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科护理学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护理中专科护士的培养和管理的实践效果。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教学内科护理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科护理学论文 篇1:

内科护理学《支气管哮喘病人护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摘 要:职业教育要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笔者所教授的是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教师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为学生建立高效优质的信息技术环境。学生平时爱玩智能手机,利用蓝墨云班课教学手段,把玩手机变成学生学习的好帮手,推动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网上做题、师生实时互动,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多点调动,告别课堂的枯燥与乏味。

关键词:中职护理 内科护理教学与反思 教学设计 蓝墨云班课

Teaching Design and Reflection of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Asthma" in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LU Suyun

(Fuxin Health School,Fuxin,Liaoning Province,123000 China)

在內科护理学《支气管哮喘病人护理》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尝试将蓝墨云班课运用到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观察对比支气管形态进行比较,通过玩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结合支气管哮喘发作视频观察,学生对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好奇心,完成理论知识讲解;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融入课堂共同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会有哪些症状,用关键字总结症状,化繁为简,让学生对重点知识记忆深刻;利用蓝墨云班课做课后题,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多点调动,告别课堂的枯燥与乏味。

导入情景:王女士,25岁,今日与家人在公园赏花时突感胸闷、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周身大汗,焦虑不安,急来院就诊,初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医嘱:吸氧,沙丁胺醇吸入。工作任务:(1)如何正确实施氧疗。(2)如何指导病人应用支气管舒张剂。(3)如何指导病人控制哮喘发作的因素及发作时紧急自我处理方法。

什么是支气管哮喘呢,为什么赏花就能引起发病?为啥要吸入沙丁胺醇?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这次课的设计和讲解,分别为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1 教学分析

该节内容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内科护理学第二章第三节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内科护理学为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临床护理的主要学科,又是护士资格考试和专业对口升学的主要课程。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临床症状突出,也是临床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疾病,也是护士资格考试的主要疾病。

根据教学大纲、学生性格特点和岗位能力标准要求,将该课的三维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2 教学设计

当智能手机走进学生的生活,学生上课玩手机是教师不能回避的问题,应巧用蓝墨云班课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感悟、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笔者的教法及学法如下。

3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阶段,笔者利用蓝墨云班课布置课前任务:支气管哮喘的预习,预习的内容为支气管的解剖结构、正常肺部呼吸音是什么?已选定参演小短剧角色扮演的学生背剧本。

为了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在课堂实施阶段,笔者将90min的教学内容设定为7个教学环节。

(1)观图形找差异,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新课之前来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看看这两张图片有哪些不同之处?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找出正常气管与支气管、支气管横切图的区别,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兴趣,学生观察、思考问题,学生对做游戏非常感兴趣,吸引学生们注意力,顺利导入此课。

(2)动画视频,巧解定义。讲解支气管哮喘定义之前,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支气管哮喘形成过程,发现支气管的变化,进而总结定义:“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和加重,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

(3)图文并茂,分析哮喘发作的诱因。带着问题思考;结合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为何形成的是呼气性呼吸困难,直观感知支气管哮喘发生机制及呼吸困难的类型及特点,以加深印象;动画视频更形象生动,能抓住学生的兴趣。

(4)角色扮演,评估哮喘。此环节由课前背过剧本的学生出演,学生一饰演患者,学生二饰演护士,主要内容是支气管哮喘患者评估过程,让学生带着角色出演,学生能感同身受,对于整个疾病有更直观的认识,然后分组听诊、讨论,结合观看的短剧讨论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

(5)肺部听诊,呼吸音现。播放肺部听诊音频,加深支气管哮喘患者肺部听诊特点并展示影像学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利用关键字总结法,精简症状加强记忆,完成教学目标,升华主题。

(6)引导思考、合理用药。结合症状,设置问题,对于支气管哮喘出现的这些症状根据症状的特点,用关键字总结: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双肺哮鸣音。观看多媒体课件总结治疗要点如下。

①脱离变应原: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②药物治疗:控制性药物及 缓解性药物。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药物。③示范定量雾化吸入器(MDI)使用,总结口诀:开瓶盖,摇一匀;深呼气,双唇包住咬口;经口吸气,同时按压喷药(喷吸同步);屏气10s,缓慢呼气;要想再吸,间隔3min。歌谣好记易懂。

