidian.edu.cn/.

[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EB/OL].[2015-10-08].http://lib.nwsuaf.edu.cn/.

[6]西北大学图书馆[EB/OL].[2015-10-08].http://lib.nwu.edu.cn/.

[7]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EB/OL].[2015-10-08].http://www.lib.snnu.edu.cn/.

[8]长安大学图书馆[EB/OL].[2015-10-08].http://lib.chd.edu.cn/.

[9]陈芬.面向用户的一站式检索[J].情報科学,2012(12):1828-1831.

(编校:崔萌)

作者:佘婵

第2篇:211大学名单和985大学名单

211和985院校

211是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目前有107所。 “211”工程大学名单

北京(26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上海(9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天津(4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重庆(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河北(1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内蒙古大学

辽宁(4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3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黑龙江(4所)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江苏(11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安徽(3所)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福建(2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1所)南昌大学

山东(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1所)郑州大学

湖北(7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湖南(3所)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4所)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1所)广西大学

四川(5所)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云南(1所)云南大学

贵州(1所)贵州大学

陕西(7所)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

甘肃(1所)兰州大学

新疆(2所)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海南(1所)海南大学

宁夏(1所)宁夏大学

青海(1所)青海大学

西藏(1所)西藏大学

军事系统(3所)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985工程”介绍: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和江泽民同志的号召,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985”工程大学名单(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

一期(34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天津大学

浙江大学 南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武汉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山东大学 湖南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兰州大学 东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二期(5所)

中国农业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第3篇:全国211大学名单和985高校名单

“211工程”高校名单(2009年2月最新更新) 北京(23所)

上海(9所)

天津(3所)

重庆(2所)

河北(1所)

山西(1所)

内蒙古(1所)

辽宁(4所)

吉林(3所)

黑龙江(4所)

江苏(11所)

浙江(1所)

安徽(3所)

福建(2所)

江西(1所)

山东(3所)

河南(1所)

湖北(7所)

湖南(3所)

广东(5所)

广西(共1所)

四川(共5所) 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原北方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北京中医药大北京外国语大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学 学 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云南(1所) 贵州(1所) 海南(1所) 青海(1所) 宁夏(1所) 陕西(6所)

甘肃(1所) 新疆(2所) 西藏(1所) 军事系统 (3所)

西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 贵州大学 海南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大学 西北大学 兰州大学 新疆大学 西藏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长安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石河子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小贴士:什么是211工程高校?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关于“211工程”的主要精神是: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并可概括表述为:“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北京市: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石油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辽宁省:

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吉林省: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大庆石油学院

上海市: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

天津市: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河北省:

华北电力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江苏省: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 江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南大学

浙江省:浙江大学河南省:郑州大学甘肃省:兰州大学新疆:新疆大学广西:广西大学

云南省:云南大学内蒙古:内蒙古大学

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福建省: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省: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山东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湖北省: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省:

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

广东省: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重庆市:

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

四川省: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陕西省: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陕西科技大学

按性质分类

重点综合大学(17所)

北京大学 内蒙古大学 新疆大学 复旦大学 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 兰州大学 中山大学山东大学 湘潭大学南开大学 西北大学 云南大学四川大学 南京大学

重点理工院校(52所)

清华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南工业大学 北方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建筑大学 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西北轻工业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天津大学 石油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东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吉林工业大学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燕山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河海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 东华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青岛海洋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气象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 江苏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长春科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武汉工业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重点农业院校(9所)

中国农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

重点医药院校(6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医科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医科大学 中山医科大学 华西医科大学

重点林业院校(1所) 北京林业大学

重点财经院校(1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重点艺术院校(1所) 中央音乐学院 重点体育院校(1所) 重点民族院校(1所) 重点外语院校(2所) 重点政法院校(2所)

航空 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

重点师范院校(2所)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全国211大学名单和985高校名单

【 “十五”“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0年重点建设的22所大学:——1清华大学、2北京大学、3中国科技大学、4南京大学、5复旦大学、6上海交通大学、7西安交通大学、8浙江大学、9哈尔滨工业大学、

10、北京理工大学

11、吉林大学

12、武汉大学

13、天津大学

14、南开大学、15东南大学、

16、华中科技大学

17、西北工业大学

1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厦门大学、20大连理工大学、21东北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的22所大学之一)

“211工程”“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2003年教育部公布的95所“211”工程大学】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无锡轻工业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石油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工业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92所】2002年并掉8校:100-8=92所

——杭州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

——吉林工业大学、山东工业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武汉水利水电大学【100所】2004年追加3家:92+3=95所

——北京广播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95所】

【教育部公布985工程重点建设38所高校名单“985工程” 】

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若干所”正式列入其中,明确指出“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

一、目标定位:“世界一流大学”

签约时间 校名

【1998-05-04】北京大学【1998-05-04】清华大学

二、目标定位:“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1999-11-08】浙江大学【1999-07-26】南京大学【1999-07-27】复旦大学

【1999-07-27】上海交通大学【1999-07-25】中国科技大学【1999-09-11】西安交通大学【1999-11-14】哈尔滨工业大学【2001-04-20】北京理工大学【2002-08-24】北京师范大学

