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产业升级

2022-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供给侧改革产业升级

以供给侧改革促进钧瓷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

【摘要】新常态下,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陷入低迷,归根结底是钧瓷供给侧结构性失衡问题。文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治理药方,提出了促进钧瓷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四个重点:一是通过改革加快培育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各种创新主体;二是通过改革激发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通过改革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四是通过改革促进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知识增长等要素升级。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钧瓷 文化创意产业 转型升级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钧瓷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经济新常态,充分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指导意义,主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振兴当下陷入困境的钧瓷文化产业意义重大。

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认识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属于“需求侧”的三大需求。而与之对应的是“供给侧”,“供给侧”是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四大要素,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国家生产陶瓷的历史二千余年,现在有几千家陶瓷企业,但当前世界公认的十大陶瓷品牌里,没有一个是中国的。这尴尬的现实背后,折射出中国长期对“供给侧”的疏忽,造就了今日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尴尬。

新常态下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陷入低迷

钧瓷,原产地在河南省禹州市,始于唐,盛于宋,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沉厚,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自北宋起,钧瓷成为皇家御用之品,被誉为“国宝”。改革开放以来,钧瓷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钧瓷烧制技艺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民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钧瓷文化产业发展迈入一个空前的繁盛时期。特别是2003年以后,钧瓷作为国礼在重要外交场合和外事活动上频频露脸,逐步把钧瓷推上了艺术品和奢侈品的崇高地位。钧瓷艺术品和奢侈品地位的确立,一方面引导许多钧瓷企业跟风转向设计和生产高档礼品钧瓷,以赚取高额利润;另一方面,不断的市场炒作使得钧瓷价格无序上涨。

随着新常态的到来,特别是《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的严格执行,过去严重依赖政府购买和公款消费的钧瓷产业跌入低谷。雪上加霜的是,以前隐藏在钧瓷文化产业繁华景象背后、影响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缺魂、创意乏力、人才匮乏、脱离社会、管理落后、标准混乱、无序竞争、粗制滥造等问题浮出水面。如今面对断崖式的政府采购,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深受重创,许多钧瓷企业经营困难,难以为继,有些企业甚至陷入了破产倒闭的境地。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重新认识钧瓷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我们重新认识新常态下的钧瓷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新视角。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面对的老困难,归根结底是供给侧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近些年来,钧瓷文化创意产品推陈出新,新型不断,应该说,钧瓷厂家和从业人员都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钧瓷文化创意产品存在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传统钧瓷、生肖钧瓷还是主流,茶器钧瓷发展很快,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餐器、花器、酒器、香器、小摆件、小装饰、壁挂钧瓷、钧瓷灯具等等,相对很少,不成气候。但我们都知道,小东西,大市场,只要精耕细作、特色鲜明,在单一品类上成为隐形冠军,不是没有可能。

其二,产品设计创意乏力。钧瓷产品,就其性质来说,首先是文化性,其次是创意性,最后是工艺性。纵观近些年来的钧瓷产品,工艺性很好,但文化创意性较弱,令人耳目一新、市场卖座的新品寥寥无几。相反,对文化符号、传统符号的盲目组合、堆砌、滥用和解读,把高雅的钧瓷弄得是矫揉造作、庸俗不堪、不伦不类、贻笑大方。

其三,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钧瓷的质量虽然早就有了国家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是各家各说,各家各定。这导致许多消费者对钧瓷产品的质量认知发生混乱,常常有一种被忽悠、被欺骗的感觉。

其四,产品营销自打自闹。钧瓷界人士都喜欢说钧瓷是“五大名窑之首”、“国之瑰宝”、“国礼”,随着《大河儿女》电视连续剧在央视的播出,钧瓷的受众面扩大了,但实话实说,钧瓷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还是有限。原因何在,钧瓷的营销战略、渠道、手段都乏善可陈,力量分散,形不成合力。

其五,产品包装粗制滥造。钧瓷产品的包装档次低、品味差,是钧瓷产业界存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虽说近些年来有所改进和提升,但从产业整体层面看,还有相当大的改进提升的空间。

其六,钧瓷人才严重短缺。当今世界,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财富。以上五个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是钧瓷人才匮乏问题。创新创意是引领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驱动和创意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没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入,实现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钧瓷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晶。这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是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自然也是解决钧瓷文化创意产业中长期发展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需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是通过改革加快培育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各种创新主体,如创业者、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园区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新领军者年会发表特别致辞时表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双创”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要靠结构性改革。钧瓷产业作为文化内涵深、创意性很强的产业,必须高度重视各种创新主体的培育。没有创新、创意和创业,钧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二是通过改革激发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一,政府要切实履行好保障知识产权的职能,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加强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没有对知识产权的强力保护,就没法激发创业者对创意和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投入力度。第二,针对创新主体实施减税,为企业松绑减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障搭台。第三,简政放权,在推进个体经营者转制为企业时,简化手续,减免费用,降低成本,消除顾虑。

三是通过改革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突出内容创新,创作生产更多精品力作。钧瓷产品的去库存问题,根本在于产品结构不合理,要通过改革,引导钧瓷创业主体解放思想,面向收藏市场、大众市场、旅游市场、海外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多元化的钧瓷产品。既要有标志性的国礼等高档作品,满足高端性的文化消费,更要立足居民文化消费现状,贴近群众、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引导大众钧瓷文化消费的不断增长。

四是通过改革促进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知识增长等要素升级。第一,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投入,解决烧制时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认真保护生态环境。第二,加强工艺创新投入,解决钧瓷产品粗大笨现象,减少矿产资源使用量,降低产品的残次率,减少资源浪费。第三,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创意和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脱颖而出的首要保障。企业要与高校、研究机构长期合作培养和引进创意人才,人才源源不断,创意才能无限。第四,建设知识共享平台,推进钧瓷界新生知识和技术合理共享,以提升钧瓷文化创意产业整体水平和质量。

五是推进营销改革,实施整合营销和社会化营销。政府和钧瓷行业协会要发挥统领和整合作用,建立统一的营销平台,以地方营销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区营销为主,树立和塑造钧瓷产区品牌,扩大钧瓷原产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钧瓷企业则以社会化营销为主,综合运用网站、微博、微信、贴吧、论坛、APP等手段,塑造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朝阳产业和国家大力提倡积极扶持的新兴产业,它的繁荣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发展。钧瓷作为具有千年历史传承的五大名瓷之中发展最好的艺术陶瓷,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钧瓷行业协会和钧瓷企业,要积极顺应新常态,助力新常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钧瓷文化创意产业高效地转变成支柱型产业,将丰富的钧瓷文化历史资源有效地转化为产业资本、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全方位促进钧瓷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禹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

(作者为北京邮电大学副研究员、世纪学院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中心副主任、中国钧瓷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许昌学院客座教授)

责编 /王坤娜

作者:郑永彪

第2篇: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

[摘要]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我国经济领域改革的主旋律,对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加快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是适应产业转 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供给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具体体现在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区域布局、办学模式等方面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背离。基于此,需要贯通职业教育层次体系,对接现代产业发展,构建与产业链、创新链对接的学科专业体系,优化职业教育区域布局,创新职业教育供给的形式结构,构建多元化的办学格局,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  职业教育  供给侧改革  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李海东(1979- ),男,河北迁安人,广州华商职业学院,讲师。(广东  广州  511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分析”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7GGXJK111,课题主持人:李海东)

[

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存在高度密切的协同联动关系,职业教育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技术服务和科研力量,产业经济则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市场需求和成长空间。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如何更准确地界定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的关系,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产业经济发展,一直是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的热点话题。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①这一表述既表明了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应当是同步发展的关系,也提出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的现实要求。近年来,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孕育兴起,国内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日益凸显。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职业教育需要按照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和要求深化供给侧改革,提高职业教育人才供给、技术供给、服务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顺利完成。

一、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耦合关系

(一)职业教育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职业教育作为与产业生产相对接的教育类型,对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职业教育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人才支撑。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中的核心资源要素。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证明,深入了解生产、拥有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生产工艺的技术人才是推动产业经济发展最强大的动力。“产业劳动者群体的知识水平、技术技能、综合素质的提升,直接影响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②职业教育是为社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一线岗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职业教育为产业转型提供了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第二,职业教育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先进技术支撑。科学研究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社会职能,作为以技术技能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主体——职业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通常都有着雄厚的技术人才储备和健全的科学研究设施,学养深厚、技术精湛的专家群体和功能完善、设备先进的实验基地为高新技术研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技术升级,是否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是否能够始终引领全球科技创新,是国内产业转型升级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职业教育本身具备的科学研究能力与产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将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③第三,职业教育为产业转型提供了精神支撑。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劳动不仅仅需要从业者掌握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从业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认真、积极、热情、专注地投入工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精益求精地完成生产任务。正因如此,“工匠精神”才成为现代制造业领域备受推崇的职业精神,并多次出现在政府报告之中。要顺利完成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培养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劳动者。传播先进文化是职业教育承担的基本社会职能之一,职业者群体“工匠精神”的培养高度依赖职业教育,可以说是职业教育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精神支撑。

