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扶贫帮扶工作计划

2022-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日常工作中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的重要工具,你在拟写计划时会感到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年度扶贫帮扶工作计划》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年度扶贫帮扶工作计划

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关于2012年度全省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情况的通报

各市(州)党委、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省军区政治部,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各省(中)直帮扶部门和单位:

2012年,各省(中)直帮扶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的总体部署,不断强化帮扶工作职责,积极为示范村提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规划等方面的支持,推动了示范村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帮扶工作中,绝大多数部门和单位都能够做到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及时到位、支持力度大、工作效果好,对全省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现将2012年度省(中)直部门新农村建设帮扶情况通报如下:

省军区系统

各军分区和全省民兵预备役部队,帮助示范村发展产业项目250个,整修农村道路1100公里,修建村屯围墙3.2万延长米,清理村屯垃圾1458吨,改造农村泥草房1635户,整修和建设村部21个,疏通排水沟12万延长米,帮建垃圾点、卫厕326个,植林1万余亩。帮建村文化室、文化广场12个,改造完善青年民兵之家32个,在边境村安装了“十户联防”报警器,重点管控地段建立了18个边防民兵哨所。

省高级人民法院

为帮扶村建设文化大院和修建农桥1座,提供资金11万元;协调省交通厅支持农村道路项目140万元;协调长春工业大学提供马铃薯增产科研技术。

省人民检察院

为帮扶村赠送资金40万元。协调省农委扶持帮扶村建设24栋温室大棚;协调省科技厅提供12万元项目资金扶持开展“公司+农户” 中药材种植。

省委办公厅

协调桦甸市“增产千亿斤粮食”项目、新农村建设项目、水泥路项目等,为帮扶村提供项目资金314万元。

省人大办公厅

为帮扶村协调棚膜经济项目50万元,帮助协调修路项目,并组织送医药下乡活动。

省纪委办公厅(省监察厅)

为帮扶村落实项目资金233.1万元,协调省交通厅修路11.4公里,协调省住房和建设厅将泥草房改造和水毁房屋维修项目列入2013年危房改造工程计划。

省委组织部

为帮扶村争取项目资金790万元,打机井30眼,购进264只小尾寒羊,修路12公里,修桥1座,建垃圾站点3个、垃圾掩埋坑1个,购买垃圾专用车2台。共举办4期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班,培训300余人次。组织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农机大户参加省农机博览会。

省委宣传部

为帮扶村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258人次;组织民兵两次共500余人次,车辆40多台次,植树3万株,清理排水渠4000延长米,清运垃圾10立方米;采取“助学帮教”、“科技扶贫”等途径,与3名中小学生建立帮教对子,帮助2户脱贫致富。

省委统战部

为帮扶村落实资金133万元,建立2个支农实践基地,2个支教实践基地,2个医疗服务基地,1个同心书屋。捐赠2台大型医疗设备,50台电脑设备,3000册图书价值3万元。

省委政法委员会

为帮扶村协调落实项目资金275.09万元,修建水泥路5公里,打抗旱井50眼,新建150.91平方米的村部,并购买电视、电脑、电暖气、办公桌椅、档案柜和沙发等;动员村民自筹资金63万元,建设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小尾寒羊养殖小区。

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为帮扶村协调争取农村垃圾储运专项资金等50万元;筹集3万元对水源和储水设备进行了改造;建农村书屋,并开展了图书捐赠活动;筹集2万多元,购买了部分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和电脑;慰问困难户,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春耕前,为5户困难户送去备耕资金2万元。

省信访局

为帮扶村提供矿泉水开发项目支持10万元。

省委老干部局

为帮扶村协调落实河道治理工程,拟解决项目资金近100万元;协调省国土厅解决占地25公顷200栋日光温室蔬菜大棚选址变更问题,并落实部分政策配套资金;协调帮扶村开展环境连片治理项目;投入4.5万元配备电教设备,提升帮扶村综合服务功能。

省委财经办

为帮扶村修建5000米排水沟,扩建休闲广场3700平方米,共投入20万元。

省总工会

为帮扶村建设垃圾中转站投入资金6万元。

省妇女联合会

为帮扶村解决修路项目,支持资金12.6万元;建立一个儿童之家;捐助5户贫困户共2500元钱;捐赠100件毛衣,5台残疾人轮椅。

省科学技术协会

为帮扶村建设农民科技书屋、电子科普画廊,建立科普示范基地,累计投入项目资金28万元。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为帮扶村投入855万元,改造农村危房60户,新建办公用房560平方米,院落2000平方米,改造饮水管网和农户院墙,建设沼气工程建设项目。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为帮扶村修路8公里,帮助村里植树、美化环境等,协调落实项目资金10万元。

省科技厅

为帮扶村引进“长白山林蛙养殖技术示范和推广项目”,支持资金10万元。

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为帮扶村手拍粉丝加工作坊建设项目落实专项资金50万元。

省公安厅

为帮扶村投入12万元建路边沟,并在元旦春节期间对困难党员、困难村民进行了慰问。

省国家安全厅

为帮扶村引进致富项目82项,共落实资金525万元。为帮扶村修建文化广场2所,送电脑5台,电视机3台,健身器械10万件,慰问贫困党员群众10万元。

省民政厅

为帮扶村房屋改造投入资金22.25万元。

省司法厅

为帮扶村建设村部文化活动室,设立“百姓说事点”,指派专职律师担任村常年法律顾问;捐助5台液晶电视、法律书籍和米面油等物资。

省财政厅

为帮扶村协调产业化、绿化美化、修路、修围墙灯项目,累计投入80万元。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为白城市洮北区安排就业专项资金2081万元;安排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资金115万元,培训农村劳动力1300人。

省国土资源厅

组织完成了“临江市苇沙河镇苇沙河村土地整治项目”,总投资1740万元;为帮扶村立项实施了“新菜田建设项目”,建设蔬菜大棚10栋,总投入160万元;加快推进“临江市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已落实资金1.7739亿元。

省环境保护厅

支持帮扶村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资金105万元,重点治理生活垃圾污染、畜禽粪便污染、农村饮用水源保护。购置垃圾箱、垃圾运输车、建设堆肥场等。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为帮扶村协调资金7.2万元,修建桥涵一座,并进行自来水改造。

省交通运输厅

为投帮扶村入106.6万元,修建村路8公里,水井1座,围坪100延米,并帮助传授种植甜玉米、黑木耳技术,指导农村公路施工技术。

省水利厅

为帮扶村落实项目资金220万元,增打35眼抗旱井,进行草场围栏和畜舍建设;落实水土风蚀治理工程建设资金58万元和小型农水建设资金229万元。

省农业委员会

为帮扶点双阳区投入农村沼气建设项目资金196.25万元,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生物防螟、农田统一灭鼠、等离子处理种子机、抗风灾保粮补贴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资金等项目补贴资金613.48万元,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补贴项目资金479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项目资金30万元,乡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资金232.4万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资金54万元,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项目资金126万元,减免“三品”环境检测费、农产品质量检测费、国家抽检、省级抽检相关费用共计60.25万元。为帮扶村50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扩建项目补助资金15万元。新建电子商务终端网店50个,总投资35万元。

省林业厅

为帮扶村牧业养殖小区投入30万元,老年活动室投入10万元。

省商务厅

引进皓月集团万头黄牛养殖园项目,引进沈阳中玛集团投资1.5亿元,建成15万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化交易市场。为帮扶村协调道路建设资金160万元,捐助2万元购买农用消防车,赠送价值2万元电脑6台。

省文化厅

帮助帮扶村修建1小型村级展览馆,帮扶资金2万元。

省卫生厅

为全省9145个行政村卫生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174处,氧化塘700个,人工湿地52个;新建和在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厂101个,收集点15320个,中转站453个;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510个;新增卫生厕所36.25万户;各县市区开展村庄整治800个,环境卫生整治合计822次,健康教育活动合计244次。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为帮扶村投入资金5万元。为帮扶村的待孕夫妇进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育龄妇女病筛查和叶酸发放。

省审计厅

为帮扶村协调建钢架大棚30栋、扶持林蛙项目、维修江堤和桥等项目资金50万元。

省政府外事办公室

为帮扶村争取日本小额援助资金50万元人民币实施引水灌溉工程。

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为帮扶村建设村部解决资金10万元,捐助电脑1台。

省地方税务局

为帮扶村投入资金10万元,完善村图书文化室,新建文体活动广场。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为帮扶村协调落实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30万元,支持标准化专项补助经费5万元。协调购买价值20余万元体育器材。支持玉米、水稻种植标准化生产,免费提供科技光盘69张,培训农民1.2万人次,指导385户农户科学种植方法。

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为帮扶村投入37万元,修建铁栅栏1200延长米,深水井1眼。