*以上的大学即所谓的“2”+“9”工程,是国家投资建设大学的重中之重。

第4篇: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名单

211工程是中国政府在1990年代中开始策划和实行的、针对国家高等教育的一项战略性政策。「211」的含义是「21世纪的100所重点大学」。

211工程的目的在於将中国的高校系统化。随著工程的实施,许多过去被国家其他部门管辖的高等院校被纳入教育部的管辖,许多高校被合并,从全中国各地挑选出约100个高等学校被设立为重点高校,这些学校在资金中获得优先对待。

目前「211工程」有「国家级」和「省级」的区分。部分学校只进入了所在省的省级「211工程」建设名单。

以下是国家级「211工程」建设的高校列表。截止2009年1月5日,国家级「211工程」名单共有各类高校112所,其中普通院校109所,军事院校3所。

以下名单按照省区排列。

省区名 数目 院校名称

北京 24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中央财经大学 天津 4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 1 华北电力大学

山西 1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 内蒙古大学

辽宁 4 东北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 3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黑龙江 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上海 10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上海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江苏 11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江南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苏州大学

浙江 1 浙江大学

安徽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 2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 1 南昌大学

山东 3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河南 1 郑州大学

湖北 7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湖南 4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 4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暨南大学 中山大学

广西 1 广西大学

海南 1 海南大学

重庆 2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四川 5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贵州 1 贵州大学

云南 1 云南大学

西藏 1 西藏大学

陕西 8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甘肃 1 兰州大学

青海 1 青海大学

宁夏 1 宁夏大学

新疆 2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985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以下是「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列表,其中共有39所院校

省区名 数目 院校名称

北京 8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天津 2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辽宁 2 东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 1 吉林大学

黑龙江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 4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江苏 2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 1 浙江大学

安徽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福建 1 厦门大学

山东 2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湖北 2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 3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广东 2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重庆 1 重庆大学

四川 2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 3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 1 兰州大学

基本上有985工程的大学同时也是211工程,因此985是39所,211是112所。2

第5篇:什么是211和985大学

“ 211 工程”是由教育部 ( 原国家教委 ) 提出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其目标是,面对 21 世纪,经过 10 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努力,重点建设 100 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以此为我国进入 21 世纪准备骨干人才,使相当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能够成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并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其中若干所高等学校和部分重点学科点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11工程”名单(截至2007年2月) 北京(23所)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方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民族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上海(9所)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天津(3所)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重庆(2所)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河北(1所) 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 内蒙古大学

辽宁(4所)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3所)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黑龙江(4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江苏(11所)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浙江(1所) 浙江大学

安徽(3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2所)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江西(1所) 南昌大学

山东(3所)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石油大学 河南(1所) 郑州大学

湖北(7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3所)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5所)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西(1所) 广西大学

四川(5所)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云南(1所) 云南大学 贵州(1所) 贵州大学

陕西(6所)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1所) 兰州大学 新疆(1所) 新疆大学 军事系统(3所)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985工程”简介

1998 年 5 月 4 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大建校百年大会上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从此,一个面向 21 世纪振兴中国高等教育的“行动计划”——“ 985 工程”拉开帷幕,国家决定从有限的财政中投入极大的资金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 985 工程”。“ 985 工程”是党和国家继“ 211 工程”之后推出的科教兴国又一重大举措。

(注: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 1921年创办,素有“南方之强”之称,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也是目前中国经济特区中唯一的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985工程”名单(截至2007年4月)

一期名单:(34所)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东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湖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南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兰州大学 东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二期名单:(4所) 中国农业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第6篇:什么是985和211大学

浏览次数:2102次悬赏分:0|提问时间:2007-5-13 18:30|提问者:loveyansheep

推荐答案

一、 国家高等教育“211工程”概述

(一) “211工程”的内涵

“211工程”是国务院有关综合部门联合提出,并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 “ 211工程”的含义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二) “211工程”建设的目标

经过十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力争到21世纪初,

有若干所高校和部分重点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与

国际上著名大学和较先进水平的实验室相比拟;

有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教学科研水平及条件,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在国内达到先进

水平,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国际影响;

根据合理布局和行业、地区发展的需要,选择一部分高等学校进行重点建设,使其教学、科研能力显

著增强,达到本行业、地区的先进水平。

(三)“211工程”主要内容

1.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选择少数水平高、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带头学校,作为重点建设子项目,

使之成为解决本行业、本领域、本地区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和培养所需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基地;

2.一批重点学科点。在已经评定的416个重点学科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基础上,

形成一批具有优势的学科群体;

3.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各个学科的文献资源合理布局和科技情报保障体系;高层次

教育管理信息和咨询服务系统;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合理配置和设备共用、资源共享的实验

体系;与国际有关系统、网络接轨等。

“985工程”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

1998年5月4日,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他说:“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增强

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简称“985工程”。“985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建立高等学校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牢牢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资源,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发挥优势,坚持跨越式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985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由教育部部长周济担任,“985工程”建设工作小组组长由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担任。在“211工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防、民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原则而筛选出来列入“985工程”的大学全国不到40所,上海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3所。

