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期

2022-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儿科护理学期

高校护理专业临床组学期教研活动规划管理探讨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经验来探讨教研活动预案制订的一些基本原则、教研活动主题选取以及活动开展需要注意的事项,从而为其他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护理专业临床组 教研活动规划 预案基本原则 主题选取 注意事项

护理专业临床组整体教研水平提升,除了与每位教师的责任心、爱心以及奉献精神密不可分外,与整个护理专业临床组管理团队的辛苦工作以及优质化管理也是紧密相关的。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护理专业临床组管理团队要开展好活动,就必须有预案(即教研活动规划,下文预案同)。笔者从事本校护理专业临床组管理工作多年,结合近些年的经验,谈一下如何制订预案。

一 预案制订的基本原则

1.制订的时间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职业院校还是在实行一年两学期制,每一学期结束前和开始前一段时间都是制订下学期或者下年度计划的黄金时间。选择期末制定,是因为一学期或者一学年刚要结束,对已经开展过的活动印象深刻,存在的不足和成功的经验都非常直观具体,这为即将开始的学期或者学年活动的制订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价值。选择开学前一段时间制定计划,是因为全体临床组成员都在做着开学的准备,不会因为上课而占据开会的时间,能够集中在一起进行讨论,可以对制订的预案进行反复讨论和修改。预案的制订不是一劳永逸的,制定者还要适时地对预案进行修订和细化,而这一工作,常常是伴随着整个预案活动开展过程进行的。

2.制订的方式

管理者可以参照学校活动规划的情况,制订一个大的活动框架,具体项目的制订不能够闭门造车,必须依靠全体组内成员的共同参与策划。因为护理专业临床组的课程有内、外、妇、儿科、急救、老年护理等等,而每一位管理者对这些课程的理解都是有限的。为了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到活动中来,管理者可以给较多的老师下达任务,协商出活动的方向,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角。

3.制订的侧重点

高校教师的工作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不同的大学可能有不同的侧重方向。每一个学期推出一个重点教研活动系列(所谓教研活动系列就是指需要几次活动才能够顺利完成的项目),有利于全体成员深化对某一项目的理解或者是参与到某一项目的建设中,例如:如何申请课题,如何写论文,如何编写教材等等。

二 预案的主题选取

结合笔者多年的活动组织经验,本着以履行高校教师的工作职责、提高教师理论和实践能力以及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选题原则,特将个人的经验阐述如下:

1.集中备课

集中备课是一种常规的教研活动,很多学校都有开展。笔者所在的临床组主要采用两种方式:(1)全体组内成员集中备课,主要是对一些共性的教学方法、教学前的准备、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改进和教学评价进行集中探讨;(2)以具体课程为中心,将临床组带同一门课的教师再次进行分组,深入地讨论该如何从总体上把握该门课程,具体的章节该如何进行讲解,教学中碰到哪些具体的问题需要怎样解决,如何使授课更具有个性,如何共享教案和PPT,如何进行课堂的管理,如何修订教材等等。集中备课要想发挥良好的效果,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必须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必须实实在在地深入教学的具体细节和实质进行研究,也必须通过教学的检验反馈来循环提升自我的教学水平,切忌所有教学内容只备一次课。因为在讲课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新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思考,也可能有的内容可以转换角度重新思考,教师只有习惯循环背课,才能更好地驾驭教学。

2.教学与临床岗位相结合

医学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学生的学习达到临床岗位的要求,能迅速地适应临床工作环境和给用人单位带来有价值的劳动。要想培养出合格的学生,教师就必须有过硬的知识和技能。除了通过教师个人的进修来提升能力外,笔者还常常通过举办教研活动来帮助组内教师提高教学与临床岗位结合的能力。开展的活动包括:医院进修后返校教师做学习成果展示和报告、邀请临床医护人员给教师讲课和解答疑问以及带领教师去医院见习。以上的三种方式,不仅有利于组内教师及时了解临床的最新动态,有利于迅速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同时也有利于临床专业实训项目的选择、场地和器物的规划、实训实施和评价体系的建立等等。这种活动笔者每学期一般组织一到两次。笔者发现,积极参加这些活动的教师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

3.与基础医学组进行教学交流

护理专业临床课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基础医学理论做铺垫支撑。基础医学教育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临床课程的热情和质量,也关系到临床教师教学的难易度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度。因此,笔者和院系领导也会偶尔组织基础医学组与临床组一起开展教学研讨会。一方面,通过研讨会来重新商订各门课程的合理学时分配;另一方面,结合临床课程的需要,对各门基础医学课程的重难点及非重点进行重新规划,增加临床课程所需的必备基础医学知识的讲解,同时减少临床课程不涉及的基础医学知识课时。这样做的好处是使临床组和基础医学组的教学都更有效率,学生学习的方向感更强,自习时间更多,学习压力小且掌握更好。

4.护理教学的“他”视野

护理教育虽有一些自身的特点,但它同样是教育的一部分,也要遵循教育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原则。因此,笔者也常常考虑让一些教师轮流参加其他非医学教研组的活动,或者邀请其他资深非医学教师来组内作经验交流,通过这些途径来激发教师用全新的思维思考该如何组织教学,避免教育者孤芳自赏和抱残守缺。经过实践证明,很多组内教师的确在这种交流中有所收获,教学过程中也明显体现了新的理念和实践,部分尝试也得到了学生积极的回应。

5.带教研讨

目前,很多高校都有教师带教制度。最理想的带教方式就是由学识丰富、教学效果良好的教授副教授对低年资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带教。但是由于高年资教师是学校的稀有资源,而年轻教师基数较大,因此很难做到一对一的带教。鉴于现实情况,笔者所在的临床组内多数中级职称教师也参与带教,由于带教教师之间教龄差距较大,教学经验和受学生欢迎的程度也不太一样,因此带教质量参差不齐。因此,笔者也会组织带教交流活动,让带教老师之间,以及带教者与被带教者之间进行集中沟通研讨,从而促进集体带教能力的提升。

6.科研讲座

除了最基本的教书育人、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外,很多高校教师还有科学研究的重任。目前,我国很多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都是由原来的中职升格而来,缺乏科研底蕴,而新进教师几乎都是直接来源于学校,对课题研究和论文的写作都很陌生。笔者所在学院护理系成立时间较短,科研能力明显不足。鉴于此,笔者应教师要求经常于教研活动期间组织一批有科研经验的教师到组内讲课,活动反响很好。近两年来,笔者所在的临床组承接课题和发表论文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举办科研活动的重要性。

7.社会服务活动

在当今的高等教育格局中,仅仅满足于教书和科研,并不是一个完全合格的教育者,社会服务同样是高校教师的职责。为了发挥临床组教师的热量,笔者所在的护理系多次组织教师参与省“红十字会”举办的社会教育活动,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急救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笔者也在考虑组织系内教师参加义诊、健康咨询以及到养老院给老弱的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指导,使教师以另外一种方式服务社会。

三 活动组织的注意事项

笔者早期开展活动也并非一帆风顺,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摸索总结,对活动的把握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笔者现将开展活动的一些注意事项陈述如下,以供参考:(1)活动的开展不能流于形式,要有内容有深度,如果仅仅只是应付学校的检查而做一些表面的文章,一则会浪费全体组内教师的时间,二则会影响她们以后参加活动的积极性。(2)不组织不开展一些明显没有结果的活动。(3)主持人、主讲人每次活动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其他教师需要对活动有大致的了解,如:主持人做好活动流程的预演,主讲人提前几周开始准备内容,早期向全体组内教师通知活动的安排时间及主题,让老师们及早做好思考,准备问题及讨论,从而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活动中。(4)要发挥全体组内教师的主人翁精神,不能够每次都是几个人主讲,而其他教师旁听。(5)强调活动的目的和基调,鼓励组内教师参与问题讨论,让活动成为增强教师之间情感的纽带,切记要避免将讨论变成批斗。(6)组织者平时就要有紧急情况备选预案,以备活动的主持人和主讲人因紧急事情无法参与活动之需,备选方案可以将准备较充足的后期活动提前开展,也可以提前固定一到两位教师专门准备项目来应对特殊情况。

〔责任编辑:林劲〕

作者:夏瑾燕 夏明红

第2篇:2020儿科护理个人工作计划_儿科护理工作计划

有了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那你知道儿科护理的工作计划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20儿科护理个人工作计划_儿科护理工作计划5篇,希望你喜欢。

2020儿科护理个人工作计划篇一

在医院党委的关心支持下,小儿科病房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在新的一年里,随着科室条件的改善,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狠抓护理服务质量,严格落实规章制度,深化整体护理,加强业务、技术训练,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

一、认真学习《医疗质量暂行规定》,增高护理服务质量

详细目标:

组织学习医院下发的《医疗质量暂行规定》,认真履行职责,激发护理人员的服务热情,增高护理服务质量。

实施措施:

1、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疗质量暂行规定》,按规定规范护理工作。

2、在护理工作中做到视病人为亲人,以“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为了一切病人”为工作指导,认真履行护士职责,增高护理人员对服务意识的认识水平,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3、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护士修养与礼仪规范,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上班前举行服装整理仪式,使护士在工作中保持整洁文雅、端庄大方,为给病人提供舒心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二、深入开展整体护理,全面增高职业素质

详细目标:

继续开展整体护理,规范护理程序,增高整体护理病历质量,丰富健康宣教内容,更好的为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实施措施:

1、组织学习《儿科学》,熟悉有关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丰富健康宣教内容。责任护士深入到病房,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增高用护理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整体护理经验。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每月组织一次教学查房,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电子病历及时评价,护士长坚持每周检查2-3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通知到责任护士,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三、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加强业务学习、技术训练,增高应急、急救能力

详细目标:

以《儿科护理学》为基础,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加强十五项护理技术及急救能力训练,增高护理质量,培养一支业务技术精,素质高的护理队伍。

实施措施:

1、制定20xx年训练计划,每月组织一次专题讲座。鼓励护士自学并做好读书笔记。

2、低年资护士加强十五项护理技术训练,增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增高技术程度。

3、高年资护士加强应急、急救能力训练。工作中给低年资护士做好表率,言传身教,让儿科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发扬光大。

4、大力表扬护士及“5.12”优秀护士,激发护士爱岗敬业热情,更好的为病人提供爱心服务。

5、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强化法律观念,组织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去。

四、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增高护理工作质量

详细目标: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秩序,使小儿科护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实施措施: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静脉穿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每次操作前洗手;每晚治疗室紫外线消毒,病房空气消毒,严防医源性感染。

2、严格执行早班制度。切实做好晨晚间护理,基础护理到位。保持患儿床单位清洁整齐,环境温馨、舒适。

3、严格执行床头交接制度。对病人病情做到九明白,在交接班时向下班护士做具体报告。

4、严格落实各级工作人员职责。护士长每周二次检查卫生员工作质量,保持病区清洁整齐;每周二次对病人满意度进行调查,确保服务质量。

5、配合护理部做好月护理质量检查、夜查房、双休日查房等制度,确保各项护理指标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

五、强化科研意识,增高护理科研能力

详细目标:

依据本科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制定本年科研计划,争取有较高程度的文章在杂志上发表

实施措施:

1、积极给高年资护士创造条件,安排到图书阅览室学习,查阅文献材料,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力争有高程度的论文发表。

2、采用激励机制,对有学术论文在杂志上发表或在会议上交流的护士在评选优秀护士及年终奖励时,优先考虑。

六、开展婴儿抚触,拓展护理技能

详细目标:

在较短时间内医学,培养全科护理人员控制婴儿抚触技术。

实施措施:

1、完善婴儿抚触室的配套设施,灯光、环境、温湿度符合标准要求。

2、训练护理人员婴儿抚触手法,尽快控制抚触技巧,让这项护理技术为我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院相关规章制度及科室相关规定,注重服务态度及工作秩序的养成。

2020儿科护理个人工作计划篇二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为进一步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总旨,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提高病人满意度。根据护理部有关精神结合我科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儿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1、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组织讨论学习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2、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员,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3、加强重点病儿的管理,如监护室的特护患儿和普儿病房的危重患儿,把上述患儿做为科晨会及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做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4、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规范护理文件记录,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5、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儿科护理工作计划

二、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1、办公班护士真诚接待新入院病儿,把病儿送到床前,主动向病儿家属做入院

宣教及健康教育。

2、要求责任护士每天与患儿家属沟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病儿的病情转归、生活需求、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等,认真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告知程序,尊重患儿家长的知情权解除患儿家长顾虑。

