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智慧课堂

2023-0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信息技术智慧课堂

初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构建

摘 要: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当广泛。我国十分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在多个教育阶段开设有信息技术课程。初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普及、推广信息技术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大力构建智慧课堂,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智慧课堂 构建策略

智慧课堂指的是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发挥主观能动性,集合每个人的智慧于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构建智慧课堂,充分发挥引导者和管理者的作用,有效指导学生,使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灵活转变知识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不断学习和深入探索的动力源泉,要想学好一门知识,首先需要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若教师以讲授教材中理论知识为主,就显得枯燥乏味。教师可以通過一些方式或途径,灵活转变知识的教学形式,提升信息知识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智慧课堂。

例如,在“制作Flash动画” 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渠道下载一些Flash视频,设计成大数据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包括“太阳从升起到落下”“风吹花落”“小鱼游泳”等动画,让学生自主观看和欣赏,产生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已经学过有关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Flash——移动的月亮,并罗列详细的制作步骤,让学生根据步骤进行制作,将遇到的问题反馈在大数据平台,教师再进行集中讲解。随后,教师将学生制作的Flash作品上传至大数据平台,学生都以评委的身份赏析和点评作品,指出优缺点,推荐优秀作品,让他们尝试总结创作动画的主要步骤。

上述案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使他们在亲身参与中看到个人成绩,找到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乐趣,同时,通过作品评价,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水平,构建智慧课堂。

二、结合学生知识基础,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也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要注重引导,提升其认知水平。教师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信息知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学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带领他们逐渐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构建智慧课堂。

以“网站的制作”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新知识之前,先让学生进行自学,依据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独立思考和理解新知识,运用Dream weaver软件,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网站首页,网页内容由学生自行设定,主题可以是介绍学校、历史人物、风景名胜、家乡等。教师提供参考步骤,指导学生对照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操作期间,教师巡视课堂,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做详细讲解,引领学生分析一般首页的组成,然后开始设计首页,构思自己网站首页中各对象的布局;再编辑首页,对相关对象的属性进行设置;最后保存网页。

如此,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发散学生思维,使他们亲身经历整个学习的过程,且知道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点,哪些知识点比较薄弱,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

三、营造民主平等氛围,拉近师生之间距离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不仅是纯粹的师生关系,还是平等的朋友关系。教师应当和学生平等交流、用心沟通,深入到他们中间,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关心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帮助,以此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推动智慧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教学“信息管理”时,教师先随机选一名学生,请他复习回顾有关信息需求的获取途径,从网络获取信息的方式,及甄别与引用信息等相关知识,其他同学作补充完善。接着,教师进行语言引导:“现在要新建一个文件夹并且命名为‘游戏’,请问哪位同学会新建文件夹?”教师请学生上台演示。之后,教师教学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仍然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在台下操作,并一起交流和讨论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确,如果遇到问题,教师要及时提供帮助。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将课堂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通过创新教学思路和改进教学方式,构建智慧课堂,帮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

四、运用小组合作模式,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学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要想学好信息技术知识,不仅需透彻理解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动手操作。因此,教师要运用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学会合作和互帮互助,这样既可以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还能使其充分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强化他们的交往能力与合作意识,这也是构建智慧课堂的关键。

例如,在“图片制作”教学中,教师进行导入,提问:“常见的图片格式扩展名有哪些?PSD是什么软件制作的图片格式?”这样就顺利引出Photoshop软件的教学。随后将Photoshop的学习内容设计成物联网模式,主要是基本工具的运用,包括用画笔工具修改素材图、用仿制图章工具修饰图片、图片抠取与合成、矩形选择工具、魔棒工具、多边形套索工具的使用,以及文字的创建和编辑等。利用物联网平台,学生进行信息交换,一起回顾Photoshop中常用工具的操作要点,根据课堂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素材,创作一幅以“自强”为主题的图片,并将素材共享至物联网。小组内优差搭配,相互配合与帮助,由小组长全面管理、协调和分配任务,共同完成图片的制作。

这样,学生为完成任务,克服困难,小组成员之间紧密配合,主动、自觉地进行探索,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以此推动智慧课堂的构建。

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强化创新实践能力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可谓日新月异,主要原因就在于创新。学生在初中阶段主要学习和掌握基础性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师要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意识、拓展思维与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他们提出个人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发挥个人创造能力,实现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索相结合。

例如,在“视频作品制作”教学实践中,本节着重让学生亲身尝试视频的不同获取方法,使其体验科技带来的乐趣,指导他们正确地从网上下载视频、欣赏视频,进而自制视频素材。教师要先借助云计算功能,模拟视频的制作,然后指导学生利用电脑直接进入数据中心,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运算、设计和制作,主要是利用“会声会影”软件下载和截取视频,尝试探索滤镜操作,演示风与水滴效果的方法等。之后,以介绍校园为主题进行视频制作,在大数据和物联网模式下共享丰富的校园风景图片,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在各个镜头间分别应用淡化、伸张(方块)、果皮(翻页)等过渡效果,编辑叠加视频,生成画中画的效果,并尝试使用配音和字幕,说明作品表现的主题。

上述案例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素材,鼓励他们大胆质疑、自由创新,在视频制作活动中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培养他们从生活中学习知识,再将学习成果应用于生活的能力。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构建智慧课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教师要科学引导学生,指导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合作探究,并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帮助他们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真正实现智慧课堂。

参考文献:

[1]沈俊卿.让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成为智慧课堂[J].广西教育,2012(30).

[2]于坤.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2(14).

