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暗示效应

2022-1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权威暗示效应

权威效应:权威人物代表正确但不可盲目崇拜

“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这是“权威效应”又称“权威暗示效应”。众人瞩目的权威人物往往对民众具有一种正确导向的心理暗示,人们总觉得权威人物就是正确的楷模,听从权威人物的指导可以提高不出错的保险系数。通常人们还喜欢追随权威人物的光环,并期望自己因此沾光以获得社会更多的关注与点赞。

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沈阳汽车制造厂。一路艰辛走来,工厂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曾一度跻身于国家汽车制造企業前列,拥有60亿元资产和4万多名员工,但1995年却亏损了2.54亿元,业绩一直徘徊不前,资金链开始断裂,厂子命运未卜。值此关键时刻,经改组,1997年11月成立了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展万金走马上任金杯公司总裁。在展万金的管理经营下,公司全方位对产品研发、质量战略、资产重组、营销战术进行一系列“减法理念管理”,为金杯扭亏找到了真正的法宝。例如采取价格-成本=利润的“成本管理减法”,有效控制了计划经济模式下国有大企业低效率、高成本的弊端,光此项就为公司节省资金上亿元。再如“100-1=0”质量减法工程,则是展万金对松下幸之助“零分法则”的活学活用。展万金认为,100件产品有一件劣质品,市场信誉就会等于0。在展万金的精心管理下奇迹很快发生了,1998年,金杯公司的销售收入达到47亿元,利税5.5亿元;1999年销售收入63亿元,利税6.4亿元,两年时间不仅救活了厂子,且效益骤增,人们不得不佩服展总的管理才华。1999年底,展万金成为沈阳市唯一一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企业家,这就是专家的权威力量,能够代表特定环境下的正确性。

随着展万金知名度的提升,追随光环的企业接踵而至,华晨汽车集团公司便邀请展万金兼任副董事长。时至2003年5月,浙江吉利控股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李书福聘请他到吉利公司任副总裁,展万金大半辈子致力于汽车业,对汽车同行的聘请总是认真考虑,尤其吉利是家民营企业,以制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为目标,并且已经在民用汽车制造上获得可喜成效,后来展万金欣然到吉利任副总,通过自己优秀的能力,帮助吉利把国产汽车更多地推向民用汽车这个巨大的市场。

事实上,权威人物的确代表着正确性的大部分,但也不可能绝对正确,不应该盲目崇拜。比如一些专家的学术权威是值得崇拜的,但盲目崇拜专家却是不可取的。过去有位著名的德国化学家,在给美国大学生授课时拿出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一种化学液体,无毒、有气味,请在座的学生注意,如果闻到了气味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蒸馏水本无气味,但在德国权威化学家的暗示下,多数学生都闻到了“气味”,令那位德国化学家暗自窃笑。

如今,随着专家、权威人物的大批量涌现,一些行业的所谓权威人物已经被粗制滥造,其权威性日渐贬值。例如:公务员考试、企事业单位考试均要通过最后一个面试关,社会上便应运而生出各种“面试实习班”、“面试速成班”,由“专家”、“权威人物”在一周左右时间里对参加培训者进行指导,教他们如何回答面试可能遇到的提问,从姿势的规范到表情和眼神的微妙变化均要一一练习。结果,许多参加速成培训的考生最后还是未能通过面试。因为在实际面试中,考生如果装腔作势反而会令用人单位反感。用人单位通过面试主要是看考生的健康状况、智商反应力、基本素质,并且判断考生答题能力是否与笔试得分相吻合,要求考生真实、自然,而面试速成恰恰背离了面试求实的本质。由于某些人盲目崇拜专家的面试速成,不惜巨资报名参加速成班,在程序、动作、表情上做表面文章,反而因为丢失了自然风度和内在的气质而被淘汰,这就耽误了他们的就业前途。

作者:许亮生

第2篇:新农村建设对村级党组织权威的提升效应及其解析

摘 要:实证调查显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权威具有明显的提升效应。解析原因:一是公共财政支持下的新农村建设破解了执政党农村基层组织久求未解的制度性领导资源匮乏的困境。二是以村庄整治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初始阶段满足了广大村民群众蓄积已久的对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的诉求。由此得出四点启示:执政党对其基层组织要输送制度化的领导资源,提供制度化的展示舞台,基层组织要着力解决百姓急需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庄治理结构。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级党组织;提升效应

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两年来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它对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的巩固和权威的提升发挥了怎样的效应?村民对此持什么观点?村民的实际评价如何?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在2007年暑期,我们专门组织了课题组对浙江三个县(市、区)的4个村庄进行了实地调研①。

我们选择了L市的Y村和S村、W市的B村、X区的J村,因为它们代表着浙江省的三类村庄。L市的S村和Y村是山区欠发达村,两村基本上没有集体经济收入。W市的B村是中等收入水平的村庄,有一定的集体经济收入。X区J村是典型的平原发达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0多万。4个村都已进行了村庄整治(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初始阶段,下同),B村和J村还被评为省级示范村。

