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机

2022-1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年危机

娃哈哈的“中年危机”

2020年12月28日,娃哈哈推出的妙眠饮品迎来一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妙眠的代理商们却不再用广告刷屏,代理商群里也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所有人心里都隐隐意识到,这个曾经宣称“代理月入百万”的项目已经摇摇欲坠——没有人愿意接盘了。

“最火的时候,办一场招商会就能赚一百万。”曾在妙眠某总代团队工作半年多的王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卖货不赚钱,招商才赚钱。但现在好的坑位都被占完了,最下面的人又卖不出去货,这个项目也快凉了。”

在招商会现场的视频中,常常出现全场人起立挥舞号牌、拍手、喊口号的情景,每招到一个代理商,都会现场举行一个小型签约仪式。在招商会上播放的PPT中,注明了娃哈哈妙眠的区域代理、总代、门店和VIP四个代理层级的不同权益,标红放大的“高收益”“躺赚”“无限拿”等关键词频繁出现。

这只是娃哈哈近年来做出的令人费解的尝试之一。娃哈哈集团成立于1987年,33年的发展,使之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但从2014年开始,娃哈哈的营收出现下滑,此后五年,娃哈哈的年营收下跌近300亿元。时至今日,娃哈哈的拳头产品仍然停留在AD钙奶和营养快线,步入中年的娃哈哈帝国已陷入品牌和产品老化困局,核心业务乏力,跨界也屡屡受挫。

中国农垦乳业联盟经济专家组组长宋亮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娃哈哈的根本问题在于管理层老旧落后,品牌的原有资源被不断消耗,极大地影响了娃哈哈的品牌价值。”

涉嫌传销的“新零售”

399元一箱30瓶的妙眠酸奶,是娃哈哈集团2019年推出的一款风味酸奶饮品,主打助眠功能。2019年12月28日,妙眠在杭州举办全国发布会,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亲自到场致辞,表示“希望妙眠能够帮10亿国人睡个好觉”。

宗庆后这段致辞成了妙眠代理商们最常使用的宣传素材之一。多位代理商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款产品的主打卖点就是帮助睡眠,是一款有保健功能的饮品,尤其适合老人和小孩饮用。对于妙眠酸奶的助眠功效,代理称“实际效果因人而异”。而《中国新闻周刊》查询产品编号发现,这款酸奶并不具备保健食品备案,仅具备普通食品资质。

“代理商过度夸大普通食品的保健功能,会涉嫌虚假宣传。”一位食品行业资深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从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来看,妙眠属于复原乳饮品,蛋白质偏低,含糖量高,添加剂多,并不算高品质的酸奶产品。”

在妙眠代理商的统一宣传物料中,娃哈哈的品牌Logo出现在封面和每页PPT的显眼位置。常用话术是“低门槛、无压货、零库存,你就有机会与全球知名品牌娃哈哈集团合作”。

按照妙眠设计的营销模式,四个代理层级呈金字塔构成,每个层级有不同的代理金门槛。投入399元购买一箱酸奶可成为VIP代理,投入1万元可成为门店代理,投入10万元可成为总代,投入30万元可成为区域代理。代理商的层级越高,拿货价格越低,发展下级和卖货获得的奖金越多。有区域代理宣传称,VIP、门店、总代的预计年收益,分别为2万元、50万元、800万元。

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图/视觉中国

“最赚钱的是区域代理,但上半年几乎就坑位全满了。”刚刚从某总代团队退出的王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果自己没有资源和团队,总代及以下的代理商赚钱都不容易。尤其是底层的门店和VIP代理,能赚多少完全是靠自己硬扛卖出去多少货。”

正因卖货不賺钱,“拉人头”才赚钱,妙眠的营销模式一度被质疑是传销。曾经做过妙眠门店代理的超市老板李立也动过交更多钱做高层级代理的念头,但因受到家人强烈反对而放弃。

“以我自己开小超市的经验看,零售价399元一箱的酸奶不是大众能经常消费得起的。我卖了半年,基本都是半卖半送地给熟人了。”李立向《中国新闻周刊》坦言,“做妙眠如果想赚钱,就只能不停地拉人、发展下级。但我知道下级是卖不出货的,我拉人进来赚了他们的钱,也是在害他们。”

事实上,妙眠并不是娃哈哈第一次尝试这样的微商代理分销,且之前采取代理分销的产品都出现过各种问题。

2018年5月,娃哈哈联手浙江中南控股集团合作推出保健饮品“娃哈哈天眼晶睛”,首次让产品进入微商渠道。推出不到两个月,就因代理政策频繁变动引发了一次代理商集体维权。同年8月,娃哈哈推出了第二款微商饮品“纤细佳人藜麦奶昔”,也曾因涉嫌虚假宣传减肥功效而遭投诉。此后,娃哈哈又推出了红曲米藜麦代餐饼干、益生菌固体饮料等多款流通于微商渠道的产品。但这些产品与妙眠酸奶一样,均未出现在娃哈哈集团官网的产品列表中。

“近些年娃哈哈产品在传统商超渠道的销量下降很厉害,所以会试图探索电商以外的渠道。渠道虽然不分高下,但一定和销量、品牌价值、产品特性相关。”资深品牌营销专家张正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娃哈哈作为一个大众消费品品牌,推出的新产品放着大路不走,走小路,说明他在大路上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多元化之路屡败屡战

宗庆后的娃哈哈创业故事家喻户晓。1987年,他靠着借来的14万元创立娃哈哈,并带领企业一路壮大,在1998年跃居饮料行业首位。此后10年,娃哈哈连续稳坐中国饮料行业龙头交椅,宗庆后也三度上榜福布斯中国首富。

但宗庆后的野心远不止于饮料行业。凭借在饮料行业积累下来的雄厚资本,娃哈哈开始向各个行业伸出触角。2002年起,娃哈哈先后进军童装、方便面、奶粉、矿产行业,均以失败退出而告终。在登顶双料首富的2010年,宗庆后立下军令状,要“再造一个娃哈哈”,并定下了千亿元的营收目标。2011年“两会”前夕,曾明确说不涉足房地产的宗庆后公开表示,计划将手中的百亿现金投向商业地产和矿山等领域。

2012年是娃哈哈大举走向多元化的分水岭。这一年,因饮料业务增速大幅下降,娃哈哈当年营业收入仅636.31亿元,远远低于原定850亿元的营收目标,同比增幅也降到了12.97%,只有前一年的一半。在饮料行业遭遇成长瓶颈、新产品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宗庆后迫切需要通过“跨界”拓展来实现千亿销售额的目标。

追求多元化经营成为了彼时娃哈哈的首要任务,乳业、酒业、零售业等领域成为娃哈哈的重点发力方向。2012年5月,娃哈哈宣布与荷兰皇家乳品公司合作推出一款“爱迪生奶粉”,后因滞销、强制员工内购临期产品而遭到举报。2012年底,娃哈哈投资50亿元打造“娃欧商场”进军零售业,最终因持续亏损陷入解约风波。2013年,娃哈哈豪掷150亿元进军白酒业,却始终未能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娃哈哈以渠道见长,品牌凝聚力还不足以把消费者带向其他领域,弄不好反而会伤害自身的品牌价值。”一位接近娃哈哈的饮料公司高管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宗庆后曾经十分重视奶粉业务,目标设定为两年内达到10万吨销量、100亿~200亿元的销售额。即使在2014年爱迪生奶粉被迫停产后,娃哈哈又耗巨资推出了两款新奶粉,但情况都不理想。内购等负面消息还给大众留下了不好的品牌印象。”

屡败屡战的多元化尝试很快拖累了娃哈哈集团的业绩表现。从2014年起,娃哈哈营收迎来持续下滑。到了2019年,营收已从2013年的783亿元锐减至464亿元,短短几年缩水300亿元。

宋亮认为,“任何高毛利的行业都是有门槛的,毛利越高竞争越激烈。娃哈哈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应该坚守主业的时候去做跨界,结果跨界没做好,主业也耽搁了。”

严重老化

2020年,曾公开表示“不搞电商”的宗庆后,高调宣布娃哈哈要进军电商,并打造4个电商平台。在75岁这年,宗庆后进行了人生中第一场直播,为娃哈哈即将推出的中老年保健品电商平台康有利宣传造势。

保健品业务最初让娃哈哈起家,如今又肩负起让娃哈哈走出中年危机的重担。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娃哈哈在产品、渠道上频频变革,但其“联销体”模式却一直未变。有业内人士指出,娃哈哈的电商模式只是其传统“联销体”模式的线上延伸。

