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孝文化大学生德育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前,大学生德育在理论体系、途径方法、教师对德育认识程度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大学生德育的边缘化、功利化,大学生德育教师团队匮乏。《中庸》中丰富的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具有深刻的启示。大学德育应当重视“智、仁、勇”等传统内容,应当借鉴“慎独、固执”等传统德育方法,倡导以“至诚、中和”为教师团队德育认识的理想境界。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儒家孝文化大学生德育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儒家孝文化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1:

儒家孝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意义研究

摘 要:我国孝文化传统历史悠久。然而近百年来,孝文化几遭否定和批判。辩证看待孝文化,挖掘其在当下有意义的方面,并使之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塑大学生的孝道观: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对当代人孝道观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关键性意义;社会舆论环境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孝文化观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孝文化;辩证;德育

我国孝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墟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孝”有两部分组成,即上“老”、下“子”,传达出顺从服侍老者长辈的意思。《说文》中则将“孝”字解释为:“善事父母,子承老也。”

一、挖掘儒家孝文化对当下有益的方面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中,孝文化具有根源性的重要作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孝文化遭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批判。时值西方自由、民主、科学等先进理念涌入国门,面对西方文明的进逼和满目疮痍的老旧中国的现实,“老中国儿女们”渐趋动摇了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坚守,转为怀疑和愤恨。于是吴虞、陈独秀等一批激进人士把改革的矛头直指维系封建统治灵魂的儒教思想,向传统儒教展开了猛烈攻击。儒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文化在这场疾风骤雨般的批判中首当其冲。鲁迅先生曾在《二十四孝图》中指出封建孝文化的虚伪性:“现在想起来,实在很觉得傻气。这是因为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些老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很少见绅士赤条条地躺在冰上面,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1]陈独秀、鲁迅、李大钊等人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意识形态的主体,支撑中国封建社会,使之得以存在并延续。这些思想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宣扬,深驻于国民性之中。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关于儒家思想的负面影响,已有思索者。近代改革者对儒家思想桎梏人心、阻碍进步的负面作用有所认识。

孝文化体系中确实存在着蕴涵浓厚的封建思想的糟粕部分,但据此便完全否定孝文化的价值则是极端片面的表现。“孝”有许多在当下值得挖掘和发扬之处,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阐述。

1.孝养父母

孝首先是奉养,奉养是孝的第一要义。古人主张报答父母,一要“养”,二要“敬”。首先,给予父母物质上的关心。孟子认为,不孝者有五种表现,其中三个方面都是指“不顾父母之养”。即“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明确指出不养父母即为不孝。其次,只予以物质上的关心是不够的,还应带给父母精神上的慰藉,让父母精神上愉悦。据《论语》里记载,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为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在孔子看来,如果“孝”仅指养父母,那么犬马之类的牲畜也能够,这样一来父母与牲畜有什么区别呢?孟子也说过:“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因此,孔子认为真正的孝养应该达到敬养的层面。孝养双亲,要待之以诚,子女要从内心深处或诚心实意地去孝敬父母。孔子还要求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倡导孝敬父母要有敬爱之心、诚心诚意之心。

2.珍爱生命

儒家经典《孝经·开宗明义章》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2]。身体发肤,是父母给予的。我们应珍爱生命,感激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珍惜学校、社会为培养我们付出的代价,不轻易放弃生命,这是孝的基础,也是作为一名社会人存在的基础。这代表着对父母的尊重,也是对自我存在的肯定。“珍爱生命”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意义。

3.孝的最高层次要求是注重自身修养,继承父母遗志,建功立业,为父母争光

《孝经·开宗明义章》提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2]这要求我们应努力学习,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责任意识,注重个人对家庭与社会的影响,不做忘恩负义、有失道德风化之事。懂得为自己和父母扬名,为社会奉献。如果人人都注重个人素质,那么才能有家庭与社会的和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之一的孝文化,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方面起到了起始和基础的作用。因此,如果结合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深入探讨孝文化在当下的作用,并能予以有效的传播具有深远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探究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讲究孝道,孝敬父母,就是要求子女做到在物质上体谅父母,在精神上慰藉父母,在态度上尊敬父母,这些是社会福利和其他保障机制所取代不了的,也是子女对父母所应尽的基本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在照顾好父母双亲各方面的同时,我们还要时刻爱护自我、珍惜生命,不让父母牵挂,这也是孝的基础和前提。

