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旅游发展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海南省是中国南海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倚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又拥有十分丰富的美食、旅游资源。如能发展以旅游为载体的美食、旅游产业,不失为是一条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而切实可行的战略举措。

第一篇:旅游发展论文

加快旅游发展 打造旅游大省

日前,甘肃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确定了甘肃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GDP总量的8%,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就业容量进一步增加,每年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到2020年,旅游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功能更加完善,产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市场秩序和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建成文化旅游大省。

《意见》提出,要树立“精品丝路、多彩甘肃”旅游新形象,打造“321”精品旅游线路,做大做强丝绸之路旅游线、华夏文明黄河旅游线、大香格里拉旅游线三条国家精品线路,积极培育甘南—陇南—定西—白银—庆阳红色旅游、天水—陇南三国古迹旅游两条成长型旅游线路。此外,全力建设兰州、天水、平凉休闲度假旅游圈,培育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旅游知名城市、旅游强县、特色旅游名镇、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示范区。把兰州建成西北重要的区域旅游集散中心,把天水、平凉以及酒泉、嘉峪关建成东、西两翼连接周边省区的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大力提升敦煌莫高窟及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长城、夏河拉卜楞寺、天水麦积山、平凉崆峒山、永靖黄河三峡等景区的知名度,扩大国际影响力。全力推出敦煌雅丹地貌、张掖彩色丘陵、祁连雪山草原、秦安大地湾遗址、临夏古生物化石等一批具有世界吸引力的新兴旅游产品。把宕昌哈达铺镇、榆中青城镇、永登连城镇、古浪大靖镇、秦安陇城镇、临潭新城镇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建成新型旅游小城镇。同时,培育敦煌沙滩排球、嘉峪关铁人三项、永靖龙舟赛、冶力关万人拔河、贵清山攀岩及丝绸之路汽车拉力赛等赛事品牌,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商务旅游、自驾旅游、探险旅游、保健旅游等旅游新业态的同时,加快发展戈壁绿洲等生态旅游项目。

从2010年起,甘肃省将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2011~2015年每年安排1亿元,以贷款贴息为主,主要支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推介和重点旅游商品研发。同时,各市、县也将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形成政府加大投入的扶持激励机制。另外,通过搭建融资平台,支持旅游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和外商资本特别是境内外战略投资者、上市公司等,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甘肃省还将深化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除文物保护单位外,按照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实行属地化管理,试行“一卡通”、“一票通”。在利益分配机制方面,合理分配景区、景点门票收入和演艺收入,引导旅行社、景区、景点、演艺公司及旅游相关企业加强联合协作。放宽旅游市场准入,降低门槛,打破行业、地区壁垒,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产业,加强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更多省外、境外知名大企业参与甘肃省旅游开发。

今后,甘肃省将落实旅游饭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政策。允许旅行社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公务活动提供交通、食宿、商务等服务。对企业性质的旅游景区(点)经营收入,凡符合政策的,可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对经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高档旅游汽车减半征收高速公路通行费,依法许可在旅游淡季运营长途客运班线。单项投资亿元以上的旅游项目可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允许旅游投资开发与城市土地整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相结合。

为保证旅游出行的交通顺畅,甘肃省将建设兰州—临夏—甘南—九寨沟—陇南—天水旅游交通环线,建设敦煌—格尔木高等级公路,打通连接景区的快速通道,对途经4A级以上景区的高速公路设置出入口。开通兰州与国内重要城市之间的直达列车,旅游旺季增开主要旅游城市之间的旅游专列。增加兰州、敦煌、嘉峪关至全国主要城市的航线和航班密度,尽快开通兰州和敦煌国际口岸,开辟兰州至港、台、日、韩等地区的国际航线。加快兰州、敦煌、嘉峪关和庆阳机场改扩建,新建夏河、陇南、张掖、金昌机场。2011年,完成高速公路沿线和重点景区旅游标识牌建设。

2010年8月4日,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永富在“研究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座谈会”上说,《意见》的出台是甘肃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决策的一项具体措施;是甘肃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工作决策,是加快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中的重要一环;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紧密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工作。他要求,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改革创新;要细化目标任务,搞好配套工作,落实工作责任;要以项目为抓手,真抓实干,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保护好生态和文物;要抓紧完成年内规定的各项任务,全面实现旅游业“三年翻番计划”,为实施《意见》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甘肃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周会在座谈会上说,《意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任务。甘肃省旅游局初步确定2010年9月为“《意见》宣传月”,进行巡回宣讲和解读,深入宣传报道,以贯彻《意见》精神为己任,抓紧研究、制定具体的行动措施。组织开展“《意见》落实年”活动,认真编制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组织召开贯彻《意见》座谈会和督查观摩现场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考察活动。研究制定相关制度办法,确保专项资金在使用范畴、运行程序等各环节规范、健康、有序地运行,将旅游业发展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范围,研究、制定旅游工作考核办法,并依据考核办法对市、州发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与此同时,研究制定旅游企业奖励办法。旅游局要积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作,认真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稳妥推进国有旅游企业改革,积极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以崭新的精神状态全面完成2010年各项工作任务。

作者:崔景文

第二篇: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十三五”旅游业改革发展(二)

张广瑞中国旅游发展新常态的发展理念与战略选择

张辉 王慧娴 新国际分工背景下中国旅游业改革思考

郝康理 新常态下旅游规划理念创新

胡抚生 “十三五”时期应加快推动金融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杨阿莉 构筑入境旅游新高地:“十三五”中国医疗旅游发展思考

林德荣 陈莹盈 “十三五”新时期深化两岸旅游合作探索——以厦金协作为突破口

中国旅游发展新常态的发展理念与战略选择 张广瑞

新中国旅游的发展跨过了半个多世纪,从总体上看,处于频繁社会变革中的旅游业,逐步摆脱了长期延续的非常规发展模式,开始进入常规发展的新常态。这种新常态虽然也与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走低、复苏步伐蹒跚相关,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运行改革与调整的结果。所谓“常规发展”,是指它的发展更能遵循自身的规律,而不是在特定时期、因政府为实现特定目标所采取的特殊政策导致其脱离正常轨道的运行,而“新常态”则是指摆脱特定时期因政策或外部环境急剧变化而出现的短期不规律的现象,进入一个较长时期的稳定发展状态。中国的旅游发展,作为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间新定位和新战略实施的结果,将在下一个五年规划期间或在更长的一段时期内维持一种新常态,而且,为了延续和稳定这一新常态,还要审视现行纲要实施的情况,对未来发展的战略和对策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订。对于下一个五年规划期间新的发展纲要制定,有必要对预期的新常态进行分析和探讨。

这个新常态的表现之一是旅游发展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福祉的双重功能,保持“经济性”与“事业性”的双重特征。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后期旅游作为外交工具的特殊活动被改革开放之后到20世纪末的产业定位和单一经济功能所取代,原来的“事业性”被“经济性”所代替。2009年国务院41号文件发布之后,政府重新明确了旅游业的定位,确定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将担当起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新职能,彰显其带动总体经济的发展和扩大就业方面的突出优势,与此同时,旅游发展必须把满足国民需求放到重要位置,作为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和福祉的重要途径,以老百姓满意为目标。这一定位成为中国旅游发展较长时期的基本原则。显而易见,旅游不仅仅是一种产业,还是一个重要的事业。因此,旅游收入和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再是评价旅游业发达程度的唯一标准,旅游人次数的增减也不再是衡量旅游发展的重要标尺,旅游发展对促进国民幸福、社会和谐与国际和平稳定的贡献受到更大的关注。

这个新常态的表现之二是旅游市场全面发展,短期内难以形成理想的平衡。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市场“三缺一”的状况彻底消失,三足鼎立支撑着行业的发展,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市场消费主体的变化。从总体上看,国民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境外消费位居其后。其表现是,国内旅游市场持续扩大,市场需求呈多元化,出境旅游市场持续增长,个性化需求逐渐突出。与此同时,入境旅游市场维持一定规模,但进入低速增长期,境外旅游需求更加分散化和地区化。另外,政府新政效应显现,扭曲多时的公费旅游消费泛滥受到制约,这一市场需求的虚高大大回落。可以预见,当前出境旅游市场过高的增速、国内旅游消费过分的集中以及入境旅游低迷徘徊会保持一段时间,理性的回归有待时日。因此,未来五年中有两个举措是非常重要的,其一是制定更加积极的政策,激励和支持旅游企业以创新产品和提高质量来提高国家旅游的竞争力,下工夫做好邻邦旅游和边境旅游的文章,全面扩大入境旅游市场,增加国家财富,改善国家形象,使旅游市场的“两高一低”(出境市场与国内市场高速扩张,入境市场低速增长)的失衡趋于正常的范围;其二是使国家公共假期安排尽量保持稳定,能固定的要固定下来,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让更多的国民在假期安排中少一些纠结,能使社会各界根据各自的条件和能力适应国家休假制度。

