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

2022-1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

基于TD-LTE230系统电力单表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到应用

【摘要】 计算机和网络云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发展,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网络一体化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和作用。随着国家电网的逐渐成熟和建设,在近年来已经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用的光纤通信网络系统。随着用户需求和国家的投资力度,光纤网络的覆盖面积已经能够全面覆盖国家标准的电网调度控制主域、音效机构管理、110kv或更高电压级别的出输电网络。光纤网络能够在智能电网的构建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TD-LTE230系统 电力单表用户 用电信息 采集与应用

一、前言

智能电网的运行离不开网络系统的媒介和载体。在电力通信的体系中拥有骨干网和接入网等两大布局。这两大布局都具有独立而重要的作用和特点。通信骨干系统的主体结构和传输方式主要以光缆为主,通过数字同步的传送系统(SDH)为主要前提,结合光传送网(OTN)重要技术,构成了联组网络模式。电力通信在骨干网运行的基础上,对于接入网的具体定位能够进行有效的延伸,可以最终实现1~10公里距离的延伸信号覆盖。

光纤通信网络在应用(≥110kv)骨干网络中性能卓越。与之相比,在面对多点应对和环境复杂的输电系统中的(≤35kv)低压配电网络还需要技术和性能的提升。基于此种功能和技术不足,需要引入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对真题光纤通信系统进行功能性补足。可以看出,搭建高速、稳定、灵活的电力通信接入网络能够有效的解决配用电系统的全面覆盖和采集中的问题,同时也是电力系统各个功能布局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

二、电力采集系统的现状

2.1用电信息系统采集的构架

我国电力系统的信息采集技术已经普及。主要系统体运行结构为:电表采集终端、采集点控制集中器、通信通道传输网、电网数据主站[1]。这些结构设施组成电力信息采集系统的主要体系。其中以数据主站、集中器和终端电表为主要构架,通信通道为传输媒介,其结构可以详见图1。

2.2传统电力采集系统的弊端

1. RS-485由于传输速率低、传输距离受电力线状态影响大

在目前传统电力信息采集系统中的,电表终端到采集器之间的运行模式主要还是以RS-485收发器进行信息采集平衡和差分接受。虽然收发器的检测功能能够达到200mV的电压,可以实现双绞线多站联网以及可以对长距离通信[2]进行传送。但是,其技术和性能还是受到地理位置和传送速度的限制。特别是在郊区、农村区域以及单户之间库里远和承载数据传输的电力线老化、破损等原因导致的一些用户数据进行无法完整上传至集中器的现象。最终会导致上传到主站的集中管理系统出现问题。

在自动化领域的建设中,具有多种系统的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适合远距离的通信功能。RS-485标准采用平衡的发送,根据收发的数据收发器进行总线驱动[3]。包括其规格:接收器的输入电阻RIN≥12kΩ;驱动器能够输出±7V的工模电压;进行输入端的电容≤50pF;节点标准为32个,进行120Ω的终端电阻配置。驱动器进行进行输出的电压1.5V;接收器的灵敏度200mV;因为RS-485的远距离多点传输能够降低系统成本,使其在一段时期内成为数据传输的主流配置。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RS-485的总线运行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电力工程体统的质量和进展。

2.“采集器——电网数据主站”[4]之间通信通过运营商GPRS网络传输劣势

运营商GPRS在网络传输中的速率相对偏低,安全性也无法完全保障,在处理故障的时间安排上存在不可操控性。从发展事态来看,2G~4G网络将逐渐被新的技术和功能过取代。因此,针对目前优秀的TD-LTE230电力无线专网系统可以确认其乐观的发展前景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地位。

三、TD-LTE230系统简介

3.1 TD-LTE230系统

TD-LTE230 无线宽带系统是采用LTE核心技术,并用正交频分多址技术。运用CA等窄带频谱聚集原理,进行合理的系统和终端信息吞吐。实现同时运控不同带宽需求业务的无线通信标准[5]。智能电网的电信采集功能可以显现物联网模式的供求需要。表现在采集点数量多,而每次传输的数据量相对较小。该系统针对数据传输的标准开始半静态调度设计简化命令,简化终端进行节约能耗的目标操作。根据TD-LTE230系统的标准进行电力行业的宽带无线接入。在对系统集成的第四代通信LTE网络构架进行优化,并结合电力的应用标准进行载波聚合技术应用。将230MHz频段离散的窄带频点进行宽带资源的行业标准对接。在该系统引用的OFDM[6]、告诫调制、高效编码等新技术,可以在系统整体提升频谱效率,还能对系统进行优化的性能调整,增强整体的抗干扰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数据系统与230MHz频段的共存。对系统应用的支持包括用电信息的采集用和自动化配电以及电力业务的传输能力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综合上述论述, LTE230系统的主要由无线终端UE、无线基站eNodeB、核心网EPC以及网管eOMC四大体系构成,详见图2。

3.2 TD-LTE230系统特点

TD-LTE230系统先进的性能和实用性的应用带来了电力信息采集方面极强的行业发展动向。(1)具有覆盖面积广泛信号绕射能力强劲的优势,密集区域的覆盖可以达到3km以上,乡村在30km左右。(2)安全性能较高,其设计原理在LTE的规定范围之内,在实现3GPP的合格机密鉴权机制的同时,能够支持IP地址的相应过滤与数据过滤协议[7]。(3)数据传输平稳,能够充分支持Turbo信道编码、HARQ、AMC等高端物理层技术,为数据稳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4)设备可靠性高,在设计的过程中及时进行了大量的标准设计规范,在产品应用的产品进行合理的可靠性验证。(5)可维护性较强,在操作维護中心的OMC可实现对LTE230系统的EPC、eNodeB、UE进行集中化统一标准的管理,在远程的通信和实地网元设备和网络系统中进行,配置。拓展、故障、性能、报表、软件、日志、安全等管理模式。(6)延展性较强,全IP网络架构、支持软件的无线电技术。(7)深度制定效果,上行为主、支持已有的QOS的制定、形成实时性较强的终端产品[8]。

四、基于TD-LTE230技术的用电用户单表采集方案

4.1 LTE230系统的配用电自动化方案应用

基于TD-LTE230技术的优秀特点,可对在关于电力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先进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我国在电力信息配电和用电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网络拓扑复杂、变化快和终端阶段较多的现象,还有繁多的种类和复杂的空间分布等诸多外在因素。在不同类型的配电业务当中进行信息传输[9]和不同要求的标准形成。在配电业务之间的额信息传输和要求进行不同的定向。在配电网络的区分和差异以及标准范围之内进行短信通信的多种通信方式研究。在以光纤为骨干网系统、无线通信网作为全面覆盖的组网模式进行有机的系统融合。

