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信心培养论文

2022-04-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是自己相信自己的情绪体验,是对自我力量的充分估计。教师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仅对学科成绩有直接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关键词:自信心;物理教学;兴趣;闪光点;主体作用;信心物理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学科。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物理教学信心培养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物理教学信心培养论文 篇1: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可以很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

关键词:物理教学; 兴趣和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自信心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所以学习任何一样事物,有信心和兴趣,往往都是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是很重要也很有效的途径。下面我从培养学生兴趣和自信心这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

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下落,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实用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

2.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例如,在讲“核外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时,向学生打比方:“这好比你们小时候还是婴儿时,你爸爸将你抱在怀里;你学会走路了,你爸爸将你牵在手上;你再大一点,你爸爸则说:‘走,外面玩。’”又如在讲楞次定律时,可以这样比喻:在被太阳晒过的烂泥塘里,当人踩上去时,稍硬的表面会阻碍你下沉;当下沉后,你想拔出腿来,烂泥又会阻碍你拔出腿来。再如,在讲理想气体等温度变化的微观解释时。可这样比喻:你们班五十人,在教室里显得很挤,容易产生碰撞;而当把你们放在大礼堂时,碰撞的机会就减小了。

3.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知物理意义

例如,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的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铁链?通过引导,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有一位学生问过我,在他家附近的抽水站,当通电抽水的瞬间,会发现几根通电导线抖动起来,为什么呢?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思索,最后使他恍然大悟。从而会对物理产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相信物理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培养学生的信心需要从小细节做起,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一点一滴的建立信心。

1.体验成功

自信心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是人类产生自信心的基础。成功是每个学生应该得到和能够得到的,因为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学生的成功经验。在教学中对难度较大的内容采用“分散难点”的方法,如讲压强的内容时,先讲压强概念、公式、单位,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让学生熟悉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处理,进一步掌握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对于练习中的一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习题也暂时不作要求,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应用的增多再慢慢提高要求。这样做学生容易接受,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2.善用评价

老师善用评价手段,能有效克服了学生心理障碍,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教师评改学生的课堂板演,课堂练习时,教师依据心理学理论,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标准对于正确的可评为优,对于有错误,但在正确率、解题方法、书写等方面比上一次有进步的尽管认知因素评不上优,而情感因素可评为优,这样不但对学生认知情况给予了反馈,还对学生的努力程度给予了肯定,使学生增强了自信。以往的评改方法,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会使学生,特别是“差生”丧失自信,不求进取。另外,对于“差生”的课堂练习,采用分解评改法,有一处对的就用“√”号,因为过多的“×”号容易使他们萌生自卑和逆反情绪。通过这些方法,逐步克服了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了他们的的自信心。

3.引用名人事例,激发信心

在国内外都出现了许多在物理领域中取得重大成就的女科学家,如居里夫人、林兰英、吴健雄、谢希德、何泽慧等。她们的成功事例,将会激发学生潜在的自信心,以她们为方向,战胜物理学习过程的困难。

自信心的培养,要持之以恒,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師在授课过程中要用自己的兴趣和自信心去启发和感染学生,尽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为学生学好物理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可以很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建立学生的兴趣和信心难,但保护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更难,这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大考验。

参考文献:

[1]青少年理想、动机、兴趣研究协作组.《国内十省、市在校青少年理想、动机和兴趣的研究》[J]《心理学报》,1982年第2期

[2]刘咏红.《分析学生思维障碍,提高习题教学效率》[J]《中国教育现代化》,2005年第1期

[3]阎金铎,田世坤,胡卫平.《物理思维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52-98页

作者:赖胜芳

物理教学信心培养论文 篇2:

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摘要: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是自己相信自己的情绪体验,是对自我力量的充分估计。教师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仅对学科成绩有直接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关键词:自信心;物理教学;兴趣;闪光点;主体作用;信心

物理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学科。要学好物理必须要有良好的物理思维方式和推理能力。我认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着手,逐步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生塔尔博士经过长期实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能够成材的孩子和不能成材的孩子在智商上相差无几,关键是谁对自己有信心——这就是罗生塔尔定律。可见,自信心对一个学生是何等的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摸索出一些经验,现与大家共享。

一、善于从学生的平凡表现中发现闪光点,并适时予以鼓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秀的学生也并非全身都是优点,差生也并非全身都是缺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要善于抓住契机,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适时予以表扬。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运用类似罗森塔尔的手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在学习上信心不足、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能充分体验到信任,增强自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及平时接触中通过语调、表情、体态语、目光等向他们传递信任,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久而久之其学习行为也变得积极,自信心大大增强。

