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标准

2023-0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标准

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批评标准研究

文学批评,即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分析及评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作者对文学的理解以及在文学创作上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读者对文学的鉴赏力。因此,适当的文学批评可以对文学作品作出正确的引导,提升社会大众的艺术品位,从而促进社会和时代审美标准的形成。现阶段,中国对现当代通俗文学批评标准的建构仍然研究较浅,科学的文学批评标准还未形成。

一、文学批评标准研究现状

所谓文学批评标准,主要是指对语言、艺术、文学等所有艺术门类进行客观批评,因此亦被称为文艺批评标准。在实际批评中,涵盖内容与门类较多。纵观文学理论发展,批评标准以文艺观念和文学观念为基础,是衡量当代通俗文学作品的准绳,因此具有不同流派和取向之争。从基于现当代通俗文学的批评标准和研究现状来看,现代文学批评史主要侧重四个方面,分别为美学、文学历史、道德以及社会与政治批评。结合文学理论,引出的重要理论问题是真、善、美的逻辑关系或是真、善、美中哪个为轴心,而对于真、善、美而言,其实际分别对应着三个取向,即人生价值、教育或道德价值以及审美价值。因此,在文学批评标准研究领域出现了哪个取向作为现当代通俗文学批评标准之根本的讨论。

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在面对现当代通俗文学道德标准问题时,“善”应为真、善、美关系的轴心。但是,相似的讨论也自然可推理出,面对现当代通俗文学美学标准问题时以“美”作为真、善、美关系的轴心,以及以“真”作为真、善、美关系轴心的相关讨论与表述。该问题在现当代通俗文学伦理维度更为突出,比如《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中以方法论角度论述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整合伦理学、文学研究方法等的批评方法。在辩证阐释文学史、文学描写的道德现象的同时,还要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下的道德价值观念进行价值判断,利用科学标准进行文学批评,从而得到相对准确的现当代文学批评结果。此外,也有以现当代通俗文学审美品性为基础的文学批评标准研究理论,比如《文学批评标准新论》中明确阐述了文学作品审美品性的时代性,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文学审美品性应更为鲜活和突出。由此可见,在对现当代通俗文学进行批评时,要走出二十世纪的发展桎梏,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与要求,使现当代通俗文学批评标准更要符合当下的时代内涵和审美特征,更新批评标准。因而,从这些现当代通俗文学批评标准研究结论来看,此类文学的批评标准逻辑均为选取真、善、美之一,批评标准新论出现也是因为该批评逻辑和时代发展的进步。

二、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特征

一是,属于大众文化范畴。中国的通俗文学大部分是将儒家的道德文化作为中心思想,将释、道等传统文化观念作为世俗的评判标准,本质上具有大众文化的所有特征。因此,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在通俗文学中,作家们往往在意的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笔下的作品大多表现人物的生活细节和生活作风,并不在意国家体制或政治问题,因为作家们认为一个人的小节是与治理国家等大节紧密相连的。在国家的发展历程中,由于通俗文学反映了一个时期市民阶层的真实诉求,所以市民阶层的性质和需求通常决定通俗文学的基本性质,也因此将通俗文学列为大众文化范畴。

二是,具有强烈的媒体意识。通俗文学具有一定的传播行为及传播效果,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逐渐在现代社会中呈现出爆发式的状态。因此,可以说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具有强烈的媒体意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黄金十年”,在这期间所有的通俗文学作品全部由书局主办,通俗文学期刊的连载发表成为当时书局主要的营销模式,通俗文学的影响力迅速在我国扩展。大众媒体能够不断扩大、延伸通俗文学的影响力,现当代通俗文学通过众多大众媒体的改编,根据时代不同的美学特征以及读者的需求,形成众多名称统一的不同文类和不同版本。因此,也可以将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称之为媒体的文学。

三是,具有一定的市场行为。现当代的通俗文学逐渐与现代报刊同步并行,由于报刊的发行及传播是一种市场行为,所以致使通俗文学也成为一种市场行为,并具有一定的商业性质,越来越多的作家将写作当成一种职业,也就是后来出现的“职业作家”这一称呼。随着作家成为一种职业,其创作目的也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就使文学创作变为一种市场运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创作思路及创作手法,越来越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失去了原有的味道。现当代通俗文学的市场运作通常体现在广告轰炸,这些作品经过市场的运作,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文学上的表达,更多是成为生产中的商品,文学色彩逐渐淡化。因此,市场运作虽然是通俗文学赖以生存的源泉,能够带来更多的活力,但也伴随着很多泡沫。

然后,具有一定的传承性质。通俗小说其实是类型小说,不论类型和名称的多样化,其中的美学内涵仍然具有很强的传承性。中国通俗小说的类型化使其故事情节的结构更加程序化。虽然不同时期其程序化会有所改变,但大体思路是不会改变的,这也决定了通俗小说情节的表达方式是通过讲故事得以实现的,也就是以事件的叠加来构成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因此,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通俗小说事件的离奇与情节的曲折成为既定的美学套路,在形式风格上具有很浓烈的传承性质。

最后,当代社会的世俗阅读。通俗文学一般追求读者的最大化,力求覆盖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也可以说通俗文学是“大众读本”,也是当代社会的世俗阅读。大众是现当代通俗文学的主要读者群体,读者从作品中的悲欢离合来感受精神的愉悦与人生的共鸣,读的虽然是作品本身,但体会的却是自我。不论通俗文学的读者怎樣变换,其基本形态和市场诉求无法改变,因此才将通俗文学的阅读称之为“世俗阅读”。

三、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批评标准

(一)传统标准

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批评标准通常分为不自觉与自觉两方面,不自觉就是在我们接收到各种传统的标准时,我们会运用这些标准去衡量身边的人或事物,并且对这些标准深信不疑;自觉就是我们修正了各种传统的标准并且采用外界的各种标准。朱自清在论述中国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时,提出“标准”与“尺度”两个概念,其中“标准”就是人们不自觉的文学批评,具有一定的原则性;“尺度”即人们自觉的文学批评,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由于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的批评标准原则建立在通俗文学不变的性质特征上,是类型化、模式化的文本,将我国文化从古至今一脉相承。因此,对中国通俗文学“标准”与“尺度”进行分析,本质上是对通俗文学批评方法论的辨析,表明批评者不能够用其他作品的批评方法对通俗文学进行分析,需要具备不同的适应性,只有有别于其他文类,才能够确保通俗文学批评具备有效性。

(二)文化标准

由于通俗文学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因此大众文化元素也成了通俗文学的批评标准。首先,在公共道德方面。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体系规范了做人的道德标准,在通俗文学中也有“好人”与“坏人”之分,但通俗文学不能以人性是否表达得淋漓尽致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也不能将某人的意见作为评判标准。其次,是公共空间方面。由于通俗文学具有强烈的媒体意识,会充分地利用公共媒介以获得更大的活力。因此,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占据更多的公共空间,通俗文学在各大媒介中流动,也随之产生很多泡沫。再次,是公共文本方面。通俗文学的文本需要与读者产生共鸣,作家们通过戏剧性的情节、夸大的煽情以及平白的语言,刺激着读者。因此,对通俗文学的评判,需要考虑到其存在的意义与必然性,教会读者如何更好地辨别。最后,是公共评价方面。当前对通俗文学的评价充满了情绪化与粗鄙色彩,虽然不能将这些评价一律抹杀,但还是需要从中分析出能够让通俗文学文本得以创新和创作的动力,使中国的通俗文学注入新鲜活力。

(三)市场标准

基于新时代网络、报刊以及电子书的发展,为当代通俗文学作品提供了更为广泛的传播途径,在此条件之下,大众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程度以及其占有的市场行情,也成了新时期对中国当代通俗文学批评标准之一。读者即市场,当代通俗文学是介于鄙俗文学和高雅文学之间的一种文学形式,在它之上的高雅文学不以取悦读者为目标,注重精神上的创造以及传播其作者的能量思想。而鄙俗文学,则是不择手段地去取悦读者。当代通俗文学作为中间层次,则应该有选择性、有目的性、有条件地去取悦读者。在市场批评标准中,通俗文学能够在保留文学手段以及文学品格之下,极大程度上满足大众消遣休闲以及娱乐调情的功能,此项也成了其重要的批评准则之一。在文学市场的竞争过程中,通俗文学应具备较强的流动性,其题材和内容应能被大众快速接受,而“畅销读物”也是通俗文学成功的一种标签,所以评估通俗文学的价值要参考市场标准。

(四)历史标准

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需要基于历史的视角进行评判,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只有依据当时特定的文化情境及历史环境才能够充分地理解相应时期的文学作品。因此,通俗文学活动的创作主体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其文学结构及批判主体都基于一定历史文化的背景,在开展通俗文学的批判时应当具有相应的历史标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将通俗文学作品进行美学与历史两种视角的评价,既体现文学作品的特殊规律,也体现了历史的普遍规律,从而实现特殊规律与普遍规律的统一。文学评价者可以将中国现当代的通俗文学作品视为一种关联性的历史,展现不同时期人类生存与生活过程的历史,在研究一部文学作品时,必须能够指出该作品在其产生的时代下所发挥的价值,也就是对通俗文学批评的历史标准是对其进行历史性的思考,从通俗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诠释文学作品的价值,并对现当代作家通俗文学作品的历史位置与艺术价值作出科学的评价。

(五)时代标准

时代标准,从本质上来讲是通俗文学批评的社会生成性标准,不是由权威形成的批评标准,而是基于时代变化下众多的批评主体凝聚而成的标准。任何的文学作品都是基于一定的时代背景而创作的,通俗文学更是如此,对通俗文学作品的创作、传播以及批评都需要具有时代性,任何批评主体都不可能脱离时代的规定。文学批评者在阅读通俗文学作品时需要具备“时代的眼睛”,在具体的生理意义上需要具备“时代的眼睛”,在想象文學作品时需要具备“时代的眼睛”,因为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伦理道德标准,不能对不同时代的作品秉持相同的批评标准,需要不断变化批评标准,才能确保对通俗文学的评判评价维持科学性。对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的批评就是在作品的结构中剖析其创作意图,将伦理道德通过隐晦的形式蕴藏在文学作品之中,而文学批评需要在时代标准下审视作者创作意图的时代性。

