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稽查工作经验材料

2022-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地税稽查工作经验材料

地税稽查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亮剑旅游税收煅造稽查品牌

近几年来,我市坚持旅游带动,立足科学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基础条件大力改善,旅游发展势头强劲,经济社会和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形成了以旅游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局。但与全国同类旅游地区相比,我市旅游税收对财政的贡献率总体水平不高,旅游税收总量相对偏

少。特别是收入隐性强,税负率偏低,发票抵扣杂,真假难甄别,制度不健全,收入难核实等一系列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旅游税收的征管,造成了旅游税收的流失,损害了旅游者的利益,阻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为了整合旅游资源,规范旅游秩序,加大旅游税收的征管力度,优化旅游税收的纳税环境,我们在省局和市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之下,举全市之力,直击旅游税收源头,直面旅游税收乱象,亮剑旅游税收,煅造稽查品牌,组织了震动三湘的“绿剑行动”,并收到良好效果,不仅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净化了环境,而且创造自己的稽查品牌。据统计,整个行动中,有122家旅游企业自查补税3150万元,市局重点检查28家旅游企业,查补地方各税1039万元。其中,查补税款上百万的企业有5家。全市通过“绿剑行动”,规范旅游税收管理,增加全市旅游税收1亿3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5%。

一、精心策划练内功,为“绿剑”强基

“绿剑”行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旅游税收秩序,提供良好的旅游税收环境,而一支高素质的税务稽查队伍势必成为整个“绿剑行动”是否成功的基础。

近年来,市局党组高度重视稽查工作,把稽查局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摇篮。在选拔人才时重用稽查干部,通过能进能出、上派下挂等形式多岗位锻炼,全市稽查系统有19人被提拔重用,占全市稽查干部的34%。且全省、全市稽查能手、双师资格人员都被选调进稽查局,稽查系统不断有新鲜的血液注入,工作活力倍增。

此次,为了确保“绿剑行动”的实施者政治过关,业务过硬,走得进,出得来,我们组织了为期半月的相关旅游财务知识的专门培训,让参加行动的每一个稽查人员做到“四个熟悉”。既熟悉旅游管理流程,以便查得清旅游收入;熟悉旅游核算流程,以便弄得清经营利润;熟悉政策法规,以便用得准适用政策;熟悉旅游征管方式,以便堵住税收暗流。同时在整个行动中实行挂牌上岗,持证检查,边查边审,边审边评,用优秀的典型案例示范,确保行动质量,执法严明。

二、引导自查倡守法,为“绿剑”造势

对旅游产业实施专门的税务稽查,不是阻碍旅游经济的发展,而是保障旅游经济的优化循环,促进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增强旅游企业的纳税意识,提高旅游企业的税收遵从度,我们通过举办旅游企业税收管理知识培训班的形式入手,开展了以审计式自查为主要模式的纳税人自查活动,并把自查作为整个“绿剑行动”的第二个阶段,以旅游企业主动自查为突破口,引导旅游企业自觉自查,快乐自查,主动纳税,奉公守法,为“绿剑”行动造势壮威。由于宣传发动深入,引导辅导到位,“绿剑行动”的自查阶段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据统计在整个行动中共有122户旅游行业纳税人自查,申报税款3150万元,自查面达100%。

三、整合软件搭平台,为“绿剑”提效

加大对旅游税收管理信息化的力度,不断优化科技管税的方式,是旅游产业管理数字化的必然趋势。为了确保“绿剑行动”收到规范行业管理、惩治偷税抗税、促进风气好转的效果,真正实现旅游税收的提速、优质、增效,我们对自主开发的稽查软件加以优化,通过网上申报、税库银联网、银行刷卡交税、旅游一城通等软件进行整合升级,形成了对旅游景区景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实施动态实时跟踪,搭建了旅游税收稽查平台,为“绿剑行动”增效。一是积极探索审计型检查底稿工作模式,从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和纳税遵从评价等四个环节入手,提质增效。二是纵深推进审计式稽查,通过进一步完善查前承诺、查中固定证据、查后廉政监督的稽查模式,促进“阳光”作业,透明执法。三是充分利用信息资源,通过信息共享平台,直击源头,以票查案,以案带案,查办大要案,净化税收环境,打击偷逃抗税。紧扣旅游六要素,倾力开展发票检查。如在行动中我们通过对重点税源单位填开和取得金额在1万元以上发票列为必查、对一般检查单位面值达10万元以上的发票必查“两个发票必查”,查办发票违章户数34户,查实非法发票229份。其中在查处某旅行社假发票案时,通过相关信息比对、委托协查等方法,查实涉票金额209万元,查补税费及罚款31万元。特别是通过深挖线索,查办大案要案,使大要案的示范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极大的震慑了涉税犯罪。据统计,整个行动中查办大要案3起,查补地方各税2310万元。其中仅某旅游酒店查补资本交易企业所得税203万元,检查成效显著。

四、稽查建议促规范,为“绿剑”增色

对税务违法处罚是必然,但不是目的。实施“绿剑行动”的目的是促进旅游产

第2篇:地税稽查经验交流材料

提高稽查效能近年来,税务稽查力度不断加大,对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保证税收收入稳定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稽查人员都有检查难,处理更难,执行难上加难的切身体会。执行是税务稽查的最后环节,也是关键环节。只有稽查案件都得到有效执行,才能充分发挥税收稽查职能作用,体现税法刚性。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税务稽查工作中,总还有一些稽查案件难以执行到位,这不但有损稽查部门的权威,更有影响税法的严肃性。为提高案件执行效能,我局就如何加大执行力度,破解稽查案件的执行难题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04年、2005年我市稽查查补税款、滞纳金、罚款分别为2938万元、3230万元,入库率分别达到95.1%和97.3%。现将我局就如何破解稽查案件执行难、提高执法效能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认真分析执行现状,理清工作思路,加大执行力度

