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

2022-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

强化礼仪教育 弘扬传统美德

特色造就卓越,人才成就未来。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回族小学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题实验研究为主导,以创建德育特色校为动力,十几年坚持立足行为养成,强化文明礼仪,弘扬传统美德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淀了浓郁的校园文化底蕴,为学校发展铸就了雄浑厚重的德育基础。

一、构建礼仪目标,培养文明习惯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衡量一个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体现。我校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把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做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积极体验,实践内化。培养良好习惯,一是要求学生说话文明。讲普通话,语言规范,不讲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挖苦讽刺他人,不喝倒彩。二是要求学生做事文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不乱涂乱画,不损坏公物,不拥挤打闹,不闯红灯。三是要求学生文明做人。热爱祖国,热爱学校,感恩社会,感恩师长,孝敬父母,关爱他人。从开展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入手,培养他们学会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举止,提高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

二、丰富教育内容,提供行为导向

在礼仪教育中,我们总体安排了三项教育内容,即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含12章100多个条目。并在具体教育活动中,按不同年级学生特点,把三项礼仪内容分解量化,明确标准,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学校礼仪”,我们共设计了“语言、服饰、交往、升旗”等4章30多个条目的教育内容。要求一、二年级的学生尊师敬长,友爱同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向老师、同学、家长问好;三、四年级的学生知书达礼,能在升旗、领奖等场合熟练运用队礼、注目礼、鞠躬礼和握手礼;五、六年级的学生谦躬懂礼,会礼貌待人,迎来送往。“家庭礼仪”设计了“就餐、会客、电话、邮寄、购物”等5章40多个条目的教育内容,要求一、二年级学生学会自理、自立,如写作业、洗手帕、就餐等一些小事自己做好;要求三、四年级的学生自尊、自律,会在电话和书信交往中使用文明用语,尊重自己和他人;要求五、六年级的学生自强、自爱,会待人接物,关心体贴父母,关爱他人。“社会礼仪”我们同校设计了“乘车、探视、集会、”等3章30多个条目的教育内容。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了乘车、探视病人(无保户)、参加生日、婚礼、葬礼、宴会的要求。真正起到了礼仪标准导“我”行的作用,为深化礼仪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学科渗透,注重学用结合

一是突出学科课礼仪教育。学科教学是深入开展礼仪教育的基本环节,我校采取了以思品科为主,其它学科为辅的办法,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对学生礼仪观念的渗透作用。在备课时,挖掘教材潜在的教材的教育因素,找准教学内容与礼仪教育的结合点和礼仪训练点,课堂教学中,教师用严格的礼仪要求和本身严谨的礼仪示范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全面渗透礼仪知识,从而达到文明礼仪教育的目的。

二是加强活动课礼仪教育。活动课内容丰富,多姿多彩,不受时空限制,更易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培孩子们知礼、学礼、用礼兴趣的理想阵地。活动课上的礼仪教育概括起来共有四个字:即“学、训、用、评”。

“学”。我校每年都要订购一些与传美教育、礼仪常识相关的书籍刊物,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图书、图片、录音、录像等资料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每学期、每周、每天都有一定的学习内容,课间师生一起做自编礼仪操,遇有客人一定要行九十度鞠躬礼。

“训”。在学生掌握一定礼仪知识的基础上,训练规范的礼仪举止。①榜样仿效。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②随机导向。。③礼仪问答。组织进行试卷检测,礼仪常识有奖征答,礼仪知识竞赛等,④情境激励。身临其境地接受礼仪教育,从中感受讲礼仪的愉悦。

“用”。设立学校“礼仪监督岗”、建立“礼仪宣传小队”,让学生在实践学习和工作中,用礼仪规范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检验礼仪规范落实深度、广度和信度。

“评”。加强对礼仪示范生和礼仪示范班的评比。学校要定期评出“礼仪文明班”和文明礼仪标兵,为全校同学树立榜样。在评比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自我建立新的行为标准和礼仪观念,使礼仪教育步入规范化的轨道。

