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控工作建议

2022-03-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一篇:电力调控工作建议

调度所“调控一体化”实施方案建议

根据国网公司“三集五大”工作总体部署和“大运行”体系建设要求,结合我公司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实际,就转变调度“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及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请公司领导批评指正。

一、电网调度运行现状

1、电网概况

截止2011年底,调度所共管辖35kV变电站24座,其中21座采用“集中监控,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的监控运行管理模式,其余3座采用少人值班模式(3名值班员值守)。调度自动化系统全部覆盖所辖变电站,并具备“四遥”功能,其中除苏集变以外,其余变电站均已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具备无人值守条件。

2、组织机构

2011年3月起,调度所实行变电站无人(少人)值守运行管理模式,在公司本部设立调度班、远动班、监控中心、操作队四个班组,共计员工31人。其中,调度班7人,监控中心6人,负责调度管辖范围内35kV及以下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工作。目前,调度所已对调度班和监控中心业务进行了初步整合,为深化“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工作积累了一点经验。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省公司“三集五大”工作部署,按照“大运行”体系建

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农电公司实际,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以提升电网运行绩效为目标,以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为主线,优化调度业务流程,完善电网运行体系。

2、建设目标

优化整合公司电网调度和设备运行资源,推进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与电网调度业务的高度融合,实现“调控一体化”;优化调度功能结构,推进电网调度业务转型,提升电网运行调控能力和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三、建设内容和实施计划

现阶段“调控一体化”体系建设应包括变革运行管理模式、调整岗位设置、培训考试、场所改造、完善规章制度、技术支撑系统改造等六个方面主要内容,编制具体实施方案。

1、变革运行管理模式

按照省公司“大运行”要求,县调负责县级电网调控运行,调度管辖县域35kV及以下电网;承担县域内35kV及以下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合并成立调控运行班,实现县调层面的“调控合一”。

2、调整岗位设置

按照省公司“县调人员总体测算”办法,阜阳农电调度属于中型县调,基本定员23人。其中调控员16人,调控运行班拟设置班长1人,需要增补的调控员将通过招聘,在公司范围内(主要面向原变电站值班人员)选拔、择优录取。调控值班人员在调控大厅内同值值班,每值人员为4人,待人员全部到位后,执行四班三运转值班模式。调

控中心主要承担电网调度、变电站监控及特殊情况下紧急遥控操作等职责。另设方式班2人,保护班2人,自动化班2人。

变电站完全撤人后,可在城区周围设立三至四处运维操作站,以缩小作业半径。运维站主要负责调度指令的分解、变电站倒闸操作、运行巡视等工作。运维站在调控中心的指挥下开展工作,接受调控中心的调令,进行相关工作。

3、培训考试

成立由调控中心主任为组长、各专业班长为组员的培训小组,按值班次制定严格的培训计划,有序开展调控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主要有:省、地、县调《调度规程》、《调度操作管理规定》、《调度典型操作任务票》、变电所现场运行规程、电网事故处理应急预案、保供电方案、PMS系统应用、无功优化系统及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及县级供电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工作规定、调控岗位工作标准及业务工作流程、调度管辖范围划分等内容。按照公司统一工作进度,完成调控员的培训考核工作,各岗位的资格考试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其中至少应有5名人员具有调控正值资格,其余人员具备调控副值资格。

4、场所改造

目前,调度大厅共设3席,面积78M2,一席正值调控员,一席副值调控员、一席值长。按上级对调控中心要求,应对调控一体化大厅进行装修完善,调整配备2座两席调度工作台,购置显示大屏;并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如休息间等。

5、完善规章制度

根据县调调度的功能定位、组织架构以及相关职责和业务范围变化,梳理优化业务流程,规范工作界面,明确职责范围,建立“大运行”标准制度体系,组织修定完善本专业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其重点是修订建立农电公司调控运行规程。