我们设计了两个基本观察面:一是新农村建设开展后,村级党组织的权威状况与开展前相比是否有所提升,二是新农村建设初始阶段结束后,村级党组织的权威状况有否变化以及变化的态势(下降、维持或上升)。基于此,我们的调查采取新农村建设初始阶段前、中、后期三个时间段来衡量村级党组织在村庄权威状况变动的情况,主要通过村民对村党组织的切身评价作为观察视角。

调研主要以三个层次、两种形式展开。我们先后与各调查村归辖的镇(乡)领导、调查村的村干部和部分农户进行了结构性座谈,对4个村的部分村民入户进行了访谈式问卷调查,走访了55家农户,形成有效问卷55份,其中L市Y村14户、S村14户,W市B村13户,X区J村14户。我们对走访和问卷的调查对象采取了一定的选择性,选择了一些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政治身份的农户,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被调查村庄的实际情况。

一、新农村建设初始阶段前、中、后期党组织的权威状况及其成因调查

调查显示,在新农村建设开展前,4村总计有40.74%的被调查农户认为村里的党员先进性“不太明显”,3.70%认为“很不明显”,合计不满意率为44.44%;有37.04%的农户选择了“有一点明显”,18.52%的农户选择了“很明显”,合计满意率为55.56%。在新农村建设开展前,有41.51%的被调查农户对那时的党组织带领村庄发展“基本无信心”,占首位,1.89%表示“很无信心”,合计无信心率为43.40%;另有33.96%的农户选择了“基本有信心”,22.64%的农户选择了“很有信心”,合计有信心率为56.60%。4个村都是党组织建设的先进村,所以,村民的评价总体还好。在新农村建设初始阶段,有57.69%的被调查农户对那时的党组织和党员的表现“基本满意”,占首位,有9.62%的农户“很满意”,合计满意率为67.31%;另有28.85%的农户选择了“基本不满意”,3.85%选择了“很不满意”,合计不满意率为32.69%。有55.77%的被调查农户对那时的村党组织带领村庄发展“基本有信心”,占首位,有19.23%的农户表示“很有信心”,合计有信心率为75.00%;另有25.00%的农户选择了“基本无信心”,选择“很无信心”为0,合计无信心率为25.00%。对现在(村庄整治后)党组织和党员的表现,有63.46%的被调查农户表示“基本满意”,居首位,有15.38%的农户表示“很满意”,合计满意率为78.85%;另有21.15%的农户选择了“基本不满意”,选择“很不满意”为0,合计不满意率为21.15%。有54.72%的被调查农户认为,现在对村党组织带领本村的发展“基本有信心”,居首位,24.53%表示“很有信心”居第二位,合计有信心率为79.25%;另有20.75%的农户选择了“基本无信心”,“很无信心”者为0,合计无信心率为20.75%。

可见,第一,新农村建设开展前后,村级党组织的权威状况即村民对村级党组织及党员的评价呈明显的提升态势。农户对村党组织和党员的满意率从开展前的55.56%到开展后67.31%,提升了11.75%;农户对村党组织的信心率从开展前的56.60%到开展后的75.00%,提升了18.40%;从开展前“基本不满意”率和“基本无信心”率占首位到开展后的“基本满意”率和“基本有信心”率占首位。第二,即使在村庄整治以后,村级党组织的权威状况仍呈上升态势。村民对党组织和党员的满意率进一步上升到78.85%,比新农村建设开展前提升了23.29%;对党组织的信心率提升到79.25%,比新农村建设开展前提升了22.65%;并且反映信心率的两个选项都位居选项比率的前两位。由此表明,新农村建设并没有因村庄整治的结束而结束,村庄的各项建设仍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继续进行;村庄党组织在村庄整治中形成的一些体现党的先进性的制度和做法已经初步制度化并持续发挥作用。总之,新农村建设对村级党组织领导地位的巩固特别是权威的提升发挥了明显的效应。

