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管理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管理学管理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摘要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传统刚性财务管理与之相辅相成,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近年来,柔性管理模式逐渐得到企业的青睐和认可。本文简要地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传统管理和柔性管理做出对比。

第一篇:管理学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私人管理

[摘 要]本文在对国内诸多学者观点简要评析的基础之上,阐发和论述了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权力机关为核心并有社会中介组织和公民大众参与的、为实现公共利益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对公共事物进行有效管理的公共实践活动;行政管理是政府为维护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制度、法律、公共政策等方式对公共领域的公共事务进行的公共行政或公共管理的公共实践活动;私人管理是以个人和私人组织为主体,为实现私人利益最大化,对私人领域的私人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私人管理的相互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私人管理

自我国设置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教育以来,有关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私人管理几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争论一直不断。直至今天依然是基本概念混乱不清,基础理论肤浅薄弱,学术论著自相矛盾的现象相当普遍。本文试图规范澄清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私人管理几个基本概念的含义,理顺三者的相互关系,以促进我国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教育和研究健康深入发展。

一、公共管理概念

何谓公共管理?有人认为,公共管理(学)就是行政管理(学)。例如,夏书章教授就是这样看的。他指出,行政管理学是从西方引进的,英文为administration, 意为行政、管理,因此,有人把它译为行政学,有人把它译为行政管理学。因为行政天生具有公共性特质,因此,英文administration前通常有public加以限制、形容和修饰,所以,有人也把它译为公共行政学,有人译为公共管理学。[1] 我理解夏老的意思,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仅仅是个译名不同的问题,并无实质性的内容差别。如果我的理解是夏老的本意。那么,有几个问题是值得商榷的。其一,假定行政、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过去在外国表达的可能是同一个对象的含义,但是也不是对国外在这一个领域全部研究现状和历史的全面概括,至少它没有能够概括进去国外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全球治理等理论。其二,既然我们把外国在这个方面的理论引进国内,那就遇到一个与中国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问题,而夏老的看法没有完成这项工作。其三,当前中国教育部在专业设置上把公共管理设为一级学科,把行政管理置于公共管理之下设为二级学科,表达了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有差别的意向,此时再把行政管理等同于公共管理,值得商榷。当然,夏老强调公共管理就是行政管理不仅在译文上有他的道理,而且在实践中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行政管理即政府管理确实在公共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舍弃政府的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只是一句空话。

有人认为,公共管理不是行政管理,而是新公共管理。陈振明教授说:“说到底,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而且它代表了公共部门管理研究的新趋势。因此,我宁愿将公共管理视为一种传统的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之后的新途径、新范式,我称之为‘第三种途径’,而将前两者分别称之为‘第一种途径’和‘第二种途径’。”[2] 陈教授讲的“第三种途径”的“公共管理”,就是上世纪80年代在英、美一度很兴盛的“新公共管理”,它是一种在“重塑政府形象”名义下以市场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引入私人管理企业方法的公共事务管理市场化的公共管理模式。陈教授关注当今世界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前沿趋势,令人钦佩。但是,他的观点也值得商榷。其一,他把公共管理等同于新公共管理模式,忽视了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也属于公共管理范畴,显然在概念上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其二,他只看到新公共管理引进私人管理方法的优点,没有看到这种模式存在的缺点。据我观察,当年在美国很兴盛的新公共管理如今并不是很时髦的东西,相反,强调政府权威才是当今在美国起主导作用的公共管理模式。其三,有意思的是陈教授一方面写文章赞扬宣传西方新公共管理式的公共管理,另一方面由他主编的《公共管理学》却讲的是政府管理的内容,这种论著上面的互相矛盾表现了作者自己研究中的困惑。

更有意思的是与陈振明教授恰恰相反,张成福教授写文章批判新公共管理,而他著的《公共管理学》教材,却完全讲的是新公共管理的内容。[3]这种论著上面自相矛盾的情形使人无法明白作者的学术立场究竟是什么。

陈庆云教授是最早参与公共管理译名争论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与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不仅英文译名不同,含义也不同,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说:“所谓公共管理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从本质上看,我们对公共管理的定义与公共政策的界定是基本一致的。由于公共政策是为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因此,公共政策就是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调控活动中的行为规范。”[4]陈庆云教授强调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公共管理最主要的工具就是公共政策这只“看得见的手”。但是,他的观点也值得商榷:其一,就译名而论,public management仅仅是西方新公共管理的译名,不能全面反映和概括西方公共管理的历史和现实。administration在英文里既有行政含义,也有管理的含义,因此,public administration既可译为公共行政,也可译为公共管理,怎么能说public administration就只能译为公共行政而不能译为公共管理呢?其二,management一词,英文的管理涵义具有微观工具主义的意思,它与public administration一词的公共行政的宏观管理是有明显区别的。其三,公共政策作为公共管理的一种模式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若把公共管理等同于公共政策模式,显然在逻辑上也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失误。

张康之教授从另一个不同角度,强调公共管理不同于公共行政,并于2002年和2003年先后推出《公共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导论》两部著作。[5]他认为,“行政”与“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学是从公共行政学经过新公共行政学发展而来的,公共行政是管理行政,公共管理是服务行政。 张教授提出“行政”与“管理”不同有一定道理,特别是在比较研究公共行政与私人管理时很有用处,他构思的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不同内涵也很有意思。但是他的有些观点难以令人苟同,也是值得商榷的。其一,他提出行政与管理有区别,这在比较研究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时虽然有意义,但是就公共管理领域本身来讲,并无多大实质性意义,因为英文administration本来就有行政和管理的含义。其二,他说公共管理学是从公共行政学经过新公共行政学发展而来的,这个概括并不完全符合客观历史事实。据我所知,在西方由(美)威尔逊开创的由(德)马克斯·韦伯完成的公共行政学之后,由(美)梅里亚姆和他的学生拉斯韦尔创立的公共政策科学,比新公共行政学要早得多,而且影响大得多,今天在美国尚有一个与 MPA并行的MPP(公共政策硕士学位),而新公共行政学则是1968年之后由(美)H·乔治·弗雷德里克森为首的一批青年学者倡导的,他著的《新公共行政学》直到1980年才出版。其三,按照他的思路,所谓公共管理学其实质是上世纪80年代在英美兴起的新公共管理,显然也不能涵盖“公共管理”范畴应当概括的全部内容。

刘熙瑞教授主编的《中国公共管理》和汪玉凯教授主编的《公共管理》,[6]认为“行政”、“行政管理”概念有一系列缺失,“公共行政”的内容丰富得多,突出了行政的“公共性”,而“公共管理”又比“公共行政”更突出了管理的多元主体性。这种观点认为当代公共管理由公共行政发展而来是符合客观历史的事实的,但是否定行政或行政管理,过分强调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和“公共管理” 的“多元主体性”,又会淡化、削弱和消解政府行政管理在公共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则是一个大问题。

