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与文化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心理行为与文化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本文以分析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心理为基础,结合调研数据及相关学者分析,探讨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特点,提出了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意识的引导方式和具体措施。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心理;引导方式在大学生阶段,大部分学生经济不独立,而父母对于成年大学生已无法定抚养义务。

第一篇:心理行为与文化论文

校园欺凌行为调查与心理分析

【摘要】本文以南宁市某中学为例,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对中学生校园欺凌的行为进行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分析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心理,总结四点思考和建议:预防校园欺凌,提高校园欺凌的普及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分角色有针对性地处理校园欺凌行为;重视和警惕冷暴力的危害,营造和谐共赢的集体氛围,减少不良竞争,避免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校园欺凌 行为调查 心理分析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作为一名初中心理教师,笔者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了许多相关的问题,由此以南宁市某中学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针对学生亲身经历或曾经目睹的校园欺凌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心理,并探究预防校园欺凌的策略。

一、校园欺凌的定义

关于校园欺凌,国内外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校园欺凌在国内被称为“校园暴力”,近年来,又被称为“校园欺负”。在世界范围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挪威卑尔根大学奥维斯(Olweus)教授对校园欺凌的定义,他认为“校园欺凌”是指某名学生在某段时间内被一名或多名学生反复或持续地施以负面行为。其中,负面行为是指有意造成或试图造成对他人的伤害或不适等,包括语言上的辱骂、威胁、嘲笑戏弄,以及身体上的踢打、抓咬,或是勒索、抢夺财物等。本次调查主要参考了奥维斯(Olweus)教授对校园欺凌的界定。笔者在授课和访谈中发现,学生更认可“校园欺凌”这一提法,他们普遍认为“欺负”表达的伤害程度太轻,很难将严重的伤害行为,比如多人殴打、威胁恐吓和勒索钱财等归入其中;“校园暴力”这个说法,则容易让学生将界定范围扩大化,比如因矛盾、口角引起的学生单次打架等。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以问卷和访谈为主,调查对象是南宁市某中学的2016~2019届学生,學生自愿、匿名参与,只需回答一道题:在现实生活中是否遭遇过校园欺凌?答题选项有“没见过”“在生活中见过”“亲身经历过”。选择了“在生活中见过”和“亲身经历过”的学生,还需要把具体情况写出来。调查结果如表1、表2所示。

由表1可见,近年来学校和周边的治安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学校周边学生打群架事件、社会闲散人员在校门口堵学生的行为越来越少了,这得益于国家近几年开展的“扫黑除恶”行动,增强了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但不容忽视的是,遭遇校园欺凌的人数只增不减,说明了欺凌方式的隐蔽性增强,校园欺凌问题依然严峻。

由表2(见下页)可知,学生遭受的校园欺凌行为主要集中在肢体欺凌、语言欺凌和关系欺凌几个方面。其中肢体欺凌有下降的趋势,强索欺凌明显下降,而语言欺凌、关系欺凌、网络欺凌等欺凌方式则有上升的迹象。

三、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心理分析

校园欺凌涉及6种角色:欺凌者、受害者、协助者、附和者、保护者、局外人。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工作对学生情况进行调查,分别对这6种角色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分析。

(一)欺凌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

1.用欺凌行为解决问题的欺凌者

2016级某男生讲述:“小学时有一名学生好出风头,一次他对我辱骂和指责,这让我很不爽,于是纠结一帮‘兄弟’殴打他,让他下跪叫爸,还帮我舔鞋,并警告他以后再这么张扬,小心对他不利;如果和家长说,他必死无疑。”这种“行为型”欺凌者一般有极强的自我中心倾向(我即正义),缺乏同情心,表现出高自尊的心理特质,不善于接纳他人的不同意见。但这名学生性格开朗,喜好结交朋友,组织能力较强,一般是小团体的中心人物,好大喜功,且喜欢排除异己,维护自己的地位,常常惹是生非。心理教师应注意到,协助教师管理班级的部分班干部身上也会出现这些特质,班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工作如果不到位,反而容易成为催生校园欺凌的隐患。

2.因被欺凌而习得欺凌者

2016级某男生讲述:“以前班里有同学常欺负我,有一次我受不了就反抗,之后就没有人敢跟我找麻烦。”“有个女同学长得有点丑,我们几个同学故意一起孤立她。”这种习得型的欺凌者,通常是曾经遭受家庭暴力或校园欺凌的学生。他们一般脾气暴躁、敏感多疑、恃强凌弱,产生“踢猫效应”:负面情绪从高级往低级转移,由强者向弱者转移。这些学生很有可能将自身的痛苦转移给较自己更弱的人或更低年级的学生,又或者是虐待小动物等,存在很大的潜在危险。

