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邓小平理论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体系的新概念,弄清楚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正是缘此,本文从理论形成的思想渊源、理论基础以及框架结构等的角度,论述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申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篇: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基

[摘要]邓小平理论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方法方面的保障;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的基本观点的轮廓;其科学性亦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所证明。在此基础上,邓小平理论创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逻辑上得以成立的最基本的条件,奠定了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根基地位。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基

[

[收稿日期]2015-02-26

[作者简介]瞿晓琳(1983—),女,湖北洪湖人,博士,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城市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2CDJ0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共产党对城市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项目编号:2013M540630)的阶段性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把它们统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这一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的理论,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根基,成为党的基本理论后来继续创新和发展的新起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最为直接的理论基础。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十五大进一步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三大和十五大的定位,充分说明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源理论。并且,党的最高权力机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它们之间的历史关联与思想渊源的说明也足以证明,邓小平理论是它得以提出的基础。党的十四大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冠名称谓邓小平理论;而党的十五大指出,由于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所以,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十六大在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来源时说,它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则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然而,仅从邓小平理论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来把邓小平理论定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厚根基”,显然在逻辑上是缺乏说服力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应该从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来看邓小平理论的“根基地位”。

从一般意义上,凡是能够称之为科学的“理论体系”的理论成果,“关键是要看是否具备了以下四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贯穿其中,二是有着力解决的中心问题,三是有围绕中心问题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四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1]P9党中央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键在于它们在上述几个方面存在内在的一致性。首先,这几大理论成果都坚持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世界观、方法论。其次,这几大理论成果都着重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第三,这几大理论成果始终坚持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和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上,虽然几个理论成果都有新的进展,但就总体框架和基本观点来讲,都保持着基本一致,或者说是在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的进展。这包括:关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关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判断;关于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思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选择;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政治主张;关于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不断培育“四有”社会主义新人的文化设计;关于“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关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关于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的重要理念;关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战略思考等等。第四,这几大理论成果均产生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中,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又都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得到检验。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毫无疑问,从历史的时序性与连续性来看,最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独占历史先机,显然在回答当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系列最为紧迫和最为重要的问题中,创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逻辑上得以成立的最基本的条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基。其根基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方法的保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运用“实事求是”这一根本思想武器,正确地回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历史证明,毛泽东所创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极大地提高了全党的理论水平,确保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事业发展。中国革命的胜利,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正如陈云在1977年所指出的那样,七大以后,“革命发展的那种排山倒海、摧枯拉朽迅猛异常的形势真是大大超过了预料。今天回顾起来,全党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通过延安整风掌握了毛主席倡导的实事求是这个作風,的确起了决定的作用。”[2]遗憾的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党逐渐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遭到了严重破坏,致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

粉碎“四人帮”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纠正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但是,这一顺应时势的愿望一度遭到严重阻碍,党和国家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家建设百废待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热潮涌起。国内外大势呼唤中国共产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

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邓小平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和非凡的革命胆略,率先批评了“两个凡是”,开启了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先河;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恢复党的思想路线做必要的舆论准备;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重新确立并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具体地说,邓小平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中作出的卓越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精髓地位和在实践中的决定地位。邓小平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多次谈到:“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3]P143“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3]P126他认为实事求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起着决定作用。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不实事求是,就不可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不可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也就不可能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了完整的表述。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3]P278虽然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都可以包含在实事求是中,在实事求是中得到体现,但是邓小平的表述把四者连贯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不仅使概念更加明确,更重要的是把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到了新的高度。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在此基础上正式表述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十二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多次修改党章,但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表述一直沿用十二大的。第三,把解放思想看作是实事求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上深刻分析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内在联系。为了打破思想禁锢,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并大声疾呼“解放思想”。什么叫解放思想?邓小平说:“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3]P279“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3]P62能否解放思想,能否从过了时的思想、观念和体制中解放出来,是能否做到实事求是的前提。在实事求是前面加上“解放思想”四个字,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连为一体,是邓小平的一个创造。要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邓小平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与实质,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原则,而且是首先确立起来的原则。其次,实事求是是新时期党的一系列正确方针政策得以制定和贯彻的基础和条件。正如江泽民所强调的那样:“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步前进,改革和建设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4]P250显然,没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二、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存在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实践程度和表述方式,虽然都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其各自对这一历史主题的理论揭示具有重点、程度、方式的差别。邓小平理论侧重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在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同时,着重回答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中,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而科学发展观则在上述回答的基础上,侧重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发展和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而邓小平理论所回答的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所谓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指学科或思想体系所要首先研究和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学科或思想体系内其他所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是社会主义这一学科或思想体系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一问题研究和解决的路线与方向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学说或思想体系的性质和方向;这一问题的成功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其他基本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这一问题的研究和回答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在理论上高于其他问题。

而从上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历史主题的理论回答来看,主要由邓小平理论回答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显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为基础性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运动中,人们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的固定的观念,存在种种不同程度的误解和偏差:把马克思主义本本中所描述的社会主义构想当成了勿庸置疑的先验原则,社会主义的实践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这些“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问题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神圣化和苏联模式普遍化,这使得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到严重的损失和挫折。邓小平指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會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5]P116“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提问方式本身就极具胆识和洞见,它抓住了整个社会主义的主题、核心、灵魂和命脉。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针对传统的社会主义观,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新论。他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最后,在总结实践经验和多年理论思考的基础上,他给社会主义下了一个新的而且是结论性的定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P373这一论断,把手段和目的统一起来,廓清了不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还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最终要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解决中得到回答。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方位覆盖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的宏大社会系统工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不畏艰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实践中,提出了小康目标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并且提出了保证这一战略目标实现的一整套“相互关联”的“管用”的路线方针政策,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些路线方针政策的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对党的基本路线,邓小平非常看重。他多次讲:“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5]P370-371他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我们的政治路线,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5]P64,“离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没有根,没有方向”[3]P278,“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5]P368。这条路径在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最大的创新之处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明确地区分开来,把资本主义也区分为制度层面和发展生产力的方法论层面,使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所用,从经济体制层面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的基本观点的轮廓邓小平理论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观点相互联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的基本观点。

——邓小平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为坚实的理论基础。邓小平非常鲜明的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提出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还在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毛泽东关于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等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邓小平在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的思想的基础上,更为科学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他明确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强调党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邓小平根据20世纪后半叶国际局势的变化,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因此,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上,必须实行对外开放,要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多方面的实践经验,第一次初步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道路。他在毛泽东提出的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他强调不照搬书本,不照搬外国模式;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还在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有的正確判断的基础上,以比中共八大更为坚定态度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邓小平还根据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上初步阐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他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把新中国建立之初和随后形成的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强调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

上述这些思想的集中概括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邓小平又把他们概括为“一个中心”和“两个基点”,并强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要长期坚持不动摇。