(六)审美标准

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的审美批评标准,其实是人们普遍遵循的一个批评标准,同时也受到批评主体的主观意愿影响。批评者通过审美标准进行通俗作品的评判,需要脱离概念化的体悟形态,高度重视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真正将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对象来进行评价和分析。批评者需要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积累审美经验,将真、善、美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批评主体自身的审美标准去衡量通俗作品的审美价值,根据中国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以及时代特征进行综合性的判断。不论何种文学活动,都是一种审美活动,可以让人们暂时摆脱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进入理想、超脱的状态中,文学作品的结构往往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刻画,而是对理想世界的审美想象。因此,需要批评者在审美标准中充分地诠释通俗文学作品在预设目的中的现实合理性以及理想审美转化的文学价值。

综上所述,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批评普遍滞后,辨析并认真思考通俗文学的批评标准问题,梳理中国自现代以来通俗文学批评标准提出的历史语境变迁,分析我国不同社会角色的评论者对批评标准的制定与表述,以此来构建出合理的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的批评标准,让通俗文学成为我国现当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条通俗文学的路径上精准发现其问题,从而作出有效的批评。

作者:张校铭

第2篇: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多维性

我国的网络文学已然成为一种世界特有的文学奇观,这种奇观表现为网络作品的浩瀚与种类的繁杂。这种特有的网络文学奇观,催生了与之相适应的网络文学批评,诚如黄鸣奋指出的那样,我国以网络文学为批评对象的论著(印刷版)的数量超过任何一个西方国家。[1]网络文学批评是崭新的批评方式,在富有大众化和传媒化的批评语境中,评判网络文学的标准正处在不断犹疑当中,其批评标准的多维性在不同的层面定位。随着海量网络文学批评的产生,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在多维层面中得以确立,并不断地被完善。

一、网络文学批评标准显现于对作品的肯定与否定的评判中

自网络文学产生后,网络文学批评就形影而随,“网络文学热”最终打破了批评界的“沉默”。曾经因为对网络文学不熟悉而一度对网络文学持观望、怀疑态度的传统文学批评者开始以理性的方式来观照和审视网络作品,有从具体作品入手研判的,也有从宏观上探析网络文学发展的。很多对当代文学有敏锐观察力的批评家、作家就网络文学发表了看法,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依据各自的批评标准,围绕网络文学进行阐述,由于立场与标准的不同,他们阐述的侧重点各不一样。但正是这些批评者对网络文学的及时介入,正是他们的筚路蓝缕,网络文学批评才与其创作一样,形成蔚然大观,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在各种争鸣中显现出来。

网络文学批评真正兴盛起来是在2000年以后,此时国内各大文学网站开始建立,培育了一大批网络写手,他们的作品迅速在网络上走红,不但吸引了传统文学批评界的进一步关注,而且吸引了更多的普通读者参与进来,这种局面使得网络文学批评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批评理论和批评观念,而是朝着更加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2004年前后,网络文学产业化取得了重大发展,网络文学的商业化运作模式进一步成熟,网络文学批评开始与付费阅读相挂钩。2005年以后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开始增设博客,很多文学批评家开始利用个人博客对网络文学进行批评,同时众多文学网站开始开设评论专区,极大地方便了网络文学批评及时发出声音,扩大了网络文学批评群体。现代媒介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了网络文学批评的权力位移和发展方向。在商业与现代媒介的合谋下,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变得更加纷繁复杂。

比如有用五四时期的文学标准来否定网络文学价值的,邱华栋认为网络文学绝大部分是文字垃圾,他认为,现在的网络文学,都是武侠、穿越、搞笑、鸳鸯蝴蝶、恐怖、黑幕、侦破等,这都是五四时期鲁迅、陈独秀所反对的东西,所以网络作品都是比较低级的东西。他认为文学与媒介的关系不大,无论是过去刻在石头上的、写在丝绸上的、印在纸上的,还是现在打字在电脑里的东西,只有非文学和文学的区分,因为文学只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不是以媒介来划分的,而现在的网络文学绝大部分都不是文学,是文字和文字垃圾。他对《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被评选为最近十年最“伟大”的网络小说不以为然,嘲讽道:“这么一个东东,竟然是‘最伟大’的,可见网络文学发育水平之低下。”[2]他的观点有偏颇之处,网络文学并不是单纯的发表形式的改变,媒体给文学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是显而易见的,文学的构思、题材在现代技术的介入下,都有新的变化,无视这种变化将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深刻变革隔靴搔痒。网络文学有质量低下的,但绝不缺少成为经典可能的作品,以一种单纯的题材来判断网络文学的整体,会一叶障目,其批评标准显得呆滞而古旧了。

更多的批评家深入到网络文学现场,对网络文学进行了细致的观察。2010年马季评述了网络小说十年10部作品,包括《悟空传》、《此间的少年》、《英雄志》、《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诛仙》、《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明朝那些事儿》、《鬼吹灯》、《杜拉拉升职记》、《盘龙》等,他认为以上10部网络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走寻常路,富有创新精神。这种创新精神,从根本上说,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发生了巨变,真正的断裂已经产生。而传统作家没有经历这种巨变,一部分人被淘汰出局,是极其正常的现象。网络文学在新世纪的作用,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来。他提出,对于网络小说创作,一定要持宽容的态度,鼓励创新,允许犯错。这种要求,同时也适应传统写作。[3]马季在批评网络文学时,其核心标准是强调了创新精神,所以,他对商业化导致网络文学大量文本复制的跟风现象表示强烈的担忧,呼吁对极少部分原创性作品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更多的年轻学人因为阅读兴趣使然,更热衷于具体的网络文学作品分析,间接地表述了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如河北师范大学张萱2012年硕士论文《网络女性言情小说初探》,抓住媒介技术与文学结合产生的新变,观察到网络女性言情小说在商业的裹挟下产业化产生的困境,认为网络女性言情小说文本精品少,阅读秩序乱。还有陕西师范大学李珏君2012年硕士论文《网络女性原创写作研究——以盛大公司“红袖添香”网为例》、阮崇友《论〈明朝那些事儿〉的叙述手法》等,这些论者以具体的网络作品入手,进行个案剖析。这些年轻的学人注意到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在批评过程中也注意运用与网络文学相适应的批评方法,但其共同的弊端是批评标准游离于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之间,一方面认可网络文学有着自身的艺术特征,另一方面又以传统文学批评的标准来套网络文学,以寻找网络文学的“不足”,这种标准的游离,导致其批评缺乏深刻性,流于平泛。

无论以何种标准来批评网络文学,对于从“自由表达阶段”、“出版业主导利益阶段”步入到“网站直接利益阶段”的网络文学来说,网络文学批评在推荐网络作品、发掘网络写手、促进网络文学的传播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网络文学批评成了网络媒体组织、策划和引导网络文学生产的有效手段。在这一过程中,网络文学批评弥补了传统批评的“失语”境况,为网络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且,在形形色色的批评话语中,网络文学批评的标准也逐渐被意识到,或隐或显地在批评话语中体现出来。

二、网络文学批评标准争议于传统与创新之辩

在进行网络文学批评时,理论界意识到批评标准必不可少。网络文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学范式,其批评标准需要重新建立。

但要建立什么样的批评标准,却有秉承传统与寻求创新之辩。一方面,网络文学是以“文学”身份而存在,以传统文学批评标准来衡量与评判是应有之义;另一方面,网络文学不只是一个发表平台的改变,而是完全超越了传统文学固有的范式,重新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批评标准也是理所当然。网络文学批评究竟要持何种标准,理论界莫衷一是。

欧阳友权于2001年网络文学正在发轫阶段时,提出了网络文学原创性的标准。他认为,如果仅仅把传统的文学搬进网络中,那么,这只具有传播学和文献学意义。而真正的网络文学,其特色和优势在于作品的原创性。他指出,网络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最根本的标志是那些把文字与视频、音频结合起来制作超媒体、超文本链接式的作品,网络文学批评要抓住原创性这个根。[4]2002年,欧阳友权对网络文学批评增加了“人文精神意义”的标准。他认为网络文学具有不加掩饰的本色情感和真情实感特征,网络文学形成了纪实性、写真性的情感宣泄模式,张扬了世俗化、人性化的泛情主义。网络文学是对“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传统“孔颜人格”的一种反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文人中“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流弊,消除了“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式的感情蕴藉方式,网络文学与含蓄温婉的传统审美标准大相径庭。[5]欧阳友权在网络文学初发阶段,把握到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情感抒发上的区别,他透过网络文学的情感模式,以“人文意义”作为网络文学的核心价值,也作为网络文学批评需要坚守的标准,考察网络文学的优劣,主要就是要考察其是否对人的生命力进行一种肯定和释放,是否对人的个性活力、生命欲求进行善待和高扬,是否具有积极的人文精神意义。[5]

同在2002年,黄鸣奋提出网络文学批评要以超文本为基础而构建。黄鸣奋认为传统文学批评是以线性文本为基础而构建的,传统文学批评的主要材料来自线性文本,主要成果采用线性文本表述,传统文学批评的单向性、径直性与稳态性体现了线性文本的特点。而网络文学批评要有交互性、交叉性和动态性为内涵的超文本理念,要建构这种超文本的网络文学批评主要有三种思路:其一,运用超文本理念研究传统美学命题;其二,运用传统美学理念研究超文本命题;其三,运用超文本理念研究超文本命题。黄鸣奋自认为“最有价值的自然是第三种”。[6]但如何操作,黄鸣奋没有细说。黄鸣奋所说的第三种超文本批评过于理想化,难以指导批评实践。也许黄鸣奋意识到了超文本批评理念难以被理论界接受,两年后的2004年,他把网络文学批评又引向了传统文学批评的套路,提出网络文学批评既要向后现代文化汲取营养,又要向前现代社会寻找根源。他认为,着眼于后现代文化,可以移用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的种种理念来阐释网络文学,着眼于前现代社会,可让网络文学研究与本土传统文论接轨,找到沟通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的契机。[7]这种模棱两可的批评源泉,反而混乱了网络文学批评标准,重又落入到传统文学批评的桎梏。