3.习得欺凌却顿悟欺凌无用者

2019级某女生讲述:“班上同学孤立、嘲讽、辱骂我,后来我开始反击那些曾经伤害过我的人。慢慢的,我变成一个旁观者,对周围的事漠不关心。”这种顿悟型的欺凌者,他们是受害者也是施暴者,最终成为一个旁观者,他们一般性格内敛、自我意识较强,内心有力量又充满矛盾,有较好的自省能力,能自我调适且行动力较强。

(二)受害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

1.被短期欺凌,没有得到有效教育的受害者

以下是2016级两个女生的话:

小A:“刚开学,我无意中传播了同年级一个女生的谣言,后来那个女生趁放学和周末把我约出去,扇了我两次耳光。虽然知道是我的错,但这也有点过分了,最后事情不了了之,直到现在我还是害怕别人碰我的脸。”

小B:“有一天放学,有3个女同学把我带到某个下水道,把我的头按到水里面,当时我非常痛苦。”

还有2019级某女生的讲述:“七年级的时候,我因为和一个男生玩得好,班里的一个女生向宿舍同学说我缠着那个男生。后来学校里很多人开始议论我,这也是我开始变得不自信的一个原因。每次讲到这事就蛮气的,网络上我的一个道歉或一些建议,都会遭到他人疯狂围攻,各种暴力的话都冲着我。”这种“短期未完成型”受害者一般性格外向,热衷于人际交往,但行为态度不够谦和,有“吸引”欺凌者的特质,容易惹祸上身,他们遭受欺凌后变得胆小,遇事容易紧张害怕。

2.被短期欺凌,成功摆脱欺凌的受害者

2017级某女生讲述:“小学时,我和某个男生玩得很好,放学一个人回家时就被女生堵住,打了几巴掌,骂我有娘生没娘养,因为我父母离婚了。有一次我反击了,她们就不敢了。”

2019级某女生讲述:“小学三年级时,一群社会上的姐姐经常欺负我、抢我东西、打我……要不是转学了,我都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第二种“短期已完成型”受害者的学生和第一种受害者有着相似的心理特质,不过相对于前者,他们的内心更有力量,成功摆脱伤害的经历会让他们觉得庆幸,变得谨慎,同时增强了处理问题的信心和勇气。

3.长期受欺凌,悲观无助的受害者

长期受欺凌者失去反抗的勇气,常常感到无助、气愤并怨恨世界,容易失去自信、厌恶自己,甚至产生抑郁心理。例如以下是2019级4名女生的讲述。

小A:“被嘲笑、被排挤,把你骂得狗都不如,号召他人排挤你,被所有人冷落、无视。我讨厌这个世界,但又不得不活着。”

小B:“语言、网络、肢体暴力让我内向,抑郁症严重,去医院治疗后依然轻度抑郁。”

小C:“我被某个女生人际操纵,直到现在都不准我去调查。”

小D:“被欺凌10年、孤立10年,无人帮助,父母老师皆如此,经历过4种暴力,只因为我是‘第三者’。”

“长期型”受害者一般家庭环境不好,家庭无法给予他们成长的动力和支持,导致性格内向、敏感、懦弱,人际交往能力不强,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表现都不如同龄人,与周围格格不入,或是身材偏胖或偏瘦弱,有“吸引”欺凌者的特质,长期遭受欺凌导致他们的想法偏执,而且悲观、易怒、焦虑,缺乏自信心。

(三)协助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

2019级某女生讲述:“我曾经是一名协助者,有一个女生脱掉了另一个女生的裤子,事情发生得很突然,我觉得好笑就一起帮忙,现在想想特别幼稚。凑热闹的协助者通常存在从众心理,他们心智不够成熟,对欺凌行为感觉新奇,当成玩笑或玩乐,因此内心没有负罪感。”

2019级某男生讲述:“一个同学在电话里说我朋友的坏话,我朋友让那个同学道歉,同学不肯,我朋友就叫来了十几个初中生每人给他几个巴掌。活该,叫他‘口臭’又不道歉!”同仇敌忾的协助者通常喜欢攀附“强者”,并以此为荣,以恃强凌弱取乐,他们同理心不强,因此内心也没有负罪感。

