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教学妇产科学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研究的是TBL教学法在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本校100名医学生,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50名学生,对对照组学生应用常规教学方式,对实验组学生应用TBL教学法,随后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践成绩、对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临床教学妇产科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临床教学妇产科学论文 篇1:

模拟辅助教学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开展效果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模拟辅助教学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开展效果。方法:对本校2014-2015届本科学生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实施的模拟辅助教学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及与之前年度教学情况对比,探索模拟辅助教学的开展效果。结果:认为模拟辅助教学有利于理论考试的占75%以上;认为模拟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课间见习教学效果的占83%以上。结论: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实施模拟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收理论知识,有利于提升学生实操水平,便于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关键词:模拟辅助教学;妇产科;临床教学

妇产科学作为集实践与应用于一体的临床医学学科,对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医学教育工作者不断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但同时,妇产科学的临床教学工作中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如特殊的解剖部位、特殊的心理影响等,为临床教学带来了难题。

为了不断提高妇产科学临床教学的工作效果,引入模拟辅助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模拟操作能力,现将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校2014-2015届共计156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61人,女生94人,研究包括课间见习阶段和临床实习阶段前后。

1.2 方法

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过程中,实施模拟辅助教学,通过女性盆骨、分娩模型模拟教学器具,让学生了解外阴消毒、盆骨检查等各项程序,结合分娩机转模型,观摩产道分娩的全部过程。教学完成后,教师通过不记名的调研问卷方式,调查学生对模拟辅助教学的看法和建议。期间共发放调查问卷156份,回收156份,均为有效问卷。同时,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比对之前两年未实施模拟辅助教学的2012-2013届本科生平均考试成绩。

1.3 观察指标

1)模拟辅助教学对理论考试和课间见习的帮助效果。调查问卷共设有帮助、帮助一般、无帮助三个区间。

2)模拟辅助教学实施前后学生平均成绩对比。

2 结果

2.1 模拟辅助教学对理论考试和课间见习的帮助效果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显示,认为模拟辅助教学有利于理论考试的占75%以上;认为模拟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课间见习教学效果的占83%以上。详见表1:

2.2 模拟辅助教学实施前后学生平均成绩对比

实施模拟辅助教学前,2012年学生的考试平均成绩为78.35分,2013年学生的考试平均成绩为79.89分,实施模拟辅助教学后,2014年学生的考试平均成绩为82.44分,2015年学生的考试平均成绩为84.23分。实施模拟辅助教学后,学生的考试平均分数较之前有显著提升。

3 讨论

妇产学科需要学生拥有大量的实际操作和处理问题的技能,需要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的转化为临床实践。模拟辅助教学作为联系理论和实践的主要手段,对临床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患者对隐私更加注重,她们对医疗工作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临床辅助教学可以极大的缩短医生的实习阶段,让医生可以尽快熟悉技能,弥补不足。

3.1 模拟辅助教学的开展有其必要性

妇产科患者均为女性,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妇产科在诊疗的过程中,通常会涉及患者的隐私部位,受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理念以及患者医疗及法制意识方面不断加强的影响,多数患者会拒绝实习医生尤其是男性实习医生的治疗或观摩。实习医生实习机会的减少,制约其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而理论知识的掌握却又不足以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所以开展模拟辅助教学就显得极其必要。通过模拟辅助教学,学生可以进行大量的练习,从而改善临床实践匮乏的缺陷,提升妇产科临床教学的可操作性。

3.2 模拟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信

多数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心态很重要,而医生的态度对患者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从容不迫,做到心中有数,会对患者的情绪产生很好的安抚作用。如果医生本身在治疗的过程中产生紧张情绪,就不足以取信于患者。模拟辅助教学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练习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调查问卷,也显示出学生认为模拟操作极其重要。

3.3 模拟辅助教学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医学是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生通过模拟辅助教学,深入了解临床技能,通过实践和理论知识的结合,完成学习-实践-总结-提升的循环,发现平时课堂上没有发现的新问题,帮助自己不断认识自身的差距。学校对模拟辅助教学的深入开展,可以不断细化教学知识,按产科、妇科分门别类,开展诸如产科四步触诊、宫高腹围测量、妇科双合诊、三合诊、阴道冲洗上药等临床培训。模拟辅助教学的可重复性、真实性、规范性,有效的提升了妇产科学临床教学的质量,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欧荣英.妇产科临床技能模拟训练实验室化的研究与思考.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96-97.

