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工商管理类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广州@艾太金,中山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工商管理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和“双一流”评估后,很多人戏称中山大学应该改名为“中山医科与管理大学”。中山大学还成立有岭南学院,主要有工商管理及相关专业。在广东当地有一个说法:最好的学校就是北大、清华、岭南学院。

第一篇:工商管理类论文

管理类院校推荐

物流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城市管理、财务管理、旅游管理

作者:杨柠溪

第二篇: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管理类课程教学的思考

摘 要: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管理类课程教学,是非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经济管理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然而现实的困难是:在课时受限和学生自身专业主干课程压力较大的前提下,绝大多数学生对管理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是潜在需求,再受学习方法和理论基础薄弱的干扰,管理类课程教学在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对该课程合理定位,利用案例和情景模拟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达到以点概面的效果。

关键词: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社会越来越需要既懂专业技术又具备经济管理素质的高级人才。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和教育资源紧缺的双重压力下,在不干扰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前提下,如何把专业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较好地结合起来,是高校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当今高等教育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现在许多高校将管理类课程作为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公共必选课或选修课,寄希望于该类课程的开设让非经济管理类学生了解管理、成本、质量、市场、效益等方面的知识,学会用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为促进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顺利就业发挥重要作用。

一、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管理类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难题

1.绝大多数学生对管理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是潜在需求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现实需求是指已经存在的市场需求,潜在需求是指消费者虽然有明确的欲望,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明确地显示出来的需求。潜在需求是十分重要的,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大部分需求是由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引起的。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不但要着眼于现实需求,更应捕捉市场的潜在需求,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开发措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和具有一定商业意识头脑的非经济管理类学生对管理类课程具有巨大的渴望和需求,所以接受这门课程较为容易。然而非经济管理类的大多数学生由于知识面不够广和接触社会较少,且受专业视角限制,从潜意识中认为只有本专业才是他们未来就业发展的方向,认为大学期间管理类课程与自己毫无干系。

2.专业课程和外语功课的过大压力势必排挤管理类课程

在大学期间,学生除了要完成本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还有大量的实验课程,为了顺利毕业和较好就业,还要努力学习外语,同时还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在这样的多重压力下,大部分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对管理类课程相当排斥,具体表现在许多学生逃课、旷课,在课堂上研读外语和专业课等。

学生不愿意把精力放在管理类课程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受传统认识的影响,除了与过去我们许多部门对科学管理缺乏重视有关,还源于历届学生的偏见、浅见,其中对管理课的轻视就是一种片面的、表面的认识,实际上是用感性认识代替理性认识。其次,这种传统的片面认识,既缘于对专业缺乏全面了解,同时也缘于对各门课程的真正地位缺乏基本了解。入学时,专业教育不足,学生难以准确把握专业,有时只凭直觉,认为本专业与管理工作是两个不相干的范畴。

3.课时较短使得教师难以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解

为了体现专业课程的主干体系,管理类课程作为边缘性的课程,在学生培养体系和培养方案中体现不出该课程的意义,与其他课程脱离,且一般限定在20~40学时,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把企业管理的各个章节进行充分讲解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样反而让一部分学生认为是无足轻重的课程,与本专业关系不密切,因而也就应付了事,不是设法真正掌握,而是走过场。这样,便影响了教学效果。

4.学习方法和风格错位

文科解决的是形而上的问题,即人生的目的、意义、归宿,从哲学、宗教、艺术到心理学、社会学等,无不是为人生活的目的作出解释,解决人本身的问题,文科更注重精神层次,而人生的走向是需要精神去引导的。与之相对应,理科解决的则是形而下的问题,作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工具。管理类的学科之于文科和理科在学习方法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说作为一名理科的学生,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思辨能力的获得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那么作为一名文科学生,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获得一种思辨的能力。知识的学习,是观念的更新、能力的获得、智慧的升华的一种途径和工具。这种巨大反差带来的学生学习方法和风格的调整难度极大,而学习方法的不得当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对该课程的兴趣。