6、技术支撑系统改造

调控一体化工作对调度SCADA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变电站已经实现无人值班,因此电网实时变化必须在第一时间上传至调度端,并能较为清晰明确的被调度员接收。这就要求SCADA系统对事故信号状态信号等上传量的准确率达到100%,并且能够对数据采集、处理、通信、SOE以及遥控遥调等功能实现可靠操作,为调控一体化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技术支持。农电公司自动化系统为东方电子DF8900系统,2005年投运,具备集控功能,但尚不具备地县一体化功能,需结合“大运行”需求,在公司统一安排下,完成对调度自动化系统扩容升级,实现地县一体化模式。

四、风险管控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守“安全”底线,提高政治觉悟,站在公司发展的大局考虑,认真开展风险分析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控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1、实施“调控一体化”,要求调控员专业知识全面,需掌握调度与变电运行两专业技术。现公司调度员与监控人员业务界面清晰,但监控岗位人员由变电站人员经短期培训后上岗,对调度相关工作流

程、业务知识不熟悉;调度人员大多无变电站实际工作经验,对变电站现场设备实际情况不了解,不能满足调控员一岗多能的要求,须开展针对性业务培训。

2、操作队设在公司本部办公,日常检修操作受交通工具、天气、路况等多种因素影响,不能迅速到达现场,特别事故应急抢修往往不能及时操作,限制了抢修恢复作用充分发挥。职代会上,李总已指出在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后,计划在原操作队基础上成立若干运维操作站加以解决。

3、原远动班承担着方式、保护、自动化等工作,未细化分工。“调控一体化”方案实施后,应设立方式专责、保护专责、自动化专责,以达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

调控一体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大运行”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由于集变电站监视与电网调度于一体,可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和分析变电站信号,对信号产生疑问时可随时回溯,为快速做出判断、处理提供条件,体现了调度运行业务的融合和优化。

以上是本人对于我公司实施“调控一体化”,建设“大运行”体系的一点粗浅认识和建议,其中,就调控班组的运行管理工作,尝试编制了岗位职责附后,希望有助于调控业务的开展。

请刘总批评指正,谢谢!

调度所:杨惠 2012年2月18日

第二篇:电力调控中心调控一体化、地县一体化、电网风险预控经验交流材料

xxxx电力调控中心“大运行”体系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的总体要求,针对以往xxxx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技术和管理问题,xxxx供电公司按照满足国网公司智能电网和“五大”体系建设的要求,进行调控一体化建设、地县一体化改造,同时积极探索研究电网调度运行风险预控措施,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一、公司调控一体化建设经验

xxxx供电工公司严格贯彻落实省公司“三集五大”工作部署,按照“大运行”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以提升电网运行绩效为目标,以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为主线,优化整合公司电网调度和设备运行资源,推进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与电网调度业务的高度融合,实现“调控一体化”;优化调度功能结构,推进电网调度业务转型,提升电网运行调控能力和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xxxx供电公司“调控一体化”体系建设包括变革运行管理模式、调整岗位设置、培训考试、场所改造、完善规章制度、技术支撑系统改造等六个方面主要内容:

1、变革运行管理模式:按照省公司“大运行”要求,地市级调度负责地区电网调控运行,调度管辖市域110kV及以下电网;承担市域110kV及以下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合并成立调控运行班,实现 “调控合一”。

2、调整岗位设置:严格按照省公司“地调人员总体测算”办法,在公司范围内(主要面向原变电站值班人员)选拔、择优录取。调控值班人员在调控大厅内同值值班,调控中心主要承担电网调度、变电站监控及特殊情况下紧急遥控操作等职责。另设方式计划室,继电保护室,自动化班。

3、培训考试:成立由调控中心主任为组长、各专业班长为组员的培训小组,按值班次制定严格的培训计划,有序开展调控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主要有:省、地调《调度规程》、《调度操作管理规定》、《调度典型操作任务票》、变电所现场运行规程、电网事故处理应急预案、保供电方案、PMS系统应用、无功优化系统及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及“大运行”体系建设工作规定、调控岗位工作标准及业务工作流程、调度管辖范围划分等内容。按照公司统一工作进度,完成调控员的培训考核工作。