[2] 胡晓玲.妇产科临床实验教学改革与探讨.医学研究杂志,2009,10:9.

[3] 潘立群.模拟教学的作用与临床课教改的关系[J].中醫教育,2009,10(2):23-25.

[4] 郭劲松,张东华,薄红,等.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的建立和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55-56.

作者:刘佳

临床教学妇产科学论文 篇2:

TBL教学法在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研究的是TBL教学法在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本校100名医学生,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50名学生,对对照组学生应用常规教学方式,对实验组学生应用TBL教学法,随后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践成绩、对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践成绩、对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学生,且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BL教学法在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适合被广泛应用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

【关键词】TBL教学法 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 应用方式

【基金项目】以团队为基础的T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2016-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J16014)。

妇产科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也是妇产科医护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但是受到诊断部位隐私性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妇产科学教学实践工作比较难以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妇产科学教学难度。TBL教学法是一种由美国教育学家提出的学习模式,指的是将学习的基础建立在团队上,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1]。为此,本次实验选取本校100名医学生,展开了关于TBL教学法在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的研究。

1.研究资料和方式

1.1普通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本校100名医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50名学生。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程度基本分布均等,且两组学生的各科教师相同。

1.2实验方法

对对照组学生应用常规教学方式,对实验组学生应用TBL教学法,具体如下。

1.2.1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主要体现在TBL教学法应用的课前准备阶段,为此,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本节课的预习,让学生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在反复练习后,学生便能够独立的掌握教学重点。长期以往,学生对妇产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便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阶段。

1.2.2注重对后进学生的指导

团队学习模式的显著优势便是有利于对后进学生进行指导,教师在进行分组时,需要参照TBL教学法差异性的原则,结合组内学生的平时成绩,将成绩优秀和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分组,例如,按照每组10名学生的方式,将实验组学生分为5个学习小组,作TBL教学法的应用载体。在平时的探讨活动、小组合作活动中,成绩较为优秀的同学可以带领成绩较差的同学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和作业,进而将对后进学生的指导作用发挥到极致。

1.3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选择的观察指标是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践成绩、对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其中,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践成绩以测验和分数统计的方式获取,均采用百分制,满意程度以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取。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实验涉及到的数据统计和计算工作均由SPSS19.8.0软件完成,本文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应用t检验法;计数资料率用(%)表示,应用卡方检验法。且p<0.05,存在差异性,此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践成绩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90.123.21)分、临床实践成绩(92.122.21)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85.233.45)分、临床实践成绩(87.232.45)分,且p<0.05,认为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教学方式满意程度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式不满意仅1例,对照组不满意7例,实验组学生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学生,且p<0.05,认为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妇产科学属于临床医学学科的一种,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而TBL教学法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实践性,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开展实践教学[2]。

在本次实验中,可以看出T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践成绩、对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为此,教师可以加大TBL教学法在妇产科学教师中的应用力度,在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凯云,林东浩,陈松深,邱浩强.TBL结合CP教学法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18:2810-2812.

[2]张少华,杨筱凤.TBL教学法结合标准化病人在妇产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6,01:65-69.

作者:黄玉秀 陈丽红 邹亦庐 王金华 谢新平 卢琳

临床教学妇产科学论文 篇3:

关于妇产科临床教学改革的探析

【摘 要】妇产科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必须要求各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妇产科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模式,进行妇产科临床教学改革。本文就当前妇产科临床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和策略进行简要的探析。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教学;教学改革

引言

就医学教育角度来看,要保证医院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必须要求教师能够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着手,采用临床实践教学法进行教学[1]。但是就妇产科临床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医学院妇产科临床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要求各妇产科临床工作者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进行妇产科临床教学改革。以下本文就妇产科临床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1. 妇产科临床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包括几种。

