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口转移数据

2022-05-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村人口转移数据

农村转移人口农村权益退出与补偿机制研究

摘 要:在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农村转移人口权益退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要科学、合理构建可行的退出和补偿机制,以达到农村有效转移人口的目的,从而释放农村土地利用“红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由“资源扩张型”向“资源优化利用型”的内涵式增长方式转变。如此,统筹把握农村转移人口持有农地的真正意图、农村权益退出的影响因素以及建立合理的退出与补偿机制,为转移人口提供各方面的保障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农村;转移人口;权益退出;补偿机制

农村转移人口农村权益退出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问题。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向非农产业大量转移,就业领域、职业特征、收入来源、生产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其对土地依存度的不同,可以划分出兼业户、半进城户、进城户、非农户等多种农村转移人口类型。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村转移人口,在促使其退出农村权益的过程中应该深入分析研究、统筹安排。

一、农村转移人口农村权益退出的理论分析

当前,农村转移人口的农村权益主要表现为土地的承包权,农村转移人口根据对承包地和宅基地依存关系可以分为:生计依存型转移人口,以就业、收入和生活保障为主导效用价值,持有目的是为了生产;潜在依存型农村转移人口,以规避风险为主导功能价值,持有目的是为防止非农失业、养老等保障;不依存型农村转移人口,不存在依存价值,以财产为主导效用价值,持有目的是为了取得财产性收入。生计依存型、潜在依存型和不依存型农村转移人口对土地依存关系分化、主导效用价值变迁与持地目的异化,为其承包地和宅基地退出提供了理论依据。

由于不同类型的农村转移人口对承包地依存关系的不同,其深层次的主导效用价值发生了变化,持地目的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而承包地效用价值从生产效用向保障效用,甚至财产效用演化的过程,对承包地产权权能结构及其政策价值取向具有重要影响。生产功能效用是以承包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为重心,保障功能效用强调承包权的稳定性,财产功能效用则对承包地的增值收益权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农村转移人口只要愿意均可退出农村承包地权益,必将进一步促进城镇化程度。不依存型转移人口已具备退出承包权的能力,适当经济补偿可激励其退出承包权;加强保障,潜在依存型离转移人口也有能力退出承包权;依存型转移人口则尚不具备退出承包权的能力。这为农村转移人口农村权益退出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农村转移人口农村权益退出决策的调查与实证分析

不同类型的农村转移人口在做出退出农村权益决策时的影响因素不同,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类型的农民进行深入的调查统计,来分析这些因素影响特定农民群体的退出决策的程度,从而为构建农村转移人口农村权益退出与补偿机制提供依据。

(一)樣本选择

选取河南省豫东传统农区为调查对象,随机选取三个村:河南省宁陵县乔楼乡双阁村、商水县大武乡双楼田村、西华县大王庄乡李庄村,在2016年7—8月暑假期间组织上述样本村中的郑州科技学院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总共调查样本农户100个,发出问卷100份,收回97份,获得有效问卷94份,有效率达97%;并获得三个村村干部访谈记录、村落概况等资料。样本统计结果如表1。

(二)农村转移人口退出农村权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表明,承包地对农村转移人口具有多重效用价值,影响其退出农村权益的因素主要有农民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土地利用因素、效用价值、非农就业、社会保障等六个方面的因素。针对具有不同特征分类的转移人口,促使其做出退出农村权益决策的影响因素也不同。根据对样本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表2结果。

由表2可见,农村转移人口越年轻,退出农村权益的意愿就越强烈。青年人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比较强,一旦他们享受到了城镇生活的便利,就更加愿意退出农村权益,成为新市民。家庭人口越多的农民越不愿意退出农村权益,这是由于城镇生活成本比农村高,家庭人口越多,城市生活压力越大,退出风险越大,越不愿意退出。土地越多的农户对土地的依存程度越高,越不愿意退出,这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农村现行的惠农政策是按土地面积配给,面积越大可获得的农业补贴就越多,越不愿退出。在土地效用方面,持地目的为生产的农户不愿意退出农村权益,地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如果退出农村权益,这部分农民将面临着生存危机。非农就业越稳定的农户越愿意退出,因为这部分农民的城市生活能力较高,放弃農村权益的可能性越大。医疗保障水平越高的农户越愿意退出,因为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过大,医疗保障水平越高的农户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就越高,所以更愿意退出农村权益。

三、构建农村转移人口农村权益退出与补偿机制

农村转移人口退出农村权益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应该建立完善的动力机制、风险防范机制、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来保证农村转移人口在顺利退出农村权益的同时,能够享受到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各种保障。

(一)动力机制

从政府角度讲,虽然存在社会结构调整、拉动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的需要,但必须尊重农民诉求,通过制度创新土地退出制度,提供退出经济补偿、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老龄农民退休制度等,将政治动力转化为推动农民退出承包地的经济动力和社会动力,从而引导农民退出承包地。从农村集体组织角度讲,推动农民退出行为的动力在于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新的人地矛盾,新增集体经济收益。农村转移人口退出承包地的过程,也是集体组织获得土地产权调整权的过程,集体组织可以引入新的农地经营主体,从而获得组织经费、甚至部分租金等经济收益。从进入角度讲,新的农业经营主体,为了节约交易费,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耕作,具有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的功能。因此土地规模经营能给经营者带来外部利润。

(二)风险防范机制

农村转移人口退出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及民生等方面的重要课题。要规避农村转移人口退出过程中退出的各种风险,避免中国经济发展出现较大的波动,确保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就必须在农村转移人口承包地退出前、中、后三个环节做好风险防范。退出前,加强承包地退出顶层制度设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确保退出的政策科學性,降低退地风险。退出过程中,要设立农村转移人口权益准退条件,建立城镇户籍准入制度;同时,建立农村权益退出评价及权益存续期机制,规范签订退出协议。退出后,成立退出管理机构,制定退地纠纷处置机制以及退地贫困救济机制。

(三)激励机制

在农村转移人口权益退出的过程中建立适当的激励政策,促进权益退出的顺利进行。对退地农民进行现金补偿;对新入经营者进行规模经营补贴和农技培训;对集体经济组织在退地过程中的作用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偿。对退出的农民进行社会保障激励。如果农民已拥有社会保障,为使社会保障公平,可将其折算到经济补偿中;如果离农农民没有社会保障,退地离农农民的社会保障应与退出地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水平保持一致。对退出农民进行就业培训是退地激励的有力补充,提高农民非农就业的职业技术水平,从而降低农民对土地的生计依存,为非农收入的稳定性提供技术保障,进一步提高农民承包地退出能力和降低退出风险。