3、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服务质量高的护士给予表扬鼓励,对服务质量差的护士给予批评教育。

三、深入开展“人本位”整体护理工作。细化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责任。

1、对各班职责进行修订,改变排班模式,细化各班的工作流程,查找薄弱环节,明确护理分工,力求新的职责更合理实用。

2、抓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实行责任护士负责制。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随时与患者沟通,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基础护理,保障患者安全,体现人性化的护理关怀。

3、深化护士分层使用,依据病人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

四、护士实行绩效分配

分配原则:效率、质量优先,按劳分配,兼顾公正、公平。

分配依据:病人满意度、工作量、存在的风险、护理质量、责任心。

五、加强患者健康教育

1、由责任护士做每天根据科室常见病的治疗和护理常规、特殊饮食、疾病的自我

预防、用药的注意事项,向病人做详细的讲解,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

2、每月召开一次护办会,每位护士汇报工作情况与感想。每月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认真听取患者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六、新业务、新技术

1、重点发展小儿康复保健,选派1-2名护士进修小儿康复保健

2、增强科研意识,力争年内开展新技术1-2项。

2020儿科护理个人工作计划篇三

一、科室基本情况

1、全科护理人员共9人,其中聘用护士5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4人,护士4人,大专2人,在读本科2人,中专5人。共有40张床位,全年收住院病人1313人,上半年总数489人,下半年总数824人,下半年比上半年病人总数增加了25.5%,下半年抢救危重病人126人,死亡9人,抢救成功率92.9%。静脉采血468人,其中颈静脉12人,股静脉2人,皮试472人,肌注148人,输血人,导尿126人,洗胃抢救18人,死亡3人,洗胃抢救成功率83%。气管插管3人,成功插管2人并使用呼吸机正压呼吸。严格护理操作常规,严格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的落实,对于内、儿传染综合科室无院内交叉感染,无差错事故发生。

二、科室设备、物资运行及相关制度情况

1、科室拥有抢救设备:洗胃机2台,婴儿温箱1台,除颤仪1台,成人吸痰器1台,幼儿吸痰器1台,运行正常并随时处于备用状态。所有抢救设备由责任班杨冬芝专人管理,每周定期检查运行情况、保养、作记录;抢救柜、药柜由责任班褚礼梅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如出现缺药、漏药现象,予即时补上备用并记录;各种消毒液及用物每周定时更换,专人治疗班负责,主班每天检查1次,出现问题应立即报告并即时解决。

2、科室执行严格的查时制度,班班查每周五大查,环环相扣。半年来堵科室药品漏洞10次,查出漏处理医嘱5例,已及时填补,未造成不良后果,各班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协调合作,未出现明显拖班造成人员的过度疲劳现象.

三、科室护理工作完成情况

半年来我科护理工作完成情况:基础护理平均93分,危重一级护理95分,护理表格书写94分,急救物品平均89分,病区消毒合格率95分,满意度调查87,5分科室管理86分。严格了一次性医疗用品(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输血器、输液器等)得管理,用后全部做到分装、消毒、毁形、焚烧并记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无一例输液、输血反应。

四、科室业务学习及引进新技术开展情况

在吴院长、成人真主任的指导下,经过多次学习,我们科每位医生都能使用心电图机,每位护士都能看懂临床常见异常的心电图。科室对每例死亡病例、疑难病例都进行讨论,从中总结不足,制定出完整的治疗方案并上墙,备工作参考。现已上墙的治疗方案有:脑出血血压调控方案,上消化道出血抢救流程图,小儿呼衰、心衰急救流程图,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治疗方案及快速性心律失常抢救治疗方案(有一位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人在我科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并治愈出院)。大部分脑出血的病人在我科得到了全面、科学的治疗与护理,赢得了老百姓的信赖,留住了很多病人。今年还在我科开展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例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呼吸的先例,在病人身上进行了眼部、口腔、气管、导尿、褥疮、生活、心理等一系列护理,并整理装订成册。护理人员还学习了从省医引进的新技术:留置针的运用与护理,硫酸镁湿敷运用,褥疮患者使用氧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已在我科运用。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护理,能够即时、准确的为医生提供诊疗依据。

五、内部管理

1)、向患者家属发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意见、建议,使我们及时掌握和了解部分病人对我们医生、护士、病房管理的满意程度。

2)、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尊重和维护患者权益意识,通过学习,大家基本了解和掌握了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促进了医患、医护之间的关系和谐,增进了感情,让病人相信我们,愿意留在我们科。

3)、为了给病人一个温馨的就医成人,我们围绕了“树行业新风,创一流服务”的活动主题,从细小环节入手,要求医护人员做到“四轻”、“七声”服务,对一些无法解决最基本的生活及住院费的患者,我们全科人员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切实让病人感受到温馨、耐心、细心爱心的四心服务,感受到家的温暖。

4)、经过今年“医疗质量管理”大检查后,使我们认识到了我们的管理不够完善,主要问题出现在对医疗安全入手不足:病历书写不及时、不规范,对各种疾病的治疗原则不规范,滥用抗生素,收费不透明,对各种记录不完整。

5)、为了实现人性化的管理,科室学习了护理部制定的“护理人员量化考核评分制度”,但是为了让值班人员心理轻松、不带情绪上班,我们科并没完全按照制度扣分罚款,而是要求大家相互帮助,各班相互检查,出现问题立即纠正帮助填补、循环进行,未得到即时纠正的,上下两班共同受罚,半年来只是在成人卫生、上岗形象及协调问题上个别被罚。

六、护理工作获得的社会效益

我科护理人员对于常规技术都能熟练掌握。对小儿头皮细小静脉的穿刺技术能做到动作准确、娴熟、一针见血率高,两位责任班护士都有很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为每位患者做好入院的环境介绍、生活上的帮助、解解释治疗护理计划以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回访,在搬迁的第一季度满意度调查获得100%的好成绩,获得病人送来感谢信3封,第二季度获得病人送来锦旗一张、感谢信一封,但是满意度调查下跌到75%,说明了我们责任班的工作没有做到持之以恒,忽视了心理治疗与回访。如果每一次的回访都能让病人觉得你在用心为他治疗、记得他、关心他、有亲切感,就会使我们得到很好社会效益。

七、存在的不足

1、护理人员轮换太快,不好管理;

2、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相对较差;

3、护理人员缺乏与外界交流,服务意识不强;

2020儿科护理个人工作计划篇四

20xx年,在医院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儿科病房环境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在新的一年里,随着科室条件的改善,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护理部20xx年护理工作计划结合本科室实际工作,特制订20xx年儿科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病员满意度

1、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评选最佳护士,进行鼓励。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2、规范护士的语言行为,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

3、严格新分配护士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以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的考核,合格者才能准予上岗。

4、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征求病人意见,解决问题。

二、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改善临床护理服务:

1、试行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规范护理程序,增高整体护理病历质量,丰富健康宣教内容,更好的为患儿进行整体护理。

2、组织学习《儿科学》,熟悉有关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丰富健康宣教内容。责任护士深入到病房,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增高用护理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整体护理经验。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每月组织一次教学查房,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三、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

以《第五版基础护理学》为基础,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加强十一项护理技术及急救能力训练,增高护理质量,培养一支业务技术精,素质高的护理队伍。

1、制定20xx年训练计划,由科室业务能力突出的护士担任培训老师。加强十一项护理技术,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强化法律观念,组织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去。鼓励护士自学并做好读书笔记。

2、高年资护士加强应急、急救能力训练。工作中给低年资护士做好表率,言传身教,让儿科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发扬光大。

3、对在历次考核中成绩优秀护士大力表扬,给予奖励,激发护士爱岗敬业热情,更好的为患儿提供爱心服务。

四、加强基础护理,规范工作秩序。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每次操作前洗手;做好每天治疗室病房空气消毒,严防医源性感染。

2、切实做好晨晚间护理,基础护理到位。保持患儿床单位清洁整齐,环境温馨、舒适。

3、配合护理部做好月护理质量检查、夜查房、业务查房等制度。

2020儿科护理个人工作计划篇五

为了使各项工作达到可持续发展,争创三级妇幼保健院,在认真总结分析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医院护理工作五年规划要点及三级妇产医院评审要求,将20xx年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计划拟定如下:

一、规范护理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制度及工作任务

(一)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医院、护理部下达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落实各项操作规程。

(二)进一步完善细化适合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各项专科护理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做到各项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

二、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

管理目标:护理人员分层级培训率为≥90%;三基”理论合格率≥90%(80分合格);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90分合格);护士每年离职率≤10%,护士对科内绩效分配知晓率≥80%;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知晓率100%。

实施方案:

(一)严格按照医院护理岗位管理实施方案,对科内护理实行层级管理;对科内护士花名册及时更新。

(二)以医院绩效分配方案为总部署,进一步细化科内

绩效分配方案,将工作量、工作质量、满意度等纳入每月护士的绩效考核,并让护士充分知晓绩效分配方案,从而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三)加强护士业务培训,拟定全年培训计划,内容涵盖“三基”知识培训、核心制度培训、新生儿科专科护理知识培训、新生儿科专科护理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内容,做到每次培训后均有考核。

(四)不断的更新护理知识,增加护士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计划今年有护士取得新生儿科专科护士资质。

(五)对科内护士实习弹力排班,进一步完善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和流程并加强培训考核。

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并持续改进,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工作

管理目标:基础护理合格率≥95%;专科护理合格率≥95%;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5%;病房管理合格率≥95%;急救物品质量合格分95分,急救药品完好率为100%;护理文书合格率≥90%;患儿家属满意度≥95%;健康教育知晓率≥85%。

实施措施:

(一)继续实行护理质量院科两级管理,充分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控作用,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篇:个案护理儿科

简述题

8.该新生儿出生后l分钟及5分钟的Apgar的评分值,评分依据是什么? 答:该例新生儿出生后l分钟Apgar的评分为0分,依据:肤色苍白、无心脏搏动、无自主呼吸、无哭声、四肢张力软;出生后5分钟Apgar的评分为3分,依据:心率恢复至l00~120次/分得2分,肤色较前稍红润得l分,无自主呼吸0分,无反应0分,合计3分。

9.该新生儿属于何种程度的窒息?复苏程序是什么,该病案中采取的程序有哪些? 答:该患儿出生后l分钟Apgar评分为0分,5分钟Apgar评分为3分,10分钟Apgar评分为4分,属于重度窒息,且复苏效果不好,可能预后不良。出生后已立即按ABCDE方案复苏,A:清理呼吸道;B:气囊面罩加压给氧、建立呼吸,增加通气;C:持续胸外按压,维持循环,保证足够的心搏出量;D:1:0000肾上腺素每次0.5 ml/kg,共3次,药物治疗;E:评价和环境(保温)。其中ABC三步最为重要,A是根本,B是关键,评价和保温贯穿于整个复苏过程。

10.窒息患儿复苏成功后转AN生)L病房后,测血糖9.4~12.3 mmol/L。你认为可能是何种原因,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血糖增高是暂时的,这是新生儿处于窒息状态时的应激反应,儿茶酚胺及胰高血糖素释放增加,早期血糖正常或增高造成的,但缺氧继续存在时,糖原消耗增加,随后会出现低血糖,因此,要定时测量血糖,关注血糖的动态变化,根据血糖值调整输入葡萄糖液的浓度和速度,维持患儿内外环境的稳定。

思考题

11.该患儿窒息复苏人室后昏迷、肌张力增高,频繁抽搐,最可能的并发症是什么? 答:该患儿出生时重度窒息,在复苏l0分钟后,Apgar评分仍为4分,窒息后最可能的并发症是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度,轻度:表现为兴奋、激惹,下肢和下颌可出现颤动,吸吮反射正常、拥抱反射活跃、肌张力正常、呼吸平稳,不出现惊厥。中度: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张力减弱、肢体自发运动减少、可出现惊厥、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减弱,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减弱;重度:表现为昏迷、肌张力低下、肢体自发运动消失、惊厥频繁、反复呼吸暂停、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消失,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根据该患儿的临床表现,应该是重度HIE.