[3]余亚祺.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的构建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区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

作者:茅振宇

第2篇: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课堂构建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是教育行业信息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开展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课堂构建的研究。设计智慧课堂教学框架,明确智慧课堂教学目标,整合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提供智慧课堂建设工具;从“课前”“课中”“课后”3个方面设计智慧课堂教学环节,提供学生兴趣推送,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提升课堂与社会发展同向性;搭建全过程教学评价体系,以过程评价替代结果评价,客观评价代替主观评价,发挥智慧课堂在教学中的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教学环节

智慧课堂是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树立个性化学习目标的高效率课堂。在课堂中,结合大数据为课堂建设提供的现代化手段,创建必要的智慧型环境,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在激发学生创造力及想象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1]。结合信息技术在教育市场的优化现状,在实施智慧课堂建设中,应严格遵循课堂多元化原则,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将虚拟场景融入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并给予学生一题多解答案,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思维。根据不完全教育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尽管目前已经有超过50%的高校选择将智慧课堂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但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例如,无法将信息技术动态化与智慧课堂建设相结合,导致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教学手段缺乏趣味性,无法根据市场实际发展情况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2]。为了提升教育市场与市场经济的契合程度,基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开展智慧课堂建设的研究,提升教育事业的信息化程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后期教学的重点方向,探析支撑教育市场的技术工具及环境。

1 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课堂构建研究

引入信息技术,结合智慧课堂建设理论依据,遵循教育市场可持续发展原则,设计智慧课堂教学框架。如下图1所示。

根据上述图1可知,信息技术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应遵循“低耗高效”课堂建设原则,从教师端及学生端两个方面进行课堂建设问题的分析,利用信息技术为课堂建设提供的微课视频教学资源,采用情景教学法、问题启发教学法,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为此,结合智慧课堂教学框架,下面将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反馈体系3个方面开展研究。

2 建立智慧课堂教学目标

将信息技术与智慧课堂科学的融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用现代化多媒體教学设备,创新学习方法,丰富学习手段,完善学习环节,平移教学资源,将黑板上及课本上的专业知识动态化整合,转移到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延展智慧课堂教学的时间及空间,将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下面将从教师层面、学生层面、高校层面分析教学目标的建设方式。

其一,智慧课堂作为教师“传道授业”的主要途径,应先明确教师在智慧课堂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建立完善教师管理机制,指导教师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落实教育部门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方针,全程贯彻中央及党委建设中心思想,将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整合[4]。要求教师按照教育大纲规定,上交教研记录、市场研究成果,规范处理自身课堂行为,降低授课中自身感情倾向,以学生个性化需求作为教学发展方向,按周备课,按月总结,加强教师风范建设,强化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勇于接受批评或自我批评。

其二,尊重学生多维度发展,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心理健康3个方面,设计学生学习目标。第一,引导学生规划未来就业方向,根据学生专业基础能力,树立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正确认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程度,让学生主动学习。设置有助于学生思考的教学问题,依照当堂课教学重点、难点,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将学生学习目标的侧重点落实到专业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5]。第二,依照经济市场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标准,以多种教学方式作为智慧课堂建设的支撑点,基于信息技术理论,提供学生实践学习基地,以微服务器、校园域网等互动平台为学生搭建模拟实践项目,联合校企合作教学制度,提供学生真实项目案例,提高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第三,教师应降低自身的感情倾向,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依据,提供学生定期心理指导,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倡导自由学习,营造师生平等的教学环境[6]。

其三,提高高校在教育市场占有程度,深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目标建设中的应用,设立高校在教育市场发展的教学目标。由新技术提供智慧课堂教学情境,运用新设备提供高校教学认知工具,在提升校园对外交流的同时,满足传统课堂向数字化课堂的转型。

3 基于信息技术完善智慧课堂教学环节

结合信息技术在智慧课堂应用理论,整理教育市场调查数据。从“课前”“课中”“课后”3个方面。设计完善的智慧课堂教学环节。如图2所示。

根据上述图2可知,智慧课堂建设前期,引入信息技术,教师可根据堂课的教学重点对教学大纲细化研究,并采用所种教学手段,录制微课视频、制作课件,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资料,包括理论知识点回顾、专业知识点细化等。通过联网将材料整理成压缩包形势,采用短信、QQ文件传输、上传至资源共享平台等方式,发布学习任务[7]。学生根据自身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有选择性地下载材料,开展课前预习工作,合理安排自学进度。观看微视频、阅览发布文件,整理课前疑问。平台可通过信息技术为其提供的云计算数据处理技术收集学生学习时间、记录学生学习轨迹,结合学生就业规划,为学生提供兴趣推送,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有助于学生全方面发展,掌握自身学习情况,依照信息技术生成学生个人学习报告,教师可直接根据报告了解学生的课下预习情况,准确定位教学任务方向,提出科学的教学计划,满足智慧课堂与目标预设的统一化发展。

智慧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准确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动向,分析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呈现的微小学习行为,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时学习动态及学习轨迹,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任务及教学安排,精准把握教学主线,促进课堂全员化学习,提升教学活动的质量及效率。并根据平台提供的学习报告,以学生学习中的兴趣点或疑问点为教学切入点,依照市场发展规律,设计教学实践场景,采用图像形式描述智慧课堂情境,将教案内容情景化,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采用划分学习小组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问题,提升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学术交流。教学环节设计期间,为了检验当堂课的教学成果,设计开放性思路随堂检测,引导学生阐述思考问题的观念,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路径。采用小组员互评的方式,增设小组之间成员互评环节,并整理教学中的疑难点,辅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

