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开发经验汇报材料

2022-12-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不管你身处哪个领域,工作在哪个工作岗位上,汇报都是一项必须掌握的技能。在一个项目的准备阶段,你可能要向领导汇报准备情况,在项目过程中,你也需要随时要领导和利益相关者汇报项目进度,在项目结束后,你也需要汇报项目完成情况,并进行总结。然而,不同阶段的汇报重点有所不同,如何才能更好的进行汇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才开发经验汇报材料》,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1篇:人才开发经验汇报材料

河北省校本课程开发经验材料选

摘要:推进校本课程实践的深入发展,借鉴他人经验是一条可行的路径,更是一种智慧的作为。

关键词:校本课程;河北省;实践经验

乘校本课程之风促学校内涵发展

石家庄市东马路小学

石家庄市东马路小学创办于1965年,位于石家庄市繁华主干道之一的平安南大街与东马路交叉口的西北角,是桥东区的窗口学校。自2008年以来,先后开发了具有东马路特色的9门选修类课程(计有:知识延伸类——快乐阅读、英语口语、数学兴趣;兴趣特长类——形体、绘画、跆拳道、书法、管乐、围棋)。

一、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校本课程

1.以生为本,开设校本课程。在实验之初,我们首先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要求开设数学兴趣课、英语口语、快乐阅读、形体、跆拳道、绘画、书法、国际象棋等课程所占比例较大。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后,学校综合教师、家长、社区、学校硬件设施四方面的资源情况,暂时决定开设6门选修类校本课程,分别是英语口语、快乐阅读、形体、跆拳道、绘画、书法。对于孩子们感兴趣的数学兴趣课,由于条件不成熟缓开。另外,为了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开设适合学生的课程,在绘画、书法两门课程的安排上,我们在专家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按照循序渐进、分层推进的原则。降低了课程的难度,将一至六年级分成低、中、高三个阶段,对绘画和书法课进行了详细的设置。即一二年级简笔面,三四年级线描。五六年级国画;一二年级铅笔,三四年级钢笔,五六年级毛笔。

2.以校为本,开设特色课程。我校是河北省艺术教育示范校,早在建校初期就组建了合唱团、舞蹈队、民乐团、棋社等各种团体,相继在各级大赛中演出并获奖,使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为了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彰显学校的特色,更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2008年底,由杜士英校长牵头,综合利用家长、省歌舞、体育协会、北京嘉平爱乐艺术培训中心等各方资源,又联合开发了交响管乐课程、围棋课程。其中管乐课程包括长笛、黑管、萨克斯、圆号等8种乐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孩子们在“有限的空间”里接受“无限的艺术教育”,学校加大对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大力改善艺术教育的办学条件,完成了较高质量的艺术长廊、艺术雕像、室内外装饰等建设lT程。新增设了民乐教室、多功能室、学生合唱、舞蹈排练室,添置了艺术教育所需的器材、设备、教学用具等。步入教学楼的走廊里,不仅能看到冼星海、聂耳、贝多芬等音乐大师的简介。还能看到学生们的一张张鲜活的表演照片,让学生们感受到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引领学生们一步一步迈进艺术的殿堂。

3.团队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在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上。我们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特长,又积极倡导团队合作。目的是,一方面提高课程内容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开发,得到专业提升的机会。如数学兴趣课程,南于这门课程知识性、科学性、适应性要求很高,既要考虑与学生课内基础知识的衔接,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保证素材选择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因为当时没有找到合适的选修教材,所以,2008年调查时,虽然很多学生选择了数学兴趣课,我们还是没有开设。为了满足在数学方面有兴趣、天赋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我们组织全校数学教师进行团队开发。根据知识特点按照年级分成6个编写组,一边外派教师参加数学兴趣课方面的提高学习,一边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自修学习,一边编写教材,使一批教师在不断地学习、培训中成熟起来。一年之后,数学兴趣课在学生们的期盼中开课了。

二、科学管理,保证校本课程规范开发与实施

总体做法是:①严格课程申报程序;②精心编制课程标准;③进行教师培训,保证课程有效实施;④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三、依托校本教研,提升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

1.重组学科组,使学科研讨具有实效性。实施校本课程以后,教导处与课程实施的教师一起,结合学校课题规划要求,按照学科特点,重组了体育、阅读、英语口语、数学兴趣、书画5个教研组。规定隔周五下午为校本课程研讨日。不仅在时间上以制度来保证,在形式上力求多样。在教研过程中,要求做到——有中心发言人,有提炼的问题,有解决方案的记录,所有的研讨记录要归档。

2.开展主题论坛,使教研活动实现高起点。每学期末,我们还开展“我与校本课程共成长”为主题的教师论坛。在论坛中教师们梳理各自的成长历程、总结各自的教学经验、方法、分享彼此的心得、收获,也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发展献计献策。有了制度的规范,策略的推动,研讨活动的高起点位,便有了明确、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3.探索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快乐、高效。自校本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就不断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每个学科的课堂教学都要彰显特色,形成模式,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目前,快乐阅读课探讨出了“略读——指导——拓展”教学模式,数学兴趣课探索出了“情境——研讨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强调突出“新”、“活”、“趣”,关注数学学习的互动与建构。融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于一体。教学模式的形成,极大地提高了校本课程的课堂效率。今后,我们将继续不懈探索,力争全校上下形成“人人研究课堂教学,个个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人人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的氛围。

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收获

概括来说,学科活动课的开设,降低了请家教的比例;学生的特长得到发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学校内涵和特色的提升。

(1)教学质量有效提升。通过系列校本课程的实施,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以数学兴趣课为例,学校有近千名学生参与了该门课程的学习,学校为此成立了专门的教研组,先后培养区级高、巾、初级教练员20余名。举全校之力编写了《东马路小学数学兴趣课教程(1~6)册》。可以说,数学兴趣课的开展,带动了全校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也带动了数学成绩的整体提高。在连续三次的桥东区教学质最大抽测中,我校的数学成绩均排名第一。

(2)学校艺术特色得到彰显。东马路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艺术教育示范校,而校本课程的实施,尤其是艺术类课程的开设,更使学校的传统特色变得历久弥新。2009年,78名学生参加桥东区书法比赛,名列团体第二名,创有史以来最好成绩;形体队学生连续两年参与了中央电视台少儿春节晚会的录制;学生管乐团数十次参与省、市、区级演出,2010年6月份有4名学生还参与了世博会开园仪式展演,暑期又赴新加坡进行管乐交流。如今,学校还成立了教师管乐团。每周升旗仪式由师生乐队

现场演奏国歌。

开发校本课程 拓宽希望之路

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希望小学

龙王庙希望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建于1995年。学校现有教学班11个,在校学生401名,教师21名。自2005年起,学校本着“精艺畅美、博学创新”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自身特点,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2008年9月,学校被选定为河北省教育科研课题“校本课程开发的教育实践研究”实验校。通过几年来的探索与研究,凭借剪纸这一校本课程,我校由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山村小学发展成为市级特色学校,并走进了中央电视台。

一、课程开发

1.根据校园文化活动经验,开发校本课程。在学校开展的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英语课本剧表演等活动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我校举行的一次主题为“爱祖国爱家乡”的演讲比赛中,据班主任反映,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班级都进行了初赛选拔,参加校级比赛的选手可以说都是各班的佼佼者。但是我们却发现,选手们演讲时的语气、语调、停顿、姿态和动作等,都或大或小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于是我们想:如果能够针对演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指导,这不也是一门校本课程吗?基于此,我们开发了校本选修课《演讲与口才》。另外,我们针对学生学习英语热情很高,但日常用语说得不准确的现状,开发了校本选修课《校同英语100句》。

2.根据民间文化传承需要,开发棱本课程。青龙满乡文化源远流长,满乡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涌现出了好多剪纸艺人。在我们当地就有剪窗花的习俗。二月二、端午节、春节或举办喜庆活动,人们都喜欢在墙壁上和窗格里贴上纸花或大红“喜”、“福”等,以示吉祥。几百年来流传至今,这已成为本地区的一种民俗。学生们耳濡目染,拿起剪刀也能剪出一两样来,教师中也有部分剪纸爱好者。在此基础上,我校师生对剪纸的起源、流派、创作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捌查与整理,并加以丰富,终于开发为校本必修课——《巧手学剪纸》。学习剪纸不仅能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乡土艺术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花获得新的生命力。

3.根据国学魅力经典内容,开发校本课程。自孩子咿呀学语开始,家长就教他们背诵古诗,可见古典诗词流传至今,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古典诗词的句式紧凑,内容精炼,思想深邃。因此,要真正了解古典诗词还必须多读、多诵、多写。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为此,我们开发了校本课《走进中华诗词》。这一课程的开设,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底蕴,而且还可以与语文学科互为补充,互相促进。2005年3月,我校被秦皇岛诗词学会定为“中华诗教”实验学校。有了诗词学会的指导,这一校本课程就更加完善了。

4.根据孩子的成长需求。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设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学生的年龄差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不能很好地参与到校本课的学习中。因此,我校就针对一年级小学生刚入学,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的现状,开发了校本选修课《孩子一定要养成的50个好习惯》,使学生受到了惜时、勤俭、谦虚等多方面的习惯养成教育。二年级开设了校本选修课《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礼仪》。这两门选修课的开设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他们说自己的孩子听话了,懂事了。这也解决了“走班式”教学中低年级孩子不好调控的问题。

5.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校本课程。为使校本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分类统计,汇总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人数在15人以上的就选定为校本选修课。于是我们开发了《网e世界》、《十字绣》、《变废为宝巧制作》、《速写入门》、《校园篮球》、《竹笛吹奏》、《七彩绳编》等7门校本选修课程

二、课程建设

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我校逐步克服困难,完善管理,更新观念,创新思路。总结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历程,可以概括为“三个结合”和“三个克服”。所谓“三个结合”,即课程开设要实现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与德育相结合;与校同文化建设相结合。所谓“三个克服”,即课程的实施要克服师资配备不足的难题,努力塑造“双师型”教师;要克服校本课程时间有限的困扰,创建第二课堂;要克服学习方式单一、乏味的缺憾,走入社区。服务社区。

三、课程评价

我校建立了一套校本课程多元评价体系。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课程元素对课程实施分级评价,归结为“五星级评价”模式。

1.对课程的评价。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依据选课学生人数、学生日常参与情况、领导听课的意见、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家长及社会的反馈等方面综合考虑,形成最终的评价,评选出星级课程,如五星级校本课程、四星级校本课程等。通过评价,学校客观、公正审视课程的开设情况,及时调整完善,确保课程质量。对于参与学生少且达不到三星级的校本课程,进行转型或取消。

2.对教师的评价,强调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学校建立了以教帅自评为主,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我们要求:(1)校本课程教师必须做到“八个有”,即有开发方案、有课程实施纲要、有教材(自编、选编、选用)、有教学计划、有教案、有考评方案、有考勤记录、有作业成果;(2)教师要按照学校整体实施方案达到规定学时,完成教学任务,效果明显;(3)通过听、查、访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过程性评价。最后,学校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每位教师进行综合性评价并记录,评选出星级校本课程教师,结果纳入年度考核总分,并作为评优评模的重要参考。

3.对学生的评价。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我们从上课出勤率、课堂表现、学习的成果三方面人手,采取的是“星级+学分”的评价办法。同时融入教师的激励性评语评价,两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调动了老师参与课程研究与实施的积极性,激励了学生投身学习的信心,也促进了学校形成更全面、更客观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四、课程效果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发展,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三个提升”: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效益。

我们和校本课程一起提升

邯郸市丛台区赵都小学

赵都小学始建于1946年。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校紧紧围绕“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本着“让每一个学生了解邯郸,让每一个学生热爱邯郸,让每一个学生学有

所长,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从2004年9月开始,积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逐步形成了南“邯郸文化系列”为必修课程和15门选修课程所构成的校本课程体系。回顾我校走过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历程,我们深切的体会是:校本课程彰显了学校特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不断总结、完善、提高的过程。我们和校本课程在一起提升。

一、在实践中完善校本课程

1.立足校情搞创新,抓住机遇求发展。由于校本课程可以根据学校特点和学生需求开发,因此,它的开发必将促进学生的发展,彰显学校的特色,从而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对学校来讲,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认识到这一点后,我校决定紧紧抓住时机,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工作。众所周知,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语典故之乡,独具特色、历史悠久的燕赵文化培育了大批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遗留下“邯郸学步”、“黄粱美梦”、“完璧归赵”等众多历史典故和诸多名胜古迹。作为学校,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邯郸历史文化的精髓传承给下一代。我们决心抓住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契机,通过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使赵都小学焕发生机!经过调查与研究,2004年9月,我校确立了以“邮郸文化系列”为内容开发必修课和《健康快车》、《教你下象棋》、《走进数学家》、《三人篮球》、《小小舞蹈家》、《跑步训练营》、《文明礼仪》等7门选修课程。

2.科学严谨,规范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邯郸文化系列”开发中,我们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原始资料的收集。为了更广泛的收集相关素材,同时也给学生参与的机会,我们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面对学生所收集的庞杂资料,我们又遇到了第二个问题:如何把收集的资料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和梳理,怎样保证它的真实性和严谨性?经过研究,我们以“三查”“四核实”的资料梳理方式来加以解决。“三查”:即查资料内容与史料的记载是否相符,查各种数据是否真实无误,查情节过程是否记述清楚。“四核实”:即核实资料是否符合自然规律,核实资料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核实资料是否互相矛盾,核实资料是否与其他文献有出入。凡是有疑点的我们都要搞清楚。随着必修课“邯郸文化系列”的深入开发,我们感到博大精深的家乡文化,凭我校一己之力,难以达到预期的开发效果。如何保证校本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呢?这便是我们遇到的第三个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征得市、区教育教研部门的大力支持,与相关部门进行联合开发。我校先后多次邀请市教育科研部门、区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和邯郸师专的专家到校指导工作,提供理论支持。经过指导,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水平迅速提升,开发的课程内容更加健康,越来越切合学生发展实际的需要。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邯郸文化系列”五本教师用书于2007年初集印成册,在二至六年级分别开设,具体安排是:二年级《邯郸成语典故》、三年级《邯郸名胜古迹》、四年级《邯郸古今名人》、五年级《邯郸风俗》、六年级《邯郸特产》。

3.完善必修课程,丰富选修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全新的尝试,需要不断进行修改、补充、调整和完善。我们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必修课程。在省教科所赵杏梅副所长等专家的指导下,结合低、中、高段不同学生的特点,我校及时进行了课程调整。经过几次调整,我校的校本课程必修课的设置日趋合理。二是丰富校本选修课程。2008年6月我校参加了在石家庄举行的“河北省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培训班”后,我们又认真审视了我校的校本选修课程,组织教师向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委员会递交了30多门选修课申请表。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对申请的课程内容重新进行审议、组织教师答辩。进一步完善了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体系,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多措并举。保证课程有效实施

1.强化管理,规范校本课程的开设。为了加强管理,我校将所开设的校本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统一纳入学校课程表,必修课每周一课时,分散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由各班班主任任课,分别在各班教室进行。选修课在三至六年级开设,每周一课时,统一定于每周二下午第二节课进行。场地根据课程性质和需要分别设在学校音乐教室、练功房、微机室、操场等。每学期初由任选修课的教师张贴海报,学生打破班级界限自行选择。