(一)理清执行思路。思路清、方法对是做好执行工作的基础。为破解案件执行难,我们经常阶段性地就对稽查案件执行现状进行认真分析,找出执行难的根源。经过分析认为,造成执行不到位的原因:一是纳税观念淡薄。由于种种原因,人们依法纳税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许多纳税人并不认为偷税、欠税可耻。有的被查户对查补的税款、滞纳金、罚款往往以资金紧张为由,能拖则拖,能少则少,能不交则赚,总是想方设法蒙混过关。二是案件执行不力。体现在对被执行者跟踪、督促不力,有的由于“人面人情”,执行人员不愿为公事得罪、结怨于人,或出于对效益不好单位的同情,没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稽查案件无法执行。三是地方政府干预。对所谓的“外资企业”、“重点企业”有时地方政府会以“涵养税源”、“蓄水养鱼”、“借鸡生蛋”为理,以保护招商引资环境为由,要求税务机关不要过于“苛刻”,甚至对查出的税款也为他们“说情”。此外,有些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擅自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也为稽查案件执行加大了难度。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结合税收专项检查,要求稽查人员认真开展稽查创新,大胆探索执行办法,加大执行力度,保证查补税款、滞纳金、罚款的及时足额入库。

(二)找准执行重点。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注意到稽查案件执行不到位主要发生在以下企业:一是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因这类企业往往债务缠身,举步为艰,面对查补的税款、滞纳金、罚款已无力缴纳。二是处罚较重的单位。这类单位由于偷税性质恶劣,稽查部门对其处罚较重,偷鸡不成蚀把米,尽管无可抵赖,但心不悦口不服,对查补的税款、滞纳金、罚款总是拖而延之。三是“轻装上阵”的企业。这类单位只是租用场地办公经营,经营方式简单,待到税务稽查查出偷税问题时,往往是逃之夭夭。四是代扣代缴的行政事业单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本身不是纳税人,如未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税法规定不能对其实行税务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五是“神通广大”的纳税人文章来源:中国公务网 2007-6-13 23:52:14。有的企业居功自傲,凭着自认为有“关系”,视税法而不顾,拒不执行税务稽查结论。为此,我们在日常执行工作中,将上述被查对象的涉税违法行为作为重点执行对象,加大执行力度。

(三) 完善执行制度。首先我们按照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分离的要求,建立了一支素质好、业务精、责任感强、作风硬、廉洁自律的执行队伍,并对稽查四环节的工作职能进行明确界定。其次对检查环节发现应列入重点执行的纳税人,执行人员一同参与案件审理,让执行人员尽量了解案情,一经审理结束,执行人员立即执行,避免了由于执行时间长,纳税人为逃避纳税和处罚而转移财产,造成执行不到位现象。再次,建立了执行工作事前调查制度。执行人员在采取强制措施前,对被执行对象都要进行调查,充分掌握被执行人的生产经营和资金周转情况,做到执行工作有的放矢;最后是建立了执行案件报告制度。每一案件执行完毕,执行人员按要求填写《执行报告》,执行部门按月向局领导报告执行情况,分析执行工作中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矛盾。此外,我们在稽查工作绩效考核评比中,将稽查结案件执行率作为执行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考评,要求查补税款、滞纳金、罚款入库率达到95%以上,使执行人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四)加大宣传力度。为创造和谐的案件执行环境,让被执行对象主动缴纳查补的税款、滞纳金、罚款,提高执行效能,我们结合“三个服务”活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宣传材料等新闻媒体和开展税法咨询等形式,大力宣传税收政策法规,做到不仅宣传税收知识、税收法规、纳税义务,而且还大力宣传纳税人的

权利。对偷逃税严重的典型案件,充分利用办税服务厅、电视、电台、报刊及互联网等公开曝光,据统计,2005年全市在各种场合曝光涉税违法案件26起。以案释法,提高了被执行对象依法纳税的自觉性,保证了稽查案件执行到位。

(五)争取领导支持。对查处的一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企业偷逃税案件,为保证稽查结论执行到位,我们积极主动向政府领导汇报、沟通,让领导“吃透”税收政策,从而做出与税收法规相符的决策,支持税收工作。如宜春贸易广场有限公司是政府招商引资的大型项目,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但我们根据群众举报,查补该公司偷税、少代扣税款及滞纳金、罚款633.5万元。为保证查补税款、滞纳金、罚款的足额入库,市局和稽查局领导多次向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并帮助公司协调好有关部门的关系,最终取得了政府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将查补的税款、滞纳金、罚款全部追缴入库。

(六) 用好强制措施。对被执行单位拒不缴纳查补的税款、滞纳金、罚款,我们加强与银行、工商、法院、公安等部门的合作,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形成严密的协税护税体系,以保证税务稽查案件执行到位。如奉新县地税稽查局在对瓷土矿采掘行业进行税收专项检查时,其中一个矿主自认为有“关系”,拒不缴纳查补的5万余元税款、滞纳金、罚款。奉新县地税稽查局及时提请县法院强制执行,起到了执行一个,教育一片,震慑一方的效果,同行业的其他12户矿主主动缴纳了查补的税款、滞纳金、罚款64万余元。丰城市地税稽查局在查处周元赣贩卖假发票案时,对购买、使用假发票的72户餐饮等服务业户补税、罚款35.9万元,提请市公安部门协助追缴入库。据统计,全市还通过银行扣缴被执行对象的税款、滞纳金、罚款200余万元。通过用好法律赋予税务机关的强制执行措施和税收保全措施,确保了稽查案件的有效执行。

二、通过强化案件执行,丰富了经验,锻炼了队伍

通过加大执行力度,不但追补了大量的偷逃税款,保证了税收政策的贯彻落实,整顿和规范了税收秩序,而且丰富了执行经验,锻炼了执行队伍,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对我市稽查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

(一)整顿了税收征管秩序。近两年,我市稽查案件执行结案率都在95%以上,稽查人员成了社会上的“明星”、偷税者的“克星”、征管人员的“福星”,全市地方税收秩序因此明显好转。如奉新县法院对某瓷土矿矿主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后,不但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烟,震慑了涉税违法犯罪分子,而且保护了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有力地整顿和规范了行业税收征管秩序,为市场经济主体平等竞争创造了公平的税收环境。

