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抒情散文阅读训练

2022-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叙事抒情散文阅读训练

例谈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散文的阅读相比较其他文体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由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所决定的,散文的美在于其体现出的审美趣味具有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这会使得教师无法形象化地告知学生应如何理解散文。同时,学生自身审美能力的缺失,导致学生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会产生审美障碍,制约了学生对散文的深度理解。本文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浅谈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一、通过群文对比,提高思维素养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提升,一部分阅读教学模式逐渐兴起,群文阅读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群文阅读是以某一个专项议题为内容,选择一组而非一个结构文本进行学习,并在一定时间内以集体建构的方式对议题内容进行多元化理解。而在散文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利用群文阅读的模式开展教学,通过以一篇带动多篇的方式,对单篇散文教学的局限性进行突破,使学生对散文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以此有效提升学生散文阅读的效率和品质,并对学生的思维意识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

以《济南的冬天》为例,为加深学生对本篇散文的理解,教师可以选用相关描写景色的散文组成群文阅读,使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对散文内容进行理解,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可以选择老舍的几篇文章,以及其他作者描写冬天的文章组成群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的文章,对本文的内容进行对比性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素养。教师可以以群文阅读为依据,为学生设计综合性的阅读问题,开展教学,一个高质量的阅读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而一组高质量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群文内容进行整体性理解。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入的模式,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使学生的阅读更具针对性。

比如,教师可以选择朱自清的《冬天》,普希金的诗篇《冬天的早晨》《冬天的夜晚》《冬天的道路》,以及老舍的散文《林海》,或者通过老舍的小说体会老舍对景色的描写。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阅读之前,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如此会使学生的阅读更具针对性,提高群文阅读效果。在具体开展散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上述群文进行阅读,并让学生分析每篇文章的相同点和差异点,使学生感受不同作者对不同国家冬天的描写。此外,也可以使学生在品读老舍的不同文章中,体会老舍的不同思想,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会对不同的语言内容进行分析,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情怀,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列出表格,将每篇写景抒情散文的内容进行对比,包括写作年份、文章作者、景色描写内容、使用何种修辞手法,使学生在分析群文内容的基础上,从多元视角分析与阅读单篇课文内容不一样的情感体会,使学生的情感内涵更具丰富性和层次性。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群文阅读已经成为新的教学常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了扩展,也培养了学生的比较式和贯通式思维能力。

二、通过语言运用,激发情感意识

当代教育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曾说过:“很多人对思想情感和文字的关系并不了解,认为将文章中的几个字进行改动,目的不过是让文字读起来顺畅些,实则不然,哪怕动一个字,都会使文章的形式和内容发生较大变化,这是动了文章的思想情感。”语言是作者与读者进行沟通的方式,对文字温度的揣摩,就是对作者思想情感进行斟酌的过程,而对语言进行品味的过程实则也是提高读者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因此,这也提醒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散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严谨的作风。

任何一种阅读教学的开展,都需要进入文本,也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进入文本,以此达到穿越时空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的目的。对语言进行品味是有章法可寻的,比如,替换法、删减法、对比法、互渗法都是较为有效的鉴赏方法,教师可以利用上述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散文阅读。

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提起冬天人们通常会想到寒风凛冽、北风刺骨,但老舍却在文章中突出了冬日的晴朗和温暖,并将笔下的人、城、水、山与这温暖和晴朗进行关联,进而使读者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冬天。对学生开展语言教学,不仅是对学生的阅读技能进行培养,同时也需要使学生感受到一种人文的熏陶与情感的碰撞。在学生阅读《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进行体会。正是因为老舍在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才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济南的冬天如此的动人娇媚。作者将济南比作摇篮里的孩子,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梦幻的、明媚的、恬静的世界。同时,作者又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空灵水晶图。泉城是济南的别称,而济南也有户户插柳、家家听泉的说法。作者在文章中,也对济南的泉水进行了描述,以冬日的流水对济南冬天的温暖进行表达,这种表达方式虽然只字不提济南冬天的温暖,但却让人处处感受到温暖。作者描写了济南冬天的水非但不会冻成冰,反而会冒出腾腾的热气,而这也运用语言凸显了作者对济南泉水的感情,将泉水刻画得有感情、有生命色彩,体现出济南冬天的温暖。此外,作者并没有在这里停止描写,而是开启了一个更有深度的刻画,对另外一个更为宽广的世界进行描写,将水与天进行了统一描写,作者表示蓝汪汪的天与清凌凌的水好似浑然天成,并将其形容为蓝水晶,这也达到了以水至天的总体描写,将济南的冬天进行了全面性概括,也达到了与开篇首段相呼应的效果。

三、通过实践理解,确保传承文化

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大部分写景抒情散文都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进行了歌颂,并抒发了作者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写景抒情散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进而达到学生的散文阅读素养得以综合提升的目的。

在《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中,老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凸显出对济南冬天的偏爱。老舍在文章中描写道:“对于一个从伦敦刚回国的人来说,能在冬天看到阳光便是一种怪事。” 通过这种对比描写,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有助于促使学生传承传统文化。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可以以本篇文章为依据,以对文本插图进行编制、对诵读音频进行录制的模式,鼓励学生对有声文集进行归集。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范围,将更多的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写景抒情散文名篇纳入有声文集中,扩大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班级内将自己制作的有声文集进行共享,使所有学生都可以对不同的有声文集风格进行欣赏和学习。也可以使学生在交流和沟通过程中,自身的精神思想得到启迪,对人生和自然可以通过审美眼光进行观照,并充分挖掘写景抒情散文中的人文情怀及爱国主义思想,以确保写景抒情散文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四、通過多元艺术,培养审美意蕴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目前的语文教学略显急功近利,教师的关注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技巧方面,但却忽视了阅读本身,这在语文教学中属于一种本末倒置。诚然,阅读会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并且效果也没有学习语文技巧来得明显。但阅读的效果在于其长效性,通过阅读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对散文进行层层深入、由表及里的理解,并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语文审美能力。

此外,教师也应认清,通过对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不仅使学生理解了文章本身,更重要的是,阅读教学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习散文的过程在于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之美、形象之美、语言之美进行体会。同时,在板书设计环节,教师可以设计艺术性较强的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趣,使学生感受板书的魅力,欣赏写景抒情散文的艺术美。此外,还可以通过阅读散文,对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散文进行学习,以此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品位和审美情趣。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散文后,以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的知识内化能力。

《济南的冬天》这篇写景抒情散文充满了诗情画意,老舍也在文章中表达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也只有在深度喜欢一个城市的情况,才可以更加充分地表现出这个城市的美。教师可以利用文本教学,使学生通过文字对济南的冬天进行深度的欣赏,也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提炼文章的意象,也可以将每一段内容以画面的形式进行呈现,然后对文章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理解,并将自己整合后的文章进行朗读,这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激发,使学生感受到创造的乐趣,并对文章的画面美、语言美、句式美有更深刻的体会。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散文阅读教学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教师应明白,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对多元化审美内容的散文进行阅读的空间。此外,也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和探索,以期在整体层面提高学生的写景抒情散文阅读能力。

[作者通联:甘肃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作者:贺彩虹

第2篇:叙事抒情散文阅读

一、基础知识点梳理

1、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3、记叙文的人称 :一人称、二人称、三人称

4、记叙文的线索: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以时间转移为线索 (6)地点变换线索

5、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

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环境等或正面,侧面)、议论、抒情、说明等

7、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8、记叙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生动

二、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

考点一:整体感知文段,归纳内容要点,理解主旨

1、常见题型

题型

1、概括文章内容

方法:①扩展文章标题法;②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③叠加法 【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特别是抒情散文中)】④一线串珠法(抓线索) ⑤六要素法:叙述六要素,连缀成话。 题型

2、直接让考生概括人物性格

方法:

1、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

2、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

3、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 题型

3、直接让考生概括主旨

方法:

1、掌握概括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题型

4、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2、注意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介绍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讽刺了、歌颂了、鞭挞了、揭示了、反映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品质、社会现实等),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提示: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什么,感情怎么样。 阅读时要灵活掌握各种方法,首先思考阅读的文章适合用哪种方法概括,其次在概括时还要注意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内容,语气要连贯、意思要简明。

考点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文段中的关键词语 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套路:“X 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2)约数,确数等词的赏析(说明文)

常出现的词语:据说,大概,一些,或多,或小,左右,丈许,一定,只有„„

答题套路:文章用词准确,如“XX”、“XX”、“XX”等词,说明了“„„(根据字词所指的具体内容分析)”,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3)动词、形容词的赏析(记叙文)

答题套路:“XX”、“XX”等词用得好,它把“„„”(动作或形态,根据文章内容来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它(以动写静,化静为动„„)使之具有(人格化,形象生动)„„(根据内容情况写) 例句1:文章中“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句中“肥胖”、“轻捷”等形容词用得好,“肥胖”形象地写出了黄蜂的形态,“轻捷”既写出了“叫天子”的形态,又写出了它灵敏的动作特征,这样使文章描写更生动形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例句2:阿来的《词典的故事》中“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句中“漂亮”一词有什么含义(或表达效果)? ..答:“漂亮”一词不是指阿姨一下子好看起来,而是反映出阿姨的怜悯使我对阿姨产生了好感的内心活动。

考点三:句子(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

思路一:明确位置,把握作用

(一)位于开头

1、点明××主旨,总领下文。

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3、为全文渲染××气氛,为下文的叙事或抒情奠定××感情基调。

4、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或作铺垫,使故事情节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

(二)位于中间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更加严密。

(三)位于文末

1、总结全文。

2、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3、点明主旨,升华情感。

思路二:联系内容,突出情感

1、点题。

2、强调突出××感情。

3、深化中心,揭示主旨。(文眼句)

4、发出号召,鼓舞精神。(常见于结尾句)

思路三:结合修辞,增强效果

考点四:品析文中优美精警语句(段),体会其深层含义及作用

文段中的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标题;②开头结尾句;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⑤运

6点明题旨的句子○7照应过度句 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一)句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类型:让考生直接回答文段或句子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方法:了解在句子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处的作用 (1)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5、为下文××埋下伏笔 (2)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3、为下文××埋下伏笔

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5、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题;

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3、首尾呼应(前后照应);

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二)句段在内容上的作用

理解段中的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 评价、赏析关键句,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有××特点(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 再评思想内涵:这一句话表达了××观点,给人××感受、启迪、教育„„ ......

