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单位内部财务控制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地勘单位属于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但由于单位不重视组织建设,误认为内部控制仅是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到目前为止,大都未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早期地勘单位按照上级要求设置内部审计部门,有的甚至当作一些无法安置人员的工作场所,致使审计人员素质低下,未能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工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勘单位内部财务控制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勘单位内部财务控制论文 篇1:

地勘单位的财务风险控制对策概述

地勘单位属于比较特殊的经营主体,其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经济體制转变的过程中,经受着格外严峻的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无论是投资、筹资、分配还是资金回收风险,都较之前有巨大的提升,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地勘单位发展陷入停滞。在这种情况下,地勘单位务必要充分意识到加强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的意义,并准确意识到地勘单位面临的财务风险,通过化解流动性风险、化解投资风险、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做好税收筹划工作等方式,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在各种公路工程、建筑工程施工规模越来越大的今天,地质勘探工作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地勘单位也由此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即使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税收政策变化的情况下,地勘单位也始终维持着高度发展势头,为了进一步延续发展趋势,地勘单位务必要根据市场经济实际情况及政策变化,加强财务管理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从而保证经济环境巨变的情况下仍能够稳定经营、稳定获利。

一、加强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的意义

首先,加强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能够保证地勘单位资金应用的合理性。地勘单位的业务模式比较特殊,其涉及到的项目大多具有长期性、空间分隔性、资金投入大等一系列特点,工作的环境比较多样、工作的时间跨度也比较大,因此更容易产生财务风险。所以在开展经营业务的时候,有必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并使现有资金得到最优化地应用,提升资金配置的合理性,从而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单位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其次,加强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有利于地勘单位降低经营风险、获取更多经济利润。地勘行业正处在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阶段,业务项目模式越来越成熟,但是在极为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其经营的稳定性、获利的持续性仍然无法得到保障,很容易陷入严重的财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单位业务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好财务风险评估、对项目资金使用进行跟踪式管理,显然具有突出的现实价值。最后,加强地勘单位财务风险控制,有利于提高地勘单位竞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但同时也使得各行业的内部竞争越来越理解,地勘单位业务模式的合理性、财务风险控制有效性等,都可能影响到其在行业当中的竞争效果,因此必须要在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的基础上,着力做好地勘单位的财务风险控制效果,以便于更好地占据优势地位,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地勘行业进行改革的情况下脱颖而出,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二、地勘单位面临的财务风险

地勘单位的财务风险比较复杂,风险类型十分多样化、风险危害性比较大,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地勘单位的实际经营收益将会与预计收益发生巨大差异,这显然不利于地勘单位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稳定发展。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绝大多数地勘单位都仍然面临着一系列财务风险:首先,应了解地勘单位的内部财务风险。地勘单位的内部财务风险主要来自于业务往来,业务往来当中未能有效控制资金流动、未能保证财务管理效果时,其财务风险就应运而生。根据地勘单位的业务项目模式、运行经营机制来看,工作人员主要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规范经营、提高单位的综合管理效率等方面。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更好地应对财务内部风险、确保地勘单位资产安全性,工作人员有必要通过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体系等方式,解决过去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可执行性不足的问题,将财务内部风险扼杀在摇篮里。其次,需着重关注地勘单位财务外部风险。地勘单位的财务风险比较复杂,除了内部管理不善导致的财务内部风险之外,还包括投资决策不合理、工程款回笼不及时等一系列财务外部风险。地勘单位的投资决策合理性,直接决定着单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效果,甚至可能影响到单位的存亡。实际上,地勘单位的投资是为了更好地获取经济利益,然而获利必然也伴随着失利的风险,收益越大、其风险越大,特别是在比较特殊的地勘行业当中,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影响更甚,一旦出现投资决策失误,单位所需要承受的经济损失将十分惨重。而工程款回笼是否及时稳定,也会影响到地勘单位现金流的稳定性,如果工程款不能按时、足量回笼,地勘单位接下来的业务项目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整体的经营也会受限,因此在考虑其外部财务风险的时候,需要额外关注工程款不能回笼的问题。

