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疫情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护士疫情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在医院组织系统中,护士长是医院最基层的管理者,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护理工作质量有最直接的影响。护士长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非权利的影响力、凝聚力。因而护士长的领导技巧和管理方式直接影响到所在护理单元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工作业绩、护士个人的发展潜能及团队的凝聚力。

第一篇:护士疫情论文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实习护士外科临床带教方式转变的效果评价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在全国各地陆续进入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一级防御状态下,选择疫情期间在外科临床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实习生管理和实习带教工作流程的梳理,文章从实习生理论教学、教学计划实施、实践教学、线上教学等方面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在不断改变带教的方式方法后,摸索出能适应疫情期间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套教学流程,希望能为疫情期间普通病房教学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冠疫情;实习生;教学工作

臨床带教是将在学校所学习的医学理论应用到日常临床诊疗实践的过程,在医学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带教的措施紧密衔接了临床护理实践以及在校阶段的护理原理教学,将护生置于真实的护理实践氛围中,实现自身职业人文素养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升[1]。然而传统的临床带教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下实习护士的教学内容的呈现,护生们因为疫情影响诸多临床实践难以完成,全国高校要求延迟实习时间,而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学、保证学生安全、疫情不蔓延等管理要求,为了能完成各项教学工作、保证实习生带教质量,外科对疫情期间带教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现将带教方式转变后的效果呈现如下。

1理论教学

1.1研究对象选择疫情期间在外科临床实习护士,2020年5月-2022年5月共48名各大院校大专及本科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在19~24岁,由带教老师一对一完成教学任务。

1.2师资团队建立科室选择具有带教资格,护理部审核通过护师及以上职称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带教。作为带教老师有必要让护生们真正感受到厚重的人文气息,而不应单纯局限于浅层次的护理知识传授,护生只有在感受到人文气息与人文关怀的前提下,才能够逐步提升自身先阶段具备的人文素质。确保能够凸显本院独有的人文特色与人文内涵,护生置身其中才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强烈感染。

1.3实习生基本信息收集在实习生入科之前,大外科提前一周分发实习生名单,护士长进行预排班,选择带教老师。当实习生下科室报道后,护士长进行入科宣教,填写外科实习生入科登记表,并确认实习周数。总带教老师介绍各个带教老师,说明疫情期间教学计划、需完成的教学目标表单,及实习结束自我评价及带教效果评价。

1.4教学计划实施整体教学计划第一阶段:第一周,学生进入病区后右带教老师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常用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第二阶段:第二~三周,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让学生分管几位患者,正确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第三阶段:第四周,需要完成一篇护理计划,组织带教老师和学生进行评教评学会议一次。

2实践教学

2.1专科技能培训考核标准根据科室制定实习生实习周期内需要完成的操作考核项目进行考核,如:留置胃管、口腔护理、灌肠等操作,依据操作考核表进行评分记录。日常护理技能运用,需要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并评价,总结经验,确保操作的规范性

2.2常见病例讨论实施以情景教学与案例讨论相结合,讲课本知识转化为直观内容,缩短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时间,且活跃转换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对护理问题思索的动力。突显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实践环节,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目标。[2]

2.3疫情期间医疗救治应急演练实践根据医院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制定科室疫情期间医疗救治应急预案,精准推进突发事件发生时有序开展工作。实习生也是科室的一员,当科室发生紧急人员部署时,实习生全院参与,确保科室及医院的正常运行。新冠疫情期间实习生入科宣教内容中,疫情期间医疗救治应急演练预案必须人人掌握,并进行演练。新冠疫情期间各科室实行严格的门禁管理,实习生入科后认真学习病区门禁管理条例,确保病区出入人员的流调情况复合医院要求。

