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高三化学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有效教學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对有效教学的追求,经历了研究教师人格、师生交往、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教学模式等多个阶段。本文对高三化学有效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提出了定位有效、诊断有效、策略有效、生成有效、评价有效等教学策略。

第一篇:高三化学论文

高三化学复习方法研究

摘 要: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要敲骨取髓,挖掘知识内涵,吸取知识精华;巧迁灵用,融合知识技能,促进协同迁移。

关键词:敲骨取髓;迁移运用;化学复习

高三化学复习技巧、方法非常重要,适用的复习技法可以事半功倍,为高三复习提供简便、快捷的实用指南。

一、敲骨取髓,挖掘知识内涵

“敲骨取髓”是不拘泥于知识的表面,充分挖掘知识深层次内容,深钻细究,领会知识内涵。“敲骨取髓”也叫“剥皮见笋”,即透过现象见本质,是宋代教育家朱熹对学习方法的论述。复习时不但彩珠结网、构建知识网络,更得深化,由表及里,寻找真谛,挖掘知识内涵。

1. 观察、分析,由表及里

化学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化学反应原理、结论来源于化学实验现象、数据的观察、分析。化学实验是高考必考内容,内容比例约20%。单选题中考查实验操作或装置是否正确,装置图给学生直观感觉,由表(装置图)及里(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存在问题);不定项考查能否达到实验目的,根据实验方案分析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中是否缺少步骤、试剂,是否引入新杂质,是否存在副反应等;非选择题的实验题以实验流程呈现,流程表面给出的各种原料、设备,实质分析反应原理、操作、目的等。实验主要涉及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用途、实验基本操作、离子检验方法、物质组成检验、物质分离与提纯、物质制备原理与方法、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等。实验题考查综合性强,考查学生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实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2. 比较、分类,挖掘内涵

比较是辨别同异、区分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逻辑方法,是依据事物的差异性和同一性即个性和共性进行辨别。例如:酸性氧化物CO2、SO2性质相似,但是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弱的区别是电离程度。比较有机物中官能团结构特点、性质,从而判断不同类型的有机物。化学中通过比较,区别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等,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类的原则是事物之间相似性、同一性、层次性,根据相同和不同属性对事物进行分类。例如:根据酸碱性,物质分为酸性、碱性物质;根据平衡特点分为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通过比较、分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能使化学知识更具系统性、层次性、规律性。

二、巧迁灵用,融合知识技能

迁移是一种应用能力,是对概念、原理、规则乃至方法的重组,形成一些适于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新的规则或策略。“顿悟”是迁移的前提,悟出新旧知识之间内在关系。

1. 概括、变式,促进灵活迁移

概括是一种思维过程,概括能力决定迁移水平。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通过实验得出概括能力强的学生迁移知识能力强。变式练习,能让学生做含有较多共同要素的同一知识点的两个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并让学生概括解题方法。通过不同变式练习引导学生概括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为:结构(原子、离子、分子、晶体等结构)、性质(物理、化学性质)、原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原理、盖斯定律等)、方法(质量守恒法、电荷守恒法、电子守恒法、元素守恒法、质量差法、体积差法、极端法、十字交叉法等)、关系(定量比、定量组成、百分含量、浓度等量的关系)。概括使学生对知识体系有宏观的掌控与认识。教师可设计不同典型分层习题,让不同和学生解答,提高学生在不同新情境中的变通能力。

例如:新情境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Cu与稀硫酸不反应,向溶液中通入氧气或滴加双氧水,分别写出化学方程式。结果为2Cu+O2+2H2SO4==2CuSO4+2H2O,Cu+ H2O2+H2SO4==CuSO4

