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培训心得体会

2022-05-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对生活有所感悟时,应当记录下来心得体会,这可以让我们在回首岁月时,了解自己的心灵成长之路。那怎么写出言辞合适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课改的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新课改的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

摘要:在新课改推动和新教材运用的形势下,我们历史教师无论是在知识的储备,还是在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上都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探索、改进。只有以教材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增进学识,陶冶情操,服务社会。

关键词:新教材;新课改;知识时代性;启发式教学

一、新课改下的困惑

新课改的实施和推广,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让教惯了旧教材的老师有许多的不适应和困惑。首先是新的教材体系不适应,同时对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比较陌生,另外,教材容量过大,这都让老教师有点措手不及,总体感受是不会教、教不会。

二、新课改下教学困惑的原因

(一)教材的变化

旧教材总体来说信息量小,分析深刻,而体系编排无论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史,无论是古代史还是近现代史,都是以时代为线索,而在某一时间段内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新教材则容量大、信息广,分析比较浅显,其体系则是分别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为线索,再以时间为纽带去阐述古代中国、近代中国和世界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变化,有专题史的思想。和旧教材相比,大相径庭,故教师会有很大的不适应。

(二)学生的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现在的学生与上世纪的学生已有很大的差别。现在一个学生每天获取的信息量远远超过教师,同时,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敏捷,遇到问题总是刨根问底。因此,我们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面对学生的这一变化。

(三)时代的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你对本专业的知识有精准的掌握,还要求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不但要求掌握好汉语,而且要求掌握好最基本的英语。现在出现了许多边缘性的学科,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总之,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人才,一专多能的人更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新课改下解决困惑的措施

首先,处理好教材。

新教材的容量比较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教材就显得至关重要。我觉得在处理新教材的内容时要有取有舍,纯记忆的东西可点到为止,而对较难理解的内容要进行重点突破。如在处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节教材时,我认为第一个和第三个目录可以让学生自学,而把精力放在第二个目录即“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上。这一目内容理论性较强,在处理时我们可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讲到十五大,这样基本上就可以把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讲清楚。就如有的老师所说的:现在主要是如何使用好新教材而不是如何教好新教材。

另外,新教材的體系没有旧教材的体系那么容易把握,似乎每一个专题与前一个专题和后一个专题之间都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样,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是孤立、分散的。其实不然,只要你认真钻研,善于把握,它们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必修三的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的四节课讲的是儒家思想的产生、正统地位的确立、新发展及受到批判;而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三节课即讲的是向西方学习技术、制度、思想一个过程也是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动摇的一个过程。这样,两个貌似无关的专题却清晰地叙述了整个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如果教师在讲课前心中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那么在上课的过程中就不会游刃有余。简言之,需要我们教师能有效地把握处理教材。

其次,提高自身的素质。

新课改下,我们教师首先要学习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要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按新时期教育规律办事,以最经济的时间、最合理的办法提高工作效率。

新教材除容量大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对有些知识,我们可能比较陌生,比较像绘画艺术里的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立体派,还有古代哲学、物理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充电,大量获取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提高自己的素质,许多地方要和教材、学生产生共鸣,只有“熟”才能生“巧”,连教师自己都搞不清的问题而去给学生讲解,学生是不会喜欢去听的。

另外,教学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入浅出。优秀的教师要尽力把复杂的问题讲简单,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如必修三讲的是思想文化史,讲到每个阶段的思想文化出现的背景时,我们都会分析这一时期的经济、政治、阶级、社会状况,也就是说: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用哲学的观点来解释就更简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增加历史知识的储备,同时要注重文史哲的有机结合。

最后,注重启发式教学。

旧教材下,我们教师喜欢表演式的上课,一节课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感觉把教材分析得入木三分,很有成就感。或许旧教材下,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但在新课改下,我们应更多地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尽量使用多媒体,充实教学资料,注重情景问题的设置,问题的设置最好是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如在讲罗斯福新政时,我们可以把它和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相结合,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如在讲到网络的双重作用时,我们可设置假如你是牛郎、包拯、比尔•盖茨、学生、黑客、本•拉登,你会用网络做什么,这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跨越时空,可激发学生分组合作从而去自主探究。

