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毕业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编精心整理了《实习毕业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分析当前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将二者一体化整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并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第一篇:实习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研究

摘要:会计专业是一门实际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毕业实习在整个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抓好实习环节,对于学生深刻理解会计理论知识,加强实践操作技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目前会计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要加强会计专业毕业实习重要性的认识,并从学校、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和实习学生四个方面探讨了解决会计专业毕业实习存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毕业实习;培养;

一、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重要性

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是所有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共同要求,是会计学生培养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是由会计这门学科的特点和新时期用人单位对会计毕业生的新要求所决定的。

(一)毕业实习是深化会计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手段。会计专业学生毕业之前到企业等单位进行会计工作实习,可以真正接触到实际的会计工作,形成真实的会计感性认识,加深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而熟练的会计工作技能。

(二)毕业实习是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的重要方法。会计专业毕业生要成为这种综合素质较高的会计专业人才,除了要认真读书学习、增加人际交往外,还应当加强社会实践锻炼,尤其是到企业等单位进行毕业实习等专业实践锻炼。

(三)毕业实习是会计专业学生写好毕业论文的重要条件。会计专业学生从实践中发现论文选题和获取论据,既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态度。

(四)毕业实习是会计专业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准备。现代社会是一个高节奏、讲效率的社会,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各单位普遍要求大学生进入本单位工作中就能独当一面。因此,毕业实习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实现就业的桥梁和纽带,不但必须进行,而且要系统认真地进行,不断总结实习中的经验和教训,确保实习质量。

二、目前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毕业实习,对提高教学整体水平具有事半功倍的积极作用,但是,近些年来,作为高校会计专业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毕业实习已深陷困境、流于形式,表现在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学校、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实习学生等方面的问题。

(一)学校组织管理不当。长期以来,在不少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实习中,毕业实习并没有得到合理的组织。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校对毕业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学校为提升就业率而忽略了毕业实习。3、学校对毕业实习没有进行合理的组织。

(二)实习单位难以落实。现在,乐于接受实习生的单位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接纳实习学员增加单位负担;其次,接纳的学生不能及时进入角色很快进行帐务处理,甚至会出现一些差错,影响接纳单位正常工作。第三,由于接纳单位有一些不便公开的商业秘密,这些单位不愿意让“外人”接触财务资料。

(三)指导老师素质不能满足实习需要。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指导老师普遍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1、指导教师自身能力的限制。很多教师、专家,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没有会计工作的实际经验,大部分是从高校到高校的“学院派”,他们对相关的会计理论非常娴熟和深厚,但是对会计实务的操作却很生熟。2、指导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管理。

(四)实习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

实习学生本身是影响毕业实习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1、学生对毕业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毕业实习阶段是毕业生的分流转轨期。一部分毕业生主要心思都放在找工作上,另一部分同学忙于考研和资格考试,影响了毕业实习的正常展开。2、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严重脱节。在校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会计工作,平时都只是学习理论知识,在进行毕业实习时感觉无从下手,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毕业实习难以得到有力的保证。

三、提高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实习质量的对策。

高校会计毕业实习面临的困境是多方面的,其成因也是比较复杂的。针对上述提出的学校、实习单位、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学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几条解决会计专业毕业生实习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合理的组织毕业实习。为了加强毕业实习的管理,全面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必须合理的对其进行组织。1、做好毕业实习前期工作并召开实习动员大会。2、加强实习中后期的管理。

(二)提高实习单位的积极性。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实习质量的高低,与实习单位有很大的关系。因而应抓住实习单位建设这个关键问题,注意解决好以下一些事项:1、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学校应当积极主动的与企业密切联系与合作。如校企合作等。2、与毕业实习单位之间建立互惠互利机制。学校可以承担实习单位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员工培训的任务,学校还可以考虑聘请实习单位的资深会计人员为兼职教授,为学生授课,参加学生论文答辩等。

