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干部是为了什么

2022-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当干部是为了什么

巡课到底是为了什么

近日,笔者随教研室所组织的调研小组到某小学进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在查阅台账资料的时候,该校的巡课记录引起了笔者的兴趣。说实话,在学校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实行巡课制度很有必要,每天教务部门(教务处或教科室)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巡课,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亮点和问題,从而加以研究,推动学校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然而,笔者却发现,该校巡课记录的功能却很狭隘,其内容仅仅是记录了教师是否按课表上课,即有没有占课、挤课现象,记录之后再与年终的绩效考核相挂钩。换句话说,此种巡课记录的作用仅仅相当于“电子警察”,只有监督、处罚的作用,却没有研究、指导的作用。

那么,该校的教师又是如何看待该校的巡课记录呢?笔者在接下来的教师座谈这一调研环节中了解到,该校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很反感这一巡课制度,因为担心巡课记录会扣掉自己绩效考核的相关部分,从而产生了心理上的抵触,也造成了该校众多教师与管理者之间不良的人际环境。

笔者在查阅了该校的“巡课记录”以及听了教师们的意见后,不禁陷入了沉思。毋庸置疑,巡课制度是学校日常管理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是为了处罚教师,也不仅仅是为了监督教师的教学行为。要知道,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进行检查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监督和处罚,更重要的是应该在检查的基础上发现问題、思考问題和解决问題,对教师给予切切实实的指导,一言以蔽之,即“检查即指导”。例如,笔者在该校的巡课记录中就发现,该校有两三位教师有多次占课现象,而巡课记录中仅仅是简单地记录了“占课”而已。笔者认为,作为巡课的教务部门,应该去调查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两三位教师的占课现象这么严重,是不是因为其课堂教学不够高效,从而导致要占课来赶进度。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那么他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題,是教材把握不到位,还是教学方法有问題。应深入到他们的课堂中,帮他们“把脉”,并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从而真正杜绝他们的占课现象。可以这么说,这些教师的工作态度是没问題的,只不过是在工作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題而已。如果只是简单地对其进行处罚,恐怕只会造成抵触心理,不但不利于他们自身的专业成长,而且也会对学校的教学管理造成一定的障碍。

再者,在巡课的过程中不应该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样子,仅仅是为了填好巡课记录。我们的巡课,应该重在观察和发现,因为巡课记录的真正作用在于在巡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有共性的教学行为(可以是亮点,也可以是问題),然后教务部门对这一发现进行分析、研究,对于一些好的做法加以宣传、推广,而对于一些有问題的教学行为则进行科学的引导,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学习质量,提炼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例如,在巡课的过程中可以观察一下教师的上课准备(课件、教具等)和教学状态,同时注意观察一下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习惯,学生是否在专心听讲,朗读、书写的习惯等。在巡课的过程中,观察哪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是高效的,哪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低效的。对于这两种现象,进行跟踪调研,高效的要帮其总结出方法(可以共同研究,甚至可以上升到相关的理论高度),并加以宣传、推广。如此一来,对其他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一种极大的鼓励。而低效的,就应该帮其分析原因,并对其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从而引领其走出低效的“泥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我们只有弄懂巡课记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明白巡课到底是为了什么,才能够科学地运用它,也只有这样,巡课记录才会真正成为我们教学管理中的法宝。

作者:殷建中 吕赟

第2篇:当支部书记是为了什么?

一、为了给老百姓做主。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岗位意味着责任,在岗就要尽责。在座的每一位村党支部书记,都肩负着全村老百姓的信任和期待。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家长里短都是职责所在。”

二、为了带领群众致富。“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书。村党支部书记就是这个村的灵魂,既要懂经营,还要会管理;既要自己能致富,还要能带领群众致富;既要能和风细雨作好群众工作,还要能大刀阔斧克难攻坚。”

三、为了对党忠诚。“团结凝聚战斗力、敬畏规矩树形象、忠诚担当事上见、落实见效真本事”四句话。这既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的需要,也是落实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的具体对策,对在座的每一个村党支部书记来说,更要认真琢磨和学习。

第3篇:入党为了什么、当干部做什么、为后人留下什么

中央政治局党委刘云山同志曾经对党员干部提出的“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为后人留下什么”三个问题,在当前党情、国情、世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的确值得每一位党员干部进行深深刻地自我反省深思。

一、入党为什么?