3线上教学

3.1胃肠外科实习护士小讲课教学计划实施新冠疫情期间为了减少聚集,无法做到如之前教学查房频繁小组讨论,为了有序推进教学工作,减课不减量原则,我科室结合线上教学,确保学生能按时按量完成实习任务,制定以下教学课程安排:第一周:星期一由护士长小组讲课,主要包括入科宣教、医院下发最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管理工作要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应急预案演练内容、医院感控相关要求、发生职业暴露处置流程等。星期二带教老师一对一讲解,主要包括胃肠外科收治常见病、多发病类型、急腹症种类处理流程、带教老师责任组收治病人情况、疾病类型。星期三带教老师一对一讲解,主要包括外科常见护理操作介绍、指导实习生书写胃肠外科实习生教学初计划。星期四、星期五微信视频授课,主要包括阑尾炎、腹股沟疝相关疾病介绍及治疗、阑尾炎护理查房,带教老师带领本小组实习生共同完成、线上讨论护理查房学习重点及存在问题反馈。第二周:星期一微信视频授课,主要包括胃肠道肿瘤相关疾病介绍及治疗。星期二、星期三带教老师一对一讲解,主要包括外科常见仪器作用及使用方法、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护理文书书写要求。星期四总带教教学教师操作示范,主要包括出科考试操作示范:口腔护理、灌肠、胃肠减压。星期五带教老师一对一讲解,主要包括讲解口腔护理、灌肠、胃肠减压操作要点及考试要求。第三周:星期一微信视频授课,主要包括胃肠道肿瘤相关疾病介绍及治疗腹腔手术后患者留置各种管道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星期二总带教病房示范,强调晨、晚间护理操作、检查标准。星期三、星期四护士长微信视频授课,主要包括医患沟通技巧、教科书外拓展学习:腹腔手术患者相关知识新进展新方向。星期五带教老师一对一讲解,主要为医护联合查房方式及意义。第四周:星期一总带教指导运用护理助手APP学习,手机护理助手APP学习出科考试操作考核表相关内容、理论考试题库的学习。星期二指导老师监督学习,运用手机护理助手APP学习中心静脉置管维护及预防跌倒相关内容。星期三总带教监督扫码考试,运用手机护理助手APP进行出科理论考试,时长20分钟。星期四带教老师一对一考试,运用护理助手APP完成实习生出科考试。星期五总带教指导完成,完成胃肠外科实习评价表的书写,并完成带教互评。

3.2运用护理助手APP全程管理电子管理实习生教学讲课签到、理论考试、操作考试、习题练习、教学互评等,做到每一位实习生的学习考试情况、学习进度均有据可查,总带教来时数据汇总分析简便明了,实习生在手机上可完成各种考试学习,簡洁方便,真正实现讲课堂搬回家,充分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教学。

3.3教学评价工作在整个教学管理过重中起到关键作用,不仅能推进教学质量的发展,也反应出实习生的学习缺陷,根据护理部要求,结合科室特色制定临床护理带教质量评价表,要求每一位实习生在完成一个周期轮转后如实填写,总带教老师进行汇总分析及反馈,不断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促进教学质量达到新高度。临床护理带教质量评价表主要为:1、护士长或总带教老师入科介绍工作。2、护士长或总带教老师入科介绍时,是否特别强调查对制度的执行。3,病区排班是否体现教学计划性,有固定带教老师,减少临时带教。4,带教老师仪表、语言、行为规范及言传身教。5、带教老师主动帮助患者服务意识。6、带教老师操作是否规范、标准。7,带教老师是否做到放手不放眼。8、带教老师是否做到有计划、因人施教。9、你在执行查对工作时,有简化步骤现象时,带教老师及时给予指导。10、带教老师在工作中是否有简化流程现象。11、新冠疫情期间科室线上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12、新冠疫情期间科室安排教学内容是否达到学校教学目标。效果评价为好、较好、一般、差4个等级。另有三个喜好选择,分别为13、你认为最满意的带教老师。14、你在病区学到最满意的学习内容。15、你对所在病区该改进的方面。

4小结

临床教学可以使护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着重培养护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现代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护理实训改革中对整个护理教学改革有着突破性的意义,医疗护理工作日新月异,信息化手段作为辅助护理实训教学手段,同时也对教室的素质提出了更高一步的要求。[3]根据各院校实习大纲及实习时间,结合胃肠外科特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教学要求,制定了护理教学计划,经疫情期间实习生对科室的评价反馈来看,科室教学计划按时完成,能顺利完成实习生教学大纲要求,实习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0感染、0职业暴露的发生,也缓解学生因疫情期间学习所带来的身心压力,希望能为疫情期间普通病房教学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颖,刘丽娟,范桂红,马月仙,刘冬梅.临床带教与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研究综述[J].健康大视野,2019,4(08):286.

[2]赵蕾.情景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当代护士2018,5(25):171.

[3]郭莹莹浅谈信息化教学在护理实训中的应用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18(17):202.

作者:陈莉芳

第二篇:COV ID-19疫情期间实习护士与临床护士心理状态对比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COVID-19疫情期间实习护士与临床护士的心理状况并进行调查分析,为有针对性的对两大人群施以干预措施并进行正确、健康的思想引导提供依据。方法:不记名调查69名有效被试,临床护士39份,实习护士30份,填写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当前疫情环境下,临床护士症状自评量表与实习护士症状自评量表结果均高于常模,且临床护士症状自评量表阳性结果高于实习护士。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临床护士与实习护士心理健康普遍存在问题,而实习护士心理健康状态要优于临床护士。根据临床护士和实习护士在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两大人群施以干预措施并进行正确、健康的思想引导,对护理梯队的建设非常重要。

