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出发,力图通过阐述其中经典部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来解析传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以探讨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文化理念。

第一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美学的传承弘扬

目前,随着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当代美学理论建设的深入拓展,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创新弘扬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所说的创新弘扬,首先是把激活中国古代有价值的美学思想资源,加以阐释和发扬光大;其次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进行外译和传播,使之成为世界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让优秀的中国传统美学资源成为当代美学思想的源头活水,成为当代美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乃至成为世界美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是当代美学建设的重要资源,这正是我们中华美学精神在当下应当发扬光大的原因。美学作为人文价值学科,应当重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心存偏见,依然怀抱全盘西化的那种矫枉过正的态度,总是误以为只有古希腊、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传统才对当下的美学思想发展有启示,而中国孔孟老庄、宋明理学以来的思想传统就不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我们既不粗率地鄙视和否定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也不能盲目地迷信和简单地移植西方美学。实际上,即使在西学东渐、甚至有人主张全盘西化的时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并没有被全盘否定,并没有完全断裂。宗白华、邓以蛰、滕固等人依然在传统美学资源现代化方面作出了成绩。其中有些成果经过一定的转化和生发创造,已经融入当代美学思想之中。可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承载着丰富的审美经验,由这些经验归纳和总结出来的理论,乃至审美经验本身,值得中国当代美学和世界美学加以继承。这些传统的美学思想已植根于我们民族的生活方式之中,千百年来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以及艺术心理。因而,对于它们的继承与弘扬,是当代学人之使命所在。古代传统与当下发展的关系,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譬如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在当下依然让我们获得审美的享受;古代的戏曲小说和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可以在当代新媒体艺术中得以再现;古代的器物造型等可以为当下的设计提供启示和灵感,等等。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包含着启迪学者智慧、引领未来发展的思想资源。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一个重要传统,就是“返本开新”。这也是我们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追溯中国传统美学的源头,切实把握其中有价值、有活力的资源,从而使当代美学别开生面。诸如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谐的宇宙观、“立象言意”的传统、物趣人情浑然为一的艺术境界等等,都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国艺术的抒情传统虽然不能涵盖全部的艺术作品,但它确实是中国古代艺术具有独特民族特征的贡献,同样也值得我们珍视和发扬光大。中国古代以和谐为理想的审美趣味特征,得到了持久地發展,与古希腊的和谐观明显不同,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有优秀的传统,有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的成分,就无限夸大其内容,或者固守中国传统美学中僵死的教条。中国传统美学资源在学科形态上、研究方法上确有诸多的不足,我们不必也不应该讳言,更不应该肆意夸大中国传统美学资源的价值。我们应客观对待其中的生机和活力,客观地对待这批遗产。

中国传统美学的创新弘扬,面临着如何超越以古释古、落实古今衔接的现实挑战。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及其范畴作为古代思想资源,不能只是消极被动地适应当下的美学语境和审美氛围,我们要在当下语境中激活相关的思想和范畴。我们既要打通古今,使古代传统美学思想在借鉴当代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得以阐释,使当代美学思想在借鉴古代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并通过互相借鉴和互相阐释,共同推进中国美学事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超越当代实用的狭隘需求。我们要切实地保护好、传承好作为人类文明遗产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资源,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资源真正放到全球化视野中,放在当下语境和审美实践中去理解和激活,重视中国传统美学生存、创新和传播的生态环境,使其真正有活力的成分走进当下,融入世界。所以,我们要为这些传统美学思想在当下落地生根,乃至外译传播积极地创造条件,做出努力,以保持优秀传统美学思想的活力和价值。

当然,重视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传承弘扬,也并不意味着自我封闭。我们充分肯定西学东渐在打开国门、学习西方美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古今西方美学的丰富性,充分认识到西方学术规范和方法论的价值,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美学及其在中国发展的成就和特点,并高度重视概括和总结当代的审美实践。此外,100多年来,几代美学家在学习西方美学思想及其方法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进行了整理和阐发,其中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重视。尽管其中有削足适履、生搬硬套的痕迹,有趋同弃异的不足,但这些在早期的尝试中是不可避免的。其中一些失败的尝试,也给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因此,我们需要继续认真学习西方美学的学科化特点,在中西参证中借鉴西方的方法来对中国传统美学资源进行阐释。