2.创造性实施课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为了使开设的校本课程真正达到预期目标,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经常与任课教师一起学习,共同探讨开设校本课程的宗旨;与任课教师一起备课,鼓励备精品课在学校公开展示,同台竞技。学校还开放微机室、电教室为教师搜集信息、制作课件提供方便。学校制订了《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南教导处进行跟踪听课,随时了解学生校本课的学习情况,保证校本课程得以高效运行。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我们还把校本课程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组织学生到市区及附近的名胜古迹进行参观游览,丛台、回车巷、赵苑、赵王城遗址……许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学生们的足迹。我校每学年还举办一次主题为“我因家乡而自豪家乡以我为骄傲”的邯郸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学习效果的平台。在我校举行的春、秋两季运动会中,也把邯郸传统老游戏作为师生的比赛项目。2010年,我们又在以往“看邯郸文化、学邯郸文化“的基础上“说邯郸文化、做邯郸文化”。“说邯郸文化”是指我们根据邯郸市21个区、县组建了赵都小学“邯郸文化”导游团,首先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课程,自愿报名选择其中一个区、县,由教师在班内进行选拔,组建班级“导游团”,然后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学校“导游团”的竞争。经过层层选拔,最终确定了赵都小学21名优秀的小导游。来到邯郸,请你先到赵都小学,那里的小导游们会声情并茂的向您讲解邯郸各区、县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特产小吃等等。此项活动的开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待人接物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做邯郸文化”是指学生在学习校本课程后,利用毛线、布头、豆类、皱纹纸等材料制作了一系列精美的手工作品。来到赵都小学,你会在我们教学楼的墙壁上看到学生们亲手制作的“武灵丛台”、“邯郸学步”、“娲皇宫”、“胡服骑射”等富有邯郸文化特色的手工作品。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学习校本课程的兴趣。同时。学生们也积累了大量活动的照片、文字等资料,丰富了校本课程的资料库。

3.应用网络平台。拓宽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随着开发的逐渐深入,我校的校本必修课和选修课在不断完善中,都建立了较为丰富的资源包。但由于学生没有教材,缺少直观感受,希望能够阅读到相应的课程材料。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校长立刻决定利用我校优越的网络资源,在学校网站上开辟“校本课程”

专区,把所有的校本课程教师用书、资料集中放到学校的网站上,使学生随时都可以在电脑上搜索查阅,解决了学生缺少资料的难题。老师在授课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把课时教学材料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这一举措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提升了学生利用电脑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连许多低年级的小学生都知道了从书本上查不到的资料,可以上网“摆一摆”(利用百度查资料)。

4.加强课题研究,促进校本课程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拓展《邯郸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坚持以科研为引领,以课题为抓手,以应用为目的,围绕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好《邯郸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申报了省级研究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邯郸文化校本课程教学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指导校本课程开发应用,解答各种问题,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理论武装和强大保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依托学校已有的校园网,构建起一个校本课程研究的网络平台,创建教研专区、课堂在线、视频观赏、我想留言区、课外阅读、网上考核等板块。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从邯郸文化了解到了世界文化,为学生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研究过程中我校形成了一整套成型的网络校本课程教研成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三、多元评价。建立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在开设校本课程的同时,我校还积极探索对校本课程的评估,建立课程评价体系。我校制定了《你眼中的校本课程(学生调查问卷)》《校本课程家长、社区问卷调查表》《校本课程开发教师问卷调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家长调查问卷》《校本课程评价调查表》等书面调查文件。在学生、家长、教师对课程评价的基础上,由学校课程开发审议委员会对课程进行评价,从课程设计是否体现本校教育理念和合作精神、课程是否清晰界定了学生学习目标、课程内容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程内容组织思路是否清晰、课程实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10个方面对课程开发、实施进行评价。评价等级采取质化、量化相结合的方式,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相对应的分值。为全面了解课程的实施情况,实施多层次、多角度评价,教师、学生、开发者本人都要对所开发的课程进行评价。为全面了解课程的实施情况,提供了依据,也为下一步的校本课程开发方向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案例,为更加科学地开发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提供了保障。

四、校本课程的实施。实现了学校办学特色的提升(略)

“桥文化”校本课程为学校搭起发展之桥

邯郸市丛台区学步桥小学

邯郸市丛台区学步桥小学建于1964年。因毗邻邯郸名胜古迹学步桥而得名。自从被确立为“河北省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实验学校”以来,我校以“桥文化”校本课程打造学校文化特色,凝练办学底蕴,营造高雅的学校文化,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提升了师生的的综合素质,使我校从一所办学条件改善比较滞后、社会认可度不太高的城区普通小学,一跃成为社会满意、家长认可的特色学校。

一、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彰显“桥文化”魅力

1.立足校本,确立“桥文化”课程。我校地处文化名城邯郸的中心区域,距学步桥仅几步之遥。校名凸显了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所隐含的文化内涵。学校85%以上的师生世代生活在学步桥的周围,从小耳濡目染,对桥梁有着特殊的情怀。对学步桥所承载的邯郸历史文化底蕴,对桥所形成的文化,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桥文化又是大众文化,以它为载体的文化是可视、可闻、可使用的文化。它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集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我们确立实施“桥文化”校本课程,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

2.挖掘“桥文化”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我们引领师生从认识身边的“学步桥”入手,了解桥的来历、建筑结构、历史风貌等。师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继而延伸至邯郸古桥,对邯郸古桥所蕴含的建筑风格、人情风貌、交通作用等多方面展开研究,逐渐引领师生进入了桥文化的领域,再拓展到对中国名桥、世界名桥的探究。由此产生了许多问题,涉及到桥梁的各个方面。我们经过认真梳理,挑选出一些富有文化内涵、在学生认知范围内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去探究解决,学生调动一切可以用的资源,通过一个阶段探究,从不同角度发现了桥梁的许多文化内涵。学校充分发挥教师开发课程的主动性,组织教师编写“桥文化”教学内容,分成“邯郸古桥、桥梁知识、桥梁之最、世界名桥、心灵之桥”等10个单元板块,初步编辑出校本课程用书。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为了加强“桥文化”的内涵和育人的魅力,我们又组织骨干教师闭队,再次对“桥文化”课程教材进行编写。在专家的指导下,编写成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共分为“学桥知、唱桥歌、研桥魂”等15个单元,在课后还设计了实践作业,形成了分年级使川的六本“桥文化”校本课程系列教材。

这套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选择适合各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如“学桥知”这一内容,一至四年级各有侧重:一年级知道桥梁的基本分类,认识不同形状的桥;二年级认识不同结构、不同材质的桥;三年级了解拱桥、浮桥、吊桥的基本特点;四年级学习梁桥、斜拉桥、悬索桥、立交桥的特点。教材知识结构呈现层次性、系列性,内容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

同时,我们还以“桥文化”为主题,建立了“桥文化”校本课程与基础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框架,如“吟桥诗、写桥文”与语文、“学桥知”与数学、“唱桥歌”与音乐、“面桥型、探桥韵”与美术、“研桥魂”与科学等学科的结合,不断丰富完善,形成系列的课程。通过对“桥文化”对基础课程的拓展,学生不仅学习、认识各种各类的桥,拓宽知识面,而且通过学习有关桥的诗歌、故事等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对世界名桥、现代名桥的学习中,了解人类的先进文化和科技。形成世界观,现代观。为便于学生学习,学校印制“桥文化”系列丛书,学生人手一册,免费循环使用,并在校图书馆存放上百套合订本,供有兴趣的学乍课下阅读。

3.开放课程实施,提升“桥文化”教育效果。校本课程的课堂如何丰富起来,一直是我们探索的问题。省教科所赵杏梅副所长及课题组专家到我校指导工作时,深入课堂听课,与教师座谈交流,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指导意见。我们拓宽思路,打破课堂局限,结合课程内容构建了“八个一”的课程活动形式——“走一走”:学生实地考察桥梁建筑;“听一听”:学生向居民了解桥梁的历史及人文典故等;“查一查”:利用网络、图书馆查找资料;“演一演”:把桥梁的传说故事引入课堂进行情景表演;“谈一淡”:学生把看桥、做桥的感受写下来;“议一议”:学生从桥梁的构造、美学等角度进行交流;“看一看”:师生自己制作桥梁素材,资源共享;“做一做”:师生自己设计制作桥模型。

二、创建“桥文化”博物馆。打造特色亮点

随着课程的深入开展,师生积累的桥文化资料越来越丰厚。为了更系统的展示桥文化课程的探索成果,为师生提供更完善的动手实践平行,学校建设了“桥文化博物馆”。博物馆有260余平方米,馆内陈列的展品有师生近年制作的模型,收集的有关桥文化的邮票、粮票、像章、书画、木刻等艺术品,共计两千余件。博物馆主要分成桥梁知识厅、实践活动展示厅、学生制作室和书画展示厅。

桥梁知识厅通过“邯郸桥韵”展示了邯郸桥梁建筑、人文故事。我们还组织师生考察邯郸河流,自己绘制了邯郸地域桥梁分布图。“中国桥梁”以我同古今桥梁建筑的经典展现桥梁风采。“世界桥梁”让我们领略了世界著名桥梁的绚丽风情。“桥梁发展史”述说了桥梁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桥梁结构”以直观的模型和图画解说不同结构桥梁的受力原理。桥不仅是空中的道路,同时义是人们创造的艺术品,“桥梁美学”“艺术与桥”从不同的角度绽放桥文化丰厚的内涵。我们还挖掘桥梁中的历史故事,卢沟桥事变、飞夺泸定桥、红军桥、钱塘江大桥建桥、炸桥事件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实践活动展示厅展I叶{师生近年制作的桥梁模型。在实施“桥文化”过程中,我们着眼于“桥文化”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功能,充分发挥“桥文化”课程的优势。定期举办桥梁模型制作大赛,学生、老师、家长都积极参与到科技制作中。师生从最初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纸板、塑料、木板等制作不同结构的桥梁模型,发展到把中外名桥,按照一定的比例,用软陶、石膏、木材、铁艺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素养。

书画展示厅不仅展出师生“桥文化”的书画作品,还开辟了以学习桥文化、制作桥模型的体会、感悟为主要内容的交流平台。桥文化博物馆作为师生探究桥文化活动的阵地,已接待学生家长和外地教师数千人,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以“桥文化”为载体。搭建心灵之桥

1.“桥文化”主题活动,连起千万桥。实施“桥文化”校本课程,我们更侧重以桥文化培养学校文化,培养师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每年假期,我们都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对弘济桥、江南水乡的桥、上海的桥、赵州桥等都实地进行了考察,感受不同的桥的不同文化。每年我们都围绕“桥文化”开展实践活动,师生用不同的材料,粮食种子、棉布、毛线、剪纸、书法、美术等创作的桥文化作品,累计达上千件。这些作品陈列于走廊,使校园更充溢雅致、更突显特色的校园文化。

我们还定期开展“桥文化活动日”,“走走脚下的桥,说说眼中的桥,写写心中的桥”系列活动。如“走近学步桥”探寻邯郸文化主题活动,“桥文化之旅”探寻邯郸新变化实践活动等。这些活动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

2.“桥文化”课程,搭建沟通心灵的无形桥。有形的桥沟通两岸,无形的桥沟通人们的心灵。在对“桥文化”的探究中,学生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传承、体悟与桥相关的中华传统美德,如劳动人民造桥铺路的勤劳、刻苦、合作美德;千年古桥,横卧两岸,为行人提供方便,让人们联想到坚韧、奉献、责任感等美德。“桥文化”校本课程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了师生良好的品格修养。

“桥文化”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综合文化,兼备实体物质与抽象的文化意念,实体的桥兼具审美性和实用性;抽象的桥具有交往沟通性。我们结合“桥文化”蕴含的抽象意念,重点探索“沟通、合作、关爱、和谐”为主体的心育途径。在开展的系列活动中,教师和教师之间的互助,增强了教师团队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考察桥梁建筑、整理资料、动手制作等,师生的心灵得到沟通交融。在参与实践活动时,学生通过小组学习、与他人分工合作等,学会了思考和创作,形成了合作意识和共享意识,他们之间搭起互相关爱、尊重、信任的桥梁。

同时,我们在开展的“桥文化”校本课程中渗透了礼仪、诚信、自律等教育,使有形桥沟通了无形桥,让学生认识和构筑爱心桥、幸福桥、友谊桥、希望桥、沟通桥等心灵之桥。六年级的最后一节实践活动课是《给母校留下一座桥》,我们以“桥文化”教育贯穿学生六年发展的始终,学生给母校留下的是一座真实有形的桥,但在他心中绘就的是会合作、勤思考、会学习、关爱他人的无形之桥。

四、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搭起学生个性发展之桥

为了满足多层次学生的需求,使课程内容呈现多元化,我们鼓励教师申报开发选修课程,教师依据特长申报开设了神奇的线、面塑、合唱、粮艺、布艺、科技制作等十四门选修课程,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多种的课程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人人都成为课堂的主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一是个连续、动态的过程,我们在教学活动巾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适时对课程的内容作调整,实行动态化管理。我校开发的“红黄蓝美术”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愿望,增设布贴画、种子画,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致,学得非常投入,精心制作出了大量的作品,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了成功与快乐。

为了加强校本课程的管理,我们从大处着眼,小处人手,严格执行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教导处随时检查教师授课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听课,保证了校本课程的正常运作。在校本课程开展过程中,打破了原有班级上课模式,打破年级界限,学生一起活动,互相之间学会了关爱、帮助、沟通,同时也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张扬了个性。

我们还注意把校本课程与平时的活动结合在一起,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十个一”活动,学生自己设计本班的班级文化。互相参观学习,从中感悟校园之美,领悟校同文化的内涵;“手抄报设计”、“品桥悟语交流”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动手能力;组织学生参加支援灾区捐款活动,让他们从小懂得奉献爱心,回馈礼会;组织“低碳生活在身边”、“争当环保小卫士”等竞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中自觉保护环境。学校还组织了各种形式的现场书画、朗读、演讲、英语等比赛,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为他们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和成才奠定了坚实的础。

五、校本课程实施,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

近年来我校在“桥文化”为主的校本课程的引领下,促进了学校特色办学和内涵发展,学校面貌和师生综合能力实现了跨跃式发展。概括说来,一是铸就了学校高雅的办学特色,二是锤炼了一支儒雅的教师团队,三是培养了学生文雅的优秀品质。

花样踢毽——强身健体促发展

邢台市选夫小学

邢台市逸夫小学位于桥东区南长街,始建于1904年,原名育英书院,是邢台第一所官办高等小学堂。1952年学校按地名更名为南长街小学。1993年接受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资助教更名为邢台市逸夫小学,并延续至今。2007年12月我校申报了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校本课程开发的教育实践

研究》的子课题《花样踢毽》。两年多来,我们以“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发展学校特色教育”为目标,在踢毽人员上求全,踢毽内容上求变,踢毽形式上求新,踢毽内涵上求深,从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研究,使我校校本课程《花样踢毽》在开发与实施_T作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立足实情。开发校本课程