随着对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进一步探讨,王艳于2011年通过考察西方网络文学批评现状,以它山之石引发思考。艾斯本·阿塞斯于1997年出版《制动文本:对遍历文学的透视》,提出了“制动文本”理论,将文学批评领域扩展到超文本小说、数码诗甚至电子游戏和复杂的计算机程序,解释了早期网络文学理论家所无法解释的文本现象,为网络文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对其后的网络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制动文本”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的批评理论来阐释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新的文学形式,但“制动文本”理论考察网络文学的标准更多地放在文本的形式上,忽略了文本的具体内容,这对于文学批评来说,是舍本求末了。王艳指出,继阿塞斯之后,西方各种网络文学研究方法层出不穷,批评界分别从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社会学和接受美学等视角对网络文学进行分析和阐释,由此出现了西方网络文学研究的高潮。海利斯2008年出版的《电子文学》是近年西方网络文学理论研究的一部力作。海利斯认为网络文学经过“第一代”网络文学之后,“第二代”网络文学于1995年出现,“第二代”网络文学不仅包括文字、图像,还包括声音、音乐、动画、短片等视听形式。网络文学是文字、声音、图像、图片、动画、数码摄影和影视剪辑等多种媒介的完美结合。[8]但如何对这种新型的“第二代”网络文学进行有效的批评,海利斯并没有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与标准。通过王艳的考察,西方网络文学批评虽然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但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批评理论和阐释方法,这一点与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相类似。

三、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合谋于商业与技术之维

由于网络文学是商业与技术合谋下的产物,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就逃脱不了商业与技术的影响。陈奇佳2013年提出网络文学批评应当从产业角度入手的观点就是印证。陈奇佳指出,文学批评家在媒体的市场运作模式下,文学批评相应地产生了市场化转型。在媒体商业运作的影响下,网络文学批评家的身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传统的文学批评家作为文学批评的主体,追求文学批评的文学性和审美性,而网络文学批评家在注重文学批评的学术性之外还要考察作品的商业价值和市场价值,网络文学批评被赋予了市场经济的商业意义。“不管是影视剧还是动漫剧本写作,都需要批评家有针对性地在网络文学中发现、评价和挖掘其中相应的能够产业化的成分。”[9]网络文学批评被打上商业印记之后,批评家选择批评文本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所在媒体的商业驱动力,网络文学批评化身为商业生产者,这使得批评标准变得更加多元而复杂。

网络文学批评以市场化为重要考量因素,就会出现文学批评的“媒体化”转向问题。网络文学批评将有意识地为媒体的点击量或发行量提供支持。这种支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传统的诸如以在大众传媒发布文学报道、书评等形式外,大众传媒参与或主导网络文学批评的活动日益频繁,他们制造文学事件,组织文学活动。网络文学批评的“媒体化”转向,一方面促进了传统文学批评的现代化转型,网络文学批评借助大众传媒的平台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发展;另一方面,网络文学批评不再拘泥于一种形式,而是批评与传媒进行互动,网络文学批评可以以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各种方式进行呈现。这种局面将引导网络文学批评最终走向“大众化”,任何大众都可以参与到文学批评活动之中。网络文学批评的形式发生巨变,传统的单纯的批评文本不再是唯一形式,大众在新媒体中带有个人观点的感受性的记录和言语、在新媒体互动时通过各种平台表达的看法、在新媒体终端阅读网络文学后留下的评论和探讨等都将被纳入文学批评活动的范围之内,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将更多地体现大众的旨趣,也更多体现到媒体商业的“在场性”。

网络文学批评除了商业的影响,技术革新的影响也是深远的。黄鸣奋2010年发文谈及网络技术革命与网络文学批评的嬗变,他指出,网络文学批评离不开网络技术,“其批评自然不能回避相关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应用软件(包括所寓托的文化观念)对文学的影响,也不能回避既有微博客、随身播、维基、颇简联合供稿(RSS)等各种服务以及即将伴随Veb3.0推出的新服务的作用。电子文学以‘文学’为中心词”[1]。黄鸣奋指出网络文学批评与传统文学批评存在既继承又变异的关系,网络文学批评要立足于对具体作品文学性的剖析,应当进行本体论、类型学意义上的考察。但网络文学批评要区分网络文学自身的外延与内涵,厘清网络文学和电子游戏、音乐视频、传统文学等形式的转化关系,要正视网络条件下网络文学在运营过程中身份模糊化、虚拟化、交互化的特点,研究网络文学满足人类需要的具体方式、活动环境及更新机制,要研究网络文学在创作、鉴赏、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技巧,所面临的伦理、法律、政策等各种社会规制,以及当前产业化、垄断化、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1]黄鸣奋对于网络文学批评在网络技术下面临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思路,但以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来应对这种嬗变,还有很多理论性的问题需要开拓。

在商业与技术的语境中,网络文学批评究竟如何判断网络文学的价值呢?马季于2015年指出网络文学有三个变量,即审美层次的变量、表现方式的变量、受众层面的变量。网络文学批评要注意网络文学提供的新的审美经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生产方式上就已经“各寻各路”,网络文学在线写作、在线更新、即时互动、持续连载的传播方式确立了其“草根性”和“去精英化”的审美范式,其他如月票、打榜、打赏等传播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文学的审美取向产生了影响,作家每日更新,受众每日追文,两者之间不断磨合、相互影响,使文本产生了“合谋”效应。[10]网络文学批评要跳出传统文学对生活“可能性”书写的固有标准,网络文学更多的是对生活“不可能性”的书写。要认可网络文学形象生动、相对浅白的故事结构。白日梦、超级异能、架空历史、穿越现实、死后重生、外宇宙幻想,这种反常态的叙事是当前年轻读者感知社会、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

四、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应持的新维度

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多维性,导致了网络文学批评缺乏一种内质性。欧阳友权于2004年指出的批评困境,至今依然存在,那就是:(l)技术研究而不是艺术审美性研究;(2)载体形式研究而不是价值本体研究;(3)异同比较研究而不是把它当作独立存在的艺术形态做学理性研究;(4)做大众文化的转向研究而不是从存在论上进行意义考量。[11]网络文学批评应更多地从人与网络虚拟现实关系变迁的维度来考察文学的变革,要更多地关注商业与技术合谋下批评的变异与延伸,要更多地思考网络文学对大众的交往方式、生存方式的影响研究,只有全面系统的考量,网络文学批评标准才可能是有的放矢、科学而合理的。

通过对网络文学批评标准探讨历史的考察,我们发现,尽管由于网络文学的繁杂、文学批评的惯性以及网络文学批评实践的历时较短等原因,网络文学批评标准还处在一种混沌、众声喧哗的状态之中,但通过众多批评家艰苦的探索,网络文学批评标准有了从无到有、从雏形到完备的渐变过程。网络文学批评标准与传统文学批评标准相比,多了技术与商业两个维度,为此,网络文学批评的标准至少要从三个新维度来考量:

第一个维度是审美维度。网络文学的本质是文学,思想的、艺术的审美维度不可缺少,但网络文学批评在坚持审美维度时,不能简单地照搬传统文学批评的审美标准,因为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虽然也体现在文学本体、文学特征、文学形态、文学体式等各要素之中,但网络文学的发生学意义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网络文学从主体性变为了主体间性,叙事的想象方式更具虚拟化,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形态,网络文学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其审美体验与传统文学有质的区别,网络文学的审美泛化,必然导致传统文学批评的审美标准捉襟见肘。网络文学批评的审美维度必须考虑到网络文学呈现的虚拟审美逻辑,要将文学的审美性定义得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泛。

第二个维度是技术维度。网络文学绝不是以机代笔、以屏换纸那么简单,技术带来的写作、传播与阅读的革命性无论怎样夸大都显得恰如其分。网络在线写作不仅改变了文学存在的样式,更是改变了写作的思维方式,网络写作的跨媒体、超时空突破了传统写作的三维物理的思维方式,思维从有限自由变成无限自由。网络文学批评必须对技术带来的写作后果进行有效预测与评估,技术性的信息处理创作出来的文本,必须要放在技术层面来讨论,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技术维度将在判断网络文学的“灵韵”的存在与否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第三个维度是商业维度。在传统文学批评标准中,商业化必然会损害文学的价值,商业是文学的否定性因素,而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却需要对文学的商业运作做更科学的判断。网络文学的产业化,使得商业写作成为主流,这不仅带来了写作周期缩短、收费阅读成为常态等文学活动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商业化写作带来了文学形态的大改变,商业化一方面使得网络文学出现了迎合流行时尚之弊端,挤压了多样化文学作品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商业化又促进了网络文学题材与主题的多样性,崭新的文学样式与叙事方式,不断开拓的题材领域与主题表达,使得传统文学的体裁分类概念被淡化,各种文体的界限被模糊,文学与艺术、亚文学、准文学的分野被忽略。网络文学批评必须洞察到这种变化,必须对这种变化做出理性辨析,这就要求网络文学批评对文学商业化的利弊有一个评判的标准。

参 考 文 献

[1] 黄鸣奋:《网络传媒革命与电子文学批评的嬗变》,载《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11期.

[2] 舒晋瑜:《邱华栋谈所谓网络文学:绝大部分是文字垃圾》,载《中华读书报》2011年12月7日.

[3] 马季:《话语方式转变中的网络写作——兼评网络小说十年十部佳作》,载《文艺争鸣》2010年第10期.