新农村建设开展前,造成村级党组织权威状况不高的原因是什么?调查结果依次为:“党员素质不高”(46.15%)、“班子内部不团结”(15.38%)、“村里经济条件差”(12.82%)、“支部书记能力不强”(7.69%)、“村里人员复杂、难弄”(7.69%)、“党员年龄偏大”(5.13%)和“上级对村里的资助少”(2.56%)。“党员素质不高”选项占了将近一半的比例,印证了思想建设首位原则。需特别指出的是,“村里经济条件差”一项被村民视为党组织搞得不好或称之为影响党组织权威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排在第三位。这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村庄尤其明显和突出。在L市的Y村,“村里经济条件差”选项与“支部书记能力不强”、“班子内部不团结”并列为首要原因,各占20%。L市S村,“村里经济条件差”选项紧随“党员素质不高”之后,居第二位(22.22%),“上级对村里的资助少”居第三位(11.11%),合计占33.33%。而另两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较丰的W市B村和X区J村,此两项的统计皆为0。这说明,村级党组织所掌控并可支配的物质资源的有无和多少是决定其领导作用发挥的强弱从而权威地位高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新农村建设开展后,村级党组织权威状况为何明显改善?当我们问到“村庄整治中党组织和党员的进步体现在哪里”时,农户的选择依次是:“党组织带领大家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6.97%)、“党组织带领大家改善生活、居住环境”(15.15%)、“党组织带领大家搞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和“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在村民的前头”(各占14.55%)、“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比村民做得更多”(13.33%)、“党员向村民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好处”(9.70%)、“党组织带领大家发展集体经济”(7.87%)、“党员义务打扫村里的道路”(6.06%)和“党员开会积极”(1.21%)。可见,村民认为体现党组织和党员“进步”的地方与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阶段的建设内容是高度吻合的,即作为新农村建设初始阶段的村庄整治,着力解决了老百姓最关心的路、水、灯、环境卫生等生活生产问题,也就是最基本的村庄公共产品问题,改善了村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提高了村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而这一切的变化,是在村庄党组织的具体领导和组织实施下发生的。当问到“在新农村建设中,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村民的回答非常统一和明确,首先是“上级抓了,并且给予资金帮助”,占60.81%。其次是“党员先进性教育”(20.27%)、“党员和党组织有事可干了”(12.16%)、“书记带头作用”(5.41%)和“民意推动”(1.35%)。在此,新农村建设与村级党组织的权威提升之间的因果关系直接表现为,“上级给予了资金支持”及“党员和党组织有事可干了”,即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利用政府提供的资金开展村庄公共建设,并在建设过程中发挥出的“领导”和“先锋”作用使之得到了广大村民的重新认可。

二、新农村建设对村级党组织权威提升效应的解析

新农村建设对提升村级党组织权威何以有意义及意义在哪里?

何以有意义?这就需要对新农村建设开展前村级党组织的职责承担和运作环境进行理性分析。领导权威由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个人影响力)构成。具体包括四个要件:制度性权力、制度性资源、工作实绩或称之为解决群众的实际利益问题、良好的道德形象。“制度性权力”固然不是问题,现有的法律、法规和党内规章都明确规定,村级党组织在村庄担当“领导”职责,是“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拷问“工作实绩”自然离不开“应然”的工作职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即领导本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导和推进村级自治。搞好本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计划生育。负责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搞好支部自身建设。也就是说,村级党组织要对全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事业的发展负责,并承担责任。可见,由于我国特有的政治架构,我国执政党的农村村级党组织的职责承担具有特殊性。它不同于国外政党基层组织,国外政党基层组织只是以自己的活动来影响一定的区域社会,从而为自己的政党赢得选票,并不承担领导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这样的职责由区域政府承担。它也不同于我国企业和国家机关的基层党组织,企业和国家机关的基层党组织只是“政治核心”,不担负领导之责,领导之责由厂长和行政首长承担。而村级党组织只有把上述职责履行好了,才能支撑其在村庄的权威地位。

但村级党组织具备承担这些职责及取得实绩的条件和手段吗?条件和手段可分为两大方面:主观的和客观的。主观方面是党组织的能力和水平,客观方面就是可依凭的制度性资源。主观能力非常重要,但客观的制度性资源也不可缺少,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扮演好“领导”角色。来看“实然”状况。全国不乏一些经济落后的村庄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摆脱贫困并且走上富裕道路,从而树立了较高权威的个案,但就全国普遍情况而言,我国经济在社会体制转轨后,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庄占据绝大部分,这些村庄的党组织普遍陷入“到位难”、“作用发挥难”、“自身建设难”的困境,领导地位呈现“弱化”和“边缘化”的危险。一个的重要原因就是村级党组织缺乏必要的足以支撑其领导地位和权威状况的制度性资源。这至少表现在两个层面:

第一,我国村级党组织角色承担缺乏激励机制。一是村级党组织负责人不是国家公务员,也就没有公务员的薪水和福利待遇,只有少许的补贴。村级党组织负责人承担的职责虽然重大,但主要是一种尽党员义务的性质,职责与利益出现倒错。二是村级党组织负责人缺乏体制内正常晋升的机会和渠道。从村干部中提拔乡镇干部的渠道已被堵死,因为乡镇公务员都要从大专以上毕业生中通过考试来选拔,所以,村干部职责履行得再好也不可能转变身份,这样就阻挡了几乎所有村级党组织负责人的升迁之路。因而,对村级党组织负责人的激励基本上是一种精神和道德性激励,缺失物质和政治性激励。由于现有体制对村级党组织负责人激励不足,从而导致村级党组织履行法定职责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