——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在发展的目标上,邓小平在由他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总目标和过去已经形成的“四个现代化”这一具体目标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包括民主政治);并强调通过体制改革达到这些目标。在发展步骤上,邓小平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的长期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指明了我国体制改革的目标。尤其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邓小平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矛盾,计划和市场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要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邓小平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变化,明确阐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他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邓小平在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陆续提出的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即“一纲四目”的基础上,根据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和中国的实际,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这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上述这些重大理论观点,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继承前人,又根据改革开放新的实践、创新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成果。当然,以上所述仅仅是邓小平理论的荦荦大端。它还有其他许多内容,还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但就其所涵盖的内容和涉及的范畴而言,它已经是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如果分析其内在的逻辑结构,我们发现它由三个理论层面构成:一是基本内涵理论(或称基础理论),包括本文第一部分的思想路线、第二部分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改革开放论等。它们回答了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质的规定、历史方位、实现途径等最基本的问题。二是总体布局理论(或称实体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是实现条件理论(或称保障理论),包括国防和军队建设、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实践证明,开创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包括内部外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一系列必备条件的切实保障。正如毛泽东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6]P204邓小平理论是指导全党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整套科学思想。因此,这个理论必然包括实现条件和保障手段的内容。即使就一般意义的科学理论体系而言,“条件理论”也不是可有可无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条件理论”的角度,把科学社会主义概括为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

如同所有有生命力的事物一样,邓小平理论也是要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理论。之后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结合新的实践,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都是对上述诸方面的丰富和发展。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在邓小平设计的“三位一体”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理论作出更为科学的概括,使其突出党的建设和包含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党的十八大则更加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论正确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经验,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四、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实践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不仅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而且证明了邓小平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是中國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有力的支撑,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在经济总量上,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居世界第二,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8%,远超同期世界2.8%的经济年均增速。197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仅有381元,1987年达到1112元,2003年超过万元大关至10542元,2007年突破两万元至20169元,2010年突破三万元大关至30015元。而2012年人均GDP达到38420元,扣除价格因素,较1978年增长16.2倍,年均增长8.7%。与此同时,人均国民总收入也实现同步快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收入国家。我们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多人口吃饭问题。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30多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长71倍,年均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增长58倍,年均增长12.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5%。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先后采用过不同的农村贫困标准。根据1978年标准,1978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约2.5亿人,约占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2007年下降为1479万人,平均每年脱贫811万人。按照2008年标准,2007年农村贫困人口为4320万人,2010年下降为2688万人,平均每年脱贫544万人。按照2010年制定的新扶贫标准,2010年农村贫困人口为16567万人,2012年为9899万人,不足全部人口的10%,平均每年脫贫3334万人。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2.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6.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1平方米,增加29.0平方米。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彩电、电冰箱、空调、电话等耐用消费品逐步普及,汽车、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提高。2012年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移动电话、计算机和家用汽车拥有量分别为212.6部、87.0台和21.5辆,分别比2000年末增加193.1部、77.3台和21.0辆。[7]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理论的发展,可以说,一切皆源自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理论的渊源方面,也可以说主要源于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把“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的理论结晶,是把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出的这一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持续付诸实践的结果,是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是持续的理论创新的结果。总之,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创造性的独特贡献,搭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厚根基。

[参考文献]

[1]中宣部理论局.理论热点18题[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4.

[2]陈云.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N].人民日报,1977-09-28.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铸辉煌经济发展谱新篇——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N].人民日报,2013-11-06.

Key words:Deng Xiaoping Theory;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groundwork

(责任编辑:朱文鸿)

作者:瞿晓琳

第二篇:邓小平理论中市场经济理论的地位探究

作者简介:周小英(1987.3-),性别:女,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摘要: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邓小平理论是由一系列理论组成的,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其核心组成部分,要想对邓小平理论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就需要首先弄清楚市场经济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本文主要就从邓小平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的相关内容入手,探究了邓小平理论中市场经济理论的地位。

关键词: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理论;地位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不断加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让其的指导作用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市场经济理论则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的相关内容阐述

(一)邓小平理论的内涵阐述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通过积极探索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而逐步形成的一套理论[1]。邓小平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阐述

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其改变了传统公认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代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本质属性理念,在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一种经济手段。市场和计划是对经济进行调节的两种方式,在实际的经济活动调节中市场和计划有着自身的特点,在经济关系比较复杂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环境下,市场经济的适应性更好,效率和优势也表现的更加明显。市场经济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自身并不具备制度属性,但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就需要表现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点[2]。有机的将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能利用市场经济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三)邓小平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的关系

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后,经过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共同探索逐渐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是由一系列的理论组成,而在这一系列的组成理论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其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四)市场经济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中的根本性地位阐述

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提出市场经济理论的话,邓小平理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就可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不会有今天这样好的局面;市场经济理论为邓小平理论奠定了基础;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基石[3]。

二、邓小平理论中市场经济理论的地位

(一)市场经济理论的可能性地位

在传统形态的自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相互矛盾,所以就会周期性的爆发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市场经济体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现代形态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自身的实际利益,对雇佣关系进行了一定的规范,对工人的生活状况也在不断的改善。现阶段虽然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已经逐渐转变成了经济滞胀。所以市场经济从传统形态转变成为现代形态,也为邓小平选择市场经济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二)市场经济理论的必要性地位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计划经济对客观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越来越不适应,这样就让市场经济的优点表现得更加明显,从而也就为邓小平选择市场经济提供了必要性。首先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就应该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就会形成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存在是以各个生产者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分工作为基础。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实行商品经济那么就能明确社会分工,同时也存在多元化的经济利益关系。其次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的必然形式就是经济的市场化、现代化以及社会化。最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能够让人们的个性化要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标志

邓小平理论是在1982年到1987年期间形成轮廓的,在这个时期邓小平提出了一些较新的理论观点,让人们能够更好的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则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理论标志。这一时期提出的其他相关理论都是为了从各个方面去论证“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的合理性,都是根据“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而提出的。所以市场经济理论其实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标志[4]。

(四)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建立的内在要求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其实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在要求。在生产力方面,社会主义的本质论要求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需要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式来最终实现;在成产关系方面,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市场经济下,可以更加合理的配置社会资源,然后让社会生产力得到更快的解放和发展,消除两极分化和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去最终实现的目标,另外也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实际要求。只有通过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公有制为前提,实行按劳分配,抵制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其实也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所以市场经理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建立的内在要求。

(五)市场经济理论与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地位契合点

要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过程,因为当形成某种经济体制时,就会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在这个情况下要想改变这种得到社会认可的经济制度就比较困难。而邓小平理论思想的提出,则很好的为市场经济的转变扫清了道路。所以市场经理理论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地位契合,才能更好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结束语:

本文从邓小平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的相关内容入手,从几个不同方面对邓小平理论中市场经济理论的地位进行了探究,通过分析在邓小平理论中,市场经济理论是其核心内容,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是相同的。通过探究邓小平理论中市场经济理论的地位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进而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其能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董亚平,赵琼.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贡献及现实意义[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03:45-50.

[2]杨敏军.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及其价值[J].理论观察,2013,07:14-16.