西方汉学家们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弘扬传播,有他们的独到之处,有他们的贡献,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由于他们对知识背景和具体情境不了解,也产生了不少误读和误解。其中的一些观点也有值得讨论和商榷之处。一些国外汉学家写的中国传统美学的相关著作,包括涉及美术和音乐方面的相关著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不少没有回到文献原文,没有回到中国古代的术语阐释和具体语境中,而是使用了另外的现代汉语词汇,或是创造了新词来表达。这样做的优点是把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理解纳入到现代语境里传播了,也带有译者创造性表达的成分。但遗憾之处在于,西方学者由此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文献和术语,已经有了不少误读,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有些创造性误读有它的价值,但是由于它们背离中国古代的文献和术语及其语境,这就更加远离了中国古代美学的思想资源和传统本身。因此,对于外国汉学家的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成果及其中译,我们需要对他们的利弊得失做客观的评价。同时,对于这些海外汉学的研究著作,我们要超越过去国内自说自话的评价状态,不能仅仅停留在与国内读者交流的层面来进行评价,而应当首先与原作者进行切实的对话和互动。这一方面有利于深刻地了解他们的成就,把研究推向深入;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中国传统美学当代研究的总体水平。

我们应当明白,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世界的弘扬传播,不能仅仅依靠中国学者单方面积极主动的努力,也不能仅仅依靠西方少数汉学家的努力,还更需要欧美等整个世界对中华文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欧美等全球学术界需要真正放弃对中华文明的成见与偏见,在全球视野下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积累对于人类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而中国今后持续稳定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则有助于西方社会消除对中国的偏见与隔阂,正视中华文明包括传统美学思想的价值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努力地、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作为不同文明形态的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及其思维方式。重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真正实现中西美学思想的多样存在和对话,才能有利于世界文明的推进和发展。从技术层面上说,用英语、法语、德语等世界各国语言把中华文明说清楚,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而从长远意义来看,努力弘扬传播好中华文明,吸收传统美学的精髓,乃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却是全人类的福祉。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探究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文献在当代的传播和接受,这不仅有利于在当代语境下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激活,而且有利于传统美学走向世界前沿,也有利于中国美学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完美契合。

中国从一个美学研究的大国,成为一个美学研究的强国,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对于中国传统美学的弘扬传播,我们应当不预设立场,真正对中国传统美学作同情的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超越固有情境,让古今之间、中西之间,获得平等的对话。中国美学家需要放眼世界,了解西方和各国美学的新思想,但绝不能仅仅以传播和消化西方的美学新思想为己任,而是既要学习西方的体系优点和方法论,又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美学自身的优势,为中国美学在未来进程中实现弯道超车的发展做足够的准备。同时,我们应当具有文化自信,既继承传统,又在此基础上自主创新。中国传统美学资源和当代的美学实践与理论研究,必将对未来世界美学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创新弘扬及其对外传播问题,将需要中国美学家和世界美学家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作者:朱志荣

第二篇:弘扬传统文化 挺起中国精神

[摘要]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为当下的文艺创作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指导和新的思路。我国现阶段物质生活水平总体上已经超越温饱,急需治愈精神的贫瘠,而在这个过程中,在国学风行的热潮中辨清什么是真正的“国学”,端正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对它的解读和弘扬,我们也应该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戒除浮躁。新的形势需要我们在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中,既要将中华优秀传统与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又要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更要注重借助发挥新媒体平台进行有效传播。

[关键词]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传统文化;中国精神

[

文化是民族之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2014年9月,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不仅为当下的文艺创作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也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指导和新的思路。“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神”,中华民族因为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才能延续千年,薪火相传。当下的中国,正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才更需要坚定的,完全属于中国的精神“筋骨和脊梁”,方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国学”扫描

《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应该是能够指导人民朝着正能量的方向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很强的文化融合能力,正是这种强大的融合能力造就了传统文化的辉煌。正如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我国现阶段物质生活水平总体上已经超越温饱,现在更急需治愈精神的贫瘠,而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在国学风行的热潮中辨清什么是真正的“国学”。“国学”源于《周礼》:“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孙诒让正义:“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国学”指“国子之学”,即国立学校,这一概念一直延续至明清。那么,国学是怎么从一个机构的名称变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呢?这里涉及中国文化的一个“出口转内销”的过程。隋唐时期,日本慕于中国的强大,派众多遣唐使学习汉文化,日本国内汉学兴盛,至18世纪中叶,日本开始重视本国文化研究,诞生了“国学”,与“汉学”相对。到了近代,西学东渐,中国处在外国文化的重重包围之下,维新改革派的梁启超开始倡议创办《国学报》,以保护中国传统。

