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持续发展教育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技工院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不放松,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综合职业素养这个宗旨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是教职员工德育教育工作的共同任务。本文阐述加强技工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做好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德育持续发展教育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德育持续发展教育论文 篇1:

传统和谐德育与现代和谐德育的辨析

摘 要:和谐德育是以引导教育者掌握德育规律,提高育人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传统和谐德育是指以“天人合一”“天人和谐”“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人我和谐”“群己和谐”“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必中节”“仇必和解”为主旨思想的道德教育体系。现代和谐德育是一种以促进主体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和谐的德育机制、德育策略为内容的道德教育体系。传统和谐德育与现代和谐德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的社会背景、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的过程、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教育模式、教育的评价体系、教育社会效用等九个方面。

关键词:传统;现代;和谐;德育;辨析

一、和谐德育

现代教育学认为德育有广义的德育和狭义的德育之分。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思想品德就其内容来说,包括人们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以及道德品质等方面。我们所说的德育,包括对学生的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德育的特殊性质表现在教育者按照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意识地把一定的社会意识、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

二、传统和谐德育

《中庸》说:“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这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基本原则的高度概括。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表现在:一是“德教”与“修身”合一;二是“知道”与“躬行”合一;三是“言教”与“身教”合一。传统道德中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

传统和谐强调宽容并包的精神,以达到“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目的,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以和邦国”“以谐万民”,实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的和谐,进而实现国泰民安;强调“和而不同”“和而不流”,正确处理“人我”“群己”矛盾,以达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家庭关系的和谐;强调“和必中节”“仇必和解”,促使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与对立,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产生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里,它所强调的“和谐”是有历史局限性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的和谐是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和谐,它主张“君子思不出其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国家利益,以肯定群体否定个体的方式来换取社会的暂时的和谐;第二,传统的和谐是建立在少数人的群体剥削多数人的群体、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基础之上的,因而缺乏法律、民主、公平和正义。

三、现代和谐德育

现代和谐德育是一种以促进主体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和谐的德育机制、德育策略为内容的道德教育体系。

“和”就是“兼容多端而相互和谐”“兼赅众异而得其平衡”。“谐”与“和”同义,与“和”叠加,强化了“和”的辩证性,突出了其多样性的统一。

和谐是道德标准、伦理、心理、价值、愿景的浓缩,表现为有明确的“是非”道德标准;有讲求诚信、友爱和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有健康高雅的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式;有基本的自知、自觉、自省和自律的情感意识能力;有尊重个性,承认差异,善于欣赏与吸纳的个性特色;有实行个体生命要素均衡发展,个性与社会性并长发展,道德主体与时代主流共进发展的主体意识。

现代和谐德育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的基础上,和谐统一地满足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发展的需要,建构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引导教育者掌握德育规律,提高育人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现代和谐德育继承和创新地发展了现代教育理论,它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①教师、学生“双主体”的和谐师生观;②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德育观;③知、情、意、行“四环节”高度统一的和谐过程观;④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和谐质量观;⑤横向“六要素”与纵向“六学段”的和谐体系观。

四、传统和谐德育与现代和谐德育的区别

1.产生的社会背景

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和谐”思想更多的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作为统治阶级的一种统治工具而存在。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产生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里,它所强调的“和谐”是有历史局限性的。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文化与和谐教育,和谐文化与和谐教育呼唤和谐德育。因为和谐德育是建设和谐文化与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内容。

2.教育观念的差异

传统和谐德育体现“以德主教”的教之本源观。中国传统德育,长期受儒家思想影响,重在教化,强调“立身做人”,在道德教化与政令刑法的关系上,坚持以教化为先。

现代和谐德育体现整体化的大德育观,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生活”“兼容并蓄”和“持续发展”;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德育原则;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教育力量的各自优势,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从而形成合力;达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理念趋同,目标一致,方法互补,过程同步,资源共享。因而产生多方位、多渠道的和谐德育效应,培养学生成为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