+2H2O。这都是利用氧气、双氧水的氧化性氧化铜。变式是要学生掌握练习的本质,揭示隐含的知识规律,从而有效地促进知识迁移。

2. 辨析、融合,促进协同迁移

遇到新问题时,学生感觉“似曾相识”,但头脑中“先入为主”的知识会左右大脑,使原有的定式影响知识的迁移。记忆定式,元认知结构中牢记的知识干扰知识的迁移。如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而氯代烃在碱的醇溶液、加热下发生消去反应,记忆混淆,导致有机合成时,条件书写错误。理解定式,主要是对概念、原理的内涵上出现偏差。如等电子体指的是价电子数、原子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学生理解成电子总数相同,导致书写等电子体时出现错误。类比定式,思维中只想到相似或相同之处,想不到不同之处,看到共性,想不到个性,“求同”却“不寻异”。如氯碱工业原理:2Cl-+2H2O==Cl2↑+2OH-+H2↑,电解MgCl2溶液原理仍然写成:2Cl-+2H2O==Cl2↑+2OH-+H2↑,没有想到镁离子与氢氧根形成沉淀。盐类水解Al3+与S2-发生双水解,生产沉淀Al(OH)3和气体H2S,却认为Fe3+与S2-发生双水解,生产沉淀Fe(OH)3和气体H2S,没有想到Fe3+的氧化性及用量。“求同”同时也要“寻异”,运用共性,也要强化个性。

定式干扰迁移运用,学会辨析能力,能促进知识清晰、灵活运用。通过辨析,弄清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分化相异知识,能达到准确、熟练地运用知识。

三、结束语

总之,融合“四基”(思想、方法、知识、技能),将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效融合,辨析概念,分析条件,理透原理,能达到知识与技能协同迁移。

参考文献:

[1]王德胜.化学方法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2]吴俊明,王祖浩,刘知新.化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史培艳

第二篇:关于高三化学复习策略研究

摘要:复习与巩固是我们学习、理解知识并灵活掌握、运用知识的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正因如此,在新授课的基础上,高中阶段学科教学中会专门设置复习课,以带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帮助学生更好、更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具体到高三化学教学来讲,学生将在高三这一年对以往所学习过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归纳,以便为接下来的高考这一人生中的重要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虽然教师们在带领着学生进行复习,但是当前高中化学复习教学的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突出问题,导致实际复习教学质量令人堪忧。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正所谓“学而实习时,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给予我们的启示便是在学习过程中有必要的进行定期复习,以夯实所学知识的基础,搭建完善的知识框架,进而获得更高质量的化学复习效果。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做好化学知识的复习巩固教学工作势在必行。但是,从目前高中化学复习巩固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在化学复习巩固工作践行过程中还有不少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学进度以及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传授时,忽视了做好高中化学的复习巩固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很少带领学生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教师组织开展的复习巩固教学工作流于形式,教师不仅没有意识到做好高中化学的复习巩固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组织开展的一些复习巩固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复习内容空洞无趣,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复习巩固教学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排斥心理。

一、高中化学复习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定位不准确

在实际复习教学中,出现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对化学复习教学定位不准确,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首先,教学重难点不清,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没能将重难点知识深刻理解;其次,部分教师对考试大纲理解不全面,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在考试不涉及的内容上花费时间过多,出现教学顾此失彼,忽略教学重点,使复习教学没有针对性且课堂效率低下,浪费学生时间,加重学习负担。

(二)教学观念落后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部分教师不重视学生感受与进步,认为课堂上教学内容多、练习量大,学生学习效率就高,教学质量就会提高,这种片面理解不利于学生学习和长远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梯度性,常常采用统一标准来衡量学生。忽视了学生个体水平差异,使教学内容缺少梯度性,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对于学习能力强,基础好的学生,他们觉得教学内容简单,没有挑战性,容易在课堂上分散注意力。但是对于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可能会觉得教学内容过于复杂,难度太大,跟不上课堂节奏,由此产生挫败感,降低学习积极性。此外,部分教师布置作业没有对学生学习水平能力进行分类,无法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对学生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三)教学模式单一

高中化学复习课堂上,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每天致力于强化学生基础知识记忆,训练学生解题能力,教学模式单一。只针对知识加以练习,不知道怎样将教学生活化、情景化和问题化,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导致课堂失去活力,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中失去了主观能动性,成了简单的知识容器与训练对象,对其思维能力提升和科学素养没有任何改变。

