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首页

2023-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首页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授课章节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基本内容:

计划学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授课方式、方法和手段:

作业与思考题:

说明:1.教案首页中各栏目内上下尺寸可自行调整。

2.教案首页后续页用河南科技大学教案专用纸书写,或使用A4纸打印。

第2篇: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数控技术及装备 任课教师 张丰收 第 四 章 进给伺服系统 计划学时 10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伺服机构和位置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和选用方法。

要求了解伺服系统的组成和分类,掌握步进电机及其驱动装置和常用数控机床的位置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

重点:

伺服电机及其驱动;常用位置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

难点:

数控机床常用伺服电机及其驱动和调速控制。

思考题:

4-1.试述进给他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成环节的作用和联系。 4-2.简述闭环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 4-3.简述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特性。

4-4.哪些因素影响开环进给伺服系统的精度,哪些措施可以提高系统的精度? 4-5.试述位置检测装置的类型有哪些?常用的有哪些?

一.进给伺服系统的定义及组成 1.定义:

进给伺服系统(Feed Servo System)——以移动部件 的位置和速度作为控制量的自动控制系统。 2.组成:

进给伺服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位置控制单元;速度控制单元;驱动元件(电机);检测与反馈单元;机械执行部件。

第一节 概述

二、NC机床对数控进给伺服系统的要求

1.调速范围要宽且要有良好的稳定性(在调速范围内) 调速范围:一般要求:

稳定性:指输出速度的波动要少,尤其是在低速时的平稳性显得特别重要。 2.输出位置精度要高

静态: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要高,即定位误差和重复定位误差要小。(尺寸精度)

动态:跟随精度,这是动态性能指标,用跟随误差表示。 (轮廓精度)

灵敏度要高,有足够高的分辩率。 3.负载特性要硬

在系统负载范围内,

当负载变化时,输出速度应基本不变。即△F尽可能小;

当负载突变时,要求速度的恢复时间短且无振荡。即△t尽可能短; 应有足够的过载能力。

这是要求伺服系统有良好的静态与动态刚度。 4.响应速度快且无超调

这是对伺服系统动态性能的要求,即在无超调的前提下,执行部件的运动速度的建立时间 tp 应尽可能短。

通常要求从 0→Fmax(Fmax→0),其时间应小于200ms,且不能有超调,否则对机械部件不利,有害于加工质量 5.能可逆运行和频繁灵活启停。

6.系统的可靠性高,维护使用方便,成本低。

综上所述:

⑴.对伺服系统的要求包括静态和动态特性两方面; ⑵.对高精度的数控机床,对其动态性能的要求更严

一、概 述

组成:位置测量装置是由检测元件(传感器)和信号处理装置组成的。

作用:实时测量执行部件的位移和速度信号,并变换成位置控制单元所要求的信号形式,将运动部件现实位置反馈到位置控制单元,以实施闭环控制。它是闭环、半闭环进给伺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闭环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位置检测装置的精度决定的,在设计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尤其是高精度进给伺服系统时,必须精心选择位置检测装置。

1. 进给伺服系统对位置测量装置的要求

⑴高可靠性和高抗干扰性:

受温度、湿度的影响小,工作可靠,精度保持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⑵能满足精度和速度的要求:

位置检测装置分辨率应高于数控机床的分辨率(一个数量级); 位置检测装置最高允许的检测速度应数控机床的最高运行速度。 ⑶使用维护方便,适应机床工作环境; ⑷成本低。

3. 位置检测装置的分类

按输出信号的形式分类:数字式和模拟式 按测量基点的类型分类:增量式和绝对式

按位置检测元件的运动形式分类:回转型和直线型 第二节 进给伺服系统的位置检测装置

二、感应同步器

1.感应同步器的结构及分类

①结构

常用位置检测装置分类表

②.分类

2.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感应同步器是利用励磁绕组与感应绕组间发生相对位移时,由于电磁耦合的变化,感应绕组中的感应电压随位移的变化而变化,借以进行位移量的检测。感应同步器滑尺上的绕组是励磁绕组,定尺上的绕组是感应绕组。

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感应同步器的信号处理原理 滑尺正旋绕组上加激磁电压Us后,与之相耦合的定尺绕组上的感应电压为: Uos=KUScosθ1

滑尺余旋绕组上加激磁电压Uc后,与之相耦合的定尺绕组上的感应电压为: Uoc=KUccos(θ1+π/2) =-K Ucsinθ1

滑尺正、余旋绕组上同时加激磁电压Us、 Uc时,感应同步器的磁路可是为线性的,根据叠加原理,则与之相耦合的定尺绕组上的总感应电压为: Uo =Uos+ Uos=KUScosθ1-K Ucsinθ1 K— 电磁感应系数

θ1 —定尺绕组上的感应电压的相位角

滑尺与定尺 相对位移量 x 的求取: ∵ 2τ: 2π= x : θ1 ∴ x = τθ1 /π

结论:相对位移量 x 与 相位角θ1 呈线性关系,只要能测出相位角θ1 ,就可求得位移量 x 。

根据滑尺正、余旋绕组上激磁电压Us、 Uc供电方式的不同可构成不同检测系统——-鉴相型系统和鉴幅型系统 3.鉴相型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鉴相型系统中,激磁电压是频率、幅值相同,相位差为 π/2的交变电压: US = Um sinωt UC = Um cosωt 则: Uo =Uos+ Uos=KUScosθ1-K Ucsinθ1

= K Um sinωt cosθ1-K Um cosωt sinθ

1= K Um sin(ωt -θ1)

结论:只要能测出Uo与US相位差θ1 ,就可求得滑尺与定尺相对位移量 x 。 4.鉴幅型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鉴幅型系统中,激磁电压是频率、相位相同,幅值不同的交变电压: US = Um sinθ2sinωt UC = Um cosθ2sinωt θ2= π x 2 /τ( x 2是指令位移值)

Uo = Uos+ Uos=KUScosθ1-K Ucsinθ1

= K Um sinθ2 cosθ1sinωt -K Um cosθ2sinωtsinθ1 = K Um sin(θ2-θ1)sinωt

结论:只要能测出Uo与UC相位差θ1 ,就可求得滑尺与定尺 相

对位移量 x 。

5.几点说明

⑴感应同步器的测量周期为其绕组的节距2τ(2mm)