据悉,“985工程”二期(2004-2007)建设目标是巩固一期建设成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一步奠定坚实基础,使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学科水平,经过更长时间的努力,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

第7篇:985和211重点大学专业分析

**我国高校的分类:依据大学科研程度和研究生的拥有量等,把高校大致分为四类:即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职业型。初步认为,目前全国共有本科院校720多所,国家重点建设的39所"985工程"大学基本可列为研究型大学,这类大学约占本科大学总数的5%左右,在国内大学的综合排名约在前40位以内;未列入985建设的"211大学"和部分省属重点大学大致可列为教学研究型大学,这类大学约占本科大学总数的25%左右,在国内大学的综合排名约在200位以内;其余综合排名200位以外的近500所本科院校大致可算作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完成从"规律"到"原理"的转化;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设计型技术人才,承担从"原理"到"方案"的转化;教学型大学主要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完成从"方案"到"

**部分985和211大学介绍:

一、清华大学:

目前是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以研究1型、工学第一名、管理学第一名、总分列全国大学第一名。清华大学在9个学科门招收本科生,其中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为A++级,法学为A+级,哲学、历史学、经济学为A级。

1、 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物技术、微电子学。

2、 工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工程力学。

3、 医学:临床医学

4、 法学:国际政治

5、 文学:英语、绘画、雕塑、艺术设计学

6、 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

二、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以研究1型、理学第一名、医学第一名、哲学第一名、经济学第一名、文学第一名、法学第二名、总分列全国大学第二名。北京大学在9个学科门招收本科生,其中理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法学、管理学为A++级,工学为A级

1、 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天文学、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大气科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环境科学、心理学、统计学

2、 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专业

3、 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专业

4、 哲学:哲学、逻辑学

5、 经济学:经济学、金融学、保险

6、 法学:法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

7、 文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古典文献、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波斯语、菲律宾语、梵语巴利语、印度尼西亚语、印地语、缅甸语、蒙古语、泰语、乌尔都语、希伯来语、 越南语、葡萄牙语

8、 历史学:历史学、世界历史、考古学、博物馆学

9、 管理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图书馆学

三、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以研究1型、工学第二名、管理学第三名,总排名列国内大学第三名。11个学科门招收本科生,其中工学、管理学、理学、医学、文学为A++级,农学、教育学、经济学为A+级,哲学、法学为A级。

1、 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信息学、材料化学、环境科学、应用心理学。

2、 工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3、 农学:园艺、茶学、动物科学、蚕学

4、 经济学:经济学

5、 教育学:民族传统体育

6、 文学:古典文献

7、 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四、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以研究1型,工学第三名进入中国大学第四名。8个学科门招收本科学生,其中工学、医学管理学为A++级,理学、文学为A级。

1、 理学:应用理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

2、 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软件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力学、生物物工程、

3、 医学:临床医学

4、 文学:日语

5、 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五、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以研究1型、医学第二名、文学第二名进入全国大学第五名,9个学科门招收本科生。其中医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为A++级,哲学、理学、经济学为A+级,法学为A级。

1、 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微电子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材料化学、

2、 工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3、 医学:基础医学、预付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

4、 经济学:金融学、保险

5、 文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英语、日语、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

6、 历史学:历史学

7、 管理学: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

六、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属于综合类,以研究1型、理学第二名、文学第三名、总排名国内大学第六名。10个学科门招收本科生,其中理学、哲学、文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为A++级,法学、工学、教育学为A级。

1、 理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环境科学

2、 工学:地址工程、软件工程、环境工程

3、 哲学:哲学

4、 经济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5、 法学:社会工作

6、 教育学:教育技术学

7、 文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德语、法语、日语

8、 历史学:历史学专业

9、 管理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

七、

八、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以工学第六名进入中国一流大学,总分列全国大学第八名,在八个学科门招收本科生,其中工学为A++级,医学、管理学为A+级,理学、经济学、文学为A级。

1、 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统计学

2、 工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3、 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

4、 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九、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以研究1型进入中国一流大学,总分列全国大学第九名。在9个学科门招收本科生,其中医学、管理学为A++级,哲学、理学、法学、文学为A+级,经济学、历史学为A级。

1、 理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2、 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

3、 哲学:逻辑学

4、 法学:社会学

5、 管理学:会计学、物流管理、行政管理

十六、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以研究1型进入中国一流大学,总分列全国大学第十六名,南开大学在9个学科门招收本科生,其中经济学、历史学为A++级,哲学、理学、管理学、文学为A+级,法学为A级

1、 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统计学

2、 工学:自动化

3、 经济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金融工程

4、 法学:政治学、行政学、

5、 历史学:历史学、世界历史

6、 管理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

十九、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以法学第一名、经济学第二名进入中国一流大学,总分列全国大学第19名,在8个学科门招收本科生,其中法学、哲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为A++级,历史学为A级。

1、 哲学:哲学

2、 经济学:经济学、财政学、保险、金融工程、税务

3、 法学:法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史、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

4、 文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音乐表演

5、 管理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档案学

上一篇:咨询服务基准收费标准下一篇:村级计划生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