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个案调查表

2022-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手足口个案调查表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病例编码□□□□

1.一般情况

1.1姓名 ,若为14岁以下儿童,父亲姓名 ,母亲姓名 1.2性别 ⑴ 男 ⑵ 女

1.3年龄 (岁、月)

1.4职业 ⑴幼托儿童 ⑵ 散居儿童 ⑶ 学生 ⑷ 教师 ⑸ 保育员及保姆

⑹饮炊食品业 ⑺ 商业服务 ⑻ 医务人员 ⑼ 工人 ⑽ 民工 ⑾ 农民 ⑿ 牧民 ⒀ 渔(船)民 ⒁ 干部职员 ⒂ 离退人员 ⒃ 家务及待业 ⒄ 其他 (注明) ⒅ 不详

1.5文化程度 ⑴ 学龄前儿童 ⑵ 文盲 ⑶ 小学 ⑷ 初中 ⑸ 高中

⑹大学及以上 ⑺不详

1.6现住址 1.7户口地 1.8工作(学习)单位 1.9联系电话:

2.发病情况

2.1发病日期 年 月 日 时

2.2发病地点 2.3首诊时间 年 月 日 时

2.4首诊单位

3.主要临床表现

3.1发热: ⑴有 ⑵无 □ 如有发热3.1.1最高体温 ℃ □□□ 3.2皮疹: ⑴有 ⑵无 □ 如有皮疹3.2.1出疹日期 年 月 日 □□□□□□□□ 3.2.2皮疹种类:⑴丘疹 ⑵疱疹 ⑶溃疡 ⑷结痂 ⑸结疤 ⑹其他 □ 3.2.3皮疹性质:⑴痒感 ⑵痛感 ⑶其他 □ 3.2.4手部皮疹:⑴有 ⑵无 □ 3.2.5足部皮疹:⑴有 ⑵无 □ 3.2.6口部皮疹:⑴有 ⑵无 □ 3.2.7臀部皮疹:⑴有 ⑵无 □ 3.2.8躯干皮疹:⑴有 ⑵无 □ 3.2.9四肢皮疹:⑴有 ⑵无 □

□ □□ □□

□□□□□□□□□□ □□□□□□□□□□ 3.2.10其他部位皮疹:⑴有 ⑵无 如有,则具体部位 □ 3.3口腔溃疡: ⑴有 ⑵无 □ 3.4淋巴结肿大: ⑴有 ⑵无 如有,则具体部位 □ 3.5恶心: ⑴有 ⑵无 □ 3.6呕吐: ⑴有 ⑵无 □ 3.7腹泻: ⑴有 ⑵无

□ 3.8 并发症:⑴有 ⑵无

如有并发症3.8.1 病名,⑴心肌炎 ⑵脑膜炎 ⑶肺水肿 ⑷其他 □

4.实验室检查

4.1血象:采血时间 年 月 日

结果:白细胞 ×109/L 中性粒细胞= % 淋巴细胞= % 4.2血清学:急性期采血时间 年 月 日 抗体滴度

急性期采血时间 年 月 日 抗体滴度

4.3病原学:

4.3.1标本名称:⑴咽分泌物 ⑵疱疹液 ⑶粪便 ⑷其他 □ 4.3.2分离结果:⑴阳性 ⑵阴性 □

如阳性,病原名称

5.流行病学调查(病前7天内) 5.1接触史

5.1.1病前一周内有外出史:⑴有 ⑵无 ⑶不详 □

如有,5.1.1.1该地是否有该病流行:⑴有 ⑵无 ⑶不详 □ 5.1.2病前一周内是否有外地访客史:⑴有 ⑵无 ⑶不详 □

如有,5.1.2.1访客是否有相关症状:⑴有 ⑵无 ⑶不详 □ 5.1.3与该病患者接触史:⑴有 ⑵无 ⑶不详 □

如有,5.1.3.1 该病人姓名 5.1.3.2 与该病人关系

5.1.3.3 该病人发病日期 年 月 日 □□□□□□□□

5.1.3.4 与该病人接触方式

5.1.3.4.1同吃 ⑴有 ⑵无 5.1.3.4.2同住 ⑴有 ⑵无 5.1.3.4.3同生活 ⑴有 ⑵无

5.1.3.4.4同工作 ⑴有 ⑵无 □ 5.1.3.4.5同学习 ⑴有 ⑵无 □

□ □ □ 5.1.3.4.6同玩 ⑴有 ⑵无 □ 5.1.3.4.7陪护 ⑴有 ⑵无 □ 5.1.3.4.6其他 ⑴有 ⑵无 请注明 □ 5.2饮食情况(病前7天内) 5.2.1吃生冷食品 ⑴有 ⑵无