首先,学生的需要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

我们通过对五年级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67%的学生喜欢游戏类课程,53%的学生愿意上健体类课程,34%的学生想上艺术类课程,也有学生想上文化知识拓展类的课程。通过对我校四年级450名学生课间活动观察发现:课间活动时,约30%的学生经常在教室里说说话或看看书;约56%的学生经常在走廊、操场上追赶打闹;只有14%的学生做一些有益身心的游戏。据调查,放学后学生除了写作业,26%的学生在上各种辅导班,44%的学生在家看电视或上网玩游戏,12%的学生看书听音乐,18%的学生和自己的朋友玩。

在查找资料时,我们发现了这样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在7岁到22岁的汉族学生中超重和肥胖率继续增加,其中城市男生的超重率达到13.25%;全国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仍然居高不下。与2000年相比,各年龄组的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且随年龄的增加,视力不良率明显升高:小学生是31.67%,初中生58.07%,高中生76.02%,大学生为82.68%。我国青少年学生、儿童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位;青少年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与2000年相比,7岁到18岁和19岁到22岁两个年龄段的城市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303毫升和238毫升,为下降率最明显的人群。我校学生体检报告也存在同样情况,许多高年级学生自称为“宅人”“三电学生”,我们认识到加强学生体能锻炼刻不容缓。

其次,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导向。

“立足一流,彰显特色”是我校发展的长远目标。一百多年的学校历史文化的传承、积淀和现代课改的历练使我校有了一支教育理念先进、教学功底扎实的教师队伍。2007年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中强调了“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精神成就了我校《花样踢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再次,学校、社会的课程资源是校本i果程开发的必要条件。

我校从1984年至今一直是河北省、邢台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有宽阔的学生活动场地,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的体育器材,功能完备的多功能电教室,藏书丰富的图书室,并在经费与添置各种体育器材上能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所有这些都能为我们的校本课程研究提供有利的保障。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领导小组把校本课程确定为了健体类。然后南体育教研组提出方案,南审议委员会讨论,最后达成了共识:踢毽活动占用场地小,经济投入少,操作安全,并且踢毽是一种全民健身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每天早晚在我们学校周围的社区、花园、路边都能看到一群群的踢毽爱好者在一起切磋技艺。有些学生的家长也是花键健将,做毽踢毽都在行。所以踢毽子不但上学时间可以进行,放学在家也可活动。这样,我们把花样踢毽定为了校本课程必修课。

二、强化管理,实施校本课程

对于校本课程实施的管理,我们的基本做法是(一)健全组织,保证落实。(--)全员参与,挖掘资源。(三)归纳提升,形成课程。(四)多措并举,确保实施。领导小组和实验教师通过讨论和研究编写了《课程开发纲要》,制订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在总体目标、内容安排、学段目标、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等各个方面达成共识。

三、初见成效。反思校本课程

《花样踢毽》校本课程的实施,已经初见成效:①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④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⑤彰显了学校的特色教育。

校本课程的实施已两年多,我们确实也感到还存在诸多的问题:①校本课程设置的课程种类少,限制了学生的自由选择;②部分教师理论水平欠缺,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上做的不细致,并缺乏理论的支撑;③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有待于进一步拓宽,这也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 “特色+特长”彰显艺术校本课程的魅力

唐山市玉田县实验小学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校坚持以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为目标,遵循“崇德、善学、健体、尚美”的校训,大力实施“以德立校、科研兴校、艺术强校、英语亮校”的方略,探究“自主、合作、探究、发展”的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实践探索中,我们以艺术教育为办学特色,组建了口风琴、竖笛、口琴、唱歌、舞蹈、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国画、卡通画等兴趣小组,定期开展各种比赛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同时,也形成了学校的艺术教育特色。

一、校本艺术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

1.校本艺术课程开发是学校特色进一步提升的需要。(略)

2.校本艺术课程开发是传承县域优秀传统艺术的需要。玉田县西高丘、戴家屯一带,是远近驰名的泥塑之乡,有许多质朴、勤奋、聪慧的民间泥塑能手。一堆平常的泥土,到了他们手里就会变成造型生动、形象逼真、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人、禽、虫、兽。玉田县在1993年已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泥塑)”。可是,当前玉田泥塑艺术的传承,面临着很大的危机,一些颇有造诣的泥塑艺人相继谢世,有的绝技艺人改行经商,后继无人。还有像窝洛沽的高跷、中幡与林南仓的剪纸等民间传统艺术都面临着同样的处境。我们通过校本艺术课程的开发,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热爱自己家乡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这些民间传统艺术。

3.校本艺术课程开发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略)

二、校本艺术课程开发的实施步骤

1.艺术课程资源的调研。为摸清每位教师的艺术兴趣、专长。我们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全校教师进行了摸底调查,列出20小项内容让教师选出自己最擅长、最专业、最感兴趣的艺术门类。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们各有所长,各有所好。老教师经验丰富、基础扎实,一般在书法、国画、器乐等方面有特长;青年教师兴趣广泛,特长明显,一般在计算机、摄影、摄像、声乐、舞蹈等方面有特长。这表明我校艺术的师资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是开发校本艺术课程的重要基础。我

县地处京、津、唐三角腹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麻山种玉的传说、孟家泉的故事、反映玉田历史风貌的玉田八景、净觉寺建筑等,还有许多文化艺术名人的遗存……这些都是我们开发校本艺术课程的丰富资源。

2.学生特长发展需求的调研。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个性、才能各不相同,学校应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发展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我们对全校一至六年级的学生及部分家长进行了校本艺术课程开发需求的问卷调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1-2门课程。

调查结果表明,低年级学生约有75%喜欢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儿童画、彩塑;中年级学生对国画、剪纸、书法、舞蹈、合唱、器乐等表现了浓厚的兴趣,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0%;高年级学生则约有lO%对电脑FLASH制作、数字摄影、数字摄像等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和求知欲。80%以上的学生家长希望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在此基础上再培养一门艺术特长。通过调查还了解到许多学生家长已让孩子在双休日到校外学习钢琴、电子琴、二胡、古筝、书法、绘画等。

3.校本艺术课程的选定。通过对学生艺术需求的调查显示:学生家长普遍希望开设一门综合性的《玉田县域文化与艺术》课程,了解和传承本县的民间传统艺术,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一两门艺术技能。所以,我们将校本艺术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

必修课一门:《玉田县域文化与艺术》。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教学和各种生动的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玉田县域文化与艺术,在亲身参与各种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喜爱玉田县城文化与艺术,掌握一些基本的民间艺术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欣赏艺术的习惯,发展艺术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文化艺术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选修课20门,分别是:民乐、管乐、舞蹈、合唱、口风琴、竖笛、口琴、泥塑、中国画、儿童画、彩塑、数字摄像、数字摄影、Flash动画制作、装饰画、剪纸、色彩素描、硬笔书法、标本画、软笔书法。选修课程是技能实践课,主要是培养学生艺术技能,提高实践水平。

4.校本艺术课程的开发。一是制订必修课《玉田县域文化与艺术》课程大纲。我们邀请了县内乡土艺术专家、县艺术教研员和我校艺术教师组成了课程大纲编写组,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玉田县域文化与艺术》课程1~6册的大纲(试用稿),其中包括每册每单元的教学材料、课程类型、活动安排、课时安排等。

二是编写必修校本艺术课程教材。由教导处组织艺术教师进行必修课《玉田县域文化与艺术》1—6册的编写。我们挑选了12位业务骨干教师,两人负责一册的编写。首先是依据大纲搜集材料,文字资料去图书馆搜集,民间资料通过走访搜集,还通过上网搜集图片、声音等资料,然后再对搜集材料进行整理和编写。

三是编写选修课校本艺术系列教材。选修教材的编写要求教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和专业特长,在考虑学生接受能力、艺术兴趣的前提下进行编写。教材的整理和编写大多是在暑假或寒假进行的,因为假期里教师可以有整块的时间做这项工作。

四是对编写的校本艺术教材进行审定。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县教育局音美教研员和我校音美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艺术课程审定小组。所有的校本艺术课程教材,必须经过审定小组审定后才能使用;

三、校本艺术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校本艺术课程全部进入课程表。其中,必修课《玉田县域文化与艺术》为综合实践课,授课时间每周一节。授课对象是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由音乐、美术教师授课,音乐教师负责音乐、舞蹈类内容,美术教师负责绘画、书法等美术类内容。

为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选修课分为班级选修课和校级社团活动课。班级选修课是由教导处把《校本艺术课程目录》发到各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填写《选课申请表》,由教导处统计选择每门课的人数(一般每班不少于30人,方可开课),再制定《校本艺术课程选修课安排表》,开展教学。

校级社团活动课每学期初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申报,辅导教师经过考核把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组织起来,开展活动。

2.重视课程评价,不断完善校本课程。校本i果程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是自我评价、主动发展的过程。我校校本课程通过深入、具体的课程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不断完善校本课程。

校本艺术课程实施后,我们边教学、边反思、边总结、边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我们也听取了省、市、县有关专家意见,例如必修课《玉田县域文化与艺术》原来这门课就叫《艺术》,2008年2月在唐山听取了省教科所王彦怀老师的意见改为现在的名字。2008年2月前完成了第一次大的修改,2009年暑假进行了第二次修改。通过修改的必修课《玉田县域文化与艺术》教材立足传承玉田县域传统艺术文化,通过学习使学生感悟到地域的优秀传统艺术文化是世界整体艺术文化的一部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教材在注重音乐、美术、舞蹈、建筑、书法等艺术门类的自身整合外,还强调了艺术与语文、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整合。艺术选修课《舞蹈》《国画》《软笔书法》《泥塑》等教材在传授本专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进行艺术技能训练。总之,这套校本艺术系列课程教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处处洋溢着艺术的信息。通过试用,使全体学生得到了艺术的熏陶,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3.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为了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艺术知识、技能灵动地运用到艺术实践中去,学校除了举行传统的“六一”联欢会、中秋篝火赏月晚会、合唱艺术节外,还定期举办器乐比赛、声乐比赛、绘画书法展、摄影展,鼓励学生自愿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艺术节、艺术比赛等等,为学生塑造艺术个性、展示艺术才华搭建平台。

四、校本艺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效果

1,使我县民间优秀的传统艺术后继有人。

2,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3、教师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4,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和校园文化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传承晓岚文化 彰显学校特色

沧县纪晓岚小学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校坚守“发展必须创新,创新形成特色,特色彰显内涵”的办学理念,突出地方特色,贴近学校实际,整合校本资源,开发并实施了以“晓岚文化”为主线的校本课程,使学校的办学效益有了长足发展,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1.依托地方资源,确立必修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彰显学校特色的一种机遇。我校毗邻全国3A旅游景点——晓岚文化同,附近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晓岚墓地、纪晓岚故居等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的优势,给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

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另外,我校的晓岚文化墙、晓岚书屋等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氛围。经过几年的开发和实践,我校根据地方特色,立足学校实际,分析我校的地域文化和特色,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反复实践,确立了必修课程《晓风岚韵》。

(1)地理优势。我校是以一代文宗纪晓岚而命名的一所小学,地处纪晓岚故里——沧县崔尔庄镇。这里有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晓岚墓地,也有闻名全国的3A旅游景区——纪晓岚文化园。

(2)人文环境。崔尔庄镇是沧县的一个大镇,文化积淀悠久,人文底蕴丰富。纪晓岚乃清朝第一大才子,领衔编纂《四库全书》,著有《阅微草堂笔记》,被尊为一代文宗,在中周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是听着纪晓岚的逸闻趣事长大,作为纪晓岚的故里之人,有着传承和发扬晓岚文化的义务。

(3)研究价值。纪晓岚作为盛清时期的饱学之士,一代文学宗师,又是我们沧州的历史名人。纪晓岚从治学上勤学善思、博学多才,做人上立身正而处事纯等多个方面,都具有研究探索的价值。作为纪晓岚小学的学生,从小应该知晓岚、懂晓岚、学晓岚,学习晓岚文化,传承晓岚精神。

(4)课改要求。本着“让学生在思考、实践、创造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原则,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强调学生的亲历体验,积极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有代表性的特色校本课程。

(5)挖掘文化内涵,确定课程内容。在确立了必修课程后,我们发动全体师生,印发调查问卷,从纪晓岚文化入手,取其精华,确定了《晓风岚韵》的编写内容,主要包含走近文宗、传闻轶事、故里漫览、诗联鉴赏、四库选读、阅微选读等六个篇章。

《走近文宗》是让学生了解一代文宗纪晓岚的生平事迹,使学生知道纪晓岚是中国文化史上有重大贡献的文献学者,是一位文化巨人。学习纪晓岚治学上勤学善思、博学多才,做人上立身正而处事纯,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

《传闻逸事》是学习一些关于纪晓岚机智诙谐,妙趣横生的传闻趣事,增加学生对于纪晓岚的深入了解,同时也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体会纪晓岚的才子之风。

《故里漫览》是让学生了解纪晓岚家乡沧县崔尔庄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特有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众多的文物名胜古迹、古老的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利用地方资源的优势可以带领学生到墓前追思。到崔尔庄的纪晓岚文化同观光,到他的九九胡同一睹过去纪家的威严,在实际环境中更深入的去体会先贤。使学生感受晓岚故里灿烂的文化,认识家乡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提高文化品质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激发建设美好家乡,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的强烈愿望。

《诗联鉴赏》是学习纪晓岚的妙对、诗联、趣联,知道他的诗联清新雄浑,理趣盎然,体现出不凡的才气。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纪晓岚文笔的精到及丰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及写作技巧。

《四库选读》是根据小学语文新课标总目标的要求。小学生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而开设。为此,我们摘选了《四库全书》中的优秀章节讲解诵读,了解先贤文化。了解纪晓岚总篡《四库全书》的艰辛与躬谨,学习他坚强的意志力和博大精深的学识。

《阅微选读》是让学生了解纪晓岚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它的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对人事逸闻,边地景物,诗词文章,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这也是纪晓岚又一生平杰作,选择其中的章节让学生诵读体会,使学生知道《阅微草堂笔记》以篇幅短小的随笔杂记讲述狐鬼神怪故事,语言质朴淡雅,亦庄亦谐,假借狐怪之事来劝诫世人。

(6)依据学生认知特点,确定校本课程内容。我们经过分析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在课程内容上做了如下安排:一年级为走进文宗,二年级为传闻逸事。三年级为故里漫览,四年级为诗联鉴赏,五年级为四库选读,六年级为阅微选读。

2.拓展课程资源,开发选修课程。在必修课的基础上,我们义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发了《枣文化》和《沧州历史名人》两门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课程。

(1)枣文化:沧县是著名的金丝小枣之乡。在地域资源独特优势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校本课程《枣文化》。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枣的历史与现状、枣的品种与命名、枣的营养与药用价值、枣与‘卒十会生活、枣与文学艺术、枣树管理技术等。通过让学生学习枣文化。了解我国种植枣树的悠久历史,知道崔尔庄是金丝小枣主产地,加深对家乡的热爱。