⑵感应同步器的测量精度取决于测量电路对输出感应电压的细分精度。

⑶现在商品化的感应同步器的输出大多是脉冲量,使其能方便 地采用现代的数字处理技术

6. 感应同步器的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特点

⑴精度高:平均自补偿特性;

⑵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抗湿、温度、热变形影响的能力强; ⑶维护简单、寿命长:非接触测量,无磨损,精度保持性好。 ⑷测量距离长:通过接长可满足大行程测量的要求。

串联方式 n< 10

串并联方式 n≥ 10

使用注意事项

在安装方面:

1.保证安装精度(安装面的精度、定尺与滑尺的相对位2.置精度、接缝的调整精度)

3.加装防护装置(避免切屑、油污、灰尘的影响) 在电气方面:

要保证激磁电压波形的对称性和保真性。

对鉴相系统: 激磁电压的幅值、频率相等;相位差900 对鉴幅系统: 对Um sinθ

2、Um cosθ2调制的精确性 当失真度大于2%时,将严重影响测量精度。

三、 脉冲编码器

脉冲编码器又称码盘,是一种回转式数字测量元件,通常装在被检测轴上,随被测轴一起转动,可将被测轴的角位移转换为增量脉冲形式或绝对式的代码形式。根据内部结构和检测方式码盘可分为接触式、光电式和电磁式3种。其中,光电码盘在数控机床上应用较多,而由霍尔效应构成的电磁码盘则可用作速度检测元件。另外,它还可分为绝对式和增量式两种 1.增量脉冲编码器 结构及工作原理

光电码盘随被测轴一起转动,在光源的照射下,透过光电码盘和光欄板形成忽明忽暗的光信号,光敏元件把此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信号处理装置的整形、放大等处理后输出。输出的波形有六路:

其中,

的取反信号 是

输出信号的作用及其处理 A、B两相的作用

⑴根据脉冲的数目可得出被测轴的角位移; ⑵根据脉冲的频率可得被测轴的转速;

⑶根据A、B两相的相位超前滞后关系可判断被测轴旋转方向。

⑷后续电路可利用A、B两相的90°相位差进行细分处理(四倍频电路实现)。

Z相的作用

1被测轴的周向定位基准信号; 2被测轴的旋转圈数记数信号。

的作用

3后续电路可利用A、 两相实现差分输入,以消除远距离传输的共模干扰。 增量式码盘的规格及分辨率

规格

增量式码盘的规格是指码盘每转一圈发出的脉冲数;

现在市场上提供的规格从 36线/ 转 到10万线 /转 都有; 选择:①伺服系统要求的分辨率;

②考虑机械传动系统的参数。

分辨率(分辨角)α

设增量式码盘的规格为 n 线/转:

2.绝对式编码器

结构和工作原理

⑴码盘基片上有多圈码道,且每码道的刻线数相等; ⑵对应每圈都有光电传感器;

⑶输出信号的路数与码盘圈数成正比; ⑷检测信号按某种规律编码输出,故可测得被测轴的周向绝对位置。 3.光电编码器的特点

⑴非接触测量,无接触磨损,码盘寿命长,精度保证性好; ⑵允许测量转速高,精度较高;。 ⑶光电转换,抗干扰能力强;

⑷体积小,便于安装,适合于机床运行环境; ⑸结构复杂,价格高,光源寿命短;

⑹码盘基片为玻璃,抗冲击和抗震动能力差。

一、概述

1.进给伺服驱动系统由进给伺服系统中的 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和驱动装置。 2.驱动电机是进给系统的动力部件,它提供执行部分运动所需的动力,在数控机床上常用的电机有:

①步进电机

②直流伺服电机 ③交流伺服电机 ④直线电机。

3.速度单元是上述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和驱动装置,通常驱动电机与速度控制单元是相互配套供应的,其性能参数都是进行了相互匹配,这样才能获得高性能的系统指标。

4.速度控制单元主要作用:接受来自位置控制单元的速度指令信号,对其进行适当的调节运算(目的是稳速),将其变换成电机转速的控制量(频率,电压等),再经功率放大部件将其变换成电机的驱动电量,使驱动电机按要求运行。简言之:调节、变换、功放。

5.进给驱动系统的特点(与主运动(主轴)系统比较): ①功率相对较小; ②控制精度要求高;

③控制性能要求高,尤其是动态性能

二、步进电机及其驱动装置

步进电机流行于70年代,该系统结构简单、控制容易、维修方面,且控制为全数字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除功率驱动电路之外,其它部分均可由软件实现,从而进一步简化结构。因此,这类系统目前仍有相当的市场。目前步进电机仅用于小容量、低速、精度要不高的场合,如经济型数控;打印机、绘图机等计算机的外部设备。

三、直流伺服电机及驱动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建立在电磁力定律基础上的,电磁力的大小正比于电机中的气隙磁场,直流电机的励磁绕组所建立的磁场是电机的主磁场,按对励磁绕组的励磁方式不同,直流电机可分为:

他激式、 并激式、 串激式、 复激式、 永磁式。

20世纪80~90年代中期,永磁式直流伺服电机在NC机床中广泛采用。 直流伺服电机的特点:

①过载倍数大,时间长;

②具有大的转矩/惯量比,电机的加速大,响应快。

③低速转矩大,惯量大,可与丝杆直接相联,省去了齿轮等传动机构。可提高了机床的加工精度。

④调速范围大,与高性能的速度控制单元组成速度控制系统时,调速范围超过1∶2000。

④带有高精度的检测元件(包括速度和转子位置检测元件);

⑤电机允许温度可达150°~180℃,由于转子温度高,它可通过轴传到机械上去,这会影响机床的精度

⑥由于转子惯性较大,因此电源装置的容量以及机械传动件等的刚度都需相应增加。

第三节 进给伺服驱动系统 ⑦电刷、维护不便

四、交流伺服电机及驱动

由于直流伺服电机具有优良的调速性能, 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在要求调速性能较高的场合,直流伺服电机调速系统的应用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其却存在一些固有的缺点,即:

⑴电刷和换向器易磨损,维护麻烦 ⑵结构复杂,制造困难,成本高

而交流伺服电机则没有上述缺点。特别是在同样体积下,交流伺服电机的输出功率比直流电机提高10%~70%,且可达到的转速比直流电机高。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求交流电机调速方案来取代直流电机调速的方案。