LTE230的终端能够测定电业业务的需求标准和安装连接边控采集系统的信息。通过合理的连接配合完成自动化终端运行[10]。在通过230MHz无线链路接入系统的LTE230基站系统后。LTE230能够在变电站的楼顶运行自身的设备功能和标准。在应用电网光纤标准的同时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和衔接。在对LTE230的核心标准的网络技能管理过程中进行有效部署。在电力大厦的与电力主站之间进行精准对接,实现域内LTE230基站和终端的有效管理和调控。详情请见图3。

在LTE230的电力无线宽带系统建设中,农村地域的覆盖面积大约能够超过30公里左右的标准。最大能够支撑2000个左右的电力业务终端同时在线。可以达到14.96MbPs上行无线传输链路标准。在优先级的设置中,可以根据分配业务的带宽大小,对各类配用电业务进行通道分配和供给。能够标准的达到业务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同时也能充分控制全方位的安全性能。LTE230的电力宽带通信建设速度较快,在实现专变负控终端技术和集中器的用电信息采集中,进行有效的接入。在封闭的场所和环网柜以及柱上开关等配电设备的完整调控,实现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标准接入,为自动化的电力信息采集打好坚实基础。

4.2光纤到台区的微基站方案应用

对于LTE230电力无线宽带系统设置无线信息数据标准采集方案,可以通过对配电区进行小型和简单化的LTE230基站来完善电力信息信息采集的构架。需要在电力数据中心机房的设置中进行一套有效的LTE230核心网络(EPC)标准。对于管理和应用的每个地域,进行基站终端设备监督和管理。关于台区无线采集的相关设备以及运行系统如图4所示。

此项方案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对台区的变压器以及相关附件进行有效衔接。在在对于台区的光纤接入口进行连接。对于台区变压器1km范围之内的电力采集终端进行无线覆盖。对于供电方式的域内可以规定220V/380V电压标准[13]。对于AC/DC的转换模块进行跳帧,使其达到基站需要的-48V的直流电压。

此项方案能够综合光纤和无线通信的有点,进行宽带无线技术的合理延伸和应用,针对“最后1km”的设施部署难题记性有效的应用解决,在针对光纤网络的延长和无线信号的传播距离进行合理的电力连接和网络管理。

4.3地下覆盖环节的应用

LTE230系统在终端天线的拉远技术应用中能够对地下室等区域的覆盖进行有效的改良和信号技术加强。通过创新性质的470MHz的近距离无线增强系统的配合,对混合组网的构建进行处理。在LTE230的电力地下室无线覆盖方案的实施中,进行有效的电力信息采集标准应用。这项方案的远距离接触能够对电力信息的采集进行新的技术标准应用。即230MHz的LTE技术,对于近距离的传输状态470MHz的ZigBee无线技术,能够进行自组网络技术标准。可以支持多跳传输的应用范围。具有较强的网络灵活性和数据准确性。而且在系统运行方面的系统功耗较低。能够很好的解决LTE230无线网路在大面积覆盖上的控点不足问题。

地下室覆盖解决方案能够在应用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LTE230基站以及核心网络和网管的构成。通过对地下室墙体信号减弱现象的实地情况研究,可以对电力应用终端的安装部位尽量安排在靠近墙体的位置。简单易行的施工流程完成后,可以通过对信号的测试,在区域内进行直接LTE230信号覆盖,通过信号的强度对需要采集的230射频天线进行拉远技术处理。在地下室的安装设施过程总,通过发现地下室墙体信号衰减较大甚至需要跨越多个墙体,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信息传输的230终端接入点(AP)、在短距离无线增强模块的应用(RE)、短距离的无线通信终端节点(ED)三部分组成,在其中的AP负责远距离的LTE230信号与470M近距离信号的衔接和转换。完成RE归属的e470信号的路由转换功能,ED负责最后环节和电力终端连接。在流程过程中,路由节点可以根据网络的复杂程度进行适当增加,对于终端节点可以根据电力终端的数量进行增设。

在方案的室内设施标准运行中,采用标准的近距离无线增强通信方式,排除额拉线等技术环节的施工难题。对物业实施的破坏程度较小,协调性容易,并且支持220V市电标准,而且有应急备用电池,能够提供可靠的稳定性和容灾性能。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设施的人力物力成本。

五、实际应用场景

5.1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电力宽带无线专网建设情况

基于相关电力系统建设和数据分析的需求。针对海盐县供电系统的实验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海盐县电力系统的覆盖、容量以及吞吐性能进行无线系统的额共存方面都进行了充分的实际应用验证。

1.覆蓋性测试

在对小区调研和搜索以及随机接入业务的标准覆盖指标过程中,进行有效实况跟踪。

(1)小区区域搜索。对电力小区的信号覆盖情况进行测试。完成标准的单元测试点信息收集,对小区内进行搜索成功率测试,在记录用户的设备和基站的距离。其结果显示,小区的最远搜索距离为14km。

(2)随机性接入。在小区的实验过程中,对拉远距离进行有效的测试,在单元测试中进行随机接入测验,在统计随机接入的成功率测试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技术性接入如RSRP和UE进行基站的信息距离对位。继续结合结果的随机接入显示,记录其最远覆盖距离可以达到13.6km。

(3)业务覆盖距离。在针对业务范围的测试和研究过程中,需要对UE的的布置远离基站的不同位置。参照最低码率QPSK的调制方式进行数字业务传输。在保持一段时间以后,进行记录该项位置的RSRP、BLER和系统吞吐量的数值记录。直到块误码率达到10%,测量出UE的正常业务最远离,这就使业务覆盖面积的最大实际有效距离。详情调查参见表1。

2.吞吐量研究

在系统的频谱利用率指标测试中,进行小区的RSRP=-80dBm点标准选择,对其进行OPSK配置、16QAM、64QAM等相关调试方式整合。在UE的测试过程中对2M数据包的速率进行定位跟踪,统计出10min,算出平均值,作为基站最大传输速率的标准。TD-LTE230无线宽带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较高,最大的频谱效率可达到2.44bps/Hz,相比传统的电台的频谱提升了几倍。

3.容量的衡量

电力信息的重点速度直接影响整个电力信息采集系统的效率和质量。在海量用户的大形势下,通过TD-LTE230无线宽带信息系统的拓展和应用,能够有效解决用户传输的不足和堵塞。在网络容量测试其核心网络处理能力的TDLET230无线宽带通信系统的支持可以到达60000个终端的稳定运行。

4.测试结论评定

关于相关技术和数据的对接和总结测试,对于TDLTE230无线宽带西戎的郊区环境进行最远覆盖距离的应用,对于12km的标准范围进行适当的而条件规范和数据分类。对于室内环境、遮挡环境、雨天、雾天等特殊情况的应用中进行有效的整理和专业对应设施调整[10]。TD-LTE230无线宽带系统采用的先进调制编码功能对于高频谱效率的应用运行非常出色。在针对传统数传电台提升数倍的成绩参考中,对载波聚合技术的应用体现了先进技术的优势。在离合40多个频点资源的环境下能够使小区的吞吐量达到1.75Mbps。完全适应了配电网的整体业务需求。