(二)摸索出了执行经验。对一些仅靠地税部门的力量难以执行的特殊案件,我们及时与银行、公安、法院等部门联系,加强部门合作,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克服了地税部门执行权的局限性,执行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并积累了宝贵经验。经验告诉我们,要加强部门配合,并取得成功,不能一厢情愿、急于求成,必须要加强协调与沟通,相互理解与支持,并建立科学完善、切实可行的案件移送制度,用制度明确工作要求,依制度办事。另外还要有高素质的执行队伍,用“铁的手腕”执行涉税违法案件。

(三)锻炼了地税执行队伍。稽查案件执行是征纳矛盾的焦点。要做好案件执行工作,要求执行人员首先要有刚正不阿、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其次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熟练掌握执行程序和法律文书。再次要有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丰富的执行经验。在稽查案件的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互相交流执行经验,摸索出了正确的执行方法,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历经磨练,执行人员素质明显提高,执行经验明显丰富,执行能力明显增强,执行队伍日臻成熟。

三、要做好案件执行工作,离不开领导的重视,部门配合、执行人员过硬的素质和税企和谐。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案件执行工作的前提。在稽查案件执行工作中,各级地税机关领导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向当地党政领导汇报,争取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并协调好各职能部门的关系,为执行人员提供交通、通讯工具,关心执行人员的成长等,增强执行人员做好案件执行工作的信心,这是我们做好案件执行工作的前提。

(二)部门合作,是做好案件执行工作的保证。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偷逃有关税收,经查实并做出处理决定后,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收征管法》规定,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但是强制执行措施单靠地税稽查部门的力量是难以达到目的。我们将一些特殊案件移送给公安、法院等部门执行,群策群力,强化了执行手段,提高了执行效率,使案件执行少走了许多弯路。经验告诉我们,加强部门合作,是有效执行的有力保证。

(三)素质过硬,是做好案件执行工作的基础。“打铁还要自身硬”。要做好税务案件执行工作,执行人员必须从大局出发,有高度的责任感,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精神,用精练的业务技巧、严格的工作纪律和过硬的工作作风保证案件执行到位。经验告诉我们:执行人员一是业务要精。执行人员不但要懂税收法律、法规,而且还要有丰富的执行工作经验。只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仗”,才能将案件执行到位。二是作风要实。执行人员要脚勤、眼勤、耳勤,深入被执行对象了解生产经营和资金周转情况,执行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三是执法要公。在案件执行中,执行人员要公正执法,不能时紧时松,更不能因“人面人情”或同情心影响公正执法。所以高素质的执行队伍是做好案件执行工作的基础。

(四)关系和谐,是做好案件执行工作的关键。税企关系是一种鱼水关系,而不是猫鼠关系。执行人员如果按照“三个服务”要求,换位思维,认真做好税法宣传,帮助纳税人改善和加强财务管理,创造和谐的税企关系,取得纳税人对执行工作的理解,让纳税人主动缴纳查补的税款、滞纳金、罚款,案件执行工作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验告诉我们,和谐的税企关系,是做好案件执行工作的重要因素。

第3篇:地税稽查经验交流材料--如何破解破解稽查案件执行难

地税稽查经验交流材料--如何破解破解稽查案件执行难 提高稽查效能近年来,税务稽查力度不断加大,对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保证税收收入稳定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稽查人员都有检查难,处理更难,执行难上加难的切身体会。执行是税务稽查的最后环节,也是关键环节。只有稽查案件都得到有效执行,才能充分发挥税收稽查职能作用,体现税法刚性。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税务稽查工作中,总还有一些稽查案件难以执行到位,这不但有损稽查部门的权威,更有影响税法的严肃性。为提高案件执行效能,我局就如何加大执行力度,破解稽查案件的执行难题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市稽查查补税款、滞纳金、罚款分别为2938万元、3230万元,入库率分别达到95.1%和97.3%。现将我局就如何破解稽查案件执行难、提高执法效能谈几点做法和

一、认真分析执行现状,理清工作思路,加大执行力度

(一)理清执行思路。思路清、方法对是做好执行工作的基础。为破解案件执行难,我们经常阶段性地就对稽查案件执行现状进行认真分析,找出执行难的根源。经过分析认为,造成执行不到位的原因:一是纳税观念淡薄。由于种种原因,人们依法纳税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许多纳税人并不认为偷税、欠税可耻。有的被查户对查补的税款、滞纳金、罚款往往以资金紧张为由,能拖则拖,能少则少,能不交则赚,总是想方设法蒙混过关。二是案件执行不力。体现在对被执行者跟踪、督促不力,有的由于“人面人情”,执行人员不愿为公事得罪、结怨于人,或出于对效益不好单位的同情,没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稽查案件无法执行。三是地方政府干预。对所谓的“外资企业”、“重点企业”有时地方政府会以“涵养税源”、“蓄水养鱼”、“借鸡生蛋”为理,以保护招商引资环境为由,要求税务机关不要过于“苛刻”,甚至对查出的税款也为他们“说情”。此外,有些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擅自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也为稽查案件执行加大了难度。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结合税收专项检查,要求稽查人员认真开展稽查创新,大胆探索执行办法,加大执行力度,保证查补税款、滞纳金、罚款的及时足额入库。

(二)找准执行重点。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注意到稽查案件执行不到位主要发生在以下企业:一是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因这类企业往往债务缠身,举步为艰,面对查补的税款、滞纳金、罚款已无力缴纳。二是处罚较重的单位。这类单位由于偷税性质恶劣,稽查部门对其处罚较重,偷鸡不成蚀把米,尽管无可抵赖,但心不悦口不服,对查补的税款、滞纳金、罚款总是拖而延之。三是“轻装上阵”的企业。这类单位只是租用场地办公经营,经营方式简单,待到税务稽查查出偷税问题时,往往是逃之夭夭。四是代扣代缴的行政事业单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本身不是纳税人,如未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税法规定不能对其实行税务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五是“神通广大”的纳税人。有的企业居功自傲,凭着自认为有“关系”,视税法而不顾,拒不执行税务稽查结论。为此,我们在日常执行工作中,将上述被查对象的涉税违法行为作为重点执行对象,加大执行力度。