4、场所改造:原有调度大厅无法胜任调控一体化的需求,对值班场所进行建设优化。

5、完善规章制度:根据地调功能定位、组织架构以及相关职责和业务范围变化,梳理优化业务流程,规范工作界面,明确职责范围,建立“大运行”标准制度体系,组织修定完善本专业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其重点是修订建立公司调控运行规程。

6、技术支撑系统改造:调控一体化工作对调度SCADA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变电站已经实现无人值班,因此电网实时变化必须在第一时间上传至调度端,并能较为清晰明确的被调度员接收。这就要求SCADA系统对事故信号状态信号等上传量的准确率达到100%,并且能够对数据采集、处理、通信、SOE以及遥控遥调等功能实现可靠操作,为调控一体化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技术支持。

调控一体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大运行”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由于集变电站监视与电网调度于一体,可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和分析变电站信号,对信号产生疑问时可随时回溯,为快速做出判断、处理提供条件,体现了调度运行业务的融合和优化。

二、公司地县一体化改造经验

“地县一体化”模式是国网公司关于构建大运行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司推进“大运行”工作的重要一环。大运行的实施将有力推进地县调度和集控运行监控的融合,有利于减少电网运行管理的中间环节,缩短电网调度的日常业务流程,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电网运行情况,为快速判断、处理故障提供条件,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地可控度得以提高,电网调度运行控制能力和水平真正适应“两个转变”工作要求。

“地县一体化”的模式也利于运行人员的统筹调配,实现减员增效。通过加强新模式下运行人员的综合技能培训,提高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也为运行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同时人力资源使用效率最高,监控范围大,能够适应大电网的发展需要。

调度自动化系统增加分区功能并增设权限管理服务,以实现地县一体化;系统以调度自动化系统为基础,对信息、权限、图形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展示。通过分区、权限划分、图形索引单独划分以及人员配置等技术手段,为地县调控人员完成各自职责提供友好的人机接口。实现地县调控人员能够各司其职,通过分区的权限设置,对本区大量告警信息分类、综合、推理和压缩,并以形象直观的方式显示。

系统应用方面,地调及所辖县调人员统一培训,并规范维护工作习惯,统一绘图风格,具体如下:

1.数据库方面。为每个原有县调划分分区,数据库分区工作,数据互通但分区单独运行,确保数据库安全运行。每个区分划分权限,明确地县一体化管理要求,权限具体到变电站,将来可以具体到间隔。人员权限根据职责具体划分。根据国网要求,对保护信号分类分级,并对县调侧接入工作站保护信号进行优化,确保符合规范。

2.图形方面。统一绘图规范和风格,根据地调原有规范对变电站电气一次接线图规范做图,保证系统图形规范和整体电网拓扑正确。为每个分区分别绘制各分区索引目录,包括地理接线图、通道监视一览、报表一览和地理潮流图等,并划分图形浏览和使用权限。保证每个分区独立调度和安全调度。

3.系统使用方面。地调侧仍采用调控一体化方式。对所采集的信号进行分类显示,便于运行监控人员掌握重要信息,按重要性将变电站上传信号信息按其性质分类上传。

调度自动化系统“地县一体化”后,能够更全面地提升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层次,加快提高电力发展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建设现代化智能电网的要求。在今后的专业管理工作中,需要继续深化“精益化”管理,将地县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开拓进取,学习创新,积极探索自动化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修订和完善自动化管理制度。

二是要加强对各个变电站内自动化设备的巡视,明确设备缺陷的特征及趋势,做出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

三是要不断采用新设备、新技术,增加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 四是要不断的提高人员素质,提高自动化人员的综合水平,确保正确无误的操作设备。