(四)附和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

2017级某女生讲述:“班上有一个女孩穿得很破烂,全班同学都嫌她恶心,排挤她。”附和者一般自我意识不强,主观能动性也不强,通常比较被动、习惯服从,容易人云亦云,他们认为欺凌行为理所应当,内心没有负罪感。

(五)保护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

2018级某男生讲述:“以前有一个同学经常被打,我每次都看着,最后我忍不住了就告诉老师。在告诉老师的那一刻,我内心舒坦下来。”没有亲身遭遇过校园欺凌的学生通常内心有正义感和怜悯之心,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出手相助。能成为保护者的学生一般思想较成熟,自我意识较强,责任感也很强,有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且内心也比较有力量,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受到过严重的挫折,人际交往能力也比较强。

(六)局外人的行为及心理分析

2016级某男生讲述:“有个同学勒索他人财产不成,叫了一帮人到我们班的卫生区打人。周围人很多,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散了。后来保安来了才把事情解决了。我一个学生干不了什么,只能先保全自己,这让我有些内疚,但我能干什么呢?”

2018级某女生讲述:“之前班上有一名男生,父母离异,我们班上有很多人都打他、骂他,特别可怜。”

2019级某女生讲述:“我们班军训时,有许多同学合伙孤立欺负某个同学,我沉默了。这件事大家都不会发声,但彼此心知肚明。”

局外人大多数是普通学生,平时没有特别的表现,遇到事情通常是事不关己、少管闲事、明哲保身。当然,如果是知情者内心也会有所触动,感到害怕、怜悯、内疚、不知所措,或是幸灾乐祸等。

四、思考及建议

(一)校园欺凌的预防

要预防校园欺凌,就要不断地规范和加强关于校园欺凌的普及教育。笔者在给学生讲解“校园欺凌”的实践和调查中发现,“暴力”“欺凌”“欺负”这三个不同的名称和定义,很容易造成学生出现理解混乱,如有学生提出疑问,小A:不知道怎么定义校园暴力,被拦着不让上公交车算不算?在宿舍被打算不算?在大家面前公开我的成绩、作文算不算?小B:同学把我的书包藏起来、背后传我的谣言,算吗?

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尽快统一“校园欺凌”的定义和内涵,更有利于准确地预防校园欺凌。建议学校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注重班级建设,警惕“小团体”的形成及其危害。许多社会心理学家经研究证实,社会环境对个人行为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学校里营造充满正能量的班风,可以有效减少校园欺凌。比如阿伦森教授提倡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进行拼图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多组织学生进行有共同目标的合作活动,减少不良竞争,以营造和谐双赢的校园氛围。

(二)处理校园欺凌行为的措施

处理校园欺凌行為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分角色进行。处理“行为型”欺凌者的重点是行为管理,同时注意纠正学生对“暴力美学”和“权利”的美化。如处理“习得型”欺凌者的重点是长期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这种潜在的隐患危害更大。处理“顿悟型”欺凌者的重点是转化,这类学生很可能会变为“保护者”;处理“短期未完成型”受害者的重点是对其进行自我保护教育,让他们对之前的遭遇得到“有效处理”,帮助他们更好地走出阴影,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处理“短期已完成型”受害者的重点是心理辅导和转化,激起他们成为“保护者”的潜能;处理“长期受害型”的学生重点则是长期进行心理辅导,并需要集中多方力量,帮助他们重拾对家庭和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处理从众的协助者,是注重培养这些学生的自我意识,而对讲“兄弟道义”的协助者则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处理附和者要强调个性的培养,同时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对保护者则要大力宣传、鼓励和支持,让更多的学生效仿他们;对大部分的局外人,重点是将他们转化为保护者,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并教育他们在懂得保全自身的前提下学会保护他人。

最后,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随着校园欺凌的隐蔽性增强,教育者更应该重视冷暴力的危害,如关系暴力、语言暴力和网络暴力等。社会心理学家基普威廉斯认为,在童年期被他人排斥的感受会严重贬低个体的自尊心,而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冷暴力的欺凌具有隐蔽性,甚至无迹可寻,导致施教者无处施力。但只要教师和家长足够关心学生的人际交往、情绪变化和心理变化,就能从学生日常的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校园欺凌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庞红卫,王燕春.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以浙江为样本[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6).