二、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管理类课堂教学的建议

1.利用情景模拟或管理难题测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学生之所以对管理类课程不感兴趣,不进行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关键因素是学生的需求处于潜在的甚至是排斥的状态下,这就使得教师在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成为首要任务。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和许多担任此课教学的高校教师的探讨发现,在开始正式讲解相关管理学内容的前期,需要利用情景模拟或管理难题测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情景模拟或管理案例,让学生在较为现实的管理中先对自己的管理水平进行测验,由于情景模拟和案例情节简单易懂省时,而学生都以能够解决这些管理问题而自豪,所以能激发学生的互动热情。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提示诱导(千万不要进行批判),从中找到学生管理的弊端,并进行最终的案例和情景点评,从而让学生有种豁然开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这时,回答好的学生有种无比的优越感,回答存在问题的学生也意识到自身管理水平的缺陷,无论如何,大家都会在这种情景下逐步对管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2.要对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管理类课程教学进行合理定位

学生对管理类课程不重视的总体原因还是对该课程的定位认识存在偏差。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经济管理类课程的确不是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不应存在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体系内,但这不应被视为对管理类课程不重视,我们应该不断完善管理类课程体系及内容。重视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是利于摆正课程地位的一个方面。

其次,应加强专业宣传教育环节,这也是把各门课程的地位包括管理类课程正确置于专业整体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与普通中学相比,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职业性,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掌握一门专业。因此,从学生入学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应该不断宣传和介绍专业,介绍本课程与专业的关系,把这一环节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把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各个教学环节给予恰当的定位,以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避免因片面的、表面的认识而造成偏废。这不仅对学生是必要的,对教师也是必要的,而且教师应该首先把握专业对课程的要求,指给学生以正确的方向。从这个角度讲,如何使课程为专业服务,也应该是教学研究的课题之一。

3.利用案例教学,实现以点概面功效

作为非主干课程,非经济管理专业的管理类课程的学时较短也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对于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说,如何在短暂有限的课堂环节让学生了解到管理学的主要内容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摒弃“满堂灌”的教学理念,这不是解决教学时间太少的借口和方式,这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特性,根据学生自身专业的内容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性教学,既压缩教学内容,达到有限课时充分利用的效果,又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其次,也是一个最为关键的解决手段,将商学科的典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引入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体系里,在课程安排上缺乏案例而只是概念性、理论性讲解将比较单调,也是不被学生重视的原因之一。管理学科作为一门科学性、艺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其特性决定了案例教学的基本手段。再次,利用案例教学可以实现以点概面的效果,可以通过一个企业案例对该企业进行战略管理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分析、生产运作管理分析、财务会计管理分析、技术创新能力分析等。因此选择一些恰当的案例进行剖析既调动了课堂气氛,又实现了节约课时、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最终目的,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有限的时空中全面了解管理学知识。

4.由浅入深,由草根语言到专业术语

授课中,我们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大二之后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管理理论基础较好,对专业术语并不陌生,而非经济管理类学生对经济管理专业术语经常是似是而非,教师认为的非常普通的经管类专业术语对于学生可能是闻所未闻,管理类课程的教师要经常提醒自己“隔行如隔山”这个简单的道理。在课堂教学中,主讲管理类课程的教师要用浅显易懂的日常用语来进行课堂教学,通过讲解让学生基本接受后,再用专业术语进行总结分析。这样学生才能逐步融会贯通,忌用专业术语来直接讲解或用专业术语解析专业术语,否则会曲高和寡。

5.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管理非“学”而是“悟”

管理学课程的学习方法和理科的学习方法有明显的差异,理科更多的是要么静下心坐下来进行逻辑分析推导,要么待在实验室进行实验设计。而经济管理学科是以社会为背景进行的应用性探索,不需要太多的公式定理,如果只会待在教室潜心研读而不去接触社会进行思考和应用,将导致理论与现实的脱轨,这也可能是大家认为管理学科不严谨、教师和学生太浮躁的主要原因。

主讲管理类课程的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管理是“悟”而非“学”,就像《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的作者给我们的启示一样。例如:“宝洁公司推出了6个品牌,飘柔、沙宣、海飞丝、潘婷、伊卡璐和润妍,就算你没有使用这6个品牌中任何一种洗发水,你身边肯定会有人使用,你也肯定看过这些产品的广告。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些问题,宝洁为什么要推出这么多个洗发水品牌呢?这些品牌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通过在课堂上经常给学生这些提示,学生也会慢慢去从身边的实例进行反思。经济管理的学习是以关注身边的实践为出发点的,要让学生懂得将课堂学到的东西应用到身边的生活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国家管理存在的问题、学校班级存在的管理问题及如何解决等,举一反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只有通过“悟”而非“学”,许多管理的道理才能自然而然地进入学生的大脑,成为他们思想体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刘珂.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金锡万.工科专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洪燕云.工科专业《企业经济管理》教学改革的探讨[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4]洪霄.非管理专业“企业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初探[J].常州师专学报,2002,(3).