(四)补偿机制

选择合理的承包地退出补偿方式是补偿机制建设的重要环节。农村各地方在承包地退出实践探索中通常采用的补偿方式主要有一次性经济补偿和土地换取社会保障补偿两种方式。一次性货币补偿操作简单、补偿金额明确、一目了然,但是农民所获资金面临着贬值的风险。社会保障补偿是在按补偿标准计算出的补偿金额,将其转换成养老等社会保障补偿给农民,退地农民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就拥有了基本的保障,不至于因退地而导致基本生活没着落,这也是加强退地农民社会保障建设的有效途径,但是不如货币补偿的激励性强。各地应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补偿政策。

结语

农村转移人口农村权益退出时应该在坚持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承包地的基本原则下,根据不同类型的农村转移人口承包地依存程度与效用价值差异,构建农村转移人口承包地退出动力、风险防范、激励与补偿机制,保障农村转移人口退地收益,引导具备退出条件的农民有序退出农村权益,实现耕地资源优化再配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从而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云,李小建.农村转移人口的农地退出态度及政策建议[J].中州学刊,2014,(11).

[2] 吳康明.转户进城农民工土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和路径研究——以重庆市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 楚德江.我国农地承包地退出机制的困境与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2011,(2).

[4] 罗必良,等.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2012,(6).

[责任编辑 张宇霞]

作者:徐晓燕 王豪杰

第2篇:城镇,不是农村转移人口的暂停地

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现阶段我国推进城市化、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和突破口,核心问题就是让农村转移人口获得城市居民同等身份和享有平等权利、实现向新市民的转变。

截至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6%,城镇人口达7亿人,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29%,其中的差距就是2.5亿农民工以及约7000万城镇间流动人口。未来城镇化方向,就是如何把2.5亿农民工以及约7000万城镇间流动人口,通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本研究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结合成都市实践,提出了完善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议。

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通过入户、入铺走访和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农村转移人口情况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共涉及成都市锦江、温江、崇州、彭州、金堂、双流、蒲江等7个区(市)县,每个区(市)县选择3个乡镇(街道)开展调查(县城、重点镇、一般镇),每个地点调查6—8户。调查对象为农村转移人口本人及其家人已经长期相对稳定地就业、居住和生活在城镇,其在原居住地(农村)还有承包地或房屋。

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被访者基本情况、是否愿意在城镇定居、到城镇就业、居住最担忧的是什么等6个方面的问题,共收集有效问卷135份。

调查问卷反映,目前,影响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居住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进城就业不稳定、待遇不平等。农村转移人口虽然在城镇生活,但他们处于“半市民化”状态。其就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餐饮、百货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自主经营的企业主,对技术、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在这些行业就业的共同特点是流动性大、不稳定,且容易受到歧视,少数自办企业的还担心行业门槛低,竞争的压力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同时,他们中的多数由于受收入的限制,居住条件也大多不好。

二是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不平等。农村转移人口很少参与城镇的社区管理、社区自治、社区活动。社区有什么活动,通知的基本还是户口在本地的居民。

三是对农村财产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存在担心。农村转移人口对农村土地和房屋的担心,一方面是由于农村现状决定了土地和房屋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流转方式、利用方式的单一性决定其经济价值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如调查对象中农村房屋和承包地流转方式仅为出租,出租率也仅为11.11%和33.33%。另一方面,担心一旦将户籍转到城镇后,将失去征地或土地综合整治的大笔收益。虽然通过调查人员的详细解释如何保障其在农村的财产权利,仍有37.1%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不愿落户在城镇,担心失去农村的财产,失去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征地时利益得不到平等保障。

四是社会融入问题。在当前现实情况下,农村转移人口大部分需求的满足还主要依赖于农村。如许多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重建原来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模式,构建一种以地缘关系、亲情关系为主的初级社会群体与亚文化生态环境,交往圈狭隘,阻碍了其对城市社会的认同与归属,同时也不利于城市社会的融合与发展;由于主客观原因,不少城镇居民缺乏对农村转移人口的认同,从心理上瞧不起他们。

成都做法和成效

统一城乡户籍,消除农村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的身份差异。在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民进城不以牺牲承包地、宅基地等财产权为代价的基础上,2010年,成都市出台《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建立起户口在居住地登记、随人员流动自由迁徙的统一户籍制度,实现户口登记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使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职业。另一方面,成都市把居住证制度作为户籍管理制度的重要补充。

强化就业服务,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制度和城乡一体的促进就业体系,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创业。凡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在农村没有或已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地使用权、处于无业状态的本市城乡居民,均纳入失业登记范围,同等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就业援助扶持政策。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平等的社会保障。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非城镇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将其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

建立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机制,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

实施新型农民和新兴城镇居民素质提升工程,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尽快融入城市社会。

对策和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越发突出。成都市虽然已经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在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对接机制、社会管理有效性、增强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动力和能力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大探索力度。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抓好全域成都规划,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农村转移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

首先是健全城镇体系规划。坚持政府推动、公众民主决策、社会参与监督的原则,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要求,结合工业化、城镇化长期、中期和近期规划,修订完善各类城镇产业和人口承载力规划,完善各类规划衔接机制,健全中心城、卫星城、区域中心城、区域中心镇构成的梯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规划。充分发挥区域中心镇吸引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的功能。其次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体系。

二是以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保障农村转移人口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

首先是完善农村转移人口户籍服务管理。制定全域成都城乡居民自由迁徙服务管理办法,引导和鼓励农村人口向卫星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小城市、特色镇和新农村综合体梯度转移。调整完善市外人员入户政策,建立适应新型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实有人口管理工作体系,逐步推进外来农村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

其次是保障农村转移人口平等享受公共服务。探索建立与人口流动相适应的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体制。保障农村转移人口在实际居住地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医疗卫生的权益。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保障农村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逐步将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扩大到在城市有固定工作的外来农村转移人口群体,将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村转移人口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

再就是将农村转移人口纳入常住地城镇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管理。

三是完善社区自治体系,创新社会管理,强化社会参与,实现农村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

进一步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新型基层治理机制,促进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培育农民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习惯和素质。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将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成为组织健全、功能完善、主体多元,具备承担政府购买服务能力的良性运转的社区组织。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和新兴城镇居民素质提升工程,在不断加大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投入基础上,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的引导功能,在社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文系2013年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何礼:成都市委统筹城乡工作委员会、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秦代红:成都市人民政府行政效能建设办公室主任