第4篇:地税基层党建工作经验材料

近年来,**县地税局先后四次进行机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并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其职能、职权调整力度之深,工作方式转变改进之快,思想理念变化之大,是地税系统组建成立14年来最为复杂的一个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在新的管理运作模式面前,出现了一个一个难题,一个一个困难,一个一个矛盾,但该局能够迎刃而解,关键是得益于聚精会神地

抓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出了每个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用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带动和促进全面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奋力拼搏,克难奋进,取得实效。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固本强基抓党建

**县地税局在编正式干部职工58人,其党员人数为44人,占总人数的76%。县局党组深深认识到,在一支拥有76%党员的队伍中,抓党员建设就是抓队伍建设,党建工作兴,则地税工作兴,在认真分析了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党员干部教育虚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淡化”,基层党支部的地位和作用“弱化”,党建工作方式“僵化”等情况后,决定把抓党建工作贯彻落实到税收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实现带好队、收好税的目标,并在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深入分析系统内党建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和党建工作重点基础上,印发了《中共**县地税局党员手册》,人手一册。根据机构扁平化的需要,把党支部设到科室,成立了6个基层党支部。县局党组成员每个人挂靠一个支部,既以党员普通身份参加支部生活,又以领导身份督促检查各支部工作与税收业务工作结合的落实及效果。同时,实现党建工作和税收工作“一岗双责”,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也是税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求支部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做好税收征管工作相结合、与服务纳税人相结合,拓宽思路,明确标准,全面渗透,促进了党建工作与税收工作的无缝衔接。

二、锤炼党性,强化责任,模范带头作表率

党员姓党。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按照党的章程办事,必须有党性原则,心须时时事事处处起到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县局针对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放松要求,放松学习,政治理论偏低,党性观念淡薄,日常工作中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有时还落后于普通群众,只顾自身利益,局部利益缺乏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得过且过等现象。局党组从自身做起,带头坚持县局党组中心学习组理论学习制度和每月一个小时学习制度。并要求各支部按计划学习,按规定学习,建立并严格执行学习考勤制度,档案制度和考核制度,编印《党员支部工作汇编》,规范党员学习,生活和工作,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感情上“合弦”,行动上“合拍”。在每次机构改革和县局重要工作、重大决定之前,分层次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围绕“支部怎么办、党员怎么办”,进行讨论,引导党员树大局意识,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树立带头奉献意识,并形成领导党员帮一般党员,一般党员帮干部职工的帮扶格局。要求大家讲政治、顾全局,服务组织安排,带头参予工作,使全体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县局重大变革面前,在涉及自身面前,以全局为重,以事业为重,思想不散、工作不松、队伍不乱、平稳推进。

三、创新方式,勇于实践,干事创业氛围浓

加强党建工作,不仅要使每个党员时时刻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而且还要给每个党员发挥光和热的舞台。县局要求每个共产党员,工作期间佩戴党徽上岗,并在服务大厅等重要窗口设立“党员示范岗”,使党员时刻注意自己身份和言行举止,也让广大纳税人和群众能随时监督党员。同时,把党员的考核与工作的考核结合起来,按照重大事项上示范作用、日常工作上示范作用、生活中示范作用、扶贪帮困上示范作用等四大方面进行量化细化,与日常工作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考核,每年“七一”前进行评比表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党员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机构人事改革,面对职能职权重组分配,人力资历源的重新整合,广大党员县局没有闹情绪,摆资历、耍脾气、四次改革都稳妥推行,在建立税收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带头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带头学习、带头洗脑、带头按照县局要求为质量管理体系拟定方案出谋划策,并在推行过程中带头自我管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促进全面整个工作步入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轨道。

**地税局通过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使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使支部的战斗堡垒、克难攻坚作用和党员的争先创优、模范带头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受到各级党委的充分肯定,连续三年被评为县思想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党组织,连续二年被评市学雷锋先进单位,连续二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县局党组深深体全到,加强党建工作是保障地税工作,促进地税工作的有力抓手。其一加强党建工作是搞好地税工作,树立地税形象的需要,地税系统实行省以下重管理,地方党政处于协管,监管的辅助地位,党建工作往往被行政工作替代,

而地税系统组织收入任务重,工作繁杂,点多面广,自由裁量权大,不进行党性教育不加强党建工作,就不能沌洁队伍,社会影响地税形象社会给党的事业摸黑,因此必须加强党建工作。其二加强党建工作是提高队伍战斗力的需要,税务干部的工作形象,工作方法、个人素质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的形象,因此必须加强党建工作,提高每个党员的个体素质,促使干部职工依法

行政、依法征税、优质服务、提高工作效力。其三加强党建工作是正确执行税收政策,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需要,必须加强对税务机关党员干部的教育严肃党性党纪,为税清廉,树立良好形象,教育广大党员勤勤恳恳干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地税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5篇:推进地税各项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应对新时期税收发展与改革工作的要求,“科学发展观”高屋建瓴,统领全局,是支撑起坚实地税大厦的主干,是确保做好地税各项工作的中心。它贯穿于收入、管理、政策、服务、和谐五大主题,以收入为着力点和切入点,管理为主线,落实政策促提高,完善服务强素质,以和谐为归宿点,打造地税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和谐发展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地税各项改革,促进税收环境友好,谋求事业持续发展,继续按照从严治税、从严治政、从严治队和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高效执法的要求,弘扬远安地税精神,构建和谐地税环境。

一、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统筹兼顾谋发展

当前的形势纷繁复杂,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如何把握大局、正确定位?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地税的工作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税收工作的机制体制创新已落后于理念创新和科技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税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经过连续多年的高基数、高增长后,地方税收增长乏力,依法治税水平还有待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有待增强,纳税人对税收工作的满意度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地税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与税收工作的发展不协调。和谐地税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工作千头万绪,不管其中蕴藏多少根“线”,我们都能用科学发展观这根“针”和谐地串联起来,统领全局,应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和新课题。