(三)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或进行赏析)。 方法:(1)答题格式:我喜欢 xx 句,因为它xx。

(2)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然后依此去套写答案。 ①修辞之美——

答题格式:这句(或段)运用XX的修辞手法,如„„(举例某一句或某一段);运用XX的修辞手法,使(能)„„(套写修辞的作用) 注意:在答题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夸张:突出××(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排比:使文章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反复:强调×××,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发了××感情。 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对比: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了×××(描写对象)的××特点,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②语言特色之美:(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它“„„(适当地选入下面词库中的语言)”。

例: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如“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 、 “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攫走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等,笔意超逸,清新隽美,富有诗意,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夏之绝句》) 注意: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选用恰当的词语,切莫张冠李戴。 附:朴实自然的语言赏析词库: .........(1)、朴实无华 (2)、写得晶莹澄澈,明润无疵,如诗如画 (3)、言简意赅,清新雅洁,朴素自然 (4)、语言简洁,气势纵横 (5)、文字洗练,意境深邃 (6)、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耳 (7)、文辞畅达,沉静雅洁 (8)、平易简洁的语言,运笔飘逸流动,设色素淡而隽永„„ 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 .........(1)文笔凝练,刻画传神

(2)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 (3)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4)笔意超逸,九曲回肠,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 (5)汹涌豪迈的气垫,清丽隽永的风格,稳健深沉的笔触 (6)血肉丰富,意蕴深刻语言深沉缠绵,感人肺腑

(7)大笔泼墨,尽情挥洒 (8)说理深刻,内容厚重 (9语言气垫壮阔,精练凝缩,激动人心 (10)深婉隐约,耐人寻味

(11)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 (12)行文起伏跌宕,含义深邃隽永„„

考点五:分析人物形象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中考常见题型:

(1)指出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描写人物的常用方法:外貌(肖像)、动作(行动)、语言(对话)、心理、神态及正面、侧面描写。

(2)概括人物的形象及性格特点

做此类题,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答题时先指出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结合文意解读人物形象(人物的性格、心理、情感等),最后再分析描写的作用。

模式:这段话(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xxx(所写对象)的xxx描写,体现了人物xxx的性格特点,反映了xxx精神品质。

(3)说说喜欢的人物及理由(对人物做出评价)

先写出喜欢的人物,再按(2)的方法答出人物的特点。

考点六:分析归纳文章的主要写法

类型:直接让考生归纳文段的表现手法及在文中的作用 答题思路:怎样写的+写了什么+写得如何+感受情感

例句:这篇文章采用象征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北方白杨树的赞颂,来赞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它使文章意蕴含蓄,情感激越,作者的赞美之情藉此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

方法:

1、了解常见的表现手法: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双线并行(明线暗线)、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等。

2、掌握几种重要表现手法的作用 (1) 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 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4) 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 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表现手法: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

考点七:赏析语言特色

常见的语言特色之美:(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它“„„(适当地选入下面词库中的语言)”。

例: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如“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 、 “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攫走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等,笔意超逸,清新隽美,富有诗意,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夏之绝句》) 注意: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选用恰当的词语,切莫张冠李戴。 附:朴实自然的语言赏析词库: .........(1)、朴实无华 (2)、写得晶莹澄澈,明润无疵,如诗如画 (3)、言简意赅,清新雅洁,朴素自然 (4)、语言简洁,气势纵横 (5)、文字洗练,意境深邃 (6)、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耳 (7)、文辞畅达,沉静雅洁 (8)、平易简洁的语言,运笔飘逸流动,设色素淡而隽永„„ 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 .........(1)文笔凝练,刻画传神

(2)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 (3)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4)笔意超逸,九曲回肠,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 (5)汹涌豪迈的气垫,清丽隽永的风格,稳健深沉的笔触 (6)血肉丰富,意蕴深刻语言深沉缠绵,感人肺腑

(7)大笔泼墨,尽情挥洒 (8)说理深刻,内容厚重 (9语言气垫壮阔,精练凝缩,激动人心 (10)深婉隐约,耐人寻味

(11)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 (12)行文起伏跌宕,含义深邃隽永„„

考点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流露的观点态度及情感倾向,并进行个

性化的评价和鉴赏 (见决胜中考p88) 考点九:表达方式的作用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1)描写的作用

①要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作用:

小说景物描写: 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

散文景物描写: 是直接表达作者或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或主题的。

②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反映人物××特点××品质等。

(2)议论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与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考点十:常见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夸张:突出××(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排比:使文章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反复:强调×××,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发了××感情。 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对比: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了×××(描写对象)的××特点,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第3篇:叙事散文阅读训练

七年级下期末复习五 (叙事散文阅读训练)

班级---------

姓名----------

学号------------ 完成下列阅读题目

(一)敲雪

(1)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也许,外面下雪了。我想。我蜷着身子,强迫自己再睡。不知过了多久,

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屋前屋后的惊叫声。睁开眼,天亮了,透进屋的亮光,冷冷地泛着朦胧。

(2)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上睡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屋檐下,我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白得晃眼。慢慢收回目光,我就看见了父亲。

(3)父亲站在屋对面的小路上。他眼下,是一丛一丛的雪枝。我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一堆一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像一片花的海洋。花一天一天地谢了,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树下。开始,父亲轻轻掰下枝丫,寻找枝叶间还没完全长出来的果子,偶尔发现米粒大的一颗,也要小跑回家雀

跃着向全家人报喜;后来,父亲就踮着脚尖,痴痴地看,痴痴地闻,即使枝丫垂到眼皮下,也舍不得动一指甲,生怕惊跑了它们。果子渐渐成熟了,父亲停了农活,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我们兄弟多,家里又没有其它收入,读书全靠它。到了上市季节,父亲就在树下铺几床棉絮,说这样落下的果子就不会摔烂,能卖个好价钱。卖果子的钱,父亲一分一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我们读一年书。所以,只要我们目不转睛盯着父亲担子里那些红嘟嘟的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我们的头说:‚馋了吧?这可吃不得,它是你们的书本啊,不想读书吗?‛我们一起点头:‚想读!‚还想吃吗?‛‚不想!‛我们一起咽口水,狠狠摇头。从此,我们就把那些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

(4)可是,这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父亲看那些雪树做啥呢?我很是不解。

(5)走到父亲面前,父亲看了看我,说:‚星期天,多睡会吧?‛

(6)我不回答父亲的话,不解地问:‚你看这树干嘛?春天还早。

(7)‚真的还早么?快了快了!可是——‛父亲顿了顿,脸上露出了忧郁,‚这雪太大了,你看,树枝压断了好多。

(8)我细细一看,真的,一些断枝落在地上或是横在树上,全被雪掩住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9)‚回去拿根竹竿来吧。‛父亲沉吟了一阵,对我说。

(10)我怔了怔,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于是,忙不迭地回家找来一根稻田里赶鸭子用的长竿。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 敲下来„„几十棵果树,父亲整整敲了一个上午。

父亲回家,头上、脸上,身上,全是雪。给体温融化的雪水,湿透了父亲的衣服。我连忙烧起一堆旺旺的柴火,父亲骑在火上,还在瑟瑟发抖。

(11)这天晚上,父亲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

(12)‚下呀,老师说‘瑞雪兆丰年’,下得越大越好! ‛我说。

(13)‚我娃儿有长进了,好,那就下吧!‛父亲抚摸着我头,频频颔首。

(14)晚上,果真又下起了大雪。父亲怎么也睡不着,他耳朵支楞着,听着外面的风吹草动。睡呀,你怎么了?‛母亲不耐烦了。‚你懂啥?这叫听雪!‛父亲的声音很大,传进篱笆墙另一边的我们的耳里,我和弟弟就吃吃地笑,笑父亲不会用词,雪,是能听的么?

(15)半夜,父亲突然翻身跳下床,惊醒了我们。我们问他怎么了,父亲说:‚我听到树枝又断了,一声连一声,我得敲雪去。‛我们说这么远,听不到,你那是幻觉,睡吧睡吧。可是父亲不理会我们,拖着竹竿,打着手电就出了门。我们穿了衣服撵出去,在屋檐下看见的已是一束在树下晃来晃去的亮光了。看了一会,冷得不行,我们只得跑进了被窝。

(16)天亮,父亲回家,把我们全都摇醒,高兴地说:‚一根树枝也没断,你们又能上学了,又有书本了。父亲的牙齿咯咯直响,磕得不听使唤。

(17)第二天,父亲就病了。

(18)冬天完了,春天来了,夏天也来了,杏呀、李呀、桃呀,比哪一年都大,都红。父亲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

(19)父亲挣扎着撑起身子,劈手打掉我手里的桃,怒气冲冲地吼:‚谁叫你们吃?这是你们的书本哪!不想读书了?‛

(20)‚想!‛我哭着说,我们没吃,只想你吃一个,你的口味不好!

(21)父亲叹了口气,拉过我,给我擦了一把眼泪,说:‚拣起来吧,我吃一个! (22)我看见父亲咬了一口桃,父亲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文第(3)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11)段中,父亲为什么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选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 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分析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桐花声里燕子飞

①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牙瓣儿的楝花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桐树已露出了花骨儿了。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的春风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的开了。

②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下。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说过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

③六岁那年,一个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惊动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如今隔母亲在千里之外,离屋后梧桐也有千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

④ 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母亲说,我家的井边的那几棵便是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数只燕子在上面筑巢安家。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的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也没有梧桐可栖。前些时候收到母亲的来信,说我的年龄不小,家里的那几株梧桐树也有那么大了,是不是该砍了做嫁妆了。我没有回答母亲,只是在电话中问她梧桐树上的燕子们可好。

⑤昨夜又是一场春雨,想来在昨夜风雨中,故乡井边那几棵梧桐树又有多少桐花让风雨捋落下来,它们该顺着那涓涓细雨汇成的流水,入河,入江,入海,消融在世界的尽头。那在风雨中的燕子是否安好?