3.教育目标的差异

中国传统和谐德育受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体现了教人“成人”的德育目标观。传统德育在教育目标上重视品德的教育,通过教育养成理想的人格,以达到知、情、意与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成人”境界。传统和谐德育追求的是理想化、片面化的教育目标,即注重培养共性——社会的道德规范和阶级的行为准则,而忽视了对个人价值及幸福的追求。将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脱离了社会现实思想。

现代和谐德育倡导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现代和谐德育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4.教育内容的差异

德育内容是用来形成人们的品德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知识,准则、法律规范和其他社会规则的总和,是经过主观选择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的社会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文化。

我国传统和谐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从根本上反映了统治者的利益和意志。中国传统和谐德育,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标准,以仁、爱、孝、悌为基础的德育内容,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融为一体,并通过孝悌作为纽带,以维系封建社会等级尊卑秩序的“礼”,从而达到统治的长久。

现代和谐德育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①基本要素。如和谐心理、和谐个性、和谐意识、和谐思维、和谐认识、和谐需要、和谐行为、和谐习惯、和谐情感、和谐的社会态度。②基本要求。如德育适应对象的和谐:德育要顺着生命的天性发展天性,立足于个性特征发展个性。对象适应德育的和谐:德育主体依据和谐德育的要素发展自己。

具体来说就是规范与发展的和谐、理性与非理性的和谐、古今中外的和谐的高度统一。

5.教育过程的差异

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是促使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中国传统和谐德育的实施过程主要是一种相对静态和强调管理的过程。在教育目标上注重培养适合社会规范的人,而忽视人的主观需求,即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在教育的途径上,强调管理和服从,而忽视教育过程也具有服务功能,从而导致教、受双方不是平等的主体,造就出一批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的人。

现代和谐德育过程主要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即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诚恳地相待,平等地相处,这样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学生的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地展示;过程上注重知、情、意、行的整体培养,强调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推崇言行一致和诚信。现代和谐德育主要体现在动态与静态的和谐、管理与服务的和谐。

6.教育途径和方式的差异

中国传统和谐德育主张“克己”“内省”和由近及远、奖惩结合的德育方法。“克己”,其意是指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内省”是形成良好道德的日常必用的修养方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即看见别人好的道德品质,就虚心学习,向其看齐;见到不好的品德表现,就要联系自己,反省检查,引以为鉴。

传统和谐德育实行单向的灌输方式,无视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用一种教条教育学生,因而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道德观念。传统教育把学校视为“一方净土”,刻意将学生与社会大环境隔离开来,人为创造“净化”环境,忽视了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的培养。

现代和谐德育顺着生命的天性发展天性,立足于个性特征发展个性。其内容主要表现为关心人的身体,抚慰人的心灵,从而帮助人走出困境,引导人迈向自我价值的实施。其具体途径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构建和谐道德基本要素和道德要求标准。

(2)描绘和谐德育蓝图,建构道德意义。

(3)改革学校教育实践,优化有序教育机制。

(4)加强关联性教育,优化无序教育机制。

(5)搭建生态体验平台,让学生在主体实践中实现自我。

7.教育模式的差异

传统和谐德育主要有两种德育模式,分别为适应一元价值德育的灌输式方式和适应多元价值教育的单主体的自我选择方式。这两种方式都不具有协商对话的基本精神。

灌输式德育把学生当作可以盛放各种美德的袋子和容器,教育者把一元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学生去理解并记住,通过考试的方式加以巩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对教育者教授的价值观不能怀疑,只能无条件地接受,根本谈不上协商对话。这种德育方式力图建构一种服从、驯服、恪守本分的整体主义人格,反对建立一种自主、自尊、个性自由、宽容和公共理性为特征的协商对话式的人格。

单主体视域下的自我选择的德育方式,认为学生应该只认同自己的价值观,把自己的价值观看作唯一的“真理”,而否认其他价值观的合法性。这种德育方式只能助长价值相对主义,丝毫不能使学生学会宽容、尊重差异。因而,它缺乏起码的协商对话精神。

现代和谐德育目前主要有三种德育模式:

(1)主体性德育模式。这是一种侧重道德认知的德育模式。理论假设是,学生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德育应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等“主体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体。