[5]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责编:一 萧

作者:陈要立

第三篇:工商管理类特色院校话题ZONE

广州

@艾太金,中山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工商管理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和“双一流”评估后,很多人戏称中山大学应该改名为“中山医科与管理大学”。中山大学还成立有岭南学院,主要有工商管理及相关专业。在广东当地有一个说法:最好的学校就是北大、清华、岭南学院。在对工商管理相关专业资源的投入上,中山大学很强势。

天津

@方巧巧,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民航大的工商管理(航空运输管理)专业是天津市品牌专业。相较于管理学、人力资源等所有工管专业都要学的课程,民航运输管理才是特色课程,而且这些课对以后找工作很有帮助。据说以前民航系统有一套自己的结算体系,那时用人单位没别的地方招人,机场航司抢着要。后来与行业外统一,我们找工作要与更多人竞争,不过想找份工作还是不难的。成绩好、有能力才是王道。

成都

@as5880,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课程在大一会以通识教育为主,根据不同专业,可能会穿插会计、宏观经济学之类的基础课程,真正的专业课大概从大三开始集中学习,实际上每个专业的课程差别很小。学校的学习氛围相当浓厚,有很多科研项目以及和诸如甲骨文、阿里巴巴、人民银行等组织和企业的合作科研项目。

苏州

@李国栋,西交利物浦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所属的“西浦国际商学院”,是西浦的顶尖学院。我们的课程更多会与实践结合,还有不少案例分析。大四的课程比较高阶,有一门.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组织变革与发展)课的教授每节课课前都会给我们一个真实案例,让我们在课堂上讨论分析。每位教授都有自己的office hour,在这个office hour里你可以直接走进他的办公室提问。

你与霸道总裁之间,还差了一个TA

企业的成功,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技术水平,更取决于管理水平。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何削减商业成本,如何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如何根据市场前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这些都是工商管理要解决的问题。

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简单来说,工商管理就是一门研究怎样办好企业的学科,所以也称工商企业管理或者企业管理。

具体来说,工商管理培养的人才大部分输往各类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从事一般管理工作,通常这种一般管理工作不需具备特有的技术,而需有一定统揽全局、人事沟通、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一个市场部门的管理者所要做的主要工作不是自己去开发产品,也不是自己去设计广告宣传,而是一定时期内制定合适的市场规划,选定目标市场,协调部门员工进行产品的开发和宣传,顺利完成目标。

本专业所学知识范围较广,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课程,而且对学生的数学、英语等水平都有一定要求。工商管理专业更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对未来社会和企业要求的适应能力。当然,在强调通行性、适应性的同时,也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专长。

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在很多领域内选择工作,可根据个人爱好选择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投资等方向。在校期间,不要只学一个学科,可以再选修一个其他学科,如学习计算机、法学、外贸、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或有选择性地向某一专业领域倾斜,成为“工商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就业时就会形成独特的优势。

01 代表院校

工商管理是管理学门类中比较普遍的一个专业,截至目前,全国本科阶段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高校就有570余所。

02 就业前景

2015年~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率

2015年~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就业行业分布

2015年~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就业城市

03 专业解析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以“工商管理类”进行大类招生,入学后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情况,分流到具体的专业。专业方向主要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劳动关系等。各校根据自己的专业设置不同,在工商管理大类中招生的专业也不同。

以下数据截至2017年

全国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规模

全国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高考文理科比例

全国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男女比例

第四篇: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摘 要:我国经济水平不断进步,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中涌现出众多类型的企业,以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进步。但是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下,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主要就是企业人才之间的竞争,因此在我国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果想取得良好的生存地位,就应该在企业内部不断地培养各类人才,从而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尤其是企业内部的工商管理类人才,这类人才的培养不仅可以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而且还能够促进企业迈入高新技术产业时代,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当前由于受一些问题的影响,导致我国部分企业在培养工商管理类人才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培养状况也不够乐观,这也导致工商管理类人才无法在企业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关解决策略,从而为我国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现状;培养策略分析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7.30