瞩目当下,社会经济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带来的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严重滑坡。通过调查问卷和走访部分家庭,发现孝敬父母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在当代大学生中被淡忘和漠视,出现了一些不孝敬父母的现象。例如有的大学生有享乐意识,穿名牌、花钱大手大脚,从不顾及家庭经济条件;有的大学生和父母意见发生分歧时,不是用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方式解决,而是冷处理、顶撞父母等等。特别是有些大学生遇到挫折便产生轻生意识,甚至丧生,造成了家庭的分裂和父母莫大的苦痛。可以说,当代大学生对孝文化的实践情况不容乐观,有关大学生不孝等事件屡见报端。这些都对高校教育敲响了警钟,也是对个人、家庭、社会的警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1.家庭原因

现代家庭忽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一方面,当下父母溺爱子女的情况十分常见。父母给予子女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有精神上的宠溺。父母对子女物质不计后果的一味满足,会造成子女骄奢的行为习惯;父母在精神上对子女的过分宠爱,则会造成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意识。另一方面,有的父母对自己的长辈缺乏耐心与照顾,在孩子面前没有做好榜样示范作用,使得子女缺乏这一方面的教育。如果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也会导致孝意识淡薄。

2.学校原因

一方面,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现实,使学校缺乏传统孝文化气息。高校把主要精力投入在学术建设等方面,学生德育培养处于边缘地带。另一方面,德育课质量偏低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高校虽设有定量的思想政治修养课,但效果不容乐观。空洞的理论讲解,毫无实践体验的说教以及陈旧的讲课内容及授课方式,学生学习兴趣低落,导致德育效果不佳。

3.社会原因

20世纪以来,随着对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学习和引进,传统道德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或贬损或否定的待遇,儒家孝文化出现严重断层。文化激进主义者把传统文化视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不加保留地予以毁辱,严重伤害了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致使传统孝文化在人们心中留下创伤。同时,当下社会出现了一些“不孝事件”,这些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孝意识的培养与形成。

三、结合现实促进大学生德育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为此,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应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提倡以孝为先,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道德风尚。这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具体地来讲,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重塑大学生的孝道观。

1.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对当代人孝道观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

苏洵在《家谱·引》中说过:“情见于亲。”家庭亲情的最根本之处就是对父母的孝敬之情。以这种孝敬之情为根,就易产生对家庭的爱,对父母的孝,然后就形成了家庭的和谐。子女们生活在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并感受父母对长辈的关爱,他们的个性就易树立高度的责任感、爱心和同情心。因此家庭环境对子女影响很大。

2.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关键性意义

在建设孝文化过程中,学校一方面应加强宣传,另一方面应强调实践。在宣传上,学校可开展孝文化方面的学习讨论,或利用“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强化大学生的亲情意识和敬老观念。实践上,可以通过亲情类主题征文比赛、“为父母尽一份孝心”等有意义的活动,让每个大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沉甸甸的养育之恩,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实践中通过一点一滴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3.社会舆论环境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孝文化观有促进作用

可通过现代传媒技术,开展一些有关“孝”的新闻报道。可从正反两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感化。如报道一些不孝家庭的悲剧,使大学生受到启发;新闻媒体等应多宣传“孝”的现代意义,例如相对于学习古代二十四孝,大力宣传“新二十四孝”在当下更具时代性、可实践性。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几千年来,它为维系家庭和谐、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孝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上的社会。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孝文化的教育意义深广而重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肩负着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重任,因此大学生一方面应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提高自我修养,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人。另一方面也承担着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依旧绽放耀眼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56.

[2]汪受宽.十三经译注——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8.

