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都市体育文化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采用文献、专家访谈、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研究。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发展都市体育文化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发展都市体育文化论文 篇1:

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是新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决定着我国体育现代化的最终实现。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城乡体育文化的冲突以及大众体育文化传播的“城市中心主义”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陷入了困境。加速“三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大众体育文化传播体制,引导农村体育文化发展,以及加强城乡关联,促进体育文化整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走出困境的道路选择。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体育文化

Key words: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society; new rural sports culture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我国构建和谐、协调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解决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提升物质文明建设水平,同时也要在农村建立现代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文化生活。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村体育消费增长的基础性工作,各级政府要转变职能,充分体现农民自主权,加快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事业。在当前学术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讨论中,多数学者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的视角阐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全体成员关系融洽、协调、无根本利害冲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气氛良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缩小社会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合理的社会结构。但从更深层次看,社会和谐不仅表现在为经济、政治、社会等系统之间的运转协调和社会成员之间利益的合理分配,更应当包括体育文化的和谐,即社会成员之间所享体育文化的和谐共存。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积极促进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加快城乡体育文化融合也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新农村建设由此起步。这份纲要性文件密集出台32条重大举措,破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诸多深层问题,强化对“三农”领域的全方位支持,更是以人为本地从乡风村容、社会文化事业以及民主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全面求解。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体育文化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我国农村体育文化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史记》中就大量记载有先民习武、游戏等内容。《苏秦列传》记载了齐国先民“无不斗鸡、走狗、陆博、蹴鞠……”经过先民长期实践与传承,形成了一系列如武术、舞龙、舞狮、赛龙舟、斗牛、斗鸡、摔跤、赛马、放风筝、围棋、象棋、踏青、傩舞、秋千等区域性、民族性体育项目和体育民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清楚认识和准确把握新农村体育文化的现实状况,充分挖掘农村体育文化所蕴涵的各种条件和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如何充分利用和挖掘长期沉淀的农村体育文化资源,弘扬和发展农村优秀体育文化传统,探索出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长善救失的对策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村现代化生活水平,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此,本文拟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这一命题来探讨当前农村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困境及其出路,期冀本文的探索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和“十一五”规划的整体实现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1 农村体育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农村体育是指在农村地区,以各个年龄段农村人口为对象,以提高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以及服务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目的,实施的包括农村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在内的各类体育教育与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的总称。农村体育文化是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体育文化是指世世代代农民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它是农民的体育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体育文化实践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它所表达的是农民心灵的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程度。农村体育文化形成和生长的环境、背景的特殊性,使其具有不同于或者区别于城市体育文化的一些特征:(1)封闭性。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土地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村落是其生活和活动的基本范围。加之我国地形复杂,山川、河流、丘陵、盆地的广泛分布和交通工具的落后,农民很少有社会流动。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农村体育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强的封闭性,即使在现代社会,农村与城市之间由于体育文化氛围、自然环境、现实条件的限制等因素,城乡体育文化互动并不频繁。农村体育文化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虽然有所变化,但其固有的封闭性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同时,农村体育文化对于外来体育文化有着本能的排斥和拒绝,其体育文化容纳度和吸收性较低。(2)边缘性。一般说来,体育文化大体上属于人类超越自然的创造物,是历史积淀的类本质对象化,是文明成果中那些历经社会变迁和历史沉浮而难以泯灭的、稳定的、深层的、无形的东西。长期以来以小农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意识形态、道德意识、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深深浸染着中国农民的心灵世界。自19世纪开始而绵延至今的现代化历程,使得中国农村体育文化的外部形态开始裂变、分化,但与强调效率意识、公平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成就意识为精神核心的城市体育文化相比,农村体育文化显然不适应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以工业化、都市化、市场化为推动力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下,农村体育文化因其保守性而被边缘化。固然,农村体育文化的边缘性的形成是其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历史传统、族际关系、生活方式等因素使然,但更重要的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和现代大众传媒的影响下,以创新、进取、理性、开放等为主要表征的城市强势体育文化的侵袭迫使农村体育文化日趋边缘化并处于弱势地位。(3)落后性。就理想状态而言,体育文化的变迁应该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但在历史实践中,非平衡、非系统化的社会与体育文化变迁屡见不鲜。此即所谓的“体育文化脱序”。由于农村体育文化缺少与其他文化的接触、交流和融合,使得浸淫其中的人们(主要是农民)的思想观念、社会体育心理、体育生活态度等惰性较大、变化缓慢,其狭隘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同时,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农村自身的封闭性和守旧性使其难以接受、容纳、融合其他先进文化,并且农民自身求安稳、短视野和封建愚昧的心理使其享有的体育文化难免带有严重的落后性。

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需要,同时也是体育文化形态的转变过程。没有新农村体育文化的转变,没有新农村体育文化的现代化,没有新农村现代性体育文化的增长,我国的小康社会不可能最终得以实现。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主要是指农村居民在充分吸收传统体育文化优秀成分的基础上,建立与现代体育经济和市场体育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市场观念体系,不断摈弃落后、愚昧、封闭、保守的小农意识而积极吸纳先进、科学、开放、理性的现代体育文化精神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的现代化属外发内生型,我国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亦属于外发内生型。在我国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历程中受到西方现代体育文明的熏陶和浸染是不言而喻的,而具体到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即农村体育文化现代化则是在全球体育文化和现代体育文化双重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更为复杂;其一,我国农村体育文化现代化的步伐更为迟缓,它的现代性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没有城市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村体育文化的现代化,没有城市体育文化的推动,农村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几无可能。其二,我国农村体育文化是传统体育文化寄生的土壤。几千年封建体育文化传统和农村地域的封闭性、农民体育文化思想观念的保守狭隘性、农村经济的落后性,使得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更为艰难。其三,由于“迟发展效应”的作用,农村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必然会经历一个混乱、迷茫、失序的阶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落后与先进的较量,狭隘与开放的矛盾会深深烙印于现代的历程之上。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困境