1 培养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必要性分析

1.1 满足教育目标的需求

通过教育能很好地提高国民综合素质,而且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也特别重视培养人才的实用性。因为工商管理类人才在企业中所发挥出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加强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不仅能够满足我国教育目标的需求,同时也使得学生在就业时能有更高的职业能力,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自身今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迎合市场经济的需求

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不仅要求人才具备理论基础知识,而且也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将自身的能力真正发挥到岗位实践中。培养企业工商管理的人才,能够帮助学生寻找到满意合适的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迎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1.3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需求

工商管理虽然隶属于一门人文性学科,但是其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很多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工商管理类专业具有着一定的兼容性,兼备文理学科的双重知识特点。所以,老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这一学科本身的特点,在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学科本身的教学需求以及市场性需要,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并能够提高他们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应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2.1 企业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未来市场的竞争,企业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过程中,应该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培养过程中也应该明确培养目标和学习方向,从而进一步加强培养效果。但是现如今我国很多企业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时培养目标非常模糊,再加上本身工商管理涉及的培养方向就比较广,这也给许多企业在人才培养上造成了很多误区,使得他们的培养目标较为迷茫,不知道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导致培养目标无法真正发挥作用,管理人才的自我定位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找到自身应有的位置,不利于自身工作的开展。而且还有一些企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方向上没有一个清楚明确的定位,导致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人才培养自身定位不明确,从而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使得工商管理人才进一步短缺,也进一步激化了供需之间的矛盾,与市场发展相违背。

2.2 在人才培养中忽略了对于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今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培养模式很难满足我国现代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创新培养的需要,而且很多企业在培养过程中仍然没有对于企业的培养方式进行创新。忽略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此外,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对于学生而言也是非常不利的,导致他们缺乏实践经验和能力,使得他们很难将自己的创新思维在实践中发挥出来,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意识,导致企业无法获得较大的利润。

2.3 企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存在明显不足

如今很多企业在培养工程管理人才时,都将其定位为高级管理人才,这一定位在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人才之间的差异性,同时在课程设置上也没有特色,缺乏课程的变动性。此外,有针对性的系统实践课程不足,也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非常不强,职业岗位适应期相对缓慢。此外,很多企业所培养的人才都是以理论知识为中心,课程内容较为繁杂,同时课时量也比较大,导致课程内容缺乏核心力,相关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相关方面的理论知识较为丰富,而应用能力很难满足未来的企业需求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3 人才培养的原则分析

3.1 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原则

现如今在培养工商管理类人才时,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所以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并帮助高校教育者树立起相关教育教学的良好目标,从而促进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在高校开展相关人才培养的教学工作时,老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设计教学方案以及模式时充分考虑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以及知识的接受能力,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为我国社会输送更多的工商管理类人才。此外,相关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时,也应该不断建立健全教学体系,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知识,并能够把所学习的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真正地有所收获。

3.2 系统科学性原则

企业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应用能力过程中,应该将优化教学的整体思路来作为核心,同时也应该通过设立整体性的培养思想来作为指导原则。同时在所设立的培养体系中,也应该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更好的分配,在教育中分工明确达到优势互补的良好目的,在执行相关的培养方案时,应该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好结合,科学全面地提高人才的应用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积极向上发展。

3.3 人才培养灵活性原则

在企业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所培养的人才也应该具有灵活性原则,让人才将自身的理论知识能够真正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同时也应该根据当前的社会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策略,对于工商管理的人才进行重点培养。此外,也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培养方式,使得人才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特长,大幅度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市场形势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所以如果能够培养出更加灵活多变的人才,那么也将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让他们能够更加适应市场的变化与改革。同时,也能在企业出现问题时提出最快的解决方案,减小企业的损失,最大程度上确保企业的发展。

