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原生态

“原生态”的原生态追问

[摘 要] “原生态”成为近些年文化市场的显著现象,而对“原生态”的界定却是模糊的,“原生态”现象产生的原因何在?对“原生态”如何进行形态判断和价值判断?“原生态”又将带给我们哪些批评学上的启示和意义?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力求能使读者对“原生态”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 “原生态”;生态;生态批评;“原生态”艺术

一、“原生态”现象的出现

关注文化圈的学者和观众不难发现,在我们周围,一个“原生态”现象正在逐渐升温。杨丽萍的歌舞集《云南映象》大获成功;一台名为《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陕北民歌经典歌会一度爆冷,一票难求;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办了参赛者全是民间歌手的第二届南北歌王擂台赛;国内颇具影响的青年歌手大奖赛甚至把原生态唱法单独作为一个演唱技法,给观众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一时间,“原生态舞蹈”、“原生态戏曲”、“原生态小说”、“原生态建筑”、“原生态食品”等等一系列相关词语出现在人们眼前。

人们对“原生态”这个概念由陌生到熟识,似乎什么东西只要沾上“原生态”就是好的、贵的。而对于什么是原生态,怎样判断原生态之类的问题却少有人问津。据专家介绍,“原生态”这个词是从自然科学上借鉴而来的,生态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 有关原生态的定义,笔者翻阅了相关的文献材料,遗憾的是未能找到确切的原始出处,不过其基本演化轨迹是:该词是从自然科学中“生态”一词延伸出的,即是在生态学研究的启发下,把在自然状态下保留下来的环境、生物、人和文化所组成的完整的生态性的链条叫做原生态。自然科学是严谨的,十分重视概念的界定,而由自然科学引入人文科学又演化出的“原生态”却不具有科学、规范的界定,即什么是原生态、判断是否为原生态的标准,从来都是模糊的。因此国外学者极少使用“原生态”一词,与之相对的中国的“原生态热”也可以看出中国人重实用不重逻辑界定的思维特征。

然而,西方人虽然不太使用“原生态”,却对生态批评较为热衷。“生态批评”也称“文学与环境研究”,是西方最新出现的一种批评潮流,它于20世纪70-80年代在美英初露端倪,从90年代至今发展迅速,国内也从本世纪出开始了“生态美学”、“文艺生态学”、“生态文艺学”等课题的研究。有关“原生态”的使用,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发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很少有人使用,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使用频率增长迅速,可见,国人使用“原生态”与西方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生态批评的影响是有着必然联系的。进入20世纪中期,地球自然生态和人类精神生态呈现出重重危机,引发了西方思想领域的反思与自省,环境保护运动和生态批评被作为拯救地球和人类自身的途径在全球不断掀起“生态浪潮”。中国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新的问题也开始浮现,环境破坏严重、自然资源减少、本土文化遭遇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城乡民族之间矛盾凸显……尤其是工业化时代人的“异化”这一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严酷现实,不但未得到改变,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原生态”现象正是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中出现的。

总的来看,“原生态”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环境破坏、物种消亡、气候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使人们开始关注自然保护环境,一种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的理念在现代人心里形成;2.现代人对自身“异化”状态的恐惧导致关注自然与人性的联系,研究具有原始意味和生存状态的人类文化现象,希望为现代人的困境提供启示并找到出路;3.生态学的发展,生态文化、生态美学的研究都为“原生态”现象奠定了理论基础;4.出于利益目的,商家的炒作、偷换概念,艺术家为夺人耳目套用原始艺术或民间艺术形式,都在客观上使“原生态”的影响扩大。而使用的泛化必然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一是普通群众对“原生态”的认识更加模糊;二是专家学者各执一词,不在同一层面上讨论,实际意义不大;三是以上两点消极影响使得“原生态”现象产生的初衷难以实现,就是说虽然影响扩大了,钱赚得多了,保护、研究的目的难以达到,解决人类自身困境的要旨不能实现也是惘然。因此,澄清“原生态”和“原生态现象”是十分必要的。

二、原生态的形态判断与价值判断

(一)形态判断

还是从杨丽萍的《云南印象》谈起。说起《云南印象》,在中国大地上已是路人皆知的话题,虽有许多人还未曾目睹其尊容,就其形成的强烈冲击和媒体报道,也足以证明杨丽萍编导的《云南印象》原生态舞蹈的巨大成功。这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抑或是不可思议?杨丽萍《云南印象》没有刻意在作品中拔高大而空洞的主题,“太阳”、“土地”、“火祭”、“雪山”、“天国”等每一个名词都让人感觉到真实,又富于诗意,用最质朴的、最原始的又最艺术化的动作来传达一种生命的信息、一种生命的情调、一种生命的本真昂然绽放的激情。同时,《云南印象》中舞者的步伐、手位都无法用我们的规范来言说,都是那样的整齐,那样形神兼备,心口一致,心灵与肉体合二为一,让我们感受到的只有心灵的撞击与舞蹈艺术的“原生态”之美。然而,真正到云南考察观光过的专家、旅客从当地感受却又是另一番结果,那里虽然拥有旖旎的自然风光但是物质生活匮乏,民风淳朴但是缺少现代文明的滋养。同舞台上那壮美的场面、激情的表演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为什么会这样,究竟真实生活中的和艺术世界里的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原生态呢?笔者认为,我们所说的艺术形式上的原生态在和现实世界中的原生态并不在同一个意义层面上。

“原生态”的原生态追问——以《云南印象》为例

现实世界里的原生态是指那些保留了原初形态的系统的可循环的自然环境,或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相对封闭对立的人文社会环境。比如说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保护区,它拥有完整的生物群落和食物链,物质消耗也基本在自身环境中完成,如果没有外界环境的干扰,它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形态,保持物种、资源、生物链的平衡。相对于自然环境里的原生态,人类社会的原生态较为复杂。因为它不但有物质形态层面的特征,还涉及精神层面。比如说一个原始部落,它有自己活动的区域范围,有自己的社会组织制度,有自己的生产交换,有确认自己身份(包括个体和族群)的精神制度和信仰等。总之,无论是自然原生态还是人文原生态,它们存在于我们身边却又远离我们的,是一种活的、运动着的完整体系,绝不是某一个唯美的片段,或者一厢情愿的纯洁。

那么,如《印象刘三姐》、《云南印象》、《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种标榜“原生态”旗号的艺术形式能否称得上是“原生态”呢。一些专家认为,这些所谓的“原生态”更多的是一种吸引观众借而抬高身价的策略,说白了就是一种炒作。诚然,我们不能否认在这些鼓吹着“原生态”的舞台后面确实存在着商业运作的操纵,我们也应看到,像民歌、原始舞蹈这类具有“原生态”性质的艺术,在离开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来到舞台之后,就不同于它在现实世界中的意义了。既然如此,是否就说明只有活生生的存在于现实里的才叫原生态,一经提炼、包装、舞台化就不能算是原生态了呢?笔者以为,这样说也过于绝对化了。因为“原生态”本身就不是一个严格界定的范畴,我们用以判断原生态的标准就不是统一的,那么原生态的形态也就难以用类型化的方法衡量。或许,象《云南印象》这样的运用现代舞台手段的大型歌舞无论从场面上、演员选择上、目的上都不同于现实西南部族的节庆歌舞,但它们所反应的我们称之为“原始”的少数民族部落对待自然的态度,对待生命的态度和从表演中迸发出的那种生命力的激情却又如此的吻合。我们需要清楚的是,人类的艺术形式,一经我们定义为某种艺术,就有了类型化痕迹,而真正活生生的原生态的艺术是存活在完整的原生态体系里的。我们把它分割、提炼、转化而成舞台艺术,本身就具有标本化的意义了。因此,可以说这种具有原生态特征的舞台艺术同样是原生态的,我们可以姑且称之为“原生态艺术模型”。譬如陕北民歌是原生态的,阿宝的演绎方式就可以称之为原生态陕北民歌艺术模型。

虽然我们说《云南印象》这种舞台艺术具有原生态特征,但并不是承认所有标榜“原生态”的表演都是原生态的,将那些打着“原生态”幌子的欺骗观众的纯盈利性炒作剔除出观众的视野就是批评家的责任了,这点留待下文详述。

(二)价值判断

明白了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原生态”分为现实性的和艺术性的,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原生态”的价值何在。现实中的“原生态”可以分为自然和人文两类,它们更多是具有科研性质的活化石,是用以研究、解释人类文化及自然环境多样化的样本。虽然工业化已成为现今全球共同发展的趋势,并不证明就是唯一正确的人类发展途径。而它给人类带来相对丰富的物质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危机,民族危机和精神危机。此时,被我们认为落后的所剩无几的少数民族原始部落(笔者在这里用“原始”仅是转述人们通常的叫法,绝无歧视之意),它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对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或许能给我们提供新的视野和解决自身困境的启示。对此,生态文化研究者们已经迈出了第一部,他们的研究对我们的认识是具有颠覆性的。“初民文化的确趋向于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谐共存。尽管原始民族也要改造环境,从自然中获取资源,但很明显,他们中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的模式,能够相对稳定的建立起人口与自然群落之间的平衡关系。”[1]18-19“部落文化是一种稳定的、令人满意、生态健全的存在,而不是荒凉、贫困、龌龊与短命的存在”,“是一种人类历史上最成功与最持久的适应方式”[1]23近年来,中国生态文化学者在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生态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他们认为.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的价值:首先,给农耕经济文化先进论、工业经济文化先进论和单线进化论(狩猎-畜牧-农耕-工业)提供一些“伪证”的材料。其次,提醒人们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现代化的时候对于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经济与文化的内在关联以及文化自身的逻辑给予更多的关注。再次,为生态人类学或生态民族学的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和思路。“如果我们能抛弃汉族农耕经济中心主义和西方工业经济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忘却“狩猎-畜牧-农耕-工业”单线进化论,不带偏见的融入少数民族那看似简单甚至原始的文化之中,用心去体悟他们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关爱那被所谓“文明”视为异己力量的自然,则会发现,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和自身的演化逻辑,并具有农耕文化和工业文化所无法取代的优越性。”[2]