四、深化礼仪活动,促进行为养成

一是深入开展雏鹰礼仪争章活动。我们把礼仪教育内容具体化,教育形式生活化,与“新世纪我能行”雏鹰争章活动联系起来,在全校范围内着力开展体礼仪教育。共设立了文明礼貌章、卫生环保章、勤奋学习章、团结友爱章等10余个包含各项情感因素的特色奖章,还制订了详细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自我评价体系和争章评价细则,凡获得3枚奖章者可参加单项优秀的评选,获8枚奖章者可参加“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评选,获10枚奖章者可参加“十佳少年”的评选。在“雏鹰争章”活动中,我们本着“参与就是进步”、“提高就有奖励”的原则,激发队员们争章的积极性,号召人人争章,人人进步,让每个队员都能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进行选择。

二是结合传统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三月份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了“我是妈妈的小帮手”活动。四月份结合清明节以“发扬光荣传统,学习先烈精神”为主题,召开了“英雄丰碑树心中”主题大队会,举行了新生入队仪式,还开展了革命故事、演讲比赛和栽树、种花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了学英烈、继传统,爱护花草树木,爱学校、爱班级的教育。五月份,结合“五一”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以“动创造一切财富”为主题,开展了“劳动最光荣”主题班队会。六月份结合“六一”儿童节,以“我为队旗添光彩”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举办了“庆六、一才艺展示综合运动会”。七月份结合“七一”建党八十周年纪念日,以“向党的生日献礼”为主题,党支部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召开了“党旗、队旗相辉映,队旗飘飘歌声扬”主题班会。学生们谈打算,表决心,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生日献上一份厚礼。九月份结合“9.10”教师节和“9. 18”国耻日,开展了“尊师爱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双主题系列教育活动。①组织召开“我爱我师”主题班队会。②组织四至六年级以“红烛的风采”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③大队部主办了一期“红烛颂”板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呕歌了教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抒发了队员们对教师无比崇敬的心声。④各班组织召开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班队会,大队部还组织学生参加了松原市“百米长卷书画”活动。以书法、绘画的形式,赞颂了祖国五十多年的辉煌业绩,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决心以加倍的努力刻苦学习,长大建设祖国、建设家乡。十月份,结合“十一”国庆节,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①国庆节利用板报、手抄报、广播图片展等形式让队员了解祖国五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队员热爱祖国的豪情壮志。②各中队深入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五个一”活动。低年级同学每人会讲一个爱国故事;中年级组织学生看一部爱国影片,学唱一首爱国歌曲;高年级同学每人读一本爱国书籍,绘一幅爱国图,抒爱国之情,立报国之志。指导学生自觉养成礼仪意识,强化自身的礼仪行为,使礼仪观念潜移默化地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

五、加强家校联系,监督行动落实

近年来,我校尤其重视家、校、社会联合育人的网络建设,把礼仪教育与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机结合,加强行为养成训练。学校印发《礼仪规范条例》(含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礼仪三字歌》。要求所有学生要遵照去做。学校的所有教师、员工、每位家长、社会公共场所的领导、群众,学校的领导、教师,都是学生行为养成训练的监督、考核员,通过建立联系卡、民意测验、座谈会等各种形式,了解学生行为养成情况,收到明显的效果。家庭在礼仪教育中具有特殊意义,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的言行时刻都影响着孩子道德品质的形成,我们强调创设家庭小氛围,把家庭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为了提高家长的素质,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讲座,向家长们讲述有关礼仪知识,要求家长“教子先正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做表率。同时,我们还建立了《礼仪联系卡》,老师把一个时期礼仪教育的侧重点和具体要求填写在卡片上,让家长协助检查孩子的执行情况。这样使学校和家庭教育要求一致。

六、注重实践体验,增强礼仪观念

除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途径外,社会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深入人心的。我们充分利用生活实践这个大课堂,由学校出面,把社会上一些离退休的干部、工人、教师以及一些热心于校外教育的人士组织起来,共同负责学校校外礼仪常规教育工作。由于社会礼仪教育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有教育内容形象具体影响范围大等特点,能将社会有利于小学生礼仪教育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所以,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实践、自我磨练、自我确立短期目标,自我监测,从小事做起,由易到难,培养自信,不断地把成功作为新的起点,创造性地完成达标争章任务。同时,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锻炼、自我修正、自我提高。实践证明,学生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和喜悦中,不知不觉的增长了礼仪知识,产生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心态,充分体现了新世纪少年团队精神和礼仪风范。