虽然娃哈哈在产品、渠道上频频变革,但其“联销体”模式却一直未变。有业内人士指出,娃哈哈的电商模式只是其传统“联销体”模式的线上延伸。

“联销体”曾是娃哈哈的生命线。30多年的发展,娃哈哈建立了一张覆盖近万家经销商、数十万批发商以及百万家销售终端的联销体网络。正是如毛细血管般的销售网络,使得娃哈哈的產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铺向全国,并到达消费者的手中。一方面,这一模式既能保障现金流,又能降低销售成本。但另一方面,这一销售模式的渠道等级森严,企业难以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并且还会出现环节失控的情况,整个系统效率比较低,还会导致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的现象。

“无论是做微商的妙眠酸奶,还是最近推出的康有利,本质上还是在沿用老一套打法,换汤不换药。”前述高管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娃哈哈的根本症结在于人才团队严重老化,完全跟不上时代了。”

今年是娃哈哈创办的第33个年头,虽然接班人宗馥莉接手参与公司事务已经17年了,但公司的权力仍高度集中在宗庆后手里,整个企业的家文化浓厚。据前述高管介绍,宗馥莉难以忍受娃哈哈根深蒂固的关系文化、签章文化,也不认同父亲推崇的家文化。

“娃哈哈的问题是根本性经营理念问题,不是折腾一两款产品就能从根本上改善的”。张正指出,以产品理念为例,宗庆后主导推出的产品以含糖量高的乳饮料为主,产品营养价值低,但暗合了消费者图便宜的心理,吻合了娃哈哈自己经营利益最大化、好赚钱的需求。但宗馥莉主导推出的产品以天然健康饮品为主,表面上是年轻化,内里是健康化,真正和年轻一代产生共鸣。

宋亮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从当前的市场环境来看,娃哈哈的饮料主业已经出现下滑趋势,且势头很难扭转,宗庆后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拖累主业。要想转变局面,娃哈哈必须更换新鲜的人和团队,持之以恒地专注主业,而不是继续拿钱砸机会,砸一个不成功就换一个。”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洋、李立为化名)

作者:赵一苇

第2篇:宗庆后直播: 娃哈哈的“中年危机”

2020年12月28日,娃哈哈推出的妙眠饮品迎来发布一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妙眠的代理商们却不再用广告刷屏,代理商群里也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所有人心里都隐隐意识到,这个曾经宣称“代理月入百万”的项目已经摇摇欲坠——没有人愿意接盘了。

“最火的时候,办一场招商会就能赚一百万。”曾在妙眠某总代团队工作半年多的王洋告诉记者,“卖货不赚钱,招商才赚钱。但现在好的坑位都被占完了,最下面的人又卖不出去货,这个项目也快凉了”。

在招商会现场的视频中,常常出现全场人起立挥舞号牌、拍手、喊口号的情景,每招到一个代理商,都会现场举行一个小型签约仪式。在招商会上播放的PPT中,注明了娃哈哈妙眠的区域代理、总代、门店和VIP四个代理层级的不同权益,标红放大的“高收益”“躺赚”“无限拿”等关键词频繁出现。

这只是娃哈哈近年来做出的令人费解的尝试之一。娃哈哈集团成立于1987年,33年的发展,使之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但从2014年开始,娃哈哈的营收出现下滑,此后五年,娃哈哈的年营收下跌近300亿元。时至今日,娃哈哈的拳头产品仍然停留在AD钙奶和营养快线上,步入中年的娃哈哈帝国已陷入品牌和产品老化困局,核心业务乏力,跨界也屡屡受挫。

中国农垦乳业联盟经济专家组组长宋亮向记者表示:“娃哈哈的根本问题在于管理层老旧落后,品牌的原有资源被不断消耗,极大地影响了娃哈哈的品牌价值。”

涉嫌传销的“新零售”

399元一箱30瓶的妙眠酸奶,是娃哈哈集团2019年推出的一款风味酸奶饮品,主打助眠功能。2019年12月28日,妙眠在杭州举办全国发布会,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亲自到场致辞,表示“希望妙眠能够帮10亿国人睡个好觉”。

宗庆后这段致辞成了妙眠代理商们最常使用的宣传素材之一。多位代理商向记者表示,这款产品的主打卖点就是帮助睡眠,是一款有保健功能的饮品,尤其适合老人和小孩饮用。对于妙眠酸奶的助眠功效,代理称“实际效果因人而异”。而记者查询产品编号发现,这款酸奶并不具备保健食品备案,仅具备普通食品资质。

“代理商过度夸大普通食品的保健功能,会涉嫌虚假宣传。”一位食品行业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从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来看,妙眠属于复原乳饮品,蛋白质偏低,含糖量高,添加剂多,并不算高品质的酸奶产品”。

在妙眠代理商的统一宣传资料中,娃哈哈的品牌Logo出现在封面和每页PPT的显眼位置。常用话术是“低门槛、无压货、零库存,你就有机会与全球知名名牌娃哈哈集团合作”。

按照妙眠设计的营销模式,四个代理层级呈金字塔构成,每个层级有不同的代理金门槛。投入399元购买一箱酸奶可成为VIP代理,投入1万元可成为门店代理,投入10万元可成为总代,投入30万元可成为区域代理。代理商的层级越高,拿货价格越低,发展下级和卖货获得的奖金越多。有区域代理宣传称,VIP、门店、总代的预计年收益,分别为2万元、50万元、800万元。

“最赚钱的是区域代理,但上半年几乎就坑位全满了。”刚刚从某总代团队退出的王洋告诉记者,“如果自己没有资源和团队,总代及以下的代理商赚钱都不容易。尤其是底层的门店和VIP代理,能赚多少完全是靠自己硬扛卖出去多少货”。

但把妙眠酸奶卖出去并不容易。按照终端399元一箱的价格,一瓶酸奶约13元,在没有任何广告宣传和商超渠道的情况下,仅靠代理商自己在朋友圈里的宣传,这样的产品除了卖给亲朋好友,很难扩展陌生客户。

相比卖货,“招商”才是妙眠代理商的致富捷径。

“今年初项目刚启动的阶段,许多最开始交钱做门店的代理商很快就意识到货卖不出去,赚不到钱。于是全部抢着去做区域代理发展下级,赚下级代理商的钱。”王洋透露,“妙眠模式看起来是微商,但卖不出去货。真正赚到钱的,都是初期做总代以上级别的代理商,赚的都是拉人发展下级的奖金”。

正因卖货不赚钱,“拉人头”才赚钱,妙眠的营销模式一度被质疑是传销。曾经做过妙眠门店代理的超市老板李立也动过交更多钱做高层级代理的念头,但因受到家人强烈反对而放弃。

“以我自己开小超市的经验看,零售价399元一箱的酸奶不是大众能经常消费得起的。我卖了半年,基本都是半卖半送地给熟人了。”李立向记者坦言,“做妙眠如果想赚钱,就只能不停地拉人、发展下级。但我知道下级是卖不出货的,我拉人进来赚了他们的钱,也是在害他们”。

事实上,妙眠并不是娃哈哈第一次尝试这样的微商代理分销,且之前采取代理分销的产品都出现过各种问题。

2018年5月,娃哈哈联手浙江中南控股集团合作推出保健饮品“娃哈哈天眼晶睛”,首次让产品进入微商渠道。推出不到2个月,就因代理政策频繁变动引发了一次代理商集体维权。同年8月,娃哈哈推出了第二款微商饮品“纤细佳人藜麦奶昔”,也曾因涉嫌虚假宣传减肥功效而遭投诉。此后,娃哈哈又推出了红曲米藜麦代餐饼干、益生菌固体饮料等多款流通于微商渠道的产品。但这些产品与妙眠酸奶一样,均未出现在娃哈哈集团官网的产品列表中。

“近些年娃哈哈产品在传统商超渠道的销量下降很厉害,所以会试图探索电商以外的渠道。渠道虽然不分高下,但一定和销量、品牌价值、产品特性相关。”资深品牌营销专家张正向记者表示,“娃哈哈作为一个大众消费品品牌,推出的新产品放着大路不走,走小路,说明他在大路上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多元化之路屡败屡战

宗庆后的娃哈哈创业故事家喻户晓。1987年,他靠著借来的14万元创立娃哈哈,并带领企业一路壮大,在1998年跃居饮料行业首位。此后10年,娃哈哈连续稳坐中国饮料行业龙头交椅,宗庆后也三度上榜福布斯中国首富。

但宗庆后的野心远不止于饮料行业。凭借在饮料行业积累下来的雄厚资本,娃哈哈开始向各个行业伸出触角。2002年起,娃哈哈先后进军童装、方便面、奶粉、矿产行业,均以失败退出而告终。在登顶双料首富的2010年,宗庆后立下军令状,要“再造一个娃哈哈”,并定下了千亿元的营收目标。2011年两会前夕,曾明确说不涉足房地产的宗庆后公开表示,计划将手中的百亿现金投向商业地产和矿山等领域。