(二)产业转型升级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内涵与使命

“职业教育是面向产业生产的教育,产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产业的发展和变迁是职业教育内涵与使命革新的原动力。”④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在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出现之前,职业教育便以学徒制的形式广泛存在于社会当中了。工业革命引发了人类生产方式的大变革,也从根本上改变了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形态,让职业教育彻底从家庭和行会中解脱出来,发展为系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学校教育,并逐步形成了现代职业教育的雏形。21世纪以来,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蔚然兴起,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科学技术的突破带动着众多产业加速变革与创新,再一次从根本上改变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基础,赋予了职业教育全新的内涵与使命。第一,产业转型升级赋予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内涵。以知识、技术为导向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这种趋势不仅重构了产业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三产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占比逐渐上升,并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劳动走向“软化”——生产实践中需要投入的体力劳动和资源要素减少,需要投入的脑力劳动和知识技术增加,共同造成产业发展对信息、服务、技术和知识等要素的依赖日益加深。在这样的产业变革形势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既需要懂得生产制造,又需要了解商务知识,还需要精通制造技术、熟悉服务流程,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第二,产业转型升级赋予职业教育培育社会创新能力的新使命。现代产业经济体系中,创新已经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要素,創新能力已经成为产业主体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职业教育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直接面向产业生产的教育类型,面对庞大的产业创新需求,必须承担起培育社会创新能力的重任,这是新时期产业转型升级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使命。一方面,职业教育要做好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赋予未来的产业技术人才超前的创新意识和实用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要将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训练贯穿于职业培训的始终,持续提升产业劳动者们的创新素养。

二、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产业转型升级的本质是产业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核心是实现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从传统的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⑤深入实施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培养更多适应新时期产业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不仅将助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顺利完成,还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引擎。

第一,产业转型升级重塑了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格局和形态,要求职业学校变革专业结构布局和专业建设形式。“专业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载体,对接产业办专业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⑥在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不同产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一方面是单一产业向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这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模式必须做出调整,创设覆盖全产业链的专业格局,以专业群建设为重点,引领带动产业群建设发展;另一方面是随着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社会经济系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这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必须增强灵活性,针对产业发展的动态及时优化专业结构,以更好地支撑产业经济发展。

第二,产业转型升级改变了职业教育的供给和服务面向,要求职业教育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体系结构。现代产业的发展形态与产业主体之间的竞争形式已经脱离了原子化、分散化的状态,日益呈现出融合化、集群化的趋势,国家战略和国家力量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创新型国家”“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正是国家政策回应产业发展要求的产物。在这样的形势下,职业教育不能再仅仅停留在服务一地一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层面,而必须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及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来部署优质教育资源,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建立起更加适应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的职业教育供给体系。

三、当前职业教育供给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之间是高度密切的协同联动关系,从理论逻辑上来讲,职业教育供给理应与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和适应。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深受普通教育的影响,与产业生产实践的联系不足,导致新时期职业教育供给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延缓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

(一)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不匹配

“职业教育供给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未来趋势高度对接是职业教育实施供给侧改革的基本目标。”⑦然而,现阶段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的层次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不匹配,难以满足我国工业化中后期发展对人力资源结构的需求,凸显了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紧迫性。首先,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等级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不匹配。从三大产业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现在我国经济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产业转型升级就是要推动我国经济由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现代化迈进。在工业现代化已经基本实现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力资源结构呈现出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特征,教育层次以本科、硕士为主。但在我国,根据201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人力资源市场中拥有中级以上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需求倍率平均达到1.8倍以上,而该类人才在求职者总数中的占比仅为3%~5%。”⑧这充分说明了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等级结构很不合理,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严重匮乏,知识和技能层次較低的初级工数量过多,与当前我国产业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转型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其次,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安排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不匹配。现代化的产业生产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要求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做好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教育,也要做好职业素养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⑨。然而,当前我国不论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在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与持续发展能力培育方面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一方面,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学制通常不超过三年,两年的专业知识教育与一年的实习实训根本不足以培养出高知识技能水平的专业人才,自然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职业教育普遍将教学重点集中在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教育上,忽视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养成,导致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可塑性较差,职业发展后劲不足,难以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

(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下的市场需求相背离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提升,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日益贴近,创造了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但在此过程中,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相背离的矛盾仍未化解,导致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供给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端的要求。首先,专业供给侧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侧不匹配。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切实立足教学条件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基础,因此职业学校在论证专业规划与布局之前,必须进行系统全面的行业、产业发展状况调研,务实细致地梳理研究学校的专业教育基础。但在实践中,很多地区的职业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忽视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贪多求全、盲目跟风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有的学校为了彰显所谓的“办学实力”,以“大干快上”的思路开展专业建设工作,超出自身教学实际,不顾市场需求增设大量专业,不仅导致学校的专业供给质量大幅下滑,还造成专业供给与市场需求严重错位;有的学校则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缺乏务实精神,在专业规划上“拍脑袋”决策,不顾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盲目跟风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导致专业供给侧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侧失衡。其次,专业供给端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端脱节。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长期疏离的情况得到很大改观,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方向大体趋同,但由于产业、行业发展动态与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之间始终存在时间落差,客观上造成了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难以及时跟上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与此同时,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体制的刚性,很多职业学校尚未建立起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老旧专业的淘汰工作滞后,新兴专业的增设不及时,造成“问题”专业大量存在,进一步“加剧了专业供给侧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侧的脱节”⑩。

(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与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空间迁移错位

产业升级与产业迁移就如同一对“孪生兄弟”一般紧密联系、相伴始终。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使产业迁移不断发生。在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同样存在明显的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我国产业在转型升级的同时,必然伴随着产业在不同地域间的持续迁移。产业转型升级为产业迁移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产业迁移则优化了产业空间布局,提高了产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就必须直面产业转移的大势,优化职业教育的区域布局,更好地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但就目前而言,我国职业教育区域布局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迁移存在较为明显的错位,职业教育区域供给还难以满足产业转移的需要。一方面,职业教育区域布局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产业迁移错位。早在2010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指出中西部地区要依托“地区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11。承接产业转移意味着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和培养规格的提升,然而现阶段我国中西部地區职业教育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仍然远低于东部地区。在学校数量、教学条件、师资质量、生源状况等诸多方面,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相比都存在巨大差距,这显然不利于产业转移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区域布局与城乡之间产业迁移错位。随着全国城镇化率的持续提高,以交通拥挤、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物价过高等“症状”为特征的“大城市病”日益严重,客观上要求城市地区的非核心产业向周边地区的城镇、乡村迁移。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向城市倾斜,职业教育资源普遍向城市聚集,导致县域、农村职业教育“先天发育不良,后天营养不足”,严重落后于现代产业发展步伐,显著制约了城乡之间的产业迁移。

(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产业转型升级下产教融合的要求不契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12在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生产与科学技术、专业知识的关系越发紧密,客观上要求产业与教育融合、企业与学校合作,以整合全社会的科研力量、技术力量、知识力量,助推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也是我国深入实施产教融合的根本原因和现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推动产教融合既是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顺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不过,就现阶段而言,尽管国家接连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但在实践中,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产教融合要求还不甚契合。一方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多元办学格局尚未形成。产教融合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学校、行业、企业都需要参与到职业教育办学与教育过程中来,形成开放性、社会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从而最大限度地集中优势教育资源。”13然而,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与职业教育办学制度的僵化并存,行业组织、企业等产业主体参与职业教育办学面临诸多体制机制障碍,产教融合难以走向深化。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层次低、范围窄。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中,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还停留在表面化、碎片化的层次上,往往只局限于短期的教育培训项目上,既无法充分整合双方主体的技术资源与智力资源,也没有形成校企深度合作、共谋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得产教融合徒有其表,难以真正起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四、面向产业转型升级的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方向与出路

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办学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供给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客观存在。在此局面下,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既十分紧迫,又面临重大挑战。职业教育要面向产业转型的需求深化供给侧改革,涉及的工作千头万绪,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推动:

(一)贯通职业教育层次体系,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对接现代产业发展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两大基础动力,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两大基本需要。基于此,学术界将人才划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研究型人才(或学术型人才),二是应用型人才。前者致力于研究和认识世界的本质属性以及客观规律,后者致力于利用客观规律和科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实践。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从事的工作理论上可以划分为单向转化的四个环节:客观规律和科学知识→工程设计→技术和工艺→产品及服务。每一个环节中所需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类型是不同的,由此便产生了研究型、知识型、技术型、技能型四个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这四类人才在产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承担的使命各不相同,分别由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负责培养。当前职业教育供给的层次结构之所以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不相匹配,主要原因之一是在职业教育建设中没有形成纵向贯通、结构合理的层次体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总体偏低。因此,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必须把优化职业教育层次体系摆在首位。第一,加快增设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探索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结构”14。现阶段我国高职主要集中在专科层次,本科职业教育的试点范围较小,尚未建立起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这导致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进一步深造的途径和空间,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持续成长。因此,必须在制度层面支持高职本科教育的发展,探索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同时做好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贯通与衔接。第二,改革职业教育学制,延长学校教育年限,完善应用型人才教育体系。我国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现行学制已经应用多年,进入21世纪后,知识和信息都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状态,传统的学制已经难以满足职业学校学生掌握现代专业知识和生产技术的要求,有必要改革职业教育学制,适当延长中职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学校教育年限,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教育体系。