三、公司电网调度运行风险预控经验

公司在电网调度运行风险管控方面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守“安全”底线,提高政治觉悟,站在公司发展的大局考虑,认真开展风险分析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控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一是建立流程,规范内容。制定安全校核工作制度,建立风险分析、电网月度及周检修计划安全校核等9项工作流程,并通过信息系统固化电网安全校核工作流程,明晰责任,细化工作内容及工作标准。

二是滚动校核,每周会商。紧密跟踪电网负荷特性变化,滚动开展安全校核。合理安排电网基改建、设备检修停电、机组运行方式。每周各专业针对下周检修工作集中会商,逐项分析基改建工程、停电工作引起的电网运行和操作风险,细化预控方案。

三是全面分析,重点研究。结合电网出力平衡、负荷预测、天气预报等信息,深入分析电网重载设备、N-1过载设备、潮流断面控制要点及下周电网最小开机方式,针对特高压送电方式下的通道、母线检修、针对工程过渡阶段的一次、二次危险点进行专题研究,充分考虑小概率事件对电网安全的影响,制定运行风险的应对措施。

四是动态发布,闭环管理。每周发布下周电网风险分析结果和预控要求,提示相关单位电网运行控制、检修方式及事故预案编制工作要点,明确风险控制要求,督促各项预控措施细化落实。每周五总结分析电网运行情况,回顾检查安全校核工作及安全措施制定、落实情况。

第三篇:电力改革的看法与建议

根据电力体制改革若干意见,工作部要求中层管理以上人员认真编写人篇对电力改革的看法与建议,我最近一直在建议,一直在讨论,一直在思考,电改也一直还在路上……电改不是你想改就能改。难怪电力人士会直呼:“电改这难,难于上青天!”核心内容包括两项,已经牵动电力企业各方神经的电改正在提速,力度可能在超预期。近日,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再度召集相关单位开会讨论该稿。

一、集思广益推动电力市场化

据悉,此番电改涉及的核心内容包括两项:一是按市场属性定位电网企业功能,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配电业务,意味着输配电分开正式被列入改革盘子;二是确立电网企业新的盈利模式,电网企业不再以上网和销售电价差价作为收入来源,而是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电网费。

“上述内容也只是整个电改大盘中的一部分”。知情人士称,目前关于调度机构是否要调整仍在讨论,电网是否要拆分也在争议中。未来电改方案最终会以怎样面目出现尚难寒夜,但可以肯定的是,本轮电改较这13年前“5号文”引领的那次电改力度大得多,改革的阻力则已然大减。因此,改革后出现各种结果皆有可能。

2002年国务院以“国发[2002]5号文件”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即通称的“5号文”),提出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离,引入竞争,建立社会主义电力市场经济体制。但十多年之后,不少关心电改的人士蓦然发现,“5号文”改革其实只做到了厂网分离。但即便是这一点也饱受诟病。

而在与发电、用电企业打交道过程中,电网企业也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双方达成的协议中存在诸多不平等条款。如企业余电上网体格近科“白送”,电网企业则仍按上网电价出售从中赚取差价。在大用户直购电利益和风险共担机制中,当电用量、发电量与直接交易合同发生偏差时,向电网企业购买缺少电量需按目录电价的110%执行,而余电上网则仍按核定上网电价的90%执行。

“这意味着真正承担风险的只有发电和用电企业”。相关用电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由国家主管部门核定的输配电价虽有进步,但因电网企业的成本高低无从考证,仍谈不上完全透明。

为此,业界大部分人士都期待电改能更加深入。业内人士认为,真正要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必须打破电网企业目前的垄断格局,如打破电网投资建设过程中关联企业间的利益输送、促使电网企业公开其财务成本等。

二、电力行业深水区改革破冰

电改十年来,传统的集中电力管理体制与智能化的分布式电力能源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家电网公司的集权管理模式与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内在结构越来越难以协调。

目前来看,电力体制既是我国行业改革的深水区之一,也是中国推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前提,而且具备诸多率先启动新一轮改革的有利条件,宜于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启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升级。