这个新常态的表现之三是大众市场需求刺激大众旅游产品的供给,新业态的健康发展得到政府的支持与呵护,政府引导开发高端市场要实事求是,不与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实际需求相抵触或错位。旅游市场主体的变换是个不争的事实,旅游相关服务业必须改变观念,积极调整产品的结构和经营方式以适应市场的新变化。传统旅行社在特定旅游市场(如老龄市场、家庭市场、出境旅游市场等)组织运营和资源整合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然而,大众散客市场与特种兴趣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必将直接对“景区导向的线路”、“门票经济”和“羊群式团体观光”的模式形成冲击,以散客为主体的大众旅游更追求个性化的体验,康体、健身、修学等创意性产品的需求增加,对徒步游、自驾游、高铁游、主题游以及冬季冰雪体育旅游更加青睐,新市场呼唤着房车、汽车营地、汽车租赁、汽车旅馆、第二住宅以及旅游休闲步道设计、专业旅游咨询和旅游保险等新业态的发展与完善,要使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间完成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尤其是日臻完善的高铁网络——形成的优势应在大众旅游产品开发中得以充分发挥。

这个新常态的表现之四是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力度与范围不断加大。随着大众旅游需求的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发展,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旅游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从而使旅游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统上所谓的狭义旅游产业的概念逐渐淡化。从国家的角度看,一个突出新趋势是,更多具有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将以不同的方式介入旅游相关服务业,逐渐突破传统旅游要素的范围,这会体现在旅游信息业与中介服务业、住宿业、装备业以及文化旅游产业等领域,同时,在国家新政策的引导下,将有大批独具特色的中小企业,甚至小微企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在产业融合方面,要认真总结日益成熟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港澳粤、海西区等区域旅游合作示范区的经验并加以推广。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必着力炫耀旅游大国的地位,也没有必要追求成为单一旅游产业强国。国家实力强大的体现应当是国家整体的竞争力,也必将旅游业包括在其中。同样,一个城市,也不必或者不应当将“创建”旅游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目标、将“打造”吸引旅游者的形象和满足他们的需求作为城市发展的突出标准。

这个新常态的表现之五是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逐渐弱化,防止过分地强化与集中,积极向其他政府部门扩散,要改变“求我所有,归我所管”的传统理念,树立“为我助力,与我同行”的新思维。很显然,维持产业健康发展要坚定地依靠两个常规手段,其一,“看得见的手”应当是法制,政府部门的责任是保障现有法律法规的权威性,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靠法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同时,政府有责任根据旅游发展的实践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其二,“看不见的手”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引导企业靠公平竞争来赢得市场,真正实现市场主体所需要的“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法制经济环境。《旅游法》的颁布与实施开始营造和优化现有的大环境,而不断完善《旅游法》和强化《旅游法》的贯彻执行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旅游服务作为社会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事这一服务的企业不应当再获得特殊的资质,必须名正言顺,只要它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行事即可。与此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让各种形式的行业组织能够更加独立运行,使这些社会力量在行业自律和维护行业权益中发挥更大作用,真正成为连接政府与行业的桥梁,而不再是政府的附庸或代言人。

如此说来,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从“小旅游”到“大旅游”是个进步,是个跨越;而从“大旅游”到“泛旅游”是个长期的发展目标。记得几年前有位地方政府官员提出的一个说法,其实发展旅游就是“大家共煮一锅饭”,没有必要争个特殊的名分或者一块领地。这样说是很有道理的。也许,有一天,政府机构系列中不再有个被称作“旅游局”的机构,人们外出旅游度假也不必专门找旅行社去安排,自己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支持的客户端做好所有必要的安排,真正能够实现说走就走,自由自在。这样的旅游常态才是人们真正盼望的。自然,这是后话,不可能在今后的五年中得以实现,但是,应当向着这样的目标迈出更大的一步。

新国际分工背景下中国旅游业改革思考 张辉 王慧娴

中国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市场规模加速扩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32.62亿,国内居民出游率突破200%,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内旅游市场。同时,出境旅游市场大释放,出境旅游人数达9819万,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然而,入境旅游市场持续下滑,入境旅游人数比上年下降2.5%,过夜游客数下降3.5%,位居世界第四位。2008年金融危机后旅游收支首次出现逆差,到2012年逆差额居世界之首,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日益下降。

在新型国际分工背景下,全球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和信息跨国界流动的形式逐渐丰富,中国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大规模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的转移,服务贸易逆差持续增大。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的国际转移,世界经济正在向服务型经济转型,服务业在世界经济活动中逐渐取得主导地位,我国经济要通过服务业实现再平衡。近五年,国务院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应利用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有利时机,部署进一步改革发展,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旅游服务”,带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旅游业肩负外事接待与创汇功能得以率先发展,形成了以入境旅游为重心、以旅游线路为依托、以旅游景区为主干、以观光旅游为核心、以旅行社为运行方式、以获取外汇为目的的固有模式。在这种旅游发展模式的推动下,我国旅游形成了固有的发展格局,从市场重心看,该模式的重心是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将大量资源配置在入境旅游上而忽视国内旅游的发展;从空间看,东部地区大城市旅游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及小城市旅游发展较缓慢;从旅游产品看,主要是观光旅游,特种旅游、专题旅游与度假旅游发展缓慢,没有以商务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从组织方式看,主要是以旅行社为主体,散客旅游、代理旅游发展处于自由发展的萌芽状态;从旅游经济形态看,主要是点线旅游,区域旅游和板块旅游发展缓慢;从旅游经济关系看,主要是小旅游经济形态,大旅游发展的主体格局与产业融合的商业模式尚未形成;从空间经济形态看,主要是一地经营,跨地经营进展缓慢;从旅游机制看,主要是政府主导,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没有形成;从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看,主要是景区开发,旅游城市发展缓慢;从旅游发展的路径看,主要依赖于供给,而需求推动不足。

这种由历史形成的旅游发展格局,无论从世界旅游发展趋势,还是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都是不相适应的。经过6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处在一个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发展阶段,2013年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和广东等6个省市已经完成工业社会发展阶段,进入了后工业社会发展阶段,现代服务业将成为这些省市产业发展的重点,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育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宏观目标能否实现。然而,旅游业能否改变原有发展格局、能否转型升级,又成为目标实现的关键。

理性分析旅游,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对应于工业生产方式的一种生活方式,每一种生产方式都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就形成了不同社会历史阶段。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游牧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之所以不同,不仅在于生产方式的不同,也在于其生活方式的不同。从空间关系来说,游牧社会是移动生活方式,农耕社会是定居生活方式,工业社会是移居生活方式,旅游正是工业社会移居生活方式的体现,移动与居住构成了旅游现象,也成为旅游的本质属性,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快节奏与慢节奏、大尺度与小尺度的转换,正是生活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下的人们的追求与选择。然而,我国的旅游却没有很好地体现人们的这种移居生活方式,“大人看人头,小孩看屁股”的走马观花的旅游方式,已成为中国旅游异化的真实反映。进入2000年以来,我国出境旅游人数每年递增700万,出境旅游的大幅增长说明国内旅游的产品形式、服务方式、产业运行方式已不能满足国内居民旅游需要。

这种旅游发展模式以及所形成的发展格局必须发生改变,这是人民的呼声,也是中国旅游发展的要求。然而,模式与格局的改变是要靠外力,只有在外部环境发生巨变,而这种巨变对事物产生强大冲击时,才会改革固有的发展模式,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成为我国旅游发展模式和发展格局变化的重要的外力。

我国的旅游业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制度与政策对中国旅游发展模式以及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回想一下,我国的旅游业之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的支持和制度的创新,这几年中国旅游业出现的问题也是政策与制度供给不足所致,使得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落后于其他甚至开放较晚的产业,虽然我国的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成为世界第一,入境旅游成为世界第三,然而我们却没有出现世界旅游发展的国际领袖型企业;我们有巨大规模支撑的产业融合商机,却没有引领旅游发展方向的商业模式创新。一部《旅游法》的出台使得众多的旅游中介组织无所适从:我们拥有众多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却没有形成众多的世界级的旅游产品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所有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吗?