2012年是娃哈哈大举走向多元化的分水岭。这一年,因饮料业务增速大幅下降,娃哈哈当年营业收入仅636.31亿元,远远低于原定850亿元的营收目标,同比增幅也降到了12.97%,只有前一年的一半。在饮料行业遭遇成长瓶颈、新产品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宗庆后迫切需要通过“跨界”拓展来实现千亿销售额的目标。

追求多元化经营成了彼时娃哈哈的首要任务,乳业、酒业、零售业等领域成为娃哈哈的重点发力方向。2012年5月,娃哈哈宣布与荷兰皇家乳品公司合作推出一款“爱迪生奶粉”,后因滞销、强制员工内购临期产品而遭到举报。2012年底,娃哈哈投资50亿元打造“娃欧商场”进军零售业,最终因持续亏损陷入解约风波。2013年,娃哈哈豪掷150亿元进军白酒业,却始终未能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娃哈哈以渠道见长,品牌凝聚力还不足以把消费者带向其他领域,弄不好反而会伤害自身的品牌价值。”一位接近娃哈哈的饮料公司高管向记者表示,“宗庆后曾经十分重视奶粉业务,目标设定为两年内达到10万吨销量、100亿~200亿元的销售额。即使在2014年爱迪生奶粉被迫停产后,娃哈哈又耗巨资推出了两款新奶粉,但情况都不理想。内购等负面消息还给大众留下了不好的品牌印象”。

在多元化道路上屡屡受挫之后,宗庆后仍然经常提到一句话:“娃哈哈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而且有上百亿元的存款。”每次说到这句话,宗庆后都显得很自豪,而这或许也是他不断地进行多元化试错的底气。宗庆后说:“我们经济实力比较强,资金雄厚,亏点无所谓,所以有问题就收手,继续探索。”他认为,大企业实力强、抗风险能力强,经得起失败。

但屡败屡战的多元化尝试很快拖累了娃哈哈集团的业绩表现。从2014年起,娃哈哈营收迎来持续下滑。到了2019年,营收已从2013年的783亿元锐减至464亿元,短短几年缩水300亿元。

宋亮认为:“任何高毛利的行业都是有门槛的,毛利越高竞争越激烈。娃哈哈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应该坚守主业的时候去做跨界,结果跨界没做好,主业也耽搁了。”

严重老化

2020年,曾公开表示“不搞电商”的宗庆后,高调宣布娃哈哈要进军电商,并打造4个电商平台。在75岁这年,宗庆后进行了人生中第一场直播,为娃哈哈即将推出的中老年保健品电商平台康有利宣传造势。

保健品业务最初让娃哈哈起家,如今又肩负起让娃哈哈走出中年危机的重担。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娃哈哈在产品、渠道上频频变革,但其“联销体”模式却一直未变。有业内人士指出,娃哈哈的电商模式只是其传统“联销体”模式的线上延伸。

“联销体”曾是娃哈哈的生命线。30多年的发展,娃哈哈建立了一张覆盖近万家经销商、数十万批发商以及百万家销售终端的联销体网络。正是如毛细血管般的销售网络,使得娃哈哈的产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铺向全国,并到达消费者的手中。一方面,这一模式既能保障现金流,又能降低销售成本。但另一方面,这一销售模式的渠道等级森严,企业难以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并且还会出现环节失控的情况,整个系统效率比较低,还会导致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的现象。

在康有利平台上,娃哈哈招募直营店经销商也采用这种“联销体”模式:按照每家直营店50万元/年的目标销售额签订协议,并根据协议销售额的10%缴纳保证金(预存货款)。

“无论是做微商的妙眠酸奶,还是最近推出的康有利,本质上还是在沿用老一套打法,换汤不换药。”前述高管向记者表示,“娃哈哈的根本症结在于人才团队严重老化,完全跟不上时代了。”

今年是娃哈哈创办的第33个年头,雖然接班人宗馥莉接手参与公司事务已经17年了,但公司的权力仍高度集中在宗庆后手里,整个企业的家文化浓厚。据前述高管介绍,宗馥莉难以忍受娃哈哈根深蒂固的关系文化、签章文化,也不认同父亲推崇的家文化。

“娃哈哈的问题是根本性经营理念问题,不是折腾一两款产品就能从根本上改善的。”张正指出,以产品理念为例,宗庆后主导推出的产品以含糖量高的乳饮料为主,产品营养价值低,但暗合了消费者图便宜的心理,吻合了娃哈哈自己经营利益最大化、好赚钱的需求。但宗馥莉主导推出的产品以天然健康饮品为主,表面上是年轻化,内里是健康化,真正和年轻一代产生共鸣。

宋亮向记者表示:“从当前的市场环境来看,娃哈哈的饮料主业已经出现下滑趋势,且势头很难扭转,宗庆后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拖累主业。要想转变局面,娃哈哈必须更换新鲜的人和团队,持之以恒地专注主业,而不是继续拿钱砸机会,砸一个不成功就换一个。”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洋、李立为化名)

作者:赵一苇

第3篇:新世纪中国文学陷入“中年危机”了吗

内容摘要 陈思和先生认为,“新世纪文学”显现出一种作家主体精神力量丧失、不再被理想和激情所支配的“中年危机”。笔者在认同其思考具有重要价值的同时,认为新世纪中国文学陷入的不是“中年危机”,而是新世纪青年作家的“成长危机”。比照五四作家和新世纪作家,就会发现新世纪青年作家陷入了文化断裂困境、代际冲突和现实维度缺失的多重“成长危机”中,

关键词 20世纪文学 青春主题 新世纪文学“80后”作家 成长危机

陈思和先生在《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5期发表《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视角》一文,选取了“少年”、“青年”关键词,来阐述20世纪中国文学从五四到新时期所具有的“青春主题”、“青春叙事”特征。在对比20世纪初和2l世纪初这两个“新世纪”文学特点及其精神之后,他认为“新世纪文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已经显现出作家主体精神力量丧失、不再被理想的激情所支配,取而代之的是“中年危机”。

毫无疑问,陈思和先生的思考是非常有价值的。从新时期到新世纪的30年,我们没有解决好文学创作与批评的更新换代问题,“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显然是严重滞后了”,以至于许多学者和批评家“都在喟叹当代文学萎缩的趋势似乎不可阻挡”。陈先生提出的问题是发人深思的。笔者在认同陈先生文章建构价值的同时,也有一些不敢苟同之处,在此不顾浅陋一一陈言,以求抛砖引玉。

断裂式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两次断裂

陈思和先生从非常文学化、生命化的视角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这固无不可。五四时期,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敬告青年》一文中就从新陈代谢的生命化视角来引证文学革命的内在天然合理性。但是,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生命状态的考察和认定,我认为仅仅以20世纪100年的时间长度来度量与言说是不够的,也是不确切的。因为事实上,在中国文学的时间跨度中,这100年不是一个自然孕育、常态发展的过程,而是处于一种断裂式发展状态之中;更重要的是,这100年中国文学内在的精神血脉和思想内核不是一以贯之的,而是处于不断地否定、裂变与更新过程中。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思和先生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来思考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是非常有启发性的。正是从中国现代化历程来看,20世纪中国呈现的不是一种持续型现代性,而是一种断裂型现代性。吉登斯认为,现代性不仅仅是持续的,断裂也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纵观20世纪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学的发展,我们就会发现,20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是断裂式的。具体到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经历了两次裂变:

第一次裂变是1940年代。富有青春理想主义色彩的五四新文学启蒙思潮尽管已经受到“革命文学”的冲击,但还是在巴金、老舍、曹禺、丁玲、沈从文等的文学经典作品中显现出五四个性解放和思想启蒙的精神血脉;自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20世纪中国文学就渐渐发生了由知识分子启蒙民众转变为工农大众改造知识分子、从思想启蒙转变为阶级革命的叙述主题裂变。随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这一文学转变得以彻底完成。新中国成立之后,一些重要作家处于“失语”状态,除了新的时代氛围、新的时代主题的因素之外,文学断裂是一个更为内在的原因。显然,一个新的文学时代开启了,一段新的青春叙事开始了。但是,此青春迥异于彼青春,有着不同于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启蒙的新青春主题:阶级、革命、集体、奉献等等。

