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尔精神

2023-0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南丁格尔精神

“南丁格尔”精神在护理专业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弗罗伦斯·南丁格尔既是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又是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者,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昔日卑微的护士的社会地位与形象都大为提高。“南丁格尔”也成为护士精神的代名词,她有追求事业的真、有照护病人的善,更有“提灯女神”的美。这是她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护理专业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试从护理教育角度解读“南丁格尔”精神及其价值,以传承并发扬这种精神。

【关键词】“南丁格尔”精神专业思想教育护理教育价值取向

基金项目:2014年陕西普通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护理专业在校男学生职业认同度及职业价值观调查与分析》。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开创了近代护理事业,同时,为近代社会公共健康卫生的改革作出了卓越的貢献。南丁格尔作为现代护理的鼻祖,在护理专业大学生专业思想稳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将“南丁格尔”精神纳入护理专业思想教育中以提高育人实效性,还需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南丁格尔”精神的实质,二是当代护理专业大学生专业思想的现状以及“南丁格尔”精神对护理教育价值取向单一性的影响,三是强化“南丁格尔”精神在护理专业思想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

“南丁格尔”精神的实质

首先,是她对事业的真,这种真集中表现在她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她曾说:“护理是一门艺术,也是照顾人生命的艺术,由熟练技术的手、冷静的头脑和温暖的心三部分组成。”[1]同时,强调护理教育有三个特点:科学的严谨、性格的要求、神圣的使命感。[2]她还大力提倡和推进军队医疗改革,部队里建设有咖啡馆、阅览室、体育馆,有助于士兵们的身心健康。此外,她还对济贫院和养老院的护理制度、乡村市郊护理体系进行了创新和改革,这种制度和机制的改革开创了英国护理事业新的时代。由此可见,创新与科学是贯穿于南丁格尔一生的主线。

其次,是她对病人的善,这集中表现在她博爱、奉献的精神之中。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时,她率领38名护士,带着四处筹集的善款和医用物资,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战场前线,她以非凡的组织管理能力克服困难,当时有5个已经被医生宣判死亡的病人,通过她的精心照料,病人竟然神奇康复。[3]在她自己患有克里米亚热疾病还未完全康复的情况下,仍带病坚持工作,作为一名护士,她真正做到了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再次,是她有着“提灯女神”的美,这种美集中体现在她使护理工作在科学照护的基础上传递了护理职业的艺术性。1854年8月,伦敦郊区贫民窟发生霍乱,南丁格尔不顾个人安危,自愿参加紧急救护工作。她把自己的心灵美与外表美完美结合,并把它体现在护理人际沟通的美上,给弥漫着白色恐怖的疾病环境带来了温暖的爱的色彩。

当代护理专业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现状以及“南丁格尔”精神对护理教育价值取向单一性的影响

护理专业思想是护理专业大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护理专业总的看法和观点,以及自己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护理专业大学生具有稳定的专业思想是进入临床、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但社会上现在仍存在着轻视护理的现象,认为护士地位低下,是医疗工作的附属。在学校里,大量调查显示,当前许多护理专业大学生在专业选择的初衷上较为盲目,不清楚专业发展的前景如何,与其他专业医学生相比有心理上的不平衡和自卑感等,甚至相当部分学生表示若条件允许将放弃护理专业的学习、深造以及工作,[4]这种不稳定、不认同的专业思想现状无疑将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在校学习的积极性和未来职业价值的取向等。所以,强化护理专业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势在必行。

我国一直将“南丁格尔”精神视为护理教育的宗旨,但是很长时间以来,教育者侧重宣扬的是南丁格尔的无私奉献精神,却忽略了她在改革与创新方面的贡献,如果只是单一地强调奉献,护理教育就无异于宗教教育,单一性输出。“南丁格尔”精神作为护理教育的价值目标是不能改变的,但其实质应当由单一奉献转化为奉献与创新两方面并举,应当在提升护理学专业和护士价值认知的基础上,强化其奉献与创新的价值行为。

强化“南丁格尔”精神在护理专业思想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

由于目前还有许多护理专业大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加之以“奉献与创新”为主的“南丁格尔”精神对护理教育价值取向的要求,从而使得护理专业的思想教育不仅要强化“南丁格尔”精神的育人功能,还应提高这一理念育人的实效性。为此,我们在实践中作了以下三点探索。

1.以“南丁格尔”精神为引领,营造环境育人之路,有人说环境是育人的隐性课堂。校园环境不但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建设良好校园环境更是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建立的学校不是钢筋水泥的堆砌,不是某些知名大学的“翻版”,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从一个建筑物到一个标牌,都应渗透着高校各个专业的独特文化印记。[5]另外,形成的“大爱无疆、康护有理”的护理学院院训,与学校“厚德博学、精益求精”的校训都极好地彰显了“南丁格尔”精神,还有“天使之爱”的院歌、院徽、院旗,这些都构建出一种会“说话”的环境,这种环境所表达的“奉献、仁爱”的“南丁格尔”精神也一定会起到感染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这种语言“氛围”中产生良好的内心体验,从而为践行“南丁格尔”精神奠定基础。

2.以“南丁格尔”精神为引领,营造文化活动育人之路。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在医学院校组织开展的校园活动还需结合医学特色,创新实践载体,使学生在不同形式、不同空间感知医学精神,特别是医者仁心。作为护理学院,结合“5·12”国际护士节,形成了“‘天使梦·天使心’庆‘5·12’系列活动”,主要由“南丁格尔精神手抄报”“最美护生评选”以及“护士礼仪大赛”等一系列活动组成。从每年3月初到6月底,全方位,多层次,争取每一位护理专业的在校学生都能参加一次,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教育、受启迪。还有护理特色的“宣誓活动”每年都能吸引大量学生,面对“南丁格尔”像,以“南丁格尔誓言”为据,庄严神圣,在这种仪式之下,引导他们在学业上完成个人的专业化过程,达到对学生进行精神塑形的目的,促进学生热爱专业、勤学知识、苦练技能,为将来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以“南丁格尔”精神为引领,营造“互联网+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网络信息化育人之路,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实践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还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更是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必要途径[6]。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形式更加网络多样化,既体现了主动、积极志愿服务广大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又传承着高校传播积极向上文化、弘扬社会主义优良道德的大学精神。为此,我们成立的“南丁格尔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学校周边街道、社区,开展以为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急救知识普及、测血压、测血糖、做心电图及如何正确用药和简单护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借助這个志愿服务活动的平台,使学生锻炼自我,激发医学生的使命感,增强其责任意识。而且它也是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最有效的载体,它不同于传统育人的路径,它可以借助“互联网+志愿服务”开通专项QQ群、微信群,建立微信公众号,设立专门的论坛交流志愿者心得,开通志愿者博客,使得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共享性、超时空性得以最大发挥,是“南丁格尔”精神在护理专业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中的创造性转化。

一种专业如果没有优秀的专业精神引领,它的发展是没有生命力的,更无从谈起专业思想的教育价值。护理专业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到今天,作为一门科学,一种社会需要的职业,是有其价值的。作为未来成为护理事业接班人的在校护理专业大学生更应认同和在实践中升华自身的职业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宏玉:《护理美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2,第5-6页。

[2]于海生:《谁把护士变成了天使》,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第249-259页。

[3]丁小红:《现代护理职业教育视角下的南丁格尔精神解读》,《医学教育》2015,8,第258页。

[4]刘锦丹、王志红:《本科护生专业思想稳定性相关因素调查分析》,《护理研究》2009年第2期,第833页。

[5]李雪甫、胡影怡:《以南丁格尔精神为引领的文化育人实践研究——以江苏护理职业学院为例》,《课程与教学》2015年第10期,第32页。

[6]项泉:《关于互联网+时代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及思考——基于浙江省科技馆志愿者服务实践的分析》,《移动信息》2015年第8期,第9-12页。