【关键词】COVID-19;实习护士;临床护士;心理

[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健委)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COVID-19)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和检疫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和检疫传染病管理[1]。我市于2020年1月24日启动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2]。实习护士已经接触临床,尚未成为但即将成为一名一线护士,并且已经有短时间的临床工作经历;相对比之下,临床护士已经有较长时间临床一线工作经历。在此时了解两类护士群体在疫情期间的不同的心理健康状态,对护理梯队的建设非常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调查中采取了网上微信群集中发放方法,2020年2月10日至2月15日,共6日,收集了70名被试的信息,其中有效问卷69份,有效率98.6%。其中本院护理实习生30人,本院临床护士39人。受调查人员不记名答卷,均无疫区人员接触史、无发热、咳嗽症状。

1.2 调查方法 (1)问卷结果收集使用“问卷网”软件,编辑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3],采用无记名自填封闭式问卷调查,统一指导语,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职业情况及目前疫情下身份。实习生组由科室护理教学老师联系各实习小组组长,由各实习小组组长联系该组组员,微信下发症状自评量表的问卷网链接。临床护士组由笔者将症状自评量表的问卷网链接发放于本院护士群1、护士群2中收集。(2)阳性结果判断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是为了评定个体在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症状而设计的。SCL-90有90个评定项目,共9个分量表,即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采取5级评分制(1~5分),1分表示无症状,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当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某因子分≥2分者判定为有阳性症状[4]。

1.3 统计学处理 全部有效问卷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基本资料采用计量资料描述性分析,临床护士组和实习护士组得分采用t口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阳性检出率对比 2019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临床护士与实习护士SCL-90阳性率,见下表1。

2.2 症状自评量表结果对比 在与国内成人常模对比上,临床护士的强迫症、焦虑、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因子高于国内成人常模;实习护士焦虑和恐怖因子高于国内成人常模。在与全国大学生常模对比上,实习护士所有因子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在临床护士与实习护士对比上,临床护士除敌对因子外,其他因子均高于实习护士。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结论

3.1 面对COVID-19疫情实习护士的心理健康状态分析 本次疫情传播恰逢春节期间,所有进入临床实习的实习护士均已回到家中,作为已经接触临床,并即将成为一名一线护±的学生,独立存在于周围家庭环境中,缺少学生之间的知识见识交流和老师的思想引导。在整个应对疫情期间,实习护士既担心被周围人员传染,又对将来进入临床有着担心和憧憬;再加上护理学专业的特点,繁重的学业压力、敏感的医患关系对医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冲击,本研究提示实习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焦虑和恐怖因子明显高于国内成人常模,本研究结果与刘民[5]等研究基本一致。

另一方面,实习护士在医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严谨理性的思维方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身的心理卫生,知识相对更丰富,因此整体心理健康好于大学生常模。并且,有研究显示,正面宣传护士的作用可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6]。在COVID-19疫情期间,媒体对护士的评价大多都是正面宣傳。社会评价对医疗行业形成良好信任感;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及成就感,使护理群体更有工作热情。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护士实习生所有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5),这与沈晓丽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

3.2 面对COVID-19疫情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状态分析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临床护理资源相对短缺,护理工作繁杂且风险高。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工作,必然对护士的生理、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普通医院是诊断、发现新冠肺炎病人的第一道关口,新冠肺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些重症患者愈后较差,医护人员要近距离护理、检查和治疗患者,而防护的安全效果尚未得到肯定,同时,低发区普通医院防治用品相对级别较低,且有关COVID-19疫情防治知识相对缺乏,因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恐惧和不安逸。我市于2020年1月24日启动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市临床护士春节期间无休上班应对疫情,在此期间,医务人员既担心被周围工作环境传染,又面临着生活被隔离和排斥的境遇,心理健康容易出现问题。本研究提示临床护士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强迫症、焦虑、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因子明显高于国内成人常模,本研究结果与邓春燕等[8[研究基本一致。

3.3 COVID-19疫情下实习护士与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态对比分析 COVID-19疫情期间,临床护士的SCL-90阳性率(89.7%)高于实习护士(76.7%)。在临床护士与实习护士对比上,临床护士除敌对因子外,其他因子均高于实习护士。

COVID-19疫情期间,临床护士春节期间无休上班,再加上二孩政策的开放,导致了护士在身体和心理上的精力有限,巨大的工作量使时间和精力不够。并且有报道称我国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为60%[9]。而实习护士处于学生阶段,大多数没有结婚,家庭压力较小,并且此时实习护士居于家中,信息获得渠道主要为媒体传播,疫情期间社会媒体对护士的宣传大多为正面宣传,所以心理状态要优于临床护士。

总之,心理活动是一大复杂的过程,易受多方面的干扰和影响。COVID-19疫情对护理专业人群是一个重大的应急源,了解临床护士和实习护士在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为有针对性的对两类护理人群施以干预措施并进行正确、健康的思想引导提供依据,有助于护理人群心理卫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EB].2020年第1号.