体育文化能在现代人类社会中蓬勃发展,成为不同人群、不同民族和不同意识形态国家普遍接受的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现象,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人们就越普遍。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由落后的农业社会向发达的工业社会转变的动态和连续的历史进程,同时,中国的现代化也是一个整体社会变迁的系统工程。在现代化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的指导下,社会对人的价值的认识得到根本性的提升,认识到人既是生物个体,又是社会个体和具有内心世界的精神个体,因而,在做法上不是强制而是引导人们对体育文化由理解到产生需求,着眼于使个体能主动参与体育,实现体育对人的身心改造的作用。在其中,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不同于经济、政治等其他要素的现代化。体育文化作为植根于人们内心深处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事态度、人生追求等一旦形成,在短时间内便很难改变。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陷入了一个二难困境。

2.1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和分配不公弱化了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动力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改革开放前近30年的时间里,我国农业曾为工业积累被动提供数千亿的支持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相比城市而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基础还非常薄弱。由此带来的是农村体育教育的进一步落后和体育文化环境的恶化。在我国部分地区农村体育教育整体设施依然非常落后,师资力量匮乏,农村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很难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由于贫穷,一部分农村子女无学可上,一部分有学难上,一部分在校无法安心读书,因此,无法保证让更多的农村子女接受高质量的体育教育。如此,我国农民的整体体育文化素质难以从整体上得到较快提高。同时,农村体育文化环境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还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恶化。农村体育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缺乏,许多农村没有书店、报摊、体育文化等基本文化设施,一些落后地区的农民很难得到了解外界、学习知识的途径。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蓬勃兴起了一股“民工潮”,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寻找生活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使更多的农民有机会接触到城市体育文化,并受到一定程度的熏陶和浸染,农民离城乡之后可以把在城市见识和感受到的东西带给滞留在农村的家人、亲戚的朋友,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方式影响他人。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城乡体育文化的交流,实现了一定的“体育文化反哺”。但户籍制度以及由户籍制度衍生的一系列歧视性待遇使得广大农民不能或很难离开农村而在城市长久地居住、生存和发展,他们很难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时间学习城市先进的体育文化,甚至可能加速农民的体育文化自卑感进而产生敌视城市体育文化的心理。户籍制度割裂了城乡体育文化交流的纽带。农民被人为的拒斥在城市之外,除了极少数人通过招工、升学、入伍等途径获得非农户口而进入城市外,农民几乎终身固守在狭隘的一方天地,城市体育文化与农村体育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几乎难以实现。另外,一些地方农民急功近利的心理和地方政府、村民组织疏于体育文化建设,使得农村体育文化环境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反而出现了恶化趋势。

2.2 城乡体育文化的冲突滞缓新农村体育文化现代化进程

经过改革我国经济已经发展起来了,财富增多了。但是,各种社会矛盾也在突出,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还在继续拉大。因此,关注社会公平、让各个社会群体都能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成了当前一个重要的议题。“建设新农村” 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提法非常及时,非常有必要。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下的新农村体育文化科学发展观涉及到人和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城乡统筹的关系等多方面的协调统筹,因此十分重要。我们在进行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使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得到协调发展,以避免它们成为制约新农村体育文化进步的瓶颈。新农村体育文化的现代化是城乡体育文化不断冲突和融合中进行的,但作为体育文化主体的农民对现代体育文化的接受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在面对现代体育文化时会出现“体育文化震惊”心理,一时间很难接受与自己固有体育文化不同的成分,进而产生排斥心理。由于我国农民的体育文化素质整体不高,很多人仍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他们对于体育文化的感受力很弱,对外来体育文化的接纳力不强,体育文化选择能力的欠缺,因而导致一些地区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落后,农村体育文化场所缺乏,使新农村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受到了阻碍。

2.3 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体育文化传播的“城市中心主义”造成当前农村体育文化的断裂和日益边缘化

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为载体的体育文化传播的迅速勃兴。在大众传媒上体育文化在不断被翻新和包装,应接不暇的体育赛事,节目,话题在不断地塑造观众,塑造他们的体育文化消费习性。在大众体育文化传播时代,人们有了更多的途径和渠道获得体育文化知识、猎取体育文化信息,感受异质体育文化的冲击和碰撞,进而影响甚至改变人们原有的体育文化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但由于大众体育文化传媒业的日趋市场化和分众化,大众体育文化传媒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其传播主要面向于城镇居民,传播的内容更多地服务于城镇居民。在这种传播情境中,农村体育文化日益边缘化,农村体育文化现代与传统杂陈、落后与先进并存、开放与狭隘共生,从而造成农村体育文化的内部断裂。更为重要的是,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体育文化传播的“城市中心主义”使相当数量的农民对现代体育文化的认同感降低。甚至漠视、敌视现代文明。另外,传播的畸形发展可能会强化农村体育文化与城市体育文化之间的疏离。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化阻机制