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思政部陕西西安

作者:昝倩

第2篇:黑格尔精神哲学视域下的婚姻伦理观及其现代启示

摘要:在精神哲学视域下,黑格尔深刻剖析了婚姻伦理关系。黑格尔认为,婚姻“实质上是伦理关系”,“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婚姻伦理通过庄严神圣的婚礼得以确认并彰显其神圣性,要求严格遵循婚姻双方人格平等的道德要求,以一夫一妻制为绝对原则。因为婚姻的目的是伦理性的,所以离婚不能听凭任性来决定,而只能通过伦理性的权威来决定,并且应使之难以实现。黑格尔对于婚姻伦理的精神哲学分析,对于当今树立正确的婚姻伦理观,解决婚姻伦理中的实践难题,建构和谐的婚姻家庭仍具有积极启示。

关键词:婚姻伦理;黑格尔;精神哲学;伦理实体

一、婚姻“实质上是伦理关系”,

“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

在黑格尔的精神哲学视域下,婚姻的实质不是个别性的男女个体之间自然的两性关系,不是他们之间任性的契约关系,亦非二者之间主观抽象的爱的关系,而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1](177),其实质是一种伦理关系。对伦理、伦理关系的把握,黑格尔坚持“从实体性出发”,即从个别性的个体与他们的实体之间的关系出发,也就是从“单一物和普遍物的统一”的精神出发。黑格尔指出:“在考察伦理时永远只有两种观点可能:或者从实体性出发,或者原子式地进行探讨,即以单个的人为基础而逐渐提高。后一种观点是没有精神的,因为它只能做到集合并列,但是精神不是单一的东西,而是单一物和普遍物的统一。”[1](173)他肯定“从实体性出发”的观点,否定“原子式地进行探讨”的观点,“原子式地进行探讨”的根本缺陷是“没有精神”,他使伦理丧失自身的“单一物和普遍物的统一”的本性与能力,只能建立起“单个的人”的“集合并列”的无精神的、形式的普遍性,而非实体的普遍性。“实体是什么?实体即共体和公共本质。伦理实体即伦理性的共体和公共本质,其基本形态就是家庭与民族。”[2](序5)实体的本质规定是“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是精神,达到实体的精神的本质和现象形态就是伦理。伦理、伦理实体不是个别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个别性的人与他们的实体之间的关系;作为实体中最典型、最合理形态的伦理实体的最初环节——家庭伦理、家庭伦理实体,也不是家庭中个别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个别性的人与整个家庭之间的关系。黑格尔指出:“因为伦理是一种本性上普遍的东西,所以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不是情感关系或爱的关系。在这里,我们似乎必须把伦理设定为个别的家庭成员对其作为实体的家庭整体之间的关系,这样,个别家庭成员的行动和现实才能以家庭为目的和内容。”[3](9)黑格尔认为,伦理是一种本性上普遍的东西,考察伦理时应从实体性出发,否则是没有精神的。家庭是精神的自然、直接实体性的表现,以情感、爱为其规定,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之间的情感关系或爱的关系,而是个别的家庭成员对其作为实体的家庭整体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伦理关系。而婚姻作为家庭建构的起点和基础,是以两性自然结合为直接实存形式的一种实体性关系,“实质上是伦理关系”。黑格尔指出:“婚姻的主观出发点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缔结这种关系的当事人双方的特殊爱慕,或者出于父母的事先考虑和安排等等;”“婚姻的客观出发点则是当事人双方自愿同意组成为一个人,同意为那个统一体而抛弃自己自然的和单个的人格。”“在这一意义上,这种统一乃是作茧自缚,其实这正是他们的解放,因为他们在其中获得了自己实体性的自我意识。”[1](177)无论是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排除了财产、门第、政治目的等其他外在因素对婚姻本

收稿日期:2012?11?14;修回日期:2013?04?03

作者简介:骆毅(1971?),男,江苏盱眙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伦理学.

身的干扰,也无论是先爱后婚还是先婚后爱,婚姻都要以爱为规定、为基础组成一个统一体,“同意为那个统一体而抛弃自己自然的和单个的人格”,并在其中获得自己实体性的自我意识。因此,在考察婚姻伦理时也必须从其实体性出发,认识到婚姻伦理关系不是夫妻双方单纯个体之间性、任意契约和抽象的主观爱的关系,而是婚姻个体与婚姻伦理实体之间的“单一物和普遍物的统一”。婚姻当事人双方意识到婚姻是伦理实体,自己与对方的人格统一是实体性的目的,并在精神层面认同与坚守婚姻伦理实体的普遍本性,不是作为个体而行动,而是以婚姻伦理实体为目的和归宿,扬弃个体“单一物”行为的任性、冲动和偶然性,实现个体“单一物”与婚姻实体“普遍物”相统一的伦理关系。它以伦理性的爱为本质规定,体现了一种伦理性的情感,且离不开法的确认、约束,“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1](177)。

黑格尔考察婚姻伦理时坚持“从实体性出发”,反对“原子式地进行探讨”,反对以男女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自然性爱与民事契约为婚姻的基础,也不赞成将婚姻仅仅理解为一种男女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抽象的、主观爱的关系,而是将婚姻的实质规定为具有精神的伦理关系。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基于“婚姻实质上是伦理关系”的理解,批驳了关于婚姻的三种谬论。

虽然,自然性关系是婚姻的一个必要环节,没有这一环节,婚姻就不完整、不完美。但是,单纯的自然性关系就如同只有地基而不是房子一样,还是极不健全的婚姻,而且是近乎动物式的结合,是没有爱情的动物式的欲求,而不是真正的人的婚姻[4](260)。黑格尔批驳道:“以前,特别是大多数关于自然法的著述,只是从肉体方面,从婚姻的自然属性方面来看待婚姻,因此,它只被看成一种性的关系,而通向婚姻的其他规定的每一条路,一直都被阻塞着。”[1](177)这种仅从人与其它哺乳动物共有的自然属性来考察婚姻,以婚姻只是纯粹的男女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自然肉体关系、性关系的婚姻观,把人降格为动物,把婚姻中人的两性关系降格为动物式的性本能冲动,而没有从人的社会属性来认识性关系与婚姻,是非常浅薄的,必然导致婚姻偶然、任意与不稳定、不牢固。黑格尔认为,尽管婚姻是两性的结合,以两性关系为生理基础,但人在这种两性的自然结合中,各自否定自身而成为一个统一体,并同意为那个统一体而抛弃自己自然的和单个的人格,赋予其内在的爱的规定性,使两性关系超越了动物的自然冲动而升华为具有伦理精神本性的属人的爱情。

民事契约是婚姻作为实体性存在的必要环节,它以法的形式对婚姻关系予以实体性确认,并明示双方一定的独立意志与所有权的放弃,同时承担相应的婚姻责任与义务,使婚姻成为现实。但不能把婚姻仅仅理解为一种无精神的民事契约。黑格尔指出:“至于把婚姻理解为仅仅是民事契约,这种在康德那里也能看到的观念,同样是粗鲁的,因为根据这种观念,双方彼此任意地以个人为订约的对象,婚姻也就降格为按照契约而互相利用的形式。”[1](177)“就其实质基础而言,婚姻不是契约关系,因为婚姻恰恰是这样的东西,即它从契约的观点、从当事人在他们单一性中是独立的人格这一观点出发来扬弃这个观点。由于双方人格的同一化,家庭成为一个人,而其成员则成为偶 性。”[1](179)婚姻作为一种实体性存在,虽需要契约形式的介入,但黑格尔认为,婚姻不能归结为民事契约。因为民事契约是建立在个体当事人“单一物”的任意、经济理性基础之上的,出于双方各自的功利考量,相互利用,有利则随意约定,无利则任意解除;而不是从伦理关系、婚姻家庭义务出发,没有了伦理的内容和爱的精神内核,使婚姻成为“原子式”“没有精神”的“集合并列”,无法建构起伦理性、实体性的婚姻。因而,婚姻的实质不在于外部契约,而在于内在的精神、爱情。