[3]丁晓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J].北大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0:168-178.

[4]丛微.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阶段及其意义[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07:383.

作者:周小英

第三篇:论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体系的新概念,弄清楚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正是缘此,本文从理论形成的思想渊源、理论基础以及框架结构等的角度,论述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申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系;基础地位

 

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大贡献,是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念,系统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一重要论断,内涵深刻,意义深远,需要做出深入的科学解读。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能够使我们更好地领会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一、邓小平理论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新中国建立后,探究社会主义的形式、本质和具体建设道路便成了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新的重大课题。面对这个重大课题,毛泽东同志再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形成了“以苏为鉴”、走中国自己的建设发展之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一些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并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建国后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和党内“左”倾错误的逐步发展,致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我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未能实现,甚至发生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失误。究其原因,首先是在思想上没有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其次是在理论上没有突破苏联的理论框框,有的也只是在原有的理论框架内做些修修补补。更重要的是,没有在实践中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从新确立为我党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思想基础。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提出准确完整地掌握毛泽东思想体系,他说:“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他认为只要用正确的毛泽东思想做指导思想。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实践。他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邓小平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在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同时,坚决顶住了彻底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全面阐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把解放思想作为重大问题提出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他在高度评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大讨论时,深刻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可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正是面对当时党内普遍存在的思想僵化的现象提出来的,有很强烈的针对性。他还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正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不仅指导了拨乱反正,而且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思想保证。

改革开放的实践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确定提供了实践基础。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对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高度概括。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把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在经济社会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对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进行过探讨和预测,也指出了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有着不同于西方社会的特殊性。但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论述是以社会主义首先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为前提的,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路径并没有具体的描述,现实的发展已经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初的设想。很显然,如何在经济社会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崭新课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胆略和实践气魄,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世界为之一振。在实践中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方位、本质特征和发展路径,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崭新境界。正如小平同志所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这是一条实实在在的在实践中走出来的道路。

 

二、邓小平理论搭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改革开放三十年过程中,我们党形成了诸多的理论成果,它们都是源自小平同志在十二大中提出的“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思想。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十六大在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清楚说明,它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十七大阐述科学发展观等新的理论时明确指出,它们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因此,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称谓加以概括,突出了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南方谈话,邓小平理论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

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理论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现实依据与国情基础。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首要问题,也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邓小平说过“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政策。”邓小平同志清醒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状况,明确指出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还处于不发达、不完备、不成熟的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是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邓小平同志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和“三步走”的战略步骤,确立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和方针是改革和开放,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上了康庄大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判断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化对我国国情认识的。

社会主义本质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揭示理论主题和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能否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能否解决好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邓小平同志科学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根据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南方谈话中指出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理论概括,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概括为社会主义本质特点,指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立足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分析,邓小平同志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平息了关于社会主义姓“资”姓“社”的抽象的理论争论;并提出了衡量人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使人们树立起科学的价值判断和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理论突破和经验升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和成效。邓小平同志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在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上的巨大作用,针对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进行拨乱反正,把实行计划调节还是市场调节的问题同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区分截然剥离开来,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把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实现途径,最终产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充分发挥出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和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邓小平理论内容是很广泛的,从思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一國两制等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系列上的理论,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框架。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在适应时代要求和符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总而言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也是对它的发展。由此看来,邓小平理论它的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的品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提供了不懈的动力。

 

结束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不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保障,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其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有了新的内容,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正确理解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以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熊 辉 周 韬

第四篇:国内外关于邓小平理论创新思想研究述评

[摘 要]邓小平的理论创新思想是其理论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文章对国内外关于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内涵、必要性、可能性、特点、基本原则、动力与源泉、独特品格、具体成果、历史轨迹、具体方法与路径、重要意义等问题进行梳理,以期推进对邓小平及其理论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创新;研究述评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成为20世纪国内外的风云人物。那么,他的人生履历,他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及理论就自然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焦点问题。关于邓小平及其理论,无论在研究范围、研究深度、研究成果、研究视野和方法上等,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国内外学界从事注解性、论证性、宣传性的研究较多,总是低水平的不断重复。而且,关于邓小平推进理论创新的方法、规律、经验教训等,除了有少量论文,至今还没有专门的书籍问世。

一、国内关于邓小平理论创新思想研究现状及其评析

截止2012年5月,从读秀网搜索到的书名含“邓小平”的著作有3550本,书名含“理论创新”的著作有219本,而书名中同时含“邓小平(理论)”与“理论创新”的著作仅有12本。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搜索到的关键词中含“理论创新”的学术论文有12847篇,篇名中含“理论创新”的学术论文有4285篇,而篇名中含“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学术论文仅有41篇。题名中含“理论创新”的学位论文有69篇。从中国知网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总库中搜索到重要学术性的报纸上、所发表的会议论文中的关键词中含“理论创新”的文章共3644篇,而直接论述到邓小平推进理论创新的文章仅有两篇。

(一)国内关于邓小平理论创新思想的研究现状

国内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邓小平推进理论创新的具体思想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具体如下:

1.关于创新、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界定

“创新”概念是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最早提出的。按照他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1]李金华指出:“创新是指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在以科技为核心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实施的有益于社会进步、无限发展的创造性活动。”[2]而蔡毅则认为:“创新就是一种创造。创新是对旧事物、旧观念、旧认识、旧理论的突破与革命,它是理性的否定、创造性的破坏和历史性的超越。”[3]我认为创新即坚持基础上的发展,批判基础上的完善,继承基础上的扬弃。

关于理论创新,田丰、刘景泉指出:“理论创新就是在扬弃原有的思想、学说、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突破性的思维活动,提出新思想、新学说、新理论。”[4]王雪梅认为,“理论创新就是指人类在开拓进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是对人类历史经验作新的理论升华”。[5]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杨海英认为,“只有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科学地回答了实践所提出的重大问题,并指导实践进一步发展,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6]贾建芳指出:“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就是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理论突破和创造,是理论内涵(不仅仅是词语)上的新意。”[7]陈先达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三种表现:“原创性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在应用中的发展”;“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自己专业范围内提出有理论和实践创新意义的新见解,不同程度地对推进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贡献。”[8]我认为理论创新就是根据实践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要求对原来理论的批判继承与完善发展。

2.关于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必要性

国内的学者着重从国内外的历史大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与时俱进的内在品质的角度来论证邓小平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理论创新的必要性。其中,黄勇、曹辉、周亚越指出邓小平理论创新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进行的。即“20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创新”;“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世纪之交中国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与抉择”。[9]我认为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世界形势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建设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