(三)提高指导老师的素质。高质量的实习教学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在选择指导老师时,除了将业务水平,职称资历作为首选条件外,还应考虑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因素。1、明确指导老师的职责。实习前应依据毕业实习计划,做好实习前有关准备工作;实习中期了解和处理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毕业实习结束后,负责实习工作的总结。2、提高指导老师的业务水平。学校应加大指导老师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对指导老师进行会计制度及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最新的企业税收政策及涉税流程等方面进行继续教育,使得指导老师的业务水平与时俱进。除此之外,还可以聘用实习单位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一线人员作为学生的校外实习指导老师。

(四)加强实习学生的修养。实习学生在实习中占主体地位,要想毕业实习达到效果,实习学生这个因素是不能忽略的,所以,下面提出几条建议来约束实习学生的行为,保障毕业实习顺利进行。1、端正实习生的实习态度,加强对毕业实习重要性认识。2、对实习学生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3、对实习成绩进行严格的考核和评定。

总之,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它既属于教学的一部分,又不同于课堂教学,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学校要把握好这一环节,避开本文分析的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采用多种改进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作者:张红建

第二篇:抓好工科院校毕业实习环节 有效提高毕业实习质量

摘 要:该文围绕工科院校毕业实习阶段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本科毕业实习环节的重要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从而促进毕业实习质量和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毕业实习 教学质量 综合素质

本科毕业实习是面向高等工科院校本科生开设的重要内容,是本科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接触生产实际,开阔视野,是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重要场所,是为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管理工作打下必要的实践基础,也为毕业设计(论文)收集必要的一手资料,是认识社会以适应未来工作的一次综合性实习。通过毕业实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职业的理解,而且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也起着重要作用[1-2]。毕业实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和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就业的实现。为了顺利完成毕业实习,并结合毕业实习教学实际情况,想要提高毕业实习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应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

1 大学生对毕业实习应持正确的态度,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毕业实习环节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并应加以重视的环节。大学生应端正实习的态度,转变实习的观念。首先,在实习之前由专业主任和书记作实习动员报告,让毕业生在思想上要把实习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了解实习的意义、作用和实习目的,将实习与自身发展和提高结合起来。其次,在校学习期间,始终要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毕业实习,真正领会所学理论知识的内涵,并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灵活运用,在活学活用的同时使整个知识体系得到巩固、深化,并能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热爱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综合理解、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技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协调组织和管理能力。教育学生如何通过就业前的实习培养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全面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通过有效的思想教育,帮助并引导他们认清自我、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确保学生准确定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到毕业实习工作中。

2 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有效保障毕业实习质量

实习基地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对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实习基地,其目的是增加毕业生就业培训和实践的机会,快速提高毕业生职业技能,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的重要途径。但是,如今由于很多国营企业改制,单位不愿意接受实习生,高校在联系毕业实习单位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在选择实习单位时学校让学生自己联系单位,或教师靠自己的人际关系找实习单位,所以对实习单位不便提出更多的要求,容易造成实习岗位与实习目标不能完全对接,不能完全达到完成实习教学计划的目的。要想克服以上困难提高毕业实习质量,就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对口、关心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实习条件、能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的单位作为实习单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建设要按照互惠互利、合理设置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尽可能争取和专业对口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可以通过以科技服务、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的形式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办好事办实事,提高他们接收学生实习的积极性,逐步完善实习基地运行、管理制度,有效地利用实习基地资源,开拓学生实践领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以达到实习基地长期稳定,创造良好的实习条件[3]。

创建和依托校内实习基地,多方位向学生开放。利用学校的实习基地或场所。如工程训练中心,机电一体化实验中心等,结合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接纳学生实习,为学生学习各种技能,提高动手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3 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履行实习教师应尽的职责