婚姻的基础是爱,爱的本质就是你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或自己的理想,渴望与其合为一体。黑格尔认为,所谓“爱”,“一般来说,就是意识到我和别一个人的统一,使我不专为自己而孤立起来;相反地,我只有抛弃我独立的存在,并且知道自己是同别一个人以及别一个人同自己之间的统一,才获得我的自我意识”。“爱是精神对自身统一的感觉”。[1](175)“爱”的本质规定就是自我与别一个人的统一,就是“不独立”,就是对各自“单一性”的“独立人格”加以扬弃,就是在自我与别一个人的统一中获得和确证自己。爱扬弃个别性,造就统一性、实体性。但“爱”所建立的统一性,是通过感觉,通过情绪完成的,是自然的。尽管爱是缔造伦理和伦理实体的基础,却是有局限性的,必须对其进行扬弃超越。[5](344?346)黑格尔将缔结婚姻关系的当事人双方的特殊爱慕看得尤为重要,反对将财产、门第、政治目的等外在因素纳入婚姻选择视阈,反对使婚姻成为图谋其他目的的手段。但黑格尔对主观爱的肯定并不是绝对的,反对将婚姻仅仅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注重爱的合理性限度。他批驳道:“认为婚姻仅仅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爱既是感觉,所以在一切方面都容许偶然性,而这正是伦理性的东西所不应采取的形态。”[1](177)因此,“婚姻当事人的爱情关系,是婚姻关系的内核。但是,又不能仅仅把爱作为婚姻关系的全部内涵,至少在人们的文化教养与伦理水准还不足以单独维持这种两性关系的时候。爱本身是一种感觉,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与任意性。”[6](106)这种任意的、偶然性的、纯主观的爱若不能以统一为目的,与婚姻家庭义务相结合;若没有其伦理性的规定,没有得到理性的法的确认和约束,具有法的意义,就不具有客观性,就不能扬弃个别性,无法建构起伦理性、实体性、精神性、普遍性的婚姻。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下,作为直接的、实体性伦理关系的婚姻不仅仅单纯指两性的自然属性方面的关系,不仅仅单纯指任性的、赤裸裸的民事契约关系,也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主观爱,而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这样就可以消除爱中一切倏忽即逝的、反复无常的和赤裸裸主观的因素”。[1](177)这是总结了历史上婚姻观的片面性所做出的比较全面的规定。

二、婚姻伦理的确认及神圣性的彰显

婚姻伦理要通过庄严神圣的婚礼仪式进行确认并彰显其神圣性,婚礼仪式是婚姻伦理精神的定在,是男女双方完成婚姻的重要一环,只有经过这一庄严神圣的时刻,明确意识并公开承诺摆脱爱的任性、偶然性、个别性,获得亲朋好友及相关团体的普遍认可,把夫妇的结合确认为伦理性的东西,方才构成正式结婚和婚姻实体性的现实。黑格尔说:“只有举行了这种仪式之后,夫妇的结合在伦理上才告成立,因为在举行仪式时所使用的符号,即语言,是精神的东西中最富于精神的定在,从而使实体性的东西得以完 成。”[1](180) “缔结婚姻本身即婚礼把这种结合的本质明示和确认为一种伦理性的东西,凌驾于感觉和特殊倾向等偶然的东西之上。”[1](181)通过婚礼,男女双方“共同建立一个新的伦理实体,两个独立的个体合二为一,不独立不孤立,成为‘整个的个体’。借助婚礼,婚姻双方获得社会伦理秩序的接纳和认可,获得亲朋好友的祝福和认同”。“借助婚礼,婚姻双方完成社会伦理角色和伦理关系的转换,赋予双方新的婚姻伦理责任;借助婚礼,强化婚姻伦理法则,彰显婚姻伦理秩序,在婚姻双方内心深处烙下深刻的伦理印记,增强婚姻伦理的实体感、敬重感和敬畏感,接受婚姻伦理的制约,个体行为升华为伦理行为,个人成为家庭成员,构建和谐的婚姻伦理实体”。[7]因此,尽管婚礼仪式本身只是一种社会文化符号,但它赋予婚姻以神圣性和庄重感,承载着重要内容。且“往往有着深刻的伦理价值:它们既是获得世俗合法化的方式,更是以一种严肃、庄重、隆重的方式表明一种伦理关系及其相应责任的确立,表明当事人对此的庄重承诺”。[8](411)

三、婚姻伦理以一夫一妻制为

绝对原则

婚姻以爱为基础,爱的本质规定就是自我与别一个人的统一,就是“不独立”,就是对各自“单一性”的“独立人格”加以扬弃,就是在自我与别一个人的统一中获得和确证自己。在此统一体中,“人格具有排他性,你把对方当作自己,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你只能是在一个人身上,而不能同时在好几个人身上看到自己,这是具有排他性的。”[9](217)因而婚姻不可能出于双方爱慕之外的其他某种考虑而委身于其他异性,应严格遵循婚姻双方相互爱慕、人格平等的道德要求,全身心地、排他性地相互委身。“抛弃自己自然的和单个的人格”而投入到那个“我不是我”的婚姻统一体中,享有各自的权利,履行各自的义务,绝对排斥其他异性的参与,使婚姻具有排他性、单一性和神圣性。并且,通过庄严神圣的婚礼仪式以彰显婚姻伦理的排他性、单一性和神圣性。黑格尔指出,“大家都理会到必须等待, 以俟时机的到来, 并且每个人只能把他的爱情用在一个特定人身上。”[1](178) “婚姻本质上是一夫一妻制,因为置身在这个关系中并委身于这个关系的,乃是人格,是直接的排他的单一性。因此,只有从这种人格全心全意的相互委身中,才能产生婚姻关系的真理性和真挚性。”[1](183)而蓄妾与婚姻不同,它主要是满足男人单方面的性需求,违背了婚姻双方性生活的平等原则,也违背了双方人格平等的道德要求,不能产生婚姻关系的“真理性和真挚性”。黑格尔强调:“婚姻和蓄妾不同。蓄妾主要是满足自然冲动,而这在婚姻却是次要的。因此,在婚姻中提到性的事件,不会脸红害臊,而在非婚姻关系中就会引起羞怯。”[1](179)因此,“婚姻的真谛不在自然冲动的满足,而在婚姻伦理精神的认同与回归。一夫一妻制婚姻是婚姻伦理精神的理想范型,为婚姻伦理精神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7](55?59)

四、婚姻不应该离异并且应使离异

难以实现

婚姻以一夫一妻制为绝对原则,以爱为规定,从实质上说,它是排他的、单一性的、神圣的和不可离异的。但由于婚姻以爱为基础,而爱是感觉和感情的东西,具有偶然性,婚姻便包含着离异的可能性。但经过神圣的婚礼仪式确认和彰显的神圣的婚姻以义务、责任和理性为精神纽带,承载着重要的伦理内容,有着深刻的伦理价值。因而它不应该离异并且应使之难以实现,也就是说,不能因婚姻具有离异的可能而放任离异,而听凭任性,婚姻的离异只能通过伦理性的权威来决定,立法者应审慎地对待离婚问题。黑格尔指出:“婚姻本身应视为不能离异的,因为婚姻的目的是伦理性的,它是那样的崇高,以致其他一切都对它显得无能为力,而且受它支配。”[1](179?180) “因为婚姻所依存的只是主观的、偶然性的感觉,所以它是可以离异的。……又因为婚姻是伦理性的东西,所以离婚不能听凭任性来决定,而只能通过伦理性的权威来决定,不论是教堂或法院都好。”[1](190)