乔耀章教授提出一种看法,认为“在实践层面上”,“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之间有一个“公共行政管理”,“而公共行政管理可视为从行政管理到公共管理之间的‘中介’或过渡形态,它具有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的二重特质或属性”。[7] 据我了解,“在实践层面上”并不存在名为“公共行政管理”的这个所谓的从行政管理到公共管理的中介或过渡的形态。不过,如果要从理论逻辑层面上把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到正在建构的公共管理之间的多种公共管理模式用“公共行政管理”这个词加以抽象概括也未尝不可。很显然,作者混淆了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的东西。

上述情况表明,当前我国学者对公共管理概念的理解是相当混乱不清的,对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私人管理的关系的说明也是自相矛盾的和很难自圆其说的。这就是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界的现状。它既说明了学界对公共管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不成熟阶段,也说明学界正在积极热情地探讨公共管理这门学问的科学真理。

我认为,“公共管理学”概念在中国是一个新名词,是在规范意义上正在形成的新概念,它反映和概括的是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正在发生、成长和建构着的东西,它不像“行政管理”和“私人管理”那样是历史上已有的事实或既成事实的名词概念。我在《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管理》一文中,对西方公共管理作了历史的考察,并说明“公共管理”一词为“政治学”、“行政学”和“管理学”三大学科所使用,我把它们分别界定为“宏观公共管理”、“中观公共管理”和“微观公共管理”。[8] 这篇文章有个大缺点,就是没有界定“公共管理”概念的含义。我在《论公共管理范畴》一文中解答了这个问题。我提出:“公共管理就是指以公共权力机关为核心并有社会中介组织和公民大众参与的为实现公共利益采用各种方式和方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公共实践活动。”[9] 这个定义首先说明公共管理的主体系统由公共权力机关、社会中介组织和公民大众三部分组成,其中公共权力机关是核心(行政机关又是公共管理核心的核心),社会中介组织是纽带,公民大众参与是基础。其次,说明公共管理的客体对象是为实现公共利益而对公共领域的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最后,说明公共管理的介体工具是由公共政策等多种管理方式和方法构成的。这篇文章是我于2001年提交给在湛江召开的“首届全国公共管理理论与教学研讨会”的论文。经过5年时间的考验和检验,我发现我提出的这个“公共管理”概念的定义还是比较适合我国公共管理实践的现实及发展趋势的。陈庆云教授和他们课题组于2005年发表了一篇《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概念、视角与模式》的文章。[10] 其中,对“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是:公共管理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组成的管理体系,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与我对“公共管理”概念下的定义基本上是一样的。表明他们对公共管理概念涵义的理解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这是值得欢迎的。当然,他们比我对公共管理的理解要更深入些,又有更多新的发现。他们认为,公共管理既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以政府为中心的政府管理,也不能与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直接划等号。他们认为,从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这三大主体间关系以及主体所承担的角色、作用看,可以把公共管理分为以政府为本位,民众和非政府公共组织依附于政府的三种政府管理模式,即政策管理的集权化模式、民主化模式、社会化模式;以社会为本位,政府、民众和非政府公共组织平等合作的两种社会治理模式,即社会治理的自主化模式、多中心模式。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前三种模式为“父子关系”后两种模式则是“兄弟关系”。他们的这些看法令人感到高兴和鼓舞。不过,陈庆云教授依然坚持公共管理就是英文的public management,认为公共管理仅具有工具主义的含义,与我们中国人当前讲的public administration即宏观的和中观的公共管理还是有区别的。我认为,public administration即公共管理首先应明确大的政治方向,从宏观上和中观上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和调控。当然,它也要重视熟练地使用微观的管理工具,但是,它不能陷入工具主义和事务主义之中迷失方向。因此,他的public management工具主义式的公共管理还是值得商榷的。

二、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

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公共管理的外延比行政管理的外延大,公共管理的内涵比行政管理的内涵更丰富,但是,在当今世界各国行政管理又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和主导者,舍去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就无从谈起。

这里有必要对“行政管理学”这个概念作点说明。据我所知,“行政管理学”概念在中国的出现晚于“行政学”概念。夏书章老先生1982年1月2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可能是“文革”后最早论及“行政学”概念的一篇文章。可是,到了1984年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一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和劳动部在吉林召开了行政管理研讨会,同年底,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筹备组在京成立。这一年出版的《中国行政管理学初探》一书,正式公开提出了“行政管理学”这个名词。书中载有夏老的《关于开展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一些粗浅认识》一文,此后,夏老主编的教材大多用《行政管理学》这个书名。1985年国务院在全国一些高校设置了第一批行政管理学专业,我们西北大学也有幸名列其中。可是,一些学者对“行政管理学”这个名词一直有看法。因为英文administration的含义是“行政”和“管理”的意思,而不是“行政管理”的意思,如果把administration译为“行政管理”就会发生同义语重复的问题。另外,英文management的含义是管理,而“管理学”在西方又是一门研究私人企业管理的学问。因此,“行政管理”这个名词有混淆公共行政与私人管理之嫌。所以,当夏老1985年推出由他主编的《行政管理学》时,黄达强先生随后出版了《行政学》教材。当“行政管理学”专业在一些高校开办后,另一个“政治学——行政学”专业也在一些高校开办起来。当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成立后,另一个全国行政学研究会也成立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每年有年会,参加者包括政府官员、党校、行政院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广大人员;与此同时,全国高校每年也有一个“政治学——行政学”教学研讨会,参加人员基本上是高校教师。考察历史我们发现“行政学”这个概念比“行政管理学”这个概念更精确严密些,更学术化些,专业化程度更高些,而“行政管理学”概念比“行政学”概念的含义更明白些,更通俗易懂些,更大众化些。其实,“行政管理学”与“行政学”从根本上看并无实质性差别,它们研究的是同一个对象,即政府行政或政府管理,只不过是把“猫”加了个“咪”。因此,本文所使用的“行政管理学”与“行政学”概念是一个意思。所谓“行政管理”就是指政府为维护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制度、法律和公共政策等方式对公共领域的公共事务进行的公共行政或公共管理的公共实践活动。

从历史上看,公共管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比行政管理早得多。可以说早在人类原始社会初期就已经有了公共管理。正如恩格斯所言:“虽然当时的公共事务比今日更多,——家庭经济都是由若干个家庭按照共产制共同经营的,土地乃是全部部落的财产,仅有小小的园圃归家庭经济暂时使用,——可是丝毫没有今日这样臃肿复杂的管理机关,一切问题,都由当事人自己解决,在大数情况下,历来的习惯就把一切调整好了。”[11]( P92 ) 而行政管理只是在有了国家之后,才有的政府管理,并且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里政府行政与立法、司法是缺乏明确分工的,那时的行政管理更确切地讲是一种政治管理。真正明确地与议会立法、法院司法相区分的政府行政管理,是资产阶级建国后实行三权分立体制的产物。