至于艺术上的“原生态”则更多是带有标本性质的可供人们认识和接受的文化载体。其价值更多体现在它是一种策略和手段。说“原生态”是一种策略和手段,因为人们鼓吹“原生态”是带有明显目的性的,即是一方面希望借助现代传媒和广告效应,唤起人们对原生态价值的重视和原生态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是艺术家或商人寻找创作灵感和收益的突破口。

然而,有专家提出质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歌舞极易失传,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而这种挖掘还必须依赖市场和商业的支撑;但这种草根艺术一旦被票房控制,质朴纯真的原生状态便会荡然无存。另一方面,维系原生态文化的前提,就是维持它赖以生民的民族(地域)的自然与文化空间,而这势必跟原住民走向现代化的生活渴望发生激烈冲突。有代表性的还是《云南印象》所引发的“杨丽萍悖论”,它来自杨丽萍《云南印象》的启示。这个歌舞集首次向我们展示了原生态文化的强大魅力,但它被开发出来之后,必将失去原生活力,退化成僵死的橱窗标本。一个著名的前车之鉴,就是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歌舞。它是80年代的原生态品种,但经过20多年的旅游开发,已被市场之手打造得面目全非,沦为商业艳俗文化的反面样板。怎样能既让人们认识、欣赏原生态艺术,又不破坏这些原生态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生态体系,这是现今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批评学上的意义和启示

“原生态”由自然科学被引入人文、艺术领域本身就是被作为一种模式、形态来看待,具有评价标准的含义,但是由于媒体和商家在使用上的泛化,使得其含义与影响并不如人们预期的那样积极。较之媒体和商家,学者们是严谨的,他们在运用“原生态”这个词语时,老老实实地承认“现在的这种民歌节方式其实是不得已的,把全国各族的民歌手集中到一起比赛,其实已经改变了他们本身的生态了。”对此,批评家、文化工作者更应以积极态度介入对“原生态”相关现象的批评,引导人们正确区分现实“原生态”、“原生态艺术”、“原生态现象”,对其价值和意义作出客观判断。

有关对“原生态”批评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联系到文学批评的功用来看,文学批评除了具有审美功用外,还具有文化功能与社会综合功能。文学批评具有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文学批评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评价方式,以其特有的批评话语,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从而影响文学创作、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3]71“文学批评的社会综合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基于文学的‘精神上的指导’这一社会职能而产生的。因此,文学批评的社会综合功能首先表现为文学建设与思想建设,进而表现为人文传布与社会影响功能。” [3]78原生态批评最终关注的还是解决人类自身面临的困境,改善人的生存环境,协调好人与自然、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物质进步与精神富足等一系列矛盾。

进行“原生态”批评需要正确的方法和理论支撑,在此,我们可以借鉴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批评所作的贡献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批评的发展。一般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主要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及社会主义如何取代资本主义的问题,应该不会涉及生态和环保。然而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的学者,还是得出了我们惊讶的结论。马克思在对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进行关注时说道:“从自然角度看到现代农业的消极的——比如,毁灭性的——一面,是李比希的不朽贡献之一。” [4]在李比希的基础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农业的破坏性进行了更为全面的分析,进而在《资本论》中得出一系列关键性的生态结论:(1)资本主义在人类和地球的“新陈代谢关系”中催生出“无法修补的断裂”,而地球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永久性生产条件;(2)因此,必须要求把新陈代谢关系的“系统性恢复”看作“社会生产的固有法则”;(3)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规模农业和远程贸易加剧并扩展了这种新陈代谢的断裂……[5]12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代生态学的兴起和现代工业社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生态危机的出现,使得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把注意力转向生态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固有矛盾进行揭露和批判的同时,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生态危机,探讨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并试图用生态观点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补充、重建和超越。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反展到生态社会主义,然后到今天的马克思的生态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与生态学关系研究中所经历的这三个主要研究阶段,在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对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生态社会学和生态美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5]113

“原生态”现象的出现,既对有责任感的批评家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批评家发展理论,开创局面提供了新的契机。“原生态”批评的目的应该是大众明白,原生态的“原”并非原始、落后的意思,更不是越原始、越落后的就越有价值。即便是真正有原生态意义的形态也是不断吸收、转化而来的,即是说它是活的、运动的。懂得这些,就要明白,我们今天提倡原生态、生态批评,不是为了复古,不是要封闭,要限制发展,而是要从人对自然环境和原生文化的破坏进行反思。每个物种、每个生态环境、每种人类文化都具有其独特价值。对原生态的人类文化尤其如此,它可能有独特的研究意义,或是某种文化取法的源头,也可能是一种过渡形态,为艺术创造,和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在内的各个人文学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样本,无论怎样都具有不可复制的重大价值。“原生态”批评的首要目的是唤起人们对“原生态”的重视和保护,使得各种维系“原生态”艺术模式生存的生态环境得以继续生存、发展,只有这样,诸如“杨丽萍悖论”之类的困境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只有这样,有朝一日,人们才可能在原生态的环境中欣赏到真正的原生态艺术。才有可能从这些“原生态”之中得到启示,治愈如“异化”等现代人的痼疾。

[参考文献]

[1] 乔晓勤.危机与选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2] 廖国强,何 明,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18.

[3] 张利群.文学批评原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3.

[5] 张 华. 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构建[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An Exploration of Original Ecology about[WTHX]Original Ecology[WTHZ]

—Taking[WTHX] Yunnan Impression[WTHZ] as an example

WEI LIU-yuan

( Dept. of Economy and Trade , Liuzhou City Training College, Liuzhou 545002, China)

Key words: original ecology; ecology; ecology criticism;original ecology art

作者:韦柳媛

第2篇:原生态歌曲和原生态唱法在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 目前,在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基本上是按“学院派”模式进行的,虽然唱法确有其科学性,但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模式化,丧失了原有的个性。而传统的中国民歌也因为自身的区域性特点不利传播,多年来一直被淹没在主流音乐的喧嚣之下。研究原生态歌曲和原生态唱法在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和的发掘、继承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是值得高校去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原生态歌曲 原生态唱法 声乐教学

一、前言

随着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我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与实施,曾被大众冷落的民间传统文化,重新进入了民众视野,成为了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亮点”,并被受众冠以“原生态”的时尚新名称,将国人恋旧趋新的传统习惯推向了极致。

作为一名从事声乐教学的普通高校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体会,从自我视解出发,对“原生态歌曲”和“原生态唱法”的含意给予阐释、界定。“原生态歌曲”与“原生态唱法”“是在一定的时空和生态环境中,自然传承的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遗产(即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我们以往的传统音乐术语中,原本并没有这类术语,因此当前对原生态民歌的界定,主要存在着两种的观点:一种是着重于从整体特征的角度进行界定,即将原生态民歌等同于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大多数的业内行家均持此看法,比如说,田青认为它是对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金兆钧指出,原生态民歌的本意是指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现在更精确地定义为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始生存状态的民族民间音乐。黄允箴分析道:“原生态民歌是音乐与生活的复合体,是生成于我国久远的农业社会,与其自然环境相依、与其民俗事象相融,与其各种生活需求相应的传统民间歌曲。”俞人豪则提出原生态音乐是指大致形成于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民间音乐。付晓玲将它定义为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形式。另外一种观点则侧重于从原生態民歌起源与创作、传播的特点角度进行界定,认为原生态民歌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在民间口头传唱的歌唱形式。比如说,乔建中将原生态民歌直接定义为“以口头方式传播于特定民族、地域、社区、传统习俗生活中的民间歌唱”。李松也认为“原生性民歌是非创作作品,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用当地方言进行演唱的,靠的是人民生活中的口口相传”。但是,我们目前对原生态民歌内涵的界说,跟过去传统民歌的概念相比,更为突出地强调了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的环境因素,就如同乔建中所指出的原生态民歌的人文含量大于传统民歌,它不仅包括民族语言与地区方言、口头的自然传承方式(家族、村寨、社区等)、特殊的歌唱方法与地域民族风格。同时,他还特意指出了歌唱环境这个因素,进一步强调二者之间交融一体的互动状态。

二、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拥有56个民族,而各民族的民歌与歌唱艺术,都有各自的风格、韵味及独特的演唱技巧。在我国的各个历史时期曾造就出许多著名的民间歌手与戏曲、曲艺演员,比如说唐代的胡人音乐。而在近现代又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民族声乐歌唱家和戏曲、曲艺、新歌剧演员与演艺大师,像著名的常香玉、才旦卓玛等等。因此,各种流派、各种歌唱技法与欧美的美声、通俗并列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繁荣昌盛局面。

传统正规的声乐教学,一般都根据中国人的审美标准、欣赏习惯与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点,以及各族各地的演唱家的用嗓方法,来划分民族唱法的嗓音分类与声型特点,并根据其与西方声乐的类似与不同点,建立民族唱法规范系统的教学训练体系。“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各音乐院校和文艺团体,采用请民间歌手或民族声乐演唱大师作示范教学的风气一直延续到上世纪60年代,这是促进民族声乐艺术繁荣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后因受“文化大革命”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一度中断。欧美的现代文化和流行(通俗)音乐喧宾夺主,轻视传统文化与民族民间音乐的现象在新生代中较为普遍,除中央和一些正规的地方音乐院校外,大部分新建的综合大学及地方音乐院校,只教美声或流行音乐,民族民间音乐课形同虚设。新世纪以来,这种偏颇的现象虽有所改变,但传统正规的中国音乐与民族声乐教学尚未恢复到国家和老一辈音乐教育家所期望的理想程度。一些在以欧洲为中心教学体制下培养出来的青年教师对中国音乐一知半解或只知皮毛,对民族声乐教学更是不通不懂,难以很好地承担教学任务,而学生们追求时尚要学民歌新秀阿宝,要学花儿王朱促录,要学民族声乐演唱(郭兰英、才旦卓玛、王宏伟、宋祖英、彭丽媛等),要学“呼麦”,要学“原生态唱法”……给教学者出了许多新的难题,促使我们必须重新学习总结老一辈声乐教学大师教授民族唱法的经验,并向老歌手和新涌现出来的当红民歌手学习他们独特的演唱技巧和教育传承方法。