二、高中化学复习教学优化策略

(一)调整复习思维,引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

高中化学是一门范围广且比较难学的学科,一些学生在课堂学习和探索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陷于虽然学习并掌握了一定的化学知识,但是所学化学知识内容比较杂乱,无法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的局面。而这种局面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化学知识的动力,而且会影响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展开复习巩固工作时,需要重点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归纳,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化学知识结构体系。

(二)拓展复习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复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对于大多数的高中学生来说,复习和巩固之前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是比较枯燥且无趣的,因此,经常会在复习和巩固旧知的过程中出现学生不注意听讲,不认真做复习笔记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高中化学复习巩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适当对现有的一些复习方法和手段进行扩充和优化,采用一些能促进学生主动进行化学知识复习的方法和手段来展开复习巩固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已知知识内容的印象。

(三)挖掘复习内涵,拓展复习内容

复习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完成具体的题目,再由教师进行讲解与分析。复习教学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针对这一情况,无论是高中化学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转变以往“复习 = 习题课”的落后理念,积极挖掘高中化学复习的内涵,不断灵活拓展复习教学的内容,这样一来,复习教学才能真正包容学生以往所学习过的知识,也切实获得推动学生巩固旧知、建立新知的良好效果。

(四)集中整理错题,提高学生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做题的效果

很多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由于缺乏对错题的有效整理和归纳,进而这些问题会一直困扰学生。展开高中化学复习巩固教学工作其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一些化学知识,让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能保证正确率,提高学生做题的效果。由此,教师在展开高中化学的復习巩固教学工作中应集中帮助学生收集一些错题,并进行讲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高中化学复习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改变存在以往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束缚之处,结合学生当前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进行多样性的复习指导和引导,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可以在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中更加高效率地进行知识内容的复习,在脑海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促进学生更加灵活性的应对在高考中遇到的难题。

参考文献

[1]费红刚.例谈高三化学高效复习模式的建构[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18):67-68.

[2]李召平.新时期高考化学复习策略探讨[J].高考,2019(32):143.

作者:孙燕堂

第三篇: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教学的设计

摘 要:有效教學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对有效教学的追求,经历了研究教师人格、师生交往、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教学模式等多个阶段。本文对高三化学有效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提出了定位有效、诊断有效、策略有效、生成有效、评价有效等教学策略。

关键词:化学;复习;有效性;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与个人的教育价值而组织实施的活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中师生共同活动引起的学生身心素质变化,并使之符合预定目的的特性。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学生、教师、环境、内容,四者是共同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系。高三化学复习教学面临的困难有:学生的关注度低;教师感觉到任务重、相比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学科教师的地位低;课时紧压力大;教学内容多、难度大,所以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性的设计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定位有效(目标)

江苏高考化学的特点是选择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非选择题体现了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如:近六年江苏高考化学卷中“有机”的考查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如单独的有机选择题(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部分选择题中的选项(题支)也考查“有机”,非选择题中除了有机综合题外,化工流程题、实验题、计算题、探究题、无机综合、化学综合等多种试题中有时也考查“有机”;“有机题”题中信息呈现的方式主要有图表、文字、数据、符号等。

二、诊断有效(学情)

复习前进行诊断是准备复习的基础,只有了解学生的需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做或减少复习教学中的无用功。复习后的诊断是检测复习效果的重要举措,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复习思路,改善复习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手段和教学重点。常见诊断方法有:(1)检查诊断法:检查诊断法主要是解决学生需要我们教什么的问题。(2)观察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主要是解决学生需要我们怎样教的问题。要有明确的主题、恰当的内容、关注的问题。(3)书面调查法:书面调查法主要是解决学的效果怎么样的问题。通过默写、小练笔、练习等形式。(4)问题记录法:每一次批改作业,记下作业的主题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姓名和人数,及错误原因分析,以利于下阶段”难点突破“有的放矢。例如:有机化学复习前可以检测学生对以下知识的掌握情况,常见的有机代表物与氢气、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新制氢氧化铜能否反应,诊断学生对常见有机代表物化学性质的掌握程度。或安排相关知识的复习前的检测,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三、策略有效(教法)