课下建设是智慧课堂构建的关键环节之一,一方面教师可根据课堂上提供的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报告,从横向及纵向两个方向,评估学生与市场发展同向程度,结合学生兴趣及信息技术个性化推荐,安排学生进行不同的课下拓展训练,或将学生按照就业发展趋势划分课下辅导小组,实施“一对一”或“一对多”指导,有效减少学生盲目学习时间。另一方面,高校管理者及家长作为智慧课堂构建的辅助者,教师可将学生的终端学习报告,以电子版形式传送给家長,家长也可通过平台向教师反映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从高校、教师、家长3个方面,完成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课堂教学环节设计。

4 搭建全过程教学评价体系

以期末考试为主的教学评价反馈形式,忽视了智慧课堂在综合技能方面的建设,以此,增加过程评价方式,分析评价元素权重,从多维度评价学生与教师方面,搭建动态化全过程教学评价体系。

以过程评价方式代替结果评价方式,完成对学生的多维度评价,根据学生在平台上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中的学习行为、提交课下作业的完整程度、小组讨论的互动情况,对学生实施综合性评价,并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设计成果作为评价学生期末成绩的关键指标,采用信息技术评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估。

从客观层面完成对教师的评价,结合教师上传的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现代化设备的应用情况,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综合评估。增设教师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到智慧课堂建设的过程中,完善全过程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课堂搭建。

5 结束语

结合信息技术在教育市场的应用现状,基于信息技术开展了智慧课堂构建的研究,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的完成。尽管上述研究在实际教学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后期的教学改革中,仍需要建立全方位的教学资源管理数据库,为智慧课堂建设提供完善的后期供给。根据信息时代为智慧课堂提供的云平台处理技术,对上传的教学资源与市场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对比,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满足学生对于不同学习资源的要求,实现智慧课堂在教育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金富.智慧课堂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2019,23(4):1-5.

[2] 邵炜茜,马岳.智慧课堂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的教学模式研究——以透视与制图课程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3):132-134.

[3] 陶雪芬,徐峰,叶海伟,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化工,2019,48(3):143-144,146.

[4] 张斌,余畅.基于智慧课堂的四模块多项目情境任务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会计学做一体化》课程为例[J]. 湖北农机化,2019,15(18):149-151.

[5] 苏月萍.浅谈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及优势——以“圆锥曲线离心率的简单求法”课题为例[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9,10(8):5-6,30.

[6] 白洁,杜斌,李焕林,等.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探究Fe~(2+)与Fe~(3+)的性质与转化[J].化学教与学,2019,15(04):33-34,42.

[7] 赵静.职教智慧课堂环境下的高职学习模式探析与思考——以“网络结构化布线与施工”课程为例[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9,10(2):19-21,51.

【通联编辑:张薇】

作者:胡翔

第3篇: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智慧”提问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全国智慧教育的建设推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要。而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智慧提问策略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通过智慧提问的策略,展开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目的性;“问题”是学生发生学习行为的关键,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本文首先对智慧提问的概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希望对促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智慧提问;策略

引言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离学生生活较近的特点,能够有效引起学生的共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和热爱。因此加强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积极将智慧提问策略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有效抓住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纲领,醍醐灌浆,使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点,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同时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实现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达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智慧提问教学的概念

智慧提问概念的提出是教师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下,创建的新型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记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水平。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提问题的方式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积极研究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了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立全面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在问题的选择上,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运用智慧科学合理的设置问题,使学生能够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和思考,从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智慧提问的策略

1.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由于部分学生信息技术基础较差,一些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自主性,而教师往往忽视这些学生的教学兴趣,只注重测试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与技术的掌握情况,教师的这种做法将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下降。因此教师需要区分教学课程和新内容学习之间的区别,科学运用情境教学法,结合智慧提问的教学策略,有效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智慧提问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就画图软件展开情境教学,先绘制一些基本图形,然后与计算机一起以搭积木的形式组成自己心中的图案,或者运用编程技术与硬件的结合,以此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2.提升课前的预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有的老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解有一定的偏见,认为教学是知识点的概述,与预习无关,这是错误的想法。一些没有掌握基本知识的学生无法回答课堂上的实际问题,在此期间,需要学生积极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预览,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运用智慧提问法提出一些问题,当然,问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在上课前几分钟,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了解掌握本堂课要学习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教学目标,然后使用知识表对教学内容进行排序,使学生建立知识点网络,促进教师的提问和练习的顺利进行,学生的积极性将大大提高。例如认识网络新朋友一节学习中,可以提出比如“网络是什么?”“网络能够帮助我们做什么?”“同学们一般用网络做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3.教学过程中注意反思,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基于智慧提问策略的信息技术教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反思,不管做什么,思考都是一个好习惯。反思可以帮助学生概括和总结学习过程,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在反思的过程中吸收相关知识,促进系统化知识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这样,教师在进行智慧提问的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提问相关问题,学生在答题时,就可以利用自己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来解题。例如在做练习时,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反思过程、反思内容和相关知识点,做完后让同伴一起进行相互检查。这个过程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问题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當然,为了检查学生的教学状态,教师也应该定期检查学生的反思过程。通过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考察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真实情况。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有效结合智慧提问的教育策略,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达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学生脑海中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达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欣.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导学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黄少芬,吴秀春.以智慧提问促素养提升[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7.

[3]曾道林.智慧提问策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东西南北:教育,2020(4):0081-0081.