5.2.2生冷食品名称 购买地点 5.2.3熟食冷吃 ⑴有 ⑵无

5.2.4熟食品名称 购买地点 5.2.5在外就餐史 ⑴有 ⑵无

5.2.6就餐地点 ⑴排档 ⑵个体餐馆 ⑶宾馆餐厅 ⑷其他 □

6.主要诊治情况

6.1病人隔离:⑴是 ⑵否 □ 6.2如隔离,隔离地点:⑴医院 ⑵在家 ⑶其他 □ 6.3如住院,住院时间: 年 月 日; 6.4如住院,医院名称

6.5医院级别:⑴省级 ⑵市级 ⑶县级 ⑷乡级 ⑸其他 □ 6.6使用的主要治疗: 6.7转归:⑴痊愈 ⑵好转 ⑶恶化 ⑷死亡 ⑸留有后遗症(名称 ) □ 6.8如死亡,死亡日期 年 月 日

7.小结

调查者单位: 调查者: 审查者: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 □

第2篇:手足口耳目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人、手、足、口、耳、目”6个生字,会写“人”“口”“八”“目”4个字。

2.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撇、横折、捺。指导学生书写时正确占格,写好汉字。

3.辅导学生会背儿歌《手足口耳目》,并理解儿歌内容。

4.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识字的重要性,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

【教学难点】

领悟画与字的关系,学习象形字的识字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本课生字卡片、拼音卡片。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小手,你们常用小手干什么呢?(学生自由反馈)

2.小朋友,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欠产身上的什么器官呢?

[学生自由发言,让他们对各种器官具体为我们做什么有一个形象的感知。]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们身上和一些器官,看看他们平时都在干什么呢?又是怎么写的?(板书课题)

二、图文结合,认读“人”

1.出示图片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看图反馈:人)

2.教师教学生读。

3.用人进行组词练习。

4.引导学生观察汉字人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人”。看到了一个人在做握手的姿势,古人就照样子发明了“人”字,后来有了今天的“人”字。

5.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形体表示出“人”,加深对“人”的认知。

三、了解人的五件宝,认读生字

1.教师出示文中小女孩的头像,说说每一张脸都有哪些器官组成。

2.学生反馈后,教师板书:耳、目、口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都用耳、目、口干什么?

4.学生反馈后,教师小结它们的作用。

5.教师教学生读这些生字。

6.教师:人有五件宝,现在我们已经找出了三件,那还有两件是什么呢?

7.学生反馈后,教师出示文中手和足的图。

图上还有一只手,人们根据手的样子造出了“手”字。脚的另外一个名字叫足,也是从古代 的象形字演变而来的。 8.教师教学生读这两个生字。

9.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识记生字。

四、巩固生字的认读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2.大家一起读一读。

3.老师把拼音去掉,你还能认识这些字吗?师随意指生字学生自由抢读。要求学生给这些生字标上拼音。

4.指名上台来标,集体纠正。

5.游戏:看字卡摸人体器官。

6、找朋友:拼音卡片和字卡片找朋友。 第2课时

一、巩固复习

二、熟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认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小组内检查读文的情况。

3.大家一起读课文。

4.指名个别读,检查读文的情况。

5.以具体的器官为例,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器官。

[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只要适当地引导)平时我们看书、写字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经常做好眼保健操,以防形成近视眼。]

6.小组讨论、交流。

7.集体反馈,教师总结。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字,集体认读出放大器并组词。

2.复习学过的汉字基本笔画横和竖。

3.出示今天的新笔画,引导学生认识新笔画“横折”,并指导学生写一写。

[师小结:写字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里头后封口。]

4.学生练习写新笔画,教师巡视辅导,普遍性的问题,集体纠正。

5.引导学生观察今天要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指名反馈。

7.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看图认识了许多汉字,同学们可以用这种看图识字的方法,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

【板书设计】

1.观察人体识汉字

人的五件宝:mù kǒu ěr shǒu zú rén

目 口 耳 手 足 人

【教学反思】

本课识字是教学的重点,为此我在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把看图和识字结合起来,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出象形字与实物的相似之处 ,从而识记了字形。纠正了生字“手、足”的读音,认识了新笔画,在识字的过程中指导了学生书写。