三、地勘单位财务风险的控制对策

(一)化解投资风险

现阶段我国的地勘单位业务模式、技术水平等都基本趋近成熟,能够在地质灾害、地质勘察、矿山探测、岩矿鉴定等很多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其投资的方向也开始越来越丰富,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投资风险。为了规避投资风险,地勘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投资可行性论证,并对未来的发展目标进行确定,对熟悉、有把握的领域进行投资,从而避免盲目投资导致的财务风险。

(二)化解流动性风险

地勘单位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来自于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想要规避流动性风险,需要在保证资产正常流动的基础上,尽可能避免流动资产损失。关于现金风险,地勘单位应合理控制现金持有量及持有时间,现金持有量过大的情况下,可使用资金就会被大幅度占用,无法正常获利,而在现金持有量过小的情况下,单位的现金又不足以维持正常经营;关于存货及应收账款,地勘单位需要综合考虑经营情况和业务规模,避免二者对资金分布及周转造成影响。想要化解流动性风险,地勘单位就必须要综合考虑现金持有量、持有时间、应收账款回收等方面的问题,从而降低流动性资产可能导致的风险。

(三)合理定位地勘单位的经营管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地勘单位的改革和调整势在必行,地勘单位应对市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并对单位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定位。比如,需要对现有的矿权、探矿权等进行重构,借助现代化规章制度打破传统单位经营模式,并结合企业管理措施,对单位的原有内部管理措施进行优化。再比如,地勘单位的财务人员需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确认单位经济情况、预测未来发展走向等方面,重新考虑单位的经营方向,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做好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管理,确保单位业务的经济收益,最终达到控制财务风险、确保单位长久发展的目标。

(四)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预算管理是一个经营主体正常稳定运行的必要工作,在市场经济越来越成熟的今天,地勘单位也需要尽快实现以财务风险控制为目标的全面预算管理。借助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解决过去财务管理当中会计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确保单位财务目标能够及时实现。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需要结合地勘单位财务控制目标,对日常业务预算等进行调整,从根本上提升预算管理有效性。

(五)做好税收筹划工作

税收是市场经济模式下经营主体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否能做好税收筹劃工作,直接决定了地勘单位的长远经营效果,根据实际经验来看,税收筹划工作效果能够影响地勘单位长远财务管理目标执行效果。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工作人员需从自身经营的经济角度入手,明确税收对经营效果的影响程度,并充分了解营改增税制改革下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此为出发点对纳税方案进行策划和操作,从根本上降低地勘单位的税费负担,解决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六)化解经营、存货风险

1.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实现财务风险预警是财务风险控制的前提,只有提前识别、分析、判断财务风险的类型、成因、影响,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手段,在今后的发展中,地勘单位的工作人员需强化财务风险预警,尽快建成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首先,确定合理的现金流量预算,确保经营过程中始终有稳定、充足的现金用于支出,为后续盈利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加强单位的财务分析工作,从长期角度出发,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从而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更准确地得出财务指标、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实现资本运营的跟踪式管理,提升财务风险控制效果。

2.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在经营运行的过程中,地勘单位必然要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而经营成本上升、经营质量下降,都属于明显的财务风险信号,工作人员需要对不同的财务风险体现进行分析,在其出现的时候把握其成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在市场经济模式下,经营主体的财务风险管理主要可从供、产、销环节入手,地勘单位也是如此,需要通过健全内部组织结构、明确权责关系等方式,对业务流程进行简化,避免成本控制、业务质量等原因带来的财务风险。

3.提高资金运行速度,优化现金流量

在经营过程中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是地勘单位财务风险的主要成因,工作人员需要有意识地控制资金扩张速度,避免资金被不合理占用,同时对应收账款等进行调整,使资金能够实现稳定周转,避免坏账损失,提升资金应用效率。除此之外,还需要合理控制现金流变化,使支出收入保持动态平衡,优化现金流量,把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消灭于萌芽状态,提升地勘单位的经营发展水平。

四、结语

在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工程施工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地勘单位的工作效果开始广受关注,为了牢牢把握住发展机遇,地勘单位必须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强财务风险控制。除了要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控制重要性、充分理解目前所遇到的问题之外,还可以采取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做好税收筹划工作、提高资金运行速度、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等方式,将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扼杀在摇篮里,保障地勘单位长久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华北地质勘查局综合普查大队)