由此可见,“国学”一词的诞生是拥有特定的历史条件的。被唐文化重重包围的日本要想拥有自己独立的精神,就不得不明确本国的核心价值观,而近代中国为了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下生存,精神的力量甚至比军事实力更为重要。那么我们现在就不需要国学了吗?不!不但需要,而且是迫切的需要。但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才是真正的国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爱我中华”之风日炽和“振兴中华”口号之响起,尤其是“孔子学院”在海外的遍布和祭孔大典在国内的连续上演,“国学”又在海内外以前所未有的热度火起来。但近年来,国学热中也出现了一些怪现象,不少以“国学”为卖点的培训机构和私塾学校,他们让孩子们穿上古装,拿着《弟子规》或者《三字经》,有的还捧着线装本的《论语》,摇头晃脑,大声朗读着课本上的内容,时不时地举办个祭孔仪式,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此举虽然对传承传统文化起着一定程度宣传推广效果,但这是“国学”吗?更有甚者,打着传统的幌子,把糟粕当精华大肆宣扬,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所谓的“女德”讲座,大肆宣扬封建的“三从四德”,否定女性的个人价值,其言论令人惊诧,其背后是各种“培训班”、“研究会”所带来高额利润的诱惑。可见,在国学传播热中,也存在着“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国学”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这样“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当然,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伤害。

那么,真正的“国学”是什么?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气质,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爱国情怀,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不屈意志,是诸子百家的竞相争鸣,是二十四史的风云变幻,是唐诗宋词元曲的悲欢离合。简言之,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我们应该学会区分真正的国学大师与打着“国学”幌子招摇撞骗大肆敛财的黑心商人,区分有价值的国学典籍与愚弄大众的封建糟粕,但更重要的,是要加紧对国学的研究与学习,只有真正读懂了“四书”“五经”,才能知道其意义在哪里。

其次是对于“国学”的解读和弘扬,我们也应该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从先秦的诗歌到汉代的文赋,从唐宋的诗词到明清的小说,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三纲五常”,从封建思想到五四精神,国学的内涵在不断的更新。国人之精神,在于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必定是積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是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而绝不是象牙塔里高高在上的摆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发展呈现出繁荣的态势,但由于经济利益带来的浮躁态度,繁荣的里面包含着一些质量低下的创作,这些产品不仅浪费人力物力,更腐蚀人的思想观念,造成极坏的影响,是必须要去除掉的。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需要研究者细心耐心,需要传承者坚守本心,更需要民众保持初心。

二、新形势下如何以传统文化构建起中国精神的脊梁

如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既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能与现代社会实现无痕对接,使优秀传统文化这笔华丽巨大的财富与新生代近距离接触。习近平指出:“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这样“潤物细无声”地濡染和塑造当代人们的心灵与人格,为现代中国社会提供破解难题和困境的钥匙。“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这需要在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构建多层面、多维度的体系,特别是要发挥新媒体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沧桑,维系了历史、滋养着当下,曾经的缺失是我们民族永久的痛。著名国学家楼宇烈说过,“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要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为了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下去,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上需要改变态度,改进做法。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文艺要赢得人民认可,花拳绣腿不行,投机取巧不行,沽名钓誉不行,自我炒作不行,‘大花轿,人抬人’也不行。”传统文化亦是如此。孔夫子当年周游列国,积极倡导仁政学说,正是由于痛心于当时诸侯各国背信弃义互相攻占导致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故而我们在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时,要学会建立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

今天,物质的极大丰富随之而来的便是精神需求的增加,普通民众也开始欣赏起了戏曲古董等传统文化。人们也开始注重传统文化的发展,陕北农民激越的秦腔和剧场中轻唱的昆曲都引来了不少观众。建立人民群众与传统文化的联系,要将传统文化做新的解读,符合当下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需要,这也是“主人成为新主人,宅子成为新宅子,文艺成为新文艺”的现实意义。比如,中央电视台相继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从汉字到成语,再到诗词,深挖传统文化,在全社会掀起追捧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一次又一次征服了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受众,也让娱乐综艺节目在传承文化中获得了提升,拥有鲜活的生命力。

在加强传统文化与人民联系的同时,还要警惕“文化道德绑架”。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是出于本心,而不能将他们和道德进行绑架,像微信传播中动不动就“不转不是中国人”,“不看不爱国”之类的言论实在是可恶至极,而在传播的过程中向资本、向市场妥协,向受众乞求机会的做法更是为人所不齿。