12.在护理此类患儿过程中,出现怎样的临床表现,提示病情加重或减轻? 答:若患儿惊厥次数减少、出现吸吮反射、拥抱反射、对光反射、生命体征趋向平稳,肢体自发运动增加,表明患儿病情在好转;若患儿出现持续抽搐、囟门张力增加、反复呼吸暂停或呼吸衰竭、心率减慢,表明病情加重,及时汇报医生,做相应处置。

简述题

7.对该患儿最重要的确诊检查是什么?应尽早进行何种治疗? 答:此患儿对确诊最重要的检查是:床边X线检查。注意做好患儿的放射防护;应尽早为患儿施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替代治疗。

8.如何观察该早产儿的呼吸,判断有无呼吸困难? 答:④呼吸频率:有无过快、过慢;②呼吸节律:有无呼吸不规则、叹息、双吸气、抽泣样呼吸;③呼吸幅度:有无浅表呼吸、深呼吸;④辅助呼吸运动:有无鼻扇、三凹征、耸肩、点头;⑤面色、神志、呼吸道分泌物、双肺呼吸音强弱等。

综合判断该患儿存在呼吸困难:鼻扇、气促、口吐白沫、呻吟、三凹征、发绀。 9.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时如何进行护理配合? 答:①药物选择:从猪肺或牛肺中提取的天然PS或人工合成的PS;②剂量选择:初次剂量l20~200 mg/kg,间隔8~12小时给第二剂或第三剂,再次剂量l00 120 mg/kg;③药物溶解:室温下升温,用无菌注射用水1~2 ml充分溶解,禁止振荡;④给药途径:气管插管后,直接滴入;⑤给药体位:分别在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仰卧位时给药;⑥加压给氧:各个体位给药后,均给予加压给氧l~2分钟,充分弥散;⑦给药后护理:替代治疗后,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6小时内禁止吸痰。

10.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请判断患儿是否出现心力衰竭?依据是什么? 答:患儿出现了心力衰竭,依据是:心率l86次/分(>160次/分)、呼吸70次/分(>60次/分)、肝脏肋下3 cm(肝脏≥3 cm),Sa02 70%,发绀明显。

《?》思考题

11.患儿经积极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于入院第4天出现呼吸增快,血氧波动,听诊:心脏第2~3肋问出现连续性机械性杂音,此患儿最可能发生了什么?对确诊最有帮助的检查是什么?应选用何种药物治疗?护理要点有哪些? 答:(1)此患儿最可能发生了动脉导管未闭(PDA)。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确诊。应尽快选用布洛芬治疗。

(2)护理要点:①遵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②Vl服吲哚美辛,首次剂量为每次0.1~0.2 mg/kg,间隔8~12小时后重复1~2次,24小时内总剂量不超过0.3~0.6 mg,每次给药后应暂停喂奶一次,以减轻胃肠道负担。③密切监测血压、脉压差。④严密观察患儿皮肤颜色、血氧饱和度的变化。⑤注意患儿有无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NEC)的发生,其临床表现为:如吐奶、进行性腹胀、粪便或胃残留物中带血,肠鸣音减弱或肠壁积气等。

简述题

6.该患儿的首要治疗措施是使用合适的抗生素,主要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答:①现配现用。②遵医嘱按量、准时;使用输液泵,泵速合理。③确保静脉输液通畅、避免渗出。④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遵医嘱复查血象、血培养、肝肾功能。⑤监测血药浓度,遵医嘱及时停药。⑥做好口腔护理,防止鹅口疮。

7.新生儿败血症的病情观察要点是什么? 答:①症状、体征的观察:观察患儿体温是否平稳或恢复正常,体重有无增加,面色、精神反应如何,奶量完成情况,皮肤黏膜是否有黄染、有无出血倾向或皮肤脓肿。②并发症的观察:神经系统(有无抽搐、前囟饱满等化脓性脑膜炎表现)、消化系统(有无呕吐、腹胀、血便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表现)、呼吸系统(频繁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异常等表现)、血液系统(有无出血倾向、血小板计数、D一二聚体值)。③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并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避免二重感染。

8.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的并发症还有哪些?其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性休克、化脓性脑膜炎、DIC.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面色青灰、呕吐、脑性尖叫、前囟饱满、两眼凝视;DIC临床表现:皮肤出血、D一二聚体值异常等。

(?)思考题

9.患儿入院的当晚,患儿心电监护突然报警:心率90次/分、Sa02 75%,查体患儿面色青紫、呼吸暂停、全身皮肤湿冷、有大理石样花纹,立即测肛温为35.3℃,患儿发生了什么问题?护理要点有哪些? 答:该患儿可能发生了中毒性休克。

护理要点:①遵医嘱,迅速扩容,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②氧气吸入,提高患儿的血氧饱和度。③保暖,适当提高暖箱温度,维持正常体温。④立即动态监测患儿血压变化,必要时使用有创血压监测。⑤遵医嘱,完成各项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激素及纠正酸中毒等。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简述题

7.该患儿属于哪种类型的新生儿黄疸?依据是什么? 答:属予病理性黄疽,依据是:①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403.1µmol/L,经皮测胆红素l9.9[>205.2~256.5µmol/L(12~15 mg/dl)];②血清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18.0µmol/L(>26µmol/L);③黄疸持续时间长14天(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④黄疸褪而复现。

8.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用一种口服药的名称?怎样喂药? 答:常用口服药的名称是苯巴比妥钠,其药理作用是诱导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生成,促进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降低血中游离胆红素的水平,治疗高胆红素血症,遵医嘱将苯巴比妥片剂碾成粉末后,温开水溶解后喂服,喂药过程中,防止呛咳。

9.怎样正确观察新生儿黄疸? 答:要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观察,因新生儿的皮肤红润,影响黄疸的观察,可以用手指轻按患儿的额头和鼻尖,通常使按压处皮肤变白,若皮肤变黄,即为新生儿黄疸。

10.光疗超过24小时,易引起核黄索的缺乏以及低血钙,应如何预防? 答:光疗时适当补充维生素82和钙剂。

思考题

11.蓝光治疗过程中患儿体温38.2℃,此时该如何处理?蓝光治疗中如何监测体温? 答:①暂停光疗,发热是蓝光治疗的不良反应之一,当体温高于37.8℃或者低予35℃,应暂时停止光疗;②光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体温,2-4小时测体温1次,并根据体温调节光疗箱温度,维持患儿体温稳定。

12.该患儿黄疸程度严重,在患儿住院期间要严密观察病情,警惕哪些并发症的发生? 答:胆红素脑病,分为四期:

(1)警告期:患儿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低下等;持续12~24小时。

(2)痉挛期:患儿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和发热;双眼凝视、肌张力增高、呼吸暂停、双手紧握,持续12~48小时。

(3)恢复期:患儿吃奶、反应好转,抽搐次数减少,焦弓反张逐渐消失,肌张力逐渐恢复,持续2周。

(4)后遗症期:患儿各种症状消失,但出现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也可有脑瘫、智能落后等。所以护士在每天的日常护理中,若发现患儿反应低下、吸吮能力下降、肌张力异常等;应警惕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简述题

9.该患儿哪些表现属于激期的临床表现? 答:患儿无诱因的哭闹,夜间尤为明显,难以安抚,至今不能扶站,枕秃,方颓,未出牙,肋缘外翻,肝右肋下1 cm,脾(一),轻度“0”形腿,腕部正位片示骨骺端钙化带模糊不清,呈杯口状改变。

10.该患儿使用维生素D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严格掌握维生素D韵用量,必要时先检查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再决定是否需要用维生素D.口服维生素D一般剂量为每日2000~4000 IU,视临床和X线骨片改善情况,2~4个月后改为维生素D预防量(每日400IU);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维生素D中毒的临床表现,如厌食、恶心、倦怠、烦躁不安、低热、呕吐、便秘、体重下降等。

思考题

11.根据此患儿的临床表现,护理人员应如何进行健康指导? 答:①除采用维生素D治疗外,应注意加强营养,保证足够奶量,及时添加转乳期食品,给予富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②遵医嘱给予维生素D制剂,注意维生素D过量的中毒表现。③对已有骨骼畸形的患儿可采取主动和被动的方法矫正。如胸廓畸形,可作俯卧位抬头展胸运动;下肢畸形可施行肌肉按摩。④衣着柔软、宽松,床铺松软,避免久坐久站和早行走,以防骨骼畸形。护理操作时应避免重压和强力牵拉。

简述题

8.怎样为该患儿进行臀部皮肤护理? 答:选用吸水性强、柔软布质或纸质尿布,勤更换,避免使用不透气塑料布或橡皮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于,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局部皮肤发红处可涂以5%鞣酸软膏或40%氧化锌油;局部皮肤糜烂或溃疡者,可采用暴露法,臀下仅垫尿布,不加包扎,使臀部皮肤暴露于空气中或阳光下,也可用灯光照射,每次照射20~30分钟,每日1~2次,使局部皮肤蒸发干燥,照射时护士必须坚持守护患儿,避免烫伤,照射后局部涂油膏。

9.该腹泻患儿静脉补液时的护理要点? 答:(1)严格掌握输液速度:防止输液速度过快或过缓,注意输液是否通畅,有无输液反应。

(2)密切观察病情:①注意观察生命体征:若出现烦躁不安、脉率加快、呼吸加快等,应警惕是否输液过量或输液速度过快,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情况。②观察脱水情况:如补液合理,一般于补液后3~4小时排尿,说明血容量恢复;补液后24小时皮肤弹性恢复,眼窝凹陷消失,则表明脱水已被纠正;补液后眼睑出现水肿,可能是输入钠盐过多,补液后尿多而脱水未纠正,则可能是葡萄糖液补人过多,宜增加溶液中电解质比例。

(3)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思考题

10.患儿经输液治疗后出现了精神萎靡、心音低钝、腹胀、肠鸣音减弱,这时应首先考虑什么?如何处理及注意事项? 答:患儿发生了低血钾,需静脉补钾治疗。静脉补钾注意事项:全日钾需要量一般为l00~300mg/kg,应均匀分配于全日静脉输液中,浓度一般不超过0.3%,每日补钾总量静脉滴注时间不应短于6~8小时,切忌将钾盐静脉推入。见尿补钾,或治疗前4小时排过尿。补钾时应检测血清钾水平,必要时心电监护;病情允许口服时,给予口服缓慢补钾,更为安全。

简述题

8.给该患儿使用毛花苷C(西地兰)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每次应用洋地黄前应测量脉搏,必要时监测心率<90次/分时停用并报告医师。②严格按剂量服药,为了保证洋地黄剂量准确,当注射用药量少于0.5 ml时,要加生理盐水稀释后用l ml注射器吸药,口服药则要与其他药物分开服用。如患儿服药后呕吐,要与医师联系,决定补服或用其他途径给药。③观察洋地黄的中毒症状,当出现心率过慢、心律失常、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视物模糊,黄绿视、嗜睡、头晕等毒性反应时,应停服洋地黄,并与医师联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9.简述小儿氧疗的护理要点。

答:①急性肺水肿时,湿化瓶中加入20%~30%乙醇,间断氧气吸入,10~20分钟/次,间隔15~30分钟,重复1~2次。②面罩或头罩吸氧,氧流量2~4 L/min,氧浓度不超过50%~60%。③鼻导管吸氧,氧流量0.5~1 L/min,氧浓度不超过40%。④监测血氧饱和度>90%时停止吸氧,吸氧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患儿缺氧症状是否改善,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0.给该患儿雾化吸入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雾化吸入时使用空气压缩泵,或者使用氧气做驱动,氧流量6~8 L/min。呼吸时吸气相大于呼气相,该患儿呼吸平静时可雾化畈入,避免哭闹、刚进食后做雾化。患儿面部皮肤避免涂抹油性润肤霜,雾化结束后洗脸、漱口,该患儿可喂水代替漱口,预防过敏及真菌感染。

思考题

11.该患儿发生心衰时,护理人员如何判断心衰并配合抢救? 答:患儿入院第二天出现R 60次/分,P l60次/分,肝肋下3.0 cm,患儿烦躁,呻吟,拒绝吃奶,小便少,口唇青紫,有双吸气,即可判断患儿出现心衰,同时安置患儿半卧位,给予吸氧、镇静、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10%水合氯醛4 ml灌肠;予毛花苷C(西地兰)、呋塞米(速尿)缓慢静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1~2 L/min,氧浓度不超过40%;行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减慢输液速度,用输液泵控制5 ml/(kg·h),详细记录出入量,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尿量等变化,以及有无洋地黄的毒副作用,如:心率过慢、心律失常、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视物模糊、黄绿视、嗜睡等。

简述题

6.简述儿童常用吸入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

答:雾化吸入时使用空气压缩泵,或者使用氧气做驱动,氧流量6~8 L/min。呼吸时吸气相大于呼气相,小婴儿呼吸平静时可雾化吸入,避免哭闹、刚进食后做雾化。呼吸的方法:用嘴深吸气,用鼻呼气。患儿面部皮肤避免抹油性润肤霜,雾化结束后洗脸、漱口,小婴儿可喂水代替漱口,预防过敏及真菌感染。