5.2关于单表用户用电信息在海盐县电力专网上的实际应用

在对海盐县进行试验网测试的过程中,基于抄表等数据业务的重点跟踪能够对喝多测算的具体数据业务、视频监控以及图像再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具体应用。在进行长期的稳定的运行中进行TD-LTE230系统高端技术的综合运用。从整体上体现高端电力配用电网业务额价值和研究方向。

1.抄表业务

在城市试验网点电力数据系统的连接中,可以看出,很多集中器抄表业务和符合控制等功能已经完全实现了终端自动化处理。对于很多调查内容的总结,已经证实了具体系统和用电信息系统采集的需要。在应用具体功能和抄表工人进行每日工作规划和工作意向处理。在针对阶段性内调查的抄表总户次数和总样本树进行统一统计。

2.视频图像业务

海盐县的eTD-LTE230系统部署在沈荡和通元供电所,用于电力设备监控和应急指挥作业。其对电力设备和路线进行了实时画面监控,并且支持远程电力维护故障处理等功能。

5.3运行效果对比

TD-LTE230提現了优秀课科技成果和电力信息采集系统的进步。通过对海盐县各区域的阶段性数据研究和试验证实了TD-LTE230系统的优越性。以表2为数据总结进行对比。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LTE的核心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总结了很多重要的数字应用方向和具体电力系统的运行需求。LTE技术结合230MHz频谱资源特点进行全面功能开发。针对电力系统应用TD-LTE230无线宽带系统,经过相应的定点试验和城市电力系统工作环节的实际应用,完成电力系统的功能配备和任务需求。

参 考 文 献

[1]徐文涛.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技术[J]. 中国科技信息,2014,24:168-170.

[2]张瀚峰,闫淑辉,冯世英. LTE230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 电信网技术,2015,01:22-25.

[3]陈海燕,刘威,刘凯. 基于TD-LTE的电力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华东电力,2014,12:2668-2671.

[4]刘柱,吴庆. 基于移频Wi-Fi的电力无线通信技术研究[J].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5,01:1-6.

[5]曹小冬. TD-LTE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J]. 电子世界,2014,12:405.

[6]张瀚峰,闫淑辉,杨元漪,冯世英. LTE230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 电气技术,2014,S1:66-68.

[7]王爽. 基于TD-LTE技术的配电网无线通信技术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2015,06:20-21.

[8]刘瑾,王丽珠,章辉,冯瑛敏. 基于FDD-LTE230的电力无线专网研究[J]. 电工技术,2015,06:47-49.

[9]毛永泉,周子冠,宋彦斌,吴新刚,陈雨新. 基于LTE-230MHz无线专网的用电信息采集技术研究[J]. 供用电,2015,12:1-7.

[10]王文桢. 基于EPON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14,02:104-106.

作者:孔晓昀

第2篇: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

肥城市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职)人员

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

1、离退休(职)类型:机关离休、机关退休、机关退职、事业离休、事业退休、事业退职、精简下放人员。

2、人员类别:公务员、机关技工、机关普工、事业管理人员、事业专技人员、事业技工、事业普工。

3、出生日期:以退休审批时核定的出生日期为准。

4、参加工作时间:指第一次参加工作的时间。

5、参加工作前工龄:经组织或人事部门认定的连续工龄的起始时间点。

6、扣减工龄:参加工作后工龄间断的时间段。

7、折算工龄:指在高原地区工作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折算工龄而多于实际工龄的年月。折算工龄只适用于退休时计算工作年限,以确定其领取退休费的标准。

8、离退休(职)身份:干部、聘干、工人。

9、离退休(职)时执行工资职务等级:具体指:

(1)机关公务员执行工资职务等级。包括:国家正职,国家副职,省部正职,省部副职,厅局正职领导职务,厅局正职非领导职务,厅局副职领导职务,厅局副职非领导职务,县处正职领导职务,县处正 职非领导职务,县处副职领导职务,县处副职非领导职务,乡科正职领导职务,乡科正职非领导职务,乡科副职领导职务,乡科副职非领 1

导职务,科员级,办事员级。

(2)机关工人:机关高级工、机关中级工、机关初级工、机关普工。

(3)事业单位管理职务等级:从事的行政管理职务等级。包括:一级管理(正部),二级管理(副部),三级管理(正局),四级管理(副局),五级管理(正处),六级管理(副处),七级管理(正科),八级管理(副科),九级管理(科员),十级管理(办事员)。

(4)事业专业技术职务等级:被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包括:一级专技(正高),二级专技(正高),三级专技(正高),四级专技(正高),五级专技(副高),六级专技(副高),七级专技(副高),八级专技(中级),九级专技(中级),十级专技(中级),十一级专技(助级),十二级专技(助级),十三级专技(员级)。

在未明确定岗政策之前,一律按照原岗位对应的最低岗进行填写,如:原正高级,对应录入为:四级专技(正高);原副高级,对应录入为:七级专技(副高);原中级,对应录入为:十级专技(中级);原助理级,对应录入为:十二级专技(助级);原员级,对应录入为:十三级专技(员级)。

(5)事业工人:技术工三级(对应高级工)、技术工四级(对应中级工)、技术工五级(对应初级工)、事业普工。

10、增加离退休(职)费职务: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后至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前,工人在聘用制干部、专业技术岗位上退休的,可按退休前执行的岗位和薪级工资标准计发基本离退休费。工人在聘

用制干部、专业技术岗位上退休,且在聘任制干部、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累计10年以上的,增发退休费可按退休前所聘岗位的标准执行;不足10年的,增发退休费按技术工人的标准执行,其中,退休前聘用在八级职员及以上管理岗位和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按高级工的标准执行,退休前聘用在九级职员及以下管理岗位和助理级及以下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按中级工的标准执行(不涉及本人身份、职务的认定及其他待遇)。

11、离退休(职)时警衔衔级: 二级警员、一级警员、三级警司、二级警司、一级警司、三级警督、二级警督、一级警督、三级警监、二级警监、一级警监。

12、计发离退休(职)费比例:以退休审批时核定的计发比例为准。

13、其中独生子女或其他原因提高的比例:以退休审批时核定的提高的比例为准。

14、计算离退休(职)费的基本工资基数:以离退休审批时核定的基本工资基数为准。

15、离退休(职)时基本离退休(职)费:以退休审批时核定的基本离退休(职)费为准。

16、增加的离退休(职)费:离退休后增加的离退休(职)费合计。

17、离退休(职)人员补贴:以2014年1月调整后的离退休(职)人员补贴为准。

18、其他补贴一:指物价补贴。

19、其他补贴二:特需补助。

20、其他补贴三:乘车费。

21、其他补贴四:护理费。

22、保留待冲销生活待遇:指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时由国有企业城建制转入地方事业单位时高出额尚未冲净的部分。

