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体育教育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西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准备现状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做好相应的就业准备,同时提出相应建议供大家参考。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毕业生就业体育教育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毕业生就业体育教育论文 篇1:

制约云南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因素分析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云南农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因素展开调查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也在逐渐变宽,他们的就业观念也在悄然的发生变化。出现就业难的影响因素也有很多,家庭因素、毕生自身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都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制约 云南省体育教育专业 毕业生就业 因素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转型时期很多的社会历史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导致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开始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研究普通教育下云南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从中揭示影响他们就业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变化中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于云南体育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和学科发展,以及体育人才资源配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结果与分析

(一)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分析

1.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通过调查得知,自2006年到2010年这五年来,云南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数每年都在扩招,而就业率则逐年在下降。同时,教师的就业率上涨了5%后出现降温式的回落到37%,这说明教师岗位的逐渐缺失和就业教师是毕业生已经到了饱和状态。但是,在近年来还是有所突破,升造比率从无到有,这说明了毕业生的思想觉悟在提高,文化素质在提高,还能缓解就业压力。公务员的就业空间在逐年减少,2010年公务员考试比例为69:1的考试录用就能很好的看出了就业压力的加剧。所以,对于许多欣欣职业就业比率有所提高,例如:自主创业、征兵、到西部就业、进入私有企业等等。进入国有企业的人数有大幅度上升,从2006年的14人上升到了2010年的30人上升了8%,这说明了社会的转变与就业的挂钩,体现了国家在经济上的腾飞发展,人才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更多的人投身经济建设上去。不同与以往就业单一化的思想正在革新,正在朝着欣欣就业道理发展,出现了新的就业岗位。

2.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从用人单位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角度来看,知识与能力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更受用人单位期待。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要有较高的术科教学水平,要一专多能,要有较高的文化涵养,要能给用人单位留下较好的印象。现在的用人学校也非常注重毕业生的班级管理能力、组织能力。甚至对他们的演讲、沟通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二)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探析

1.社会方面的因素

我国高等学校招生的大规模扩招,是影响了所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的主要原因。云南体育教育专业也在迅速的扩招,这种扩招不但体现在招生数量上的迅速增加,也体现在招收体育教育专业的学校的增加,这在客观上增加了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增加了就业难度。上一年未就业人员的累积也是影响当年就业的原因。

2.家庭方面的因素

父母的期望和高投入希望得到高回报成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进政府机关48%、高校11%、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27%的重要原因。大城市的机关事业单位也的确是毕业生的择业首选,因此父母不惜一切代价,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但是毕竟这种机会是有限的。而对于多数父母来说,不能再大城市就业则会选择小城市就业,不接受在大城市打工。另一方面,学生读大学要交昂贵的学费,这笔钱占了不少家庭经济收入的绝大比重,甚至让很多家庭负债累累。这种特征在农村和城市工人的家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些毕业生在就业时,不得不考虑父母的难处,关注工作的经济收入,使原本艰难的就业平添了许多愁。因此,毕业生和父母就会在这个问题上争执不休,在父母的干涉下,毕业生很容易就错过不少就业机会。还有11%的毕业生坚持自己的想法,留在大城市进入各大企业和自主创业。

3.毕业生自身因素

相比普通高校来讲体育院校的学生的文化素质较低,在校期间对外语能力的锻炼尽有6%,这就是导致升学率的重要因素,外语因此是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是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一大举措。在校期间对自主创业能力培养的毕业生45%,毕业生在校期间做兼职和做生意能提高以上许多能力。例如:(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人际调动能力等)。但是,在毕业后放弃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占到了大部分,他们都没能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而是去寻找稳定的岗位。因此,在对在校生教育和引导的同时,要很好的去发掘人才和锻炼人才,让他们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三)促进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1.学校根据国家政策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第一,加快用人制度改革,促进行政单位良性流动机制。毕业生就业困难在很大程度上与用人单位的体制有关。对于体育系统和事业单位来说,新增岗位有限,人员流动又极为缓慢,他们没有能力吸收大量的毕业生。

第二,建立科学实用的人才供求信息系统,使信息对大学毕业生能真正起到指导作用。目前,各个部门都会有相关的供求信息统计或预测,对毕业生的就业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但不免各自为政,很难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所以,信息的综合分析是很重要的。

第三,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毕业生在自主创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也给国家创造了财富。

第四,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和到农村工作。政府要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去西部就业的同学给予鼓励和赞扬,特别是对非西部生源的学生。

2.加大就业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学校各类资源和各种会议广泛对用人单位宣传云南体育教育专业设置的情况和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同时注重引导毕业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培养毕业生合理的定位、正确的择业、适当的心理调节以及竞争意识,使毕业生以积极、乐观、理智的心态面对择业竞争。此外,针对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召开多次毕业生座谈会、就业政策宣讲会、公务员辅导讲座等,并利用招聘会期间,请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来学校现身说法,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择业观,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意识。