1.(2分)在“我”的故乡,为什么有些人家会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梧桐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细读全文,说说“我”和燕子有何相似之处,为何作者说“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语句的妙处。

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分)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分)最后一段文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文章这样结尾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挚爱无痕

故事发生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小镇上。那天,狂风夹带着雪花,提前送来了寒冷的夜晚。鲁兹太太开始费力地关店门。自从丈夫鲁兹走后,她独自经营着这个零售店已经十多年了,只要她想,她总能在这屋子里看到鲁兹熟悉的身影,仿佛他从没有离开过这里一样,她实在是舍不得把这个小店盘兑出去,尽管她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了。有个年轻人急促地闯进来,递上五十美元,说要一份热狗和一杯牛奶。在摩挲那张钞票的一瞬间,凭经验鲁兹太太断定那是张假钞,在黑市用五美元就可以搞到。她瞟了年轻人一眼,他低垂着头,神情怠倦,衣着单薄,一副穷困潦倒的模样。这该是一个失业的流浪汉,鲁兹太太在心里暗自思忖着。“能换一张吗或者给我零钱?”鲁兹太太不动声色地问道。年轻人开始紧张慌张起来,脸上泛起了红晕,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头垂得很低,窘迫、羞愧得不知所措,他犹豫了半天说:“没有,太太,我只有几美分,我„„我很想要一份热狗,我一整天没有吃东西了。”这是一个还没有丧失羞耻感的孩子,鲁兹太太在心里这样评判着眼前的年轻人:能害羞,说明他知荣明耻,才会内心不安于心不忍,或许是失意让他暂时迷失了自己,对这样的孩子也许一块面包的温暖远比一声顿吓更有震撼力。想到这儿,鲁兹太太不再迟疑,马上找零钱。

在年轻人转身离开的当口,鲁兹太太忽然大叫一声,手捂着胸口踉跄了几下,年轻人吓坏了,赶紧上前扶着老人。“快!”鲁兹太太把五十元的假钞塞到年轻人手里:“到盛大诊所买药,就说鲁兹太太病了。”年轻人走后,鲁兹太太麻利地抓起电话,打到那个诊所,那是她弟弟开办的。鲁兹太太在电话里说:“如果有个年轻人来给我买药,给他三四十美元的药好了,另外,他手里有一张五十美元的假钞。”如果他是个善良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孩子,他就一定能回来。鲁兹太太默默地祷告着,她真的不希望他“走”得太远。一会儿,诊所的电话打过来了,告诉鲁兹太太年轻人已经拿着药走了,没有用假钞。鲁兹太太长吁了一口气,庆幸自己没有看走眼,她禁不住喜形于色。那个夜晚,年轻人不离左右地陪伴着“病中”的鲁兹太太。天亮后,鲁兹太太感激年轻人,恳求他帮她照看几天零售店。几天过去了,几年也过去了,那个小零售店变成了小超市,小超市又有了子超市,而年轻人也一直陪伴着鲁兹太太走完了她生命的最后一程。随着小超市星罗棋布地展开,那个年轻人的名字也渐渐地被人所熟知,他就是在美国靠零售发迹的怀特。

鲁兹太太临终说:“善良让我们彼此都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互惠共生。”其实怀特知道,不仅是善良,更是鲁兹太太富有智慧的爱,牵引了他的心,让他感恩至今。那个风雪之夜,鲁兹太太用心智营造了一个美丽的契机,用善意的谎言让他体面而又不失自尊地接受了她的帮助,她用善良给予了他生活上的温暖。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哪些地方可看出这个年轻人仍是一个善良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明明是假钞,为什么没有揭穿他?鲁兹太太是怎样一步步的挽救这个失足的青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文章说说这句话“善良让我们彼此都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互惠共生。”的真正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有人讨厌说谎,鲁兹太太的谎言却值得我们赞赏,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谎言,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些善意的谎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敲雪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父亲为了保护好能为我们兄弟上学提供书费保证的杏树、李树、桃树而整夜去敲树上的雪,

最后病倒了。

2.选文第(3)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第(3)段是插叙,交代父亲对这些杏树、李树、桃树的重视、喜爱、悉心照顾以及这些树对我和几个兄弟读书的重要性,表现了父亲对我们兄弟几人读书受教育的重视和对我们的爱,为下文父亲半夜听雪、敲雪和训斥我摘桃的情节发展做铺垫。

3.选文第(11)段中,父亲为什么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

3.因为父亲怕晚上积雪会把树枝压折,影响收成,耽误我们兄弟几个交学费(上学)

4.分析选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 敲下来„„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敲雪时动作的小心翼翼,表现了父亲对这些树的细心与重视, 表现了父亲对我们兄弟几个读书、上学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父亲对我们的爱。

5.选文第(18)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景物描写,写出了杏、李、桃的丰收景象,体现了父亲的辛苦没有白费,表达了我们对父亲的爱和敬仰。

6.请分析选文中‚父亲‛的性格特点。 关爱子女,重视教育,坚韧,吃苦耐劳。 (答出三点即可)

(二)、桐花声里燕子飞 参考答案:

1. 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

2.燕子每年都要迁徙一次,“我”家的梧桐树成了它们归来的家;“我”长年奔波在外,故乡的家是“我”能够停歇的地方。 3.运用了比喻、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梧桐树花期之迟,令人难以察觉。 4.写出了燕子迁徙归来后在梧桐树上兴奋和鸣的情景。表达作者对这些活泼燕子的喜爱之情。

5.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作者运用想象,再加上深情的询问,表达了对燕子的关切,也含蓄的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同事也起到了言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三) 挚爱无痕

参考答案:

1.鲁兹太太用善意的谎言挽救了一个因贫穷而失足的青年。

2.其善良:(1)换钱时紧张,脸泛红晕,垂头,羞愧、(2)说话犹豫(3)用真钱替鲁兹太太买药(4)陪伴“病中”的鲁兹太太(5)照看零售店

3.通过语言、神态看出这是一个因贫穷或失意而暂时失足的善良青年,鲁兹太太想挽救他。先借换钱来打探年轻人心理,借买药来试探其真心,最后装病托管小店挽救青年。 4. 鲁兹太太用善良挽救了失足的青年,自己也幸福的离开人间;青年用善良打动了鲁兹太太,托管、继承小店,并将善良发扬广大。

5.生活中善意的谎言,体现着人间的亲情、关爱,我们要细心体会,正确对待,继承并发扬。

第4篇:叙事抒情散文;锦鲤

锦鲤

上周一那个美丽的早晨,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屋内。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和往常一样给家里养的3条锦鲤喂食,惊奇地发现鱼缸水平面周围竟出现一圈半透明半白色小圆点,一开始以为是气泡,但气泡不该那么小那么密,颜色也不会带点奶白色,凑进后仔细一瞧,竟是鱼卵,小小圆圆的鱼卵粘满了圆形鱼缸最中间的一圈,像是赤道,有一大块密密麻麻整齐排列着的,也有稀疏零星几颗分布的,大致估计一下,好家伙!竟有50余颗。

我感到无比兴奋,更感到不可思议,这些锦鲤只不过成人拇指般大,不似旅游景点池塘里养的那般肥硕,小小的鱼儿竟在我入睡的夜里悄悄产卵,繁衍后代。

十天来,如何成功孵化这些鱼卵成了我当前最关心的事儿,我去咨询花鸟摊贩、去查百度,去收集所有关于锦鲤的养殖知识。我将他们移到另外一只鱼缸,避免他们把自己的卵吃掉。每日下班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观察鱼卵的孵化情况,只见半透明状的小圆点一日日泛白然后开始变黑,6日后,已经有8尾鱼苗成功孵化,在太阳底下仔细观察,细细黑黑的小身材,像姑娘家用的绣花针,也像小朋友的自动铅笔芯,恐怕要拿着放大镜才能看清楚他们的头和尾了,每天煮一个鸡蛋,将蛋黄捏碎了喂给他们吃,找找他们的身影,数数他们的个数,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就像是抚养自己的小孩,是一份责任,也倍感满足与自豪!

看着它们逐渐成长,我的心中浮现出关于锦鲤的往事。

两年前,临时起兴,我从花鸟市场买了5条锦鲤。自来我家后,他们的生活颇不平坦,5条锦鲤到现在只剩下3尾了。

我不是一个尽职的主人,从来不知道也不会区分锦鲤的性别,在我看来他们只不过是漂亮的能吸引人观赏的小东西罢了!黄橙色身体下面拖着长长的飘逸的尾巴,仿佛少女的雪纺长裙。养锦鲤本是一件极精致的事,但我却做得很粗糙:没有过滤器,没有打氧泵,更没有假山水草等装饰品,一个圆形玻璃浴缸,一小袋鱼食是他们的生活用品,连捞鱼网也是自家有的宽口小碗充数。

记得那是去年秋冬的一天,我陪一位朋友去水库钓鱼,见清澈的河水里丛生着随波摇曳的水草,非常感兴趣,便摘了两条。凑近细看,有许多球形白色物附着在上面。朋友告诉我,那是鲫鱼的卵。我问:“可以给锦鲤吃么?”“当然可以呀,营养可好了,都是蛋白质”朋友打趣的回道。我信以为真,便又摘了几条附着很多鱼卵的水草,打算带回去给家里的锦鲤进补。