用改革思维来审视我国的旅游发展是重要的。不可否认,35年来我国的旅游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功能正在逐步放大,旅游经济对国家社会经济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强化,特别是处在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阶段,旅游发展将成为国家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旅游要成为未来我国社会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要成为人民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来重新寻找中国旅游发展道路,必须以创新有精神来构建旅游运行方式,必须以市场的决定性力量来创造适应未来我国旅游发展的商业模式。

新常态下旅游规划理念创新 郝康理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旅游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明确提出“在新常态下,旅游业是稳增长的重要引擎、是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是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繁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对外交往的重要桥梁”,旅游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是对旅游业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功能的深化认识和重新定位,是新常态下发展旅游业的规划起点,更是旅游业大发展的重要机遇。

一、以市场为导向的目的地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是对旅游资源优化配置和对旅游系统合理发展的结构性筹划过程,对旅游业发展具有宏观指导和动态调控作用。多年来,伴随着我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旅游规划为我国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旅游业供需关系的变化,需要认真反思、总结和改进旅游规划工作。

从“供”的角度来看,就是要认识到,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涉及面广,因此,要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将旅游规划作为一个整合型、全过程的管理行为,强调整合宏观、微观、硬件、软件,内部、外部等各种因素,在规划过程中,将旅游业的发展与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文化繁荣、生态文明等进行全盘考虑、统筹协调,让旅游业完全彻底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在促进旅游规划有效执行的同时,构建“大旅游”格局,形成各行业、各部门合力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氛围。

从“需”的角度来看,就是要认识到,旅游业既具有经济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因此,旅游规划的编制应该遵循市场规律,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游客需求、以主推产品的客源地需求为主来编制规划。过去,旅游规划的编制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和依托,有什么资源、可以打造什么产品,着重旅游资源的评价,最终的规划结论,包括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的制定、旅游产品的决策、开发措施的拟定,都主要是以当地旅游资源为基础推演决定的。新常态下,在旅游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应将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的需求及其变化作为重要因素,强调对客源市场的调查研究,始终从旅游消费的角度、从旅游者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市场需求来打造旅游产品。

二、旅游规划的层次

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旅游规划兼具空间规划、产业规划、资源规划、环境规划等多种规划属性,应该具有战略高度、全局性;从落地实施的角度来看,旅游规划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因此,要构建由谋划、策划、规划(狭义)、计划组成的旅游规划层次。这一规划层次也可以在目前正在开展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中探索实施。

不同层次的旅游“规划”解决不同的问题、包括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由不同的部门组织编制和审批。上层次的规划为下层次的规划提出强制性框架,并给出指导性意见,并通过下层次规划的编制落实和深化上层次规划的内容和要求,从而使下层次规划成为上层次规划实施的工具和途径。

(一)谋划

字面意思是筹划、谋虑计划。在旅游规划中属于最高的战略层面,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长远考虑,承上启下,找出个性,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对应在“十三五”规划工作中,就是要开展“十三五”时期、甚至更长远时期的战略研究和重点问题的专项研究。

(二)策划

策划就是围绕市场、顶层设计。通过创意去整合、连接各种资源和相关因素,再通过对各细分目标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为市场推出所需要的产品组合,并对其付诸实施的可行性进行系统论证的过程。旅游策划的主要着力点在于解决旅游业的实际问题,突出对旅游吸引物的深度挖掘、创意与组合等。对应在“十三五”规划工作中,就是要根据“谋划”阶段形成的成果,根据市场需求,策划一系列重点产品、线路、要素和项目。

(三)规划(狭义)

狭义的旅游规划是一种政府(旅游供给方)行为,是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以及旅游规划的技术和成果要求,对本地区旅游业一定时间内的发展进行总体安排和部署,同时对重点区域的旅游产品、项目、设施和要素建设提出专门要求。确定生产力要素布局及配套的整体关系是其主要任务之一。对应在“十三五”规划工作中,就是形成政府审批通过的“十三五”规划。

规划管理的流程一般是:规划项目招投标一资源调查一规划编写一专家评审,在这种流程下,规划委托方与规划编制团队的沟通较少,通过这种方式编制出来的规划不接地气、难以落地。因此,需要改革规划管理、重构规划工作流程,要建立“三图、三权、四方”的工作机制。“三图”即规划成果要注意对不同层次任务的结构,用规划图、设计图和施工图,来定点、定性、定量。“三权”即在规划工作中要明确编制权、实施权、监督权。“四方”即甲方、乙方、咨询方、管理方,咨询方是熟悉规划区域情况的专家团队,负责对规划质量进行判断、把关,并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管理方负责按照有关要求组织规划编制、申报规划成果、划拨项目资金。

(四)计划

计划是规划实施的时间表、路线图,是规划实施和落地的具体指导,分阶段的短期行动计划是旅游规划顺利实施并得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的保证,有助于旅游规划的有效落实。与规划相比,计划更重细节,涉及时间计划、融资计划、具体施工计划等,侧重于对细节的设计,可落地、可实施、可检查,使规划更具操作性。对应在“十三五”规划工作中,就是要根据“规划”阶段的成果,形成便于各部门操作实施的年度工作任务分解实施方案。

三、从供需角度看旅游产品与旅游需求

旅游是一次出行活动。对于供给方而言,旅游的核心就是提供旅游产品;对于需求方而言,旅游的核心是满足需求完成一次旅游消费。

(一)从供给方看旅游——旅游产品

对于供给方而言,旅游产品是旅游从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将旅游产品划分为以下类型:观光产品(自然观光、名胜古迹、工业观光、农业观光……);休闲产品(森林休闲、海滨休闲、乡村休闲、城市休闲、湖滨休闲、温泉休闲、野营……);运动产品(滑雪、戏水、高尔夫、自行车……);文娱产品(主题公园、实景表演、歌舞剧目、博物馆、寺庙、古城镇、名人故居……);节会产品(博览会、节庆活动、奥运会……);特色产品(豪华列车、美食、旅游商品/纪念品……);特种产品(登山、潜水、考古、探险、科考……)等。

(二)从需求方看旅游——旅游消费

对于需求方而言,旅游消费可以从消费目的(或者称为出游目的)的角度划分为以下类型: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探亲访友旅游、运动/健康旅游、购物旅游、宗教朝拜旅游、文化/修学/科技交流旅游。

在这里,需要厘清观光、休闲和度假之间的关系。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观光”指“去参观名胜”,“休闲”指“余暇时的休息和娱乐”,“度假”指“旅行或在某胜地度过假期”。对于游客而言,度假既可以选择观光产品,也可以选择休闲产品。比如,游客到成都度假,既可以参观大熊猫繁育基地、都江堰水利工程、武侯祠博物馆,也可以在人民公园喝茶、去琴台路看川剧表演、品尝川菜,还可以去西岭雪山滑雪、环球中心购物、欢乐谷坐过山车。所以,对于旅游目的地政府而言,观光和度假不存在转换关系,休闲是度假,观光也可实现度假。应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宜观光则观光、宜休闲则休闲,构建“观光+休闲”的度假旅游目的地。

综上所述,随着对旅游业认识的深化,新常态下,旅游规划应当遵循旅游业规律,构建旅游规划工作体系。建议决策部门从法律法规层面研究旅游规划的层级、流程,提高旅游规划工作有效性,保障旅游规划实施。旅游规划应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从景区景点规划转向旅游目的地整合规划,构建一个由旅游产品规划、旅游公共服务规划、旅游城镇规划、旅游交通运输规划、旅游人力资源规划等组成的旅游目的地规划体系。

“十三五”时期应加快推动金融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胡抚生

长期以来,旅游业与金融的关系就密不可分,无论是旅游企业的发展,还是旅游者的出行,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金融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金融与旅游业融合程度逐步提高。本文在分析金融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环境基础上,探讨金融与旅游业的互动融合关系,并提出“十三五”期间促进金融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金融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环境更为有利

从国家层面来看,越来越重视金融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近年来出台的国家政策性文件均提出了加大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力度。2009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在融资授信、发行证券、企业上市等方面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2012年国家旅游局、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中,进一步提出了从加大信贷投放、拓展融资渠道、发展旅游保险、改进支付结算、发展旅游消费信贷等方面强化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旅游产业基金设立、投融资手段等方面创新对旅游业的支持。

从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正从大众旅游的初期阶段向中高级阶段演化,散客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对于旅游者而言,散客化的出行方式要求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均离不开支付服务,除了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外,人们越来越多通过网上银行、信用卡、第三方支付、手机支付等现代支付工具进行旅游支付,旅游支付方式更为多元化;另一方面,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观念的改变,对旅游消费信贷的需求日趋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人群更愿意选择旅游消费信贷方式出游。对于旅游企业而言,在融资、并购、支付结算等方面均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旅游企业除了依赖于传统的银行信贷、发行债券、上市等方式融资外,还可以依托电商金融、P2P网络借贷、众筹等平台融资,拓展发展空间。

从近年来旅游业与金融的融合趋势来看,二者融合程度逐步加深,旅游金融服务创新方兴未艾,既有服务旅游者的金融创新,也有服务旅游企业的金融创新。针对个人旅游支付,国家旅游局联合中国银联于2012年推出中国旅游卡,广东、山东、贵州等省份联合各大银行分别发行国民旅游休闲卡、好客山东旅游卡、多彩贵州旅游卡等,在为旅游者提供支付便利的同时,还提供更多的旅游价格优惠。针对个人旅游消费信贷,兴业银行对旅游者推出“随兴游”旅游消费信贷服务,京东旅行为旅游者的在线预订和支付提供“京东白条”服务。针对旅游企业的融资服务,一些旅游电商企业运用在线资源优势,对上下游客户开展供应链金融支持,如途牛网开通了“牛业贷”,为旅游供应商提供短期融资服务。

可以看出,金融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环境更加有利,既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又有庞大市场需求,还有金融机构、旅游企业自身的创新动力。因此,在“十三五”时期,旅游业要抓住发展的有利时机,更加重视与金融的融合发展。