(7)明确重点、巩固哮喘,接轨护考:最后利用板书梳理该节课的内容,并强调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得重要性。①复习支气管哮喘症状,提出问题:支气管哮喘发病的诱因有哪些?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该怎么处理?如何进行定量雾化吸入?②并利用蓝墨云班课布置课后作业,在线上给予学生指导,掌握学生做题情况。

4 教学反思

4.1 优点

(1)信息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蓝墨云班课给学生课前推送笔者自己制作的微课、PPT等教学资源,推动学生的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开展了更多、更有效的课堂参与式活动。(2)课堂活动形式多样,使教学游戏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可以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放学后依然有没有学懂得学生可以使用这款软件巩固自己的学习,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3)与老师实时进行互动,增进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记忆,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教师有利于测试和批改作业,互动更方便。(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2 缺点

(1)活动参与人员受限。(2)讨论后学生分享时间不足。(3)学生参与受网络的影响。(4)中职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如果掌握不好,反而会增加学生玩智能手机的机会。

4.3 总结

理清层次,多点调动,以期完成启发式、形象化的教学,告别课堂的枯燥与乏味,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我们也是在初步尝试,逐步探索之中。

5 结语

利用蓝墨云班课在内科护理教学中,能够课前准备充分,为新课的导入做重要铺垫;对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课堂上能够有效互动,活跃课堂氛围,避免学生学习的枯燥乏味,使教与学都会感到轻松愉快,学生注意力能够有效保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内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山少男.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碎片化学习模式在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以《网络媒体应用》课程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137-139.

[2] 吴富旺,上官国莲,钟希琼,等.蓝墨云班课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5):265-269.

[3] 张颜.蓝墨云班课在高职《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8):253-254.

[4] 饶亭,董雷,杨莉.蓝墨云班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20(5):67-68.

[5] 刘金鑫.西醫医学汉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9.

[6] 何航道.多学科融合背景下的生物化学教学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作者:鹿素云

教学内科护理学论文 篇2:

以人为本 优质服务

目的:

【摘 要】探讨内科护理中专科护士的培养和管理的实践效果。具体方法是: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笔者医院内科具有3年以上护龄的2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以培养前、培养后进行专业技能考核对比,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进行常规护理,护理宣传,护理会诊,资料收集,患者的满意度等进行统计量化以及评分。结果:实行培养内科专科护士前后护士操作技能考核情况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显著,操作水平等明显提高,(P<0.01)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科护理中专科护士的培养和管理实践,专科护理技能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有效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这一理论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内科;专科护士;培养和管理;实践探索

近年来,遭受内科疾病困扰,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断增加,来内科就诊的患者也在增加,这就给当前内科护理和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而临床上也迫切需要科学、具体、系统、全面、可操作性地提高内科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护理技能,“打铁还需自身硬”,借以内练素质、外练功夫,来为进一步探索现代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患者以及晚期姑息患者长期治疗护理服务模式的提升和发展,以及为内科护理工作者提供更宽阔的平台,达到提升护理队伍的职业素质及综合能力的落地应用做好铺垫。

面对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内科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作为内科护理人员,必然需要加强自身专业护理水平,来给长期遭受内科疾病困扰的患者给予更贴心、更专业的服务,从而减轻因为疾病带给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严重影响。通过医院制定一定的计划与标准,对内科专科护理人员进行培养,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同时,改进护理工作,切实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文主要对25名内科专科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培养,探讨内科护理中专科护士培养和管理的实践效果,具体开展的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笔者医院内科具有3年以上护龄的2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以培养前、培养后进行专业技能考核对比,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进行常规护理,护理宣传,护理会诊,资料收集,对患者的满意度等进行统计量化以及评分。

1.2 方法

明确内科专科护理人员的职责,设定培养方式,具体如下

(1)专科护理人员职责

一是投入临床护理实践,根据从事的内科专科护理工作,直接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作为培养研究对象,专科护理人员要对住院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并能够完成达到本专科高难度的护理技术操作,解决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让接受护理服务的患者体会到高质量护理服务,同时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二是接受护理部对专科护理人员的考核,参与护理部对自己的专业培训,并协助本科护士长进行护理查房以及会诊等;积极参与临床护理实践,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娴熟,能够给护理同行传递专科护理的新技术、新知识;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做好交流沟通,为他们宣讲相关的疾病知识,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高家属以及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水平。

三是参与到内科专科护理的会诊中,对一些护理问题进行协商解决,并能够深入探究,敢于提出有效优质的护理措施,并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进行实地应用,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