(2)沧州历史名人:沧州人杰地灵。古代有战国名医扁鹊,战同军事家孙膑,唐代地理学家贾耽,唐代诗人刘长卿,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清代有《四库全书》总编纂纪晓岚,清末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宣统皇帝武师霍殿阁等。近代有革命将领赵博生,北洋军阀首领冯囝璋,民族英雄马本斋等;现代有著名作家王蒙、柳溪、蒋子龙、艺术家李德伦、裴艳玲等。通过了解故乡历史名人,评析其是非功过,学习其中的刻苦治学精神和伟大民族情怀,提升自己的全面素养。

3.建立保障机制,加强调控指导。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学校一方面建立了课程审议制度、评价制度、管理岗位、责任制度、激励奖赏制度、经费保障制度等来保障;另一方面,注意加强课程实施过程的调控和指导。校本课程作为课改的新生事物,又是学校自行选择和开发的课程,开始实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家长会提出一些疑议;或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不合理,影响实效等,这时学校有必要给予指导、帮助。

4.灵活多样实施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婴求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采用故事法、表演法、考察法等方法,走出课堂空间,走进田野社区,把激发学生兴趣放在第一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学校适时组织一些活动。比如,举办晓岚读书节、晓岚对联大比拼、晓岚诗歌朗诵比赛等,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热情。同学们积极参加,尽显风采。把校本课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实施。

5.营造晓岚文化环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纪晓岚文化的氛围,我们绘制了纪晓岚义化墙。纪晓岚生平事迹跃然墙上,让学生在文化长廊中学习纪晓岚,感悟纪晓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纪晓岚文化的愿望。

[责任编辑 冯荣光]

作者:本刊编辑部

第2篇:河北省校本课程开发经验材料选

关键词:校本课程;河北省;实践经验

寻找独特自我释放生命活力

秦皇岛市山海关第二中学

一、寻找独特自我——认清“我为谁”

任何学校在开发和实施个性化的课程之前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寻找到自身的独特性——认清“我为谁”。山海关第二中学1955年建校,是一所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历程的老学校,多年来积累了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教师整体素质过硬,有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研究氛围。学校地处山海关繁华的城区,学生大多家庭环境优越,综合素质起点较高,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学生对个性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是长期以来面临着激烈的升学竞争,来自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舆论压力很大,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自主空间较少。这对尖锐的矛盾是二中特有的问题,也是二中学校和学生发展的严重束缚。内在的活力蕴蓄着生机,古老的校园涌动着春潮。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就是在这个独特背景下开始。

二、重新审视自我——知道“我该干什么”

1.重视独特的校园文化积淀,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不同的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必然会有意无意地形成一些自身特有的、被学校成员认同的文化积淀。山海关二中是一所有着半个多世纪历史的老学校,自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教育教学方法甚至是每一个二中人的思想都根植于相应的文化中,凸显特色、彰显个性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当然也不能脱离学校文化的影响。从2004年开始,我们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文化,坚持追求教育理想,将“全面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作为学校共同价值观,并以此作为学校文化核心。在注重学校文化的前提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经过反复分析、研究、提炼,最终明确二中的办学理念:“创设适合学生最优发展的教育,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激发,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积极创设校内外环境,重新部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搭建教育平台。

2.客观、科学地评估学生需求,准确选定校本课程方向。

3.充分认识学校拥有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这些资源。

4.加强校本课程实施管理,探索具有二中特色的课程实施策略。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明确“我该怎么干”

1.以《学法指导》课为起点进行初步探索。在全面常态开设艺体类选修课,满足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先从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层面上,尝试开发提高学习能力的校本课程。以课程领导小组成员为核心集合了各学科优秀教师共同开发出校本课程《学法指导》。第一次编写了二中自己的校本教材。校长亲自上课,为二中探索实施个性化校本课程起步。一时间,研究学习方法成为时尚,承担校本课程是教师的荣耀。一种新的风气在二中弥漫开来。但随着对校本课程理解的不断深入,我们经过反思意识到:对于学生的发展,仅有学科学法的指导并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要培养真正高素质的具有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新人,我们的校本课程还要继续探索。

2.以“学科拓展课”为切入点进行选修课开发。学校课程领导小组通过开研讨会、外出学习、聘请市教科所及区教研中心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解决我们思想认识上的不足。然后,动员教师从本学科入手,进行学科拓展类的校本课程开发。老师有了抓手,自然就有了信心。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亲切,积极主动参与,师生热情高涨。在众多教师的参与下,学校义形成了一批贴近生活、拓展学习深度的学科拓展课程供学生选修。校本课程教师队伍壮大起来,校本课程开发的门类和内容更多元和更丰富,学生感受到了校本课程带来的变化。

3.以“校园百家讲坛”为载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校本课程门类增多是可喜的现象,但通过课程结构的比对,我们感到文化素养类的课程还有欠缺。于是从2008-2009下学期开始,我们又启动了短平快式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校园百家讲坛”——中学生学科主题讲座活动便是最有效的载体。讲座活动内容不局限于学生课本知识,而是把课堂有效地延伸和拓展,关注课程视野和文化内涵。主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创造力设计讲座内容。学期初各教研组把推选的主讲人报到教务处,教务处以海报等形式宣传发动。讲座对象打破班级和年级限制,师生均可自由报名参加,截止到目前已有二十余次讲座。如,怎样学习数学事半功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化学与奥运等。学生积极报名参与,每次活动时阶梯教室都是座无虚席,展现了二中学子渴望求知的强烈欲望,同时也不断增添了二中校园文化的浓重氛围。目前,在二中教师中已经形成了一种人人争当二中校同内的易中天、纪连海、于丹的热潮。这样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又给老师搭建了一个提高自己的平台,实现了校本课程结构的均衡发展,也实现了师生共同发展。

4.以“科学探究实验”为标志深化课程实施。我们在开发学科拓展类课程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科学素养好、探究能力强的教师和学生,简单的知识性的学习已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如在《初中趣味物理实验》课程中就涉猎了探究活动内容“地电监测”。在《趣味化学实验操作》中也增加了“水质检测”的探究内容,他们的探究内容和实践活动形式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学科拓展课程领域。为了满足这类探究课程的需求,学校克服了重重的困难,除了开放常规教学用房供学生使用外,还筹资13万余元建设数字化探究实验室,提供理化生三套数字化实验设备以及自动化控制器材、水质监测装置、静电实验配套器材,为学生的动手操作、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逐步生成了新的校本课程《科学探究》,满足了学有余力学生提升研究能力与动手能力的需求。

5.以“课程整合”为特点形成校本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单个主题形式进行,主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受到教师指导能力、学生实践水平与活动开展时间等因素的限制,一个主题结束之后的后续研究很难跟进,造成了课程资源的浪费。我们将与主题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集中形成主题系列,将学生的研究成果变为问题情境,解决了课程资源拓展的广度问题;对主题活动前期未能形成学习成果的或生成的有价值问题继续研究,解决了课程深度的问题。由问题情境转化成的主题系列成为新的校本课程。同时综合实践活动的不同主题在活动中形成的学法指导、成果展示等内容,经过不断筛选和优化形成了许多主题活动可以共享的固定课程,进一步充实了我们的校本课程资源。

这样的转化和整合使我们的校本课程内涵更加丰富。校本课程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也促进了我校对

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化开发。

在这些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行动,进行科学探究。教师指导学生最终形成自己的研究报告或研究成果,在全校发布。这一举措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探索的欲望,真正实现了由原来关注教师的“教”变为关注学生的“学”。

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学生的需求越发明显,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就更具体明确。《走进数字化探究实验室》的诞生,标志着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境界。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共同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已经初步成功体现。

在实验探究类主题活动中,如《用生活中的材料如何点亮一只发光二极管》、《吸炯对人体的危害及对环境的影响》、《节能灯真的节能吗》、《不同品牌五号电池放电曲线的研究》、《节能灯光电转化效率的研究》等活动主题涉及了复杂数字化实验器材的使用,每次活动开始都要对学生进行器材使用的主题培训,为了满足更多学生对数字化探究实验室的使用需求,也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实践活动,我们适时开发了《走进数字化探究实验室》校本课程。从实验器材使用、案例学习、创新实践等几个方面普及数字化实验知识,让校本课程服务于综合实践活动。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产生的一个又一个研究主题也不断充实着我们的校本课程,真正实现了课程的有机整合,相互促进。丰富的课程资源正越来越吸引着广大教师的开发和实施的激情,这些课程的开设极大地丰富了我校校本课程,满足了更多学生参与探究的学习需求,有效地促进了师生共同进步,推动了我校的校本课程的全面深入发展。至此学校已经形成了内容丰富、结构均衡的具有二中特色、推动师生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

四、释放生命活力——追求内涵发展。(略)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行动思考

临城县石家栏中学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本位思

石家栏中学地处深山区,虽然这里的经济及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如植物资源异常丰富,树木种类繁多,绿石英板岩全国稀有等,因此,开发具有山区特色校本课程的前景非常广阔。另外,学校有近400亩劳动基地,再加上学生对学习农林技术较感兴趣,所以,我校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山区学校所特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了《家乡的植物》必修课、《乡土文化》选修课为主体的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经验

1.盘点资源,确定方向。校本课程开发应该从考察学校所处环境着手,才能开发出适合本校环境的课程。我们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对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科学认真的分析。我乡紧邻国家级名胜景区——嶂石岩,乡内的小天池风景区享誉省内外,驾游寺时间久远,历史故事、传说众多。我乡的自然风光原始、古朴,人文景观鳞次栉比,民风淳如兰惠,乡土文化特别浓厚。另外,我乡板岩加工全国有名,绿石英板岩资源丰富,全国稀有,全乡60%的农户参与板岩加工。自1996年以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开发荒山400亩,栽植板栗、核桃树、苹果树2000棵,并完成了引水上山工程,高标准建成了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因此,可以说我们开发山区特色校本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我校是一所山区名校,校园环境优美,拥有一支学历达标、素质精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软件、硬件设施齐全,因此开展“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课题定位比较准确。

2.精心策划,细化目标。校本课程目标决定着校本课程的性质。目标一旦确定,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依据。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全课题组成员综合分析了影响目标设置的各种因素,认真、全面地考虑了特定的学生群体在未来的社会中的角色,既制定了比较笼统的、宽泛的目标,又制定了具体的、细化的目标,并根据目标设置了课程纲要、课程指南、实施方案等,做到课程开发有的放矢,并统一设定了校本课程活动开发的基本框架,即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准备、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活动反思等。

3.科学规划,落实主题。科学地规划校本课程要确定课程构成要素、课程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我们在分析学校环境和确定课程目标的基础上,以“身边的植物”为龙头,作为校本课程的必修课,另外,通过调查研究、座谈等形式,征集学生意愿,并结合我校实际开设了“走进板岩”、“桥文化”、“垃圾的危害”、“认识蜜蜂”、“书法”等8门校本课程选修课。教师们精心组织,认真钻研,既有过程资料记载,同时也进行了简明教材编写。校本选修课程的开设,拓展了“身边的植物”内涵,深化了校本课题研究。

4.注重过程,务实研究。(1)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明确目标。学习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业务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为校本课程开发夯实理论基础。(2)学校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环境保障,并保证课题研究的时间相对固定。在课题研究上,做到定期研究和随时研究相结合,集中研究和教师个人分散研究相结合。(3)严格遵循教科研的科学性和循序渐进原则,寻找出合适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施的最佳切人点,然后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一套适合山区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几个“整合”:①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②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整合。③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④课题研究和培养人才的整合。

5。强化管理,保障实施。(略)

实施校本课程 彰显学校特色

河间市第二中学

我校开发校本课程始于2007年,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我校实际,结合对学生发展需求的调查,从我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依靠本校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是:促进学生优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校本课程设置中,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确定要从实际出发。这几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校本课程需求,征求学生家长对开设校本课程的意见。

2.根据调查结果和学校实际,我校开设了以《河间史话》、《花毽》、《传统武术》、《动漫制作》、《民族舞蹈》、《河间大鼓》、《博客网页制作》、《书画》为主板块的校本课程,为新课程改革注入了新活力,创造了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3.制订了《河间史话》校本课程详细的实施方案。

4.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实践活动。

5.合理安排校本课程实施。根据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从七年级上学期开始到九年级上学期开设校本课程。每周两课时,其中必修课一课时,选修课一课时。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初步成效:

1.突显了学校特色。校本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特色发展平台的建构。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实施创造条件。学校在开发校本教材方面做到努力把师生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并注意发挥学生家长和社区资源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在情境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既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发展的空间,更突显了学校的教育特色。

2.学生得到更好发展。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人文素养,激发科学精神,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了发展;学会交往与合作,情趣高雅,身体健康,具备某种可终身参与的体艺类活动技能;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学生的需求得到了进一步满足。

例如,我们开发的校本课程之一《河间史话》。学生学习的历史知识,大多数是处在学校教育背景下进行的,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地域历史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念。《河间史话》将河问的历史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众所周知,古城河间,历史悠久,英才辈出,历代在此设郡立围,建州置府,涌现出许多对我国文明史起到重要影响的人物,素有“京南第一府”之称。因此,让学生们更有兴趣地学习本地历史,更多地了解和热爱本地文化,是开发《河间史话》校本课程的目的。

河间有独特的民间风俗习惯,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内涵,山川风物、人物史实、民情风俗等具有丰富、美丽、神奇的特点。人们对自己生息、劳动的环境充满着深厚的情感,每条路、每条河、每个村落都可能蕴含着能深深吸引着学生的传奇故事。学生通过它们了解河间的历史,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激情。这正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在知识、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

3.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的空间和大显身手的机会。从最初的研讨、制定目标到确定课程内容、编写教材,许多优秀教师都参与其中,拓宽了对教育和教学的认识,提高了教学研究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经验。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亲历了课程设计、开发与实施的行动,较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魅力沽源》彰显本土特色

沽源县第四中学

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我们来说是破天荒第一次,没有经验,只能摸着石子过河。历经三年,我们的校本课程有了一定的成果,形成《魅力沽源》这本教材并开始使用。

校本课程《魅力沽源》及其形成的条件:

第一,沽源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地处内蒙古高原的东南边缘,阴山余脉横贯东西,南部与燕山山脉相接,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有典型、壮观的波状高原景色。域内有滦河、潮白河、内陆河三个水系。其中,潮白河水系中的白河、黑河是首都北京的水源地之一;闪电河是天津水源地之一。沽源还有河北省面积最大的湿地,且无工业污染,是绿色蔬菜的种植基地。

第二,沽源有环境宜人的自然风光:夏季气候凉爽舒适,还有清新辽阔的草原,清澈潺潺的流水,碧波荡漾的湖泊,苍茫叠翠的林海以及农家恬适的田园生活,天高地阔,山清水秀,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第三,沽源有积淀深厚的人文景观:淳朴的民风民俗,诙谐的地方语言,神秘的古迹传说;还有先辈为自由幸福奋斗留下的足迹。

这些都是值得沽源人骄傲和自豪的,应该为沽源人所耳熟能详。这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通过怎样的方式、手段让学生了解源沽,认识沽源?利用本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校本课程《魅力沽源》开发的过程:

一、精心组织,科学运作

1.创造条件,保证研发顺利进行。《魅力沽源》校本课程的研发是我校的特色工程,学校领导将其放在突出地位。由校长亲自挂帅,成立了精明干练的研发机构。学校有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并派专车外出收集资料图片等,创造了有利的研发条件。同时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组,并先后聘请市教科所专家来校进行理论指导,举办讲座,通过研讨互动的形式提高教师的编纂水平。