二、利用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不爱学习物理,缺乏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其实是对物理课没有兴趣。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推动力,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往往具有主动性、自觉性,并能够乐此不疲。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教师可以通过鼓励的方法。比如先提一些简单问题(预先考虑到学生能够回答的上来的问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当众表扬。也可以出一些简单的题(预先考虑学生能够答得上来的题)小测,使学生得高分数,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可以使学生成立几个学习小组,通过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高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来了,学习成绩必然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自信心就有了。第三,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在学习中应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并善于质疑,使其个性得以张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第四,教师教学要生动活泼。在课堂上,教师旁征博引,适当穿插其他学科的知识。通过对科学家故事的介绍,让学生走近科学家,并以科学家为榜样,从而树立自信,奋发学习。课堂上教师要经常保持微笑。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主要阵地。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给学生的心灵带来震撼。教师上课时若面带笑容,就会给学生在心理上带来轻松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和鼓励,从而克服胆怯和紧张状态,树立自信。

三、正向引导,善用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有人认为,激发学习信心,这是对后进生而言。其实不然,如果稍不注意,即使是学习尖子,也会丧失信心。课堂气氛的活跃,离不开尖子生的努力,他们比起普通学生,更有一些自信。也正因为如此,个别尖子生比较粗心。他们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考虑好,就急于抢答。有时就会答错,一次两次,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加上课下再有个别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就会挫伤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失去信心。这时就需要我们进行正面开导,教学生学会调节,重拾自信。例如,对他们说“做胜利的英雄容易,做失败的英雄难!我希望你敢于面对困难!”马克思也曾说过,“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这样,帮助学生尽快走出阴影,重新找回自信,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后面的学习。实践证明,对自己有没有自信心,是每一个学生能不能成材的关键。有很多这样特殊的情况:这个学生平时成绩很好,可是一到考试,成绩就很糟糕,考得一塌糊涂。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自信。相反,有的学生,平时成绩平平,但家长和教师善于引导,不断给以鼓励,使他们对自己总是充满信心,其成绩往往能稳步上升,到考试时,往往能够超常发挥。这种因为心理因素造成的截然不同的结果,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总之,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探讨,就会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并以此为突破口,帮助学生们树立自信。如果我们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能使所有的学生具有了应有的自信,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就成功了一半。

【责编 张景贤】

作者:韩恒召

物理教学信心培养论文 篇3: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是自己相信自己的情绪体验,是对自我力量的充分估计。教师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仅对学科成绩有直接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我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成功是每个学生应得到的和能够得到的,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学生的成功经验。在教学中,我对难度较大的内容采用了“分散难点”的方法,如讲“压强”的内容时,先将“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让学生熟悉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处理,进而掌握“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对于练习中的一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习题也暂时不作要求,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应用的增多再慢慢提高要求。此外,还可创设各种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例如,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经常肯定其进步,经常进行小难度的限时训练,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二、体验信任,获得自信

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是大家熟知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运用类似手法对学生树立自信心。如提问时,尽量做到估计该生能回答正确再提问,万一答不上来,教师要耐心等待,不要急于请别的同学回答或教师自己进行解答,或者可作适当提示,让正确结论从他口中答出;当学生测验成绩不佳,教师与他一起分析试卷,让他说出当时解题的思路,先肯定其思路正确的方面,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在课堂上及平时接触中,教师通过语调、表情、体态语、目光等向他们传递信任和暗含的期待,学生从教师身上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久而久之其学习行为也会变得积极,自信心大大增强。

三、教会调节,增强自信

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般比较有自信心,但大多数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经验。教师要教会学生自我调节,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收集学生身边通过调节获得成功的案例。在适当的时候讲给学生听,让他们转变为自己的行为,逐渐学会调节,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另外,自我调节还包括自制、自立。有的学生厌烦计算题,有的学生厌烦实验。遇到这种问题时,教师要强调计算(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要学会“强迫自己”认真按教师指导的去做。学生会做了,体会到乐趣,便可消除畏惧和厌烦心理,增强信心。

四、善用评价,保持自信

教师善用评价手段,能有效克服学生心理障碍,保持学生的自信心。如评改学生的课堂板演、课堂练习时,教师依据心理学理论,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标准对于正确的可评为优,对于有错误,但在正确率、解题方法、书写等方面比上一次有进步的尽管认知因素评不上优,而情感因素可评为优,这样不但对学生的认知情况给予了反馈,还对学生的努力程度给予了肯定,使学生增强了自信。

总之,自信心的培养,要持之以恒,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用自己的热情和自信心去启发和感染学生,尽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为学生学好物理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唐河县祁仪乡第一初级中学)

作者:齐红宾

上一篇:程序员职业规划下一篇:乡镇的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