第一,讲授式教学法。讲授式教学法采用的大班授课制度,其主要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妇产科相关的知识。在理论知识教学中,讲授式教学法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如可以减少一定的时间,提高理论知识讲学的效率[2]。但是这种模式较为枯燥,学生很难提高爱学习兴趣,且要求授课的教师或者医师必须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而这正好是目前我国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小组讨论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模式是新课改提倡的教学方法,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并实现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小组讨论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于,其要求教师能够具有较强的综合教学能力,如能够设置有效的讨论目标和任务,能够将讨论的问题和教学目标联系起来,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一大挑战。

第三,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一般步骤是,教师先对学生进行病例描述,告诉学生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和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评估。然后学生可以对教师进行提问,如询问患者之前的病史、检查过的情况等,然后做出最后的决定,并根据自己的估计和诊断制定治疗措施[3]。要求治疗措施中需要详细列出药物的清单和方法,并简述药物的成分、疗效、副作用以及需要进行辅助治疗等。最后教师再进行最后的总结,帮助学生整合教学内容。病例中心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但是这种教学方法过于理想,真实性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因此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一般能力,但是却不一定能够保证学生在真实案例中的表现。

第四,问题中心教学法。以案例教学法类似,不同的是这种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问题的解决能力[4]。但是,问题中心教学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课程设计难度较大,需要配置专业的教师,还需要完美的教学环境,这些条件对于大部分学校而言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第五,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指的是通过对患者真实情况的模拟,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依赖于电脑技术也可以进行现实模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案例中心教学法的不足,但是模拟的情境毕竟不是真实的情境,因此依然存在教学效果的问题。

2. 妇产科临床教学策略探析

2.1 完善教学内容设置

新时期要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各医学院能够加强对教学内容的重视,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完善教学内容设置。妇产科临床教学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妇产科临床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职业素质,能够具备与患者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以及信息管理能力等。而传统的妇产科临床教学中,这些教学内容均被忽视,因此也容易限制妇产科临床教学有效性的提高[5]。新时期要求学校能够重新调整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卫生系统、群体健康、信息管理等方面知识,并增加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临床技能等方面内容的比重,为妇产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基础保障。

2.2 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

妇产科临床教学包含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求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临床技能,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未來的职业发展。而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法的结合。理论教学方法主要指的是讲授法,而实践技能教学方法则包括问题中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每一种教学方法均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帮助实现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提高方面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如何与妇产科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在沟通和交流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教师先给学生讲解一些基础知识,然后安排几位学生充当妇产科患者,另外几位学生充当实习护士。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仔细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最后得出结论,并模拟护理过程进行护理操作[6]。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实习演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教学的质量。而教师以及其他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总结,同样也可以给其他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当然,教学方法的创新还要求教师能够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要善于使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软件进行妇产科临床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增长学生的见闻,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便利。

2.3 创新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强化教学的效果,尤其对于妇产科临床教学而言,传统的妇产科临床教学评价模式为单一的笔试考核形式,无法客观而全面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新时期要求教师能够创新教学评价体系,通过笔试形式来检测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运用情况,然后通过口试和面试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实践技能。例如,学校可以安排教职员工模拟妇产科患者,让学生对患者进行模拟实践训练。这个过程可以检验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对问题的发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因此可以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地分析和评价。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临床教学的有效性。

3.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我国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已经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但是其在实践运用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要求教师能够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进一步优化妇产科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廖丹,邓亚丽,唐梅艳. 临床技能竞赛对妇产科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04:551-552.

[2]魏莉,陈必良,杨红,王建. 融入式医学人文教育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探讨[J]. 基础医学教育,2013,03:280-282.

[3]鲜恩英,边巴卓玛,格央,陈瑞华. 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 西藏科技,2013,06:53-54.

[4]张军. 标准病例库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西北医学教育,2013,05:1028-1031.

[5]李平. 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护理学生伦理素质的培养[J]. 西北医学教育,2011,05:982-984+1006.

[6]朱清,李洁佳,徐济良. 关于临床药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科技信息,2012,32:151+153.

作者:张霆

上一篇:党委措施整改下一篇:装卸运输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