二、结论

近年来云南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下降,大多数的毕业生还是倾向于从事体育教师行业,但是,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也在逐渐变宽,他们的就业观念也在悄然的发生变化。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的因素有很多,家庭因素、毕业生自身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都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有较大影响。

三、建议

政府应加快人事制度的改革,促进行政单位良胜流动机制。学校应根据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和课程设置的改革促进毕业生就业。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尽快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提高就业工作效率和水平。应加强就业指导和对毕业生择业观念的教育。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就业。提高毕业生在升造的自身文化素质与修养。

参考文献:

[1] 汪建华.国外体育保障制度和经验对完善我国[J].失业保障制度的启示.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

[2] 程小兵.经济增长与人才就业[J].社会土义研究.2004.

[3] 张庆建.就业与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联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

[4] 王宏卫.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与对策[J].中国人学生就业.2005.16:21-22.

作者:田应福 张丽芳

毕业生就业体育教育论文 篇2:

河西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准备现状分析

摘 要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西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准备现状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做好相应的就业准备,同时提出相应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地方院校 体育教育专业 就业期望 就业准备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的不断增加以及社会就业要求的不断提高,“就业难”成为各高校毕业生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由于其专业的性质,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地方高师院校由于其自身的办学性质,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就显得尤为困难。因此,本研究对河西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准备和就业期望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它不仅能够帮助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提高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的指导,也有利于加强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河西学院2016届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河西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准备现状进行研究。

二、河西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准備现状分析

(一)就业知识准备情况分析

学习知识是指人们在学习中对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认识。根据调查河西学院2016届100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中,就业知识准备最多的是专业知识,其次是面试知识。这说明绝大多数毕业生对就业知识准备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在专业知识和面试知识方面做了相应的准备工作。但是调查研究发现,在调查的100名体育教育毕业生当中,对社会生活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的准备相对不足,所以,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并在生活实践中加以引导。

(二)就业能力准备情况分析

能力指的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在调查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在体育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上做了准备,实现从“学校人”向“职业人”过渡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能力和技巧。但是在沟通协作、组织管理、创新能力的准备远远不够。所以,提高河西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面向市场,灵活开设社会需要的专业课程,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就业信息准备情况分析

就业信息一般是指企事业单位在招工或用人时所提供的可供择业者选择,并具有一定价值的有关就业的资料和情报。河西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绝大多数学生对就业信息关注较多,学生能够通过各种就业信息渠道了解到有关就业的信息。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需求类信息准备了解不够深,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对就业形势感到悲观,消极地认为毕业就将代表失业。

三、河西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期望调查分析

(一)就业单位期望分析

河西学院2016届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希望以后在国家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而只有16%的毕业生愿意在企业单位就业,6 %的毕业生选择在基层组织机构就业。

(二)就业区域期望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区域时,首选生源地的学生所占比重最高,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30%。从这些调查中可以发现,有极少数毕业生愿意去西部地区,对于这样的就业期望的选择,就需要相关政府和学校根据实际颁布相关就业激励措施,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鼓励大学生毕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三)薪酬期望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大学毕业对自己将来就业薪酬的期望水平与目前大学生毕业后的实际收入相差并不大。通过以上的数据显示,可以看出,虽然大学生每年的毕业人数不断增加,但是迫于就业压力的越来越大,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放弃高工资高待遇的就业心理,转为低工资较稳定的就业期望。

四、结论

(一)河西学院2016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准备相对充分,但在其他方面,如:社会生活知识、人文科学、面试知识方面的准备不充分,沟通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薄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提高。

(二)河西学院学院2016届大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都能认真练习专业技术,有的学生还辅修其他专业,为毕业找工作多有一个选择。

(三)河西学院2016届大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大学生实际工作水平相差不大。但也存在有小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在对职业期待中,有着岗位认知偏差、狭隘地区倾向、收入补偿心理等显著不利于就业的心理定位。大部分毕业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有着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龚正华,栾玉泉.地方综合院校大学生就业准备状况调查[J].保山师专学报.2008.27(3):16-18.

[2] 张建奇,杨柳玉.我国大学生就业准备中的误区及改进策略[J].现代教育论丛.2014(2):63-67.

[3] 董世杰.大学生成功就业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4] 杨峰.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科技.2011.32(3):116-123.