为确保完成毕业实习任务,指导教师要根据实习教学大纲、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实习计划。这就要求实习指导教师除了应具有理论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最好是在企业工作2年以上)和带队实习经验。教师应该学习和掌握相关专业大多数设备的操作生产工艺流程,能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实践指导。教师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时刻在岗位上进行现场指导,这样有利于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不懂的问题及时向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实习期间,指导老师除全程带领学生进厂实习外,还要与实习单位的教育人员保持联系和沟通,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实习内容,保证实习能够顺利完成。

4 制定合理的实习评价体系

切实做好学生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以及实习工作的全面总结,具体考核应具备以下6个方面:(1)纪律:遵守实习单位的作息制度,无旷课旷工、迟到、早退和请假现象,自觉遵守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无违法违纪行为。(2)工作态度:服从指导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安排,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谦虚谨慎,勤奋好学。尊重指导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热爱集体。(3)实习记录:实习记录及时完成,日期完整、内容丰富、包含学习观察的体会和心得。(4)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并运用所学的理论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图纸、资料完整。(5)综合素质:了解实习工厂整个工艺过程的操作和控制,在实习中表现出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6)单位评价:实习单位指导人员的评语。

根据以上6个方面综合评定每个学生的实习成绩,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而且激发了学生实习兴趣,提高实习教学的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质。

5 结语

我们应充分重视毕业实习工作在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毕业实习工作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改革,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为我国后备人才的培养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左铁镛,林忠钦.工程实践教育必须加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

[2] 杨晓波,冯冀宁,刘瑞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刨新型人才[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0(2).

[3] 黄纪军,柴舜连.电子信息类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

作者:李英俊

第三篇: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一体化改革

摘要: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分析当前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将二者一体化整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并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 实践教学改革 整合

本科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 是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关键性环节,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和素质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也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考察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

毕业实习是大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工作岗位,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阶段,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的综合锻炼和检验,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养成工作思维、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而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工作的基本训练。二者都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的本科毕业实习日益表现出形式化的倾向,更像走马观花的过场,实习效果不甚理想;而毕业论文环节更是出现不少抄袭、剽窃、攒论文蒙混过关的情况,毕业论文水平令人堪忧。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改革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引起国内诸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在总结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以国务院“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为指导,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实践教学体系,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建议,希望以此解决当前本科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出现的低效问题,真正实现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统一”的目标。

一、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作用

1、毕业实习的作用

毕业实习是大学本科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 是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毕业实习是学校与社会的衔接点。

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可以得到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收获。显性收获是指的是业务方面,包括知识和技术两方面。通过将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应用于工作实践中去,用“学知识”去指导“做技术”,用“做技术”促进“学知识”,“学知识”和“做技术”相辅相成、良性互动。对学生而言实习过程更像一个练兵的过程,而实习平台(如实习企业或网络平台)就是这个“演兵场”。此前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接受的是一门一门自成体系的课程的学习,犹如一颗一颗的珍珠,是零散的和不系统的。毕业实习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将前期学习的课程进行综合性应用和系统性梳理,让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进而构建和完善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其作用犹如散珠成串。

学生还可以在实习过程中得到课堂上无法获得隐性收获。所谓隐性收获,指的是做人处事方面,包括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更多从经济效益方面来考虑问题,为保持正常的生产秩序,尽量杜绝事故发生,一般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即使勉强接受了,统一安排的也大多只是参观性实习,实习时间短,实习内容、实习深度和广度均受到限制。为保证实习的质量和达成预期实习目标,就要求学生在有限的实习时间里变“被动实习”为“主动实习”,认真观察,积极同工厂技术员沟通并提出问题,进而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2、毕业论文的作用

毕业论文是本科毕业教学的必修环节之一,可以看作学生的在学期间的最后一门课程。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信息搜集和综合表达的能力。

毕业论文阶段,学生可以在指导老师的辅导和帮助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生产管理中的或是社会生活中的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自己的调查和分析,完成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模型的建立和求解,一直到撰写出符合规范要求的毕业论文。通过三个多月的实践,学生综合运用了本科阶段所学的知识,锻炼了科研能力,为后继学习奠定基础。