其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统筹与和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就要做到在观念上发展,在思路上创新,在工作中求精,在业绩中求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税务部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就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把满足纳税人的需求和实现税务干部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目标和衡量的标准。

其二:一个地方税收收入规模的扩张,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县局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支持经济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要以大局观念和战略眼光,不遗余力地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在具体工作中,要重点处理好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的关系,加强征管与涵养税源的关系,坚决杜绝为了完成短期目标任务而收过头税、不按政策收税,甚至竭泽而渔的做法。既要加强征管,依法治税,又要兼顾长远,扶持发展。只有“经济蛋糕”做大了,才会带来丰沛的税源,才能实现经济税收的和谐发展。 其三:科学发展观统领地税工作全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服务观,以人为本,融洽各方,大力推进依法治税,不断强化税收征管,健全税收征管分事项管理模式,健全收入工作机制,提高收入工作质量,努力促进税收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为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其四: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蕴涵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发展内涵和发展本质。统筹兼顾要求我们要把税收事业的发展、税务组织的优化、税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税务文化的构建结合起来,促进税务部门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二、找准主动脉:充分发挥税收“四项”职能,大力组织税费收入,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

发挥“为国聚财”的职能。自觉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组织税费收入,确保收入积极稳健增长,推动区域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科学分解收入计划,按照税源实际和税源预测,按照县局划分的13个责任管理区,科学地将收入计划层层分解到管理科、管理岗,实时跟踪考核税收计划完成情况,强化收入责任;整合资源配置,实行机关基层一体化,重组工作职能,精简机构达54%。变“多层式”管理为县局一级集约化管理,形XX县局直接面对纳税人的“二元结构”,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税费同征同管,加大考评力度,确保收入质量和进度。

发挥“促进公平”的职能。严格依法治税,依法打击各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规范执法行为,保护好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为纳税人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缓解社会分配不公,促进社会和谐;把依法治税贯穿税收工作的始终,努力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发挥“服务经济”的职能。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扶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强宏观经济的科学预测和地方税收与经济的比对分析,准确把握经济变化和税源增减趋势,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作用,营造税收与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环境。

发挥“维护稳定”的职能。做好社保费征缴工作,为全县企业改制、改革、落实优惠政策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开展行业稽查活动,突出加强煤磷两

应对新时期税收发展与改革工作的要求,“科学发展观”高屋建瓴,统领全局,是支撑起坚实地税大厦的主干,是确保做好地税各项工作的中心。它贯穿于收入、管理、政策、服务、和谐五大主题,以收入为着力点和切入点,管理为主线,落实政策促提高,完善服务强素质,以和谐为归宿点,打造地税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和谐发展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地税各项改革,促进税收环境友好,谋求事业持续发展,继续按照从严治税、从严治政、从严治队和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高效执法的要求,弘扬远安地税精神,构建和谐地税环境。

一、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统筹兼顾谋发展

当前的形势纷繁复杂,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如何把握大局、正确定位?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地税的工作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税收工作的机制体制创新已落后于理念创新和科技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税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经过连续多年的高基数、高增长后,地方税收增长乏力,依法治税水平还有待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有待增强,纳税人对税收工作的满意度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地税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与税收工作的发展不协调。和谐地税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工作千头万绪,不管其中蕴藏多少根“线”,我们都能用科学发展观这根“针”和谐地串联起来,统领全局,应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和新课题。

其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统筹与和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就要做到在观念上发展,在思路上创新,在工作中求精,在业绩中求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税务部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就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把满足纳税人的需求和实现税务干部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目标和衡量的标准。

其二:一个地方税收收入规模的扩张,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县局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支持经济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要以大局观念和战略眼光,不遗余力地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在具体工作中,要重点处理好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的关系,加强征管与涵养税源的关系,坚决杜绝为了完成短期目标任务而收过头税、不按政策收税,甚至竭泽而渔的做法。既要加强征管,依法治税,又要兼顾长远,扶持发展。只有“经济蛋糕”做大了,才会带来丰沛的税源,才能实现经济税收的和谐发展。 其三:科学发展观统领地税工作全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服务观,以人为本,融洽各方,大力推进依法治税,不断强化税收征管,健全税收征管分事项管理模式,健全收入工作机制,提高收入工作质量,努力促进税收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为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其四: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蕴涵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发展内涵和发展本质。统筹兼顾要求我们要把税收事业的发展、税务组织的优化、税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税务文化的构建结合起来,促进税务部门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二、找准主动脉:充分发挥税收“四项”职能,大力组织税费收入,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

发挥“为国聚财”的职能。自觉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组织税费收入,确保收入积极稳健增长,推动区域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科学分解收入计划,按照税源实际和税源预测,按照县局划分的13个责任管理区,科学地将收入计划层层分解到管理科、管理岗,实时跟踪考核税收计划完成情况,强化收入责任;整合资源配置,实行机关基层一体化,重组工作职能,精简机构达54%。变“多层式”管理为县局一级集约化管理,形XX县局直接面对纳税人的“二元结构”,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税费同征同管,加大考评力度,确保收入质量和进度。

发挥“促进公平”的职能。严格依法治税,依法打击各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规范执法行为,保护好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为纳税人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缓解社会分配不公,促进社会和谐;把依法治税贯穿税收工作的始终,努力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发挥“服务经济”的职能。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扶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强宏观经济的科学预测和地方税收与经济的比对分析,准确把握经济变化和税源增减趋势,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作用,营造税收与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环境。

发挥“维护稳定”的职能。做好社保费征缴工作,为全县企业改制、改革、落实优惠政策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开展行业稽查活动,突出加强煤磷两

矿、高收入行业、小水电等重点行业以及个人所得税等重点税种的税务稽查,加大税收专项治理和涉税案件查处力度,打击涉税违法行为,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三、管理是动力:以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为方向,完善“管理员、税源”两大制度,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规范税务管理,推进依法治税,加强对税源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以实施税务管理员制度、加强税源管理、完善税征管理为突破口,进一步夯实征管基础。