如上所述,我国当前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面临着诸多困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尚存在一些障碍,一些不和谐的阻却性因素在制约着新农村体育文化现代化的进程。根据体育文化进化的规律,这些阻却性因素的消解具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体育的发展,阻却性因素将潜移移默化地发生消亡或转化。第二种可能是通过自觉地改造社会经济结构和机制,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文化事业,营造一个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大环境,进而达到阻却因素被斧底抽薪的效果,这种可能是治本的,当然也是困难极大、成本较高的。笔者以为,当前我国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不应采取“自发自为”、任其自然的消极态度,而应采取一定的积极措施,包括改造社会经济结构和机制,大力发展农村体育等措施,“自觉”促进新农村体育文化转型。进而言之,加速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应建立农村体育文化转型的化阻机制,从而使新农村体育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困境中找到更新的途径。

3.1 加速“三化”进程,逐步发挥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弱中之强”的优势

我国现代化的起点是以9亿农民人口为主体的人的现代化,表现为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身心和谐发展、个性特长发展及其创业能力发展。我国应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即“三化”进程。通过“三化”进程的加快,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 积极推进“三化”运动,这不止是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当有要求,并且是中国解决社会体育生存问题必不可少的途径。另外,通过大力发展中小城镇,积极发挥城镇的辐射效应,使更多的农民由农村走向城市,挣脱土地的唢班羁绊和农村的藩篱,促使农民实现由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变,对城镇周边的农民通过示范和辐射来影响他们的体育文化心理。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此。目前,我国大约有1.2亿农民工,并且每年还在以500万的速度增长。逐步废除现有的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农民在制度上获得自由流动的资格和机会。一方面,可以促进社会流动,使得更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寻找生存和发展空间,享受城市所具有的一系列体育文化设施,受到更多的城市体育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可以通过参与现代化大生产获取现代体育文化气息和科学技术,从而促进城乡体育文化交流和融合,加快新农村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增长。

3.2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民创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活动环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归根结底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换句话说,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能否顺利与其滋生和寄生的经济土壤息息相关。当前,我国农村的税收十分混乱,税收征收成本过高。农民负担沉重,实际收入相对减少。即使已经开始实行税费改革的农村,农民税收还普遍偏高。乱立名目、私自摊派,基层腐败严重。2004年,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播放了湖北某地因为向农民按住房面积非法开征所谓的“土地使用税”,仅仅在一个自然村里,就有四十多户农民被迫扒了自己的房子,背井离乡。农业型的经济基础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它的占绝大多数的乡村人口都生活在一个自给自足的基础上。目前,在广大的农村,农民在失地、养老、医疗、体育以及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这种落后、薄弱的经济基础很难为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而中国农村体育文化若欲快速发展为现代体育文化模式,则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并给农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唯有如此,我国农村的教育、体育文化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发展,农村子女才有机会获得高质量的现代教育和体育文化的熏陶,农村的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才有可能得到更大的改观,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2]

3.3 加强城乡关联,促进城乡体育文化整合

体育文化整合又称“体育文化统合“,指各种体育文化因素或体育文化成分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体育文化整体的过程。其实质是体育文化价值体系对某种新体育文化、异体育文化因素的整合。在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抛弃某些已失去存在价值的体育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地融进具有新质价值的新体育文化或异体育文化因素。可以说,体育文化整合是不同的体育文化碰撞、冲突、交流、融合,各取所需,优势互补,并最终趋于一体化的过程 。但在传统的二元分割的封闭社会,体育文化整合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只有打破城乡壁垒,加强城乡关联,积极促进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城市体育文化与传统乡土文明为特征的农村体育文化之间,在冲突和竞争中进行的交流、互补与融合并最终实现体育文化整合,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才有可能得以顺利进行。

3.4 改革大众体育文化传播体制,引导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

如果说书籍和报纸是农业社会中体育文化传播的最重要载体,那么,毫无疑问,现代大众体育文化传播则是工业社会以及后工业社会体育文化传播的最重要力量。我国当前以城市为中心的大众体育文化传播现状,造成了农村体育文化的断裂以及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在传媒市场化的今天,党和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传播政策,构建一个更为符合中国国情的传播体制,从而引导、规范我国传媒业的发展。积极促进传媒在城乡之间普及和传播以政治文明、民主与科学、现代公民意识、法治和人权意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等为内涵的先进体育文化,有意识地引导和促进城市体育文化向农村体育文化的辐射,使城乡体育文化在和谐、科学、健康的道路上得以交流和融合,最终加速中国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