1.分类

2.交流伺服电机的速度控制单元 交流伺服电机转速 n 调速的理论基础

结论:交流伺服电机变频调速的关键是要获得可调频调 压的交流电源 调频调压电源的分类

电压型变频器方案示意图

电压型变频器工作原理

结论:变频器实现变频调压的关键是逆变器控制端获得要求的控制波形(如SPWM波)。

控制波形的实现方式(电机调速的控制方式): ⑴相位控制; ⑵矢量变换控制; ⑶PWM控制; ⑷磁场控制;

第四节 典型进给伺服系统(位置控制)

一、 开环进给伺服系统(Open-Loop System) 不带位置测量反馈装置的系统; 驱动电机只能用步进电机;

主要用于经济型数控或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造

1. 步进电机开环系统设计

步进电机开环系统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动力计算 、②传动计算、 ③驱动电路设计或选择

目的:传动计算选择合适的参数以满足脉冲当量和进给速度F的要求。 图中:f —脉冲频率(HZ )

α— 步距角(度) Z

1、Z2 — 传动齿轮齿数 t — 螺距(mm)

 — 脉冲当量(mm) 传动比选择:

为了凑脉冲当量mm,也为了增大传递的扭矩,在步进电机与丝杆之间,要增加一对齿轮传动副,那么,传动比i=Z1/Z2与α、  、t之间有如下关系:

例:  = 0.01 t = 6 mm α= 0.75°

进给速度F:

一般步进电机:若:δ=0.01 mm 则:若:δ=0.001mm 则:

因此,当

一定时, 与δ成正比,故我们在谈到步进电机开环系统的最高速度时,都应指明是在多大的脉冲当量δ下的,否则是没有意义的。

2.提高步进电机开环伺服系统传动精度的措施 概述

影响步进电机开环系统传动精度的因素: ⑴步进电机的步距角精度; ⑵机械传动部件的精度;

⑶丝杆等机械传动部件、支承的传动间隙; ⑷传动件和支承件的变形。

提高步进电机开环系统传动精度的措施

⑴适当提高系统组成环节的精度; ⑵采取各种精度补偿措施。 传动间隙补偿

在整个行程范围内测量传动机构传动间隙,取其平均值存放在数控系统中的间隙补偿单元,当进给系统反向运动时,数控系统自动将补偿值加到进给指令中,从而达到补偿目的。

螺矩误差补偿

滚珠丝杆在数控机床应用广泛,虽然滚珠丝杆精度较高,但是总不可做的绝对精确,总是将其精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的,也就是它的螺距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误差的,利用计算机的运算处理能力,可以补偿滚珠丝杠的螺矩累积误差,以提高进给位移精度。

方法:首先测量出进给丝框螺距误差曲线(规律),然后可采用下列两种方法实现误差补偿:硬件补偿、软件补偿。

二、 闭环、半闭环进给伺服系统 1.闭环进给伺服系统的实现方案分类和特征 按系统的控制信号类型分:

模拟型系统、数字型系统、模拟型系统: 特征:

这类系统全部采用模拟元件构成;其输入(控制)信号、输出的位置、速度信号也是模拟量;速度和位置检测元也是模拟式的。 特点:

⑴抗干扰能力强,一般不会因峰值误差导致致命的误动作。

⑵可用常规仪器仪表(示波器,万用表等)直接读取信息,易于随时把握系统工作的基本情况。

⑶对弱信号信噪分离困难,控制精度的提高受到限制。

⑷在零点附近容易受到温度漂移的影响,使位置控制产生漂移误差。

⑸位置、速度调节器的结构和参数调整困难,适应负载变化的能力较差。

模拟系统这种本质缺陷,使它很难满足高精度位置伺服控制的要求,目前已逐渐被数字伺服系统所取代。 数字型系统:

特征:

这类系统是指至少其位置环控制与调节采用数字控制技术,即位置指令和反馈信号都不再是模拟信号 改用数字信号(逻辑电平脉冲信号)的系统。

特点:

⑴可以通过增加数字信息的字长,来满足要求的控制精度。

⑵对逻辑电以下的漂移、噪声不予晌应,零点定位精度可以得到充分保证。 ⑶容易对其结构和参数进行修改(根据控制要求),且易于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

⑷噪声峰值大于逻辑电平时,对数据的最高位和最低位的干扰出错程序是相同的,这种错误可能导致系统致命的危害。

⑸传送数据的数字电路要求具有很宽的频带。以保证脉冲上、下降沿有足够的陡峭度。

抑制干扰、防止数据出错,是数字伺服系统设计成功的关键 2.数字伺服系统的类型

全硬件伺服系统

全硬件伺服系统又称脉冲比较伺服系统,其典型的组成方式如图所示

构成:该系统中,位置闭环的控制与调节运算主要由偏差计数器(一般为可逆计数器)和D/A完成。

柔性差:系统全由硬件构成,使得它的各调节器参数在机电联调整定后就固定下来了,不易改变,这对负载惯量变化不大的位置伺服系统(如车床刀架进给控制),可获得满意的控制性能指。而对某些负载惯量较大的系统,则很难在整个范围内(负载惯量变化)都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零漂将影响精度:这类系统依靠D/A,将位置调节输出的数字量转化成模拟电压作速度指令信号。提供给速度伺服单元,因此,其零点漂移将影响定位精度 半软件型伺服系统

这种系统的位置控制采用软硬件组成,速度控制仍采用模拟方式,系统组成如图所示:

位置控制的软件现可以由NC装置的CPU实现,也可以由位置控制板上自带的CPU实现。

位置控制的调节运算部分由软件实现,增加了灵活性:

调节器的参数可以通过进行修改、设定

调节算法可以采用较复杂的算法,以提高控制性能(变结构、变增益) 可增加许多辅助功能(故障诊断、脉冲当量变换等) 零点漂移可通过软件进行补偿

由于这种系统的速度单元仍是模拟型的,全硬件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未明显解决,如它的内环参数(速度、电流)和位置环中D/A转换器的位数依然是固定的。因此难以兼顾负载惯量大的变化。不过,由于利用软件采用一些补偿措施,这就使得半软件位置伺服系统的位置控制精度和控制性能要高于全硬件型的位置伺服系统。