[2]邢台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邢台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通告[EB].2020年1月25日.

[3]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J].上海精神医学,1984,(2):16-18.

[4]逢丽红,杨志昌,李鹏辉,等.90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分析[J].中国当代医生,2013,10(51):6-7.

[5]刘民,李坚松.不同年级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2,22(2):176-178.

[6]古宏文,万丽红,李丽娟,等.SARS流行前后护士地位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上旬刊),2006,20(12):3139-3141.

[7]沈晓丽,李晓红,秦浩,等.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現代预防医学,2010,37(17):3295-3297.

[8]邓春燕,姜笑笑,李雪梅,等.护士职业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现状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3):232.

[9]周荣慧,秀花,马岩.北京市城区综合性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的预测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4):961-964.

作者简介:牛媛,本科学历,主管护师,邢台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护士长,在读心理学硕士。

作者:牛媛 何雪洁 郝贵娟

第三篇:护士长人格魅力对护士的影响

摘 要 在医院组织系统中,护士长是医院最基层的管理者,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护理工作质量有最直接的影响。护士长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非权利的影响力、凝聚力。因而护士长的领导技巧和管理方式直接影响到所在护理单元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工作业绩、护士个人的发展潜能及团队的凝聚力。

关键词 护士长 人格魅力 影响

人格魅力是指由一个的气质、品行、资历、才学、经验等因素综合体现出来的一种非权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通过实力才智和人格素质、威望产生出来的影响力,它是自然的,不带任何强制性的[1]。护士长良好的人格魅力,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及言行举止,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科室工作协调发展。在现阶段的护士长当中,分年长经验型和年轻知识创新型。她们都是因为自身优秀被医院精心培养并选拔或竞职上岗的,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不容置疑,但她们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却不尽相同,而护士长的人格魅力对于护理群体的影响大而直接。

以己律人,树立自身形象

没有严明的纪律,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就会我行我素,难以凝聚人心。领导者只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视同仁才能使大家口服心服,自觉执行。不切实际的生搬硬套制度章程,只会出现护士长拿着条框封了护士的嘴,伤了护士心,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护士集体防范护士长的局面。作为护士长,在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原则,淡泊名利、光明磊落,敢于承担责任。

护士长的情绪对护士的影响

护士的多种压力源,致使很多护士对本职工作态度冷漠,甚至会产生工作疲溃感。具有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同舟共济的工作局面是搞好科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心理基础。护士长一定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每日看护士长的晴雨表工作,会让人精神崩溃。护士长有良好的品格,把爱和进取精神融入工作中,自身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并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护士的影响

护患关系、医护关系及护护关系复杂,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科室的和谐发展。护士长在沟通上起着重要的角色,沟通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作效果,特别是护士之间的沟通。护士长要有豁达的性格,要有容人、容言、容事之量,要有仁爱之心。

护士与患者发生冲突时,首先确定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性质,密切关注护士的心理健康,而不是一味将惩罚和批评摆在首位。尊重护士的人格,在患者面前不要对护士大声吼叫。密切和护士的关系,营造一种和谐、友爱的工作氛围,护理管理工作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护士长与护士关系和谐,即使出现失误或遇到困难,护士们会真诚体谅,热心帮助,共度难关。

应用激励机制,努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关于荣誉,护士长对护士要一视同仁。在进修、晋升、奖励、绩效考核评分标准、继续教育考核等有关切身利益上应公平合理,公开透明,不要让护士带着情绪工作,以免影响护士的工作质量。及时发现护士身上的闪光点,积极鼓励业务水平突出或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护理人员,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使其感受到自身成就感[2],让她们有机会展示自己,对于取得的成绩和身上的优点给予及时表扬,并为护士创造成长的条件,支持与鼓励她们进步。对于在工作中有失误的的护士,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批评时应注意场合、方式和方法。用人所长,容人所短,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共同分担护理压力,营造一个和谐愉快团结的工作氛围。

爱和归属感对护士的影响

合理安排排班,护士长不应把排班当成行使权力的手段,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排班,关心护士的生活和学习。护士长的角色在护士心中就像家长,既需要批评,也需要呵护。护士在职责范围内出了问题,护士长要真诚帮助她们找出原因,总结教训,使护士在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

近年来,医院招聘了大量合同制护士,合同制护士与医院没有密切的人事关系。在她们心里总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同样的工作得不到同样的报酬,没有归属感。在这种情况下,护士长多与她们沟通,真诚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困难,给予实际的帮助,肯定她们在科室的作用,充分给予尊严,有利于稳定人心,保证护理事业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护理管理中,人是决定因素,护士长应注重自身行为和素养的提高,形成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护士长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能调动护士内心自觉的动力,提升护士之间的融恰度,才能带出一支强大的有战斗力的队伍[3]。从而在工作中充分展现自己的领导力,推动护理工作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明霞.论新时期护士长人格魅力[J].现代医院,2007,7(9):134.