作者:王杨

第4篇:用智慧和技术构建信息技术新课堂

常熟教研室

刘鸣家

摘要:信息技术教师用着学校最昂贵的教室,教着前沿的信息技术,但是课堂教学的质量却并不尽如人意,教学的内容也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而课堂的组织方式,教学方法更是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文章从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和技术手段的运用两方面阐述了如何发挥特长,发挥特色,构建蕴藏智慧、富含技术的信息技术新课堂。

关键词:智慧课堂

技术课堂 教学内容重组

电子教室软件

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小学到高中基本上已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有专职的教师,有通过评审的教材,信息技术教师们使用着学校里最昂贵的教室(机房)。

但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从教材来看,相对固定的教材很难跟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脚步,更难以体现地区之间的差异;从教学手段来看,很多教师局限于多媒体演示,学生模仿练习的模式在进行培训班式的教学;从教学方法来看,更是远不如其他学科那么丰富,情境导入课题,任务驱动新课,小组合作练习几乎成为了课堂的标准。作为一名教研员,我一直在思考应该如何来构建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我们学科的特色?下面就从两个方面谈谈我对于信息技术课堂的认识。

一、智慧的课堂

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体现,信息技术又是实用的技术,是整合的技术,那么我们的课堂就应该是智慧的课堂,是学以致用的课堂,是整合的课堂。我们的教师应该把智慧运用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该体现上述几个特征。

1、 融教学内容于实际应用中

在目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大多将教学重点放在掌握软件的“功能”上,在满足学生对功能技巧的需求过程中,却忽视了功能内含的应用性,功能与应用的关系,从而形成了“功能”性误区。所以,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讲解某一软件功能后,学生可能会提出:“老师,您刚才讲的功能干什么用,我不知道您让我做什么”一类问题。可见,工具的使用与学习,永远伴随着需求。所以,工具软件的使用原则就是:急用先学,为“用”而“学”,学了就要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软件及其功能的应用性,将单个的菜单项目或功能对应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使之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以需带教,学生为用而学,真正的融教学内容于实际应用中。

比如在学习“文本的复制与移动”时可将语文学科中的知识作为具体任务贯穿整个学习活动之中。

例1:利用文本复制的方法把绕口令填写完整。意图:学生能独立完成复制操作的练习。 四是( ),十是( ),( )( )是( )( ),( )( )是( )( )。 例2:移动与复制的综合练习。意图:把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运用。 “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连成一段通顺的话。”

几只蝴蝶悄悄地飞来,又悄悄地飞去。

一群小学生又跑过来,在他身边的草地上互相追逐,玩耍。 童第周坐在校园的长椅上,全神贯注地看书学习。

1 童第周也没有发觉,还在专心地读书,直到天黑了才离开。

这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校园里美极了,连地上的小草都绿了。 可是童第周连眼皮都不抬一抬,好像周围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运用课本所学的“文本的复制与移动”的方法与技能,而且将学生带入了一个高级的思维活动之中。加强学科知识的思考,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又如WORD教学中尝试试卷的编制与排版(复制、粘贴、页面设置,格式排版、页眉页脚),通过教学半成品的运用,而试卷中可能出现的如数学图形,公式插入,班级黑板报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教学素材。教师通过给出材料,协助进行规划设计,学生运用知识迁移,学以致用的完成对应任务。

知识在于积累,技能在于训练,工具在于运用。而计算机的作用就在于能够帮助人类高效地完成日益繁重复杂的事情。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应该要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去创造生活,创造未来。

2、 融教学内容于常规训练中 在现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还有一些是平时较难处理的,或者短暂的训练显现不出成果的,如网络的教学,打字训练等。

有部分教师是害怕进行网络教学,对学生开放网络,意味着课堂管理难度的加大,而老套的方法式教学学生又不太感兴趣;而对于打字训练、指法练习则很枯燥,成果也不易短时间显现。对于这些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是将教学内容化整为零,分散到日常训练中,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又可以收获长期训练的累累硕果。

如网络教学中,可以在每课伊始,请学生搜索历史上的今日,当天的国内外新闻头条,今天是什么节日等相关内容,在这些有趣的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天长日久,可以掌握搜索和甄别信息的能力,也会养成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摈弃打开计算机就是游戏的不良嗜好。

又如打字练习,英语连词成句,语文组词造句,成语接龙等都是我们的良好训练内容,每课花不多的时间,在活动中训练指法,化枯燥的练习为有趣的练习,变单一的练习为小组的交流和对抗。水滴石穿,铁柱成针,常规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对于如何将打字练习转化为小组的活动,在后文技术的课堂中还会详细阐述。

3、 融教学内容于学科整合中

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个时髦的名词,但是通常是其他学科来整合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堂上是否可整合其他学科?又应该如何来整合其他学科?个人认为,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都是我们可以整合的对象,这样就可以将相关学科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形式上相互补充,手段上取长补短。

以PPT制作教学为例,我们让学生制作简易的PPT教学课件,即利用语文、英语等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设计,将其简单加工成为学生可以使用的PPT剧本,再经过分组制作,整体拼合,最终做成PPT课件。

若以后学科教师在授课时利用了这个作品(可由信息技术教师向学科教师推荐),可以想象,我们的学生或者说课件制作团队的成员们会是多么的自豪和欣喜若狂。又因为在制作中各自的分工不同,每位学生又会多么翘首期盼自己制作页面的出现,同时对于其他同学制作的页面又会不自觉的在心里进行暗暗的比较。如果能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的学科整合是否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呢?在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自身的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同时,又潜移默化的增强了学生对于其他学科内容的了解和兴趣。

如果能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做到上述三点,学生还会不喜欢我们的课堂,不喜欢我们的课 2 程吗?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上多花功夫,在设计上多思考,在活动上巧安排,这样才能用我们的智慧构建实用、多学科整合的信息技术课堂。

二、 技术的课堂

计算机是人类技术的结晶,而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我们,使用着学校最昂贵教室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了我们的技术吗?除了教学内容中有信息技术以外,在教学手段中我们充分运用自己的技术了吗?