23、工作简历:工作简历中起始时间,从连续工龄开始时依次填写,必须有试用期、见习期、学徒期,试用期、见习期、学徒期都按一年填写。留转的无试用期人员,留转时间作为参加工作时间,留转后一年视作试用期。起始点指因职务(含学历变动而变动职务的)、岗位变动而改变工资的前一个月。

注:此次离退休人员信息采集不涉及各项信息的重新认定,离退休人员的待遇均以目前社保处实际发放数为准。

第3篇:党员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

附件2

党员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

(以张三为例)

1、姓名:张三。

2、姓名简拼:如张三的姓名简拼为ZS。

3、性别:如张三的性别为男。

4、民族:如张三的民族为汉。

5、出生日期:如张三的出生日期为1986年10月9日。

6、籍贯:具体到县(市、区),如张三籍贯为安徽省枞阳县,李四籍贯为上海市徐汇区。

7、参加工作日期:如张三参加工作日期为2008年7月1日。

8、工作单位(班级):教职工填写工作单位,如张三的工作单位为××学院××系;学生填写班级,如李四所在班级为06级××系(专业)1班。

9、组织关系所在单位:填所在党支部名称,如张三组织关系所在单位为××学院××系学生党支部。

10、居民身份证号:如张三的居民身份证号为341205198805100123。

11、其他党团:如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28周岁以下的中共党员,如入党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入党后仍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致公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盟员、无党派民主人士之一,请如实填写。

如张三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

12、加入其他党团日期:如张三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时间为2000年8月5日。

13、家庭地址:填写要详细,如张三家庭地址为××省××市××县××乡××村。

14、所住寝室:如张三所住寝室为龙湖东校区2#305。

15、家庭电话:如张三家庭电话为0552-1111111。

16、单位(寝室)电话:教职工填写单位电话,如张三的单位电话为0552-2222222;学生填写寝室电话,如李四的寝室电话为0552-3333333。

17、个人电话:如张三的个人电话为13966666666。

18、户口所在派出所:如张三户口在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南湖派出所。

19、月交纳党费金额(元):如张三月交纳党费金额为9元。

20、教育类别:填写全日制教育或在职教育。如张三的教育类别为全日制教育。

21、学历

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硕士生班、中央党校研究生、省(区、市) 委党校研究生;

本专科教育:大学、大专、大学普通班、第二学士学位班、中央党校大学、省(区、市)委党校大学、中央党校大专、省(区、市)委党校大专;

中等职业学校:中等专科、职业高中、技工学校; 普通高中; 初中; 小学; 其他。

如张三的学历为研究生教育类博士研究生。

22、入学日期:如张三的入学日期为2005年9月1日。

23、毕业日期:如张三的毕业日期为2009年7月1日。

24、学位 名誉博士;

博士:哲学博士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法学博士学位、教育学博士学位、文学博士学位、历史学博士学位、理学博士学位、工学博士学位、农学博士学位、医学博士学位、军事学博士学位、管理学博士学位、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兽医博士专业学位、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硕士:哲学硕士学位、经济学硕士学位、法学硕士学位、教育学硕士学位、文学硕士学位、历史学硕士学位、理学硕士学位、工学硕士学位、农学硕士学位、医学硕士学位、军事学硕士学位、管理学硕士学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军士硕士专业学位;

学士:哲学学士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法学学士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文学学士学位、历史学学士学位、理学学士学位、工学学士学位、农学学士学位、医学学士学位、军事学学士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 如张三的学位为博士类哲学博士学位。

25、学位授予日期:如张三的学位授予日期为2005年7月1日。

26、工作岗位开始日期:如张三的工作岗位开始日期为2007年9月1日。

27、工作岗位截止日期:如张三的工作岗位截止日期为2008年9月1日。

28、工作岗位 (1)在岗职工

公务员: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工作人员;

企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公有经济控制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非公有经济控制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

工勤人员:公有经济控制单位工勤人员、非公有经济控制单位工勤人员。 (2)农牧渔民

农牧渔业生产人员:从事农业生产人员、从事牧业生产人员、从事渔业生产人员; 其他农牧渔民:民办教师、乡村医生、务工经商人员、其他农牧渔民。 (3)军人、武警

军人:军队军事军官、军队政治军官、军队后勤军官、军队技术军官、军队军事文职、军队政治文职、军队后勤文职、军队技术文职、军队干部学员、军队战士学员、军队学兵、军队士官(志愿兵)、军队技术兵、军队非技术兵;

武警:武警军事警官、武警政治警官、武警后勤警官、武警技术警官、武警军事文职、武警政治文职、武警后勤文职、武警技术文职、武警干部学员、武警战士学员、武警学兵、武警士官(志愿兵)、武警技术兵、武警非技术兵。

(4)学生

博士研究生:博士一年级、博士二年级、博士毕业年级; 硕士研究生:硕士一年级、硕士二年级、硕士毕业年级;

本科学生:本科一年级、本科二年级、本科三年级、本科四年级、本科毕业年级; 专科学生:专科一年级、专科二年级、专科毕业年级; 中专学生; 技校学生; 高中学生。

(5)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城镇个体劳动者、乡镇个体劳动者、城镇个体工商户雇员、乡镇个体工商户雇员。 (6)离退休人员:离休人员、退休人员、退职人员、内部退养职工。

(7)其他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社区居委会干部、下岗职工、未就业的转业(退伍)军人、未就业的毕业学生、出国(境)逾期未归人员、已离职但党的关系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其他无业人员、其他人员。

如张三的工作岗位是在岗职工类企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公有经济控制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

29、新社会阶层类型:民营科技企业技术人员、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个体劳动者(城镇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其他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

如张三所处的新社会阶层类型是民营科技企业技术人员、创业人员。

30、一线情况:企业生产第一线,农村生产第一线,教学第一线,科研第一线,机关第一线,连队一线,其他第一线。

如张三的一线情况是教学第一线。

31、党内职务名称:如张三为××学院××系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

32、行政职务名称:如张三为××处××科科长。

33、职务说明:如对任职情况需要说明的,请加以说明。

34、该职务级别

公务员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层次: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巡视员)、厅局级副职(副巡视员)、县处级正职(调研员)、县处级副职(副调研员)、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未定职公务员;

职员级别:一级职员(正部)、一级职员(副部)、二级职员(正局)、二级职员(副局)、三级职员(正处)、三级职员(副处)、四级职员(正科)、四级职员(副科)、五级职员(科员)、六级职员(办事员)、未定级职员;