4 培养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策略分析

4.1 应该明确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类学科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技术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这一学科培养出的工商管理类人才,主要是在未来的企业中从事各部门的管理工作,相对来说工作难度比较大,同时工作的硬性要求也比较多。如今在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之中,主要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培养目标,因此企业在开展培养工作之时一定要有针对性,从而真正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针对学术性管理类人才而言,在开展相关培养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的培养目标以及模式,在实际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添加一些理论培养知识,并开展相关的实践,让他们将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而针对应用型人才而言,虽然实践能力较为重要,但如果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那么也很难发挥出实践能力,所以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意识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真正明确培养目标,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理论掌握基础。

4.2 建立健全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计划

为了为社会输送出更多优秀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树立起正确的培养目标,而且也应该针对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在培养过程中,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从而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首先是在人才培养课程的设置方面,应该首要满足市场需求,并根据企业不同职能部门的实际情况,在设计企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之时,体现出社会的发展需求。而且也需要对相关培养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最大化地通过良好的课程发挥出其真正的意义,节省课程时间,提高课堂培养效率。而且工商管理类课程中所涉及的学科之间的交叉,对于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提高人才工商管理能力的同时,也推动着他们其他能力的提升,从不同课程中学习知识,取长补短,为他們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在培养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同时,也可以建立系统模块化式的教学,在设置相关课程实践时,可以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出不同的职能部门,并对其进行分类,给学生更多的实践空间,设计出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的培养计划。

4.3 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

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体系以及培养目标,而且也应该打造创新型的师资队伍,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出良好的创新型人才。而且教育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对于学生的培养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型的人才需要有创新型的教师来培养,而且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主要特点也要求教师不仅对理论知识有深入的研究,而且也应该具备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给学生传递理论知识,而且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对于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在探索思考中增强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学思践悟中增强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4.4 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以往教师的评价体系只是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并不注重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所以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使得学生长时间只注重知识的接受和模仿,而思维能力较弱,缺乏相关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得学生出现极强的求同现象,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打破这种传统的思维定式,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在评价的基础上表现出自身的一定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与企业的竞争力呈现正比关系,优秀的人才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其创造出更多的利润。但是现如今很多企业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时,仍然有部分问题有待解决。如果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可能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应用能力,同时也应该尽快完善相关的体系以及制度,使员工在培养氛围下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及价值,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此外,在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应该避免传统培养方式的制约,运用高质量的培养策略,促进我国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刘中艳,罗琼,王欢芳.行业需求视角下工商管理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06):94-96.

杨芳,李福英,袁园,等.管理变革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12):104-106.

沈波.对开放教育工商企业经营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运作与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2):21-23.

苗雨君,刘景军,陈红梅.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途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7):248-251.

任瑞全,张合振.如何培养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应用能力[J].商场现代化,2013(15):109.

西昌学院 陈姜坤

作者:陈姜坤

第五篇: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探索与思考

摘 要:本文对安徽建筑大学工商管理类校级教学团队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提出建设的对策。希望经过研究,对国内本科教育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安徽建筑大学; 工商管理类; 教学团队

大学是培养各类人才的关键阶段,教学改革想要实现突破,离不开教学团队,而在以向社会输出应用型人才为主要职责的应用型大学中,教学团队的建设更是面临着诸多现实的要求。基于此,新时期大学应努力去建设高素质的教学团队,这对于实现教育的突破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大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本科教学团队与本科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一直以来都被教育部主管部门投以关注的目光。通过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总结,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的建立可以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类团队这种组织模式的优势,促进工商管理类团队成员的相互合作,推动工商管理类教师相互的沟通与交流,在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这一平台上,教师之间可以就教学内容相互切磋,就教学方法相互探讨,推动本科教学改革,共同开发和共享教学资源,切实起到老教授、老专家传、帮、带的作用,推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有利于工商管理类專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在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和强调的是让教学团队的各成员都能通过知识的共享、合作以及交流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让各层次的教师成员都能够在对年轻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中获得素质上的提升,进而为本学科和本专业集聚起更加优质的师资力量。这些优质的师资力量不仅能够助益本学科、本专业的教学研究,还能为推进教学改革提供助力,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教材、课程以及实验室的建设,对学科专业的发展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对大学而言,构建起重点、特色的学科教学团队,不仅能直接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同时还能为学校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提供帮助,使学校能够凝聚起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日益复杂和激烈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学科专业的建设和未来发展能够在教学团队所具有的持续性特征下获得持久的刺激和促进,甚至这一特征也能够作用到与之相关的学科专业,带动其发展,这对于大学的发展而言具有相当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三)有利于工商管理类教师的发展