刘礼:成都市委统筹城乡工作委员会社会处处长

刘思汐:成都市委统筹城乡工作委员会社会处主任科员。)

作者:何礼 秦代红 刘礼 刘思汐

第3篇: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规模能否直接促进转移经济效应的增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为显著的是农村劳动力发生大规模转移和流动。农村劳动力结构的这种变化表现为资源的再配置过程,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内在动力。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并非越多越好,其还要依托于产业结构调整,共同作用,产生最大转移经济效应,从而最大化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效应;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农业生产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逐渐加快,规模逐步扩大,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全方位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而且也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因素,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与其转移经济效应的测算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数量MP1978-2003年的数据来自蒲艳萍、吴永球,笔者按该方法计算了2004-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效应是指劳动力再配置带来的经济效益,属于资源再配置效益或结构转换效益,测算时采用统一的计算方法:G=∑WidxiXi,Wi表示部门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Xi表示i部门的劳动力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该式是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分解得到的关于劳动力结构转移的表达式。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为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本文把经济部门简单划分为农业和非农业部门。两组数据图示如下: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与其转移经济效应之间关系分析

比较上面两图,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效应的趋势图与转移人口的趋势图波动周期十分相似。

从逻辑上两者形成一定的关系,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劳动力从生产率低的部门转向生产率高的部门,使得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其结果是产出增加,即促进经济增长。这种劳动力结构性的调整程度,或者说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过程的强度,直观地表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的规模。但是两者的计算范围和基点不一样,数量上并不一定形成因果联系。转移经济效应从生产函数出发,对未知的经济增长中由于产业间生产率水平的不同而分解出来的劳动力重新配置的结构效应,不仅考虑劳动力的结构,也注重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此,它比较全面地描述了劳动力结构变化,通过改变各产业产出,从而推动三产之和—经济增长的变化,因此这部分增长率的解释是无法用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多少来说明的。转移人口,它脱离于产出的变化,而纯粹从劳动力的结构出发计算而得。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转移人口的变化和转移人口的这种类似的吻合是否真是经济上的联系,还是数据上的趋势巧合,还有待于做进一步分析。

三、实证分析

为分析两者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之间是否有因果联系,我们采用对数线性模型对该两变量展开具体分析。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效应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进行自然对数变换,记为:LnG、LnMP。

(1)单位根检验

表1 两变量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检验形式ADF值1%的临界值是否平稳

LnG-8.468212

LnMP(0,0,0)-2.212812-2.650145是

ΔLnG(T,0,1)-8.468212-3.699871否

ΔLnMP(0,0,0)-2.202312-2.650145是

Δ2LnG(C,T,0)-8.320643-4.339330否

Δ2LnMP(0,0,1)-4.797402-2.660720是

(0,0,0)-2.656915是

注:Δ表示一阶差分,Δ2表示二阶差分;检验形式(C,T,L)中的C、T、L分别表示模型中的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滞后期的选择以施瓦茨信息准则(SC)为依据。

由表三可见,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LnG和LnMP二阶差分序列都是同时平稳的,所以是二阶单整序列,即:I(2)。这样就可以对这两个变量做协整检验,检验其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稳定性。

(2)协整检验

采用EG检验,序列LnG和LnMP都是同阶单整的,做两变量的回归方程,即有:

LnGt=α+βLnMPt+εt

用和表示回归系数的估计值,则模型残差估计值为:=LnGt--LnMPt若≈I(0),即残差序列平稳,则LnMpt和LnGt具有协整关系。

利用该方法进行转移经济效应的变换形式LnG和转移人口的变换形式LnMP的协整检验,用OLS方法估计的回归方程:

LnG=-41.30301+4.351625LnMP+ε

(-8.429153) (8.112279)

R2=0.709080 F=65.80906

令ε=LnG-41.30301+4.351625LnMP

检验残差项是否平稳,即是否I(0)序列。ADF检验统计量-3.986明显小于显著性水平为1%时的临界值-2.65,所以估计残差序列ε为平稳序列。由此表明LnG与LnM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效应和转移人口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

(3)Granger因果检验

经济时间序列常出现伪相关问题,即经济意义表明几乎没有联系的序列却可能计算出较大的相关关系,其实只是数字的巧合而已。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可以判定是否存在伪回归。它采用的方法是:先估计当前的y值被其自身滞后期所能解释程度,然后验证通过引入序列x的滞后期能否可以提高y的被解释程度。如果是,则序列x是y的Granger成因。对序列LnG和LnMP做Granger因果检验,输出结果见表4。

表2 Granger因果检验

因果关系假定滞后期数F统计量P值

LnMP不是LnG的格兰杰原因11.200160.28373

LnMP不是LnG的格兰杰原因20.204990.81620

LnMP不是LnG的格兰杰原因30.439690.72725

LnMP不是LnG的格兰杰原因40.363200.83131

LnMP不是LnG的格兰杰原因51.800240.18203

LnMP不是LnG的格兰杰原因64.673230.01612

由表4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效应与转移人口之间,并不存在所有滞后期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滞后6期的LnMP是LnG的格兰杰原因,说明转移人口的增长对转移经济效应在第6年产生效应;而滞后期1~5年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效果均非常差,说明MP对G有比较滞后的促进作用,短期影响远没有长期影响明显,可见,转移人口的积累效应将有利于转移经济效应的发挥,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为何周期为6,我们可以从国家对人口转移限制的政策出台时间做一个比较,以1978年为始年,1984年我国出台政策,明确指出允许农民自备口粮进入小城镇转移;1992年中国非国有部门迅速发展,掀起了转移人口的又一波高潮;1997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和乡镇企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城市下岗职工增加,农民负担加重等等都影响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到2002年又出现了转折,之后几年又呈现人口转移高潮。因此从这几个转折年份看,平均周期就是6年。

四、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并不是越多越好,它对转移经济效应的冲击正作用,一方面需要国家制度环境的许可和推动,适度放开户籍制度的限制条件,以保证农村劳动力转移循序渐进,既有利于农村发展,也给城市容纳量以缓冲的时间,共同促进转移人口在最佳滞后期发挥有利功效;另一方面通过劳动力的转移改变就业结构,还依赖于产业结构的变动,才能真正持续促进转移经济效应的增长,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单凭劳动力在产业间的结构变化而没有同步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减弱很多,时间上也会滞后比较久。

参考文献:

[1]蒲艳萍,吴永球.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劳动力转移[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9):19-29.