切实推进税收管理员制度。全面实施市局《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在加大管理员业务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管理员工作职责,根据工作规范,按照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划分税收管理责任范围,按照税收征管流程,制定各事项、各岗位的操作规范,健全考核办法,配备管理员工作包,工作有记录,明确职责,细化到岗,具体到人,切实做到责任到位、制约到位、考核到位、效果到位。 建立健全重点税源监控体系。进一步明确县局税源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确保做到分级负责、部门协同,逐步构建起“权责对称、管理精细、全程控制”的适应信息化和专业化管理的职责体系;进一步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税收的监控和管理,继续坚持重点税源监控,按照监控级次,从税收管理员到科长、到局长,每一级都要切实加强跟踪管理和监控分析,适时进行收入督导;强化高收入行业和个人的税收管理,对高收入者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完备的高收入户籍档案,做到一户一档,一户一册,并录入微机,进行跟踪管理;全面加强纳税户籍管理,力争做到税源公开化、册籍化、电子化,确保纳税信息真实、准确、全面。

注重提高税政管理上各税种管理水平。要针对各税种的不同特点,创新管理理念,抓住管理薄弱环节,拓展税政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具体说来,营业税管理要突出“以票控税、网络比对、税源监控、综合管理”重点,以契税征管为把手,以房地产营业税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建筑业营业税网络化管理,实行项目管理,全面采集施工信息,实现税源监控。

积极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责任到位,通过建立严密的岗责体系,以事定岗、依法定责、岗位制约、权责相当的原则,细化到岗,具体到人;监督到位,推进纪检监察向税收业务、向各管理环节渗透,加强税务行政权和执法权的监督;考核到位,制定科学、规范、严密、实用的责任追究考核办法,区分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工作性质、不同工作流程、不同工作阶段、不同工作要求,明确考核对象、考核计划、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指标和奖惩办法,定期进行工作质量目标考核,不定期地开展执法检查,加强责任追究,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真正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促进工作质效的提高和工作任务的完成。

四、把握风向标:认真执行和落实各项税收政策,真正做到“税负公平”,进一步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政策的支持和导向作用。

运用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我县循环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县局积极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之中,引导企业用足用活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技术改造,科学发展生产,扩大经营规模,加强可利用资源循环再造能力。运用民营经济税收优惠政策,营造公平、合理的税收环境,促进县域经济、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截至今年五月底,全县私营企业所得税已完成270万元,是去年同期收入的四倍。

运用扶持弱势群体的税收优惠政策,扩大社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各级地税部门主动加强与劳动保障、财政、民政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严格落实再就业三年内每年优惠8000千元限额的税收优惠政策、残疾人的税收优惠政策。

运用涉农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促进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将涉农税收政策和征收管理工作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提高政策公示率、政策覆盖面,对基层反应的少数代征组织变相摊派税负,加重农民负担等问题,及时进行调查,举一反三,清退到位,切实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调整农村营业税起征点,确定为按月征收为1000元,按次征收为100元,降低他们的创业门槛,鼓励和支持了弱势群体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体现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运用社会保险费征缴政策,坚持税费同征同管,促进全县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坚持税费同征同管同考核,狠抓社保费征管基础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建设,有效地提高了社保费征缴率,有力地促进社保费收入持续、稳定、均衡增长。20xx年至20xx年,我局累计征收社保费1.38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34%。

五、善用润滑剂:以打造服务品牌为载体,提供规范、统

一、便捷的纳税服务。

优质、高效的服务是保证地税工作高效运行的润滑剂。全面落实“三服 务”精神,按照“服务于经济发展、服务于纳税人、服务于全社会”的总体要求,搞好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地税形象。 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探索个性化、人性化服务,逐步推行和完善提醒服务、提示服务、辅导服务、预约服务、援助服务等服务形式;积极做好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工作,保证评定质量和效果,实施分类等级管理,促进税收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应用电子、通信等现代化科技手段,为纳税人提供从税务登记、发票发售、咨询服务、申报缴纳等一系列深层次、高质量的纳税服务。

完善服务机制。建立纳税服务工作规范,完善首问负责办理制、服务承诺制、绩效考评制、举报监督制等各项纳税服务制度,把服务纳税人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依托科技平台,在拓展信息化应用领域上有新突破。整合现有资源和功能,深化征管、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抓好数据的集中、监控和分析工作,确保税收信息的真实、准确、全面。优化网络备份、视频会议、监控系统三个平台。拓展财务软件、人事信息、资产管理、电子档案、电子定税、后勤服务等信息化应用领域,提高科技化管理水平。

打造服务品牌。把纳税人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广泛开展以“纳税人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服务品牌活动,积极开展“文明办税服务窗口”竞赛、办税“服务明星”评选活动,继续推行“一窗式”服务,探索一次性办结等办法,为纳税人提供快捷、方便、经济、高效的纳税服务。扩宽宣传渠道,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创新宣传方式。积极按照全省统一部署,适时建立起12366纳税服务热线,逐步建立服务信息网络。

六、和谐是保障:打造优势团队,营造和谐征纳关系,为和谐地税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以人为本”,从严治队,科技兴队,勤廉带队,打造优质、高效行业品牌。一抓学习,强干部素质。以计算机等知识培训为突破口,大力提升干部队伍的规范性、基础性知识水平,引导动员干部职工积极报考会计、法律、税收、计算机等各类职称、资格考试,努力增强全体干部的复合型知识素养;二抓思想,兴文明行风。深化以“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为主要内容的税务职业道德建设,开办文明礼仪、子女教育、生活保健、修身养性等系列讲座,大力提升干职工的行为涵养;三抓沟通,促思想统一。畅通言路,通过公开、谈心、换位思考等方式,加强领导与群众之间、同事之间等多方面的交流沟通,让领导准确掌握各部门的工作情况、意见建议和思想动态,从而统一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增进共识、协调一致;四抓勤廉,以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突破口,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县局地税工作实际,鼓励干部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督查,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和奖惩机制,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鱼水共融”,以优质服务,营造和谐征纳关系。切实增强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树立“纳税人是社会财富的真正创造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观念”,要以感恩的心善待纳税人;纳税人签定税企《廉政守法公约》,真正以制度形式加强外部监督制衡,为预防渎职犯罪,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增加一道防线,提高群众监督的有效性;以税收信息化为依托,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严格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服务工作的管理,以零距离、零障碍、零差错为目标,为纳税人提供税务咨询、政策解答、信息查询等方面的服务,努力营造和谐的税收征纳环境; “感恩社会”,服务地方经济,为和谐地税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深入扎实地开展帮扶贫困联系村、下岗再就业基地的活动,发挥部门优势,积极帮助贫困村民、下岗再就业人员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全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工业园区、促进农民减负、落实优惠政策、发展打工经济,为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服务环境。加强对税收政策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研究,为地方政府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当好参谋助手,不断提升地方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规避风险的能力