总之,新教材、新课改下,我们教师无论是在知识的储备,还是在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上都需要不断地去探索、改进。

作者简介:

陆进义,男,中学二级教师,大学本科。

作者:陆进义

第2篇:对高中英语新课改的体会

高中英语新课改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渗透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其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有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经过新课改的教学实践,我的体会如下: 

一、加强整体观念

教师在考虑整个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前必须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析哪些是教学的重点、哪些是教学的难点。这样有利于合理、科学地安排各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课时与课时之间的相互衔接。

二、加强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是大部分学生今后继续深造以及工作所需要的主要语言技能,也是各种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的语言输入,尤其是大量的阅读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十分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对教材中的每一篇阅读材料都要充分地利用,除了每单元的三篇阅读材料外我们基本上每一单元后再补充一篇与本单元内容有关的课外阅读;单元中的“language points,grammar”有时多讲点与少讲点关系不是很大,因为这种内容重复率很高的,即使课文中没讲到,练习中也会出现。

三、如何处理听力材料

听力分为听力测试(Listening test)和听力教学(Listening teaching),有的老师所重视的听力多数是属于听力测试,即根据听力材料选择正确的答案,因此从高一开始就在进行高考听力的模拟训练。而教材中的听力材料可以作为听力教学的材料,它有各种形式的答题要求,如:填空题、回答题、完成句子、正误判断等。或许学生一开始会觉得难度较大,甚至有的老师也这样认为,据了解有的学校可能把这部分的内容删去了。其实在听力教学中关键是教师对听力材料作如何的处理,我们经常做一些“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处理工作。

四、备课组的合作意识

“集体备课,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既是外语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备课组活动的主旋律。要提高整个年级学生的成绩,团队精神比独斗单打更为重要,特别是现行的这套教材,内容多、容量大、知识面广,如果只凭一个人的精力、时间是忙不过来的,所以我们就利用备课组集体的力量,分头准备,如收集有关资料、探讨教学方法,做到资源共享、资料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

作者:韩丽丽

第3篇:浅谈初中历史新课改的体会

摘要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的历史教学也在做着不断的调整,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实践新课改的目标,逐渐使得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内化出新课改的精神,是今天每一个有责任的历史教师应负的责任。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课改教学方法

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的历史教学也在做着不断的调整,新课改的逐步推行是为适应培养时代人才的需要,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此来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实践新课改的目标,逐渐使得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内化出新课改的精神,是今天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历史教师应负的责任。笔者就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说与同人,以此共勉。

首先,为人之师要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体现在自身具有的高尚品质、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高超的教学艺术,更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信任和宽容。一个教师只有深爱自己的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使学生亲近你。发自内心的爱能够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如果说,爱是灵魂,那么宽容和信任更是教师的魅力所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一味地灌输、包办代替,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中享受成功。把自己看成是指导者和引路人,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能力。在人品上他们一样充分信任学生, 在工作和生活中,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注重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关系。平易近人,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特别是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更是要特别的关照。这是新课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个潜在而巨大的因素。

其次,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并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历史教材的内容涉及上下五千年,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素材和主题可以挖掘。历史教学也应该是充满高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所以,历史的课堂教学也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艺术魅力。

历史教材中一些文字资料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可以挖掘一些与教材关系密切的趣味性较强的史料,应用到课堂中,不仅能引发学生听讲的兴趣,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

在教学手段方面要多样化,通过各种途径实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历史是由鲜活的人物、事件组成的。如何凸显历史课生动、有趣的一面,改变历史课距离感和朦胧色彩,一直是中学历史教师探讨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学的渠道得到了极大的拓宽,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采用音效、视频、图像、动画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起历史的空间,动态概念,创设教学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激活其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如启发式教学、探讨式教学)准确恰当地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同样可以刺激和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

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主要有像计算机、投影仪、幻灯、音像制品等。教学手段的新颖多样,能吸引学生注意;现代教学技术具有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的功能,从而有效地缩短时空差距,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时空表象和时空概念,有利于学生加强对历史的感知,有利于学生整体认识历史发展,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历史课教学中,教师除了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外,还应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学生正确引导或潜移默化,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如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办展报,讲故事、演小品,针对某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展开历史小辩论和讨论,将教材中枯燥乏味的文字演绎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学中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还增强了兴趣。