省体育局

为帮扶村解决体育健身器材资金16万元。

省统计局

为帮扶村协调落实修建排水沟资金12万元,指导员宫俭个人慰问帮扶村困难户2户,捐助1000元。

省粮食局

为帮扶村落实农户科学储粮仓100套,协调落实资金22.64万元。

省旅游局

为帮扶村投入26万元,实施泥草房改造5户,开展剪纸草编特色旅游技能就业培训,旅游规划和乡村旅游补助。

省政府法制办公室

为帮扶村协调建设文化大院,为龙井市协调解决农机配套资金500万元。

省人民防空办公室

为帮扶村投入资金5万元。

省物价局

为帮扶村建蔬菜大棚(10座)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落实省级价调基金30万元。

省监狱管理局

为帮扶村提供价值10万元的水泥。捐助10台32寸液晶电视,500公斤大米,20桶豆油。

省畜牧业管理局

为帮扶县投入173万元,用于标准化改造、生猪繁殖改良工作和牧业小区建设,协调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148万元投向帮扶县,开展培训提供畜禽养殖技术服务。

省中医药管理局

在帮扶村开展送医义诊活动,共20多位医护人员,提供3万元的药品和0.3万元的书籍,500多名村民受益。

省测绘局

为帮扶村投入3万元,购买投影仪一台、彩色液晶电视一台、录像机一台。

省公安消防总队

为帮扶村协调资金12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协调帮助解决20多名村民就业问题,开展消防宣传培训,为百姓送水60车,总计300吨。

省交通管理局

为帮扶村建设草莓大棚项目,累计投入资金30万元。

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为帮扶村投入资金25万元,协调解决电力增容问题,帮助修建改造村屯道路18公里,打4眼深水机井,新建60平米标准化卫生所,改建村部。举办了两期农业科学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180名。春节前对16户困难党员、群众进行了走访慰问。

省水库移民管理局

为帮扶村道路维修落实资金10万元。

省高速公路管理局

为帮扶村协调落实资金129万余元,翻建屯便桥1座、修建水泥路4公里,开展“洋姑娘”创富计划、购置办公设施等。

省供销合作社

为帮扶村共包装5个项目,已向省里和市上报了3个。提供优质低价化肥10吨。免费举办农产品经纪人、庄稼医生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

省农科院

为帮扶村建立了“吉林省农村星火科技12396综合信息服务站”,并配备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各1台,购置图书、光盘300余册(张),总价值2.15万元。

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为帮扶村文化广场建设投入资金4万元。

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为帮扶村协调水源地保护围栏工程建设落实资金21.6万元,农家书屋建设资金1万元,体育器材资金2万元,帮助村里编制5年发展规划。

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为帮扶村投入资金13万元。

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为帮扶村投入资金7万元用于修建排水沟。

省残疾人联合会

投入资金9.3万元,组织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阳光安居工程”,年度内救助贫困残疾人38人次,为精神类残疾人免费送药,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

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为帮扶村投入农发财政资金331万元,打井30眼,购置喷滴灌设备30台(套),修建水泥路7公里,土地平整1万亩。

省工程咨询中心

为帮扶村协调资金25万元,打钻井50眼,春节慰问贫困党员5000元,捐助蚕丝被20床。

吉林教育电视台

为帮扶村投入资金2万元。

吉大一院

为帮扶村投入资金16万元,维修村部办公楼,维修改造自来水。

省肿瘤医院

为帮扶村投入资金2万元。

财政部驻吉林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为帮扶村修河堤、路灯协调资金115万元。

国家林业局驻长春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

为帮扶村运送、栽植云杉幼树1000棵,运送修路水泥100吨。

省国税局

为帮扶村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项目投入资金31万元。

省气象局

为帮扶村安装“大喇叭”、LED显示屏等“农村大喇叭”工程,落实资金5万元,派3名农业气象专家为帮扶村进行技术指导。

吉林煤矿安全监察局

为帮扶村落实了道路维修和水库维修项目资金,投入资金4.8万元购置办公桌椅15套,被褥、床垫25套。

长春海关

为帮扶村捐赠80万元侵权物资,争取宁波海关赠送侵权物资400万元,分别捐赠给19个帮扶村及学校。

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为帮扶村投入资金5万元,为当地农民提供免费体检、完善当地办公基层建设,为梅花鹿养殖产业、稻米生产和加工提供技术支持。

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

为帮扶村进行道路维修共投入资金18万元。

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

为帮扶村建设3653亩的膜下滴灌协调资金232.9万元,组织开展2次农业生产技术培训。

吉林省电力监管业务办公室

为帮扶村更换变压器,捐赠4根12米长电线杆,总价12万元。

吉林银监局

为帮扶村协调种植玉米、人参等项目,累计投放贷款20万元,实行利率优惠和农户贷款手续简便政策。

吉林保监局

为帮扶村发展养殖业,协助落实资金2万元。

农发行吉林省分行

为帮扶村投入资金4万元。

中国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

为帮扶村24户农户发放了67万元农业贷款。

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

为帮扶村购买垃圾车共投入16万元。

安华农业保险公司

为帮扶村修建巷路水泥板围栏投入资金3万元。

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为帮扶村发放贷款259笔,金额509万元,农户联保贷款117笔,金额257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142笔,金额252万元。发放用于运输业贷款89笔,金额134万元,用于蔬菜大棚建设贷款156笔,金额329万元,其他经营贷款14笔,金额46万元。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为帮扶村投入资金100万元。

省电力公司

为帮扶村投入40万元建净水厂。

中国移动吉林省分公司

为帮扶村村民安装了宽带、建设WLAN网络、话费减免,宽带及WLAN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等投入136万元,减免话费11万元,捐助物资1万元。免费开通了3个月的农信通业务,开通了“12582”农业专家热线服务。

中国联通省分公司

为帮扶村宽带扩容等投入资金10万元。

省邮政公司

为帮扶村修桥投入资金6万元。

省煤业集团

为帮扶村投入资金20万元,修建了2公里排水,铺设了2公里路边彩砖,安装了30盏路灯。

吉林大学

为帮扶村捐赠笔记本电脑、体育用品、文化用品和书籍、旧电视等物品,价值8万元。

长春理工大学

为帮扶村投入资金4万元。

长春工业大学

为帮扶村中小学捐赠30台电脑,并在中草药种植、林蛙养殖及山野菜包装等方面进行技术帮扶,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为帮扶村协调医药惠农项目,文化兴农项目,爱心助农项目,共投入资金10万元。

吉林农业大学

为帮扶县落实省农发办项目1项,省科技厅项目2项,落实食用菌黑木耳种植示范项目资金80万元,捐赠种植、养殖书籍10余类12000余册,价值4万元,培训农民700余人次,推广实用技术40余项,为地方累计技术增收500万元。

北华大学

为帮扶村投入资金1.2万元。

吉林师范大学

为帮扶村协调国家农转资金项目,获批项目资金60万元。赠送价值2万元的教学电脑5套和价值3万元的绿豆抗旱叶面肥10吨。

吉林财经大学

为帮扶村捐赠电脑30台,捐赠价值3500元的体育文化用品和生活用品,捐助6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1200元,开展各类培训,达2060人次。

吉林建工学院

为帮扶村投入输电线路改造资金3万元。

通化师范学院

为帮扶村投入资金5万元。

白城师范学院

为帮扶村投入资金4万元。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为帮扶村建立了“吉林省农村星火科技12396综合信息服务站”,投入2.15万元,配备电脑、打印机、传真机,购置图书、光盘等。

长春工程学院

为帮扶村投入2万元农村房屋保暖改造试点资金,并在节能技术和房屋保暖改造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持。

省教育学院

为帮扶村投入资金6万元,捐赠新桌椅260套,长期帮扶特困生10名。

以上情况,特此通报。

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

2013年7月1日

第2篇:帮扶授以“渔”扶贫先扶智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意是一条鱼可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困,引申为赠与他人既有成果,不如传授给人获得成果的方法。

在帮扶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低收入农户,之所以难以真正脱贫致富,源于缺乏知识储备,缺乏一技之长,缺乏产业依托,即便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年轻人,多数也早早放弃学业外出打工,没有成长为依靠知识技能支撑家庭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

扶贫先扶智,扶智扶教育。根据江苏省今年帮扶工作要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贯彻精准扶贫要求,聚焦低收入农户,立足开发式扶贫,针对经济薄弱村人口现状特别是劳动力情况,发挥本地师资优势,开展了“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促进就业创业,取得积极成效。

整合资源,共商帮扶政策

近年来,为发挥整体优势共同推进帮扶工作,江苏省广泛构建了涵盖各个行业的帮扶单位体系。以淮阴区古寨乡为例,目前确定的帮扶单位分别有省“五方挂钩”单位、省市级精神文明单位、市区级单位以及各类企业等,集中了政府、部门、院校、企业等多方优势资源。

为主动对接帮扶工作,2014年9月3日,我们召集“古寨乡帮扶后方单位座谈会”,获得所有后方单位的积极响应。会上,古寨乡领导汇报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出了经济薄弱村集体以及低收入农户急需帮扶的项目方案,各后方单位深入交流了帮扶措施并提出相关建议,与会各方在乡村需求与帮扶措施方面进行了充分对接。会后,帮扶工作队会同古寨乡党委政府,研究精准扶贫、整体帮扶突破方向,确定了开展“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工作思路。