[4] 欧阳友权:《互联网上的文学风景——我国网络文学现状调查与走势分析》,载《三峡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5] 欧阳友权:《论网络文学的精神取向》,载《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

[6] 黄鸣奋:《网络文学之我见》,载《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4期.

[7] 黄鸣奋:《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网络文学研究》,载《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5期.

[8] 王艳:《网络文学研究在西方》,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12期.

[9] 陈奇佳:《网络文学批评当从产业角度入手》,载《中国艺术报》2013年12月18日.

[10] 马季:《网络文学之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三个变量——市场机制下的网络文学审美视域》,载《创作与评论》2015年第4期.

[11]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载《文艺报》2004年9月30日.

作者:禹建湘

第3篇:试论网络文学批评原则与标准构建

摘 要:网络文学具有快捷、方便、充分地自由和个人主义等特点;主要功能是宣泄人们心理淤积以获得心理平衡。而网络文学批评原则与标准的建立必须与这些特点相适应。

关键词:网络文学 批评原则 标准构建

一、网络文学批评原则

1.网络文学的功能和形态

从网络文学的书写对象来说,既有个人主义的内涵,也有传统的理想破灭后消沉、颓唐的后现代情调。网络文学的兴趣主要在于抒发极具个人色彩的情绪和感受,而不在于这些情绪和感受具有的社会历史价值和深度。在传统的文学中,如果不与某种社会历史生活相关联,一般被认为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所以发表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在网络文学中,却存在着没有任何社会历史因素的寂寞的抒发。中国的现实世界还在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时,网络空间却已弥漫着某种后现代情调,这不能不对网络文学的基调有所影响。传统的文学不仅是为了抒发个人的一己情怀,作家还常常有为国家和民族言说的欲望。而现在的网络文学直接就是为了个人,主要功能是宣泄人们的心理淤积,使人们获得心理平衡。如何认识文学功能的这种变化?这是个好现象还是意味着文学的堕落?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具有巨大的能量,如果不平衡则会出现问题。网络文学为人的心理抒发提供了另一种渠道,在客观上表征了个人享有更多的自由。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预计到的,数字化生存必将分散权力,分散的后果必然是个人享有更多的自由,“人不再被物役,而是物为人所役。在科技的应用上,人再度回归到个人的自然与独立,不再只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单位”[1]。

网络文学个人化特性凸显,相应地就是个人倾诉的文学形态。以榕树下网站的《每周精选》为例,虽然它依旧沿用传统文学的文体来设置栏目:诸如“非常小说”、“爱情故事”、“随笔小札”、“诗路花语”、“平心而论”。但是无论怎样的文体,叙述和描写都是个人化和心理化的,具有很强的倾诉色彩。这意味着文学主体可以指望自己的作品在网上找到受众、觅得知音。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指出,“文学的本质与文学的作用在任何顺理成章的论述中,都必定是互相关连的……物体的本质是由它的功用而定的:它作什么用,它就是什么。”[2](P18)

2.网络文学的功能决定批评原则

从前面我们对网络文学的功能和形态的分析,可以得出,网络文学的批评原则和标准是应该有别于传统纸媒的文学批评原则和标准的。关于这个问题,是有所争议的。一些传统文学的作家认为,网络文学的本质与传统文学并没有什么区别,评价文学的尺度始终如一。对于文学来说,无论是网上传播还是平面传播,只是传播的方式不同,而不是文学本质的不同。“作品的文学性取决于它自身的叙述和表现,同其他物化的载体(媒体)形式——不管是纸质书刊还是电脑网络——并无必然联系。”[3]但是,网络作家有不同的观点,在他们看来,如果用“始终如一”的尺度,那毋宁说明传统文学吞并了网络文学。意见的不一致,恰恰说明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二、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构建

1.网络文学批评与传统文学批评的同构与异构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具有血肉相连的关系。网络所载重要内容之一,是此前用传统方式书写的文学。既然在同一种媒体中,网络原创文学就势必会在传统经典文学那里吸取资源。网络文学虽然没有传统刊物的审稿关卡、没有发表的限制,尽管网络作家少君说:“网络文学的基本表现:通俗化、速食化,不过分讲究文句的修辞,不太考虑表达方法。而其中最主要的是:语句构成简单、情节曲折动人和贴近网络生活本身。”[4]但是,其实传统文学的渗透还是存在的。比如榕树下网站的《每周精选》25期有一篇随笔《写在白驹过隙间》,“白驹过隙”的形象和蕴涵都是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故。但是网络文学毕竟是个新的文学书写方式。第一,网络文学的语言一般是通俗化的、幽默简单和粗糙的。这与传统文学通常都具有的典雅、工整是不同的。网络文学是速食化的,不讲究文句的修饰,不太考虑表达方法,有语言狂欢的倾向。由于可以是匿名的,可以是化名的,所以,在语言层面放纵自己,追求宣泄的快感,往往成为某些书写者的主要目的,我们必须把握这一特点。第二,网络文学是散淡的、随意的,往往还有意识流动的色彩。第三,网络文学由于有较强的倾诉性,所以在形象的细致刻画和营造方面往往用力不够。第四,网络文学作品与特定的视角和感受相关。第五,只有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才具有形而上质。可见,网络文学批评与传统文学的批评具有同构的一面,同时网络文学也有自己的特点,这都是我们在建设网络文学批评原则时值得注意的。

2.超文本网络文学对传统批评原则的挑战

超文本网络文学,真正给传统批评原则带来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重大革命。第一、传统文学文本呈现出一种线性结构,其情节通常完整连贯,一气到底。超文本文学超越了个别文本的局限,将众多文本通过关键词的链接互联为一个树状的网络系统。对于超文本网络文学的批评必须由传统文学批评的逻辑学范式向现象学范式转变。充分凸现超文本网络文学的多元性、不确定性和未完成性。第二、传统文学中的作者和读者(包括批评者)角色受到了挑战。在超文本文学中,读者成为集阅读(批评)与写作于一身的作-读者(Author-reader)。罗森伯格(Martin E。Rosenberg)甚至将读者(reader)与作者(writer)两词斩头去尾后,合在一起生造了一个单词“wreader”表示这种特殊的角色。因此,超文本所强调的是迥异于传统的文本观,即不存在本体意义上的原作。第三、超文本文学打破了传统文学的体裁分类以及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它将文学与图像、音乐、动画等进行链接,从而形成了诸种艺术门类的众声喧哗,产生了既是文学又不是文学的艺术形式。超文本文学的超媒体特性要求对其批评不能再局限于纯粹的文学批评,必须打通不同艺术门类间的壁垒,将文学批评与绘画、音乐、广播、影视、动画,甚至广告、时尚等艺术批评和大众文化研究有机地联系起来。超文本网络文学还对一些雄霸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几千年的重要命题和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传统文学理论和批评中的表现、再现、艺术真实、生活真实、主题等概念在超文本网络文学批评中已发生变异,甚至有的完全失去效力。

网络文学作为比特与缪斯碰撞的产物,给传统文学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网络文学,作为现时代的文学,是对这个时代情绪和情感方式的记录,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和资料价值,同时,也对新型科学技术与文学的交融以及文学自身的发展具有前瞻性。

注释:

[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2]韦勤克,沃伦:《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3]吴俊:《网络文学:技术和商业的双驾马车》,上海文学,2000年,第5期。

[4]少君:《第X次浪潮:网络文学》,参见南帆:《游荡网络的文学》,福建论坛,2000年,第4期。

(韩小敏 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 401331)

作者:韩小敏

第4篇:从“文学性的扩张”谈文学批评的标准_批评标准

论文导读::关于“文学性”的研究被置于前沿。并据此对文学批评标准的研究提出新的思考。传统批评标准之思。论文关键词:文学性,文学批评,批评标准

2001 年,美国学者 J·希利斯·米勒教授的“文学终结论”,犹如一粒重型炸弹,在文学界产生强烈的震撼。此后,有关“文学死了”、“文学被边缘化了”的争论此起彼伏,近年更有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的“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的论断,中国文坛可谓热闹非凡。热闹场面背后,折射出学界对文学本质的苦心探索,关于“文学性”的研究被置于前沿。“传统意义的文学理论之范围变得越来越宽泛,它在某种程度上已为含义更广的批评理论所取代”①。因此有必要对文学性 (即文学价值性)进行重新认识,并据此对文学批评标准的研究提出新的思考。

一、对“文学性的扩张”现象的再认识 学界普遍认为,由于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的结果,文学边界大大的扩张了,广告也被包括进来,网络文学,短信文学的说法日益充斥着人们的耳膜。审美和艺术出现新的现象,如网络文艺、广场文艺、狂欢文艺、晚会文艺、广告艺术、包装和装饰艺术、街头舞蹈、杂技艺术、人体艺术、卡拉 OK、电视小说、电视散文、音乐 TV 等。步入后现代社会批评标准,文学与社会学、宗教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伦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交叉发展,这使得人们对文学的认识远离了文学性,更多注意起文学向其他学科的

渗透。从学理上讲,这不是文学的消亡,而是文学的发展、文学性的扩张。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能够给创作者与读者带来现代图像所难以带来的丰富的想象空间。只要语言存在,文学就不会消亡。文学性的扩张与文学终结之间是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的。在我看来,也正是这种“泛化”,才要求着人们应当更加关注于“泛化”中文学性之体现。

按学界的流行说法,“文学性的扩张”是指在商业气息弥漫的后现代社会,在文学生存空间被影视、网络、电子游戏等文化形式日益侵占、文学走向终结或死亡之际,“文学性”则在日常生活、思想学术、电子传媒、公共表演等一切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担当起统治角色。②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文学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二重性。消费社会的文学性不仅表现在“消费者” 的生产上,也表现在“商品”的生产与流通上。这使得上述的种种艺术的新表现,有了存活的充足理由,人们已经在慢慢习惯从文字“阅读”转向视像“读图”,它们以前瞻性眼光选择了以带有文学性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出来。