3.5健全农村体育文化管理体制,建立新农村体育文化的社会制度保障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关键还有赖于健全的体育文化管理体制。各地有关农村体育文化工作经验表明,“放任自流”或“救火队”式的应急管理均严重影响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个举措就是设置体育文化专职管理岗位,保证新农村体育文化管理的日常化,如珠江三角洲地区乡镇基本都有镇体委(与文化事业单位合并后,形成上归文化站或中心管。实质上体委仍独立挂牌,单独开展工作),体委在镇政府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编制也在镇政府,这种机构使乡镇体育工作有镇政府直接领导、参与和支持,有专人负责、积极开展农村体育文化活动有较好的成效。农村体育文化的管理模式走体育与文化结合的路子也是切实可行的。大多数乡镇在没有独立的体育组织和专职体育干部的情况下,文化站站长担当起体育文化组织、领导的责任,实际上这也是体育文化活动的性质决定的,又是农村机构改革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各乡镇还应大力开展农村体育文化社会团体,通过体育文化社团来进行农村体育文化的日常指导与辅助管理,走社会办体育文化的道路。我国现代社会的转型期是从1978年农村改革开始的,此后的20多年里,我国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农民的精神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出现了低谷,广大农民的弱势地位突显。从长远看,建立一个健全的、覆盖全社会的农村体育文化由弱变强的社保体系的新型农村体育文化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民体育权利在新时期免受侵害的根本途径。具体来说建立新型农村体育文化社会保障制度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要尽快建立农村新型体育文化管理制度。以农民有地方参与体育文化活动为原则,逐步提高广大农民追求丰富体育文化生活的愿望。(2)要尽快建立农村公共体育卫生应急体系和救助体系,提高农村应对突发公共体育卫生事件的能力,切实保障农民的健康。(3)要尽快建立农村体育文化的政策环境,切实解决好农民的体育问题。(4)要尽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基本救济体系,确保农民享受到基本的体育权利。(5)实施以农村学校体育为主导的区域体育文化协调战略,依托“大文化”产业,有步骤的地繁荣农村体育文化消费市场,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体育文化生活方式,建立既有民族地域特色又具时代先进性的新农村体育“强”文化,发展中国农村体育文化的优势,加强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研究,确立新农村体育文化以“强”补“弱”的新战略。

4 结论与建议

目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转型时期,农民体育问题始终是关键性问题。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新口号的提出,以及纪念《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10周年和“亿万农民健身活动”的顺利开展,我国已形成了从市(地)、县、到乡镇甚至村屯的农村体育组织网络,农村体育事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许多省市农村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如山西的“千村万乡大运体育长廊”、安徽的“农村体育年”,都各具特色,吸引了广大农民参与体育文化活动。但要清醒认识到,农村体育文化培养相对于城镇来说,还显得十分的薄弱。主要体现在:(1)懂现代体育文化业务,会经营体育文化管理的人才十分缺乏。体育文化人才大多集中在乡村中小学校之中。(2)长期以来公共财政投向农村体育文化事业的资金偏低,即使有投入,大多也是集中在乡镇、县城。(3)农村体育文化设施很少,尤其是方便农村群众健身的公共体育文化设施更少。(4)农村经济差异,导致农民受体育教育的能力差异、以及体育文化素质差异,结果是农民对体育文化价值认识存在较大偏差,极大地制约了农村体育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据有关专家调查,同是农业户口的农民,只占农民总数20%左右的农村体育文化精英能经常参与体育文化活动,而占农村人口78%~85%的农业劳动者则很少经常参与体育文化活动。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农村体育文化的培养,促进农村体育文化市场消费的增长,丰富农村体育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明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是我国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充分表明国家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视。今年国家将安排资金9500万元,计划在河南、江西、湖北、广西、重庆、陕西、山东、浙江等8个省市选择2500个行政村进行试点,进行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到2010年争取全国1/6的行政村建有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惠及5.1亿农民。政府加大对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呈现了公共财政的理性回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入要更多在体育文化宏观环境上,体育文化基础设施上进行供给。要在建的同时注意培养农民的维修意识与提供激励机制。要强化基层政府在维修中的责任意识。在投入建设中要考虑在预算资金中预先空出维修资金,保证维修的可能。要建立农村公共体育文化物品农民需求的表达机制,形成农民社区体育文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社区体育组织”,使其成为村民利益的真实代表者。为农民提供公共体育文化服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应统一认识,把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要因地制宜发展新农民体育文化事业。所有的体育文化供给,既要贴近农村,又要贴近农民。在一些体育文化“贫困”乡村,应该把体育文化设施建设列入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逐步使亿万农民都有一个进行体育文化交流的场所,然后选择一些适宜农民开展的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或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全面开展新农村体育文化活动,只有把农村体育文化搞红火,才能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乡村文明”的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黄爱峰. 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体育发展思考[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6):14-19.

[2] 曹军,于军,陈辉. 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发展农村体育的思考[J]. 中国体育科技, 2006,42(6):8-12.

[3] 王水,熊晓正,金广江等. 论城镇化对农村体育的影响[J]. 体育科学,2006,26(1):31-36.

[4] 胡庆山,王健.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J]. 体育科学,2006,26(10):21-26.

[5] 任保国,李建臣. 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 当代教育研究,2006,113-116.[LM]

作者:任保国 张宝荣

发展都市体育文化论文 篇2:

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摘要:采用文献、专家访谈、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研究。在界定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及价值,从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入手,提出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路径:1)构建完善的城乡生态体育文化旅游广场公共服务体系;2)打造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基地;3)构建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传播与推广体系;4)加快体育赛事与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发展。

关键词: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

Key words: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ecological sports culture;tourism resources