[2]张保法.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11):33-36.

[3]潘文卿.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效益测评[J].统计研究,1999(4):31-34.

[4]徐现祥,舒元.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劳动结构效应[J].世界经济,2001(5):17-23.

[5]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60-264.

[6]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35-150.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周晓岚

第4篇: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就业规划

文章标题: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就业规划

今年来,县委、政府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五原县转移就业和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后的五年,我们将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种植创新、养殖突进、工业强兴、三化推进”的整体发展战略

,按照对外输出和就地转移的原则,使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就业,现将“十一五”期间我县农牧民转移和培训规划制定如下:

[最规范的文秘资料网--http:///-写材料的都知道!]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加快推进我县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的市场就业机构,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和“政府扶持、齐抓共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新机制、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我县的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为农牧民就业创造宽松环境。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一五”期间,全县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占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50以上;农牧区劳动力培训占转移就业人数的60以上。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实现人口进城、工业入围、产业集中和要素聚集,积极引导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通过职业技术培训实现就业,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农,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预计到2010年,全县城镇率达到53以上,为有效吸纳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统筹城乡就业,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走好第一步。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对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摸清情况、统筹安排,把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列入当地发展计划目标,层层分解,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要及时总结推广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的经验,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工作。

(二)加快发展经济,努力扩大就业渠道

发展经济是解决城乡劳动者的根本出路。要把经济发展与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结合起来。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鼓励发展家政服务业;鼓励发展个体、私营、民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扩大就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依托我县新兴的重化工等龙头企业和特色市场以及工业园区、商业区和生活区的建设,促进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最大限度地实现农牧区劳动力就业的规模效益。

(三)逐步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

要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所有求职的城乡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农牧民工的职业素质,严格实行就业准入,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就业”的规定,规范企业招工行为,消除一切制约农民工就业的障碍,维护农牧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全方位地为农牧民开放,实行免费职业指导、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就业训练等一系列就业服务。全县利用五年的时间完成镇(街道)劳动保障平台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网络建设,使全县的镇(街道)办事处的劳动保障平台真正达到符合“六到位”的标准。

(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建立以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等各类职业院校和就业训练中心为主体社会力量和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城乡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和鼓励农牧民参加职业技术培训。鼓励用人单位、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和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农牧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各级就业训练中心的作用,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大力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和农牧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培训。对农牧区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开展以就业政策、法律法规知识、怎样找工作、劳动合同、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维护权益和城市生活常识为主的引导性培训。还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订单式定向培训,使更多的农牧区劳动力掌握专项职业技能,对职业培训结业的农牧区劳动者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合格者发给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行“市场引导培训,培训带动鉴定,鉴定促进就业”的机制。

(五)加快农牧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农牧民工的特点,实行相关的社会保险措施,用人单位和农牧民工要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城镇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失业保险条例》为其招用的农牧民合同制工人办理参加失业保险手续,由单位履行缴费义务,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后,应当为符合条件的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

全县所有用人单位都要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为农牧民工参加工

伤保险。

逐步要为不稳定就业的农牧民工建立大病医疗保险,探索和建立适合不稳定就业农牧民工特点的过渡性养老保险制度。

(六)建立和完善进城就业农牧民权益保障制度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解决企业在安全生产设施、劳动保护条件、职业病防治、使用童工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

强对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支付工资和兑现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要依法严肃查处。

(七)取消限制农牧民进城务工的一切不合理规定

各有关部门应对现行有关政策进行清理,对不利于农牧民进城务工的限制性政策应坚决取消。要进一步疏通农牧民进城务工的渠道,改善农牧民进城务工的环境。单位用工、子女入学、管理监督都要一视同仁。

(八)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

要充分利用各新闻媒体和信息网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对农牧民进城就业的认识。定期开展以“改善农牧民进城就业环境,维护农牧民工权益”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用工和农牧民工依法维权的意识,以便做好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工作,使我县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就业规划》来源于,欢迎阅读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就业规划。

第5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人口转移是指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实质上是农村劳动力的职业转移,由从事第一产业转向第

二、三产业;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农民在居住地上从农村向城镇的跨越,实现空间上的转移。促进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以产业集聚区为平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传统的农业生产,在当地或外地从事

二、三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推动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效益,探索出了一条传统农业地区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一、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的主客观条件日趋成熟

(一)我县农村人口转移的必要性

一是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是解决农村人地矛盾的需要。目前,我县人口97万,其中有87万农村人口,比例高达89%。我县已开发利用的农用土地面积为134万亩,人均1.5亩,总体来看,我县是一个农业人口比例较大、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短缺的大县,农村劳动力供给过剩,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而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只有通过加快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减少农村人口来实现。

二是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需要。小农经济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土地小规模和超小规模经营,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在合理解决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原则下,要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提高人均产出比率,解决农村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就必须让一批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而减少农业人口,以利于农业经济向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三是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且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呈逐步扩大之势,这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农民收入之所以增长迟缓,既有农业结构性矛盾、农产品价格低廉、农业科技不发达等方面的因素,但根本却在农村人口众多、生产效率低下上。加快农村富余人口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增加农民人均收入的治本之策。

四是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是实现城镇化的需要。目前,我县的城镇化水平只有32.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与全省水平相比则差距更大,与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相距甚远。加快工业化进程,减少农村人口,扩大城镇居住人口,是实现城镇化战略的必然要求。过多的人口聚集在农村,显然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城镇化进程,说到底就是要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进而以城带乡,辐射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关键措施。

(二)我县农村人口转移的可行性

一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改变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现实可能。随着农业机械化、良种化、产业化的推行,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村富余人口向城镇转移有了现实可能。而且,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广大农民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大大提高,走出去、闯荡市场的愿望十分迫切。据统计,我县常年外出务工人数已达27.7万。但这种外出打工大都只是一种临时性的转移,是一种离土不离乡的转移,他们在家里还有承包的土地,户口还在农村,家庭还在农村,不能真正调整解决农村生产关系,不能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土地问题,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创造条件,真正使这部分农民连同他们的家庭离土离乡,完全转移到非农领域。

二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现实需求。近年来,我县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力推进“三项建设、两个重点”,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的空间不断延伸。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8.7:42.3:29.0,二三产业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以制造业、加工业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在蓬勃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广阔市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了现实条件。从另一方面来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极大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激活了城市服务业的发展。