我作为一名煤矿安全监管的党员领导干部,为我市国有煤矿安全保驾护航是我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一方面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体现出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抵制诱惑,增强免疫能力,保持自身的纯洁和先进性;另一方面通过宣传党的思想路线方针,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让身边的同志们对进行党风廉政建设予以积极响应,群策群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最大的力量,激励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成为我党未来发展的关键;另外,一定要有务实精神,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干好每一件事。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模范的的中国共产党员,更好地树立投入到共产主义事业中去的决心和信心。

二、当干部做什么?

我觉得每一位共产党员,首先应当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民族自尊和自豪感,同时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当对自己、对家庭、对工作、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任;说到责任这个词,我分为三个方面来看:自我责任、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自我责任是指“份内应做的事”,“应尽的义务”;社会责任是指作为社会成员对份内应做的事,应尽的义务的态度;政治责任感是人们从政治的高度,对自己本职工作热爱和负责的精神,是人们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动力。一个人只要热爱本职工作,只要对本职工作尽心尽责,就会产生政治责任感。

三、为后人留下什么?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一定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发扬先辈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代代相传,留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留下共产党员为民务实清廉的崇高形象;留下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留下共产党员的可贵精神。这样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的繁荣强盛。

第4篇:“入党为了什么、当干部做什么、为后人留下什么”

主题讨论发言材料

明确动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明确入党为什么?实质上就是一个入党动机问题,这是 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直接表现。不仅正在要求入党 的积极分子要清楚地回答,而且对于已经入党的同志,也应 该经常想一想,问一问。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好好想一想,我们当初入党是为了什么,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给党留点什么,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想正确了,我们就能知道一个党员应该如何做了。

一、入党为了什么?

在我党成立初期,绝大多数党员,他们入党的动机很单纯,就是抛弃自己的利益观念,把自己的一切甚至包括生命都交给党,他们的入党动机可谓至真至纯,没有一丝私心杂念。我们当前的党员队伍中的确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的几个方面。

1、对理想信念的认识问题。理想信念是一种意志,指引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它是一种愿景,激励大家的人生斗志和热情;是一种精神,影响群体的团队意识和面貌。

2、对思想境界的态度问题。我们身为人社机关工作人员,做的工作关系人民切身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我们的工作紧密联系。所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我们的国家所处的地位,要清醒地认识我们党所担负的责任,要清醒地认识我们党员应有的思想境界。我们每个党员只有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立足本职,扎实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党的宏伟目标。

3、对加强党的理论学习认识问题。尽管大家都知道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但就是存在着“讲到学习非常重要,一忙起来抛掉忘掉”的情况。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我们的党,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认真系统地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了解党的历史,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就会有了前进的动力、奋斗的力量。

二、当干部应该干什么?

我觉得每一位共产党员,首先应当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民族自尊和自豪感,同时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当对自己、对家庭、对工作、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任;说到责任这个词,我分为三个方面来看:自我责任、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自我责任是指“份内应做的事”,“应尽的义务”;社会责任是指作为社会成员对份内应做的事,应尽的义务的态度;政治责任感是人们从政治的高度,对自己本职工作热爱和负责的精神,是人们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动力。一个人只要热爱本职工作,只要对本职工作尽心尽责,就会产生政治责任感。如果我们每一位党员都有了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有了对社会的正确的理解,有了广阔的价值视野,就会孕育出每一个党员广阔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责任感。

三、为后人留下什么?

