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备案资料

2022-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塔吊备案资料

广东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广东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资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方法对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备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备案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在标准文本、编制说明、备案登记表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结论针对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资料中存在的问题,需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标准化意识,加强培训配套设施的建设,重视标准化科研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存在问题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食品安全标准作为企业组织生产,监督部门执行监管的技术依据,在保证食品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009年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规定: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的企业标准备案工作改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从2009年8月到2012年12月,广东省卫生厅已备案食品安全企业标准12481份,在对备案标准资料进行技术审查中,发现企业递交的备案资料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备案资料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1备案资料中的常见问题

1.1递交的备案资料不齐全,资料未按要求准备按照广东省贯彻落实卫生部《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通知的第一条规定,企业标准备案时除应提交企业标准文本、备案登记表、企业标准编制,还须提供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注明与原件相符)、办理企业标准备案委托书和办理人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以上材料均需加盖企业公章;备案的企业标准应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签署。

统计企业递交的备案资料,第一次递交资料时,普遍存在备案资料不齐全和备案资料不按规定准备的问题:企业一般会将标准文本、备案登记表、企业标准编制准备齐全,但有些企业会将营业执照漏掉,有些会忘记准备备案委托书或办理人身份证复印件材料;有些企业未按规定的要求在资料上盖章;有些企业则会出现忘记盖章或负责人签名的问题。对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当事人应当按告知内容补正材料后重新递交,有时备案材料会出现一审再审,来回打转三四次,还达不到备案的要求,企业本身有意见,工作人员积极性也受挫[1],这在无形中延误了备案时间,降低了备案的效率。

1.2备案登记表中的常见问题备案登记表经常在“企业标准主要内容对比情况”部分出现问题,企业在填写时,往往出现表格要求与表格内容的不一致:在“原料要求”中只列出产品所需原料,而不标明原料所应符合的要求;在“食品添加剂品种和使用量”中,只注明“按GB2760的规定”,却不写明产品所使用的添加剂及使用量,或者不根据表格的规定,仅列出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及添加剂所执行的标准;在“标准名称(标准号)”中只写标准名称,不写标准号,或者所列标准号与封面处的标准号不一致;在“备案单位保证书”处,经常出现遗漏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签名或签字日期的问题。

1.3标准文本中的常见问题

1.3.1标准文本封面标准封面虽然包含内容不多,但也会由于标准名称的不规范或疏忽等原因出现一些小的问题。

标准名称是标准的必备要素之一,是对标准主题最集中、最简明的概括,标准名称应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尽量使用通俗名称或常用名称,而不要使用奇特名称或创新名称[2]。但在审查企业标准时,经常会遇到不太规范的标准名称,比如“有机碘盐”、“纯正咖啡”、“乐乐果”等,这些标准名称不能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由于企业的疏忽,标准封面的发布日期和实施日期,偶尔也会出现错误,如某企业标准的发布日期为2011年10月31日,實施日期为2010年11月30日,被质监部门发现后,企业不得不申请修改,仅一处小小的笔误就给企业和备案部门带来了诸多不便。

1.3.2标准的范围企业标准要求在范围中列出产品的全部原辅料,原料部分是出现问题较为集中的地方:有些企业未严格执行国家对食品原料的要求,将非食品原料加入产品中,比如将“黄芪”和“当归”等常见的煲汤药材用于产品开发,“黄芪”和“当归”在广东有用作煲汤材料的习惯,但却是非食品原料,不能用于开发产品;原料名称应用不准确,玫瑰花,白茅根等原料名称经常出现在标准中;还有些标准,将保健品可用物品名单与既是食品又是药品所用名单相混淆,根据食用习惯和常识来开发产品,如西洋参,蜂胶,木棉花,海底椰等,经常会出现在企业标准的原料名单中。

1.3.3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应涉及标准正文中所有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品种的质量标准及标准检验方法,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法规、规程及规范性文件、国内有关文件等。

规范性引用文件部分也是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标准的引用不规范,未能根据卫生部的公告,按照新的要求,及时更新引用标准,如有一份代用茶企业标准,在引用微生物的检验方法时这样表示:“GB/T4789.3—20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引语部分未按照GB/T1.1—2009的规定表述,引用的规范性文件未按国标(GB、GB/T)、行标、地标、规范性文件、国际、国外标准顺序号从小到大排序[1];有些标准中则会出现错误引用标准的情况,比如某风味营养素饮料,配方中色素用了柠檬黄和日落黄,但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却出现了GB/T5009.141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

1.3.4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卫生部会定期公布新的微生物检验方法,企业若不及时更新、学习,容易将2003版、2008版及2010版的计量单位混淆,如在规范性引用文件处大肠菌群采用2010版的检验方法,但单位仍然用MPN/100g;菌落总数检验指标的单位书写不规范,2008版菌落总数的检验方法已作废,但多数企业菌落总数的单位仍然用cfu/g,mL,未根据2010版的要求写作CFU/g,mL;有些企业则会由于笔误原因,将理化指标的限量值写错,如有一植物饮料的企业标准,将本该是0.3mg/L的铅限量误写成3mg/L。