目前来看,我国的歌唱方法形成从发展史来看主要是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将多元化、多流派的各种唱法统一归类,通过教学的手段进行推广与普及,这是符合当前实际,行之有效的,同时,还可以对繁荣发展声乐演唱艺术起到正面引导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最为盛行的主要是以美声、民族、通俗三类唱法的流派。在我们的教学普及推广过程中,声乐教学已逐步从其主要的声象音质特点,呼吸演唱特点及训练表现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和要求。声乐教学的目的是以严谨规范的教程或技巧练习,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呼吸和嗓音演唱与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表现能力,充分发展学生控制声音的生理心理状态,使发声器官具有适应各种歌唱所要求的技巧、协调与耐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方法,在进行基础训练的同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生理条件和音质特点,采用不同的手段扬长避短,将其特质和声音表现能力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但是,在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声乐教学过程中,通常要求以普通话来对美声、通俗、民族各种唱法进行演绎,这样一来,往往很难更好地表现各民族、各地域民歌的特色。

当前,在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基本上是按“学院派”模式进行的,虽然唱法确有其科学性,但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模式化,丧失了原有的个性。而传统的中国民歌也因为自身的区域性特点不利传播,多年来一直被淹没在主流音乐的喧嚣之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现在也进行所谓的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教学,但对原生态唱法,却普遍都有 “太自然、不科学”等诸多疑虑,而没有将原生态唱法正式列为高校声乐教学的内容,所以至今很少有人对此进行专门的学习与研究。

当代大部分的音乐院校民族声乐课程设置不健全,甚至有些是形同虚设。这一问题的原因,不仅在于对民族音乐的不重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能够胜任民族课程的教师缺乏。以本人所处高校为例,20多位声乐教师中,教唱民族声乐的只有廖廖几位。为此,田青教授曾强烈呼吁:“不要把少数民族歌手再送入音乐学院了。”他的呼吁并不是空穴来风,正是因为民族课程的缺失与教师的不同教学方法,使许多原本民族性、风格性强的演唱者落入俗套,原生态歌曲和原生态唱法进一步流失。传统的民族唱法成了弱势群体,强势的还是通俗唱法和美声唱法,中国传统音乐出现了严重的“沙漠化”现象,民族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也因为受到模式化的影响,没有得到更好的提高和发展。

三、结论

原生态歌曲和原生态唱法在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最重要的一点体现在在宏观的声乐观念方面。原生态唱法吸引了各个方面的眼球,成为艺术文化界的一个亮点。田青称其为“唤醒文化自觉与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契机”是不足为过的。作为声乐教育者,也应该具有一种文化自觉,也应该尽力去维护民族声乐文化的多样性。以往的声乐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受到进化论思想的影响。认为,民族唱法要高于民間的那些唱法。因为民族唱法借鉴了很多西方美声唱法的技术和理论。实际上,这是一种应该摒弃的错误观念。民族唱法当中固然有很多科学成分,但科学和艺术是两回事,二者有着较大的区别。正是多姿多彩的原生态唱法,丰富了我国民族声乐的百花园。

原生态唱法进入地方高校的声乐课堂教学,能够为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提供更深层次的思考空间,原生态歌曲作为一切音乐的本源和基础,虽然短小简练,但大都是历史传承积淀下来的,各具特色,千姿百态,是具有可塑性的艺术精品和经典。用各种音乐手法演唱、演绎原生态歌曲或改编创作声乐作品,是全世界通行的惯例。世界各国的音乐界、教育界或演艺界,把本色民歌或演绎改编的民族风格音乐、器乐作品,作为必修课程或主打节目与经典作品一道进入教学、演唱中已是很普遍的传统了,这也是保护传承、继承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民族声乐教育是高校声乐教育的基本方向,在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尤其要高扬起民族文化的大旗,将民族优秀的声乐文化继承下来,发扬光大,这是我们这一代声乐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责任。

“惟物求新”,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一切艺术的生命力无不在于表现新的内容,探索新的形式和追求新的美学境界。辨证法中,量变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多元、交叉、打破音乐上日渐模糊的界限,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从中外音乐发展的历程来看,音乐文化始终贯穿着“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发展主线。因此,原生态唱法进入民族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体系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发掘、继承和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是值得民族地方高校去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贾舒颖.“原生态”冲击青歌赛——大赛评委田青评析第12届青年歌手大奖赛[J].艺术评论,2006,(6).

[3]金兆钧.关于原生态和学院派之争的观察与思考[J].人民音乐,2005,(4).

[4]黄允箴.撞击与转型——论原生态民歌传播主体的萎缩[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

[5]俞人豪.“原生态”的音乐与音乐的原生态[J].人民音乐,2006,(9).

[6]付晓玲.原生态民歌的理性思考[J].民族音乐,2006,

[7]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J].人民音乐,2006,(1).

作者简介:沈略(198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教师.

本文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级科研课题(项目号:2011QN39)资助。

作者:沈略

第3篇:“原生态音乐”辨析

摘 要:本文力图对“原生态音乐”现象从词汇的产生、来源、使用等方面作深入的分析探索,对“原生态”一词的概念、内涵和构成方式做了较为详尽的辩析,并推论出这一称谓缺乏科学性,继而提出民间音乐领域客观上存在着 “原生性”和“原生型”两种形式,并尝试对其从称谓到内涵进行划分和界定。

关键词: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型;原生性;民间音乐

近年来,在我国艺术表演领域内被冠以“原生态” 名目的形式愈来愈多,呈泛滥之势。比如原生态音乐、原生态歌曲、原生态歌手、原生态舞蹈、原生态戏曲,乃至冠以所谓“原生态”的 小说、建筑、食品、旅游等等。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俞人豪教授在2006年就曾提议:“希望在‘原生态音乐’成为约定俗成的名称之前,理清一下它的真正含义。如果使用它会让人产生误解,甚至有害于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那就需要看看是否可以找到一个更确切的、更易懂的称谓来表示这类艺术”。我认为,俞人豪先生对“原生态”的态度是理性和审慎的。

当笔者连续看了三届全国青年电视歌手大奖赛(以下简称:青歌赛)“原生态”组的表演后,感觉目前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范围、标准在理论上尚无明确的界定,在认识、理解上存在明显的歧义,在使用上模糊混乱。因此,在这里就“原生态”一词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原生态音乐”一词的由来

“原生态音乐”最早始见于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研究俄罗斯文评的《直面原生态检视大流脉》①一文。尔后,《中华遗产》2004年第1期《文化遗产的原生态》谈及几个民族所在的山川风貌及民族风俗;《东西南北》2004第6期《杨丽萍:生活“原生态”》及《新西部》2004年第7期《云南映象杨丽萍追逐“原生态”》文中,既无一语涉及音乐,更无对“原生态”一词的解释。后在百度上看到一篇对《印象•刘三姐》的评价的文章说:“张艺谋以桂林的真山真水为舞台,让当地的农民尽情欢歌漫舞,模糊的原生态艺术表演就这样被人们所发现了”。同时还说道:“杨丽萍和她的《云南印象》则把原生态表演发扬光大……从那时起,原生态才正式发芽了”。其间未见国内音乐界甚至张艺谋、杨丽萍本人将其表演或音乐称之为“原生态”。自各种“印象”演出后,形形色色的“原生态”在各类舞台乃至各种商品宣传上屡见不鲜,但何为“原生态”,却未见科学定义。

随着人类自身对全球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毁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变化才引起高度重视,生态平衡、生态环境、生态保护、生态危机等生态学术语被广泛使用。在此情况下,有的评论者将生态学的“生态”概念套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类,经媒体反复引用后,“原生态”在社会上开始广为流传。

2004年第11届“青歌赛”上,彝族民间歌手的演唱被打分过低曾引发过关于民族唱法与所谓“原生态”唱法的争论。但是什么是“原生态”?是形式还是唱法?是形态、状态还是生态?专家学者各持己见,却终未见权威性结论。

2006年第12届“青歌赛”正式使用了“原生态”这一称谓,并将各省、地区具“原生性”的民歌类演唱划分为“原生态组”。自此,“原生态”正式登上大雅之堂。我们注意到,主持人在介绍到美声、民族、流行类歌手时,均称之为“美声唱法”、“ 民歌唱法”、“流行唱法”,但介绍到“原生态”歌手或组合时却称之为“原生态形式”…… 未对“原生态”或“形式”的概念、定义、标准做任何解释与说明。

2006年以来,有关“原生态音乐”的文章渐见于各类刊物,述其现象者为多,究其概念、内涵者较少。应该说,借用社会生态学“自然环境原生生态”的概念来描述《印象•刘三姐》的实地表演场景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它只是对还处于“自然环境原生生态”的“实地表演场景”的定义。但是不能因此就将在“实地表演场景” 表演的,具有原生性的歌舞定义为“原生态歌舞”,更不能将所有具有原生性的音乐现象简而概之统称为“原生态音乐”,并以此称谓来建立一个新的民族音乐概念。也许有的学者认为,可以借用“生态”概念来反映某些民间音乐品种濒危的生态环境或相对原始的演唱、表演状况,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使人们不明白,“原生态”这一颇具创意的词到底是指:某种音乐现象的“原生”?还是“生态”?无论是无可奈何的认同也罢,反对和怀疑也罢,事实上,我们在懵懂中“被接受”了一个其实并不真正了解和知晓其意义的新名词和新概念。遗憾的是这样的懵懂至今仍在延续。

二、“原生态音乐”概念定义不明确

一个概念的定义必须明确清晰,人们依靠定义来明确概念的含义。如果定义项使用了含混的词语,那么它本身就不是明确的,也就不可能起到明确被定义项的作用。

如果说音乐的生态环境做为一种社会现象需要借鉴社会生态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在不久的将来建立一门新的学科,那可能是值得推广的(如借用社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来描述和概括民族民间音乐现象的生态环境)。但音乐表演或许需要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但它本身却不是一种生态。无论是自然科学的生态学,还是社会生态学所使用的生态概念,都与“原生态音乐”本身无关联和近似或可借鉴关系。生态学通常很少就“生态”一词单独使用,更没有“原生态” 概念或相关定义。彼概念不能转换为此概念,所以,把“原生态”作为某种音乐的概念使用在笔者看来是不科学的。