文学的未来将为它自己优越而深刻的本性所指引。而文学性是我们必须牢牢抓住不放的。对于文学的观照,并不等于对文学性的观照。如果我们把任何对于文学的考察都视为文学性的考察,那么这就意味文学什么都是,因而也就什么都不是了论文范文。换句话说,我们要追寻着文学性的足迹,探讨文学,将文学置于边缘,而将文学性置于中心。美国学者卡勒说:“文学可能失去了其作为特殊研究对象的中心性,但文学模式已经获得胜利;在人文学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中,所有

的一切都是文学性的。”③陶东风也指出:“我们在新世纪所见证的文学景观是:在严肃文学、精英文学、纯文学衰落、边缘化的同时,‘文学性’在疯狂扩散。所谓‘文学性’的扩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文学性在日常生活现实中的扩散,这是由于媒介社会或信息社会的出现、消费文化的巨大发展及其所导致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现实的符号化与图像化等等造成的。二是文学性在文学以外的社会科学其他领域渗透。”④ 毋庸置疑 ,“文学性扩张”是对文学的一种开放性理解,它不等于取消文学,而是把文学放置在一个开阔的空间里批评标准,寻求一种更宽泛的理解。只有在“文学性的扩张”的前提下,文学的研究才能从纸面走向立体,从作品为中心走向人为中心,从静止走向活动,从群体走向个人。也只有这样,文学研究才能做到及时的跟进,以文学性为文学的根本特质,以文学性眼光审视文学现象。

那么什么是文学性?这是文学理论研究中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罗曼?雅格布森在 20 世纪20 年代提出的术语,意指文学的本质特征。他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并非文学而是‘文学性’,即那种使特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⑤在这里,文学性指的是文学文本有别于其他文本的独特性。在雅格布森看来,如果文学批评仅仅关注文学作品的道德内容和社会意义,那就是舍本求末。文学性主要存在于作品的语言层面,一旦语言本身具备了某种具体可感的质地,或特别的审美效果,它就具有了文学性。

虽然在不同的语境里,文学性可以被纳入不同的内容,包括不同时期的哲学、历史、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学等等,但它只能以文学的形式作为唯一实现文学性的可能。由于“文学性”的内涵发生了膨胀、扭曲或游离,以至文学的内涵发生变化,外延发生移位。对“文学性”的跨学科探究,是也就成了文学理论既突破画地为牢又保持紧贴自身、从而摆脱当下危机的重要选择。所谓文学性问题,其实是探讨“什么是文学”的一种方式,它试图辨析文学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质。文学性关乎到人的主体性、个体性和创造性,它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有了这样的理解定位,就可以顺利进行下面的叙说了。

二、传统批评标准之思 综观文坛,可以发现理论界对文学批评标准的研究已经步入了混乱、缺失的境地,造成了作家和专业读者(批评家)独立品格的失落。这使得文学批评本身更加复杂化,人们在颠覆传统批评标准之时,力图探索和构建新的文学批评标准。而文学批评标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有着种种破坏普遍的异质因素:历史推移性、民族性、主体多元性。诸如政治标准、美学的历史的观点、真善美的标准都因过于抽象批评标准,只能作为方法论原则起指导性作用。

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文艺批评的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而且指出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⑥新时期,随着国内政治形势的新变化,党中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之后,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决定着我国文艺的性质

和方向,为我国文艺的发展和繁荣开辟了无比广阔的道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⑦从毛泽东的文艺批评理论到江泽民的文学批评对政治标准的再次强调,都说明了政治标准在文学批评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新时期以来,特别是 1990 年以来,文学批评的政治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甚至遭到了消解。⑧美学与历史相结合的标准,曾被恩格斯成为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中说过:“我们决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他在致拉萨尔论《济金根》的信中进一步说:“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⑨但是与各种各样具体的批评标准相比,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提出的美学的历史的观点,与其说是批评标准,倒不如说是一种具有宏观视野的原则和方法论。在批评实践中,马格斯主义的批评又形成了一些更具操作性的具体标准,即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我们可以把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扩大为真、善、美的标准。传统的真善美标准是历史上最为悠久、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批评标准。就具体而言,真,指作品是否真实的反映了生活内容;善,指作品的思想水平和道德观念是引人向善还是相恶;美,指审美活动,形式上包括审美和审丑。它们正好与文学作品的构成部分一致,即生活、思想、艺术。文学作品的“美”是以“真”和“善”相统一的形象而显现的,所以对于艺术作品的全面评判,就既应当是“美学的”,又必须是“历史的”。这似乎又陷入了方法论的怪圈。

回顾批评史上的几种文学批评标准批评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当代文学批评标准正在模糊化和弱化。传统的政治标准、美学与历史相结合的标准、真善美的标准,正面临着挑战。构建以“文学性”为核心的批评标准,有助于矫正文学批评中僵化的政治意识形态思维定势。虽然进入后现代社会,“文学性”批评话语受到商业化的大众意识形态和全球性政治意识形态的冲击,但是不能否认“文学性”有其作为文学评价标准的积极和合理的意义论文范文。文学性研究可以作为理论导向和方法论导向的工具,运用这一工具,可以阐明文学的基本风貌,能够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文学批评研究。

三、“文学性”观照下的文学批评标准 “文学性”这一词语在我们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中并不陌生。它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标准,有其构建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首先,文学批评标准是客观存在的,文学性是使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特征,它是关乎作品命运的本质刻度。其次,“文学性的扩张”带动了研究思路的变化和文学批评标准的探索。第三,把这种开放的文学性作为文学批评标准构建的尝试,有利于突破当下错综复杂的文学批评标准研究的现状。第四,文学创作多元化趋势的驱使,也使得批评界探索新的批评标准。

不可否认,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的特征,文艺批评的标准和尺度也趋于多元化。并且由于文学与社会学、宗教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伦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交叉发展,学界也逐渐在论述文学批评问题时,敏锐的感觉到了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还涵盖了社会、宗教、政治、经

济、哲学、历史、道德、法律等方方面面,不应将文学作品的思想性狭隘化、简单化地归结为政治性,它是多元化的。当前多元化的跨学科批评,符合对泛化的文学之认识。“文学性”不仅构成了文化社会的显著意识形态特征,而且对其他领域的强大渗透力可以化解当前文学、文学研究、文学理论边缘化的危机,管窥文学理论的建构前景。⑩我以为,以“文学性”为中心的批评标准,是对当前文学边界的扩大与模糊的一个回响,也是走出目前文学批评标准困境的有利尝试。

确认一个符合时代特点和发展规律、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能够得到大多数作家和批评家赞成或认同的批评标准,对文学和文学批评自身以及社会的思想道德意识的健康发展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以往的操作尺度,诸如政治标准、美学的观点与历史的观点、真善美的标准等,是缺乏具体刻度的,因为缺乏具体的、明确的刻度批评标准,批评标准也就由人去说长道短了,以至于人们对很多作家作品把握不清晰,更何况还有很多非文学的因素在干扰。以“文学性”为核心的批评标准使人们在独立探讨文学问题时,能够在批评实践中为人们提供有效的把握尺度,能够使作家和读者的主体性、个体性和独立人格得到彰显。对作家而言,能够更好的把握文学的本质要求,遵循语言规范和保持创造性与独立人格,使自己的任何表达意图和任何社会权利关系的纠缠都必须蕴含到话语系统中显现出来;对读者(包括批评家)而言,对文学意义及其属性的理解,也摆脱了时代赋予文学的浮华因子,还文学以本来面目。

我们要努力构建的文学批评的标准要洗去政治标准过于厚重的色彩,

以人文关怀为灵魂深度,以美学的历史的观点为方法论原则,以文学性为根本向度。不同的批评家可以根据自己或作品的特点选取不同维度,使得不同的文学作品和不同的批评标准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符合我们文化时代精神的新的文学批评标准的建构,对文学批评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批评家有正确的立场,有独到而敏锐的眼光,有发现并坚持合理观点的能力,有不为众议所动、不随波逐流的精神。

综而观之,文学性的扩张是构建新的文学批评标准的一个有利契机。新的批评标准是对于文学多元化发展的一个适时跟进,也是走出目前文学批评现状困境局面的一次勇敢尝试和有益探索,这对于文学批评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1]王宁.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2]陈军.对“文学性蔓延”争论的再认识[J],学术论坛.2007,(10).[3]乔纳森·卡勒.理论的遗留物是什么[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289—290.[4]陶东风.文学的祛魅·文学性的扩散和文学的“祛魅”[J].文艺争鸣,2006,(1).[5]罗曼?雅格布森.诗学问题[M] .巴黎:巴黎瑟伊出版社,1973 ,107.[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6.[7]江泽民.在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文艺报,1996-12-17.

第5篇:文学批评的标准

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文学批评的标准,从所有的教科书上归纳一下,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美学和历史标准;二是思想标准;三是艺术标准。

先说美学和历史标准。所谓美学标准,就是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作品成败得失。什么叫美?美就是和谐。对作品来说,看形式和内容是否和谐?主题和表现手法是否和谐?字词句段是否和谐?所谓历史标准,是指作品反映的内容是否符合历史真实?即是否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凡是反映了历史真实和生活本质的作品,肯定是美的。所以,美学标准与历史标准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别林斯基指出出:“不涉及美学的历史批评,以及不涉及历史的美学批评,都将是片面的,因而也是错误的。”当然,历史不等于文学,而文学则必定反映了历史。过去对于未来,就是历史,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文学家反映历史,不是象历史学家那样,机械地记述下来,不容许虚构,要求客观而公正。文学作品反映历史,也要求客观公正,但要求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通过形象塑造曲折地反映生活的,它反映生活更本质的东西。列宁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历史的一面镜子”,就是这个道理。

再说说思想标准。思想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有无哲学价值的尺度。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思想,任何时代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作家处在什么时代,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受时代思想的影响,也就是主流思想的影响。有人说,我搞文学就是要与时代思想唱反调,要远离政治,唯有远离政治才能创作出传之后世的作品。不错,文学史上,有好多作品在当时那个时代是不受欢迎的,若干年下去,反而成了人民欢迎的好作品。这是因为作家富于远见,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虽然不与世俗思想合拍,但有个前提,必须是先进的思想。所以,批评家要善于辩别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的区别,既要充分肯定反映时代主流思想的好作品,又要善于发现代表未来先进思想的好作品。果戈里的《死魂灵》发表后,不少人贬低甚至于辱骂它,认为是琐屑无聊之作。而别林斯基针锋相对地指出:“果戈里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死魂灵》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后来也证明就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批评家的慧眼识珠很重要。思想性标准实际上就是真理性标准,即实践是检验作品价值高低的唯一标准。不管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还是非统治阶级的思想,只要是作品代表了时代潮流和历史的本质,就应该说是思想性好的作品。我这样讲,与传统的教科书不太一样,但我认为文学创作有它自身特别的规律,批评也要遵循这个规律。思想性标准第一要求是真实性;第二要求是考查作品与时代的先进思想相联系的紧密程度;第三个要求是考查作品的内容对读者的道德和精神境界是有益还是有害?第四是衡量作品的内容是否体现了人民的意愿?