[2]张颖.初中女生校园欺凌行为分析与对策研究[D].张家口:河北北方学院,2019.

[3]埃利奥特·阿伦森.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M].顾彬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4]娄丽.受欺凌者视角下校园欺凌的原因及应对方式研究——基于对8名受欺凌中学生的质性访谈[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9.

[5]苏爱慧.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类型及社会心理因素分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9(35).

(责编 杨 春)

作者:陈虹先

第二篇:影响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摘 要] 对学前儿童来说,社会文化因素对他们自身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且积极引入更加科学的思路和教育理念,对儿童自身心理健康成长和个性的发展来说是尤为关键的。分析了现阶段影响儿童心理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并探究了如何更好地对当前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进行控制的策略。

[关 键 词] 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社会文化因素

[

一、引言

在学校儿童成长的过程当中,如何对他们自身的心理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促进他们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是学前阶段教育工作开展所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行为是心理的反映,并且与心理具有密切的关联。针对现阶段学前儿童的一些心理行为问题,我们应该科学地进行分析,并且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究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合理地应对处理,帮助学前儿童更加健康、全面地发展和成长。

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教育观念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和调整,这对当前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不合理的情况出现。很多家长为了帮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在学前阶段过度地展开相关的教育,让孩子参加很多不必要的培训班。而部分从业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而开设一些不合理的培训班,同时展开过度的出于利益层面的儿童学前教育与宣传。在过度学前教育开发的过程中,儿童的天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另外,在当前开始发展多元化文化环境下,其对儿童本身的社会性和想象力方面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多元化的环境当中,很多不良的信息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自身。

三、如何更好地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解决现阶段学前儿童心理

行为问题

从当今社会文化层面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发现,观念上的混乱

是导致出现学前教育过程当中一系列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应该加强引导,讓广大教育者和广大家长产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以一个正确的心理观念来应对学前阶段儿童教育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从社会文化的角度为整体学前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我国的学前教育水平处于一直不断的发展和提升当中,我们更加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对当前学前教育进行分析和看待,并且积极展开宣传教育,让思想成为改变行为的重要动力来源。

儿童在接受学前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在这一阶段也应该从儿童的角度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引导,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尽可能地避免和克服当前多元文化所带来的影响。教育者和家长本身应该意识到童年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并且尊重他们的童年时光,让他们的童年可以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度过。例如,在学前教育的过程当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对学前儿童自身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矫正和调整。合理地展开游戏可以培养学前儿童自身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自我价值,释放他们的天性,体现更多的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沟通交往能力。在展开相关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积极地引入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式,让儿童本身在接受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成长和发展。

针对学前儿童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我们也应该更好地从儿童文化的角度来进行有效的引导。文化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活力的,并且也是自由和开放的,这也是当前社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结合儿童文化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应该和成人文化之间形成共同进步和发展的模式,并且广大成人也应该为广大儿童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让儿童文化的发展具备良好的空间和环境,并进一步对儿童的价值和地位进行明确,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解放儿童。成人往往是儿童行为的指导者和规则的制定者,成人文化相对于儿童文化来说,具有绝对的权威。在这种权威的条件和空间下,儿童文化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我们只有重视这方面的情况,并且从社会文化的因素进行改进和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儿童文化进行保护。

四、结束语

学前教育对儿童自身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展开相关教育工作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对县级学校儿童自身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并且从当前社会文化因素的角度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才能构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让学前儿童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得到进一步保障。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影响小学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2]安惠敏.“专业标准”视角下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职业,2017(31).

[3]郑莹莹.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价值及渗透[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11).

[4]蔡丹丰.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J].林区教学,2017(7).

作者:佟坤

第三篇: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心理探究

摘 要:本文以分析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心理为基础,结合调研数据及相关学者分析,探讨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特点,提出了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意识的引导方式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心理;引导方式

在大学生阶段,大部分学生经济不独立,而父母对于成年大学生已无法定抚养义务。所以说在经济消费方面,大学生是个人成长的特殊阶段。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以及大学生心理活动的不断复杂化,这一阶段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与心理愈发的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行为以及心理的分析,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存在重要意义。

一、消费行为与心理

消费行为是指消费主体出于延续和发展自身的目的,在选择、购买、使用以及评估等相关的产品服务时有意识的能动行为过程。而消费心理则指的是消费者在进行个人消费活动时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表现出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