行员级别:一级行员(副部)、二级行员(正局)、三级行员(副局)、四级行员(正处)、四级行员(副处)、五级行员(正科)、五级行员(副科)、六级行员(科员)、七级行员(办事员)、未定级行员;

军队干部职别: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军官职别,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职务级别,专业技术军官、专业技术文职干部和专业技术文职人员技术等级,非专业技术文职人员级别,士官职位级别。 如张三的职务级别为职员级别中的四级职员(副科)。

35、批准任职日期:如张三的批准任职日期为2005年10月8日。

36、批准免职日期:如张三的批准免职日期为2008年10月8日。

37、专业技术资格

高等学校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高校)、助教(高校); 实验技术人员:高级实验师、实验师、助理实验师、实验员; 工程技术人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 经济专业人员:高级经济师、经济师、助理经济师、经济员; 会计专业人员: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 统计专业人员:高级统计师、统计师、助理统计师、统计员; 出版专业人员(编审):编审、副编审、编辑、副编辑; 翻译人员:译审、副译审、翻译、助理翻译;

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研究员(社会科学)、副研究员(社会科学)、助理研究员(社会科学)、研究实习员(社会科学);

图书、资料专业人员:研究馆员(图书)、副研究馆员(图书)、馆员(图书)、助理馆员(图书)、管理员(图书);

档案专业人员:研究馆员(档案)、副研究馆员(档案)、馆员(档案)、助理馆员(档案)、管理员(档案);

审计专业人员:高级审计师、审计师、助理审计师、审计员; 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高级政工师、政工师、助理政工师、政工员; 未评定资格或未聘任。

如张三的专业技术资格为高等学校教师中的副教授。

38、获得资格日期:如张三获得副教授资格日期为2008年9月1日。

39、专业技术职务:参照专业技术资格填报说明,如张三的专业技术职务为高等学校教师中的副教授。

40、聘任起始日期:如张三聘任为副教授的起始日期为2008年9月1日。

41、聘任终止日期:如张三聘任为副教授的终止日期为2008年12月1日。

42、奖惩名称:填写市(校)级以上奖惩。如张三获得2007-2008年度安徽财经大学“三好标兵”荣誉称号。

43、奖惩说明:对奖惩情况需要解释的,请加以说明。

44、奖惩原因:奖惩原因应与奖惩名称对应。

45、奖惩批准机关:奖惩批准机关应与奖惩名称对应。如张三的奖惩批准机关为安徽财经大学。

46、批准机关级别:批准机关级别应与奖惩名称对应。如张三的奖惩批准级别为校级。

47、奖惩批准日期:如张三的奖惩批准日期为2008年9月1日。

48、奖惩撤消日期:如张三的奖惩撤消日期为2008年12月31日。

49、加入中共组织日期:如张三成为中共预备党员的日期为2005年6月13日。 50、加入中共组织类型

新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发展(团员“推优”、其他)、其他组织推荐、特殊情况下发展;

重新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发展(团员“推优”、其他)、其他组织推荐、特殊情况下发展;

直接批准为中共正式党员;

直接批准重新入党者为中共正式党员; 恢复党籍;

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如张三加入中共组织类型为新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类的共青团员发展中的团员“推优”。

51、入党介绍人:填写介绍本人入党的两名正式党员姓名。如张三的入党介绍人为李

四、王五

52、转正日期:如张三转为中共正式党员的日期为2006年6月13日。

53、转正情况

预备期满转正情况:按期转正、延长预备期满转正、预备期满尚未讨论或审核、延长预备期、预备期满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预备期未满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如张三的转正情况为预备期满转正情况中的按期转正。

54、离开中共组织日期:如张三离开中共组织日期为2007年12月31日。

55、离开中共组织类型:如有牺牲、因公死亡、其他死亡、预备期满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预备期未满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自行脱党出名、退党除名、劝退除名、劝退不退除名、开除党籍、停止党籍等原因离开中共组织的,请如实填写。

56、出党原因:

如有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贪污受贿行为,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行为,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失职、渎职的行为,侵犯党员权利、公民权利的行为,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违反外事纪律的行为等原因而出党的,请如实填写。

如张三的出党原因为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

57、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填写正常参加、间断参加或不参加。如张三参加组织生活情况为正常参加。

58、恢复党籍日期:如张三恢复党籍日期为2008年12月31日。

59、入党时所在党支部:如张三入党时所在党支部为××学院××系学生党支部。

第4篇:党员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

1、表内所列项目要逐项实事求是地填写,不能遗漏,所填内容要准确无误。“出生年月”、“入党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简历”要如实填写,并保持前后的一贯性,不能随意更改。

2、表内的年、月、日一律用公历和阿拉伯数字。填写时,年份一律用4位数字表示,月份一律用2位数字表示,如:“1972.05”、“2002.02-2005.07 在什么单位任什么职务。

3、“入党志愿书编号”,系指各市党委组织部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印制、使用〈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2004年制)的通知》的通知(鲁组通字[2004]32号)要求,为新发展党员填写入党志愿书时统一编排的号码。2004年9月3日以前在我省入党的党员和外省转入的党员不填写。

4、“姓名”应与居民身份证一致。“民族”填写全称,如汉族、回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等,不能简称“汉”、“回”、“鲜”、“维”等。

5、“籍贯”填写本人的祖居地(指祖父的长期居住地)。“籍贯”和“出生地”按现行政区划填写到县(市、区)。如:潍坊奎文、山东高密。

6、“学历”分毕业、结业、肄业三种,填写接受相应教育的最高学历。各类成人高等院校毕业生,应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认可的部门、单位出具的学历证明为依据;接受党校教育的,以各级党校出具的学历证明为依据。不得填写“相当××学历”。如:大学本科毕业、高中肄业。

7、“学位”,填写获得最高学位,如“大学理学学士”、“工学硕士”。“职称”,填写主管部门评定的中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初级职称一般不填写。

8、“入党时间”系指党员取得党籍的日期。重新入党的党员,按重新入党的时间统计。

9、“健康状况”,根据本人情况填写“健康”、“一般或较弱”,有严重疾病、慢性疾病或身体伤残的,要如实简要填写。

10、“职务”填写所担任的全部职务。“职业”系指党员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同时从事两种及以上职业的党员,以其从业时间较长的认定其职业,如不能确定从业时间长短,则以经济收入较多的认定其职业。

11、“职业”分类比较详细,按照党内统计的指标分类如下: 011 公务员工作岗位;012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工作岗位;

0211事业单位管理岗位;0212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0213公有经济控制企业管理岗位;0214公有经济控制企业专业技术岗位;0215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岗位;0221非公有经济控制企业管理岗位;0222非公有经济控制企业专业技术岗位;0223民办非企业管理岗位;0224民办非企业专业技术岗位;