五、黑格尔婚姻伦理观的当代启示

尽管黑格尔的婚姻伦理观中存在一些消极落后因素,诸如对妇女地位一定程度的贬低,对父母安排子女婚姻大事合理性的绝对肯定,以及把婚姻看作是完全排斥经济基础的纯精神的、伦理的体现,这是其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在婚姻伦理观上的必然体现,是对剥削阶级社会婚姻关系的一种粉饰。这些婚姻伦理观中的消极落后因素具有一定的时代、阶级局限性,但黑格尔婚姻伦理观中的合理内核对树立正确的婚姻伦理观,解决当前婚姻领域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建构和谐的婚姻家庭仍有着积极的启示。

其一,对解决当前爱与婚姻相分离问题有积极启示。当前,尚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和非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可避免地侵入了婚恋关系这块神圣的领地,引起人们婚恋行为和婚恋观念的变化。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无论是有爱无婚姻还是无爱有婚姻都不违背婚姻道德。他们认为爱并非一定要指向婚姻,以婚姻为归宿;爱也不再是婚姻天经地义的基础,爱与婚姻可以分离。许多人以物欲享受、世俗功利作为他们缔结婚姻的首要考虑,物质代替了精神,功利代替了伦理。他们以所谓的“白、富、美”或“高、富、帅”的择偶标准为时尚,这种实用、功利、浅薄的婚姻观念和行为把婚姻的大厦建立在松软的沙滩上,不仅有悖于婚姻道德,也是极不牢靠的,极其危险的,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一些人奉行“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的人生信条,相爱不以婚姻为目的和归宿,这本无可厚非,但其中也有人借此搞“婚外情”,理应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是法律的追究。黑格尔将缔结婚姻关系的当事人双方的特殊爱慕看得尤为重要,反对将财产、门第、政治目的等外在因素纳入婚姻选择视阈,反对使婚姻成为图谋其他目的的手段;并将爱统一于、服从于婚姻家庭整体、实体,以婚姻家庭整体、实体为目的,实现爱与婚姻的统一。这对我们当今思考爱与婚姻的关系,解决爱与婚姻相分离问题有积极启示。

其二,对解决当前性与爱相分离问题有积极启示。当今,一些人为了寻求感官刺激,满足本能的性欲望;或为了从中获取不义之财,鼓吹性自由、性解放,造成性与爱相分离。他们不以两情相悦、两性相爱为条件,仅为了满足一己之性欲、物欲,卖淫嫖娼,搞所谓的“一夜情”;或者在恋爱的初级阶段提前品尝性滋味,这都造成了人的性关系动物化。尽管性是婚姻的自然、生理基础,但有人将其绝对化,把婚姻仅仅看成是自然的性关系,性与爱相分离。黑格尔反对这种仅从人与其它哺乳动物共有的自然属性来考察婚姻,以婚姻只是纯粹的自然肉体关系、性关系的婚姻观,把人降格为动物,把婚姻中人的两性关系降格为动物式的性本能冲动,而没有从人的社会属性来认识性关系与婚姻,是非常浅薄的,必然导致婚姻偶然、任意与不稳定。黑格尔认为,尽管婚姻是两性的结合,以两性关系为生理基础,但人在这种两性的自然结合中,各自否定自身而成为一个统一体,并同意为那个统一体而抛弃自己自然的和单个的人格,赋予其内在的爱的规定性,使两性关系超越了动物的自然冲动而升华为具有伦理精神本性的属人的爱情。这一性与爱相统一的观点对于纠正性、爱分离的观念,消除性、爱分离的现象、问题具有积极启示。

其三,对解决当前婚姻神圣性的丧失有积极启示。婚姻是神圣的,其神圣性体现在缔结婚姻的审慎性和婚礼仪式的庄重性;体现在维持婚姻的责任性和对于离婚的谨慎性。然而,当今许多人视“闪婚”“网婚”“试婚”为时尚,实质上是视婚姻为儿戏。从表面看,也许“试婚”正是对缔结婚姻持审慎态度的表现,试验效果不好可以不结婚。但“试婚”含有游戏的成份,不受法的约束和保护,“试婚”期间,双方容易因权责不明而产生纠纷,给一方或双方造成伤害。婚姻是神圣的,一旦缔结就应该精心呵护,容不得背叛和第三者插足,具有专一性和排他性。朝秦暮楚、朝三暮四、喜新厌旧、见异思迁是对爱情婚姻的亵渎。然而一些人以性格不合、爱的感觉消失、缺少激情和浪漫为由,随意转移爱的对象,搞“婚外情”,还大言不惭地吹嘘“家里红旗不倒,外面红旗飘飘”,对婚姻采取轻率放荡和不负责任的态度。还有人随着身份地位的变化、名利欲望的膨胀,借口婚姻自由和追求高质量婚姻的权利,置对方、子女感受、家庭责任、婚姻道德于不顾,轻率离婚,造成婚姻家庭破裂。黑格尔强调婚姻的神圣性,认为婚姻伦理的神圣要通过庄严神圣的婚礼仪式进行确认和彰显,只有经过婚礼这一庄严神圣的时刻,明确意识并公开承诺摆脱爱的任性、偶然性、个别性,获得亲朋好友及相关团体的普遍认可,把夫妇的结合确认为伦理性的东西,方才构成正式结婚和婚姻实体性的现实。由于通过婚礼仪式得以确认、彰显的婚姻是神圣的,因而需要双方尽心尽责,精心养护。并且认为,不能因婚姻具有离异的可能而放任离异。这一强调婚姻神圣性的观念对于维护婚姻的神圣性和稳定性,对于建构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启示。

其四,对解决当前婚姻关系伦理性的丧失有积极启示。“现代婚姻关系之所以不稳定,离婚率呈上升趋势,一个道德哲学上的重要原因在于:现代人往往只是将婚姻关系看成男女两个个体性存在之间的原子式关系,或者是两个单子之间的‘情感或爱的关系’,而不是看成婚姻中的个体性存在与婚姻所构成的家庭实体之间的关系。于是,离婚便成为两个单子之间的私事,其中任何一个单子都可以对婚姻行使否决权,甚至在此过程中可以不考虑婚姻关系中的第三相关者如子女的利益和命运,从而使婚姻关系逐渐丧失其伦理性。婚姻伦理观念中实体性意识的丧失,是现代家庭关系日趋脆弱的道德哲学根源。”[10]黑格尔关于婚姻家庭是一个伦理性的实体,婚姻关系是伦理关系的观点对于婚姻家庭责任心、义务心的强化,人们找回失落的伦理精神家园,建构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积极启示。

参考文献: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1.

汪怀君. 人伦传统与交往伦理[M].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7.

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下[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宋希仁. 家庭伦理新论[C]//王小锡, 彭志斌. 伦理与社会.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

樊浩. 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精神哲学基础[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龚群. 社会伦理十讲[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林心雨. 黑格尔精神哲学视域下的婚姻伦理思想探析[J]. 伦理学研究, 2012(4): 55?59.

高兆明.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导读[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邓晓芒. 邓晓芒讲黑格尔[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樊浩. “伦”的传统及其“终结”与“后伦理时代”[J]. 哲学研究, 2007(6): 23?29.