统筹推进,定制培训计划

帮扶工作队与乡镇研究确定工作方案,分别从“两后生”统计、院校对接、培训科目定制等方面统筹推进工作。

一是开展“两后生”调研统计。经过摸底,本地区存在相当数量的“两后生”,初中或者高中毕业后即外出从事劳务或者闲散在家,其中绝大多数为初中毕业生,文化程度较低,80%以上未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多数外出人员从事低技能、高体力、低收入的低端产业工作。经过乡镇宣传发动,驻村干部逐户了解情况,统计培训人员以及专业意愿,并组织部分培训人员和家长代表前往院校实地参观,确定古寨乡符合条件的“两后生”28人参加首轮培训。

二是深入院校对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和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城乡结对、文明共建”单位,作为重点职业教育院校,具有丰富的理论教育特别是教学实训优势资源。通过走访院校开展对接,帮扶工作队与两所院校达成共识,详细商议了培训方案。培训经费主要由帮扶工作队和两所院校共同承担,学员无需支付学费。

三是定制培训计划。经过需求分析,采取专门定制的方法确定培训科目,在院校提供的8个专业中,选出具有普遍认可和发展前景的培训专业,分别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的淮扬菜初、中级初级烹饪专业和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维修保养与钣喷专业。培训班计划为180课时,小班化教学,周一至周五在院校封闭学习,全部课程结束后颁发结业证书,并组织学员参加国家统一职业资格专业技能考核,合格者分别颁发中式烹调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证书和汽车维修初级工证书。

精心组织,注重实训考核

2014年11月25日上午,首届“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班正式启动。帮扶工作队、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淮阴区古寨乡有关领导同志参加了开班仪式。

课程设置方面。院校按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制订了教学计划,以理论讲授为基础,以实训操作为重点,以职业技能考核为导向,配备专业老师,其中淮扬菜烹饪专业由国家级淮扬菜大师张胜来和朱红星亲自担任培训指导。

班级管理方面。每个班级分别由乡镇安排一名干部和学校安排一名老师担任班主任和辅导员,学员签署培训守则,约定学习生活等规章制度;严格班级管理,实行每日考勤,推选小组长负责日常事务管理;引入激励机制,学完全部课程的学员给予一定生活与交通补助,通过国家技能考核的学员给予一定奖励,成绩优异者安排参加在校国民教育继续教育。

后勤保障方面。校方免费安排学生住宿,办理学生食堂就餐,开放图书馆、实训车间等教学设施,学员进入大学校园后能够全方位体验高等教育的魅力。

2014年12月17日,帮扶工作队符伟星队长一行赴院校看望培训学员。在实训场所,学员分别演示了汽车日常维护保养和淮扬菜肴烹饪等技艺,展示了娴熟的操作技能,也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帮扶工作队与院校进行座谈,听取学员交流,大家充分肯定了“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所取得的积极成效。

持续帮扶,搭建致富平台

去年12月底,两个培训班相继完成全部教学计划,通过专业技能考核,学员全部获得结业证书。参加烹饪专业培训的学员中8名学员获得初级资格证,13名学员获得中级资格证,参加汽车维修专业培训的学员获得从业资格证,邓方等7名学员被评为优秀学员。结业典礼上,古寨乡党委政府向院校7名专家颁发了“扶贫助创烹饪技术策划创业指导专家”和“农民创业导师”聘书,建立长效合作联系机制。

结合培训情况,帮扶工作队、院校和乡镇开展了就业指导和创业支持。目前,参加烹饪专业培训的邓方夫妇的饭店已开业;有学员已经推荐在酒店工作;汽修专业的张彬、程兵约300平方米的汽车修理店面也准备开业;优秀学员参加在校国民教育继续教育工作也在推进中。

首届“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光明网、江苏文明网、江苏经济报、淮安日报、淮安电视台、淮安视听网、淮阴日报,淮安政务网、淮阴政府门户网等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培训期间还接受了市城乡一体化和生态文明专题班、地市职老领导的考察。

总结经验,创新帮扶机制

经过首届“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我们主要有三点体会:一是整体帮扶工作离不开后方单位全力支持,在省委扶贫促小康目标的指引下,后方单位无私奉献,体现了责任感;二是精准扶贫工作需要进一步开拓思路、创新举措,要真正聚焦低收入农户,确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体现针对性;三是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将是开发式扶贫的有效途径,既增强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也为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储备了新型产业人才,体现长效性。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关于思想认识,需要进一步提振部分乡村干部和低收入农户对于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信心;二是关于培训组织,在学员意愿和培训科目、培训时间、继续教育方面需要进一步创新办法;三是关于长效机制,需要通过整体规划、统筹安排、聚合资金,形成低收入农户职业技能培训长效制度,确立开发式扶贫的新路径。

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2015年,我们将深入推进“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工作:一是扩大培训范围,覆盖刘老庄片区和其他乡镇经济薄弱村;二是拓展培训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培训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职业技能;三是开展就业扶持和创业支撑,探索就业推荐、争取小额贷款、设立创业基金等方法;四是完善工作机制,与社会培训工作相结合,统筹用好资金,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通过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夯实“扶贫先扶智”的坚实基础,为全面实现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脱贫奔小康宏伟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鲍志良 鹿新志 龚明 韩艳

第3篇: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帮扶路径研究

摘要:精准扶贫对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前期在阜南县的实地调研,从政府、家长、留守儿童三方入手,分析阜南县现有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帮扶路径;精准扶贫

1.研究背景

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了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抓住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安排和系统性的顶层制度设计。

截至 2019 年末,我国在外农民工数量已达到 1.8 亿。全国留守儿童数量已破千万,留守儿童除了面临学习上的困难意外,还遭受着躯体、精神、性和忽视四种暴力。如何处理好留守儿童问题,不让他们过早的面对“社会性断乳”,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所要解决的痛点问题之一。因此,探究县域农村留守儿童帮扶路径,对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文献综述

2.1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

依据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意见,农村留守儿童界定为,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农村户籍的适龄儿童。

2.2文献回顾

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模式是对留守儿童各方面得到保障的探究。我国众多学者对留守儿童的帮扶措施研究主要侧重于各个主体的帮扶。刘慧(2019)不同的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现状的转变,依赖于外部和内部的共同合力。张文平(2019)给予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帮助和精神鼓励,需要厘清体系运行中各个主体责任。 杨莉(2020)立足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3.阜南县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对阜南县典型的帮扶村镇中岗镇进行走访调研,实地考察留守儿童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阜南县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方式建设提出合理的意见与建议,对于完善阜南农村留守儿童帮扶体系、丰富县域关爱留守儿童帮扶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3.1阜南县发展现状

阜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留守儿童现象尤为突出。由于王家坝水电站蓄洪区的特殊使命,致使自然灾害频发,近 70 万人外出打工。打工经济的背后,是8 万多留守儿童。大部分学生都以托管或者寄住的方式,在县城里的中小学念书,吃住环境普遍一般。而孩子和父母的沟通交流更是少之又少,不免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如何构筑家长、学生以及政府三者之间的桥梁成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为此,阜南县也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如建设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寻觅“代管家长”等措施,努力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3.2农村留守儿童帮扶现状

2010 年至今,阜南县拥有“留守儿童之家”460 个,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了“留守儿童之家”全覆盖。“家”里设置了包括亲情视频区、谈心谈话区、图书阅览区、文体活动区 4 个功能区,以满足留守儿童在心理与身体的需求。但由于城市化水平低,就业渠道狭窄,阜南县80%的学生家长迫于生计都在外务工,孩子大多由隔代抚养。一些老师又主动承担起学生们的“代管家长”的责任,关注与帮助留守儿童的学习与生活,让这些孩子感受到“家长”带来的温暖。同时,镇、村两级干部和留守儿童制定结对帮扶,实行包保帮扶制,明确责任到人到户,定期访问及时了解和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具体困难。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也定期免费为留守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及时了解孩子们的身体状况,为他们普及卫生、健康知识,给予留守儿童碰得到、摸得着的关爱。

阜南县在大力推行留守儿童帮扶措施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

首先,阜南县的乡镇小学设施较落后、环境较差,导致师资力量薄弱,老师缺乏且难以引进。能够疏导儿童心理问题的心理老师更是少之又少。其次,“留守儿童之家”存在设备不足、监管缺位等问题,许多学校的某些功能区无法正常使用,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运营效果。由于运营成本较高,政府补贴不足,很难长期维持,运作不久就会暂停。此外,一对一帮扶的模式更侧重于对留守儿童的物质照顾和满足,无法合理管控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或沉迷网络或误入歧途。最后,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难以有效满足。长期与父母分离,精神难以慰藉。

4.现有帮扶模式优缺点

4.1优点

4.1.1农村留守儿童物质生活得到保障

阜南縣政府、共青团县委以及各个乡镇干部与留守儿童建立帮扶关系,与学校密切联系,并安排代管老师定时家访,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用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卫生院的定期检查以及坐诊提供了简单的医疗服务,满足了孩子们的看病需求,能够保证儿童的身体健康。