1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概念界定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战略思想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符号[1],依托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2]。京杭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和号召力的超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体育文化旅游是体育旅游和文化旅游的交叉融合。它以体育项目为依托、以体育文化为核心,旅客对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所在地进行文化体验和文化感受的体育消闲活动[3]。而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一个创新性的发展体育旅游的概念,可理解为京杭运河流域的社会与经济、历史与文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保障绿色发展,乃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全面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跨领域、跨水系、网带状的区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集合体,即指以运河生态文化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体育文化建设项目深度融合发展为主要特征,逐步孕育、创造和形成的具有京杭运河特性的多元化的资源总称[4],既包括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生态体育文化赛事资源、冰雪文化旅游资源等,也包括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政策、制度和知识产权等领域的问题,是促进京杭运河区域城乡体育旅游发展提升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重要载体。

2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及价值

2.1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

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不仅是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并能进行生态体育旅游文化活动和为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经营活動所利用的优质资源,也能产生区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础[5]。主要由基础力、生产力、吸引力、传播力、保障力和创新力等6个构成要素组成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机整体。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属于生态水脉文化旅游资源的范畴,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特征。京杭运河拥有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湖泊、河流、平原、山林和丘陵等地貌的分布,极大地提高了沿线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价值。

2.2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

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力侧重描绘的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体育文化资源,主要取决于区位条件,以及相应的城乡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现实情况,属于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性条件。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生产力主要包含直接影响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效率的各项因素,比如基础设施的完善,当地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性人才管理能力的发挥,此外,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系统循环也被考虑在内。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是传播力延伸的一个结果,公众的认可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传播力主要以各项生态体育文化赛事与生态旅游融合的运作为基础,在区域、地域乃至国际形成影响力,打造特色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品牌创新体系。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障力则主要与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有关,如是否有完整的政策支持体系,配套资金的投入情况等。制度创新环境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障与开发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起到决定性作用。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创新力主要有人力资源科技创新水平、产业科技投入创新能力、产业科技投入创新能力、旅游资源发展生态空间能力等组成。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创新力对激发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始创新、源创新、流创新的相互促进,并引发相关联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创新活动,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与绿色经济发展的融合、供给与需求的融合、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系统与社会系统融合等,形成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创新的生态系统,进而促进生态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性、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3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体育文化旅游业是惠民富民、实现小康的重要支撑和有力抓手,体育文化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就能增加5个相关就业机会,已成为惠及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民生产业。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就是通过深度挖掘现实或潜在资源,使之成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旅游产品[6]。近年来,京杭运河沿岸生态环境改造加快实施,具有不同特色的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项目,随着旅游活动需求的增加而逐步拓宽与发展,为本地居民与国内外游客能积极、便利地参与生态体育文化旅游活动提供良好空间和原生态的绿色生活体育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

3.1不同段落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

京杭运河是中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运河沿线有58个遗产点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运河两岸,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形成众多的运河文化遗产,构成京杭运河沿线区域丰富的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遗产。如聊城光岳楼为中心古城,德州苏禄王墓;山陕会馆、铁塔、舍利塔等名胜文化古迹;济宁太白楼、南旺分水龙王庙、微山湖等多种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遗产。尤其在运河两岸,以京杭运河体育主题公园、休闲体育公园和各具地方和区域性特色的体育文化产业基地,也是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载体与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之一。目前,京杭运河沿线两岸体育公园和体育文化产业基地在居民参与生态体育文化旅游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德州古运河文化景区,呈现以运河文化广场+体育休闲为中心,一河两带生态健身步道为主轴,呈现“一纵一横布六区”的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总体格局。苏州的东园体育休闲公园,以生态体育文化资源与艺术融合为主题,服务和满足不同年龄层次需求的城市休闲公园。扬州嵌入式生态体育公园——揽月河公园,运河东岸东南部高桥休闲体育公园。杭州运河亚运公园和运河中央公园都是以都市生态体育文化旅游名片发展的新理念为引领,整体注重生态河岸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展现,达到都市体育文化旅游资源蓝绿相融的最优效果。近几年来,随着这些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面向市民和游客的开放,提升了运河沿线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软硬件”水平,为市民参与全民健身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3.2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分类

依据游客旅游出游目的的视角,可将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类型划分为休闲体验旅游、遗产资源旅游和水域旅游资源开发三种类型。

3.2.1休闲体验旅游运河生态休闲体育文化的体验旅游资源开发又可分为蓝色、黄色、绿色、红色、紫色、灰色、银色、金色等“八色”形式,如蓝色生态休闲体育文化体验旅游就是利用运河多样性水域进行徒步健身、游泳、潜水、冲浪、划船等休闲体育文化活动。

3.2.2遗产资源旅游运河生态体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可分为红色纪念型、游山玩湖型、民俗表演型、节庆参与型、娱乐游戏型、人物型等形式。如台儿庄(月河)段凭借着3 000 m的古河道和11处古码头群、960 m的古驳岸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在运河北面的台儿庄古城就是世界文明的红色旅游遗产资源。

3.2.3水域旅游资源运河水域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可分为河道、湖泊和近海等三种形式[4]。目前,京杭运河各个河段根据自身特点,挖掘和开发颇具特色的一系列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一系列颇有影响力的赛事文化品牌,如微山湖中运河段利用自身丰富的公开水域生态资源,举办滑水、摩托艇、划船、游艇、游泳、垂钓、潜水等多项生态体育文化旅游活动;微山湖体育旅游度假村,由农民投资400万元成立摩托快艇旅游公司,吸引众多游人参与;苏锡常接力长游大运河赛、太湖龙舟競渡、沙家浜芦苇荡、苏州乐园水上世界等项目已渐进成熟。杭州全民健身日活动、“冲浪中国”嘉年华系列活动、杭州国际马拉松、杭州(国际)毅行大会、安利纽崔莱健康跑、“市长杯”篮球联赛等赛事颇具影响力。