人们在使用“原生态”这一概念时,谁也无法准确表述它的内涵,同时也解释不清它到底是指“原——生态”还是“原生——态”。正是因其本身的歧义,才使得人们在应用上一再陷入误区。为了进一步厘清所谓的“原生态”,我们有必要来探讨由“原”加“生态”组合能否形成概念:

在现代汉语语法结构中,“原”作为定词用在某词汇前组成词组时,通常是指原来、原先、原本等过去的意思,也有与现在、目前相对的意思。定词“原”加上相连接的词语后,使后面词语的意义具有了时态性——一般过去时,并均有与之对应的一般现在时词汇。如:现住户、现地址、现单位、现有、现状等等。但是,当“原”与“生态”相组合时,就定义不明也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语。假定“原”为过去的意思,就该有“现生态”;假定“原”为旧的意思,就该有“新生态”;为“原始”的意思,就该有“现代、当代或文明生态”;为“原状”的意思就应该有“现状生态”。查遍汉语词典,终无典可查。可见“原”用于“生态”前时,其来路不明,意义不清,构建缺乏科学性。

那么“原生”加“态”组合又将会形成什么概念呢?“原生”一词,按笔者理解,应大致等同于原初、原本甚至原始的意思,即事物最早的、未经人为改变其状态、形态的意思。我认为,仅“原生”一词本身就是对事物性质和属性的定义,原即原初、原本等等,生即本身、土生土长的意思,其作主语时本身就是一个清晰的概念,如原住民、原乡人等。但当“原生”再加上“态”时,则易导致混淆……无法解释“态”在此处说明什么?概括什么?如果它是说明并概括某种音乐现象,那它到底是说明“原生”的状态?形态?还是动态乃至时态?如果“态”在此处不能概括“原生”的状态、形态或是其他的什么“态”,那么,它在语法上作为“原生”一词的概括就失去意义,或者说是多余的;它如果作为“原生”一词的概括,那么,此“态”远远概括不了无数原生性音乐的状态以及多姿多彩的形态。不仅如此,“态”还混淆模糊了“原生”原本清晰的概念,导致人们因“态”生畏并被它蒙蔽,最终对“原生态”不知所云。

以上对“原生态”概念所作的推论表明:无论是“原+生态”或“原生+态”的内涵都没有准确的定义,二者都不能形成关联,都不能反映事物的基本属性。因此,笔者的结论是:“原生态”是套用生态学概念而被人为硬性组合制造的。其称谓不科学,内涵和定义不明确,在学术上不严谨,使用的结果只能是混淆视听。

三、“原生态音乐”所导致的歧义

在我国,“原生态”一词正以讹传讹,引起各方面的争议,为避免在学术界产生不良后果,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濒临灭绝,需要抢救和保护的品种性质的界定一定要有个科学合理的称谓。

自“原生态”产生后,借“原生态”之名,或有名无实的东西比比皆是。在笔者参与过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申报和审核中,一些项目改编的证据确凿,如某地的竹麻号子、某地的川江号子,某地的××情歌,某地的多声现象等等,均被形容为处于濒危、灭绝边缘,“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且所报项目多半居然也被审核通过。

1990年前后我担任《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四川卷》音乐编辑期间,曾为羌族祭祀歌舞“卡斯达温”仪式全程记谱,当2005年笔者再到阿坝州黑水县调查 “卡斯达温”的状况时,其现状令人瞠目。原为祭祀英雄亡灵的、极具原始歌舞特征、风格苍凉悲壮的“卡斯达温”已变成了为旅游服务的喜事和丧事“卡斯达温”两种形式的民间歌舞,向游客介绍时均谓之为“原生态”。

2008年夏,四川省某机构举行的为汶川地震灾区乡镇文化站捐赠“原生态”歌曲光盘的仪式上,某公司虔诚的向灾区捐赠“原生态”歌曲光盘2000张,光盘内约有10余首歌曲。该公司抢救保护羌族文化的善举令我十分钦佩,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歌曲全都是使用了些许羌族音乐元素的创作歌曲……我想指出,如果这些歌曲作为“原生态”音响资料发往灾区各乡镇文化站并反复播放,让羌族儿童天天耳闻其声嘴随其唱,那么,其后果则很可能是灾难性的。

在近三届“青歌赛”决赛“原生态”形式的歌曲中,还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即:但凡组合则多为多声现象,“多声”正成为“原生态”组合的普遍现象。仅笔者对四川地区藏、羌、彝族民歌的了解,从上世纪50年代起文化部门组织的采风,至80年代《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的普查,从未发现彝族和藏族民歌中有多声现象的客观存在。在本届 “青歌赛”原生态形式的某节目中,3位嘉绒藏族②女歌手组合所演唱的多声部民歌,且不论她们的唱法是否具有原生性,歌曲是改编还是创作,仅她们演唱中所展示的多声现象,在四土地区,却是绝对不存在的。但在羌族,仅茂县西河乡和黑水县尔麦人聚居区,长期以来却确实存在着以平行大二度为主要特征的多声现象。③

可以肯定的说,目前国内舞台上表演的各种“原生态音乐”,均为音乐工作者加工、改编和创作的“作品”。所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原生态”歌曲,在唱法上多受民族或流行唱法的影响;构造上多将两首乃至三 、四首民歌进行拼凑构成曲式上的AB、ABA或其它结构;各种组合的演唱则多为“多声”形式;歌手们均接受过相当时间的专门培训,其共性是:无不具有专业音乐工作者雕凿的痕迹。

其实,以上现象早就引起不少音乐学学者和各族知识分子的不同意见。笔者受命为近两届“青歌赛”所改编的南坪琵琶弹唱《放风筝》和彝族 “朵洛荷”、“阿妈尼惹” 组合,也曾受到质疑。因为,在南坪琵琶弹唱中就没有舞蹈,在“朵洛荷”的原形活动中,就没有男性青年的参与,而我为了众所周知的原因,把原生型音乐进行了改编,并在原生型音调的基础上创作使用了非三度关系的民族和声和支声复调。因此,我所改编加工的歌曲只具有原生性,绝非“原生态”。

至此,或许可以清晰地看出,由于“原生态”一词的歧义,使我们把传统民间艺术品种的舞台表演和民间自然状态两种形式混为一谈,并已经陷于不能自圆其说的窘境。如果我们对这一问题不及时进行理性的探讨并提出缜密的解决办法,将使局面更加混乱,学术界将耗费巨大的精力和漫长的时间及大量的例证向社会做出解释和澄清。

四、对歧义中所含内容的重新划分与定义

在对因“原生态”而产生的歧义做了必要的解析后,现在我们尝试就歧义所包含的内涵予以解析并重新划分和定义。在此之前,有些问题必须预先提出并必须得到尽可能准确的答复。

如果将所有经专业音乐人员改编加工过的民间艺术品种概称为“原生态”的话,那么,那些仅存在于特定民族、特定地域人群、未经专业音乐人员改编加工,其功能不用于舞台表演、土生土长、完全处于自然的自生自灭状态的民间艺术品种又如何称谓?

现实中是否客观存在以下两种形式:

A:仅存在于特定民族、特定地域人群、未经专业音乐人员改编加工、其功能不用于舞台表演,土生土长,完全处于自然的自生自灭状态的民间艺术品种的形式;

B:经专业音乐人员改编加工过的具有原生性的民间艺术品种的舞台表演形式。

在人类文化史上,前者A和后者B,到底谁先客观存在?

答案为:

1“原生态”不等同于经专业音乐人员改编加工过的具有原生性的民间艺术品种;反之,经专业音乐人员改编加工过的具有原生性的民间艺术品种不是“原生态”; 仅存在于特定民族、特定区域人群、未经专业音乐人员改编加工、其功能不用于舞台表演,土生土长,完全处于自然的自生自灭状态的民间艺术品种目前尚无合适合理的称谓来反映;反之,目前尚无合适合理的称谓来反映,仅存在于特定民族、特定区域人群,未经专业音乐人员改编加工,其功能不用于舞台表演,土生土长,完全处于自然的自生自灭状态的民间艺术品种。

2在民间和舞台上客观存在着A、B两种形式。

3在人类文化史上,前者A先于后者B客观存在。

结论:“原生态”不能涵盖现实中客观存在的A、B两项内容;人类社会A项早于B项客观存在;B项目前定义不明确但有名称,而A项则既无定义又无名称;在逻辑上,A是母项,B 是子项。

经过如此推论,我们不得不尴尬的承认,目前所使用的“原生态”只能是一个至今尚未出现的概念的子项或是相关联项。尴尬的还不仅于此,子项B虽然产生很晚且具歧义,但尚有称谓;而母项A 历史虽然久远,却因“原生态”的误导而至今无名无份。于是,世人就只知其子而不知其母了。

综上所述,我们对歧义的内涵就形式做了A、B划分,就逻辑关系得出A为母项,B为子项,就“原生态”不能含盖A、B两个内涵得出了结论。下一步,为A、B命名、正名,是学术界必须面对的。

五、我的建议——“原生型”与“原声性”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愿意尝试为以上两种形式暂定名并供大家参考:将上一章节按顺序论证的“A(母项)”暂称为原生型,将“B(子项)” 暂称为原生性。本节我将按逻辑关系的母项和子项的顺序进行论证,按性质、功能、使用场合的不同分别予以定义。

(一)什么是原生型音乐

原生型音乐是人类社会某民族或区域人群文化中土生土长,与生活习俗和生产劳动紧密联系,依靠口头传承,尚未受到外来音乐文化的侵袭,未被专业人员加工处理过,不依赖舞台存在和表演的民间音乐。

原生型音乐是一个民族和区域人群音乐文化的灵魂,是其他一切音乐类型产生的根源,是研究民族和人群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它具有从形式到内容,如服饰、语言、风俗、生产方式等特性;从更深层次讲,包含了世界观、信仰、思维方式、宗教观、价值观、心理结构、审美趣味、生活方式等长期以来形成的、表现在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行为方式。这是一种不断运动着的活态存在,并主要依赖传承人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是一定时代、环境、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产物,是集体创造的结晶。