七、营造文明气息,积淀做人底蕴

(一)民族文化教育,培育民族情结

学校创建了民族文化墙,通过会说话的墙,让学生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是我国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及崇尚勤劳、扬善弃恶等文化精神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

学校组织开展了民族板报展示评比活动,主要研究回族、汉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维吾尔族、汉族、傣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等等。使学生懂得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要紧密团结在一起。

(二)开展经典诵读,弘扬国学文化

国学经典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作为人类宝贵的知识和精神财富,它们滋润、涵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贤哲精英,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滋养剂。诵读国学经典,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而有益的丰富人生。诵读经典,不但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其词汇量,还会使其口语能力、写作水平迅速提高。我校开展了“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编写了《弟子规》、《国学入门》两本校本教材,并把《弟子规》内容配以卡通图片悬挂在走廊,形成了亮丽的走廊传统文化。从浅显易懂的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到典雅深奥的经典《论语》、《老子》、《庄子》等,这些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包含丰富的哲理、凝结了人生的宝贵经验的经典之作,是人世间永远的精神财富。我们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让愈来愈多的少年儿童加人到诵读古典经文的行列,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也因此日益显现出其魅力和价值。

八、注重育人实效,彰显德育特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多年来,我校通过开展礼仪教育,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

首先,在礼仪教育的推动下,学校师生人人讲文明,个个讲礼貌,全校上下一致形成了“团结文明、勤奋创新”的校风,为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营造了一种团结、友善、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

第二,德育工作得到了明显的加强。礼仪教育使德育工作由虚变实,由软变硬,广大教师更加崇高“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加自觉地用高雅的气质影响学生,用优美的言行,文明的举止熏陶学生,用大方得体的服饰、现代人的风采感染学生,教书育人,蔚然成风。

第三,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融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礼仪教育,对少年儿童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对学生的信念、意志、情感、行为、知识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形成。学生中粗话、脏话、争吵、打架等不良现象大大减少了,校园里到处洋溢着团结友善、助人为乐的新风。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我们坚信,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我们更坚信,回族小学德育的特色之“花”,会在这方沃土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作者:母瑞山

第2篇:弘扬传统美德优化学习环境

摘 要:环境的优劣对人的道德理想、个性气质、行为习惯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校环境的优劣对学生的影响同样重要,因此,要想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除了要保持校园洁、齐、美;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如此,才能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美德;优化; 学习环境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59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儒家经典为主体的传统美德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学校教育问题上,传统文化强调环境的作用。环境与人的关系怎样?如何优化学习环境?也是我们今天应该继续探讨的课题。

中学生学习的环境,主要指所在班级和学校。学校环境的好坏优劣,对人的成才与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他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孔子认为,应该与具备仁德的人住在一起,以便随时向他学习。假如跟不具备仁德的人住在一起,就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最先实践了孔子这一观点的是与孔子相距一百多年的孟轲。孟子年幼时并不嗜学上进,孟母为了让孟子改掉顽劣的坏习惯,曾三次搬家,最后住到一个学宫的附近。从此,孟子天天能听到朗朗读书声,天天能看到莘莘学子刻苦读书的情景,从而幡然醒悟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一代儒家大师。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环境的优劣对人的道德理想、个性气质、行为习惯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个道理同样适应于今天的学校教育。如果一个班级和学校,纪律严明,秩序井然,学习空气浓厚,师生关系融洽,如此良好的环境定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反之,如果课堂上乱糟糟、闹哄哄的,学生之间不团结,师生关系很紧张,教师不愿教书,学生无心向学,这样的环境里想要出人才,无疑就困难多了。

既然环境与人成长关系如此密切,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像孟母一样频频选择自己中意的学校和班级,动辄逃离不合意的学校和班级呢?显然这是不现实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行动起来,优化我们的学习环境。

1.优化学习环境,首先,要保持校园的洁、齐、美。学校是社会的细胞,它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环境的洁、齐、美,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对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社会精神文明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应该像花园一样,绿树成荫,空气洁净,教舍俨然,宣传刊物精致美观,教室里窗明几净,为学生创设一个刻苦学习,为国成才的良好校园文化的物质氛围。