第6篇:地税局评估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市地税局在加强税源管理的过程中,把建“模”作为加强税源管理的重要抓手,以具有地方特色的行业为突破口,构建了陶瓷货运两个行业的评估模型,在积极探索以模控税,实现行业税收专业化管理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局建筑陶瓷行业评估模型被评为全省优秀评估模型,并选送上报到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报》也对我局纳税评估工作进行了介绍。

一、主要做法

(一)精心组织,合理调度,构建实用科学的行业评估模型

为确保评估模型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市地税局精心制作建模方案,成立编写团队,在借鉴总局、省局及兄弟省市的做法和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确定陶瓷生产企业和货运企业的预警指标。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组织人员下企业进车间,与企业相关人员坐谈,了解掌握陶瓷生产的工艺和流程,测算出不同规格的陶瓷各种长度的生产线一天的关键物耗、关键能耗和各种产品的日产量。二是确保数据真实。对税收管理人员提出纪律要求,对评估模型指标系数严格保密,同时结合纳税申报表和其他信息,认真核实企业提供的有关数据,杜绝人为修改。三是认真开展评估。在大量调查摸底、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合法、合理和合情的方法,对企业最低产量、最低销售额、最低税收负担率进行了科学测算,对评估模型的预警信息认真组织开展纳税评估,逐条逐项进行疑点排查,逐步构建并完善出了一套陶瓷行业、货运行业的纳税评估数据模型。模型归集整理出行业内普遍存在的涉税风险,涉及到行业税负遵从评估指标、主营业务收入税负率、分税种评估指标等,为行业纳税评估及税源监控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切入点。

(二)反复校验,不断修正,加速评估模型在税收征管实践中运用 行业评估数据模型为企业税源管理提供了简单便捷的参考样本,为税源管理的后续管理和长效管理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有利于提升行业税收管理水平。我局借助评估模型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的辐射效应,采取以下措施,实行良性互动,加速了成果转化:一是更新税源监控模式,有效破解了税源监控的瓶颈。税收管理员有参照的税源监控台帐和巡查日志,避免了重复劳动,从而可以有重点地放在对企业实施跟踪管理,切实掌握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做到以点带面有的放矢;税源管理部门可以对企业纳税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建立纳税评估与微观税收分析相结合的制度。由于行业评估模型揭示了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主要数据指标之间的配比关系,为税收微观分析提供更精确的参考,可以对企业虚假申报进行初步判断和及时拦截,确保税收分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建立纳税评估与稽查核动机制。纳税评估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稽查部门,提高税收稽查的针对性,稽查工作反过来修正行业纳税评估相关指标,促进纳税评估指标强维护完善。

(三)明晰思路,管评互动,完善行业税收征管办法 目前,在对我市建陶和货运两大支柱产业税源管理过程中,我局强化日常管理以求获取基础涉税信息,强化评估模型运用以求提高评估分析能力。评估中重点分析生产能力、主要成本的耗用、获利能力等,判断企业的申报数据的真实性,进而有针对性地对有疑点的纳税人和重点问题进行评估,不断探索行业评估的规律。为增强税源管理合力,我局实行管评结合,以管补评、以评促管,做到了管评互动。同时注重分析行业运作特点、经营方式和市场规则,发掘行业涉税共性问题,切实抓好了行业税收的后续规范管理。近两年来,我局先后修订完善了《市地税局陶瓷行业税收管理办法》和《市地税局货物运输行业税收管理办法》。

(四)完善机制,强化监控,提升行业税收管理水平

针对行业税收管理的薄弱环节,我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行业税收管理水平。一是通过政府搭桥,建立信息交换平台。积极拓展第三方信息源,不断加强对第三方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根据需要进行分类、加工,从而形成标准化的税源管理信息,并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作为纳税评估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确保获取的信息有效服务于税收征管工作。二是成立评估机构,指导全局的评估工作。对评估指标超出预警值的企业,及时确认为评估对象,通过评估软件,下发至属地分局,有效防范了税收风险,到达了行业税收管理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抓住征管难点分析,找准管理突破口。针对陶瓷和货运行业,隐瞒销售收入现象普遍、盘点库存困难、财务核算不健全等实际情况,找准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关键,确立“以税收分析查问题,以基础管理强监控,以纳税评估查缺失促落实”的行业税收管理模式。积极开业行业税负分析,确定了“统一管理、促进规范、抓好落实”的工作方向,促进陶瓷行业、货运行业税负逐渐趋于合理化。

二、主要成效

该局建陶和货运行业纳税评估模型的建立,为税收管理员评价和确定企业应纳税额提供了有力武器,很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评估质量提高的关键问题,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是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应用的引领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我局建陶和货运行业纳税评

近年来,市地税局在加强税源管理的过程中,把建“模”作为加强税源管理的重要抓手,以具有地方特色的行业为突破口,构建了陶瓷货运两个行业的评估模型,在积极探索以模控税,实现行业税收专业化管理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局建筑陶瓷行业评估模型被评为全省优秀评估模型,并选送上报到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报》也对我局纳税评估工作进行了介绍。