第3篇:手足口医院感染

手足口医院感染暴发演练流程

时间:

地点:十二楼会议室

演练内容:儿科手足口医院感染暴发 参加人员: 演练环节

场景一:(疫情报告)

儿科医生王其政汇报病历:

病例

一、15床乙安若,住院号18041850,因“发热3天、腹泻、便血一天”,2018-04-12日入院,患儿于04-18日出现手掌、足部、口腔散在皮疹及疱疹,考虑同为手足口病感染,报告上级医师查看患儿,确定为手足口病感染。 病例

二、20床王智,住院号18041907,因“咳嗽四天”,2018-04-09日入院,经治疗患儿症状明显好转,计划出院,在04-17日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5℃,并手掌、足部、肛周相继出现散在皮疹,初步考虑为手足口病。

病例

二、19床朱文轩,住院号:1804655,因“呕吐、腹泻2小时”于2018-04-11日入院,患儿于04-16日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5℃,当时予退热处理后体温降至正常,退热后患儿手掌及足部相继出现不明显散在皮疹,报告上级医师,初步判断为手足口病感染。

儿科顾主任:阅看病例,讲述发病情况过程、诊断,确定为手足口病医院感染暴发。儿科顾主任立即打电话向院感科报告:我科疑似发生手足口病医院感染暴发,3日内连续出现了3例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病例,从手足口潜伏期,临床表现、符合手足口病诊断。请院感科帮助协助调查处置。 院感科黄科长:“好的,我马上去调查”

黄主任接到电话后,带领张金琴与王爱春赶赴儿科了解情况。

场景二(应急响应)

旁白:张金琴向顾主任详细了解病人病情、目前状况。

王爱春向护士长了解3位患者发病时间、病室分布、人群特征。经现场了解确实存在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院感科黄霞科长向医务科汇报:“儿科在3日内住院病人发生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病例,请您会同专家会诊、协助制定诊治方案”。 医务科***:“好的,我立即通知专家组成员到儿科会诊”

院感科黄霞科长向医务科汇报:“院长,儿科发生手足口病医院感染暴发病例,已向医务科***进行了报告,专家会诊,我们到达现场调查,请您到指挥指导应急处置工作。”

旁白:院感科通知检验科工作人员,协助采样监测进行流行性病学调查。 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主任通知防控所参与调查:“***医生,我院儿科发生手足口医院感染暴发,请你协助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行动环节:防控措施落实、边调查,边落实。

场景三(现场处置)

旁白:医院感染暴发卫生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袁院长要求院感暴发卫生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技术专家组各司其职。

感管科:①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②开展环境卫生学检测③指导消毒隔离及防控相关工作

应急办:参与并支持应急处理

医务科:①组织专家会诊,制定诊疗方案②调配医务人员,积极救治病人 护理部:①落实消毒隔离防控措施②调配护理人员,制定护理方案③协助流行病学调查。 设备科:保障隔离防护用品及设备的供应。 药剂科:保障治疗及消毒药品的供应。

总务科及保洁公司:保障消毒用品、器具的供应,督查保洁人员工作。 旁白:按照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原则,我们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 医生王其政在电脑上开写医嘱:转移病人,飞沫隔离、接触隔离、特殊疾病护理。 护士站:

护士长严丽丽分工安排布置工作:“我科发生手足口病医院感染暴发,近3日有多床病人感染手足口病,医院已启动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我们要高度重视,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手卫生,各班各负其职”。 田萌:处理医嘱,通知护士长。

吴春艳:执行医嘱,挂隔离标识。《一览表、病历、床头》 病房:转移病人:

吴春艳:给家属解释做工作。

王艳:准备好病房,做好床单位准备。将患儿转移隔离病房,隔离病房用品准备。屏风右侧我们视为隔离室。按手卫生五个时刻落实手卫生。给患儿测体温,换尿布等护理,相关责护给家长宣教。

旁白:移出病房后的终末消毒:护士协助指导,保洁员负责落实。洁员即将采用5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对X床床单元进行保洁,保洁员在测试消毒液浓度,......保洁员正在进行擦拭床头柜、病床。通常,保洁员按照标准流程擦拭床单元需耗时15分钟左右,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简化了演练保洁流程。擦拭顺序遵循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

旁白:受现场时间、条件制约,我们只演示一位患者的搬移、安置、终末处理及后续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

旁白:3名患者转运安置后,护理部杨主任与感管科黄主任对消毒隔离、手卫生及无菌技术等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后续处理