从理论上考察,公共管理学又晚于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作为人类的政治实践经验和零星的理论观点,可以说在人类社会历史中俯拾即是。但是,作为科学的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人们公认(美)威尔逊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研究》是行政管理学创立的标志。而当代“公共管理”只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从西方炒起来的一个新名词,它的含义就是由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里根所倡导的“新公共管理”。当时,它在西方还只是一种实践运动,而并非一门学问,更不是一门理论学科,所以,在西方人的著作里只有“公共管理”的提法,没有“公共管理学”的提法,至今大学里也没有设这门学科。[12] 可是,当中国学者把西方人讲的“公共管理”引入中国后,事情却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中国,“公共管理学”不仅堂而皇之进入了大学课堂,而且成为MPA教育的首门核心课程。此时,人们就不能不为“公共管理学”正名了,而且人们认为“公共管理学”应当反映和概括客观历史和现实中的实际内容,应当名实相符。这样说来,“公共管理学”这个名词的发明权似乎不是外国人,而应当归属给中国人。

遵照“取实予名”和“名副其实”的古老中国逻辑学原则,我认为可以把“公共管理学”定义为:它是一门概括和探讨人类社会历史里公共事务管理的本质、规律和方法的科学知识和应用学科。这个定义可以把原始社会的公共管理、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管理、资本主义社会的行政管理、公共政策管理、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非政府公共组织管理、社区自治、全球治理和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服务、社团管理、村民自治等等各种各样的公共管理模式概括进去。

当然,这绝不是说公共管理的各种模式在公共管理里的地位就没有主次之分了。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各种公共管理模式中政府的行政管理或公共行政处于核心位置、具有基础功能、发挥着主导作用,这种地位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其他公共管理模式可以是政府行政管理或公共行政的必要补充形式,但是在现时代不可能成为取代形式。原因在于当今世界尚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阶级社会历史时期,在任何一个国家里少数人要对社会绝大多数人实行有效的统治和管理,维护社会共同体有一个起码的公共秩序和良性的运转,就不得不把政府以合法强制力为主要标志的公共行政或行政管理作为首选。同时,也只有如此,政府才能组织民众成就伟大公共事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讲:“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13]( P479 ) 可见,绝对不能脱离开政府行政管理或公共行政这个核心和主导者去讲什么公共管理。当然,展望人类社会历史的未来发展趋势,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些伟大导师们所预见的那样,随着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们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人类社会里的阶级是会消灭的。阶级消灭了,国家也就消亡了,自然政府的行政管理也就会消失。那时,取而代之的将是自由人在自由联合体里实行自治这种公共管理模式,它是原始社会的公共管理经过阶级社会的政府管理之后,人类在公共管理领域所发生的否定之否定的结果。可是,观察当今世界各国公共管理的现实,谁也无法否认政府行政管理或公共行政在公共管理里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这种地位和作用是任何一种公共管理模式无法取代的。这就是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联系及其辩证关系。

三、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在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并列的范畴,在特定情况下二者又会发生互相交叉关系或互相渗透的关系,因此,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首先,让我们考察一下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应当说,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们是人类社会两个不同领域里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者为维护公共利益对公共领域的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而私人管理是私人管理者为实现私人利益最大化对私人领域的私人事务的管理活动。先看公共管理。公共管理者如上所述,是由政府、社会中介组织和公民大众三部分组成的管理主体系统。公共领域可简称为“公域”,公共事务可简称为“公事”。(德)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主要研究了与“平民公共领域”不相同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他又把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区分为“政治公共领域”和“文学公共领域”。他认为当代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正处于由自由主义模式的政治公共领域向社会福利主义模式的公共领域结构的转型过程。[14] 我与他的观点不同。我认为,公共领域是由公共利益规范的人们之间所发生和形成的公共事务关系领域。具体地说,公共领域由公民权利领域、公共权威领域和公共权力领域三个层面自下而上形成,好像一个塔式结构。公民权利领域指公民在居住地自发地直接发生的公共生活关系的公民基层社会领域,解决公民之间发生的公共事务矛盾关系的主要规则,就是每个公民所拥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公共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依靠公共舆论实行公民社会基层自治。同时,公民通过民主参政,运用公共舆论力量自下而上监督社会中介组织和政府的公共行为,维护公民权利。公共权威领域指政党、社团等组织形成的社会中介组织领域,这些组织都是由一些有权威性影响力的领袖人物发起组织的,并且是组织成员自觉自愿参加为实现共同利益而成立的组织或社会第三部门。解决组织团体内部矛盾的主要规则和程序是团体的章程,处理团体外部矛盾的主要方式是博弈与合作。公共管理的主要特点是领袖人物的权威影响力与合作协商式的民主管理。同时, 作为社会第三部门它又起着联系基层公民社会与上层政府社会的中介作用。公共权力领域指高居于社会顶端的政府掌握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领域,这是政府的公共行政领域,其管理功能就是代表和维护公共利益,整合公共资源, 管理公共事务,其管理的主要工具是权力、制度、法律和公共政策等。政府公共管理最鲜明的特点是对社会中介组织和公民大众实施自上而下的合法的强制力。在公域里干公事维护公益的人,可以说都是政治人,他们不仅都有“权”的身份特点, 而且都和公共生活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任何一个人的一生都不能不与“公”字发生关系,人天生都是被公共管理者和公共管理者。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讲的“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句话是对的。

我们再来看看私人管理。私人管理的主体是个人和私人组织。私人领域一般简称为“私域”,由个人的私生活领域、家庭生活领域、私人企业活动领域和商品交易市场领域四个平行的不断放大的圆圈层形成。私人管理的对象是私人的事务,一般简称为“私事”。私人管理的目的、实质和原则集中为一条,就是实现私人利益最大化,西方人把善于按这个原则办事的人称之为“理性经济人”。私人管理主要依靠的是感情、道德、私人关系和合同制约。私人管理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私域、私事 、私利,集中到一点就是一个“私”字。

概括起来看,公共管理的最大特色可以概括为一个“公”字,私人管理的最大特色就是一个“私”字,这就是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最高本质和最大原则的区别,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分清公、私管理的不同界限,不能把公、私管理混为一谈。