(2)活动德育模式。这是一种侧重道德行为锻炼的德育模式。理论假设是,道德就是现实的人的活动,个体的自主活动既是德育的目的,又是德育的手段。

(3)“学会关心”德育模式。这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德育模式。该模式认为,关心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知情行的整和结构,且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学会关心”的教育价值在于引导学生从原始的、自发的“关心”感情,提升到理性的、自觉的“关心”感情,形成出自责任的“关心”品质,进而为整个德性的发展奠基。

8.教育评价体系的差异

传统和谐德育的评价侧重于规范人的方面。以注重社会的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准则对学生进行规范和约束。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训练,从而出现德育评价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等。

现代和谐德育对德育评价体系进行了优化,对主体道德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评价以人的生命要素作为依据,更加重视人的个性、人的性格、人的情感和人的思维等的发展过程和状态。评价把学生的参与作为主体,注重评价的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参与者的道德体验性、道德判断性和道德发展性的能力。评价倾向于弹性发展,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即淡化数据评估,弱化结论评估,取消封闭评估,强化发展因素和发展趋向的评估,构建道德形成的过程和体验。评价以道德主体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即重视其主体性成长、个性化形成、社会性素质的提高,鼓励他们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9.教育社会效用的差异

中国传统和谐德育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传统道德的整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为振兴中华而奋勇拼搏。

第二,仁爱向善的精神,在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三,“和为贵”的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尤其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第四,勤劳节俭、诚实守信的精神,它对我们现代人的铺张浪费和好逸恶劳以及尔虞我诈仍是一个很好的警示。

第五,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年轻一代独立自主、健康高尚的理想人格。

第六,“天人合一”的思想,时刻警示我们在经济发展中要对全球和子孙后代负责,不能只顾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长远的道德利益。

现代和谐德育对构建和谐社会及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创新意义重大。其现实价值主要体现在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学校德育三个方面。

现代和谐德育,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作为起点,从而提升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达到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的目的,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德育为素质教育之首。建构和谐德育,就是通过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有序的教学过程以及和谐统一的教育教学环境等措施, 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使教育诸要素之间协同作用,产生教育合力,从而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和谐全面发展。

现代和谐德育遵循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发展规律,按照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系统的科学原理,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推进大、中、小、幼德育的纵向衔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横向贯通,相互配合互相补充,形成合力,达到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詹万生.和谐德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鲁礼坤,杨传向.中学和谐德育的建构与操作[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3).

徐卫民.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现代性转换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作者单位:湖南省澧县第二中学)

作者:汪圣波

德育持续发展教育论文 篇2:

浅谈技工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技工院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不放松,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综合职业素养这个宗旨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是教职员工德育教育工作的共同任务。本文阐述加强技工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做好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技工院校 教育管理 德育工作

近十多年来,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笔者学校的发展建设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不断的发展进步。特别是在全体班主任老师和德育工作者的辛勤工作下,学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也有了新的变化和进步,学生教育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思路日趋清晰,德育工作的目标逐步健全完善,德育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手段也有了新的探索和实践,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家长、用人单位满意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当前,职业教育正处在难得的大好发展机遇,尤其是在过去的一年里,笔者学校成功获批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项目和省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践的良好开端和起步,多元办学渠道的积极拓展和办学结构调整转型等,都为确保学校生存和健康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学校各项工作新局面,特别是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不放松,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综合职业素养这个宗旨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是全校教职员工共同的任务。

下面,笔者就进一步加强技工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做好德育工作,浅谈点滴拙见。

一、了解掌握德育工作特点,提高育人实效

职业院校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重要阵地,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也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如何整体构建职业院校德育体系,创新德育活动模式,实现日常教育的有序化、科学化,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做好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要认真分析和把握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的新变化,深刻了解和掌握职业院校学生思想行为的新特点,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路,改革德育工作方法。要坚持技能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系统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专业学习与实践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要遵循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养成的客观规律。

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体验中理解和掌握道德知识,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约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情感、思想实际,贴近职业教育要求的原则,在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

德育是一门科学,科学就要讲规律,就要按规律办事。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先进文化,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不断确立新的目标,才能了解掌握职业院校德育的规律和特点,才能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育人水平。