二、传统模式的弊端

长期以来,本科毕业班的实习采取教师集中指导、学生集中实习的模式进行。首先是指导教师将学生带到实习单位或工地;然后再由实习单位的培训中心、工程技术部或其它管理部门将学生安排到相关的生产现场,并由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进行辅助指导,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实习单位也安排学生从事一定量的现场操作活动;最后,由学生写出实习总结。自1999年扩招以来,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也就说2003年及以后,由于实习单位接待能力有限,集中实习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于是就有了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模式。然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实习模式也慢慢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学生采取分散自主实习模式时,处于无人监控的状态之下,常常无法达到预先制定的实习目标。

本科毕业论文实践环节一般由指导老师预先提供若干个论文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指导老师。确定毕业论文选题之后,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先后进行资料检索与阅读,实习任务书下达、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定稿答辩等阶段,整个毕业论文大约需要14周的时间。该种毕业论文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毕业论文题目由指导老师拟定,在做论文阶段学生经常会发现所选题目不适合自己,论文做不下去,中途改题目换题目的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的正常秩序。

另外,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都安排在第八学期初,第八学期开学就要进行毕业实习,随后开始毕业论文阶段的实践教学。学生常常担心毕业论文的相关事情而无法安心实习,随后开始的毕业论文阶段的选题也与前期的实习没有关系,两个实践教学环节完全是相互割裂的。第八学期也是学生找工作的重要阶段,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工作没有着落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找工作压力,既无法安心实习,也无法安心做毕业论文。

在多年的带毕业实习的经验和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毕业实习过程没有为学生提供任何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实习结束后依然不了解企业的运作;

2、实习单位并没有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实习机会,学生在实习单位仅仅是进行了几天时间的参观,获得了一份实习证明;

3、毕业实习内容无法写入毕业论文,实习没有为毕业论文提供任何帮助;

4、部分学生都是通过拼凑、抄袭等方式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质量无法得到保正;

5、实习过程没有为学生提供任何技能上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对学生就业也没有任何帮助。

三、应对措施

为了有效地解决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应对措施:

1、毕业论文实践环节适当前移

学校可以通过将毕业论文环节的准备工作适当前移,在毕业实习开始之前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参加毕业实习。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以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去电厂实习为例,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有的是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的是关于企业战略管理的,有的是关于生产物资管理的,有的是关于电力市场营销的等等。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学生到电厂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参加实习的重点是什么,需要调研的问题是什么,可以针对自己需要研究的问题与电厂相关科室和技术工程师交流和沟通,做到有的放矢。通过这种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一体化的模式,学生深入到实习企业,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企业的情况,调研到第一手的数据资料,毕业实习的效果和毕业论文质量自然能够得到保证。

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前移的一体化模式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减轻学生后期找工作的时间压力。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一体化模式可为一举三得,妥善解决好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找工作三件大事。

2、进一步拓展实习平台

社会对人才的标准是既要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了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毕业实习机会,在实习过程中获得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学校需要进一步扩展本科毕业实习平台。

在这方面,中山大学先我们一步,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009年中山大学南实验中心与东方标准合办成立了“全国信息技术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目的就是要为学生提供真正的软件项目实践平台,让学生全程真实参与软件开发过程,彻底熟悉软件企业工作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学习以后工作所必需的技能,为其进入实际工作岗位打好技术基础。实习结束后,为学生开具毕业实习鉴定,并指导学生将实习过程及实习的收获写入毕业论文,写出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具有一定深度和实际意义的毕业论文。

3、充分利用便利的网络和软件条件

我们处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时代,毕业实习的部分内容完全可以利用便利的互联网和软件来完成。在今年的本科实习实践环节中,我们采用这种方式对工商07班进行了尝试。