最后再谈谈艺术标准。第一要看作品中的意象和形象是否逼真,鲜明,生动,也就是说是否具有典型意义?凡是在读者中取得共鸣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典型化做得好的作品。所谓典型,就是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也就是集成了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兴趣。第二要看作品是否富于情感的表现力。文学作品的特点是以情感人,如果作品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怎么去感动别人?第三要看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统一,和谐?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内容再好,如没有一定的形式也不能表达出来。体裁,结构,情节,语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是好作品。第四要看作品是否具有艺术的独创性?一切雷同化,公式化,概念化的都是艺术创新的大敌。你写出的作品,谁也模仿不了,就是独创性。第五要看作家驾驭语言的能力?作品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个性化是基本要求。第六要看作品是否具有民族性?凡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语言,民族风格,民族气派,民族形式,民族的欣赏习惯等,都应该是作家追求的目标。有了民族性,也就有了读者。为什么一些跑到国外的艺术家,非得要回国内来发展?就因为艺术若没有民族性,就没了根。这个道理很浅显。

上面三条标准不是唯一的。此外,还有许多具体的标准。如社会标准,哲学标准,法律标准,道德规范标准等。千标准,万标准,人民群众喜欢就是最大标准。因为任何作品都是写给别人看的,人民历来是最公道,最权威的评判者。金奖银奖,不如人民的夸奖。与人民站在一起,为人民鼓与呼,代表人民的意志和趣味,才称得上人民作家和人民灵魂工程师这个称号。

第6篇:浅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文学批评标准

摘要: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观点受到了人们长期的误解,被理解为庸俗社会学的观点。但是实际上它是在国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特定提法。在这个表述中,无论是对“政治”一词内涵的选用还是对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的关系阐述,都表明了毛泽东坚持政治与艺术、内容与形式并重的观点。

关键词:《讲话》、政治标准、艺术标准、政治、内容、形式

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作了《引言》和《结论》两次讲话。1943年10月19日在《解放日报》上将毛泽东在座谈会上的两次讲话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为题公开发表。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影响极其深远的一份文艺纲领,《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建性的文艺思想,同时也涉及到了一个极为复杂的话题——艺术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这集中体现在对文艺批评标准的讨论上。在《讲话》中,毛泽东明确指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应该“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由此,相当一部人认为毛泽东在文艺批评标准这一问题上所持的立场就是以政治标准压倒艺术标准,从而将他在这一问题上的阐释理解为庸俗社会学观点。但是对于这一问题,应该在全面深入理解其含义的前提下给予其客观公正的审视。

“政治”一词在《讲话》中被多次提及,然而其在不同的语句中所表达的含义却有着细微的差别。在讨论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这一问题中,毛泽东指出:“我们所说的文艺服从于政治,这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在这里,“政治”一词是指纯粹意义上的政治,它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强调的是一种敌我对立的意识形态。而在讨论文艺批评标准问题时毛泽东则指出:“按照政治标准来说,一切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励群众同心同德的,反对倒退、促进进步的东西,便都是好的;而一切不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动群众离心离德的,反对进步、拉着人们倒退的东西,便都是坏的。”在这里,“政治”一词涉及到了两层含义,一层含义包含了鲜明的意识形态在其中,而另一层较为隐蔽的含义则包含了对敌我对立的意识形态的削弱,相对应的,又加入了与艺术相关的柔性因素在其中。因此,虽然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了“政治”一词,但是这个词语在不同句子中出现时会有细微的差别在其中。总体上来讲,《讲话》中提到的“政治”有的是专门用来强调意识形态的,而有的则应该将其理解为一种包含了意识形态在内但又不限于此,而是包含了较为广泛内容在内的词语。而文学批评标准问题中的“政治标准第一”的“政治”一词应该作第二种解释,即,它是一个含有意识形态在内但又不限于此,而是包含内容较为广泛的词语。

对《讲话》中关于文学批评标准这个问题的不准确理解,除了包括指涉“政治”一词时,对其在含义上产生的模糊理解外,更为常见的就是对“政治标准第一”和“艺术标准第二”的误解。值得特别指出的一点是:这里的“政治标准”实际上对

应的是“内容”,“艺术标准”对应的是“形式”。事实上,在《讲话》中,对于文学,毛泽东提出的是:“我们的要求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因此,我们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我们应该进行文艺问题上的两条战线斗争。”在这里,毛泽东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要政治(内容),同时也要艺术(形式),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一个整体。而在许多错误认识中,都将“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理解为:与政治相比,艺术不值一提,或是认为政治高于一切。事实上,“政治标准第一”这句论断确也表明了毛泽东将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而笔者认为,对于这一问题,应该将其理解为:在文艺创作和批评时应该坚持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相结合的方法,但是,应首先确定文学艺术符合政治标准,在这基础上又要保证其符合艺术标准,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二者的区别是在先后顺序上,而并不是在重要与否上。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讲话》在文艺标准这一问题上,虽然兼顾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然而又特意突出强调了政治标准。这种表述看似矛盾又复杂,但是事实上,毛泽东选用这种表述方式是有其特定的原因在其中的:其一,与毛泽东身份有关。毛泽东首先是一位政治家、一个新政权的领导人,其次才是一个诗人、文学家。在抗战的大环境下,政治是处于绝对地位的,虽然是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两者不可偏废其一,但是作为第一身份为政治家的毛泽东来讲,在指明了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相结合的同时,又强调政治标准在先,兼顾艺术标准,采用这种提法是符合其政治家的身份的。其二,与中国国内形势有关。1938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逐渐改变其对内对外政策,将攻击的矛头指向了中国共产党。面对严峻的国内形势,提升政治觉悟、强化政治意识也是一个重要的应对策略。其三,与日本侵略战争有关。面对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对其予以军事还击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综上所述,《讲话》在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问题上的表述是合理、准确的,相反地,是长久以来人们对它的误解才导致了对其在这一问题上的指责。事实上,《讲话》无论在对“政治”这个词的内涵灵活使用上还是在对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的关系阐述上,都秉持了一种兼顾政治与艺术的态度,这种态度是正确、公正的。

第7篇:文学批评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 816

文学评论与写作

适用专业: 050101文艺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 及 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题型结构

论述题,全卷题量数为1,共15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评论与写作”科目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艺美学前沿、热点问题的把握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表达能力,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写作。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考查范围:

就近年来某一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艺美学前沿、热点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邱运华主编:《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王一川主编:《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关注并阅读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美学》以及《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文艺争鸣》、《文艺理论与批评》等杂志上的相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艺美学前沿、热点问题的研究性文章。

说明:鉴于“文学评论与写作”科目的特殊性及其出题方向与题型的规范,以上所列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均为建议性阅读文献。

四、样卷

第1页,共2页 样卷一:

题目:试论大众文化时代文学经典的命运及其意义

提示与要求:有人认为当今已进入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时代,大众消费文化普遍流行,传统文学经典被冷落或被消解颠覆,当代文学创作也越来越趋向为市场需求和娱乐消费而写作。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文学经典的命运及其意义如何?文学经典的命运对于当代文学发展前景以及当代文化精神建设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请根据你的认识理解,写成一篇文艺评论文章。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论述集中,内容充实,结构完整,逻辑清晰,语言通畅,3000字左右。

样卷二:

题目: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的当代探讨

提示与要求:在文学领域中,现实主义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学思潮,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同时它也还被理解为一种广泛的文学精神。随着近些年来的“新写实“小说、新现实主义、“底层写作”等文学现象的出现,学界对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趋于深化。请根据你的认识与理解,以“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的当代探讨”为题,写一篇文学评论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述集中、内容充实、结构完整、逻辑明晰、语言流畅,3000字左右。

第2页,共2页

第8篇:文学批评--古典爱情

浅谈《古典爱情》

在读了余华的《活着》的时候,真正感受到“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却使人生出快感”的确切表现形式,很为之震撼,遂想更深入地了解一下他的作品,便付诸《余华作品精选集》。当初读《古典爱情》此文之初衷,我是很世俗的被题目所吸引。如今,它却是又一次回到我的心中,便重新读之,总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