“人总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这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价值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一定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发扬先辈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代代相传,为后人留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样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的繁荣强盛。共产党员应该自觉地在社会的改革、发展、稳定中起堡垒和表率作用。应该成为民心和社会舆论的“正气之源”。通过每个党员的行为,引导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对个人利益的舍弃。要公而忘私。要树立崇高的职业情操,把自己的工作岗位作为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阵地。

第5篇:坚持是为了什么?

所有人都在叫嚣着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所有人都在声嘶力竭的吼着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所有人都在极力寻求一种想要的生活,于是在这条路上艰难前行。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呢?

1

一浪更比一浪强,别被后浪拍在沙滩上。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竞争社会,拼的就是谁更有能力,谁更能在社会中立得一席之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你不争不抢不去努力,结果只能是在 原地打转,于是乎只能高高仰望别人的光芒。我们都听过这么一段话,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有人比你优秀,而是比你优秀的人依然还在努力,那么这样的你为什么 还不去奋斗。从来不怕大器晚成,怕的是一生平庸。

2

他孩子打我孩子1下,傲慢的开口说不就一巴掌赔你一万块,我有足够资格拿出五万甚至十万让孩子打回去。之前在网上流传起来的这句话,乍听之下会觉得好笑,可是在这句话之下隐藏着的是什么本质呢?试想一下,如果你有钱,那么当别人这么侮辱你侮辱你的孩子时 ,你完全有资格有资本可以拿出更多的钱来还回去,这并不是教育小孩子暴力和虚荣,而是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承受如此大的委屈和伤害。不然假设一下你没 钱的情境呢,当别人这么说之后,你顶多会发怒的吼回去“有钱了不起啊,”然后在背地里孩子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哭泣,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让孩子打回去,可是那时候 的你要承担接下来的什么索赔,你又没钱又没势拿什么和人家斗。

你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之后,你孩子出生的环境也是良好的,他可以接受好的教育,见识更多的精彩,可以不会因为没钱而忍受饥饿和寒冷,早早的见识了社会的 黑暗,他能有更多的机会做他想做的事情,而你也有能力满足他一切合理要求。事实证明,家庭优越的孩子比家庭贫苦的孩子要更加自信,成长的也更健康。当然,如 果你教育有问题或者太过溺爱造成他嚣张跋扈那就另说了。

3

我怕未来连病都不敢生,连梦都不舍得醒。有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也许你会说“钱算什么,都是肤浅,”甚至背地里痛骂那些“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女生虚荣。可 是你知道吗,你没钱也许不可怕,你不努力不知进取才可怕。

你想像一下未来的吃穿住,再加上可能的生病意外,你难道不怕未来生病了却都不敢去医院怕花钱吗,你就不怕万一你真的需要手术光是手术费就要把你逼得无路 可走吗?每天新闻上有多少穷苦人家的父母因为自己的孩子生病却没钱医治,只能拼命赚钱或者乞讨,或者严重的想到卖血卖肾,这都是被生活所逼被钱所逼啊。

有时候面对着苍白的现实眼里全是痛苦,于是宁愿躲在无人的黑夜,躲在美好的梦里,怕一觉醒来一切又回到痛苦中,你又要面对这一切苦难。这样的生活这样的 无助,是你想要的未来吗?

4

怕酒杯碰在一起全是破碎的梦多年后,当几个老友聚在一起,你们喝酒畅谈,酒后讨论起各自多年的梦想,各自唏嘘各自凝噎。酒杯碰在一起,是破碎的梦,酒杯摔到地上,是破碎的痛。

你想起你当年的梦想,想起你曾激昂的愿望,想起你曾在华灯初上的夜晚对着这寂寥的空气吼着你要进五百强、你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律师、你要在娱乐圈风生云起 ,你要„„可是一切真的只是梦和想,你没有去努力没有去奋斗,没有把梦想实现,日后提起,全是惆怅。这样的未来,是你想要的吗?