二、金融与旅游的融合要从单向支持向双向互动转化

从旅游业3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金融与旅游更多是金融的单向支持关系,往往是金融起主导作用。这是由于在以供给为导向的传统金融体系下,金融处于强势地位,而旅游业通常处于弱势地位,金融资源的配置并非取决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而是取决于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自身发展需要。由于行业地位不平等,金融机构缺乏服务旅游业发展的动力。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旅游商业模式的创新,近年来散客化的趋势更加显著,线上预订和支付、线下体验的旅游方式更加普及,金融已经嵌入了线上线下旅游服务的各个交易环节,成为旅游延伸服务中最重要的一环。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社区金融、小微金融等普惠型金融的发展,传统的以金融供给为主的格局逐步向以金融需求为主的格局转变。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兴起,依托大数据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创新了企业融资模式,推动了P2P、电商金融、众筹等新型金融工具的发展,为缓解中小旅游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旅游业不仅对金融服务有着越来越庞大的需求和更大程度的依赖,还对金融的创新发展起到了正向反馈作用,二者的关系正由传统的单向支持关系逐步向双向互动关系转变。

尽管旅游业与金融结合更加紧密,但二者的融合仍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是旅游业的金融供求结构性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中小旅游企业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问题依然突出,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旅游者的支付、消费信贷服务还不完善;二是旅游业自身的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尤其是旅游龙头企业在对旅游者的支付服务创新、对旅游企业客户的融资服务等方面还较为欠缺。无论是在线旅游企业,还是线下旅游企业,在支付、信贷等重要金融服务环节往往依托于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缺乏自身的金融服务体系来支撑旅游服务体系的发展,不能很好解决旅游服务特别是在线旅游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预订、移动支付将更加普及,对金融与旅游业的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依靠金融的单向支持难以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旅游业的做大做强。这就要求旅游业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金融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社区金融、小微金融等普惠型金融,推动金融与旅游业的双向互动,打造金融与旅游融合的升级版,使金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三、“十三五”期间要加快打造金融与旅游融合的升级版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旅游业发展面临新一轮的黄金机遇期,这需要积极促进金融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全面推动旅游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进一步明确金融在国家旅游“十三五”规划中的作用。在国家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中,要更加突出金融的重要作用,将金融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旅游战略,明确金融在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创新旅游金融产品、优化旅游者体验、拓展旅游企业融资渠道、增强保险服务以及促进旅游服务贸易等方面的作用。同时,要明确金融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支撑保障作用,而是要更加突出金融与旅游的双向互动作用。

二是加强对金融与旅游业融合的政策支持。出台更有利于金融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系列政策,打破旅游业进入金融业的玻璃门,降低旅游支付牌照、小额信贷牌照的准入门槛,对旅游金融服务创新给予财税、投资、人才、技术等一揽子的政策支持。支持设立旅游银行,单独进行考核,实行差别化管理。鼓励互联网金融、社区金融、小微金融更多服务于中小旅游企业的发展。推动各地设立市场化运作的旅游产业基金,探索发行旅游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鼓励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更多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三是鼓励旅游业开展金融服务创新。鼓励旅游龙头企业尤其是在线旅游龙头企业,在旅游金融创新方面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充分利用自身平台优势,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挖掘自身的大数据资源、客户资源,加强旅游金融产品的研究,在国内旅游支付、跨境旅游支付、旅游消费信贷、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创新产品和服务。推动传统的中小旅游企业加快转型,加强对金融服务运用的创新,更多利用众筹、P2P平台、旅游电商金融平台来融资,拓展融资渠道。

四是推动线上线下旅游金融服务的融合。积极推动旅游支付、旅游消费信贷、旅游企业融资等线上、线下服务的融合发展,加强在数据、资源、人才、创新等多方面的整合,消除线上线下旅游金融服务融合的障碍,打造相对完善的旅游金融线上线下生态圈,让旅游金融服务体验更好。鼓励第三方支付、网上支付、手机支付向线下延伸,与线下旅游服务紧密结合。鼓励互联网金融服务于在线旅游企业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传统的线下旅游企业;鼓励社区金融、小微金融加强服务于在线旅游企业的需要。

五是推动旅游金融服务的均等化。推动旅游支付、信贷、保险等服务覆盖更多的区域、乡村和人群,逐步提高旅游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促进东中西部旅游金融服务的均等化,鼓励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企业、互联网金融平台加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合作,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的区域配置。鼓励各地加强对农村地区旅游金融服务的支持,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在线支付、刷卡支付、移动支付以及互联网金融、社区金融、小微金融等,提高农村地区的旅游金融覆盖面和服务水平,实现城乡优质旅游金融服务共享。提升对低收入群体、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旅游支付、消费信贷服务水平,保障各类人群平等享受旅游金融服务的权利。

构筑入境旅游新高地:“十三五”中国医疗旅游发展思考 杨阿莉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打造旅游经济发展升级版、初步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目标的战略机遇期。近年来,国际市场上出现的一项具有鲜明外向化特点、高端服务业特质以及旅游项目创新特征的医疗旅游这一新兴产业,十分符合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战略所倡导的鼓励产业融合、创新驱动、立足全球视野、加强国际合作、支持新业态发展的产业导向。医疗旅游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十分迅猛,许多国家纷纷把医疗旅游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予以扶持。在我国,这一产业正处于起步摸索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将要编制的“十三五”旅游规划中,深入研究我国医疗旅游这一专项市场的发展战略,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时代命题。

一、医疗旅游发展的国际动向

医疗旅游(medical tourism)这种旅游形式可以追溯到14世纪初温泉疗养地SPA的建立甚至更早,但它的快速发展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医疗旅游的机遇来自各国之间的医疗费用差异、治疗时效差异、医疗保险覆盖差异与特定医疗质量服务需求等。以往到国外就医的大多是寻求先进医疗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中国家的高收入者,如今随着发展中国家医疗服务的发展和完善,呈现出反向就医的新趋势:欧美等发达国家是医疗旅游的主要客源地,韩国、泰国、印度、马来西亚、中国、新加坡、迪拜等亚洲国家,还有巴西、哥斯达黎加、古巴等南美洲国家成为主要目的地国。这是因为,医疗旅游产品在发达国家特定人群中往往是必需消费品,但本国又无法以低价形式高效率地提供,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无力革新本国的医疗制度,因而发达国家就有可能依赖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旅游以便减轻自身医疗体系日益增大的压力,致使本国居民到国外寻求较相宜的治疗养生及健康旅游服务。医疗旅游这项具有跨界融合性、产品国际性、消费高端性与收益多元性特点的旅游利基市场,近些年其产值增长速度十分迅猛,有统计显示,全球医疗旅游的游客数量已从2006年的2 000万人次增长至2012年的4000万人次。关于其具体产值,有咨询机构认为已经达到1000亿美元的规模,年增速在20%左右。当前,亚洲正成长为全球最富有潜力的医疗旅游服务市场,而我国则有望是下一拨医疗旅游的热门国家。

二、医疗旅游构筑中国入境旅游新高地

医疗旅游的客流主要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双向流动,客源主要是需要医疗护理、康复与修养的入境旅游者等全球范围内的高端人群。因此,可以认为,医疗旅游是我国开拓入境旅游市场的新机遇和新高地。大力开发医疗入境旅游这一新兴旅游市场,将对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中医文化和文明成果、提高国际旅游竞争力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中国作为世界医疗入境旅游的市场,其优势至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中医疗法博大精深,在全球久负盛名,医疗服务价格相对低廉;(2)中国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医疗设施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升级;(3)中国拥有丰富且优质的温泉、森林、海岛等天然旅游资源,且旅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4)中国具有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被公认为世界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这些都决定了中国医疗入境旅游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上升空间。从产业实践看,我国也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10年上海市推出的医疗旅游产品开发和推广平台,采用境外所有医疗旅游公司都在应用的TPA(third partyadministration)模式,算是中国正式迈出国际医疗旅游的步伐。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海南设立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标志着我国第一家国际医疗旅游服务开发园区宣告成立。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论及拓展旅游发展空间时,特别强调我国要发挥中医药优势,形成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产品,规范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发展特色医疗、疗养康复、美容保健等医疗旅游。这为我国“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医疗入境旅游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近几年来,我国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及三亚、北戴河、杭州、南京、宜昌等地相继推出并试点开展的入境医疗旅游服务,也为今后大力推广这一专项旅游产品奠定了基础。

但总体看来,医疗入境旅游在我国初露端倪,因此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我国医疗旅游主要以国内游客为主,而且保健养生与休闲度假往往是其首要目的,产业链拉动效果较差,以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医学整容等纯粹的治疗疾病为目的、触及医疗旅游本质和核心的高端旅游产品,国内开发则较为有限,对境外游客的吸引力不足。与我国游客出境到韩国做整容、到泰国做按摩、到瑞士和德国接受抗衰老服务、到美国进行肿瘤治疗的人数相比,国外游客入境到我国体验医疗旅游的人数十分有限,中国入境医疗旅游业在这场国际吸金大战中处于下风。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缺乏与入境医疗旅游相配套的产业政策,优质的国际医疗资源相对稀缺,国际化医疗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中国获得JCI(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Healmcare Organizations)认证的医疗机构还很少。另一方面是政策上存在制约,比如我国对境外来华医疗旅游者的签证限制,将一些需在中国较长时间疗养的境外游客拒之门外;国内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的开放度较小,高端私立医疗服务体系还不完备。