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之间存在着交互与区别的关系:心理的消费的动机,行为是消费的表现。消费心理支配着消费行为的产生,而消费行为则能反应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由于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所以在进行研究时,往往对消费行为与心理进行共同研究。

二、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特点

1.大学生消费具有主导性与合理性

在大学生个人财产分配方面,根据调查问卷,可得到如下一组数据:

[消费类别 生活消费 服饰消费 学习消费 人情消费 娱乐消费 百分比 30.18% 20.95% 20.03% 14.52% 14.32& ]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生活、服饰、学习三大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导,学生也会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辅之以必要的人情和娱乐消费。这样的消费分配相对而言是较为科学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大学生消费心理包括个性化和趋同心

大学是个人三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学生显示自我个性、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心理同样表现在消费上。此外,由于大学生生活的社会化,使他们的消费心理在社会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产生着相互影响,并且出现趋同现象。

3.大学生消费行为兼具冲动和理智

大学生消费需求与购买行为具有较强自主性和独立性;求实、求廉、求便与求新、求美、求名心理在大学生消费中并存;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在购买商品时比较喜欢追求新颖和时髦,热衷于追随时代潮流,大学生消费动机與行为兼有冲动和理智的成分。

4.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与社会化。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大学生们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不断增加,兴趣爱好也愈加广泛。 机会的增加使得学生们的消费开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同时,由于各大高校开放性的增加,学生们社会化消费的趋势也愈加明显,网购等现代消费方式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心理的因素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广播电视等传播途径已经广为大学生所使用。在多媒体包裹的世界中,不仅传统消费观念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大学生获取消费方面知识的社会渠道也愈发增多。然而,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极有可能收到各类社会风气的影响。

2.学校环境因素

大学校园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在我国当下的高校教育中,几乎没有专业的理财方面课程。学生在校园内接受到的财务管理相关教育基本以教授讲座和自我学习为主。学校正规的教育手段的空缺极有可能导致大学生消费结构不合理以及消费道德观念淡薄化。

3.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是个人成长中最为重要的环境之一,父母的消费导向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在抚养子女长大成人的同时,还应该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和理财能力,努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财商”(FQ;Financial Quotient)。唯有如此,才能尽到父母对于子女在消费能力培养方面的义务。

4.个人心理因素

个人心理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主观因素,价值观的逐渐成熟使得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消费方面具有相对合理的财产分配,而消费上缺乏完善的思维能力和消费行为习惯则是造成不健康消费的重要成因。作为影响大学生消费的重要主观因素,个人心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引导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建议

社会作为大学生校外消费环境的主要营造者,社会应在建立良好的消费环境、引导正确消费风尚的方向上作出努力。通过净化校园周边消费环境、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建立健全高校消费相关社团等方式,并辅之以网络等媒体向大学生宣传正确消费行为与心理,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文化,为大学生良好消费观念、消费行为与心理的形成提供保障。

学校教育是大学生系统学习消费相关知识的最佳教育方式。高校应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制定具体的引导对策。具体而言,高校可以通过开设消费相关课程,对大学生进行与消费心理与行为有关的知识系统教育,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此外,学校还可以在制定严格管理制度的同时通过多渠道为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敦促大学生形成良好消费风气,促进绿色消费观念。

在家庭方面,父母的消费观念及消费模式会对子女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想帮助大学生提高理财能力,培养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就应与高校教育、社会政策积极配合。父母应作出良好的消费榜样并提供给子女适当的生活费用与学校、社会共同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心理,帮助子女改正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习惯。

作为法律上的自然人,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的消费观,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消费行为习惯。在理财和计划消费方面根据大学生自身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规划;在日常消费实践中,大学生应学会科学消费、合理消费,提升自我消费能力,为成为一个成熟的消费而主体做出努力。

通过前文的探究,可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尚属合理范围之内,虽然存在着消费结构不合理等现象,但健康积极的消费观念仍是大学生消费理念的主流。在提升大学生消费水平和消费认知方面,需要社会、家庭、高校三方的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消费创造良好社会消费环境、家庭消费理念和消费技巧学习渠道,同时高校大学生自身也应该树立正确积极的消费观念,在提升自身素养、加强消费能力方面不断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闰缨等.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引导分析.昆明大学学报,2004(l)

[2]刘志伟.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点及企业营销策略.商业研究,2002(2)