5

怕让父母失望,怕让自己后悔。最近大火的一句话不外乎“你还年轻,怕什么来不及。”是啊,我们还年轻,怕什么来不及,可是亲爱的,我们是怕父母等不及。等不到看到我们成材的一天,等 不到为我们自豪的一天,等不到我们为他们撑起一片天的一天。小时候我们渴望长大,像大人一样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活,可是后来当我们真的长大了,我们却发现长大的世界和我们想的不一样,而且随着我们长大的同时,随之 而来的是对现实的无奈。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长大了父母也老了,我们开始恐慌害怕,怕他们看不到我们变优秀的那一天,怕自己无法为他们创造一下安心的晚年, 怕他们老了之后还在为我们担忧。

如果我们现在不去努力,等以后都没有能力去带父母各地旅游散心,品尝各地美食。我们努力的意义是让他们可以衣食无忧,可以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而不是在 晚年还替我们的生活工作担心,还要把自己的养老钱拿出来给你。所以我们成功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

6

怕委曲求全卑躬屈膝活的没有尊严被领导骂的狗血喷头不敢还嘴不敢吭声,同学聚会看着别人事业有成而自卑的缩在角落,看见喜欢的东西不舍得买,每天为了省钱而拼命挤上已经没地方可站的公 交地铁,每天啃着面包泡面幻想这是美味的大餐。这些悲催的生活将是不努力的你的局面。

我们所努力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不寄人篱下不看人白眼,可以骄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不为了一个工作一个人情而忍气吞声,不被人看轻,活得有尊严有底气。堂堂 正正的拍着胸膛,自豪的说这就是我,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7

想见到或者有资格和喜欢的人并驾齐驱,想谈一场势均力敌的爱情。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行:“我努力为的是有一天当站在我爱的人身边,不管他富甲一方还是一无所有,我都可以张开手坦然拥抱他。”最好的感情是相配的,你不会因为比他差还自卑,也不会因为比他好而骄傲,因为你们同样优秀,优秀并不是指能做出多大的成就,而是你们各自独立,各自在感 情上依附却不在生活上依附。不用怕ta离开也不用怕ta抛弃,因为离开ta你照样能够好好的活着。

倘使情侣之间一方平凡另一方非常耀眼,也许一开始只是被别人不看好,但他们因为感情深厚而彼此不离不弃,但当时间长了之后就会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多 无法逾越的鸿沟,很多不志同道合的观念,于是乎矛盾越来越多,开始生厌开始吵架,直至最后的分手。

8

也许努力是为了证明灵魂还活着,我们还没放弃自己。回忆你过往的几年,你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我们生活着又是为了什么?生活的意义又在哪里?浑浑噩噩是一天,把所有安排充足去行动去享受生活又是一 天,一天过去我们又收获了什么。

也许我们努力着、尝试去进步,是为了让自己感觉到存在的意义,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事可做有生活去追,证明自己的灵魂还没有完全枯萎,证明自己并没有 被打倒。

吃了还是会饿但我们还是要吃饭,睡了依然会困但我们还是要睡觉,学了不一定有用但我们还是要学习,活着最终也会死但我们还是要活着。也许这就是生活存在 的意义,你的灵魂在指引着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摒弃不知进取游手好闲的你。

9

我听过我们为什么要努力的最好的答案是:因为我们只有一辈子。也许所有我们为什么要努力的答案,都比不上最后这一点:因为我们只有一辈子,我们的人生只有一次!时光不会重来,时间不会倒逝,那些你错过的风景错过的路错过的人,都成了无法回头的回忆。当日后提起,满满的全是遗憾。我们的人生只有一次,很多事情现在不做以后真的更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做了,我们总习惯拖延,习惯告诉自己时间还很长,可是当下的每一天才是弥足珍贵的。何 不在自己最年轻最有拼劲的几年里去努力达到自己想要的,以后的道路也会更好走的多。

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那些你以为还有的时间其实也在你眼皮子底下偷偷溜走了。我们的人生只有一次,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让自己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才不枉来这人世间一场。

你问努力真的有用吗,你问坚持一定会成功吗?我肯定不能确切的回答是。可是我可以很明确的说,当你真正努力了之后,你所谓的结果如何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因为在努力的过程中你已经打败了那个坐享天成不知进取的自己,已经发现了一个更积极向上更优秀的自己。努力,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第6篇:学习是为了什么?