全软件位置伺服系统

这种系统是指除电流环仍为模拟结构外,位置、速度控制均由微机通过控制软件来实现,系统组成如图所示:

图中的微机位置、速度控制既可以是单微机,又可以是双微机(一个是位置控制,另一个是速度控制)。不过系统中的微机常由单片机来构成。

由于微机的应用,使系统的控制更加灵活,其特点是:

⑴位置、速度调节器的结构和参数可以按工作环境自动进行切换,使之适应负载变化的能力显著增强,应用优化理论还可使调节器的参数自动化,使系统可驱动不同的执行机械,通用化程度大大提高。

⑵其余同半软件型系统。

这种系统的输出通过D/A转换成模拟电压作为电流指令送往模拟电流环,这样,模拟量的零点漂移只会使电流指令产生微小的变化,一般这种变化不足以产生驱动伺服电机运动的力矩,也不会对位置控制精度产生不良影响。

由于电流环的结构和参数还是固定的,所以还不能通过微机改变控制策略,以获得较理想的控制效果。

由于该系统工作可靠,结构紧凑,控制性能也优于前述两种系统,使得它在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交、直流位置伺服系统的产品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位置伺服系统的首选方案

全数字位置伺服系统

自以软件位置伺服系统诞生以来,人们就一直致力于用软件尽可能多地去取代硬件的工作,以降低成本,提高性能。随着可直接用逻辑电平控制通断的电子半导体器件——功率晶体管,功率场率应管的商品化,以及高性能单片机的出现,使得全数字位置伺服系统的实现成为现实

一种全数字、采用脉宽调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的位置伺服系统如下图所示。

系统的所有控制调节全部由软件完成,最后直接输出逻辑电平的脉宽调制控制信号驱动功率晶体管放大器,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完成位置控制任务。

调节器的全部软件化使控制理论中的许多控制思想和手段,包括经典的、现代的、智能的等新型的控制方法都可以衩方便地引进来,例如:鲁棒控制、自适应控制、变参数控制、变结构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模糊控制、专家系统控制等等。还可以完成参数的自动优化和故障的自动诊断等,使系统控制性能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3.典型闭环伺服系统示例 以半软件型位置伺服系统为例

这里仅介绍位置控制单元,速度控制前面已介绍了

位置控制软件部分的任务:

指令位置计算(含反向间隙、螺距误差补偿、限位处理) 实际位置计算(反馈累积) 跟随误差计算 调节运算 零点漂移补偿

指令位置计算(反向间隙、螺距误差补偿、限位处理):

实际位置计算(反馈累积)

跟随误差计算

调节运算

零点漂移补偿

硬件部分的任务

第五节 伺服系统性能分析

前面各节我们重点讨论了进给伺服系统的组成原理与实现方法,然而该系统要能真正实现预期的快速、准确及平稳驱动的要求,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根据要求,进行闭环系统的参数设计和调试。例如,开环增益,阻尼系数等参数对伺服系统的稳态精度与动态性能影响很大,这将是本节讨论的重点

开环传递函数:反馈与偏差之比

闭环传递函数:输入与输出之比

干扰的闭环传递函数:输出与噪声之比

系统误差的函数:偏差与输入之比

二、进给伺服系统的数字模型及传递函数 闭环进给伺服系统的一般结构:

1. 位置控制单元的数学模型

位置控制单元是以XC为输入以 UP为输出的一个控制环节,位置调节器一般采用比例调节,放大系数为KN,则有:取拉氏变换得: 结构框图:

2.速度控制单元的数学模型

速度控制单元是以指令电压UP 为输入,电机的驱动电压U为输出的控制环节,速度调节器通常采用PI调节,驱动放大是比例环节,若忽略非线性和滞后特性的影响,可视它们为比例环节,则传递函数为KA ,速度反馈环节的传递函数

为KV ,则有:取拉氏变换得:

结构框图:3. 直流伺服电机的数学模型

直流伺服电机是以驱动电压U为输入,电机的角位移m为输出的变换环节,其数字模型是根据电机电枢电势平和电机转矩衡方程导出的(参见参考书P127~ P128 ):

式中: Tm=RaJ a/ KeKT 电机的机械时间常数 Km=1 / Ke 电机的增益系数 KR=Ra / KT

拉氏变换得:

结构框图:

由此可知:电机输出的角位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无负载时由控制U(S)的激励而产生的输出,另一部分是由负载的扰动产生的输出。而且经适当的简化后,直流伺服电机可视为一个惯性环节和一个积分环节串联而成。 4. 机械传动与执行单元的数学模型

机械传动与执行单元的输入为电机的角位移θm,输出为工作台的线位移X0,其机械系统力平衡方程为:

拉氏变换:

结构框图:

由此可知,机械系统可视为一个二阶振动环节。 5. 整个进给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

由图可知:X0 是对XC 和FD 两个激励的响应,根据叠加原理,可先分别求出每个激励单独作用的响应,然后进行叠加。 当FD=0时,仅有XC 激励的传递系数

当XC , FD同时激励时系统的响应

三、进给伺服系统的性能分析

1. 系统增益 KS (开环增益,速度增益)

KS 是进给伺服系统的重要性能参数,为了说明其物理意义,可对上述系统进行一些简化: 假设上述各环节均是理想的,即各环节均是无惯量,无阻尼,刚度为无穷大,且无速度环,则:v

进给伺服系统的输入通常是斜坡激励: KS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讨论:

KS 与输出速度

当KS ↑时, 高。

的关系

到达 F 所需的时间越短,系统的响应加快,灵敏度增 KS 与系统的加速度

的关系 当KS ↑ 时,系统的加速度

增大,尤其是在刚启动时,它使系统的响应加快,但对系统的冲击也大,尤其对惯性较大的系统,将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另外,加速度太大也可能系统超调,引起系统失稳。 KS 与跟随误差△D 的关系。

在工程调试中,KS 可按下列方式初选: KS的初选方法 KS↑→ △D↓ 即: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跟随精度。

结论: KS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折衷选取,才能获得优良的综合性能。

Mm、ML:分别是电机的输出转矩和负载转矩; GDm

2、GDL2:分别是电机转子和负载等效飞轮惯量 数控系统中 KS的设定方法 由前面的推导可知:

KN :位置环增益; KA :速度环增益

Km :电机增益 L / 2π:机械系统增益

其中: KA 、 Km 、 L / 2π 在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和机械系统选定后便确定了,而 KN 是作为可调参数,允许用户根据具体情况选定,以满足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度性的要求。 2.定位精度

定位精度的检查通常是在空载的情况进行的,即无负载力(Fc =0)。只有摩擦力,而且系统接受的是阶跃位置指令,即:

闭环系统的定位误差为:

半闭环系统的定位误差

由 可知,为减小定位误差可采用下列措施: 1.减小传动间的摩擦力Fcr,如采用滚动传动取代滑动。 2.增大KN、KA ,其实质增大KS (在系统稳定的范围内)。 3.减小KR (=Ra / KT),即选择 KT 存在的伺服电机。

4.在半闭环系统中,要尽可能增大传动机构的刚度K,这是因为当K较小时,将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从而加大定位误差。

四、进给伺服系统参数的匹配

进给伺服系统是由电气、机械等环节组成的一个整体,其组成环节的特性参数对整体系统的特性的影响。从理论上讲,可以根据要求与系统的数学模型确定

讨论 其参数,但是由于进给伺服系统工作条件复杂多变,尤其是机械系统的阻尼、刚度、惯量等参数,尚无完善的计算方法。因此在进行设计和调试时,除必要的理论计算外,还必辅之以实验分析和类比法,利用已有的系统的参数和经验数据进行新的设计,这是目前常用的办法。下面定性分析和介绍几个重要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及其确定方法。 1. 阻尼

阻尼主要与伺服驱动装置的电感、电阻、电机机械部件、机械传动机构的摩擦阻尼和粘性阻尼有关,它对系统的影响是:阻尼大则 系统的伺服刚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高。 系统的定位精度低,定位的离散程度大。

由此可知,这两方面的矛盾的,应在精度与伺服刚度之间折衷考虑。例如,采用滚动、静压导轨就是减少机械系统的阻尼。它可有效提高定位精度,但系统的稳定性裕度将减小,因此,现在有些进给系统设置了可调阻尼器,或者采用软件的方法来改变系统的阻尼参数。 2. 惯量

执行部件的惯量越小越好,因为惯量越大,时间常数越大,系统的灵敏度变差,且固有频率降低( ),易发生共振。但由于刚度、强度等方面的原因,惯量的降低受到的限制。一般要求(交流伺服电机):

式中: JL :传动部件折算到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惯量

Jm:电机的惯量 要满足这一要求有两个途径:

尽可能使执行部件折算到电机轴上的惯量减小。 尽可能使用本身惯量大的电机为驱动源。 3.刚度 K 与固有频率n

刚度是指系统抵抗变形的能力,即:

K = F / e

开环系统:K↓ →失动量↑→系统的死区↑ 闭环系统:K↓ →n ↓→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的固有频率n是系统动刚度的重要参数,应注意: 机械传动机构的n’>伺服驱动系统n 的2-3倍。

各个环节的n’应相互错开,以免发生振动耦合现象。

各个环节的n应避开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以免在工作频率上发生共振。 2. △D 对园弧轮廓加工精度的影响

△D 对园弧轮廓加工精度的影响可用加工圆弧的半径变动量△R描述。 通常△R 的变化较为复杂,为此,可先讨论下面条件下的情况: KSX = KSY = KS

然后再定性的讨论其它较为复杂的情况 △ R的求取

讨论

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⑴轮廓误差△R 与 KS 的平方成反比;轮廓误差△R与 F 的平方成正比。因此,KS↑ 或 F↓ 可大大提高轮廓加工精度。

⑵轮廓误差△R与加工园弧的半径 R成反比。在小圆弧加工时,要保证加工精度,进给速度F不能太高。

在数控系统中,各轴进给伺服系统的增益均稍有差别,在进行轮廓加工时会产生轮廓误差,因此,要求各轴的 KS 值尽量接近,尤其是在低增益系统。目前先进的CNC系统均带有跟随误差△D的监视和 KS 值的显示功能。 3.跟随误差对拐角加工精度的影响

在轮廓加工过程中,常要求坐标轴瞬时启停或改变速度,这时进给伺服系统的跟随误差就会影响轮廓精度。当在铣床上加工工件的内、外拐角时,其影响尤其明显。

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是:在编程时使第一段先减速到零,然后再启动第二轴,在数控系统中由实现这种功能的指令,如G0

9、G60 等,除此之外,合理选择 KS 也是至关重要的。 1. 低速进给运动平稳性的概念

进给系统在低速进给时,在驱动速度是均匀的情况下,当系统的刚度不足、摩擦力偏大等系统参数不恰当时,就会出现执行部件运动时快时慢、甚至停顿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爬行现象。它是低速运动不平稳的体现。 2.爬行现象产生的原因

3.爬行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爬行是在低速运动时产生的,因此,在低速加工过程中易产生爬行现象,其危害是影响进行运动平稳性(即均匀性),其结果是;

使被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变差; 机床的定位精度降低; 加剧导轨的磨损 4.抑制爬行产生的措施

衡量进行运动平稳性的指标 临界爬行速度Vc。

爬行其本质是自激振动,可以证明Vc与下列参数的关系为:

措施(减小Vc的办法)

⑴改善导轨面间和摩擦特性

滚动----静压----滑动 (塑料) ⑵提高传动刚度

⑶减轻运动件的重量 ⑷增加系统的阻尼

第3篇:讣告 - 网站首页-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

讣告

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原副院长、副书记梁立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1月12日凌晨1时54分与世长辞,享年51

根据本人意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不举办追悼会,特告知生前同事、亲朋好友。

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

2011.11.12

第4篇:办公室2005工作总结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首页

办公室2005工作总结

2005年,学院提出了“网络教育质量年”的工作要求,办公室作为学院的综合职能部门,按照学院整体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管理规范化。在行政管理上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质量,努力围绕学院中心任务开展各项工作,较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人事工作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角度出发,从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逐步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过渡;宣传工作全面宣传我院的办学特色,树立良好的办学形象。在学院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在部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认真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部门内部管理,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1、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2005年,我院对各岗位进行目标管理,并且加大了考核力度。我们以此为契机,针对办公室工作面大,事务性工作较多的特点,重新明确了分工,将部门工作划分为行政、人事、财务、宣传四大块,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工作分工有所侧重,并克服部门人员较少的困难完善了岗位责任制,保证了每项工作责任到人。