3.3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体系

发展生态体育文化旅游是把握“旅游时代”重大机遇的客观要求,生态体育文化旅游是一种历史性、国际性和综合性的经济社会现象,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产业形态,有其独特的产业发展规律[7]。目前我国主要以京杭运河沿岸的文化遗产和京杭运河命名的休闲公园、体育公园和体育文化产业基地为主要载体来进行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开发的外延十分广阔,包括体育赛事、文化、餐饮、酒店、交通、营销、用品等多个领域,构成了串联着生态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文化资源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一个庞大的开发体系,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图1)。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体育文化需求是生态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的根本动因,文化元素是体育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的关键,生态体育文化旅游活动就是体验文化的地域差异。随着生态体育文化旅游消费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新体育健身旅游消费的主体,这种新体育健身旅游消费尤其被中高收入和知识层次的家庭所追捧。权威数据显示,全球体育旅游产业年增长率达14%,2020年产值将超过每年4 500亿欧元[8]。其中,生态体育文化旅游是增长较快的旅游子产业之一。目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规模约为1 700亿元,仅占旅游行业总规模的5%(34 000亿元),若未来我国体育旅游产业追平发达国家25%的比重,按照2015年国内旅游业GDP收入总值达4万亿测算,我国体育旅游产业规模可达1万亿,作为体育旅游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体育文化旅游,可以通过京杭运河沿线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平衡发展的目标。

4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路径

4.1构建完善的城乡生态体育文化旅游广场公共服务体系

作为文明传播与体育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京杭运河城乡生态体育文化旅游广场建设要以多元素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为物质基础,政府为主导,城乡居民积极参与生态体育文化旅游活动,丰富生态体育文化休闲游憩空间形态,打造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品牌,拓展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活动的发展空间。但目前地方政府对运河城乡生态体育文化旅游广场公共服务认识不到位,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多元化供给不成熟,政府购买的内容与主体单一,覆盖面狭窄。因此,构建完善的城乡生态体育文化旅游广场公共服务体系是满足多元化生态体育文化旅游活动需求的重要保障。所以,构建完善的城乡生态体育文化旅游广场公共服务体系应在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广场景观、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广场休闲空间和运河生态体育文化广场基地设施建设等方面,从政策的顶层设计与运行、资金的来源与投入、组织管理等领域建立起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一体三翼”实现京杭运河城乡生态体育文化旅游广场公共服务全覆盖的长效保障体系,为打造运河城乡生态体育文化旅游目的地,提升运河城乡居民和游客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提供保障。

4.2打造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基地

促进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基地,根据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公布的《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合理规划布局和创建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形成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生态圈,是促进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4]。应充分挖掘湖泊、江河、湿地、山地、滨海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体育人文资源,出台水上运动、山地户外运动、航空运动等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冰雪运动、山地运动、户外休闲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武术运动等各具特色的生态体育文化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带。尤其是要在区域体育文化旅游企业发展方面具备一定基础、规模和特色的城乡,通过整合自然生态资源、金融市场资金创新、体育文化基地集群资源等,建立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基地,精心打造区域体育特色文化产业链,加快推动运河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集群创新资源横向与纵向延伸与扩张。

4.3构建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传播与推广体系

京杭运河被称为是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露天博物馆。目前,随着国家对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放政策红利的全面释放,深挖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教育等方面的核心价值日益凸显。尽管京杭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4年来为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对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传播与推广的策略和实现的具体路径还不完善,需要在科学理清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传播与推广的目的、内容与空间范围等层面,借鉴立体传播的推广方案和实施措施,主要通过政府引领、媒体传播、名流公关等形成强有的合力和动力,共同促进特色生态体育文化公园建设、特色体育文化赛事品牌、特色体育旅游文化小镇等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实现京杭运河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上的平衡发展。体育部门和政府要双方紧密合作,通过将电视媒体打造成体育信息发布新窗口、体育赛事转播新平台以及体育传播新品牌,从而推动构建体育宣传大格局。其中,新闻媒体传播是实现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适时运用新闻媒体传播与推广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各类信息,建立自己的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网站,发布城市、运河、体育、人文、地理和生态资源等内容。成立生态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公司,体育类游戏已被国家体育总局归入“电子竞技运动”,成为第99个体育比赛项目,根据传统民间体育、体育赛事,使不同运河段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信息进驻各大门户网站,利用网络宣传提高生态体育文化旅游城市的国际知名度,运用新闻媒体传播与推广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国内外知名度,促进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快速发展是花费小、低调高效的方法和最佳的实现路径。

4.4加快体育赛事与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发展

要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向的维度来进一步拓展体育赛事和生态体育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深度方面着力在体育赛事内涵的挖掘和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融入,广度方面则重在业态的丰富和关联产业的延伸。深度融合与运河有关的大型体育赛事、体育旅游文化节等活动,是提升京杭运河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向维度的融合为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提供了新平台,让体育文化旅游在体制机制、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和发展业态等方面拥有创新空间。加强两个维度的深度融合,推动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充分挖掘特色文化、构建核心优势,要由政府牵头,举办京杭运河城市水上生态体育文化国际赛事项目,如:运河龙舟大赛,深入挖掘中华龙舟文化;运河生态体育文化冲浪节充分展示运河生态文明,实现全民健康、全面生态的良好局面,使这些项目之成为永久性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识别标志。

5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的发展,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亟待科学的整体布局,要强化顶层设计,从多领域进行深度开发。发展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要以京杭运河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文化和全域旅游融合为载体,以共建共享的理念,大力挖掘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新产品市场的发展潜力,优化体育文化旅游产品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凸显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丰富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产品体系,提升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开发的创新动力和活力,打造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沿线生态体育文化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满足京杭运河沿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凤林.丝绸之路对日本文化形成的历史影响[J].日本问题研究,2017,31(6):35-42.