(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鲁迅在《拿来主义》中批判了奴化思维,讽刺“送去主义”,然而他还留下一个问题:我们怎样把我国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习近平指出:“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不仅是坚船利炮,而是文明与文化的高低,软实力的较量比经济实力的碰撞更加激烈。在这种背景下,一定要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外国所知晓的。但是怎么出去?既然不能奴颜婢膝地送出去,那我们就让他挺直了腰杆,光明正大地走出去。

在2017年高考中,全国一卷列举了“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移动支付”作为关键词,让考生从中挑选三个写一篇文章来介绍中国,帮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题干中言明,这些关键词是外国留学生对于中国的印象。从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里面有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和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比如中华美食、京剧、长城、大熊猫等。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外国人也跑到我们这里寻找素材、寻找灵感,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不就是取材于我们的文化资源吗?”在此,以《功夫熊猫》为例来说明我国的很多优秀传统文化也在逐渐被外国所接收和喜爱。《功夫熊猫》作为一部完全由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开发制作的动画片,不仅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好评如潮,更以无法阻挡的态势席卷全球,成为全世界人民喜爱的影片。《功夫熊猫》不仅拥有三部影片,更通过文化周边产业将“功夫熊猫”作为一种正义大侠的文化符号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功夫熊猫》的风靡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首先,在这个案例中,中国与中国人都是以正面的形象示人,没有刻意歪曲丑化中国人以博得外国人好感的现象。其次,虽然《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的印记,但其中的中国元素却显得十分亲切自然,对于人物的塑造也颇具“中国味”。《功夫熊猫3》里的场景更是取自大熊猫之乡——成都的著名景点锦里和青城山,这些美轮美奂的景观为影片增色不少,也让外国人间接领略了中国山河的美丽。

因此,要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首先要对这些文化符号进行筛选。通过调查发现,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更多集中在中国自然资源以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而我们引以为傲的哲学思想,处事之道,诸子百家和历史文化等相对较深刻的内容并不十分为外国人所熟知。由于好莱坞大片的影响,几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功夫”,并成为中国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其酷炫的功夫招式和飞檐走壁的动作奇观是它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重要原因。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当他们知道普通的中国人并不能飞檐走壁时,往往会产生失望之感,从而失去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欲望。我们要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不仅要选那些具有共识的元素,还要把我们从古至今所传承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解释给外国人听,如“中国功夫”的文化内核在于“武德”而不是“武功”。这种解读并非是“送去主义”式的讨好,而是帮助外国人正确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根据调研显示,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产品主动消费最多的是中文图书译作,这个比例达到了46.6%,其次是中国电影,比例为28.5%,位列第三的是中国的电视节目,比例为21.6%,这里有中国对外交流持续增长的因素在里面,但这些文化产品所造成了影响如何,最后外国人的评价如何,却没有完整的数据供查证。中国人讲“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我们尽管拥有很多对外交流的演出,各式各样的文化产品,但真正能引起外国人的兴趣并让他们主动消费的文化产品却不多。

“刻板印象”是一个很难消除的东西,通过文化符号的方式输出本国文化固然有它的优点,但是这样必然造成对本国传统文化的误读。所以我们在传播的一开始,就要把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核展现出来,让外国人领略到“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我们在实际制作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却有不少的人迎合外国人的“刻板印象”,以达到更好的传播目的,这是万万不可取的。中国人并不是还穿着长衫,内向保守,中国的女人也早已丢掉了裹脚布。关于文化产品的制造,是引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现今由中国人自主创造,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文化产品虽多,但影响力却不尽如人意。文化差异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我们采取何种方式生产我们的文化产品。我们要以传统文化走出去为契机,不仅要能够引起外国人的兴趣,还要引导他们关注我们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正能量,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应当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民间交流。中华文化的根和魂都深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离开了民间的广泛参与,文化对外传播不仅失去了意义,而且也会失去内在动力。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转变职能,重点从体制和机制上解除制约文化发展的枷锁和藩篱,充分挖掘中国民间及海外华侨华人的潜力,让民间力量和人才在国际竞争中充分释放能量。

(三)借助新媒体平台有效传播传统文化

一种文化能否延续下去,不仅取决于文化本身的内在张力,还取决于它如何被传播。信息社会到来后,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媒体形式。新媒体的出现,在丰富着传播载体形式的同时,也使传统文化传播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