第二,我国绝大多数村庄党组织角色承担缺乏必要的外在资源依凭。“政治权力的形成,是政治权力的主体动员和凝聚有效政治资源的能动过程。”一定程度上说,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政治资源越多,其享有的权力就越大,就越有客观基础。鉴此,我国村级党组织法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领导权威出现“危机”、“被边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社会转型期村级党组织权力及相关资源的大量流失。首先是经济、物质性资源的流失殆尽。以往农村党组织掌控着农村除少量家庭财产之外的所有物质资源,农民对以党支部为核心的集体经济具有超强的依赖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后,大多数农村已没有村级集体收入,致使村级党组织与分散的家庭之间的经济链条断裂。其次是政治性资源的大量流失。以往村庄不仅是一个紧密的经济联合体,而且是一个紧密的政治联合体,依凭着对村庄经济资源的超强控制,村党组织在政治上对村民也具有极强的控制权。改革开放后,农民经济自主性和独立性日益增强,对党组织的依赖性也大为减弱,他们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日益脱离村庄党组织的权域,党组织的政治控制严重缺失。再次是自身组织性资源的逆向流失。农村劳动力在“推”、“拉”两力的联合作用下向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迁移,造成村庄党组织出现“综合贫血症”。

新农村建设对村级党组织领导地位巩固和权威提升的意义在哪里?

第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集体经济薄弱型村庄党组织输入了渴望已久的物质性资源,同时也输入了新的政治性资源,激活了自身的组织性资源,它虽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村级党组织角色承担激励机制缺失的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至少是缓解了领导资源匮乏的困境,使得村党组织有了实绩显现度。

首先,提供了宝贵的物质性资源,破解了村庄建设公共财力长期匮乏的窘境。政府对农村的投入许多是要通过村庄党支部的环节来落实,即政府→村庄党组织→农户,这既是一个行政流,又是一个公共品的物质流。这样就使村庄党组织,特别是占全国大多数的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庄党组织重新获得了物质性资源。L市S村有69.57%的农户认为,新农村建设中,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原因是“上级抓了,并且给予资金支助”。其次,开辟了创新政治性资源的渠道,使党组织获得了引领村庄的新路径。基层党组织还想获取极端政治化时代那样的超强经济、政治控制力已经不可能了,但村庄组织凭借上级提供的资源在进行村庄公共事业建设的过程中探索创建农村新社区,实施社区的新治理,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党组织对村庄和村民的引导和控制力。再次,激活了自身的组织性资源,使党组织走出了组织涣散的困境,重新焕发了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新农村建设为村庄党组织施展组织力量、发挥堡垒和先锋作用搭建了舞台,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干在前列”、“冲在前列”、“奉献在前列”,党的队伍在新的舞台上凝聚起来,焕发出了战斗活力,党员的道德形象也得到很大提升,这一点在集体经济薄弱型村庄党组织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第二,新农村建设开展至今或称之为初始阶段,从目前看,村庄党组织虽然一时不能在带领经济发展上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解决了村民盼望已久的村庄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从而对村级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发挥和权威状况的提升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公共产品是指那些个人不愿意提供或无力提供而又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公共产品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受益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因而私人不愿意提供,政府就成了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根据公共产品服务范围的大小,公共产品可分为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地区性的公共产品和社区性的公共产品。就农村而言,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和地区性的公共产品如农村的义务教育等应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供;社区性的公共产品如村内道路、村庄自来水、小型水利设施、农村医疗、村庄文化娱乐场所、农村养老保险等,一般按照政府补贴和受益人投资相结合的方式由政府和相关受益人(村民)合作提供,或者通过社区内农民合作(组织)的方式解决。再具体地说,以村庄为单元由村庄组织实施的新农村建设的初始阶段,主要是解决社区性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即村庄的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构建,如村庄内的水、电、路、环境卫生、疾病医治、文化生活等。这些村庄公共产品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相联又具有极大普惠性。新农村建设的初始阶段解决了这些最基本的村庄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当然受到村民群众的欢迎,作为村庄新农村建设的实际组织者和领导者,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而受到村民的拥戴。

三、启示

第一,要提供制度化的领导资源。执政党如果期望它的基层组织发挥出政治核心作用,在民众中具有一定的政治威望,就必须充分利用其掌握国家公共权力的有利地位,通过合法途径,不断向基层组织输送一定的领导资源,特别是物质性资源,作为其发挥、保持领导地位的物质性支撑,而决不能要求其完全“自力更生”,听任“自主沉浮”。这也是执政党维护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的规律性选择。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和农村发展、农民增收问题,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和力量已经不够,必须在继续挖掘农村内部的资源和力量的同时,充分运用外部的资源和力量,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向农业和农村倾斜。

第二,要提供制度化的展示平台。执政党还应利用政权的力量,不断为基层组织搭建一些制度化平台,使其能长期施展它的组织能量。即让基层组织“有事干、能干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这样的一个大平台。而且,这个平台必须与民众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如村庄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相联结,这样才能起到收民众之心,获民众政治拥戴之效。浙江、江西开展的村庄整治活动,被广大农民称为是“几十年来最受欢迎的一件事”,乡村干部也感叹:“干了几十年的农村工作,从来没有像干这件事这样受欢迎。”