0311公有经济控制单位固定工(含营业员、服务员);0312公有经济控制单位合同制工(含营业员、服务员);0313公有经济控制单位临时工;0321非公有经济控制单位固定工(含营业员、服务员);0322 非公有经济控制单位合同制工(含营业员、服务员);0323非公有经济控制单位临时工;

111 从事农业生产人员;112从事牧业生产人员;113 从事渔业生产人员;191民办教师;192乡村医生;193外出务工经商人员;194本地务工经商人员;199其他农牧渔民;

211 军队军事军官;212军队政治军官;213军队后勤军官;214军队技术军官;215军队军事文职;216 军队政治文职;217军队后勤文职;218军队技术文职;219军队干部学员;21A军队战士学员;21B军队学兵;21C军队士官(志愿兵);21D军队技术兵;21E军队非技术兵;221 武警军事军官;222武警政治军官;223武警后勤军官;224武警技术军官;225武警军事文职;226 武警政治文职;227武警后勤文职;228武警技术文职;229武警干部学员;22A武警战士学员;22B 武警学兵;22C武警士官(志愿兵);22D武警技术兵;22E武警非技术兵;

3011研究生一年级学生;3018研究生毕业年级学生;3019 研究生其他年级学生;3031本科一年级学生;3038本科毕业年级学生;3039本科其他年级学生;3041专科一年级学生;3048专科毕业年级学生;3049专科其他年级学生;305中专学生;306技校学生;307高中学生;308初中学生;309小学生;

401城镇个体劳动者;402乡镇个体劳动者;403城镇个体工商户雇员;404乡镇个体工商户雇员;

501 离休人员;502退休人员;503退职人员;504内部退养职工;601执业律师;603 会计师;688其他中介组织从业人员;

901 自由职业人员;902未就业的转业(退伍)军人;903社区居委会干部;904下岗职工;905 未就业的毕业学生;906 出国(境)逾期未归人员;999 其他人员。

12、“村干部补贴情况”,填写村干部年补贴总额,单位元。

13、“工资(收入)情况”,填写2014年月工资总额或月平均收入总额,单位元;“月缴纳党费金额”,单位元。

14、“现居住地”填写现固定居住的详细地点。

15、“个人简历”从上小学填起,起止年月要衔接。

16、“曾受表彰情况”,填写受表彰的时间、经何单位批准、荣誉称号、享受待遇等。“曾受处分情况”,填写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刑事处罚的情况。经组织复查被平反纠正的不需填写。

17、“流动情况”,非流出党员不填写。

“流动党员”系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地党组织活动的党员。

“流出地点”具体到县级市。 “职业”,同11条指标解释一致。

“外出流向”, 按照党内统计的指标分类如下:

11 机关;12事业单位;121人才(劳动)服务中心;1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4外商投资企业;21民办非企业单位;22私营企业;2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4外商投资企业;3个体工商户;4城市社区(居委会);5乡镇社区(居委会);6建制村;8其他单位;9不掌握流向。

18、“第一书记”栏任职村居,规范填写××县××镇××村;“选派类别”,分省直单位选派、市直单位选派、县市区选派、乡镇选派4类。

19、“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栏:“家庭主要成员”主要填写党员本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有关情况。“重要社会关系”主要指与本人关系较密切的亲属,主要包括岳父母、公婆、兄弟姐妹、伯、叔、姑、舅、姨等。重要社会关系中现任或曾担任副县级以上领导职务(军队副团级以上)的人员,以及重要海外关系也要如实填写。

称谓、姓名、出生年月、政治面貌、工作单位及职务要填写准确。称谓的写法要规范;配偶为妻子、丈夫,子女为儿子、女儿,多子女为长子、次子、三子、长女、次女、三女等,父母为父亲、母亲。出生年月用公历和阿拉伯数字,年份一律用4位数字表示,月份一律用2位数字表示,如:“1978.08”。政治面貌填写中共党员、共青团员或群众等规范名称,是学生且未入党入团的,可以空着不填写。工作单位及职务一栏,工作单位、职务要填写完整,如××学校教师、××局会计、××企业职工等。子女年龄尚小,填写年幼,子女若是学生,要填写××学校学生,上大学的,则要填到院校系专业;父母已退休、离休、离岗退养或去世的,应在填写原工作单位职务后加括号注明“(已退休)”、“(已离休)”、“(已去世)”;父母无工作在家的,填写××镇××村农民;经商、开店的,填写××镇个体户。

第5篇:《社区矫正人员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

一、基本身份信息

1.是否成年指犯罪时是否成年,当选择未成年时,不能输入姓名、身份证号,居住地详细门牌号、户籍地详细门牌号、个人简历、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姓名用编号代替。 2.社区矫正人员编号为16位,编号规则如下:6位区县行政区划编码+6位日期(年月)+4位数字顺序码。其中6位行政区划编码是区县的唯一标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由地市级司法局为区县司法局分配地区时设置,区县司法局也可以登录后自行增加。4位数字顺序码由系统按人员录入顺序自动生成,从0001开始,直到9999结束。 3.健康状况:如果填“较差”,则需要填写后面的“具体健康状况”。

4.是否心理健康:如果填“否”,则后面填写“鉴定机构”和“具体心理健康状况”,“鉴定机构”具体的名称要填写规范。 5.“政治面貌”指目前的政治面貌,“原政治面貌”:指因犯罪受党(团、会、盟)处分前政治面貌,如果掌握的话要填写。 6.“身份证号”作为必填项,如果没有或不清楚,必须选择“不详”。

7.“出生日期”作为必填项,如果没有或不清楚,必须选择“不详”。

8.“有无护照”作为必填项,如果选择了“有”,必须填写“护

1

照号码”。

9.“有无回乡证”作为必填项,如果选择了“有”,必须填写“回乡证号码”。

10.“有无台胞证”作为必填项,如果选择了“有”,必须填写“台胞证号码”。

11.“是否有传染病史”为必填项,如果选择了“有”,必须选择“具体传染病史”。

12.“联系电话”指可以联系到社区矫正人员的电话。

13.“户籍性质”为必填项,如果选择了“外国籍”、“无国籍”、“港澳台籍”和“其他”,户籍地可以不选择,但是要在户籍地详细门牌号里输入相关户籍内容,选择了“外国籍”的还要用中英文填写。

14. 现在有工作单位的,填写现在工作单位情况,现在没工作单位的,填写原工作单位情况。

15.“单位联系电话”指社区矫正人员现工作单位的联系电话。 16. 如果“就业就学情况”选择了“就业”,必须填写“现工作单位”。

17.“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中的家庭成员指直系亲属。

二、法律文书信息

18. “审判机关名称、判决日期和判决书编号”只写最终生效判决的相关情况。二审维持原判的(一般表述为刑事裁定书),以原判决机关的名称、日期和判决书编号为准;二审改判的