[编辑: 颜关明]

作者:骆毅

第3篇:结缘黑格尔

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与他的阅读经历有着重要的关系,因为一本书,他可能一生都坚定地朝着这本书的方向走。黑格尔的《小逻辑》正是这样一本启人心智、引领人生的书。在接触《小逻辑》之前,黑格尔对于我而言,只是一个与哲学有关联的人名。阅读黑格尔十多年之后,虽仍然站在他的精神大殿的门口,但是,我却从门口眺望到了殿堂的深邃、宏伟和富丽堂皇,他改变了我的精神生活。

我读哲学,最初没有兴趣,为了语文教学,觉得自己应该学习一点西方的哲学知识,而最初接触的也不是黑格尔。2001年,在38岁上,我买来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闲暇时,随手翻看几页。通过这本书,我才知道康德原来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我便买了他的“三大批判”,煞有介事地阅读,读起来懵懵懂懂,云山雾罩,没有读懂,也没有读完。

2006年,在新华书店看到了《邓晓芒讲黑格尔》,我站在书架前翻阅半天,最后买下了这本书。邓晓芒教授说,读别的书,读不懂就不懂,没有收获,读《小逻辑》,读不懂也有收获,它训练了你的思维。我迅即买了一本《小逻辑》,以我的专业和思维水平,仍然不具备理解《小逻辑》的能力。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小逻辑》语言雅致、洗练,处处闪耀着思想的火花,是一本优秀的语言教材,值得一读。

我逐渐对《小逻辑》产生了兴趣,每天用两个小时的时间阅读这部哲学专著,我要读懂它!超星是一个很好的网络图书馆,在上面查阅到不少解读《小逻辑》的书,有的书应该读纸质的,比如斯退士的《黑格尔哲学》、张世英的《〈小逻辑〉绎注》、黑格尔的《逻辑学》等。到目前为止,我的小小书橱里摆放了17本跟黑格尔有关的书。黑龙江大学的教授卿文光句读《小逻辑》,网上有他讲课的音频,我下载后,饶有兴味地听完了他的课。我的第一本《小逻辑》很快散掉了,上面记了不少的思考,我就把这本破散的书收藏起来,可惜搬家时弄丢了。我买了第二本《小逻辑》,暑假带回老家,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看到了,要借去读,我顺便送给他。回台州后,我又买来一本,不久也散掉了,找到新华书店,书店赔了我一本。

2010年,从网上搜索到邓晓芒教授句读《精神现象学》的讲课视频,我每天早上四点半左右起床,听到六点十分,然后,洗了冷水澡,带着几分踌躇去学校。过去以为,感觉到的事物是具体的、真实的,现在看来,感觉中的事物是变动不居的,没有规定的,反而是抽象的;概念是规定了的,有了内容,概念才是具体的。理解了主奴意识,我思考如何对待学生,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的问题。认识到这部著作的价值,知道哲学就是让思维的内容与思维的对象相符合的思想方法。我用两年多的时间,坚持看完了邓晓芒句读《精神现象学》的视频,在书上写下了密密麻麻的听课笔记。

读黑格尔的过程中,我似乎是不自觉地联想到现在所称谓的“语文”课程。黑格尔在《小逻辑》中说:“人人承认要想制成一双鞋子,必须有鞋匠的技术,虽说每人都有他自己的脚做模型,而且也都有学习制鞋的天赋能力,然而他未经学习,就不敢妄事制作。唯有对于哲学,大家都觉得似乎没有研究、学习和费力从事的必要。”这不是在讲语文吗?其他学科需要专门的知识,教语文似乎就可以不用接受专门的训练,非中文专业的人,包括体育教师都可以转行教语文,谁都可以对“语文”教育指手画脚,备受社会质疑和诟病的科目就是语文。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说,“真理就是它自己的完成过程,就是这样一个圆圈,预悬它的终点为目的并以它的终点为起点,而且只当它实现了并达到了它的终点它才是现实的。”我由此想,培养学生理解和表达的语言能力,这是课程的目标,需要通过教学,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理解和表达的语言能力达到了课程规定的水平,我们的教学目标不再仅仅是目标,而变成了现实。

黑格尔不断地启发我对“语文”学科进行思考。对于“言语”与“语言”,用黑格尔的“有限”与“无限”两个范畴及其关系的思想来解释,与韩雪萍、李海林等人的理解恰好相反:每一个人的言语必须遵守语言规则,言语的无限是量的无限,本质上还是要受到语言的限制,因而是假无限;语言在个人的言语之外独立存在,它不依赖于数学、物理等学科而存在,自己规定自己,因而是真无限。我写了读书笔记《对言语与语言的哲学思考》,开始自觉地运用黑格尔的思想思考“语文”课程的问题。2009年,我从哲学的角度在概念的层次上分析“语文”,写出了《作为学科名称的语文的软肋》一文,发表在《语文学习》杂志上,这是读黑格尔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2010年,关于“教学内容的确定性”的问题,语文界讨论十分热烈,我认识到专家们讲的“确定性”仍然处于变动中,不是最终的确定性,深入研读哲学,对“确定性”进行辨析,看到“确定性”具有规定性、统一性、纯粹性、普遍性等特点,我写了《浅论“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之“确定性”——兼与王荣生先生商榷》一文,发表在《语文教学研究》杂志上。到目前为止,我有四篇文章获得省、市论文评比一等奖,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文章接近三十篇。

一边读黑格尔,一边读思考“语文”课程的问题,我逐步走上了中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之路。语文界有两个长期争论的根本性问题:一是语文是什么,一是语文的性质。这两个问题都属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问题,西方古典哲学研究的正是本体论和认识论,黑格尔是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把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而且,他的从概念到概念的思辨方式已经具有了语言分析的倾向。他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哲学大师,用《小逻辑》和《精神现象学》的思想来解释语文的两大问题,应该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叶圣陶在1950年更改课程名称时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称为“语文”,“语”也在里头,“文”也在里头。在争论“语文”是什么的问题时,绝大多数解释者都用了拆解法。从哲学的角度看,直接并列的命名方式和拆解的解释方式都违背了认识论原理。学科名称不同于专名,它是通名,通名表达概念,概念是对一类事物的统一的认识,不可以像机器那样的组合、拆解。“合”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需要对语和文进行分析,它们有哪些差异性,它们内在的同一意义是什么,思维要扬弃语和文的差异性,以内在的同一意义为内容建立概念,这个概念内在地把语和文统一起来,具有内在意义的“合”才是真正的“合”,才是“语”和“文”的概念。直接把“语”和“文”并列为“语文”,没有扬弃“语”和“文”的差异性,更没有把握到“语”和“文”的同一性,直接并列的“语文”,只是外表形式的“合”,是假合。对于概念的解释,不能停留在语言学的表层,用机械拆分的方法来解释概念的意义。概念是对一类事物的同一意义的认识,它是整体,理解概念的方法是整体把握。讨论“语文”的性质,不少研究者常常撇开对象,孤立地讨论,在“语文”之外寻找“语文”的性质,把个人的观念强行贴在语文的上面,这种认识方式也是虚妄的。“实体与偶性的关系”的原理认为,实体是主体,是属性的根据,属性依赖于实体而存在,不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性质都绝对不能与物体分离。“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现实存在中哪一种事物只有两種特性呢?在生命世界里,每一种事物都是有机的统一体,而不是两种性质的机械地拼凑。在更高的层次上,精神世界中的“语文”更不会只有两种性质。解释“语文”的人们,不对命名方式和解释方式进行审察,找到正确的思想工具来认识“语文”,而是不断地提出新的解释,提出新的名称,众多解释和名称纷然杂陈,结果,“语文”成了跨世纪的斯芬克斯之谜!