2.科学定位,指导编纂工作。课题组分析现行初级中学教材形式以及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等,在借鉴国家、地方课程编写经验的基础上,编委会讨论决定,校本课程的名称定为《魅力沽源》,分三册,《历史篇》、《旅游篇》、《文化篇》,并拟订了《校本课程纲要》、《开发指南》、《课程实施方案》和《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制度》,作为本课题研发的指导,使编纂工作有“纲”可依。

校本课程的使用对象是在校的青少年学生,因此编纂校本课程时,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水平和审美习惯的需要,确定指导思想:①强调校本特色,突出乡土气息,拉近学生与社会的心理距离。②图文并茂,语言浅显明白,具有良好的可读性。③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开放性有机结合。④留给学生思考、质疑探究的实践空间。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确定编纂教材的体例、风格以及内容呈现方式。

3.多方收集资料,丰富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分为旅游篇、文化篇和历史篇,它的编纂需要先期收集、储备有关的翔实史料,涉及面广,时间久远,且分散繁杂。为了能够更好更全面展示地域特色,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广泛调查,通过对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广泛征询及书面调查,获得基本素材。二是查阅文献,从《张家口文史资料》、《沽源县志》、《漫话沽源》以及互联网上获得信息,收集有关资料。三是实地调查,我们先后考察了元代行宫、梳妆楼等文化名胜,涉足了冰山梁、天鹅湖等自然风貌以及三河流域的遗址地况;走访80岁高龄老人,问询地方发展相关史实。通过一系列准备使编纂主题更加明确,工作更为缜密,增强了校本课程编纂者的体验性。

二、认真研究实践,多方寻求指导

1.规范课程管理,强化实践研究。为加强开发与实施的规范管理,我校安排了教务处一名主任专门负责校本课程的管理工作。研发中,本着“边研发、边实践、边改进”的“三边”方针,在七、八、九年级进行阶段性班级定点试验。每周一课时,制定课时计划,每学完一章节后,课题组都举办参与编纂、实践的师生研讨会,师生互动探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明确完善方向。

2.寻求专家指导,不断完善课程。2008年6月,河北省教科所校本课程交流大会上,我校做了校本课程研发汇报,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和指点,同时,市教科所领导多次指导,对课程的内容提出改进建议。所走访的社会各界人士、县直机关对我们也提出中肯的意见。总之,我校校本课程的研发能顺利走到今天,日趣完善,和所有专家、领导关心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校本课程实施带来的效果(略)

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反思

廊坊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学

一、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推进了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反过来构成对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威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在中国变得越来越尖锐,也越来越直接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据估算,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相当于20个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严峻的环境问题已使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保护环境是燃眉之急。

青少年是人类社会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环境意识决定了他们将来对待环境的态度和方式。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有必要将科学的环境知识、环境道德价值观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伦理观。为此,在新课程实施之前,我校就结合自身条件,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尝试开展了校本环境教育活动。但是由于缺乏与之配套的教材及相关资料,环境课程不成体系,内容东拼西凑,只是一些临时组织的讲座和活动,课程常态实施难以保证。进入21世纪,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提出,从政策层面上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保证,让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课堂与学校拥有了开发课程的权力,让校长和教师拥有了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以此为契机,我校适时提出开发《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的设想。

二、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爱自然,尊重生命。

—关爱和善待他人,能积极、平等、公正地与他人合作,尊重不同的观点与意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意识到公民在环境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有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愿望。

——关注环境,积极参与有关环境问题的决策和行动,做有责任感的公民。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并分析周围环境的状况及其变化。

——识别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环境问题,并设计、实施和评价解决方案。

——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主动而有效地搜集与环境有关的信息。

——围绕环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有效沟通。

——批判性地思考区域或全球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并对比各种解决途径。

3.知识与能力。

——知道人对环境的依赖关系,反思个人生活对环境的影响。

——理解环境问题及其对个人、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影响。

——知道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

——分析和理解经济技术、社会生活、政策法律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知道公民参与保护环境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并对比其效果。

三、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1.拓展性原则。拓展性既是环境教育的基本原则,又是环境教育的突出特点。我们分别在语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课程中拓展环境教育。在不超出课程标准的情况下,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从课外书中、校园网络上搜集相关的环境知识资料,并适时组织讨论。这既是对学科知识的深化,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形式,比单纯教师的教育效果更大。

2.实践性原则。为学生提供接触环境,发现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机会,力所能及地参与保护环境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活动,通过情感的体验不断地使知识内化为自觉意识,进而形成环境意识。

3.开放性原则。课程开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实际情况的变化,环境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势必发生变化,应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进行渊整。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馈、修改、补充,才能逐渐丰富和完善。

四、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1.成立开发小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

2.多渠道采集信息,构建校本课程资源库。

3.研讨课程内容体系,开发主题校本教材。

4.开放实施环境课程,增强教育的实用性。

校本教材编写出来,但效果如何?我校就教学内容的选择、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的组织形式、学生参与的量和程度、学生的课内外延伸学习等问题开展了环境教育课程的研究和实践。课堂上我们以本套教材为蓝本,采用开放式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过程巾,参与有关问题的调查、实验、分析、总结等实际研究活动。

学校在传授环保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等环境行为的培养。爱护花草、节约水电、不吸烟、不高声喧哗等已列入学生行为规范。环保理念的渗透,使学生懂得了资源的珍贵,从而节约了资源,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校团委借助多媒体校同网,开辟“绿色生活小窍门”专栏,定期向广大师生介绍环保生活小常识,如日常节水六法、居室节能小窍门、家庭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如何回收废旧电池等,对倡导绿色生活、引导学生带动家庭、社区环保活动的深入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 冯荣光]

作者:本刊编辑部

第3篇:人才开发经验汇报材料

近几年来,*市立足于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两个调整”的要求,大力推进人事工作职能转变,努力改变服务方式,不断拓展服务领域,积极扩大服务对象,切实把服务“三农”摆到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我们从全市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出发,高度重视乡土人才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制定政策规定,加大管理力度等措施,初步建立了一支强大的乡土人才队伍,构建了乡土人才资源、信息、技术共享的网络体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截至到目前,*市乡土人才入库登记人数已达1438人。

一、

我市的主要做法

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现有农村人口90余万,分布了大量的田秀才、土专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以前由于政府引导力量不够,政策落实不到位,组织管理不规范,教育培训力度不大,严重制约了他们作用的发挥。近年来,我市领导高度重视,多方协调各涉农部门,理顺关系,出台优惠政策,为我市乡土人才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协调管理,形成合力。首先是把乡土人才开发管理列于我市“人才兴市”战略体系,成立市乡土人才开发管理领导小组,由市委党群副书记任组长,组织部长、科技副市长任副组长,组织部、人事局、科技局、乡企局、团市委、农业局、畜牧水产局等十几个部门领导为成员,对全市乡土人才工作实施统一领导,通过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加强督促,努力探索乡土人才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大力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表彰先进单位和优秀乡土人才,为乡土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乡镇也根据市委精神,由乡镇党委书记牵头,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其次是构建乡土人才市、乡(镇)、村三级服务机构,加强组织管理。市级服务机构由市人事局负责,主要对拔尖乡土人才进行管理;乡级由科技副乡镇长负责,主要对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优秀乡土人才进行管理;村级由村支书负责,主要是对本村其他符合条件的乡土人才进行管理。三是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市人事局对各乡镇呈报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建档造册,输入微机,建立乡土人才库。截止目前,我市乡土人才库已登记1438人,其中民间医术能手195人,致富能手能手141人,雕刻绘画能手136人,能工巧匠178人,治跌打损伤能手74人,种养能手539人,电器维修能手93人,技术革新能手82人。四是组建专业协会,实行自我管理。以拔尖和优秀乡土人才为核心,把各类乡土人才有效组织起来,成立行业协会,通过定期开展活动,加强乡土人才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乡土人才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使乡土人才由松散型向相对紧密型群体转变。

(二)政策扶持,人才支撑,技术支持,优化环境。首先是政策上给与倾斜。市组织部、人事局、科技局、乡企局、团市委等部门先后颁发了文件,明确要求各部门应转变观念,把乡土人才看作特殊的人才群体,加以培养,并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合理情况下,解决他们的政治待遇,吸收他们入党,一部分优秀的乡土人才转干后已担任了领导职务。其次是提供人才支持。一方面我们为3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配备了科技副乡镇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另一方面是通过公开招考、选拔、上级组织选调等方式,吸引大中专院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充实我市基层人才队伍。20*年来,我市公开招考录用乡镇干部50余名,从机关选派到乡镇任职或挂职的32人,选拔到乡镇的优秀大学生7名,选调生6人。三是提供技术支持。市各涉农部门大多能根据本部门的职能,为乡土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如市农业局经常给马水、哲桥、夏塘、龙塘等粮油、制种基地送优良种子、科普杂志、《*病害预报》,市畜牧水产局经常给养殖大户讲解防瘟防病知识,市烟草办经常请省、市专家为烤烟种植户讲解病理知识。四是提供资金援助。乡土人才力量少、底子薄,启动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发展。为此我市通过集资、捐款等方式向他们提供资金援助,并与多家银行协调,争取贷款优惠政策。仅去年一年,我市各市直单位为乡土人才援助资金、物品价值共256.68万元。

(三)立足实际,加强培训,提高素质,贮备人才。我市对乡土人才的培训主要是做到了“三实”,实际、实效、实用。

一是讲实际。我市对乡土人才的培训能立足于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一方面是注重加大投入,创新培养模式,创建了“党校+农校”的基地培训模式。近年来,我市先后整合资金1000多万元,建立了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知识示范基地6处,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分期分批地到基地观摩、培训50000人次,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仅去年一年,全市掌握2门以上致富技术和拥有“绿色”证书的党员和群众分别达到了5400人和2900人。另一方面又注重盘活现有资源,把乡土人才培训与我市的党员远程教育和市农业局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阳光培训”工程相结合。自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以来,我市先后投资300多万,在全市建立了445个远程教育站,举办了农村党员培训班120余期,培训党员群众8000余人。市农业局也能跟据我市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的培训计划,20*年来,“阳光培训”工程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3万余人次。

二是讲实效。我市的乡土人才培训不走过场,培训内容不空洞,培训方式因人而异,讲求实效。首先是后备人才培养上追求打基础。对于后备人才,我市的培训方针是宽入口、严出口,高标准、严要求,只要是思想上进,完成义务教育的青年都可以报名参加培训,并邀请省、市专家集中授课。对于学习不认真,掌握知识不扎实的学员,不与结业,不发放“绿色”证书,不纳入后备人才管理。其次是重点对象重点培养。把拥有“绿色”证书的种田能手,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私企、民营科技服务业中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各类科技推广示范户、专业户中的一些先进生产者,种、养业能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做出突出贡献的村组干部,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回乡知识青年,具有一定专长和知识面的退伍军人等七种对象纳入重点培养对象。第三致富能手特殊培养。对于那些有一技之长,在地方影响力大的乡土人才,纳入特殊培养对象,邀请省市专家与他们结成“一帮一”帮扶对子,扶助他们发展,对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引导、鼓励他们到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校继续深造。

三是讲实用。培训具有针对性,能从各乡镇、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有什么优势就选拔管理什么人才,有什么需要就培训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讲求实用。如全市28%的畜牧养殖类乡土人才主要集中在畜牧业较发达的哲桥、永济等乡镇,37%的种植类人才主要分布在马水、夏塘、竹市、龙塘等粮油、制种生产基地,而23%的技术革新能手主要分布在市经济开发区、灶市街道办事处、蔡子池街道办事处等乡镇企业发达的乡镇(办事处),36%的能工巧匠则分布在大义、南阳、黄市等楠竹生产基地,42%的雕刻绘画能手分布在黄市、导子等大理石出产乡镇。由于这些乡土人才既产生于当地的优势行业,又都是该行业的技术尖子人才,同时又服务于该行业,因此,这些乡土人才的生命力和活力都比较强。

二、

我市乡土人才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乡土人才的总量偏少,层次不高。*市是个农业大市,有农村入口近90万,从调查统计情况来看,每百名农村人口中乡土人才不足1名。且多数乡土人才所从事的都是附加值低的种养业,在种养户中又以传统的养猪、种稻为主,科技含量低。能带头致富又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能人不多,尤其是像沙明乡竹制产品加工领头人朱清成,能树起一个品牌、带动一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拔尖乡土人才更是缺乏。

乡土人才的教育培养缺乏针对性。近几年来,尽管我市加大了对乡土人才的培育力度,但由于乡土人才从事行业较多、综合素质和年龄差别较大,致使培训专业的设置难以适应乡土人才的需要,大多停留在对种植、养殖等大众化项目的培训和基础性科技知识普及上,培训工作往往事倍功半,效果不够明显。

乡土人才的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基本上处于一种土生土长的状况,示范效应不明显。这其中既有乡土人才本身思想上的认识问题,如只致力于自家的发展、对农业的规模效益认识不足等,也有当地党委政府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水平跟不上、开发力度不够大、教育培训方式不够多有关。

(二)对策与建议。健全培育机制,在提升素质上下功夫。乡土人才土生土长,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知识水平、技术水准、业务素质等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影响着乡土人才的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对乡土人才的培育、不断提高乡土人才整体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在阵地建设上,注重实效性。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建设工程,把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平台建设成为乡土人才教育培训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民办高校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与高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建立起乡土人才教育培训新基地。二是在培训形式上,注重灵活性。有计划地组织乡土人才走出家门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参观学习;邀请专家教授作专题讲座。

健全选拔机制,在规范程序上把好关。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把乡土人才的选拔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努力建立健全一套“好中选优、灵活实用”的选拔机制,促使优秀乡土人才脱颖而出。一是成立专门的选拔机构。建立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经贸、科技、农业、林业、畜牧、农机等单位专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负责对乡土拔尖人才的选拔工作。二是明确选拔的对象和范围。针对乡土人才的实际,重点选拔从事种、养、加大户及其相关产业的技术人员、优秀民营企业家等。三是严格选拔程序。采取个人申报、组织推荐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办法,重点考察在推广科技知识和从事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同时,还要坚持村摸底、乡审核、市审批的三级把关制度,严把选拔入口关。

第4篇:乡镇农业综合开发经验汇报材料

乡镇农业综合开发经验汇报材料 镇: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做现代农业的开拓者

镇位于临沭县城的西南部5公里,东临县经济开发区,西靠市经济开发区,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万人,万亩耕地。沭河、分沂入沭河纵贯全境,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有脱水蔬菜、五金搪瓷、化工化肥、建筑材料等传统主导产业,获得“山东省脱水蔬菜特色产业乡镇”、“平安山东建设基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镇以“建设美丽、富强、文明、和谐新”为主题,确定了“加快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思路,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抓手,以农业综合开发为