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的出处是提高复习有效性的一种重要举措。研究高考试题的出处是揣摩命题者意图,了解命题方式的重要方面。如2010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以水氯镁石为原料制取碱式碳酸镁的主要流程,资料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4年第10期徐徽等的《盐湖水氯镁石制取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把其中一段长约350字的描述变为流程图。

2010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钡盐取材于《无机盐工业》1982年第08期《钡泥制硝酸钡的研制》。把其中一段长约250字的描述变为流程图。复习化工流程试题需重视构建以“化学反应”为核心的思维导图。化学反应关注反应的原理、文字表述、符号表示、宏观现象、微观解释,还应关注反应条件的实现、反应速率的控制、反应限度的达成。同时此类试题侧重工业生产角度,需关注生产的安全、生产的效益、生产的价值(目的)、生产中需要的能耗、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对反应设备、反应中实际操作等。

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和变化也是提高复习有效性的重要举措。例如:近年来有关离子浓度关系的试题有以下特点:选项中包含两等式、两不等式(大小比较),双选居多,热点的单一物质为Na2CO3、NaHCO3、NaHA;热点的混合物(物质混合先考虑反应)有CH3COOH和NaOH、NaHCO3和NaOH、HA和NaOH、CH3COOH和CH3COONa等。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是学生学习和高考复习中的一个难点,在复习中可以采用题组教学,以期突破难点。如比较CH3COONa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变式1:等浓度、等体积的CH3COONa与NaOH混合后,试比较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变式2:等浓度、等体积的CH3COONa与CH3COOH混合后,溶液呈酸性,试比较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变式3:CH3COONa与CH3COOH混合后,溶液呈酸性,试比较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变式4:CH3COONa与CH3COOH混合后,溶液呈碱性,试比较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变式5:CH3COONa与CH3COOH混合后,溶液呈中性,试比较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变式6:1mol/L CH3COONa溶液200mL与1mol/L HCl 100mL混合,试比较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通过题组训练,可以让学生感受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更是培养学生微粒观的重要措施。

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的创新,带动教学行为和教学意识的创新。打破传统的三轮复习教学模式,改为二轮复习模式,第一轮为系统复习+小专题,第二轮为难点突破+综合训练。复习模式从精讲多练、精讲精练转变为少讲多学,重视知识重构、知识应用,内化、建构,强调化学学科特征思维方式:宏观看现象、微观找解释、用符号表征。化学学科与其它学科考试相比,化学学科创新性体现得更为充分。高考化学学科试题中经常考查陌生物质,如2011年出现了4种陌生的无机物,2012年出现了4种陌生的无机物,2013年出现了7种陌生的无机物,2014年出现了7种陌生的无机物,2015年,2016年也出现多种陌生的无机物。高考试题中考查的有机物则大多是陌生物质。对常见知识的“意外”也是体现创新性的一个方面。如2013年与2015年出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变大后变小物质的分离问题,2014年硫化氢分解得到H2和S2,2011年水高温下分解得到氢原子和氧原子等。复习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视复习中知识体系的建构,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变化中寻找规律,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如根据下列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有关规律(题目略)。可以总结出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强酸制弱酸等以强制弱规律、不挥发性物质制挥发性物质、可溶物制备不溶性或微溶性物质等。

实验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值得研究。实验为化学研究的基础方法,更可体现化学研究的探究性,在实验中可以发现很多生成性的问题,还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如电离与水解复习中的DIS实验的运用。

四、生成有效(学法)

葉澜教授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教学中的生成包括:互动中生成,实验中生成,意外中生成,交流中生成,探究中生成等。对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学生经常错写出产物氢气,初中经常用酸作为氧化剂,高中化学中多种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氢离子,因此高中化学中还原产物往往不再是氢气。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是提高复习有效性的基础。提高学生记忆水平的方法有:形成知识网络,优化记忆;突出关键点,浓缩记忆;通过分析对比,理解记忆;形象比喻,增强记忆;传授口诀韵语,灵活记忆;前后联想,巩固记忆等。