长期阅读黑格尔,一边读,一边用他的思想思考问题,并把思考记录下来,这种阅读方式对我的思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探讨学科问题时,我抓住客观问题,通过分析概念,进行逻辑推理,让自己的观点建立在逻辑上,所写文字有比较浓的理性色彩。在《“语文味”理论合乎学术规范吗?》一文中,我从学科对象、学术概念、理论论证等三个方面引用专门理论,对“语文味”理论进行分析,推导出结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实体性的,味是实体的特性,只是实体的一个侧面,“语文味”理论把“味”当作研究对象,丢失了科学研究的基石。学术概念是理性认识的结果,形成理论,则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践的检验,“语文味”则是一个突发奇想的标签,距离理论还相当遥远。理论论证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概念之间具有严密的逻辑联系,“语文味”理论选择好听的词语堆放到自己的箩筐里,那些词语之间缺乏必要的逻辑关系,声称理论却缺乏理论的生命。因此说,“语文味”理论是用非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学科,是科学研究中的伪科学。我用理性分析的方法争论问题,因为紧扣概念,通过分析、推理来反驳对方的观点,就不会从客观问题转移到对方身上,不会对人进行评判,避免了表达的情绪化。

思维方法发生的转变影响了我与同行的交流。在一次饭局中,名师肖培东调侃说:老邓现在不会讲人话了。我在接触黑格尔之前,多用表象思维,偏爱经验;是黑格尔指引我不能囿于经验,应常常思考经验、现象所包含的普遍思想,因为经验是它所包含的思想造就的,不同的思想,课型也不同,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是造就经验的思想。有同行认为,思想是玄虚的,不接地气,因而反对我的分析、论证。我引用黑格尔的观点,有人就说:黑格尔之后还有很多哲学家呢!有的人索性完全否定黑格尔,尽管他坦言自己没有读过黑格尔。有网友希望我建一个QQ群,共讀《小逻辑》,结果是,入群的网友多,坚持读下去的少之又少。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结缘黑格尔,我有时感到深深的孤独!

然而,我不孤独!坚持读黑格尔,坚持用哲学来思考“语文”的问题,我得到了两位先生的鼓励、支持。浙江师范大学的王尚文教授,他希望我学习哲学,以提升思想的高度。我的每篇文章都浸透了王先生的心血,他逐字逐句帮我修改,一篇文章往往修改多遍,然后才投给杂志社。有时,晚上十点多钟了,他还给我打电话,提出修改意见。我总是感觉到,王先生慈爱的、殷切期待的目光在看着我,叫我不敢懈怠。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王建华教授是我的校长,他教我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充分肯定我的研究成果,有人说我的研究对教学没有价值,王校长说:他的研究是更高层次的研究,价值很大。他时常督促我,知道我的研究进展缓慢后,就给我负责的教科室配备两位教师,辅助我的工作。如果没有两位王教授的扶持、点化,在阅读黑格尔、思考“语文”的道路上,我应该早止住了脚步。

我不会辜负两位先生的嘱咐和期待,将在生命的后半段坚持研究“语文”,继续一边读一边写,不是穿着便服,而是穿着法座的道袍,向着黑格尔——向着“语文”的真理——阔步走去。

(责任编辑:李益)

作者:邓维策

第4篇:弘扬南丁格尔精神

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发展优质护理服务

当鲜花盛开的五月悄悄降临,当万紫千红的季节换上新装时,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护士节。5月12日是一个值得人们永远铭记的日子,因为它见证了一个天使的降临,她就是近代护理创始人、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被誉为“提灯女神”的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出身于英国望族,毕业于剑桥大学,但最终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选择了当护士,并一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信条。她不仅在战争中奋不顾身地救死扶伤,还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创办了助产士培训班,组织了国际基金会,最终因过度操劳而失明。记得南丁格尔有这样一段名言: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病人战胜疾病的勇气。她提倡用“四心”去对待每一位病人: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护士是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神,护士的岗位是用爱心与责任穿起的生命线,从宣读护士誓言那一刻开始,南丁格尔的“生命之灯”就为护士开辟了闪光的“天使”之路,尊重生命、保障健康是护士永远信守的铿锵诺言!

南丁格尔将人类的至真、至善、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她是我们一生追逐的榜样。在二十一世纪里,共建和谐社会理念、人性化服务的倡导早已深入人心。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应该如何与时俱进,如何把自己的工作融入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南丁格尔曾说:“护理是一门艺术!从事这门艺术需要有极大的心理准备。”这是对护理工作的崇高赞誉,也是对护理工作的最高要求。在今天,护理工作应该提供优质护理,饱含人文精神,倡导社会文明,充满人性化关怀,从而推动护理事业向前蓬勃发展。

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并非夸夸其谈,或是纸上谈兵,其实它一直都体现在我们日常工作的一言一行中。“一言”就是把握语言技巧,善于和病人沟通。病人入院时对医院环境陌生,加之病痛的折磨,内心忐忑不安,往往难以配合护理工作。这时以热情而诚恳的语言接待病人,病人就会产生安全感、亲切感和信任感,无形之中增加了对护士的信任、对医院服务的信任,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早日康复的希望。“一行”体现在于护理操作的准确到位,是人性化的护理。对病人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埋怨;多一些笑容,少一些冷漠。我们要严格遵照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务于病人的方针,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护理服务。

作为一名护士,当听到别人称赞我为白衣天使时,我为自己的职业感到骄傲。“天使”是传说中神仙的使者,是幸福和温暖的象征,是人们对护士形象美和内在美的深情赞誉。春秋轮回,岁月如梭,回首自己几年来在护理岗位上度过的日日夜夜,所做的点点滴滴,我感慨万千,这些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护理工作在苦和累中描绘高尚、铸造辉煌。给病人打针、发药、铺床、输液„„每天都干着同样单调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常加班加点,经常因为不能一针见血而遭受白眼,但是当我看见病人把生命托付给我的无助的眼神,当我看到自己用百倍的努力把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到生命的春天时,面对那些失而复得的生命,那些来之不易的欢笑,我就会感到欣慰,感到无怨无悔!

一袭飘然白衣,是一颗纯洁的心灵;一顶别致的燕帽,是一项守护生命的重任。护士的品格象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护士的举止象春风,给人带

来温暖驱散了病痛愁云;护士的心灵象清泉,爱的透明,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我们应该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脚踏南丁格尔的足迹,一如既往地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谱写出一曲曲不平凡的天使之歌!

第5篇:弘扬南丁格尔精神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晚上好! 我来自供应室,今天关于医院护士优质服务演讲的题目是:天使有爱没有怨。 一袭飘然白衣,一顶别致燕帽,一个胸牌某某护士,这就是我们的形象,被人称之为白衣天使。天使是传说中神仙的使者,是幸福和温暖的象征,是人们对护士形象美和内在美的深情赞誉。姐妹们,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风暴席卷而来的时候,当有人讥笑我们地位低收入薄的时候,当病人不理解我们的时候,你有过怨言吗?我看到观众席上的护士姐妹都在摇头,是的,没有!因为我们是天使,我们有的只能是无尽的爱,爱病人爱自己爱这份平凡的工作。网-

我们做天使可不是在仙乐幻境中轻歌曼舞,也不是在轰轰烈烈中做英雄。你看:天天穿着一成不变的白大褂,在满是血腥味大小便味消毒水味的病房里穿梭,听到的是痛苦的呻吟声或急或衰的喘息声和烦躁病人的谩骂声,干的是没完美了的吸痰导尿输液换瓶。对,这就是我热爱的工作。

永远忘不了我的第一个夜班,来了一位老年心衰患者。摆体位,吸氧气,输液,监护,做完这些我刚要抬头喘口气的时候,病人一下拉住了我的手,他的表情痛苦的有些扭曲,一双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和无助,他望着我,仿佛在对我说,护士,帮帮我。瞬时,我的心弦被拨动了,一种为人之最原始的爱在我心中汩汩涌动。我就那样被他拉着一只手,一边帮他维持着体位,一边注视着监护仪上变化。二十分钟过去了,病人终于能平静呼吸了。这时,我才发觉自己的腿已经站的发酸了。长嘘一口气,我体味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喜悦感,能为别人解除痛苦,原来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突然,我觉的自己变成了天使,有一种想飞的感觉,但同时被一种使命感牢牢的拴住。从此,我便爱上了这个职业。