也许是不能吃鲫鱼卵,也许是水草中含有有害的病菌微生物,第二天,锦鲤的嘴角就开始发白溃烂,病情恶化的很快,不到3天,白点已经漫延到眼睛下面,一条早已肚皮翻白。我回天乏力,急得团团转,不知道如何是好,联想到人感染发炎时都会吃消炎药,于是很“聪明地”喂他们吃甲硝唑片(消炎药),把胶囊打开后一股儿脑地将药粉倒入鱼缸中,估计鱼儿是没有味觉的,很苦的药粉他们也会当食物一样抢个精光,4尾鱼儿在我这个“蒙古大夫”的治疗下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今年四月初,全家出门到北京游玩5天,虽然想过要将鱼儿交给友人代为照顾,最终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与嫌太麻烦而最终作罢,他们却顽强地度过没有食物的漫长5天。

今年夏日天气异常炎热,鱼缸需要每天换水,由于工作太忙,回到家只想吃饭睡觉,直到看到浑浊的水与漂上水上的2尾鱼,才醒悟到我是如何疏于照顾他们。急忙抢救,一条已经翻白肚皮死了,一条横躺着,只有嘴巴一开一合,他的两个圆圆鼓鼓的乌黑的大眼珠直勾勾地盯着我看。那两个黑眼珠!非常的黑,非常的大,眼神中流露出极大的委屈与悲伤,仿佛在向我呼救,又仿佛在控诉我的不负责任。我赶紧换水喂食,它也极为争气,靠着水的浮力用力呼吸,使劲地将食物吸进嘴里,仿佛在争取最后的生存机会。晚饭后再去看他,它已经能正常游动了。

对于这些鱼儿,我是内疚万分的,是我的一次次疏忽,对它和它的同伴造成如此大的伤害,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我更忘却不了它的那个眼神,是在生死徘徊时想要牢牢抓住生命的坚韧不屈,是对生命的无限热爱与敬意。尽管我是如此的不尽职,它们却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的生存繁衍,生命是令人敬畏的,即使是小小的、卑贱的、微不足道的小生命,它们也有生存的权利。

第5篇:抒情散文的阅读

第二节 抒情散文的阅读

抒情散文的特点:融情于景,托物言情或直抒胸意。

强调“触景生情,触物联想”,但情与景、物之间不一定是“喻”的关系。

强调“联想和想象”,强调情感的直接抒发。

多采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抒情散文中的景物往往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太阳象征光明或希望,绿象征生机活力,雪象征纯洁,太阳象征热情等。

[例文]《雨具》

江南多雨。江南的路,也常常是雨天的路。/

我读小学时,最早使用的雨具是一只箬笠。箬笠有锅盖那么大,箬笠下的我很小,斜风细雨,我在田野上走着,像一枚小小的图钉在桌面上缓缓移动。一阵狂风吹来,这枚图钉会倾斜过去,箬笠下的我斜斜地立定不动,用全身力气顶住那一阵狂风。趁这机会回头看看,我的母亲还站在雨中目送我上学,母亲的姿势,像在帮我用力顶住那一阵狂风。

我冲母亲一笑。我想我的笑容是灿烂的。/

升入二年级时,我身体长高了一点,就改用一把布伞上学了。这种布伞很结实,上了桐泊,毛竹伞骨根根粗壮,即使被风吹翻,也不必担心它会撑破。也正因为这一点,我的母亲总关照我,过桥时一定要把伞收起来。村里有个孩子,也是使用这样一把布伞,过村外那座石桥时突遇狂风,当时他只想着不能丢掉那把伞,死死抓住不放,结果连人带伞掉人河中。幸亏他是会凫水的。

我从小是个听话的孩子。每当雨天经过那座石桥时,不论雨大雨小,有风无风,我都把伞收起来,我想到这样做能使母亲放心,自己心里也很觉宽慰。/

上高中时,我得到一把纸伞。这种伞不如布伞经久耐用,然而轻巧、美观,这正是我早就希望得到的。伞面由多层丝棉纸经胶水粘合而成,伞骨细密、精致,所谓“千根骨子撑把伞”,指的就是这种伞。我那把伞是桔黄色的,这也是我十分喜欢的一种颜色。想来那时,我已长成一位少年,也比较爱惜物品,我的母亲才舍得给我买了这把伞。好几次我走在上学的路上,天气时雨时睛,我那把伞也忽而撑开,忽而收起,心里无端地竟有一种喜悦。我并且想象,今后我要走很远的路,我愿意只带很少的行囊,但必定夹着这样的一把伞,在路上走。

我读高中时是住校的。我记得头两个星期的星期一,恰巧都是雨天,我是撑了雨伞出门的。第三个星期一早晨起来,是个大晴天,我已走到外面,我的母亲却忽而出现在我面前,两手藏在身后,含笑望着我,说:“你忘了带什么?”

我一愣,说:“伞么!可是今天是不下雨的。”

母亲依然微笑着,目光中正含着无限的期待,说:“今天是不下雨,可要是到了回家那天,忽然下雨了呢?”

她把身后的一只手伸过来一一正是那把桔黄色的雨伞。

我这才记住,除了出门,回家也是要用到雨具的。

从那时到现在,过去了整整34年。今天我和母亲,被漫漫的江南路阻隔。/

多年来我似乎一直在寻找一把桔黄色的纸伞。如果今天商店里还有那种伞出售,我一定立即就去买来,然后选择一个雨天,撑着它,回去探望我那衰老的母亲。

[整体阅读]

1、本文“借物抒情”,所借之物是什么?围绕着所借之物,联想到几个材料?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具。3个。小学时戴箬笠上学;二年级时撑布伞过桥;高中时母亲让我带雨伞以便于回家。 2联想材料分别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送我上学时的欢快;听了母亲的话的宽慰;母亲让我带雨伞以便于回家的温暖。

[微观阅读]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通过对有雨具的三段往事的回忆,抒发了对母亲伴我成长的感激,以及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2、怎样理解文题”雨具”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由雨触景生情引出了三段雨具的回忆。雨具是指小时候的三把伞,它象征着我成长中的三件往事,也是本文的线索。

3、给本文划分层次,并说出在结构上首尾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 总分总,首尾呼应

4、文中”我在田野上走着,像一枚小小的图钉在桌面上缓缓移动”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在斜风细雨的田野上撑伞走的情状,表现了我的纤小和欢快。

[练习一]《心中的芦苇》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一方瘠土,筛风弄月,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宁静浓缩成永恒的沉默。

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a(摇撼摇动摇曳),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作凝重的黑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露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可触及的地方,也依旧洁白,充满蓬勃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面画上生命的句号。

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夫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间挥之不去的一抹苍凉的妩媚。像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千古绝唱。洄流中,弄蒿荡舟的少年水手,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写下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

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

易水之滨,悲凉的旋律中,荆轲①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王的不归路,他抽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扬。汨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奸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涌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是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

真正拥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我喜欢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漫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流苏似的芦苇,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b(消失弥散弥漫)。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苇丛中呢喃,还有几声虫唱。宁静,温和,洋溢的诗情触手可及。倘是周日,阳光缓缓地流泻,我用苇叶编一只小船,轻轻放入江中,看它悠悠地随风而去。更多时候,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原同愤,跟太白同醉,与东坡同发少年狂。在绵绵秋雨和茸茸的芦花编织的透明心境中,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直和苦涩。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

人是孱弱②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的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

瘦弱,软弱。】

1 2填在下面“a”﹑“

a

3 ?

?

4 【注:①荆轲:战国末刺客。因刺秦王赢政未遂被杀。②孱(chán)弱:、给文中加点字注音。?瘠土( ) ?涟漪( ) 、根据文章内容,分别在第②段和第⑥段的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b”两处。 处: b处: 、从文中找出与第⑤段内容相照应的两个句子。 、揣摩下列各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一方瘠土,筛风弄月,潇洒倜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5、请简要概括第⑥段的内容 。

6、俗话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而文中作者却热情赞美了芦苇的品性与气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赞美?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ji lián yī 6. a处:摇曳 b处:弥散7.(1)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2)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

8.(1)这句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芦苇虽处恶劣环境,但却能保持超然独立的品性和气节。(2分;如答到芦苇的生存环境、淡泊、独立、自由、坚强(句子中有这些词)等切合题意的要点语言通顺的可酌情给分)(2)这句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但人因为有有思想,精神上又是无比坚韧的(2分;如果用文中的“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的韧性”这一句回答也给分)

9.“我”在大学时代对芦苇的感悟(认识、理解等)。

10.文章运用了象征手法,由物及人,作者借赞美心中的芦苇就是赞美心中的理想,因为作者心中的芦苇象征着人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思想、韧性及坚强。(3分;能联系选文回答,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

【练习二】 让父亲不再辛酸

父亲,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个英雄,我们敬仰过他,也崇拜过他。但随着岁月流逝我们渐渐长大时,却很少有人计算过这位英雄在我们的成长中作出多少牺牲。我们不知道父亲脊背何时开始不再挺拔,不知道父亲为何低下他那颗饱经沧桑的头,更不知道眼角的泪珠为何爬上父亲那满是皱纹的脸?