中国电改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十年之内,在能源领域特别是电力产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模式取代电力垄断经济体系,为电力工业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提供助推动力。

具体过程则涉及“顶端设计、总体决策、”“政企分开、公权独立”、 “强化竞争、分拆巨头”、 “产需互动、对称放开”、“三维并举、经略市场”、“做实基层、多网融合”等六个步骤,并包含放开大用户直接购电、放开电网末端市场、销售电价定价权下放地方等十项任务。

三、浅谈我个人几点看法

1、首先输配分开电网要逐步退出售电,大用户将与发电企业直购上网,对我们配电企业的营业利润受很大影响。

2、打破垄断,实现电力交易市场化,逐步形成发电和售电价格由市场决定、输配电价由政府制定的价格机制是否有利于我们发展。

3、售电侧先行的电改对输电、配电等环节的运营模式影响不会很大。这也可能引起了售电环节竞争而输配电环节不竞争,会不会很容易出现似于石油市场的监管套利等乱象。

4、电力改革的核心“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原则,我们应该认真谨慎考虑市场的风险投资,抢占市场为用电户提供快捷最优的服务。

5、首先要树立安全生产责任的认识,加大安全生产技术按理和危险源的管理,进一步从技术手段上提高两率工作,给用户提供安全合格的电压。

第四篇:电力科技项目建议书(青促)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项目

建 议 书

项目名称:

申请单位:(盖章) 项目负责人: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申请日期:年月

项目简表

第五篇:电力三节约合理化建议

如何开展好“三节约”活动呢?怎么样才能把“三节约”落到实处呢?有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有一个电建公司的施工队,仅仅是要求电焊工把焊条“根儿”多用两厘米,每年节约的资金就达三万多元,可见厉行节约在每个工作岗位是多么的重要,勤俭节约在企业的每一处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著名的日本松下公司董事长到丰田公司参观,在接待室,服务员给他端来了咖啡,令这位董事长大吃一惊的是,盛咖啡的竟然是一只普通的瓷碗!企业节约就是从这些小细节开始的。他回到自己的公司后,大力提倡节约从细节开始,比如打印纸两面用,电脑不用时不许待机,不使用一次性纸杯等,结果每年仅办公费用就节省上亿日元。

开展“三节约”活动最重要的是要把活动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只有在细节上做好了,勤俭节约的精神才能真正体现,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无论是在生产上还是日常生活中,只有在细节上注意节约,才能养成良好的勤俭节约习惯,达到开展“三节约”活动的目的。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不断蔓延,供电形势不容乐观,更要勤俭节约,节约一分钱,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寸导线,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在活动中,我们要认真总结勤俭节约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发展电力事业作出贡献。

开展“三节约”活动,是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培养勤俭节约美德的需要。只要人人养成从细节抓起的勤俭节约习惯,“三节约”活动就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范文网【】

第六篇:电力配网运行优化的策略与建议

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飞快的发展,提高了电力行业的应用,使得电力行业成为了我国重要使用能源。但是在不断地建设发展配网运行的过程中,已经有很多的问题影响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1.电力配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1 输电线路设计不合理

在设计电力配网中的输电线路时,从实际出发,不但要满足线路中负荷功能要求,还要满足线路安全问题,要坚持施工方便管理经济适用以及造价合理。在设计输电线路时,最关键的是对线路路径的仔细认真的勘察工作。

选择路径时,要遵循经济、合理的原则。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确保线路设计的科学合理。但是,由于一些施工水平、工艺的限制,会有一些特殊的状况。例如,在山区或者偏远地区,经常会遇到不同配电网交叉跨越的状况。为了避开这种状况,需要抬高线路高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施工难度增大。因此,在我们对输电线路设计勘察的时候,对线路经过的地区要仔细了解,做足够的准备,选择最适合、最好的方案。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线路避开障碍物。