2.优化学习环境,师生之间要互敬互爱,共同学习进步,形成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校教育就其形式而言,是靠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完成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情感因素又占有一定的比重,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互相信任,教师输出的信息不但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摄入,而且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诸如兴趣、情感、意志等,帮助学习知识,形成健康人格。反之,如果师生关系冷淡僵化,那么即使教师业务水平再高,学生接受能力再强,在知识传递过程中也会因为心理上对教师的抵触情绪而影响教学效果。

3.优化学习环境,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学生相互关系和睦融洽,团结向上,才能心情欢畅地学习进步。

与同学和睦相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真诚待人。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待人以诚,是取得信任,拥有朋友最重要的条件。友谊之树要靠诚实的甘露来浇灌,对朋友虚情假意,心口不一,只能使自己失去朋友。

第二,宽厚容人。《论语》有云:“宽则得众。”为人宽厚,多理解和尊重别人,少计较些个人的得失,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和喜爱。为人宽厚的人,往往心胸开阔,能容忍别人的过失,这是我们今天维护集体团结必须具备的品质,学生之间有时难免产生误会和矛盾,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一般都应该多体谅别人,各自多做自我批评,使矛盾化解,切不可因一点小事耿耿于怀,恶语伤人或拳脚相加,致使矛盾激化。

第三,热心助人,我国古代仁人君子十分崇尚乐善好施的义举,以此作为一种修身养德的途径来约束自己和教育家人。我国清代文人、大画家郑板桥在潍县做官时,曾写信教育刚入学读书的儿子以仁爱之心帮助生活困难的同学;唐代诗人杜甫也曾劝告自家亲戚吴郎,让他善待扑食门前枣子充饥的贫苦老妇人。

传统美德中的“仁者爱人”“乐善好施”,在社会主义的今天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青少年提出了三大口号,其中有一条就是“学会关心”。关心人、帮助人,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认识。我们应继承祖先的美好品德,将关心帮助他人的传统发扬光大。

同学之间的帮助,包括从物质上帮助生活有困难的同学,从思想上帮助有缺点错误的同学以及帮助学习落后的同学。而以后一种情况更为普遍。成绩好的同学应当热心地而不是敷衍地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扫清学习障碍,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尽快赶上队伍。

最后,我们也应看到,目前还存在同学之间不能和睦相处,不利于优化学习环境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在一些非原则性的小事上过分计较,不能宽容别人的过失,爱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避免和纠正的。

综上所述,环境与人的成长密不可分。优化学习环境,对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国民素质关系重大,不可等闲视之。中共中央最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道德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学校应当成为最好的小环境之一,并对大环境的优化作出积极贡献。让我们积极響应党中央的号召,弘扬美德传统,优化学习环境,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王满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优质的育人环境[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8(5):121.

[2] 陈霞芳.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育人环境[J].甘肃教育,2015(13):45.

作者:沈毅萍

第3篇: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路径研究

摘 要:中華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该文阐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和外延、传统美德教育在高校的地位,还阐述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高校学生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水平、身心素质发展的促进意义和新时代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社会意义,指出了目前高校存在问题,通过倡导国家要加强制度保障、社会加强积极正面引导、高校加强传统美德课程建设、提高大学生自主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建设途径。

关键词:高校 中华传统美德 美德教育 对策

1 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内涵

中华民族历史悠远,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传统文化,而传统美德则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王泽应在《中华传统美德通论》中提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中的精华,是传统道德中那些比较好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集体之间以及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关系的本质要求的优秀道德原则、规范、范畴和道德品质等的总和[1]。”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积淀和民族品质的凝练,也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2]。中华传统美德博大精深,包含了仁、义、礼、智、信、孝、悌、忠、廉、耻等多个方面。

2 在高校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华传统美德指从中国悠久历史中流传下来的, 具有时代影响的, 可继承传播的, 有利于当代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 有益于下一代成长和发展的优秀道德文化遗产[3]。”“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4]。”当代大学生是民族未来的希望,高校是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熔炉,所以在高校注重培养大学生个人道德修养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可以让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代代相传,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现状分析