三是户籍制度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现实条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界限经纬分明,农业户口和城市户口等级森严,对农民进城作了非常严格的限制。近年来,户籍制度方面得到了重大改革,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且在劳动用工制度、工商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子女就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都为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创造了现实条件。

二、我县农村人口转移的现状与特点

我县辖19个乡镇(街道),222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97万,其中农业人口87万人,常住人口72万人,全县农村劳动力58.85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27.7万人,占农业人口的31%,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居住的人口达8万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农村人口转移主要集中于防水防潮行业和第三产业。我县是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常年从事建筑防水人员达15万人左右。在县内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人数达到2.9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10%。

二是兼业性的短期转移是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以兼业性的短期转移为主。农忙务农,农闲外出务工经商,转移的时间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少与外出务工收入的高低密切相关,在县内务工的人员大多属于此类。

三是农村人口转移在对象上不平衡。劳动力转移率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文化程度高转移率一般较高,年龄较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优势。凡是年龄偏小、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壮年农民转移较快,占转移人口的50%以上。

四是农村人口转移以自发性转移居多。我县人口转移目前仍以自发、自愿为主,许多经济较落后的村往往是“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带动一片”,大多数属亲属朋友介绍和自发的转移,而政府组织和劳动力服务中心等中介组织所占比例极小。

五是部分富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居住。我县部分农村人口因经济收入、子女教育和务工经商等原因,一些富裕农村人口在县城置业购房,在居住地上从农村向城镇进行跨越,实现空间上的转移。

三、我县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做法

(一)发展园区经济,吸纳农民就近就业,为农村人口转移开辟了广阔渠道。我县大力整合资源,集约节约用地,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标准厂房,促进工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吸纳当地农民进厂务工,带动农民增收。我县产业集聚区规划发展面积8.17平方公里,目前建成面积3.9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区标准厂房累计建成148套,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入驻283家,其中工业企业128家,初步形成以皮革皮具、医药生化两大主导产业。同时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区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支撑和人口集聚能力。产业集聚区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强大“磁场”,全县1.38万农民在此就业,年人均纯收入12000元左右。

(二)大力推进城镇化,为农民进城打造平台,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条件。城镇化是人口迁移的过程,本质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的过程。我县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为载体,膨胀县城规模,加快推进城镇化。高标准完成了城市总体修编工作,拉大了县城框架,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对旧城区进行了全面改造,增加了城市容量。近年来,我县吸引23亿元外来资金和民间资金投资房地产业,新建房地产项目131个,开发面积203万平方米,为农民进城创造了条件。县建成区面积为15.5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16万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小城镇网络体系。全县16个乡镇(不含古槐、清河、东皇街道办事处)所在地总面积30.35平方公里,平均每个小城镇占地1.78平方公里;小城镇辖区总人口9万人左右(不含县城区人口),带动了农民到集镇居住,务工,经商。

(三)政策推动,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为农村人口转移创造了机会。我县以新城带老城,拉大县城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出台促进农民进城的政策,放宽农民进城条件,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实行“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出台多项扶持性举措:凡农民在县城购买商品房或租住房屋并有稳定工作的,即可落户县城;在规定期限内购房或租房的农民,享受县财政返还所交购房契税、办理廉租房租住手续等政策优惠,并享受城镇居民享受的一切待遇;同时农民进城后在农村享有的各种政策不变。

(四)三产带动,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空间。我县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强化政策扶持,注重规划引导,大力发展物流、金融、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规范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全面推进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业,第三产业呈现速度加快、结构升级、效益明显、增势强劲的局面。目前,全县建材、农机、农资、蔬菜、皮革等各类专业市场达163个,大型超市及专卖店598家,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75个,县城区共有各类餐馆289家,60个以上标准床位的商务宾馆45家。2010年全县第三产业产值达28.8亿元,同比增长14.8%,入库税款1.6亿元,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75%。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

2.9万农民进城居住,务工,经商。

(五)狠抓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为农村人口转移打好了平台。我县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把建筑防水业作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采取政府引导、产业运营、集团运作、基地发展的模式,叫响做强劳务品牌,切实为农民外出务工搭建服务平台,提供信息、择业、劳动保障等多方面的服务,在大中城市设立了320多个办事处,培养了近300人的劳务输出经纪人队伍,形成了以县为主体,乡镇为基础,村委为依托,办事处为窗口,覆盖全县、辐射全国的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格局。同时,开展对外出务工的农民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有力地提升了社会竞争力。目前,全县回乡创业人员已达8000多人,创办了3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60多个,其中80%是从事建筑防水的外出务工有成人员。建筑防水务工年收入达25亿元,带动近20万农民致富。当前,从农村迁移到县城落户的90%的人员是外出劳务富裕起来的农民。

(六)发展城镇教育,带动农村学生进城上学,吸引农民进城定居。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通过公办、民办公助、民办等多种渠道,在县城新建、扩建了16所寄宿式学校,县城区学校达到54所。优质教育吸引了农村学生进城就读,也带动了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县城区学校共接收农村寄宿式学生56362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51076人。城镇教育的发展,解决了大量外出务工子女的优质教育和管护难题,吸引了农民进城购房、定居。

四、我县农村人口转移的作用与影响

(一)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农村人口转移所带来的劳务收入,据调查显示,县内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年均收入1.2万元左右。外出务工的则更高,人均劳务收入2—3万元。外出务工收入的增长带动了我县城乡居民存款余额、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快速增长,200

7、200

8、200

9、2010年全县城乡居民存款余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43.1亿元、49.6亿元、55.25亿元、69.2亿元;3320元、3813元、4136元、4781元。同时,农村人口的转移带动了农业的规模种植,也促进了在家务农人员收入的增长。

(二)提高了农民素质,更新了观念。农村人口在转移的过程中,通过适应非农产业生产的大环境,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本领,自身素质大大提高。通过外出就业农民与未外出就业农民对比调查,外出就业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投资观念、风险意识、法律观念、社会交往观念明显增强。

(三)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居住地从农村向城镇的跨越。几年来,县城人口增加到16万,县城面积、常住人口翻一番;流动人口12万,城镇化率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大批农民向城镇转移,繁荣了城镇经济,促进了土地集中经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四)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一是产业支撑,为