其次,让我们看看公共管理是如何渗入私人管理的。从历史上考察,人类社会的公共管理先于私人管理出现。在人类的原始氏族社会里人与人相互依赖,甚至人与自然也是一个统一体。正如列宁所说:“在人面前是自然现象之网。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区分开来。”[15](P90) 因此,那个时代的人只知有 “公”,不知“私”为何物,所以,那个时代也只有公共管理,不存在私人管理。私人管理是人类历史进入到阶级社会的产物。自从人类个体的物质生产能力出现了剩余但又不能满足全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时候,私有财产、私有制和私有观念才产生了。此时人类一分为二,少数人成为剥削阶级和压迫阶级,多数人成为被剥削阶级和被压迫阶级,只是到了这个时期私人才开始关心私利对自己的私事进行私人管理。真正成熟发达的私人管理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作为一门科学知识和管理学科则是以(美)泰罗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为创立标志的。这时候的私人管理在私人家庭生活里出现了“家政”服务;在私人企业管理里出现了委托人和经理人的不同角色。由于私人企业管理的规模越来越大,私事里面也有了公事需要管理,于是经理人也就扮演起企业“行政总裁”的角色,私人企业里也设立了所谓的公共关系部,还有了专门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公关先生和公关小姐。看来,私人管理是很善于向公共管理学习的。往后私人管理发展很快,甚至比公共管理还发达,成熟的《管理学》理论竟成了私人企业管理的代名词。可见,私人管理和公共管理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最后,让我们再看看私人管理是如何进入公共管理的。在现实社会里任何一个人都具有二重性身份,一方面他是私人,要生存发展,有私事,要谋取私人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他又是公人,不可能脱离开公共生活而生存发展,因此,他又得干些公事(政府官员更是以担任公职干公事执行公务的公共行政管理为专职),维护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共同体的公共秩序和良性运转。人的这种二重性身份决定了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很容易发生互相交叉关系或互相渗透关系。既然私人管理可以学习公共管理,那么,公共管理有什么不能向私人管理学习的呢?上世纪80年代在英美兴起的“新公共管理”,其实质就是公共管理学习和引入私人管理的结果。(美) 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著的《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论述了十个方面的政府改革:第一,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第二,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第三,竞争性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第四,有使命感的政府,改变照章办事的组织;第五,讲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第六,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第七,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第八,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第九,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第十,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16]可以说,这是对新公共管理的内容特征比较全面的概括。私人管理的许多优点确实是值得公共管理学习和借鉴的,这对于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很有价值。但是,我们不能在根本点上忘记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不同本质和原则区别,至少在以下几点上私人管理是公共管理不能搬用的。第一,私人管理以私人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最高本质和最大原则,必然反对和损害公共利益,因此,公共管理必须干涉和限制私人利益泛滥。第二,私人管理者为谋私利往往不择手段向公共管理者进行各种方式的行贿,而公共管理者很容易因受贿而蜕化成为腐败分子,所以,公共管理者不能不预防私人管理者用裹着糖衣的“炮弹”发动的进攻。第三,私人管理是个人权威至上,独裁专制,与公共管理的民主管理本性和公平价值取向是相对立的,值得公共管理警惕。第四,私人管理的随意性很大,合同、制度往往会变成一张废纸;而公共管理则必须把制度管理作为最基础的管理方式,否则,社会生活就会乱作一团,无公共秩序可言。第五,私人管理的最大活动领域是自由市场,崇拜自发性、盲目性,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和社会两极分化,因此,作为公共管理的最高代表者的政府必须运用公共权力、法律和公共政策对私人市场活动进行适当的干预和必要的宏观调控。第六,新公共管理混淆了公、私管理,淡化、削弱乃至消解着政府公共管理,是十分危险的,是不可能持久的。尽管公共管理应当向私人管理学习和借鉴许多优良的管理方法、管理方式和管理经验,但是二者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领域里的为了不同的目的的性质根本不同的对不同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公与私的界限必须分明。这就是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应有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夏书章. 必须着力切实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J] . 中国行政管理,2005,(5).

[2]陈振明. 什么是公共管理(学)——相关概念辨析 [J]. 中国行政管理,2001,(2).

[3]张成福.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 [J]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1); 张成福等.公共管理学 [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陈庆云. 公共管理基本模式初探 [J] . 中国行政管理, 2000,(5).

[5]张康之等. 公共行政学 [M] .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公共管理导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6]汪玉凯主编. 公共管理 [M] .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7]乔耀章. 公共管理体系与公共道德体系初探 [J] . 学术研究,2005,(7).

[8]周树志. 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管理 [J] . 中国行政管理,2001,(2).

[9]周树志. 论公共管理范畴 [J] . 西北大学学报,2002,(5).

[10]陈庆云等.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概念视角与模式 [J] . 中国行政管理,2005,(3).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张梦中. 论公共行政学的起源与范式转变 [J] . 中国行政管理,2001,(7).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4]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M] . 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5]列宁. 哲学笔记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6]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 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 . 周敦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

责任编辑:柏 桐

作者:周树志

第二篇:管理学的双子星:工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商科类专业一直以来都是高考报考的热门。除了大家非常熟悉的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两个最为接近的专业也受到了廣泛的关注,它们都比较偏重管理,下面就让笔者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两个专业吧。

工商管理重在广度

即使大家对工商管理这个本科专业不甚了解,也一定听说过“MBA”。MBA的中文意思是工商管理硕士,它培养能够胜任企业管理工作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管理人才。当今MBA项目的流行一方面体现了专业管理知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体现了企业对于拥有专业管理知识的人才的需求量巨大。MBA是针对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士开设的,而在大学本科阶段就有这样一个叫作工商管理的专业。

由于企业的管理需要内外兼顾、面面俱到,因此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可以这么说,工商管理是所有商科类专业中最包罗万象的专业。它以教授企业管理知识为主,同时涵盖其他商科类专业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知识。基础课程包括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等。此外,该专业对学生的数理知识和信息技术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还会开设高等数学、统计学、计算机应用等相关必修课程。所以,如果想要涉猎广泛,就读工商管理专业绝对是第一选择。从工商管理专业走出来的学生,基本都是上知如何分析宏观经济走势,下知怎样科学管理员工,外知如何实现企业国际化,内知怎样评估财务指标的人才。

但是毕竟课程有限,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像经济学或者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那样会对某一具体领域的知识有持续而深入的学习,相对来说,该专业的学生对其他商科类专业知识的学习广而不精。工商管理专业更像一个平台,提供广泛的知识储备和信息库,将学生领进商学的大门。当然,在倡导培养学生多元发展和自主学习的教育大背景下,学生是可以根据个人兴趣来选择学习的侧重点的。比如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对会计学很感兴趣,就可以通过选修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来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工商管理专业同企业结合得十分紧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在课堂学习中,列举商业案例或者直接就某一案例进行分析的教学方法比较普遍,这使得抽象的知识能够具体化,所以学习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小组展示也多以分析具体的企业和商业事件为主。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因此,该专业的老师多会组织学生们去参观当地的知名企业,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企业的氛围和文化,也会邀请企业家和专家到学校来做讲座,和学生们进行交流,给学生们分享管理经验,这些都是很难得的机会。