原生型音乐与其他类型的音乐的不同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在地理上局限于特定的民族和区域人群。就民族而言,每一个民族或人群大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和活动的区域,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对该民族和人群音乐文化的产生和形成有很大影响。离开了该地域空间,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土壤和条件。如羌族释比、黑水尔麦人的“卡斯达温”, 川江号子中的抢滩号子,佤族、景颇族膘牛等特定场景的原生型音乐,只能在该地域存在和使用。或者说,原生型音乐不能脱离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经济、风俗和生产劳动方式的社会生活大背景。

2在传播上受语言、风俗的限制,共同的语言是民族共同体的特征之一,其语言下往往又分为方言、次方言或土语。语言是民歌的物质载体,和一个民族的语言与音乐二者间的关系紧密而不可分割,而方言、土语在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对民间音乐,尤其是民歌的演变更是有着惊人的效果。

匈牙利音乐家佐尔丹•柯达伊曾说过:“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己固有的音色、速度、节奏和旋律,总之,有它自己的音乐”,说明了语言音调对音乐风格、特征的实质意义。假定原始歌唱曲调来源于原始语言音调,那么,这种语言音调则是人类音乐文化中最为古老、持久、顽固的现象。语言音调是产生歌唱曲调的物质基础,是其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因而,无论一个民族的歌唱曲调怎样变化发展,都脱离不了语言音调这一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由于所处地域的差异,各民族或地域人群的语言在音调和发声上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而正是在其语言和发声方法的独特性的前提下,产生出特殊的音调、唱法和风格的独特性。例:藏族、彝族、羌族语言的音调和发声方法与北方(普通话)语言的音调和发声方法的差异,使得其民歌具有完全不同的音调和唱法的特征。傣族语言中的下属音使其音乐中下属音的出现非常自然,壮、彝、苗等民族语言中真假声的变换在其民歌中体现得非常充分……不同的语言音调和语言发声方法就表现为不同的唱法,所以,原生型本身就是一种唱法,改变这种特殊的唱法,原生型歌曲就失去了本质特征。反之,原生型歌曲的传播也受到地域和语言的限制。

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如白族的三月三、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羌族的哦尔哦觉、蒙古族的那达慕等等,每种节庆活动的天数不等,但都有相应的活动程序,即每天活动的内容不同,很多原生型的音乐活动都在这些特殊的日子和场合进行。正是这些特殊的习俗制约了相应的音乐活动不可能脱离特有的文化空间。所以,当原生型音乐脱离了语言的物质基础和特定的地域场景时,其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受到极大的限制。

3活态性表现。由于原生型音乐与民族或地域人群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紧密联系,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特定的文化空间举行的仪式、节庆活动和日常的娱乐活动中,都离不开社群民众的实际参与,都是在动态过程中表现和完成的。由于原生型音乐都是由民间集体创作,经口传心授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因此,同一首歌(乐)曲因民众居住区域和传授个体的不同而在形态和结构上有所差异;也因演(奏)唱者个体的性格、心理、当时的情绪和对所演(奏)唱歌(乐)曲的理解,演唱技能的高低和即兴的表演等因素,使原生型音乐在这种动态过程中具有相当的活态性。

4其他特征。原生型音乐产生于一个民族或地域人群,在特定历史时期有特有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方式,其存在也受到这种特有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方式的制约。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社会生活和劳动方式也受到影响。有些劳动方式在一些地区千百年来基本不变,如:农耕、放牧等。有些则随着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改变,或消亡。社会生活方面如:某些民族地区,因战争和械斗已不复存在,其原有的征战类仪式失去了使用价值,现在已演变成了为旅游服务的表演形式(四川黑水地区尔麦人的“卡斯达温”仪式)。生产劳动方式方面如:四川境内的川江各流域延续千余年的木船航运业,在上世纪70年代被机船航运代替后,导致整个川江木船航运业萎缩并逐渐消亡。而木船航运业载体的消亡进而导致川江号子这一流传了千百年的原生型劳动类歌曲的不复存在;四川的某些地方,历来有将竹子打成浆用来生产纸张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竹浆纸已不再被人们所使用。由打竹浆这一生产方式所伴随的原生型劳动类歌曲竹麻号子,从上世纪中叶便逐渐消失;原在城镇中走街串巷的磨刀、理发、打井、掏沟的工匠和货郎、卖小食品的商贩等行业,也因城市的工业化、商品的充足而消失,所吆喝的各行各业原生型歌谣亦随之消亡。由此可见,部分原生型歌(谣)曲与以所依托的行业的生产劳动方式有着彼在己在、彼亡己亡的附属关系。同时还表明,这种类型的原生型音乐还具有自生自灭、不可复制、不可再生、唯一性的特征。

(二)什么是原生性音乐

原生性是指原生型民间艺术品种经专业人员浓缩加工发展后,保持了原有的性质和特征,由特定民族或区域人群的语言和民众所表演,属于民间艺术范围,用于各种场合表演,使原品种具有升华性质的表现形式的总和。

原生性音乐属于音乐表演范畴。“原生”是指:处于原初、原本、最早甚至原始状态的事物,是事物的本质。“性”在此处指:性能、性质、特征、标准以及范围,是事物的属性。

讨论至此,我们已不用再就原生性概念的内涵做刻意和详细解释,因为,读者们在本文前面几个部分已多次看见这一称谓。简言之,目前我们在电视或舞台上所看到的、被统称为“原生态”的音乐,以及各届青歌赛“原生态”组中所有——除创作作品外的——形式基本都可包含在这一概念中。不仅如此,随着原生型音乐的抢救、保护、整理,原生性音乐的品种还会不断增加,范围还会不断扩大,我国各民族和地区的优秀传统音乐将会越来越多的被介绍给更多的观众和展示于更广阔的舞台,这也是笔者衷心的愿望。

责任编辑:马林

注释:

①《直面原生态 检视大流脉》:“当我们直面文论思想发育的原生态时,……”

②嘉绒藏族主要居隹在四川省阿坝州的卓客基、松潘及大、小金川一带,建国前分属四名土司管辖,俗称四土地区。

③黑水地区的尔麦人的族属虽在上世纪50年代被划分为藏族,但其历来所使用的语言为羌语北方语系,其宗教信仰及风俗均还相当程度的保留着羌族原有有传统,并至今仍自称为尔麦人。“尔麦”在羌语北方语系中乃是羌人的自称,故黑水地区尔麦人的多声现象应划归为羌文化体系。因此,在四川的诸少数民族民歌中,唯羌族民歌的多声现象是历史的客观存在。

To Differentiate and Analyze Aboriginality Music

Dong Yang

Key words:aboriginalit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imary from; primary property; folk music

作者:董阳

第4篇:原生态资本

2014年12月份,湖南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三湘”)已经召开了多场新三板上市说明会。自2008年在衡阳创立,这家做着最传统生意的农业公司却表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用其董事长周新平的话说:“我们要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在不到7年的时间,大三湘已成为湖南本地口碑甚好的知名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的茶油企业中也已崭露头角。临近年底再加上登陆新三板在即,大三湘CFO宋鸿志开玩笑地说自己“已经忙疯了”。尽管如此,宋鸿志还是尽力安排了本刊的专访时间。这或许颇能说明这家处于成长期企业的心态:开放、积极,希望能走出区域限制,被更多的人认知和认同,和外界保持良性互动,成为环境友好型参与者。

以冷榨冷提专利工艺生产的大三湘原香山茶油曾被誉为“比橄榄油更好的食用油”。茶油是从油茶(又称山茶、白花茶)果实中提炼出的食用油,为中国特有的优质纯天然植物油。曾有数据统计,全球90%以上的茶油产量来自中国。油茶生长于我国南方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湖南为主产区之一。如何保持农业社会原生态又实现工业时代大发展,这几乎是所有的中国传统工艺都曾面临的抉择。茶油产业也不例外,其产业化进程缓慢,几万吨的产量已算是“大户”。切入这一“冷门”细分领域,宋鸿志表示,大三湘希望通过现代工艺将传统茶油的市场打开,引导并满足健康、个性化消费需求。

01

从茶山到餐桌

大三湘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目前在南岳山区已经拥有高标准油茶示范种植基地4万亩、有机油茶基地26万亩。“从育苗、种植、加工到销售,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和全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宋鸿志首先对最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做了说明,“通过直送到家的会员制,从茶山到餐桌,保证最直接、最安全的消费体验。”

也许和创始人周新平个人经历有关,大三湘把粮油加工这一“土”概念玩得很时尚。会员制、APP推广、O2O销售,这些元素表明了大三湘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创业主张。回乡“发动乡亲们种茶树”之前,周新平是一家大型跨国集团中国区的CEO。在这个“褚橙、潘苹果”被追捧的年代,农业也可以成为一个很“洋气”的行业了。到2009年,大三湘的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当年已经发动当地农民种植了30万亩茶树。

宋鸿志介绍说,为从源头上保证质量,公司会定期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而“油茶种植本来就很少用到化肥或农药。”当地农户只需保持传统的种植习惯,即是对原材料的最好保护。“带动千万农民致富”是周新平的一个创业情结,同为湖南衡阳人的宋鸿志对这一点非常认同。“我们将长期坚持‘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一部分利益让给农户,实现共赢。”宋鸿志说。

02

资本梦起航

“到2020年达到年产优质茶油3~5万吨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创利税2亿元,带动上10万户农民增加收入15亿元。”宋鸿志对这一愿景目标充满信心。正确的商业模式和符合时代特点的健康理念,足以诠释大三湘的发展速度。目前,大三湘旗下已下辖包括生产基地、营销公司在内的多家子公司。

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产业特点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要想获得快速发展,仅依靠企业自身投入或滚动发展是有限的,必须撬动资本杠杆。大三湘将资本运作与产业整合的过程归结为“四化”——资源项目化、项目资产化、资产资本化和资本市场化。