平时上信息技术课都是在机房,使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进行授课,大部分教师仅仅使用了广播和文件下发功能,优秀一些的教师会使用到如学生演示、作业提交等功能。但我以为这远远不够,这根本没有发挥我们的技术特长,造成了日常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单调,教师演示,学生练习,和其他学科的授课毫无二样。我们只是把传统的黑板换成了屏幕,把学生的纸笔换成了电脑中的文件和键盘鼠标。那么应该如何来发挥我们的特长,构建具有技术特色的课堂呢?下面就以机房中较为常用的极域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的使用来谈谈我的想法。

1、 联机讨论,构建兴趣的课堂 现在的学生十分喜欢网络聊天,我曾经见过一位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悄悄的安装了一个QQ,整节课就和同班的另一位学生聊了一句话:你也在啊,^_^,但是观其神色很是满足。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运用电子教室软件中的联机讨论功能,就可以轻松的在课堂上构建一个个人数不定的小型讨论组。利用这个类似聊天室的功能,教师可以安排前文所说的成语接龙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练习打字的兴趣,也可以组织类似头脑风暴的小组讨论。除了组内讨论以外,教师还可以随时参与到各组的讨论中去,给予不同的讨论题目或给出一定的评价。

2、 电子抢答,构建活跃的课堂

运用电子教室软件中的电子抢答功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相关的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是按照人们的自尊需要、成就需要而激发人们努力向上的一种手段。竞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途径。信息技术实例教学中,可结合课程的实际开展各方面的技能竞赛:中英文录入竞赛、Word排版竞赛、网页制作竞赛、动画制作和影视制作等。把我们的教学内容组织成各种竞赛,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作品创作竞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培养学生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灵感,培养创新能力。

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小学生恨不得举双手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初中生端端正正的举一手回答问题,高中生则选择沉默或者直接在座位上回答问题。这是一个普遍问题,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举手变得越来越困难,而电子举手、抢答则能较为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高,课堂的气氛也因此变得活跃。

3、 分组教学,构建分层教学的课堂 信息技术学科的层次性表现在:学生基础水平与学习特质的层次性,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采取分层教学策略,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设计,采用分班教学或同班异步分层教学等教学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但也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时代,因此,我们的学习不仅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应该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竞争的本领,培养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自学的良好素质。分组合作式学习是实现班级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小组中的“小助教”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在此过 3 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的目标,相互之间可以采用讨论、指导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掌握学习内容。

电子教室中的分组教学这一功能,可以将相邻或者不相邻的任意学生分为一组,并设定其角色为指导者,观察者等,可以拥有共享屏幕,传递文件,远程指导等功能。而善加运用这一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发挥一些学有余力学生的能力,可以有效的开展组内的合作指导和成果共享,更可以为不同的小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构建分层教学的技术课堂。

4、 在线测验,构建当堂训练巩固的课堂

课堂的测试反馈是检查教学成果的手段之一,而电子教室软件中附带的在线测试功能则因其测试反馈的电子化,带来很多方便。

试题特别是选择题的导入简单,可以随时创建一份课堂问卷或测试题发给所有的学生,可以是当堂内容的测试巩固,也可以是征集学生的课堂的反馈意见,还可以作为数据收集的一个方式(如为EXCEL表格收集数据)。而系统可以当堂收集学生的作答信息并加以分析反馈,了解各个试题的作答情况,可以分析到各个选项的选择率情况。这些即时的电子化信息分析能有效的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方向等。

以上功能在大多数的电子教室软件中都可以轻松的实现,关键在于我们教师灵活、合理的运用。构建一个充满技术含量的课堂,构建一个充分运用技术手段的课堂,会使得信息技术的课堂变得与众不同,充满特色,也一定会使我们的学生信服我们的技术,深深的被我们的课堂所吸引。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我们有着其他学科教师所没有的优势,这也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站在了教育信息化的最前沿。只要我们运用我们的智慧,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巧妙安排教学活动,将课堂教学推向实用,融入学科;只要我们发扬我们的技术,充分挖掘软件潜能,合理运用技术手段,让课堂活动丰富多彩,让教学手段不断翻新。那么,我们相信我们的课肯定不会成为学生眼中的放松课、休闲课,我们的课也必然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焕发出它应有的光彩。

参考文献: 计算机实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

珠海市斗门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 林永文 课程整合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

北京市丰台区南宫中心小学 马劲琳 浅析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与教学策略

浙江金华一中 姚爱姬

第5篇: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的构建研究

摘 要: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构建智慧课堂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项焦点话题,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构建智慧课堂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而且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近几年,人们加强了对智慧课堂构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研究内容有限,因此加强对该方面内容研究与分析是必要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构建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0.200

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智慧教育逐渐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中,这也为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信息技术课堂的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难以控制,虽然现代人们对信息技术在教育课堂中的应用已经足够重视,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较为严重,因此必要做好相应的分析。

1 智慧课堂的特征界定及教育学的特点

1.1 智慧课堂的特征界定

(1)个性协同。智慧课堂应当体现教育上的差异性,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路径、策略,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协同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可以在思想和智慧上形成交融,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2)工具丰富。通过智慧课堂应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工具,并且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具体的学习环境,学习在具体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各种工具的应用,完成对知识组织,从而实现对知识内容的消耗,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活动智慧。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设备是学习活动开展的基础,通过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掌握学习的知识,并且可以学会如何对知识进行应用,完成对各项问题的解决[1]。