2

(一般表述为刑事判决书),以二审判决机关的名称、日期和判决书编号为准。

19.“主要犯罪事实”应包括犯罪时间、地点、手段、经过和后果等,一般指判决书后“经审理查明,......的内容。” 20. “交付执行日期”为司法行政机关接到相关部门法律文书的日期。

21.“本次犯罪前的违法犯罪记录”应当填写本次犯罪前违法犯罪受处罚的时间、决定机关及处罚内容。如**年**月**日因****被****公安局决定劳教(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年。

三、刑罚执行信息

22. 矫正类别选择管制的,原判刑罚中必须也选择管制,同样如果矫正类别没选管制,原判刑罚中也不能选择;具体罪名按判决书填写。

23. 被判处缓刑的,在“原判刑罚”和“矫正类别”中均应填选相应情况。

24.如果在“附加刑”中选择了“剥夺政治权利”,那么“剥夺政治权利期限”、“剥夺政治权利起止日”、“接收剥夺政治权利人员的公安机关名称”、“接收人”、“移交日期”必选。

25. 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情形。

3

26.原判刑罚中选择“死刑”或“无期”的,原判刑期结束日可以不填写。

27 .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是否共同犯罪”中选“是”的,必须填写“共同犯罪情况”。

28.“禁止令内容、禁止令期限起止日”按生效判决书上载明的填写。

29.“社区矫正人员接收日期”是指社区矫正人员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

30.“接收方式”选择“狱所押送”的要填写“暂予监外执行罪犯押送情况”。

31.“报到情况”选择未报到且下落不明的,社区矫正人员接收方式、接收日期、矫正工作信息可以不填,反之必须填写。

四、解除矫正信息

32.“解除/终止矫正原因”中选择相应的原因的,在对应的项目下应填写具体情况。如选择“收监执行”的,“收监执行原因”、“收监执行类型”和“收监执行日期”等项必须填写。 33.“解除矫正原因”选择“死亡”的,“死亡日期”、“死亡原因”必须填写。

34.选择“发现余罪”和“再犯罪”的,“余罪或再罪有关情况”必须填写。

35.“余罪或再罪有关情况”只填写在社区矫正期间被发现的余罪或再犯罪情况。

4

36.“刑期变动情况刑期变动情况(包括监禁和社区矫正期间的刑期变动)”需填写在监狱服刑期间和社区矫正期间刑期变动的有关情况,先填监狱服刑期间,再填社区矫正期间。 37.“备注”需填写在社区矫正期间的有关情况包括:(1)该人员参加何种职业技能培训,获得何种职业技能证书;(2)该人员服刑期间的其他特殊情况备注。

5

第6篇:《流动人口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

一、填表范围

流动人员指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设区市的市区,在其它地区居住三日以上的人员。湖北省范围内所有的流动人员都应填写《流动人口信息登记表》,一人一表。

二、填表要求

1、照片:收取采集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本省范围内十六周岁以上、未办二代证的人员以及外省流入本省、十六周岁以上人员必采。现场采集应符合JPG格式,图像文件大小应符合警综平台标准。

2、统一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签字笔)填写。

3、表中黑体加粗体字的项目为必填项。

4、凡有“○”的项目,只能单项选择,在对应项目前打“√”。

5、填写带*栏时,请对照字典填写。

6、本表填写完毕后由采集人签字,填写采集时间,交由社区民警审核。

三、有关具体填表说明

1、姓名:按登记人身份证或户口簿上的姓名填写(未落户的新生儿按已取姓名填写)。

2、别名:包括未正式登记使用过的小名、诨名和绰号。

3、政治面貌、专长、身份、文化程度、监护关系、信息级别、职业类别属字典选项,在基础信息字典表中查询填写。

4、管理类别:A类指有固定职业、稳定收入、合法身份且遵纪守法,配合公安机关登记管理的人员;B类指暂住时间不到半年,职业不稳定,经济来源不稳定或无法提供有效身份证件的人员;C类指按规定应当列为重点人员的;有重大作案嫌疑的;无正当理由逃避公安机关登记办证的;青壮年男子、年轻女子单独或结伙居住有可疑情况的;昼伏夜出、形迹可疑的;无正当职业、经济状况良好、收支明显不符的;有摩托车又行踪诡秘或房屋内存放有来历不明物品、摩托车、管制刀具或者其它可能用于作案工具的;可能藏有危险物品的人员。

5、社保状况:填写被采集人参加社会保险类别。

6、信息级别应由民警填写。

7、“居住处所”若为“租赁房屋”则“入住时间”、“与房东关系”为必填项。

8、被采集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则要填写监护人信息、监护关系,未成年人还需填写预防接种和就学信息。

9、居住地址:按流动人员的实际居住地址填写至室号,并与实有房屋信息表上地址一致。

10、入住时间:是指登记人入住暂住地的时间。

11、租住时间:为拟租住时间,以月为单位填写。

12、同室关系:指在一室内生活、居住人员之间的关系。

13、出租人(代理人)姓名:是指出租房屋的所有人,或出租房屋所有人委托、指定管理房屋的人。

14、房屋租赁备案证号:按房屋管理部门核发的《房屋租赁证》的号码填写。

15、到达日期:按登记人申报时间。

16、登记日期:以填此表日期为登记日期。

17、暂住证号码、有效期限两项,武汉市由系统自动生成,其他市州核对填写暂住证编号。

18、婚育证号:按计生部门颁发的《婚育证》上的号码填写。

第7篇:《非贫困村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和

指标解释

一、填表说明

1.本表包括基本情况、发展现状、扶贫车间、扶贫基地和脱贫责任组等五个部分。

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等内容为纸质版采集表归入村档使用,不录入系统。

2.指标类型及填写说明

(1)字符型:填写数字或汉字,如村负责人、职务、村办公电话等。

(2)数值型:需填写数值,如总户数、总人口数等。

二、指标解释

(一) 基本情况

省(区、市)

地(市、州)

县(市、区、旗)

乡(镇、街道)

行政村 1.村负责人(字符型)

填写村党支部书记姓名(村党支部书记空缺时填写村委会主任姓名)。

2.职务级别(字符型)

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科员级/办事员级/未定职

3.村办公电话(字符型)

填写村委会固定办公电话号码或村负责人移动电话号码。 4.发展方向属性(单选)(字符型) 填写中心村镇、过渡村、一般村。

中心村镇:指具有较好发展基础和条件,具备较大集聚发展潜力。未来五年将作为着重提升整体功能和水平,建设成与城镇协同发展的现代化村庄。

过渡村:指发展基础和条件较差,扶贫开发难度大、成本高,难以在原地实现扶贫开发目标,未来五年趋于调整、撤并和拟整体搬迁的村。

一般村:指中心村和过渡村之外的村庄。 5.地形地貌属性(单选)(字符型) 填写山区村镇、丘陵村镇、平坝村镇。 6.中共党员人数(个)(数值型)