三、“十三五”期间中国入境医疗旅游发展思考

针对我国医疗入境旅游所遇到的瓶颈与制约,“十三五”发展时期,我国要从全局高度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医疗旅游国际竞争力,努力聚拢中国入境旅游的人气与商机。

首先,要建立医疗行业和旅游行业的协调发展机制。我国医疗旅游产业需要完整的国家指导方案来启动,政府、学界和业界三方面都要将医疗旅游提高到战略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卫生系统与旅游系统间要建立互动协调机制,如组建政府直管机构、构建医保结算系统、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和来华签证政策等,为其提供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尽快出台与医疗旅游服务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特别是要针对国际医疗旅游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限制因素和风险因素进行法律法规方面的预防和控制,完善国际医疗旅游市场的评价与监管体系,以规范市场运行和发展。

其次,要建立医疗旅游准入制度。对医疗机构实行严格准入,这是世界惯例。医疗旅游是以境外客源为主的旅游市场,国家相关部门对进入此市场的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旅游点服务标准、收费标准以及旅游公司、中介机构要进行严格把关,建立准入制度。比如目前中华医疗旅游协会已经与美国、欧洲、亚洲等医疗旅游协会合作,共同开展了IPSC、CIPS、MTOUA医疗旅游国际职业认证,并在全国有条件的、拥有大型医疗机构的省市进行试点,这为我国国际医疗旅游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第三,要重点发展以中医药为主题的医疗保健旅游。我国医疗入境旅游的持续发展应当建立在对产品的创新开发和营销渠道的有效组合基础之上,产品方面应该充分挖掘传统的中医药资源和中医养生文化的特色优势,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旅游产品,形成有别于印度、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其他亚洲国家的医疗旅游发展路径,找准卖点,加强营销推广。例如,针灸、刮痧、拔罐、气功、太极拳、按摩、药膳、药酒、温泉疗养等都是可供选择的医疗保健旅游项目,充分发挥价廉质优的医疗服务,再配上中草药等保健品的旅游纪念品研发,以及有关中医理念的考察学习。运行方式上可借鉴孔子学院的办学模式,开展培养外籍中医医师,建立一批符合西方文化和民俗习惯的中医诊所,构建集治疗、养生、休闲和旅游于一体的基地,并做大做强,形成中医保健旅游的国际潮流,吸引更多国外旅游者的目光。

第四,要打造国际化的私立高端医疗服务产业体系。医疗旅游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政府的支持、体制的保障、产业的集聚,诸多方面必须相互支撑才能做起来。就目前来看,西方人很难接受中国公立医院繁琐的医疗模式和服务体系,不适合高端入境医疗旅游这个消费市场。真正的医疗旅游应该是由私立的高端医院来完成,所以只有改善机制体制,将大健康产业向民营资本开放,鼓励更多有实力的民营资本进入国际医疗旅游产业中来。只有这样,国际化的私立高端医疗服务产业体系才能建立起来,整个的医疗旅游环境才能优化。

第五,要创立国际医疗旅游服务品牌。医疗入境旅游消费者对于医院管理、服务质量、人员素质、医疗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积极开发高端医疗旅游产品,建立国际医疗服务模式,培育高水平的外语医疗人才,与国际知名机构相联合,实现资源共享,这是提高我国入境医疗旅游品牌认知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医疗入境旅游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

“十三五”新时期深化两岸旅游合作探索——以厦金协作为突破口 林德荣 陈莹盈

2015年既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谋划的关键之年。从2016年到2020年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同样也是我国旅游业从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的战略机遇期。如何在“十三五”新时期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尤其是做好粤闽台港澳等重点旅游经济圈的旅游发展规划,促进该地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国家旅游局重点考虑的课题之一。厦门作为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窗口,更应在“十三五”时期充分发挥对台旅游的区位优势与政策优势,积极探寻对台旅游发展机遇,在两岸旅游区域/跨界合作上发挥先导作用。

一、“十二五”期间两岸旅游双向交流稳定增长

“十二五”期间,两岸旅游双向交流基本保持稳定增长。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以及海旅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台湾居民赴大陆旅游人数从2011年起至2013年均保持在500万人次以上(526.3万人次、534.02万人次、516.2万人次)。2014年1至9月3个季度台湾居民赴大陆旅游人数达到396.7万人次,同比增长3.6%。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热情同样多年不减,2012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达到276.1万人次,同比增长47.5%;2013年281.6万人次,增长2.0%;截至2014年11月6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已达到275.9万人次。值得关注的是,自2008年7月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开放以来,大陆居民赴台游人数从2008年起截至目前累计已突破千万人次。可见,“十二五”期间两岸旅游交流保持着稳定发展的态势,具备深化旅游合作交流的良好基础。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若干意见》以及《2015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对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要求,在接下来的“十三五”新时期海峡两岸应积极探索旅游合作交流的进一步深化,加强客源互送,构建务实高效、互惠互利的区域旅游合作体。

二、金门是深化两岸旅游交流的金钥匙

深化两岸民间文化交流是推动对台关系发展的重要举措,旅游作为民间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1年年底,国务院在《关于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中,提出要“支持厦门在两岸旅游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然而,两岸制度不同,在合作互动过程中,不免磕磕绊绊,在区域整合中难以一次到位,需要寻找一个试验点,渐进推动。自2001年“小三通”试行以来,金门与厦门的往来日益热络,“厦金一日生活圈”已初见端倪。因此,正如大陆与台湾三通是以金门为试点,先试行“小三通”再过渡到“大三通”,在深化两岸旅游交流合作上,金门同样是最合适的一把钥匙。通过构筑“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促进两岸旅游合作,推动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稳步发展健康有序的对台关系,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奠定基础。

三、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构想

构建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即在厦门、金门两地旅游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下,携手推动厦门与金门实行全域开放,在人员往来、通关服务、投资准入、产业合作等领域相互赋予更加特殊、更加优惠的政策,共同把厦门与金门建成各具特色、分工协作、互相联系的旅游经济体,探索以旅游业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合作与交融发展的新模式,成为两岸旅游合作发展和先行先试的示范榜样。将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打造成两岸旅游资源整合拓展经济合作的试验平台,成为深化两岸交流,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有效载体。其目标是构建六个一体化:一体化的旅游目的地、一体化的旅游产业体、一体化的旅游产品体系、一体化的旅游市场体系、一体化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以及一体化的“厦金旅游”知名品牌。

(1)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的构建,需要得到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的支持,只有在政策上有所“突破”,方能破除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体制障碍。例如,台湾相关部门公布2015年元月起,对大陆游客赴金马澎旅游实行“落地签”政策,但是,大陆方面在居民赴上述三地旅游时,仍然要求旅游者要在其居住地申请办理“大陆居民赴台通行证”,办证时间的延长和不方便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陆民众赴金马澎旅游的积极性。对于两岸的民间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及旅游发展而言,通关的便利化仍然是拉动两岸交流合作以及旅游市场规模增长的重要手段。因此,争取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是构筑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的先决条件。如我公安部给予厦门户籍居民“一签多行”的政策,让厦门居民持通行证可在一年内无限次赴金。这种“一签多行”制度相对成熟后,可进一步简化政策,实行“先申报,后自由行”的措施,需要赴金门旅游的厦门居民,可先进行网上申报,通过出示厦门市身份证过境,金门实行同步的政策调整。厦门户籍居民“先申报,后自由行”政策实行成功后,可将该政策逐步推行到厦门暂住居民和海西22个城市范围内。暂时未被覆盖的地区,沿用现有入台政策;列入政策改革行列的城市,将实现赴金门申报系统的覆盖,符合条件的非厦门户籍暂住居民或海西城市居民,可进入系统进行申报,凭“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实现金门与厦门两地间的直接往返。

(2)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升级将推动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对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包括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旅游交通服务体系、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以及旅游行政服务体系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进行有针对性提升,促进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的发展。特别是在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的合作提升上,应特别注重旅游信息化的建设,基础性的信息共享是旅游区域合作切实有效的重要前提。以厦门旅游服务中心网络体系构建为龙头,带动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的提升。将厦门与金门现有的旅游呼叫中心、短信服务平台、各重要景点游客服务中心等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两地密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同步发布,最大限度方便游客。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也将反过来有益于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交通服务体系等的提升。

(3)提升旅游产品品质

旅游产品是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发展的重要依托,两地联合推进旅游产品创新是协作区顺利发展的保证。厦金两地可以从资源整合、线路串联、便捷服务、打造优势旅游产品等方面进行探索。资源整合方面立足于两地旅游资源的特点与优势,在统一厦金旅游形象的基础上,利用厦门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都市旅游产品吸引游客,辅以厦金特色旅游产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优化两地旅游结构,从现有的观光为主的旅游结构向海上娱乐、海滨休闲、音乐文化旅游、生态养生旅游、乡村绿色旅游、会展旅游等高附加值、高参与度的方向发展。线路串联方面注重加强同金门在旅游宣传推广和旅游市场监督管理方面的合作与沟通,建立连接两岸的“一程多站”旅游精品线路。便捷服务方面主要推动厦金旅游景点景区之间实现旅游信息共享,共同商议推出“旅游联票”、“一票通”、“异地售票”等机制,让游客更便捷地玩转闽台。在此基础上,打造诸如金门免税购物岛、金门医疗旅游、厦金传统文化旅游品牌活动等优势旅游产品。