3.关于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可能性

关于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可能性,胡尊让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指出,邓小平个人的主观因素在他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些主观因素主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宽阔的胸怀和世界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力以及极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等。”[10]而范志轩等学者认为,独特的创新思维是邓小平之所以能够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主观因素。邓小平创新思维的主观因素包括“信念和理想: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坚定信念、远大理想;意志:顽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热忱:豁达的自信和饱满的热情。”[11]涂大杭认为,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邓小平能够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可能性之一。他指出了邓小平独特的思维方式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相结合的思维方式;群众路线与人民利益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思维方式;‘照辩证法办事’的思维方式;‘三个有利于’的思维方式;‘三个面向’的思维方式。”[12]程美东、沈湘平著的《邓小平的思维世界》从思微知著的洞察力、卓越的理论思维能力、立体性的思维能力、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等方面对邓小平独特的思维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李长福著的《邓小平辩证法思想研究》一书认为,深邃的哲学思维也是邓小平之所以能够推进理论创新的可能性因素。其中,解放思想是邓小平辩证法思想的精髓。袁金辉认为,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是邓小平能够推进理论创新的主观因素之一。他指出,“邓小平的人格魅力体现在他‘三落三起’的非凡经历中,体现在他立足国际政治舞台叱咤风云的风采中,也体现在他平凡的日常生活和情趣中。”[13]同时,详细指出了邓小平的人格具体表现在矢志不渝、不懈追求的革命人格,忠诚的爱国主义、无私的党性原则的政治人格,胸襟博大、光明磊落的道德人格,文如其人、风范长存的文化人格,高风亮节的领袖人格等。我认为邓小平那强烈的问题意识、深邃的哲学思维、独特的内在品质和人格以及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使得他能够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4.关于邓小平的理论创新思想及其创新观

关于邓小平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庞元正、董振华着重从“理论创新思想、科技创新思想、制度创新思想”[14]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黄勇,曹辉,周亚越认为邓小平理论创新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科学方法论的方法;社会主义实践的创新”。[15]李飞燕对邓小平的理论创新思想进行了界定。他指出:“理论创新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源泉和检验标准;理论创新的支点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理论创新的主体和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理论创新需要民主和法制环境。”[16]关于邓小平的创新观,姜大仁指出:“邓小平创新观是一个完整体系,包含创新的世界观基础、创新的基本课题、创新的方法途径、创新成果的检验标准等。”具体来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新观的哲学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邓小平创新观的伟大政治品格”;“马克思主义不能丢,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是邓小平创新观的基本准则”……“‘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创新观在新时期进行理论创新的首要的基本的历史课题”;“坚持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相结合,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邓小平创新观的创新方法和途径”;“从支持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是邓小平创新观的价值检验体系。”[17]我认为邓小平理论创新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实践与时代的发展要求,总结现实与历史经验教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推动理论与实践创新的过程。他的创新观应包含创新的源泉、动力、内容、方法、要求、原则、前提等丰富内容。

5.关于邓小平理论创新的特点与创新思想的特征

关于邓小平理论创新的特点,黄勇、曹辉、周亚越认为主要表现在:“继承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结合;务虚和务实相结合;原创性与再创造相结合;开放性和系统性相结合;社会激励与社会整合相结合”。[18]关于邓小平创新思想的基本特征,田宪臣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新思想的根本特征”。[19]“思想敏锐、高瞻远瞩是邓小平创新思想的时代特征”。[20]“坚忍不拔、刚毅顽强是邓小平创新思想的意志特征”。[21]“无私无畏、敢闯敢冒是邓小平创新思想的胆略特征”。[22]“全面系统、顾全大局是邓小平创新思想的理论特征”。[23]“尊重实践、崇尚务实是邓小平创新思想的实践特征”。[24]我认为田宪臣的观点比较全面、准确的反映了邓小平创新思想的特征,为考察邓小平推进理论创新的特点提供了启发。

6.关于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

关于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田宪臣认为,包括四个方面:“继承和创新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借鉴与创新的统一”、“综合与创新的统一”。[25]邹红美,曹均学对邓小平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他们认为,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就要发扬邓小平理论的创新精神与理念,就要深刻领会并把握他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原则是理论创新的根本保障;实践性原则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人民性原则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辩证性原则是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现实性原则是理论创新的基本方略。”[26]我认为邓小平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进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提供了典范和新的视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邓小平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根本原则。

7.关于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动力与源泉

曹均学、黄元全分析了邓小平进行理论创新的源泉。其中,“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思想源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文明成果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外在源泉。”[27]赖亦明、王家龙分析了邓小平进行理论创新的源泉。主要包括:“对时代精神和本国国情的透彻了解;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准确把握;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对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深切关注;对时代精神和中国国情的透彻了解。”[28]我认为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应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国内学者对客观因素的分析都非常到位,而对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领袖所具有的创造性人格这一人格动力的研究相对不足。

8.关于邓小平的创新精神及其理论创新的独特品格

李君如认为,“邓小平的理论创新精神是政治勇气与理论勇气相统一的科学创新精神;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的科学创新精神;是以中国实际问题为中心运用马克思主义与用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相统一的科学创新精神。”[29]师连枝对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品格进行了研究。他指出:“永恒的理论创新倾向、平等的理论创新理念、无我的理论创新情操是邓小平理论创新品格的集中体现。”[30]学术界对邓小平的创新精神及其理论创新的独特品格的研究相对薄弱,成果不多。我认为尊重实践、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开拓进取是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内在品质的集中反映。

9.关于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轨迹

关于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轨迹,王征国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邓小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1975年的全面整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前的直接酝酿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他是在我们党领导全国进行拨乱反正,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和开动脑筋研究新情况……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中心口号和理论主题以后,到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在全面改革的进程中,这个理论有了重大发展;以南方谈话为标志,走向成熟,形成体系。”[31]王征国还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角度梳理了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轨迹。我认为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全面整顿与初步酝酿阶段(1975-1978)、崭新起步与形成主题阶段(1978-1982)、全面改革与形成轮廓阶段(1982-1987)、深化改革与形成体系阶段(1987-1992年)、退居幕后与晚年思考阶段(1992-1997)。

10.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理论成果

关于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具体理论成果,国内的学界主要是从三个角度进行研究的。一是从总体上看邓小平及其理论成果的创新点或者对马克思主义创新和发展的理论贡献。其中,西南政法大学钟枢教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邓小平理论创新研究》一书中,从邓小平的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政治思想、法制思想、科技和教育思想、军事和国防思想、外交及国际战略思想、文化思想等八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对邓小平理论的创新内容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研究。林建松等人指出,邓小平说出“老祖宗”没有说过的符合实际的“新话”,主要有:“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第一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的理论;第一次提出‘一国两制’的理论;第一次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第一次提出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党的理论;第一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理论。”[32]二是从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具体学科来考察邓小平及其理论成果的创新点或者对马克思主义创新和发展的理论贡献。比如:陈志良,杨耕著的《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赵耀,秦刚著的《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等。三是着重研究邓小平推进理论创新的某一具体成果。刘炳瑛主编的《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研究》、郑德荣主编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等。我认为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理论成果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和平和发展是时代主题理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理论等八个方面。