学习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我曾经做过调查,许多同学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为了考得一个好成绩,考上好的大学。上了好的大学,就能找到好的工作。至于目前所学的内容,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得、体会,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有什么价值,或者说有什么实际用处,许多同学从来没有考虑过。由此,就出现了应试教育与应试学习。应试就是应付考试,或者说得好听一点是应对考试。先说说考试。为什么要考试?考试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也就存在两种主要类型的考试。一类是为了总结过去,例如,与教学同步进行的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新课标,每半个学期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要进行结业考试,都是为了检查同学们有没有达到课程规定的学习要求,知识、技能方面是否合格,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一类属于合格性考试。这一个模块学习合格了,就取得相应的学分。不合格,如果相差不很大,通过补考,取得相就的学分。如果相差太大,又是必选内容,就要花时间重修。另一类是为了展望未来,例如高考、中考、研究生考试,是为了检查同学以后继续学习的能力怎么样,能参加哪一种类型的学习,学术型、研究型的,还是应用型、操作型的,这一类属于选拔性考试。平常的合格性考试,可以是教什么考什么,练什么考什么。而选拔性考试则不同。表面上看,中考、高考中的相当一部分题目,与平时同学们的所学、教师的所教的一定的距离。总会有一些题目,以前没有做过,或者似曾相识,而细细追究起来又与平时做的不同,英语试题中的阅读理解,甚至出现没有学过的词汇。这就是所谓考查能力,考查同学们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考查同学们的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的高考特别强调这个。为什么要这样考?原因就在我们学习的目的上。学习,是为了用,现在同学们的学习是为了未来同学们的应用。未来的社会,不是父母的社会,不是老师们的社会,而是同学们自己组成的社会。我们今天是学生,二十年、三十年后,就是社会的主人。五十年代,毛泽东曾经对年轻人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

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当时,我很年轻,比你们在座的同学们还小,听到这句话是很激动的。人生、社会,确实是这个道理。过去属于老年人,未来属于年轻人。对青年人来说,这不仅是一份光荣,更是一份责任。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同学们将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新问题。例如,我们这一代人上高中的时候,就从来不知道计算机为何物,没有遇到过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以后,同学们成人了,也会遇到许多现在看不到想不到的新问题,从老师、长辈、书本上找不到现成答案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要靠同学们自己动脑筋去解决。正因为如此,同学们必须具备创新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的学习,就是要培养这种能力。上大学,上好大学不是目的。出了大学门要工作,走向人才市场。有人以为,好好学,拿个好的文凭,重点大学的文凭,就能找到好的工作。以为有了好文凭就意味着工作能力强了,这是误解。现在的人才市场,初次就业靠学历,靠大学牌子。第二次、第三次再就业,跳槽,就不靠牌子了。甚至初次就业也有文凭失灵的时候。曾经有大企业招聘大学生时打出这样的广告:北大、清华的学生免谈。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名牌大学的学生不少人很浮躁,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只顾个人利益,缺乏事业心,责任感。有的,所带的项目没搞好,不打招呼就跑了。这说明,仅有好的考分不行,仅有名牌大学的牌子不行。你的所学,不能为社会所用,不能对社会、对他人做出贡献,考得再好也是白搭。当然这是指成人的方面。我们一直主张先成人后成才,只有成人才能成才。另一方面,这也表明,能不能做好工作,并不取决于拿的什么文凭。什么是学习?学习是为了什么?我的看法:所谓学习,就是要掌握前人已经发现的丰富的知识,以便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里有三层意思必须明确。第一,学习的对象,即知识,是前人智能活动的产物。书是前人编出来的。科学的结论、方法是前人研究发现的。都是前人动脑筋的结果。既然是智能活动的产物,我们就有能力掌握。这种掌握,也是我们自己智能活动的产物,是我们自己动脑筋的结果。不动脑筋是掌握不了的。学习的过程,是动脑筋的过程。第二,人的智能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学习也是一种实践活动,是掌握前人知识的学习活动。在掌握前人知识的动脑筋的过程中,我们自身的智能也会得到发展。脑筋是越用越活的。第三,掌握前人的知识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的目的是通过握知识来发展智能,使我们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之所以要学习,不仅是因为所学的这些知识内容是现代社会一个人生活、工作所必需知道,必需掌握的,而且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能体会到如何去探索未知世界,如何去克服各种困难,如何去发现、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发展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发展只有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才能取得。