4.1.2完善关爱留守儿童体系建设

在阜南县、各个乡镇两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和补贴的情况下,包括阜南县中岗镇在内的关爱留守儿童设施和设备得到改善,吸纳来自社会的捐款,多个学校建设留守儿童活动室,为留守儿童提供了多方面的文体活动项目,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和文体活动室缺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4.1.3促进阜南就业和经济发展

关于阜南县帮扶留守儿童的措施的实施需要资金和人力,由政府提供财政资金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供需矛盾得以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幸福,促进当地社会稳定发展。

4.1.4助力阜南地区精准脱贫

在调研中,我们深刻感觉到扶贫工作对于贫困县的重要性。阜南县为留守儿童斥资百万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给予他们关爱让,留守儿童精神与教育脱贫。竭尽所能对接各个农村留守儿童,以点到面到全方面多层次宽领域迈进,精神脱贫转接精准脱贫,带动地区的产业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4.2缺点

4.2.1政府政策保障不全和监管缺位,易做无效帮扶

留守儿童之家的运营由乡镇学校负责,在推行过程中,虽有上级政府下发执行文件,实际运营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发现存在大量留守儿童之家未被启用、功能不齐全以及设备损坏等问题。同时,政府保障不全面,无法解决孩童校外的安全等问题。缺乏定期的监管,帮扶只是表面效果。

4.2.2学校运营压力大,后期资金供应短缺

留守儿童帮扶措施中由学校管理的留守儿童之家,各个政府进行补贴,但多立足于场地的建设,基础设备桌椅、电话以及书籍等的购买。在运营过程中,未将留守儿童所用设备后期更换维修以及补给所产生的一系列费用纳入卡率范畴,资金需要量大,容易造成学校的运营压力,导致帮扶中断。

4.2.3专业教师人员不足,留守儿童需求有待满足

留守儿童大多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而在乡镇的各小学专业辅导儿童心理问题的老师缺乏,甚至没有。而由于工资较低、条件不好等,老师难以引进,使得留守儿童一些心理问题未能及时发现。

5.可行性改进措施与建议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脱贫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帮扶路径应本着各方协助合作原则,真正发挥实效性,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拥有一个快乐童年。

5.1完善留守儿童帮扶体系

政府和各级村镇需要就现有的帮扶体系的不足做出调整,解决因政府和各级村镇缺位而导致的留守儿童帮扶不到位、不全面的问题。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对政策实施进行监管。村镇加强留守儿童管护机制,建立辖区留守儿童信息库,给予留守儿童特定的支持与关爱。

5.2加大财政支持和帮扶力度

政府应当加大返乡就业帮扶力度,与当地企业构建合作共赢关系,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提供渠道和路径,从根源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适当加大学校资金支持,减轻学校运营留守儿童之家的负担,给予“代管家长”一定的物质支持。

5.3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真正需求

留守儿童帮扶不应仅仅局限于物质支持以及在学校内的帮助,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也十分值得重视。要发挥村镇委员会的实际作用,定期组织和开展留守儿童集体性的休闲娱乐活动,走进儿童的生活和内心,积极解决留守儿童的“精神贫困”问题。

6.结语

目前,阜南县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如火如荼进行,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发挥了显著作用。只有不断跟踪研究,各方都应主动担负责任,从政府支持到学校施行都应落实到位,合力构建长期稳定发展、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的帮扶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刘慧.农村留守兒童学习生活现状及帮扶措施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报,2019,21(05),120-123.

[2]张文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9.

[3]杨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弱化的对策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2020,30(02),94-99

[4]卢雅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现状探析[J].社会福利,2020,(10),45-51

本文为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新训练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帮扶路径研究——以安徽省阜南县为例》(项目编号:20201037812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田慧敏(1997-)女,汉族,安徽阜阳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7级本科生,金融学专。

作者:田慧敏 周楠 汪相照 陈龙

第4篇:乡镇年度扶贫帮扶工作总结

按照省委、市委、县委和乡党委扶贫工作要求,切实做好天台村干部驻村帮扶暨精准扶贫工作,确保扶贫对象、措施等“六个精准”,加快天台村扶贫攻坚进程,现将驻村工作队及“第一书记”干部驻村帮扶暨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天台村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地处XX县板栗桠乡西北部,距板栗桠场镇10公里,距资中城区18公里。全村属于传统的农业种植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全村绿色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天台村共有农户432户,1379口人,五保户20人。低保户42人。村“两委”干部4人,社长9人,农村党员74人,其中流动党员25人。天台村总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34亩,其中土1213亩,田321亩。全村按照传统种植模式,土地全部包产到户,分散经营,农民基本上各自为营种植水稻、玉米、红薯、油菜和花生等传统农作物,规模小,产量低、收益少。因基础设施差,没有土地流转。村民以外出打工和在务农为主,兼营养殖、运输、餐饮服务、家政服务等行业。全村有贫困户87户,244人,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20.1%。初步将其纳入“三个一批”,其中,产业就业一批85人,医疗救助一批121人,低保兜底一批90人。

天台村驻村工作队由板栗桠乡副乡长刘志诚任队长,队员由县委组织部驻村“第一书记”郭强、板栗桠乡纪委副书记刘盛辉、板栗桠乡武装部干事卿光明组成。工作队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克服困难,吃住在村,与群众零距离、心贴心、出主意、干实事。目前,县委组织部24名组工干部和板栗桠乡党委政府43名干部职工与87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实现了县乡部门单位联系贫困村、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干部职工帮扶贫困户全覆盖。

二、主要做法

按照省市县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工作队及时进村入户,深入推进精准扶贫,按照“扶持对象精准、扶贫项目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扶贫措施精准、驻村帮扶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和省、市、县精准扶贫总体方案要求,坚持“精确瞄准,到村到户”的工作原则全面开展工作。

1、注重政策宣传,扶贫政策精准到户。为实现扶贫相关知识、政策深入人心,帮扶工作队注重抓好政策宣传,通过召开村两委、村民代表和党员大会宣讲省市县精准扶贫的有关政策和优惠措施。同时走访入户进行宣讲,利用村级组织阵地、宣传标语、宣传漫画等方式,加强农户对精准扶贫相关知识的知晓与认识,传达全省、全市、全县上下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激发了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推动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2、立足贫困实际,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工作队入村后,按照精准扶贫的新要求,把精准识别作为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召开村两委班子、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听取各方代表的建议与意见,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天台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确保扶贫工作按计划有序进行。为了全面了解全村发展现状及致贫原因,摸清搞准扶贫对象,盘清家底,驻村工作队员分赴9个村民小组入户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及致贫原因,严格落实贫困户公示审核制度,筛选出87户244人为精准帮扶对象,结对帮扶、制定一户一策、贴写连心卡、数据录入等进行建档立卡,实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此做法与2016年1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建档立卡“回头看”确保扶真贫》系列报道湖北XX县做法几近相同。

3、整合帮扶力量,上下联动精准施策。充分发挥县委组织部帮扶单位部门优势,整合相关县级部门和镇村优势资源,加强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工作队,帮扶干部上下联动,凝心聚力,将联系单位的干部与精准扶贫户结成对子,扶贫措施和任务落实到村、确定到户、明确到人。工作队配合帮扶干部,进村入户走访、主动与结对帮扶贫困户促膝谈心,了解掌握贫困户的家庭成员、收入、生产生活状况、致贫原因、存在的困难等情况,分析致贫原因,与贫困户共商脱贫致富计划,拟定帮扶方案及措施,最终实现“一户一策”。同时结合天台村实际,按照“六个精准”要求脱贫目标,确定了天台村发展壮大种植、养殖产业,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扶贫攻坚,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落实。

三、取得的成效

按照省委“1+10”精准扶贫工作方案要求,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落实,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社会事业发展、社会帮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1、反复审核,精准识别。按照县委和乡党委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我村采取包片组干部初选,驻村领导、村组干部、“第一书记”开会评议后张榜公示的形式,完成对各组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

2、产业带动,推动脱贫。结合现有甘蔗、柑橘、山羊等产业基础,鼓励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按照种养结合的方式,引导扶贫户发展农业产业,上半年又增加一个养羊专业户,增加务工收入;同时鼓励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

3、解决村内实际问题,争取市城管局资金支持,对2口堰塘新建和维修,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4、利用“第一书记”部门优势,加大帮扶。2015年9月,县委组织部确定为天台村帮扶单位和共建单位,同时派出一名组工干部作为“第一书记”,协助村两委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一是县委组织部干部职工与干坡村村民签订了连心卡,还送去了米、油、现金等物资,并与贫困户家庭互留了电话号码。二是向县委组织部积极争取1台新电脑用于建设村级电子商务体检点,帮助天台村村民搭上“互联网+”快车,解决农产品销路窄问题。三是依靠县委组织部组织优势,积极协调一定人才经费,用于开展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和电商经纪人等村级人才培训。