(二)强化专业精准供给,构建与产业链、创新链相对接的学科专业体系

加强专业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是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职业教育专业供给存在与产业链、创新链脱节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各职业学校首先必须转变专业建设思维,在学科专业布局规划过程中牢牢遵循“依托产业办专业”的根本原则,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根据创新链打造学科专业链,促进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与专业链的相互融合,让职业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充分适应并逐步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各类职业学校要采取措施,综合施策,持续强化专业精准供给。第一,创新专业建设模式,着力加强优势专业群建设。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现代产业已经呈现出明显的融合化、集群化发展趋势,国内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要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就必须顺应现代产业的发展趋势,创新专业建设模式,着力加强优势专业群建设。一方面,职业学校要密切跟踪区域产业、行业发展动态,立足于区域支柱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应规划建设相应的专业群,以专业群为单位规划专业建设方向以及计划;另一方面,要创新专业管理模式,根据优势专业群建设发展要求组建教学研究室、进行资源配置以及课程开发。第二,創新专业治理模式,形成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学科专业布局规划机制。要强化职业教育专业的精准供给,就必须创新专业治理模式,“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引入更多市场化元素”15。行业组织、企业是产业经济主体,拥有了解市场需求、掌握产业动态的信息优势,引入行业、企业参与职业学校的专业规划布局,有利于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的贴合,避免专业设置的随意性、盲目性。第三,建立专业增设与淘汰的动态调节机制。专业管理缺乏灵活性是当前职业教育专业供给与产业转型升级实际需求脱节的重要原因,要强化职业教育专业的精准供给,就必须尽快建立专业增设与淘汰动态调节机制。职业学校要狠下决心,坚决消减低端无效专业供给,压缩同质化专业,淘汰老旧过时专业,调整劣势专业;同时,还要锐意进取,积极创造条件增设和发展与高新技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兴专业,通过卓有成效的专业建设工作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三)优化职业教育区域布局,完成好服务产业转移的重大使命

产业转移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产物,基于产业转型升级实施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必须结合产业转移的现状和趋势优化调整自身的区域布局,确保职业教育既能够服务好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也能够服务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承接。第一,各地区要根据产业升级以及产业转移态势合理规划职业教育体系布局。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产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职业教育较为发达的地区,要注重增强中职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高职教育的现代化建设水平,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上。中西部地区是现在以及将来一段时期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职业教育基础较为薄弱,要重点加强职业教育资金、资源的筹措力度,完善机制,拓宽渠道,为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更好地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奠定坚实基础。第二,推动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既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现实要求,也是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优化产业布局的内在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要树立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统筹协调资金资源,搭建城乡一体化职业教育发展平台,推动城乡职业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与此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总体布局之中,加大农村职业教育投入力度,通过补偿性机制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第三,多措并举,加强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加持”下,跨区域、全国性的市场正在形成,区域间产业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为应对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这种新变化,职业教育也必须加强跨区域交流与合作。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工作和统筹规划力度,完善东部支援西部、城市带动农村的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项目的运作。”16另一方面,要持续深化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推动合作范围从小区域升级到大区域,推动合作面向从点对点、单一工作面向多点、多面进化,致力于形成跨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流动、专业课程建设、师资力量培育、管理水平提升等深层次、全方位办学合作的新格局。

(四)创新职业教育供给的形式结构,构建多元化的办学格局

基于产业转型升级实施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是重要内容,而深化产教融合又以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为目标,由此创新职业教育供给的形式结构,构建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就成为实施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逻辑结果。现阶段,建设多元化职业教育办学格局需要从三方面发力:第一,健全多元主体联合办学、共同治理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尽管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主体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程度有所增加,但总体上来讲,多元主体联合办学、共同治理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仍未形成。现在以及未来一段时期,要进一步深化体制端改革,破除多元主体联合办学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深入参与甚至直接创办职业教育,并逐步建立起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社会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与共治体系。第二,完善职业教育多种所有制办学形式。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公办院校,民办院校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比重和影响都比较低,不利于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格局的形成。各级地方政府、职业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实践探索,适时建立职业教育公办院校、民办院校、混合所有制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新机制,丰富职业教育办学形式。第三,拓展职业教育办学资金来源。“职业教育是典型的高成本教育”17,在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实条件下,仅仅依靠单一性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是远远不能满足全面实施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办学资金需求的。因此,必须大力拓展职业教育办学资金来源,不断夯实职业教育办学的物质基础。国家和政府要着力构建职业教育多元投入机制,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投资回报率,引导和鼓励产业资本、民营资本、私人资本、国外资本投入职业教育办学,为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聚合更广泛的社会资源。

总之,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行业企业对于高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中低端人才供给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我国产业链变革的需求。为此,要动态地调整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区域资源布局等,以职业教育供给端匹配产业转型需求端,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努力共同推进。尤其是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要充分运用供给侧的思维深化改革,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支点,增强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的融合度,在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保障职业教育高素质人才的精准供给、高效供给,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的同步转型升级。

[注释]

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05-02.

②花鸥,曾庆琪.供给侧结构改革下高职教育发展研究——基于产业和结构角度[J].职教论坛,2016(18):19.

③蘇丽锋.职业教育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作用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93.

④李薪茹,韩永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及其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6):48.

⑤周建松.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浙江金融,2010(10):8.

⑥谢西金,杜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策略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7(4):65.

⑦殷宝庆.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J].职教论坛,2016(19):68.

⑧胡重庆.供给侧改革下职业教育要素配置的优化[J].江西社会科学,2018(6):249.

⑨熊花,黄弘.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江西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J].职教论坛,2016(10):66.

⑩孙峰.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协同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专业群设置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4(7):48.

11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Z].2010-08-31.

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Z].2017-12-05.

13汪锋.趋利共赢:高职院校双主体办学动力的生成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17(11):20.

14董显辉.产业结构升级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2):65.

15张金福.提升地方本科高校的区域适切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7(1):62.

16翟帆.多力并举,推动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N].中国教育报,2013-08-27.

17高明,高红梅.省域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水平评价[J].现代教育管理,2017(1):87.

作者:李海东

第3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辽宁医药产业创新升级的对策研究

[摘要]医药产业已成为我国某些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医药产业格局将迎来重大调整。伴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辽宁医药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有着决定性作用。提升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加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重塑产业核心竞争力,既能够实现辽宁医药产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同时也可以引领和带动辽宁地方经济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文章从辽宁医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辽宁医药产业创新升级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辽宁医药产业;创新升级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9010

1引言

长期以来,医药产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医疗器械、药用辅料和包装材料、制药设备等。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由低成本要素驱动阶段迈入生产率和创新驱动的阶段,创新成为产业结构升级最有力的引擎。医药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政府历来非常重视提高我国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出要把技术创新作为医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大力推动新产品研发及其产业化,不断提高医药产业创新能力,促进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国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对于医药行业来说,医疗消费水平日渐被控制,医药市场发展速度渐渐放缓。医药产品技术创新和努力发展医疗服务成为医药企业发展的重大目标。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会议上明确指出,医药行业要看出群众需求,加大医药生物产品和医疗器械的研究,为医药技术创新和改革做好准备。当前我国医药资源分配不均,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医药产业发展并不理想,生产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竞争力不强,迫切需要产业创新和升级。在此背景下,本文根据辽宁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辽宁医药产业创新升级的对策及建议。

2辽宁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辽宁现有制药企业300余家,医药商业企业400多家,成功创建了生物工程、抗生素、药物制剂、现代中药、OTC药品、保健食品等多方面的技术平台,在中药材种植,化学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和竞争优势。近年来,国家和省里陆续出台大量政策,以推动辽宁医药产业发展,鼓励技术创新,建立了本溪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辽宁泗水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基地等独具特色、国内一流的国家级医药产业基地。但总体来说,辽宁大型制药企业较少,制药企业呈现“小、散、多”的特征。企业规模小,就难有足够实力来进行创新,因此缺乏创新型企业。大部分生产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新药研发能力较差。同其他医药产业发达地区如江苏、山东、广东等省份相比,在工业生产总值和总体竞争力上还存在很大差距。

产业创新并不仅仅包括产业内的技术创新活动,而应涵盖从技术开发(或引进、消化吸收)、生产、商业化到产业化整个过程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医药产业创新不能只看重产品与工艺的创新,而忽视市场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环境的优化。目前,辽宁省还没有出台针对性较强、较为明确的关于医药产业创新的优惠政策,因此科研投入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缺乏促进成果转化的有关制度。风险投资体系建设、科技评价机构发展都比较滞后,技术市场和其他中介组织也很不完善,因此创新环境亟待优化。

创新能力是经济竞争的核心。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竞争。充足稳定的科研人才队伍及较高的科研素质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关键性要素。辽宁医药产业多年来以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对技术创新活动重视不足,医药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大意义缺乏应有的认识,医药企业中研发人员的数量远低于生产和销售人员,创新人才投入不足以及素质不高。另外辽宁省薪酬水平整体偏低也是难以吸引高素質人才的原因之一,这些都导致研发人才队伍建设落后,尚未成为成熟的技术创新主体。

2011—2014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六省的医药产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平均为11314万元,而辽宁省只有3998万元,其中投入最多的江苏省和山东省分别高达1459万元和14257万元;不仅如此,全省大部分研发经费基本来自企业内部,融资渠道比较单一。

此外,省内医药产业总体规模较小,集聚程度较差;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品牌影响力不足;医药企业布局较为分散,配套协作、关联能力较弱;成果转化能力弱,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这些问题也非常突出。