五、评价有效(效果)

教学的评价既包括对课堂中学生行为的评价,也包括对作业、测验的评价。课堂中的评价注意正面引导,避免产生负面效应。作业和测试中的评价做到及时性、针对性、反思性等。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能促进学生自觉完成知识的建构,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对学科方法的认识,更可促进学生对化学学科和化学教师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布鲁纳.邵瑞珍等译.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作者:周存军

第四篇:高三化学复习课有效教学策略

【摘 要】高中化学复习策略的研究与入学考试的改革和新课程概念的实施紧密相关。为了提高高考复习的效率并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本文在新课程概念的指导下,着重于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技能的转变,著重于学生的教育。为高中化学复习课程提供教学策略,为高三化学复习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意见。只有当效率作为一种价值渗透到教师和学生的心中时,采取实际行动才能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才会对学生学习化学有适当的影响。除了学生珍惜时间和解决学习问题外,学生还应专注于技术、策略和技能,并用一半的努力获得更多的成果。为了帮助大量准备入读大学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令人满意的入学成绩,根据多年的教师教学经验总结了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

看一下最近高考的详细化学试题,说一般的试题并不困难,反映了教科书所涵盖的知识。因此,高三化学概述必须与三项有效内容保持一致:基本知识、逻辑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的第一阶段是复习和组织基础学科知识,教师应对其进行系统化和深化教学,以了解基础学科知识以及与学科知识网络的接口。审查的内容应彻底而全面,即实现学生对化学知识积极复习的目标。

1.对该主题进行复习以提高教学效果

对较旧化学方法的概述既简短又困难。多年的经验表明,一种可能的方法是复习该主题。关于新课程的入学考试,教师在确定入学考试的主题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教材的基本知识和主要主题是什么?弱势的学生链在哪里?主题中是否反映了对考试计划的更改?学生知识体系的转变程度和规律性是什么?进行练习时应强调哪些方面?如何在学生复习和回答标准化方面实现流利?如何设定课堂教学的目标,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项目审查期间的关键?总结学生的复习情况,现阶段的复习主要涉及以下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材料结构,元素的周期性定律,材料含量,阿伏加德罗定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应用,电解质溶液和pH,离子共存,电化学和离子浓度比较,钠、镁、铝、铜、铁、卤素、氧基、氮基、硅碳、无机衍生物,有机合成,异构化问题,物质识别,分离和纯化,基本化学实验操作和气体制备,化学实验计划,化学和STS设计和评估。“一个案例”,“两个练习”和“三个变化”可用于实现每个主题的目标。“一个案例”是为知识的关键点设计一个典型的问题示例,以帮助学生复习和总结规则,并由教师指导问题的检查;“第二种实践”是通过类推创建类似的实践;“三个变化”是教学选项,平均扩展,迁移以及同时渗透标准化考试和答案说明。

2.注意对高考之前问题的解释

进入大学的问题反映了入学考试的要求。它不仅反映了入学考试的范围和主要科目,而且还显示了入学考试的类型和特点。它变成了复习训练的“隐形棒”。从近年来对科学综合考试问题的测验情况来看,化学学科知识的测验不可能是全面的,而是一步步地反映了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同时进行的时间体现了“伟大”、“科学”全面的科学考试概念。那么如何正确使用以前的高考题呢?

特别是,教师需要从先前的化学高考问题中选择典型问题作为课堂复习教学的示例,帮助学生分析学生经常复习基本化学知识并回答大学录取问题,并实际复习“双基础”高考要求。近年来,美国国立化学学院的入学考试提出了许多与知识转移技能有关的问题。测试的某些知识是课程和教科书未涵盖的内容。学生在考试期间只能阅读课文,以得出适当的结论。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话题。在学生的复习中,教师应该汇集相关的知识点,以高考试题为例,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理解试题的含义,如何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教会学生如何表现。这样的“信息问题”。