作者:冯静静 刘晨晨

儒家孝文化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2:

《中庸》中的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摘 要:目前,大学生德育在理论体系、途径方法、教师对德育认识程度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大学生德育的边缘化、功利化,大学生德育教师团队匮乏。《中庸》中丰富的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具有深刻的启示。大学德育应当重视“智、仁、勇”等传统内容,应当借鉴“慎独、固执”等传统德育方法,倡导以“至诚、中和”为教师团队德育认识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中庸;德育思想;大学生

一、当代大学生德育所面临的困境

(一)大学生德育的边缘化

首先,从专业领域来看,现在的高校教育更多注重知识传授与专业技能训练,而忽视了专业精神、专业的历史发展、专业的社会地位与作用等人文知识的传授,导致大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淡薄。理工科学生缺少人文精神,人文科学生缺少科学精神,表现为技术化的单向度发展。医生缺少医德、教师缺少师德等,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虽有自身及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专业精神的缺失也是其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从公共课程设置看,大多数的高校主要从思想意识形态教育这个角度进行公共课程的选择,把政治教育置于首位,忽视了德育的相关课程。上课模式也大多采取简单的说教与灌输,学生相当排斥和反感。这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独立精神的培养十分不利。

(二)大学生德育功利化

首先,表现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功利化。现代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给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以现实利益和功效价值为标准,把物质利益作为审视自身思想和行为的标准。他们的学习动机功利化倾向严重,过于重视学习社会上热门的专业知识,却忽视了基础学科知识,而且还有部分学生只为应试去学习理论知识,忽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缺乏创新意识。

其次,表现为高校德育内容以及目的的功利化。市场经济的利益法则也深刻地影响了高校德育工作。当前许多高校的德育仍然局限于强调理论知识和基本行为规范的传授,缺少对大学生生活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德育内容和方法,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许多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信仰缺失、理想缺乏,道德选择能力明显不足。

(三)大学优秀德育教师团队匮乏

高校德育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只有不同层面和学科的教师共同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及道德素质较高的教师团队,才能全面提高大学德育工作的水平。

然而,一些高校缺少一支道德境界高、工作能力过硬的优秀教师团队。许多大学教育工作者不能认识到德育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活动,不仅需要专门的德育老师,也需要学科教师在日常的德育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德育思想和方法。部分教师认为德育只是政工干部的职责,只是注重抓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长此以往,大学德育必然走向可有可无的境地。

二、《中庸》中蕴含的德育思想

(一)以“知、仁、勇”为德育课程的内容

在儒家理论道德体系中,有一系列的德性范畴,如仁、刚、简、温、勇、恭、知、宽等。《中庸》一书提出了“三达德”的道德范畴纲目,突出了知、仁、勇在儒家理论体系构建中的基础地位。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孔子所提倡的中庸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的中庸,表现为一种内在的品质或品德。孔子贵仁,提出了一个以仁为核心、仁礼结合的伦理学说。而中庸人格首先表现为仁、礼的统一。“成己,仁也;成物,知也”。完善自我,是仁的表现;成就物之性,是智慧的体现。“唯天下至圣,方能聪明睿智”。天下仅有圣人,能够做到聪明睿智。仁的最基本的要求是爱人,成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价值。仁以孝父敬兄为先,又扩大为泛爱众,即爱父兄以外的其他成员。仁作为内在的德性和礼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和价值。

在以仁作为中庸至德性的人性根据后,孔子进而提出了要达到这种至德性还需具备的两个要素:知和勇。知,首先表现为一种理性的能力。“未知,焉得仁?”没有这种理性的能力,就无法达到仁,自然也就无法做到中庸。孔子之中庸强调时时用中,事事合理,这就必然要求一种理性的认识能力。至于勇,可以视为意志的品格,它首先具有自主选择的功能,还表现为一种勇往直前的坚韧毅力。孔子之中庸,是仁、知、勇的统一,并且也只有将三者统一起来,才能成就中庸人格。

(二)以“尊德性而道问学、慎独与固执”为德育途径

“尊德性而道问学”是《中庸》中极高明的一句话,也是《中庸》所主张的德育途径。德性即近代所谓理性,问学即接受前人的经验;“尊德性而道问学”,兼重理性与经验。“尊德性”与“道问学”是何种关系,在“至诚”这条路上又处于何种地位,《中庸》并未给出直接的回答。朱熹认为“尊德性”是指存心养性的道德修养,“道问学”是指格物致知的道德学习。从这个理解上来讲,我们可以认为“尊德性”是“道问学”的最终目的,“道问学”是“尊德性”的手段,“至诚”之路需要二者的兼顾和统一。