第二次裂变在1980年代。“文革”的结束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意味着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又一次断裂式转型。以“伤痕文学”、“朦胧诗”肇始的新时期文学,结束了从1940年代开始的阶级性文学叙事主题。这一时期对异化和人道主义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五四新文学思想启蒙和文化反思的精神血脉。以张承志《北方的河》为代表的青春写作呈现了一种雄浑壮美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从1990年代市场经济时代的来临到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又呈现新的“先锋文学”形式探索、人文主义精神探寻和多向度的文学创作尝试。新世纪中国文学迈入了一个持续发展时期,出生于不同年代的作家共同拥有一个拥挤的新世纪文坛。

因此,在分析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状态时,我们不能忽略文学内部的断裂状态。五四时期的青春文学和建国后的青春文学,以及新时期青春文学在思想主题、叙述方式和艺术形态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才会出现陈思和先生提出的“一方面青春主题包含一种强大的生命活力,一种批判社会的革命精神;另一方面也呈现出话语中的幼稚、粗暴和简单的对抗性”的两面性特征。这一结论忽略了20世纪青春文学在不同时期的内在差异性,并把这种差异性人为地扭结在一起。对五四新文学巨匠而言,他们的青春叙述固然有着激进特征和批判精神,但决不是“幼稚、粗暴和简单的对抗性”,相反倒是充满了深刻的思索和义无反顾的理性自觉。

被遮蔽的新世纪青春文学

陈思和先生所提出的“中年写作”及“中年危机”是很有警示性的。但是,这种“中年危机”究竟呈现的是一代人的自然生理性危机,还是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中年危机”呢?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辨析的问题。

陈思和先生不断谈到“中年一代作家”、“新一代的中年”等词汇,意在指“史铁生、余华、莫言、林白、阎连科、韩少功、刘震云、方方等等”一代作家,从年龄来看已经达到或是“也几乎是接近中年了”。他们的写作具有一种“中年写作”的叙述心理、立场、风格:社会责任的沉重感,对人生、命运、工作性质这类问题以及秋天般的写作心情,轰隆隆青春热情的消失以及个人独立寒秋的风霜感和成熟感等。而发生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就是“诗人和作家的年龄在其创作风格的转变中还是会发生深刻的影响”。但这种分析并没有充分的说服力,因为从作家个体的年龄,并不能引证出20世纪文学的年龄。“就像人的生命总是会进入中年时期一样,文学的中年期也总是会到来,只是我们这一代的作家碰巧遭遇了这个时机”。何以证明这一代作家的“中年写作”就“碰巧遭遇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中年期”呢?仅从一代作家的“中年写作”来引申论证文学进入了“中年期”的说法是不确切的。

从文学史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态无不具有300多年以上的自然生命周期。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来看,20世纪中国历经军阀混战、外族入侵、“文革”等阻断现代化进程事件,直至改革开放,中国才迎来了一个持续的发展阶段,乡土中国正在发生急剧的社会变革。梁启超和李大钊所召唤的“少年中国”和“青春之中国”在今天才得以成为现实。从这个意义而言,具有现代性意义的中国文学的“青春阶段”才真正开始。新时期文学不过是新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优美的序曲而已。

对于“中年写作”,陈思和先生的立场是游移的、矛

盾的。陈先生一方面认为中年作家们“迅速建立了自己的叙事风格和民间立场,他们建立了独特的创作风格的审美领域”,“几乎是10年一个境界在不断地提高”;另一方面,他认为“文学不是依靠个别作家而是依靠一代代作家的生命连接起来延续繁衍的”,并提出了“中年危机”症候。毫无疑问,一些作家的确陷入了“中年危机”之中。但是,“不是事实上的青年文学的萎缩,而是在我们既成的整个文学话语体系下误以为他们萎缩了”,“今天主流的作家和主流的批评家都已经是中年人……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显然是严重滞后了”。正是因为这种滞后,才导致对新世纪青春文学的遮蔽,误以为现代中国文学已经进入了“中年期”。事实上,新世纪中国“青春文学”已经蓬勃兴起,只不过被一些“中年批评家”所忽略而已。令人遗憾的是,陈先生似乎也有意无意忽视了新世纪“青春文学”的成长,在文中几乎没有提及。

新世纪中国文学,不是进入了“中年期”,而是进入了一段青春文学无比繁盛的时期。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李傻傻、蒋峰、小饭、春树等众多“80后”作家已经登上文坛,显示了强大阵容和创作实绩。在销售业绩上,韩寒的《三重门》自2000年出版至今,已经销售了130万册,创下了当代文学受众数量的新高峰。以“80后”写手为主体的青春文学类作品,约占文学图书市场份额的10%;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作家作品加起来,也约占文学图书市场的10%。在广受批评家诟病的文学性维度上,“80后”作家已经在叙述模式、语言表现力、审美想象力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文学水准。

“80后”作家“成长危机”

从陈思和先生关注与思考新世纪文学的思路出发,我认为,新世纪文学存在的危机不是“中年危机”,而是新世纪青年作家的“成长危机”。对于新世纪以来的中年作家而言,“中年危机”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危机,是可以重获新的转机与生机的。令人欣慰的是一部分作家已经从“中年危机”的困境中走出来,如贾平凹的《高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20世纪文学从未有过的“自觉认同城市的进城农民形象”,莫言的姓《疲劳》、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苏童的《河岸》和格非的《人面桃花》等都体现了作家的自我超越与突破。因此,新世纪中国文学真正的危机是来自青春文学作家的“成长危机”。

新世纪青春文学作家的“成长危机”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危机来自成长的文化困境。对比20世纪初文学作家和21世纪初作家,我们会明显感到这种文化的困境。20世纪初期的作家,如陈独秀、胡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无一不是学贯中西的大家,既拥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经受了西方现代文化的洗礼。与五四前辈相比,新世纪青春文学作家在文化方面的修养,简直是天壤之别。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文化沙漠”语境危机,以及新世纪青年作家对传统文化、五四新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冷漠与疏离。对于新世纪青年作家而言,五四新文化运动已经斩断了传统文化的语言之根,“文革”期间的文化断裂又把五四文化新传统打倒,他们处于沙漠化的文化土壤之中。否定传统文化、蔑视五四新文化,已经是众多新世纪青年作家的文化通病。

第二个危机来自被遮蔽的代际冲突。正如陈思和先生所言,“过去是10年一轮改朝换代,新人辈出,文学之流如长江之水,滚滚后浪推前浪,而今天……1990年的文学再也没有流派,也没有思潮,变成了个人话语的众声喧哗多元共存。”无论是创造社批判文学研究会,还是左翼作家把鲁迅、茅盾等人当作敌人,除了文学理念的差异之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文坛话语权和文学资源的争夺,即源于代际之间的矛盾冲突。但是,在“后革命”时代的文化语境中,和谐、持续、继承等保守性思维取代了以往革命时代的断裂、否定、斗争等激进性思维,新时期文学和新世纪文学持续连为一体,进入了一个超稳定的文坛格局和不同代际作家共存的结构。面对这样一个超稳定文坛格局,新世纪青年作家,无论怎样左冲右突,但都无法实现突围。既然无法改变这一超稳定结构,新世纪青年作家只能另起炉灶,玩起了另外一套游戏,“1980年代出生的所谓‘80后’作家,完全在传统的规范以外求生存,他们寄存于现代媒体,接受媒体的包装和塑造,成为网络上出色的写手”。陈思和先生作为亲历者,真切地描述了这一时期文坛内部的代际冲突,并不无忧虑地指出新世纪青年作家的另类生存与成长危机,他发出“这对于我们自五四发轫以来的文学传统和文学主流而言,到底是一个令人兴奋,还是感到沮丧的局面”的疑问,无疑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第三个危机来自生活现实维度的缺失。较之五四作家留学经历和新时期作家上山下乡的生活,新世纪青年作家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和想象是较为贫乏的。较为富裕的城市生活、独生子女背景、单一的校园生活等无不制约了新世纪青年作家成长的丰富性。因而,我们看到新世纪青春文学缺乏深厚的现实生活维度,如王蒙先生所提出的,张悦然的青春文学没有“昨天”,缺少历史和现实的维度。这一批评是中肯的,也是深刻的。没有历史和现实维度的文学是无根的文学,是缺乏穿越时空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学。就目前的新世纪青春文学而言,对于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急剧变化下的大众生活变迁及其心灵颤动的文学书写还是极为少见,更多呈现出一种青春世界的、属于个体的爱与忧伤的景象。因此,如何把新世纪个体的独特体验和时代的、历史的、乡土的乃至是民族的集体经验传达出来,如何重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对于新世纪青年作家来说是一个极为迫切而重要的难题。

正如陈思和先生所追问的,“我们的高校中文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博士、硕士,他们都到哪里去了?他们为什么不把眼光放到与他们同代的人身上?”对新世纪青年作家而言,新世纪文学批评界同样存在着一个代际冲突问题,加之文学期刊的市场化背景和文学批评经典化的学术考量,新世纪青年学者本身也面临一个自我突围的问题,自然无暇顾及被主流文坛所忽略的新世纪青年文学了。

新世纪青年作家在面临“成长危机”与文化困境的同时,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20世纪以来所寻求的民族复兴和“青春中国”,在新世纪有获得实现的巨大可能性。古老的乡土中国正处于巨大的现代社会转型时期,这为21世纪的伟大文学的出现提供了条件。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众多“80后”中国青年所表现出来的负责任、有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他们的成见。因此,对于21世纪中国文学,我们同样有理由期待伟大作家和伟大文学的诞生。事实上,新世纪青年作家和批评家,正如王安忆所言,“我们早就存在了!”