可以看到的是,各大学在近几年间相继招入了大量思想活跃的年轻教师,这些新加入的教师敢于创新,想法不拘一格,且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还有了许多博士学位,因此科研能力都很强,只是缺少实践经验,教学经验略显不足。因此,如何让青年教师顺利成长,已经成为了大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通过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的建设,在有经验的老教授、老专家的带动下,他们可以积攒经验,迅速成长起来。当今时代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迭代更新着,相应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也在以极快的速度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青年教师更应当在与老教师的知识共享过程中实现共同提升,共同进步。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建设增加了教师之间的互相启发,通过这一平台,教师之间互动性更多,在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基础上,团队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得到改善,有利于促进教师间更积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境,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可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最终促进了教师的健康成长。

二、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初期,安徽建筑大学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形成,其后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98年以前,当时的教学团队主要是以安徽建筑大学一类课《技术经济学》的课程为主的教学队伍。第二阶段的教学团队是在《技术经济学》一类课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提升,通过对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三个专业基础课的完善总结,形成了以《管理学原理》为核心课程,这一主讲教师教学队伍是校级重点课程。第三阶段是2006年以后,在以《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师资及课程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主讲教师、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为教学核心,围绕“夯实学科专业基础、打造精品课程平台”这一教学理念,同时以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教学主体的学习型教学团队。

(二)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现状

安徽建筑大学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根据教育部指定的全国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结合了安徽建筑大学的办学定位及经济管理学院的专业特色后,制定出了包括:《财务管理》《会计学原理》《财政与金融》《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资产评估》《市场营销》《管理学原理》《运筹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11门课程。目前安徽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主要有:财务管理、会计学(含会计专升本)、资产评估、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该专业在公共管理学院)6个专业,共有在校学生1298人。教学团队是以省级特色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级优势专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三大专业为建设平台和服务对象,以安徽省人力资源管理(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安徽建筑大学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安徽建筑大学校级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为教学实践和科研平台,整合了经管学院(含部分公管学院)的优势师资资源组建起来的教学队伍。二十年来,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的结构和文化建设为重点;以工商管理类的六个专业建设为依托,已经形成了学科、专业、年龄、学历、职称及知识结构都比较合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以及良好科研素质的,擅于团结合作,攻坚克难的学习型教学团队。安徽建筑大学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目前有67名成员组成,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8人,高级实验师1人,实验师1人,讲师14人;目前团队成员中除2名50岁以上是本科学历外,其余全部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博士学位的有16人,在读博士有4人,团队中的中青年教师所占比重为54.69%,整个教学团队结构合理且充满活力。

三、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容

(一)优化学科结构,打造优势工商管理类特色专业生态群落

立足房地产业、建筑施工企业,瞄准长江经济区建设,特别是迎合中部地区发展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顺应国际经济一体化以及地方经济对外更加开放的发展趋势,注重结合工商管理类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不断进行学科内部相关专业的结构优化,积极促进工商管理类学科国际化发展、内涵式发展、协同创新发展。要围绕新时代企业的价值链,逐步构建起工商管理类学科生态链,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强调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等专业的管理职能的作用和意义,以形成立足于公司运营,注重实际应用,企业运营管理和工商管理类学科基础能协调一致,实现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支撑,最终实现资源共享的工商管理类学科生态链,除此以外的会计学和资产评估都是目前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应用领域专业,而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更是能适应现代人才管理的需求,在优化学科结构时也都需要予以重视。

(二)构建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群建设平台,夯实6个专业理论基础

工商管理类团队结合安徽建筑大学工商管理类6个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将课程规划中的11门核心课程即:《财务管理》《会计学原理》《财政与金融》《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资产评估》《市场营销》《管理学原理》《运筹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都进行了重新设计调整,并根据课程性质有针对性的调整了课程类别(模块)的比例,以实现合理分配课时,达到化解内容重复冗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与学时安排有限之间的矛盾,同时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自主形成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教学团队还通过将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共通知识点结合起来,在进一步构建优化后形成了一系列的知识群来提纲挈领,之后再将具体课程与知识群相结合,建立起更加完善具体的核心课程群,进而设计出科学完整且相互关联的课程体系。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