再次,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教材中的历史史实,来点燃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种。新课改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比较是一种多层次、多形式的认知方式。历史教学中所运用的比较是认识主体历史现象及其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中的共性和个性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将历史事件进行纵向或横向对比分析,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 二十一世纪的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教学意识,教师不仅应教给学生知识,更应教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思考。为此,教师可用灵活有效的方法,开阔学生视野,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联想能力,启发创新意识。 联想,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若能充分发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挖掘创新潜力。

还要发展学生求异思维,逆向分解历史知识,培养有主见有开拓精神的创新人才。

总之,教育是充满爱的事业,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能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既注重结果又重视过程的体验与获得,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人性的关怀、感受探究的快乐、感受创造的成就已经成为教学的一个终极目标,让我们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努力探索,不断进取,力争在这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作者:杜鹏飞

第4篇:新课改培训的心得

“培训心得体会

有幸参加了2012年9月至10月“高中政治新课程跟进式课程培训”。本次“新课程跟进式课程培训”,由衷的感谢有关部门给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学习提高的交流平台,各位教授专家丰富的知识内涵和精湛的理论阐述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焕然一新。通过本次培训有以下收获:

1、深化了解了本学科基础知识,加强了对本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掌握了本学科的一些发展动态,了解到本学科理论与课堂教学方法的新发展,提高了自身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以及教学基本功和学科教学或教育实践能力。尤其是听了有关探究型课程的讲授及能力的培养课,使我深深领会到新课程更加凸显自主合作探求,进一步认识到自主学习并不等于学生的自由学习,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有合作学习的内容,引导好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的本领,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听了《财政的作用》一课的实践课和实例,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在政治课当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力、参与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等的重要性。通过多位教授的讲解,使我在现在的新课讲授中得到了很大的帮助。

懂得了探究型课程的内涵与教学方法,把握了个板块的概念、定义的知识的讲授,弄清了辨析型课程的价值,深知文化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树立课程意识,参与课程开发。

新课程下的教师不在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了,而要更多的扮演“组织者”“指导者”“研究者”“参与者”“促进者”等多元角色。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需思考。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普遍缺乏课程意识,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而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新课程正在致力于建立民主的课程管理文化,增强课程对学生主体的适应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参与、创新等能力,要求教师必须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重新选择、建构教材来教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同时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充实和更新政治学科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心智、社会适应能力等整体水平,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走进学生心灵,尊重学生的选择

传统的教学教材强调权威性,指导性,忽视了差异性。在教学中,教师常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至于学生愿不愿学,是否开心快乐,不为教师所关心,于是出现了学生喜欢但却不喜欢上课的怪现象。“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以后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积极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情景创设”。在教学中大胆鼓励,积极引导,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用一些教学游戏以及一系列主题活动,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课程的学习。

4、享受教学快乐,改变教学评价。

传统教学中的绝对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的评价内容基本上局限于书本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情感意志以及合作等方面的评定,这对学生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因此在今后的评价中要全面评价学生。

5、教育观念得到更新

通过理论学习,使我们渐渐更新了教育讲授观念,了解了先辈的教育科学根本理论,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在讲授活动中遵循客观纪律、调整本身的角色和讲授方式,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讲授过程中。在培训中,我们一直从多角度、多层面对课堂上的各种困惑和举动进行理论的诠释和深刻的反思,使我们想到了一些从未想过的问题,发现了各自的差距与不足,对原有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强烈的打击。通过培训,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会聆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需求。

6、激发学生兴趣,使科学性寓于趣味性之中

学生在快乐中成长是新的课程理念所强调的,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如何在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中贯彻这一理念呢?我认为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备课选材和讲课语言的运用上注意恰当使用成语典故,漫画,比喻等,可变抽象的理论观点为形象生动,变深奥的道理为浅显易懂,变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为活泼有趣。高中政治课的科学性比较强,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非常注意以教材为主,把科学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当然科学性和趣味性主次要分清,科学性是基础,要把趣味性寓于科学性之中。