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满足工业化发展的劳动力需求;二是反哺农业,使农民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农业市场,促进农业的发展;三是回乡创业,外出务工人员凭借资金、信息、先进的生产方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四是培育市场,外出务工农民务工收入用来建造房屋、购买家电等消费品,扩大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五)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后,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大大减轻。一方面,将土地向农业专业大户集中,实现规模经营;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在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就业,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五、我县农村人口转移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建议 我县农村人口转移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培训力度不够,培训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农民培训资金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外出劳动力数量大、分布广,所投入的资金不能满足培训的需要,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培训不能完全开展起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出务工人员素质的提高。由于在短期内不能学到实际技能,因此劳动力转移培训缺乏吸引力,也造就了招生难的问题。目前,我县劳动力转移培训每生补助400、500、600元,培训机构仅剩下2家,根本不足以解决设备投入,教师开支、人员培训等难题。二是农村人口转移还处于自发阶段,缺乏有效引导。外出流动人员大都呈分散趋势,处于无序状态,难以形成合力,缺乏有效引导。加上大部分农民外出务工人员的相关权益保障政策法规不健全,农民维权意识弱,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三是农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素质差,无技术特长,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竞争意识薄弱,就业观念落后,高素质、高层次的技术管理型等岗位干不了,使得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领域和转移面越来越窄,转移难度加大。四是从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从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的行业看,大部分选择防水防潮及服务业。从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且层次较低,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五是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对农村人口吸纳能力不强。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县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低。导致城镇聚集和辐射功能弱。加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使得城镇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减弱,延缓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六是农村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我县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不畅通,各种劳动力专业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不完善,为农民工外出务工服务的信息反馈、中介服务和管理工作薄弱。同时,由于务工信息宣传传播方式单一,渠道不畅,农民外出务工还存在一定盲目性。为此,建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口转移力度。

(一)深化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我县农业人员多,农民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搞好农村人口转移,对县域经济发展关系重大。当前,由于农业生产结构、生产要素的变更,还会使大量在农业领域就业的劳动力转移到

二、三产业,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实施工业兴县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是研究制定鼓励、支持农村人口转移的政策措施,为农村人口转移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农民务工的经验,发布劳动力市场信息,开展务工技能讲座,为农村人口的转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积极开拓农村人口转移的途径。一是加快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速我县工业化进程,大力开展回归工程,进一步吸引和鼓励外出务工经商富裕人员回乡创业,把企业做大做强,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二是城镇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解决农村人口转移的根本出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和岗位,吸纳农村人口进城就业。三是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扶持龙头企业。继续稳固和加快以皮革皮具、医药生化两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搞活园区经济,延长产业链,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四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把发展服务业打造成带动和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强化政策扶持,注重规划引导,突出重点项目。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为服务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三)积极引导,强化服务与管理。一是加强职业技能转移培训。充分利用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培训和雨露计划,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培训规模。同时建立完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培训中心,优化培训专业,大量培训“技术农民”和“产业农民”,提升人力资本含量,克服劳动力转移的素质瓶颈。二是培育劳动力市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统

一、完备、规范的现代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快县、乡两级信息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加强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三是加大劳动力维权力度。针对目前外出务工人员遭受歧视、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的实际,研究、探索、制定劳动维权的长效机制,强化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法行为,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保证农民工有序流动。

(四)加大体制创新力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一是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壁垒,加快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解决农民在城市就业、住房、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为农村人口转移敞开方便之门。二是进一步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开放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条件下,加快失业保险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建立城市包括下岗职工和进城农民在内的就业困难群体扶助体系和制度。三是创新土地制度。在稳定农民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基础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土地向规模经营和种田能手集中,通过大户承包、合伙经营、土地入股等形式,将分散的耕地整合起来,进行股份合作经营,探索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

第6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转移人口城镇化(下)83分 试卷

[考试时限]:60分钟

[及格分数]:60分

00 31 39

[考试说明]:

1、对于农业,政府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

正确

错误

2、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不能贪多嚼不烂,要切实解决入城农民的各种问题。

正确

错误

3、城镇郊区的土地问题是农村土地中最突出的问题。

正确

错误

4、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比较高。

正确

错误

5、征用农民的土地,必须给农民以相应的补偿。

正确

错误

6、我国农业没有造成任何污染。

正确

错误

7、我国的乡土文化已经断了。

正确

错误

8、关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地方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正确

错误

9、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

正确

错误

10、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正确

错误

11、宅基地不能入市。

正确

错误

12、农村土地的经营权是不可以抵押的。

正确

错误

13、土地的承包权是不能抵押的。

正确

错误

14、根据日本法律,营利性法人可以购买日本的农地。

正确

错误

15、我们要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首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正确

错误

16、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

正确 错误

17、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无需重视空心村问题。

正确

错误

18、党管农村工作不是我们的传统。

正确

错误

19、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正确

错误

20、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市场与社会的关系。

正确

错误

21、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和收益。

正确

错误

22、农民的宅基地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

正确

错误

23、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求省级政府统一部署若干试点。

正确

错误

24、根据日本法律,日本的农地不可以自由买卖。

正确

错误

25、人口学上的城镇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 正确

错误

26、社会学上的城镇化是农村地貌转变为城市景观的过程。

正确

错误

27、经济学上的城镇化主要是城市文明覆盖农村,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

正确

错误

28、经济学上的城镇化则是由农村传统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

正确

错误

29、农村集体土地应该由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民家庭承包。

正确

错误

30、加快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求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

正确

错误

31、加快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求以( )为纽带。

农户家庭经营

社会化服务

合作与联合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32、加快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求以( )为支撑。

农户家庭经营

社会化服务 合作与联合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33、关于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我们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 )。

优先方向

唯一重点

核心

根本指导

34、( )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

工业

农业

城市

农村

35、农村中的“三留守”不包括( )。

留守儿童

留守妇女

留守老年人

留守青少年

36、我们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 优先方向

唯一重点

核心

根本指导

37、(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科学的宏观调控

科学的财税体制

38、( )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落后的农业经营体系

城乡二元结构

城镇化水平低

生产力不高

39、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赋予农民( )的财产权利。

较少

更少

更多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40、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 )为核心的城镇化。

农业

工业

生产力

41、我国农民的收入结构分布( )。

很均衡

不均衡

相对均衡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42、在供求关系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农产品的价格还要( )。 上涨

下降

波动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43、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 )给予补偿。

现有用途

原用途

市场价

政府定价

44、对于使用强度比较高的土地,应该适当地( )。

停止开发

弃之不用

加紧开发

休养生息

45、( )于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

十八大

十八届二中全会

46、( )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

十八大

十八届二中全会

47、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 )。

制度保障

核心

基础

内在要求

48、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 )。

制度保障

核心

基础

内在要求

49、( )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市场

财政

政府

政权

50、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

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 )。

制度保障

核心

基础

内在要求

51、我们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逐步

直接

间接 迅速

52、我们要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 )。

逐步解体

不断波动

总体稳定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53、我们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