3.1 国家缺少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制度保障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但是从制度层面缺少建章立制,地方教育部门没有制定当地的弘扬传统美德的办法和细则,导致纲领性文件不能落地,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也就无从谈起。

3.2 社会缺少对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正面引导

很多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往往都是以学历、成绩等为选人的标准,很少会去重点考察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水平,这就导致了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时候往往重视成绩忽视对学生道德的培养。随着各类良莠不齐的信息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这就导致传统道德被边缘化。

3.3 高校中华传统美德课程建设不完善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没有开设专门的传统美德教育课程,相关教材也较少。传统美德教育主要是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是其中涉及的传统美德教育方式单一,所占比重较小,内容更新不及时,所以学生对传统美德的学习缺乏系统性、深入性。

3.4 大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认识不足

由于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传统美德教育方面有所缺失,大学生对传统美德的学习和重视程度不够,对自身道德水平缺少客观的认识,没有主动增强自身道德修养的主动性,没有意识到道德修养对于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当代大学生缺少弘扬传统美德的责任意识,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4 高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策

4.1 要从制度层面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供保障

法制和德治互相促进,缺一不可,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法律法规是推广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保证”[5]。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人类本能中的劣根性将导致传统美德的不复存在,所以说弘扬传统美德必须要依靠法制的强制手段,国家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将弘扬传统美德上升到制度约束层面,通过制定规范的准绳,加强传统美德的法治保障。地方要按照国家政策制定配套的方案和办法,建立弘扬传统美德的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弘扬正能量,并常抓不懈。

4.2 社会要积极正面引导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社会主流媒体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生动诠释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通过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的好人好事,促进全社会向他们学习。在人才招聘的时候要着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察,特别是道德素养的评价,只有客观评价一个人才,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才能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正确的舆论导向,进而促进高校加强对人才传统道德的培养。

4.3 高校要加强中华传统美德课程建设

一是要全面加强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建设,按照国家要求全面提升必修课建设水平,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生价值观教育,让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引导大学生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二是要立足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结合学校情况,开发校本课程,将传统道德课程纳入到课程当中,补充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之处。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开展课程建设,并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三是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采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微课慕课等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开展教学,寓教于乐,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校外调研实训等展示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四是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高传统美德教育水平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弘扬传统美德最直接的传播者,要通过提高教师传道受业解惑能力,通过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带动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

4.4 提高大学生主动学习中华传统美德的自觉性

大学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者,肩负着继承与弘扬传统美德的重任,大学生要主动提高对传统美德的认识,加强主动学习的动力,通过提高个人修养将提高中华传统美德作为抵制西方不良思想侵蚀的重要武器,通过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理论知识,参加弘扬传统文化的公益服务等手段加强自身对传统美德的认识。大学生要将践行传统美德运用到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要自觉担负起弘扬传统美德的重任,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要主动传播中华传统美德正能量,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带动身边人员改正不良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 王泽应.中华传统美德通论[J].南通大学学报,2005(3):1.

[2] 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28-29.

[3] 巨浪.中华传统美德与当今传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4] 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EB/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n/2015/0702/c117092 -27241457.html.

[5]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http://www.wenming.cn/ll_pd/shzyhxjztx/201312/t20131223_1654835.shtml.

作者:余淼

第4篇:学习雷锋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

--XX中学团支部开展“尊老敬老”活动

三月是一个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季节,三月更是一个讲文明、树新风、让雷锋精神吹遍校园及社会每一个角落的季节。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大力弘扬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青少年自小就懂得应该尊老敬老,切实为老年人做好事、献爱心,让老人们感受到晚年生活的幸福,XX镇团委、XX中学校团支部在3月5日下午组织四十多名共青团员到XX敬老院开展了“尊老敬老”活动。