第三,要着力解决百姓急需又广泛受益的村庄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我国的村级党组织承担着领导村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任。以往,上级更多重视、村党组织也更多致力于村庄的经济发展问题。但由此忽视了村庄公共产品的供给,这是一种偏差。因此,村级党组织的职能在新形势下应该实现一个转变,即由单一强调经济职能,转到更多地承担村庄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村庄公共产品的供给职能上来,就是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多地重视村庄的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构建。因为,其一,村庄基本公共产品提供相对易行。村庄的生产发展绝不可放松,但非一日之功,而村庄基本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在国家财力加大资助力度的情况下,相对容易在短期内解决。其二,村庄公共产品的供给是深得民心的善举。村庄公共产品关乎每一个村民的切身利益,对这些村庄公共产品的期待表达了广大村民要求缩小城乡差别和向往城市生活品质的心愿,它被村民群众所盼望,又能使村民群众广泛受益,解决了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就很可能获得村民群众的拥戴。

第四,要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庄治理结构。我国农村单一的“两委会”治理,带来不可避免的“行政化”倾向。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展开,村庄公共产品的供给日益向广度和深度推进,正催生出新型的村庄治理结构。如上所述,农村基层党组织虽不可能也不应该再获取计划经济大集体时代那样的超强治理手段,但在新农村建设中,创新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乡村治理结构和方式:致力于村庄公共服务的各类志愿组织等民间自治组织开始萌生,村党组织和村委会领导新民间组织,党组织-村委会-各类新民间组织构成了新的村庄治理结构,协同治理村庄公共事务。如江西赣州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浙江农村涌现的“文明户评议会”等。它打破了由村“两委会”统揽村务的单一结构,新民间组织开始在村庄治理中发挥作用,它标志着“善治”型乡村治理方式的孕育和生成。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Z].1999.

[2]中共四川宜宾市委党校课题组.新农村建设中欠发达农村党支部存在的问题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6,(6).

[3]沈晓辉.转型期农村党组织执政权威弱化成因刍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3).

[4]南俊英.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走出“边缘化”困境的根本出路[J].中州学刊,2005,(5).

[5]王浦劬.政治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6]李勇华.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的重塑与再构[J].探索,2006,(5).

[7]陈祖洲.试论新加坡的政治控制系统[J].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4).

责任编辑:王慧 向波

作者:李勇华 赵金辉 黄红心

第3篇: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

11新闻1班

王超飞

111505427

摘要: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过程是人、行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要想方设法激活人、行为和环境的因素。特别要充分发挥替代性强化和认知的中介作用,使人们更加理性地去理解。

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在新闻传播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闻工作者利用其可使新闻工作更加顺利的完成以及方引领受众的关注方向

关键词:暗示效应 反暗示效应 新闻传播新闻采访新闻编辑

一、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定义:

暗示效应(effect of hint)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

反暗示效应:是说反语或过分夸大产生相反结果的效应。与暗示效应相反,这是指在有一定心理对抗的情况下,用夸张或者激将的间接方法影响别人的行为,从而诱导别人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或者发生想得到的事件。

二、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案例:

(一)暗示效应

案例一:《三国演义》中的“望梅止渴”。曹操有次率兵远途跋涉,天气炎热,官兵们又累又渴,偏偏又找不到水井和溪流。于是曹操大谈:“前面山上有一片梅林„„”因为梅子是酸的,所以一提到梅子,“酸”的心理暗示便发挥了作用,于是,人们的口腔便大量分泌唾液,起到了暂时解渴的效果。你看,曹操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心理学家”,他不自觉地运用了暗示效应。 案例二:赵本山,范伟的小品《卖拐》,也是暗示效应的幽默体现。买者说,自己虽然“脸有点儿大”,但自己的腿没问题。卖者则说,“脸大,那是腿部末梢神经坏死,把脸憋大了”。买者说,“自己的左腿没毛病,只是小时候右腿摔过”。卖者说,“那是转移了,你把左腿跺麻后走一圈儿,肯定会有不适应感”。“末梢神经坏死”,以及“转移”等,都是医学的常用语,有极强的暗示效应。结果,买者对自己的“左腿有病”便深信不疑,于是,一场骗局便大功告成,《卖拐》也成了小品的经典之作。

望梅止渴,卖拐,分别出自小说和小品,很可能是作者的虚构,但它们却艺术地反映了生活真实。但是文坛却流传着一则发生在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身上的暗示效应。叶圣陶有严重的失眠症,每天都由夫人给他三片安眠药服下,才能安然入睡,这已成了他的入眠习惯。可是,谁又能想得到,夫人提供的安眠药居然是三片维生素C呢!叶圣陶先生也始终被蒙在鼓里,倘若他知道服下的是维C而不是安眠药,那么,他肯定会辗转反侧而不能入眠(见《名人趣事》)。