7.如何维持该患儿气道通畅,缓解呼吸困难? 答:①安置患儿于坐位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②给予雾化吸入、胸部叩击或震荡,以促进分泌物的排出。③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以降低分泌物的黏稠度,防止痰栓形成。④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观察疗效和副作用。⑤有感染者,遵医嘱给予抗生素。⑥教会并鼓励患儿作深而慢的呼吸运动。

思考题

8.该患儿出院后如何给予用药方法和呼吸运动的指导? 答:(1)患儿出院时介绍用药方法:①确认哮喘发作的诱因,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去除各种诱发因素。②对病情进行监测,学会辨认哮喘发作的早期征象、发作表现及掌握适当的处理方法。③教会家长选用长期预防与快速缓解的药物,正确、安全给药(吸入用药),掌握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对策;适时就医。

(2)呼吸运动指导:指导患儿在呼吸运动前,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①腹部呼吸运动方法:平躺,双手平放在身体两侧,膝弯曲,脚平放;用鼻连续吸气并放松上腹部,但胸部不扩张;缩紧双唇,慢慢吐气直到吐完;重复以上动作l0次。②向前弯曲运动方法:坐在椅上,背伸直,头向前向下低至膝部,使腹肌收缩;慢慢上升躯干并由鼻吸气,扩张上腹部;胸部保持直立不动,由口将气慢慢吹出。③胸部扩张运动:坐在椅上,将手掌放在左右两侧的最下方肋骨上;吸气,扩张下肋骨。然后由口吐气,收缩上胸部和下胸部;用手掌下压肋骨,可将肺底部的空气排出;重复以上动作l0次。

相关链接: 对婴幼儿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喘息都是哮喘。对这一年龄组的患儿而言,哮喘的诊断大多建立在临床判断的基础上,应当随着儿童的发育定期复查。婴幼儿喘息分两类:①有特异性体质;②无特异性体质及特异性家族史。

变态反应的过敏原测试可用变应原做皮肤试验或检测血清特异性的抗原。 吸入变应原致敏是儿童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儿童早期食物致敏可增加吸入变应原致敏的危险性,并可预测持续性哮喘的发生。因此,对于反复喘息疑似哮喘的患儿,尤其无法配合进行肺功能检测的儿童,均推荐进行变应原检测,以了解患儿的过敏状态,协助哮喘诊断。也有利于了解导致哮喘发生和加重的个人危险因素,有助于制定环境干预措施和确定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案。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不需要特殊设备,操作简单、快捷,常被用来诊断I型和Ⅳ型变态反应病的变应原。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作用机理:如哮喘患者产生的针对某一种或多种变应原的IgE或IgG与皮肤黏膜下层的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FC受体结合,局部接触变应原后,引起I型变态反应,释出组胺等化学介质,使邻近的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充血、水肿,形成丘疹和红晕。

简述题

8.入院时怎样观察并记录该患儿的呼吸、脉搏、心率? 答:呼吸型态:①分别观察患儿安静时或哭闹状态时呼吸频率至少30秒并记录;②注意呼吸的节律、幅度,有无三凹征、鼻翼痢动、喉部咕噜音等伴随症状;③记录所有呼吸不畅的症状包括呼吸型态的改变、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脉搏:①注意比较左右两侧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注意有无水冲脉;②观察有无毛细血管搏动;③听诊有无殷动脉枪击音;④记录脉搏的频率、强度;心率:①用听诊器听心音;②注意心音的频率、节律,杂音部位、分级及传导方向;③注意观察有无心前区抬举性搏动;④记录心率。

9.简述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

答:①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患儿休息、睡眠,集中护理,避免患儿哭闹,减少心脏负担;②供给充足营养:供给充足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营养需要,对喂养困难的患儿要耐心喂养,少量多餐,避免呛咳和呼吸困难;③预防感染:避免引起呼吸系统感染,注意保护性隔离,以免交叉感染;④注意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观察有无心率增快、呼吸困难、吐泡沫样痰、水肿、肝大等心力衰竭的表现;⑤心理护理:态度和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向家长解释病情和检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⑥健康教育:指导家长掌握先天性心脏病的日常护理,合理用药,预防感染。

10.患儿7个月,体重6.5kg,正常吗?可能的原因? 答:7个月婴儿正常的体重:6+7×0.25=7.75 kg,而该患儿只有6.5 kg,不正常,主要的护理问题是营养失调,营养低于机体的需要量,可能由于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长期缺氧和体循环血量的减少,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思考题

11.根据患儿入院时体征,请问发生了什么并发症?患儿应如何护理? 答:患儿并发了充血性心力衰竭,护理措施包括:①充分休息,保持安静,减少氧耗;②氧气吸入;③保持大便通畅;④喂奶时所用奶嘴孔增大,以免吸吮费力,但需注意防止呛咳;⑤控制液体人量,减少静脉输液总量,速度控制在5 ml/(kg·H)以下;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⑦用药护理;⑧监测体温,必要时物理降温;⑨做好健康教育。

5.如何给该患儿做饮食指导? 答:纠正其不良饮食习惯。 指导合理搭配饮食:告知家长含铁丰富且易吸收的食物如动物血、精肉、鱼类、肝脏、大豆及其制品;黑木耳、发菜、海带的含铁量也高。但吸收率低。维生素C、稀盐酸、氨基酸、果糖可促进铁的吸收,可与铁剂或含铁食品同时进食;茶、咖啡、牛奶、蛋类、麦麸、植物纤维、草酸和抗酸药物可抑制铁的吸收,应避免与含铁食物同食。鲜牛奶必须加热处理后喂养婴儿,以减少因过敏而致肠出血。

6.简述该患儿口服铁剂的注意事项。

答:饭后或餐中服用,以减轻胃肠道反应;避免与牛奶、茶、咖啡同饮,避免同时服用抗酸药,可服用维生素C、乳酸或稀盐酸等;口服液体铁剂时须使用吸管,避免牙齿染黑;服铁剂期间粪便会变成黑色,应做好解释,消除病人顾虑;强调按剂量、按疗程服药,定期复查。

思考题

7.患儿服用铁剂后,如何观察疗效? 答:服用铁剂后12~24小时临床症状好转,烦躁减轻,食欲增加。36~48小时开始出现红系增生现象。2~3天后网织红细胞开始升高,5~7天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2~3天后降至正常。1~2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一般3~4周后达正常。如服药3~4周仍无疗效,应查找原因,如剂量不足、制剂不良、导致铁不足的因素继续存在等。

简述题

8.该患儿可能发生哪些并发症? 答:感染、电解质紊乱和低血容量、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急性肾衰竭、生长延迟。 9.如何给该患儿做饮食指导? 答:给予含有优质蛋白、低脂肪、足量碳水化合物及高维生素的饮食,蛋白摄入控制在每日36 g左右为宜。明显水肿或高血压时短期限制钠盐的摄入,给予无盐或低盐饮食。患儿因长期服用激素、利尿药易引起低钾、低钙血症,鼓励患儿多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红枣、香蕉等,并注意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

10.如何给该患儿做好皮肤护理? 答:(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翻身时避免拖、拉、拽,防止皮肤擦伤。被褥应松软、平整。臀部及四肢受压部位垫软垫,或用气垫床。水肿的阴囊可用棉垫或吊带托起,给患儿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

(2)各种侵人性治疗与护理应注意无菌操作,严重水肿者应尽量避免肌内注射,以防药物外渗,导致局部潮湿或糜烂,因利尿出现尿频时,保持会阴部的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思考题

11.简述该患儿口服激素可能出现的反应及疗效的判断。

答:患儿口服激素可能出现库欣综合征、高血压、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等。遵医嘱及时补充维生素D及钙质,以免发生手足搐症。

激素的疗效判断:泼尼松2 mg/(kg·d)治疗8周进行评价。 激素敏感:8周内尿蛋白转阴,水肿消退。

激素部分敏感,治疗8周内水肿消退,但尿蛋白仍+~++。 激素耐药:治疗满8周,尿蛋白仍在++以上。

激素依赖:对激素敏感,但停药或减量2周内复发,再次用药或恢复用量 后尿蛋白又转阴,并重复两次以上者(除外感染及其他因素)。

复发或反复:尿蛋白已转阴,停用激素4周以上,尿蛋白≥++为复发;如 在激素用药过程中出现上述变化为反复。

频繁复发或反复指半年内复发或反复≥2次,1年内≥3次。 简述题

6.简述胰岛素皮下注射的部位、注意事项。

答:(1)胰岛素注射部位可选用股前部、腹壁、上臂外侧、臀部,有计划轮换注射部位,避免一个月内在同一部位注射两次,避免注射部位皮下组织萎缩硬化,影响吸收。

(2)每次尽量用同一型号的l ml注射器,按照先Rl后NPH或PRl顺序抽吸药液,混匀后注射,保证剂量绝对准确。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皮下注射切忌皮内注射,以免组织坏死。 (4)开启后的胰岛素必须储存于冰箱中,并注明开启时间。 (5)根据病情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防止胰岛素过量和不足。 7.该患儿出现酮症酸中毒护士的观察要点有哪些? 答:多饮多尿、体重减少,伴有恶心、呕吐、腹痛、食欲缺乏、并迅速出现脱水和酸中毒征象,如皮肤黏膜干燥、呼吸深长、呼气中有酮味,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随即出现嗜睡、昏迷或死亡。

思考题

8.在患儿发生酮症酸中毒后,如何进行饮食运动指导? 答:饮食指导:饮食以保持正常体重,减少血糖波动,维持血脂正常为原则。饮食的成分分配为:碳水化合物50%、蛋白质20%脂肪30%;食物应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素,限制纯糖和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以米饭为主,脂肪以植物油为主;全日热量分三餐,早、中、晚分别占l/

5、2/

5、2/5,每餐留少量食物作为餐问点心。活动增多时可少量加餐或适当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每日进食应定时、定量,勿吃额外食品,一段时间内固定不变。运动指导:血糖平稳后每天坚持适当运动,运动时间以进餐1小时后、2~3小时以内为宜,最好进行有氧运动,避免空腹时运动,运动后有低血糖症状可加餐。随身携带糖尿病卡片及糖果以备用。病情变化要及时停止。

7.简述化脑脑脊液的典型改变。

答:压力增高,外观混浊,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明显升高,糖及氯化物含量显著下降。

8.简述小儿腰穿术后的护理要点。

答: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头偏一侧,防止呕吐引起窒息,避免头部抬高,可适当转动身体。观察穿刺点局部敷料是否潮湿,有无渗血渗液,24小时内不宜淋浴。观察患儿有无头痛、腰痛、脑疝、感染等不适,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并给予处理.