11.关于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创新的具体表现

荣开明就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纵断面,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创新去作比较分析。他指出:“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主要表现在:①理论重心的转移(由政治革命为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重心)。②体制目标的转换(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理论观念的整体推进和更新。④理论体系的新构想。”[33]二是从理论创新发展的横断面,如理论创新的内容、结构等方面去作比较分析。他指出:“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主要表现在:①理论创新。②体制创新。③政策创新。④方法论创新。”[34]关于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创新的重要表现,我认为荣开明的观点在学术界最具代表性。他不仅从历史发展的视野来分析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创新的具体表现,而且又从理论创新的内容的角度进行论述,这是很准确、全面的。

12.关于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具体方法

关于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方法,曹均学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根本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全局与重点相结合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35]林建公在《邓小平的思维世界》的序言中指出:“毛泽东思想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奠定了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基本出发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立足中国与放眼世界相结合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基本方法;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36]邓小平的思想方法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方法的内在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可宝贵的财富。袁贵仁、宫敬才具体论述了邓小平的思想方法论的具体内容:“他尊重实际,解放思想,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他尊重实践,崇尚实干,不断地从中国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总结新经”;“他尊重群众,关心群众……他尊重辩证法,提出并坚持按辩证法办事,善于从千头万绪中抓住主要矛盾和决定性环节,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把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总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光观察问题。”[37]关于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逻辑路径,我认为应从邓小平从解放思想入手,坚持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总结历史经验,关注中国现实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解读。

13.关于邓小平推进理论创新的当代价值

关于邓小平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意义,曹均学认为,“理论创新是邓小平理论的灵魂和永葆生命力的源泉。因此,结合当今时代的新特点和新挑战,深刻领悟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方法,继承和发扬其创新思维,对于提高我党的理论创新能力,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38]我认为要把握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方法的当代价值,要从其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等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二)对国内邓小平理论创新思想的评析

纵观国内学界关于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方法及其相关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在研究内容、研究深度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是我们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的一笔财富。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与缺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从研究内容上看,学界对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必要性、可能性,邓小平理论创新的科学内涵、特点(征)、基本原则、动力与源泉,邓小平的创新精神及其理论创新的独特品格,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轨迹、具体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创新的重要表现,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具体方法、现实意义等,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可见,研究范围比较广泛,但学者们热衷于研究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轨迹、具体理论成果,而对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方法、规律、经验教训等相关问题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研究内容呈现出严重失衡现象。

从研究深度上讲,对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轨迹、具体理论成果的论述较为深入,而关于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具体方法的研究比较薄弱,不够全面,不够准确,有待进一步推进与加强。个别学者探讨邓小平在当代中国是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相关研究时,似乎将邓小平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理论创新的必要性、可能性、路径、方法、经验、规律等混为一谈。这是我们值得厘清和深入研究的地方。

从研究方法上讲,国内学者的研究方法过于单一,仅仅重视理论上的逻辑演绎、文本中的抽象概括,而忽视了从历史发展的视野,采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科学的归纳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视角进行研究。本文在吸收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从历史的角度来梳理和研究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具体方法,实现逻辑与历史的科学统一。进而从历史的客观发展进程中科学归纳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独特方法。

二、国外关于邓小平理论创新思想研究现状及其评析

截止2012年7月,从读秀网搜索到的书名含“邓小平”的著作有61本,书名含“理论创新”的著作有5本,而书名中同时含“邓小平(理论)”与“理论创新”的著作至今没有。主要有:德国学者乌利·弗兰茨著的《邓小平传》、美国学者弗里德里克·C·泰韦斯著的《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俄国学者埃·皮活瓦洛娃著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研究文库》(5)等。国外学者关于邓小平及其理论研究的学术论文主要有:日本学者天儿慧的《邓小平的发展战略》、俄国学者费奥克蒂斯托夫的《邓小平的著作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源泉》、美国学者戴卫·巴克曼的《陈云和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比较》等。

国外学者对邓小平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40年代。“最早提及邓小平的著作是美国军人埃文斯·卡尔逊于1940年在美国出版的《中国的双星》”。[39]国外研究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研究机构有哈佛大学正清东亚研究中心、英国中国汉学学会、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日本亚洲政治经济研究协会等。它们对邓小平及其理论的研究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形势的转变而侧重点不同。从研究的视角与方法上讲,它们主要从世界发展、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角度,抛弃意识形态的障碍,以比较的研究方法为主,兼用现代化理论研究法、实地考察研究法、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法、马克思主义概念研究法等来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从研究的内容上讲,它们着重对邓小平的人生经历、家世状况,邓小平的理论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成果、哲学基础、价值取向、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邓小平理论的世界意义等若干重要思想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国外学者侧重于邓小平人格风范与历史地位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邓小平是一个务实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最成功的改革家,是“中国现代化之父”[40]、“世界和平的维护者”[41]、“社会主义思想的救星”[42]等。

第二,国外学者对邓小平理论的诞生及其形成与发展,邓小平的哲学思想,邓小平理论属性与特征,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政治思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外开放思想、外交思想、军事思想、“一国两制”思想、改革观等基本理论成果进行详细与独到的研究。

第三,国外学者热衷于探讨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对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理论来源、价值取向、历史地位等方面的研究有自己独特的角度和见解。但有个别国外学者运用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对中国改革实际的模糊,受研究条件的限制,对邓小平及其理论的研究仅局限于实事的描述,缺乏理论上科学的深入思考和辩证评价。

第四,国外大多数学者对邓小平及其理论成果的评价都很高,比较重视邓小平理论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尤其是对邓小平的人生履历和他的独特经历对其理论成果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兴趣很浓。

纵观国外学者对邓小平及其理论的研究,成果不少。然而,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基本上没有对邓小平的理论创新思想进行具体研究,更没有对邓小平是怎样推进理论创新的这一重要课题加以关注和深刻研究,这将是国外学者应该努力破解的重大问题。

综上所述,对国内外关于邓小平理论创新思想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是:研究已经起步,趋向深入;尚不成熟,任重而道远。目前,对邓小平推进理论创新的方法、规律、经验教训等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并不多见。但是,这一课题对新时期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意义重大。鉴于此,学界应该加强对此问题的深化研究。

参考文献:

[1]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中)[M].人民出版社,1980:517.

[2]李金华.创新的内涵特点及其实现条件[J].河南社会科学,2003,(3).

[3]蔡毅.理论创新的内涵、功用及其原则[J].学术界(双月刊),2002,(95).

[4]田丰、刘景泉.关于理论创新若干问题的探讨[J].学术研究,2002,(3).

[5]王雪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性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2.

[6]杨海英.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6).

[7]贾建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内涵和方法[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8).

[8]陈先达.论与时俱进与理论创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4).

[9]黄勇、曹辉、周亚越.邓小平理论创新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5-38.

[10]胡尊让.试析邓小平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观因素[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11]范志轩等.邓小平创新思维论[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70-73.

[12]涂大杭.邓小平思维方式研究[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押28-29.

[13]袁金辉.邓小平的人格[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1.

[14]庞元正、董振华.邓小平创新思想研究[J].新视野,2002,(4).

[15][18]黄勇、曹辉、周亚越.邓小平理论创新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59,359-367.