因为工作需要,我被调到供应室工作。在高大的病房楼门诊楼办公楼之间,夹杂着一座小院,这就是供应室。正如这座不起眼的小×××,有人常常忘了我们这个角落里的天使。如果说护士是平凡的,那我们就是平凡中的平凡;如果说护理工作是琐碎的,那我们的工作就是琐碎中的琐碎,如果说护理工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我们就是前线的后勤支援。虽然不直接与病人接触,但我们的工作与病人的安危息息相关,与全院的质量安全环环相扣。我科的董老师蔡老师还有于老师,都是老一辈的护士,在病房里干了几十年的护理工作。如今她们年岁大了,身体也有些小恙不适,但她们依然孜孜不倦,乐得其所,带着一腔的热爱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余热。在棉絮的飞舞中,在电风扇的旋转下,在消毒锅的腾腾蒸汽哧哧噪音中,从无怨言。

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只要着上这身衣服,就是一个护士,就是一个天使,就负着一个使命。推车,背包,爬楼梯,为病房送去沉甸甸的包裹,收回血淋淋的器械,寒风里,酷暑里,雨淋里,我们一如既往。也许你会笑我们干粗活,但我说,我喜欢,这一样是天使的风采!一样是为了一个神圣的使命!洗刷,浸泡,精洗,打包消毒,我们一丝不苟,让慎独精神在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因为我们明白,如果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器械就有可能达不到无菌要求,就可能给病人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是在用另一种形式去关爱病人,用另一种方式释放爱心,用另一种行动语言向领导向人民宣誓:我的工作无差错,我的岗位请放心。 您知道在英镑的背面印有南丁格尔的肖像吗?“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南丁格尔是英雄,是我们护士的骄傲。每一位真正的护士都是天使。是护士的双手迎接生命的降临;是护士与病魔抗争;是护士陪伴苍白的生命。拉开人生帷幕的人是护士,拉上人生帷幕的人还是护士。 护士姐妹们,请和我一起骄傲吧,我们就是天使:请热爱自己的岗位吧,这份工作是那么的神圣;请付出你博大的爱心吧,让白色变的不再冰凉,让病房变成爱的海洋!

这次关于医院护士优质服务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6篇:“三忠诚”与弘扬南丁格尔精神

六盘水市第三人医院

简报

(第期)

六盘水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5月 12日

“三忠诚”与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思想上

的高度统一

“忠诚于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忠诚于党,服务人民;忠诚于人民,推动发展”,这就是“三忠诚”的宗旨,就是建立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之上,其意义与宗旨同国际护士节所倡导、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在“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我院切实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中纪委七次会议和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把深入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同国际护士节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活动。㈠ 传承南丁格尔精神,增强护理工作。

激励和引导全院医护人员树立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激发医务工作者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岗位,勇于奉献的伟大情怀,我院于5月8号——5月9号两天开展了“技能大比武,大练兵”活动。此次活动由院长与各个科室主任组成评选委员会,对医护人员以心肺复苏和呼吸机使用的操作技能为考核要点,进行现场操作、现场提问、及时点评及评分。通过此次“比武”使全院医务者应急救治和技能操作上得到了一次锻炼和提升,在思想上对“三忠诚”和南丁格尔精神的一次切实的践行。

㈡ 爱岗敬业,勇当先进。

在纪念“ 5.12国际护士节 ”及基层组织建设年“三忠诚”集中教育活动中,我院于5月11号在院会议室隆重举行了优秀护理工作表彰大会。吕院在会上代表院领导班子对全院医护人员表达了亲切的慰问及良好的祝愿并对过去一年的工作作了精辟独到的总结,并就“三忠诚”集中教育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及对全院全体职工在以后的工作中提出了殷切希望。吕院讲话完后由张副院长宣读表彰名单,由院里有关领导颁发奖状。

㈢勇于创新、勇于承担重任、勇于奉献

多年来,我院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医护工作者,他们多年如一日,矢志不渝地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新时期南丁格尔的故事,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社会的好评。我们在这里召开“优秀护士”表彰大会就是用先进工作者的优秀品质引领医护行业风尚,充分发挥先进分子的骨干和带头作用,在全院进一步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关爱先进的良好氛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应坚定信念,围绕临床服务临床,敢于创新,勇于承担重任、勇于奉献。

六盘水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2年5月11日

第7篇: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护士演讲稿

文章标题: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护士演讲稿

当鲜花盛开的五月悄悄降临,当万紫千红的季节换上新装时,我们记得有一位伟人在这样的日子里默默走过,她对事业的执著,对真理的求索,至今令我们感动,引导着我们一步步前进,激励着我们以实际行动完善自我。 我们白衣天使,始终履行着光荣而神圣的职责,白发斑斑者,不失千里之志,青春如火苗荡漾着满腔激情,寒来暑往,斗转星移,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夜晚,我们感受生存和死亡的交响乐章。 今年2月,我院需一名护士长去和田支教,我科护士长以护理前辈的风范,毅然报名,接受重任。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她找书备课,还请来护大老师亲自

指导,她说我代表的是医科大学,代表的是我们自治区中医院,我要把对患者的服务理念传给学生,将爱心、奉献融会于教学。临走那天,她一一嘱咐我们,团结协作,尽所有的能力让病人满意。护士长还常常打电话来询问科室情况。在护士长的感召下,困难在我们面前退缩。

今年3月我科住院病人猛增,加床有了,被褥不够怎么办?我们将值班室的被褥拿出,给病人铺上。七八十岁的手术病人一个接一个,有的耳朵听不清,有的腿脚不灵便,我们护士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做健康指导,协助翻身,查看皮肤,检测生命体征,大家知道老年病人手术非同寻常,如有栓子脱落就有生命危险。

我科一位宫颈癌老人,需做中子刀治疗,她得知后,闷闷不乐,对病魔及中子刀极其恐惧,苏英及责任护士不厌其烦的进行心理疏导,讲解中子刀的先进性,及该院医生的高超技术,并有专车

接送,老人心里塌实了,爱说爱笑了。第一次中子刀做完,由于患者肛门疼痛,不想再做,是我们护士,给予鼓励,终于坚持做完治疗,患者痊愈出院时买了锦旗,写了感谢信,老人说你们太好了,你们对病人的关心和对工作的态度令我感动。

4月10日下午交接班时突然由轮椅推来一位病人,面色苍白,全身瘫软,大家立即将病人抬到检查床上,测得血压为60/40,脉搏细弱,穿刺抽出不凝血,交接班护士密切配合,吸氧、抽血,备皮、导尿,输液、备血,仅7分钟就送进了手术室,因为护士们知道,时间就是生命。当我们看到患者苍白的脸上泛起红光时,大家充满着幸福的笑容,因为我们又从死神那里找回了生命。 病人一个个病苦的来,又一个个健康的走,虽然每天留下的是一身疲惫,换来的却是病人身心的安康,人类无时无刻不面临疾病的威胁,但再苦再累也不会改变我们服务的志向,因为我们有优秀

楷模,有坚定的信念,有南丁格尔精神。我们作为护士能够继承南丁格尔的事业,心中充满着前所未有的豪情。 涓涓细流,汇入长江。呼唤亲情和人性,是社会的要求和人生的向往。,医院给我们创造了学习、服务、奉献、提高的氛围,我们才真正体会到护士自身的价值,我工作,我快乐,我繁忙,我幸福。永远成为我们骄傲的主题。

白衣天使,用自己的真情造就了一片幸福,用自己的爱心守护了一方平安!少了对亲人的问候,却少不了对病人的照顾;少了与恋人的相聚,却少不了对病人的关怀;不是不想浪漫,而是想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不是不爱家人,而是无法割舍对职业的那份牵挂!她们没有悲壮豪迈的言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真情与爱心!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迎来送往多少病人已难以记清,但在我们心中永恒不变的是我们对这一岗位的执

着,心灵所释放的是我们对这一职业的无限热爱。我们愿意尽微薄的力量让南丁格尔精神代代相传。

《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护士演讲稿》来源于第1文秘网,欢迎阅读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护士演讲稿。