思考题

9.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发现患儿双眼凝视、四肢肌张力增高,应首先采取何种措施及后续观察要点? 答:①患儿发作时不要搬运,就地抢救。②立即让患儿去枕平卧,吸氧,松解衣扣,头偏向一侧,头下放置柔软的物品。③将舌轻轻向外牵拉,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引起呼吸不畅,已出牙的患儿在上下齿之间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牙关紧闭时,不要强力撬开,以免损伤牙齿。④及时清除口鼻咽分泌物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⑤专人守护,防止坠床和碰伤,对有可能发生皮肤损伤的患儿应将纱布放在患儿的手中或腋下,防止皮肤摩擦受损。⑥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械。观察年长儿是否有持续性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畏光等;婴儿是否有易激惹、尖声哭叫、双眼凝视、惊厥等;是否有前囟饱满或隆起、囟门增大、张力增高、颅骨缝增宽、头围增大等;若合并脑疝则出现呼吸不规则、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简述题

5.如何做好该患儿关节疼痛与腹痛的护理? 答:观察患儿关节疼痛及肿胀程度,协助患肢采取不同的功能位置。根据病情给予热敷,教会患儿利用放松、娱乐等方法减轻疼痛;腹痛时卧床休息,尽量在床边守护,做好日常生活护理。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缓解关节疼痛和解除痉挛性腹痛。

6.该患儿的皮肤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保持皮肤清洁,防擦伤和抓伤,有破溃时及时处理,防止出血和感染;衣着宽松、柔软,保持清洁和干燥;避免接触可能的各种致敏原。

7.简述该患儿的病情监测重点及注意事项。

答:①观察皮疹的形态、颜色、数量、分布,是否反复出现,可绘成人体图形,每日详细记录皮疹变化情况;②观察患儿关节疼痛及肿胀程度,协助患肢采取不同的功能位置;③观察尿色、尿量,定时做尿常规检查,若有血尿和蛋白尿,提示紫癜性肾炎,按肾炎护理。

8.简述该患儿静脉输注钙剂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答:使用钙剂可减轻过敏反应,恢复毛细血管内壁完整性,减少渗出,缓解腹痛。注意事项:使用过程中加强巡视,防止药物外渗,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注意配伍禁忌。

思考题

9.如何给处于急性期的患儿做皮肤、饮食的健康宣教? 答:处于急性期的患儿保持皮肤清洁,防擦伤和抓伤,有破溃时及时处理,防止出血和感染;衣着宽松、柔软,保持清洁和干燥;进食软食,如有食物或药物过敏者应停用有关食物或药物,避免接触可能的各种致敏原,注意饮食卫生,定时定量,结合个人饮食习惯,忌食生冷刺激性、油煎、油炸食物,如有消化道出血的患儿应限制饮食,给予无渣流食或禁食。

8.简述手足口病的定义。

答: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特殊表现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l6型及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

9 .简述该患儿确诊为手足Vl病后预见性的风险评估。 答: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辟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我们在观察体温、皮疹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儿神志、精神状态,有无头痛、呕吐,呼吸、肌张力的变化等一系列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症状,认真听取患儿的主诉,及时汇报医生。

10.有效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关键是什么? 答:旱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11.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密切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水源传播、院内交叉感染等。 12.手足口病的皮疹具有哪“四不”特征? 答: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思考题

13.与患儿接触的健康人群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答:①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控制流行的主要措施,患儿应及时就医,并适当隔离,一般隔离2周。对患儿口腔排出物及粪便、玩具、食具、便器应严格消毒,以防止传播。②健康儿童应避免与患儿接触,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密切接触者可用大青叶、板蓝根等口服以预防。③注意孩子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④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⑤多让孩子饮水、多吃蔬菜和瓜果。⑥对儿童玩具要经常消毒,尽量避免孩子到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⑦让孩子注意休息,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等。

6.高热惊厥患儿降温的措施有哪些? 答:发热的护理:发热是一种防御反应,白细胞吞噬能力增高,体温<38.O℃不用退热药,多饮水即可。

(1)体温超过37.5℃,给予头部冷敷、冰袋、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苯巴比妥口服预防惊厥;体温超过38.0℃,遵医嘱给予退热剂: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注意体温,防止高热惊厥。

(2)保证患儿摄入足够水分,每日饮水量500~1500 ml,以排出毒素,补充水分,降低体温和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如患儿不愿饮水,可给果汁,如橙汁、谣瓜汁或菜汤。严重时遵医嘱静脉补液。

(3)给予清淡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粥、面条;高热时不宜进食牛奶、鸡蛋等高蛋白食物,以免增加体温,可以饮用稀释牛奶。

(4)如咽部疼痛给易消化清淡温凉流质或半流质,如稀饭、面条等,忌辛辣烫等刺激性食物,可少量多次的进食和饮水。

7.简述高热惊厥的典型临床表现。

答:突然意识丧失,头向后仰,面部及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色青紫,部分患儿有大小便失禁。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或更长,发作停止后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

思考题

8.患儿高热惊厥时,如何预防窒息和外伤? 答:①惊厥发作时不要搬运,应就地抢救。②立即让患儿去枕平卧,吸氧,松解衣扣,头偏向一侧,头下放置柔软的物品。③将舌轻轻向外牵拉,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引起呼吸不畅,已出牙的患儿在上下齿之间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牙关紧闭时,不要强力撬开,以免损伤牙齿。④及时清除日鼻咽分泌物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⑤专人守护,防止坠床和碰伤,对有可能发生皮肤损伤的患儿应将纱布放在患儿的手中或腋下,防止皮肤摩擦受损。勿强力按压或牵拉患儿肢体,以免骨折或脱臼。⑥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械。

简述题

6.肠套叠患儿空气灌肠适应证有哪些? 答:①病程不超过48小时;②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③无明显腹胀和腹膜炎表现者。

7.简述肠套叠整复后出院指导。

答:①观察有无不明原因的阵发性哭闹、腹痛、呕吐、大便带血等肠套叠再次发生的症状。②注意科学喂养,进食易消化、少刺激的食物,少量多餐,婴幼儿先暂缓添加辅食,不随意更换食品,添加辅助食品要循序渐进。③要注意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各种容易诱发肠蠕动紊乱的不良因素。

思考题

8.患儿术后第一天出现高热、尿量少、腹胀,考虑与肠缺血一再灌注损伤(1/R)有关吗?肠I/R的后果是什么? 答:与肠缺血一再灌注损伤(1/R)有关。 肠I/R的后果:不仅可以引起肠黏膜的局部组织损害,而且可以导致肠道菌群移位和肠吸收功能的改变,以及远处器官的损害,甚至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9.若空气灌肠复位时并发肠穿孔,您如何进行病情评估及紧急配合处理

答:空气灌肠肠穿孔时评估要点:①透视下立位见膈下游离气体;②拔出肛管无气体自肛门排出;③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面色苍白,病情突然恶化。紧急配合处理:配合医生立即用无菌粗针头在脐与剑突连线中间穿刺排气,使患者呼吸循环得到及时改善,并马上做好进行剖腹探查的术前准备工作。

简述题

7.简述巨结肠灌肠时灌肠液注入受阻或排出不畅时的处理。 答:①检查有无粪块阻塞或肛管打折,若有粪石可在灌肠后行石蜡油保留灌肠以使粪石软化;②协助患儿更换体位或调整肛管插入的深度,多次移动肛管,以利于大便排出;③注液后轻轻按摩患儿腹部,自右下馥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

8.简述肠造瘘术后造口情况的观察。

答:①术后一般即开放造瘘口,注意观察肠管血运和张力情况,若发现有出血、肠管出现血运障碍、小肠脱出和回缩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②观察排便排气情况。

9.简述造口袋过度胀满的护理对策。

答:①排泄物水样或较稀的,指导家长当造口袋l/3满时便要清放;排泄物为固体的则应在每次排泄后清放;②排气过多的患儿,指导减少进食容易产气的食物。

思考题

10.该患儿1月9天,在全麻下行肠减压+肠活检+小肠造瘘术,手术创伤大,术后可能发生最大危机是什么?如何护理? 答:术后可能发生最大危机是:①全麻后并发症及意外:如呕吐、反流和误吸、舌后坠、拔管后喉水肿、体温改变等;②出血及休克。护理要点:①保持患儿良好的呼吸功能;②监测生命体征;③观察造舀出血及腹腔引流液的性质及量;④准确观察及记录患儿的出入量;⑤维持电解质的平衡及静脉输液通道通畅。

11.该患儿在全麻下行肠减压+肠活检+小肠造瘘术,术后有无发生最严重并发症小肠结肠炎的可能?如何进行病情评估? 答:小肠结肠炎可以发生在术前,也可以发生在肠造瘘术后、巨结肠根治术后。只要发生小肠结肠炎的基本原因存在:如肠远端梗阻和因此产生的肠极度扩张及肠壁循环缺陷。其病情评估要点:①全身情况突然恶化,高热,呕吐,腹泻;②粪汁带有气体且奇臭;③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征象;④腹部异常膨胀,可引起呼吸窘迫和面色青紫;⑤X线检查腹部直立位平片示小肠扩张,伴液平面。

简述题

8.简述囊肿穿孔的评估。

答:①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腹壁强直、腹腔积液和胆汁性腹膜炎等表现;②腹腔穿刺可抽出胆汁性腹水。

9.简述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饮食指导。

答:①术前饮食指导:低脂饮食,急性发作期给予禁食;②术后饮食指导:待肠功能恢复后,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2~3个月,以后过渡为正常饮食,忌油炸、油腻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10.简述胆道T型管拔管试验及拔管指征。

答:拔管试验:①开始时,每日夹闭管道2~3小时,逐步延长时间至全天夹闭;②T管造影后应开放引流2天,使造影剂完全排出,避免逆行感染。拔管指征:①无腹痛、发热,黄疸消失,血象正常;②胆汁引流量减少至200 ml/d、清亮无脓液;③T管造影显示胆道通畅,夹管试验无不适。

思考题 11.该患儿术后置腹腔引流管一根,如何根据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判断术后出血和胆肠吻合口瘘? 答:①术后出血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如12小时内引流液超过300 ml,且颜色鲜红,术后进行性失血症状,切口有渗血。②一般胆瘘、肠瘘多发生在术后4~5天,表现为腹腔引流管有多量胆汁或胆汁性肠液流出,或切口感染裂开,有胆汁性肠液溢出,患儿腹膜刺激症状明显,有高热现象。

12.腹痛、黄疽、腹块为本病的三个基本症状,但该患儿在病史及就诊中只出现其中腹痛一个症状,请问该病黄疸的特征是什么? 答:黄疸的程度与胆总管远端梗阻程度有直接关系,轻者临床上可无黄疽,但随感染、疼痛发作后出现黄疸,经治疗后,胆汁能顺利排流时黄疸症状减轻或消失。间歇性黄疸为其特征之一。

简述题

9.简述灌注肺发生的原因及临床表现。

答:灌注肺发生的原因:①肺动脉发育差、侧支循环丰富;②体外循环时间长;③术后液体输入过多、过快。临床表现:①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血样痰;②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术后氧饱和度为50%~602,氧分压低;③气道压力明显升高;④X线胸片显示两肺有渗出性改变。

10.简述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的预防。

答:①由于患儿血红蛋白增多,血液黏稠度大,故应指导家长给予患儿适当多饮水,特别在睡前或早晨时应更注意;②应保持患儿安静,防止因啼哭、检查、抽血等不良刺激时产生缺氧发作;③遵医嘱给予吸氧;④术前禁食可加重血液浓缩,术前补液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11.简述低血钙的监测。

答:①心电图表现:可出现QT间期延长、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性心律失常;②临床表现:心缩无力、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肌肉抽搐、喉痉挛等;③测定血钙低于正常值(正常值2.25~2.75 mmol/L)。

思考题 12.该患儿如哭闹后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烦躁和青紫加重,出现昏厥,其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答:其原因是缺氧发作。

处理:④立即给予胸膝卧位;②给予高浓度氧吸入、镇静;③皮下或肌内注射吗啡每次0.1~0.2 mg/kg;@心率增快者应用普萘洛尔(心得安)或艾司洛尔缓慢静脉注射,必须在心电监护下进行;⑤对于低血压患儿可间断给予肾上腺素,维持血压高于正常水平10~20 mmHg;⑥对于酸中毒患儿给予碱性药物纠正代谢性酸中毒;⑦严重者意识丧失可尽早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13.TOF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低心排综合征(LCOS),应如何及时发现并配合处理? 答:术后进行循环系统功能、呼吸和出血的监测并评估:

(1)当低心排出量一般临床征象未出现时,如有下列情况应怀疑LCOS:④血压下降;②左房压增高;③末梢灌注不足;④代谢性酸中毒。

(2)出现下述两项或两项以上事件时,可诊断为术后LCOS:①收缩压下降超过术前基础血压20%,持续2小时或以上;②尿量每小时<0.5 ml/kg,持续2小时或2小时以上;③中心静脉压>1.73 kPa,持续2小时或2小时以上;④中心体温与体表体温之差>5℃,持续2小时或以上,导致四肢发凉。配合处理:

(1)LCOS合并低氧血症的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治疗低氧血症必须在补足血容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基础上进行。对部分主要因肺功能差(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所致顽固性低氧血症的LCOS患者,可在严密监护下给予适当压力与时间的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

(2)补充血容量,提高中心静脉压到l.5~1.6 kPA.