四、今后打算

针对天台村实际情况,驻村帮扶工作队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精心指导及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努力克服困难、强力推进。

1、加大帮扶力度,继续向上级争取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改善村内公路、水利、电网等设施。成立帮扶基金组织,缓解贫困户家庭子女就学费用压力等困难。

2、发动社会慈善力量结对帮扶。成立村贤会,发动全村贤捐资捐物,援助或结对帮扶扶贫户脱贫致富。

3、继续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加大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扶持产业大户规模发展,让专业种、养业合作社,辐射带动扶贫对象发展产业。

一、2015年工作总结

今年,按照年初全县人力社保工作会议部署,对照市县工作任务指标,贯彻落实“民生为本、人才为先、城乡统筹、服务发展”的工作方针,结合“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切实办好民生实事,着力推进人力社保各项工作,成效良好。

(一)精心落实城乡就业政策。今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0039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9.5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推动了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就业,着力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实现xx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9%,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100%。开发了护水员等公益性岗位990个,积极助力我县“五水共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强化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功能,补助失业金待遇2096人次,共计198万元。全年开展高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7215人次,均超100%完成目标任务。

(二)稳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完成了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全县共调查登记297562人,100%完成省市任务。进一步加强社保信息化,重点推进xx县人民医院医保阳光平台建设已经部署完毕。社保市民卡制发和社会功能推展工作有序推进,全县已录入制卡83.7万张,完成任务的106.38%,市民卡社会商业服务网点达55个,已开通28家医保定点医院和46家定点药店通过市民卡联网结算。扎实开展了社保医保基金情况自查、互查与督查行动,及时终止或暂停冒领、重领待遇人员和死亡人员共计2126人,追回基金45.08万元。强化了与公检法部门沟通协调,全面防范和处置医疗骗保行为,妥善处置举报骗保案件1起,全额追回被领取的城乡医保基金1.66万元,另有5件涉嫌骗保案件正在实地核查取证中。全县净增各类保险参保人数36024人,完成任务的158.70%,城乡居保参保人数为39.6万人,城乡医保参保人数为79.93万人,参保率均超过95%。全县共征收各类社保基金25.59亿元,共计82.31万人次享受社保待遇,及时足额发放各类社保待遇金21.95亿元,结余基金3.64亿元,“全员普惠”格局进一步夯实。

(三)大力推进人才强县战略。进一步筑建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特殊紧缺专业人员“绿色通道”,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627人,其中引进硕士研究生和高级工程师10名,为9家企业引进国外技术和管理人才共15个项目。奇特乐集团有限公司和格鲁仕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入选省级引智项目,迦南科技和超达阀门两家企业入选2015年度第一批省博士后工作站,翔宇中学张强老师入围我市“551人才工程”赴国外培养进修人选。确定了宣达实业集团、xx县中医院等38家企事业单位350个见习岗位,安排了364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名列全市前茅。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新建博士后工作站2家,重点培育好11支创新团队。提升人才服务力度,邀请了浙江工业大学方阳春博士和浙江省委党校何胜东教授,对全县200多家企业近300名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专业培训。做好高校毕业生报到、归档、代理、鉴证等工作。

(四)全面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积极开展“春雨”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行动,追回工资153.3万元。主动监察用人单位936家,及时发现和纠正用人单位的违法用工行为。书面审查用人单位7730家,完成任务的118.92%。成功举办xx县“美厨娘”厨艺大比拼、xx县首届“楠溪麦饼王”麦饼制作大赛等技能比武大赛,社会反响热烈。全力应对和处置劳资纠纷和欠薪逃匿案件,全县共受理投诉案件526件,同期相比下降9%,为3021名劳动者追回工资3083.05万元,结案率100%。共处理10人以上的群体事件54件,其中涉嫌犯罪移送公安刑事立案6件。出台了《关于劳动争议仲裁若干事项的办案细则(试行)》,形成统一仲裁尺度和裁决口径。创新仲裁体制,将仲裁工作向镇(街道)延伸,设立瓯北劳动仲裁庭,有效缓解了县仲裁院“案多人少”的工作难题,全县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786件,结案率为94.1﹪。

(五)规范落实人事管理工作。人事考录阳光透明,圆满举行了2015年公开招聘选调考试,共招选公务员和事业人员629人。完成机构调整后人员划转,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部分差额单位转全额。完善职称评聘改革,在教育系统推行聘期考核及岗位竞聘工作,做好企业外延职称评聘。全面完成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惠及18150人。积极向基层倾斜政策,出台教师特岗津贴、乡镇工作人员补贴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津补贴发放,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发放情况进行清理核实,清退加班费157人次计30090元。开展了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工作,完成初审168人,审批105人。出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流动规定,严格以规办理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流动。规范清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人员240人,加强人、岗、编三合一管理。继续做好全员绩效考核与年度考核,落实机关工作人员末位待岗培训制度。从严控制表彰批次与数量,严格执行评比达标表彰有关规定。积极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

(六)努力实现自我提升

一是加强队伍学习培训。把理论和业务学习摆在重要位置,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加强了业务知识学习,社保业务方面除每月末的固定学习外,定期开展了2次全局性的专题学习,派人员到市局参加业务学习培训50余人次。组织了30余人到市委党校参加劳动保障监察知识更新和执法学习。积极营造了“钻业务、学业务”的良好氛围,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本领。

二是加强廉政纪检工作。强化党组主体责任,落实“5.10”思廉日系列活动,开展了专题廉政讲座和警示教育,从源头防范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四风”问题的行为。加大效能监察工作宣传力度,开展“严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专项检查,狠抓日常管理和作风细节问题,落实人力社保服务民生。全局没有发生违法违纪现象。

三是加强主题教育活动。5月29日下午,我局召开了“三严三实”党课暨专题教育学习大会,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全局党员干部共150余人与会。党组书记、局长潘剑永作专题党课讲座。此后,按照工作安排进行了3次专题学习会,促使全局每位党员干部真正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做到让自己成长、让局党组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四是加强信访维稳处置。强化了应急联动处置机制,妥善做好春节期间和重大节假日24小时值班制度,切实做好安全、信访维稳信息报送工作。强化了信访维稳处置机制,着力化解群众疑难诉求,把矛盾纠纷解决在本部门、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截至11月底,共受理来访来信77件(其中录入全国信访系统16件),答复办结77件,办结率100%。

二、2016年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局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贯彻落实“创新、共享”理念,着力建设“惠民人社、法治人社、数字人社、品牌人社、清廉人社”,围绕xx“三区两美”宏伟目标,以服务经济大局为重,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抓好人才人事、劳动就业、社保医保各项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支撑。

(二)主要目标

1.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1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继续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现xx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9%以上,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100%。;扶持自谋职业、自主创业200人;全年开展高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600人次以上。

2.社保医保:实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扩面达1万人左右,征缴各类保险基金达15亿元以上;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0万人,城乡医保参保人数达75万人,参保率均保持95%以上,城乡医保平均报销比例达70%左右,实现全县社保制度全覆盖。 3.人才人事:全年落实“千人计划”1名以上,在机关事业单位订单式、保质保量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15名以上,各类人才引进(含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达1500人次以上;全年培养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专技人才150名以上。

4.劳动保障:针对性开展大型双爱宣传活动2场次以上,确保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巩固在92%以上,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100%;力争全年劳资纠纷案件同比下降10%左右,案件成功处置率达100%;全县仲裁结案率和调解率分别达到92%、70%以上。

(三)具体举措

1.注重精准发力,提升就业创业工作质量

一是强化大学生就业促进。积极开展大学生“阳光就业”行动,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构筑政策引导、实名登记、见习培训、托底安置一体化工作格局。依托国家级、省级就业见习基地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深化大学生就业见习发展潜力,实现“留企”工作比例达70%以上。提升大学生人性化、精细化、全程化就业服务,开展“春风行动”等公益性人力资源招聘活动10场次以上。规范做好毕业生报到、档案接收、协议书登记和“非转农”就业证明等“一条龙”服务。实现xx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9%以上,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100%。 二是强化电商创业引领。健全创业培训、创业政策、创业载体、创业服务、创业氛围“五位一体”机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xx是全省“淘宝村”最多的县,明年要继续大力发展“互联网+”,在泵阀、鞋服、教玩具、五金饰扣、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等支撑我县经济发展的传统特色产业,加大网络经济工作和政策创新力度,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大众创业空间,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加强创业载体建设,促进xx县创业孵化园和创业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大学生创业。扶持自主创业200人以上,其中大学生创业150人、农民创业50人。 三是强化公益性岗位开发。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实名制管理信息库,实施分类施策就业帮扶。加大针对就业援助对象的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完善社保补贴和公益性岗位援助政策,确保城镇零就业和农村零转移家庭动态清零。结合“五水共治”国计民生,开发“河道护水员”公益性岗位300个以上,针对农村9成老人以居家养老为主的现状,开发“居家养老帮扶员”岗位100个以上,重视“互联网+三农”的历史性发展,开发“电商服务员”岗位100个以上,吸纳农村复转军人、低保户、困难边缘户等重点群体人员就业。