(4)健全旅游保障系统

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的健康发展需要两地旅游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共同推进、共同维护协作区的旅游业,保障协作区旅游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首先,保障两地旅游要素自由流通,逐步取消物质、技术、税收等市场障碍;其次,强化两地旅游联动机制,设立合作联络小组,作为开展旅游合作的协调机构,形成制度化的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促进信息互动、人员交流、旅游市场营销推广管理等合作事项;再者,联手整治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协作区良好形象;最后,重视居民参与及社区共建,推动协作区稳定健康运作。

“十三五”期间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打破地区藩篱,创新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是推动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有效举措。特别是在两岸旅游发展的合作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在现有合作交流机制(海旅会、台旅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圆桌会议等)的基础上,进一步以金门为突破口,创新合作机制,深化两岸交流,构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海峡旅游区域,是“十三五”新时期对台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

作者:张广瑞 张辉 王慧娴 郝康理 胡抚生 杨阿莉 林德荣 陈莹盈

第三篇:对发展海南美食旅游的旅游的思考

海南省是中国南海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倚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又拥有十分丰富的美食、旅游资源。如能发展以旅游为载体的美食、旅游产业,不失为是一条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而切实可行的战略举措。

一、什么是美食旅游

所谓美食旅游,既不是为“游”而“食”,亦不是单纯的为“食”而“游”。

笔者认为:美食旅游是在人们的需求从简单的“吃饱”转向追求饮食文化的快乐、健康、文明和进步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是以饮食旅游资源为依托、以美食为主题、以旅游为载体的,具有为食而游等特点,并具有社会和休闲等属性的旅游方式。

二、海南发展美食旅游的资源优势

(一)丰富的烹饪原料

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海南岛聚集着丰富的烹饪原料。

1 水产资源。海南四面环海,是我国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广阔的海域孕育了丰富的海洋水产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海南岛海域拥有鱼类600多种。其中营养价值比较高、肉质嫩滑、味道鲜美的有:龙虾、鲍鱼、海参、海胆、鲨鱼、海鳗、海蛇、海贝、海螺、海鲤、对虾、膏蟹、花蟹、石斑鱼、美女螺、红鱼、马鲛鱼、鱿鱼等。因此,海南有着开发系列海鲜宴的先天优势。

2 物产资源。海南还是一个“生态大省”,环境质量指标居全国前列。宜人的气候,充足的光照孕育了丰富的物产原料。许多名特原料如山兰米、藤桥薏米、番薯、山芋、木瓜、万寿果、芭蕉心、雪松根、小西瓜、槟榔、咖啡、文昌鸡、加积鸭、那大狗肉、东山羊、万泉鲤、后安锱鱼、陵水石斑、乐东淡鳗、铺前血蚶、港北对虾、和乐蟹、梅花参、山兰酒、五指山茶,还有各种山菜、食用菌、花卉、昆虫及滋补药材等等,均可作为菜点的原材料。此外,海南野菜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发现的就有上百种,最常见的有20多种,如:马齿苋、雷公笋、雷公根、白菜花、黄鹌菜、车前草、蒲公英、树仔菜等。加上这里的野菜一年四季都可采食,不受季节的限制,海南可据此推出系列的野菜保健餐。

(二)种类繁多的热带作物和热带水果

海南素有“天然温室、热带果园”的美称,不仅栽培面积大,而且种类繁多,四季飘香。

1 热带作物。如:橡胶、甘蔗、椰子、咖啡、胡椒、腰果等,还盛产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9.9%。

2 热带水果。据有关部门统计,海南目前共有61科、138属、273种水果。其中有些较早被内地人所熟悉,如椰子、香蕉、芒果、菠萝、荔枝等,有一些正逐渐被内地人所认识,如红毛丹、杨桃、火龙果、木瓜、番石榴等,但更多的品种,绝大多数内地人不仅没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像鸡蛋果、人心果、莲雾、桃金娘、黄皮、包子瓜、番荔枝、油甘子等,由此推出系列椰子宴、水果节也一定别有风味。

(三)美味的菜品饮食

1 海南菜肴。海南菜以粤菜为基础,再揉合了本地特色。在烹饪原料上地方特色明显,如常用海味,多用野味,对禽畜原料挑选严格,尤其是菜肴中常出现海南的特色水果,如椰子、椰蓉、菠萝蜜、蜜桃等。海南菜讲究色、香、味、形俱佳,注重原料鲜活,口味清淡,体现本味。其面点小吃很多,甜、成、干、湿、软、硬都有。

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乐蟹被誉为海南“四大名菜”。此外,那大狗肉、临高乳猪、三亚曲口青蟹、花蟹和陵水琵琶蟹也都有名。

2 传统小吃。较为典型的有,海南粉、抱罗粉、空心煎堆、清补凉、椰子糕、煎粽、椰汁板兰糕、萝卜糕、锦山牛肉干、海南干贝、椰丝包、椰丝糯米粑等。

(四)别样的特色茶种

海南茶叶,除传统红茶、绿茶外,还有水满茶、鹧鸪茶、苦丁茶、香兰茶、槟榔果荼、蜂蜜菊花茶、东果茶等特色茶种。

尤其是五指山红茶,香味纯正,浓香醇厚,被专家评为上品:水满荼是指五指山野茶,醇郁且具有防感冒、止腹泻、健胃醒神之功效,鹧鸪茶主产万宁东山岭,叶圆味甘,是一种奇特的野生茶叶,甘冽爽口,并有好闻的药香,有降压、减肥、健脾、养胃之效,还可防止感冒。

除以上所列之外,还有苦丁茶的保健功能,蜂蜜菊花茶、冬瓜茶清凉爽口,败火清心等,各具特色。

(五)传统的黎苗美食

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民族。黎族的远古祖先大约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中期或更早的时候迁入海南岛,而苗族迁入海南岛则源于明代嘉靖或万历年间。五指山是黎苗族居住最集中的地区。由于黎苗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生产状况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加上海南岛孤悬海外,有琼州海峡作为天然屏障,山高路远的海南中部,黎苗族独特的传统美食文化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

较具特色的有:黄色饭、竹筒饭、鱼茶、山兰酒、黎家酸菜、黎家腌鱼等。

凭借这么丰富且独特的美食资源,海南发展以旅游为载体的美食旅游产业前景广、潜力大。

三、对发展海南美食旅游的几点建议

海南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顺利度过了旅游业发展的成长期,完成了从旅游资源大省向中国旅游大省的转换。未来十年,我们将从成长期转向全面发展时期,从中国旅游大省发展成为中国旅游强省。这一转化不是简单的发展阶段的顺延,而是从量到质的转换,是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换。也就是说,海南应打破传统的、单的、主推滨海观光游这一发展模式,形成海南旅游多元发展的新型模式。美食旅游正是恰逢其时,是一种有效的选择。那么,如何发展美食旅游就成为一个严峻而迫切的课题。

(一)转变观念,秉承“互动开发”的总体开发战略

我们所说的美食旅游,不能与旅游六要素中的“食”要素混为一谈。美食旅游不仅仅包括旅游过程中的餐饮行为,还包括其他与美食相关的参与性活动。要想打好美食旅游这张牌,使其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占席之地,就必须转变观念,将美食旅游摆在主要地位来抓。

秉承“互动开发”的总体开发战略。旅游业是综合性强、联动性高的产业,美食旅游亦如此。科学与合理地发展美食旅游可以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规模效应,产生联动作用。

第一,美食与旅游产品的互动——以生态休闲美食旅游产品为主要形式。在人们需求逐渐转向大自然的今天,生态旅游备受旅游者的青睐。海南美食旅游产品应紧紧扣住“生态健康”这个主题,推出生态旅游特色的食品,如海南野菜、食用菌等绿色食品以及热带水果、水产海产等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食品。

第二,美食与旅游要素的互动——以“食”为中心推进旅游要素的开发。在旅游六大要素中“食”居首位,开展以“食”为主题的美食旅游必定会影响其他要素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美食旅游的同时要注重与其他要素的互动开发,实现“食”

与“住、行、游、购、娱”的完美结合。

第三,美食与相关产业的互动——以“美食旅游”为主题推进美食旅游产业链良性联动发展。随着美食旅游力度加快,将会带动食品生产、房地产、商贸、文化娱乐、建筑等行业的发展。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秉承与相关产业互动开发的理念来推进美食旅游产业链良性联动发展。

(二)完善和丰富传统海南菜系

一个地区的美食旅游要想得以发展,在菜系上就必须要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

1 深度挖掘原有菜品特色,做细做精。传统海南菜的特点与粤菜十分相似,即选料讲究营养丰富,材料上多以生猛海鲜和新鲜果蔬入肴,制作上讲究清、淡、醇、鲜,保持菜肴原汁原味的本色,但多以清蒸、白灼、蒜蓉小炒等简单制作。也就是说,传统海南菜品特色不突出,制作简单。要想开展海南美食旅游产业就必须深度挖掘原有菜品特色,做细做精。