编辑 叶祝弟

作者:张丽军

第4篇:中年员工的六大危机

- 本刊记者 钟孟光 谢飞

如同青春期一样,中年职业期也是一个挫折、迷茫、感情孤立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寻找新方向及新开始的时期。今天,数以千万计的中年员工受困于职业中年危机,正在寻找工作责任、家庭、生活质量的平衡,希望能在工作中找到新的一种方式。

当深圳某化工公司市场部经理林丽娜递上辞职函时,总经理莫文东目瞪口呆。

“这太突然了!”时间已经过去4个月了,莫文东仍然没有接受这位得力干将弃他而去的现实。“她的薪酬够高了,在部门及公司内都颇受欢迎,工作业绩也不错。”

为什么非要离开公司呢?至今莫文东仍然没能理解林丽娜离职的真实原因。

而已经在深圳某外资企业担任市场总监的林丽娜却有着自己的另一番感受,“我在公司已经服务了整整7年,从一个市场主管到市场经理,7年来在同一个部门做着几乎同样的事情。2年前,我就感觉到自己累了,对工作找不到激情,由于公司规模有限,我也没有机会晋升到副总裁的职位。每天只是机械式地完成日常工作。”林丽娜说,“我觉得这对一个只有36岁的职业经理人来说是很可怕的。再做下去,我迟早会颓废的。几年后,我如何在这个职场上立足生存?”

职业瓶颈及其带来的职业不安全感,正引领着企业中年员工的危机风暴。

职业焦虑

一直以来,职场中人都是40岁人生归零,重新开始,然而,中年危机现在已经提前在35岁就发生!

可以想象,金字塔结构的组织架构,注定了只有极为少数的中层管理人员才有机会晋升到高层。而多数从组织内领导职位竞争落败的中年员工,面临的就是工作安全感,这是35岁以上的中年员工最为关心的问题。

打开国内的人才网站,翻遍报纸的招聘信息,多数企业均将公司的招聘条件做出了一个明确的限制:年龄在35岁以下。这让步入35岁后却没有领导职位的中年员工瞅着心慌;已经累积丰富工作经验的中年上班族,也成为企业的烫手山芋。“与其花高薪雇1名中年员工,不如用低薪雇2名年轻员工”的观点在IT、金融等行业企业渐成共识……

在深圳某互联网公司服务已经6年的孙为继,正徘徊在职业的十字路口。“2000年,我在31岁时在互联网业高潮时期从传统制造行业跳槽到互联网,担任公司市场经理已近3年。当年是年富力强,能干能跑,思维也跟得上最新的发展。”孙为继显得异常的无奈,“现在,感觉到互联网就是年轻人干的,自己的思维已经跟不上公司及行业发展的节奏,晋升显然已经没有可能。唯一能做的就是转行。但向哪转呢?我现在还不知道,公司当然也不知道。”

在中山某国有企业任职已达10年的财务经理吴燕,坦言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一点把握。“我又不是做产品运营的,肯定上不去了。”她说,“已经40挂零了,还能到哪去?安心待在这家公司,凭自己10多年的做帐经验,或许年轻人挤不掉我。”不过她也承认,这只是自己的一种侥幸心理。“国有企业哪天改制,自己不属于在编员工,新东家不与我续签合同,我也没办法。只能保守地工作,不出错就行,自己在业余之外做点小生意,当然不能让公司知道。”

经济压力

今天的中年员工都面临经济压力和现金不足的困境。也许中国99%的白领会破产有点危言耸听,但由于生活在转型中的社会时期,他们的现金存款非常有限。面对的却是高企不下的经济压力:供房、赡养父母、抚育小孩、高昂的医疗服务……

深圳某培训集团的英语教员主管梁晓,已年近40,除了每天的正常上班、授课外,周末与夜晚频繁在外兼职讲课,还报读国内知名高校的在职研究生。在深圳购有三居室的他,上有四个老人(包括妻子的父母),下有一个小孩,工资除供房外刚好够每月生活开支,在外兼职就成为一个无奈的选择。

“别人都看我与四个老人和一个小孩一起生活,其乐融融,可有谁知道我的苦?我一点都不敢放松,在公司噤若寒蝉,不敢有丝毫意见,担心哪天公司嫌我年纪大了开掉我,改而雇用年轻人。而这个工作机会对我而言或许就是一辈子的了。失去这份工作,我根本就不敢想象我将往哪去,我整个家庭将往哪去……”他坦言,他除了要攒钱准备四个老人万一生病必需之外,还得为小孩攒够上学的钱,“再过几年,我都干不动了,会是什么样的呢?”

类似的这种情况,随着70年代末出生的独生子女渐成职场主流,二个人维持四个老人、一个小孩的生活现象将日益普遍,经济压力将成为中年员工除职业焦虑之外的又一大焦虑。

工作与生活的失衡

“努力工作,尽情享受”是多数职业人士的追求,然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国内多数企业的中年员工眼里,只是一个奢侈的梦想。中年员工是承担孩子与父母之间义务的夹心饼干,而同时他们的工作责任又正值最高峰时期。企业的制度安排无疑影响着他们在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

深圳某日资企业的人事课长张蓉蓉,在刚入职时,公司要求其提供手机的付费帐户,告知入职后手机话费转由公司帐户支出。“当时我还非常开心,觉得公司真是好!”这位人事课长苦笑着说,“后来才发现,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公司要求我们这些中层管理人员,必须24小时开机,哪怕是晚上2点了,只要工厂有事,你都得爬起来。即使小女儿身体不适也不例外。”

而让她郁闷的是,她入职这家日企以来,从来没有过上一个真正的、闲暇的周末。“休假在日本是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力,它的价值一点也不比工作小。”她说,“但到了国内,却没有任何真正的休假可言。我不能陪女儿,不能陪父母,用我父母的话说,和他们那一代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必须玩命地给公司干活才能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

挣扎在职场中的中年员工,寿命的延长、推迟结婚、相当数量的二人家庭都在改变着传统的家庭模式。这些中年员工在家里承受着孩子出生与成长、双亲年迈,偏偏自己正处于工作责任高峰期的多重压力。在追逐利益、实现价值的过程中,错过了许多更为宝贵的东西,如对父母的尽孝,对子女、爱人的关爱与照料等等。“每天都很忙碌,总感觉有做不完的事情。在这样的环境下,怎样保持和亲人的沟通变得特别有挑战性。”这位人事课长对此非常无奈。

激情耗尽

已经在职场上打拼了10多年或更长时间的中年员工,身心俱疲,发现自己对工作失去了热情,只会投入极少的精力与才能,机械地应付日常工作。身心疲惫,仿佛自己被掏空似的;精力不济,热情不再,甚至对工作产生厌烦之感……“职业疲惫”在中年员工之中,要更为普遍。

“我在公司服务了11年,从一个普通的行政助理到今天的HR经理,感觉很疲倦,不知道是为了工作而生活,还是为了生活而工作。”37岁的某家电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这样总结说,“自己已经有一定年龄,精力与体力均不如年轻人,对工作兴趣也不如年轻时候,总觉得工作就是每天的例行公事。现在能做的,就是加强自我学习,在丰富的HR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增加最新的HR管理理论知识,强化自己对HR的掌握,不让年轻人抢掉自己的饭碗。”

另一位在某互联网公司任行政经理的黄玉萍,则慨叹自己转行晚了。“我是29岁加入这家公司任行政主管的,现在已经过去7年了,四年前我就担任经理职务。工作了这么多年,对日常的行政工作都已经麻木了。我每天早上一醒来,就希望今天的工作内容会是全新的。”她说,“换工作?暂时没想过。换一个新的工作环境还不同样是一个累字?过一天是一天吧。要是有转行的更好的机会,可能会考虑。”

技能的退化

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技术与知识更新太快,记忆力消退,年轻人比自己要年富力强……多数年过35岁的中年员工都会有类似的紧张感。一些中年员工努力适应信息经济时代的工作与管理新方式,一些人则希望依靠时间与勤奋获得晋升机会,有一个更高报酬的工作,在新的岗位上提升必需的技能。不管是哪种方式,技能的退化,已经成为中年员工恐慌的又一来源。

在深圳某知名软件公司,年届40的黄东斌说起年轻二字就嗟叹不已。“别的职业是越老越值钱,我这个却是越老越贬值。”他说,“计算机技术更新实在太快,作为技术人员,在学习新的技能方面丝毫不敢有任何的怠慢。但即使我不间断学习,又能如何?精力不如年轻人,记忆力不如年轻人,思维的活跃度也不如年轻人……转行做项目管理?我也想,但成功的人有几个?”