其次,教师还仔细比较和分析了自2000年以来的每次高考化学问题,发现有十多个知识点已被重新检查,例如,计算材料的质量和数量,颗粒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和还原的可能性等等。有些科目甚至参加年度考试,并且问题的类型非常相似。

由于具有重复性的入学基础知识,教师不仅反复提醒学生注意其实施,而且还通过作业、特殊测试和广泛的教学以各种角度使学生重复学习,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3.发展思维和技能

思维能力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复习教学应侧重于思维发展,教师应认真设计化学实验和化学问题,创建复习教学方案,积极思考,梳理和总结知识,应根据知识结构来完成;分析和解释实例应是进行全面思考和关注的时间和空间。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在记忆模拟,转移应用,论证创新,空间想象力,最佳估计和快速准确的计算中仔细选择练习,以培养和发展思维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强调化学审查方法的准则。在复习的第一阶段,教师应在对教材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阅读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分类和归纳,并考虑到每一本书章节的知识网络图部分摘要的知识结构;教科书各部分之间的知识网络应基于内部交流和立法,以形成高中化学知识系统和网络,以便学生可以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并通过应用解决化学问题。使用“结构-地方-性质”,“原理-装置-作用-现象-结论-分析-评估”,“类比,逻辑推理”,“实验研究”,“思想建模”(将抽象化学问题转化为数学等价关系)并使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它们和其他学习化学的方法,让学生复习和掌握化学知识,并提高该学科的四个核心能力。

技能培训应分步进行。第一轮审查教师应基于介入几个小主题的主要知识,重点是某些个人技能的教学和发展,例如:鼓励学生编写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离子浓度求解;鼓励学生编写热化学方程式,推导无机化合物性质。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一,二,三,四),化学实验中实验原理的设计,仪器的设计,操作方法的设计,有机异构体的推导(有限和无限),有机官能团的有机分子式的确定团体等为了实现全面的多技能发展,复习的第一阶段教师不应太苛刻,也不要在一段时间内过分苛刻,这将减少学生学习的动力。

简而言之,为三年级的高中做准备和复习绝不是一件简单的时间,精力和设定目标的过程,要进行大量的锻炼。在复习教学中,教师需要对科目复习难度的范围,深度有深刻的了解,并且始终遵循基于“考试计划”和“考试说明”的方法来解释复习要求。对于学生来说,这可以提高入学考试的紧迫性,激发学生准备考试的信心和士气,同时考虑到高考的知识,技能和对高考问题的熟悉程度。教师应准备学生适应问题的范围和完成问题的速度,使学生通过了解复习的方向并解决关键问题,学生一定会获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王金梅.探究高三化学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5):158.

[2]王金海,张伟.高中化学复习课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3):108-109+118.

[3]张东明.新时期高考化学复习的几点建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7):18-19.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华侨中学)

作者:钟桂红

第五篇:如何有效进行高三化学后期复习

高三化学复习大多数学校采用三轮复习。在春节后的一段时间内因为需要二轮、三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后期复习往往失去计划性,出现盲目性。如何搞好高三化学后期的复习呢?我在此根据教学经验谈一些看法,供师生参考。

总的原则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对科学术语和基本概念的了解;二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了解;三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了解。化学新课程也体现了这三个方面。所以我们应仍以中学化学知识为载体,充分运用科学的方法,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升华,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搞好高三化学的复习。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研读考纲,细化标准,把握高考的方向性。

精心研读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与江苏省高中化学教学要求,把握高考方向十分重要,必考内容能力要求不封顶,选择题重在基础,覆盖面广,新颖灵活,难度不能太大;非选择题侧重基础,有一定难度,注意深广度。选考内容能力要求不能太高,重点突出,不偏不难,基础灵活。

二、知识习题化,夯实知识的基础性。

化学虽属于理科,但知识之琐碎是其他理科不可比拟的,需要理解记忆的知识很多。在第一轮复习中学生往往不能达到完全掌握,如果单纯从知识点去复习,一是时间上不允许,二是效率不高。因此第一轮复习后,教师要精选习题,重点抓专题训练与精讲,使学生在练习中记忆。教师精讲也尤其重要。教师应通过精讲,在提高学生审题、分析思维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记忆、归纳记忆、比较记忆。学生要加强错题反馈,在错题反馈中理解记忆知识,提高自己的审题、分析思维能力。