1.2 教与学的特点

在智慧课堂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与传统的课堂中有着较大差别,学生在智慧课堂中,要进行自我管理,并且对学习的知识内容要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要摒弃被动学习的错误观念,主动学习。教师则扮演好引导教学,通过学习策略、学习方式的选择,对学生的学习加以辅助,通过自己的知识,帮助学学完成对学习内容的内化构建,使学生可以自我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2]。

2 智慧课堂中信息技术环境起到的支撑作用

2.1 构建情景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水平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形成智慧,其形成过程是发现问题,并且对问题的终身解决。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智慧的成长,应当在依据实际情况的基础下,构建真实,符合学生心理的真实问题[3]。信息技术为真实情景的创设提供了工具,在具体教学期间,教师采用真实的情景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当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合理的发现问题,并且可以采用相应的措施对问题加以问题。

2.2 提高交互环境,提升水平思维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可操作、可观察的交互环境,这也是教学方法变得更加多样化。通过对信息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解决等多个方面进行适当的操纵,或者利用信息技术对自己进行的假设是否何合理进行验证,实现对知识内容的构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逐渐产生智慧,可以独立对问题进行思考,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高自身的能力。

2.3 丰富信息资源,促进思维水平发展

学生对整理各项信息资源,并且要对资源进行科学辨别,促进高水平思维的发展。由此可见,智慧课堂的构建需要开发、丰富的信息?Y源的支持。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网络资源的存储和共享提供了更加灵活和方便的方式,可以跨平台完成对薪资资源的传递,更大范围的完成对信息内容的共享[4]。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主动的获取各项信息资源,并且完成对各项信息资源的分析与整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内容。

2.4 构建学习环境,提高资源和服务

信息技术中的数据挖掘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资源和服务的推送提供了相应的支持。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记录学生在具体学习的全过程中,对学习的具体需求,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项特征,物联网则可以感知学生周围的环境,以及学生的具体操作,从而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服务。

2.5 提高互动空间,丰富学习途径

信息技术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灵活的交通环境。例如现在人们比较常用的微信、微波、QQ等。丰富的交流途径,可以让教师、学生、家长的交流不在受时空的限制,并且在可以跨专业的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进行学习,极大程度丰富了学习途径,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新的知识,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3 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的构建

开展智慧课堂阶段,应当充分结合现阶段教学的具体特点,将智慧教育作为整个教学的核心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努力寻求相应的变革。通过大量的实践可以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缺少动力,并且对重要的知识内容缺少兴趣。甚至少数学生在学习构成中表面的十分痛苦,并且表示他们实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才学习的。此外,具体学习开展过程中,更多的是对知识内容进行学习,做题巩固知识点,缺少相应的创造。同时在培养智慧方面做的也为达到期望。高职院校教学是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对该项工作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必须要在原基础上,对教学工作进行合理创新。在构建智慧课堂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应发自真心,并且可以主动的对知识内容进行学习,同时能够保持一个相对愉悦的心情。构建智慧课堂过程中,要落实以下几项内容:

(1)在高职院校中构建智慧课堂,势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在遇到问题时,要系统的对遇到的各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掌握问题的根源,完成对问题的科学处理。

(2)思考问题期间,要抓住如何破解问题的核心,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存在的问题对智慧课堂的构建造成不良影响。

(3)在信息技术背景下,需求构建高效学习的程序,以供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应用。

(4)依据整体点方面的具体需求,对新技术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确保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并且营造一个良好的支撑氛围。

在高职院校中,教学的开展要需要科学有效的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对知识内容进行学习。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整个学习氛围的轻松,才能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并且可以针对遇到的各项问题进行有效思考。此外,还会可以在原知识基础上,对各项内容进行创造与革新,从而使学生对自我的修养进行提升。智慧课堂在高职院校中应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学生了解如何主动学习,同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解决时,学生应对起来更加轻松,确保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性。

(3)促使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一些实际问题,并且在原基础上,进行适当创造,使自身更加智慧,便于对遇到问题的有效解决。

4 新技术基础下智慧课堂安排分析

以高职语文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4.1 教学目标的

高职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创造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4.2 教学模式

(1)高职院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打下的基础进行合理应用,使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得到提高。

(2)通过学习软件等辅助工具,使学生多学习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在课堂上,多利用多媒体,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使学生能够明确学子中的关键。

4.3 改进后的模式

(1)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频与内容,引道学生对进行观看,并让学生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对问题进行相互讨论。

(2)依据学习内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使学生能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5 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中对智慧课堂进行应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代人们加强了对智慧课堂的构建,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智慧课堂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对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增加了智慧课堂的应用难度。此外,还必须对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在智慧课堂的开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确保智课堂的合理应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51-56+73.

[2]潘丽萍,侯松.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高职英语智慧课堂构建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1(05):19-23.

[3]?O莉,李明,王书全.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9):237-238.

[4]崔晓慧,朱轩.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实践[J].职教通讯,2017(21):69-72.

[5]于立柱.信息技术在中职智慧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7(06):217.

[6]李?t,王伟,钟绍春,付玉卿,冯凡.智慧课堂中的智慧生成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01):108-114.