第7篇:安全是什么,安全为了谁

安全是什么?安全为了谁?安全是企业生产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安全是公司的一种要求和制度?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是责任?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幸福?安全是素养吗?抛开安全的宏观意义,从宏观实际出发,安全的主体是谁?安全究竟为了谁,为了企业,为了别人,为了服从管理?安全的真正意义到底是什么?

以人为本,安全为了员工,这是核心安全观。其内容有: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人伤害,坚持"三不伤害",要珍惜生命,珍爱自己,强化"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意识。透过现象露本质,寻根问底,安全就是为了自己,自我才是安全的主体,才是安全的真正实体,我们需要安全,对于我们经常工作在危险的边缘,我们最需要安全。从生命的角度来看,生命对于任何人来说只有一次,只要是热爱生活的人,都会珍视自己的生命,都明确安全的真正意义。实体的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树立生命安全观,以意识指导行为,在行动中强化意识,做到热爱生命,珍视生命。

作为社会的每个个体都有责任,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负担相应得社会责任,拥有安全是履行责任的保障。要树立安全责任观,企业以人为主体,安全是员工对于企业的最基本责任。企业生产的顺利开展,企业的长足发展,无不需要员工的安全。只有生产主体实现了安全,企业的效益和发展才会有保障,整个企业才能良好运行。只有企业实现了效益,员工才能实现自我的效益,归根结底,安全不仅是企业的效益,更是自我的效益,两者相辅相成。这是每个人的社会责任。与此同时,我们还负有家庭责任。自我安全是我们对于家庭应负的基本责任。父母不求子女回报什么,妻子不要丈夫给与多少,只求我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所谓不求金玉满堂,只求一生平安,就是最好的答案。所以,我们更要安全,使自己安全,对于父母也是一种孝道,对家人孩子是一种责任。

树立安全价值观,明确安全对于人生价值的实现的重要意义,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自我的安全,安全是自我人生价值实现的前提。安全价值观对于自我价值、人生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不言而喻。

安全情感管,更加深化了安全的重要意义。安全就是幸福,只有拥有生命的安全,才能获得人生的幸福;只有健康的生命,才能创造幸福,才能享受幸福,充分认识人的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强化"善待生命,珍惜健康"的人之常情。

安全为了自己,安全为了家人,安全为了企业,安全为了社会,安全为了你、我、他。安全是一种意识,安全是一种观念,安全更是一种文化。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为了谁"已经不言而喻,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安全呢?"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企业管理宗旨就是要我们树立安全预防观。

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作为个体,首先要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规范操作行为,拒绝不安全行为,岗位操作安全规范,不断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切实提高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生产观。安全源于行动,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总而言之,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生产的和谐稳定,没有安全就没有幸福的人生、和睦的家庭,没有安全我们的人生目标将化为乌有。“以事故教训为鉴,以事故经验为指导,让我们正视安全,珍视生命,拒绝违章,保障安全,使安全体现在我们的实际行动之中。

2013年6月25日

上一篇:一篇有关情感的美文下一篇:向老党员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