保研、考研、出国、就业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四种基本发展方向,其中保研和考研的情况依学校而定。有不少工商管理专业的同学本科毕业后会选择留学深造,一部分同学选择继续修读管理学专业,另一部分同学则转学经济学、商业分析、金融学等专业,可见选择余地还是很大的。本科毕业后也可以直接就业,就业渠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一是各级政府、企业的管理部门;二是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类型的咨询服务企业;三是银行、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

人力资源管理重在深度

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HR”这个单词吧,HR即人力资源,也代指企业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近十年来,随着各企业对人力资本越发重视,人力资源部门不断扩张,企业对于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十分缺乏。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中国还是一个年轻的专业,大多数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规模相对较小,但是这个小而精的专业仍受到了不少学生的青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主要围绕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中的规划、招聘、培训、薪酬、绩效、劳动关系等六大模块展开,代表性课程有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绩效与薪酬管理等。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学科,所学知识或多或少会涉及心理学,部分院校也会专门开设管理心理学这门课程。此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学习经济学、财务管理、信息技术、劳动法等领域的知识,以拓宽知识面,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人力资源管理。

不少同学受职场类电视剧的影响,萌生了成为雷厉风行的外企HR的职业梦想,所以选择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还有一部分同学本身就喜欢与人交往,或是对人际交往、心理学方面比较有兴趣,觉得自己适合学习这个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组织管理,因此总体来说该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性的思维。对于擅长沟通并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多和人打交道的同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可谓是不二之选了。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课上,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有模拟应聘者与HR就薪资问题进行谈判的角色扮演,有心理学的小实验,有资深HR走进课堂的经验分享。大多数高校的人力资源专业规模相对较小,班级人数不太多,且女生占多数。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较为乐观,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专业对口性强。在企业工作的话,可从事规划、招聘、培训、薪酬、绩效、劳动关系六大模块中的任一模块工作。也有在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毕业生。在出国留学的同学中,以赴英国攻读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学位的同学居多。

工商管理VS人力资源管理

工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同属管理学大类,是两个很相似的专业,相对于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来说,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没有那么高,知识更偏向于感性一些。但是因为都关乎企业管理,所以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其中工商管理专业对学生的统计学要求稍微高一些。

工商管理专业在国内发展得比较成熟,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该专业,以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最为知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时间短,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少一些,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为代表。

在不同的高校里,这两个专业的紧密程度有所不同。例如南京大学的这两个专业虽然开设在不同的系里,但是两个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基本相同,且合并班级授课,只是选修课有所不同;南京师范大学的这两个专业课程差异较大;中国人民大学的情况比较特殊,工商管理专业开设在商学院下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则开设在劳动人事学院下面。在专业名称上,有的高校会把工商管理称作“企业管理”,有的高校会把人力资源管理称作“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每所高校的情况有所不同,建议大家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访问相关高校的官网,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

工商管理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广义的工商管理包含了人力资源管理。就本科专业而言,工商管理专业知识覆盖面广,学生也会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课程,但学得不深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则是要求学生专门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所以在这两个专业的选择问题上,答案就很明晰了:如果追求学习的广度并具有融会贯通的能力的话,那就选择工商管理专业;如果追求学习的深度、志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话,那就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这里有个小建议,如果在众多商科类专业间犹豫不决、犯了选择困难症的话,不妨选择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先广泛地涉猎,再确定具体的方向,在读研或者就业时改变方向。

按照目前的趋势,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大类招生,以经济管理类(或分为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类)的名录对商科类专业进行统一招生,一般在学生们大二时才会细分到具体的商科类专业。

后记

某一天,工商管理专业的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了企业的组织架构图:“你们看,基本上所有的部门都有对应的专业。比如,研发部门对应理工科专业,财务部门对应会计学专业,人力资源部门对应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营销部门对应市场营销专业……可是咱们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该去哪个部门呢?”班上的同学都笑出了声,有人指着组织架构图上中端和顶端的位置,意思是该去中高层所在的管理部门。事实是,刚毕业进入企业的职场“菜鸟”是不可能直接进入管理层工作的,尤其是只有本科学历的话。这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另一尴尬之处,即毕业后很难找到對应的岗位,所以多数同学选择继续求学,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也有一部分同学转换了就业方向。工商管理专业的优势在于学得广,劣势就在于学得广而带来的不精和就业不能精确匹配。但如果能好好利用资源,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下是可以成为复合型人才的。这把双刃剑该如何利用好,主要取决于个人。

作者:曾楚涵

第三篇:企业财务管理中传统管理与柔性管理的对比

摘 要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传统刚性财务管理与之相辅相成,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近年来,柔性管理模式逐渐得到企业的青睐和认可。本文简要地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传统管理和柔性管理做出对比。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 传统管理 柔性管理 对比

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经济在逐年迅速地发展。在这样一个逐步走向经济大国的国家里,要成为一个有前途的企业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对于企业自身的管理要求有着极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更是重要。无论是多大的企业,多大的集团,如果不能与时俱进,适时地创新自身的管理模式的话,最终的结局就只能是被社会的洪流所淹没。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一种是传统的刚性管理方式,另一种则是柔性的管理方式。这两种管理方式虽有着相同的目标——管理好企业的财务活动,但在价值取向上却截然不同。

在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与之相因应的传统财务管理是一种相对比较硬性化的管理方式。管理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而且管的是钱。在传统管理模式里,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大多情况下是与会计弄混的。计算产品生产的成本,预算,收益,每月或每年的收入支出,将一切的开始跟结果都提前算清楚,一切按程序走,按计划管理,容不下半点转圜余地。而且,传统的管理模式更加注重的是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在组织管理上更是要从上到下一级级地分级管理,因而许多信息也是必须从上到下一层层往下传的。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是一种硬性的控制性管理方式。它本身忽视了管理者本人,只要求管理者成为管理金钱的工具,导致企业员工无法充分施展才能,束缚了创新能力,体现不出自身的尊严和价值,进而对管理工作逐渐失去积极性,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效益。

二、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阐释

如果说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与计划经济相辅相成相适应的话,到了21世纪的今天,其劣势则越发明显。以房地产行业为例,在前几年房地产市场兴旺的时候,开放商大多采取积极的财务策略,尽可能把资金投放在项目开发上,可是随着国家近年来的逐步调控,房市降温,开发商资金套牢,其财务管理策略如果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走势、政府调控,那么势必影响房地产企业的运营状况——现实是现在确实不少开发商资金被套牢。