在电厂实习以后,为了综合应用本科阶段所学知识,我们采用北京大学王其文教授开发的企业竞争模拟(BizSim)软件,模拟企业在真实的市场环境里的生产运营管理过程。该软件能够训练学生在变化多端的经营环境里,面对多个竞争对手,正确的制定决策,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该软件中设置了CEO、 CFO、 COO、 CMO、CHO等多种角色,需要用到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门课程的知识。通过模拟对抗,同学们收获很大。实践证明,对于某些专业的毕业实习,将部分实习内容利用互联网和软件来完成是完全可行的。

四、结论

把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整合起来的一体化改革,是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体系的需要。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一体化的改革, 使原来两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整合成为一个相对较长的环节, 不仅能增加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与本专业相关实际工作的接触深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技能和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真诚的希望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阶段的一体化整合,能够纠正以往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阶段过多的形式和过场现象,变学生在实践教学中“骑马观花”为“下马赏花”,真正实现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的初衷。

参考文献:

[1]石国亮,刘有智,栗秀萍.化工应用型本科毕业实习内容体系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10,27 (4):67-69.

[2] 刘慧卿,宋永嘉.高等工科院校本科毕业实习改革[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2):125-127.

[3] 黄震威,沙桂英,赵玉华,et al.强化产学结合与实习过程管理 增强实习效果[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S1):110-114.

[4] 李淑文,文宏达,周亚鹏,et al.重视毕业生产实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9(4):129-132.

作者:任峰 李金颖

第四篇:如何提高法学专业毕业实习质量

摘 要: 毕业实习是法学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且是学生体验法律工具性和价值性的重要过程。目前,法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在实习基地建设、实习指导老师配备、实习时间安排、实习成绩的考评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一些毕业实习流于形式,实习目的难以达到。要培养应用型的法学人才,必须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选配好指导老师、合理规划和安排实习时间、健全和规范考核评价机制。

关键词: 法学专业实习 实习基地 考评机制

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我国宪法中明确的一项治国方略。要实现法治国家的建设目标,必然离不开法学人才。为了满足依法治国的需要,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的高等院校在招生人数、办学层次、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式等方面都有了飞跃发展。法学毕业生虽历经多年法律知识的浸淫,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应用能力还是不尽如人意。正如美国的大法官霍姆斯所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1]法律知识需要应用才能转化成一种技能,这种职业技能的培养离不开法律实践。

一、法学专业毕业实习的重要性

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备广博的知识、较强的辨别与判断是非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实际运作能力和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伦理修养[2]。这种目标设计突出了应用型和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通过实践教学实现,法学实践则主要通过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实现。社会实践的主要方式有法律援助、社会调查、社会公益咨询等,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這些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效果是有限的,只是学生走出象牙塔了解社情民生的一个途径。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专业实习必不可缺。

专业实习分为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两种。课程实习指在某一单科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安排的一次实习。不同的学校采用不同的方式,大多采用在校内的模拟法庭模拟审判或去法院旁听案件审理。总体而言,课程实习的目的明确,是为了某一部门法的掌握。历时短、学生参与度低,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素质培养效果有限,而毕业实习则弥补了社会实践与课程实习的不足。法学专业的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学生系统地学完专业课程之后,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法律思维。实习单位一般选择在公检法等司法部门和律师事务所,这是法律的专业性要求的。实习地的专业性、规范性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平台和实践机会,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等职业共同体是如何运用法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而且对法律的认识、法律信仰的建立、职业技能的形成和规范有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在社会化过程中迈出一大步。不仅在法律知识的转化方面将抽象的理论变为解决问题的利器,将法律知识与具体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深入和得心应手,而且对学生的法律思维训练和对中国法治现状的认识极其重要。通过实习学生从身份的转化过程中可以很好地了解法律共同体中不同职业的特点,为以后的择业提供有益的帮助。总之,法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认识到其重要性,才会在心里重视,时间和精力的分配才会更科学。对学校而言,实践教学是达到教学目的、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法学专业毕业实习的现状