当前的网络传播存在着即时性强,信息量大,信息内容复杂的情况。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促进了信息的极快速传播,并将传播范围不断地扩大;另一方面,各类信息聚集在一起,良莠不齐,容易误导人的思想,尤其是三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近几年兴起的“自媒体”,使得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网络大军中的传声筒,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这些新媒体技术和传播方式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故而如何运用政策和文化的力量规避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发扬新媒体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优势,是每一个文化人都应该懂得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打击造谣传谣,将造谣传谣者纳入法律处罚范围内,并打击关闭了一批三观不正,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信公众号,网络环境整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功利主义就像伺机而动的毒蛇随时准备侵蚀人们的精神。故而我们要从新媒体传播方式出发,深入了解其传播规律,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弘扬中国精神方面发挥更大效力。

自媒体的兴起让每个人都成为了网络的传声筒,移动技术的兴起,4G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得随时随地传播文字、图片、视频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迅速崛起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碎片化”是当下信息传播的主流模式,人们更倾向于阅读短篇文字,观看图片和视频,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也使得深度阅读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思考也变得浪费时间,故而那些短篇的、浅显易懂又能够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文字便借着便捷的传播平台迅速传播,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并非只是囿于象牙塔之中的阳春白雪,即使是深奥的思想也可以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述出来。“深入浅出”是编写传播内容的最好方式,适当地运用漫画、动画等青少年容易接受的方式,不用说教的口吻,而是平等的口吻,适当的幽默语气,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在网络游戏、音乐和影视剧中植入中国传统文化既符合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符合当下民众对信息的接受方式,本来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然而在当下的新媒体语境实踐中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不少人忧虑新媒体的兴起给传统阅读带来的冲击,减少纸质书阅读,减少文字阅读,文化快餐化,思想浅薄化。不可否认,这些问题现在仍然存在着,并且在将来一段时间内仍然会继续存在。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它存在威胁就对其完全否定。2011年,大学生刘啸宇用200元钱拍摄的一段片长仅为6分钟的“微视频”——《天堂午餐》,讲述儿子为在天堂的母亲做饭并渐渐回忆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阐述了一个“尽孝要尽早”的道理,短短一个月时间里,竟达到了400万次的网络点击量。可见,新媒体可以成为传递“正能量”的主流渠道,网络受众是愿意接受正能量的,关键在于所传播的内容是否符合人们的精神期许,是否能引起人的情感共鸣。正如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真正的文艺是人民的,象征着中国精神内核的筋骨和脊梁。只有坚持辩证的思维,坚持与人民的联系,努力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文化才能变为新文化,中国精神才会有新气象。

(责任编辑 王丽娟 付国英)

作者:刘芊芊

第三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要: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出发,力图通过阐述其中经典部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来解析传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以探讨出“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一些文化理念。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和谐融合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基础

1、宏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体现出不满足现状、努力创造美好未来的崇高理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自强不息可以激发农民摆脱贫苦现状、期待幸福生活的斗志,也便于在全体公民中掀起新农村建设的宏伟浪潮,号召全民族的力量投入中来。厚德载物则呼唤一种宽容和谐、涵纳共生的社会环境,要求缓解社会矛盾,打破城乡、工农、地区间的隔阂,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积极统筹城乡、工农、区域协调发展,建成中国特色的新农村。

这种民族精神还要求我们发扬创新精神,具体来说,就是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用科学发展观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问题。

2、发挥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保障作用

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注重个人作为家庭、社会、国家一分子的作用和责任,把个人前途命运同社会、国家、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强化了个体对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责任,内化到人的心灵深处,能增强人的理性,使人宽恕做人、待人、爱人,这恰好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相契合。

在我国农村的一些地区,小农意识是存在的。如果任由自私自利、言而无信的行为持续下去,将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妨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甚至将威胁民族存亡!在当前全社会呼唤诚信、提倡奉献、讲求和谐的情况下提倡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保障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社会道德的整体提高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3、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

现实社会中,传统农业社会“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小农意识和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人生信条仍然广有市场,一些人无心生产、企图靠不义手段获得眼前利益,既使他人、社会和国家利益蒙受损失,成为社会不和谐的一大隐患,又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成为某些别有用心人的工具。这时就需要我们用积极的“义利观” 匡正“火中取栗”的不义观念。同时,它也有利于实现工农、城乡和地区间的和谐,有助于建设“以工促农、以城代乡”的长效机制。

4、中庸之道的和谐影响

“中庸”要求把握事物两端,寻求其“中”,“执中”,从而使矛盾统一、协调保持下去。中庸重在和谐,它是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又具特色的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强调中庸,既不能搞盲目跃进,也不能嘴上大吹大擂,实际按兵不动,而是要追求时时处中的和谐状态,遵循波浪式前进、曲折性上升的发展规律,脚踏实地走好建设步伐。