强行控制的计划型管理模式让企业的资金僵化,企业失去了对市场变化着的不稳定因素即时的应变,跟不上市场的实际需求,影响了企业的前进。如果一个企业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仍然沿用这种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财务管理方式的话,那么它将迅速地被社会所淘汰。

三、两种管理模式的区别分析

相对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柔性的财务管理方式显得更加适应时代的进展。与传统的管理方式所不同的,柔性的管理方式倡导的是管理“人”而不是管理钱的的一种人本思想。所谓柔性管理,就是企业资本运动、财务活动存在着变数,具有不确定性,针对企业财务活动中环境的变化及由环境引起的不确定性,企业动态地实施财务管理,即企业柔性财务管理。

再以房地产行业的财务管理为例,我们可以比较直观的了解到柔性财务管理和传统财务管理的区别。

(一)自主权归属。如果是传统的财务管理,房地产行业的财务人员绝对没有自主权,他们所要做的不过是按照高层的决策意图制订并实施财务计划,通常是自上而下、一层压一层地传达、执行。但在柔性惯性环境中,尽管服从战略需求也是必须的,但财务人员会有一定的自主权,并不一定完全按既定的财务框架开展工作,而且也不一定有现成的框架。例如,某些企业实行的是放羊式管理,没有严格的预算框架,企业把如何使用资金的权利采取信托责任的形式交托给一线负责人,给予充分的财务自主权,但同时也树立榜样、督促落后,做好审核工作,让所有人都知道企业的财务战略的大方向,自觉地往那个方向走。

(二)成本与市场主导权。传统的财务管理关注的是如何节省成本,柔性管理却以市场为尊。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不需要面临复杂的市场变幻,而且竞争也不激烈,节省就是盈利;但是在当代,一味追求节约成本不一定能杀出一条血路,关键还得对市场的胃口。比如,碧桂园专注于别墅建设数十年,其投入比建设一般套房、居室要多得多,但是却依然能引领风骚,主要就是其采取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和财务战略,成功抢占高端市场和休闲度假市场。柔性管理模式下的财务管理人员可以不持家有道,但一定懂得迎合市场,只有采取正确的市场战略和财务战略,企业才能放长线钓大鱼,只追求眼前的芝麻,很可能就扔掉了未来的西瓜。

(三)能动性不同。传统财务管理强调彻底的服从和规范的执行,巴不得财务人员就是用最好的零件制造出来的同一批次优秀机器,柔性管理则主张灵活性和财务管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A房产企业采取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话,他们已经制定好了一年的财务预算甚至数年的财务战略,那么不管政府出台什么限购令、限价令,只怕既定的政策方针也会实施执行下去;但在柔性管理情况下,企业显然没那么笨,财务管理人也显然没那么被动,他们会主动留意市场变幻、政策走向,及时向企业汇报反映情况,好及时调整财务策略,比如暂时不投入太多建设资金,增强资金流通率等。

此外,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管理的目的就是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强调财务制度的稳定、连续、有序,属于纠错管理,很少出错但几乎一成不变;柔性管理模式下,管理的目的是不断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创新,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共同应对善变的市场,毕竟,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靠几个企业高层去盯着市场,总不如员工也积极参与来得高效。新陈代谢、优胜劣汰不但是自然界的不二法则,也是市场的不二法则,越是环境多变,越要鼓励多样性,在自然界的环境变迁中,多样性能使物种的存活率提升,市场中的企业亦然。

四、结语

与各自管理模式对应,所需要的人才也有区别。在传统条件下,企业可能更喜欢沉稳、踏实、细腻、一丝不苟的财务人员,简单来说是听话、不出错;在柔性管理模式中,基本的财务从业素质当然不可或缺,但是也有新的要求,比如不断学习、适应市场变化、具有创新精神,不光知道怎么做也会想自己该做什么。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是,传统管理模式将人异化成机器,柔性管理模式则是要把人解放出来,把人的主观能动性释放出来。

尽管柔性管理模式仍在探索阶段,还存在战略上、体制上、人才培养上的诸多问题,但新事物必定是要取代旧事物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的持续繁荣,现代企业已经融入并且很难跳离市场这个大环境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财务管理的局限将越发明显,广大企业必须未雨绸缪、占得先机,及早转变为柔性财务管理模式,在未来的市场长才更可能屹立不倒、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刘光进.试论新时期企业的财务柔性管理.中国总会计师.2010(7):93-94.

[2]田利军,崔志娟.基于柔性化视角的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0(28):102-103.

[3]王娟.不确定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柔性管理分析.价值工程.2011.30(24):123.

[4]刘艳.对高新技术企业R&D财务管理柔性的思考.中国商界.上半月.2011(12):93.

[5]孙洁琪.浅析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柔性化.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09X):100.

作者:李少辉

第四篇:管理层运用管理会计方法进行管理的设想

【摘要】管理会计的成本习性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分析、货币时间价值分析等基本方法应用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货币最敏感问题的认识和掌握心态,体现着管理者对社会的积极或者消极的作用,关系到充分就业、市场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等等。这不仅是会计工作人员的能力表现和管理者管理水平素质的反映,更是各级政府充分发挥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职能的体现,因此需要在企业在社会宣传和应用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和理念。

【关键词】管理会计;货币时间价值;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管理者如何接受和运用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效应。

一、管理层运用管理会计基本方法进行管理的意义

(一)管理者货币时间价值分析和运用的意义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价值量的差额。它反映的是由于时间因素的作用而使现在的一笔资金高于将来某个时期的同等数量的资金的差额或者资金随时间推延所具有的增值能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消耗社会资源,现有的社会资源构成现存社会财富,由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又能够带来更多社会产品,所以现在物品的效用要高于未来物品的效用。管理者将贴现法的现值法、净现值法、获利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等方法进行演算权衡,决定企业将来的发展。货币时间价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涉及到企业的投资决策,甚至对各级政府投资决策都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管理者运用变动成本法分析和运用的意义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其中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如企业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不随产量的变化而(使总成本)变化的成本。如果管理者真正地发挥基本职工的积极性,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特别重视固定成本的控制,在获取收入后,必须首先弥补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再考虑固定成本的补偿,此是管理者人性化、持续性的管理理念。

(三)管理者运用“本-量-利”分析法的意义

量本利分析法是通过分析生产成本、销售利润和产品数量这三者的关系,掌握盈亏变化的规律,指导出企业选择能够以最小的成本生产最多产品并可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经营方案。增加销售量是关键的手段,促销是永恒的话题和务实行动。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运用的根本是保护投资者利益,达到此目的的关键是销售量。销售量决定着本和利,这是管理者分析运用本量利的实质。