7、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坚持“三维”的目标。三维目标不是独立的三块,而是一个整体,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应只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坚持三者的统

8、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新课程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在课堂上具有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能力,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能力水平。

9、进一步认识了整体备课、实时备课,“同课异构”课等,通过和各地老师的讨论分析,依靠集体智慧、变专家指导为我的教学指导;强化自己在教学的计划性,做到计划好备好一学期的课、每上一节课备好并上好课前要计划好;以构建“有效课堂”的理念和要求为指导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工作。

总之,此次培训收获颇多,懂得要学会学习和思考,肩负的责任会带来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并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日后我会结合学生的特点,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更好的教书育人;要积极调整心态,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底线,做学习型、研究型、专业型、负责任的教师。

第5篇:新课改培训心得

2013年暑期高中化学新课改培训心得

武宣二中 谢建荣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培训,这次先谢谢领导给予为这个学习充电的就会。在这炎热的夏天,我们们怀着满腔的热情积极的投入到了柳州培训点的培训中。每一天,我们认真听取专家的讲座,详细的做好笔记,积极参与探讨评论,学习其他老师的作业并发表评论,有时候还可以参与与专家们的研讨。这次培训虽然时间短,但是每天都有收获,一天一个进步,过得很充实。作为一名化学一线教师,我这几天的培训生活,感受良多,感激满怀。每一为专家的演讲都让我受益匪浅,豁然开朗。

首先是山东省的专家董军给我们分析新老教材的差异,让我认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与现行和原有课程相比,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课程和教学管理、考试评价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董军专家以《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为例把化学新课程与现行和原有课程相比并且结合高考题给予分析。让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课程,要不断的更新自己教育观念和知识体系,及时补充新知识,并对原有知识进行整合,更需要调整自己原有教学思路和方法,是自己的教学节奏适应新的教育形式。新课程在教材的取材和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体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新教材采取模块式教学,分选修和必修两类,采取学分制,因此新课程表现出模块化、多元化和层次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和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以三条内容线索来支撑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落实,体现知识的基础性、时代性、多样性和选择性,要从生活走向化学,再从化学回归社会,以高视点、大视野、多角度、多层次地传授知识和方法,将化学溶解于实际生产生活中,再结晶出来。

接下来更为精彩的演讲就是来自山东省淄博一中的一线教师贾福梅老师的演讲,她的演讲非常形象也很贴切我们的教学。它主要是强调化学新课程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有效地选取和组织素材,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掌握好不同模块的教学内容上的深广度,充分有效地体现新课程教学设计上的功能与价值,要求我们必须关注课标与教材的联系,关注教学素材选取与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学情做出不同的处理,从整体上把握其共性与核心观念的形成。新课程的化学教学要求教学思路必须要清晰,从实际生活引课,设计一连串驱动性问题,探究式的实验辅导教学,遵循学生认知上的发展规律,发挥学生的求职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思维方式方法的形成,重点落在学生能力身上的提升。贾福梅老师还跟我们分享了她的成功教学设计都很实在,回来后我心想着如果条件允许我也可以借鉴。从中我也得到感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合作者,不是注入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研究某一新知识时,可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自然的将他们引领到新的知识领域,然后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实践、体会、感知,认识,最后达到理解、应用、创造。这过程中的课堂要精彩,就必须有提问、有回答、有质疑、有辩论、有推理、有实验等。要让学生的心灵是自由的,情绪是饱满的,求知是旺盛的,思维是活跃的,这样学生才回爱化学学化学。

最后给我们演讲的是毛南环江高中的副校长谭远聪,他主要是跟我们探讨化学新课改面临的困难、困惑及应对策略,他的演讲也倒出了我们的心声。三天的培训,很快过去,但却像一场及时雨,给我们这些渴望课改的老师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对改革的期望,给每一位即将投身新课程教学的老师们充慢了电,让我们每位教师都满怀勇气和信心去面对新课程。这次新课程改革培训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学习我们不仅还熟悉了新教材教法,更在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新换代。让我们每位一线的化学教师都在化学新课程改革中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尽管改革之路不会一帆风顺,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来说是挑战,但对于我们来说,改革更意味着机遇,让我们有机会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坚定了改革的方向,更增强了改革的信心,无论困难多大,我们都将坚持不懈,为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广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一轮高中化学课改的大幕已经展开,我们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们任重而道远。新课改之路刚刚起步,不会一路坦途,我们惟有迎难而上,知难而上,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才能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扎实的推进,将我们的教育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学习是我们终身的课题;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事业成就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让我们以崭新的姿态和全新的教学理念投入到这正在到来的改革浪潮之中去吧!