旁白:本预案启动后,各部门在医院感染暴发卫生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防控措施有效落实,避免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扩大。

第4篇:手足口预防校讯通短信

校 讯 通

尊敬的家长:目前已进入手足口病高发季节,该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感染后起病急,发热,口腔、手、足和臀部等部位的斑丘疹。大多患儿预后良好,少数可并发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严重者可死亡。

预防该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如果怀疑自己的小孩患有手足口病,请及时带到医疗机构就诊。

第5篇:《手足口耳目》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人”“口”“八”“目”4个生字。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撇、横折、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2.利用课文插图的形象性,引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表义作用并识记汉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能主动学习汉字;热爱学习,热爱劳动。 教学重难点: 1.认字、写字。

2.利用课文插图的形象性,引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表义作用并识记汉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小手,你们常用小手干什么呢?(学生自由反馈)

2.小朋友,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还经常用到身上的什么器官呢?(学生自由发言)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们身上的一些器官,看看它们平时都在干什么?(板书课题)

二、图文结合,认读“人”。

1.出示图片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看图反馈:人) 2.教师教学生读。

1 / 3

3.用“人”进行组词练习。

4.引导学生观察汉字“人”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人”。 5.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形体表示出“人”,加深对“人”的认知。

三、了解人的五件宝,认读生字。

1.教师出示文中小女孩的图片,说说每一张脸都由哪些器官组成。 2.学生反馈后,教师板书:耳、目、口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都用耳、目、口干什么? 4.学生反馈后,教师小结它们的作用。 5.教师教学生读这些生字。

6.教师:人有五件宝,现在我们已经找出了三件,那还有两件是什么呢? 7.学生反馈后,教师出示文中手和足的图。 8.教师教学生读这两个生字。

9.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识记生字。

四、巩固生字的认读。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2.大家一起读一读。

3.要求学生给这些生字标上拼音。 4.指名上台来标,集体纠正。 5.集体拼读生字。

第二课时

一、巩固复习。

二、熟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认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小组内检查读文的情况。 3.大家一起读课文。

4.指名个别读,检查读文的情况。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字,集体认读并组词。 2.复习学过的汉字基本笔画横和竖。

2 / 3

3.出示今天的新笔画,引导学生认识,并指导学生写一写。 4.学生练习写新笔画,教师巡视辅导,普遍性的问题,集体纠正。 5.引导学生观察今天要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指名反馈。

7.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3 / 3

第6篇:幼儿园手足口防控工作部署

金色童年幼儿园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进行部署

为了防止手足口病的发生及流行,特制定本预防措施。请全体教职工认真负责的做好每一项工作,齐心协力与传染病做斗争,确保全园幼儿的健康。

(一) 班主任必须安排好每天的晨间、午检,对于入园的每一位幼儿必须按规定时间进行检查,不

能因任何原因漏过任何一个的检查。发现疑似病人,马上汇报保育主任。加强家长送园时的交流,了解幼儿身体状况。

晨检时间:7:30-8:30(早接幼儿时间段与家长交流)9:30-9:50(集中检查) 午检时间:14:30-15:00

晚检时间:由值班行政人员与值班教师共同完成。

(二) 加强消毒工作:各班对幼儿的物品进行严格消毒。

物体表面每天用84湿抹30分钟后用清水抹一次;地板每天用84消毒一次;餐巾餐后洗净后放入高压蒸汽柜消毒;擦手毛巾、口杯每天洗干净后放消毒柜消毒一次;棉被定期晒、被套定期洗;教寝室用紫外线照射,并经常开窗通风(班主任先检查保育员执行落实情况,园办、保育主任每天不定时抽查)。

(三)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确保幼儿衣物、头发整洁、干净;幼儿流鼻涕应及时擦拭,卫生

纸应丢于垃圾桶内或便池内,确保幼儿面部清洁;勤剪指甲,不吮吸手指,饭前便后要洗手,毛巾、餐具专用,预防病从口入(班主任对工作进行安排、督查,园办、保育主任随时抽检)。

(四) 食堂严格按照既定的制定执行到位。

(五) 保洁用品专物专用,并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垃圾桶按相关的要求及时清理、清洗(班主任需

对保育员此项工作进行督查,确保工作执行到位)。

(六) 日托班需家长配合事项: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家长也需做好幼

儿的体检工作,便于问题的及早发现。幼儿在家时服用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等(可咨询专业医生)。

上一篇: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名录下一篇:三国演义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