5、“入世精神”的推动作用

所谓“入世精神”,就是积极关心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这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鼓励着中华民族在艰苦环境中创造了璀璨的文化,锤炼出自尊自强的民族精神。

传统的人学文化是积极入世的,以儒、道、法三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精髓就是积极的入世精神。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提倡入世精神就是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中国农民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造了村民自治的基层民主实践模式,发展了乡镇企业,为国家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必须提倡和鼓励这种入世精神,让更多的农村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

6、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大德,主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这些光荣传统在建国初期得到了充分弘扬,发展成顺应时代潮流、艰苦创业、勤俭自强的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继续提倡这个光荣传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既要在迫切需要投入的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事业上大胆投入,又要预防铺张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国家应当激励起全民族的艰苦奋斗精神,牢记胡锦涛同志“两个务必”的重要指示,激发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奋斗力和竞争力,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7、“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风格各异、绚丽多彩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诸多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瑰宝。我们要“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建设中要注意符合各地特色和依托不同资源发展形式各异的新农村:既要促进“奶牛村”、“蔬菜村”、“旅游村”等特色农村经济的发展,又要尽量保持乡村原有的精神文化、历史风俗、民间传统,使新农村建设尽展社会主义风采!特别要注重保留村庄原有味道,决不能走“集中、统一、高速、盲目”的道路,尤其各级党委、政府决不能用行政命令盲目统一建设步伐,走上“机械主义”的不归路。

8、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动员全社会投身新农村建设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意义非凡。新农村建设关系国家兴旺、民族复兴,必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好指导。同时,要注重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传统的文化精神,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传统文化与乡风文明的和谐融合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始终是农本国家。中国传统文化诞生于传统的农业社会,与农民休戚相关。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村因为处于城市边缘、与异域文明接触较少,思想意识和传统道德观念较城市变动较为稳定,乡土观念较重,人民更为传统、质朴,受传统文化的的影响也更深一些。所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是相通的

从本质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平共处、和谐共进,将个人责任与国家荣光、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找到个人在社会中的合适角色,构建稳定的社会关系,进而推动国家繁荣昌盛,谋求民族的崛起。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在新形势下针对中国未来发展的趋势提出的正确方针,目的也在于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所以二者本质上是相通的。

2、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从《诗经》中的“小康社会”到《礼运—大同篇》中的“大同社会”,都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源头。“小康”、“大同”的社会是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相契合的。因此,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指导好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3、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特色是“新”

“新”强调农村建设的亮点和前景,是旧有形态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它要求我们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涵纳外国的先进文化、技术和管理经验,借鉴已有的典型例子,走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道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文化,是重要的理论源泉和精神动力。

4、合理利用中庸

中庸思想能够消除社会竞争带来的重压,使人际情感得到沟通、消除误解,也会对缓和城乡、工农、东西部地区间的矛盾起到作用,这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应当合理利用中庸思想,强调保持“动态中庸”的发展过程,追求稳步推进,建设“动态和谐”的新农村。

5、要发挥积极的“入世”精神,注重管理科学、民主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服务人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及时听取人民意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要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特别是八亿农民的首创精神、入世精神,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到关系切身利益、关系国家繁荣、关系民族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要注重农村基层领导的选拔培养,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民主观念,以期有利于新农村 “管理民主”;鼓励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到基层锻炼,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改善农村部分群众素质低下、对民主选举等管理模式产生的冷漠态度和不良行为,加强社会教育、传播先进理念、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做到充分科学、民主,才能保障农村建设的新发展。

6、应用德治和法治共同建设“乡风文明新农村”

“不以规矩,难成方圆”,没有健全的法制就没有良好的秩序,没有良好的秩序就不会达到社会和谐。要把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有力地结合起来,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在全国农村继续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阵地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在完善法治的同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完善村务公开和村民民主议事制度,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建设好“乡风文明新农村”。

7、积极引导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不唯农民,全国各族人民都将会投入到这场战役中,倾洒热血和汗水,奉献青春和力量。必须重视作为全民族特有思维形式和人生准则的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它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更好地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

三、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是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所走的一步,在它后面还有更多、更严峻的工作。中国传统文化将会始终在中国的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建设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必须注重探索积累和沉淀更新,积极引导它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重视发挥其积极作用,研究出带有中国特色、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的新文化、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丰富和完善人民的生产生活,为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贡献。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J]. 共产党员. 2005.10.6-12.

[2] 邵汉明. 中国文化精神[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2.