(二)反暗示效应

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15万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也没有多少军队。在众人都大惊失色的情况下,诸葛亮对众人说自有妙计可使司马懿退兵。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口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来到城前看后,疑惑不已,就下令撤退。别人不解,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法国的克隆堡啤酒在打开美国市场时,当时运用了这样的广告:描述了法国的男女们到码头与运送克隆堡啤酒的轮船依依惜别的情景。片中人们一边哭一边说:“美国人呀,少喝点儿我们的酒啊!”。这个广告在美国一播出后,立即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到底多好的酒让法国人如此留恋?结果人们争相购买。 香烟商有意在广告上写:“抽烟有害,请勿抽烟,其中包括××牌香烟。”而人们便偏要去买这种香烟尝尝。这与逆反心理不同,而与调动人们注意力有关。但有时候广告过头,也造成了反暗示效应,如油嘴滑舌的小贩,把商品说得天花乱坠,反而使人产生怀疑而不去买其商品。

这就是“反暗示效应”。是指暗示者发出信息后,却引起受暗示者性质相反的反应。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都 可能引起这样的结果。

反暗示可分为有意的反暗示和无意的反暗示两种。前者是故意说反话以达到正面的效果。例如在一个经常迟到的学生面前故意说他遵守纪律,以期激发这个学生的羞耻心而改正迟到的毛病。有意的反暗示必须注意分寸,不能说得过分了,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得不到反暗示的效果。无意的反暗示是指暗示者故意进行正面暗示,却无意得到相反的结果。如“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阿二未曾偷”的故事,就是无意反暗示的例子。

三、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

(一)暗示效应与新闻传播 1.新闻编辑中暗示效应的运用

新闻受众群体有接受暗示的心理特点,接收暗示心理是指受众在无压力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接受将某种意图隐蔽其中的新闻报道影响的一种心理现象。

在“客观报道”的原则下报道新闻,把作者的态度与观点隐藏在所叙述的事实中,让受众在接受事实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新闻传播中的暗示主要通过文字、语言、画面、版面编排等进行,比如文字中的含沙射影,语言中的旁敲侧击,画面中突出意在言外的镜头,版面编排中突出与压低等。

(一)暗示效应在编辑中的应用:暗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递给受众,比如在平面媒体中,编辑通过词语的选择,利用版面样式、栏目设置、头条位置、标题大小等说明自己的意图,使读者领会编辑对专刊的设想以及要表达的意思。

例如扬子晚报有个副刊叫“繁星”,该副刊的名字对此刊的定位有着明显的暗示作用。星星不同于太阳的耀眼,让人联想到微小但是仍然闪烁的光芒,而以“繁”来修饰“星”,“繁”又与“凡”同音,意味许多星星,而不是一家之言,读者很容易联想到这一版不是刊登一两位名家之作,而是选取平凡百姓的来稿,意在让众多平凡的“星星”也闪烁出光芒。再从版式来看,它的板式很普通,显示了与平民的生活有关,此外,每位作者名字前由所在省份的名称,说明是向全国征稿的;再就是报眉上留有Email地址。这几点是对有意向这个版面投稿的作者最好的稿约。

编辑用这种手法说明刊物的定位、表达了他对稿件的要求,可以省却许多解释工作以及繁复的约稿、退稿、筛选工作,这种方法已被作者和编辑认同,利用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比如2007年3月31日的新京报娱乐周刊,整版以许多刘德华的照片为背景,又用五分之四的版面呈现出一张刘德华微笑的脸,而版面的右下角则是杨丽娟对着许多话筒流泪,表情悲伤的照片。在杨丽娟照片的右边,红色飘带般的一段底色上,用白色字印着小标题:“本报记者赴甘肃、香港调查杨丽娟生活的真相见B版3页到B版6页”,以及白色字的大标题:《悲剧,与刘德华无关》

虽然整个版面的文字只有这样一个标题,但其中暗示的信息非常丰富。从整个版面来看,整版上并没有别的新闻留出条目,可见这则新闻是当时娱乐周刊的重头戏,很可能不是一篇文章,而是通过一组稿件进行系列的报道,这点我们可以从小标题的B版3页到B版第六页,即文章占据B3到B6四版这一信息得到证实。其次,编辑选择了杨丽娟哭泣的照片和刘德华微笑的照片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哭泣相关联的悲剧一词镶嵌在大标题中,而小标题中的真相、大标题中的无关,无不暗示这一组稿件的基调:杨丽娟的悲剧是自己造成的,需要探讨她的内因。报道的着眼点不会关注刘德华的反应和他的经纪公司的表态以及读者的观点上,而会从杨丽娟的生活本身去寻找这一事件的症结。文字为白色,那种惨惨的白印在红色的底色上,这样肃穆但是鲜明的颜色让我们联想到血和太平间的寿衣,联想到杨丽娟父亲的惨死,进而想去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暗示手法在编辑组稿中虽然不可或缺,但是也常常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这是因为这种手法的使用需要先决条件,即读者群中必须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并且有一定的阅报经历。由于大多数读者存在着选择性理解,当被暗示的人群没有接受暗示时,编辑也就无能为力了。暗示的含蓄特性使稿件更加温和,但是也可能达不到明示的效果。因此,使用暗示需要注意在适当的环节中,在一定的范围中使用,并且要注意技巧。 2.新闻采访中暗示效应的运用