四是护理工作落实到位,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在发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报告并处理。收集相关资料,对一些不合理的护理方法进行改革。

五是加强对护理技术和病区管理,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护理工作,优化护理手段,从而提高内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六是向技能型+研究型+应用型护理工作模式转型,开展护理科研课题及撰写护理论文。

(2)专科护理人员培养方式

一是由医院护理副院长、护理部主任、2名护士长组成对內科专科护理人员的考核小组,将确定为内科专科护理培养人员统一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核,平均分数达到90分以上者将被确定为内科专科护理培养对象。针对被确定的内科专科护理培养人员的具体情况,护理部针对专科性质,制定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采取被培养对象以自学与轮科相结合的方法,先在医院ICU进行6个月的轮科,初期由专人带教与指导,一个月后,以责任护理人员独立承担护理工作,根据内科不同的专科患者,对各种护理程序进行强化掌握,并结合实际的责任护理工作,个人制定护理计划,计划需要对危重患者观察的敏锐性以及整体护理过程、抢救技能实施等做一重点突出。每周要参与内科专科主任查房活动,参与内科专科病例的具体讨论,进一步了解内科专科医疗信息,丰富自身护理知识。在每月一次的业务讲座中,认真听取内科专科主任、医疗专家、资深医生就内科专科中某一种疾病产生的病因,发病的机理,该病种在临床上的表现,付诸实施的科学抢救措施,作为护理人员护理的要点,同时,还有对内科专科科室新技术与新业务的开展情况以及未来瞄准的关键点进行学习。

二是为进一步强化专科知识,组织培养对象每月进行一次病例教学查房,通过对内科专科的典型病例的选择,内科专科护理培养对象要做好充分准备,汇报内科专科的某一典型病例,具体护理出查体内容与流程,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内容以及取得的效果,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该问题最终确定的解决措施,内科专科护理培养对象与各科护理人员一起进行讨论交流,相互切磋,交流经验心得,传授先进护理方法和技术。

三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内科专科护理培养对象的教学能力以及提高其专科护理知识与业务水平,要求内科专科护理培养对象能够协助护理部,承担内科专科护理论坛、知识讲座等,开展教学查房。

四是为了确保内科专科护理培养对象的培养质量,在护理培养对象出科前,成立专门的专科护理人员考核小组,对专科护理培养对象进行专科知识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考核。

五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内科专科护理培养对象的视野,提高其专业水平,在轮科结束后,将其送至上级内科专科医院,进行6个月以上的进修,从而不断汲取更为专业的内科专科先进的护理经验,切实从上级医院能够学到专科护理新知识、新理论,掌握专科护理新技术、新方法。

六是为了进一步扩充内科专科护理培养对象的新业务、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更好的了解新时代护理学科发展的未来趋势,吸收护理先进的护理观念和护理模式,更好地适应临床,对专科护理培养对象进行选送,参加国际或者国内专科护理学术会议、护理管理大会以及专家护理课程教育、论坛等。

(3)专科护理人员培养效果

评定方法:统计学方法、问卷调查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资料, X2检验 t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对心内科病房的3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效果一:

参与内科专科护理培养对象的专科护理技能水平提高显著。经过长达一年的内部培训以及选送外出进修等,参与内科专科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术水平取得显著提高,在内科各科临床上切实发挥了一定的专业带头作用,并发挥了指导作用,有效提高了医院内科专科护理水平,并就医院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助力。

医院肾内科、心血管内科、综合ICU等内科科室实行内科专科护土培养,对3年护龄以上护土就抢救操作技能培养前与培养后的考核情况进行了比较(见表1),这些科室针对即将实行的内科专科护理人员培养,进行了培养前考核,与实行一年后的专科护理培养对象的考核,在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内科专科护土考核小组对3年护龄以上的25名护土进行考核,并对培养前、培养后的考核分数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实行内科专科护理人员培养前、培养后护理人员抢救操作技能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内科专科护理人员培养对象在专科护土的带动和指导下,其实际护理技能以及操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效果二:

经过培养后的内科专科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提升表现,体现在患者的满意度有效提高。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内科专科护理培养人员为护理对象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并且也为专科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专业指导。培养后的专科护理人员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净化,认识得到提高,能够结合新时代对护理工作的要求,牢记自己的职责,强化意识,注重行动实践,把护理工作往深里、往实里、往细里做,一方面提升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不断实现人文性的护理理念,加强了自身的知识储备,如吸收医学之外的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专业知识,从而用科学方法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就一些患者存在的恐惧、焦虑以及抑郁等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加强沟通与交流,做好心理疏导,从而帮助患者能够摆脱不良情绪,配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强信心。秉承健康教育理念,经过培养的专科护理人员加强了对专科疾病的健康宣教,为患者宣教了疾病健康相关知识,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护理能力,如,让患者充分享受“知情权”,通过就患者所患疾病的归因,如何治疗,最佳的治疗方式以及具体临床表现等有个全面了解,从而让患者做到“心里有底”后,积极配合治疗,并能够科学的管理身体。面对内科患者的不同病情,培养后的护理人员更注重人文关怀,不仅从心理上进行疏导,还就患者如何科学饮食提供指导。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起疾病的产生原因很大程度上与起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关系,有的患者脾气暴躁,思想僵化,认为自己住院治疗康复后,还可以抽烟、喝酒、海吃海喝,针对患者的思想观念以及性格特点,培养后的护理人员采用“以柔克刚”的方法,用温和的语言、真诚的微笑先来为患者之间的交流做好铺垫,再循循善诱的与患者进行病情分析,让其认识到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吸烟喝酒对身体的危害,同时,还需要注意高维生素食物、高蛋白等补充要做到适量,从而有效控制脂肪摄入,做到科学、健康的饮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在内科专科护理工作中,所面对的患者年龄偏大,因此,有的患者的记忆力比较差,容易忘记服药,或者错过服药时间,专科护理培养人员对患者进行正确用药的指导,需要一天中多次提醒患者,并告知每次服用时间和计量,对一些老人服药过量的现象,进行针对性讲解,对服药注意事项加强告知次数,从而避免患者出现用药错误的事件发生。面对患者的意愿生活,内科专科护理培养人员及时做好病房清洁与消毒处理等日常工作,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尽最大可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经过内科专科护理培养人员行动到位、技能到位的护理,最大限度使得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效减少,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进一步帮助患者降低了医疗费用,患者不仅身体康复卓有成效,还节省了家庭经济支出,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统计数据看出得到了显著提高。

2 结果

根据表(2)在内科专科护理人员培养前和培养后,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培养前滿意度为83.3%(25/30), 培养后患者护理服务明显高于培养前,为96.67%(29/30),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讨论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逐渐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根据“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上的疾病,而且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一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从中可以看出, 新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也延伸了健康的内涵。同时,随着现代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日益提高,其中包括专业水平增高、护理内容增多、需求范围增大、时间延长,并且护理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社会对内科护理人员的素质和价值,以及在医疗卫生行业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样提出了更高要求。内科疾病患者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同时,慢性疾病居多,不少患者不仅是是医院的“常客”,有些患者随着年龄增大,抵抗力减弱,需要长期住院治疗。对于患者来说,年龄增大,面对病情反复发作和住院,不仅身体受到影响,还会出现不良心理和情绪反应,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患者观念等都在改变,这就给内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可以说,面对新时代对护理工作提出的需求,内科常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护理观发生变化后患者就医疗服务的切实需求,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给予他们更为专业、人文、科学、合理的服务体验,因此,笔者所在医院就探索现代内科专科护士培养和管理进行了实践研究,据相关资料显示,通过对内科专科护理人员的培养,极大的提高了护理理念、护理技能以及护理服务水平,为患者疏导不良情绪,提供优质服务,患者治疗疾病的配合性以及依从性更为明显,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拉近医患关系,降低了医疗纠纷。

综上所述,内科护理中对专科护士进行培养和管理可以改善以患者关系,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马淑花

教学内科护理学论文 篇3:

浅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摘 要:在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过程中,内科护理学占据了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的大半部分,它作为我国医护人员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对于学生顺利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目前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中,存在着部分与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出现偏差的地方,对此,该文将基于护士执业资格证的考试信息,对于如何进行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 内科护理学 教学改革

在我国目前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过程中,包括实践考试和笔试两个部分,无论是实践考试还是笔试部分,内科护理学的知识都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实践考试中,这一部分内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几乎占据整个考试的70%左右,是考生成功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的关键。因此,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方法改革中,应当针对目前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的现状进行有侧重点的教学改革。