一、主要做法

(一)精心组织,合理调度,构建实用科学的行业评估模型

为确保评估模型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市地税局精心制作建模方案,成立编写团队,在借鉴总局、省局及兄弟省市的做法和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确定陶瓷生产企业和货运企业的预警指标。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组织人员下企业进车间,与企业相关人员坐谈,了解掌握陶瓷生产的工艺和流程,测算出不同规格的陶瓷各种长度的生产线一天的关键物耗、关键能耗和各种产品的日产量。二是确保数据真实。对税收管理人员提出纪律要求,对评估模型指标系数严格保密,同时结合纳税申报表和其他信息,认真核实企业提供的有关数据,杜绝人为修改。三是认真开展评估。在大量调查摸底、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合法、合理和合情的方法,对企业最低产量、最低销售额、最低税收负担率进行了科学测算,对评估模型的预警信息认真组织开展纳税评估,逐条逐项进行疑点排查,逐步构建并完善出了一套陶瓷行业、货运行业的纳税评估数据模型。模型归集整理出行业内普遍存在的涉税风险,涉及到行业税负遵从评估指标、主营业务收入税负率、分税种评估指标等,为行业纳税评估及税源监控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切入点。

(二)反复校验,不断修正,加速评估模型在税收征管实践中运用 行业评估数据模型为企业税源管理提供了简单便捷的参考样本,为税源管理的后续管理和长效管理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有利于提升行业税收管理水平。我局借助评估模型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的辐射效应,采取以下措施,实行良性互动,加速了成果转化:一是更新税源监控模式,有效破解了税源监控的瓶颈。税收管理员有参照的税源监控台帐和巡查日志,避免了重复劳动,从而可以有重点地放在对企业实施跟踪管理,切实掌握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做到以点带面有的放矢;税源管理部门可以对企业纳税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建立纳税评估与微观税收分析相结合的制度。由于行业评估模型揭示了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主要数据指标之间的配比关系,为税收微观分析提供更精确的参考,可以对企业虚假申报进行初步判断和及时拦截,确保税收分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建立纳税评估与稽查核动机制。纳税评估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稽查部门,提高税收稽查的针对性,稽查工作反过来修正行业纳税评估相关指标,促进纳税评估指标强维护完善。

(三)明晰思路,管评互动,完善行业税收征管办法

目前,在对我市建陶和货运两大支柱产业税源管理过程中,我局强化日常管理以求获取基础涉税信息,强化评估模型运用以求提高评估分析能力。评估中重点分析生产能力、主要成本的耗用、获利能力等,判断企业的申报数据的真实性,进而有针对性地对有疑点的纳税人和重点问题进行评估,不断探索行业评估的规律。为增强税源管理合力,我局实行管评结合,以管补评、以评促管,做到了管评互动。同时注重分析行业运作特点、经营方式和市场规则,发掘行业涉税共性问题,切实抓好了行业税收的后续规范管理。近两年来,我局先后修订完善了《市地税局陶瓷行业税收管理办法》和《市地税局货物运输行业税收管理办法》。

(四)完善机制,强化监控,提升行业税收管理水平

针对行业税收管理的薄弱环节,我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行业税收管理水平。一是通过政府搭桥,建立信息交换平台。积极拓展第三方信息源,不断加强对第三方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根据需要进行分类、加工,从而形成标准化的税源管理信息,并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作为纳税评估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确保获取的信息有效服务于税收征管工作。二是成立评估机构,指导全局的评估工作。对评估指标超出预警值的企业,及时确认为评估对象,通过评估软件,下发至属地分局,有效防范了税收风险,到达了行业税收管理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抓住征管难点分析,找准管理突破口。针对陶瓷和货运行业,隐瞒销售收入现象普遍、盘点库存困难、财务核算不健全等实际情况,找准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关键,确立“以税收分析查问题,以基础管理强监控,以纳税评估查缺失促落实”的行业税收管理模式。积极开业行业税负分析,确定了“统一管理、促进规范、抓好落实”的工作方向,促进陶瓷行业、货运行业税负逐渐趋于合理化。

二、主要成效

该局建陶和货运行业纳税评估模型的建立,为税收管理员评价和确定企业应纳税额提供了有力武器,很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评估质量提高的关键问题,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是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应用的引领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我局建陶和货运行业纳税评

估模型运行以来,指导纳税人修正涉税偏差和评估疑点130多个,涉税金额近500万元,评估入库税款384万元,陶瓷行业税负率由1.45%增至1.65%,货运产业的税负率由4.95%增至5.54%,企业申报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二是税收执法与服务相统一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彰显。行业纳税评估模型的推广应用,既适应了税收专业化管理的要求,有效增加了税收收入,又为建陶和货运企业提供了有价值的深层服务,减少了纳税人的涉税风险,搭建了分析测算各税种涉税指标和税基的良好平台。同时也整顿了行业税收秩序,为地区间税收的平衡发展创造了公平竞争的执法环境。

三是税收管理员业务能力得到了锤炼。通过行业评估,税收管理员业务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不仅熟悉了税收工作本身,还了解了行业生产经营情况;不但掌握了计算机运用水平,而且掌握了案头分析、约谈、核查多项技能。

四是行业税收监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通过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核实,及时发现了疑点,提供了预警帮助,把问题有效解决在萌芽状态和起始阶段,征管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夯实。

三、几点体会

1、转变思维认识是树立新型税源管理模式的先导。目前,税源管理主要是以片或区域管理为主的方式进行管理,其弊端显而易见,如果能按照行业管税、模型控税的税源管理模式,用评估模型指标进行行业税源监控,必将极大地提高税源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规范指标设定是推广评估模型征管运用的基础。在税收征管实践中,纳税评估模型指标的设定还缺乏规范性,随意性较大。如果对模型指标的设置作出相应规范,既有利于模型建立和推广应用,提高评估模型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也有利于实现模型的信息化,加快新型税源管理模式的转变,

3、提高能力水平是确保评估模型质量建立的关键。实现以模控税的税源管理模式,客观上要求建立的评估模型能真实反映行业的本质特征和税收经济规律。只有不断提高税收管理员的能力和水平,学习了解行业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调查建模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全面提高评估模型的质量

上一篇:电场复习知识点下一篇:幸福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