作者:周子瑜

地勘单位内部财务控制论文 篇2:

地质勘探单位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探讨

一、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

地勘单位属于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但由于单位不重视组织建设,误认为内部控制仅是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到目前为止,大都未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早期地勘单位按照上级要求设置内部审计部门,有的甚至当作一些无法安置人员的工作场所,致使审计人员素质低下,未能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工作。地勘单位领导对目前内部审计职能了解不足,重视不够,审计工作仍停留在事后的财务监督审计上,不是能放在组织经营管理的全程控制方面,导致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二、目前地勘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历史和认识方面的原因。地勘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权威性差、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这诚如我国内审协会副秘书长所谈:“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视角来看,职业界始终把内部审计研究的重心放在以企业为代表的营利性组织方面,忽视机关、事业单位等非营利组织,致使在需求动机不明朗的这类组织中缺乏操作标准和约束规范,审计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率和效果。[1]”地勘单位长期实行事业性质管理,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发挥。

2.受地质工作环境、特征的限制,难以开展审计工作。地质工作覆盖区域范围广,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工作区大多在人迹罕至的地区,信号不畅通,没有专用的交通和通信工具,到达施工区比较困难。另不同的工作阶段,由于工作任务和目的不同,工作手段和工作程度也不同,如预查阶段主要是对区域矿产资源进行远景评价,择优开展物化探的方法,除个别的化探取样留有很小的工作痕迹外,其他都不易找到开展工作的痕迹,并且工作移动速度较快,没有固定场所;普查阶段虽有一些探矿工程,但都是一些稀疏的工程控制,点与点之间一般都达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给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3.受专业限制,审计的真实性、可靠性无法保证。地勘工作是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首先是分为许多不同阶段,有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等,每个阶段又可采用多种工作方法,如地质工作测量,物探测量,化探测量,遥感测量。不同的勘查阶段,不同的工作方法,工作程度也不一样,这些都会影响工作量、预算的标准和勘查投入。并且找的矿种不同,预算标准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差异。要知道该项目处于那个阶段,使用了那些测量手段,要了解它的工作程度和预算标准,必须懂得一定的勘查方面知识,这是目前审计人员所不具备的,因此难以保证审计的真实性、可靠性。

4.地勘工作成果特殊,事后审计无法体现地质工作的生产状况,影响审计对它的真实性评价。地勘单位与工业企业一样,都要对项目的投入、成果(产出)等进行考核,投入方面地勘单位和工业企业不会有太大区别,主要包括材料、设备、人力等方面,但从成果上讲,地勘单位与工业企业有极大的不同,地勘单位投入成本后,成果不是与投入直接相关的,只是一堆图纸、报告等资料,与投入的可逆性很差,并且不同项目,不会产生相同的成果和投入。这些特殊工作性质的限制,目前采用的事后审计面对的只是一堆冷冰冰的数据,不能对它的生产过程、投入产出效益提出建议或做出合理评价。

三、适应新形势,地勘单位内部审计必须有自己的特色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但地勘单位内部审计起步晚,人员能力不足,加上工作特殊,所以要充分履行内部审计职能,内审人员在充实传统审计方式的基础上,必须有自己的特色。

1.加强与管理人员沟通,不断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领导重视对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可为审计工作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审计人员更多地参与企业战略管理,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度,增加对组织的增值程度。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经常保持与高层管理者的沟通,使他们对内部审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不断增强对内部审计的信任。随着事业单位改革步伐的加快,地勘单位将脱离以前闭塞的小社会,进入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去,地勘单位面临的风险将更加加大,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管理粗放,地勘工作和成本产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无法通过目标成本管理表现出来,制定目标成本有一定的随意性,且其起伏没有一定的规律,没有完善的奖惩制度对成本控制过程进行规范等,内部审计部门应该主动地从这些薄弱环节入手,协同组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通过对内部控制的运行评价,发现问题,揭示隐患,促进单位优化管理,提高控制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2.明确审计定位,发挥审计职能。传统的地勘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定位在以财务监督为主的事后审计上,限制了内部审计工作在地勘工作中的职能作用。李金华曾强调:“我认为,内部审计的定位应该是‘管理+效益’,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是一个组织的永恒主题。[3]”审计人员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技能,拓展审计范围,把内部审计作为组织的一种治理机制,从影响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着手,找出主因,排除隐患。比如进入详查阶段的钻探业,其成本支出一般占项目总支出的60%左右,并且风险高,如何降低它的成本,成为取得这个项目较好效益的关键。假如通过审计发现,单位使用的钻探设备普遍老旧,甚至超期服役,维修成本高,事故率高。事故是最大的浪费。一个钻孔出现事故,直接损失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这还不包括停工损失等,事故是影响钻探效益的最大因素,审计人员通过市场调研和与钻探设备、材料生产厂家的交流,做出新旧设备效益对比分析报告,建议单位领导重视钻探设备的更新和完善对孔内管材、钻具必须定期更换的制度。审计人员通过这种具体细致的工作,来帮助组织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效益。