读过这篇小说之后,深感题目和故事情节不过都是华丽的外衣而已,其中的深意和余华的写作目的才待人去追踪,但是我觉得其深意也是很难去把握和解读的,只能以自己的想法表达一下。小说讲述的是一个荒诞不经的古典爱情故事:出生贫寒的年轻书生柳生赴京赶考途中经过一个富庶小城,在一座大宅的后花园阁楼下,柳生久立绣楼之下听吟哦之音,立至暮色渐浓、大雨倾盆时,绣楼上的小姐命丫鬟抛下一根绳子,柳生顺绳而上闺房去躲雨。离开时小姐剪下一缕乌黑的发丝和两封雪白的细丝锭子赠与柳生,并留下了“不管榜上有无功名,都请早去早回”的叮嘱。后来柳生落榜而归,却寻不到小姐的深宅大院,往日荣华也消失殆尽。三年后柳生再次赴京赶考,依然是春日,却再无草长莺飞春色如许,只见到处是荒野、枯河、人啃草皮的景象,并惊见惨绝人寰的“菜人”过程。柳生日思夜念的小姐,居然沦为了酒店的“菜人”,断腿的小姐请求柳生将其一刀刺死并赎回断腿以保得全尸,最后柳生将小姐葬于水边。又过数年,可柳生以决定抛弃一切功名,去为小姐收坟。沿路景色与柳生首次赴京毫无二致,小城也恢复了往日富庶与繁荣。柳生意外仿佛见到了当年朱门深闭的宅院,但绣楼之内却已物是人非。柳生到小姐坟前建一小屋,打算长住于此,为小姐守坟,以期终老相伴。一夜晚小姐忽至,再续前缘,柳生晨起发现小姐已离开,满怀疑心,便打开小姐坟冢,看到小姐伤口已经愈合,似要复活之状。于是柳生重新为小姐盖上坟土,满心欢喜,等小姐生还。夜晚小姐到来,却告知柳生她本将生还,却因被柳生识破而失败,说罢垂泪而别。这篇小说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离奇爱情故事,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聊斋故事,但是我们可以从余华别出心裁的小说架构下探索其隐含意义,却发现其实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小说的兴起》里有段话说:“小说家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传达对人类经验的精确印象,而耽于任何限定的形式常规只能危害其成功。”所以,余华脱胎于古典式的爱情描写范本而立其意。开始阅读这篇小说的时候,也许你会觉得这是跟普通爱情故事没有什么差别,除了一面之缘便私订终身外,便不再有任何令人感动的故事情节了,而且对环境的描写多于爱情。但是“余华是一个连血管里都流着冰渣子的作家”,所以渐渐往下看的时候,便越来越发觉,实际上并不是这么落于俗套的爱情故事,余华是通过了世事变迁来告诉了人们一个平常而永恒的爱情。正是因为建立在平常之上,所以才有了它更深远的内涵。我想读罢这小说肯定有人会认为这爱情故事太过血腥太过残忍,但是很多学者说:“在余华作品里我们大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对几近极端的审美的诉求”。《古典爱情》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深入挖掘与学习,尤其是写作技巧方面,比如:隐喻与对比手法的运用、小说主旨的深刻性等。

(一)隐喻、对比技巧的运用

小说采用的是单线结构、第三人称客观叙述的方式。纵观全文,我们可以把小说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柳生首次入京与小姐相遇并定情的全过程;第二部分是柳生赶考归来却找不到昔日的小姐惠;第三部分是柳生二度赶考所见种种灾荒年间凄惨景象;第四部分是柳生见到和已沦为“菜人”的小姐相遇并成全小姐将其埋葬;第五部分是柳生三次入京再次立于绣楼之下的种种;第六部分是柳生为小姐守坟及结尾。读完作品,我们很容易可以发现余华以柳生的三次入京为线索,构建了许多相类似的画面,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小说中对比技巧的运用:

柳生三次进京途中所见所闻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繁荣和衰落的巨大反差,也看到了繁荣的复归。其实,这景色的对比也侧面表现了柳生三次进京的心态的对比。第三次入京,柳生已经历过生死,看到过惨绝人寰的“菜人”过程,亲手杀死小姐。世上的惨剧柳生已经看遍,早已绝了功名之心,但仍然执着于旧情,惦念着小姐。而柳生三次入京时都在岔路口徘徊,而在岔路口所遭遇的景象中,都特别提到了一条白色的鱼。

第一次入京:“一条白色的鱼在水中独自游来游去,那躯体扭动得十分妩媚。看着鱼儿扭动,不知是因为鱼孤单,还是因为鱼妩媚,柳生有些凄然。” 第二次入京:“曾有一条白色的鱼在水中游来游去,那躯体扭动得十分妩媚。于是在绣楼里看小姐朝外屋走去的情景,也一样清晰在目。虽然时隔三年,可往日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可是又转瞬消逝,眼前只是一条行将枯干的河流。在混浊的残水里,如何能见白色鱼儿的扭动?而小姐此刻又在何方?是生是死?” 第三次入京:“来到河旁,见河水清澈见底,水面上有几片绿叶漂浮。一条白色的鱼在柳生近旁游来游去,那扭动的姿态十分妩媚。这里的情形居然与十多年前所见的毫无二致,使柳生一阵感慨。看鱼扭动的妩媚,怎能不想起小姐在绣楼里的妩媚走动?”

我认为这三次对比表现了柳生的心境,也不免让我们注意到“鱼”这一意象。实际上鱼的出现和离去都是一种隐喻,我们不难想到鱼就如小姐的化身一般。因为柳生在小姐绣楼里的时候,就提到过“小姐红袖摇曳,玉腕低垂离去。那离去的身姿,使柳生蓦然想起白日里所见的鱼扭动的妩媚。”而且,我们也能看到,除了鱼之外柳树也是一种隐喻。柳生伫立于绣楼之下时曾有这样一段描写:“漫长的视野里仿佛出现了一条如玉带一般的河流,两种景致出现在双眼两侧,一是袅娜的女子行走在河流边,一是悠扬的垂柳飘拂在晚风里。两种情景时分时合,柳生眼花缭乱。”我们可以认为实际上在柳生的潜意识里,柳树、小姐、鱼似乎合而为一了,所以可以看出余华之意,是以鱼、柳树来隐喻小姐的出现、消失以及命运变化。柳生第一次见到鱼之后,便有了与小姐的一段美丽邂逅;第二次到了岔路口,并未见鱼,于是柳生立刻联想到了小姐:“在混浊的残水里,如何能见白色鱼的扭动?而小姐此刻又在何方?是生是死?”再后来,柳生便见到了沦为“菜人”的小姐,那“混浊的残水”也正暗示小姐如今的处境。而当初的鱼所置身的优美环境,也是暗示小姐锦衣玉食深锁绣楼的富贵生活。最后一次柳生又见到了鱼,于是柳生又联想到了小姐在绣楼的妩媚走动。柳树的作用也是一样的,第一次是“芳草摇摇曳曳插入他的裤管,痒滋滋地有许多亲切。”第二次是“而柳树光秃秃的虽生犹死。”正预示着小姐在酒店沦为砧上肉的生不如死的生活,第三次“长长的青草插入裤管,引出许多亲切。”几乎同样的描写,彷佛让柳生重温了旧梦。

(二)小说主旨的深刻性

对于《古典爱情》主旨的探讨具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我只能站在我自己的角度去揣摩其深刻性。其实我觉得在小说中爱情只是一条线,余华是通过这条线来揭示荒诞残忍的人生,这点从整篇小说中写景多于写爱情便可以看出来。柳生走过黄色大道三次,时代就更替了三次。一次繁华,一次没落,一次富庶,表明了人生和历史本来就是既多变又无奈的。爱情是人生重要的意义,它是永恒的,但可惜的是它被残忍的人们以最残忍的方式吃掉了,给人带来的是凄凉伤痛。小说中在一方面打垮了某些东西的时候总要在另一方面建立另一些东西的。在《古典爱情》中,余华打垮了人性的善,也打垮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希望等美好的东西,但他让柳生坚持了爱情的崇高,坚持了内心的感情。在小说中间,作者描写了很多残忍的现实,比如:一男人将妻子孩子卖给贩子来屠宰,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吃人的社会。这中间可以看出男权社会阴影,女性地位的低下,但是更让我们触目惊心的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残杀的生活事实。不乏学者认为余华之所以以悲剧结尾是想和古代的另一些爱情小说形成鲜明对比,梁山伯祝英台终究双双化蝶,而余华故意不给我们任何安慰,即使小姐能生但有情人也还是不能成眷属,但是我认为余华之所以一悲剧结尾的最大寓意是为了给人以深刻的警示,互相残杀是走不出可怕的现实,只有爱才能缓解悲痛,才能改变现实。我们对完美结局的憧憬只会带给我们自己更大的失望,也许余华正是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还是要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即使再美好的事物也会因为残忍的现实而消失殆尽,留给人们的只有无尽的痛楚。

看完此小说的最后,心中有的不是一份感动,相反却让我为世事多变、人生无奈多添了几声叹息。也许我对于《古典爱情》的解读和分析太过于片面和幼稚,但是它还是让我看到了一个温柔中带着冰冷刺骨的余华。“余华小说中最令人可怖之处不是人吃人的兽行,而是不论血泪创痕如何深切,人生的苦难都难以引起任何(伦理)反应与结局。”我觉得这句话评价《古典爱情》最贴切不过了。

中文0801 周慧

第9篇:韦勒克《文学理论》中的文学批评理论

《学术研究导引》课程论文

韦勒克《文学理论》中的文学批评理论

导语:本文系云南大学中文系《学术研究导引》课程论文,该课程中学科导师张国庆及冯良方二位先生专一于学术研究之确定领域,冯良方先生为同学们做过《治风与学风》讲座,张国庆先生为同学们做过《和研一同学谈谈学习与治学》讲座,他们严谨而从容的治学态度及综合而恰当的治学方法于我影响颇深,明确了我的学习理念。宋家宏先生于十二月五日进行了《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的学理区别》相关讲座,为在文学理论方面如一门外汉的我打开了一扇门。后在导师的推荐下大量阅读文学理论相关书籍,尤以韦勒克、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拜读最为深刻,于遐思中考虑再三,汇成课程小论文一篇,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内容肤浅粗鄙,其不当处颇多,希盼老师指正。