2 借鉴各菜系之精华,不断创新。当今社会是各菜系交融的时代,海南菜要发展也可以像上海菜样海纳百川,在保持本色的基础上吸取各菜系之精华,在突出海南特产和基本品味的前提下取四方之长,在遵循以满足顾客口味需求为准则的前提下,融入技术与美学内容,烹制出深受人们喜爱的精品菜肴。

3 融入文化。餐饮文化是一个地区旅游餐饮业得以发展的灵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饮已不仅仅是人们生存和从事某种活动的物质保证,在吃饱和吃好的前提下,人们更加讲究对饮食文化的认知和欣赏。融入文化,是菜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发展海南旅游的必然要求。

(三)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绿色餐饮”品牌

1 树立品牌意识。美食旅游业同其他产业一样,产品是基础,品牌是关键。当前,旅游业的竞争事实上已进入到了一个以品牌竞争为主体的新阶段。品牌就是旗帜,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竞争力。因此,发展海南美食旅游产业要树立品牌意识。

2 打造“绿色餐饮”品牌。海南有全国最好的空气、水质环境,大气环境质量指数常年保持级标准,居全国领先水平,80%的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全省海域一级水质达90%,发展海南美食旅游产业,应凭借海南特有的环境质量优势打造“绿色餐饮”品牌。

(四)改变以往的宣传模式,加大宣传促销工作

1 加大宣传促销手段。我们应该进一步在原有的宣传促销手段上,加强影视和媒体的促销宣传,增强宣传促销的丰富性和实效性。拍摄相关的电视广告片,在中央级、省市级和重点海外客源市场的重要媒体的相关栏目播出或刊载。

2 利用网络营销。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在这个时代的作用尤为重要,网络营销以其高速、快捷、影响面广等优点成为现代市场营销的主要手段。因此,我们应尝试配合专项促销活动,在境内外门户网站和旅游网站发布相关信息,扩大影响。同时在面向海外客源市场的大型促销会、说明会上,使用视窗操作系统“PowerPoint”、Flash动画软件演示文稿,全方位展示海南美食旅游风貌。

(五)注重市场调研,开发美食旅游客源市场

开发美食客源市场,是美食旅游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方面,改变游客只图节俭,不注重旅游餐饮质量对整个旅游过程影响的习惯,引导他们合理消费,从原来求温饱向求发展、享受的餐饮方式转变,提高餐饮的消费比例,扩大美食旅游客源。另一方面,在加大对美食旅游市场开发经费投入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市场开发,巩固发展主要国外客源市场,大力开发发展客源市场和潜在客源市场。

(六)重视美食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和行业管理

1 加强旅游队伍建设,重视人才培养。

第一、多渠道加强厨师队伍专业建设。海南目前的厨师队伍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质低、基本功不扎实、烹调技艺不全面、受专业训练少、对其他菜系了解少等问题。因此,我们应通过各种学习、培训、比赛等形式,多渠道加强厨师队伍专业建设。

第二、依托学校,培养专业管理人才。美食旅游紧紧依靠厨师是不够的,应该依托高校或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或餐饮专业,借助旅游和餐饮的知识和技能,以经济学、美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来培养懂管理、会管理、会经营,具有开拓精神的旅游专业人才。

2 注入科学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素质。要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改造传统产业,借助更加合理的资源优化模式,利用高校的集约管理方式,使餐饮业实现质的飞跃,使行业中企业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美食旅游的发展在海南尚数初创时期,其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发展潜力很大。确立美食旅游在海南旅游业中的地位,对开发海南极具特色的美食旅游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开拓海南旅游市场,招揽更多的海内外旅游者,推动海南旅游业向纵深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海南美食旅游的发展会有光明的前景。

作者:陶 陶

第四篇:全域旅游视域中工业旅游发展研究

摘 要: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推进工业旅游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工业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经济型、交叉学科性、综述性理论研究,以及对工业旅游区域战略、行业企业开发实践的经验研究为主。从全域旅游视角来探讨工业旅游发展的创新路径,既是推进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全域旅游;工业旅游;发展路径

随着近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也紧锣密鼓地推进,其中“全域旅游”是最重要的改革理念,而工业旅游则是备受关注的旅游业态及旅游产品。“全域旅游”具有全要素聚集、全时空覆盖、全产业融合等特征,在此理念下,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城市设施以及工业资源都是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然而,由于发展历史短、认知程度不够、开发利用不足等原因,工业旅游的发展一直滞后于其他旅游业态,成为全域旅游发展中不能忽视的短板。

一、全域旅游视角下工业旅游研究综述

工业旅游迄今有70余年的发展历程,它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仍兴盛不衰。学界对工业旅游的关注,最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作为一种旅游经济形态的理论探讨,二是基于一种旅游产品的实践开发研究。

(一)理论性研究以产业经济视角为主,兼涉交叉学科研究及综述研究

这主要是学界基于经济发展理论,对工业旅游的基本理论、要素特征、发展历程、发展模式、经济社会效应等方面的理论探讨,也包括工业旅游与文化、历史、环境等的交叉学科研究以及综述性理论研究。

1.产业经济型理论研究。旅游业是一个经济产业,几乎参与了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行,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工业遗产、建筑设备、厂区环境、研发和生产过程、工人生活、工业产品,以及企业发展历史、发展成就、企业管理方式和经验、企业文化等工业资源作为吸引物的工业旅游,因为有着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此类研究的代表性学者及观点有:德国学者BECHER&BERND认为,在工业长期衰退、逆工业化过程中,工业旅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补充(《Aufbruch zurmodernenind us triear chitektur und technik》,1977);学者姚宏结合我国实际,较早地提出了工业旅游的概念及特征,并尝试性地提出我国发展工业旅游的前景和模式(《发展中国工业旅游的思考》,1999);英国学者John Swarbrooke认为在景区开发与管理中,工业要素是未来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scenic spots》,2001);杨振则以我国345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我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空间结构和分布状况(《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特征及组织优化》,2009);梁坤等学者结合产业经济学的原理,探讨了工业与现代旅游业在市场、资源、技术、产品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以及当代工业旅游不断延伸的内涵和外延(《产业融合视角下现代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2015);学者涂文慧等则结合城市经济发展相关理论,提出工业、旅游业与城市发展的结合路径(《工业旅游城市发展探究》,2016)。

2.交叉学科性理论研究。工业旅游的发展具有依附性、知识教育性、体验性等多重特征,因此从人文历史、法律、环境、产业融合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也有较多成果。学者刘会远就德国工业遗产中丰富的人文内涵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对提升工业旅游文化内涵的建议(《浅析德国工业旅游的人文内涵》,2008);任宣羽等对工业旅游的特点及国内发展现状做了初步的探讨,并且认为工业旅游最大的效益是社会效益(《工业旅游效益研究》,2008);顾跃峰结合旅游法的出台,探讨了规范化、法制化发展工业旅游的相关建议(《<旅游法>背景下的工业旅游示范点转型升级研究》,2014);另外,结合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城市发展等理论,分析工业旅游发展路径的研究也颇多,如邱瑛《辽宁工业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2014)、杨建娣《区域经济视域下柳州工业旅游文化发展研究》(2014)、赵鸽《工业、旅游业与城镇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2014)、樊信友等《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工业旅游发展研究》(2015)、张亚倩《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江苏旅游业与工业融合研究》(2016)等等。

3.综述性理论研究。随着工业旅游实践的日新月异发展,学界对其关注度也持久不衰,各类研究文章频现。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公开发表在各类学术型期刊上的相关研究文章平均每年都有500篇以上。因此,相应地学界关于工业旅游发展的综述性理论研究也非常多,涌现了一批代表性的学者和作品。较早的有李蕾蕾与德国教授DietrichSoyez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中西方工业旅游发展的差异,以及西方經验对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启示(《中国工业旅游发展评析:从西方的视角看中国》,2003);李同升等学者则介绍和概括了国外(主要是英、法、德等国)工业旅游发展实践及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国外工业旅游及其研究进展》,2006);李晓(2011)、刘源(2015)等一批学者对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实践发展、经验模式、研究进展等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总结性分析。王明友和李淼焱教授合著的《中国工业旅游研究》一书,则标志着中国关于工业旅游的研究,正在从“零打碎敲”阶段进入系统研究阶段(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但随着工业旅游开发实践的发展及各类新理论的不断应用,工业旅游的相关理论性探讨仍然在持续增加。

(二)实践性研究以总结性和探索性为主要特征

自20世纪50年代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透明工厂”行动以来,工业旅游的实践迅速在世界各地、各行业推广开来,与之相关研究也同步跟进,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很强现实价值的研究成果。此类研究主流还是各类学者,但旅游主管部门及从业人员也积极参与其中,各厂矿企业人员的力量也不容小觑。他们的研究类别主要包括四大类别。