为满足社会对于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的需求,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应该在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中做出改变,在理论要求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实践环节,以补充改善原有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具体可表现为在保证理论基础的教学效率不受到影响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一定的实践环节,从而把教学内容从单一的理论教学扩展为“理论课程+实践训练”一体化的全新教学体系。

四、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管理制度

安徽建筑大学虽然已经有了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在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的管理方面也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但是这些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缺乏总体规划,缺乏对现有師资队伍的有效整合,缺乏对教学团队带头人的聘任、绩效考核与解聘等相关制度的制定。尤其是教学团队的带头人对教学团队的发展、建设、凝聚力起到重要作用,需要他们既具有教学能力,又具有对学科与专业的规划能力,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安徽建筑大学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在管理方面有一定不足,教学团队的凝聚力不高,比较松散,教学团队在青年教师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二)缺乏必要的资金扶持

整个教学团队从无到有,从有到精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教学团队从创建到发展,再到最后的成果转化,历时不短的整个建设过程中都需要有物质保障,即资金的投入,建设过程中一旦出现资金链短缺或断裂,就极有可能减慢整个教学团队的建设进程,甚至使团队的建设工作陷入停滞或中断,而这也将让之前的努力都付诸东流。目前,安徽建筑大学的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只有2万元的建设资金。这样的资金投入是相当有限的,而这也就导致了整个团队目前正面临着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滞后、成员的培养工作受限、教学团队的内部交流以及不同学校或不同地区的教学团队相互之间的交流活动难以开展等问题,使得教学团队在建设中的各项工作都十分被动。

(三)缺乏有效的教学团队考核制度

目前对教师的考核,主要是对教师个体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教学考核、科研考核、论文考核、纪律考核等,这些考核项目是对教师个体工作业绩的考核,其适用范围包括全校教职工。但缺乏对教学团队的考核,如何对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却没有具体的考核要求。对于教学团队的考核,要包括两个层面的考核,一是对团队本身的考核,二是对团队成员的考核。仅仅对教师个人进行考核,不考虑其在教学团队中的贡献,就使得团队的凝聚力下降,个体对团队的投入就会减少,不利于教学团队的发展。

五、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建设制度

首先,教学团队建设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学校需要对此提起足够的重视,在此基础上,需要院校能够长期支持并提供培养团队成员的培训计划以及让团队成员获得发展深造的机会,再辅以合适的奖惩措施,使团队可以在较长时期内获得稳定均衡的发展。其次,院校需要分析教学团队,优化教学环境,进一步挖掘出社会资源的潜在价值,让团队成员的能力、素质都能够借助社会资源而获得完善和提升。最后,考虑到各教学团队之间的差异,因此还需要对大学教育改革计划的有关制度加以修订和完善,例如组建起由教学分管人员构成,专门负责团队建设的责任小组,一方面为团队建设设立节点,分段制定出合理的建设任务,另一方面科学统筹后合理分配各类资源。对此,院校要敢于将权力下放,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激发出各教师的积极性。

(二)科学分配建设资金

资金是团队建设的重要支持,高校要积极扩展团队建设经费的筹集渠道,尽可能地汇聚起更多的建设资金投入到团队建设中。而当资金有限时,学校也要科学合理地分配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地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高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教育改革目标,在资金上需要有所倾斜,将资金真正的价值发挥出来,支持有特色、有活力的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的建设,对于会造成教师工作以及教育改革工作受限,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下降的经费不合理分配问题则应当尽可能避免。

(三)建立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及成员的绩效考评制度

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的考核一般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校对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整体的考核,考核团队业绩是否完成学校规定的目标。第二个层次是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内部对团队成员的考核,这个考核过程是由团队带头人负责。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内部考核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明确考核标准,明确考核流程和考核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的具体应用。

注:本文为安徽建筑大学项目“工商管理类教学团队”(2016jt02)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郑久华,郑建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探析——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2018(01):53-54

[2]代春艳,王兰.工商管理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思路与举措——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30):265-266

[3]朱庆华.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途径[J]中外企业家,2016(35):220-221

作者:盛宝柱

上一篇:工业设计导论论文下一篇:国际贸易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