大三湘几年前就已经开始筹备新三板挂牌,如今已是箭在弦上。和大三湘的发展轨迹如出一辙,新三板也是在短期内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关于新三板的最新重大利好消息来自于2014年12月26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证券经营机构参与全国股转系统相关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在这份文件中,明确允许主办券商探索股权支付、期权支付等新型收费模式,建立与挂牌公司互利共赢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同时扩大推荐队伍和做市队伍、确保做市资金投入、扩大机构投资者队伍。这些举措无疑更有利于挂牌企业融资及交易,甚至有乐观观点认为“新三板已堪比创业板”。对于大三湘而言,新三板显然是务实且适宜的选择。登陆新三板将给公司带来怎样的变化,恐怕作为CFO的宋鸿志是体会最深的人。这意味着一直压在他头上的“融资紧箍咒”有望破除。

03

全产业链下的财务战略

宋鸿志说,在全产业链模式下,财务管理也就自然而然地关注产业链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混合式产业链”管理为战略的一整套管理方式,已经在改变着资源配置模式,也改变了财务管理的思路。

大三湘合理布局财务资源和财务能力的方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资本结构优化战略。公司产业创造能力提高,不仅仅是公司在保持一定速度下的规模扩大,同时也包括公司结构上的优化,在财务上主要体现为资本结构的优化。二是核心聚集投资战略。“这是大三湘产业链控制财务战略的核心,只要控制了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就控制了整个产业链。”宋鸿志强调说。对于大三湘而言,产品设计研发和订单处理、原材料采购和终端零售是几个核心环节,也是公司财务战略规划中投资的重点。大三湘对油茶种植环节通过收购、并购、控股、参股、持股等方式进行控制,以期获取产业链中最大的产品附加值、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保证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宋鸿志总结出对于一个财务管理者而言最重要的三件事:如何获取资源、如何布局资源以及如何在后续阶段管好和用好资源。目前大三湘的主要融资渠道还是银行贷款和股东的自有资金。在和当地银行打交道的过程中,宋鸿志“获取资源”的优势很快显现出来:由于之前在银行系统的工作经历,他很熟悉所有流程。宋鸿志笑称在衡阳的人脉资源确实带来了许多便利,“当然都会遵守合法合规的程序。”在大三湘全产业链的模式中,布局和管理资源的最重要手段是对各环节的成本控制。从资金成本到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宋鸿志认为,财务部要关注企业的整体运营情况,随时提供建议和分析支持,主动和其他部门灵活沟通。宋鸿志并不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他的自我解读是,“我们的职责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当明确了这一点后,个性就变成次要的了,不论是强硬的还是温和的CFO都有可能将影响力扩大。财务部在公司的地位如何?我认为只要专业职责尽到了、价值发挥了,地位也就不争了。”

04

一拍即合的合作

宋鸿志2012年加入大三湘,时间并不算太长。他用“相见恨晚、一拍即合”来形容与周新平的初次交流。1986年大学毕业之后,宋鸿志被分配在衡阳本地的银行工作。安稳工作5年之后,宋鸿志决定走出衡阳,从1991年起到2012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广东度过的。“银行员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港企和广东本地钢铁企业财务总监”构成了宋鸿志在大三湘之前的主要履历。在此期间,自我要求颇高的宋鸿志还完成了MBA的学习。

作为一个有着多年跨国企业高管背景的创业者,周新平对职业经理人表示出了足够尊重,也同时保持了更加“挑剔”和专业的要求。宋鸿志在本地的银行资源、多年的财务高管经验和“闯荡过世界”的视野吸引了周新平。而对于宋鸿志而言,这家民营企业的规范程度打动了他,“我加入公司的时候,发现这家刚起步的公司确实只有一本账,虽然有些混乱,但与很多民营企业的两本账情况还是很不一样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目前大三湘的财务制度和账目已经非常规范,完全是按照上市公司的规范去做的,这也给挂牌新三板的准备工作省去了不少麻烦。大三湘的财务架构是由总公司统一管理,日常财务工作由财务总监统一安排,各(分)子公司具体贯彻实施。“除了财务部,我们也设立了专门的内审部门。财务部由财务总监直接领导,(分)子公司财务经理实行委派制。财务经理负责对主办会计、出纳人员招聘;财务经理、内审经理人选由财务总监审定、董事长任免。财务部经理对财务人员有考评其工作业绩的权利。”宋鸿志介绍说。

清晰的架构之下,宋鸿志作为CFO的职责也非常明确:不断完善公司财务和内控制度,确保公司资产安全;高效的资金管理;财务报告的编制;预算管理;评估业务单元的绩效以及投融资运作。宋鸿志感言,在某种意义上讲,CFO代表了整个财务部,必须通过一件又一件的实事,才能在公司平台上展示出财务的魅力。

作者:王廷飞

第5篇:原生态包装设计

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原生态”成了近年来的生态热词。“原生态”借用了环境科学和自然地理的概念,是指未受人为影响或很少受人为影响的原始状态,它是一种天然、原始的状态,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中,保持自然原生态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原生态包装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原生态包装设计可以理解为,在满足包装需求的情况下,注重包装的生态效益,同时融入符合生态伦理的智慧,保持包装的原生艺术形态,充分体现出自然、乡土和传统气息的包装设计。原生态包装设计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中国自古便有不少生态学说,儒家的仁爱万物,道家的天人合一,佛家的众生平等,都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在这些生态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古人创造了许多原生态包装,其中蕴含的智慧,至今影响着现代的包装设计,原生态包装设计与人们的生活和习俗密切相关,反映了中国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真正体现了东方的美学观念。

一、朴素的自然之美

原生态包装一般采用天然材质,不需雕琢,直接体现朴素的自然之美。它的选材随处可见,如木、竹、草、棉等,大都价格低廉,虽然表面看来比较粗糙,但制作过程中却凝聚着人们的智慧。取自然材料的原生态包装,注重材料本身的自然之美,较少使用繁复的装饰,给人_种淳朴、典雅的气质。广大劳动人民深入挖掘自然材料的艺术价值,让材料的自然形态与自己的创作意图完美结合在一起,这正是让包装回归自然的体现,与现代人崇尚的“生态设计文化”不谋而合。原生态包装设计首选材料是植物的果皮和茎叶。柳宗元诗句“绿荷包饭趁墟人”,描述了用荷叶包饭的情形;粽子是中国特色食品,用清香的箬叶作材料,是天然包装材料的真实写照;葫芦这种外形美观、性能良好的物品,成了民间盛酒装药的包装材料。此外,海南人用椰子壳包裹旅游产品,福建人用竹笋皮包装茶叶,都是利用自然之美的原生态包装。原生态包装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显现出“自然而然”。比如,茶篓本是茶农采茶使用的农具,用于存放采摘的茶叶,而设计者却从中得到启发,用竹篾编制的茶篓来包装茶叶,保留了自然、古朴的气息,让人直接联想到茶的韵味。

二、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

原生态包装设计在设计中凸显自然,以表现自然的本质。在装饰手法和题材上,原生态包装设计以大自然为参照,能真实再现自然的形态和色彩。设计者用不同的装饰手段,对自然材料进行加工,实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中国传统道家思想经常被原生态包装设计所运用,道家思想主张道法自然,通过“自然而然”来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自然万物千姿百态,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因此,在设计中要凸显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不应只关注设计,还应关注自然本身,专注于自然与艺术的结合,这需要感悟自然、尊重自然,以彰显人文精神。例如,在热爱环境的日本人眼里,自然就是神,生活中没有自然,就像没有神一样。日本传统包装一般都很清雅、简洁,注重细节的处理,纸绳缠绕、竹签穿插等都显现自然与人文情怀,给人一种徜徉于自然的美感。今天,在回顾自然生态理念的指引下,不少设计师如痴如醉地追寻大自然,咀嚼其中的韵味,设计出很多符合原生态包装理念的作品。例如,竹子是中国文人所喜爱的植物,设计师通过构思,运用编制、切削等方法,加上色调及文字渲染,使其既不失现代感,又饱含传统文化的精神,实现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

三、民族文化的载体

原生态包装设计如大自然一样清新自然,是本民族老百姓对生活与劳动的一种自然表达。因此,它更像是一种文化,能让我们感悟到背后的民俗与人文。原生态包装设计本身带有很强的民族特征,它传达了一种民族信念,是本民族健康生活方式的直接表现。消费者消费的不仅仅是产品,同时能领会到原生态包装后面的文化内涵。正是运用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原生态包装才显得更有亲和力。中国传统包装集中体现了东方人的审美观,竹编的高洁,陶器的古朴,绿叶的清新,无不充满中华民族文化色彩。中国古人运用淳朴的自然材质、单纯的民族色彩和大度的器物造型,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这与中华民族富有活力和包容力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原生态包装是实用的,也是感性的,它是民族文化情节的诗意表达。当今的包装设计需要借鉴前人的成果,结合现代设计概念,进一步发展包装设计文化。因而设计者在包装设计过程中,站在民族文化的高度,从宏观展望,深思熟虑地选择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材质,更容易取得成功。比如,云南丽江等地苏浬玛酒,包装设计选择有皮革感的特种纸,真皮绳锁包装盒,从手感到视觉都表现出皮质感,直接体现了摩梭族人的民族特色,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四、结语

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普遍认识到了大自然的重要性以及不可征服性,一致认可健康、自然的生活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原生态包装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让包装设计进一步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大自然不仅是艺术的源泉,也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基础。崇尚自然的原生态包装设计,由表及里散发着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是人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表现。原生态包装在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时,实现了实用与审美的统一,必将有长久的生命力。

作者:张小芳

第6篇:原生态作文教学探究

一、 原生态作文教学概念阐释

“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原生态”就是最初的生态,未受人类活动影响或破坏的自然本态。在原生态中,生物的一切特征和习性都是天然所成,生物与环境呈现着一种天然的和谐。“原生态作文教学”概念的提出以及研究、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最近几年的事,以“原生态作文”为关键词在“baidu”上搜索,相关网页近八万。从网上可知,自2003年以来,浙江绍兴、富阳、萧山,江苏常州等地以“生态作文”或“原生态作文”为主题作为课题在中小学开展了探索研究。可以说,在当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界“原生态作文教学”是个热门话题,它反映了师生对作文活动减去束缚、返璞归真的强烈意愿;但到目前为止,“原生态作文教学”的研究还局限于一线教师的感受和经验。“原生态作文教学”并没有具体的定义,只是部分中小学教师作了一些描述:

“写作是缘于生活实际需求是毫无疑问的。可除此之外呢?情感需求,人际交往,认识社会,记录生活,这些都可以让作文来传递的。也就是当作文回归到原生态,让它为需求而作时,学生的写作欲望,他内驱动力就会被全部调动起来,作文也就是成了参与他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生活的一种习惯。而同时,在作文也同时促使其更深入地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在其身上培养积极性、执着,成为他生活的原动力。作为他人生的一种精神支柱。”[1]

“绿色作文”教学是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老师十年作文教学探索的结晶。“绿色作文”教学与“原生态作文教学”内在是相似的。赵老师认为,学生作文受污染严重(即“灰色作文”),作文教学呼唤“绿色作文”。赵老师谈到:“绿色作文”是“以人为本”、“以活为源”(“活”即生活,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以悟为魂”(“悟”即体验、感悟)、“以真为纲”、“以导为脉”[2]。

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也曾指出:“作文需要生态化生成的过程,这时的作文需要已同生活提供的作文原料水乳交融,情由事发,理在事中,情理交融。理、事、情都渗透着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因此,环境所提供的生态资源和学生的体验在写作中相辅相成,互利互生,通过生态系统的综合效应实现对学生人格建构和能力形成的影响。”[3]

综上所述,原生态作文教学,一方面是指作文活动应回归到儿童的真实生活世界,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让他们自由地抒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切身感受;另一方面是指作文活动应从自然或自然规律中汲取生态智慧,培育和建构学生的生态观。

二、 原生态作文教学特征

原生态作文教学不同于以往人们常提及的生活化作文教学、个性化作文教学等,在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上有着自己的独特性。

1.自主性

“我的地盘,我做主”这是当前流行的口头禅。在原生态作文教学中我们就要让学生认识到“我的作文,我做主”,也就是让学生自主写作。以往学生写作大多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升学考试,是教师、家长、社会命定的,学生只有执行的义务,没有决策的权力。而且,课堂上教师所不厌其烦地讲述的主题要求,文体结构等写作方法、技巧、规定等又似枷锁一般约束和限制着学生的写作。有研究者就指出:“‘主题’或‘思想’的来源应该出自写作主体的思考与选择,而不是来自教师事先的规定与外在的强加。这种从书本上硬搬下来由外在理论构成的习惯性的作文要求,使学生在作文中不自觉地处于一种严重失语的状态,写作中没有了心灵的颤音。学生的失语,或者说学生话语权的丧失,实际上是人的主体性的失落。”[4]写作自主性是贯穿原生态作文活动始终的,包括写作的选题、时间、文体、结构、表达、评价等。以作文评价为例,以往的作文评价权属于教师,自主作文教学就主张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学生应结合教师和他人的评价对作文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评价体系中的主体。自主性写作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还有利于学生信念、情趣、人格的培养,因为,我是主人,我要为我的言行负责任。当然学生自主并不意味着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毫无作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起到辅导、指导、疏导、督导的作用,教师是学生作文活动有意义的建设者、合作者。

2.自然性

自然性就是本能的、顺乎天性的。反映在学生的作文活动中就是:情感要真实,率性而出;语言要质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当前学生的作文活动有两种不良现象:一是胡编乱造,假话连篇;二是浓墨重彩,刻意雕饰。所以,当学生的作文中不断出现助人为乐、战胜挫折、成熟理性的时候,我们就在问:这是真的吗,这是他当时的真实想法吗?有老师就谈到:“我不知道学生在写‘妈妈为我雨中送伞’时,是否真的泪水与雨水融汇在了一起;也不知道学生在写‘为老奶奶让座’时,是否真的赢得了周围乘客的连声赞许。”[5]然而,往往学生情真意切的文章却因立意不高、缺乏文采等并没有得到教师的认可。蔡成老师谈到一次回乡下拜望启蒙老师的经历,看到一篇小学二年级学生的作文《我的理想》,作文写道:

“阿爹还没走(当地称人死为‘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当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当个公安(人员),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都不怕了......”[6]

这篇作文很短,字歪歪斜斜的。老师在文章上画了个大大的红叉,没有打分。估计是不及格了。是的,从所谓的“作文要求”的角度来看这篇习作毫无可取之处。但这篇文章却深深触动人的心灵。为什么?就是因为文章的情感及表达真实自然!

3.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作文源自对生活表达和交流的需要,作文要表达和交流的是生动活泼的生活及对生活的认识。可以说,生活是作文之源,也是作文之本。然而,以往的作文教学忽视真实的生活;或把生活“模拟”,作文只被认为是语言的形式训练。有研究者就指出:“形式训练的作文教学法没有把真实的生活作为写作的前提来定位。然而作文本质上是源于生活的,让儿童只依靠想象和虚构是苛刻的、无效的。由此,教学法中产生了‘模拟生活’的方法。例如有一个‘擦鞋’的命题作文练习,教师要求学生把鞋、鞋油、鞋刷带到课堂上来,实际操作一遍然后开始写。作文训练中的‘用事实说话’的要求,对于生活经验不丰富的儿童来说,不做任何准备,按题写作是困难的。教师要学生‘模拟擦鞋’,意图在于让学生把擦鞋的过程写具体,至于擦鞋这一活动在生活中的真实性,即学生是否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做这件事是不用追究的”,“生活和作文的错位(‘为了作文而生活’)不能不说是形式训练作文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容忍和运用这种‘模拟生活’的方法实质上丢失了作文教学促进认识发展和人格形成的教育性价值。”[7]另外,作文写完并不就意味此次作文活动的结束。生活还在继续,作文活动就是通过表达和交流修正了先前错误的认识,实现了对生活更多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又得带入生活、作用于生活,真正实现作文活动对生活的指导意义。

三、 原生态作文教学意义

1.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助于学生树立写作生活观,写作逐渐由被迫转向自发、自觉的行为

作文难,难于不知说什么,难于不知怎么说。作文一直是令学生头疼的事,学生自然对它缺乏兴趣;而兴趣又是从事活动的原动力,所以作文活动难以开展、难有成效就不言而喻了。原生态作文教学主张降低学生作文活动的门槛,让作文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同时,原生态作文教学倡导作文教学活动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世界,作文是他们表达和交流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学生对作文活动的兴趣自然就浓厚起来,写作观念就会转变;写作不是为了教师、为了考试升学,而是为了生活,为了更好地生活,诗意地生活。学生就会爱上写作,乐于写作,自发、自觉地从事写作活动。

2.让学生放开去写,有助于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生成和创新

写作是一项言语综合活动。过去由于过多地限制,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成了模式,客观上制约了语言、思维等能力的生成和发展。原生态作文教学主张学生用自己最熟悉的、最擅长的个体语言、思维习惯去表达,激发了语言和思维最大的潜能。潘新和教授就指出:“言语人才在‘野生’‘半野生’生态下成才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圈养’‘驯养’生态下成才的概率”,“语文教育首先要确立的观念便是:爱护、顺应每一个孩子的言语天性。只有如此,才有因材施教可言,语文教育才能面向每一个孩子言语上的最大发展。”[8]事实上,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当前生活中的许多新生词语,一些别具风格的作品都是来自少年儿童的创造。作文教学就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允许、鼓励他们恣意地表达生活。

3.把作文与生活、生态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建构和完善

前文已说过,生活是作文之源,也是作文之本。生活是人的生活,人是生活的主体,也是生活的意义之所在。但人不是孤立地生活着的,人的生活与自然、社会的发展密切关联。人本身也是复杂的生命体,人生会遭遇诸多情感和价值冲突。作文教学关注人的生态活动,就能更真切地把握人生,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就更能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不断建构和完善学生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人教论坛.http://chat.pep.com.cn/lb5000/topic.cgi?forum=6&topic=14447.

[2] 赵谦翔.掌握完善人生的健身器——“绿色作文”概说.语文教学通讯,2004(1).

[3] 曹明海,潘庆玉.语文教育思想论.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1.

[4] 郑友霄.中学写作教学的困境与对策.课程·教材·教法,2006(9).

[5] 冉工林.让真情与作文相伴.中学语文教学,2003(9).

[6] 蔡成.最感人的理想.今日中学生,2004(7).

[7] 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6.

[8] 潘新和.以爱护、顺应孩子的言语天性为首务.作文成功之路,2005(7-8).

(责任编辑关燕云)

作者:刘金玉 刘东霞

第7篇:原生态教学

原生态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谈生物教学的原生态回归

本文发表于《创新教育》2010年3期

目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其生动形象、容量巨大、节省时间等优势正在逐渐走进课堂,并且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给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负面效应——很多教师出现了盲目追求电化教学的倾向,从而严重忽略了那些简单、实用、具有较高价值的常规化教学方法。面对这种现象的广泛存在,笔者认为:无论科学技术多么发达,我们都不能忘记、摒弃那些常规化、原生态的教学方法。

原生态是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个文化名词,是指那些未经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的、原始的、散发着淳朴乡土气息的表演形态。随着这个词的流行,教育领域也出现了原生态教学。

所谓原生态教学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激发学生认知冲动和真切体验为突破口,以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相关素材为途径,以学生的个性化探索和形象化展示为突出特征的课堂教学。其学习活动具体表现为观察、制作、想象、模拟、表演等便捷实用、自主参与、动态化的学习形式。原生态是相对于现代科学技术而言较为原始的常规化教学状态,其根本宗旨是动手动脑、亲历亲为、自主探究。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从知识形成的角度看,原生态教学是把学生当成研究者与发现者,学生走的是科学研究之路。从学习活动的创意来源看,各种视频与音频材料的播放都是教师创意的体

现,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加工处理的展示,而原生态则是通过学生自己活动学习、理解、表达学习内容,是自己想法的体现。从活动主体的参与程度看,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无论多么生动,学生大多只是被动的视听,而原生态则引导学生从鲜活素材中探究知识、并通过简易活动展示表达自己的理解。怎样才能实现教学的原生态呢?就生物教学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走近教学的原生态。