1.区域性工业旅游开发研究。此类研究亦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区域性工业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这是此类研究的主流,国内大部分的省、市均有此类相关的研究,而一般都是以战略研究为主。较早的有同济大学风景旅游系陈万蓉、严华等学者受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旅游局委托,于2000年8月进行了《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战略与对策》课题研究,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其他类似研究诸如林艳珍《辽宁工业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2005)、严莉等《推进重庆工业旅游的创新策略研究》(2007)、徐淇《南京市工业旅游开发研究》(2011)、杨建娣等《柳州工业旅游发展现状综述与建议》(2015)等等。二是对以往区域性工业旅游开发实践的总结与反思。如李跃军、吴相利等学者分析概括了英国工业旅游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行业特征及有益启示(2003)。三是基于某种理论视角,来探讨区域性工业旅游开发的策略。如学者陈芳敏以Gronroos理论和HERITQUAL模型对杭州市工业遗产旅游进行了深度体验研究(2012)、任楠《沈阳市发展工业旅游的SWOT分析与策略研究》(2008)、趙大伟等《基于AHP的玉门市工业旅游发展探究》(2015)。

2.对工业遗产开发实践的研究。因为工业旅游发端于西方去工业化历史进程,业内对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格外关注,其中既包括西方的开发模式探讨(孙志娟《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2014),也有对诸多国内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利用的研究,如王富德《首钢工业旧址旅游发展的可行性研究》(2006)、郑岩等《东北工业遗址旅游开发研究》(2009)、张丹丹等《基于AHP的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研究——以无锡市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为例》(2012)、杨香春等《南京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研究》(2015)等等。

3.对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因为工业资源状况存在巨大差异,各地工业旅游开发的模式自然不尽相同,但也有诸多可资互鉴之处。因而学界对工业旅游开发模式也表现出极大关注热情。学者丁枢就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特点及开发模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2005);学者毕燕则以广西工业旅游产品开发实践为例,研究了工业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模式(2005)。不过由于这两项研究时间较早,而我国工业旅游开发实践则持续发展,因此当前的参考价值较小。学者秦燕以新疆工业旅游示范点建设为例,探讨了区域性工业旅游开发的模式(2013)。学者郎富平、徐云松以新昌县的工业旅游4A景区“达利丝绸世界”为例,分析了企业工业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2013)。

4.行业性工业旅游开发研究。工业旅游总是依附于特色鲜明的行业、企业、厂矿单位来开展的,因此工业旅游研究的行业特征亦十分明显。在2000年时,学者付江就煤炭企业发展工业旅游、开发多种经营、培育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展开了论述。后来的研究越来越多,涉及的行业、企业也越发多元化,如谢志明《陶瓷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2010)、孟宝《白酒文化主题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以宜宾市为例》(2011)、刘宇等《工业旅游项目电厂的景观设计》(2012)、朱芳《中国食品工业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长沙市食品工业旅游模式分析》(2016)。除上述四类之外,随着工业园区、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以及工业旅游的嵌入,相关的研究也陆续开展。如方玲梅等《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旅游开发初探》(2010)、汤临佳等《工业旅游嵌入“特色小镇”建设的创新模式》(2017)。

(三)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工业旅游发展研究仍是新兴领域

相对工业旅游丰硕的理论成果与丰富的经验总结,全域旅游可以说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概念可以追溯到2008年绍兴市提出的“全城旅游”发展战略,从此旅游业开始突破景区、景点的限制,逐渐拓展到行政区划的全域范围。后来大连、杭州、北京、山东等地逐渐开展全域旅游的实践探索。2013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旅游经济研究中心学者厉新建、张凌云、崔莉等以北京为例,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全域旅游的概念和内涵,认为全域旅游既是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等角度推进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并在要素利用上要充分重视本地居民作为吸引力载体的作用。后来全域旅游概念得到不断推广,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逐渐增多。2015年,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全域旅游对交通、水利河道的改造、扶贫工作等都有重要作用。此后全域旅游迎来高度关注时期,各地都纷纷将全域旅游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2016年,国家旅游局将首批262个市县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标志着我国旅游业深入过渡到“全域旅游”的新时代。2016年关于全域旅游的理论研究也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态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在正式期刊发表有关文章达到近260篇,相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3倍。

与全域旅游的突然大热相比,以全域旅游视角来审视工业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却凤毛麟角。寥寥数篇的研究中,较有深度、特色的有:学者李晓南立足于辽宁工业旅游在品牌知名度、公众参与、规划设计、开发模式与资源整合等多方面的问题,从全域旅游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2016);学者苑剑英、王青青认为,大力开发工业旅游,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适应全域旅游时代的必然之举(2016)。2016年底,在青岛召开的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大会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了大力推进工业旅游,丰富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路。官方的高度重视与实践的迫切需求,使得如何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开发工业旅游,成为炙手可热的研究焦点。

(四)全域旅游背景下工业旅游的创新发展研究亟待深入

综上所述的各类关于全域旅游和工业旅游的研究,都从某一理论视角或发展实践出发,进行了或全面系统、或侧重某一方面的阐述,具有一定的学习借鉴价值。但若把二者结合,从“全域旅游”理念来审视工业旅游的开发价值和意义,至少还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对工业旅游的角色定位不清,不能够从理论层面说明工业旅游在全域旅游中到底扮演何种角色,该如何发挥工业企业优势来补足及丰富全域旅游。二是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工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及推进路径仍需要结合各地的具体实践,进行进一步的总结概括。三是截至目前的实践研究,大多关于行业性、区域战略性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宏观指导意义,但是缺乏对个案的深度研究或追踪研究,因此对县域开发及微观企业运行的借鉴价值不大。

二、“全域旅游”背景下研究工业旅游发展的意义

“全域旅游”作为一个新概念,它的研究内容、推进路径、发展预期等都需要理论指导与实践检验,各方面研究资料、数据需要较长时期的积累。全域旅游是国家层面的关注重心,是旅游主管部门的力推发展理念,因此学界密切关注,整合力量全力攻关,既是应有之义,也责无旁贷。

以“全域旅游”为视角来研究工业旅游的推进路径,至少有三個方面的意义:一是从理论层面来看,从地方工业旅游发展实践切入,运用旅游开发、产业经济、旅游社会学、文化学及公共管理等相关理论,阐明工业旅游在全域旅游中的角色定位与重要价值,因此可以极大丰富和发展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相关理论。二是从方法层面来看,此类的相关研究既可创新工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又能增加全域旅游发展的着力点,更是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路径。三是从实践层面来看,采取蹲点调研、政企联动、政策追踪研究等方法,结合各地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的实际,通过撰写咨政报告的方式,为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从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研究思路初探

本研究可立足县域全域旅游发展,对本地工业旅游资源状况、工业旅游发展情况等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来探讨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工业旅游的合理定位和推进路径。从当前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工业旅游在全域旅游中的位置极其重要,但又普遍是各地旅游业发展中的短板。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既是丰富全域旅游、推进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基本理论模型可参见下图所示:

相关研究可以在充分收集本地工业旅游发展、全域旅游创建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详尽的统计分析和系统的理论分析,逐步找出适合本地的,可持续推进工业旅游的对策,以不断丰富发展全域旅游,促进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同升,张洁.国外工业旅游及其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6(6).

[2]王明友,李淼焱.中国工业旅游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3]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3).

[4]程玉,王艳平.旅游供给侧改革:关于概念的一个思考[J].旅游研究,2016(5).

[5]苑剑英,王青青.全域旅游视域下的工业旅游开发研究[J].四川建材,2016(11).

[6]丁枢.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特点及开发模式[J].财贸经济,2005(5).

作者:孟令国

第五篇: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

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

一、 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

众所周知,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又给旅游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因此,对旅游环境不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势必影响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1)旅游对环境的破坏。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可供观赏的山川湖泊、名泉瀑布、名胜古迹、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损害和污染。旅游对环境的危害一方面来自游客的破坏,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对环境危害的另一来源则是外来投资商及当地旅游部门的大规模开发活动,这种破坏在第三世界旅游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更甚,消极影响更大。

(2)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旅游主管部门与实业部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均已形成共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旅游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环保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精诚合作、联手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令人不满意之处。

二、 关于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建议

旅游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旅游发展得以永续的前提和保证。保护和恢复我国旅游环境的良好状态,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要通过综合治理。

(1)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多谈“防”,少谈“治”,突出“防胜于治,防先于治”的管理思想,使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宏观地贯穿旅游规划、开发,发展和巩固等各个阶段。规划时,应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预测和估计,对环保的点、面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景区超载情况的有效调控等问题进行宏观管理,应切实避免旅游开发与发展中重产值、轻环境的短期行为,避免“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手段。

(2)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主客参与管理。通过法制观念教育、全面观念教育以及长远观念教育,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增加环保经费。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大事。在目前国家财政吃紧、困难较大的情况下,各级有关部门应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办法,以保证充足的旅游环境保护经费。比如,在旅游环保管理上,收好、管好、用好各种排污费;对景区开征适当的旅游资源维护费;此外,地方政府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不断增加经济后劲,以保证逐年增加旅游环境保护的投资。

总之,旅游发展不应把自己同旅游环保敌对起来,环境有效保护是为了更好、更持续地发展旅游。相信在全民环保意识日渐提高的今天,通过有关部门对旅游环境的宏观保护和综合治理,我们的旅游资源一定能够得以持续利用,旅游业一定会真正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项“朝阳产业”。

(滦县职教中心)

作者:李淑萍

上一篇:旅游保险论文下一篇:历史教学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