二、创新德育工作载体,增强育人效果

德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崇高事业,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是思想与思想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道德教育从其根本目的来说就是成人的教育,就其具体的目标来说是成就人的德行的教育。

职业院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应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身心发展规律,要以学生为本,要不断学习研究和探索实践如何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公民素质和职业素养。

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进一步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和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德教育如果仅仅是简单地说教和机械地灌输,是不能取得好的效果的,也不能实现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断与时俱进地丰富德育工作载体,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符合新一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实际,是增强我们育人效果的必然选择。

实践证明,在实践中育人、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大力开展生活教育和实践教育是提高育人效果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们提出的校企合作要“共建场所、共建课程,源于职业、高于职业,共同培养、共同发展,素质为先、能力为重”,就是对新形势下做好德育工作的具体诠释,也是创新德育工作形式和内容的具体体现。

因此,我们要将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有机地融合起来,以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实际问题为目的,使学生在参与中、实践中、体验中感悟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准则,实现知与行的有效统一。

总之,德育工作一定要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要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养成性、实践性、体验性、探究性等特点。

三、用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方法开展工作,提高育人能力和水平

学生教育管理是一门科学,既然是科学,就要用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德育工作。

一要把握规律。要研究育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在实践中发现规律,在日常工作中运用规律。要深化对社会转型期、对外开放条件下青少年学生思想观念变化规律的认识,深化对信息化条件下青少年学生成长环境规律的认识,深化对当代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规律的认识。

二要讲究艺术。开展育人工作,既要掌握科学的规律,又要注重方法、注重技巧,努力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做到亲切自然、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因势利导。要善于运用各类活动,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把面对面教育等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多媒体等新型方式结合起来,使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易于接受。

三要用心。学生教育管理做好德育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一位班主任老师是否有做好工作的主观愿望和客观能力,简单地讲,就是是否“用心”。

首先要用心学习。做好新形势下的育人工作,没有真本领不行,没有硬功夫不行,没有新知识不行。

其次要用心思考。做班主任工作要善于思考,善于调查研究,善于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另外要用心工作。班主任老师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通俗地讲就是要用自己的“良心”去做班主任工作。

(作者单位:山西冶金高级技工学校)

作者:白金福

德育持续发展教育论文 篇3: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之探讨

摘 要: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实效性较差,学生中更有心理健康状况下降的现象,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从目前中职生思想道德现状来看,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应充分发挥两者的独特作用,通过不同的途径去实现共同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 中职生 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

一、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处在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其心理困惑、心理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悲观消极,自卑心较重。

目前,职校中的大部分学生是中考后的“成绩差生”,普遍的一个心理缺陷就是自信心不足,自暴自弃,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追求,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政治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一些中职生抱着混世度日的心态打发时间,甘愿沉沦,听天由命。

(二)文化基础差,厌学情绪较重。

近年来,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在急剧增加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压缩了中职院校的生源群体,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平均文化基础一落千丈。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加之社会上“职高无用论”的盛行,致使他们厌学情绪普遍高涨。

(三)自制力差,容易受到外在环境影响。

目前在读的中职学生都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长期生长在家人的溺爱环境当中,这些孩子在行为上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做事率性而为,不计后果。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在生活上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缺乏高尚的人生理想和长远的奋斗目标,精神世界极度空虚。

(四)人际交往认识偏差。

由于成绩不理想,自尊心受到打击,中职生很容易出现社会性交往萎缩的现象。由于初中阶段不良的师生关系,师生间交往缺乏信任感,一些中职生对老师自然会有一种条件反射式的疏离感或压抑感,容易形成对立情绪,出现逆反行为。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可行性

德育主要是解决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两者在具体教育目标、教育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虽不相同,但在塑造一个完整的人这一总目标上是一致的。二者不能相互替代,但联系极为密切。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组成部分。

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心理健康教育补充了德育内容,它使德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需要,促使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一致性。

1.总目标一致。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在具体目标上有所不同,但在教育的总目标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塑造一个完整的人为宗旨。

2.内容共通。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内容存在着交叉关系,在一些基本道德范围,如在社会公德的教育上,在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共同关心的问题。