(3)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如有心内畸形矫正不满意,应再次手术。

(4)有心脏压塞时,争取术后6小时内开胸止血;有胸腔和腹腔积液者,应及时穿刺或引流。

(5)适当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和扩血管药物。 (6)应用强心剂和利尿药。

(7)纠正酸中毒、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8)术后动态监测动脉压、中心静脉压(CVP)、气道阻力、血氧饱和度,定时行血气分析,维持心率在100次/分左右,/小儿应在120次/分左右,使CVP维持在1.5~2.0 kPa,尿量>1 ml/(kg·h),血压维持在12/8 kPa左右。

简述题

7.如何保持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外固定的有效性? 答:①复位后,无论选择何种器具进行固定,均应保证髋关节屈瞳90°,外展外旋位;②不可随意去除固定装置;③更换石膏时注意保持髋关节稳定,变换固定体位时注意保护髋关节,防止发生过多移动而发生再脱位。

8.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复位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什么?其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答:(1)最严重的并发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主要原因:股骨头持续过高压力。

(3)影响因素:①年龄越大,坏死率越高;②整复前牵引与内收肌切断,股骨头下降越低,坏死率也越低;③术中操作、损伤股骨头血运程度;④术后运动持重时间。

9.如何预防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使用外固定器具时发生皮肤损伤? 答:①对各种CbN定器具,一经固定稳妥后及时检查对皮肤、肢体有无摩擦、卡压等现象,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予以纠正。②注意倾听患儿啼哭及幼儿主诉,发现异常时注意观察血液循环,检查外固定装置,预防压疮发生。③注意患儿皮肤清洁,定期为患儿擦浴,并观察是否有皮肤破损发幸。

思考题 10.该患儿行右内收肌松解+右髋关节切开复位+右Slater骨盆截骨术,并用双下肢外展支架固定,护理时如何预防髋关节僵硬的发生? 答:(1)被动功能锻炼:①麻醉清醒后即进行踝、趾关节活动。同时,指导家长对患儿进行等长肌肉收缩锻炼。②术后3日,可用超短波等对患肢进行理疗,以促进局部炎症吸收,一般每天2次,每次l5分钟。③术后6周拆除固定后,在床上锻炼髋、膝关节,这一时期可允许患儿在床上练习爬、坐等活动,但不允许患儿站立。家长每天抱起患儿,具体姿势是使患儿双髋关节外展,双下肢跨在家长的腹部,这样可使髋关节得到充分的外展和屈曲。④此期可用CPM机被动锻炼。使用时先将患肢放在CPM机上,上好固定带,再接通电源,打开开关℃PM机应放置于与躯体呈20度角的外展位,从小角度逐渐增加,以后逐日增加至最大范围。每次活动0.5~1小时,每天3~5次,匀速运动,期间以被动锻炼为主,一般应用10日左右即停,以免产生CPM机依赖。

(2)主动功能锻炼:术后7~8周根据患儿年龄,指导其进行主动功能锻炼。患儿可先通过练习坐起加强屈髋运动,在患儿能独立完成髋关节的屈伸主动活动后,再渐进指导患儿进行适当的外展、外旋、内收、内旋,直至下蹲活动,每天3~4次,每次20~30下,使髋关节恢复到最佳功能状态。

(3)综合康复期:术后l1周即进入此期。应将功能锻炼的方法作为出院指导的重要内容。①术后2~3个月在床上或床旁活动,进行主动或被动屈伸、收展或旋转活动,每天3~4次,每次30~50下。②第4个月起可行空蹬自行车活动,每天2~3小时。③半年后复查X线片示髋关节正常后逐渐负重行走。此期锻炼注意循序渐进,且防止摔倒致外伤。

第4篇:儿科护理常规

儿科护理常规 小儿泄泻病护理常规

泄泻因外感时邪或内伤乳食所致。病位在脾胃,婴儿腹泻可参照本病护理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护理评估

(一)喂养史,卫生习惯。

(二)大便性状、气味、次数、病程。

(三)有无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四)辨证: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寒湿泻、脾虚泻、脾肾阳虚证。

二、一般护理

(一)按中医儿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二)大便培养后,具有传染性者,应执行消化道隔离。

(三)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勤换尿布,便后用清水洗净、擦干。

(四)中药灌肠法,配取相应的中药汤剂,药物温度控制在36℃-37℃之间,药量按2ml/kg一次保留灌肠。

(五)敷贴疗法,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糊状药饼,根据患儿证型取一人份,放置于患儿脐部,外以医用胶贴固定,每次贴敷6-8小时,每日一次。

(六)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大便的次数、色、质、量、气味。

2.患儿的体温、精神、哭声、指纹、腹痛、腹胀等变化。

3.出现腹泻严重、尿少、皮肤干瘪及眼眶、囟门凹陷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4.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时出、便如稀水、脉微细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三、饮食护理

(一)饮食以素食、流食或半流食为宜,忌食荤腥、油腻、生冷瓜果之品,哺乳儿应减少乳量和次数。

(二)伤食泻,宜控制饮食,必要时禁食。

(三)脾虚泻,可食山药粥及健脾利湿之品,忌食肥甘厚味之品。

(四)寒湿泻,可给予生姜糖茶饮服。

(五)脾肾阳虚泻,饮食宜热而饮,少量多餐。

(六)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脾胃负担。

四、情志护理

腹痛时应多与患儿交流,分散其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五、给药护理

(一)中药汤剂宜温服。

(二)脾虚泻、寒湿泻的中药宜热服。

六、临证(症)施护

(一)风寒泄泻证,避免冷风,注意保暖,忌食生冷瓜果。

(二)湿热泄泻证,本证变化较快,要密切观察大便的性状和次数,注意患儿的神志表情,四肢温湿度,口渴饮水和小便情况,做好记录,及时报告医师。

(三)伤食泄泻证,严格控制饮食,发病后禁食12-24小时,禁食油腻和生冷瓜果。

(四)寒湿泄泻证,注意腹部保暖,或用艾条神厥以温中散寒

(五)脾虚泄泻证,加强饮食护理,可食稀饭烂面,少进荤食,饮食宜热而软,少量多餐,不宜过饱;注意腹部保暖。

七、并发症的护理变证

(一)伤阴证:喂药宜少量频服,防止呕吐。

(二)伤阳证

1.重点观察全身情况,如:精神状态、皮肤弹性及温湿度、脉象、血压等。并注意小便情况,记录尿量。

2.见有虚脱证候,要注意安静,保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八、健康指导

(一)注意乳儿饮食及餐具卫生,适应四季气候变化,合理安排饮食。

(二)推荐适宜饮食,提倡母乳喂养,不要再夏季断奶。

(三)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避免腹部受凉。

肺炎喘嗽病护理常规

肺炎喘嗽是因外邪犯肺、痰阻气道、使肺气郁闭所致。病位在肺。小儿肺炎、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科参照本病护理。以小儿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要表现。

一、护理评估

(一)发热、咳嗽、精神等状况。

(二)X线、血常规等检查。

(三)有无鼻煽、发绀、三凹征。

(四)辨证:风热犯肺证、痰热闭肺证、毒热闭肺证、正虚邪恶证。

二、一般护理

(一)按中医儿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二)发热、咳喘期,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喘憋明显者,取半卧位,经常给予翻身,变换体位。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时,轻怕背部,促使痰液排除。

(四)咳嗽气促,或痰多难咯者,可给予雾化吸入疗法。

(五)口服中药困难者可选择中药灌肠法,根据不同证型,配取相应的中药液体(辨证汤剂)。

(六)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体温、呼吸、咳嗽、痰喘、腹部胀气、神色、汗出、二便和重症患儿的生命体征。

2.出现面色灰暗、烦躁不安、肢冷汗出、呼吸急促、脉细微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出现体温骤降或超高热、心率超过140次/分或间歇脉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三、饮食护理

(一)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忌食荤腥、油腻、辛辣之品。发热患儿可适度多饮水。

(二)阴虚肺热者,可给予牛奶、鸡蛋、瘦肉、鱼类及蔬菜。

(三)脾虚大便稀溏时,可用山药、红枣等温补食物。

(四)肺虚不足者,可食梨汁、橘子汁以助养肺生津止渴。

四、情志护理

稳定患儿情绪,避免烦躁,积极配合治疗。

五、给药护理

中药宜温服或频服,药后可给予热粥、热汤以助药性,微汗而出。

六、临证(症)施护

(一) 风热犯肺证,患儿须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受凉,药后注意出汗和体温升降情况以及神志、呼吸、脉象,及时做好记录;凡体温超过39℃者,立即采取降温措施,预防惊厥发生。

(二) 痰热闭肺证:患儿宜高枕静卧,不得随便变换体位,严重喘憋应立即吸氧,并向医生汇报,每隔三十到六十分钟测量生命体征,做好记录及抢救准备;喉间痰多,呼吸困难者,加强祛痰措施。

(三) 毒热闭肺证: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巡视或安排专人守候,重点观察高热、惊厥、呼吸、腹胀情况,做好记录。

(四) 正虚邪恶证(肺脾气虚证与阴虚肺热证):对肺炎病灶不易吸收的患儿,在医生指导下,背部肺俞穴拔火罐。

七、并发症的护理

(一)心阳虚衰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发热患儿多饮水。 2.稳定患儿情绪,避免烦躁。 内陷厥阴

保持安静,经常变换体位。 随时巡视,观察病情变化。

八、健康指导

(一)冬春季节少带儿童去公共场所,预防呼吸道疾病。

(二)指导患儿在进行户外活动时所注意的事项。

(三)讲解出院带药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患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偏食,保持大便通畅。

小儿哮喘病护理常规

小儿哮喘多因体质不足,痰伏于肺,或素有夙根,每遇气候变化,饮食改变或接触花粉、异物、气味而诱发。常有喷嚏、流鼻水、鼻痒、喉痒、咳嗽等先兆症状;有刺激性咳嗽及白色泡沫痰,多次屡发的呼吸困难,伴喘鸣音以夜间为重;哮喘发作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出汗、青紫、面色苍白,甚至神志不清。

一、护理评估

(一)发热、咳嗽、精神等状况。

(二)X线、血常规等检查。

(三)辨证:寒喘证、热喘证、寒热夹杂证、虚喘证。

二、一般护理

(一)观察患者的诱发因素,如接触烟气、油味、花粉等,寻找过敏原,加强预防措施。

(二)观察患儿咳嗽气喘轻重、痰液性质、颜色、排吐难易以及发热、畏寒、胸闷、便秘等症状,做好记录。

(三)发作严重,出现喘促汗出、肢冷、脉细等虚脱现象,应立即吸氧,报告医师,做好抢救准备。

(四)哮喘发作时避免精神刺激,防止哭闹过度加强病情。

(五)呼吸困难者,采取间断吸氧,或肛塞喘立平药栓,洋金华雾化吸入。

(六)给以清淡低盐饮食,严禁过敏原食物。

(七)哮喘发作时,可配针灸、耳亚、拔火罐,以控制症状。

(八)观察患儿的面色、神志、痰液性质,做好护理记录

三、饮食护理

(一)注意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蛋、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

(二)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酸甜及鱼虾等海鲜食物。

四、情志护理

家长应积极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关心体贴,使之情绪稳定,精神愉快。

五、给药护理

(一)服中药后避免受风寒。

(二)服药后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六、临证(症)施护

(一)寒喘证,应注意保暖,及时增减衣被咳嗽气喘,汗后及时擦干,在温暖环境更换衣物。

(二)热喘证,注意心率脉象变化;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夏季炎热,室内采取降温措施;痰粘厚不易吐出,及时服化痰药物,以促进排痰。

(三)寒热夹杂证,参照寒喘证,热喘证护理。

(四)虚喘证,多晒日光,增加活动量,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七、并发症的护理

(一)肺气虚弱

1.进行适当的锻炼和户外活动,多接粗新鲜空气和阳光。 2.避免吸入烟尘和刺激性气体。

(二)脾气虚弱

1.避免受凉,防止感冒。

2饮食起居有节制,勿食过咸及生冷之品。

八、健康指导

(一)居室内禁放花、草、地毯等。

(二)忌食诱发患者哮喘的食物,如鱼虾等。

(三)避免刺激气体、烟雾、灰尘和油烟等、

(四)避免精神紧张和剧烈运动。

(五)避免受凉及上呼吸道感染。

(六)寻找过敏原,避免接触过敏原

第5篇:儿科护理资料

1.pediatric nursing 儿科护理

2.neonatal period 新生儿时期 3.infant period 婴儿期

4.toddler’s age 幼儿期 5.perschool age 学龄前期

6.school age 学龄期 7.growth 生长

8.development 发育 9.physiological weight loss生理性体重下降

10.child health care 儿童保健

11.home visit 家庭访视

12.bady massage 婴儿抚触

13.planned immunization 计划免疫 14.diaper dermatitis 尿布性皮炎

15.physiologic anorexia 生理性厌食 16.chest∕breast feeding 母乳喂养

17.bottle∕artificial feeding人工喂养 18.isotomic dehydration 等渗性脱水

19.hypotonic dehydration低渗性脱水 20.metabolic acidosis 代谢性酸中毒

21.respiratory acidosis 呼吸性酸中毒 22maluntrition 营养不良

23.obesity 肥胖症 24.separation anxiety 分离性焦虑

25,protest 反抗 26.despair 失望

27.denial 否认 28.regression behavior 退行行为

29.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30.tetany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31.neutral temperature 适中温度