1.4编制说明中常见问题编制说明中经常出现前后不一致的问题,包括标准范围中的原料与产品配方中的原料不一致,比如风味营养素饮料Q/ZF0012S—2012,登记表中“食品添加剂品种和使用量”一栏中没有提到维生素B1,但在编制说明的配方中又出现了维生素B1,前后不一致;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检验方法与编制说明中的方法不一致,如某硬质糖果标准中,规范性引用文件中铅的检验方法为GB5009.12,而在编制说明中则变成GB/T5009.12。

2备案资料存在问题的分析

2.1食品生产企业的标准化意识不强《食品安全法》颁布后,将食品安全问题上升到法律高度来管理,食品标准的制定和管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和改革,面对这种现状,企业应积极了解、学习和掌握与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在食品标准的指导下组织生产;外资企业和国内规模较大的企业在这方面做得较好,会设立法规部,负责法律、法规及标准内容的收集、更新、学习及标准的制定,但大部分的食品企业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企业内部没有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标准、法规的学习和研究,对国家或卫生部门发布的政策或公告不主动了解,不能及时根据国家政策的变化来调整标准的制定;某些企业由于人事流动频繁,一份标准的制定需更换几次人选才能完成,造成了标准工作的延续性不强,严重影响着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速度和质量。

2.2标准化宣传的力度和配套设施有待加强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为配合食品安全标准备案工作的开展,根据国家政策和企业需求,定期向企业开展标准编写技能和食品标准化基础知识的培训,从2009年至今,已组织各类培训33期,共计3315人次,目前,广东省约有5万家食品生产企业,仅从培训人数上看,接受培训的覆盖面远远不够;珠三角地区参加培训的企业人数明显多于粤北、粤西及粤东等周边地区;外企和大型企业相对重视技术人员的培训,乡(镇)、村和私人企业对标准化的重视则明显不够(很欠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建立针对县、乡(镇)、村、边远地区和私人企业的培训机构;专业化标准技术人才的缺乏也制约着宣传和培训的普及,由于历史原因,国内对标准化的重视程度一直不够,高校中没有专门的标准化专业,标准化人员多是在从事其它工作的同时兼职做标准化工作,因此,培训宣传工作在短时间内难以大规模开展和普及。

2.3标準化的科研工作未引起重视企业标准备案工作由卫生部门负责以来,原来在各地、市质监部门办理备案的企业标准集中到了省卫生厅一个部门,因此,企业标准备案的工作量骤增;由于备案的工作量大,除了负责日常的备案事务,从事备案工作的技术人员难以有精力再去做与标准相关的科研工作;省卫生部门从2009年开始接手企业标准的备案工作,组建备案工作的技术团队,从事日常的备案工作,由于广东省的企业标准数量较大,日常的管理工作繁杂,管理经验有待积累,致使管理人员对与备案相关的科研工作还未引起足够重视。

针对企业在标准中遇到的疑问、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及标准中需要总结、归纳的专题,在备案技术人员没有足够精力去总结,企业没有合适渠道去反馈的情况下,很多问题会被束之高搁,长期得不到解决,影响了备案的服务质量,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了不便;卫生部门定期发布的原料、标准等方面的信息和公告,如果不安排专职的人去总结,将总结内容及时反馈给标准备案技术人员,容易造成标准备案技术人员信息的滞后和不对称。企业标准备案办理部门是面向企业的服务窗口,是了解企业标准问题的最好平台,因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最好组建与企业标准备案工作配套的科研团队,收集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总结与标准相关的内容,搭建与企业沟通的良好平台,实现标准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春明,李力.2010——2011年江苏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中国校医[J].2012(26),9:672-673.

[2]周才琼,陈宗道.食品标准与法规[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7):160.

作者:王萍等

第2篇:塔吊备案资料目录

目录

一、使用单位资料

1、赣州市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告知表

2、塔机租赁合同

3、安装合同

二、设备产权单位资料

4、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5、产权备案证

6、产品合格证

7、整机出厂检验记录

8、起重机械制造监督检验证书

9、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

10、塔吊附墙出厂合格证

11、使用说明书

三、装拆单位资料

1、资质等级证书

2、营业执照

3、安全生产许可证

4、安装单位负责人及安装作业人员名单及证书

四、基本资料

1、设备安装方案

2、应急预案

3、安全技术交底

4、塔吊基础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检验报告

5、设备基本情况

6、资料查验情况

7、安装单位情况

8、基础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

9、塔式起重机首次安装检验记录

10、塔式起重机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报告

11、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证书

第3篇:塔吊备案需要资料

塔吊资料;

1、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告知书;

2、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审核表;

3、河南省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申请表;

4、塔吊安装(拆卸)安全协议书;

5、塔吊安装拆卸合同;

6、机械设备安装拆卸安全保障措施;