第6篇:新课改培训心得

新课改培训心得 ——新起点 新希望 睢阳区宋集镇一中

张家彬

10月10日,我们15名语文教师到市四高参加了睢阳区课堂教学改革培训会。中午,教研室孙全珍主任以《回归教育本质,打造高效课堂》为题,做了精彩的报告。下午,李志华主任主要是教方法,结合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和导学案,做了详细的解释。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这次培训收获最大的是对我思想上的冲击。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领悟到了“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了”知识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次学习培训,使自己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

我平时总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学生到了游戏厅里不需要任何人教,学生就能很快地学会打游戏,并沉溺于游戏中不能自拔?为什么课本知识在课堂上不能得到很好的掌握?我想关键在我们的课堂出了问题,教师不顾学生的理解、感受能力而一味地灌输。我说我的,你听你的,即使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如醉如痴,学生却听得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正如孙主任说的,老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怎能高效?

韩愈说“师者,授业传道解惑也”。曾经我们凭借“一张嘴,一支笔,一本书”,向学生传授知识,霸占课堂,操纵学生。而今天,我渐渐认识到,教师角色该转变了,不再是从前课堂的导演者,该转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现在是我们老师们探讨研究的核心问题,然而,一些教师只是口头上谈如何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实际上,他们仍然不肯下讲台,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老师们只怕到最后考试考不好。我始终坚信把课堂还给学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坚定了课改的决心。我决心尽快大胆的放手,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改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

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而言之,课改恰如一阵春风,正应了那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们沐浴着课改的春风,定会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张家彬

第7篇: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谭刚艳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我参加了10月英语新课程培训。

几天下来,对于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认识,胸中总涌动着一股澎湃的课改激情。

我个人感觉新课程有这它突出优点:

主要体现在:第一,内容结构上,打破了学科的本位主义框框,删除了“繁、难、偏、旧”的内容和改变了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使学生体会到,不是为了数学而学数学。从教材所选例题及所编习题可以看到,数学中有物理,数学中有化学,数学中有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及科技等;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自然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增强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来的自觉性。第二,培养目标的要求上,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摒弃了以往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诚然,无论是哪一门学科,要学好它,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但是,如果片面地去强调知识更新与技能,而忽视了其它的需求,学生变成了读书的机器,没有创新的能力,社会就难以发展。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印象中的恩师之所以成为恩师,不是他教给了我们多少的知识与技能,而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学习、如何做人。这就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新课

1 程中,无论是哪一个概念的形成、哪一个性质、定理的获取,都设置了情景,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知识的获取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机会,使学生更能理解数学的形成过程,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做到“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体也会问”。。第三,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只起到了帮助、引导的作用。在概念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及教材所展示的背景,不是教师告之结论,而是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地去观察、发现、搜集信息、并用已有知识对所获信息进行归整而形成概念、定理的。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可否认,课改是新的,一切都是在新的思维下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有它的不足:首先,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因“义教”时期所用课程多以传统课程为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进入高中后,突然地转变了学习方式,学生难以适从,而教师又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在赶进度,未给学生留以缓冲期,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其次,在知识的衔接上,“义教”教材的知识结构可能与新课程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断层,新课程很多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在旧的初中教材中没有,或未能真正地讲透。学生在运用到相关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感到吃力,从而出现了编书者认为学生能完成而学生却无法完成的练习、习题,给学生留下了什么都没有学到、

2 什么题都不会做的感觉,欠人性化,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建议在高一数学①的编写过程中,先介绍简单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函数在闭区间内的最大(小)值的求法等知识的学习。作为初、高中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适应高中的学习的过渡。同时也对集合知识的学习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对函数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本次新课程的培训中,我们听了王尚志教授以及其他各位老师的辛苦讲解,使得自己对此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也使自己认识到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下面是我参加培训的一些心得:

首先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怎样作到这一点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积极源于兴趣,我认为,在新课改条件下,要上好高中数学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3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对于教学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3.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

4 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氛围中学习。因为教师不是万能之人,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

5 只要会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

经过一个阶段的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总的说来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经过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大致内容。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增部分大学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对于一个高中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考纲上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高考必考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修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

6 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2.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的主要脉络,而且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面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所谓的主线即贯穿于某一阶段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种运算,或者是某种思想方法等等。这条主线也许只贯穿于我们的初高中阶段,也许会贯穿于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阶段。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对于一个高中数学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是把握数学中的主要脉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讲课方式,不同的授课方式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

7 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3.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点评,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新的高考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基础,能力立意”。

“重视基础”,意思就是从最基本的知识出发。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试题,追根求源,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它的“根”;所谓“能力立意”,意思是说试题不是基础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组装,通过这种组装,题目就给人一种新颖、陌生感。“重视基础,能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学府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莘莘学子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研究和解决生活、社会问题的需要。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通过把握课堂教学来达到以下两个目标:一方面,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新教材的安排与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自己与集体的创造,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和社会服务。

8 通过此次学习,不仅使自己的眼界得以开阔,而且使自己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无疑将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上星期的周四,周五,我们备课组参加了在嘉善举行的嘉兴市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

两天的学习紧张而有序,简单的开幕式之后,嘉兴一中等6位老师给我们作了简短的报告。接下来就是吴林华和吴明华两位教研员给我们详细介绍了高中数学必修2和必修5的具体内容。通过这次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让我对高中新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本学期要上的必修5和必修2。不仅了解了新教材的设计思路,还了解了新教材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内容编排呈现新的特点。

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大多采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作为引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日常的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其次,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在教学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多动

9 手、多操作。让他们通过对学习资料,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教”与“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电脑的普及,为现代教学提供了方便。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在课堂上不仅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数学几何中的图形变换,如对称、平移、折叠、旋转等,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画函数的图象,以及函数的拟合等等。从而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直观、形象的印象,加深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走出传统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通过培训让我更加了解了新课程,在今后将以实际行动来实践新课程。

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

10 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灵活使用挖掘教材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

11

第8篇: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新课程培训,我觉得新课程有以下突出优点:第一,内容结构上,打破了学科的本位主义框框,删除了“繁、难、偏、旧”的内容和改变了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使学生体会到,不是为了物理而学物理。从教材所选例题及所编习题可以看到,物理中有数学,物理中有化学,物理中有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及科技等;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目的在于应用,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在自然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增强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来的自觉性。第二,培养目标的要求上,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摒弃了以往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诚然,无论是哪一门学科,要学好它,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但是,如果片面地去强调知识更新与技能,而忽视了其它的需求,学生变成了读书的机器,没有创新的能力,社会就难以发展。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印象中的恩师之所以成为恩师,不是他教给了我们多少的知识与技能,而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学习、如何做人。这就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新课程中,无论是哪一个概念的形成、哪一个性质、定理的获取,都设置了情景,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知识的获取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机会,使学生更能理解物理的形成过程,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做到“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体也会问”。。第三,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只起到了帮助、引导的作用。在概念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及教材所展示的背景,不是教师告之结论,而是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地去观察、发现、搜集信息、并用已有知识对所获信息进行归整而形成概念、定理的。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可否认,课改是新的,一切都是在新的思维下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有它的不足:首先,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因“义教”时期所用课程多以传统课程为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进入高中后,突然地转变了学习方式,学生难以适从,而教师又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在赶进度,未给学生留以缓冲期,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其次,在知识的衔接上,“义教”教材的知识结构可能与新课程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断层,新课程很多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在旧的初中教材中没有,或未能真正地讲透。学生在运用到相关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感到吃力,从而出现了编书者认为学生能完成而学生却无法完成的练习、习题,给学生留下了什么都没有学到、什么题都不会做的感觉,欠人性化,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产生了一定影响。

对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新课标的高中物理,具体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针对以上要求,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把教学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