[16]李飞燕.邓小平理论创新思想研究[J].理论月刊,2004,(11).

[17]姜大仁.论邓小平的创新观[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1,(6).

[19][20][21][22][23][24][25]田宪臣.邓小平创新思想研究[M].九州出版社,2006:117,122,126,129,134,141,203-210.

[26]邹红美、曹均学.邓小平理论创新的主要原则[J].科学社会主义,2010,(6).

[27]曹均学、黄元全.邓小平理论的创新精神及其源泉[J].重庆社会科学,2010,(9).

[28]赖亦明、王家龙.论邓小平理论创新的主要源泉[J].求实,2003,(8).

[29]李君如.向邓小平学习理论创新精神[J].中共党史研究,2002,(2).

[30]师连枝.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品格及其历史地位[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4).

[31]王征国.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46-51.

[32]林建松、林庭芳、金钊.读懂邓小平[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200-201.

[33][34]荣开明.邓小平理论创新的纵横考察[J].中州学刊,2001,(6).

[35]曹均学.论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方法[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1).

[36]程美东、沈湘平.邓小平的思维世界[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10-15.

[37]袁贵仁、宫敬才.邓小平思想方法论研究[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2-3.

[38]曹均学.论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方法[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1).

[39]成龙.海外邓小平研究新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

[40][41][42]马启民.国外邓小平理论研究评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9,95,99.

责任编辑 魏子扬

作者:刘锋

第五篇: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针对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本文论证了社会主义是一个曲折前进的历史过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来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应着重于对内因、对所犯错误内容和原因的分析,总结经验既不要肯定一切,也不要否定一切;搞社会主义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必须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关键的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这一问题,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从实践上证明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光明的前景。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 历史经验

作者杨春贵,1936年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教授。

20世纪是人类历史巨变的世纪。在它的前多半期,社会主义制度以其在世界广大领域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而震惊了世界;在它的后期,社会主义因其遭受挫折、特别是在苏联东欧的失败,又一次震惊了世界。这种沧桑巨变,在人们面前提出了21世纪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面对西方敌对势力所谓"共产主义大失败"的狂喜和曾经信仰过社会主义的某些人的悲观情绪,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说:"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邓小平的这一结论,已为最近2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所证明,并必将进一步为21世纪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社会主义实践所证明。

一、 社会主义是一个曲折前进的历史过程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其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则是迂回的、曲折的。世界上从来没有直线前进发展的事物。自然界如此,社会生活同样如此。每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都走过了相当艰难曲折的道路。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经历了48年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法国则经历了86年的反复较量。就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来说,从建立到成熟,大约经历了二三百年的时间,其间不断发生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以一种剥削制度取代另一种剥削制度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尚且如此,何况作为消灭一切剥削制度的社会主义运动呢!指望社会主义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而不会经历任何曲折,是根本不现实的。

社会主义在历史上有过多次曲折,出现过多次低潮,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总趋势却没有改变。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以来的150多年里,它从革命导师的理论构想发展为世界工人运动的指导纲领,从理论变为实践,从一国实践变为多国实践,呈现出一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总画面,表现为不断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在这一发展的总过程中,局部的挫折、一时的低潮、甚至暂时的倒退,都在所难免。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会为这些外在的表象所困惑,而是始终不渝地坚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定胜利,以蓬勃高昂的姿态面对严峻的现实,迎接艰难的挑战。

当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正在进行的时候,马克思就科学地预言:"无论公社在巴黎的命运怎样,它必然将遍立于全世界。"40多年以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证实了马克思的科学预见。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于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国内自卫分子的武装叛乱而陷于十分危机的情况下,列宁坚定地指出:"不论革命有什么样的困难,可能遭到什么样的暂时失利,不论反革命掀起什么浪潮,无产阶级的最终胜利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人民所走过的革命道路更是百般艰难曲折。民主革命28年历程中,几经挫折和失败。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把中国人民打入血泊之中。但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杀绝,没有被吓倒,他们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起来战斗了,并且学会了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到农村去开辟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建立之初,敌人力量十分强大,有人怀疑:"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这燎原之火也几起几落。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根据地党和革命力量损失90%,白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殆尽。但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我们党总结了经验教训,最后终于战胜了国内外一切敌人而赢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道路同样不平坦,小的曲折不算,大的就有两次:一次是1958年开始的三年"大跃进",一次是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这些错误给我们造成了严重困难,甚至使我们陷入严重危机。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从纠正错误中进一步成熟起来,终于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告诉我们:革命无论如何困难,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它最后总要胜利的。因为它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代表历史发展方向。胜利只是个时间问题。

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社会主义制度被抛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本世纪以来的最重大的挫折。西方敌对势力为此而异常兴奋,由此而断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彻底破产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悲观失望的情绪在一些人中流行开来。面对这种局部的挫折和暂时的倒退,邓小平同志以一个伟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郑重地提出:"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正是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陷入低潮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通过改革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对这些无可争辩的事实,任何不带偏见的人们都表示惊讶和赞赏。世界银行专家评价说:"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埃菲社1992年年终专稿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造就了20世纪最壮观的经济奇迹之一。"法国勒诺·德罗什布鲁纳在1997年11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在21世纪的头几年里,我们肯定会看到中国将作为一个新的世界经济强国出现在世人面前。在21世纪初期,中国的雄心壮志将会具体地显示出来,继续令我们惊讶不已。"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既是中华大地上的伟大创举,同时又具有世界历史意义。邓小平指出,如果到下个世纪中叶我们实现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在发展中出现曲折,有着复杂的主、客观原因。第一,国内外阶级斗争的长期存在。"树欲静而风不止",有斗争就会有起伏,有波浪,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高潮与低潮、胜利与挫折、前进与倒退是合乎规律的现象。第二,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制度,它的建设与发展需要经历一个从没有经验到取得经验、从不太完善到比较完善、从不太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而犯一些错误,走过一些弯路,遭受一些挫折,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我们只能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道路,不断地总结经验,逐步地从必然走向自由。第三,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的领导,如果发生路线错误而不能切实纠正,或者发生严重腐败现象而得不到遏制,问题就会变得复杂起来,就不仅会发生大的挫折,甚至会导致历史的大倒退。前两条是客观原因,后一条是主观原因。只要主观上不发生大的问题,小的曲折虽然不可避免,历史大倒退那样的曲折却是可以避免的。但是,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曲折,它们都不过是构成历史发展总趋势的一个具体环节,没有也不可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正如黄河有九曲十八弯,但它东去的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在这里,重要的是,第一,不要把暂时的曲折看成历史发展的结局,而应当站在历史发展的宏观高度如实地把曲折看成是一种暂时的现象,看成是实现历史发展总趋势的一个环节,在任何曲折面前都要坚定信心,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第二,重视总结经验教训,尽量避免那些可以避免的曲折,把曲折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其中关键的是搞好党自身的建设,保持党的领导的正确性。第三,即使发生像苏联东欧那样的历史大倒退,我们也坚信,那里的广大人民和真正的共产党人在经过实践的教训和认真反思之后,最后也会重新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这个过程可能是长期的、痛苦的,但最终向这个方向发展则是无可怀疑的。因为历史规律不可改变。