2 黄颖健.护士长人格魅力与科室凝聚力.全科护理,2010,8(6).

3 徐黎黎,金雪梅.人事代理制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调查[J].上海护理(增刊),2002,02:100-102.

作者:王洪霞 姚文玲

第四篇:急诊科护士长对科室护士的管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5.215

在现实生活当中,一个人不可能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总是要与他人进行接触,进行交往,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作为一名急诊科护理管理者直接接触上级管理层,又直接领导下层护士。同时又直接听取临床各科室对急诊科所提意见及建议,以保证急诊科护理服务质量。在护理工作中实施有效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授权、奖罚严明,加强情感沟通,塑造自身形象。实施有效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发挥人际关系技能作用

急诊科的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广泛性决定了急诊科护士长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处于人际关系的中心位置,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急诊科护士长更要有“领导就是服务”的理念,尊重护士,关心她们的生活、健康,与之坦诚相待,姐妹式地交谈,对她们的工作给予公正合理的评价。允许有不同的意见,要有一颗包容心,给大家“安全感”,善于运用集体智慧,以增强团队凝聚力,使科室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集体。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每个人的身心健康。

合理使用委任权

首先对授权要有计划性。选择那些能力强、工作积极主动,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最主要的是愿意为授权人分担责任,并能够胜任责任的人,同时征求本人意见,尽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我科将工作按性质划分为急诊急救组、质量控制组、安全管理组、抢救仪器管理组,每组有一人任组长。管理的一半是检查,护士长对所授权的工作要随时进行监督检查,看是否能按既定的计划和标准进行。如有差错要找出原因,做出整改措施,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每周进行反馈,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好的事物拿到交班会上提出表扬,坏的事物也拿到交班会上大家错误分享。为的是警示大家加深印象,杜绝类似事情再次发生。有实施、有反馈、才有整改,才会有更切实际的管理活动。只有严谨求实、精益求精才能保证科室的长久生存与发展,因为人才给科室不断注入新的生命与活力。

适当的授权可以激发他们的责任心,同时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使他们更具有成就感。有成就感她们的心情就会更加愉悦,工作起来也就更加有信心,我们的工作自然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奖罚机制严明

根据科室情况制定科学、客观、合理的激励制度,奖勤罚懒,调动全员积极性,说到做到,及时兑现。不管是高年资还是低年资的护士,违反了某项制度必定要给予处罚。比如谁在执行医嘱后一组液体执行后未签名及时间,要扣罚奖金10元,每季度末评选的星级护士,本科室再给予50元奖励这样既增强了每个人的责任心,又及时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充分利用激励资源,用好激励资源,鼓励每位护士实现自己的理想,提高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要善于发现先进思想和事迹,进行宣传表彰,以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

加强情感沟通,塑造自身形象

作为护理管理者,首先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病人是首位,护士也重要[1]。作为护士长,时刻对自己的护士体贴入微,关心她们的生活,帮助她们分忧解难,悉心关照,护士就会对自己的领导给予信赖,帮助她们分忧解难,共同进步。认真倾听每一位护士的谈话,以发问的方式布置工作,以激发商量的口吻下达命令,听取护士的一些建议。让护士参与讨论与她们切身利益有关的计划的决策,增加透明度,调动积极性,并且能使护士在平等友好的氛围中愉快而自愿的接受指令,并竭尽全力去完成任务,实现自身价值。

讨论

急诊医学科(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综上所述,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做到思想要真、情感要善、思想要美、公平公正。在工作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领导能力,注重人才利用,务实人际关系,塑造自身形象,加强各科室各部门的协作,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知识,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艳兰,阎永海,张宏丽,等.实施有效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国社区医师,2009,2:124.

作者:李贵芹

第五篇:积极应对方式在护士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知觉压力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应对方式在护士知觉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制定心理辅助干预措施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方法:2020年2月18~20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 和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宁夏地区45所公立综合性医院的3259名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积极应对方式与知觉压力、心理健康呈负相关(P<0.01),知觉压力和心理健康呈正相关(P<0.01);积极应对方式在知觉压力和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为-0.03,占总效应的16.61%。结论:积极应对方式在护士知觉压力和心理健康间起中介效应,提示护理管理者应注重疫情期对护士应对方式的关注,引导护士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压力水平,还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护士;知觉压力;积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中介效应