四是强化就业质量提升。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完善用工监测和就业形势分析制度,推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继续深化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政策,优化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加强就业政策评估和资金绩效评价。修改完善职业培训补助政策,改善培训形式和机制,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人次,提高培训效果和技能证书“含金量”,切实增强各类就业对象的求职能力和成功机率。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提升量体式、定单式培养技能人才的成效。 2.突出社保托底,推进可持续发展改革

一是继续完善社保制度体系。2016年,继续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转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确保应改尽改、应保尽保。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办法和指定慢性病门诊管理办法。推进实施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以及医联体制度。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发挥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效应,缓解“因病致贫、返贫”社会问题。加强内控建设,优化工作流程和窗口服务,全面深化“分段把关、分人负责、相互制衡”的社保经办管理模式。加快市民卡在公共服务和商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扩大市民卡在医保定点医院和药店的使用范围,充分发挥便民利民作用,力争制发卡总数超75万张。

二是努力扩大参保覆盖面。健全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后续动态更新和信息化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参保覆盖率。强化工伤保险列入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审批的“前置条件”,开展专项扩面行动,推进工伤预防和工伤保险。推动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深化企业参保减征优惠政策,实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扩面达3万人以上,征缴各类保险基金达15亿元以上。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0万人,城乡医保参保人数达75万人,参保率均保持95%以上,巩固职工养老和职工医疗参保人数10万余人,实现全县社保制度全覆盖。

三是稳步提高社保待遇水平。继续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连续12年提高10%左右。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15%以上,发放率100%。城乡医保平均报销水平保持在70%左右。科学合理提高工伤保险待遇标准、被征地农民待遇标准及生育结算标准。加强工伤医疗管理,不断提高运行质量。继续落实省人社厅〔2011〕2

22、223号文件精神,认真规范处置精减下放人员、乡村医生、代课教师等8类对象的历史遗留社保问题,按时发放生活补助费,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四是扎实推进阳光医保和基金监管。深化我县医疗保险阳光监管平台建设,实现“政策阳光、管理阳光、经办阳光和监督阳光”。加强医保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建设,提高数据质量标准,规范医保业务经办流程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构建科学精细的医保智能监控体系。巩固扩大“亮剑”行动经验做法,始终保持对医保欺诈行为的高压态势。落实社保内控制度实施细则,加强窗口发票拦截和大额发票电话核查,组织开展社保基金自查、互查等工作,推动监管方式由事后稽查向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并举转变,消除监管盲区,做到及时发现,及早评估,减少社保基金流失。进一步健全人社、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打击医疗骗保案件的联动处置机制,密切关注基金支付能力变化情况,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

3.立足市场导向,增强人才服务优势

一是不断深化引智育才。落实“千人计划”1名以上,建立更加高效的人才供需对接平台,积极组织大中型企业赴外省市对口、精准引进人才智力,2016年,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拟订单式、保质保量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15名以上,各类人才引进达1500人次以上。以现有省“151”、市“551”人才工程获评人员为基础和导向,加强企业后续人才力量的培养,积极助力企业人才参评。深入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博士后科研站和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重大科研技术单位。推进有关人才赴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进修,积极推荐参评“西湖友谊奖”、“雁荡友谊奖”等人才激励大赛活动。

二是大力建设人才团队。通过搭建高技能人才研修平台,遴选和培育一批能工巧匠,评选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共20家以上。立足xx实际,扎实推进泵阀、鞋服、教玩具等行业企业为重点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着力构建技能竞赛机制,举办或参与市县职业技能大赛、首席技师评比等活动,营造大练兵、大比武良好氛围,锻炼企业人才团队成长。加快培育适应互联网+、dt时代和工业4.0时代的技能人才,帮助企业突破技能人才的供给制约,全年培养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专技人才150名以上。

三是继续创新职评体系。继续在我县有地方特色的钮扣、拉链、教玩具、泵阀、鞋革、服装等行业企业,积极开展工艺师、设计师等人才外延职称评审,加大评审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力度,解决民营企业技术人员评职称难的问题,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人力支持,明年预计评审300人左右。大力推进人才自主评价体系,建设xx县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体系创建单位20家以上,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四是全面提升人才服务。制定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建立并持续完善顶尖人才、社会事业及中介服务领军人才的评价、扶持、激励、保障机制,调整人才引进扶持、培养政策,持续优化引进用好留住人才的政策环境。继续深化省市县三级联动的“企业人才工作联系制度”落地、出成效,持续推进“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解决人才工作实际问题,更好发挥人才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作用。精心组织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联谊会2期(总数达46期),切实提升交流学习成效。利用移动办公助理和qq工作群,畅通全县企业联系机制,即时解疑答惑、发布人才服务信息。 4.强化维权维稳,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加强劳动技能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型双爱宣传活动2场次以上,使“企业关爱员工、员工热爱企业”成为广大企业和职工的自觉追求。落实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机制,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统筹做好合同签订、工资支付、权益维护、人文关怀等工作,确保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巩固在92%以上,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100%。稳妥开展劳务派遣经营行政许可,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行为。创新开展楠溪江文化特色的“美厨娘”烹饪大赛、“楠溪麦饼王”和“金牌月嫂技能大比武”技能大赛评比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就业技能水平。 二是稳妥劳动保障监察。把握欠薪案件高发频发态势,不惧怕、不逃避。夯实基层“两网化”管理,规范劳动监察执法程序和行为,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抓重点、抓源头、抓苗头,强化日常巡查、强化部门联动、强化监察执法、强化应急处置,以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全力应对劳资纠纷和欠薪逃匿案件。确保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到工资报酬。巩固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和成效,及时掌握各类利益群体动态,力争全年劳资纠纷案件同比下降10%左右,案件成功处置率达100%。 三是发挥调解仲裁效能。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工作方针,致力于“县镇村企”四级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机制劳和网络平台建设,提升基层调解员业务水平,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处理规范化建设,优化仲裁办案程序和案件审理质量。进一步发挥瓯北劳动仲裁派出庭的工作效能,强化基层劳动仲裁机构的运行机制,提升人员队伍工作能力。全县仲裁结案率和调解率分别达到92%、70%以上。认真处置群众来信来访,坚持法定途径优先和逐级走访,确保人力社保系统维稳工作底线不突破。

5.健全制度建设,提升人事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是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创新完善公务员阳光考录机制,确保完成年度重大考录任务。加强公务员日常管理,完善公务员平时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健全公务员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深化温州网络学堂建设,防止“挂机刷分”等走过场现象发生,确保网络培训真正取得实效。以提高法治能力、加强作风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公务员培训教育,力争合格率达100%。

二是深入完善用人机制。严格规范事业单位进人工作,健全人员聘用、流动调配和岗位管理制度,强化竞聘上岗的用人机制。加大人事考试环境治理力度,提升考试服务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严格把关招聘条件和招聘程序,坚决杜绝擅自变通、违规操作以及“绕道进人”等现象发生。继续规范做好在编不在岗清理和“吃空饷”清理工作,并建立长效监督检查机制。对照上级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1+8”政策文件,做好经营生产类单位全部退出事业单位序列的改革工作。健全岗位结构比例动态调控和人员、编制、职称、岗位、工资、社保的联动机制,推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精细化、科学化。

三是全面保障工资与职称。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方案,依规实施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继续做好我县机关规范津贴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完善工作。制定山区干部(教师)补贴发放细则,有序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规范各类技术职称的申报、审查和评定工作,深化医疗卫生机构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四是扎实落实企业军转工作。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打造军转安置“阳光工程”,圆满完成2016年度军转安置任务。探索我县军转安置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安置办法。做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和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稳定工作,保持企业军转干部总体稳定。 6.提升服务效能,加强基础工作和自身建设

一是推进“为民人社”建设。始终恪守人社惠民宗旨,突出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和谐至上,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处处是窗口,人人是形象”为工作要求,在全局基层办事窗口和机关科室,持续推进“微笑服务•满意群众”专项行动,为老弱病残孕等办事困难的服务对象提供推行“绿色通道”服务。强化每月25-30日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学习会,切实提高综合办事能力,不断优化服务效能,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切实把人社惠民的工作做深、做细、做好、做实。 二是推进“品牌人社”建设。从以基层群众服务为重点工作的“一所一品牌”创建,延伸打造“一科室一品牌”,把工作特色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推进相关品牌创建,如:初任公务员廉政教育窗口、大学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微笑服务•满意群众”示范窗口、省级12333服务示范点等,通过精细化、联动化的创建动作,逐渐形成由点到面的人社系统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工作整体特色,力争把党风廉政更加有机地融合到业务工作中,促进全局党风廉政建设整体形象在社会公众中影响力的提升。