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辽宁医药产业创新升级的路径构建

31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公共技术平台双管齐下,共同发力

医药产业实现创新升级,需要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各自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因此需要建立协同创新系统,以促使医药产业内部各独立的创新主体拥有共同目标和内在动力,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创新过程中涉及大量共性技术和关键性技术,因此进行战略性注资,加快、加强医药产业公共研发技术平台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进一步促进国内外科研力量与辽宁医药企业的深度融合,联合实现产业内部关键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突破与创新。这种公共研发技术平台的建立,可以促进技术信息在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之间加速流动,业内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各部门分工更加科学合理,成果共享更加充分,为辽宁医药产业的自主创新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和更加优越的条件;此外,公共技术平台通过提供基础技术支持,可以显著降低医药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医药企业的研发成本和风险。但目前对于辽宁来说,这些平台多数是建立在科研院所、大学和大型企业当中,实际上更多是用来完成自身项目的研发任务,提供公共技术服务仅是辅业,并没有真正体现“公共”价值。为此,辽宁应建立以服务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专门化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此平台的搭建与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立相辅相成。以各方需求和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为目标,签订协议或契约作为法律保障,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其目的在于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医药产业优化升级。两者高度聚集创新元素,既可以联手突破产业发展核心工艺技术、提供成果转化服务,又能够探索建立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有关机制,有助于拓展辽宁医药产业的发展空间,推动各利益主体的对接与合作、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最终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辽宁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32亟待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发达工业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产业升级必须依赖技术创新。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实现技术进步,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并保持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未来医药产业创新升级的四大方向中,将“瞄准群众急需,加强原研药、首仿药、中药、新型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等研发创新,加快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发病和罕见病重大药物产业化,支持已获得专利的国产原研药和品牌仿制药开展国际注册认证”置于首位。这再次印证了技术创新是医药产业升级转型最有力的引擎。未来10年,全球药品专利到期的高峰即将到来,医药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辽宁省要抓住这个大好机遇,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前沿技术;着力选取一批优质、重大项目,大力推进产业化过程中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和关键产品的创新进程,使产品结构由中间体、原料药制造为主向成品药、制剂制造为主转变。重视非专利药物的研发,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原研药物;加快开发现代中药提纯技术,研发符合中药特点的黏膜给药等制剂技术,在中药生产中大力推广质量控制、自动化和在线监测等技术。在中医药治疗的优势领域,注重经典明方的二次开发、应用,研制一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效成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晰的中药产品,同时积极探索基于中医学理论的医疗器械研发。注重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加大知识产权创新激励力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33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集群,夯实转型升级的强劲支撑

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印发《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要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支持医药和化工、医疗器械和装备、原料药和制剂、生产和流通企业强强联合,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组织结构。辽宁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分散度较高,遍布全省各市县内,除沈阳、大连、本溪几大产业集聚区数量较多外,大部分区域只有少数几家,很难构成集群效应。即便是聚集度较高的集群,上、下游产业关联度较差,一体化程度不高。因此需要加速培养、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同时注重企业配套发展,引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效衔接,提高医药产业集聚、关联发展水平,夯实产业集群发展基础。加大对创新型龙头医药企业的培养,创新型龙头企业是形成辽宁医药产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关键,这些龙头企业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拥有自主产品,能够成为产业实现创新驱动的引擎。为此,政府需要成立专门化的领导小组,确定哪些医药企业为创新型龙头企业,指导和引领其做好战略规划,同时在高级人才引进、资金供给、技术攻坚、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条件保障;鼓励创新型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国内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以及国内外拥有核心技术的研发机构,引进、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技术。以此培育龙头医药企业,使其形成规模,具备先进技术和品牌优势。支持医药服务外包业务发展,利用东北地区药材资源和沿边区位优势,建设面向周边国家的特色医药产品出口基地,融入全球医药产业创新发展链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辽宁医药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34加强高级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新产品开发、核心技术、国际注册认证等工作都需要由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完成,高层次人才队伍是医药产业实现创新的关键因素,因此应坚持保护本地人才和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发挥创新平台对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一方面加强实验室体系建设,布局建设一批省重点实验室,培养发展医药产业急需的技术人才;改善实验室的条件设施,改进用人机制,吸引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落户辽宁省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带动实验室人才培养工作。另一方面组织实施一批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带动各类高端科技人才迅速成长。强化项目基金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坚持把重大科技专项计划与集聚培养人才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引进、培养中青年杰出科技人才,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列为项目结题验收的重要考评指标。不断扩大省自然科学基金规模,提高管理水平,资助、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深化科技奖励对人才培养的激励效应,更好地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热情。积极探索人才资本产权激励制度,鼓励知识、技术、专利、发明、管理等人才资本的流动和有偿转化,出台有关管理制度,在更广泛层面调动科技人员进行创新研究的积极性。大力推广创新方法对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整合国内外创新方法优质资源,加强对创新方法工作的研究,进一步加大培训和推广应用力度,推进创新方法与科技计划管理相结合,加快提高科技人才尤其是企业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35大力推动中医药健康产业,努力迎来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春天

辽宁发展中医药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溪药都是全国著名的中医药基地,还有很多温泉旅游资源,这是地理优势;另外,还有大批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这是人才优势。2016年《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正式出台,意味著辽宁中医药产业进入近几十年来发展的“快车道”。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释放中医药服务潜力,将大大推动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整个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到“养生、医疗、康复、养老、旅游、服务贸易”等词汇,抓紧培养中医养生保健等紧缺人才,发展壮大蒙医药等民族医药事业,建设大型综合中医康复中心、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全力打造辽宁道地药材品牌和中医旅游品牌,都是辽宁中医药产业未来发力的主要领域。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和特色优势,同时应用现代技术方法,使中医药由事业变为产业,实现中医药在辽宁经济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36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产业创新升级提供辅助支撑

长期以来,医药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是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同时发展医药产业也是改善民生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提升对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为其实现创新升级助力。首先,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增加医药卫生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加大财政对本地医药产品的采购力度。与此同时,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以及中小微研发型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将优惠部分用于重大疾病用药、儿童药、罕见病用药、短缺药等药品的研发、生产和人才引进,以鼓励和提升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创新的热情。其次,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对现有信贷模式进行改革,提升信贷投入水平,搞好银企对接,积极推动医药产业良性发展。构建整体信贷保证体系,为形成从药材种植、加工到生产制造以及销售的产业链条夯实资金基础。另外,厘清医药企业债权债务关系,重点监督管理中长期企业债务;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并提供必要保障,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型医药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并购和重组。对未能上市的公司进行适度股权结构优化,对资质较好的企业提高融资扶持力度,并积极为其引进适宜的风险投资基金,使其通过多种方式获得资金支持;也可以通过“重大新药创制”和“数字诊疗装备研发”等国家科技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等,实现对创新医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曾盟盟中国医药产业升级之路探究——基于行业增速放缓与供给侧改革推行背景[J].商,2016(11):279.

[2]陆春云以创新为核心,为发展增动能,以供给侧改革助推产业创新升级——泰州国家医药高新区创新发展之路[J].人民论坛,2016(21):120-121.

[3]郝丽萍助推乐山医药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6(5):44-49.

[4]陈爱东,袁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藏上市公司核心能力建设研究——以西藏藏医药业上市公司为例[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110-114.

[5]李敏,汤少梁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廉价药可及性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11):831-834.

[6]张元华,江秀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创新为助力[J].中国市场,2016(28).

作者:肖晗 朱民田 张思文

第4篇:中国茶产业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

2016-2-27 10:37 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作者:谢付亮

摘要:“供给侧改革”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

“供给侧改革”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据新华网报道,2016年1月26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中国茶产业要消化过剩产能,成功升级转型,度过卖茶难关,同样是必须从“供给侧”进行改革,提高茶叶品质、优化各类存量,塑造茶叶品牌。那么,地方政府和茶叶企业具体应该如何做呢?在谈改革策略之前,谢付亮认为我们必须真正明白茶叶的根本在于品饮,一心一意从五个方面做起,帮助消费者拥有身体健康和心灵健康,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

第一,茶叶产品必须改革,让茶叶回归茶叶,快速合理地降低茶叶之外的成本。虚荣心最终会降低人的幸福指数,依靠虚荣心、面子获得的满足只能是短暂的、肤浅的,只能算作是饮鸩止渴。地方政府和茶叶企业都必须看到这一点,让茶叶回归到茶叶,让真正健康的茶叶有效满足消费者的“口腹之欲”之后,再去谈更多形而上的东西。所以必须提醒,谢付亮绝不是否认茶叶的“面子功能”或其它功能,但必须拿捏分寸,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改变了茶叶的本质。

尤其是,现在是地球村时代,但很多人还没意识到。这个时代,一切都要靠口碑,而口碑的基础是道德,是慎独,是对自己的真正约束,而不是装逼,也不是卖弄。装逼的时候,把消费者当傻逼,最终苦逼的还是整个茶产业。例如,农药残留问题,这个问题必须真正解决,否则茶产业苦逼的日子还在后面。一定是这样,因为信息越来越透明,你不把消费者当回事,消费者就会抛弃你!缺德等于缺钙,整个茶产业都要引以为戒,缺钙的必须补,从茶农到茶商,一个都不能少,这是根本,永远不能忘!

第二,茶叶价格和茶文化都必须改革,让价格和文化走向百姓,做立足老百姓的著名“民牌”,而不是高处不胜寒的著名“泯牌”。可口可乐谁都买得起,但可口可乐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14财年净营收为459.98亿美元。这个销售额与中国茶产业的销售额相比,差距一目了然。我们要普及茶叶,让老百姓喝茶,多喝茶,价格回归是一个永远绕不去的“山峰”。主流价格回归了,就能逐步普及;回归不了,普及就是天方夜谭!

对于茶文化而言,我们要清楚文化是自然的流露,不是装腔作势的结果。茶文化要的改革就是要“回归”,要促进茶叶消费,不仅要走近消费者,更要走进消费者,深度进入消费者的内心世界,而不是装神弄鬼。谢付亮反对任何形式的神话茶文化,茶文化不可能代替信仰!过去不能,现在不能,未来也不能!若要把茶当做神,那是天大的笑话。如果有些人现在想不通,那么,总有一天会明白过来的,不要着急,慢慢喝茶就会明白。

第三,茶叶销售渠道必须改革,以保障消费者的购买便利。线上线下、电商、O2O等等都是概念,概念本身价值不大,代替不了商业的本质,利用好了才有价值。换言之,销售渠道要彻底“回归”到消费者,而茶商则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渠道,不要盲目追求新概念、新模式,否则必然会邯郸学步,连自己擅长的也丢掉了。例如,无论怎样改变,实体茶叶店永远不会消失,就像电子书不可能完全代替纸质书一样,只是让消费者多了一种选择!