直到读了胡德斌的微型小说《父亲》后,我才明白了那么多的“不知道”,原来父亲在用他的沧桑让我们体味爱的深沉,亲情的炽热,让我们感受世界的风风雨雨和千沟万壑。《父亲》讲述的是一个被儿子嫌弃的老父亲迫于生计的无奈在街上做起了油果生意。一天他遇上了一个为毕业作品犯愁的女孩,他就以让女孩买下他的全部油果作为答应女孩为他画像的条件。两个月后当他在美术馆里看到那幅画着他并署名“父亲’’的画时,他深感内疚,也感动得老泪纵横。从此以后他每天都蹲 在美术馆前手里捏着皱巴巴的钱说是要给“-女儿,”的。老人之所以如此感动,我想是因为当“父亲’’这个称谓离他越来越远时,却是一个陌生的女孩让他寻回了那失落的父爱。在他看到画并吃力地读出画题后,“他痛苦哽咽起来,浑浊的老泪像虫一样爬出眼眶。’’这或许就是情感表达的极致。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而老人却用那“浑浊的老泪’’表达一位风烛残年父亲的伤痛。他和儿子也曾其乐融融,而如今却渐行渐远。或许更多的是表达对一个陌生女孩让他重新找回作为父亲的欣慰的感激。不管这泪是为什么而流,但这样一个父亲的眼泪,一个男人的眼泪,足以让我们深思。

《父亲》中的“父亲’’是苍老而落寞的。我相信,在现实生活中仍有很多这样的父亲,在风雨的侵蚀中日渐苍老,在爱的失落中日渐落寞。父亲作为一个男人,用他的脊梁肩负着妻儿所有的重托,生活的重荷不允许他们倒下,只能为一个千金重的“爱,,字奋斗、拼搏,直至流尽他身上最后一滴血。在我们成长的同时,父亲也在逐渐苍老。我们延续了父亲的生命,却残酷地挥霍了他的青春。我们常认为父亲是最高大、最坚强的男人也会脆弱。更甚的是,当有的人发现父亲那被生活压弯了 的脊梁再也无法承受他成长的重量时,他就冷落了父亲,甚至抛弃了父亲。

在南京大家宣传板上张贴一封“伤心父亲给大学儿子的信”曾轰动一时,而刊登于《经济日报》的农民父亲来信《儿子在大学怎没学到良心》更是震撼人心。同样辛酸的父亲声泪俱下的倾诉无不让人为之动容。父亲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换来的却是孩子在外的灯红酒绿,父亲的泪与汗换来的是孩子的奢与骗。这样的做法算不算是对父爱的一种挥霍和践踏呢?羊尚有跪乳之恩,鸦且有反哺之义。兽犹如此,人何以堪?让我们都来呼吁:让父亲不再辛酸。

1、给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分)

①皱纹( ) ②侵蚀( )

2、整体感知。本文以“让父亲不再辛酸”为题,“辛酸”的本义是辛辣和味酸,本文是指

————————————————————————一— (2分)

3“老父亲”在美术馆看到女孩为他画的并署名为“父亲”的画时为什么“老泪纵横”?(2)

4、文章结尾作者向人们呼吁“让父亲不再辛酸”,为什么?(3分)

5、本文表现的主题是 —— ,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和 —— 。(2分)

6、右图是中国美术馆于2005年11月26日在北京展出的 著名画家、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

中立的油画《父亲》,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欣赏这幅油画,说说它的感人之处。(4分)

1zhòu shí 2 受到冷落.得不到关注与关爱。

3对女孩让他重新寻回了那失落的父爱.找回了作为父亲的欣慰的感激。

4父亲在风雨的侵蚀中日渐苍老,在爱的失落中日渐落寞,呼吁人们给父亲更多的关注与关

爱。

5关爱父亲 议论

6说明了他生活的贫困。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典型的农民形象。他幼黑的脸,深深的纹,

粗糙的手.显示他辛勤劳苦的一生;他慈祥的面容,挺直的鼻粱,厚厚的嘴唇,透露出他的

善良和质朴;他缠裹的白色头巾.手捧的粗瓷大碗及碗中的稀饭.又说明了他生活的贫困。

第三节 哲理散文的的阅读

哲理散文特点:通过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来寓喻道理。

借事借物说理,强调“寓理于事物”,带有“寓言”的特点。

满枝,显出一种青

轻轻摇曳着。

缠绕着刚刚绽开的

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

感到他们原来就是浑

例文:《枯枝与鲜花》 ①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②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③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树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然一起的。

④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⑤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条的风。我也看过

1 2意?

3鲜花的生命现象

1⑥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⑦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在第③段中,作者写枯树和牵牛花各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通过“枯枝与鲜花”的特征分析,你认为“枯枝与鲜花”各有何寓、文章在结尾说:“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你觉得作者从枯树和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枯枝把身躯借给牵牛花,牵牛花把鲜艳的花簪上枯树头顶,结果他们复活了,和谐地美

丽地生活在一起。2富有经验的年长者,富有活力和美丽的年轻人3人生只有彼此依赖、

水的细流。

曲背。

丑的,我从来没

宽容、帮助、合作才能超越自我,充分实现生命价值。(言之有理就好)①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②那里有黢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③据说还有别的:身材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④有一天,细流遇到攻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树根邻居,像你这么 有见过呢。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头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看

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掌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我一碰上你,

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⑤卑贱的树根说: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

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臂一样。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

的延伸部分干活。我从你那里吸取了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

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那时候,你去

看看我的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⑥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做声,暗忖道,等着瞧吧。

⑦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所说的延

伸部分。

⑧天哪!他看到了什么呀。

分外美丽。

1 (1)

(2)

2

3 ⑨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⑩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⑾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 、第②段有两个比喻句,它们的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 本体: 喻体: 本体: 喻体: 、第④段,细流遇到攻魂树根,它的态度如何? 、第⑦段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是怎么回事?(可结合后文回答)

4、填入第⑾段横线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哪,这怎么可能呢?b、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c、天哪,难道是我错了?d、看来,树根是个诚实的人哪!??

5、本文通过树根和细流的对话,揭示了一个怎样深刻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本体 植物根 喻体 绳索 , 本体 地下水的细流 喻体 亚麻纤维

2 瞧不起 讥笑挖苦 3地下水的细流往低处流,慢慢汇集,到达地表,成为水渠。

4 “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b]

5通过细流和树根的对话以及细流最后的醒悟,揭示了像玫瑰根一样甘愿付出、

默默奉献的人的高尚和伟大。

①一颗珍珠!

②它原来就是一粒砂,你是知道的。一粒砂,只不过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它掉进入蚌

壳里,它不知道自己的棱角,自己的坚硬,可是却给蚌带来了苦痛,你可以想象,一片灰尘

飞进你的眼睛,你会有着一种如何的感觉。于是蚌要挤出它,或者消灭它,然而它没有被挤

出,也不会被消灭,它钉住在蚌壳里面,永远给蚌以痛苦,于是在无可奈何之中,蚌以它的

唇,它的肌肉,磨它,舔它,卷动拭擦它,而且也以唾液洗它,浸它,润滑它。大海的时间

在浪涛的呼啸中过去悠长的时间过去了,砂没有离开蚌,却改变了,它变成了圆润,

坚硬,半透明,反着淡淡的暗光,一种永恒不变的光泽。

③哦,一颗珍珠完成了。

④一颗珍珠吗?不,它本质上是一粒砂,但它却已成为一颗不变色泽的珍珠了!

⑤是永恒的光泽,不变的光泽,但它却保有它自己的砂的土色,只不过它会闪柔和而美

丽的光,闪朴素而真实的光。

⑥但它已有了永久的价值了!

⑦请你记取:从一粒砂到一粒珍珠的过程。

⑧可是你也会这样想吧,砂,它并不是立意要变成一颗珍珠,所以它才向蚌的怀里投入,

把生命的光辉求助于蚌,它在投入蚌之前和之后都没有想到,然而却于无意中给了它以变成

珍珠的机缘了。

⑨你也会这样想着吧:蚌,它并非有心要制造一颗珍珠,它根本没有发现自己惊人的天

才,也并非愿意和苦痛做伴,它坚执的生命却疑心想排除苦痛,排除给它以不安的刺激的砂

粒,然而在斗争过程中,它却连自己都难以置信,一颗世界罕见的珍珠已由它完成了!

⑩采珠的人将珠取去,将蚌壳搁弃在海滩上,蚌虽死,心却是得到安慰了。

⑾然而你会知道:世界上,砂多,珍珠是很少的,浅水中,许多蚌因世界给它们衰老而

腐烂的肉,而完成珍珠的蚌却是不多。

⑿于是我想起你来了。

⒀我说:让你的生命的嘴唇坚执地尝着痛苦,你来完成珍珠一样的人生,珍珠一样的永

恒的光泽。

⒁??我说了珍珠和蚌,但我希望你接着就能想到:人,时代和生命的真实。

1文,说说蚌改

2 3些安慰?

4的关系?

1价值由不值

2 、第2段中有一个画横线的句子砂没有离开蚌,却改变了,结合上下变了什么? 、第12段中的你指谁?这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起什么作用? 、第10段中写出了蚌虽死,心却是得到安慰了。请说说蚌得到了哪、结合第14段,联系现实生活,你认为一个人的成长与环境有怎样外形由有棱角、坚硬变成圆润光滑,半透明,泛着淡淡的暗光自身一钱的一粒砂变成了一颗世间罕异的珍珠,有永久的价值。 指读者。内容上把物与人紧紧联系起来,结构上承上启下。

3孕育了一颗具有永恒价值的珍珠。同时精神上获得满足和慰藉

4一个人只有在具有困难,磨难的环境中,才能磨练自己,让自己努力走下去。

像扔进水中的石

(举例:在一次xx考试中考得不好,但没有气馁而是重拾了信心) 第四节 议论散文的阅读 (例题) 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 马德 人生烦恼无数。 先贤说,把心沉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了。先贤的话,头,先贤甚至什么都没想,就沉静下来了,而芸芸众生,在听得“咕咚”一声闷响之后,烦

恼便又涟漪一般荡漾开来。

真是层出不穷。

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

解。差学生以为考了高分就可以没有烦恼,贫穷的人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幸福。结果是,

有烦恼的依旧难消烦恼,不幸福的仍然难得幸福。

烦恼永远是寻找幸福的人命中的劫数。

寻找幸福的人,有两类。一类像是在登山,他们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山顶,于是,

气喘吁吁,穷尽一生去攀登。却发现,永远登不到顶,最终也看不到头。其实他们并不知道,

幸福这座山,原本就没有顶没有头。

另一类人也像在登山,但他们并不刻意要登到哪里。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流岚,赏

赏霓虹,吹吹清风,心灵在放松中,得到某种自足。

尽管不得大愉悦,然而这些琐碎而细微的小自在,萦绕于心扉,一样芬芳身心,恬静

自我。

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本

质的价值。

有的人本来幸福着,却看起来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却看起来很幸福。

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真切,

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滋

味。

所以人生的烦恼实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

这个世界,为什么烦恼的都有。为权,为钱,为名,为利。人人行色匆匆,背着这个

沉重的布囊,装得越多,牵累得也就越多。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追逐着人生的幸福。然而,就像卞之琳《断章》诗所写的那样,我

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

人仰望和羡慕着

其实,谁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感受在别人心里。 (选自2007年6月19日《杂文报》)

1、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道理是什么?