32neonatal jaundice 新生儿黄疸 33.intracranial hemorrhage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颅内出血

34.hyanline membrane disease of the newborn,HMD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35.pulmonary surfactant ,PS 肺表面活性物质

36.infantile diarrhea 小儿腹泻

37.pneumonia 肺炎 38.bronchopneumnia 支气管肺炎

39.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 室间隔缺损 40.atrial septal defect,ASD 房间隔缺损

41.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 动脉导管未闭 42.tetralogy of fallot,TOF 法洛四联症

43.physiologic anemia 生理性贫血

44.anemia 贫血 45.extramedullary hematopoiesis 髓外造血 46.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 缺铁性贫血

47.nutritional megaloblastic anemia,NMA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48.diabetes mellitus,DM 糖尿病

49.rhumatic fever 风湿热 50.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JRA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51.anaphylactoid purpura 过敏性紫癜 52.kawasaki disease 川崎病 53.mucoc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54.phenylketounria,PKU 苯丙酮尿症

55.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 糖原累积病56.measles 麻疹

57.koplik’s spots 柯氏斑(麻疹粘膜斑)58.varicella, chickenpox 水痘 名词解释

1.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

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科学。

2. 胎儿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新生命开始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 3. 生长:一般是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可测出其量的变化。 4.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上的成熟,为质的改变。 5. 骨龄:通过X线检查不同年龄小儿长骨骨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并将其标准化。 6. 计划免疫:是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婴幼儿体中,以确保小儿获得可靠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控制乃至消灭相应床染病的目的。预防接种是计划免疫的核心。

7. 儿童保健: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小儿疾病、促进健康的一门学科。它属于预防医学范畴。

8. 分离性焦虑:6个月后婴儿开始认生,对母亲或抚育者的依恋性越来越强,对住院的主要反应是分离性焦虑。

9. 脱水: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所造成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10. 等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成比例地丢失,血清钠130~150mmol∕L,脱水后体液仍呈等渗状态,丢失的体液主要是细胞外液。

11. 低渗性脱水:血清钠﹤130mmol∕L,电解质的丢失多余水分的丢失。 12. 高渗性脱水:血清钠>150mmol∕L,水分的丢失多于电解质的丢失。L 13. 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在3.5~5.5mmol∕L,平均4.2mmol∕L通常以血清钾3.5mmol∕L时称低血钾。

14. 适中温度:指能维持正常体核及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

15. 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因缺氧或产伤引起,早产儿发病率较高,是新生儿早期的重要疾病与死亡原因。预后较差。

16. 新生儿黄疸:是胆红素(大部分为为结合胆红素0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现象。

17.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倒是钙、磷代谢失常,从而使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18.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又称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或佝偻病性低钙惊厥。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血钙降低导致精神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惊厥、喉痉挛或手足抽搐等症状。

19.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末梢血中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20.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提诶缺乏致血红蛋白合成碱而引起的一种贫血。

21. 生理性贫血: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10 2∕L,血红蛋白量降至11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22. 髓外造血:在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当严重感染或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肝、脾、淋巴结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而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可见幼红细胞或(和)幼稚粒细胞。

23.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贫血。 24.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致使血糖增高、尿糖增加的一种病症。

25. 糖原累积病:是一类由于先天性酶缺陷所造成的糖原代谢障碍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简答题

4.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

(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在整个小儿时期不断进行,呈一连

续的过程,但各年龄段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特点。

(2)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人体各系统的生长特点,与其在不同年龄的生理功能有关。

(3)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生长发育通常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或规律。

(4)生长发育的个体发育。小儿生长发育按上述一般规律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由于遗传、环境的影响而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的“生长轨道”不完全相同。

8.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及分度标准

临床表现:①体重不增,随后患儿体重下降。

②皮下脂肪逐渐减少,首先累及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

③皮肤干燥、苍白,肌肉松弛,脱屑,毛发干枯。

④精神萎靡,表情淡漠。

分度标准:体重低下型:患儿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得均数减2个标准差。

生长迟缓型:患儿身高(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得均数

减2个标准差。

消瘦型:患儿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长)参照人群值得均数减

2个标准差。

9.肥胖症的临床表现及饮食管理方法

临床表现:患儿食欲旺盛且喜欢吃甜食、油炸食物和高脂肪事物。

不喜欢运动,运动时动作笨拙。 脂肪过度堆积且分布较均匀。

严重者出现肥胖—换气不良综合征。

饮食管理方法:满足小儿的基本营养,低于机体消耗的总能量。

选择体积大而能量低的蔬菜类食品。

少量多餐,杜绝过饱,不吃宵夜和零食,细嚼慢咽。 10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

(1)病因:血钙降低;钙大量沉积;血磷升高

(2)发病机理:维生素D缺乏→血Ca↓→甲状旁腺反应迟钝→血Ca↓↓<1.75~1.88mmol/L→出现症状 (3)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①惊厥:全身肌肉抽搐—婴儿②手足抽搐:特殊症状—幼儿、儿童③喉痉挛:呼吸困难、吸气声长、喉鸣.、窒息、缺氧、死亡——婴儿 隐性体征:面神经征、陶瑟征、腓反射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病因

①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②日光照射不足③摄入量不足④生长过速⑤疾病与药物的影响

11.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临床表现:轻型腹泻:多由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引起。以胃肠道状况为主,

一天大便可达十次左右,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奶瓣和泡沫,冲蛋花汤样。

重型腹泻:多为肠道内感染所致。

(1) 胃肠道症状:食欲低下,常伴有呕吐,大便每天十次至数十次,量多,可有少量粘液,大便镜检可见脂肪球及少量白细胞。

(2)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3) 发热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1)调整饮食:合理喂养。禁食4~6小时。

低热量—母乳喂养;人工喂养。

限制脂肪,限制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

(2)控制感染:消毒隔离措施,分室居住。

(3)严密观察病情:做好给药准备。 12.小儿肺炎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临床表现;轻症:表现为呼吸系统的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气促。典型病例肺部可听到较固定的中、细湿罗音。

重症:除全身中毒症状及呼吸系统的症状加重外,尚出现循环、神经、消化系统的功能障碍。

循环系统:心肌炎、心力衰竭。

神经系统:脑水肿,中毒性脑病。

消化系统:中毒性肠麻痹。 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

清理呼吸道无效

体温过高

营养失调

并发症:心衰

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

发热的护理:降低体温

密切观察病情

健康教育 13.肺炎合并心衰

心率突然增快,婴儿>180次/分

呼吸>60次/分,紫绀加重

面色发灰,极度烦躁

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

肝脏迅速增大,于肋下2cm/较前增大1.5cm以上

慢性心衰表现→尿少或无尿,颜面眼睑或双下肢水肿 14.风湿热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急性风湿热发病前1~5周有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史。

一般表现:发热,热型不规则,有面色苍白、食欲差、多汗、疲倦、腹痛等症状。

心脏炎:(1)心肌炎

(2)心内膜炎:心尖部全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舒张期叹息样杂音。

(3)心包炎:少量积液: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心包摩擦

音。

积液量多:心前区搏动消失,心音遥远。

关节炎:年长儿多见。以游走性和多发性为特点。局部出现红、肿、

热、痛。治

疗后关节可不留强直或畸形。

舞蹈病:女童多见。面部和四肢肌肉不自主、无目的的快速运动,入

睡后消失。

皮肤症状:(1)皮下小结:好发于肘、腕、膝、踝等关节伸侧,无痛,

可活动,

经2~4周自然消失。

(2)环形红斑:淡色红斑,分布于躯干及四肢屈侧。 护理诊断:

主要表现

次要表现

心脏炎

发热

多发性关节炎,游走性

关节痛

环形红斑

实验室,血沉↑

舞蹈病

急性期反应物↑

(CRP,ESR)

皮下小结

P—R间期延长

近期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前躯感染史,咽培养+抗体↑

是否为风湿热:两个主要表现,或一个主要表现+两个次要表现,并有近期链

球菌感染证

据者可诊断。 15.风湿热的护理措施

(1)限制活动:急性期卧床休息2周,有心脏炎时轻者绝对卧床4周,伴心力衰竭者待心

功能恢复后再卧床3~4周,无心脏受累者1个月,严重心脏炎伴心力衰竭者6个月。

(2)减轻关节疼痛: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患肢受压,移动肢体时动作要轻柔,

避免寒冷潮湿,作好皮肤护理。

(3)心理护理

(4)用药护理:阿司匹林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和出血。

(5)健康教育:合理安排患儿的日常生活,避免剧烈的活动,预防药物首选长

效青霉素120万单位深部肌肉注射,每月1次,至少持续5年。

17.麻疹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6~18天

前驱期:发热开始至出疹,一般为3~4天 (1) 发热:多为中度以上发热

(2) 上呼吸道炎:咳嗽、喷嚏、流涕、咽部充血、眼结合膜充血、流泪、畏光及眼睑水

肿。

(3)麻疹粘膜斑: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在两侧颊粘膜上相对于下臼齿对应处,可见直径约

1.0mm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出疹后1~2天迅速消失。 出疹期:一般为3~5天。皮疹多在发热3~4天后按一定顺序出现,先见于耳后、发际、颈

部到颜面部,然后从上而下延至躯干、四肢,最后到手掌、足底。皮疹为略高出皮

肤的斑丘疹,颜色从浅红色、鲜红色到暗红色,数量由少逐渐增多、密集而融合成

片。压之褪色,疹间时全身毒血症状加重。

恢复期:一般为3~5天,按出疹先后顺序逐渐隐退,可有糠麸样脱屑及淡褐色色素沉着。

19.麻疹的一般护理及五官护理

一般护理:(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室内温度维持在18~22℃,湿度

50%~60%。

(2)不宜用药物及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禁用冷敷及酒精擦浴。

(3)饮食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食、半流食为宜,少量多餐。恢复

期应添加干蛋白、高能量及多种维生素的食物,无需忌口。

(4)预防感染的传播

①管理传染源:隔离患儿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

②切断传播途:每天用紫外线消毒患儿房间或通风半小时,患儿衣物在阳

光下暴晒。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后应洗手、更换隔离衣或在

空气流动处停留半小时。

③保护易感人群: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者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体

弱易感儿接触麻疹后,应及早注射免疫血清球蛋白。

五官护理:眼:避免强光刺激

N.S洗双眼,滴入眼药

加服维生素

鼻:鼻腔通畅、清洁

擦拭鼻腔后涂少量石蜡油润滑

耳:避免液体流入耳道

口腔:N.S等溶液洗漱

溃疡处涂药

有恶臭味用3%H2O2清洗 20应用铁剂的护理要点

1、小剂量开始,两餐间服用

2、可与稀盐酸或维生素C同服,以利于吸收

3、忌与抑制铁剂吸收的食品同服

4、服用期间牙齿发黑、大便发黑、停药后消失

5、疗效观察:有效者服药后3-4天网织红细胞上升,2周后血红蛋白上升

6、注射时注意事项:精确计算剂量,分次注射,深部注射,每次更换部位 21各年龄小儿的正常心率、血压

心率:新生儿:120~140次/分

<1岁:110~130次/分

2~3岁:100~120次/分

4~7岁: 80~100次/分

8~14岁: 70~ 90次/分 血压——收缩压:

新生儿:60~70mmHg

1岁:70~80mmHg >2岁计算公式:年龄×2+80mmHg 舒张压=2/3收缩压

22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和血液动力学变化(识记) (1)左→右分流型(潜在青紫型):①体循环压力>肺循环,左心压力>右心②分流方向:左心→右心,无青紫③当右→左分流时出现一过性青紫 (2)右→左分流型(青紫型):①右心压力>左心②分流方向:右心→左心,早期即出现青紫

(3)无分流型(无青紫型):①右心异常——肺动脉狭窄②左心异常——主动脉狭窄③位置异常——右位心 23指导胰岛素的使用 ★★注意事项

①餐前15~30分钟注射后立即进餐②皮下注射;③混合抽吸时先抽短效,再抽中长效;

④剂量准确(用糖尿病专用针吸药);⑤选择皮肤松弛部位注射,做到以下几点 —有计划、分散,每次轮换注射部位 —每个注射点至少相隔1cm —1月内不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

—对大于9岁儿童可教会其自我注射

—使用胰岛素泵者:每7天变换一次输注部位;观察有无红肿、出血、脱出 24叙述遗传病的种类及各类特点 1)、单基因遗传病: 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无携带者

父母一方患病

子女1/2病 1/2正常;

父母双方患病 子女3/4病 1/4正常;

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均带致病基因 子女1/4 病

1/4正常

1/2携带者

近亲婚配者发生率高

③伴性遗传——*男性表现症状

*女性为致病基因携带者

2)、多基因遗传病—— 多对微效基因的累积效应及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所致的遗传性疾病 3)、染色体疾病——由于染色体数目、形态/异常引起的疾病

25叙述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与护理

临床表现:出生时正常,3~6个月出现症状: 智力低下

皮肤白嫩,毛发、虹膜色泽浅 尿有特殊霉臭味 护理:及早发现症状. 饮食中对苯丙氨酸的限制量要适当,以免造成缺乏. 加强训练 (尤其对出现智力低下者). 指导家长做到长期坚持治疗.