(一)专业实习基地的匮乏

法学专业的实习基地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法律的专业性很强,学生须到运用法律的部门实践,在我国主要是公检法等司法部门和律师事务所及法律服务所。我国的公检法等司法部门数量有限,承担着繁杂的司法职能。司法部门工作的规范化、严谨性和审慎性导致许多岗位都有严格的资格限制,所以能给实习生提供的工作机会有限。公检法等单位因为职责所在,业务量繁多,对于没有任何操作技能的学生出于工作效率的考虑大多不愿接收。认为实习生会影响正常的工作,降低工作效率,管理实习生要承担很多责任,消耗很多的精力。律师事务所律师的管理比较灵活和松散,律师业的竞争很残酷,愿意耗费精力带实习生的律师不多。一方面是急需专业实习的学生,另一方面是有限的实习单位。为了应对这对矛盾,一些高校采用集中实习和自主实习两种实习办法。自主实习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自己去实习,最后向学校上交实习单位的实习意见即可。而集中实习则由学校统一安排实习单位,因为缺乏动力和制约机制,实习单位在接收学生时缺乏积极性。实习生到单位后会被随意分到一些科室,做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比如传送文件、协助整理案卷、档案、充当临时的书记员,真正参与法律工作的可能性很小。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实习单位没有专门的指导老师,实习的指导随意性很强。因为只能从事一些辅助性的工作难以参与真正的法律专业工作中,学生会感觉实习的意义不大,所能学到的有限,加之缺乏指导,所以在专业认识上很难有所提高,对职业的认识局限于自己的观察和感性认识,缺乏理性的专业思考。曾有实习生告诉我,她所实习的法院的法官业务繁多,工作量大,这个职业不好。因为缺乏深入专业的实践,感性的认识限制了他们对法律职业工作的真正认识,对他们的职业选择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学生的实习流于形式,实习缺乏实效性。

(二)实习指导老师的非专业化

法学专业的实习要取得成效,实习指导老师是必不可少的。实习指导老师应该由校内的法学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法律工作人员担任。但在实践中,只有学校的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任课教师一方面要担任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要指导实习,不仅时间上不允许,而且纸上谈兵,缺乏实战经验。加之学校对实习生的实习工作缺乏监管,指导难免泛泛而论,不具有针对性。而实习单位对指导者的配备一般不太重视,加之实习单位的指导者缺乏训练,即使工作经验丰富也因为缺乏专业的授业技能培训,指导并不一定到位;有些指导者甚至敷衍了事,很难尽到职责。从这些方面看,实习指导老师的缺乏和选任的随意性难以满足实习生专业实习的需要。

(三)实习考评机制滞后

实习生的实习成绩考评是对实习生实习工作的评价,目前主要从学生的日常表现、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意见、实习总结等方面结合考评。考评内容简单、流于程式,难以客观地反映学生实习的具体情况。这种机制不仅难以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消极的作用,导致学生应付差事,得过且过,实习流于形式。

(四)实习时间安排缺乏科学性

法学专业的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这一时期学生要面临司法考试、考研、公务员考试、论文写作、找工作等事情。为了应对各种考试和找工作,很难将精力集中在实习上。学校考虑到学生就业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提过高的要求。一些学生申请自主实习,大多不实习,找个单位盖章了事,参加集中实习的学生以各种借口请假。毕业实习的时间一般为6周—8周,时间有限,学到的东西也有限,加之目前要进入公检法部门工作必须通过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难度极大,因此学生的积极性更不高。

三、毕业实习的环节完善

法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对这个专业的学生而言非常重要,缺乏有效的实习,素质教育就难以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只能是空谈。要提高实习质量,必须解决目前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实习体系的各個环节。