2、第四段“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

恼的理解。”从全文看,作者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十段“有的人本来幸福着,却看起来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却看起来很幸福。”

这是什么原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十

一、二段作者用“活得糊涂”和“活得清醒”来阐释对幸福和烦恼的认识,并说“人

生的烦恼实是自找的”,这些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最后“其实,谁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感受在别人心里。”读了本文,

你一定会有很多感悟,请谈谈你对“幸福”的看法? ____________ ___

[练习二] 渔夫的太阳

还要从那个广为人知的故事说起:一个去海岛度假的富翁劝诫一位同在海边晒大阳的渔

夫去多打些鱼,这样能慢慢地买一条大船,再努力攒上一大笔钱,然后就可以在海边悠闲地

晒大阳了。可渔夫却反问富翁:我已经在晒太阳了,为什么还要那样做呢?

有一段时间,我身心俱疲,无力调适心中的挫败感。我不断给自己加压,希望生活能过

得好一点,可总是没有达到既定目标,以致一时之间心情很糟糕。这时,我从朋友那里听来

了这个故事,当时我也觉得很有些意思,想想自己还是可以做一个快乐的渔夫的,但很快又

发现似乎有些不大甘心,可又拿不出更好的理由驳倒它。

终于可以放松一些了,我居然怀念起玩儿命工作、熬夜学习的日子来了,虽然辛苦,可

它是发光的,像是在燃烧自己一样,是另人寻味的。可平淡的日子呢,很快就失去新鲜感,

日复一日,虽然很悠闲,但留不下任何亮点和痕迹,就像我从来没有过这一天,而它就悄无

声息地流去了。

当清闲得能感觉到分分秒秒从指间流过时,我害怕起来:这样下去,我的明天在哪里呢?

渔夫的话又在耳边了,他真的是在无忧无虑地晒太阳吗?今天他不用担心饿肚子,可下一

顿的口粮呢?也许明天海上就是惊涛骇浪,一个浪头也许就能把他的小船打翻,令他葬身海

底,再也看不到初升的太阳了。这样想来,顿时觉得渔夫并不幸福,因为他不能掌控自己的

命运。而富翁自然惬意得多,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晒不晒太阳。

细细想来,既然渔夫的思想能为那么多人所接受,也自有他的道理,我认为究其根本,

可能还是大多数人的内心会有想松懈下来的意识,渔夫的话正好是一个很堂皇的理由,使我

们就此停止抑或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甘愿庸碌平凡地消磨一生。

多少个年少时有过绚丽愿景的人,随着时光流走,韶华渐褪而成了“渔夫”,当年的希冀

已成了今日的唏嘘。因了这些论调而从此湮没在俗世红尘里,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是的,这个世界并不缺少有理想的人,缺少的只是能将理想实现的人。在我们拥有黄金

岁月时,一定不要因难就易,随意放纵自己,一旦松懈,随波逐流,命运就不知在何方了。

多一点危机感,生活就会多一份从容,你可以决定什么时候晒太阳,相比于渔夫,这更是一种大幸福、大快意了。

(选自《当你害怕时一定要面对》,作者林之)

1、开篇“从那个广为人知的故事说起”有什么作用? ___

2、请在下面的方框中填上反映“我”对“渔夫的思想”的看法变化的词语。(每框限填2

个字)(4分)

赞同—----—> —----—>

3、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多少个年少时有过绚丽愿景的人,随着时光流走,韶华渐褪而成了“渔夫”,当年的希冀

已成了今日的唏嘘。

4、在文末画线句子中,作者用“更”字有什么含义? _

5、渔夫的故事的确曾让身心俱疲的作者得到了放松和调整,你怎么看待这个事实呢?请联系

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答案:

1、要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福时,你的一切

3意思对即可。

4幸福的。只是,

思对即可。

5要淡泊名利,抛

6边的每一个人把

、 幸福相对于烦恼而言只是相对的,幸福是一种感觉,当你感到幸、都将充满了幸福,否则只能与烦恼打一辈子交道。评分:共4分。、只是因为他们把幸福看得太狭隘了。正如作者所说“其实,谁都是你的幸福,常常感受在别人心里。”评分:每个要点2分,共4分。意、首先要把心态放平,欲望不要过高,要宽宏大量,不要斤斤计较,弃烦恼,享受幸福。评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俗话说:想开常快,知足常乐。幸福就是享受生活,善待身快乐带给别人,自己才幸福。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练习二] 春 晖

黄维梁

下午这样的阳光,实在舒服。我脑海响起了意大利的民歌《可爱的阳光》,真想找到一

片青草地。停下汽车,赤足踏青,让金光洒遍一身。我旋下了汽车的窗子,风进来了,和而

不疾,温度正好,是摄氏20余度吧。要是在海滩,海水一定也可亲,大概是夏威夷那样的

恒温——恒常不变的温暖,或者说凉快。

阳光是浑融的一大片,弥漫了大地,树木的绿色镶了金边,立体公路桥成为希腊一样黄

金闪烁的建筑。我随手按掣,汽车的音响播出来的,就那么巧,是史特劳斯的《春之声》。

我照着旋律哼起来,右手在方向盘上打着拍子。我忘了正在开汽车,汽车好像左摇右摆了一

下。路上旁边行车线的一辆汽车,和我的车并肩走了一会儿,然后略为加速超过了。驾驶者

好像对我使了眼色。是位年轻的女士,开着宝马,火红色的。我得小心开车呀!

我真的感到高兴,因为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虽然是小事。完成了责任的那种快慰使我

终于决定来探望父亲。是周末的下午,应该是休息的时候,然而,有多少应该要休憩的时光,

都把自己锁在书斋。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自困于金锁。毛姆笔下的人物,自锁于人性。我

自困于书之斋书之锁。像薛西佛斯.推了石头上山石头又滚下来,又推上山又滚下来,像他,

案牍书刊文稿清了叉堆起来清了又堆起来。劝君惜取“壮”年时。然而,壮年是难以壮士断

臂、难以拒绝成就事业、难以息交绝游的悲壮岁月。终于,我决定向自己请假,别书斋,去

探望父亲。好几天没去看他了。

瘦,动作迟钝。往往这刻钟可以走动,下一刻就举步艰难。a有时候头晕、心闷、肚子

痛。患了多年的帕金森病的老人家,就是这个样子。b除非中年即殁,很多人都要这样经历

生命的秋天和冬天。头发枯干如深秋疏落的芦苇,脸部瘦瘪如寒冬光秃起皱的树干。c而难

以打发的时光啊,恍如冬夜阴冷的长巷。而人多半都如此。老人的现在,就是我的将来。d

那是逃不了的,正如纷纭错综复杂的种种问题,我要面对,要解决,人人都要面对,要解决,

是逃不了的。

人生下来就要注定面对种种问题。例如,古人要学会捕鱼,而我们要学会不吃被污染的

鱼。例如,古人要学会把事物简单的符号记录下来,而我们要学会不被波涛汹涌的印刷品墨

浪淹滋。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却未能发现一条解决所有问题的公式。汤因

比的“挑战回应”说,只说明世间挑战千万,而我们穷于回应,我们的回应,鞠躬尽瘁而后

已。人从混沌中来,最后回到混沌中去。混沌,如冬之茫茫冷雪,如冬之暗暗长夜。

我和父亲闲话家常。他牙齿不全,对我带来的鱼片粥却吃得啧啧称美。父亲写得一手好

字,我说:“你的书法,我始终赶不上。”老人家笑了。父亲问,用细小的声音:“你最近出

了新书吗?”不知道在我将来七老八十的时候,我的女儿和儿子会不会也来看看赢弱的父亲。

我告辞了,父亲在一院子的阳光中看报纸。他的眼力和脑力仍然很管用。不知道阳光是

什么时候洒进来的。我开车走了。《可爱的阳光》,今年春天好像就以这样的阳光,击退了寒

冷,兴高采烈地来了。公路两旁的树,添了新绿。“池塘生春草”,这儿没有池塘,但我却听

到春草呱呱茁壮成长的声音,真是《春之声》。我这时看不到纷纭复杂的问题,眼前不是冬

夜的长巷,而是春日阳光的开豁公路。一群儿童列队而走,蹦跳着,衣服在阳光中鲜红嫩绿。

我旋下窗子,扭大了《春之声》的音量,我和万物,欣欣然在风和阳光之中。

1、本文题目《春晖》语义双关,表面上指 _____ ,实际上指 _____ ,由此让人

联想到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相关两句诗 、 与此

手法相同。

2、下面这句话应填人原文何处?( )

“三十年后,我可能也是这个样子。”a.a处 b.b处 c.c处 d.d处

3、结尾一段“我这时看不到纷纭复杂的问题,眼前不是冬夜的长巷,而是春日阳光的开豁

公路。”对这句话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a都是为表达自

b声》的欣赏,开

染自己高兴愉

c岁月。”此句意为

息交绝游,抱 、下列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第一自然段从内心感觉的角度描述,“舒服的阳光,和而不疾的风”,己高兴愉悦的心情。 .第二自然段关于浑融的阳光,镶金的绿树,闪烁的建筑,对《春之车打拍子,火红的宝马等描写,从视觉、听觉、行动上进一步烘托渲悦的心情,完成责任的快感。 .“壮年是难以壮士断臂、难以拒绝成就事业、难以息交绝游的悲壮人到中年,于上赡养父母,于下抚育子女,于己还得成就事业,只好