黄东斌坦言,由于在公司服务了将近9年时间,经历了公司从无到有到壮大的发展,前几年是舍不得离开公司,现在是不敢离开公司。“我现在离开公司去和年轻人竞争,肯定会吃亏。唯一能做的,就是私下留意转行的机会。”他毫不讳言如果找到转行做项目管理的机会,他一定会不顾一切代价选择离开公司。

而在深圳某制药企业任办公室主任的顾容,则坦言放弃了持续学习的想法,“我不是没有尝试过,但年届40的时候,记忆力退化非常厉害,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逗弄一会女儿,吃完饭就想睡觉。参加一些技能培训班?自学一些课程?我不知道有多少个中年人能够做得到,但对我而言的确是一种奢望。”她坦言,自己专心瞄着副总裁的位置,“熬了这么多年头了,在公司服务8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总有机会轮到我。到了副总裁的岗位上,工作不就是学习嘛。”

对雇主的不信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组织架构调整、裁员等似乎已经成了今天企业的惯用词。由此给中年员工施加的不安全感与不信任感尤为强烈,而同时,最高管理层与中层管理人员之间日益扩大的报酬差距也使中年员工牢骚满腹。

担任行政经理四年之久的黄玉萍,对此感受深刻。“我在公司服务整整7年,高管人员的薪酬调整了5次,作为中层管理人员的我,只做了3次微调,就是这3次薪酬调整,加起来也不及高管人员1次涨薪涨得多。”她补充说,“去年公司业务压缩,一下子裁掉了我的2名下属,我现在仅带着3个兵干事。不得不再次干起了10年前年轻时候做的跑腿的活。”

私下拥有一家文具公司的黄玉萍,坦然在时下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自己有钱才是硬道理。“我自己名下开了一家小文具公司,为小型的公司提供行政外包服务,自己一边上班,一边遥控人员服务。”她坦承,“虽然不相信雇主会给自己提供终生的工作及生活保障,但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自己出来单干,还是信心不够。所以至今还不敢离开公司,毕竟多一份薪水对自己的生活还是多一份保障。”

诚然,中年员工的危机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在不同一代人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今天的中年员工来说,这个问题的打击要远大于他们的上一代。尤其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职业人士,所面对的压力,更非他们的上一代可以同提并论。

如同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青春期一样,中年职业期也是一个挫折、迷茫、感情孤立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寻找新方向及新开始的时期。今天,数以千万计的中年员工受困于职业中年危机。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大多是上述六个危机中的多个组合。

尽管企业对中年员工的“实务经验”、“敬业态度”、“专业技术”、“人脉资源”和“公司忠诚度”,仍然肯定有加,但中年员工在各种工作责任、家庭、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生活质量的平衡中,举步维艰。

第5篇:你躲不掉中年危机

为什么这些故事会刷屏?明源君认为,是因为你们心中有深深的恐惧——对中年危机的恐惧。恐惧如同利剑,悬在所有人的头上,悬在号称“中产”的业主头上,也悬在所有地产人头上……

✤ 第一种恐惧是对失去的恐惧:你的青春换来了什么?你换来的东西会不会瞬间被剥夺? 比如,房子被债主拿去(这在现实中真的多次发生过)。

再比如,工作经验在新形势下一文不值(2016年,内地一些地产中高层失业后求职,降薪50%也无法成功)。最终,我们会在失去青春之后,一无所有吗?

✤ 第二种恐惧是对未来的恐惧:人生就这样了吗?就在自己并不满意的工作和生活里,等退休吗?即使早已财务自由,不再担心一无所有的开发商大佬,也无法摆脱这种恐惧。过去一些年,离职创业的地产大佬很多。事实上,我国的地产行业本身,也已是人到中年,行业利润率下降,之前的红利逐渐消失,存量正在超过增量成为主流。船到中流,不进则退,在中年危机中我们会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下面明源君主要说三个问题:

1、中年危机会突然爆发,是因为你之前没有做好风险控制。

2、对于地产人来说,最强的竞争力不是经验,而是学习能力。

3、中年就该奋起一搏,让人生不留白。地产下半场,一切才刚开始。

中年危机突然从天而降是因为没有做好风险控制每次买房卖房都是一次对赌创业风险最大当然更要风控 几乎所有白领都听说过风险控制。对于地产人来说,针对调控周期的风险控制更是必修课。而上面提到的几位业主,因为突然失业、创业失败等原因,被迫在调控的低点出售自己的房子,就是因为没有做好风险控制。

✤ 明源君觉得,风险控制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1、应急储备;

2、职业规划(包括创业和打工)。 任何一方面的控制做到位,都不会出现中年危机从天而降的情况。

一 要做好买房第二天就遭遇调控并失业的准备,有可以供房 2年的储备

很多人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通过买房而获得财富增值的业主是傻乎乎的买傻乎乎的发财。实际上,明源君认为,每次调控,都是对业主的一次心理考验,到底卖不卖,什么时候卖,都是一次心理博弈。看似买房后就没有再操作的业主,也经历过无数次的心理博弈。

本次调控不是第一次,估计也不是最后一次。历史上比较大的调控有几次,调控后也都是见效的,效果就是:进入6个月的博弈期,一般来说成交量迅速下滑,价格小幅回落。房价之后进入缓慢上升通道,政策一旦放开,价格就开始报复性上涨。

以深圳为例来看下2004---2015年房价的变化,总的趋势始终没有改变,只是每次调控,会有6个月让人胆战心惊。这个图截至2015年6月,后面是个更陡峭的向上曲线。每一次二手房产买卖实际都是一场对赌,买家看涨,卖家看跌。但这种对赌在调控后的6个月里表现的特别明显,不同的判断,最终的命运完全不同。2008---2009年,深圳的楼市下跌30%,许多业主选择断供,还有一些业主“0元”转让自己的物业,当时一个月能有1500的现金,就能接下一套两房请注意,房价下调的时间不会超过2年,甚至不会超过一年。历史上的多次政策调控的规律就是这样。 有人认为,本轮调控和以往的都不一样,明源君看不出有什么特别大的区别。 ✤ 因为:

1、中国经济整体结构没有变。

2、社会和政府对稳定的需求没有变,这个从中央最近的几次会议可以看出来,强调的是稳房价。钱和地都在政府手里,政府有绝对控制能力。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倒在黎明前?包括本文开头提到的几个中产。

✤ 两个原因:

1、没有足够的储备。无法面对房价下行,自己又失业的局面;

2、对楼市未来信心不足,不敢再借钱。这两个原因,其实是相互影响的,因为,借钱投资,比赔光自己的钱,需要更大的勇气。多少储备是足够安全的?明源君认为:可以供房2年的储备,基本安全。当然,这个储备不一定完全是现金,可以是银行的授信,也可以是方便变现的保险、基金、黄金。这个储备是必须的,因为除了调控,您遇到别的危机的可能也是有的,比如家人的大病等等。

二 创业是最大的风险,当然更要做好风控

1000家创业企业,未必能成一家,面对这么大的风险,当然要做好风控。创业成功以后,利益巨大,面对这么大的利益,当然更要做好风控。做好风控,危机就不会从天而降。创业失败,如何承担责任。创业成功,如何分配股份。这都是需要事先做好风控的事情。这些都只能靠制度、规则、法律解决,比如公司的章程,比如协议。不要去考验人心,人心经不起考验,特别是面对上千万上亿的诱惑的时候。当然,大部分地产人可能不会创业,这就涉及到下面明源君要说的问题,如何成为不可替代的抢手人才,而不在中年失业。 一味追求稳定的地产人最终会收获危机跨专业的人才不可替代

经验会过时而学习能力不会 2016年,有许多地产人遭遇了职业危机,我们先来看几个案例:

某综合体被排名前三的某地产巨头收购了,所有人都很高兴。收购没多久,办公室来了十几个巨头派来的人。一周以后,所有高管被集体辞退。某房企总裁,年薪从400万被降到100万,只好离职。某营销总,离职后找工作,按照原来的薪水找不到,于是降低标准,按原薪水一半找工作,至今已经半年,仍没有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明源君觉得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 行业集中,房企减少,高端岗位减少,地产行业近两年有大量的收购和并购,总的来说,房企数量减少可能不止1/3。这样一来,集团总裁、集团营销总……这些岗位都减少了。所以,高端人才失业也很正常。你可能很优秀,但是还有人比你更优秀,类似级别的岗位减少以后,你就失业了。