[2]王贤淼.“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柬交往的新发展[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20-22.

[3]刘林星,吴国生.山东体育文化资源与特色旅游融合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6):122-125.

[4]陈浩,王丽,任玉勇,等.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可持续發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4):26-32.

[5]吴玲敏.生态体育旅游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10.

[6]方星星.生态观视域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体育旅游开发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3.

[7]卢青,颜秉峰,靳宇豪.山东省体育文化资源与特色旅游融合创新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8,34(3):65-69.

[8]曲晓丽.第十六届西博会首设体育产业馆[N].国际商报,2016-08-24.

作者:孙春 林志刚 陈浩

发展都市体育文化论文 篇3:

浅谈我国城乡体育文化的差异

摘 要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及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在概述体育文化的基础上,从体育意识文化、体育行为文化和体育物质文化三方面阐明了我国城乡体育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性并分析了其原因,最后提出了缩小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在逐步缩小城乡体育文化差距,促进城乡体育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体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做出一点力量。

关键词 城乡 体育文化 差异

我国的城乡差异问题是一个既古老又现实的问题。我国城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已经制约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谐社会”的构建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体育要发展,而且城乡体育要协调发展。本文在概述体育文化的基础上,从体育意识、体育行为和体育物质三方面阐明了我国城乡体育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性并分析了其原因,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体育文化概述

体育文化的概念在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是相当混乱和模糊不清的,体育界对其界定也是众说纷纭,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有借用文化的定义来界定体育文化,即体育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期的体育实践所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借用文化结构来界定体育文化,如体育文化指的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物资,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还有用狭义的文化概念来界定体育文化,认为体育文化就是在以身体的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的竞争为特殊的手段,以身体的完善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有关人的精神生活的那些方面,如此等等。

本文中体育文化是指人们通过长期的体育实践所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按文化学的观点,可把体育文化分为体育意识文化、体育行为文化、体育物质文化。体育意识文化是指居民对体育的认知与态度及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与意识等;体育行为文化是指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基本特征;体育物质文化是指体育运动的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状况。以下就从这三方面阐述我国城乡体育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性。

二、我国城乡体育文化发展不均衡

(一)城乡体育意识文化差异

由于经济收入、文化水平、接收外界信息量等的不同,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文化存在很大差异的。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意识也逐步加强,人们已开始注重生活的质量,对体育的需求愈加强烈。城镇居民相对文化程度较高、接受信息量大,受到新思潮、新观念的影响,对体育的认识比农村居民高得多,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消费观已基本形成。这不仅表现在人们关心和观赏各种体育比赛,参加体育活动,还表现在对下一代学习体育的支持。在农村,人们的传统思想仍根深蒂固,中国传统的伦理型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道、法家思想的极富道德色彩的文化,说白了就是重智轻体、重文轻武。这在当今生活仍比较落后的农村,仍然产生着深远而广泛的作用。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低,健身意识淡薄,又缺乏正确的引导,使得农村居民对体育不关心、不参与、不支持。甚至人们仍然将体育排斥在文化之外,将体育与文化相对立。这种偏见认为体育没有价值或只有很低层次的价值,把强调身体激烈活动的体育和体力劳动等同看待,给予歧视和压抑。农村学生家长一般不同意自己的孩子学习体育。总的说来,城乡居民对体育文化的认知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城乡居民对体育文化建设的态度不同,使我国城乡居民的体育意识文化存在的差异很大。

(二)城乡居民体育行为文化的差异

体育人口是体育行为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城市的广场、公园、社区等地方,每天早晨或傍晚,锻炼的人们能随处所见。在城市的各种中老年康体健身中心、青壮年健美健身减肥俱乐部、幼儿青少年体育知识技能培训中心、都市居民娱乐型体育休闲中心等很多,一到周末或节假日,前来参加健身健美的人络绎不绝。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城乡体育人口比例与城乡人口比例很不协调,在全部体育人口中城市人口占55.11%,而占我国人口73.92%的农业人口,其体育人口仅占44.89%(数据来源:1997年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有关数据统计)。

体育消费是体育行为文化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城镇居民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意识也逐步加强,其中体育消费是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主要消费形式,也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同时,随着我国开放度的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对居民的影响也开始显现,体育消费正在国际潮流的带动下开始成为我国社会中的一种消费时尚,很多城市人参与体育消费,并将这种消费看成是现代生活方式的标志。但是,对农村居民来讲,实物型体育消费中,能消费得起的也许只有运动服装了。而且,农村居民买运动服装也不一定是为了运动使用。第二类体育消费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是一种奢望。所以,目前我国的体育消费主要在大中城市表现比较活跃,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几乎没有体育消费。