小团员们送给他们的是一份祝福,献出的一份关爱,送去一片温暖。敬老院的老人们年龄较大,说话语速很慢,部分老人听力很差,这都需要同学们有足够的耐心;同老人选择内容时小团员讲究方式方法,毕竟是相差了大半个世纪的人了,尽力去想一些所知道的老人那个年代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同老人聊子女的工作,聊最近的天气或是聊老人的身体近况等话题。在聊天的过程中,老人们精神状态越来越好,话题也越来越多,老人沉浸在回忆里侃侃而谈,同学们的热情也随之高涨,不多久,孩子与老人之间就少了份隔阂,多了份亲热。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帮老人们做一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扫卫生同学们忙得不亦乐呼,但脸上都充满了爱的笑容。活动过程中,老人们脸上都慢慢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在雷锋纪念日开展这项活动,同学们明白了今天祖国的建设蒸蒸日上,离不开前辈们年青时的默默耕耘、努力拼搏,我们应该关心、爱戴老一辈,让孩子们从小发扬雷锋精神并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第5篇:为了弘扬尊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为了弘扬尊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宣传和谐文明的社会风尚,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精神内涵。马村镇南陆小学将于11 月10日举行“”经典诵读”表演赛,主题为:敬老爱亲,助老扶老。

学校的大队辅导员组织全体老师学习比赛方案之后,指导老师们即刻投入到了紧张而有序的筹划和排练过程。为了保证节目排练的正常进行,不影响日常教学工作,陈梦瑶老师每天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表现出了高度的思想觉悟和责任感,主动地协调和安排好各自的日常工作和家庭琐事,全身心地投入节目排练工作。排练中,孩子们一个个都非常认真的练习着每一个老师教的动作,一遍又一遍地朗诵,不断提升节目质量,争取演出时发挥最高水平,这充分展示了我校队员积极向上、敢于吃苦的精神风貌!

第6篇: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尊老敬老新风讲话高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我是高一(2)班的罗喆涵。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敬老新风》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刚送走了一个让我们感恩的节日——九九重阳节。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历来对这个节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宋诗词中有许多贺重阳、咏菊花的诗句。新时期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古代就有"百里负米""戏彩娱亲""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无数动人的孝的故事。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已经成为做人的准则。有数据表明: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已经过亿,占全国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将达4亿,占全国人口的1/4.老一辈为了我们国家的强盛,为了下一代能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们艰苦创业、辛勤劳动了几十年,创造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如今他们老了,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照顾。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多,尊老爱老这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美德显得尤为重要!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孝顺父母,尊敬老辈,天经地义。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湿润了多少听者的双眼,触动了多少游子的心灵,道出了多少天下父母心。一首歌为何能引起如此强烈共鸣?这是因为这首歌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回应着人们对传统美德的呼唤!

亲爱的同学们,尊老敬老,绝不只是"纸上谈兵",应该付出真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子夏问孝,孔子说"色难".意思是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只有发自内心的敬爱,才能做到。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把敬爱自己长辈之心推及所有老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才能够真正做到全社会的尊老敬老。尊老敬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应该经常去看望老人,陪他们聊聊天,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同时,我们也要向社会上的老年人伸出关爱、帮扶之手。上下公交车,礼让老人,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座等等,虽然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最美莫过夕阳红!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年人幸福、安康!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7篇:国旗下讲话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新城学校2016年下期第6周国旗下讲话

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今天是10月10日,农历九月初十,昨天是九月初九,那,你们知道昨天是什么节日吗?对,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这天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这一天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2012年,我国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同学们,敬老爱幼,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长辈,不管他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他都算不上是一位合格的公民。

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除了要记得6月1日儿童节,还要记得农历9月初9的老年节,每年的这一天,我们要陪爷爷奶奶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让我们在孝敬父母的同时,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有的同学会问,敬老要注意哪些地方呢?具体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陪自己的爷爷奶奶聊聊天;吃东西的时候,让老人先吃;入座时,长辈没坐,自己不能坐;走路时请长辈先行,晚辈随后;长辈说话的时候,不能随意打断插嘴;长辈的批评要虚心接受,即使不当也应平静地说明,不可顶撞或大声呵斥;每天放学回家或有事出门要跟长辈打招呼。跟老人说话时面带微笑,说话语速放慢;有些老人腿脚不利索,帮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洗洗衣服,剪剪指甲等等。

最后衷心祝愿,天底下所有老人都能过上和我们少年儿童一样幸福、美好的生活! 谢谢大家!

第8篇:“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讲话稿(范文)

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尊敬的校长,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国庆的喜悦还在继续,安静的心情释着心的微笑 。转眼间又迎来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这是个代表九九日月相逢的节日,是个象征着长长久久的节日,是个尊老、敬老、爱老的节日。

2011年的10月5日(即农历九月九日)迎来了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为什么叫重阳?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东汉时期,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们写了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想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今天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祝愿所有的爷爷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长寿!