二、科学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

恩格斯指出:"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要获取明确的理论认识,最好的道路就是从本身的错误中学习,吃一堑,长一智"。邓小平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我们的经验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有用。""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这样来制定方针政策,就能统一全党思想,达到新的团结。这样的基础是最可靠的。"总结经验,首先有一个总结经验的方法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论去总结经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来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至少有三个原则是应当把握的。第一条原则,总结经验应当着重于内因的分析,而不应当过分地强调外因的作用。这一点,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都有一些经验教训值得吸取。大家知道,在遵义会议上有一场争论,即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失败了?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有一个发言,他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完全在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这样一种总结经验实际上是拒绝总结经验。因为革命初期的特点就是敌强我弱,如果敌人强大我们就必然失败,那么我们就永无取胜之日。对此毛泽东在会议上作了反驳。后来,他在哲学上对这个问题又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在《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第105-108页,毛泽东写了很长一大段笔记来阐述这个问题,那些思想后来凝结为《矛盾论》"两种宇宙观"里面的关于内因和外因关系的论述。毛泽东在《批注集》中写道:"非战之罪,乃天亡我的说法是错误的。五次[反]围剿失败,敌人的强大是原因,但战之罪、干部政策之罪、外交政策之策<罪>,军事冒险之罪是主要原因。机会主义是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在《矛盾论》中,他又指出:"两军相争,一胜一败,所以胜败,皆决于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一九二七年中国大资产阶级战败了无产阶级,是通过中国无产阶级内部的(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机会主义而起作用的。当着我们清算了这种机会主义的时候,中国革命就重新发展了。后来,中国革命又受了敌人的严重的打击,是因为我们党内产生了冒险主义。当着我们清算了这种冒险主义的时候,我们的事业就又重新发展了。"可见,总结经验应当着重于内因的分析,关键是党的路线是否正确。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苏东社会主义的失败,国外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策略固然起了作用,但是根本的原因是内部问题,是路线的问题,政策上的问题。苏东事变的历史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思想僵化,体制僵化,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这种情况引起人们的不满,而人民群众的这种不满意,在有的国家直接地被敌人所利用,社会主义制度就被推翻了;另外一些国家,看到了问题,寻求出路,搞改革,但选择的是一条右的机会主义路线,使得敌对势力利用了这种机会主义而由小变大,或者从内部夺权,或者从外部取而代之,最终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在苏东剧变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巍然屹立,蓬勃发展,这从正面又证明,只要共产党有一条马克思主义的路线,任何国际和国内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阴谋都不能够得逞。苏东剧变后,邓小平说,关键是做好一件事,即自己的事。这是非常富有战略眼光的。在南方谈话中他又指出,今后"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首先是共产党的路线要搞好,只要我们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排除"左"的和右的干扰,我们就不会出大的问题,即使出了一些问题,也容易纠正和改正。

第二条原则,总结经验应当着重于对所犯错误内容和原因的分析,而不应当过分追究个人的责任。这是一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的问题。党在路线上发生了问题,领导人、特别是主要领导人当然负有重要的责任,对于他们的错误和失误应当给予批评,不能含糊敷衍,必要的时候应当在组织上做出一定的处理。但是,不能把一切过错都归咎于个人,正如不能把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个人一样。毛泽东在《学习和时局》里谈到我们总结民主革命经验时说:"不应着重于一些个别同志的责任方面,而应着重于当时环境的分析,当时错误的内容,当时错误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吸取教训,才能在批评错误时找到改正错误的方法。我们党作的两个历史《决议》都不是过分追究个人责任,而是着重于所犯错误的历史环境、错误的内容、产生根源以及今后如何改正错误这样一些方面的分析,体现了毛泽东一贯倡导的"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的指导方针。苏联人对斯大林所采取的完全不是这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的方法。从赫鲁晓夫开始,一直到戈尔巴乔夫,39年中,他们一味地咒骂斯大林,好像把斯大林批臭了,问题就都解决了。而对于斯大林时期所犯错误的历史环境,认识上和体制上的原因,以及全党应当从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等等,完全没有给予重视,更谈不到进行深入和具体的分析。这样他们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出路,相反,在大反斯大林的情况下,为机会主义的泛滥开辟了道路。

第三条原则,总结经验应采取分析的态度,不要肯定一切,也不要否定一切。斯大林时期苏联共产党犯了严重错误,包括政治上、经济政策上、对外政策上和民族宗教政策上的错误,这些错误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蒙受了巨大的损害,并且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消极影响。但是,我们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认为那时候一切都错了,不能认为斯大林一切都错了,否则就不能解释苏联的经济为什么曾经有过比较高的发展速度,为什么它能够经受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考验而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为什么原来比较落后的俄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建设成为一个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否定一切,只能导致否定苏联共产党,否定社会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即使是对苏联的模式,即30年代苏联建立的权力过分集中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也应当做具体的分析。一方面,这种体制确有弊病,必须改革;另一方面也应当如实地承认,这种体制有其历史的由来。在战争或严重的战争威胁的条件下,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也曾经发挥过重大作用。所以,应当采取分析的态度。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时候,采取的不是那种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态度,包括我们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我们党的《决议》一方面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另一方面又肯定,这一时期"党、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和整个社会的性质都没有改变"。我们在指出毛泽东同志晚年严重错误的同时,又明确地肯定,"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这样,既指出了原来的那个社会主义体制存在着严重弊端,必须加以改革,同时又指出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必须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能把纠正"左"的错误变成否定马列主义、否定社会主义。正如邓小平所说的,对所有的问题,要讲两句话。讲一句话就要犯错误。讲两句话,不肯定一切,不否定一切,才能真正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

三、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可以说,这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一个根本性总结。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在于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恩格斯说:"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比空想社会主义者高明的地方,不在于他们比空想社会主义者更周密、更细致地勾画出一套社会主义的理想方案,而在于他们创立了唯物史观,从劳动发展史中找到解答人类社会发展之谜的钥匙,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以这个一般规律为指导,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从而找到并唤醒了埋葬资本主义的主体力量---无产阶级。150多年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就是说,他们从来不是从美好的愿望出发,不是从抽象的理性、正义等等原则出发去设计理想社会的方案,而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在批判现状的运动中寻找未来的出路。

正如列宁所说:"科学社会主义其实从未描绘过任何未来的远景,它仅限于分析现代资产阶级制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如此而已。"马克思、恩格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然而,这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向实践的转化过程中,如果离开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它仍然会重新陷入空想。过去我们不顾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在调整生产关系上盲目求纯,在发展生产力上急于求成,在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等等,都是由于思想路线的错误导致政治路线和重大决策的失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陷入了主观主义空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这个转折,首先是从端正思想路线开始的。没有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就不可能从根本上纠正过去"左"的错误,就不可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就不可能提出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新政策。