首先,是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建设需要高校与实习单位建立常态化的联系,合作内容应该更广泛。高校可以针对实习单位的需要,合作召开专业研讨会,为实习单位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供条件。还可以在科研方面校地合作,针对司法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司法人员的理论水平。学校应增加实习经费的投入,对实习单位和指导老师的付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还可以尝试从实习单位聘任一些兼职的教师来学校定期参加教学和研讨活动,调动实习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有职业认同感,乐于指导学生,为法学人才的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高校每年可以召开法学实习基地建设会议,邀请基地的负责人来参加会议,请他们就基地建设献言献策,通过交流沟通,改善高校与实习单位的关系,使之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及高校对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视,从而更好地支持实习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

其次,选聘优秀的实习指导老师,优秀的指导老师是实习成功的关键。实习指导老师分校内和实习单位两种。校内的指导老师尽量选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作负责的具有实习指导经验的老师。校内指导老师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学生并在实习前对学生培训、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应选聘一些业务能力强、工作负责、善于沟通、具备一定的指导能力的人员。主要职责是对学生的业务指导和职业技能训练。高校对于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选聘应该与实习单位积极合作,由单位推荐高校聘任,举行正式的聘任仪式,使校外指导老师认识到责任重大。高校可以通过开座谈会等方式定期与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交流,介绍实习工作的目的、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学生的情况等,便于校外指导老师工作有的放矢。实习结束可以召开实习工作总结会,就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予以通报,便于下次实习工作改进。评选优秀的实习指导老师,学校予以奖励,提高实习老师的积极性。

另外,对于学生的实习考核和评价办法要规范和完善。考评机制科学化不仅可以客观地评价实习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实习流于形式化,从实效方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考评的项目应该具体明确,无论是日常的表现、实习工作总结还是针对实习单位所做的调查报告、各种文书写作、典型案例的分析等,通过校内外指导老师和实习组的学生打分,三方面相结合确定实习成绩。高校应严格执行考评标准,要求实习不合格的学生重新实习。

至于实习的时间安排可以结合法学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采用分段实习制和学时制,学生只要完成规定的总学时就可以参与考评。实习时间可以放在大二以后的寒暑假和大四的第一学期。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申报实习时间,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与实习单位加强联系。因为实习人员和时间不密集,指导效果可能会更好。

实习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规划好每个环节,还需要高校、学生、实习单位协调并把握好每个环节。只有各尽其责,实习工作才能取得成效,实习目标才能实现。只有如此,法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国的法治建设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韦乃杨,韦军,主编.社会科学的理论与实践[M].太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35.

[2]郭捷.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法律人才培养——来自西部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5.

作者:杨红霞

第五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摘 要: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与实践需要农业工程人才做支撑,本文探索了农业工程类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各环节的改革措施,提出了“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关键词:教改探索;农业工程;一体化

构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模式,改变以往毕业设计教师出题、学生选题、侧重理论、缺少实践支撑的模式,从企业生产、人才需求出发,提出“一体化”模式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案。通过合理选题、设计形式多元化、校企联合指导、调整毕业设计时间、优化毕业设计内容和评分标准等措施,使毕业设计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性,大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缩短就业的适应期,实现高校与企业的无缝衔接。

一、毕业实习改革探索

毕业实习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与社会深入接触的良好机会。毕业实习之前,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参观和调研的机会充分认识本行业的情况、特点、企业需求以及当前的业界形势和各项政策,据此初步形成毕业实习意向。

1.顶岗实习

学生进入企业直接从事岗位工作,与工人同吃住。为使学生能胜任岗位工作,在岗位的选择上需反复论证。学生顶岗实习有一定压力和工作强度,实习之后学生对工作、就业会有深刻的认识,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打下扎实的基础。

2.注重工艺训练和设备的使用

在学校,更多的是理论学习和基本原理的验证。农业工程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应注重农业生产工艺的训练以及现代化农机设备的使用。