[

Mediating effect of positive coping style between nurses’ perceived stress and mental health during the epidemic period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WU Zhen-zhen1, LU Lu2 , GAO Xue-qin2, XU Xiu-ying2, DING Ling2, ZHANG Rui1, LU Hong-yan1,2* (1.School of Nursing,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750004, China; 2.General Hospital of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750004 , China)

[

[Key words] Nurse; Perceptual Stress; Positive coping style; Mental health; Mediating effect

2020年1月20日,中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随后,浙江、广东、湖北以及宁夏等30多个省份纷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应急响应,医疗卫生系统全员进入紧急备战状态。研究显示[2-3],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20%的医务人员会出现压力、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其中45%为护士。卫健委相关报道显示[4],驰援湖北的4.2万名医疗队员中,护士占比68%。护士作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坚力量、以及最密切接触疑似/确诊病例的医务人员,高压的工作环境可能会导致护士压力水平的剧增和心理健康的受损。积极应对方式是指个体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主动寻求内外部资源,积极构建解决问题的策略。大量研究表明[5-7],知觉压力、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周丽[8]等的研究指出,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相关,压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预测因子。美国心理学家Lazarus和Folkman的压力交互模型指出[9],应对是个体评估压力之后所采用的策略,个体对压力源采取的应对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压力对个体造成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明确护士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本研究着重探讨积极应对方式在知觉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制定新冠肺炎疫情期护士心理干预措施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2月18~ 20日选取宁夏地区下辖5市(银川市、固原市、中卫市、石嘴山市、吴忠市)的45所二级及上公立综合性医院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①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②从事临床护理工作;③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不在岗的护士。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研究者自行设计,主要包括医院等级、医院是否为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定点医院、年龄、性别、民族、学历、工作年限、科室和职称等。②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Perceptual Stress Scale,CPSS):2003年,杨廷忠等[10]引进英文版知觉压力量表汉化而来。该量表可用于评价突发重大应急事件压力情景下,职业人群近一个月的主观压力感知水平。量表共14个条目,采用 Likert5 级评分(0=从来没有、1=极少有、2=有时有、3=经常有、4=总是有),其中条目4、5、6、7、9、10和13采用反向计分,所有条目得分之和为知觉压力总分,总分在0~28分为正常范围,29~42分说明压力较大,43~56分提示压力巨大[11-12]。既往研究显示[10],量表总体的Cronbach’sα系数为0. 83,因子分析共提取2个公因子,所有条目因子载荷≥0.50,结构效度良好。本研究中该量表总体的 Cronbach’sα系数为0.78。③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选取解亚宁[13]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采用Likert4级评分(0=从不采取,1=偶尔采取,2=有时采取,3=经常采取)。本研究选择积极应对维度进行测量,积极应对维度包含条目1-12,12个条目得分均分为积极应对维度得分。既往研究显示,该量表积极应对维度 Cronbach’s α系数为0.89,因子分析显示结构效度良好。本研究中积极应对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 0.88。④12项一般健康问卷(12 item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GHQ-12):该量表由Goldberg[14]研制,用于评价个体近一个月内的心理健康状态。GHQ-12共12个条目,得分在0~12分之间,数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因其操作简便、信效度良好,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中[15-16]。本研究采用GHQ标准法计分,6个积极性条目采用(0-0-1-1)計分,6个消极性条目采用(0-0-1-1-0)计分,切分值划分为3/4,CHO-12≥4代表具有心理问题倾向,CHO-12<4代表心理健康。本研究中CHO-12的Cronbach’α系数为0.81。

1.2.2资料收集方法 将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编制为电子问卷,生成问卷二维码。研究者向宁夏地区各级医院护理部主任推送问卷二维码,并详细阐述研究目的、研究内容、问卷填写要求。由各医院护理部主任向医院符合条件的护士进行推送,护士自愿决定是否参与本次调查。问卷平台共开放3d,回收问卷3708份,剔除非公立医院问卷66份,专科医院问卷384份,有效回收问卷3258份,有效回收率87.86%。

1.2.3质量控制 为保证电子问卷的质量,电子问卷题项设置为必填选项,对年龄、工作年限等资料设置合理字符宽度。此外,同一互联网IP地址或同一手机号限填1次。问卷回收后,由两名护理硕士研究生严格按照研究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同时进行数据库核查,剔除不合格问卷,完成数据核查后,对独立核查的两个数据库进行比对,对核查结果不一致的问卷,由课题组集体讨论决定,进一步确保数据质量。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双人录入,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知觉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S分析积极应对方式在知觉压力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3259名护士中,三级甲等医院护士910(27.92%)名,三级乙等医院护士510(15.65%)名,二级医院护士1839(56.43%)名。护士年龄为19~58岁,平均年龄(31.82±7.36)岁;工作年限为1~36年,平均工作年限为(9.87±7.76)年,其他一般人口学资料见表1。