心守一了。

d.结尾在结构上呼应篇首,依然是《可爱的阳光》,依然是鲜红嫩绿,依然听到《春之

声》,探望父亲后高兴快慰的心情,如沐春风,如浴阳光。

e.为人子不忘父母养育之情,百忙中前去探望,全篇饱含深情,娓娓动人,揭示了深

刻的人生哲理,发人深省。

(二)答案:

1、(3分)引出下文,激发阅读兴趣,明确讨论话题。(各1分,意思对即可)

2、(4分)动摇(犹豫) 否定(反对)(各2分,意思对即可)

3、(4分)很多人年轻时有着远大理想,但随着岁月流逝,放弃了对理想的追求,庸庸碌碌,

最终一事无成,徒留感伤慨叹。(意思对即可)

4、(4分)因为在作者看来,渔夫的幸福是一种随遇而安的消极的生活态度,只有在经历了

艰苦奋斗后获得的充实与从容才是真正的幸福、最大的快慰。(2分)用“更”突出强调了自

己的观点(2分)。(意思对即可)

5、(5分)示例:人生中难免会遇到挫折;悲伤失望时不妨用“渔夫的思想”自我安慰,调

整身心。但暂时的放松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奋进,决不能贪图安逸止步不前。(观点明确,2

分;言之有理,表达顺畅,3分)

(三)答案:

1、(4分,每空1分) 春天的太阳 父母的恩惠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2、(3分) b

3、(5分)人生要面对种种问题,纷纭复杂,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使人与人之间不是冷淡孤寂,而是和谐、融洽、坦诚,充满阳光。

4、(6分)( ce )

第6篇:抒情散文的阅读

抒情散文的阅读教学着重培养、考查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能力,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在7-9年级,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散文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尤其是抒情散文的阅读,学生阅读时更觉得抓不到要领。如何让学生提高阅读抒情散文的能力,是此课要探讨的问题。抒情散文往往是借“物”达“情”来感染读者的一种文体,由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由“物”“情”入手,逐步深入地阅读抒情散文。具体地说,可以分为“读什么”“怎样读”两个步骤,来逐步深入地理解、分析、鉴赏抒情散文。

一、导入——明确读法

面对一篇抒情散文,首先要明确“读什么”的问题,即文章写的什么“物”,抒的什么“情”。具体来说:一要读“作者所写的物象是什么”,二要读“所写物象具备哪些特点”,三要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其次要明确“怎样读”的问题。

二、分类解析——展示做法

(一)抓标题,感知主要内容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简析标题有助于感知文章内容、文章中心

(二)理线索,理清行文思路 线索是散文组织安排材料的“纲”,是贯串全文的一条主线。

(三)绘画面,明确物象特点 阅读抒情散文,需要细读对物象细致描摹的画面,明确物象的外在特点,进而探及物象的内在特征。

(四)找文眼,把握文章主旨

文眼,即“揭全文之旨”的点睛之笔,也就是集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反映作品主旨的词语和句子。抓文眼就是抓点,目的是以点带面。

(五)品语言,感受语言精妙

抒情散文的语言一般具有优美、生动、形象的特点。品味语言就是分析和鉴赏这些语言的特点,感受语言的精妙,从而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析手法,领会写作技巧

分析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一般从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联想、想象等角度切入,进而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

三、阅读抒情散文的方法 1.抓住作者的感情线索

从其思路中去弄清作者蕴涵在文中的情感,因为情感在抒情散文中往往决定着作品的主题思想,因而对感情的把握是阅读这类散文的第一要义。把握情感必须从字词的分析、语法修辞运用方法的分析和写作特色等方面的分析入手。

抓住抒情散文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是对作者布局谋篇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常见的线索有:

1、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

2、以作品中的“我”来做线索。阅读时要具体作品,具体分析。通常,现代抒情散文阅读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整体把握,理解文章;分析题干,定位提取;筛选信息,提炼整合;揣摩语言,体会思想;分析形象,体会特点;鉴赏技巧,体会特征。

2.理解散文的内容

散文的内容涉及自然万物、各色人等、古今中外、政事私事„„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感情是散文的意味之本,是散文的中心立意。好的散文记叙、议论都带有强烈的感情,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感情。阅读散文要把握散文的内容,获得对散文的整体印象,这样才能读懂全文,把握作者的情感。 2.把握散文的情感

读散文要抓住思想感情,把握作者的情感与态度,就等于抓住了散文的灵魂和核心。抓住散文的“文眼”十分重要。好的散文总是以“眼”显“神”。阅读时只要抓住这个“眼”,就可把握文章的主旨。“文眼”往往是作品中最精彩、最传神、最使人动情、最耐人寻味的语句,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

有的“文眼”在篇首,有的在篇末,有的在篇中。

把握抒情散文的基调,有助于整体把握作品。还可以从议论、抒情句中分析揣摩散文的情感。联系作者创作背景分析文章的情感也是非必要、有效。另外,我认为尤为重要的是读者要进入作品情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将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去共鸣,去碰撞,就会更容易感受和把握抒情散文的情感。

3.品味散文的语言

语言是思想情感的外壳,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好的散文,语言既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富于哲理、诗情、画意。

杰出的散文家语言风格各不相同: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茅盾的散文语言细腻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语言气势磅礴,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梨的散文语言质朴,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何为的散文语言雅致„„我们阅读散文,必须分析散文的语言所具有的修辞之美,认真推敲作品中的遣词造句,深入领略作品的表现手法,以培养对散文作品的审美品味。

4.展开想象,发表感想

阅读散文是一个心灵洗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从文章的内容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者对话,进行心灵的沟通;另一方面,我们自己的情感被激发,思想被启迪,创作欲望被触动,于是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在美好的意境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发表自己的感想,呈现自己的灵魂,创作自己的作品!

第7篇:写景抒情类散文阅读

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下面是关于写景抒情类散文阅读的内容,欢迎阅读!

瞬间黄昏

1夕阳的映射下,大地沐浴在余辉的彩霞中,人们三三两两地在街道上漫步,晚风徐徐地拂送来一阵阵花木夹杂的幽香,使人心旷神怡,更觉夕阳无限好。

风儿吹走了我一整天的烦恼,我情不自禁地低吟浅唱着。这时给以我的不是痛苦和伤悲,而是一种艺术上的悲感,这份悲感并非悲哀的感觉,它是一种无与伦比而悲壮的心情,当你向西远眺时,那熔金般的烈焰,渐渐的由绚烂归于平淡,那一瞬间,一种温馨的感觉便会从心中油然而生。

一抹殷红色的夕阳照在西山上,湛蓝湛蓝的天空浮动着大块大块的白色云朵,它们在夕阳的辉映下呈现出火焰一般的嫣红,倘若你仔细地看,你会看见那云絮在空中飘动,就像置身于轻纱般的美梦似的,会使你远离烦恼的困扰。

我在校园的操场上惬意地漫步着,步子放得那么的轻,那么的慢,似乎不愿意去打扰这醉人的黄昏。

疲惫了一整天的眼睛,在这时候,瞩目西方,只见斜阳已经衔着山巅了,残阳如血,霞云似火,给校园、树林、河流、村庄、山峦镀上了柔和的胭脂红色,周围还放射着淡淡的金光。

池鱼归渊,炊烟唤子,客旅兼程。夕阳吻地的轻响,划分了白天与黑夜。于是投林的倦鸟,也便如诗人焚烧的诗稿,载着夕阳的殷殷血焰归去了……

一阵清爽的夜风扑面而来,仿佛一切烦恼与疲惫都置之度外了,身体的每一根紧张的神经也渐渐舒缓了;风儿吹皱的河面,泛起了层层涟漪,折射着殷红的霞光,像撒下一河红色的玛瑙,熠熠生辉;远处的小竹林闪着绿幽幽的光,在微风中轻轻摇响竹叶,风儿吹动树叶那飒飒作响的声音,像唱着一首动听的歌;高空的风,恣意地追逐着、戏弄着,撕扯着云朵。

再往下看,一条小河—小北江,竹子的色调和晚霞的红晕,使小北江又增添了一份静谧的气氛,而竹子那风度翩翩的倩影和晚霞那瑰丽似锦的光芒,又使小北江在人们心目中倍增亲切;几条小渔船归航了,在河面划开了一道波光粼粼的水纹。

小鸟时而在半空中飞过,时而能听见喜鹊那清脆悦耳的鸣叫,这时,我才从黄昏的梦中苏醒过来。

太阳落山了,燃烧着的晚霞也渐渐暗淡下来了。

转眼间,西天的最后一抹晚霞已经融进冥冥的暮色之中,天色逐渐暗下来了,四周的群山,呈现出青黛色的轮廓,暮色渐浓,大地一片混沌迷茫。

这宛如一首交响曲的尾音,优美极了,但却渐渐地归于岑寂、无声,引起人们心中无穷的感喟,给校园的黄昏铺上一层感人肺腑的诗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它无与伦比的磅礴气势;“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它成熟的风韵;“人间重晚情”更衬出了它的宁静……

渐渐的,渐渐的,夜幕降临了,我的脑海中还浮现着那醉人的黄昏,那美丽而令人心驰神往的情景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的视线、我的精神、我的思想……全都被这美得难以形容的“黄昏图”所沉浸了,我陷入了这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中,不能自拔。

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迈着沉重的脚步,静静地离开了这黄昏的边界……

冬日江南景

2山沟沟里的孩子垫高脚尖伸长脖子向往天尽头的江南。江南,一个字来形容:俏;两个字,烟雨;三个字,意绵绵;四个字,碧水长天;五个字,脉脉却轻寒;六个字,小桥流水人家。江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成了每个中国人珍藏心底的美好。我也不例外。讨厌目之所及尽是高山,厌倦道路尘土飞扬,倦听蝉鸣蛙噪,盼能去江南走一遭。结果,走了不止一遭,大学四年,至少往返了五遭。冬冬夏夏,风景或由枯木林渐变为平原雪,或由山花红紫变为柳绿桃红,或由乡野小村落变为繁华大都市。我被江南迷住了,越陷越深。越陷越深的还有一段小爱情。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我觉得最前面应该加两个字:“江南”,又或许江南水做的不仅是江南的女人还有江南的男人,我那男朋友便是例证,生得一副俏模样不说还细皮嫩肉,让身为女子的我颇为羡慕嫉妒恨,于是乎送他一绰号“小白脸”。细雨绵绵的时候,他喜欢打一把伞拉我坐在紫藤花架下,坐在鸟语花香里。晴光朗朗的时候,他喜欢捧一本书陪我坐在石凳上,坐在风声竹影里。然而,缘分,缘分,缘尽必分,这世上没有永恒的缘分,正如这红尘没有永恒的生命。终究是分了,我和他,那个俊俏的江南小伙子,痛过了,伤过了,哭过了,累过了,依然,他属于江南。一如凋零的爱情,我那如梦的江南远去了。