“中庸”之道既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普遍的方法论原则。孔子提出“中庸”,就是把它作为道德修养的方法和处理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而“慎独与固执”是中庸所主张的德育方法。“慎独”最早出于《中庸》,是子思在“自省”和“克己”基础上,为自我道德修养达到更高境界的一种修养方法。“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一种自我反省,时刻警觉地鞭策自己,将不良状态扼杀在萌芽阶段。真正做到慎独,不只是掌握了修身以道的方法问题,更是真正认识到修身以道的意义、端正修养动机的问题。也可以说,慎独不仅是一种修养方法,也是一种道德境界。

“固执”是另一种德育的方法。“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意思是要想达到至诚的境界就要择善,省察内心,以保证自己始终处于明觉的状态,同时人们处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面对各种诱惑和干扰,要择善固执,以实现诚的境界。

(三)以“至诚、中和”为德育理想境界

《中庸》说:“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后,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宇宙间的至诚之德是没有终止的,因而,人们追求至诚之德意识是没有止境的。只有向着至诚的方向不断地努力才能达到博后、高明、悠远的境界。“诚”的最高境界不是“成己”,而是“成物”。“成者,非自成而己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在儒家看来,宇宙与个体本是息息相关的整体,要实现理想的人格就不仅要成就自己,更要成就万物,所以儒家的最高境界就是“一天人,和内外”。这样,也就达到了“致中和”的境界。《中庸》对“中和”的解释是:“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儒家传统的核心思想。“中”实际上就代表了一种天命、天道。而将这种“中和”推之于万事万物,便是与天地取得了同样的地位,便可参与到化育万物的过程中。“致中和”的过程,便是“诚”的发现、认识并实现的过程。

三、《中庸》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一)大学应当重视“知、仁、勇”等传统德育内容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其价值观会随着社会各种思潮和热点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以“知、仁、勇”为内容的大学生德育课程显得尤其重要。

首先,无论是在学校教育中的专业领域还是公共领域,都应把握“中庸”之道,志在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的态度积极主动地转变德育观念,适应时代的变化,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信息资源,发挥当代大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学校应该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途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学生,锻炼大学生“知”的理性能力、“勇”的理想品质及“仁”的优秀品格,使学生在学校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积累之间达到“中庸”状态。学生并不拘泥于书本知识的学习,也不仅限于社会实践的积累,而是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其两者有力结合,将大学生内心的道德准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求,在为社会做贡献、为群众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完善和发展自己,从而使大学生道德人格在道德选择中不断提升。

(二)大学德育应当借鉴“慎独固执”等传统德育方法

首先,从道德他律的视角看,大学是人才培养的场所,主要是通过教育教学、管理和环境来实现以德育人、以德服人的目标,所以在德育课程上“不仅要关注教育者的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等意识层面上的问题,也要关注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知识、技能、思维培养,也要重视受教育者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信念等个性素质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能力的培养”。正如《中庸》所言:“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让大学生在文化享受和文化娱乐过程中接受正确的德性引导,使大学生身心得到陶冶,性格得到塑造,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其次,除了这种他律机制,还有一种自律机制,也就是《中庸》中讲到的“慎独”。早期儒家十分重视道德自觉与自律,以及道德自觉对于培养人的品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功用。学校要用外在的力量引发学生的内在体验,从而使学生的他律转换成自律,这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内省”的状态,内省是个体自觉进行道德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断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从而使大学生自我道德不断完善。他律和自律是两种不同的约束机制,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二者兼具则相得益彰,二者分离则造成混乱和失序。因此,高校德育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加强大学生的德育。

(三)倡导以“至诚、中和”为教师团队德育认识的理想境界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组织者、传授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古人说,“师者,人之模也,无德者无以为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既是社会文明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提高广大教师为人师表的道德觉悟十分必要。《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也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教师应以一颗“诚”心约束自己,不为外界利益所诱惑,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和渊博的学识取信于学生,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大学生,以广博的智慧吸引大学生,以高尚的情操与无私地奉献感化大学生,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诚信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鹏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张玉茹.主体性德育模式与德育有效性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责编:一 萧