2.2共同方向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在进行因子分析时纳人所有变量,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共提取6个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且第1公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20.79%,小于40%的临界值,因此,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2.3护士知觉压力、积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情况及相关矩阵 研究结果显示,护士知觉压力得分(37.48±7.24)分,知觉压力处于较高水平,其中64.50%的护士自觉近一个月压力较大,23.41%的护士自觉近一个月压力巨大;32.10%护士存在心理问题倾向。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积极应对方式和知觉压力、心理健康均呈负相关(P<0.01);知觉压力和心理健康呈正相关(P<0.01),详见表2。

2.4应对方式在护士知觉压力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 本研究对所有变量进行显变量处理(即用项目得分的平均值作为变量),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S分析中介作用。结果显示,知觉压力对心理健康预测作用显著(B=0.17,t=23.89,P<0.01),且当放入中介变量积极应对方式后,知觉压力对心理健康的直接预测作用更加显著(B=0.20,t=25.06,P<0.01);知觉压力对积极应对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B=-0.49,t=-29.03,P<0.01),详见表3。知觉压力对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及积极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的bootstrap 95%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表明知觉压力不仅能直接预测心理健康,而且能够通过积极应对方式间接预测心理健康。该直接效应(0.20)和中介效应(-0.03)分别占总效应的116.61%、-16.61%,详见表4。

3 讨论

3.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护士知觉压力、心理健康、积极应对方式现状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护士知觉压力总分为(37.48±7.24)分,知觉压力处于较高水平,这与张立等[17]的研究结果相似,即在应对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护士面临较大心理压力。此外,32.10%护士存在心理问题倾向,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这与Leslie等[2]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护理管理应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护士压力水平和心理健康的关注。郭新文等[18]的研究指出,实施专业知识培训联合心理干预方案,能够提高护士灾害应对与急救能力,同时增强心理韧性。因此,加强护士职业防护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培训,同时联合“线上+线下”形式的心理疏导,畅通心理疏导通道,有助于缓解护士知觉压力和维持心理健康。积极应对方式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应对方式,包括计划、工具应对、寻求支持等,通常能够减轻情绪上的不适。本研究护士积极应对方式得分(1.76±0.56)分,高于中界值1.50分,说明护士采取积极应对的行为较多,这与陈艾彬的研究结果一致[7]。

3.2护士积极应对方式与知觉压力和心理健康呈负相关,知觉压力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 本研究结果顯示,护士积极应对方式与知觉压力呈负相关(r=-0.453,P<0.01),既护士应对方式越积极,其压力感知水平越低,这与王媛等[19]的研究结果一致。Chen Juan等[6]的研究显示,年轻护士知觉压力和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249,P<0.01),虽与本研究相关方向一致,但相关程度低于本研究,这可能与本研究调查时期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期,此时期护士面临随时可能被感染,工作强度大和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恶化等众多外界压力源刺激,其压力水平高于日常,知觉压力和积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也更为显著。护士积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呈负相关,这可能与申秀英等[20]指出积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间间接效应显著,积极应对方式是护士的心理弹性的保护因素,提高心理弹性更利于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关。护士知觉压力和心理健康呈正相关(r=0.386,P<0.01),这与蔡洁等[21]的研究结果相似。

3.3积极应对方式在知觉压力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知觉压力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显著,效应值为0.17,而当引入中介变量积极应对后,知觉压力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更为显著,直接效应值为0.20,占总效应值的116.61%,通过积极应对方式产生的中介效应值为-0.03,占总效应的-16.61%。这提示知觉压力不仅能直接预测心理健康状态,而且能够通过积极应对间接预测心理健康,倡导积极应对方式可以帮助护士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Chen Juan等[6]学者指出应对方式在护士压力水平和心理健康之间起关键作用。陈艾彬等[7]指出积极应对方式在心理弹性和负性情绪间起中介效应,且其效应值明显高于消极应对,提示积极应对方式对心理状况的重要性。本研究结果提示,护理管理者应注重护士应对方式的选择,引导护士通过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压力和困境,有助于降低知觉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Mazzella等[22]指出在一定压力情境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积极应对方式比以发泄、退缩、回避等情绪为中心的消极应对方式更有利于护士应对压力,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幸福感。解亚宁等[13]的研究指出,积极应对方式包括向他人倾诉烦恼、积极看待事物、重拾生活信心、学会克服不良情绪以及合理休息等。提示护理管理者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除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外,营造积极正向的工作环境,引导护士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应对工作压力,畅通情绪倾诉和心理疏导通道,有助于维持护士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积极应对方式在护士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知觉压力和心理健康间存在中介效应,提示护理管理者应注重疫情期对护士应对方式的关注,引导护士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压力水平,还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本研究的局限性是未探讨消极应对方式对护士知觉压力和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未来可开展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 疾病预防控制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EB/OL]. http: //www. nhc. gov. cn/xcs/zhengcwj/ 202001/ 44a3b8245e8049d2837a4f27529cd386. shtml.