这充分说明,思想路线正确与否,对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党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中国是如此,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如此。苏联东欧剧变,原因固然十分复杂,而且不同国家具有不完全相同的情况,但说到底,仍然是思想路线出了问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教条主义、个人崇拜盛行,不仅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错误,而且形成了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后来实行改革,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犯了右的错误。例如:在思想上,过去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后来则根本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政治上,过去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后来则否认一切阶级斗争,搞所谓"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过去忽视民主,搞得权力过分集中,后来则在"政治多元化"的旗号下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所谓的"多党制"。在经济上,过去搞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后来则搞全面私有化,如此等等,真可以说是唯心主义横行,形而上学猖獗。这种情况说明,苏东社会主义失败的根源在于思想路线的错误。

毛泽东曾指出:"一切大的政治错误没有不是离开辩证唯物论的。"长期的历史经验教训,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第一,搞社会主义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实现这一必然性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但是它没有为每个国家提供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本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列宁指出:马克思的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以往社会主义实践的根本教训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了,特别是把苏联的经验和模式教条化了。毛泽东对此有所察觉,曾试图突破苏联模式,走自己的路,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而未能如愿。只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才响亮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口号,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邓小平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又说:"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这是对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一个科学总结,具有普遍的意义。破除固定的模式化思想,走自己的路,关键是要对自己的国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对本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作出实事求是的估计。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普遍的教训是对本国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估计过高,因而犯了许多超越阶段的错误。我国在经过长期实践和探索之后,才深刻认识本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给自己做了正确的定位,并根据这个定位制定和实行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整套方针政策。这是对所谓的一成不变的社会主义观念和模式的有力破除。

第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必须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列宁说:"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以来的一百多年,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最近几十年,这种变化的剧烈和深刻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邓小平说:"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一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根据时代的变化和新的形势与任务,提出新的理论以解决新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既没有丢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讲了马列没有讲过的符合今天实际的诸多新话,例如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如此等等。他还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等等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一系列新的科学判断。总邓小平理论所以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它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四、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或者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关键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当代社会主义所面临的首要的基本问题。邓小平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这一首要的基本问题,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和剥夺资本家的资本以后,便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也明确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现实的社会主义都是在不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上建立起来的,贫穷是现实社会主义的一个不利的起点。搞社会主义首先要把治穷作为自己最根本的任务。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而把抓阶级斗争作为各项工作的总纲,林彪、"四人帮"更荒谬地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这不仅模糊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且严重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形象。针对这些错误认识,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落实到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上,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邓小平强调:"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要靠科学和教育。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邓小平密切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所引起的巨大社会变革,依据对现代生产力的深刻认识,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二,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但不能同时富裕,要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针对我国长期形成的平均主义观念和政策,邓小平强调首先必须打破平均主义,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先富起来。他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对的。"这个大政策,以承认差别为前提,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条件,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目的是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对于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出现的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分悬殊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妥善解决。合法的较高收入应予允许和保护,并依法加以必要的调节;非法牟取的暴利,必须坚决有效地依法处理。总之,我们在处理先富、后富和共富的关系问题时,要从大局看问题,不能采取"劫富济贫"的"左"的政策。重要的是,要鼓励大家动脑筋想办法发展我们的经济,尽可能多地增加生产总量,同时运用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进行调节,保证社会公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长期以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还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基本上都把计划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而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这种观念长期禁锢着人们的头脑。邓小平坚决否定了这种看法。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邓小平主张社会主义也要搞市场经济,这是他始终如一地坚持用生产力标准看问题的体现。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以市场为取向。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不在于计划制定得不周密、不具体,而在于排斥和限制市场机制的作用。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因此,改革就是把经济搞活,把市场运用好,就是以市场为取向。邓小平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问题,为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基于对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手段的认识,邓小平逐步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早在1980年5月,他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的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此后,他又从搞活经济和共同富裕两个方面论述过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说:"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2年初在视察南方谈话中,针对一些人在姓"资"姓"社"问题上的困惑,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做了明确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各种具体特征的内在联系,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根本任务,同时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主要功能和基本价值,提供了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价值观,从而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实现了社会主义认识史上新的飞跃。这一论断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起来,纠正了以往讲社会主义本质只讲生产关系的局限性;把发展生产力与解放生产力统一起来,纠正了以往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只存在发展生产力的任务而不存在解放生产力任务的不彻底性;把目标和手段统一起来,纠正了以往只讲最终目标而忽视实现手段的片面性。这一论断还抛弃了已被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把计划经济当做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根据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

第五,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特征。鉴于在"文化大革命"中民主受到严重破坏、法制受到肆意践踏的惨痛教训,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针对"文化大革命"的不正常状况,他又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因此,邓小平主张"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加强法制建设,就是要使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民主和专政的各个环节,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六,社会主义必须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特征。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是一个局部性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问题。从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来说,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在思想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党的基本路线所确立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来说,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精神文明是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精神文明不但是这个总目标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且为整个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正确发展方向的思想保证。因此,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第七,在改革开放中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基本方针政策。恩格斯说:"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斯大林曾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完全适合"的,苏联社会在道义上和政治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这种否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观点,在实践中必然导致否认社会主义仍然需要改革,使得已经形成的经济、政治体制僵化起来。邓小平非常重视改革开放的重要作用,把改革开放看做是新时期最重要的实践和最显著的特点。他强调,中国必须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他还明确提出了检验和判断改革实践的各项政策措施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瑏瑠开放也是改革。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他深刻阐明了对外开放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他把对外开放当做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谈到实现在本世纪翻两番和更长远目标时他指出:"要达到这个新的目标,离开对外开放政策不可能。……没有对外开放政策这一着,翻两番困难,翻两番之后再前进更困难。外国人担心我们的开放政策会变,我说不会变。我说我们的奋斗目标,本世纪末这是一个阶段,还有第二个目标,要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达到,打慢一点,算五十年吧,五十年离不开开放政策。因为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他领导我们党制定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指导我国形成并不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八,搞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苏联东欧发生剧变的重要教训之一,就是放弃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反复强调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他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同时邓小平又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新的任务,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方面还有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必须加以改善。邓小平指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除了改善党的组织状况以外,还要改善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改善党的领导制度。"根据新的历史条件,邓小平提出了党的建设的目标,要求"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总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也是最复杂、最艰巨的事业。它只能在战胜各种敌对势力的斗争中,在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的奋斗中,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1913年,列宁发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一文,针对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一些人对革命的失望情绪,分析了马克思主义自《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的发展过程,指出从那时起世界历史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新的认识和新的胜利,他并且预言:"即将来临的历史时期,定会使马克思主义这个无产阶级的学说获得更大的胜利。"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了列宁这一论段的科学性。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东方的蓬勃兴起、兴旺发达,必将极大地推进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复兴。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将不断地用自己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光明的前景。

〔本文责任编辑:柯锦华〕

作者:杨春贵

上一篇:古文学论文下一篇:测绘研究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