作者:梁丽红

毕业生就业体育教育论文 篇3:

广西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引发的课程体系改革思考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广西部分地方性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文章指出了影响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根据就业市场需要,以增强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出发点提出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策略。

[关键词]体育教育 就业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王成科(1983- ),男,湖南衡阳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理论与民族体育;宋晓宇(1984- ),女,河北昌黎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广西 崇左 532200)

体育教育专业是目前我国体育学的主干专业,也是体育本科生招收人数最多的专业。随着高校扩大招生进程的加快,各类学校体育教师需求量日趋减少,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需求情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年来,学者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于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发现目前体育教育存在发展速度过快、办学主体迅速增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远大于市场需求、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专业课程设置不够成熟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地处西南民族地区的广西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来讲同样存在。本研究通过对广西部分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本科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合社会发展形势,从课程体系改革以适应市场需求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为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利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查阅国内与本研究有关的论文、文件和著述等资料。(2)问卷调查法。根据一般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设计《广西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随机向广西师范大学、玉林师范学院、钦州学院、百色学院4所地方高校的2011、2012届体育教育毕业生共发放问卷216份,回收问卷203份,有效问卷189份,使用重测法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效度、信度检验。(3)访谈法。

通过调查走访广西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办学单位、企事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本人,了解其就业信息。(4)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的需要,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1)就业率。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对广西部分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2011、2012届部分毕业生(n = 189) 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2011 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 ( 含一次就业率和考取研究生)为86.3% ,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2.6% ,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呈下降的趋势,从分布来看,几所高校的情况大致相当。(2)就业走向。排除当年没有就业的情况,就业走向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考研,继续深造;考取国家公职(含公务员、事业单位、选调生等);中小学任教;高职高专任教;俱乐部教练;社区、街道社会体育指导员;保安,企业、公司业务员;自主创业(见下图)。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由于就业压力过大,通过考研暂时避免就业压力成了部分毕业生的首选,其比例也从13%上升到17%,幅度较大;由于受专业的限制和文化知识掌握程度相对较差,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考试考取国家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机会相对较少,在国家公职人员这一项统计当中,考取选调生的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其原因可能是选调生对于文化知识的要求相对较低,更为看重的是考生的就业意向和社会活动经历,这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讲是有利的;体育教育的办学宗旨与目标首先是为国家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而设立的,而现实的就业情况则是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在所学的专业就业,而且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从28%下降到23%,其主要原因有二:其一,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需求量日趋饱和,而高校体育教育本科在扩招政策背景下招生却还呈现缓慢上升趋势,直接造成供需双方的矛盾;其二,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让越来越多的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倾向于到中小学就业,进一步削弱了体育教育本科生的就业空间。就高职高专来看,少部分毕业生利用高职高专合并或升格的机会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而能够跻身于高职高专就业,但这种情况仅仅过了一年就急转直下,比例从6%骤降到2%;从在俱乐部任教练的情况来看,也是呈些许下降趋势,从18%降到15%,从调查中发现,俱乐部对于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网球、羽毛球等适合全民健身的项目需求量较大,对于田径、足球、排球等项目则并无多大需求,而恰恰许多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重心还停留在田径等传统项目上,对于市场需求较大的新兴项目,由于师资、场地等多方面的原因,教学效果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情况,造成毕业生就业面窄,只能在广西自治区内俱乐部就业,而去到自治区外则无优势可言。调查发现:在广西自治区外就业的毕业生中,大多只能从事公司业务员或保安等不与专业对口的工作。社区、街道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兴事物,能够给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部分就业岗位,但是,随之兴办的社会体育专业的主要就业途径就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因此,也形成了体育教育本科生和社会体育本科生兄弟相煎的局面。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自主创业也成了部分体育教育本科生的就业新途径。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在社会、家庭、朋友的帮助下通过自主创业打开了就业的新局面,随后毕业的师弟、师妹们或多或少受到师兄和师姐的影响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这在自主创业所占的比例从13%上升到17%中也可以体现出来。