暗示效应的运用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工程,它需要调集情感因素和理智因素,综合运用采访主体的语言、神态、表情、衣着和环境等条件。人际交往中存在着社会的、公众的、亲密的、私人的四种由远而近的心理距离。希望一个陌生采访对象能乍见之初就对你开启心扉是不近情理的,采访者必须想方设法缩短与采访对象的距离。也就是说,记者必须寻找达到采访对象心灵的引“桥”和开启采访对象心扉的“金钥匙”,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心理切合点”。所谓心理切合点,是指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共同点和接近处,借助这些,他们之间能够形成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的心理氛围,能够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双向对等交流活动,它包括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交流,寻找情感的默契。找准心理切合点,有助于双方的心理沟通,使心理效应建立在记者(暗示者)与采访对象(被暗示者)之间良好的交际关系上。这也是心理效应产生效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即记者(暗示者)对采访对象(被暗示者)产生某种权威感,进而获得采访对象(被暗示者)的信任。

新闻记者的应变能力往往体现在变化中。比如在现场采访中,有的采访对象会脱离原定方案,信口开河、添油加醋、夸大事实,做出某些不负责任的情况介绍,或是答非所问、离题万里。此时,临场不乱的应变能力对记者完成工作尤为重要。沉着冷静地运用暗示技巧,含蓄而巧妙地或打断谈话、转移话题或婉转警告、间接反驳。例如在采访对象“跑题”时记者可以说:“您说得也有道理。刚才我们说到„„”;在采访对象有意信口开河时记者可以说:“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听到了另外的说法,您看„„”,这就在暗示“:您离题了。”“您这是一面之辞,说话请负责任。”接收到这种暗示信号,采访对象往往会自觉地回到原来的话题上,或悄悄地修正自己不负责任的说法。

总之,采访是一门艺术,在采访中暗示的技巧因采访对象的各自不同,变化无穷,记者通过自身素质和修养的提高,才能使采访艺术地运用得心应手,才能使提问的技巧相应而生。在采访实践中的不断学习和经验的积累,提高对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和控制能力,将会使采访获得一次次成功。

(二)反暗示效应与新闻传播

一般来说在现场采访中,记者是主动的、自觉的一方,而采访对象是被动的一方,所以记者往往能使采访对象按照他所期望的方向行动,从而达到引导和控制采访对象的目的。但是,采访对象并非完全被动,尤其是在涉及到自尊和道德等原则问题时,会产生抗拒抵触心理。记者应善于利于这种心理,巧妙地运用反暗示技巧,故意说反话,达到“请将不如激将”的目的。

例如一位记者有一次到某厂就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问题,在一个车间里进行现场采访时,有一位老工人结结巴巴说不出所以然,笔者灵机一动,向其发出暗示信号:“我感觉转换(机制)后跟转换前比没什么两样,您觉得是不是呢?”这一反暗示语言引起了那位老工人的抗拒心理,他当即用车间里新气象的一些事例,针对笔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驳。采访机里录下了他的声音,伴着现场机床的轰鸣声,音响效果极佳。

反暗示效应是暗示效应的另一种形式,是指在现场采访中记者向采访对象发出暗示刺激,有意引起采访对象的与原本要表达的性质相异的反应。

四、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的启示

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尤其是在新闻传播领域中,要学会利用他们,这有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新闻。只要合理的应用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记者必须明确新闻心理学的任务。新闻心理学的任务是多方面的,繁重的,主要为探讨人的新闻心理活动的规律,使之条理化、完整化、理论化,扩大心理学的应用范围,充实新闻学的理论内容,以及促使新闻工作者清醒地认识自我,自觉地改造自我,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从政治上、思想上、业务上适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两个方面。记者作为采访主体,除了把握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外,还要注意自身心理素质、采访技巧与职业品质,恰当使用心理暗示,从而达到顺利完成采访任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京林.《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2. 胡晓军.《广播电视现场采访的暗示技巧》.声屏世界,1994年

3. 钟坚.《浅谈记者的交际与采访对象心理的效应》.广西社会科学,1999年 4. 王小燕李广月.《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及控制》.艺术百家.2004年 5. 裘小桦:《浅谈报纸专副刊组稿中的暗示手法》

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心理学期末作业

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

班级:11新闻1班

姓名:王超飞 学号:111505427

第4篇:暗示效应

(1)由来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所谓的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曲条件反射。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暗示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救治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关键在于接受心理暗示的个体自身如何运用并把握暗示的意义。