3.针对地勘行业的特点,内部审计部门也应创造出适应自身特色的审计方式。

(1)倡导管理层与“审计”同行的原则,使每一个到野外一线进行业务指导、领导检查工作都带上审计监督检查的任务。这一方面是考虑到地勘单位工作的环境特点,另一方面地勘工作投入大,风险高,这些人员大都是地质业务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专家,其中又有我们聘任的內审技术员,通过他们对内部控制运行情况的实地考察,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帮助项目单位改善管理,堵塞漏洞。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解决预案,并提醒项目负责人清醒地认识风险,有效降低风险。

(2)聘任地质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审计小组,担任内审小组成员,并通过对这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方面知识的培训,为原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进行勘查专业知识培训,确保审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由于地勘工作方法、程序复杂多样,专业特点强,审计人员在不熟悉勘查项目的工作特点、工作程度的情况下,很难对项目的计费标准、投入的工作量等必要的参数进行计量和核实,更无法对项目的经营绩效做出全面的评价。通过这些聘任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前后所收集的信息就更有针对性,在参与地质项目预算的编制和对外合作的谈判等工作中思路会更清晰,尽可能地保证了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把内部审计渗透到单位整个运营过程,全面提高审计的监督效果。地勘工作过程非常复杂,但它的成果与投入之间又显得特别抽象,仅凭财务监督审计不足以反映出地质工作的真实情况。所以内部审计要把以事后审计为主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审计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项目的立项、设计、预算等全过程。首先加大对设计方案的评比力度,设计是造价控制的关键,建立事前效益论证与事后评价对比的有效考核制度,从而达到控制投资成本的目的。重视对地质工作成本动因的评价分析,做到对成本从源头开始进行控制,对决定地质工作成本发生的那些重要的事项、活动或作业产生的成本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关键因素,以此作为成本控制的核心。总之,内部审计要结合本单位的发展特点,不断完善内控体系,强化内控自律管理,增强对地质工作的监管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内部审计在地勘单位中的地位及其局限性,是历史及诸多因素造成的。在地勘单位全面走向市场的今天,复杂的内部组织关系和日趋激烈的外部市场竞争,使单位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需要对影响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因素进行监管和评价,这对内部审计工作内在需要的增加,必将促进地勘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得到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时现.只言片语——对于内部审计的思考.中国内部审计.2010(1).

[2]孙坤.内部审计——令人期待的明天.中国内部审计.2010(2).

[3]李金华.内部审计应是“管理+效益”.新华每日电讯2版.2007.

作者:孙正宾

地勘单位内部财务控制论文 篇3:

浅谈地勘单位强化项目成本控制的几个问题

摘 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勘单位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削弱了地勘单位的市场竞争力。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根据地勘行业的特点,对地勘单位的项目特点及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地勘单位如何加强项目成本控制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地勘单位 项目成本控制 建议

地勘项目包括财政补助项目、单位自筹资金项目、市场承包项目、合作项目等。相较于一般的事业单位或者企业,地勘单位的服务领域覆盖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其项目缺乏必要的成本控制环节,这样很不利于市场竞争,因此加强项目成本控制是地勘单位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 地勘单位的项目特点