二、管理层运用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

(一)国家政府的法规制度的引导是影响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应用的主要原因

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实施。上市公司等企业实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是实现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管理会计没有审计的鉴证、证明,没有证监会等的监督,国家各个部门没有规定,是可进行也可不进行的内容,管理者对其重视程度自然降低甚至忽略。

(二)房地产交易改变管理者的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影响可持续发展

近十几年房地产建设速度奇迹般的发展,价格急剧上升,占地拆迁使人们一夜巨富,净现值吸引着人们,满足着人们对金钱的欲望,土地的未来意义及终值意义被忽略或者无可奈何。各种媒体报道购买房屋分期付款的人们对此的质疑和看法很少,似乎购买者均认可合同签署的月供金额。这是在利用人们对货币时间价值认识不足而愚弄人们,因此影响了货币时间价值的正确理解、应用。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期限,居住用地是70年,工业用地50年,商业用地40年,综合用地50年,而房屋的使用寿命通常长于这个年限。假若利润率为10%,之间没有通货膨胀及风险变化,则50年后的1元值现在0.0085元。人们可能不清楚这具体数字,但明白将来的钱越来越不如现在的钱,于是人们竭尽全力获取最大的收益,企业家利用现有的资源为自己的私利和家人积蓄财富,特别是个别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及治理层利用国家资产,也就是纳税人的义务堂而皇之争取个人财富最大化,破坏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管理者漠视变动成本法,工资差距拉大,形成潜在社会矛盾

变动成本法关系到产品直接生产者的利益、心理、情绪,导致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的企业产品生产者的工资无论计时工资还是计件工资开始形成时就低,业务量增加,工人的工资不一定增加,不尊重劳动者的货币时间价值。有报道称国企的领导与普通职工收入差距太大。工资为10∶1;奖金为100∶1。个别管理者无视固定成本的固定性,管理费用增加。一些管理者讲排场浪费,甚至贪污腐败。一些管理者没有变动成本法控制固定成本的意识,肆意蹂躏管理会计的理论,生产者与管理者收入差距拉大,不利于企业发展,更不利于社会和谐。

(四)不重视“量”的重要性,增加企业运行负担

本量利分析法要求确定盈亏临界点,是进行本量利分析的关键。在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不变、保证产品质量价值的情况下,只要增加一个销售量,便有一个销售产品的利润出现,销售量越大,企业实现的利润便越多。现实中一般企业是重视销售量的,而有些企业不重视销售量,只重视业绩、重视个人收益、重视企业规模,使企业无法持续经营,如原来的“五谷道场”,以“拒绝油炸、保住健康”而闻名全国,从2004年设立到2006年家喻户晓,再到2008年申请破产,由兴到衰仅仅几年时间。五谷道场衰败原因归因于三点:一是原材料涨价,方便面行业整体效益下降;二是公司前期费用和广告宣传投入过大,造成公司全面亏损;三是随之而来的集中诉讼和负面报道,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管理者的失误和不道德确实影响企业的发展。

作者:张琰

第五篇:学校管理中的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

学校管理指学校自身的内部管理,学校管理的指导思想、组织机构、活动内容和方式等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因此不同地区的学校管理有不同的特点。然而,学校管理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联系密切,学校管理工作又须遵循教育与管理的客观规律。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是近年来国家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面对科技革命、知识激增、经济竞争日益激化的现代社会所提出的种种挑战,都把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当务之急。学校管理体制正由传统自上而下型向自下而上型发展;管理类型由单极向多极状态发展,鉴于我国目前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及国外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笔者认为以科学管理理论与人本管理理论相结合较为合理。因为管理离不开用人,为什么用人?用人是为了治事,即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组织目标。如何才能治好事?关键在于用人。管理活动就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来进行的达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

科学管理理论是由弗雷得里克·W·泰勒首先提出的,他认为科学管理的目的和中心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在教学管理理念中,我们就可以把其理解成为科学的教学管理的目的和中心在于提高学习效率。人本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梅奥,他认为:人除了要求获得劳动收入以外,还希望获得安定、友谊和归属感,并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说法,非正式组织以感情逻辑作为价值标准,妥善对待非正式组织有助于提高劳动效率。作为新型的组织领导者,其能力主要表现在通过提高组织成员的满足度来激励人的“士气”,以提高组织效率。这种观点也适用于教育管理。一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希望得到快乐、友谊和成就感;二是友善对待学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三是在学习过程中时刻激励学生的“士气”,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的特点是:着重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而未给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以足够的重视。而人本管理理论则对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尽管两种管理理论有所差别,但是彼此相辅相成,如若结合起来运用于教育管理中,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成效。

一、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重机构、重权力、重章法而不重视人

学校科学管理,其特征是以规范化、制度化、模式化为衡量标准的管理。其操作的要求主要体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个方面都有整套的科学规范的制度和程序。在这种管理方式下,部门职能、岗位职责、行为准则、运作程序都实现规范化;信息传递、各项工作实现程序化;人才、资金、物资、时间等资源的利用实现科学化。达到最大限度地束缚和指引人们去创造价值,从而实现管理目的。但我们也不难发现,重机构、重权力、重章法而不重视人,是当前学校管理中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这种学校管理模式有明显的优势,如比较注重管理的科学化,强调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进行指导,强调制定完善、严密的规章制度,强调对教师的控制、监督,强调“服从性”、“计划性”、“统一性”,强调定量评价,将理性作为学校的全部本质属性。在以权力与服从为主要管理方式的学校管理理论中,搞得学校没有特色,教师没有特点,学生没有特长。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学生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个性”,“自我实现”的倾向正在迅速扩展,因而也越来越难控制。由于教师得不到精神上的尊重,工作中只能是被动的服从,难以发挥主人翁的作用,也不可能真正发挥出创造性。这种管理的现状显然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学校教育呼唤人本精神的回归

笔者曾从一本杂志上看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中国人到瑞士去旅游,偶遇抢匪抢劫银行事件。抢匪得逞后跨上摩托车疾驰而逃。恰逢此时警察已到现场,看着抢匪远去的背影,他们并没有穷追猛赶。这个中国人不解地问他们为什么不去追赶,他得到的回答是:“此时他们急于逃脱,车速飞快,如果我们此时追赶的话,务必给他们带来伤害。虽然他们现在是逃犯,我们也应该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由此可见,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再来看全球三大旅游公司之一罗森帕斯旅游公司,它以重视员工的人性化管理而著称,提出“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的新原则。该公司认为,对员工生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公司,因为公司既给员工带来快乐也可以给员工带来沮丧甚至恐惧。当员工把糟糕的情绪带回家时,就会造成家庭不和,这种家庭矛盾又会进一步恶化他的情绪。第二天员工又把这种恶劣情绪带回公司,最后不可避免地要发泄到顾客身上或员工之间。因此,与其把顾客当作上帝,不如把员工当作上帝,即员工第一。只有公司把员工当作上帝,员工才能把顾客当作上帝。