三是推进“法治人社”建设。助推政府规章文件的立法进程,加强本局规范性文件管理。促进决策法制化,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加大对重大事项及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的力度,确保重大决策和重要政策合法合理。加强法治学习和应用,规范行政复议工作,加强工伤认定、医保案件等行政诉讼,依法接受司法监督,努力减少败诉率。进一步推进权力清单清理和阳光政务建设,不断深化办事服务能力水平。增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消除行政执法活动中以情代法、以权压法、执法违法等现象,防止“重实体、轻程序”,减少执法行为随意性。 四是推进“数字人社”建设。构建统一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夯实数据统计基础工作。健全升级金保工程系统平台,构建稳定安全的数据中心。推进失业预警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推进跨地区业务系统建设和应用。推进社保卡制发和商业领域的应用拓展。推进业务板块的整合,实现全流程一体化。深化以社会保障卡、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自助服务一体机、基层服务平台、“12333”咨询电话为载体的“五位一体”公共服务信息化体系,不断拓展服务功能。

五是推进“信息人社”建设。做好新闻宣传和调查研究工作。进一步推进人社宣传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品牌化。加强舆论引导,及时把握和应对舆情动态。充分用好官方微信、网站、微博等平台,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加强政务信息工作,增强信息报送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深化重大课题研究,注重调研成果转化。 六是推进“平安人社”建设。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人社部门业务知识,提高建设“平安人社”理念,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综治意识。充分利用标语、横幅、宣传栏和宣传单加大“六五”普法和禁毒宣传工作,落实好成员单位责任,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分析、调处机制,有效防止突发事件和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现象发生,切实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依法做好维权维稳工作。

七是推进“清廉人社”建设。积极探索新时期人社队伍教育新方式、新方法,更加注重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丰富教育内容,讲究教育效果。组织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开展党性党风党纪、职业道德和廉政教育,培育廉政新风,树立廉政典型,不断提高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的自觉性,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以良好的党风、政风、行风和清廉的人社形象取信于民。

八是推进“务实人社”建设。严格按照“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推进人社干部在工作中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机关文化建设,严格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制度,强化对机关科室、下属单位的目标考核,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人社干部队伍。

第5篇:2020年贫困户帮扶工作计划_2020年度扶贫工作计划

计划本身是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你知道贫困户帮扶的工作计划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20年贫困户帮扶工作计划_2020年度扶贫工作计划,希望你喜欢。

2020年贫困户帮扶工作计划篇一

一、贫困户基本情况

辛村乡张家庄村村民程四则一家,家住张家庄村,家庭人口4人。吕存旺和妻子任建英在家务农,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住房面积30平方米。耕地面积13.5亩,种植品种有马铃薯、玉米、红芸豆等。家庭简单实用家具及生产用具基本齐全。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种地、散养土鸡。

二、贫困户致贫原因、急需解决的困难及个人发展意愿

1、致贫原因

(1)文化素质偏低是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缺乏科学种植和价格飞速上涨的农业生产资料,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生产成本增加。

(2)劳动技能低。在劳动技能方面,也没有一技之长,主要靠传统农业种植。

(3)主观脱贫意识差,没有危机感。他们夫妻二人认为,儿子在外打工也能自已养活自已,我们种点庄稼能生活就行。思想消积保守,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自身无信心摆脱贫困。

2、急需解决的困难

(1)资金扶持,重点进行土鸡和驴养殖产业的发展。

(2)种植单一的粮食作物收入不高,需参加提高种植技能的各类培训,科学合理种植以提高产能。

3、个人发展意愿

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种植商品性高、市场行情好的经济作物,以及土鸡和驴养殖技术。

三、发展计划目标及实施安排

从帮扶对象的实际出发,结合自身条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帮助他们早日走出贫困,奔向小康生活。

1、近期帮扶计划

(1)宣传国家政策,使其知晓农业各类补贴资金的补贴标准、申报审批程序和农村合作医疗等惠民政策。

(2)积极主动协助购置籽种、化肥、地膜。

2、长期帮扶计划

就近联系农业企业(合作社)让其在家门口务工并流转其部分土地,以增加收入,培训土鸡和驴养殖技术使其发展养殖业。

2020年贫困户帮扶工作计划篇二

为认真贯彻党的、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州党委九届十次会议精神及州党委、州政府、绿洲路街道的部署,着力推进扶贫解困工程,大力转变干部作风,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挂包帮结对子”活动取得突破性进展,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制定帮扶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创新扶贫帮困形式,规范工作程序,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为困难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使特困家庭充分感受到党的温暖,为维护社会稳定,构造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二、帮扶对象

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

三、帮扶形式

1、政策帮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其在就业、就医、就学、冬季取暖、法律援助、生活困难等方面提供服务。

2、思想帮扶。帮助其客服等、靠、要思想,引导起强化勤劳致富观念,树立自主择业、竞争就业的观念,树立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就业观念,树立职业不分贵贱、劳动光荣就业的观念。

3、物质帮扶。在“春节”、“古尔邦节”、“肉孜节”、

“五一”、“七一”、“十一”、“元旦”等重大节日期间对其进行不少于5次的走访慰问,通过物质经济支持、帮扶、协调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四、帮扶内容

1、倡议我单位全体干部职工为其进行一次爱心捐款。

2、不定期的对其家庭成员进行专人的心理疏导,帮助其重塑信心,使帮扶对象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3、与州残联取得联系,为其程度的争取残疾人优惠政策。

4、针对孩子病情为其解决因疾病带来的种种不便。

2020年贫困户帮扶工作计划篇三

为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创新扶贫帮困形式,规范工作程序,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使结对帮扶困难户充分感受到党的温暖,为维护社会稳定,构造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现就文明单位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帮扶目标

确保结地帮扶困难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有子女上学的,不因贫困而辍学;有危重病人的,能得到及时医治;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能实现再就业;每户帮扶对象年上门走访慰问不少于2次。

二、帮扶对象

单位驻地所在社区内的3户结对困难户

三、帮扶内容

1、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际、国内形势,做好结对帮扶困难户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克服怨天尤人、消极悲观、等靠依赖等思想情绪,坚定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决心。

2、在向3户结对帮扶对象各提供帮扶资金3000元的基础上,对有劳动能力的结对帮扶对象,积极通过项目扶持、技能扶持、就业扶持等形式,帮助增强致富意识和工作本领;对子女难以完成学业的结对帮扶对象,采取建立长期助学计划,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处理能力的结对帮扶对象,通过发动党员干部出资、出力,帮助其改善生活状况,增强其生活信心。

3、在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党员干部到结对帮扶对象家中慰问和志愿服务活动。

4、在宣传公民道德新风尚、推行移风易俗和计划生育、反对封建迷信、严格遵纪守法、维护社会治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积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四、帮扶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局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结对帮扶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帮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精心组织,务求实效。要把结对帮扶活动作为密切干群关系,作为促进机关作风转变的一件大事来抓,切实摆上位置,认真抓紧抓好。局帮扶工作人员要带着感情,带着热情、带着责任投身到帮扶活动中去,对帮扶对象做到“政治上关心,经济上资助,技能上培训,生活上照顾,精神上慰问。”要经常深入帮扶对象家中走访,重大节日要开展慰问活动,及时掌握帮扶对象的动态情况,确保帮扶活动取得实效,不断推向深入。

第6篇:定点帮扶扶贫帮扶计划

定点帮扶扶贫帮扶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万委办发〔2014〕124号文件精神,我单位成立了贫困村定点帮扶领导小组,落实具体帮扶责任人,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如下扶贫计划。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乡东北方向,幅员面积9.7平方公里,辖5个社,户籍农业人口154户549人(其中举家外迁51户195人,在外购房或租房31户100人,在外务工人数20户95人),外籍户口迁入5户17人,实际居住人口106户374人。现有耕地面积1073亩(其中田120亩,地953亩),林地8574亩,境内多高山,平均海拔1100米以上。该村以种植玉米、水稻、红苕、洋芋、杂粮等作物为主,由于地处高寒,产量较低,养殖以猪、牛、羊、鸡为主,属家庭经营模式,经济效益差,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644元,精准识别为贫困村。**村党支部设有3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4名,其中女党员2名。

二、贫困现状及致贫原因分析

(一)贫困现状。2013年底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2户179人,2014年脱贫5户20人,现有贫困人口46户168人。贫困发生率30%。其中:因病致贫1户3人,占全村贫困户总数的2%;因残致贫8户17人,占15.4%;因学致贫2户7人,占3.8%;缺技术致贫11户45人,占21.1%;缺劳力致贫23户87人,占44.2%;缺资金致贫24户73人,占46.1%;因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致贫1户1人,占2%;其它致贫4户18人,占7.5%。2015年预脱贫10户31人。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滞后。该村的农户地处高寒山区,居住分散且远离场镇,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群众出行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致富难等问题较为突出,制约了经济发展。

二是农村劳动力文化层次偏低。由于劳动力文化层次偏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自我发展意识差,找不到发展思路,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小农意识强烈,生产生活较为传统,农业种植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发展极为缓慢。

三是缺资金,缺项目,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由于客观条件制约,筹资投劳难度大,一些大项目、重点项目难以惠及,仅仅依靠乡上,社会事业发展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

四是青壮年外出,劳动力缺乏。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由于在家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劳动力严重缺乏,导致土地荒废。