[3] 宋志明. 中国传统哲学通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

[4] 张德元.新农村建设中要“把根留住”[J].调研世界,2006.7.29-30.

作者:张永超 王 辉 王 晶 张亚忠

第四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品鉴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远集团秉承“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2013河北优秀书画作品展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是高远集团主办的“高远文化主题月”活动之一,此次活动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共建美好河北精神面貌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刊第十期刊发的“高远红木十月文化月主题活动”,在广大读者和红木收藏圈引起极大反响和关注。近日,由高远集团主办的“高远文化主题月”再次掀起高潮,2013河北优秀书画作品展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正定高远红木博览城华美启幕,向市民展示了河北众多书画名家作品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活动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共建美好河北精神面貌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悉,此次2013河北优秀书画作品展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民政厅、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老龄办主办,河北省老龄办综合处处长张丽主持开幕式,河北省人大原副主任王加林,河北省原副省长、省老年事业促进会常务顾问郭洪岐,河北省原副省长何少存,河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王离湘,河北省民政厅助理巡视员张世通,河北高远集团董事长高锁柱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为活动开幕剪彩。开幕式上,河北省民政厅助理巡视员张世通指出,本次河北省优秀作品展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充分展现了我省艺术家及文化企业积极向上、共建美好河北的精神面貌,必将进一步推动我省文化产业跃上新台阶,同时希望艺术家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创造出更多豪情满怀、积极进取的动人颂歌,在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新征程中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此次河北优秀书画作品展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是“高远文化主题月”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期间,群众可以欣赏到河北省众多名家书画作品,以及50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动主办方,高远集团在展览期间还为群众安排了包含吴桥杂技、河北梆子、井陉拉花、常山战鼓、正定高照、沧州武术等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汇演,现场吹糖人、捏面人、中国结、剪纸等丰富多彩的免费民间手工艺品制作,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与本次活动同期进行的还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销会、桑榆之梦——高远杯河北省第二届老年书画展(B区四层)、华北地区红木家具及艺术品订货会、笔煮丹青——林书杰书法、国画、制瓷作品展(C区四层)、高远红木家具及艺术品展示拍卖会等文化活动,在活动现场,前来参观的群众可以看到海南黄花梨皇宫椅、越南黄花梨架子床、小叶紫檀顶箱柜等价值数亿的红木家具精品。

编辑/王银龙

作者:梁冰

第五篇:弘扬中国传统廉政文化 促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

贵州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是贵州农村现阶段发展的基本要求。贵州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在广大农村,短板也是广大农村。按照中央、省里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乡风文明”的本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全省各地打击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廉政文化建设是提高农村领导干部队伍素质的内在要求,要求领导干部要始终围绕增强基层执政能力,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廉政文化建设是贵州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全社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既有利于政府部门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贯彻落实依法行政的方针,更好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环境,还有利于农村公职人员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身作则、勤政廉政,增强人民群众反腐败的信心和支持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为构建贵州农村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

三、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问题

目前,廉政文化进农村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人们对廉政文化进

一、传统廉政文化的启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廉”是指堂屋的侧面,引申为正直、方正、干净、节俭等含义,引申为人们对待财利的一种正确态度就是“不取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利”;而“政”指“正也”,即正直公道。廉政文化,就是以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廉政理论为指导,以廉政理念为核心,以廉政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媒介的传播和广泛的社会参与,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廉政监督,教育公职人员廉洁奉公,形成崇廉、尚廉的一种社会文化。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即是面向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的活动,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文化氛围,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作为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廉政文化,对人们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儒家廉政文化中,子曰:“君子惠而不废,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主张见利思义。孟子说:“可以取,可以毋取,取则伤廉。”为官不取不义之财,否则就是伤害了廉的本性。荀子“尚贤”思想,认为用好人才,是实现廉政的关键。在墨家廉政文化中,墨子“节用”“尚贤”“法治”思想,就是要求统治者要节约不要浪费、用人上要用“德”“能”兼备的人,对社会管理要实行法治。在法家廉政文化中,管子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及灭亡。”“廉”就是舍生忘死,看轻资财。韩非子认为廉政的关键是俭朴和杜绝奢靡,他说:“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载之,故安;众同心以共立之,故尊。”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上是否廉洁清明,成了维系封建政权兴衰存亡的关键。历代封建王朝的开国者,大多积极倡导廉政,要求属下官吏廉洁自律,奉公守法。而大多数后期坐享其成的统治者,往往虑不及此,故奢侈荒淫、政治黑暗、法纪松弛、官场腐化,进而导致政权的崩溃。