(2)启示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其实经常使用着暗示,或暗示别人,或接受别人的暗示,或进行自我暗示。积极的心态,如热情、激励、赞许或对他人有力的支持等等,使他人不仅得到积极暗示,而且得到温暖,得到战胜困难的力量。反之,消极的心态,如冷淡、泄气、退缩、萎靡不振等等,则会使人受到消极暗示的影响,使人承受的不仅仅是暗示带来的压力与痛苦,而且还会波及到人的身体健康。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认真对待各种语言暗示、行为暗示、信誉暗示、情境暗示、表情与动作暗示等。当我们感觉到来自他人的暗示,甚至已经因此而导致自己身心发生改变时,一定要注意分析暗示的来源、原因以及对自己的作用,尽量做到接纳积极暗示,摒弃消极暗示。

当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如果发现他人有可能受到自己的暗示时,也要注意暗示的方式和度,尽量使他人接受积极的、适度的暗示,防止因为暗示而导致他人心理甚至行为方面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例如在心理诊所里,催眠医疗师拿起一颗水晶球来吸引被催眠者的注意力,

并慢慢地说:“你开始睡吧!”经过反复暗示,被催眠者闭上眼睛,逐渐进入昏睡状态。昏睡者并非真正的睡着了,仍然保持一点清醒,来接受催眠者的暗示。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心理专家对F1赛车手进行催眠暗示,将比赛的实际路线与技巧在催眠中让车手暗示自己,例如在弯道控制方向,变成一种下意识的动作,结果大幅度提高了车手的成绩。

(2)案例

我们的古人虽然没有读过心理学,也说不出“暗示效应”的专业术语,但他们却会运用暗示效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国演义》中的“望梅止渴”。曹操有次率兵远途跋涉,天气炎热,官兵们又累又渴,偏偏又找不到水井和溪流。于是曹操大谈:“前面山上有一片梅林……”因为梅子是酸的,所以一提到梅子,“酸”的心理暗示便发挥了作用,于是,人们的口腔便大量分泌唾液,起到了暂时解渴的效果。你看,曹操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心理学家”,他不自觉地运用了暗示效应。 赵本山,范伟的小品《卖拐》,也是暗示效应的幽默体现。买者说,自己虽然“脸有点儿大”,但自己的腿没问题。卖者则说,“脸大,那是腿部末梢神经坏死,把脸憋大了”。买者说,“自己的左腿没毛病,只是小时候右腿摔过”。卖者说,“那是转移了,你把左腿跺麻后走一圈儿,肯定会有不适应感”。“末梢神经坏死”,以及“转移”等,都是医学的常用语,有极强的暗示效应。结果,买者对自己的“左腿有病”便深信不疑,于是,一场骗局便大功告成,《卖拐》也成了小品的经典之作。 望梅止渴,卖拐,分别出自小说和小品,很可能是作者的虚构,但它们却艺术地反映了生活真实。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其实经常自觉或者不自觉或暗示别人,或接受别人的暗示,或进行自我暗示。积极的心态,如热情、激励、赞许或对他人有力的支持等等,使他人不仅得到积极暗示,而且得到温暖,得到战胜困难的力量。反之,消极的心态,如冷淡、泄气、退缩、萎靡不振等等,则会使人受到消极暗示的影响,使人承受的不仅仅是暗示带来的痛苦与压力,而且还会波及到人的身体健康。

第5篇:暗示效应

什么是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所谓的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曲条件反射。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暗示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救治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关键在于接受心理暗示的个体自身如何运用并把握暗示的意义。

[编辑]

如何利用暗示效应进行心理调节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其实经常使用着暗示,或暗示别人,或接受别人的暗示,或进行自我暗示。积极的心态,如热情、激励、赞许或对他人有力的支持等等,使他人不仅得到积极暗示,而且得到温暖,得到战胜困难的力量。反之,消极的心态,如冷淡、泄气、退缩、萎靡不振等等,则会使人受到消极暗示的影响,使人承受的不仅仅是暗示带来的压力与痛苦,而且还会波及到人的身体健康。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认真对待各种语言暗示、行为暗示、信誉暗示、情境暗示、表情与动作暗示等。当我们感觉到来自他人的暗示,甚至已经因此而导致自己身心发生改变时,一定要注意分析暗示的来源、原因以及对自己的作用,尽量做到接纳积极暗示,摒弃消极暗示。

当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如果发现他人有可能受到自己的暗示时,也要注意暗示的方式和度,尽量使他人接受积极的、适度的暗示,防止因为暗示而导致他人心理甚至行为方面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例如在心理诊所里,催眠医疗师拿起一颗水晶球来吸引被催眠者的注意力,并慢慢地说:“你开始睡吧!”经过反复暗示,被催眠者闭上眼睛,逐渐进入昏睡状态。昏睡者并非真正的睡着了,仍然保持一点清醒,来接受催眠者的暗示。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心理专家对F1赛车手进行催眠暗示,将比赛的实际路线与技巧在催眠中让车手暗示自己,例如在弯道控制方向,变成一种下意识的动作,结果大幅度提高了车手的成绩。

第6篇:

上一篇:从心出发演讲下一篇:教师法制教育培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