1.2供电区域不平衡

我们国家的电网没有进行整体而全面的规划,因此在部分地区,配电工程的电源分布点不合理,供电区域不平衡。供电半径比较长的电源点经常会出现损坏,会不定时的使电源布点减少,已经有明显的布点不充足的状况了。

也是因为这个,电力配网中出现了不合理性,这造成了负载不平衡的问题。这所有的问题都会导致电力系统运行效率降低。

1.3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也是电力配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首先,由于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人为的破坏对输电线路的伤害逐渐增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不法分子会盗窃电力设备出售,来获得大量的利益,近几年来,随着铜等线路以及设备中含量较高的金属的价格的上升,偷盗设备及线路的现象越来越多,这对我们的平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次,大部分的设备还是旧的,在建立新站点时虽然有买进新的设备,但还是有一些设备年久失修,严重老化。

设备运行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电力配网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同时也需要工作管理人员及时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尤其是专业技术能力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因为我国电网发展的时间有限,所以缺少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的高端的专业性人才。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跟不上电力配网设备和技术的改造更新速度,造成了电力配网运行管理质量低下并且很难提高。

2.电力配网运行优化的策略与建议 2.1 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在实际电力配网设计时,保证输电线路安全可靠地前提下要尽量减少线路的迂回、倒送以及沉余容量。为了提高配网运行的效率,我们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需要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我国的特点,形成属于自己的技术,建设配网自动化系统。在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要安装备用设备,尽量不要出现断电现象。

2.2 选择经济合适的配网模式

在目前的配网模式中还存在着不合理的网络结构,这些结构对设备的故障维修以及送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为了保证电力配网的安全可靠,我们会采用合环运营方式。根据每一个线路电阻之间的关系进行换装配电网的功率分配,根据每个县段之间的阻抗关系进行自然功率分配。当环状网络越不均匀时,自然功率与经济功率的的差距就越大。所以我们要优化电力配网运行管理,就要对运行模式仔细研究,选择合适经济的配网运行模式。

2.3 完善相关制度

完善设备管理制度,首先是完善防止人为破坏的制度,适当采取防范措施,对人民群众进行电力配网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保护意识。对于盗窃配网线路及设备者,法律或法规制度要加强对这些不法分子的整治。其次,要明确规定对于陈旧的、老化的线路设备定时检查,不合格的要及时更换,否则这个问题会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再次,由于缺乏管理,违章的、超高的建筑层出不穷,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电网的安全,对于这种情况要及时管理,限制周边树木的高度,规定树木要定期修剪,要保持电网与建筑的安全距离。最后,要加强配网的资料管理,完整完善齐备的数据内容能在出现问题时,帮助管理人员作出正确的决策。

2.4 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在配网运行管理的不断发展中,我们引进了国际技术,其中包括各种新型的材料以及新技术新设备。为了保证能及时收集整理配网运行的实时数据和信息,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工作人员提高相应的技术能力。因此,国家或者企业要有针对性的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管理人员都能熟悉这些新工艺和先进的技术。在培训结束后,还可以适当的不定时的举办技能竞赛,以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3.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能源需求,如今电力配网运行管理已经成为社会的重点关心问题。

但是,配电网是电网的最后环节,也是时间较长的复杂繁琐的工作,所以在配电网工作的人员必须要经过培训,要熟悉各项技能,此外,企业也要加强对这个环节的督查管理,防止出现可以避免的严重的问题。只有不断的优化电力配网的运行管理,才能做好配电管理,才能提高配电网的质量,才能提高国家和社会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用电需求的日益增长。

参考文献: 1.黎月琼 . 解决配网运行管理中的问题确保配网用电可靠性 [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梁荣波 . 浅析配网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 确保配网用电可靠性 [J]. 中华民居 3.李静 , 边晓鹏 , 刘华 . 强化配网运行管理的思考 [J]. 科学时代. 本文源自学术堂论文网(电力论文 http:///shuilicl/26035.html)转载请注明 谢谢!

上一篇:电商工作安排下一篇:电气施工员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