2、每周定期召开部门会议,传达上级有关精神,组织业务学习

对各项工作进行及时总结,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不足,并提出明确要求和努力方向。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周密安排,确定明确的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3、加强思想教育

按照学院的指示精神,通过开会和谈心等形式,在科室内部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教育大家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危机意识和主动工作的意识。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质量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工作的主动性也大为增强。

4、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是管理的基础,是一切工作的保障。今年以来,学院办公室围绕部门工作的开展,认真思考,寻找问题,总结经验,先后建立完善了《公文处理规定》、《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办公用品管理办法》、《出差管理规定》、《考勤管理规定》、《绩效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规范了工作流程,有效促进了办公室工作的开展。

二、规范行政管理工作,提高办事质量和工作效率 学院办公室每天都要面对文件收发、印信使用、来访接待、后勤保障等大量的行政事务工作,工作量大,头绪也很多,办公室的工作有时候可以说没有什么规律性可言,在工作中我们注意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带动部门员工以快节奏和高效率冷静办理各项事务,做到忙而不乱,力求全面领会、准确把握、恰当处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基本做到了事事有落实,使学院行政管理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

1、规范公文处理工作

公文是传达政令的载体,公文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政令的畅通,今年年初,办公室起草出台了学院《公文处理办法》,根据公文处理的严肃性,在公文管理工作中突出规范性和及时性。严格履行收文登记、传阅、交办及发文审核、签发,做到了公文运转准确、及时、有序。同时,认真把好发文以及各类上报材料的核稿关,保证了公文质量,提高了公文效率。

2、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学院的固定资产管理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已初步做到采购程序规范,领用手续齐全,日常管理到位。形成了一般资产由部门申请,院领导审批,主任交办的规范程序,对手续不齐全的资产申请一律不予办理;在日常管理中,做好资产的核对汇总工作,对每一项资产报批完毕后及时入帐,在年终形成该新置资产的帐目表。同时,积极学习学校有关资产管理的新规定、新措施、新办法。为迎接评建工作,2005年5月1日以后学校要求所有资产办理采用计算机系统管理,这对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培训学习,使学院的资产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3、完善学院硬件建设,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根据学院发展需要,4月份对办公室做了调整,将原机房调整为教务部办公室,原教务部办公室调整为主任办公室,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新装和改造了部分工作台,改造了线路、调整了工作电话,使各部门工作几乎在没有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完成了此项任务。经过努力,学院有了学生机房;经过重新改造,布线,使学生的机房面貌焕然一新。按照学院的要求,对平房进行装修改造,完成了档案室、考务组办公室装修及设备配备工作;协助开发中心完成摄录室设备升级工作。

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我院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使用率较高,通过3年的运转,许多设备进入了老化期,维修与维护工作量很大。办公室建立了严格的报修制度,保证学院资产不受损失,保证各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转。学院现有近200台计算机,14台打印机,各种易耗品需求较大,同时,办公用品的使用量也很大,办公室建立了采购、保管、领用制度,规范了低值易耗物品的管理和供应,为各部门做好服务工作。

4、认真组织实施学院各类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

首届毕业典礼、第四次校外学习中心工作会议、教育部年检年报工作、年终总结大会等工作中,学院办公室全力以赴,精心筹划,认真组织实施,圆满完成了任务。

5、加强沟通,为学院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我院在学校是一个新建单位,前期工作中,学校相关部门对我院的工作还不够了解,许多工作的开展都有不少困难。今年以来办公室利用工作中与学校各职能部门打交道的机会,耐心解释,侧面宣传,加强沟通,加深感情,逐渐增强了学院与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和谐。目前,我院的工作得到了校办、人事处、工会、财务处、资产处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日常工作中,与教务部配合做好校外学习中心的接待工作,使联合办学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目前,60-70%的校外学习中心与我们学院有较为深厚的关系。 总之,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办公室要求部门每位同志都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使各项工作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三、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学院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1、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起草完成了《考勤管理办法》、《员工工作规范》、《员工违纪处分条例》、《员工绩效考核办法》等人事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员工手册》。在员工聘用、日常管理、薪资福利待遇、员工发展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制作了《应聘登记表》、《转正审批表》、《工资审批单》、《请假单》、《加班审批单》、《公务外出登记表》、《员工辞职交接单》、《人事月报表》等配套管理表格,理顺了人事工作的管理流程,为人事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了制度保障。

2、建立员工档案

根据学院用工流动性较强的特点,加强员工各项基础信息管理,通过对现有人员资料的整理,补充完善了员工档案资料,为每一位员工建立了包括16项个人信息的电子和纸质两份档案。

3、落实学院劳资管理工作

根据学院《校外编制人员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员工的基本工资和岗位津贴进行严格管理,做到认真落实,及时申报。于每月对学院各部门工资水平、人员情况进行对照分析,形成人事月报表,为学院领导人事工作决策提供可靠数据。

4、完善激励机制

要保持学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要将学院的发展和员工个人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出责、权、利紧密结合的绩效管理办法,通过工作中的深入思考,完成了与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多层次绩效考核办法,将绩效考核的标准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力争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使考核工作更加全面和具有说服力,使薪酬分配更能体现劳动的价值。

5、完善用人机制

按照《陕西师范大学人事代理工作暂行规定》结合学院的用工情况,对学院下一步人事代理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初步的探索。在全体员工中进行了包括档案关系、“三金”办理、个人发展意愿的摸底调查,通过统计分析,掌握了员工在劳动关系上的真实想法和现实情况。在此基础上,做出了《网络教育学院人事代理工作暂行办法(讨论稿)》和《员工劳动合同》,制定了新的用人办法和劳动管理关系。

四、加大财务管理力度,理顺财务工作流程

1、加大对学费的收缴力度,认真做好收费工作

今年,由于支持陕西省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工作的开展,我院收费标准进行了调整,同时招生规模也扩大,财务收费任务和难度都增大了。按照《校外学习中心收费细则》针对收费中出现的新问题,如校外学习中心收费汇总表和校外学习中心学生缴费明细表不规范,对转专业、转批次、免修学分,缓交学费、退学的学生和缴费手续不全的做以规范要求,及时与校外学习中心进行沟通、协调、给予积极指导,使校外学习中心收费工作更加完善。保证了对各学习中心、高职、全日制共9个批次学生的学费收缴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学院全年的收费任务,实现收入约2500万元,突破完成年初收入预算达600万元。