但是,一切的实体茶叶店不能固步自封,必须审时度势,做适度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正因为此,远卓品牌策划公司在卖茶万里行的基础上,推出了一对一帮扶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合适的茶企或茶叶店,先帮助其整合免费资源,梳理并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特优势,让消费者立即明白“我们的茶叶品质很好”,同时根据茶叶店的自身状况,帮助其快速提高客户数量,快速提高团队销售能力,然后再帮助其快速提高成交率和客单价,从而促进其销售业绩快速增长、稳步增长!

总之,整个世界正在加速返回“村落时代”,这是大势所趋,中国茶产业同样不能漠视,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企业乃至任何一个茶叶公共品牌,只要想在这个产业立足下去,大家都必须及时把握并及早从上述三个角度进行“供给侧改革”。

第5篇:信息产业:供给侧改革“加速器”

日期:2016-03-11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11

来源:中国电子报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信息产业将成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速器”,其强大黏性不仅能够促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也能推动政府简政放权,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信息产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结构性改革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我国专门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信息技术产业来说是发展的机遇。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候,必须要注重新兴技术在里面的支撑作用,它会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能够满足市场个性化的需求。

做“加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关键是做好加减法,既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又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这是记者在今年两会期间听到的深有感触的观点。那么,信息产业如何在供给侧做加法呢?

记者了解到,通过创新驱动为产业发展添加新动力成为重要的着力点。毫无疑问,信息产业为传统产业带来了创新技术、创新模式以及创新思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十三五”时期,将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

对于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将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实体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这些恰恰是信息产业的“用武之地”。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向《中国电子报》记者坦言,新一代信息技术恰恰能帮助传统产业进行这些创新,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高端服务器和云的支撑下,高层次信息基础架构的支持能够实现核心供给能力的突破和提升,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转型。信息化供给能力的提升,能够实现产业格局全面升级,新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我国电商领域的蓬勃发展就是依托基础架构能力实现产业升级的例证。”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也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

信息技术也能帮助传统产业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产品质量。在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方面,今年我国将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另外,在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将启动新一轮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工程,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放宽市场准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水平。建设一批光网城市,推进5万个行政村通光纤,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数字化生活。这些对于信息产业而言,都是利好。

做“减法”降成本提效率

在供给侧改革中做好减法工作,不仅涉及化解产能过剩,也涉及降低企业成本等。这其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降低成本、减少负担、增强企业活力将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降成本”的抓手之一。例如,有代表委员表示,通过“互联网+”,搭建物流信息化平台,将有效消除供应链信息孤岛、提高信息透明度和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方面,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模式也对其起到了推动作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将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记者了解到,当前,金融服务、通信服务日益互联网化,电子政务也逐步向互联网化靠拢,水、电、气等服务的互联网化程度虽然相对较低,但服务手段也在逐步互联网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湖南公司总经理廖仁斌向记者表示,互联网拥有无边界、易获取、易联通、共享性、实时性、扩展性等特点,用互联网手段去改造传统的服务模式、服务流程和服务提供手段,提升公共服务的品质,让公民能够便捷、高效的享受各类公共服务,形成“互联网+公共服务”体系,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服务和惠及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

此外,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降低创客的创业成本也十分有必要。对此,孙丕恕认为,云计算、大数据等高精尖技术的供给,为“创业型创新”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机会,优化创新供给环境,为社会的新业态提供支撑。

孙丕恕说,通过将计算力嵌入云平台,创新企业能够以弹性租用取代固定购买,大幅降低“双创”成本和准入门槛,更符合创新模式和业务增长需求。与此同时,创业资本得以利用于创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创新发展得到更好扶持,由“双创”引导的高层次的新需求得以被激发。

信息产业也要供给侧改革

信息产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那么,信息产业本身也要进行结构性的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烈宏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尽管电子信息产业从总体上看,没有出现传统工业企业一样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说明企业对产业发展和规模经济效益的追求较为理性,但是,在电子信息产业的某些领域也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隐忧。例如前几年的光伏产业,现在的LED产业,还有大家担忧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

他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在产业还没有转型到中高端的时候,容易出现对产业认识趋同、配置资源的模式趋同和发展产业的政策趋同的问题,从而造成产业的叠加效应。产能不容易过剩的产业往往技术门槛非常高,对资源要素的需求、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对人才的需求、对管理抗风险能力的需求较高,不太容易导致产业出现简单的重复。

刘烈宏说,虽然适当的产能冗余有益于竞争、有利于技术进步,但一定要注意避免一哄而上,避免产能过度、过剩,造成对产业发展的伤害。要注意在一定时期,在同一技术条件下,不要过度投资,要理性投资,增强多个投资主体之间的合作和互动,避免同等产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加,避免打破供需平衡。

当前,相对于其他传统行业,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据工信部数据,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完成销售收入总规模达到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4%。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5%,高于同期工业平均水平(6.1%)4.4个百分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速又快于电子信息制造业9个百分点。

不过,在成绩面前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一些电子产品亟待突破高端等问题。对此邵志清表示,信息产业本身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分有必要。“对于信息产业,起初我们比较多侧重于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代工,这种模式可能在一段时间里是符合国家国情的,但是在新的阶段,在经济新常态下,这条路是难以维持的,这种粗放扩张式的生产方式、发展方式、增长方式需要作出改变,产业也要转型升级迈向高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认为,近几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逐渐回归理性,整个产业已经意识到没有技术、人才、资金的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能得到好的发展,现在已经逐渐进入调结构的过程.

第6篇:如果说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

如果说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该如何作为?

那么供给侧改革能否应用于体育产业当中呢?答案是肯定的。如今,在中国经济出现明显下滑的背景下,政府高层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意在优化经济结构,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滑。供给侧改革强调了从供给侧入手,解决中国消费升级换代需求与中国制造未能与时俱进的不相匹配之境地。而上述的供需不匹配以及由不匹配所引发的矛盾,正广泛存在于体育产业之中。

随着国民收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从欣赏和参与这两个角度上,对体育产业的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过,在体育产业的11大供给端当中,仅有体育用品产业这一细分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而其他的体育细分领域,由于产业化程度不高、政策支持力度不大等问题,而未能形成自身产业链,以及对当前体育行业中的热烈需求没有做到及时的回应,让整个的体育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有着时代的迫切性以及必要性的特征。

就好如,持续升温的“马拉松热”,从2014年的51场到2015年的130多场,再到2016年预计的约200场,中国的路跑相关赛事“泡沫说”甚嚣尘上。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竞赛部部长张永良表示,中国马拉松赛事火热,但仍不能满足跑友的需求,摇号就是明证;尽管人们热情越来越高,但每年全马和半马的完赛选手人数比发达国家还差很多。总体来说,国内赛事从量上看依然供不应求。

当前供给侧改革对体育产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目前,中国正处于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对于体育产业来说,互联网促其转型的不一之选的工具,不仅能为其提升产业数字化、信息化的程度,还能为其供应体育产品的效率与需求的针对性。可以说,体育行业或与传统产业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供给端的生产能力,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现有行业的创业创新能力。 何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表象:需求不足。07 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从需求侧看,外需中,全球出口增速10 年见顶回落,过去三年持续零增长,中国较难独善其身,而低成本优势不再,令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不可避免。内需中,11 年人口结构出现拐点,12 年人口抚养比见底回升,13 年地产销量增速持续下行,工业化步入后期,投资增速持续下行。

实质:供需错配。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15 年以来央行5 次降息降准、发改委新批基建项目规模超过2 万亿,但投资依然萎靡。而在消费领域中,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供需错配: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但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国内航空客运增速缓慢下行,但跨境出游却持续高增长。这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并不在短期需求,而在中长期供给。

1.发展新兴的供给短缺的产业:扩大有效供给,提高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新能量,使经济持续增长。 2.增加新生人口以改善人口结构,优化国民素质:近两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人口红利消失是一重要原因。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 3.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4.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事务的管理。

5.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能力。

6.充分释放新兴行业的供给端活力。要促使要素从成熟的、老化的供给中,转移到新形成和正在扩张的供给中。 7.降低企业成本。

8.重点淘汰过剩的产能,化解产能过剩

9.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户籍制度改革 10.防范金融风险

改革创新,政策“体”现——体育产业专题报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预算管理促进财政收规范透明的相关意见,部属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会议认为,发展体育产业,增加体育用品和服务供给,既能增强人民体质、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和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有重要意义,要坚持改革创新,更多依靠市场力量,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一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推进职业体育改革,鼓励发展职业联盟,让各种体育资源“活”起来,适应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健身需求; 二要盘活、用好现有体育设施,积极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在更好服务群众的同时提高自我运营能力,完善财税、价格、规划、土地等政策,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场所设施;三要优化市场环境,支持体育企业成长壮大,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推动体育健身与医疗、文化融合发展,大力发展

2 - 体育旅游、运动康复、健身培训等体育服务业。让体育产业强健人民体魄,让大众健身消费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三大因素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政策推动产业改革深化。2010年国务院文件从宏观角度为体育产业的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2011年体育总局进一步细化了体育产业发展和改革的具体目标2012年中国足协改革试点标致着改革“双轨制”,解决政企不分进入了实质操作阶段。2014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