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护士演讲稿

第8篇:弘扬南丁格尔精神 推广优质护理服务

----我院举行优质护理经验交流暨5.12国际护士节庆祝表彰大会

5月12日下午,为隆重庆祝“5.12国际护士节”,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在多功能会议室举行了 “庆5.12国际护士节庆祝暨表彰大会”。县领导、医院专家、各乡镇卫生院院长以及医院医护人员近300人参加了庆祝活动。大会由罗敬阳书记主持。

余雪燕院长首先向全院护理人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对我院护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总结了护理工作在去年取得的可喜成绩,对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有效开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全院护理人员再接再厉,团结一致,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发扬南丁格尔的精神和我院护理工作的光荣传统,为我院护理工作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及“焉耆县人民医院”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于文华副院长宣读了倡议书,倡议全院医护工作者立足岗位,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良好风尚,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

县卫生局王萍局长向全院护士致辞,希望全院护士们继续发扬南丁格尔的救死扶伤精神,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进一步提高护理技术,形成争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向南丁格尔学习,学习她对事业执着追求、对业务刻苦钻研、对患者爱心永驻、对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服务于广大患者,争做当代南丁格尔。

会上县委常委马卫红同志做重要讲话,她首先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院坚守护理工作岗位,奋战在第一线的广大护理人员,向退休护理老前辈以及她们的亲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慰问!

随后,院领导对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科室及优秀个人、护理技能操作比赛先进个人,2010年度优秀护理组、医院感染知识竞赛获奖选手进行了表彰颁奖。颁奖结束后,优质护理经验交流大会正式拉开了帷幕,演讲、歌舞、情景剧、小品„„大家用各种形式诠释了我院开展优质护理的成效与体会。整个会场掌声阵阵,笑声不断,气氛热烈,高潮不断,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里。最后,在焉耆县人民医院《院歌》的优美歌声中,整个庆祝大会圆满而愉快地结束,护士姐妹们度过了一个美好而又难忘的自己的节日——5.12国际护士节!

第9篇:践行“南丁格尔”精神,爱撒人间青春无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姐妹们:

大家好!

当鲜花盛开的五月静静离去,当万紫千红的季节换上新装,我们记得有一位伟人在这样的日子里默默走过,她的那盏照亮无数伤残战士生命的小马灯,她对事业的执著,对真理的求索,至今仍令我们感动,也一直激励着我们以实际行动实践“白衣天使”的梦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践行“南丁格尔”精神,爱撒人间青春无悔

站在这庄严的会场,我的心情十分激动,眼前浮现的是护士授帽仪式的亮丽画面。那一刻,伴随着“中国护士之歌”的庄严乐曲,我们站在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像前,接受前辈为我们戴上圣洁的燕帽。一顶燕帽,一支蜡烛,一句誓言,代表的是一种生命相托的重任。那一刻起,我们正式成为一名“白衣天使”,践行“南丁格尔”精神,成为我们无悔的选择,我们的青春在奉献中飞扬。

职业给了我们白色的身影,我们就应该在如雪的洁白上描绘五彩的人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显耀天使的风采。曾几何时,我们放弃了万家团聚的日子奋战在护理一线;曾几何时,我们舍弃了花前月下的浪漫去照顾病人;曾几何时,我们改变了生物钟的作息规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到病房巡视„„在这些看似平凡的重复劳作中孕育着我们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冰心老人的这段话是对我们护士工作最好的诠释。“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们的职业是值得获得鲜花和掌声的。在此,请允许我向我们敬爱的护理前辈和辛勤工作在护理一线的姐妹们,致以最深的敬意!(鞠躬)

我是中医科的一名普通护士。在大多数人眼中,我们科室的病人就是吃吃中药,来疗养的。其实不然,我们的病房是一个全科病房,收治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等各个科的病症,特别是从其他各科和外地转来的疑难杂症。这样的病人,西医已经用尽各种办法无法治愈,他们往往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到我们这里。由于病情长、病程复杂而多变,这些患者常常情绪焦躁。面对这样的病人,我们会遇到更多的不理解,甚至责骂和抵触。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雨后青山分外明。”中医护理在整体观的指导思想和辩证施护的基本法则下,特别强调“情志护理”。我们中医科的姐妹们从来都是面带微笑,尽心尽力,热情周到地为每一位患者服务,用真情,用行动,用一颗善良的爱心去化解患者心头的疑云。曾记得《瓦尔登湖》一书中说过“我们应该多多授人以我们的勇气而非我们的绝望,授人以我们的健康舒坦而非我们的愁容病态,当心别去传染疾病。”因此只有我们心中洋溢着幸福美好的情愫,脸上才会有灿烂的阳光并自然地照亮和温暖患者的心房;只有我们情绪饱满和内心充实,才会自然的流露出对细节的关注和乐于真诚的分享。

去年冬天,我们中医科收治了一位老大娘。她已经发烧二十多天,用过了各种药物和办法,体温一直降不下来。从她入院的第一天,我们护理姐妹全力配合医生进行各种治疗,抽血、输液、中药口服、中药泡脚、穴位按摩,我们不厌其烦。刚来科里时,老人因为反复发热退热,出汗很多,浑身散发着难闻的气味。我们每天为老人洗头、擦身、洗脚、更换干净衣服,保证了老大娘的绝对舒适,我们又每天精心调理她的饮食,有空就和她贴心交流,老人的心情逐渐好转,战胜疾病的信心也不断增强了。一天天过去了,大娘的体温降下来了,化验的各项指标正常了。当大娘的老伴把蕴含浓浓谢意的感谢信交给我

们,我们都感动得留下了眼泪。“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工作,让我们在看惯生离死别后更懂得生命的可贵;让我们在欣赏神奇的世界里拥有一颗仁慈善良的心。崇高源于微小,收获来自付出。一名真正的好护士不仅是技术上的顶尖人才,而且是最有爱心、最有耐心的。这爱心和耐心是上帝赐给天使的翅膀,是天使带给病人的礼物。

中医科护士除了掌握西医的各项护理技术,还需掌握各项中医护理技术,如穴位敷贴、督灸、艾灸、穴位按摩、耳穴压豆等等,中医护理技术在中医护理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冬病夏治就是利用穴位敷贴起到治病、防病作用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每到入伏,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的患者就来我科就诊。正值三伏高温天气,不吹空调,不吹风扇,我们顶着40多度的高温,为患者进行穴位敷贴,白大褂简直就是一直泡在汗水中。就这样整整30天,在最最炎热的30天里,我们每天为近二百位病人做治疗。这期间我们中医科全体护理姐妹们没有一名姐妹抱怨过,没有一名姐妹因孩子放假要求休假陪孩子的,也没有一名姐妹因为过于辛苦而请假在家吹凉请假的。亲爱的朋友们,白衣天使的桂冠需要一代又一代医护人员用心呵护,用心血和汗水灌溉。我骄傲,因为我是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

使! 我荣幸,因为我身属团结奋进、无私奉献的团队!我自豪,因为在我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像在座的大家一样甘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的姐妹们!

今年,我们中医科开展了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传承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弘扬诚信关爱的医院文化,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满意为标准”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有医院领导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与鼓励,有我院第一批

示范病房对我们的无私帮助与支援,我们有信心在这平凡的岗位上铸造出人生新的辉煌。

在当今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护理工作与其他热门专业相比,显得过于平凡和平淡。但我们甘于平凡,热爱平淡。正是因为有我们这些平凡、默默奉献的护理工作者,患者才能摆脱病痛的困扰,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灵。我们没有诗人华丽的语句,去讴歌我们的职业;我们没有学者深遽的思想,去思考我们存在的价值;我们没有歌手动人的歌喉,去歌咏我们的岗位。然而,我们却在用一生的时间来铭记一个浪漫而又骄傲的名字--- 白衣天使。践行“南丁格尔”精神,爱撒人间,我们青春无悔!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祝大家工作顺利,全家幸福!

上一篇:公司风控管理下一篇:法律援助工作站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