[2] Leslie A N, Eric J C, C Shawn T, et al. Psychosocial effects of SARS on hospital staff: survey of a large tertiary care institution[J]. CMAJ, 2004, 170(5): 793-798. DOI: 10. 1503/cmaj. 1031077.

[3] Chan A O M , Yiong H C.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the 2003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outbreak on health care workers in a medium size regional general hospital in Singapore [J]. Occupational medicine, 2004, 54(3): 190-196. DOI:10. 1093/occmed/kqh027.

[4] 中国新闻网. 国家卫健委:2. 86万名护士驰援一线 占医疗力量68% [EB/OL] https: //www. sohu. com/a/376756970 _123753.

[5] 贺春艳, 魏亚楠, 卢颖, 等. 知觉压力与职业获益感对乳腺肿瘤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华护理教育, 2019, 16(11): 867-871. DOI: 10. 3761/j. issn. 1672-9234. 2019. 11. 016.

[6] Chen J, Li J, Cao B, et al. Mediating effects of self-efficacy, coping, burnout, and social support between job stress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young Chinese nurses[J]. J Adv Nurs, 2020, 76(1): 163-173. DOI: 10. 1111/jan. 14208.

[7] 陈艾彬, 张晓敏, 江敏, 等. 应对方式在军人心理弹性与负性情绪间的多重中介效应[J]. 第二军医大学报, 2019, 40(11): 1253-1257. DOI: 10. 16781/j. 0258-879x. 2019. 11. 1253.

[8] 周丽, 高玉峰, 邱海棠, 杜莲, 郑玉萍, 蒙华庆. 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11): 796-800, 805. DOI: 10. 3321/j. issn: 1000-6729. 2008. 11. 003.

[9] Delawalla Z. Stress reactivity,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responses in schizophrenia[D]. St. Louis: Washington University, 2010. http: //openscholarship. wustl. edu/etd/84.

[10] 楊廷忠, 黄汉腾. 社会转型中城市居民心理压力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23(9): 11-15.

[11] 关玉霞, 尤丽丽, 王田田, 等. 炎性肠病患者知觉压力和应对方式与抑郁水平的相关性[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9, 39(11): 1623-1626.

[12] 张佳媛, 周郁秋, 张全志, 等. 正念减压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知觉压力及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 2015, 50(2): 189-193. DOI: 10. 3761/j. issn. 0254-1769. 2015. 02. 014.

[13] 解亚宁.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8, 6(2): 53-54. DOI: 10. 16128/j. cnki. 1005-3611. 1998. 02. 018.

[14] Goldberg D. P, Hillier V. F. A scaled version of 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J]. Psychol Med, 1979, 9. DOI: 10. 1017/ S0033291700021644.

[15] 徐子淇. 吉林省成年人一般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D]. 吉林大学, 2015. DOI:10. 7694/jldxyxb20130641.

[16] 方玉凤. 山东省两县农村居民社会资本对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D]. 山东大学, 2015.

[17] 张立, 沙莉, 鲁桂兰. 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22): 103-105. DOI: 10. 3969/j. issn. 1672-9676. 2011. 22. 053.

[18] 郭新文, 吕新平. 专业知识培训联合心理干预对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基层人员应对能力、急救能力及心理韧性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 27(7): 1055-1058. DOI:10. 13342/j. cnki. cjhp. 2019. 07. 023.

[19] 王媛, 刘春兰. 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在护士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J]. 中华护理教育, 2019, 16(7): 536-540. DOI: 10. 3761/j. issn. 1672-9234. 2019. 07. 015.

[20] 申秀英. 临床一线护士心理弹性及其保护因素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 山东大学, 2014.

[21] 蔡洁, 秦浩, 孙宏伟. 护士压力、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 24(2): 189-193. DOI:CNKI: SUN: JKXL.0.2016-02-008.

[22] Mazzella Ebstein A M, Sanzero Eller L, Tan K S, et al.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ping,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newly hired oncology nurses[J]Psycho-Oncology, 2019, 28(2): 278-283. DOI: 10. 1002/pon. 4937.

基金项目:宁夏医科大学2020年校级科研项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项目(编号:XE202012)

作者简介:吴珍珍(1991-),女,硕士研究生在读,护师。研究方向:老年护理学。

*通信作者:芦鸿雁,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E-mail:hyalu@hotmail. com

作者:吴珍珍 路露 高学琴 徐秀英 丁玲 张瑞 芦鸿雁

上一篇:工程机械职称论文下一篇:环境保护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