3.校企合作

校企优质资源联合,学校的优势在于师资,企业的优势在于设备和生产制度,两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1.小组合作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的内容可联系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进行选择。研究内容、设计方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做得好的毕业设计项目能直接服务于社会实际生产。考虑到学生的特长爱好,通常把学生分成小组,由小组合作完成实际项目的毕业设计。学生根据确定的毕业设计方案进入实习企业边实习边做毕业设计,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2.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

有条件的高校可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与本校教师共同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实现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校企联合指导,指导方式多元化,力求一切从实际出发,追求实效。 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有大致的阶段划分,但无须明确界限,应根据当时具体环境灵活掌握。

3.建立品牌毕业设计题目库

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筛选、凝练和总结,各小组均选出一些毕业设计题目,建立品牌毕业设计题目库。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就业进行评价。以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为例,学院与相关企业联合设计了一些品牌项目,如“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实现电梯的基本升降控制、无线报警控制、视频监控等功能;“农业物联网监控系统”,实现土壤的墒情信息、环境参数信息智能监控,并可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监控;“食品包装生产线监控系统”,实现食品的称重、传送、包装智能监控;“智能楼宇监控系统”,实现安防监控、智能照明、智能门禁监控等功能。

三、就业拓展探索

1.与相关企业建立订单式培养协议

我国正处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期,现代化农机、农建、农村新能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农业工程类人才需求量大增。高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有利于促进农业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的提高。农业建筑、农业水利、农业水电、农业物联网、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农业电气化等农业工程类专业的订单式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多方面共赢。

2.实现以专业为背景的创业

当前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给个人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会。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发展更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具有农业工程类专业背景的学生创建现代化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农业服务类公司拥有独特的专业优势,促进就业的多元化。我校近年来创建了一大批与农业科技相关的公司,并对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子提供了多方位的支持。毕业生陈飞宇参加全国创业大赛赢得8100万元的巨额意向融资。

3.国外就业拓展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各类人才培养和应用都处于世界的前列。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工程类专业学生海外发展大有所为,世界上很多国家对我国的农业人才青睐有加。

四、“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的探索

1.一体化模式的内涵

所谓“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即学生可以根据就业意向选择相应的实习单位和岗位,结合生产实际中的具体课题确定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也可以根据毕业设计题目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毕业实习工作,积累经验并为就业做好准备。

2.一体化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提高

新模式对指导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条件的高校也应支持本校教师去相关的工厂、企业开展实验进修。为确保一体化模式的有序实施,指导教师应协调好学生的毕业实习及设计项目和企业生产需要之间的关系,落实毕业实习内容和毕业设计项目。同时,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方案论证、督促检查,并与企业导师一起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

3.一体化模式实施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前期参观和调研阶段。学生在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意愿去相关企业参观和调研。通过参观和调研充分了解行业现状及生产特点,对职业发展意愿进行自我调整,以便为后面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确定目标。

第二阶段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目标的设计阶段。在前期实地参观和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专业课教师引导和指导,学生根据专业知识学习情况、自身意愿和企业要求,确定毕业设计题日、毕业实习地点和未来就业方向或单位,并对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方案进行具体修正。

第三阶段是针对具体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针对性实习。学生的毕业实习和设计实行“统一导师制”,即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教师也同时负责该生的毕业实习和就业,教师的主要工作包括专业知识学习的指导、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指导、就业及职业发展引导等。

4.一体化模式的评价体系

建立契合一体化模式的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指导本模式的修订。在“一体化模式”下,质量评价体系应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分配,应体现三者结合的程度,并综合考察人才质量与自定目标的符合程度。

农业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对农业工程类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模式的构建是农业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廖晓纬.校企合作低成本高效率毕业实习的一种新模式[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14(1):131-133.

[2]武卫莉.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的教学质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153-155.

[3]黄运茂,田允波,许丹宁. 动物科学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0,23(增刊):107-111.

基金项目:2015年四川农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支持,项目编号:X2015042。

作者:周曼 邹志勇

上一篇:世界机械发展史论文下一篇:审计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