(三)城乡体育物质文化差异

城乡体育场馆设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城市,几乎每个社区都有供社区居民使用的健身器材和活动场地;一些公司、企事业单位也有供职工活动的球场或健身房;一些物质条件较为优裕的城市家庭,都会购买体育健身设备;另外就是学校,城乡中小学的体育器材数量和质量差距较大,但是高校,它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源,我国几乎每所高校都有体育场馆和丰富的体育器材设备,除了满足体育教学之外,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场馆也对外开放。根据2005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在我国现有体育场地中,分布在校园的占总数的67.7%。而高校几乎全集中在城镇,农村居民是无法享受到这种资源的。在农村,除了学校,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公共体育设施。

三、我国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是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历史根源

“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模式是我国城乡差异的根源。旧中国就是一个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些政策与制度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异。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和体制下,长期以来实行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方式,使得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这不仅反映在城乡所具有的GDP绝对量上,而且在城乡居民的收入方面呈扩大趋势。国家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远远高于农村,公共资源的分配向城市倾斜,投入农村的比例过低。城市体育设施有国家拨款投资,农村则由县、乡(镇)财政负责,这客观上造成了城乡居民享有体育资源的不平等、不均衡。

(二)城乡文化教育发展差距是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关键

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对体育的态度和行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重视体育的程度也逐步提高。我国城乡体育人口比例与城乡人口比例很不协调,其原因除了客观经济基础和公共体育设施等条件之外,城乡文化教育差距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城乡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不同,城乡居民家庭的体育藏书、拥有的体育用品器材、体育电视节目的收看、家长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及对孩子体育兴趣特长的投入都存在较大差异。文化水平的差异,不仅影响人们对体育的态度,而且这种态度可以再生产——传给下一代。

(三)竞技体育的发展和高校体育文化的兴起使城乡体育文化差异扩大化

竞技体育的发展对城市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但对农村体育的影响甚微。首先,几乎所有的竞技体育活动都是在城市里进行,包括运动选材、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这无疑对城市居民的体育态度、体育行为、体育欣赏、体育消费等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竞技体育的发展也使城市建设了大量的体育建筑,包括所有的训练场馆和竞赛场馆,都将成为城市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如2008北京奥运场馆在比赛后都进行后续开发利用,成为对市民开放的公共体育场所。另外,竞技体育的发展使得体育产业迅速发展。为满足竞技体育的需求,体育商家就会生产和开发出更多的体育用品和体育器材。

高校体育文化的兴起也将成为影响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因素之一。首先,高校是城市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社区,它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源。高校的体育工作者是城市体育文化的财富,他们不仅能成为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也能培养出一批批的优秀体育人才。同时,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观。

(四)学校体育教育及青少年课余体育训练使城乡体育文化的差异将可持续发展

我国城乡学校的体育教育无论是体育管理、经济投入,还是体育师资、场地器材都存在很大差距,城镇明显优越于农村。在这种不平等基础上,农村学生只能处于劣势。城市家长非常注重子女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体育认识和体育态度得到提升,不仅自身积极参与体育,同时也对子女进行体育兴趣特长的培养。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各种针对青少年的体育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在城市,大多数中小学生都参加过长期或短期的课余体育训练,许多家庭还给孩子提供更好的体育学习条件,如购买体育书籍报刊、购买体育用品器材、观赏各种体育比赛、参加各种户外体育旅游等。而这些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城乡小孩拥有不同的体育文化资本,这将对城乡体育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城乡体育文化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开创城乡体育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建立健全的以城带乡机制,优化配置城乡的各种体育资源,带动农村体育全面进步与发展,让日益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共享现代体育的快乐。

(二)多渠道多方式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更新农民体育观念

必须尽快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尤其是对体育的知识、功能、地位、作用的认识与了解。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有力手段。

(三)挖掘农村传统体育项目,构建城乡体育发展新模式

依托政府的龙头作用,加强农村传统体育项目的组织与规划发展。在具有繁荣和丰富传统体育项目的地方,应通过文化艺术、旅游等形式,逐步实现向社会渗透。我国不少地方,在农村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广西湛江组织龙舟竞渡、高跷龙舞、、醒狮、武术等多种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和竞赛,调动村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激发村民的运动欲望,同时还发展了农村经济。

(四)发挥各级各类人才的示范作用,加快农村体育发展

要积极发挥各乡及各村主管体育的领导、文体干事的本职功能,他们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要发挥各乡镇中小学体育教师、社区体育指导员的中坚作用,要将学校作为传播体育文化的重要阵地;同时积极发挥农村体育骨干、体育爱好者、知识分子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带动作用。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1C1145)、湖南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基地资助课题。

参考文献:

[1] 梁进,李秀艳.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之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

[2] 许登云.试论我国城市体育与农村体育的协调发展[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1(3).

[3] 王刚.农村体育文化现状剖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2):278-281.

[4] 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5] 柯海宝.试论我国体育教育的城乡差异[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6] 欧阳柳青,孙汉超.我国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文化学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5).

[7] 闻昊.《中国体育文化概论》出版遐想——兼评中国的体育文化研究[J].体育文史.1999(3).

[8] 文太凤,刘红.影响我国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因素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1.

[9] 薛浩.城乡统筹视野下江苏省城乡体育发展战略[J].体育科学研究.2010(4):46-49.

[10] 施利东等.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及改革思路的探讨[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3).

[11] 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柯海宝

上一篇:资金申请报告范文下一篇:县委工作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