二、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

我们所倡导的廉政文化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廉政文化,既是对我国传统廉政文化去其糟粕后的精华积淀,也包括西方廉政文化思想因子中的有益成分。

贵州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是贵州农村现阶段发展的基本要求。贵州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在广大农村,短板也是广大农村。按照中央、省里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乡风文明”的本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全省各地打击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廉政文化建设是提高农村领导干部队伍素质的内在要求,要求领导干部要始终围绕增强基层执政能力,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廉政文化建设是贵州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全社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既有利于政府部门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贯彻落实依法行政的方针,更好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环境,还有利于农村公职人员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身作则、勤政廉政,增强人民群众反腐败的信心和支持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为构建贵州农村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

三、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问题

目前,廉政文化进农村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人们对廉政文化进农村的意义认识不到位。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可谓是恨之入骨。但是说起腐败,人们立即会想到那些身居高位的大官,而很少注意到那些农村基层的干部。然而,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农村基层各种违纪违法案件也呈现出数量由少到多、案值由小到大的趋势。二是对廉政文化进农村建设怎么搞缺乏科学的认识。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意识、公仆意识、法制观念淡薄,工作作风粗暴,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问题比较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这就使得加强农村基层廉政建设显得十分重要紧迫。三是随着农村各种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变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对乏力,当前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不廉洁、不民主、不公正、不依法办事的问题日益突出,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时有发生。基层干部和群众之间互生怨气,对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起负面作用。四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打工经济”的兴起,广大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是些老人和儿童。年龄和文化结构的断层,造成了当前农村群众对廉政文化建设可有可无的现状。五是农村开展廉政文化工作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撑。对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影响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宣教阵地少,并且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六是特别是贵州广大农村,大部分农村地区在文化娱乐场所和娱乐设施建设上与城市相比差距还相当大,甚至有的农村还相当匮乏。七是廉政文化进农村缺乏专业工作队伍。由于经费缺乏和基层干部人员组成现状的限制,农村仅有的基层干部主要是抓农村中心工作,而农村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特别缺少具有专业素质的业务骨干。八是廉政文化的内容不够丰富.形式单一。内容上针对性不强,形式灵活性不够,渗透力不强。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措施

为此,我们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应当积极促进廉政文化进农村。一是要认真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廉政文化因子进行吸收,结合贵州农村实际对廉政文化的理念形成、廉政文化的互动氛围、廉政文化产品及其制作,廉政文化的资源及其整合、廉政文化建设载体及其运作,进行专门的深入探讨和可行性科学论证.以便为廉政文化进农村,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二是廉政文化进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廉政文化进农村不是搞运动,而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一项长期工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活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效果。三是加大对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必要的经费投入。廉政文化建设如果没有任何经济投入,就缺少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廉政文化建设就无从谈起。廉政文化建设中要以人为本。提倡和弘扬廉政文化,并不是要否定党员干部应有的合法的个人利益和需求。四是根据受众的不同,采取分层教育模式。对农村群众,应将重点放在教育他们做一个好公民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不信封建迷信.崇尚科学。对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和公务人员,就不仅要求他们要做好公民做好人,还应该大公无私,用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五是以渐进的方式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针对贵州一些比较偏远贫困的空心村、妇女村、老年村而言,则应该实事求是,以耐心细致的工作方式,适当放缓推进廉政文化进程步子,切不可搞劳民伤财、不切实际的形式化运动。六是找准廉政文化进农村的载体。如在农村公共休闲场所运用廉政警句、廉政漫画进行廉政文化宣传,或通过民歌的形式向农民传送廉政文化。充分利用贵州农村现有各种媒体,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从事纪检工作的干部深入贵州农村开展廉政专题讲座,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法制、政策、纪律和社会公德教育等。七是农村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成为廉政文化的价值符号。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既重视言教更注重身教,对为人师表的君子定出了极高的标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有这些,都是在鞭策教育主体和教导教育对象,要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诚信、气节、人格的人。孔子身教重于言教的为师之道,成就了从古到今的无数杰出教育者,同时也给我们当下廉政文化进农村予以深刻启示,即要着力促进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营造拥廉创廉良好风气,使他们本身成为有共产主义道德、重诚信、讲廉洁的价值符号的象征。使领导干部成为清正廉洁价值符号、成为疾恶如仇价值符号、成为以法反腐价值符号、成为思想反腐价值符号、成为良好行政道德价值符号。

责任编辑:杨家海

作者:黄德林

上一篇:会展经济论文下一篇:旅游消费心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