2、根据学院教学工作安排,做好2005毕业生学费结算工作

根据本毕业生人数多、交费标准不同、交费情况多样的复杂情况,克服困难,以学习中心为单位建立每个学生的缴费清单,圆满完成了20050

22、031批次3192名毕业生的学费结算工作,为学院追回欠交学费38399.30元。

3、积极配合学校审计工作

对2002至2004年共266份学生收费凭单进行整理,装订成册18本,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最全面、翔实的审计材料,同时保证了学院原始收费凭单的完整性,得到了学校审计工作组的好评。

4、完成了财务收费系统升级工作

在校财务处的支持指导下,完成了财务收费系统升级工作,使学院财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化,切实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学院工作需要,认真、扎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五、全力做好学院宣传和员工文化建设工作

1、大力宣传我院“为西部服务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服务”的办学方针 先后起草完成了《立足西部积极探索扎实推进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全面开展》、《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努力为陕西省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培训做出贡献》、《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发挥远程教育优势,为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服务》文稿,从学院办学定位、教学支撑服务体系、网络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网络课程资源建设、面向县乡农村一线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与实践、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工作,全面翔实宣传报道了我院开展的各项工作,分别上报教育部、教师网联、省教育厅、学校宣传部等上级单位。同时,在《陕西教育年鉴》、《“十五”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巡礼》、《中国成人与职业教育年鉴》上刊登宣传材料,全面宣传了我院的办学特色,树立了良好的办学形象。

2、全面报道学院各项工作 今年以来,学院从内部管理到教学服务都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办公室在宣传工作中对此进行了及时的总结和提炼。先后完成了《回顾2004 展望2005 继往开来续写新篇章》、《教育部师范司宋永刚副司长来我院视察工作》、《网络教育发展咨询委员会暨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召开》、《张建祥副校长到我院视察工作》、《武国玲副书记视察我院工作》、《网络教育首届学生毕业典礼专题报道》、《第四次校外学习中心工作会议胜利召开》等30余篇工作报道。其中,在校报、学校网站发表3篇。

3、积极开展学院文化建设

参与组织了学院运动会、趣味篮球赛等员工文化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学校春季运动会,我院获得了总成绩第二名的好成绩,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使学校兄弟单位进一步了解了网络学院;结合学校教育观念大讨论活动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了“我与学院一起成长”问卷调查,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广泛征集对学院发展的合理化建议;在学校“厉行节约,勤俭办学”的精神指导下,向全体员工发出了“珍惜资源从我做起共同建设节约型学院”的倡议,营造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为丰富员工文化生活,创办了员工阅览角,图书报刊近40种,为大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知识。

2005年,办公室以学院发展为工作目标,以服务于教学为工作出发点,在行政、人事、财务管理和宣传工作中开展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通过总结回顾,也让我们及时看到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提高。特别是在学院文化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需要投入更多的工作热情,加大工作力度,为学院发展添砖加瓦,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5篇:福慧特别奖学金申请表 - 网站首页-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

福慧奖学金申请表

学校名称:杭州师范大学地址:杭州下沙学林街16号邮编310036

福慧奖学金申请表(参考)

学校名称:杭州师范大学地址:杭州下沙学林街16号邮编310036

第6篇:教案首页

毕节地区工业学校

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2010级

1、2班)

教师:闵宇航

教 案 首 页

第 1周2月 29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 1.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教学目的要求: 基层处理要干净,高低不平处要先凿平和修补, 基层应清洁,不能有砂浆、尤其是白灰砂浆灰、油渍等,并用水湿润地面。

铺装石材、瓷质砖时必须安放标准块,标准块应安放在十字线交点,对角安装。

重点: 基层处理要干净 难点;基层处理要干净

教学类型:课堂教学

教具:施工图纸

作业:

教 案 首 页

第 1周3月2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 1.2安装下部和侧边边框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前续课程建筑识图与制图、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构造程学习时对该图纸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本课程学习时,主要是从图纸项目的建造角度均采用典型项目图纸(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单层排架预应力屋架结构)驱动教学,到本课来阅读和认识。

 重点: 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

难点;

教学类型:课堂教学 教具:

作业:第

1、

2、

3、

4、

5、

教 案 首 页

第1周3月 5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1.3 教学目的要求: 根据本图纸项目工程土方工程施工需要选择相关施工技术知识,根据建筑施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选择和制定该项目土方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查找资料和完成该工程土方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编写该工程土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校内和校外施工实训场进行土方工程的质量检验, 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做到“干中学,学中干”。

重点: 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土方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

难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查找资料和完成土方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

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

教具: 作业:

教 案 首 页

第2 周3月 7 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1.3

教学目的要求: 根据本图纸项目工程土方工程施工需要选择相关施工技术知识,根据建筑施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选择和制定该项目土方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查找资料和完成该工程土方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编写该工程土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校内和校外施工实训场进行土方工程的质量检验, 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做到“干中学,学中干”。

重点: 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土方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

难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土方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

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

教具:

作业:

教 案 首 页

第2 周3 月 9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2.。1

教学目的要求: 根据本图纸项目工程土方工程施工需要选择相关施工技术知识,根据建筑施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选择和制定该项目土方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查找资料和完成该工程土方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编写该工程土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校内和校外施工实训场进行土方工程的质量检验, 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做到“干中学,学中干”。

重点: 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编写一般建筑土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难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编写一般建筑土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

教具:

作业:

教 案 首 页

第2周3月 12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2 。2

教学目的要求: 根据本图纸项目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需要选择相关施工技术知识,根据建筑施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选择和制定该项目地基基础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查找资料和完成该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编写该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校内和校外施工实训场进行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检验。

重点: 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基础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

难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基础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

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

教具:

作业:

教 案 首 页

第3 周3月 14 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2.3

教学目的要求: 根据本图纸项目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需要选择相关施工技术知识,根据建筑施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选择和制定该项目地基基础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查找资料和完成该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编写该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校内和校外施工实训场进行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检验。

重点: 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查找资料和完成基础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

难点;

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

教具:

作业:

教 案 首 页

第3 周3月 16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2.3

教学目的要求: 根据本图纸项目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需要选择相关施工技术知识,根据建筑施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选择和制定该项目地基基础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查找资料和完成该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编写该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校内和校外施工实训场进行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检验。

难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查找资料和完成基础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

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

教具:

作业:第

1、

5、

7、

8、9

教 案 首 页

第3 周3月19 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3 教学目的要求: 根据本图纸项目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需要选择相关施工技术知识,根据建筑施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选择和制定该项目钢筋混凝土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查找资料和完成该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编写该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校内和校外施工实训场进行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检验。

重点: 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钢筋混凝土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

难点;

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

教具:

作业:

教 案 首 页

第4 周3月 23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 3 教学目的要求: 根据本图纸项目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需要选择相关施工技术知识,根据建筑施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选择和制定该项目钢筋混凝土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查找资料和完成该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编写该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校内和校外施工实训场进行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检验。

重点: 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查找资料和完成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

难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查找资料和完成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

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

教具:

作业:

教 案 首 页

第4周3月21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3 教学目的要求: 根据本图纸项目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需要选择相关施工技术知识,根据建筑施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选择和制定该项目钢筋混凝土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查找资料和完成该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编写该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校内和校外施工实训场进行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检验。

重点: 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编写一般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难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编写一般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

教具:

作业:第

2、

3、

4、6

教 案 首 页

第4周3月 23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3

教学目的要求: 根据本图纸项目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需要选择相关施工技术知识,根据建筑施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选择和制定该项目钢筋混凝土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查找资料和完成该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编写该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校内和校外施工实训场进行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检验。

重点: 能根据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及验收规范进行常规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检验。

难点;能根据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及验收规范进行常规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检验。

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

教具:

作业:

教 案 首 页

第5 周3月26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 3

教学目的要求: 根据本图纸项目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需要选择相关施工技术知识,根据建筑施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选择和制定该项目钢筋混凝土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查找资料和完成该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编写该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校内和校外施工实训场进行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检验。

重点: 能根据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及验收规范进行常规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检验。

难点;能根据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及验收规范进行常规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检验。

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

教具:

作业:

教 案 首 页

第5周3月 28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4

教学目的要求: 根据本图纸项目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需要选择相关施工技术知识,根据建筑施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选择和制定该项目钢筋混凝土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查找资料和完成该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编写该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校内和校外施工实训场进行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检验。

重点: 掌握一般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常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包含的原理; 难点;掌握一般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常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包含的原理; 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

教具:

作业:

教 案 首 页

第5 周3月 30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 4 教学目的要求: 根据本图纸项目工程施工需要选择相关施工技术知识,根据建筑施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选择和制定该项目合理的施工方案,查找资料和完成该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编写该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校内和校外施工实训场进行工程的质量检验。

重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结构安装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

难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结构安装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

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

教具: 作业:

教 案 首 页

第6周4月2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4 教学目的要求: 根据本图纸项目工程施工需要选择相关施工技术知识,根据建筑施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选择和制定该项目合理的施工方案,查找资料和完成该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编写该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校内和校外施工实训场进行工程的质量检验。

重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结构安装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

难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结构安装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

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

教具:

作业:

教 案 首 页

第6周4月 4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 4

教学目的要求: 根据本图纸项目工程施工需要选择相关施工技术知识,根据建筑施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选择和制定该项目合理的施工方案,查找资料和完成该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编写该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校内和校外施工实训场进行工程的质量检验。

重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查找资料和完成结构安装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

难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查找资料和完成结构安装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

教具:

作业:

教 案 首 页

第6 周4月 6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 4 教学目的要求: 根据本图纸项目工程施工需要选择相关施工技术知识,根据建筑施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选择和制定该项目合理的施工方案,查找资料和完成该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编写该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校内和校外施工实训场进行工程的质量检验。 重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编写一般建筑结构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难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编写一般建筑结构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

教具:

作业:

教 案 首 页

第7周4月9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 4 教学目的要求: 根据本图纸项目工程施工需要选择相关施工技术知识,根据建筑施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选择和制定该项目合理的施工方案,查找资料和完成该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编写该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校内和校外施工实训场进行工程的质量检验。 重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编写一般建筑结构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难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编写一般建筑结构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

教具:

作业:

教 案 首 页

第7周4月 11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 4

教学目的要求: 根据本图纸项目工程施工需要选择相关施工技术知识,根据建筑施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选择和制定该项目合理的施工方案,查找资料和完成该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编写该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校内和校外施工实训场进行工程的质量检验。

重点:视距测量原理;经纬仪测绘法地形图的方法;地形图的应用。

难点:视距测量原理;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

教具:

作业:

教 案 首 页

第7周4月13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 4

教学目的要求: 根据本图纸项目工程施工需要选择相关施工技术知识,根据建筑施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选择和制定该项目合理的施工方案,查找资料和完成该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编写该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校内和校外施工实训场进行工程的质量检验。

重点:能根据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及验收规范进行常规结构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

难点:能根据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及验收规范进行常规结构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

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

教具:

作业:第

1、

2、

3、4

教 案 首 页

第8周4月16 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 4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特点,教学难点在于课本直观性差,学生难于理解建筑施工的技术要点和时空、组织关系。本课程采取以下办法加以解决:

重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

难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

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

作业:

教 案 首 页

第8周4月 18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 4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特点,教学难点在于课本直观性差,学生难于理解建筑施工的技术要点和时空、组织关系。本课程采取以下办法加以解决:

重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

难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

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 作业:

教 案 首 页

第8周4月 20 日

1、

2、

3、4节

授课章节

§ 4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特点,教学难点在于课本直观性差,学生难于理解建筑施工的技术要点和时空、组织关系。本课程采取以下办法加以解决:

重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查找资料和完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

难点: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查找资料和完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

教具: 作业:

教 案 首 页

授课章节

重点:

难点:

教学类型: 作业:

第9周4月23日

1、复习

2、

3、4节

教 案 首 页

授课章节

重点:

难点:

教学类型:作业:

第9周4月复习

课堂教学

25日

1、

2、

3、4节

教 案 首 页

授课章节

第9周4月 27日

3、4节

考试

上一篇:对党绝对忠诚党课讲稿下一篇:青涩记忆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