分化

均等化

差别化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54、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 )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吃饭问题

住房问题

交通问题

发展问题

55、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规模经营,要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 相同

相融合

相分离

相适应

56、我们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 )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农业

农民

)。 农村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57、我们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 )成为体面的职业。

农业

农民

农村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58、我们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 )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农业

农民

农村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59、我们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 )为重点。

吸引学生人口务农、培育职业农民

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业余农民

吸引学生人口务农、培育业余农民

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

60、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 )。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城乡二元结构

城市支持农村

工业带动农业

61、我们要努力走出一条( )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生产技术先进 经营规模适度

市场竞争力强

生态环境可持续

62、我们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就要提高( )。

土地产出率

资源利用率

劳动生产率

农民的劳动强度

63、加强农村社会管理要求我们( )。

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核心

重视农村“三留守”问题

重视空心村问题

重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

6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经济市场化

政治民主化

65、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要求( )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 6

6、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要求( )。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改革市场监管体系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67、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 )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保持经济总量平衡

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

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

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 6

8、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求( )。

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

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69、我们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 )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工农互惠

城乡一体

70、我们要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 )经营。

规模化

独立化

专业化

现代化 7

1、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包括( )。

宅基地

公共设施

公益性用地

经批准合法使用的乡镇企业建设用地 7

2、完整的所有权包括( )等权能。

占有

使用

收益

处分

73、农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需要符合( )。

规划

用途管制

国际规则

以上选项都正确

74、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非所有者可以处分财产的特别情况包括( 签订合同已经注明,一方委托另一方处理财产

企业破产或兼并,由法庭或其他联合组织清算

国有企业

私有企业

75、改革农村土地制度要求( )。

农村支持城市

努力公平地对待农民

珍惜土地

)。 农业支持工业

76、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 )。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以上选项都正确

77、我们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

落实集体所有权

稳定农户承包权

放活土地经营权

落实农户所有权

78、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我们要( )。

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抓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

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

79、关于“谁来种地”,我们要鼓励发展( )等新型主体。

大力扶持家庭农场

专业大户

农民合作社

产业化龙头企业

80、关于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我们要树立( )的理念。

部分治理

依法治理 综合治理

源头治理

第7篇: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

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开展情况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有效缓解城乡人力资源矛盾,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各项工作积极、稳妥、有序、规范开展,推动我县城乡统筹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云府办明电〔2012〕34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就我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清形势,统一认识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作为重之中重,多措并举增加投入,不断加快全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特色、重点集镇打造成效明显,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是从户籍制度入手,在稳定和维护农业转移人口原有权益的基础上,确保农村转户进城居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益和待遇的一项重大综合性改革,是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着眼长远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农村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和谐,对于促进我县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实现富民强县跨越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广播、佤山电视台、沧源县政务信息网、永久性标语等多种渠道在全县广泛宣传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 1

对农村居民要深入开展政策讲解,引导群众积极进城落户。同时在主要媒体设置宣传专栏,积极宣传贷免扶补”创业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政策和养老保险等各项优惠政策等工作成效,为群众答疑解惑,形成全社会支持、理解和参与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政策执行人员对政策的认识、理解和执行水平,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准确性。同时,做好进展情况的信息收集和舆论引导工作,确保此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

(三)落实医疗、养老等保险政策。农村转户进城居民,有用人单位并签订稳定劳动合同的,随用人单位参加就业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没有单位的灵活就业人员,可在合法稳定住所居住地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转移接续手续。随同父母转变为城镇居民的子女,可随父母在合法稳定住所居住地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同时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村转户进城居民,应按照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没有用人单位的,可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也可选择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转户进城居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不足15年的,可缴费至满15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为了使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进一步得到落实和实施,我局将加大以下方面的工作力度。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对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和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工作的领导,及时成立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定期研究决定有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督促检查工作目标落实情况,加大改革工作的推进力度。建立和完善实施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部门领导责任制,并纳入干部年终考核内容。

(二)完善工作机制。建议县委、政府整合各级各类建设项目、民生扶持政策、奖励补贴资金,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承载能力。要客观把握我州城镇居民少、城乡差距大等实际情况,在区域规划调整、加大城乡统筹等方面积极探索、稳步实践,促进城镇人口合理聚集。要建立起一套以公安户籍为基础,各职能管理部门资源共享的信息化政府管理系统,完善工作联动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增加必要的投入,确保我州城镇化有序推进。各级各部门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各尽其责,为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切实保障农村转户进城居民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宣传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在全州广泛宣传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有关政策内容,对所涉及的重点群体深入开展政策讲解,引导并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在各级各类主要媒体上设置宣传专栏,为群众答疑解惑,搭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形成全社会支持、理解、参与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政策执行人员对政策的认识、理解和执行水平,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准确性。

第8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全国每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总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他们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虽然他们在城市取得就业机会,但仍然是农村户口,无法与当地市民平等地享受着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这些情况不仅会影响着城镇化的推进,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和谐的发展。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可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步伐,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我国大部分省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比较大。未来,仍将会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以使他们更加安定的工作,并且市民化后可以享受到和市民一样的福利,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步伐必须加快,意义重大。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大任务。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挖掘城镇化发展的潜力,充分发挥城镇化的带动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社会和谐。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不断的加快,并且规模也越来越庞大,但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影响着城镇化的推进。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义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动,我国的农业人口转移在2012年达到了2.6亿人,农村人口转移的速度不断的加快,推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它在我国扩大内需方面具有最大的潜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定居,则要求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而且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到城市生活,在住房、日常用品等方面的需求就会增加很大。另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农业转移人口在我国的各行各业所形成了强大

的产业链,一旦离开他们,则产业链条就不能正常的运转。没有落实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则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就要在家里和工作地之间来回奔波,也会使城镇发展的产业链发生动摇,同时不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

其次,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多地少,人地关系高度的紧张,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农民单纯的务农也不能完全的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很关注的大问题,因为农民在我国占据着绝大多数。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则会减少农村生活的农民,从而实现土地的规模化与集约化经营,使农村发挥最大的效益,提高农民的收益,从而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

最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以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现代的人民的平等、维护自身利益等方面的意识都相当的强,他们希望可以和城里市民一样享受到城市里的待遇,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们则会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极为不利的因素。