是指该村中共党员数量,包括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 7.大学生村官人数(个)(数值型) 是指该行政村,大学生村官数量。

8.A1 自然村(村民小组)数(个)(数值型) 是指行政村中自然村的个数。 9.A2 总户数(户)(数值型)

是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行政村内的农户,户口不在本地,但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的农户,计入总户数;举家外出一年以上的农户不计算在内。

10. A2a 贫困户数(户)(数值型) 不必填(由户表生成)。

11.A2b 低保户数(户)(数值型)

是指行政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领取低保补助的农户数。

12.A2c 五保户数(户)(数值型)

是指对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抚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抚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五保供养的农户数。

13.A3 总人口数(人)(数值型)

是指经常在家或居家6个月以上的人口。虽然在外居住6个月但收入带回家,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为一体的人口也计算在内。

14.A3a 贫困人口数(人)(数值型) 不必填(由户表生成)。

15.A3b 低保人口数(人)(数值型)

是指行政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领取低保补助的农户总人口数。

16.A3c 五保人口数(人)(数值型)

是指对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抚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抚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五保供养的农户总人口数。

17.A3d 少数民族人口数(人)(数值型)

依据身份证或户口簿标注的民族属性为少数民族的人口总数。 18.A3e 妇女人口数(人)(数值型) 19.A3f 残疾人口数(人)(数值型)

是指本自然村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数。在年龄范围内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不计在内。

20.A4 劳动力人数(人)(数值型)

是指本行政村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数。在年龄范围内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不计在内。

21.A4a 外出务工人数(人)(数值型)

是指行政村自发或经过各类培训到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务工超过3个月以上的全部人数。

22.A5 耕地面积(亩)(数值型)

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面积,包括因各种原因休闲和抛荒的土地面积。

23.A5a 有效灌溉面积(亩)(数值型)

是指具有一定的水源,地块比较平整,有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在一般年景下当年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

24.A6 林地面积(亩)(数值型) 包括郁闭度0.2以上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25.A6a 退耕还林面积(亩)(数值型)

是指从生态、社会、经济条件实际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转为林地的面积。

26.A6b 林果面积(亩)(数值型)

是指包含水果、林果、木本粮油、茶、竹、中药材、用材林、食用菌以及花卉、种苗等特色经济林面积。

27.A7 牧草地面积(亩)(数值型) 是指该村的全部牧草地面积。 28.A8 水面面积(亩)(数值型) 是指水产品养殖水面面积。

(二) 发展现状 收入情况

1.A9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数值型)

是指该村农民总收入扣除相应各项费用性支出后,归农民所有的收入除以总人口。纯收入是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费用后的收入总和。建议从2016年统计局的农业普查上获取。

2.A10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万元)(数值型)

是指归本村全体村民所有的,村级集体经济活动所得的全部收入,不含转移性收入。 社会保障

1.A11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人)(数值型) 2.A12 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人)(数值型) 3.A13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人)(数值型) 村级道路畅通

1.A14 行政村到乡镇是否通沥青(水泥)路(字符型) 填写“是”或“否”。

2.A15行政村是否通客运班车(字符型) 填写“是”或“否”。 饮水安全

1.A16 未实现饮水安全户(户)(数值型) 不必填(由户表生成)。

2.A17 饮水困难户数(户)(数值型) 不必填(由户表生成)。 农村电力保障

1. A18 填写已通生产用电自然村(20户以上)个数(数值型) 危房改造

1.A19 危房户数(户)(数值型) 不必填(由户表生成)。 特色产业增收

1.A20 农民专业合作社个数(个)(数值型)

是指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生产、购销、加工等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数量。

乡村旅游

1.A21 开展乡村旅游的户数(户)(数值型) 2.A22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数(人)(数值型) 3.A23 经营农家乐的户数(户)(数值型) 4.A24 经营农家乐户数年均收入(元)(数值型) 卫生和计划生育

1.A25 行政村卫生室个数(个)(数值型) 2.A26 行政村执业(助理)医师(人)(数值型) 3.A27 行政村公共卫生厕所个数(个)(数值型)

4.A28 行政村生产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点个数(个)(数值型) 文化建设

1.A29 行政村文化(图书)室个数(个)(数值型) 非贫困村信息化

1.A30 通宽带户数(户)(数值型)

是指能够通过宽带连接到互联网获得网络信息的户数。 2.A31 能用手机上网的户数(户)(数值型) 是指能够通过手机登录互联网的农户数。 3.A32 通宽带的村小学个数(个)(数值型) 4.A33 行政村信息员(人)(数值型)

是指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的专兼职人员数。

(三) 扶贫车间

1.A34企业名称:工商部门注册的企业名称 2.A35法人姓名:工商部门注册的法人姓名

3. A36联系方式:扶贫车间办公电话或法人的联系方式 4.A37公司类型:下拉列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5. A38厂房投入:厂房建设投入的资金,不包括设备 6. A39带动就业人数:实际带动的贫困户就业人数 7. A40覆盖贫困户:从帮扶对象筛选里添加后自动生成 8. A41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工商部门注册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 A42身份证号码:该法人对应的身份证号 10. A43经营范围:根据自身经营范围填写 11. A44厂房面积:该厂房占地面积

12. A45覆盖贫困人口:从帮扶对象筛选里添加后自动生成

(四) 扶贫基地

1.A46基地名称:工商部门注册的企业名称 2.A47负责人姓名:工商部门注册的法人姓名

3. A48联系方式:扶贫基地办公电话或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4.A49公司类型:下拉列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5. A50带动就业人数:实际带动的贫困户就业人数 6. A51覆盖贫困户:从帮扶对象筛选里添加后自动生成 7. A5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工商部门注册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8. A53身份证号码:该法人对应的身份证号 9. A54经营范围:根据自身经营范围填写 10. A55基地类型:下拉列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11.A56覆盖贫困人口:从帮扶对象筛选里添加后自动生成

(五) 脱贫责任组

1. A57姓名:组员的真实姓名 2. A58性别:男/女

3. A59单位名称:该组员工作单位名称 4. A60联系电话:实际可用的联系电话

5. A61政治面貌:该组员的政治面貌,从下拉列表中选择 6. A62学历:该组员所具有的最高学历,从下拉列表中选择 7. A63证件号码:该组员的身份证号码

8. A64组内职务:在组长/组员中选择,组长仅可选一人 9. A65单位职务:该组员在工作单位所任职务级别,从下拉列表中选择

10.A66出生日期:由证件号码生成,不必填 11.A67技术特长:种植、养殖、林果、服务、其他 12.备注:其他未在基本信息中列出,但应说明事项

上一篇:会计电算化实训方案下一篇: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