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还有在重阳节祭祖的习俗。老一辈为了我们国家的强盛,为了下一代能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们艰苦创业、辛勤劳动了几十年,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如今他们老了,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照顾。所以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同学们,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就是这层意思: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和小孩.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他们一些心理慰藉。我们都要用实际行动向他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他们洗衣、洗碗、扫地、叠被,为他们梳梳头、捶捶背、洗洗脚,多为他们着想,为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对邻居长辈有礼貌,外出礼让老人。

亲爱的同学们,记住爱你们的长辈,爱爷爷奶奶,爱爸爸妈妈,让爷爷奶奶笑在重阳,笑在每一天。让我们把最美丽的祝福送给全天 2

下的老人!愿他们快乐,幸福,笑口常开。让我们把开心送给爸爸妈妈,祝他们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2011年10月10日

第9篇:敬老爱老,弘扬美德

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的自然过程。生命从始到终到是精彩的,老人就好比西天的落日映染出绚美的彩霞。没有落日,何来朝阳。

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名族的希望

青年人的那句“我们青年人就像这朵鲜花一样,洋溢着生命的活力”诚然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有激情有活力。

二、老年人是社会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老年人的那句“让生命显露在炫目的花瓣上,而果实却爱把生命凝结在深藏的种子里 ”

诠释了果实之所以比鲜花更为沉重,是因为她积淀了生命的精华;大海之所以比小溪更加广阔,是因为她包容了世间的沧桑;峻岭之所以比小丘更为深邃,是因为她肩负历史的变迁„„每一个厚重的生命,皆因其饱经人世的风霜而显得珍贵。面对这一份份的厚重,年青的我们应当虔诚地瞻仰。花样绽放,花样凋落,又花样留下丰盈的果。因为,你经历过锤炼,经历过风雨,才使得花儿茁壮又坚强的成长,才使得果实里浓缩了天地的精华与内心的丰富。

三、敬老爱老,弘扬美德

“所有的果实,都曾经是鲜花,然而却不是所有的鲜花能够成为果实。” 我们常说,老年人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话一点不假。我们务必珍视! 无论是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还是在平凡的家庭生活中,他们或出生入死,身先士卒,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或教子有方,爱生如子,夫唱妇随,相敬如宾„„

然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岁月的风霜悄悄地染白了他们的青丝,时光的刀剑深深地镌刻出他们的皱纹。由于旧社会苦难生活的折磨和几十年革命生涯的操劳,他们当中的不少人积劳成疾,有的甚至已风烛残年,很需要我们大家去尊重和关爱。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先辈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换来了能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科技强国、国防强国和经济强国,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和奇迹,为我们青少年一代留下了巨大的财富。如今,虽然他们已年渐衰弱,

Bocker

1“心呼吸”本上,老师为学生遇到的困惑分析原因,寻找答案,书面或当面沟通,进行行为道德导向,使他们在人生的大海里沿着正确的方向航行。

父母的言行教育很重要,要积极引导孩子尊老爱老。学校多开展敬老爱老活动,社会多关注积极带动同学们在各种场合的文明礼仪,使他们更谦逊、更文雅了,更懂得关心体贴他人了。同时也在群众中掀起敬老爱老助老的热潮。

作为一朵未放的花蕾,对于这个春天里的阳光雨露甚至风霜我们都知之甚少,所以不妨谦虚地看看那些成熟的果实,听听他们世间一切的了悟,或许哪一天,我们也将和他们一样,成为那积淀人生智慧的果实呢?饱经风霜的生命因其经验而珍贵无比,而青春的生命则因谦虚而显得可爱。向往果实的花朵才会努力绽放小溪才会努力汇聚;所以朋友,让我们一起向那些饱经人世风霜的厚重生命表达最崇高的敬意吧!只有瞻仰生命的厚重,努力去积淀智慧的力量,才能让自己的生命也充满了厚重,硕果累累。瞻仰高山的小丘才会不懈地积淀„„

Bocker

3 -

上一篇:小学庆国庆活动下一篇: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