平台,积极探索和创建农村土地流转新机制,大力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10月,镇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区位于镇西南部,在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区内,涉及前醋庄、玉河、贺城、凤凰墩四个行政村,总人口12800人,农业劳动力7300人。项目总资金1075万元,其中财政扶持资金860万元,项目区农民自筹资金215万元。新建电灌站3座,修复电灌站4个,新打大口井9眼,开挖疏浚渠道71公里,新建桥涵418个,改良土壤10000亩,整修道路58公里,营造农田林网万亩,栽植树苗58000株。在项目实施中,我镇紧紧围绕“开发是基础,发展是目标”的思路,以开发引项目,加快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为镇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一、高标准规划,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科学规划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也是预期效益得以实现的基础性工作。只有高起点规划项目布局,才能避免项目实施的随意性、盲目性,使农业综合开发在发展现代化农业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确保农业综合开发的整体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我镇在规划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内,确定了水、土、生态环境资源条件相对较好,以前醋庄、玉河、贺城、凤凰墩四个行政村为主体的综合开发项目区。项目区规划建设高产粮田6500亩,油料高产田3000亩,新增蔬菜基地面积3500亩,改善蔬菜基地面积1500亩,新建葡萄基地亩。新增种植业产值1134万元。项目完成后人均收入将增加530元,示范、辐射带动周边15个村居4100余户、发展蔬菜5000余亩,增加农民收入4000万元。根据实际,确定实施了农田水利和科技培训等多项措施,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区域合理布局配套机电井、地下管道、灌溉渠系、田间桥涵等设施,通过规划,项目区内形成

了集中连片,田成方、林成网,旱能浇、涝能排,沟、路、渠、桥配套的高标准农田模式,为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强化基础建设,提供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

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实质上是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过程。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首先取决于农业基础建设的好坏。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我镇立足实际,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按照综合治理的要求,着力提高项目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如在企业自控基地规划建设了优质蔬菜基地亩,在优质林果基地规划建设了优质林果6000亩,使原本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走上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菲尔德公司、伊思德公司两家企业还向1100亩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投资3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

农业生产,极大地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的抗风险能力。我镇还先后在示范区内规划建设了道路40公里,渠道8000米,排水沟60000米,桥梁46座,地下管道1米,小口井300眼,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这些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客商投资农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农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成为土面平整化、道路砂石化、方田林网化、灌溉节水化、种植区域化、管理科学化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农业综合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搭建现代农业发展的载体

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打造优质精品项目,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推动了农业产业化步伐。一是项目区为农业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条件。我镇把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作

为增强市场竞争力、保障食品安全和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专门聘请和组织农业种植专家,成立了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每个基地都派驻了农技指导员,具体负责对各基地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指导,特别是对基地经营操作过程和农药、化肥的使用,都建立了完备的标准化生产记录,实行农产品和食品全程追溯管理制度,净化了农产品生产环境。二是项目区为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提供了保证。项目区内各企业和合作社基地普遍采用了“六统一”的农业生产企业化运作模式,大力开展农产品认证工作。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基地共获得了25种果菜产品的国家绿色食品和国家有机食品转化认证。三是项目区为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创建打下坚实的基础。我镇把“品牌兴农”作为发展精品高效农业的重要手段,着力规范和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农户增强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塑造力度。目前,已成功申请注册了“武状元”、“琼浆果”、“御口甜”、“新蔬泥香”

等15个农产品商标品牌,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使我镇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主动参与项目区内现代农业发展,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四是项目区的建设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镇已流转土地面积15000亩,其中项目区内新增8000亩,获批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5000亩。加快了农业产业化、企业化进程。土地流转之后,农户方可以放心地从事

二、三产业或者外出打工,增加了收入。我镇的一些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企业和合作社后,每年除了有固定的每亩620-700元的地租收入外,还可以到企业打工,一年平均工作6个月,月均收入900元,年打工收入5400元,流转土地的农户年收入可达6000多元,是传统种植收入的8-10倍。对于企业来说,形成了规模经营,提高了科技投入,实现了自主管理,产品达到了客户的要求,

亩产值可达5000-7000元,纯收入2500-4000元。项目区的建设,促进了我镇多种优势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的形成,放大了项目区示范、辐射、带动效应。同时,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着力扶持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利用其在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项目区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壮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链。在项目区建立各种农业合作组织45个,发展各类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30个1亩,形成了体制健全、带动力强的合作组织形式,如“企业+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等,较好地发挥了组织生产、致富农民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培育新型农民,激活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

农民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主体,农民科技文化水平的高低、实用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和推广。为此,只有加大对农民的科技普及和实

用技能培训,才能不断增强农民投身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现代农业发展拥有源源不断的智力和人力支撑。在农业综合开发中,我们特别注重新型农民培训,通过多种途径,采取集中授课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印发资料与观看录像相结合、能人示范与参观学习相结合、专家指导与信息咨询相结合的形式,大力开展测土配方、农作物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设施蔬菜栽培及安全越冬管理等技术培新,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增强市场意识、科技意识,全面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能力和科技应用水平。截至目前,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培训农民万余人次,使农民科技致富本领大幅提高,在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体系进一步健全,促进了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成为引领现代农业

发展的开拓者。

第5篇:市环保局人才培养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近年来,按照市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人才资源开发工程的实施意见〉的实施办法》(乌党办发[2004]32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的要求,为全面提高全市环保系统工作人员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思想硬、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环保队伍,我局结合环境保护工作实

际,从挂职锻炼、继续教育、竞争上岗三方面入手,全力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局人才培养工作上的基本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汇报如下: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主要做法

(一)抓思想,提高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在工作中需要各方面的人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愈见突出,环境保护管理职能不断增加,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工作面越来越广。为适应新时期环保工作的要求,2003年以来,我局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主要领导特别要求全系统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10万元资金作为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同时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措施和政策。通过典型引路、制度保障等措施,使全系统干部职工认识到:人才培养是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有力手段。通过培养人才,加强环保队伍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管理管理水平,为我市的环境保护事业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

(二)抓载体,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一是在学习方法上,抓载体,改变以往传统的学习方法,积极探索有效的学习方式,采取了政治理论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学习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二是在学习形式上,采取上半年自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下半年利用每周五下午学习日进行学习,学习中把较新的环境管理理念和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相结合,从学习中找差距、找不足、找努力方向。三是在学习措施方面,法律法规专题讲座分别由主要实施部门、科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主讲,调研报告专题讲座由直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环节干部主讲。已有12名同志上台讲座,专题学习了5部法律、法规,座谈研讨了9篇调研报告。新颖的理论学习方法,有效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政治业务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使每个人在学习上有压力、有任务、有目标,在全局系统形成了认真学习、深入调查研究的良好风气,使人才培养工作得以深入开展。

(三)抓培训,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到国家环保总局及先进地区环保局挂职锻炼。为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的环境管理经验,更新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工作理念,全面提高环节干部、业务骨干的业务能力、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塑造一支思想解放、有开拓精神、有创新意识的环保队伍。在市委组织部、自治区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以来,已分两批从全市环保系统中选派了25名科级干部、业务骨干到南京市环保系统、2名同志到自治区环保局挂职锻炼。去年选派了两名科研骨干到国家环科院挂职锻炼,选派了60名干部职工赴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并与该学院达成协议,我局作为学院的实习基地每年接收20名实习生,学院每年为我局举办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班。今年还将选派两名监察骨干到国家环境监察局挂职锻炼,以此形成制度。同时要求每位挂职锻炼的同志都必须带着课题去挂职,挂职归来后,结合我市实际,每人编写一篇调研报告,并在回来后每人搞一次专题讲座。通过高标准的要求,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我市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引进了先进的环保工作经验,同时也锻炼了队伍,并使未参加挂职锻炼的同志通过参加专题讲座也从中受到了启发,开阔了工作思路。通过挂职锻炼,不但达到了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目的,而且在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使我局的政务公开、行风建设、环境监察、环境应急监测、信息化建设、内部管理、考核机制等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二是在选派人员进行挂职锻炼的同时,积极鼓励干部职工继续进行大学本科、研究生等高学历的脱产、函授学习,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报销全部或部分学费的优惠政策。目前全市环保系统已有30多名同志正就读于内蒙古大学等高校的环保专业的函授学习,有20多名同志已参加成人自学考试,有3名同志正研读研究生的函授学业。三是在系统内部举办模拟记者招待会,针对我们所掌握的和收集到的目前我市社会各界和公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以质询和答辩的方式,由干部职工质询我局各级领导干部。目的在于让全体干部把这些突出环境问题时刻装在心里,增强干部职工自身素质和应对能力。四是组建了我市环境形势宣讲团,结合部门实际进行主题宣讲。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深入企业、社区、学校宣传环保政策和环境形势,努力提高宣讲团成员的综合能力。与此同

时,我们采取定期轮换宣讲团成员的办法,使参加宣讲团的成员提高了自身素质。好范文版权所有

(四)抓实效,加大人才任用力度

近年来,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的基础上,局党组按照德才兼备原则,以实绩用人,积极选拔任用工作能力强的同志,以此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一是以竞争上岗的方式选人用人。于2003年4月开展了局

机关空缺的4个科级职位(含副主任科员岗位1个)的竞争上岗工作,共提拔任用科级领导干部3人、副主任科员1人。2005年选拔任用了9名科级干部。二是积极任用高学历、业务工作能力强的年轻干部,2003年在报请市委组织部审核同意的情况下,将1名任副科时间较短、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精通业务的同志破格提拔到了正科领导工作岗位,极大的调动了年轻干部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论资排辈的影响。同时将1名获硕士学位的工作人员按市政府人才使用有关规定列入局机关公务员序列,并在2005年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干部。通过以上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即坚持了用人标准,又体现了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了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几点体会

目前,我市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倍加关注,对环保部门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人才对于环保部门来说,有着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应把人才培养作为环保部门提高工作水平,打造一流队伍的一个长效机制来看待。

(一)人才培养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进入新时期,科技进步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环保系统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培养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在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必须由过去传统的重视环保执法基础建设转变为更加重视环保人才和知识、科技、信息更新等发展要素,重视学习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环保队伍内部的活力和竞争力,才能不断推动环保工作迈向新台阶。

(二)人才培养是提高环保队伍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提高环保队伍的综合素质是环保机关建设的一个永恒主题,其目的就是要有效地防治环境污染、查处违法行为,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对环保部门在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措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加强治理污染的技术和设备,而且必须大力改善环保队伍的科技文化结构,造就一支复合型的高精尖环保队伍。

(三)人才培养是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的最终目的。

当前,环保部门的服务环境,服务对象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职能也随之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环保部门的服务要以优质为目标,管理要以法律为依据,协调处理好全方位服务与加强监督执法的关系。因此,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激发队伍内部的活力,发挥人才桥梁纽带作用,以点带面,最终实现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的目的。

虽然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成绩,弥补不足,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的环境保护事业。

第6篇: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经验材料(大全)

文章标题: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经验材料

近年来,**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指示精神,积极实施人才强市、科教兴农战略,按照为农服务、促农发展的要求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思路,扎实搞好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大力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深化

认识,加强领导,不断加大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力度

(一)深入搞好思想发动,不断增强农村人才开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针对有的单位和部门对农村人才开发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够充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够到位的现象,市委、市政府于2000年4月专题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并组织指导各级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人才开发的意义,宣传中央和省、市做好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决心和政策,宣传农村人才开发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通过深入持久的教育,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认识不断提高,自觉把农村人才开发作为人才工作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切实做到心思往农村人才开发上用,重心往农村人才开发上移、力量往农村人才开发上投。

(二)及时明确职责任务,切实加强对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领导。为确保农村人才开发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各级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成立了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事部门负责政策制定和工作协调,农业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并有农办、教育、科技、劳动、科协、乡镇企业等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列入到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农业和农村发展目标规划,纳入全市整体性人才开发,定期分析形势,总结经验,解决问题,表彰先进,确保了农村人才开发工作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各级政府人事、农业部门把农村人才开发工作作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职能工作,带头树立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农村人才服务的思想,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和转变工作方式,指定了专人负责农村人才开发的具体管理服务工作,把人才开发工作全面拓展到了农村中去。

(三)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着力理清农村人才开发的思路和方法。围绕增强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市人事局、农业局、乡镇企业局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先后于2000年和2004年年初,分别集中一个多月的时间,采取座谈讨论、问卷调查、汇报分析等形式,深入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农技部门、私营企业和广大农村,对全市所属各县(市)、区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在摸清全市农业和农村各类人才底数、建设现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专题召开研讨会,对如何做好农村人才开发工作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并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市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意见》、《**市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市农村人才开发基金筹集办法》等文件,确保了全市农村人才开发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强化教育,狠抓培养,切实增强农村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一)切实稳定农业和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着眼建设一支过得硬、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和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各项政策的优惠力度,对开展科技开发、科技承包和技术服务取得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给予重奖;对在乡镇和艰苦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视情况在业绩评价、职称评聘、学习培训、子女入学、住房改善等方面尽可能地给予照顾;对志愿到农业第一线工作的大专以上毕业生不仅可以提前定级,户粮、行政和组织关系还可委托县级主管部门或政府人事部门人才交流机构管理,从而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各级还采取选送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到大专院校深造,为参加成人高等教育的同志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定期组织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和参观见学,广泛开展试验示范活动,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合作等措施,促进了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的更新、素质的提高。截止去年底,全市4855名农业和农村专业科技人员,已分别有1

52、1226名同志取得了高中级职称,占总数的28.4。

(二)大力培养农村急需实用人才。各级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急需的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由农业院校、农广校、农村职业学校、农民科普夜校、农科站(所)等构建的市、县、乡、村四级一体的农业科技培训网络的作用,按照每年市培训100名骨干型优秀实用人才、区县培训50名带动型优秀实用人才、乡镇培训20名新型农村实用人才的要求,本着“需要什么,培养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加强与国内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邀请专家到各地举办学术讲座、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鼓励和支持实用人才采取结对子、师带徒等形式对周围群众进行传帮带,较好地促进了农村乡土人

才素质的提高。目前,全市农村乡土人才中有高级技师14人、中级技师418人、初级技师11963人,有23.3万农民获得了农业实用技术、农机操作、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农函大培训证书。

(三)突出抓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各县(市)、区围绕建设一支精干、廉洁、高效的乡镇公务员队伍,积极改革和完善县乡公务员制度,不断加大从优秀村干部

和优秀青年农民中录用乡镇公务员的力度,认真搞好科技副县长、副乡(镇)长的选拔任用工作;坚持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一批乡镇干部骨干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学习进修,强化理论培养;充分利用对口帮扶、基层锻炼、下派挂职、轮岗交流等时机,狠抓农村基层干部的实践锻炼;广泛开展“做农民满意的公务员”评比表彰活动,不断提高乡(镇)村干部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农村人才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积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各级始终把从源头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提高农村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石紧抓不放,针对广大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的实际,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稳定教师队伍、提高师资水平等途径,突出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落实,切实扫除青壮年文盲,不断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针对大部分学生初、高中毕业后直接参加农业劳动,科技知识少、技能低下的实际,积极推进农村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普遍采取“三加一”、“六加一”的形式,对农村学生进行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打牢回乡务农、进城就业和创业的根基;针对中青年农民作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主要承担者,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的实际,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农业远程教育,充分发挥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切实加大实用技术、致富技术的推广传授力度,较好地促进了广大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三、优化环境,改善服务,努力提高农村人才队伍自我开发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着眼增强农村人才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各级不断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媒体,坚持不懈地宣传农村人才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农村人才学习科学、艰苦创业、勇于实践的先进事迹,宣传中央和省、市领导关心、支持农村人才的感人事迹。同时,本着注重实绩,体现示范性、代表性的原则,大力开展优秀农业人才评选表彰和奖励活动,坚持每年命名、表彰“十大特色种植户”、“十大养殖户”和“十大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科学文化、尊重农村人才的社会氛围,形成了鼓励农村人才干事业、支持农村人才干成事业、帮助农村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