2、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仅仅依托新型城镇化的背景而不断地进行,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仍然存在着居多的问题和障碍要素。

2.1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的问题

许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虽然在城市当中务工,但是没有定居下来,因为在城市定居的门槛比较高,所以每年的春运“迁徙”的人们非常多,从而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农村的许多劳动力不再从事第一产业,实现了工作的的非农化,但是却没有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其次,城市没有完全建立健全城镇的住房保障体系,许多进城的农业转移人口都居住在用人单位的集体宿舍、棚户区、城中村等地方,住宿的条件非常的差,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城中村”也慢慢的消失,农业转移人口的落脚之处越来越少,住房问题必定会影响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由于城乡一体化政策和制度没有真正的落

到实处,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及其家庭成员不能与享有当地户口的市民享受平等的公共福利待遇和公共服务,要使得他们的份真正的转化还存在着许多的障碍。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里没有户口、没有住房、没有社会保障,这是他们与享有城市户口的人相比存在的很大的不公平现象。

最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归属感低,因为他们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或者居住环境等方面远远不能和城里人相比,这些直接导致了他们的社交圈发生了质的改变,从而使农业转移人口的价值观念也发生改变,要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的这个生活圈真的不容易,所以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缺乏归属感,没有把自己当成这个城市的主人,并且他们大部分人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乡。

2.2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最主要因素,农业转移人口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投身于城市里的各行各业。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是实现人的城镇化,他们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我国是人多地少、劳动力丰富、资金与技术稀缺的国情下,农业转移人口实现了农民就业、增加了他们自身的经济收入,也是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我国扩大内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

农业转移人口的素质低下,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比较低,自身的素质也不是很高。目前城市农业转移人口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一部分也是农村的佼佼者,但是农业转移人口总体上的文化技术水平和能力素质都不高,进城就业的竞争力比较低,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转移市民化的进程。在教育方面,教育资金的投入一般城市也高于农村,农村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教育的师资条件和教育的硬件设施都远远比不上城市的发展。

现行的户籍制度明确规定没有城镇户口就不能和拥有城市户口的人民一样平等的享受社会保障福利,这样的制度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里不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和住房补贴等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政策。农民工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从而使他们无法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的这个大家庭当中来。

3、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

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要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自愿、分类、有序的方法。

3.1加强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培训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是身份和职业,更是农民社会文化属性与角色内涵的转型过程。为此,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不仅要促进户籍转变、职业转变,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在文化内涵上实现真正的转型。

首先,加大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培训,把就业与农民转移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指导,提高他们的就业率和其稳定率。落实职业培训的补贴政策,形成惠及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政策体系,完善就业政策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其次,要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的教育权利,上一代都辛辛苦苦的就是为了子女,所以,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保障其子女的受教育权利。政府要将外来务工和经商人员的子女纳入到当地的教育发展规划当中,并根据区域人口变化的情况,合理的配置教育资源。积极发挥社会力量,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办学,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拓宽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的上学途径。

最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政府要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有效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适应性和现代人的意识,加快其融入到城市社会的步伐。用人单位也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创造条件,使农业转移人口增加与城市居民的交流,从而慢慢的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

3.2完善城镇的住房保障制度

许多的住房是住房困难和住房闲置相并存,因为城市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房地产在城市又开发了很多楼盘,而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却承担不起高额的房价,从而出现城市住房相对紧张,而农村的住房相对宽松的状况。因此要深入推进统筹城乡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住房保障体系。政府要建立健全住房

保障制度,解决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要逐步地将农业转移人口有区别的纳入到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当中去。

3.3对农业转移人口推行居住证制度

推行居住证制度,使他们的迁移有了合法固定的住所,同时要推进城乡统筹的财政体制改革,缩小差距。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住房和教育制度等保障。通过立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权益。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推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任务刻不容缓,它是推行新型城镇化更进一步的核心任务。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是城镇化扩大内需的关键,同时可以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城市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使得他们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个缓慢推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彭小文,兰东等.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2013.

[2] 方辉振,黄科.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是实现人的城镇化.2013.

[3] 陈攀,李永勤.从农民工问题谈农民工的市民化.2012

[4] 路幸福,方青.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2005

[5] 葛信勇.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研究.2011

[6] 欧阳力胜.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2013

[7] 王桂新,沈建法等.中国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以上海为例[J]人口与发展,2008

[8] 杨肖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迁移行为模式及其决定[D].2009

第9篇:人口普查数据

2. Chinese→English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releases the result of the 2010

population census:

(2011年4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局长 马建堂

一、 人口总数Total Population

全国31个省、自治区(autonomous regions)、直辖市(municipalities)和现役军人(serviceman)的人口总数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In the 31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municipalities and servicemen…………………

二、家庭户规模Population of Family Households

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In the 31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there were 401.52 million family households with a population of 1b 244m 610 persons. The average size of a family household was 3.10 persons, or 0.34 persons less as compared with the 3.44 persons of the 2000 population census.三、性别构成Sex Composition

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sex ratio)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51.27 percent were males, 48.73 percent females. The sex ratio (female=100) decreased to 105.20 from 106.74 in 2000.四、年龄构成Age Composition

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下降6.29个百分点;

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上升2.93个百分点。这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aging population)进程逐步加快。

The age group of 0—14 accounted for 16.60 percent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was down by 6.29 percent; the age group of 60 and above accounted for 13.26, was up by 2.93 percent in the age group of 65 and over, accounting for 6.96 percent. ……………

五、民族构成Composition of Ethnic Groups

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长0.67%,高于汉族0.11个百分点。

91.51 percent were of Han ethnic group, and 8.49 percent were of various minority ethnic groups. Compared with the 2000 population census, the population of Han people decreased by 0.08 percent, while the population of various minority ethnic groups increased by 0.08 percent…………….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Composition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这次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people who received university education)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senior middle school)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junior middle school)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elementary school)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文盲率(illiteracy n.)为4.08%,比2000年下降2.64个百分点。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和文盲率的变化,反映了十年来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universal)、大力(rapid)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eliminate the adult illiteracy)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七、城乡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上升13.46个百分点。这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

(urbanization n.)水平的提高。

八、地区分布

这次人口普查,东部地区人口占31个省(区、市)常住人口的37.98%,中部地区占26.76%,西部地区占27.04%,东北地区占8.22%。

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下降1.11个百分点;其次是中部地区,下降1.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0.22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

上一篇:党建创新工程申报表下一篇:有关综合实践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