摘要: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是一本关于文学的本质、功能、形式及内容的经典理论书籍,作者以“文学的外部研究”、“文学的内部研究”架构其理论体系,不再以多年以来影响文学创作的社会环境进行架构,是文艺批评工作者的案头必备书之一。本书于总体上对文学进行理论探索,并专章论述了文学的评价问题,各章在分论相关文学问题时对文学批评问题也多有涉及,关注“文学性”,在批判“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的文学批评方法时,提出了“透视主义”文学批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文学批评最终应回归到文学作品本身。

关键词:韦勒克《文学理论》 文学评价 透视主义

译者刘象愚先生在《文学理论》[1]总序

(二)中提及韦勒克,首先肯定了他是一位“20世纪西方十分有影响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他的《文学理论》从总体上对文学进行了理论探索,论及文学的定义、本质、功用、结构以及文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韦勒克《文学理论》在其第一部分“定义和区分”中第四章论述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关系时,认为他们三者完全是互相包容的。[2]所以,本篇课程小论文试图从《文学理论》第四部分“文学的内部研究”第十九章的“文学评价”入手,结合其他章节,论述韦勒克《文学理论》中文学批评理论。

一、文学评价的定义

对于文学的评价定义,韦勒克首先区分了“价值”与“评价”,价值多指正面价值,它是文学评价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而评价有正面价值,也有反面价值。然后他指出“我们在估价某一事物的等级时,要参照某种规范,要运用一套标准,要把被评估的事物或兴趣与其他的事物或兴趣加以比较”[3],即文学评价要参照某种规范,运用一套标准,同时还要将评价对象与其他事物比照其价值。而我们应该参照什么规范,运用什么标准进行文学评价,则是文学评价的关键。

韦勒克认为“文学的本质、效用和评价必然是密切地互相关联的,我们在判断某一事物价值时,必须以它是什么和能做什么为依据;我们在评价它时,必须把它与那些同它具有相同性质的事物加以比较”。[4]所以我们进行文学评价依据的就是“文学自身性质的等级”。在对文学进行评价时,首先必须弄清楚文学的本质,文学的结构、文学的存在方式、文学的效用等文学自身性质,然后才能确定文学评价的对象及范围,通过文

1 《学术研究导引》课程论文

学作品之间的比较,进而对文学进行评价。因而文学评论就涉及了韦勒克文学理论的其他方面,我们只能层层推进,才能获得对文学评价的准确定义。

在文学本质论一章中,韦勒克得出一个结论:“一部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极其复杂的组合体。”[5]他认为文学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整体,反对简单地把文学划分为“内容”和“形式”两部分,而采用“材料”和“结构”重新定义文学的结构,即“一切与美学没什么关系的因素称为‘材料’,一切需要美学效果的因素称为‘结构’”[6]文学作品就可以看成“为某种特别的审美目的服务的完整的符号体系或符号结构”。他基本认同英伽登的文学分层理论,把文学分为声音的层面、意义单元的组合层面和“世界”的层面(包含表现的事物层面和“形而上性质”的层面),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观照文学作品,可以从传记、心理学、社会、思想等其他艺术层面对文学作品进行外部研究,也可以从文学作品的谐音、节奏、格律、文体、意象、隐喻、象征、神话、叙述模式、类型等进行文学的内部研究,但韦勒克始终认为文学研究的根本是“文学性”,外部研究不能脱离文学作品,只有外部研究服务于文学作品时才可以称作文学研究,否则则是其他学科的研究。它的起点是文学作品,终点也仍然是文学作品,至于走内部研究或是外部研究的道路,都是可以的。因此文学评价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但不能脱离文学作品本身,文学作品的价值、结构、符号三者不能分离,好的文学评价也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整体评价。

在理清了文学自身性质,明确了文学评价的对象和范围之后,文学的评论还有一个评论者的问题。韦勒克在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一章中论到:“艺术作品可以成为‘一个经验的客体’,我们认为,只有通过个人经验才能接近它,但它又不等同于任何经验。”[7]所以在文学评论中必然涉及评论者的个人经验,不是所有人都能进行评论,只有有能力的读者才能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评论。因此,在最后,韦勒克得出一段总结性质的文字:“对诗的评价,就是任何有能力的鉴赏者对结构性的呈现于诗中的审美价值的性质及其关系的经验和认识,文学的多种价值时潜在地存在与文学结构之中的,只有当读者遇到必要的条件是才能在观照它们的时认识它们并实际上评价它们。”[8]也就是说,文学评价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结构、符号系统进行分析,从不同层次进行审美观照,判断其价值。

二、文学评价标准

对于文学的评价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定义,那么上文中涉及的文学评价的标准又是什么呢?韦勒克在“文学的评价”一章在对现有的一些文学评价标准(如形式主义的评论标准,艾略特的评论标准)作出分析评价后,提出了他的一个评论标准——作品的审美价值。

首先韦勒克对形式主义文学评论标准提出了疑问:纯粹以形式主义的标准去对文学作充分的评价时可能的吗?形式主义的评论标准就是“新奇和惊异”,即陌生化标准,然而这一标准是一种相对主义的标准,因为没有任何作品可以保持常新。而读者的阅读也是相对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勒特,对一部作品的重读,有的会发现新的意义,产生新的联想;而有的则不会。

那是否可以像艾略特所建议的那样,以审美标准批判文学的文学性而以超审美标准批判文学的伟大性?韦勒克认为这种文学评论是分为两步进行的,先判断它是不是文学,然后再评论它是不是好的文学。他反对这样机械地将作品分为形式和内容两部分。他论述到“一部文学作品的材料,在一个层次上是语言,在另一个层次是人类的行为经验,在又一个层次上是人类的思想和态度。”[9]这又一次论述了文学是一个复杂的有层

2 《学术研究导引》课程论文

次的整体结构,旨在说明艾略特的这种二元标准是不对的,它割裂了文学的整体性。但韦勒克对于艾略特的另一种评价标准却十分肯定。他赞同艾略特说的诗中必须呈现批评家能够接受的那种连贯的、成熟的和经验事实之上的世界观的评论标准。他认为连贯性无疑是一个审美的标准,成熟是一个心理学的标准,而“经验真理”则是要求把艺术和现实做比较。同时,他还对艾略特的标准进行了补充:艺术作品的成熟指的是它的包容性、明细的复杂性、冷嘲和紧张性等,在作品与现实的比较关系中,我们的判断应该是以生动、强度、模式对照、广度或深度、静态的或动态的等美学属于来表达。

韦勒克还批判了19世纪以前多以作家的等级地位来评论文学作品的标准,有对现代过分的、不必要的相对主义提出反对,同时要避免时代主义。提出通过分析作品的审美结构、符号系统来寻求作品的审美价值。他在文中论述到“我们认为,没有一个文学批评家真能把自己降为一个否定有审美规范存在的时代主义者,或者真去依附那种所谓‘固定等级’的极为贫乏而学究气十足的绝对主义”。他强调文学评论的标准是文学本身的审美价值。然而,韦勒克又反问自己这种价值到底在那里呢?是在诗中?在诗的读者?还是在诗与读者之间?如前文所引到的,“文学的价值时潜在地存在于文学结构之中的,只有当读者遇到必要的条件时才能在观照它们时认识它们并实评价它们。” 即一方面,文学作品的价值客观地存在于“决定性结构”之中;另一方面,这种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获得其现实实现。所以,文学评论的标准就是从文学“决定性结构”中体验到的审美价值。

三、文学评价方法

在讨论过文学评价的定义、标准之后,就是怎样运用这个标准了,即文学评论的方法。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多次提到“透视主义”(perspectivism)方法,同样,这也是韦勒克认为解决现代文学评论问题的一种方法。

韦勒克首次提到“透视主义”是在论述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三者关系中,批判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中提出的,他反对相对主义的随意性,把文学史降为一系列散乱的、不连续的残编断简,也反对绝对主义的固定性,趋奉当代风尚或设定一些抽象的、非文学的理想。“文学的各种价值产生于历代批评的积累过程之中,它们反过来又帮助我们理解这一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接受一种可以称为‘透视主义’的观点。”“透视主义的意思就是把众多类型的文学,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在不同时代都在发展变化着,可以相互比较,而且充满着各种可能性”[10]根据透视主义方法,在文学评论中,我们应该从整体上观照一部作品,纵观这一作品从诞生之日起在历史上的一系列解释和批评,探求它的全部意义。

然而,“‘透视主义’并不表示对价值随心所欲的解释和对个人怪诞思想的颂扬,而是表明从各种不同的、可以界定和批评的观点认识客体的过程。结构、符号和价值形成了这个问题的三个方面,不能人为地将它们分开。”[11]所以,透视主义虽然可以多角度多方面观照文学作品,但仍强调其客观的确定性,而这个确定性就由作品的结构、符号和价值确定。韦勒克在文学的存在方式中也论到“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完美的认识一个客体的性质,但我们却无法否认一个客体,尽管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透视它。我们总是抓住其中某些“决定性结构”,这就使我们认知一个客体的行动不是一个随心所欲的创造或者主观的区分,而是认知现实加给我们的某些标准的行动。因此在使用透视主义方法时,除了需要整体上多角度把握作品,横向上,观照作品自诞生之日起在历史上的一系列评价,纵向上,观照作品多层次意义,还需要抓住作品的“决定性结构”,作品的“永久”价值。

3 《学术研究导引》课程论文

同时,在具体运用“透视主义”评论方法时,韦勒克还提醒我们应该注意“评判的”批评和“印象的”批评、意义的阐释和价值的判断、感性判断和理性判断的融合,不能将上述每组中的二者对立起来。

注释:

[1][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3][4][5][6][7][8][9][10][11][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 (美)雷内·韦勒克(ReneWellek)著,张金言译.批评的概念[M].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9 [3] (英)艾略特(Eliot,T.S.)著,李赋宁译注.艾略特文学论文集[M].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4 [4] 余燕萍.韦勒克“内部研究”论重估[D].河北师范大学.2007. [5] 支宇.文学批评的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支宇.文学批评的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 凌英菲. 新时期韦勒克《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再版及其研究情况[J].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第7 期74页

4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诊断下一篇:小说家谈小说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