2.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调查显示,广西高校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影响因素大致分为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以及自身因素。本研究重点对于影响就业的学校因素进行分析。在学校影响因素层面,主要包括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关系、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程度等。(1)对专业培养目标认可程度的调查分析。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规定,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系统的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竞赛,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个目标具有纲领性质,在实际的培养目标设置中,各个高校都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培养目标。在调查中发现,将近60%的毕业生对于现行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持怀疑态度,这个比例较高,说明毕业生在工作中或者是找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了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调查还发现,教师在培养目标的问题上与学生存在不同的看法,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比较符合”的人数达到 56%,说明教师对于课程培养目标还是比较认可的,这可以理解为毕业生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对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有着更为深刻的切身体会。(2)对学校课程体系认可程度的调查与分析。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确定了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各校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开设课程。因此,各个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在不超越限定的范围内,可以根据学校本身的地域、培养目标等特点做相应的变动。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广西各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还大致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课程设置模式,造成专业设置的相对狭窄,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现状。从调查结果来看, 认为课程设置满意和合理的仅占26.7%;认为课程设置一般或不合理的占73.3%;被调查的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反映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学校所学知识的应用率不足40%,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课程设置的陈旧性,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37.5%的毕业生认为课程设置存在知识面狭窄、必修课设置过多、教育技能类课程偏少、任选课较少、选课的灵活性不大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将近80.2%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开设网球、拓展训练、瑜伽等社会需求量大的热门课程。总体来看,对课程体系的认可程度的调查结果不尽如人意,同时也说明,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应当根据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认真做好调研,设置更为合理的课程体系,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3)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反馈。在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存在哪些问题”的调查中发现,有51.3% 的学生反映“教学中存在对于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不够重视,所教知识实效性不强等问题”,55.7% 的学生认为“教学中重教法而轻学法,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44.5% 的学生认为“结合学校、地方特色进行教学的程度不够”,57.2% 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不是很符合社会与市场的发展需要”,有45.1%的学生认为“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形式较为单一”。在对体育教学评价的认可度调查中,反馈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体育教学评价目的认识存在偏差,为考试而教,为达标而学;教学评价内容与形式单一,大多以终结性评价作为评价的主要方法。调查表明:大部分毕业生都认为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还需实现多样化,要与地方特色、学校特色相结合,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度,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教学能够更好地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

在对毕业生教学手段掌握情况的调查中发现:超过30%的学生很少或几乎没有进行正规的口语、讲演、板书训练;不到30%的学生能够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低于5%的学生能够自主研发CAI课件并用于教学。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对于教学手段的掌握情况相对欠缺,不利于学生自身基本素质的提高,在面试的过程中也处于被动局面。

三、由就业现状引发的课程体系改革思考

通过对广西部分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本科2011、2012届毕业生就业现状、毕业生对学校设置开设课程体系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这些高校在培养体育教育类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与实施上存在与市场需求不吻合等问题。为此,办学单位应充分做好市场调查,大力推进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培养社会所需的体育人才。

1.根据市场需求设定多元化培养目标。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精英教育时代的结束,与大众化相适应的通才教育理念正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复合型的通用人才逐渐受到社会的青睐。广西地处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其体育事业的发展大环境也不同于其他地区,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相对落后,而民族传统体育则成为亮点,迄今为止许多中小学校已经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因此,广西体育教育本科办学单位在办学思路上要有所突破,要立足地方、学校的特色,充分做好市场调查,根据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需要设定多元化培养目标,培养出综合能力强、在竞争中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2.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调查发现,广西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教学内容重复、课程设置知识陈旧、缺乏时代特色,课程设置面狭窄、必修课设置太多,学分比重大,教育技能类、市场需求量大的热门课程较少,学生选课的灵活性不大等问题。对于此种情况,早有学者提出:体育教育专业要从根本上解决课程体系庞杂零散、教学时数居高难下、教学内容重复严重等问题,唯有走课程综合化之路。在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要求注意处理好知识面拓宽和发挥专业特色的关系,学科统一性与教学灵活性的关系,专业课与公共课比重的关系,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的关系等。建议办学单位适时地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选修课程的设置,适当增加选修课比例,降低课程的竞技性,增强课程的社会化程度。具体来讲,专业术科可以开设户外拓展、跑酷、定向越野、网球、斯诺克、体育舞蹈、民族传统体育、民俗、民间体育等热门课程和适应广西区域特性的民族类体育课程,理论课可以增设养生保健、体育康复等实用性强的课程,从而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另外,根据近年来考研和考国家公职等方面的需要,办学单位要有意识地强化相关课程的教学,有组织、有目的地开设一些相关的培训课程。

3.改善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属于师范类教育, 其教育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就业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在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须重视教育类和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在教育技能方面,针对调查中出现的口语、讲演、板书、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CAI课件等教学技能欠缺的情况,建议在新的课程体系当中加大其培训和考核力度,以保证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得以掌握。在教学实践方面,首先要以我国高等教育为前提,从地方办学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实践技能训练为目标,以教学实践内容改革和教学实践环节的合理组合为中心,以教学实践管理团队和教学实践队伍的完善为保障,注重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形成一个相对独立、整体优化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践体系。

总的来讲,广西地方普通高校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社会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偏差,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办学单位应明确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的前提,是课程设置的方向,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努力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规格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胜,王超英,向武军,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2008(3).

[2]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教体艺[2003]7号)[Z].2003-06-19.

[3]霍红,欧雪松,蒲鸿春.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走向与课程体系改革[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

[4]霍红,王广虎,孙淑惠.关于体育学院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9(3).

作者:王成科 宋晓宇

上一篇:科协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安全工程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