上述两者都是重视人的例子,这种重视人文因素的做法,放到管理中,正体现着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人本管理。这种人本主义管理模式引用到教育中,可以简单地用一句话概括:教师是人;学生是人。我们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时应当树立的一种教育管理哲学理念: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

二、学校科学管理措施

首先,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因此,学校管理应该以“教师第一”,在“以人为本”中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这是学校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理念。从学校管理理论来讲,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固然存在着哲学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从而体现为领导和服从的关系,但也绝不是老板与下属的关系。由于学校管理系统的目的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使得学校管理系统内的所有个体都具有管理他人、被管理和自我管理三种状态。在管理过程的意义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活动、相互影响、协调一致,表现为强烈的双边依赖性。教师具有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身份,但教师们有较强的自主性倾向,因此,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更应凸现其管理者的身份,体现出他们是学校的“主人”。所以,树立“教师为本”的思想,其实质就是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更完善的发展。使其在学校事务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一方面可以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现任感,激发其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增强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增强认同,使全体教职工对学校的管理更具信任感和归属感,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个职工明确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的發展是密切相关的,提高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

其次,营造一个互相尊重的环境。马克思曾经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营造一个互相尊重的环境,这是充分发挥学校人本主义观念作用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人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在群体的影响下进行的。群体作为社会心理的主体,具有社会促进效应、凝聚性、模仿和暗示性、人际关系、心理氛围、合作与竞争、个人在群体中的身份和地位对他的影响等作用。它对人行为的影响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营造一个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氛围,这对于主体意识较突出的教师们,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士为知己者死”这充分体现了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心理力量是何其强大。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满足教职工的合理需要,做到关心每一个人,关注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奉献。如事业上的需要、生活上的需要、情感上的需要等,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人们心情舒畅,相互发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主动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也让教师了解领导的内心世界,彼此沟通理解成为知音。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环境。这样一来,教师们就可以怀着一种快乐的心态为学校工作,从上而下的成员都做到自己管好自己,实现学校的自动化管理。

再次,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学校人本主义管理模式的保障体系,是一种软管理,强调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注重对学校文化、心理氛围、人际关系的研究,强调对人的重视,强调管理的“感情投资”,信奉“管理要管人,管人要管心”,等等。在现实中,一直令人们困惑的问题是,相同的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用在不同的地方会有明显不同的效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实现发展的摇篮。”学校的管理文化包括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因素,其核心是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学校管理文化揭示了学校管理中最隐蔽最深层的因素,反映了学校成员的整体精神、共同的价值标准,对于增强学校内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保证学校行为的合理性,推动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建立起学校的管理文化,学校管理改革与发展就只能在一种较低的层次徘徊。

著名学者马尔库塞认为:“观念和文化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變世界的。因此,在学校改革中充满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等人文精神,营造团结、和谐、奉献、进取的工作氛围,建立起宽松、高洁、清新、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让学校具有浓重的文化气息,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学校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

这就是为什么在书本上的管理方法在实践中应用的效果却不一定好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教育部分的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所致。小到学校,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文化底蕴。这种发展趋势,其实是人文因素作用越来越突出的一个趋向。

最后,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包含四个递进的层次:把学生当人看;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把学生看成独立发展的人;把学生看成平等的人。管理者把教师当人看是教师把学生当人看的前提。因为“绅士风度”更多的是在成就感和自信感的基础上产生的。

三、科学管理、人本管理相互补充

科学管理理论因素,如定量指标、规章制度等,对人行为的影响是以服从和奖惩等为基础的,方式直接但效果短暂,而且缺乏灵活性和创造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理性代替人性,极易使被管理者产生逆反心理。此外,在运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来自主观及其以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这就需要教育主体主动地调节自身状态,运用人本主义理论,排除内外干扰,使其发展方向不偏不倚地符合既定目标。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技术过程或制度安排,而且是和社会文化、人的精神密切相关的;管理的根本因素是人。因此,应当以人为核心,发掘出一种新的以活生生的人为重点的、带有感情色彩的管理模式来取代传统的纯理性模式;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应当重视对情感、宗旨、信念、价值标准、行为标准等“软”因素的长期培育,从而增强凝聚力和竞争力。人本主义理论的提出,弥补了科学管理理论的不足,对发挥人的积极性,开发人的潜能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人本主义关于人性的假设,不仅超越了早期管理理论的“经济人”阶段,而且超越了行为学派的“社会人”阶段,从而推进到“文化人”阶段。人本主义同时也是对日益精密的定量管理模式与决策主义的质疑,它把管理的重心拉回到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及社会心理的管理效果的作用上来,使人本管理成为新的发展潮流。

学校管理的实践也表明,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没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学校的管理是不完善的管理,但学校管理仅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合理的组织结构等也并非就能提高管理效率。在学校教育中很有必要和有责任改变这种“物化”现象,而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对学校管理重新定位,寻求管理上的突破。用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进行管理,形成学校的管理文化是学校管理的新发展。

学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民主意识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人本管理理论作用将越来越明显。但是,人本管理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它在管理中注重人的因素,但同时也存在着忽视甚至排斥科学管理的倾向。因此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应该将科学管理理论与非科学管理理论结合起来。可以说,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理论的相互融合,将是新时期学校管理科学发展的主题。

学校在运作过程中会存在许多问题,事实上,我们的大部分学校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经验管理阶段,这就犹如只有一条崎岖的山间公路,一些通晓先进管理理论的专家学者却对我们说,世界上最好的车是跑车,你买吧!学校真就把跑车给买回来了,结果一上路,跑车不但跑不快,还把底盘给刮坏了。其实,此时我们的学校只需要吉普车、越野车就可以了,既跑得快又省钱。最先进的东西不一定适用,而只有适用才是最好的。的确,我们谁都希望“更快、更高、更好”,谁都希望“走捷径,抄近路”,但我们不能违背学校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管理上没有“捷径”,没有“轰轰烈烈”,它更需要的是科学、客观、理性,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纤夫们从不好高骛远,他们总是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地,就走完了千里的路程”,从“无为”到“有为”。

总之,管理是应讲究艺术的,对学校的管理如此,对人的管理也是如此,作为新时代的管理者和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这一点。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校一步步走向成熟,才能为学生、为国家创造出美好灿烂的明天。

(作者单位:江西芦溪县芦溪镇中学)

作者:欧阳望萍

上一篇:行政许可论文下一篇:汉语文学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