7、机械设备安装中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塔吊起重机安装拆除施工方案(安装单位、施工单;

9、塔式起重机自检报告;

10、安装单位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等);11 塔吊资料

1、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告知书

2、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审核表

3、河南省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申请表

4、塔吊安装(拆卸)安全协议书

5、塔吊安装拆卸合同

6、机械设备安装拆卸安全保障措施

7、机械设备安装中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塔吊起重机安装拆除施工方案(安装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9、塔式起重机自检报告

10、安装单位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等)

11、委托书

12、建筑起重机械按拆作业人员证件

13、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

14、起重机械制造监督验证书

15、塔吊合格证

16、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等

第4篇:塔吊备案需提交资料

一、产权单位在办理备案手续时,应当向设备备案机关提交下列资料:

1、

2、

3、

4、

5、

6、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购销合同、发票或相应有效凭证;

7、 设备备案机关规定的其他资料。

二、从事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活动的单位(简称“安装单位”),办理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告知手续前,应当将以下资料报送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审核:

1、 建筑起重机械备案证明;

2、

3、 安装(拆卸)单位特种作业人员证书;

4、

5、 安装单位与使用单位签订的安装(拆卸)合同及安装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的安全协议书;

6、 员、专业技术人员名单;

7、

8、

9、

三、使用单位在办理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时,应当向使用登记机关提交下列资料:

1、

2、

3、 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报告和安装验收资料(塔吊基础钢筋检测报告、砼强度报告、隐蔽验收记录);

4、 使用单位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及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5、

6、 建筑起重机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 使用登记机关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5篇:塔吊备案申请书

申请书

申请事项XXX项目申请办理XXX(行政审批项目类型)手续

事实和理由XXX项目位于百色市XXXX,XXXX结构,XXX层,建筑面积XXX㎡,目前该项目已办理发改委立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XXX等相关手续。

本人 李四在 XXX 单位任XXX

职务,系我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码: XXX (复印件附后)。现郑重声明:

本企业此次所提交的材料全部内容真实,无任何隐瞒和欺骗行为。提供的资料如有虚假,本企业及本人愿意接受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及责任。

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私章):李四

现委托 张三同志办理百色市XXX (地点) XX办公综合楼 (项目)XXX (行政审批项目类型)的事宜。 单位通信地址:百色市XXX

邮政编码:533000 单位联系电话:0776-2828888 受委托人: 张三

职务:XXX 身份证号(复印件附后):XXX 单位:百色市XXX

通信地址:百色市XXX 邮政编码:533000 联系电话:0776-2828888 手机:13907769999 代理期限为 2013 年 X 月 X 日至项目办结。 委托权限:代理上述项目的送案、领案及沟通协调。

单位全称(公章)

年 月 日

第6篇:塔吊资料

塔吊报审资料

1、 设备、施工、监理单位的会签。

2、 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方案(一式两份)。

3、 塔机的接地和避雷措施。

4、 塔式起重机安拆装施工现场平面图。

5、 总分包施工单位安全协议。

6、 起重设备安装、拆除专项分包合同书。

7、 起重设备安拆装维保合同书。

8、 塔式起重机的安拆安全和技术交底。

9、 塔式起重机安拆运行重大危险源。

10、 塔吊安拆运行应急预案。

11、 塔吊合格证、生产厂家资质、安装单位执照资质。安拆操作工证件。

12、 使用说明书。

13、 基础混凝土强度报告、隐蔽验收记录。

14、 塔吊司机、司索工证件。

15、 防碰撞措施。

16、 安装前告知安全站。

17、 塔吊 安全管理手册。

18、 安拆、使用管理登记表。

19、 塔式起重机备案表。(本地区安全站备案)

20、 设施验收表(安装后即进行安全联合验收)

21、 检测报告 安装过后需安全主管部门进行检测,然后一月内出检测报告,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第7篇:电梯、塔吊—资料要求

关于外用电梯、塔吊设备技术资料的要求

中港二航局:

丹拉高速3合同海河斜拉桥现场使用的电梯、塔吊设备目前技术资料不齐全,由于要到天津市建委安监站备案,办理使用监督手续,特此请贵单位出具齐全的技术资料。

一、外用电梯:

1、电梯的正式使用说明。

2、电梯详细、具有指导施工的安装方案。

3、设计图纸上无单位盖章和设计、审核人员签字。附着的计算说明。

4、安装前的安全教育。

5、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技术交底。

6、电梯的验收制度(包括日检、周检、月检)

7、电梯的操作规程。

8、电梯操作人员的操作证书。

二、塔吊:

1、塔吊附着的计算说明书。

2、按塔吊操作要求,顶升时现场技术人员要达到6人。就目前现场只有2人,使现场顶升工作存在安全隐患,也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希望及时再派4名有正式塔吊操作证人员到现场,满足升、降塔吊的人员技术要求。

丹拉3合同项目经理部

2002年7月10日

上一篇:政务系统项目实施方案下一篇:送教下乡主持词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