作者简介:刘祖萍(1967-),女,四川泸州人,硕士研究生,网电教学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信息化建设。

第6篇:智慧课堂微课程及教育技术创新培训总结

参加智慧课堂微课程及教育技术创新

培训总结

2018年4月17日—21日,我在学校的安排下,参加了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组织《关于智慧课堂微课程及教育技术创新研修班》的培训,在为期四天的培训过程中,我受益匪浅。看到了我自身,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发现自身的业务水平,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也开始反思,现在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学;为什么学生越来越难教;为什么越来越不爱学习。通过这次培训,我也了解到一些教育的新名词,找到了一些教育的答案。

培训的第一天是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潘克明教授,给我们做名为《运用融合创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实践》的理论讲座,通过这个理论讲座,我认识到了,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应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一门普通的中小学教师,应该深入学习当前教育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探索、构建以互联网、云平台和大数据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教育发展新形态。将“以学习者为中心”作为核心理念,探索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

例如1;互联网+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具有革命性影响的教育发展新形态。其核心特征是:教育必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并充分发挥互联网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以培养出互联网时代的新人。

例如2;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求实现从教育专业质量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师生素养方面转变,从龙头发展向创新发展的转变。将首先从构建互联网+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的模式,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的新型教学方式。

培训的后段是由桂林理工大学的专家负责——讲授新概念多媒体快捷技术体系,分为两部分:一是交互式微课程设计制作(春/夏);二是APP速课微信课堂及精准教学(球/冬)。陈三明,博士、教授、硕导;桂林理工大学多媒体软件开发与运用研究所所长,全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认证专家。在接下来的几天培训中,我们主要学习了陈三明教授的新概念多媒体快捷技术,通过学习使我感受良多,也提高了我们在制作课件上的水平。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不断的发展,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新时代教育对教师基本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大趋势。但是许多一线教师害怕做多媒体课件、害怕做微课,当学校要求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许多一线教师和老教师,都有诸多的借口,推进现代教育技术难度很大;归结原因都是多媒体技术不熟,技术工具成了制约他们的拦路虎。而陈三明教授的交互式微课程设计制作(春/夏)的课程,就是解决许多一线教师和老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微课中遇到的问题。陈三明教授从一线教师天天使用的PPT入手,,然后提升一个层次,深化其内涵,拓展其外延,称新概念 PPT 。通过一些软件工具,如PPT美化大师、好好字体、新时代指挥棒、PPT遥控器和一些图片视频编辑软件,让老师们过去的多媒体课件,变得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更加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就是陈三明教授说的第一课堂(正课堂),目的是吸引学生的目光与专注。通过学习培训后,我觉得陈三明教师的第一课堂,是对我们,特别是乡镇中小学教师来说,是最重要。可以通过陈三明教授推荐和培训的软件工具,提升我们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进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除了第一课堂(正课堂),还有陈三明教授的第二课堂(课网)、移动课堂(PAD上APP微课)和翻转课堂(反课堂)四个教学空间,以知识的主线贯通了学生在四种不同空间的学习体验。把枯燥无味的软件讲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会,从知识故事中,学会软件,领悟教育。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存在的问题,让我一直苦恼不堪。这次参加了新概念多媒体技术的培训,让我从软件技术上找到了一些解决的办法,让我受益颇多。我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这次培训的一些理念和软件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探索的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新哨中学 王志恒

2018年4月28日

第7篇:信息技术教育课堂

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的工具学科,信息技术不仅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同样也将成为新型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探究的途径。目前的小学阶段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学习的巨大乐趣意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比如五年级上册《给图形添上影子》一课,一节信息技术课,将美术和品德穿插其中,首先展示倒影图片和《阳光下的影子》视频引入课题,接着通过演示教学的形式,让学生边看边做,从而掌握技术层面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不仅让学生能够从形状、色彩上去考虑倒影的实质,利用翻转/旋转、拉伸和扭曲工具去完成倒影和影子的制作,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从信息技术层面上去设计实现,从图片及音乐中去感受情感的教育,升华课堂。

再比如六年级《具有“超链接”功能的作品》一课,通过展示两组《世界四大河流》的幻灯片,其中一份具有超级链接,一份没有。让学生对比两份幻灯片的异同引出课题。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接着让学生通过自主看书,小组讨论的形式,自主探索超练级的设置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最后教师总结相应的操作步骤巩固技能。最后让学生通过制作具有“超链接”功能的自我介绍的幻灯片。技术层面只是信息技术课堂的一部分,而真正要做到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存在很多误区,这个误区同样存在于家长身上,往往觉得信息技术就是以技术为主,熟不知技术只是手段,真正让学生掌握的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每一门学科都有其学科属性,作为新兴的学科,这个特点更加明显。我们要做的,是在一个坚定的目标下,让信息技术课堂丰富多彩。在移动学习逐渐发展的今天,也许明天的信息技术课堂将会是另一番风貌。

第8篇:十月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信息技术课堂如何抓落实

信息技术课上如何抓落实?

教学工作的开展,学生学习的情况,关键在于落到实处。无论老师讲的天花乱坠,如果学生不听、不练习、不去理解掌握,那么我们老师就是白费力气,做无用功。语数英这些文化学科的落实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等来实现,那么我们信息技术课堂该如何落实呢?

反思十月份的教学工作,以及学习其他学科的精品课堂,我意识到自己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知识点的落实还不够。每节课四十分钟,我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讲解的内容尽量压缩,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自己练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学了也练习了,到底知识内容有没有落到实处呢?这一点我却要质问自己。

反思自己以前的工作,结合学生的情况,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狠抓今后信息技术课堂的落实。首先,在备课中充分准备,课堂内容安排上讲讲练练停停,对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给足落实的时间。在课堂上,讲完一个知识点后,立即让学生去练习,并且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组内互评,记录结果。课堂结束前五分钟,抽查未完成的学生的掌握情况,并记载仍未落实的学生。在整个课堂上我要做到随时抽查落实情况,让学生保持认真听课的状态,并主动提高学习的状态和效率。最后,主动帮助学生总结和复习,具体实施为,每节课后对本节课主干内容进行简单总结,每节课初对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复习,并尽量能够对学生进行抽查或者教师演示,加深学生的印象!