26惊厥的护理

1.)发作护理——立即平卧,头偏一侧,松开衣领

在患儿上下臼齿之间放置牙垫或厚纱布,防止咬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腔分泌物。准备人工气囊和气管插管物品

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

2.)安全防护——移开患儿周围可能导致受伤的物品

防止在抽搐时碰撞造成皮肤损伤或骨折,脱臼

上好双侧床档,专人陪护

安排好患儿的生活,避免情绪紧张、受凉、感染等 3.)病情观察——观察发作类型,伴随症状,持续时间

观察呼吸变化

观察虚幻衰竭征象

27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表现

(1)常见症状:意识形态改变、眼症状、颅内压增高表现、呼吸改变、肌张力改变、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应差、其他 (2)各型颅内出血的特点

硬脑膜下出血①多数为产伤所致②急性大量出血,呼吸停止、死亡③亚急性者出生24h后惊厥,伴偏瘫等局灶性脑征④新生儿期症状不明显,出生数月后产生慢性硬脑膜下积液,惊厥发作,发育迟缓和贫血等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①生后第2天发作惊厥②发作间歇情况良好③症状轻重与出血量有关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Ⅰ级:脑室管膜下出血;Ⅱ级:脑室内出血,无脑室扩大:小量出血可无症状,预后较好;Ⅲ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Ⅳ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

Ⅲ级、Ⅳ级出血,神经系统症状进展快,表现为:①数分钟到数小时内意识从迟钝转为昏迷;②瞳孔固定,对光反应消失,惊厥;③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呼吸停止而死亡;④部分患儿病情不再加重或症状反复出现,常留有脑积水和其他神经系统后遗症

小脑出血:①多见于胎龄<32周、体重<1500g的早产儿,或有产伤史的足月儿②常合并肺透明膜病、肺出血,临床症状不典型,多有频繁呼吸暂停、心动过缓,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18、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原则 ①保持安静、少动:抬高上半身15度到30度,侧卧,护理操作与治疗集中进行。 ②保证入量:病重者推迟喂奶时间,以静脉补液;吸吮吞咽困难者,通过胃管喂奶。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合理用氧:根据缺氧程度给予用氧,并且好转及时停止用氧。

④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各项记录:生命体征、出入量、瞳孔、神经反射。 ⑤保持瘫痪者肢体的功能位。 28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表现

①出生正常,生后2~6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

②呼气性呻吟,呼吸浅表,节律不整③鼻翼扇动,吸气时胸廓凹陷,肌张力低下④紫绀⑤心音减弱,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期杂音⑥肺部听诊早期无异常,以后细小水泡音7)重者3天内死亡,超过72h逐渐恢复 29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给氧及辅助呼吸的方法

-轻症:有自主呼吸—头罩给氧,氧流量>5L/min,维持PaO2在50~70mmHg -中症:有自主呼吸,PaO2低于正常,心率减慢,呼吸暂停— CPAP -重症:较高浓度氧, PaO2低于正常/频发呼吸暂停,人工呼吸机— IPPV 30 新生儿黄疸胆红素代谢特点

①胆红素生成较多②运转胆红素的能力不足③肝功能不成熟④肠肝循环增加

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①生后2~3天开始出现,4~5天最明显②两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至3~4周③一般情况良好,肝功能正常④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生后24h内出现,程度重,进展快,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

指导家长观察病情及处理方法

(五)预防并发症——脑血栓右→左分流的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

小型缺损:无明显症状

查体:胸骨左缘3~4肋间听到响亮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

中、大型缺损:①体循环量减少:消瘦,少动②肺循环量增大:气短,乏力③一过性青紫→持续性青紫④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如肺炎、心衰

45、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 症状:缺损小者可无症状

查体: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分裂

46、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表现

症状:一过性差异性青紫(其他同室缺) 查体:①胸骨左缘第2肋间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②脉压差增大——末梢血管征:毛细血管搏动、水冲脉、股动脉枪击声

47、法洛四联症的临床表现

①全身紫绀,活动耐力小,蹲踞②缺氧发作

③体征:胸骨左缘第2~4肋间听到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④化验:红细胞增多,血黏度增加

48、先天性心脏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一)适量活动

依据——心功能情况

①有心衰史:在教室听课,禁止体育运动②重症无心衰史:可做局部运动③轻症心脏病:一般活动均可,但限制时间

以患儿活动后无面色苍白、精神恍惚、发绀、眩晕、心悸等症状为活动适量的标准;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要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抬高床头。

(二)合理饮食

原则:充足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 咳呛、吃奶慢者:头部垫高,选择软奶头

青紫型或重症儿:小勺/滴管哺喂;喂奶前后用氧15分钟;喂后头高、侧卧 儿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可少量多次进食

(三)预防感染

左→右分流者:预防呼吸道感染

右→左分流者:预防细菌性心内膜炎,观察体温及白细胞计数情况

(四)健康宣教:

帮助家长接受事实;向家长讲解疾病知识;维护患儿各种技能的发育; 供给足够的水分;定时喂水;及时发现并纠正脱水

掌握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1-4个月);

新生儿期:血红蛋白Hb<145g/L 1~4月 :

Hb<90g/L 4~6月:

Hb<100g/L 海拔每↑1000米,相应诊断标准中Hb↑4%

第6篇:儿科护理个案

粤北人民医院

儿科护理个案

韶关学院医学院 刘顺铭

姓名:高佩霖 性别:男 民族:汉 年龄:104天 登记号:2079228 入院诊断:支气管肺炎

现病史:患儿10天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吐泡沫,偶咳嗽,无气喘,间有气促,无发绀,无发热,无呕吐,无抽搐,无盗汗,咯血。今来我院就诊收住院。精神胃纳一般,大小便正常。

出生至今间有惊跳,烦哭。

体格检查:T36.7℃,P124次/分,R36次/分,WT4.2kg,BP免测。神志清除,口唇无发绀,咽充血,双侧扁桃体未见肿大。双侧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腹查体无异常。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增高,双膝生理反射存在、正常,未引出病理征,脑膜刺激征阴性。 辅助检查:胸片(2015-10-12我院门诊):支气管肺炎。 护理诊断:

一、气体交换受损 与呼吸道痰液过多及肺部炎性病变有关。

二、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年幼咳嗽无力、痰多、黏稠、不易咳出有关

三、体温偏高 与感染有关

四、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 与肺动脉压力增高及心肌受累有关 预期目标:

一、通气功能改善,呼吸频率正常

粤北人民医院

二、能顺利有效地咯出痰液

三、控制感染,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

四、无心力衰竭现象发生 护理措施:

一、改善呼吸功能

(1)保持病室环境的舒适: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尽量是的患儿安静,以减少氧的消耗。

(2)呼吸困难者可用半卧位,并常更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和防止肺不张。

(3)给氧。

(4)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促进气体交换。

二、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1)及时清除患儿口鼻分泌物:转换体位,拍背,促使痰液排出; 出;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必要时予以吸痰。

(2)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影响呼吸;喂食时应耐心,防止呛咳引起窒息。

(3)遵医嘱给予袪痰剂,严重喘憋者给予支气管解痉剂。

三、降低体温:监测体温的变化并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对高热者给予降温措施;保持口腔和皮肤的清洁。

四、密切观察病情

(1)如患儿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气喘加剧、心加速大于160~180次/分、肝脏在短时间急剧增大等心力衰竭的表现,及时报告医

粤北人民医院

生,给予氧气吸入并减慢输液速度,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药物,以增强心机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

(2)若患儿出现烦躁或睡、惊厥、昏迷、呼吸不规则等,提示颅内压增高,立即报告医生并共同抢救。 效果评价:

一、患儿家长能了解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

二、患儿家长能懂得疾病护理知识,配合治疗 出院指导

一、保持居室通风良好,空气清新

二、注意保暖,适当添加衣服,避免着凉

三、避免儿童接触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及去公共场所。

四、保证足够的休息和合理的营养

五、康复后,鼓励多户外活动,加强身体锻炼

六、咳嗽和发烧时避免接种各种疫苗

第7篇:儿科护理总结

2015年儿科护理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又到了一年的年底,2015年,在院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主任以及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儿科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工作。回望这一年的工作,现将2015年以来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管理,有效协调 一年来,在护理部和科主任的领导下,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在科室工作尤其是护理工作中坚持以科室为家,认真落实医院和科室的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合理安排护士的排班,培养护理人员的全面素质,使她们都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基础护理技能,针对儿科患儿特点,身先士卒,大胆管理,研究、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工作方法,保证了科室工作稳步进行。积极配合主任做好医护协调工作,引导大家做好医护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一些摩擦和矛盾,增强了科室凝聚力,使儿科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医生护士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工作,也为病人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病区住院环境。

二、狠抓护理业务培训 作为儿科病房,我们科面对的都是每个家庭的小宝贝,他们生了病,家里人着急、上火,再加上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家长很难接受,容易产生护患矛盾,儿科的护理工作就面临护理操作难度大、患儿家长沟通困难、医疗护理容易引起纠纷等因素而成为医院工作中困难较大的专业,护理工作压力之大,责任之重不言而喻。针对这一现象,我科果断决定:从自己做起,全员培训。采取业务学习和个案护理查房相结合的方式,合理排班,在排班上实行新老护士搭配,技术好的护士与技术差的护士搭配,实现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传,帮,带。对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和常用护理操作技术进行培训,甚至对一些急诊的抢救护理知识技术,也进行了培训。考核结果表明,护士对儿科常见疾病都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不仅提高了她们的业务技术水平,也极大的增强了护士对自身、对科室发展的信心。此后,我又采取日常强化的方式,不断结合病房现有病例强化培训过的知识,尽力打造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儿科护理队伍。

三、尝试文化管理,力求做出特色 多年的护士长经历,使我深切的体会到:对于一个团队而言,规范其行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其思想,升华其内心世界,要让护士长管理这个外因,通过护士个人素质的内因起作用。为此,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护士排班表时,多与护士沟通,尽量按护士意愿排班;在儿科护理群里经常分享一些儿科护理方面的新知识、感悟人生的故事;引发她们对人生、对事业的思索。近几年,不仅儿科的护理文化建设起了成效,而且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在院各项检查和考核工作中,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四、注重服务细节,提高病人满意度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对所分管的患儿的所有护理工作全面负责,提供全程、全面、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使护士明确责任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必须履行的基础护理职责。加强基础护理,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按级别护理服务要求,认真做好基础护理,专人负责晨间护理质量,巡视病房时清理病房,保持病房的清洁、整齐,让患儿感到舒适、安全。制定基础护理工作重点,简化护理文书书写,向上级医院及兄弟医院学习并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我院儿科的护理文书书写表格,减轻了护士书写护理文书的工作量,让护士有更充足的时间服务科内患儿。

五、不断学习总结,提高自身素质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认真做好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同时,我坚持学习新知识,不断总结临床护理经验,利用电脑,网络学习一些护理新知识,了解护理新动态,开阔自己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六、不足之处 面对我的科室,我们一直在努力!但是,我深知我科护理工作中还有很多的缺憾,比如,科研和论文是护理工作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我们儿科的护理论文项目至今还是空白,科内护理队伍较年轻,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七、努力方向 展望未来,对新一年的护理工作我充满了信心,我科的努力方向是:

1、力争在护理论文方面有所突破;

2、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人员进修、培训,进一步熟练专业技能。

2、宽严结合,和科室主任一起狠抓基础护理、护患沟通等全面工作,进一步加大科室管理力度,让自己的管理方式更加成熟。3. 总之,一年来,我和科室主任及全体科室医护人员同心同德,克服困难,知难而上,以医院大局为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水平,切实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奋发进取,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医院的三级医院建设做出自己新的贡献。

上一篇:关于村干部述职报告下一篇:国家卫生乡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