(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十分注重加强对农村人才的政策扶持,不仅支持农业和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开发、科技承包和技术推广等有偿技术服务,还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和经营所得;不仅严格落实在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的农业和农村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到县以下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的优惠政策,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缴纳保险费用,还想方设法地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不仅积极引导、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办产业化龙头企业、兴办科研和经济实体,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还在创业培训、科技立项、审批办证、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特别是对受到县以上单位表彰奖励的优秀农村人才,优先考虑安排科研或科技试验示范项目,优先推荐评审技术职称,优先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优先提供生产贷款,优先承包土地荒山和企业,优先申报科技奖励,较好地激发了农村人才的进取精神和创业热情。

(三)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各级注重选派熟悉农村工作、了解人事人才政策、年轻精干的工作人员从事农村人才市场管理服务工作,并指导乡镇结合实际配备了1-3名专(兼)职农村工作人员,村组指定了1名人才信息联络员,确保了农村人才开发组织有保证,业务有指导,科研有场所;以县(市)、区人才市场为依托,大力培育农村人才市场和中介机构,适时组织农村人才进行异地难题会诊、经验交流和技术服务,逐步疏通了各类人才向农业和农村流动、为“三农”服务的渠道;及时建立以县(市)、区人事和农业部门为中心,以乡镇服务组织为阵地,以村级服务网点为基础的农村人才网络,为农村人才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政策、交流、培训、开发和技术等方面的服务。

四、因地制宜,严格管理,积极推进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一)认真搞好农村人才数据库建设。为全面掌握农村人才情况,加强对农村人才的管理,各级农村人才服务机构高度重视农村人才资源的调查登记和人才信息库建设,围绕“三农”工作发展规划,坚持每年会同有关部门对本地区的农村人才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切实摸清农村各类人才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布局等方面的底数,并根据各个农村人才的专业特长,分类登记造册,建立农村人才信息库和乡(镇)村组人才储备库,实行计算机管理,为科学开发农村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持。

(二)科学组织农村人才职称评定。围绕加快农村人才成长步伐,促进农村人才群体的形成,各级持之以恒地在农村开展了农村人才职称的评定和评审工作。针对农村人才的特殊性,认真研究建立了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做到对农业行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注重工作实绩;对农业和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评价,重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发挥;对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真正实现了不拘一格选人才。

(三)稳妥推进农村人才选拔考核。根据有关政策,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选拔优秀农村人才的实施方案和办法,通过自荐、评议、评审、公示、建档等程序,从获得市农校、农广校、农函大、农业职业中学和农民科普夜校毕业证书和有一技之长的农民,以及长期工作在农业和农村一线并在普及、推广、应用专门知识和技术上有突出成绩的专业技术人员中,逐级选拔出懂技术、具特长、善经营、会管理、有成就的人员组成了农村乡土技术骨干队伍和农村科技带头人队伍,有重点地进行培养和扶持。从而较好地促进了农村人才队伍的滚动发展。

《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经验材料》来源于,欢迎阅读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经验材料。

第7篇:人才强县战略经验材料

着力抓好四个环节推动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第一资源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当今社会,人才竞争是最大的挑战,对于县级党政部门,人才匮乏是最大的危机,人才问题不仅事关党政部门的发展,更严重地说,事关整个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党政工作是政治性很高、业务性很强、素质要求全面的工作,没有一流的人才支撑,发展现代化党政事业将成为空中楼阁。做好新形势下的党政工作,必须坚持党管人才、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为依托,确立科学的人才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的理念,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围绕“人”这个中心,突出抓好选、育、管、用四个关键环节,着力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广纳贤才选好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使干部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富于创造力和战斗力,就必须根据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指标体系,制订实施中长期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广泛吸纳各类优秀人才,注入新鲜血液,保持一种良性循环。

一要严格标准选人。党政工作具有极强的政治性、高度的责任心和鲜活的系统性,从事党政工作的人员必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工笔硬、懂技术、会管理。选调录用党政干部要进一步增强针对性、适用性,建立人才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及时掌握人才需求。要坚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除了必备的学历外,还要考察政治素质、德才表现、工作能力和为人处事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严格选招、选调、选拔党政人才,严把党政人才入口关,精挑细选,宁缺勿滥,真正把对党忠诚、作风优良、素质过硬、发展潜力大的优秀人才选调到党政工作岗位上来,确保可靠、可信、可用。

二要放宽视野选人。除了通过公务员渠道招收新的年轻干部外,还应充分考虑到县域引进人才少、难的特殊性,争取上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支持,采用特殊办法引进急需的新型人才,将更多优秀、年轻的外单位干部和高校毕业生纳入视野,多渠道、多层次的选人,形成一个滚动发展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库,缺编时能及时补充,防止“人才断线”,保证持续发展的人才需求。 三要主动出击选人。当前各行各业对人才的竞争十分激烈,而党政部门吸纳人才方式相对“死板”,如果坐等人才上门,就会非常被动。县乡级党政部门对此要有紧迫的危机感,要有“萧何月下追韩信”那样求贤若渴的劲头,想尽一切办法招揽人才,例如每年各高校毕业生就业高峰期时,县级党政部门应主动联系各高校的就业办,吸纳信息,形成一个系统的人才输送网,用原有优秀干部的发展过程和成功事例说服优秀毕业生,使他们形成“小地方能干大事业”的思想观念, — 1 —

用真诚打动优秀人才,把甘于为党作贡献的人才吸引到适合的工作岗位上来。

二、千方百计育好人

玉不琢,不成器。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再优秀的人才,如果不注重后续教育和实践锻炼,很快就会能力弱化,甚至被淘汰出局。因此,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狠抓党政人才能力建设。

一要抓好新人培训。新进入党政机关的干部,一般在政治上、业务上的基本素质都是合格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也很高。但新进人员毕竟资质尚浅,所以必须对新进干部进行系统的培训,让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对他们进行“传帮带”,着力加强党政工作优良传统和作风培养。为了让新进党政干部素质全方位提高,可采取轮岗培训的方式,让新进年轻干部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及职责,尽快适应整个党政部门的大环境,进入角色,胜任工作;同时,可通过这种方式找到每个岗位最适合的人选,已达到“人尽其用”的效果。

二要抓好全员培训。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各级党政部门要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载体,针对党政工作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体制和机制,对全体人员分层次进行扎扎实实的培训,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启动、实践能力的培育、内在潜质的开发上,打破“就教育抓教育、就培训抓培训”的旧框框,更加注重岗位需求,更加注重学以致用,更加注重运用网络学习、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手段整体推进教育培训。坚持从干部的特点出发,灵活安排学习方式,按需施教,做到“长期与短期”相结合;根据培训内容,做到“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各类教育培训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改进学校培训的教育方式。除此之外,还可积极开展技能竞赛、科技攻关等活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主动,赢得优势。

三要抓好个人自学。学习是心灵的铸造师,是成功的奠基石。每位年轻干部应深刻认识到,学习不仅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时刻都要有“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危机感,要牢固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作一种觉悟、一种修养、一种责任,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新理念,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会,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社会管理、社会科学、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等各方面知识,并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学中干,在干中学,通过实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不断增强学习效果,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要抓好实践锻炼。始终坚持干部下基层、基层出干部的用人导向,提倡和鼓励党政干部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艰苦和困难多的地方去。加强对年轻人才的岗位能力培养,强化基层锻炼,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企业挂职,对优秀中青年人才,要多压担子、多岗位培养锻炼, — 2 —

让党政干部在基层、在经济建设一线、在艰苦环境中、在复杂形势下经受锻炼,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推行机关基层互派干部见习制度,县直机关与乡镇等基层单位通过互派干部见习,提高中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加大干部外派挂职学习力度,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副科以上年轻干部到发达省市和大型企业集团挂职学习。通过建立健全人才参加实践锻炼制度,不断提高党政人才实际工作能力。

三、多管齐下管好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施正确的管理体制对培养优秀干部、提高办公效率至关重要,这是将每个人的力量进行整合的重要手段,可使党政事务处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建立党政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和领导班子共同抓人才队伍的目标责任制,做到谋划发展首先谋划人才,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各项建设计划、工作计划必须同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同时考虑人才措施。

一要用理想信念教育人。理想信念是党政人才“德”的重要体现,要发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经常组织年轻干部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毕竟年轻干部对这些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接触的时间较短,学习的程度较肤浅,所以应加深对这方面的学习。首先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荣辱观,坚定为党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理想信念,其次可学习怎样将这些深层次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二要用规章制度规范人。结合党政工作实际,把握各位干部的共性,制定出教育、监督、激励并重,设计合理、运用高效、针对性强的制度体系,既管好八小时之内,又管住八小时之外,使他们始终处于组织的监督之下。执行规章制度要一以贯之,对违规的干部要严肃处理、不搞特殊、不讲变通、没有例外,让制度深入人心,把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真正成为全体干部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三要用先进典型激励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近年来优秀共产党员特别是身边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示范作用,为年轻干部争创一流、发奋工作树立标杆、指明方向,激励大家忠诚于党的事业,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争创一流。

四、知贤善任用好人

为政之本,在于用人。用好用活人才是发挥干部最大效能的根本。人才的最大价值在于使用,要使各类人才充分释放其潜能,就必须合理使用人才,尽可能使每个人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始终坚持把使用干部的标准同发展的要求相统一,坚决破除论资排辈等陈旧用人观念,通过树立正确的用 — 3 —

人导向,引导全县干部把精力和干劲集中到发展上,真正做到用人所长、用人所强,放手使用人才,最大限度地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和人才辈出的局面。

一要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如今新踏入县乡党政部门的年轻同志多,他们学历高、有理想、有抱负、有干劲,渴望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身价值。各级党政部门应坚持“用人育人”的发展思路,在本职业务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发展空间,注重对年轻党政干部进行培养锻炼,积极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空间。

二要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人的学识、才能有着质的差异性和量的多样性,有的人精于此,有的人精于彼,有其所长,亦有所短。故应通过平时表现对党政干部的长处短处、脾气性格加以分析,把他们安排在最适宜实现自身价值的岗位上,使各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党政干部的特长优势相吻合,做到人事相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调动每位干部的积极性。

三要正确考核评价干部。建立适应党政工作特点的干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坚持走群众路线和实践检验的原则,实行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完善干部评价标准,全面、客观、公平、公正、公开地评价每位干部,能者上、平者让,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克服干部评价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不能只侧重经济的增长,还要看社会稳定、精神文明、人才工作、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建立以工作实绩为主体,由德、能、勤、廉等要素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制度,把群众的意见作为考核党政人才的重要尺度。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党政人才,应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考核评价标准。通过建立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健全平时考核制度、完善年终考核办法等措施,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要合理流动普通干部。应合理流动普通干部,加强单位之间交流或岗位内部轮换,使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学习成长,借此提高普通干部的综合素质。党政部门工作业务繁忙,亦是培养人才的最佳摇篮,可建立正常的干部流动制度,对在固定岗位从事工作的年限做出规定,到一定的年限,组织上应安排其转业换岗,并对优秀者提拔使用。这样无形中会使每位干部的信心倍增,在不同岗位成就新的业绩,从根本上解决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问题。

— 4 —

第8篇: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我院紧紧围绕“人才兴院、科技强院、文明建院、品牌扬院”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人才工作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尊敬的刘主席及各位领导:

大家好!

近年来,我院紧紧围绕“人才兴院、科技强院、文明建院、品牌扬院”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人才工作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XX年以前医院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才储备的重要性,人才引进处于停滞状态,全院正规大学生只有两名,加之人才流失严重,中青年骨干分分跳槽,临床医护人员梯队建设不合理,造成人才断档状况,科室业务开展滞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日益下滑,医院百废待兴。

XX年新一届院领导班子成立以后,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医院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问题,立足本质,提出了“人才兴院、科技强院、文明建院、品牌扬院”的总体发展思路,把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放在医院发展的重要位置。院领导班子开拓创新,独辟蹊径,采取了一些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医院经过几年的发展现有正式职工289人,专业技术人员265人,本科以上学历68人,专科以上学历192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10人,床位设置300张,科室设置25个,下设老市区分院、新城区妇儿专科医院和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骨伤科、心血管内科为重点科室,并有普外科、耳鼻喉科、呼吸内科、口腔科等一批特色专科。医院的医疗设施逐步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经济收入、固定资产翻了三番,社会满意度每年都在96%以上。XX年,率先在酒泉地区通过了二级甲等医院复审。

一、人才工作几点好的做法:

(一)、制定人才培养规划,优化人才队伍

始终把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做为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打造“院有名科、科有名医、医有专长”的形式。党政领导班子始终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市、县关于人才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到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和新时期加强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XX年4月我院隆重召开题为“大力引进培育人才、加快重点专科建设、全面提高医疗水平”的第一届科技工作大会,会议制定了《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XX年-XX年人才三年发展规划》,未来三年将累计引进高学历、高素质、高层次人才60名。

同时,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管理使用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采取医疗骨干“走出去”进修培训,知名专家“请进来”临床指导的办法,重视对大学生的选聘,制定我院人才招聘实施方案,每年参加省上组织的大型“双选会”,广纳人才,选聘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优的大学毕业生来院工作,搭建了人才成长发展平台,有力的促进了人才队伍建设,调动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自XX年以来,共引进大学生42人(流失7名),目前,新引进的大学生在科室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都能独当一面,医疗水平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称赞。

(二)、通过“走出去”学习培训,开阔视野提高技能

我院采取“全员培训、稳定队伍、积极培养、造就骨干、择优引进、整合资源”的办法,每年选派业务骨干赴兰州、西安、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进修学习培训,并积极联系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结成帮扶对象,建成人才培训基地,搭建成才平台,不惜财力每年外派进修人员30余人次,5年累计外派进修人员150余人次,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会、短期培训180余人次,5年来用于人才进修学习的费用就达100余万元,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投入之多在县级医院中都是非常罕见。

通过外派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同时,加大继续教育力度,开展各类人才在职培训,岗位练兵,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适时调整临床科室主任、副主任,将一批年轻的优秀医务人员充实到学科建设的重要岗位,通过搭平台、创条件、教方法、压担子,促使年轻人快速成才。

(三)、通过“请进来”培训指导,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尽量为引进的人才提供方便,使高层次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与北京安贞医院,山东齐鲁医院,兰大附属一医院、兰大附属二医院、西安交大附属医院结成了长期协作关系,先后外请专家80余人次,满足了患者享受知名专家高水平服务的需求,聘请知名老中医、著名普外科老专家来院坐诊,并为其提供优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使他们非常乐意与医院同甘共苦,共同创业。通过带教、讲学、提供技术指导等形式,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技术水平,为医院培养了一批技术过硬、思想超前、服务一流的技术骨干。在吸引人才的诸多因素中,医院的所有人员形成了一个共识,干事创业的环境吸引了如此众多的高层次人才。宽松的环境,为建立人才引进搭建了绿色通道,从制度上保证了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四)、严挑细选,精心栽培,保证人才队伍的不断更新