总之,教学都是想通的,信息技术课堂也要落到实处,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学生才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个性,更好地创新,从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大概就是做老师的愿望吧。

李德兵 2012年10月25日

第9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改革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改革

--- 张斯琴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主宰教学全程的状况,至今仍然得不到根本的改变,教师的主导作用仅仅限于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被严重削弱,这就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被严重抑制。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是学习的主宰,教师起到的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如何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自主地去学习呢?下面就具体谈谈我的做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需要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或从实际问题出发或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错误、障碍等)出发,或从学科中的历史典故出发,通过多媒体创设形成一种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需要:学习的需要。

例如:在学生陆续进入机房的过程中,我通过教师机循环播放清新悦耳的乐曲,使同学们进入机房就有一种平和舒缓、愉悦的心情。在上课前我让几分钟时间给学生玩一些小的益智游戏,指导他们进行鼠标操作练习、了解计算机界面性能,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给他们创设在“学中玩,玩中学”的轻松氛围。

二、引导探究,学生欲学

对知识的渴求是学生内心深处潜在的一种欲望,教师应充分挖掘、激发这种欲望,以取得有效教学的契机。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限制每一个学生的思维,但也不是任由学生的思维走向歧途。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启发,给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另一方面,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激活思维状态,发挥其“主导”作用的最佳时间。信息技术教学也不例外。计算机对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对计算机有着极强的好奇心,这正是促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做好某件事的先导。因此,上课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例如:上课时,我首先展示了两幅图表,一张是经过修饰的图表,而另一张没经过修饰处理。学生看后,自然是喜欢经过修饰处理的图表,我看得出,他们那一双双聪慧灵捷的眼眸中流露着求知的欲望,于是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张图表是利用Excel的图表修饰,大家想不想学?”就在学生急不可待时,我展示了课题:“这一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图表修饰——修饰产量增长表》,使我们的图表更加美观、形象、生动、活泼。” 在学习动机、欲望都达到十分良好的状态下,使他们“自主”地探求知识、掌握方法,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主动探究,学生会学――培养“课堂小老师”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具有参与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终身教育的要求,它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施教之功,贵在授法。“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

我在教学当中采用的是“课堂小老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当中来,给他们搭建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达到创造一种和谐的沟通环境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具体做法是:第一,课前由学生自行组成小组(3—6人);第二,给小组一些简单预习提纲的任务。采用“以问导学”的方法,即把预习提纲问题化,问题系列化。这样能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目标,把握学习的重点,有的放矢地学习。同时系列化问题由易到难引导学生

1

学习,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他们由浅入深地学习,使他们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并有助于他们掌握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及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问题化预习提纲,学生从而真正收到自主学习的实效。经过一学期的实验,这种教学方法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的自主学习、探究合作、自我管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在实施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如:大多数同学都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扮演起老师的角色,但有些同学却始终不敢去尝试。对于这些同学我与之对应的采用了“一帮一”的对策,也就是一个相对优秀的同学带一到两个“学困生”,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体验当老师的乐趣,这种做法在无形之中增强了那些平时在老师、同学眼中是“学困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创设了“我也能行”的良好学习心理,为今后学好其他学科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四、布置任务,体现层次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法”,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要考虑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创设情境并提出任务

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索”,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表现。这一教学环节主要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法”,我在设计任务时遵循的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学生的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例如:我在修饰图表这一课中所布置的任务分为三个层次:A、可直接在刚生成的图表上进行修饰。B、可将“我的文档”里的“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统计表”打开,并生成图表,进行修饰。C、可输入有关的数据,并生成图表。(教师提示,你可输入自己的月考成绩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选择,这样,不同水平的同学选取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都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并完成任务。自主学习并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解决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并在必要时提供适当的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势,比如分组完成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性,使其更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他们“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行为,也就越来越迅猛。

例如,在给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任务后,请同学们以两人一组的互助形式来完成,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我也会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稍加提示,比如,出示我做的“全球陆地面积分布表”并简单提示要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点,插入一些相关的图片等。完成第三层次任务的同学要注意选择不同类型的图表,更清晰地表现图表的内容。

五、展示评价,学生乐学

评价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学习者掌握自己学习情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在评价学生任务的过程中要本着既要符合现实情况,又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注意同时指出学生的优缺点,从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采取的做法是,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参与评价意见,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评价方法。首先,请同学们毛遂自荐,把自己认为不错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且说一说自己的创作灵感、过程与技巧,让他们的才能得以展示。然后请其他同学对他所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找出优点或不足,来学习他人的长处或帮助他人提出意见。这样,通过评价,

2

同学们不仅看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还学到了别人的好方法,充分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课堂教学得以升华和延续。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每一个小小的成功,都促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例如,在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位同学对自己的作品评价很高时,马上就会有另一位同学站出来反驳说:“他的设计不够好”,这时,就要给他一个展示的机会——展示他的作品。在辩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他们的思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再一次得到了提高。在最恰当的时候加以引导,教会他们要客观全面地看问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总之,通过学生自主探求习得,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动地获取知识,增加了实践体验,增强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使他们自学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上一篇:局部解剖学复习资料下一篇:研修计划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