五是因病致贫现象突出。大多数家庭中有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或者残疾人,不仅对家庭没有收入的贡献,反而还增大支出,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难以脱贫;同时,医疗费用又居高不下,治疗费用就成了这些农户的沉重负担,长期积累的医疗费用和长期生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自身无精力和信心摆脱贫困。

三、扶贫帮扶计划

包括立足当前的具体帮扶措施、着眼长远的三年脱贫帮扶计划和2015年具体帮扶计划。

(一)三年扶贫帮扶计划

三年脱贫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务必以乡村两级组织为依托,以提升村民发展意识为抓手,以协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带动、定点帮扶为重点,分步实施,落实21名干部帮扶联系坑塘村的46户贫困户,逐项推进帮扶工作。一是加强思想引导,增强致富信心。通过扶贫手册、知识讲座等宣传方式加强群众思想教育,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增强致富信心。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加强与部门的协调,加快农田灌溉、人畜饮水、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相关项目支持逐步解决农村垃圾池修建及垃圾处理问题,完善路灯等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发展种养殖业,提高村民收入。因地制宜的根据坑塘村居住分散,缺少劳动力的特点,把发展养殖、种植业作为提高村民收入的主要手段。

(二)2015年帮扶计划

1. 因地制宜发展养殖、种植业。根据两个村居住分散,缺少劳动力的特点,把发展养殖、种植业作为提高村民收入的突破口。**是旧院黑鸡的主产地,村民居住分散,地域宽,生态好,适合养殖。46户168位贫困村民,每人发放黑鸡幼苗5只,共计840只。

2. 定点帮扶。在**村抽选勤于劳动又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共21户,我局将安排21名职工采取1帮1(1名职工帮扶1户困难户)的方式,送政策、送科技知识到户,力所能及地给予支持。

3. 慰问特困户。对**村8户有肢残、智残、五保户等类型特困户,进行慰问。一是会同乡村两级组织协调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对没纳入低保的人员争取纳入低保。二是我局在年终走访看望,给予一定的物质和资金帮助。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与帮扶村的联系。全局干部职工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帮扶工作作为2015年重要工作来抓,主要领导、帮扶小组人员和定点联系相关人员要定期和不定期到帮扶村帮扶户进行走访,了解情况,加强交流,掌握动态,及时解决群众难点问题,做到有的放失。

(二)加强政策宣传技术服务。帮扶干部要把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及时传达到群众中去,要鼓励群众用好、用活现有各种优惠政策加快发展,特别要对项目建设和种植养殖方面提供情报和技术服务,要让群众心中有数,发展有底气。

(三)加强与部门的协调。充分发挥部门往来较多,相互之间比较熟悉的优势,根据联系村的实际情况,主动会同乡村两级组织与市级相关部门对接沟通,尽力争取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扶持,推动村级项目建设的发展,让群众看到发展的希望,让更多群众得到实惠。

(四)加强与市级联系领导的汇报。帮扶干部到联系村后,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做好记录,对群众提出的对促进发展有示范性的建议要及时加以落实,凡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的要收集整理,通过一定的渠道向市级联系领导汇报,加快落实步伐。

第7篇:精准扶贫“帮扶计划”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深入有效开展,确保所帮扶对象脱贫致富奔小康奋斗目标按期实现,根据县委、县镇府的决策部署及帮扶户家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帮扶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努力为帮扶贫困户办实事、解难题,使其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为构建和谐富裕新农村发挥积极作用。

二、帮扶对象及家庭基本情况

1、 帮扶对象 县镇村五组村民。

2、 家庭基本情况:

户主。,省级贫困户,贫困户属性:一般贫困户。住房面积为平方,住房砖混结构,以耕地及养殖为收入来源。致贫原因是。

三、帮扶形式

1、政策帮扶。积极宣讲扶贫知识,宣传扶贫政策,赠送有关农村科技致富方面的图书资料,为其提供必要帮助。

2、思想帮扶。通过政策宣导、法制教育等形式,积极宣传惠民政策,树立生活信心,找出一条合适致富方法。

3、物质帮扶。在春耕生产、夏收及秋播时节等关键节点对其进行走访帮扶,通过指导劳动、物质赞助和信息服务,帮助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4、科技帮扶。帮助指导提高种、养殖技术、确保农作物增收,养殖业有收获。

四、帮扶内容

1、通过不定期走访探视等形式,强化对其家庭成员的政策灌输及法制宣传力度,使其及时了解掌握党和政府的富民惠民政策。

2、加强与各级组织联系,适时为其提供劳务信息及科技咨询服务。

3、根据其发展意愿,为其提供一些建设性的致富意见和建议。

五、帮扶目标:

每年其家庭收入增长1000元以上,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总之,“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长久性工作,我将尽心尽力,帮助帮扶对象--------家解决困难,力争让--------在三年之类脱贫致富,迈入小康生活。

第8篇:精准扶贫帮扶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相关会议精神为引领,紧紧抓住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的重大机遇,围绕县委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和乡人民政府的安排,切实做到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努力促进全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按帮扶对象所原则。采取“技术性帮扶、微小产业扶持”。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二)帮扶工作深入一线,深入农户家中,通过走访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了解村情民意,找准贫困原因和发展瓶颈,围绕群众最盼望、最希望解决的问题落实帮扶重点,从产业扶持、基础设施、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扶贫生态移民等方面入手,明确帮扶任务,细化帮扶措施。

(三)建立一个帮扶台账。摸清贫困户存在的困难、急需解决的生产发展项目等情况的基础上,要逐户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建立帮扶对象台帐,把贫困户急需而自己无力解决的实际困难及时向民政部门汇报。

(四)整合一批帮扶项目。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发挥部门优势,从人才、资金、技术、项目、信息、协调和技能培训等方面为贫困户提供扶持,保证帮扶措施和任务的落实。注重整合涉农部门的各项强农惠农资金,支持扶贫对象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计划执行人:王聪

2015年月日

第9篇: 扶贫帮扶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扶贫帮扶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县委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我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在县下乡办的直接领导安排部署下,局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下乡扶贫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减少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中共县委下乡办的安排,我局帮扶石白头乡xx村是第一个年头。

一、基本情况

xx村是我局局长xxx的的包村点,也是我局的帮扶村。在秦局长的高度重视下,进一步了解xx局村的基本情况,及党委、政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计划,结合实际制定完善详细定点下乡扶贫工作计划。

xx村:地处临县县城西30公里、土地脊薄,自然资源源缺乏,属丘陵山区,十年九旱靠天吃饭,全村人口580,耕地面积1614亩,支部村委领导班子健全,xx局村共有党员17人,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XX年冬季进行了支部村委换届,产生了新的领导班子,村内和谐稳定,但新的领导班子缺乏思路,缺乏资金,畏首畏尾,尚未有大的动作。村内留守人员的思想存在等、靠、

要,盼人喂奶。

二、工作思路及下乡扶贫计划

根据xx局村的实际情况,结合乡党委、政府的主导意见,经过与支部、村委和部分老党员群众代表商定,首先是先解决人们的基本生活,其次考虑发展、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创三优,搞好环境卫生整治。在定点下乡扶贫期间努力完成下列五项计划。一是修好户户通道路,做硬化路边沟;二是计划发展苹果、葡萄、仁用杏、核桃等经济林。达到全村人均果树1亩以上。三是村内主干道修建垃圾池,向硬化、绿化、香化、美化环境迈进;四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培门的优势,针对果树、农业生产的各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每月开展一次科技培训,咨询工作,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

三、目前进展情况与努力方向

围绕上述制定的定点下乡扶贫计划,我们立足实际,先易后难、量力而行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首先把迫在眉捷的人畜吃水,摆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种植仁用杏100亩,树势看好,生长旺盛。积极发展中药材,要先引进后示范,在看好市场的基础上种植,不让农民花冤枉钱。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创三优工作是我县今年农村工作的主旋律,也是大禹乡党委政府积极实施和努力实现的目标任务,良好的村容村貌是新农村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建设好文明街这项工作要先从治理脏乱差开始,要组建一支卫生队,建好五个垃圾池。充分发挥农业科技部门优势,加强新

型农民培训工作,紧紧围绕粮、果、菜,教会农民科学种田,输血为造血,扶贫先扶志,发挥科技生产力。针对果树、粮食、蔬菜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我们对农民已进行培训三次,均受到良好效果,预计亩收入1500—XX元,为农民增收打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小企业局驻石白头乡xx局工作组,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由于xx局村的村情复杂,还有诸多的困难需要克服,对完成好今年的下乡扶贫计划并不乐观,要办的事很多很多,可需的资金太少太少,这就要求我们带着感情做工作,不畏艰辛攻难点,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畏难情绪与党委、政府一道理顺村内领导班子,调动广大村民积极性,创造科学文明向上的良好氛围,绞尽脑汁谋思路、千方百计找出路,当好参谋助手,拓宽致富门路,尽职尽责向县委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2019地理中考试题汇编下一篇:交际中的语言艺术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