作者:谢怡湘

第四篇:行为主义心理学与语文教学设计

【摘要】行为主义心理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心理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各学科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行为是内隐的,不可直接观察和测量,可直接观察和测量的是个体的外显行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人文学科,在教学中有许多可观察测量的外显行为,因此,行为主义心理学对语文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雷雨》教学设计为例,探讨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行为主义;语文;教学设计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对教学设计指导意义

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有机体可观察的外在行为,人的行为不是先天,而是后天习得。“学习行为的形成或学习结果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而建立的联结,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因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是在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的信息交互中获得的结果。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互相影响,可通过环境刺激预判行为发生,或通过行为表现推断其受的外界刺激,因此,要注重外界强化刺激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它对实践性较强的语文教学来说,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根据中学生心理和生理时期、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及高中語文课程理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如何设计一节课、一个环节激发学生兴趣,需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学生能切身体验和感受课文,提高表达、思辨、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传承优秀文化。在教学《雷雨》时,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指导、结合课文学生特点,教学设计从设计基础、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馈等方面进行。

(一)《雷雨》教学设计基础

在《雷雨》教学设计时,把学生可观察行为作为教学设计基础。生活中,学生对戏剧接触少,与戏剧有隔阂,戏剧阅读存在困难。学习《雷雨》这篇课文,学生表现出可观察的行为有以下几点:首先,学生对戏剧文本不感兴趣,文中人物对话多,语言不像小说连贯。阅读时要看前面人物名字,看舞台提示,才知人物表情、心理及环境氛围。对话你一言我一语显得散乱,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阅读感到困难、无趣。学生阅读《雷雨》有阻碍,难以把握文章重点内容,不能体会句子深意、文中矛盾和气氛。最后,学生受现代偶像电视剧影响,阅读文本会不自觉把故事情节想象成偶像剧,把文中感情纠葛与矛盾进行完美创造,歪曲人物性格。因此在《雷雨》教学设计中,需充分考虑学生行为表现。学生忽视文本,便教给学生阅读文本方法,从细节描写了解人物性格特征。学生与文本有时代隔阂,播放《雷雨》话剧,直观展现戏剧矛盾,符合学生接受方式,创设情境刺激学生学习兴趣,看了话剧表演,能理清剧中人物关系、了解人物性格。建立学习情境后,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以实现刺激—反应这一学习过程。

(二)《雷雨》教学目标设计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教学目标需体现学生行为主体,“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言语行为。教学目标的设置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学习结果,而语文课程的学习结果则是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因语言刺激—反应而形成的言语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教学目标设计需将刺激行为表述出,明确课堂教学任务及学习目标。如“朗读、默读、勾画、标注、分析”等行为动词,使学生学习行为具有可观察性、可操作性。

《雷雨》作为经典的戏剧作品,教学中有许多值得挖掘的教学重点。但在有限课时内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选取一个小切入点深入挖掘,把语文课上好。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学生可观察行为及《雷雨》特点,将《雷雨》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一是默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文中写得精彩的语句,并说说理由。二是分角色扮演文章精彩的内容,品味反复出现的语句,分析周朴园的人物形象。三是学习这篇课文有一定思考,得出结论。

(三)《雷雨》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是教学引导者。在传统教学中,“由教师单方面从教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规定教学步骤,单向线性传递给学生。”教学过程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学习兴趣淡薄。因此,应在行为主义心理学指导下改变教学设计,将教师、学生、教学组成一个有序的系统,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

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小步子原则,教学中采用小步子呈现教学信息,知识项目不宜过大。《雷雨》教学过程设计中:首先,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觉得精彩的语句,使学生对文章初步了解,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能在阅读中思考,真正进入课堂学习。其次,教学选取一个小切入口——周朴园到底爱不爱侍萍?根据教材、学生以及教学需要设置这问题,引起学生阅读兴趣,是爱或不爱,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到证明观点的语句,分小组进行讨论。认为爱:学生会找到相关句子。如:“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也派人到无锡打听过。”“我们想把她的坟修一修。”“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等等。认为不爱:“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好!痛痛快快地!你现在要多少钱吧?”等等。周朴园知道侍萍后,整个人的态度完全变了,从语言、语气、神态中体现了不爱侍萍。这一环节学生只关注对话,忽略舞台提示,需引导学生注意舞台提示,体会其作用。如,周朴园神态描写,不知道是侍萍时,舞台提示“沉思、沉吟、苦痛、汗涔涔地”等。知道侍萍后,则是“忽然严厉地、悲愤、冷冷地、冷笑”等,舞台提示不仅是表演时的提示,对了解人物性格也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对比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比如:“你可以打听得她的坟在哪儿么?”“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怎么?(惊愕)”“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将周朴园说的话反复品读,体会周朴园情感变化,理解周朴园复杂性格。“侍萍:老爷,你想见一见她么?周朴园 :不,不,用。”这句答非所问的话,表现出人物内心的矛盾、复杂的情感。“从前的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起来吧。”这反复说的话,表现他对过去做的事感到心虚,不愿提及。“你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一句,“你的”表现周朴园把与侍萍的关系撇清,与她划清界限。这些细微之处,学生不会注意到,教师设置问题刺激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全面分析周朴园的形象,从周朴园多面、复杂的人物形象分析中,改变单一的人物形象观念。