2经济转型与消费能力提升。体育产业中大部分行业属于服务业,正契合了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拉动内需,发展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方向;且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居民消费逐渐从基本消费、功能消费过渡至健康消费、体验消费,从而促进体育产业需求的有效释放。 3城镇化率不断提高。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而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户籍制度改革,预计未来10-15年我国城镇化率仍将以较快速度提升。城市的发展 带来人口和财富的聚集,从而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其次,体育也可以成为城市的一张“黄金名片”,将城市内涵品牌化,为城市带来更大发展空间。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这是第一次将体育产业提升至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并列的高度,充分表明在国家层面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发展。1.管理层面

“取消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鼓励发展职业联盟、推动体育服务业”是促进体育消费大发展的前提。体育产业链构成:我们将体育产业链划分为三大部分,一是体育赛,是重要的内容源头;二是体育媒体,包括电视、网络、报纸和广播等;三是体育休闲,囊括了各种体育用品的购买和体育场馆的使用。新一轮产业化进程中,赛事管理、职业俱乐部运营、健身培训等体育核心运营获突破将刺激居民体育消费,进而放大外围产业规模(体育用品制造与零售、体育博彩、体育媒体、体育中介等)。

总体看来,民间、市场及媒体大多将此举看做体育行业的重大利好,甚至有民间办赛力量将其看做体育行业的“革命性一步”和“第二次改革开放”;另一方面,一些地方体育主管部门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措手不及。各地体育赛事运行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由各地政府牵头,赛事相关资源基本由政府来调配,市场力量在其中比重很小;第二类,由国有企业牵头,以赛事运营公司形式运作,政府提供必要支持;第三类,由地方体育局承办,以委托代理形式由专业体育经纪公司运营,政府以合约形式将赛事外包,签订相关合同,政府负责监督。斩断束缚着体育商业及群体赛事的“审批制”绳索,一直以来就是体育节呼吁的焦点,原因就在于这项制度极易滋生腐败并导致垄断。今年4月,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姚明就疾呼取消赛事审批,激活体育市场,体育管理部门收取不菲的审批费用,却不提供实质性的服务,这是行政之手乱伸的表现,还认为制造办事门槛,已成为权利寻租的高发地带。 (1)政策细化是关键。限制放宽后,新的赛事秩序如何建立,解除审批后会不会造成市场混乱,国家其他相关政策是否能做到配套改革。因而将企业经营的事真正放给市场、企业去做,而不是攥在各个项目运动管理中心的手里,事企分开,市场活力才能真正激发。(2)模式合理是途径。建立和发展体育联盟,也需要更多具体政策的支持,才能解决由体育主管部门监督、协会管理,而职业联盟、俱乐部去做这件事,应该是种合理的模式。在国外对一些体育商业赛事采用备案制,而在多数体育市场繁荣的国家和地区,赛事大都由行业协会、专业公司管理,政府及体育主管部门主要承担引导、服务、监督等职能。 2.投资方面

从投资角度我们认为:首先,赛事运营具备做大做强的基础(单项赛事规模提升多项赛事横向复制)。其中,国有体育资源盘活极具投资吸引力,由于我国的体育产业运营以国家管理型为主导,竞技类体育赛事须有国家主管单位出具成绩认证,加之诸多体育培训、媒介等稀缺性资源依然掌握在国家垄断层面,因此,在体育产业做大做强过程中,国有体育资源的盘活将成为重要的提升运营效率及收益质量的看点。其次,在赛事做大的同时亦带动相关体育产业发展(零售,媒体,旅游,餐饮等)。这时,具备资源整合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民营公司有望崛起。由于体育产业具备较大投入及国家管理型特征,因此民营公司参与体育产业链的经营需要更多的媒介、广告客户、政府对接以及体育资讯专业人员储备等较高要求;另外中国体育产业正处于刚刚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因此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的民营体育公司也具备了成长壮大的机会;第三,俱乐部本身盈利波动性较大,于高投入才可能有回报的运营模式,通过竞赛提高成绩进而实现广告、门票、赛事转播权提升;最后,健身培训发展空间较大,专业化、现代化健身培训符合消费升级大趋势,能有效抵御互联网冲击。而从投资策略角度看:根据不同体育产业子行业的划分寻找投资标的,为此我们重点看好四大领域:第一,体育赛事。兰生股份(兰生赛事管理公司);第二,体育健身。信隆实业(健身器材销售占比30%);第三,职业俱乐部。浔兴股(福建SBS男篮)亚泰集(长春亚泰足球队第四,体育媒体。乐视网(乐视体育)、浙报传媒(华奥星空)。

体育产业迎来大发展,需要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市场主体地位,既是未被充分开掘的“金山”,也是绿色环保的。让人民身体健康,为生活增添快乐,与环境和谐相处。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体育产业迎来黄金期提供了坚实基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令业内外欢欣鼓舞,直言春天来了。人们期待着体育产业的相关行业规范不断推陈出新,具体环节层层落实。而这种转变,首先需要管理观念的转变从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到项目协会实体化,从推动职业体育发展到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兴办体育,凡此种种,无不是从深层去触动旧有体育发展模式。这种转变中,管理部门的角色必定要随之发生变化。从以往大包大揽,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形式中脱离出来。让市场的归市场,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各种体育资源的活力。机遇已在眼前,破除固化、部门化的利益体系,将发展之根扎向社会,体育的新天地值得期待。据了解,相关部委在近期将出台更具体的政策措施,上述放宽民资准入,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等多项扶持政策有望尽快落地。财政部今日已经发文,将体彩中部分彩种的返奖率从69%提高到73%,这将有利于扩大体育彩票的销售量,是国家层面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更是把体育产业纳入了经济转型的大框架中。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作为“大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体育产业将迎来春天。 体育产业的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

年初,国家针对当前中国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号召。那么就体育产业而言,是否存在与房地产、制造业等共同存在的供给结构调整的必要?我认为是有的。

首先,从当前国内体育产业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几个明显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场馆保有量无法满足体育赛事落地需求,继而无法满足需求侧参与赛事、观看赛事等方面需求;

二、低质量、低水平赛事内容(包括盗版内容)供给过剩,而高水平、高质量内容供给不足,导致产业整体有效供给不足;

三、移动终端设备普及,内容分发渠道去中心化、碎片化特征明显,传统内容分发模式与用户需求脱节,导致“供需错位”问题严重;

四、传统模式互动性较差,已经无法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体育产业供给侧进行结构化调整,我认为互联网是核心工具。原因在于传统体育产业模式之所以显得陈旧过时,正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应用,以及智能终端设备的全面普及所导致的。体育产业只有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顺应用户需求变化及时作出结构调整才能够保持良性发展。

乐视在体育产业中的布局固然有其商业目标上的考虑,同时也为互联网优化传统体育产业提供了一个范本。23日发布会上,刘建宏在谈到体育赛事直播模式的转变时特别强调了一个词“首次”,即中超赛事直播第一次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出现,并基于互联网高互动性的特点全面满足用户个性化交互需求。

这个“首次”意味着体育产业结合互联网工具进行的全新而大胆的探索,同时也揭开了体育产业供给侧全面改革的序幕。

哪类模式和“供给侧改革”呼应,谁又将错失政策红利?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当中,不可缺少且能量巨大的参与者,其政策的倾向性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方向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当政府转而鼓励“供给侧改革”,那么,现有的“互联网+体育”创业的模式,有哪些是对其的呼应,而又有哪些将错失政策红利呢? 业内人士认为扎根于大众体育服务业的体育教学型平台(包括线上教学型平台以及线下培训性项目)、体育智能软硬件、具有媒体属性的体育资讯类平台,其在市场的供给端,对标增量市场,在盘活已有的体育资源,并将其重新组合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将资源最大化的利用,或将在未来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具体而言,

第一,体育教学型平台,无论是线上教学型平台还是线下培训性项目,其以供给教练的角度切入到体育市场当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阶段人们对教练这一运动参与要素的需求。科学培训体系的建立,并配合以线下活动或可助力提高该类模式的服务水平;

第二,智能软硬件作为体育运动的辅助,在移动互联的新形势下,可以满足运动爱好者对其运动数据以及建议的需求,让运动不再盲目。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在确保功能契合需求的同时,还要从供应链以及渠道入手(主要针对硬件而言),加强管控,以提高供给水平;

第三,体育资讯类的平台主要满足人们对单一运动品类的资讯需求,就该模式而言,生产优质的内容是其从供给端提供服务的关键。而优秀的内容生产人才是其关键,“干中学”不失为体育行业整体人才缺失的情况下,较为务实的人才培养方式。就单一企业而言,要建立起优秀人才的培养体系可一定程度上以相对高效的方式,培养人才。

而资源配置性平台通过连接用户和服务方,从中获得自己的收益。互联网创业重要依据之一,便是去中间化、去中心化,使资源配置的效率更高。理论上说,从商品或服务触达用户,该类平台能够减少中间的环节,并使消费者受益。但是,就其本质而言,该类资源配置型平台,它们用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将传统的低效方式取而代之,保证供给的有效性,并从中因此获益。优质供给不足、线下服务的短缺且差都会制约其可持续的发展。

对于“互联网+体育”的创业平台而言,“供给侧改革”成为政府在经济工作中的政策倾向,或在现实当中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对现有的经济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此大的政经背景下,对于“互联网+体育”的创业企业而言,在行业形势下,做自己,并为社会创造正向价值,或是重要的。