三、归纳类比化,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对于易懂难记,易错易混淆的知识,教师通过归纳类比、抽象化和具体化相结合的方法,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如在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中,像钠、镁、铝等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可以列表对比;具有连续氧化的性质的物质有:单质钠、碳、氮气、硫,化合物氨气、乙烯、乙醇等。对于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元素、原子、核素,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等重要概念,学生都可以通过归纳类比掌握概念和重要规律。

四、知识网络化,提高思维的全局性。

无论是元素及其化合物,还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甚至是化学实验,很多的知识点学生都有易混难记,抽象难理解,孤立难联系的感觉。若在二轮复习中我们将其纵向、横向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系统化,就有利于学生有序储存,全局掌握,从而正确辨认、再现、复述,及时调用和重组。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反应式可以从化学反应类型上使之系统化;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以从物质的分类入手,以原子结构,物质结构作为指导,以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化学实验为线索使知识网络化形成一个框架,纵横统摄起来,这样知识点就不显得琐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解推断题的能力。

五、一题多解多变化,知识迁移化,提高思维的严密性。

在二轮的训练和评讲中,对于一些开放性试题和信息试题师生要引起重视,这是每年高考的必考试题,因为它们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信息知识的辨认、重组、再现和课本知识的迁移能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与多变,学会题目中出现的新物质能在课本中能找到它的影子。如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这个实验题,以通过影响醋酸电离平衡的移动,一定浓度醋酸溶液的pH值计算,醋酸钠的水解,以及和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等原理可以寻找出多种解题方法。带有图像的计算题既可以用化学方面的知识逐步分析推理,又可以用数学函数的含义来求解。再如许多物质和水反应的性质其实和盐类的水解、卤代烃的水解一样,从化学方程式看都是互相交换成分,共同的特点是带正电荷的结合-OH或OH-,带负电荷的结合-H或H+。这样对氢化钠、氮化镁、碳化铝、四氯化硅等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就容易理解书写,实现知识的迁移,从而对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提高思维的严密性。

六、思维定势化,提高解题的有序性。

世上万物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在学习中也是如此,对每个知识点的考查可以从不同角度考查。目前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搞题海战术,虽然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习成绩和能力,但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个别学生越学越糊涂,成绩下滑,其原因是没有抓住解题的有效方法。实际上同一类题型有一定的思维模式。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首先根据氧化剂、还原剂判断出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然后分析是否有介质(酸、碱、水)参与反应,再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综合实验题解题的基本步骤是:先搞清楚实验目的,根据题意分析实验原理的科学性,逐步探讨操作的可行性、简便性,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环保性,明白或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过程,最后解答题中提出的问题。再如,化学计算解题的基本思维模式:题示信息+基本知识+逻辑思维。其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步骤:(1)认真阅读,挖掘题示信息;(2)灵活运用,运用基础知识;(3)充分思考,形成解题思路。解答具体问题时,强化数学意思、转化意思、分类讨论意思,从而寻找出关系式法、守恒法、差量法、十字交叉法、假设法、极限法、图像分析法等解题方法和技巧。在此强调:定勢思维不能一味去追求,否则会带来解题的局限性。

七、感受STS,提高解题的创新性。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重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联系。因此STS教育既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非常有效的方法。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也融入了STS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学生的创新性。所以在复习中不能离开STS教育。例如复习氮族元素时,教师可以从氮气的性质和用途入手分析:氮气对人类,对整个生物圈,从古代到现代有哪些贡献和危害?这些是如何引起的,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什么联系?在复习化学反应能量的变化时,教师可以结合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形式与科学水平的变化和发展,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通过题目出现燃料的种类、性能、发热量,以及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从化学角度探究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这些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大有好处。

作者:范守潘

上一篇:个人理财业务论文下一篇:高校计算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