教师通过“周朴园到底爱不爱侍萍?”问题刺激,学生产生反应,爱不爱不重要,目的是引起兴趣,使学生从小切入点挖掘文中更深、更有价值的内容。最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中的“侍萍”为何不用“梅”“鲁”姓?姓氏改变与人物身份有何关系?周朴园与侍萍的矛盾体现什么阶级观?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学生将文本与社会背景相结合,探讨矛盾出现、造成悲剧的社会原因。透过文本,关注社会环境,提升自己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

(四)《雷雨》教學反馈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教学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反应要给出正或误的反馈信息,及时强化,错误反应需纠正。在教学中,有学生对《雷雨》理解不符合文章内容,认为文中周朴园怕蘩漪伤害侍萍,为保护她,故意无情,狠心。此时,我们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揣摩相应语句,结合社会环境、门第观念和阶层差别对婚姻的影响,金钱观念递化人的情感,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没有保障。学生阅读时不深入,只知大概情节,忽略细节,因此在教学中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注意舞台说明,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关注前后、上下文句子之间的联系,表演经典内容,深入理解文章。

二、结语

语文教育中,行为主义心理学给语文教学设计许多启示,根据学生行为创设情境、问题,刺激学生思考、体会,使学生产生反应。《雷雨》教学设计中,关注学生行为,尊重学生反应。但教学设计不能全盘接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应有取舍,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对学生的反应要做出正确或错误的反馈信息,但语文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不偏离文本内容,允许多个角度分析。若要标准答案,便不利学生思维和创造能力发展,使学生学习机械化。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与语文教学设计结合中,要灵活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能机械地全盘接收、丢失教育中最有意义和最根本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秋玲.语文教学设计优化与重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俞京杏.行为主义心理学与中学语文课堂[J].新课程学习,2014(1).

[4]杨红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语文教学的指导意义[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2).

[5] 张厚粲 .行为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编辑:郭恒)

作者:许倩

第五篇:行为主义心理学与语文教育

1 行为主义主要理论及其缺陷

行为主义始自华生,最终到斯金纳手里成熟。华生的理论主要如下:首先,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行为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意识只是一个假设,漂浮不定无法记性科学研究。他主张放弃不存在的东西进行行为的研究。这就出现了他理论中核心的概念,“刺激”和“反应”的关系,他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的是这二者由此到彼和由彼到此相互关系,身体的反应都是由刺激形成的。

其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因此,人的心理现象其实就是物质现象。对心理想象的研究就必须转移到对物质现象的研究中来,只有通过对物质现象的研究才可以解释心理现象。如果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和反应互相对应的关系,那么刺激和反应之间就是一个互相被决定的关系,这就是他提出的决定论原则。

再次,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必须对主观性加以排斥,不能把未经科学证明或无法证明的“意识”引进来。行为主义对人类行为的研究,是以科学性为前提的,具有实际可操作性而后普遍应用性,能够为实践服务。因此他认为行为主义必须使用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

斯金纳是行为主义的集大成者,严格来说,他属于新行为主义。他的理论主要如下:

斯金纳仍然持物质进化论的观点,认同自然进化和自然选择,不过有所变化。他提出生物进化的三种“变异和选择”,分别是,“生存性列连”、“强化性列连”和“文化”三个方面。前者认为,生物通过不断地时间自然进化保持下来的稳定的种的属性,用以维持种族的基本延续和发展;后者指物种(主要指人)通过“操作性”的行为为物种留下相对更适应自然和社会变化的“强化性列连”(主要包括“模仿”和“社会性列连”);第三种主要是“文化”。在些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他提出了核心观点—— “进化”,并由此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和一系列具体方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操作性强化”。