第7篇:供给侧改革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商学院 班级:会计6班

姓名:寇朗婕 学号:201622349132

课程论文题目:关于供给侧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课程名称: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关于供给侧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早前公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也有“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措辞。1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李克强总理所作 《政府工作报告》部署2016年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体系、产业升级、扩大内需

一、供给侧的概念

(一)什么是供给侧

所谓“供给侧”,即供给方面,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取决于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平衡。供给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切影响社会生产总量的因素也都影响供给量。“供给侧”的“侧”字并不是“侧重”,而是“端”、“一端”的意思,供给侧改革也就是从供给这一端来进行改革,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需求侧;“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这几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以前我们提到经济增长,条件反射就是要扩大需求,刺激消费,但现在我们要换一种新思路、新方法。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原来我们致力于让更多的人来买蛋糕,但现在是我们要努力把蛋糕做好做精致这样就不愁没有人来买蛋糕。

(二)供给侧改革的原因

1.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特别是工业产能过剩的弊病,特别是钢铁产业,虽然产出的都是好钢,但是销售严重下滑。这十年以来,随着房地产的逐步发展,日渐蓬勃,国有企业很多该转型的企业都得到了丰厚的利润,从而导致国有企业过渡工业化,扎堆集中于第二产业,而对于第三产业,比如服务业、互联网,物流业,则几乎没有涉足。

2.民营企业部分大多都是偏向于生活服务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代理,奢侈品,互联网方面。在有效整合需求的同时,存在零散,混乱的问题。

3.房地产库存严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的房地产库存严重超量,不仅要通过适度降价促销,政策支持,还要鼓励房地产企业相关的创新,比如租赁,融资租赁,地产银行等形式。争取每年消化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的库存。在这个过程中,融资,抵押,都要创新模式。不能够把所有的风险都集中到一个篮子里面。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变化的节点,长期的发展积累了庞大的经济总量,基数抬高,连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已经不可重复了。中国经济正进入呈L型走势的中高速增长时期。这一阶段必须坚持把改革发力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上,在保持总量增长的同时,实现结构优化。随着我国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各种矛盾集中爆发。而各种矛盾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发展存在诸多短板,出现结构性问题。推进结构性改革就是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系,在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的同时又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是让中国经济健康发展、行稳致远的一项重大举措。

二、方面和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重点任务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一个重要的任务,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化解过剩产能,二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三是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培育。供给侧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任务是五项,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1)化解过剩产能

在我国,一方面传统行业比如煤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由于国内需求减弱、国外同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这些行业在今年上半年都处于下滑状态,从效益情况看,煤炭行业在今年1—5月全行业利润同比下降了60%多,水泥玻璃行业利润下降60%多,冶金行业利润下降36%,这些行业都属于产能严重过剩的传统行业。山西是我国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的典型代表。长期以来,形成了煤炭、化工、钢铁、水泥等主导产业,集聚了大量的就业人口,创造了大量的税收,但不幸的是,这些产业均属于严重产能过剩的行业,不但不受国家鼓励,而且在市场的恶性竞争下快速走向衰落,由于这些产业占到山西经济规模的80%以上,与山西经济一损俱损,这些产业走向衰落,可以预见的是,山西社会经济将受到重大影响。

可以建立企业产能利用率评估和预警制度。为了应对产能过剩问题,应当从源头上入手,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规模,这就需要建立一套产能利用率评估系统,以评估企业是否存在生产过剩问题,让企业和投资者及时了解企业现状和市场需求,理智地进入市场,防止过度投资。至于僵尸企业的处置,各地就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它的范围,采取具体措施,中央也会有一定的支持政策,来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

(2)化解房地产库存

去库存方面,关键还是房地产库存,特别是

三、四线城市。昨天发布的消息应该是个利好消息,对去库存会起到促进作用,现今也正在鼓励新市民购房,推动保障房的建设,特别是货币化安置的政策。货币化就是享受保障房的这些群体,政府不一定去盖保障房,可以把现有存量的商品房收购集中起来,再安排给这些需要有保障性住房或者棚户区改造的群体,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化解房地产的库存。

(3)调节成本

降成本方面,现已在调查制定方案,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另外还有不合理的收费,还有其他一些过重的企业负担,都要降下来。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去年底对全国2526位企业家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反映的最主要困难中,超过七成企业家选择“人工成本上升”,超过半数企业家选择“社保、税费负担过重”。

当前,还需警惕不少企业“吐槽”的政府“乱伸手”、评估费检验检测费过高等问题,这些“隐性成本”像是捆住企业的“绳索”,不仅抑制、束缚了企业创新升级、提供有效供给,一定程度上还可能阻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

(4)补短板补在薄弱处、关键处、紧要处 1.脱贫补齐民生短板

截至2015年底,全国依然有5000多万贫困群众,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的人口总量。面对最后的“锅底人群”,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脱贫工作列在补短板领域首位,指出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实干,提高扶贫质量。

2、拉伸经济动能短板

拉伸动能短板,要培育新产业新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这5个战略新兴产业有望在“十三五”期间成长为“十万亿级”支柱产业,培育起中国经济新动能。

拉伸动能短板,也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制造业提质增效、由大变强的关键期,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也更加明显。

拉伸动能短板,根本要靠创新驱动。无论是消费升级还是产业培育,挖掘新动能的根本在于创新。

3、发力社会事业短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中,钢铁、煤炭等领域去产能任务艰巨,职工安置问题凸显。必须意识到,减法做到哪里,加法就要做到哪里;去产能去到哪里,社会保障就要补到哪里。

三、结束语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大势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主线,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深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推进“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侧重解答实际问题,是针对我国宏观经济供求关系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过去,我国宏观经济供求矛盾主要表现为供给短缺,需要扩大生产规模;随着发展水平提高,现在我国宏观经济供求矛盾主要表现为部分产能过剩和部分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并存,需要供给和需求更好匹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使我国供给能力、供给质量和供给结构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与生态环境需要。这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也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四、参考文献

[1]习近平: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新华网2016-01-27 [2]李抒望.《再解读:供给侧改革深意何在》中国青年年报2016-2-22.02版 [3]邵宇.《供给侧改革——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宏观经济2015年第12期

[4]李华琴、罗英.《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度设计研究》科学管理研究,第33卷第6期 [5] [] [] [] [] [] []

第8篇:供给侧改革

经济增速取决于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的理论,在中国流行已久,此理论在被许多经济学家奉为圭臬的同时,也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高层在会上,习近平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堪称去年最重要指示。首提“供给侧改革”,简单五个字,透露信号重大,它预示着在高层的经济判断和治理思路中,在管需求还是管供给的左右纠结中,已有清晰定论。

一、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怎样理解供给侧改革相关概念?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而推进的改革;“结构性改革”是指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而推进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而推进的改革;“供给管理”是指政府针对供给侧问题而进行的管理,如“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就属于供给管理的范畴;“供给政策”是指为进行供给管理和推进供给侧改革而制定的配套政策,像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产业政策要准、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就属于供给政策的范畴。

图1 供需侧与经济增速关系

二、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规律是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进行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按市场规律办事。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稳定物价,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进行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完善科学宏观调控,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供给侧,也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生产决定消费,实现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更好地发展生产,保障供给,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本质:经济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供需不匹配”,是理解“供给侧改革”最基本的背景。

三、西方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占据了经济学的统治地位,西方国家普遍依据凯恩斯的理论制订政策,对经济进行需求管理,并取得了较大效果,凯恩斯主义盛极一时。

但是,凯恩斯主义人为地扩大需求,最后导致美国曾在20世纪70年代陷入滞胀,英国也在20世纪70-80年代面临滞胀叠加结构性问题的窘境。于是经济学界纷纷向凯恩斯主义提出挑战,并研究替代的理论和政策。供给学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

该学派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个人和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和从事经营活动是为了谋取报酬,对报酬的刺激能够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自由市场会自动调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利用,应当消除阻碍市场调节的因素。

与西方有所不同的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简单复制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而是希望通过改革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行,其实质是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在要素领域的延续和聚焦。

四、如何认识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和特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着眼长远、从深层次解决造成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过去多年里,每当遇到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就想起了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建议用“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办法,来暂时掩盖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结果是耽误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不回避矛盾,面对问题,并用改革制度的真办法,去解决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与需求管理政策相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特点:

一是强调市场。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强调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强调激发企业和民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市场的活力。

二是重视效率。需求管理政策强调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三是着眼长远。需求管理政策强调解决短期的宏观经济波动,故凯恩斯指出“长期,我们都死了”,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是侧重制度。需求管理政策强调政府政策的作用,故常常运用财税政策、货币金融政策来管理经济,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制度的作用,强调优化各个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以化解深层次矛盾。

五、供给侧改革的落实

习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明确指出,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功能健全的股票市场。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称之为推动经济结构改革的四个“歼灭战”。

打赢这四个“歼灭战”,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4条主线上推进。

1、优化劳动力配置

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将成为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基础,在进一步释放生育潜力的同时,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补充人口红利。

户籍制度改革,化解地产库存。户籍制度改革将是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中之重,其目的在于促进劳动力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当前二三线城市地产库存居高不下,户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双管齐下,不仅有助于提供有效供给、加快城镇化进程,也将创造需求、消化地产库存。

服务业大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淘汰落后产能意味着制造业部门就业承压,而服务业则可吸纳就业,因而创造条件、促成劳动力的跨部门流动,也将是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方向。

促扶贫重教育,提升人力资本。除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劳动力跨地区和跨部门流转外,提高劳动力素质也是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具体措施包括贫困人口脱贫,以及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2、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