1 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

对于学习护理,并且以后从事相关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护士执业资格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证书之一,它既是学生能够进行正常护理工作的基础,又是学生面试的重要证书之一。在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的不断改革的过程中,考试的内容和要求也越来越体系化、规范化[1]。这也要求我国的护理专业在进行相关的内容培训的时候,应当更加有体系、更加针对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来进行相关的教学。

2 目前我国内科护理学教学现状

在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内科护理学课堂上,存在着许多问题。

(1)教师教学内容与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的内容存在偏差。在部分内科护理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以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无论是教学体系还是教学内容上都没有足够的创新。作为基础知识与实践经验都十分重要的科目,内科护理学在教学中应当适当引入以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为核心的实践内容,紧抓内科护理学实践。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在进行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只是单一地以“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并背诵”这一模式为主,这种模式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不仅本末倒置,更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不利于学生抓住教师的课堂重点,不利于学生进行后续的复习以及护士执业资格证的考试。

(2)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牢,上课积极性不足。对于部分学生而言,选择护理学是由于文化课分数不足,学生本身对于护理学并不重视。在上课中存在着溜号、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导致学生对于内科护理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后期无法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证的考试的原因。要想提高学生学习内科护理学的积极性,首先需要令学生了解内科护理学,并在课堂上以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高职院校的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不足。在内科护理学中,学生亲身参与护理的实践也是十分重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内科护理学的知识,顺利地通过执业资格证的考试。但是由于近年来护理学的热门,高职院校也不断扩招,学生人数众多,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的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在内科护理学,学生必须有实践操作的场地,由教师带领进行教学实践。但是在部分高职院校的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一名教师需要同时带几十名学生,这些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都不同,教师无法在一堂课上顾及所有的学生。

3 针对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要想保证学生能够正确地学习内科护理学的相关知识,能够顺利地在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中取得合格的成绩,那么就必须要将各个学科的教学与考试相结合。对此,该文在内科护理学方面有如下研究。

(1)教师在进行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于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以及如何进行护理分析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护理学习,在进行具体的内科护理操作时,案例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步骤与方法。将典型的护理病例引入到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对于护理学的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2]。在病例的分析与讲解过程中,学生应当对于这个病人的整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了解,并且将护理的知识、护理的难点,同教师一起进行分析,令学生对于病例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内科护理学知识的复习。

(2)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各种护理病例中掌握内科护理的知识和规律,并且巩固重点的知识点。针对护士执业资格证的考试,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引入考试内容相关的病例,并且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对病例进行分析后,对于其中的内科护理学的知识进行相关的总结。将同一类型的病例总结到同一个知识体系中,对于不同病例的相同护理方式总结到另一个知识体系中。两个知识体系的交叉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地复习内科护理学的相关知识,更好地应对考试。

(3)教师应当正确地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进行内科护理学的考试复习。在内科护理学的考试复习中,由于学生需要备考的知识众多、体系复杂,加上有大量的病例、图片,因此,多媒体设备的引入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在投影设备上投放相应的图片以及病例,更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对文字、图片、病例的多重理解和分析,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情况,为考试进行准备[3]。

(4)教師应当对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小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内科护理学的相关知识。在传统的内科护理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负责理解并且进行记忆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现在的教育理念。在对课堂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在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将学生进行不同的分组,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典型病例的方式,令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学习交流,帮助学生从学生的层面进行内科护理学相关知识分析,提升学生对于学习内科护理学的兴趣,并且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内科护理学的知识。

(5)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部分对病例理解较深的学生,教师应当多侧重于病例教学;而对于部分对基础知识理解更深的学生,教师应当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只有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够保证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进行护士执业资格证的考试。

4 结语

在我国医护人员当中,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作为医护人员从业的敲门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校学生要想顺利地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就必须掌握考试当中的重点内容,内科护理学作为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的重点内容,应当受到学生与教师的重视。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应当多采用案例分析以及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加深对内科护理学的知识理解,并且教师应当针对护士执业资格证的考试,对于如何系统性地学习内科护理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帮助学生复习。

参考文献

[1] 王家丽.“双证书”制度下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接轨的内科护理教学改革研究[J].时代教育,2018(5):202.

[2] 李梅,杨宇华,童小珍.基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1):72-74.

[3] 王郑矜,王文雷,王丽红,等.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浅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9):3128-3130.

作者:吴凤琴 周姗姗

上一篇:社区党建工作思路(精选2篇)下一篇:小学学期安全工作计划(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