3.教育方式交叉重叠。学生的某些思想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来解决,而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也要通过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教育才能排除。

4.遵循共同的教育规律。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一种教育活动,都是一个教育过程,因此两种教育要体现出实效性,无疑都需要遵循共同的教育规律。例如,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主动的方式,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个性的发展,学校、家庭、社会的配合教育,等等。

可见,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某种一致性或交叉重叠性。这种内在的联系就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行性。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了德育的完整性。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有利于德育内容全面化和目标的完整实现。传统德育具有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倾向,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德育事实上忽视了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而处于社会转型期和心理迅速发展的中职生,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适应问题是前所未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补充了德育内容,它使德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需要,以其自身的优势弥补了德育的不足。因此,德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提升德育的目标,并使德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了德育的创新性。

德育是以示范教育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指导过程,其方式过于说教和灌输,教育者是主导者、权威,学生过于被动,容易逐渐对传统道德教育产生厌倦、抵制,导致传统的道德教育难以深入人心。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尊重和理解为手段的学习探讨过程,除进行集体讲授外,还采用宣泄、自由联想、心理咨询、放松训练、心理换位等方法,学生感到教育者是协助者,他们会从内心自觉接受教育,并学会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通过创新德育教学方法,最终实现化解矛盾,消除障碍,促进中职生协调发展、健康成才的目标。

(三)心理健康教育保证了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德育工作的成效主要取决于道德内化程度,道德内化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或心理结构要素的培育,不是靠德育自身,而是靠心理健康教育实现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及时矫治中职生的各种矛盾心理和冲突,为实施德育创造一种和谐、稳定的接受环境,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充分的信任感,缩短心理上的距离,德育工作也就变得更加亲切,教育的内容也更易被接受,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德育工作者若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就会减少思想工作的阻力,使政治思想工作具有人情味、针对性、实效性。

(四)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德育的科学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对人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系统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而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了多种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针对性较强的特点,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任感,易于接受,从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配合和参与,放下包袱,比较乐意接受老师的辅导和建议。由此可见,借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方法,改进了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提高了德育工作的科学性。

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掌握心理发展规律,建立积极的德育观念。

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建构教师—学生关系的新模型。德育工作者应尊重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改变以往说教的定势,更新德育观念,在平等、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开展德育工作。若对德育过程中的心理原则把握得当,就能体现德育科学化,就能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取得教育者的主动权和实效性。

(二)吸取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益的成份,丰富传统德育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在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和针对性,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而且许多问题经常是混杂在一起的。教师在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现状的前提下,应选择和充实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需要的德育内容,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消除逆反心理。

(三)关注情感波动,增强德育工作的情感效应。

中职生有其特殊的心理特点,他们迫切需要一个融洽、和谐的教育环境,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得信任和尊重。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进行情感交流是关键。教师的真情实感会引发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这种动力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心理感受,进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对于中职生,教师应学会鼓励和赞许,师生之间的关系体现出真城、接受、理解,使其产生一种积极愉快的情感并进而转化为接受教育的内在因素。

(四)提高创新意识,提高德育方法的灵活性。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方法和手段上既有交叉点又各不相同,但我们应该在原有德育方法的基础上,找到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最佳方法。例如,通过心理咨询,德育工作者不仅可以了解到中职生的一般身心特点和思想状况,而且可以从更深的层次上了解中职生的情绪、气质等方面的具体情形,为实现道德内化提供方法的支持;通过心理档案来了解学生的发展趋势,使德育工作更有針对性;借助心理测验及其他测试工具来客观地了解学生个性的状况、长处、不足,使德育可以对症下药。

五、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德育决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人的心理是一个持续发展变化的过程,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来提高德育的成效。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德育教育时,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进行是完全可行的,这种结合既不是使用传统的德育方法解决学生一切心理问题,又不是用心理健康教育来取代德育工作,而是要充分发挥两者的独特作用,通过不同的途径去实现共同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叶一舵.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002,(6).

[2]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温丽娜.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结合培养中职生健康人[J].科教文汇,2007,(10).

作者:梁丽君

上一篇:安全管理总结3篇下一篇:挂职培训总结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