二 有的地产人过于“专业”,公司战略改变后很难适应,很容易被替代事实上,《就算老公一毛钱股份都没拿到,在我心里,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创业者》里的那位主角,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其专业上没有新的进步,虽然过去对公司有巨大贡献,但现在已经没有新的价值,也就失去了谈判股份的资格。 而地产行业也是一样的,如果你从入职一来,一直在一个部门做同样的事情,那么这是很危险的。这种对稳定的追求,背后酝酿着巨大的危机。

表面上看,你和你的父母完全不同,他们在工厂、流水线上做着终生不变的动作,而你坐在写字楼里。但是,你们的工作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不断重复自己。但是,地产行业是在变化的,你所在公司的战略也是在不断变化的。随着行业的变化,和公司战略的变化,有些事情可能没那么重要了,有些岗位彻底没有了。如果你只会一个专业,你是很容易被抛弃或替代的。比如,去地产化的万达,文化、金融、网络方面的高管职位多了很多,但传统开发方面的职位,减少了甚至没有了再比如,你之前在三线做成本管控很好,每平方节省300块可以打败所有竞品。但公司战略转到以一线为主,房子单价变成10万1平方,需要更多钱来修好房子,而并不在乎每平方节省300块。而你又没有融资和降低融资成本的本事,你自然就被边缘化了。 如何才能不被替代?答案是不断学习,最好是跨专业学习。如果你懂2—3个专业,那么,你就是不可替代的。也不存在所有专业同时不重要的可能性。有几家百强,升职的前提就是在不同的业务部门分别待过一年以上。

三 经验和知识会过时,而学习能力不会,你如果想靠自己过去学的专业过一生。那么和过去国企工人的想法又有什么区别?经验和知识可能会过时,而学习能力不会。不断学习,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你也就不会被淘汰。学习能力是锻炼得来的,不断学习、持续学习,学习能力就越来越强。

中年就该奋起一搏!让人生不留白像离职创业的地产大佬们那样 如何走出中年危机?西方的经验告诉我们:转换事业平台,换一条跑道或者多一条跑道,你就可以重新赢回自己的青春。任正非就是在自己43岁的时候丢了工作,被迫创办华为。他是走出中年危机的典范。中国的地产,正面临着30年来未有的大变局。曾经呼风唤雨的大佬们,纷纷离开自己之前所在的房企,出去创业。比如毛大庆、陈凯、刘爱明、曲咏海、徐洪舸、肖楠、杜晶、陶翀富、肖莉、胡京……地产大佬们的中年危机,正好撞上了行业的中年危机。对于地产行业来说,存量将取代增量、服务将取代开发,成为主流。 我们是中国第一代“老去”的白领,“人生下半场”要靠自己摸索。

古人平均寿命有限,读书人的选择有限,只会考虑继续做官或归隐田园。民国期间,战乱频繁,人是被时代命运推着走,没有什么做自我选择的机会。建国以后,计划经济,一切都是国家计划好的,由不得你选择,一份工作干一辈子。刚改革开放时,大家走一步看一步,温饱问题都没解决,规划人生似乎太奢侈了些。“老去的白领”大量出现,不过是近些年的事情。40岁以后的白领哪里去了?这是一个天问!之前有能力的人触及职业天花板的时间一般比较晚,因为他需要通过“熬资格”获得晋升的机会。而现在这个时代, 30、40岁就做到集团副总、总裁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没有上升空间了。明源君认为,一般来说,要摆脱中年危机,有以下两个方向:

一 开始从事一份崭新的工作,离开自己现在的组织,或者离开自己现在的行业。再重新奋斗一次,人生不留遗憾。不要到老去的时候觉得自己还有余力未尽。获得崭新的工作有两个办法:一个是跳槽,另一个是创业。完成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能在新的红利中分的一杯羹。 地产下半场,各种崭新的红利正在出现,重新学习,重新开始一个行业,又和自己过去的地产经历有关,这种体验相信是幸福的。

二 发展 “第二职业”继续保留现在的工作,但从事另一个职业,这个职业一般来说有两个方向:

1、与您当年的兴趣有关;

2、与公益有关。演讲、写书、爬山、游学……一些地产大佬的选择就是这一类。中年危机,不同的人感受不同。郁达夫这样写中年“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一样伤心悲命薄,几人愤世作清谈?何当放棹江湖去,浇水桃花共结庵。“汪国真则写道“到了中年,生命已经流过了青春湍急的峡谷,来到了相对开阔之地,变得从容清澈起来。花儿谢了不必欷,还有果实呢。”传说出自姜文的网文《狗日的中年》里说“中年是一场斗争,人斗不过命,命斗不过时间。多少当时觉得无法过去的坎儿,过上几年突然就风轻云淡了。”

第6篇:医院四大“中年危机”征兆需警惕 如何预防?

鲁迅曾在《故乡》中这样描写中年闰土:“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身材走样、反应迟缓、目光呆滞、激情不再„„这些在中年人身上出现的问题同样也会在医院中出现。医院“中年危机”的四大征兆,你中招了吗?可采取哪些措施进行危机管理?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一大批医院的崛起。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参与者,医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医院的经营理念、竞争环境、管理模式、行为方式等也在发生着某种变化,尤其是近年来资本的进入与互联网思潮的兴起,都在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医院的运营模式。如何应对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始终挑战着医院管理者的智慧。下面我们谈谈医院几种典型的“中年前兆”。

征兆1:“身材走样”——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有些医院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增设机构和扩张人员。但员工发现,部门越来越多,人员快速增长,工作起来却并不省心,反而越来越吃力。一方面,因机构扩张造成的分工不清、界面模糊大大增加了管理难度,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当医院机构和人员过多,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超出了一定限度,内部沟通协调等管理成本也会逐渐递增。再者,当中间环节太多,决策者很难听到一线实情,炮火支援便很难准确到达,有时甚至会对医院造成很大的损失。一言以蔽之,多余的部门和人员只会做多余的事。

征兆2:“反应迟缓”——流程冗长,效率低下

有些医院为了规范而设定规范,为了流程而创造流程,为了规矩而制定规矩,各种制度事无巨细,从操作方法到员工行为,从业务流程到组织结构,从小到吃饭、会议的座次排序,中到签字权限决策流程,大到规划制定战略决策,统统成为“规矩”写进医院的框子里。在这种医院里,如果问一件事办到什么程度了,答复通常只有一句话——“在走流程”。多年下来,制度越来越健全,流程越来越完备,职责越来越清晰,但医院经营绩效却在走下坡路。一言以蔽之,医院经营的本质是创造客户,而不是创造流程。

征兆3:“目光呆滞”——眼光短浅,缺乏远见

有些医院只顾眼下的指标和任务,不考虑长远的利益和格局,要么简单地采取促销、降价的方式经营,要么层层加码地分解指标,要么为完成局部考核牺牲整体利益,将主要精力放在完成当期的考核指标,对未来不重视、不关心甚至不在乎,造成医院的行为模式表现得非常“短视”,对医院乃至行业造成损失。一旦出了问题,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但缺乏系统思考和战略布局,也缺乏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把握机会的能力。一言以蔽之,定位决定地位、眼界决定境界,目光短浅的医院往往也走不了太远。

征兆4:“激情不再”——创新枯竭,鲜有担当

有些医院在前几年的经营中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受到“小富即安”的心态影响,一些管理者和老员工都开始躺在功劳簿上自我陶醉、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暮气沉沉。别说是创新求变,哪怕是维持现状都有些难以控制,中高层领导者无所作为,医院的创业激情消失殆尽。一言以蔽之,没有激情就没有责任,没有责任便没有担当,长此以往,企将不企。

职场中人常说一句话:逃离“舒适区”,杜绝“安乐死”。放在医院经营,这句话同样适用。丰厚稳定的收入来源、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健康稳定的业务形态等等在给医院带来安全感的同时,也在不断剥夺医院创造更大可能的机会。只有放下成绩,着眼未来,敢于清零,重新开始才能浴火重生。 采取哪些措施避免医院“中年危机”?