行为主义单纯把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并把一切都包括进行为中的做法是错误的。不管意识多么漂浮不定,但这是人精神世界。忽略精神世界显然是错误的。这容易导致人的被物化,而失去人的价值和尊严,成为物的奴隶,彻底成为机器。

2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在语文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1)华生理论在语文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刺激与反应”的因果思维方式

文本解读时,当学生的行为表现不积极或者困惑满面时,我们可以尝试设计一个教学程序。针对这种行为,先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大小,看看学生的水平层次的差异化程度,然后进行表格统计分析,是什么样的行为导致这种情况,然后针对行为进行“刺激”,如设置特殊教学情境,围绕某一说明主题或者议论主题举办演讲比赛或者辩论赛,通过奖励和鼓励的方式刺激他们对此类文章的敏感度和兴趣度。

一开始是以积极引导和有奖刺激的方式来对他们现有的不敏感行为进行直接刺激。通过这一方面仍然效果不好的时候先对文章进行高度评价,以此刺激来引起注意力,注意力被引起后组织大家进行讨论文章要说明或者议论什么样的一个主题,限定时间让“选手们”和各自的“观众们”准备发言。

就辩论赛来说宜选择议论性质强的文章。告诉其他选手有不同意见可以反驳,但必须说出具体理由。然后组织辩论。有几点需要注意,刺激程度要适宜,否则会收到相反结果。在会场陷入僵局时,老师要察言观色、积极引导。因为行为的产生和变化与现场刺激强弱有密切关系。除此而外,通过练习的刺激必不可少,可以让同学模仿课文写作这类文章,篇幅不限,予以适当奖励和鼓励刺激,根据反应情况反复强化这种兴趣意识。

最后,根据反应程度制定一个思维训练程序,把这种活动程序化和科学化,具体操作时,通过环境刺激来加强学生的因果思维意识,文章中作者在某一处有一个特殊的行为意图,这个行为意图有哪些原因可以支撑,适当制作道具来强化。老师预设一些情境来让同学们进行猜测具体原因。一开始可以选用简单的刺激,然后逐渐加强刺激情境,是学生充分发挥出能动性,培养因果思维意识。从分析细节到综合整体,培养对这类文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必须强调的是这些文章除了显示作者的思维程度外,还可能会有语言和修辞或者其他文学性的因素,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斯金纳强化操作行为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当我们面对学生的某一个不能满意的对教学和学生自己来说都是有害的但却用一般方法难以改变的行为时,就可以考虑使用强化关联法。举例来说,由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预设一个情境,最好先单独训练,降低要求,根据学生现有记忆程度先识记很小的一部分,鼓励学生识记,只要通过就给予鼓励和奖励。这一过程可以先进行反复的定期强化训练,直到可以熟练识记时,采用“间歇性强化”,就是说,预先规定的时间目标达成后进行不确定的时间强化,原来是五分钟时间,现在可以有时候是三分钟有时候是五分钟甚至十分钟,九分钟,七分钟,六分钟等等无规律的强化方式来进行。等到这些目标达成后,测试学生的记忆效果,看是否前后形成了一种占优势的强化关系。

然后,逐渐加强实际内容的强度和测试时间,具体就是自主识记内容的有效性。根据行为反应,适时强化,有意识的在出现衰退时及时进行强化,以培养该行为的无意识重复性。最后,不定时更换场景,教室或者单独训练场合,对于不要求强化的行为出现时不予理睬,有意识的弱化无意强化的内容,反之,则高度关注和肯定。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由个体行为直到引用到集体行为中去。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一理论不可机械使用,就操作而言它完全是人为预设的,如果单独使用恐怕会造成学生机械学习的意识,不利于长期发展,所以,教师必须结合多种方法灵活采用,当然,最重要的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进行,教师的知识素养,人格魅力都是需要综合运用的,在具体的操作中必须以学生为对话的主体,尊重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求语文课堂的艺术性。

通过强化性列连改变的是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探究问题的意识而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的意识,必须立足于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一点必须时刻注意,因为教师面对的主体不是机器而是独立的有自己思考和认识的人。

参考文献

[1] 张厚粲.行为主义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2003.6.

[2]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09

[3] S.E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修订第八版).匡宏,邓晓芒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02.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06.

[4] 刘永康.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8.

[5] 许书明.语文课堂教学艺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08.

作者:田龙成

上一篇:学校依法行政论文下一篇:信息技术与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