初次返回故乡,新奇与愤懑交织。新奇“鸡声茅店月”,“夕阳山外山”的风情,愤懑自此只能忆江南,再难有“鱼戏莲叶间”,“画船听雨眠”的境界了。然而,某天,意兴阑珊的我被妹妹死缠烂打拽到山脚以后,有句话在我脑海酝酿成形,并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以致于我挥臂呼喊:“山峦不输俏江南”,声音在崖壁间回荡,惊飞了喜鹊,惊动了竹林,最终隐匿进淙淙流水,消融进湛蓝天际,这感觉,真爽。

我原以为山中四时,春花烂漫,夏山如碧,秋叶丹枫,最丑当数枯槁寒冬,光秃秃,赤条条,死沉沉,冷飕飕,再怎么贬损也不分。然而,走过这一遭,我才发现那掩盖在萧条假象之下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和蓬勃生机。四季更迭,景色常新的变换之美,于水天一色的江南,无疑是一种奢侈。

青黑相间的石板坡,是很陡很光甚至微微发亮,我下意识的蹭了蹭鞋底,仿佛这么磨几下就不会打滑了。有些路段尚有枯草可拉拽,有些地方,则只能踩着前人踏出的小窝艰难行进。路的一侧杵了几个坟包,长眠于此的大概是一生耕作于此,死后便邀青山作伴的农人。终于稳稳当当站在山巅,脚下是画卷般铺展下去的,耀眼的红,是盛放的,颗粒红似火,红似血的救命粮;头顶是无线延展的,湛蓝如洗,万里无云的天空:上限和下限倏地拉长,顿觉天地浩大,浮生蝼蚁。若在江南,是万万体会不到此种妙趣的,视野只水平延伸开去。我和妹妹商量着再不走崎岖小路,只消行在盘山公路上,沥青铺路,大可优哉游哉。

这一游便是彻底改变了我对冬的歧视和对山的偏见。正如江南的白墙灰瓦融入碧水长天,乡野院落也巧妙掩映在枝枝叉叉中,与周遭的景色极为协调。黄泥糊的墙,黑瓦间或夹杂茅草沏成的屋顶,房梁上倒悬着的金黄的玉米棒子,还有一只溜走的棕色小猫或者一条白的狗,再在院门前的大树上搭一根老竹竿挂几件黑的或土黄的衣服,这就构成一个完整的家。

江南有很多桥,二十四桥,双桥,枫桥,断桥等等名胜不胜枚举,它们都是四平八稳的石拱桥,桥下的水仿佛也永远是那么四平八稳的淌着。大抵有水有人的地方便有桥。半山腰上也架起了一座桥,因为山坳里冲下来的水。两山之间也勒起了长长的铁索桥,有或烂或糟的木板铺了,手抓在铁索上,脚踩上去身子就往两边晃,连着铁索摩擦的吱妞吱妞声,生怕一个不稳栽进怒吼的波涛中,惊险又刺激。

有清泉自白石飞出,陡然泻下,冲击潭底石块,水花飞溅,再缓缓吻别摇摇欲坠的灌木,半黄半绿的芭蕉还有郁郁葱葱的松针,最终没入桥底,静静隐匿。循着水声上去有一汪寒潭,被几块胡乱挨挤着的巨大黑石围住,更添幽深清冽,据说这里曾经藏着一条黑龙,庇佑此方人丁兴旺。寂静抑或喧哗,溪涧抑或激流,山中水之美不亚于江南千顷一碧的江河湖泊。

江南多垂杨翠柳,风过处,飞花飘絮,常勾起人缠绵悱恻的情思。以前,最不屑最不忍顾的是万木枯槁的败落形状。然而,当我真正置身枯木林中时,得到的却是奋斗,是蓬勃,是死亦高大挺拔,昂扬向上的激励。枯藤缠着老树指向蓝天,树干直愣愣往上冲,树杈或曲或直,或散或收,不论何种形状都仿佛要够到天际一般。不仅如此,枯木并不都是枯黄,有的黄绿相间,有的棕黄,有的焦黄,有的乌黑,有的亮白,有的灰白,有的银白。也并不都是光秃秃,有的落了半边,有的只剩几片悬在那里,还有的拽着风干的果儿摇晃。树干也是不同的。有的皲裂了,脆皮已经卷曲了,仿佛一触即落;有的光滑如洗,白的泛着银光,绿的似卷了一层青苔。大树也好,小树也好,全都定格着夏日里郁郁葱葱,蓬勃向上的形状,只是剔除了那华丽丽的花与叶。岁寒三友中的松与竹成堆成团的缀在林间,昭示着严冬过后的草木葱茏。枯木只是怕冷,酣眠去了。试问在这样昂扬向上的氛围中,谁还将那绵绵情思挂在心头而郁郁寡欢呢?

一头黄牛站在山坡上,将嘴挨着地皮啃草,虽已下过雪,结过霜,它还是能从枯草中寻出美味的青草来。时而抬头俯瞰经过的路人,时而甩一甩长尾巴,或蹬几下蹄子,此时,嘴里一定还在细细咀嚼美餐,欢快无比,看它悠然的神情就知道了。这画面之惬意并不亚于牧童骑水牛。

我曾以为除却江南不是景,现在看来,大错特错。单是冬季山景就带给人无尽喜悦,更遑论春夏秋。我曾讨厌高山障目,现在却觉得山顶是山里人生命的支点,因望不到而奋斗不息,直至把山踩在脚下,活出自己的精彩。

青青河边柳

一场淅淅沥沥的清明雨过后,不经意间,桃红渐褪的长堤上,湿润的柳梢,绿了。晴光暖照里,弱柳扶风,秀色正嫩,千般婀娜。漫步在柳丝轻拂的草径上,肺腑间,就如初涨的溪水一样,既温软,又明澈。泥融沙暖的季节里,迟来的燕子,在轻快的翻飞中,斜剪春晖、呢喃低语。生机葱茏的眼帘外,流金的菜花和涌翠的麦苗,渲染出一围浓郁而闲适的田园风光。

我喜欢在花影阑珊的日子里,轻挽丝丝缕缕的烟雨,无需撑伞,一个人默默地走在柳色沾衣的河堤上。在一阵诗情画意的微醺中,我与清丽的梅风笛韵一起,轻轻走入一幅疏淡而工巧的水墨画,于是,音缓韵长的二月雨,淋湿了我的发梢和衣襟,而我无眠的感觉,却在黄昏的另一端,不停地寻觅——思绪萦绕的故乡。流连在小桥流水的背景里,我依稀看见,一叶扁舟,在“夹岸桃花蘸水开”的时候,轻摇一江蕴碧的春水。此时此刻,你的意象,便在我温暖的眼神里,款款凌波、含羞抽簪。入夜,我的睡梦里,蒙蒙细雨中,一定会有乌瓦粉墙、青石小巷;帘卷西窗时,也一定会有红杏绿柳、草长莺飞……

我喜欢在骤雨初歇的夏日,一个人静静地端坐在清凉的柳荫里。眼前,一泓秀水,一池荷花,几只蜻蜓,交织成艳阳下一首纤丽而婉约的宋词,让人在圆荷滴露的想象中,斟满一壶闲茶,然后,斜倚东风十二阑,独自品味江南水乡的烟柳画桥,和烟柳画桥上――那朵粉红的阳伞。终于,田田莲叶间鲜活的游鱼,以一段平平仄仄的韵律,写入我回肠荡气的诗行。醉眼迷离之间,我看到盛装出游的画舫,在一片不绝于耳的丝竹交响之中,摇曳一橹飘红的流水,在南宋清亮的湖光山色里,随着我手中徐徐打开的折扇,渐行渐近,又渐行渐远。那一阙粉香扑鼻的宋词啊,最终化作我耳畔的天籁之音——柳浪闻莺、夜半钟声……

我喜欢在暮霭沉沉的秋天,伫立在菊香淡淡的杨柳岸,用饱蘸寥落的画笔,轻轻勾勒一轴晓风残月的意境。不知道那一只楚天荡浆的兰舟,是不是还能载得动双溪的伤感和忧愁。冥色渐浓的古渡口,有谁,还在西风残照里,舞动惜别的衣袖?纵有千丝绿柳,又怎能系得住游子的漂泊和天涯的浪迹。一树低啭的蝉唱和一杯简约的黄藤酒,永远定格在《雨淋铃》潮湿的记忆里。寂寞,有时候真的可以绽开花蕊,就如江枫渔火一样,点亮你的心灯,让你在无边的思念里,享受一种巴山夜雨般细腻而甜润的孤独。参差的柳影,不一定要圆满一个“月上柳梢头”的等待,带有缺憾的情绪,也许,更深沉,更浓稠,更悠长……

其实,我最喜欢的是一种随心随意、随缘随遇的性格,一如长堤上婆娑多姿的垂柳,并没有刻意的选择和多余的修饰。真诚地表白,可以让人敞开紧闭的心扉;自然地流露,就能诠释美的真谛;随遇而安,就能繁衍出一片又一片拢翠的浓荫。

我喜爱那给我无限遐想和许多慰籍的青青河边柳。

上一篇:七年级社会实践教案下一篇:关于中秋节的幽默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