根据医疗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一名大学本科生要经过十多年的学习锻炼才能进入高层次人才行列。为此,我们既重视选才,更在育才上下功夫,缩短人才成长周期。首先,我们对新引进的大学生进行岗前培训,之后便派往省级医院进修学习,让大学生从一开始参加工作就技能操作,使之起点更高。其次,进修回来后实施毕业生上岗“轮转”制度。先在全院轮转,一年后根据毕业生自身特长确定科室,到科室后再在各专业组内轮转,打好通科基础,最后确定专科。年轻医生反映,通过轮转,可以熟悉全院情况,可以接触多层次的老师,可以积累各方面知识。再次,新参加工作的青年住院医师,每周星期一到星期四晚上必须在病区看书学习,实行严格的考核管理。这一制度,让青年医务工作者从中领悟到做一名合格医生的真谛,养成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扎实的基本功。这些措施,为我院人才队伍的不断充实新生力量奠定了基础。

(五)、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实行人才队伍动态管理

为健全人才考核激励机制,我院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不搞终身制的原则。对学科带头人实行特殊津贴补助的同时,从医疗质量、服务态度、投诉情况等方面定期进行全面严格的业绩考核;对学科带头人从医疗管理、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对成绩突出者,医院给予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者,给予相应的处罚;鼓励学科带头人参加各种专业学术会议,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动态,紧跟学科发展的新潮流。为提高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我院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对科室合理定编,科学设岗,尤其对专业技术岗位进行科学设置。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动态管理。一是对中层干部的聘任,科室主任、护士长经组织考核后由院长聘任,每年年底进行业绩考核,合格者继续聘任,不合格者予以解聘。二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聘任,制定了聘任细则,实行职称、职务评聘 “双规制”,对一些有才能,技术好,有发展前途的骨干实行低职高聘,做到人尽其能,人尽其才。三是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方法,把奖惩制度与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满意度等有机结合,拉开奖金分配档次,在医院内部员工之间建立竞争机制,由经验管理型向科学管理型转变,彻底打破了“铁饭碗”和“大锅饭”的思想。

(六)、搭建创业平台,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在对临床一线工作人员提供优厚待遇的同时,今年医院做了全面规划,由医院出资修建公共租赁住房,为中青年业务骨干,尤其是XX年以来新引进的大学生提供住房,解决大学生的住房问题。为中青年骨干发放特殊津贴,让一流的人才有一流的回报,用事业吸引人才,用政策激励人才,用真情留住人才。良好的环境、优厚的待遇激发了业务骨干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信心。目前,人才梯队培养已初显成效,各科室相继培养了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和后备英才,在“外引内培”双管齐下的带动下,人员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快速反应和独立思考能力明显提升,诊断治疗水平明显提高,在成才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同时,医院每年拿出10万元鼓励科室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几年来,共开展新技术50余项,有10余项科研获市、地级科技进步奖。

同时,为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能,经过积极探索,XX年根据酒泉市有关人事代理相关文件精神,公开选拔优秀聘用制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人事代理,通过个人申请、科室推荐、参加考试、个人述职考核等程序,对符合要求的15名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人事代理,使之与正式职工享有同等的进修学习机会及其它福利待遇,这将有效改善聘用制医务人员工资待遇偏低的现状及稳定聘用制专业技术队伍。

通过一系列的人才队伍建设措施,促使我院人才队伍结构更加合理、更加优化,为我市病痛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也更加优质,尤其是我院根据患者需求和定期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来院开展手术及坐诊,解决了我市病痛患者外出看病难、看名医更难的问题,让患者不出门便享受到专家的医疗服务,几年来我院外请专家来院开展手术500余台,其中高难度手术80余台,部分手术还是我市首次开展。这些便民措施的实施不但满足了患者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通过带教还使我院的医疗技术力量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今后并将在玉门市卫生行业内长期处于领跑地位。

二、存在的问题

(一)、我院地处西部边缘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优秀人才,大学生引不来是我们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二)、医疗卫生行业有别于其他行业,医生培养周期长,需要投入大量经费使其成才,一时无法改善我院人才断档的窘困。

(三)、医疗队伍骨干力量流失的问题比较严重,经过多年的培养,一些有经验,有能力的医生选择调往上级医院,或者自主择业的比较多,医院损失严重。

三、几点建议

(一)、为了更大化的体现医疗卫生行业的公益性,就要切实从根本上转变医护人员及相关人员的观念,希望市委、市政府积极倡导尊重医学、尊重医护人员的观念,提高医护人员社会地位,使医护人员生活的有尊严,有幸福感。

(二)、在人才的引进问题上建议人事部门给予政策上的倾斜,简化手续流程,助推我院人才引进步伐。

(三)、人才培养是一个周期性很长的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希望市委、市政府能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予相应补助,减轻医院负担。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结合本地工作实际,整合资源,健全机制,优化环境,最大限度增强对人才吸引力,引导各方面人才向化州流动,更好服务和推动化州经济社会发展。

一、整合资源,形成人才工作合力

我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在劣势中谋取人才工作发展,就必须立足本地实际,整合资源,集合点滴所长,汇聚集合成势,形成人才工作合力,促进人才工作发展。

一是整合管理资源。人才工作是系统工程,要整合参与各方管理资源,才能有效推进。当前我市虽然建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但对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推进人才工作发展明显不够,存在部门多、解决实际问题少;设想多、出台政策和具体落实少等现象。因此,要在市委统一领导下,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整合管理资源,充分调动人社、公安、教育、卫生、科技、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积极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帮助高层次人才解决好创新创业、入户、安居、医疗、保险、子女入学、文化需求等实际问题,形成协调高效人才运行工作机制。

二是整合产业资源。在人才工作中,注重人才与产业结合。整合特色优势产业,立足于我市化橘红、罗非鱼、蚕茧、甘蔗、矿产、木材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认真加以整合,全面推进资源集聚、产业集群,走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之路,以此吸引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到化州干事创业,促进化州特色优化产业发展。同时,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端产业,并以新兴和高端产业发展为导向,配置相应人才资源,使招才引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同心同向。

三是整合企业资源。人才工作,企业是主体。企业对人才需求敏感性强,专业性把握能力准,供需杠杆关系直接。要加强对我市规模企业如中药厂、耀明、海利等规模企业人才现状和需求分析,整合全市企业人才资源,搭建全市统一人才资源市场,为人才进、退、留、转提供有利平台,形成人才集群效应。要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开辟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绿色通道”,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鼓励企业加大创新人才引进、科技人才的投入,让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的主体,成为人才施展才华、发挥作用的舞台。

二、健全机制,激发人才工作活力

一是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完善引进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对特色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重点产业、重大工程和重点社会事业项目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在编制、住房以及对随迁父母、配偶落户、子女入学实行优惠政策,在科技政策、奖励政策、医疗和社会保障政策等实行倾斜,引导人才向本地流动。健全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扶持机制,在企业注册、立项审批、技术支撑、投资融资等方面要大力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由市级财政给予专项科研启动经费,或优先安排科研经费和创业经费,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施展才能搭建平台。健全完善“一站式”和全程代理服务制度,进一步简化人才引进手续,对人才引进限时办理,高层次人才随到随办,协调解决人才引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实施人才引进回归工程,对回本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或人才给予相应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本地籍高校毕业生或人才回到化州工作和创业。

二是健全柔性引才机制。着眼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健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柔性引才政策,使更多高层次人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用。鼓励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到化州从事兼职、顾问、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高新企业或从事其他专业服务。鼓励我市企事业单位以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等灵活用人方式引进人才,或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专家工作室,聘请专家教授为企业产品开发、科技攻关和项目论证提供有偿服务,或是有的放矢地开展产学研活动。通过健全柔性引才机制,把引才和引智有机结合,注重人才实用性和实效性,既发挥人才作用,又节约人才成本。

三是健全人才培育机制。在大力引才引智的同时,要加大现有人才培育力度,想方设法调动现有人才积极性和创造力,盘活人才存量。要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优势企业的交流合作,采取派出培训学习、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实地考察等形式多样学习培训,加快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和高水平技术骨干带头人。要加强人才实践培训阵地建设,积极实施人才一线培育工程,发挥中药厂、耀明、雨嘉水产、海利不锈钢等规模企业、化州青年企业家协会等组织作为人才培育阵地作用,邀请一些成功企业家或技术人才召开讲座,开展手把手创业和实地培训,让一批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在企业生产一线培育成长。

四是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健全完善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激励机制,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发挥人才应有的作用。要建立健全报酬与实际业绩挂钩激励机制,研究和出台以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激励办法,对突出贡献的专家人才给予重奖,激励人才多出成果多作贡献。建立健全表彰激励机制,对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高层次人才,积极推荐参与国家、省、市优秀专家和本市拔尖人才评选。在评先评优评奖时,在同等情况下向专家人才倾斜,让专家人才得到社会认可和尊重,获得与贡献相匹配的荣誉。

三、优化环境,增强对人才吸引力

一是要优化政策环境。围绕人才吸引、培养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在丰富和完善现有人才政策基础上,抓紧出台《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对高端人才给予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引导、事业激励、利益驱动和有序竞争,使各类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价值得到全面的实现。通过放宽人才工资政策、强化人才奖励政策、优化人才服务政策、完善引智政策等,为各类优秀人才提供优厚的政策待遇,为人才资源开发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二是要优化服务环境。树立人才服务的理念,发挥政府服务主导和引导作用,动员社会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为高层次人才和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最完善的服务。要千方百计帮助人才解决实际问题,靠感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完善人才服务链,抓好产业、管理、服务和生活等工作生活的对接,提供一条龙优质服务。

三是要优化社会环境。完善人才市场主体、优化和规范人才中介服务、健全人才保障机制,使人才能够实现有效、快捷的流动和组合,为所有人才提供鼓励创业、干成事业的良好市场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大力表彰优秀高端人才,宣传优秀人才和科研团队的创新精神和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良好氛围。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我们抓住**被列为全国首批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的契机,紧紧围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培育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整合聚集社会化公益性的服务资源,有效推动了社工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一、聚集社会资源,培育多元化的民间社工组织

积极适应“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趋势,围绕市、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吸纳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大力培育协助政府从事社会事务,开展居家养老,帮助就业创业,提供心理法律咨询等社会服务类民间社工组织;大力培育社会福利型、文化教育型、医疗服务型等公共事业类的民间社工组织,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转变后的各类公共服务;大力培育社会帮教、青少年教育等社会维稳类民间社工组织,协助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目前,我区已培育发展了“心晴工作室”、“统筹城乡青年服务社”、“**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颐乐老年养老中心”、“残障儿童康复中心”等涉及公益类、服务类的民间社工组织25家,招募个人会员1550余名,集体会员180多个,重点开展新市民培训、创业指导、心理疏导、社会帮教、家庭教育、居家养老和残障康复等专业化社工服务。同时,我区在街道社区分类挂牌组建的以领衔志愿者姓名命名的“李永翠青少年教育特色工作室”等35个“志愿者特色工作室”,逐步打造了多元化的社工人才服务品牌,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健全运行机制,打造专业化的社工服务团队

为推动民间社工组织的高效运行,我们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社会运作、社工引领、各方参与”的社会工作模式和“三工联动”(专职社工专业社工义工)的运行服务机制。专职社工由社区公共事务所内的社区社工担任,负责上下衔接、需求调查和资源调度;专业社工由熟悉法学、心理学、社会管理学等专业的研究人员担任,提供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和个案帮扶等专业化服务;专业义工(志愿者)由各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面向社会招募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组成,志愿从事义工服务等活动。同时,加强与在蓉高校的交流合作,在14个街道社区挂牌成立了“社会工作教育实践基地”,形成了高校与地方社工人才在理论和实务方面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我区“统筹城乡青年服务社”通过创新运作模式,推行了跨区域服务的“3+X”模式。“3”即1所高校+1个街道+1个社区,“X”即为项目中参与的数支高校社团的数名志愿者,参与项目的合作方涉及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医药大学等8所高校43个社团,着力为农村新型社区提供长期服务。目前,我区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已与区内外70多家单位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分类组建了法律服务、心理咨询、家庭教育、社会帮教、老年服务等专家资源库12个180多人,招募专兼职义工(志愿者)890多名。

三、推行服务外包,引入市场化的管理评估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我们制定出台了《**区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考核评估办法》,将一些可以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事项,以“购买服务”和“项目管理”等方式委托给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实施。在考核评估标准上,主要对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的社会工作服务量、服务成效和社工组织管理规范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估。每年底由区委组织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采取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式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分值确定评估等次,发放奖励补贴。近三年来,我区已向非营利性社工组织出资购买了创业就业培训、青少年心理调适、家庭教育、居家养

老、司法矫正和残障康复等15个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发放奖励补贴经费17万元。通过项目考核评估、评选“年度优秀社工组织”等方式,促进了民间社工组织的规范化管理,调动了服务居民群众的积极性。

四、组建社工协会,发展自律化的行业管理组织

我们着眼培育发展社工人才队伍自律性行业组织,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区社会工作者协会”,制定了社工协会《行业公约》和《自治章程》,吸纳了来自机关、社区和民间社工组织200多名专兼社工自愿加入协会,进一步搭建了民间社工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平台,加强了民间社工组织之间的业务交流和行业自律,有效提高了专业社工的服务水平。社工协会成立以来,已组织全区460多名社工人才参加全国职业资格考前培训,我区有67人获得助理社工师和社工师职业资格;组织编写了《**区社会工作案例集锦》,精选各类社工案例30多个,为全区社工人才开展专业化服务提供了“实战”参考。同时,为提升社工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还建立了社区社工人才专业职称补贴制度,对取得助理社工师职业资格的给予每人每年1200元补贴,对取得社工师职业资格的给予每人每年2400元补贴。

五、关注社会问题,开展优质化的社会工作服务

我们积极引导社工组织牢固树立“助人自助、服务社会”的价值理念,充分运行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专业的社工方法,结合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深入开展优质化的社工服务。一方面,关注困难群众,服务特殊人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关爱空巢老人为重点,着力开展居家养老、心理慰籍服务,全区1440名贫困空巢老人得到专业、温馨的社会服务;“心晴工作室”先后为问题青少年提供咨询服务830多人次,提供个案辅导121人次,帮扶社区矫正对象、刑释解教人员和闲散青年53人;“**残障儿童康复中心”通过引入专业社工服务残障儿童,先后为120多名残疾儿童分类制定实施了生活自理、人际沟通、社会技能等个性化康复计划。另一方面,紧扣中心工作,服务城乡统筹。“统筹城乡青年服务社”通过引入“微软(中国)和国际计划”NGO组织无偿提供资金50万元,免费培训进城务工青年1500人次,培训内容涉及理财、礼仪、心理知识等多个方面;“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通过积极寻求国际NGO组织的支持,与美国国际计划签订了进城务工青年小额信贷项目,由荷兰银行无偿提供100万元为我区进城务工青年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和创业小额贷款。今年以来,我区非营利民间社工组织已服务居民群众达6500余人次,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社工人才在参与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一篇:精彩课堂与德育教育下一篇:坚持不懈的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