1、学习方法引导阶段

①要向学生强调学习主动的重要性。高一新生,由于具有初中阶段的被动学习习惯,上高中常感到不适应,压力大。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在第一节课就要客观地向学生介绍高一物理知识的学习难度以及需要花费的学习时间,同时强调高中学习中有较多时间需要学生自主处理,必须主动利用时间。

②要告诉学生需要学习什么,怎么去学。以高一物理为例,可以先让学生看看书本目录,教师作一个简单介绍。以典型动力学综合题为例,让学生知道,动力学题目中通常包括受力分析、牛顿定律以及运动学知识三个板块(有条件的建议使用多媒体,举两到三个典型例子),学生需要做的包括: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进行一定量的训练。

③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学说,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一新生自制力不强,教师负有监管学生的责任,责无旁贷!一是要制定每天学生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要求每个学生准时完成,对个别不能完成的进行指导及教育。二是要对能主动学习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三是要经常提醒学生需要做什么。

2、大信息量学习阶段

经过大约一个月的第一阶段学习,学生基本适应了高中阶段学习,并具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此时,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知识与技能的训练。

3、差异教学阶段

我们首先要肯定各种原因会使得学生存在差异,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针对学生差异,我们可以使用合作学习与个别教学的方法。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教学反思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分析了以往两种处理方法(既“先分割,再极限求和”以及“根据平均速度求位移”)的不足,根据学生实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其突出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新课程倡导探究,并将科学探究与科学知识并列为课程的学习内容。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但不是没有依据的胡猜乱想。本节课从复习旧知识引出新问题之后,由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中“面积”的物理意义,迁移到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中的“面积”是否也具有同样的物理意义,提出猜想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符合高一新学生的认知水平。

2.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去验证“猜想”,这个实验设计对于高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堵塞”点,教师要求各小组提出各自的困难与障碍,由其他同学帮助该组解决问题,最后达成共识。实现了对症下药,对于困难,鼓励学生敢于挑战,落实了“情感”目标,也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之后,教师要求学生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这既是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也促进了学生对实验的设计进行整理,使学生在思维上再经历了一次过程,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当学生根据实验数据验证了猜想,推导出位移公式,水到渠成,知识目标、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学目标也得到实现。

3.当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之后,教师没有急于进行巩固训练,而是要求学生以上述研究过程为载体进行反思,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第9篇:美术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美术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因此广大教师参与各级培训,优化校本教研,自觉发展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力求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规范优化教学行为;另一方面科学认识和处理推进课程改革以及实际教学时的矛盾,处理新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矛盾。

经过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高中美术新课程为满足不同兴趣、不同爱好和不同发展要求的个体发展的多方面要求,课程设置了五个模块9个部分供学生自主选择:A、美术鉴赏,B、绘画、雕塑,C、设计、工艺,D、书法、篆刻,E、现代媒体艺术(摄影、摄像、电脑绘画与设计)。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高中美术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高中美术新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保证基础,力争拓展。

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点评,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高中美术课堂教学。

培训使我明白了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美术教师应当有自己独到的教学理念、观点;应当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应有教学的基本能力;有个性、特色;个人人格魅力,平易近人的态度;风趣诙谐的言谈;实际操作的专业能力、特长;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否定与自我否定,建立与重新建立的勇气、能力、见解;善于积累、善于观察和学习;善于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善于控制自身的情绪;善于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同时我还懂得了美术的兴趣性、启发性等教学原则的重要性。

这次培训让我难忘,不仅使我更系统的把握新课程,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专题学习,互相评论,互相讨论,集众师之见,使我的眼界得以开阔,并且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有重大的突破和认识,当然对我思想上的冲击更是不可估量。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行胜于言”的作风,体会到老师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的力量„„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认识,人的潜力真的是可以不断挖掘的。授课的老师们也让我见到了许多教学上的创意。在教学技能的学习上,我的收获很大。规范的教学流程,巧妙的课程设置,让我感觉到那些原本在我大脑里模糊不清的概念马上就清晰了„„除了教学技能的学习,更让我受到震撼的是一种严谨的作风,无疑将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加强师德修养建设,以“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为指导思想,不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要做点燃孩子学习、生活、交往的明灯。

上一篇:延安石油化工厂下一篇:学管部一月份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