一、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探索

大自然不仅是人类生存的摇篮,也是人类文明最初的学校和老师。尤其对于生物学科的教学,大自然更是有着丰富的素材。因此,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培养他们探究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能力,必须引导他们到丰富的原始生物现象中观察、发现、探究、表达。如调查自己校园内的生物,调查自己家中的生物,并尝试分类。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如蚂蚁是如何搬动食物的等,并把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描述出来。尤其要鼓励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自己的问题。走进大自然还可以从广义上加以理解,比如在教学生物圈的范围时可以启发学生自己尝试归纳。在揭示出教材内容后进一步引导他们想出最生动现实的学习方法。如指着窗外的蓝天、远方的海洋、眼前的大地说出“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在教学生态系统的定义时,可引导学生看着窗外的一片草地或者几株小树说出“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走进大自然还应当把学生引入生物的微观世界。比如,引导他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生物细胞、水中的微小生物、生物体的细微结构等。除了集体观察

外还应当指导帮助有兴趣的同学观察他们想观察的事物。

二、把生物现象引入课堂教学

课堂是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最重要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且比起走进大自然来,课堂学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收益更大。因此,更便利的做法是把生物现象引入课堂。也就是说把活的生物或各种生物标本带进课堂,让学生观察、研究、发现。比如在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时,可让每个学生拿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到课堂上(或者每小组有一株),反复利用这样一株植物就可以较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1、让学生自己找出植物的各个器官并分类。

2、帮助理解 “植物和动物一样也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即拿着这株植物让学生思考它最初是由什么发育而成的。这样比直接讲述或让学生直接背诵能更深刻地理解植物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3、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分化形成了组织。在上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既然它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为什么有的地方长成了根、有的地方长成了叶。进而理解细胞在分裂、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这就是细胞的分化。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就是组织。不同的组织形成器官,这样一个细胞就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

4、更好地理解各种组织的分布及功能。如学习保护组织后,可让他们摸着这株植物,说出保护组织在“根、茎、叶的表面,由表皮细胞构成,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其他组织亦可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5、在上述几个任务完成后,则引导大家思考,如果把它放入时空隧道,让时间倒流,整株植物最后会

变成什么(一受精卵)?并写出其结构层次的变化(由大到小最终成为一个受精卵)。在生物教学上有很多知识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如学习种子的结构时,则可以拿一粒剖开的种子和一株完整的植物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胚是这株植物的幼体,并分别指着两株植物的不同部位说出他们的关系:胚根将来发育成了根、胚轴发育成根茎相连的部位、而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

三、通过想象进入丰富的生物世界

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常常既不能到自然中去也无法把实物带进课堂。这时常常需要通过想象学习、理解、表达生物知识和原理。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表演。包括广义表演和狭义表演,广义是指通过动作和手势进行比划的表演,如“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让学生运用手势理解,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拉进来),把其他物质挡在外面(以掌封挡),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用手推出去)。狭义表演是扮演角色的课本剧表演。仍以“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为例,可找几个同学分别代表细胞膜、氧气和养料、细胞内的二氧化碳、有害物质,让细胞膜选择这些物质的进出。角色扮演还可以直接通过角色直白进行,如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可以让学生说“我是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角色扮演可以把自己假想成老师要指导其他同学。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角色的转换和跨跃,学生一旦把自己上升到老师的角度,责任心和自我定位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就从一个接受者变成指导者。他的思想就会更加开阔,心理更加成熟,思维更加活跃。

角色扮演还可以一个人可以扮演多个角色,如做脊髓的反射实验难度较大,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扮演多重角色模拟表演:

1、自己用两个手指代表剪刀,伸进自己口中,模拟剪掉上颌以上的部位,并说出操作的要点及目的(去掉大脑)。

2、用弯曲手指模拟挂钩,钩住自己的下颌,挂在铁架台上。

3、用手指模拟镊子夹住带有稀盐酸的棉球,刺激自己的四肢并作出反应。在这个模拟表演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扮演了三个角色,实验操作者、青蛙,同时还是解说者。

(二)制作。即通过制作模型或者标本来理解生物的结构,如细胞的结构可以让学生制作出细胞的模型(动物细胞或者植物细胞)。而制作标本包括的范围更大,如制作各种动植物标本、装片标本。更为简易的制作则可以让学生撕纸拼图,如关节的结构可以让学生用一张废纸,撕出其结构然后拼接在一起。

(三)画图。在生物学中很多结构性的事理都可以通过图加以理解,因此,画图是理解生物知识的重要方法。比如,最为常见的是画各种动植物结构图,如细胞结构模式图、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草履虫结构图。更为重要是对图片进行动态化处理,如营养物质在某个结构中的流动,可以用手指着图中的相关路线来叙述。动态化处理还可以是对图片进行扩大或者局部放大。如看到胃的图示后可让学生由胃向外扩展画出整个系统的组成,由肾脏延伸出整个泌尿系统的结构。相反要深入理解某个部位的细微结构还可以画出局部放大图片,如看到胃的整体示意图可以让学生画出胃壁的结构图。

此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原生态教学决不是一张嘴、一支粉笔

的那种素面朝天、机械死板的教学。

总之,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挖掘各种身边的现有条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体验、感受,找到个性化学习和展示方法,再适当配合电化教学,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将得到全面提升。

第8篇:原生态民歌

第一章:原生态民歌的概念与特征,

首先什么是原生态民歌:原生态民歌 ,是我国各族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由民间口头传唱、在民间广泛流传的 “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

我国的原生态民歌的作品极为丰富,主要有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如《小黄马》《辽阔的草原》。2007年10月24日,我国的首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搭载了三十余首歌曲奔赴太空,其中一首就是蒙古族长调民歌《富饶辽阔的阿拉善》。

蒙古的“呼麦”:代表作《阿尔泰山颂》、《额布河流水》《布谷鸟》、

还有《侗族大歌》,它极为罕见的代表性曲目有《耶老歌》、《嘎高胜》、《嘎音也》、《嘎戏》经典曲目《蝉之歌》。是CCTV第十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个人单项银奖”和“观众最喜爱的歌手”奖等等

然后是原生态唱法。原生态唱法,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一个词汇。在2004年8月山西左权举行“全国民歌南北擂台赛”以后,专家发现许多民歌不经过任何雕饰、包装和美化,他们如自然界原始状态的东西 清新自然,歌声美如天籁之音。原生态唱法就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未经过专业训练、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因此命名为原生态唱法。下面是原生态民歌的特征,我将它分为了六个特点。

第二章:关于青歌赛与“原生态”民歌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原生态”民歌

我将它分为了三小节。

第一关于青歌赛。青歌赛创办于1984年,是国内影响最大、最权威、最具美誉度和公信力的声乐赛事。利用此项乐坛比赛盛事,向社会各界人士及声乐爱好者们诠释音乐的新概念、新定义、新形式,在底蕴上远远超于其他选秀性质的节目。为中国歌坛输送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如关牧村、殷秀梅、彭丽媛、宋祖英,韦唯、毛阿敏、杭天琪、胡月、范琳琳、王宏伟、谭晶等选手。为中国歌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并且首次在个人决赛中采用的分轮淘汰制,开了中国声乐赛事PK对决的先河。

第二:“原生态”民歌在青歌赛中的繁衍。那么我们先看下表格

从以上图表看从2006年开始青歌赛增加了原生态唱法,出现了青歌赛开赛以来少有的几个总高分,从第十二届的50多首歌曲参赛到十三届的20多个团队参赛,在一直发展到第十四届的38个团队参赛,此时原生态参赛人数已是目前最多的一届,也是耗时最长的一届,参赛民族也是历届最多的一次。苏常青在 2006 年 03 期的《民族音乐》期刊上发表的《从央视看青“原生态音乐”热》文章中曾指出,“原生态音乐”之所以会如此热,是因为“原生态民歌”满足了在喧嚣繁杂的都市环境下生活的人们强烈渴望回归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这一心理需求,这是“原生态音乐”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与超乎寻常认同的重要原因。从2006年,到播出三届,关注人数已达数千万。并且原生态歌手的场外支持率也相当高.这也说明了原生态民歌将会不断的继续繁衍下去,并且还会繁衍的更好。那么随着它的繁衍我将不得不说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它的发展跟非物质遗产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于是我把它作为第三节,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下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

那么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原生态民歌:简单的说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使得民间音乐失去了以往的生态环境,从而导致一些民间音乐的失真与变异,面临着瓦解消亡的危险,带来生存与发展的危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推出,使“原生态”

民歌的崛起以全新的面貌向全国观众重新看到民间音乐的朴素自然的艺术魅力和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使人们直观地感到民间音乐的确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从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速消亡的今天,唤起人们对它的热爱和传承保护意识。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原生态”民歌,必将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人们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发展,那么最后我提到的就是原生态民歌的发展,我将它分为了三点:

1原生态民歌在国内的发展

3.1.1资料保存

3.1.2民歌进课堂从而进行课堂教育保存

3.1.3民俗式保存

3.1.4借助媒体进行展演式保存(旅游、比赛)

3.2利用原生态民歌创作新民歌

付玉兰在《信阳民歌的发展过程及新民歌创作》中提出:用原生态民歌来创作新民歌的建议。用民间音乐原型改编现代民歌。在传统民歌、戏曲、曲艺、民间乐曲基础上加以改编,让民歌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融会贯通的进行创作,运用具有典型风格特征的民间音调进行创作。这样做既可保持原曲的轮廓,又有创新之意。

3.3 原生态民歌在国外的发展

现在有很多外国人来我们中国进行采风,吴凡也在2006年12期的《艺术评论》中发表的文章中指出了要将中国和西方的“原生态”在国际舞台上演比拼。他以2006年9月

19、20日,黄河流域的民歌王子与德国啤酒之乡巴伐利亚州青年大乐队在北京海淀剧院共同演绎“山歌与爵士”。中德青年音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9月23日在首尔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和韩国广播公司共同举办地“感知中国 韩国行”的大型文化活动电视综艺晚会中,中国原生态歌曲广受欢迎为例说明了中国民歌在国外是非常受欢迎的,中国民歌在国际间的传播是非常可行的。我国是个民歌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有着深厚而优秀的文化传统。民歌艺术作为我国音乐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而不可分割的。只有将民歌更好的继承发展下去,中国的民族音乐才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上一篇:高效工作的方法下一篇:工作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