1、完善管理架构、明确职责。“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清晰的管理组织架构是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为了便于管理、减少环节和部门之间的协调,小型医院建议设置“一长四部制”管理体系。即院长领导下的医务护理部、企划部、行政人事部和财务部。

2、强化部门职能,加强中层执行力。医院必须有良好的组织指挥系统,只有目标一致,职责明确,各部门协调配合才能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关于xxx妇科医院的组织架构拟作以下整合,目的在于精简机构,便于协调指挥。提出整改方案,并对部门及科室领导职责做以下补充和要求。

3、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经营状况不好,有人怀疑专科医院的市场定位有问题,这是误区之一。我们的经营特色究竟在哪里?是子宫肌瘤还是不孕不育?是乳腺疾病还是微创治疗技术?我们现在的水平只是停留在基本医疗服务阶段,特色没能显现出来。因为缺少学科带头人,打造权威学科、拳头服务产品根本无从谈起,就连广告的感染力也十分苍白,品牌就会失去支点;应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无法开展,而且因为“文人相轻”,谁也不服谁,治疗方案也没法统一,治疗技术无法创新。

要做到“院有特色、科有特点、人有特长”就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调整人才结构。重金聘请妇科、不孕不育、腔镜手术顶级专家作为学科带头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能力的可兼任科主任;如担心专家的经营思想很难与公司思想接轨,可采将经营、业务、学科建设分置管理。

4、加强目标管理和内部营销。首先是导入目标管理。将年、季、月度经营计划分解到每一个人,树立全员营销意识,制定一整套考核奖励的办法,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员工自己想办法,变压力为动力。

5、发扬敬业精神,打造医院文化。每一个人都有做一番事业的冲动和愿望,希望自己生活得好一点,这是最原始、最朴素的动力,加以正确的引导就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主人翁精神和敬业精神就会体现出来。一个单位、一个集体、一个企业的文化是高层领导倡导的。我们应当信任、理解、关心和尊重员工,采取物质奖励的办法和精神激励同时并举的办法,在效益不好的时候,就是要让大家觉得跟着公司走有希望,困难只是暂时的,一起努力就有光明的前景。工作的氛围是好的,是愉快的,他们舍不得这个集体,如员工生日时,院长亲自签名的一张贺卡,护士节的联欢表彰会,院庆、元旦的一次聚会,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坚持“以顾客为中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临床为重点”,以技术和服务为依托,高扬“做事先做人”的主旋律,依靠一线医护人员、依靠全体员工。一手抓医疗安全、医疗质量、服务质量,一手抓医疗队伍建设、对外形象宣传,切实加强人才培训和技术交流,促进医疗质量、服务水平不断向前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然会更好,医院的文化就会更有底蕴。

当然,破茧成蝶需要痛苦的蜕变,但逃离了“舒适区”,迈出持续成功的一步才能突破自己。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第7篇:中年心事四诗歌

之一把酒话人生,

变迁从容。

多种角色担重压。

总是蓦然染白发,

静思夜沉。

品尝路漫漫,

世事沧桑。

内心泪胜表华光。

落魄无奈满目疮,

何与诉说?

之二

中年心事浓如酒。

徒增触感,

展尽起伏路。

谁把人生岁月留?

穿越轻狂无数去。

处事不惊笑年少。

芳香依稀,

曾经风雨烟。

内涵远离少年眼,

红尘规矩好梦圆。

之三

谁道中年闲适舔?

封尘心灵?

惆怅还作伴!

日日理性常潜行,

不辞拼搏兼艰辛。

沉稳包容无痕迹,

无怨无悔,

寻成败之因。

笑对人生满袖春,

岁月如梦勤作峰。

之四

人事变迁瓣心伤。

逝者斯夫,

已到物是人非时。

中年之秋知沉浮。

成败得失悟炎凉。

且趁华风谋一笑。

相拥责任,

义务应萦绕。

时不我待尽孝先。

凭君拓写满堂调。

第8篇:深秋人中年优美散文

金秋的十月已渐渐淡去,蓦然回首,远眺山峦落叶飘零,啊!原来已是深秋。季节如人生,深秋是不是就意味着人到中年?俗话说:“人过三十日过午,人到中年万事休。”人生匆匆,一转眼的时间,不知不觉我已是中年。回眸往昔岁月,收获在哪?是事业,是家庭,还是快乐的诗意人生,感慨颇多……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啊!时间悄悄的挪移,我也茫茫旋转,若在这人生旅途上休憩片刻,细嚼走过的、经历的,不掩面叹息羞愧,不觉得人生沧桑凄凉,那可能就是人生的一种充实,或是诗意缠绕相伴的人生,这半辈子就没有白过。

记得小的时候,我成长在一个遥远、偏僻的小山村。那里春无虐风,绿草如茵;夏无酷暑,百花争艳;秋无淫雨,层林尽染;冬无严寒,玉树琼枝。十几栋土墙屋里掺杂着几幢红砖瓦房,恬静而舒适地占住了那里最好的风水地,虽有大山屏障,但能生在青山白云边,静心养神观风云之心界。

乡间的早晨炊烟袅袅,傍晚薄暮冥冥,夜深静得没有一点声音。村边的小河、高山的树林,无处不留下我无忧无虑,自在快活的身影。早早晚晚,览苍穹、望夜空,盼望像骏马一样走出山垄到外面世界纵横驰骋;朝朝暮暮,眺远山、瞰大地,希冀未来人生能编织一个五彩的梦,深信幸运之神一定会降临到我的身上,用我的努力和虔诚感动上苍。

长大了,学成了,工作了,可又是东西辗转,南北漂泊。那天真幼稚五彩的梦是个什么样?现在看来还是不得而知。也许梦想不是现实,也可能理想也有身不由己的苦衷。毕业后不久就弃所学从政,虽然一路艰辛一路坎坷,但必定在实践中打造了自己;虽然生活有风霜雨雪,但若能宽心一笑,也许这就是生活,平凡而普通。

时光飞逝,岁月如金,然而真正感觉光阴似箭,也可能只有在中年。因为他不会甘于平庸,因为他仍然有价值的资本。虽然观时代汹涌如潮,望年华飞逝如云,但人的本质就是自身价值的最完美诠释。能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坚持不断地激励,理智的实现自己有生之年的价值,才能从中获得美妙的感悟和激发灵感的多重收益。

我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或在工作空闲的时候,总是一个人坐在桌前,沏一杯热茶,燃一支香烟,时而沉思,时而慨叹!静静思索曾走过的路,想用过往洗去一脸的困倦,想用心灵拂去满身的疲惫,坚持笔耕不辍,继续诉说着渺小而崇高的人生中年。我最欣赏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那句人生格言,“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我离开人世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后悔……”

第9篇:中年女人为何易出轨

最近听说了好几起中年女人的出轨事件,出轨也就罢了,如果真能寻找到一份真感情也行啊,问题是大部分还都遭人骗了,骗情骗色不说,还给人骗了钱,真让人疑心这些女人这么大的岁数都白过了。

不过仔细分析一下,还是能找到原因的。

原因无外乎这么几个——

人到中年,青春已逝,女人多多少少都会对自己产生一些不自信,这时候尤其需要来自异性的肯定和疼爱,但是身边那个丈夫,十几年过下来,已经到了摸着你的手,就像左手摸右手的懈怠期,最不待见的就是身边这个黄脸婆。

这时候如果外界有这么一个异性,会说几句甜言蜜语,有耐心听你倾诉心声,通俗些说就是会来事儿,女人通常都会一头陷进去,她的智力这时候就失效了,或者说她就不愿意运用智力了——管它真假呢,即使是假的,也比没有强啊。

一般女人,在孩子出生之后,都把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现在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世界了,最渴望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最烦身边有个唠唠叨叨的老妈,女人这时候就会产生失落感,内心空虚,孩子嫌弃,丈夫又不给力,可不得要寻找别的感情寄托了么。

中年女人,大都经济稳定,生活富足,俗话说么,饱暖思那啥,不用为衣食奔波,也没啥事业上精神上的追求,人一闲就要闹幺蛾子,和人谈谈爱调调情挺刺激,结果分寸没把握好,再加上对方本来就是带着目的来的,尤其会投其所好,女人原意是想玩玩,结果玩着玩着就不知不觉深陷其中了。

另一个,是关于性的需求,似乎从来我们提到性的需求,都首先想到男性,似乎女性是没有性需求的,或者说女性的性需求是被忽略的,是被视为不洁的、淫荡的、不应该的。 上回看了报纸上的一条消息,说现在中国很多的中年男子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障碍,那么这些男人的配偶怎么办?从来没人想过这些问题。我觉得一定有一部分女人出轨是因为性的需求。

还有还有,很多中年女人的出轨对象都是年轻的男孩子,我总觉得,也许,她们是从这年轻的身体上,能够缓解自己青春渐逝的忧伤,以及衰老逼近的恐慌,这就和许多老男人,偏爱找小姑娘鬼混是一样的道理。

上一篇:供销社驻村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党委书记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