所谓地勘单位项目成本,是指地勘单位在勘察、施工过程中,为完成项目的工程任务所消耗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地勘单位的项目有着其独特之处,具体来讲:(1)地勘项目具有很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地勘项目的风险大,属于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的项目,因此需要提前储备。地勘项目中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因此很难确定自己的成本,这就需要在项目设计上重点考虑;(2)地勘项目具有高度分散和独立性的特点。由于地勘项目多是野外工作项目,工作区域和环境不确定,具有高度分散和独立性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综合考虑每个项目涉及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项目承担者的能力、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对地勘项目成本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 地勘单位在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成本控制意识薄弱,控制方法落后

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打破后,地勘单位新的管理机制还没有健全,管理层和项目组人员的项目成本控制意识薄弱,“等、靠、要”的思想还没有完全转变。与此同时,目前很多地勘单位仍然使用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方法,重视记账、算账、结算和项目成本的反映,项目成本控制方法比较落后和粗放,很多时候仍然靠以往积累的经验来办事,没有形成一套注重项目成本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信息反馈的项目全面成本控制的模式和方法。

2.人员素质不高,人事制度无法满足项目成本控制的要求

地勘单位项目成本控制需要强大的人才队伍作后盾,需要雄厚的技术力量支持,需要全体职工的参与。但目前地勘单位缺乏既熟悉项目勘察施工又懂得项目成本控制的人才,项目成本管理能力明显较低,这极大地制约了其项目成本控制水平的提高。同时,地勘单位的责任考核体系不健全,奖励和惩罚执行力度不够,虽然各经营实体都在内部签订了承包责任书,但奖罚制度没有严格执行,重奖轻罚甚至出现问题不罚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地勘地位在对待项目成本问题上态度松懈。

3.项目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较差

目前很多地勘单位项目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较差,主要表现为:在定额管理制度方面,地勘单位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材料、燃料和动力等消耗定额,并且无法对耗费进行合理的评价,从而难以降低项目工程成本;在原始记录制度方面,地勘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原始记录制度,导致材料出入库没有附相关的原始单据或原始单据签字不完整等现象;在计量验收制度方面,没有切实可行的计量手段和计量设施,从而难以确保各项物资计量的准确性;在存货的清查盘点制度方面,不能形成完整的存货盘点原始计量,不能准确反映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消耗和支出。

三、 地勘单位强化项目成本控制的几点建议

1.提高项目管理者和成员的成本控制意识

首先,强化项目成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地勘单位在具体项目中,要结合项目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成员进行培训,抓好每个项目的成本控制节点,让项目中的每个成员都逐渐养成良好的成本控制习惯。

其次,提升项目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项目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对于成本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地勘单位要让项目管理者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加大对其成本控制的绩效考核,从而提升他们对成本控制的驾驭能力。

2.强化基础工作,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地勘单位要强化基础工作,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具体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强资金的投入,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推动项目成本控制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地勘单位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紧密结合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地质情况、市场价格等因素,制定一套完善的内部定额;其次,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和控制力度,确保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够按照计划运行。地勘单位在施工前要进行成本核算评估,做好工程施工目标成本的合理分解和控制,加强材料采购、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工作,杜绝各种浪费现象,同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避免事故的发生;最后,建立成本控制风险预警机制。地勘单位通过构建成本控制风险预警机制,来化解和避免各种风险,减少各种风险给地勘单位带来的损失。

3.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地勘单位必须引进竞争机制,制定一套鼓励人才竞争的办法,公开招聘、录用和考核,将项目成本的控制指标逐级落实分解到各个项目、地质组和个人,使项目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准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和分析总结的整个过程。与此同时,地勘单位必须加强责任考核的兑现,将目标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部分和个人,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网络。

四、 结论

市场竞争的加剧,给地勘单位的生存和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勘单位必须在加强内部管理和降低成本上下工夫,构建一套全面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力求提高项目成本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地勘单位项目构成复杂,有着不同于一般事业单位和企业的特征,因此其成本控制也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实施,从而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尹为为.财务控制在地勘单位项目成本管理的运用探讨.商场现代化.2011(14).

[2]陈文焱.浅论地勘单位项目成本管理.现代经济信息.2009(21).

[3]刘丹旭.论地勘单位企业成本控制.企业家天地.2011(5).

作者:刘昕

上一篇: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下一篇:网络成瘾刑事犯罪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