土地制度改革,加速确权流转。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方向是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农村土地流转以确权为基础,以放活经营权流转为目的,从而提升土地要素的流动性。同时,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意味着未来廉价的农村、土地用地供给瓶颈将打开,也有助于抑制地产泡沫、加速地产库存去化。

降低四大成本,改善资本回报。一是继续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二是实施减税降费和加速折旧,降低企业财税成本;三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四是实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资本效率。资本要素改革另一个方向是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其目的也同样是改善企业盈利。产能利用率和主营活动利润率高度相关。2013年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产能去化就已开始,伴随去产能延续,未来企业盈利有望随产能利用率回升而得到改善。

3、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融资体制改革,提升创新意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首先有赖于创新意愿的提升,而股权市场天然提供了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而以创新著称的美国,也正是依靠资本市场哺育创新。值得注意的是,“四个歼灭战”中,习主席对建设股票市场的论述最为详尽: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这意味着,改革融资体制,促进直接融资发展,将是未来的重点方向。

鼓励两众两创,提升创新转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样需要有便利的资源和宽松的成长环境,从而提高创新者的存活率和创新产品的转化率。一是推进产学研结合,从而提高创新成果工业转化率。二是为创业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资金支持,譬如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三是实施针对创新型企业的税收优惠和费用减免,譬如研发费用抵税等。

4、政府自身如何落实“供给侧改革”

改革行政体制,降低制度成本。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同样大有可为,一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具体改革力度有强到弱依次是加强反腐、打破垄断、放松管制。中国企业不仅面对来自原材料、税费、财务、人力等领域的显性成本,更面临来自上述领域的隐性成本。

推进国企改革,实现强强联合。加速国企改革,发挥好“看得见的手”的功能和作用。国企作为中坚力量,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竞争力,将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动力。

图2 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手段

六、供给侧改革的产业效应——服务业黄金时代到来

“供需错位”的矛盾格局下,“供给侧改革”根本上有两大任务,一是将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的、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中释放出来,二是为提供中高端消费服务的“朝阳产业”输送更多的劳动力、资金、金融和技术。产业结构大变迁,意味着服务业的黄金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一方面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供就业岗位。第三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创造约100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50万个左右。对政府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当下服务业发展的根本瓶颈不是需求不足,恰恰是供给不足。在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等领域,一方面国内抱怨声不断,另一方面大批消费者源源不断地到国外消费。究其缘由,这跟国内服务业供给侧的乏力有关。因此,中央强调“供给侧改革”,加大力度扶持服务业自是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首富王健林以体育产业为例,说明服务业在中国的巨大空间: 体育产业在中国只有两三百亿美金的收入,要做到美国现在的规模,还有几十倍的增长空间,现在中国人都追求健康、长寿,体育产业绝对有大前途。你如果能学会体育营销、体育经济、体育传媒等等,那一定不愁找工作,我们现在找这样的人都找不到。

王健林称,文化、体育和旅游等产业会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和投资的机会,这三个行业,起码今后十年之内,收入都会处在大幅增长的阶段,进入这三大行业就有大钱赚。

第9篇:(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及其影响

供给侧改革及其影响

(公共经济学)

供给侧改革及其影响

一.内涵及其实质

内涵:“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质:“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供给侧改革是否有先例?20 世纪70-80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淖。中国“供给侧改革”更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滑。”

二.改革原因背景

自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不断暴露一些经济上的问题,我国经济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投资为主,消费为辅”的时代正在远去,而“供给跟不上需求”正凸显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供需不匹配”,是理解“供给侧改革”最基本的背景。消化过剩产能提速。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产能过剩企业会占据大量资源,使得人力、资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当前多个行业、多个地区的产能过剩正引起各方的担忧,可能引发通货紧缩、失业、经济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风险。服务业黄金时代到来。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一方面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供就业岗位。第三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创造约100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50万个左右。对政府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当下服务业发展的根本瓶颈不是需求不足,恰恰是供给不足。在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等领域,一方面国内抱怨声不断,另一方面大批消费者源源不断地到国外消费。究其缘由,这跟国内服务业供给侧的乏力有关。

三.供给侧改革影响因素及其变化曲线分析

投资消费曲线变化

分析:由上图可知,自2011年开始,我国投资对GDP贡献率呈下降趋势,而消费对GDP贡献率始终呈现增长趋势。“三驾马车”变化明显,重新分配格局。进而导致一系列问题,供

供给侧改革及其影响

给跟不上需求矛盾突出,同时也导致一系列社会现实问题:通货紧缩、失业、经济动力不足。 服务业发展趋势曲线变化

分析:由上图曲线可知,自2011年起,中国服务业呈现增长趋势,在市场规模中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大,并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大。随着服务业行业的发展,能缓解中国的供需矛盾问题,解决部分社会现实问题,对增加就业率,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四.供给侧改革分析

对于供给侧改革,习近平主席的原话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

2015年10月8日至10日,中央财办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给出了部分回答。刘鹤表示,要大力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把增强企业活力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引导好社会心理预期,重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商业法制,切实发挥企业家重要作用,着力营造扶商、安商、惠商的良好市场环境。这预示着,在产业层面,淘汰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激发企业活力,将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

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主要强调通过提高社会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如何拉动经济增长,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需求侧管理认为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提高总需求,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供给侧管理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刺激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即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从供给侧管理角度看,本质上都属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方式。从“三驾马车”到“供给侧改革”,这种话语变化勾勒

供给侧改革及其影响

出中国经济的演变,消费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供给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倒逼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能够平稳落地。“经济结构性改革”分解为四个关键点,包括化解产能过剩、消化房地产库存、降低企业成本、发展股票市场。“经济结构性改革”,任重而道远,非一日之功。本次中央首提“供给侧改革”,短期上是为了应对当下的严峻挑战,长期上是追求的正是一个“供需向相匹配”的新经济结构。

五.供给侧改革措施

1.从结构性减税到大规模减税。优化企业税收机制,尽量减少税收,避免偷税漏税,避免重复性收税,以此来减轻企业负担。放低门槛,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

2.放松行政管制,减少行政审批。开放绿色通道,给有良好信誉跟诚信的企业放低门槛,减少行政审批手续,使其尽快生产,融入市场。

3.减少垄断,促进市场自由竞争。针对垄断企业给予取缔,争取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而利于企业的发展。 4.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多元化改革。

5.改进资源和基础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由市场自动形成价格,减少垄断和国家干预,从而减少通货紧缩。

6.有效控制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的成本。推进市场基础设施优化配置。促进基础设施公平使用,同时降低基础设施使用成本,督促市场共同维护,以减少维护成本。

六.供给侧改革影响

1.是提高宏观调控效率和稳增长的重要推进器。一方面,将结构性改革引入宏观调控,形成“宏观调控+改革”的政策组合拳,是新一届政府宏观调控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稳增长与调结构平衡的重要举措。这实际上是强调稳增长中的结构变量和制度变量,而这两个变量则是决定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新一届政府强调宏观调控要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寓短于长,以长促短,拓展了宏观调控的时间轴,形成了“短期+长期”的思路。传统的宏观政策偏重于总量问题而忽视结构、制度问题。结构失调、体制僵化不仅增加稳增长的困难,甚至使发展不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本质在于结构变化和制度创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增强发展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长期稳增长的最有力措施。另一方面,在一些重大领域改革取得明显突破的情况,宏观调控可以更多的采取市场手段和经济手段,而尽可能减少行政手段,这既能增强市场信心,又能显著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2.是努力实现市场资源配置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关键举措。就经济体制问题而言,最大的结构性改革还是市场化改革,即简政放权、深化价格改革和要素市场化改革,着力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等五大方面都面临重大的供给侧体制问题,解决这些制度性的障碍的关

供给侧改革及其影响

键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发展为例,长期以来我国创新动力不足主要是因为创新性文化基础薄弱,投机性发展氛围过浓,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人把大量的精力、财力、智力花在投机取巧上,热衷于泡沫投机活动,是导致实体经济不振、创新动力被抑制的重要原因,这有文化因素,也有发展观短视、政绩考核制度等问题,更有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束缚了企业手脚的供给体制问题。深化市场化改革这一重大的结构性改革,不仅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为市场主体创新宽松公平的宏观环境,让市场在竞争性领域发挥决定性作用,而且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激励,增强微观市场主体的竞争力。

3.是促进产业升级、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是结构升级失败,即经济结构长期处于中低端而无法向中高端转换,从而导致长期的需求不足、产业竞争力低下、社会严重不公平等问题,最终使得经济长期失速,危机四伏,各类风险交织且集中爆发。国际上这样的事例很多,有拉美化现象,有东南亚金融危机。因此,结构转型升级能否顺利推进和完成,是突破中等收入的关键。而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决定力量是制度创新,即对关键领域的改革能否深化,形成更高层次的市场经济体制。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推动经济结构全面升级的原动力,也正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

4.是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一招。改革并不仅是简单的放权,是对旧体制的“破”,更关键的是在于“立”,即“立什么样的新规”?成功的改革就是要靠法治来巩固,来扎根,法治的形成过程就是制度的完善过程,即形成公平而富有激励性的新制度,以此减少不稳定性,同时增加发展的动力和创新能力。改革的深处就是法治。一方面,我们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同时,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基本完善和定型,其完善的标志就是法制化水平的显著提高,基本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根本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不是仅提供一时的激励,当一放就乱时再收回,像一些不够深入的改革那样形成“收放循环”,而是在打破一些关键领域的体制障碍的同时,建立基于法律规范的长效体制机制。另一方面,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要靠法制,改革的每一步都要有法可依,依法推进。正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这两方面要求,使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一招。

上一篇:学习张树俭心得体会下一篇:工程项目质保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