作者:赵璐

儒家孝文化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3:

论儒家德育思想对现代德育工作的价值

摘要:中国儒家伦理源远流长,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思想资源。在德育目标上追求个体人格的完善,在德育方法上肯定主体自觉,强调道德践履,这些儒家德育思想的智慧,对今天德育工作仍有重要借鉴意义。转型期社会主义德育体系的构建应继承传统德育思想的精华,在德育目标上坚持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在德育过程中坚持主体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关键词:儒家德育思想;德育工作;现代价值

收稿日期:2010-01-15

作者简介:郭彩霞(1971-),女,河南省医药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明显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脱离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不注意利用传统德育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另一方面,功利主义色彩较浓,缺乏超越精神的成分,其结果造成道德教育的低效。因此,认识和思考儒家德育思想的智慧,吸收和借鉴其思想精华,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特别是对于转型期增强我国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儒家德育思想的智慧

自儒家创始人孔子首创私学以来,德育在儒家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中就一直占据着中心地位,并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而又颇具中国特色的德育观,它支配中国的教育长达两千多年,铸造了一种以儒家政治理想、伦理道德观念为核心的中国道德教育模式。虽然儒家德育思想的德育目的、任务和以“纲常”为核心的德育内容等,已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和现实社会基础。但是,儒家在长期德育实践中形成的一些德育理念、德育方法至今奕奕生辉。

﹙一﹚在德育目标上追求个体人格的完善

对个体人格完善的追求是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孔子所设想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和“君子”。“圣人”是最高的理想人格,“君子”次之。在孔子看来, 能具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就是圣人。但是,“圣人”的标准远非常人所能企及,而“君子”却是人人都可追求的一种品格。“君子”有两个条件,第一是修己,第二是安人。君子人格的最终完善就是通过修己而治人。与“圣人”、“君子”相应的是“仁”。“仁”是主观的理想人格规范,它实际上是对个体提出的社会性义务和要求,它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人性的本质和“仁”的重要标准。正是由于对个体人格完善的追求,孔子一方面强调学习知识, 另一方面强调意志的克制和锻炼。追求知识和控制、锻炼意志成为人格修养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 最终使个体人格的“仁”达到最高点。

自孔孟以来, 中国古代儒家一直十分重视理想人格的设计, 强调对个体完善人格的追求。儒家道德思想中理想的人格特征是:道德高尚,信仰坚定,节操坚贞,志向远大,格调高雅,胸襟宽阔等。无疑,这是一种理想的目标,是一种超越的指向。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表明,正是在儒家积极有为的理想道德人格的感召下,无数志士学子把实践仁义道德作为人生的最高义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刚健有为精神投入世事,为天下兴亡、民族大义而英勇奋斗,从而推动了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进步。

﹙二﹚在德育方法上肯定主体自觉,强调道德践履

儒家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不但创造性地提出了追求个体人格完善的德育目标,而且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一系列十分有效的德育方法。

1.克己自省、迁善改过的修身自得方法

修身是儒家重要的道德概念,修身意为陶冶、锻炼自身的道德品质。儒家道德教育方法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对修身强调了两点:一是克己自省;二是迁善改过。克己自省、迁善改过的修身自得方法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塑造至善道德的重要途径,它倡导自己对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进行反省,不断克服错误的道德观念,凭借内心信念来择涤道德行为,时刻以社会道德规范来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克己”、“内讼”、“正心”、“诚意”等进行反省内求方法,对于陶冶民族性格和培育民族精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身体力行、躬行践履的实践示范方法

实践示范系列方法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将所得到的道德认识转变为道德行为,付诸实践,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一是通过教育者本人的示范行为,对受教育者产生道德影响。儒家重视身教示范的作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道德教育效果的重要力量,来源于道德理想人格的感召性。为此,孔子提出“圣人”、“贤人”、“君子”、“士人”的榜样标准。这些榜样都是明万物之理,集孝、悌、忠、义、信、礼诸美德于一身,正是在这些榜样的引导下,中国历代志士仁人层出不穷。从方法论的角度抽象继承来看,榜样示范在古代道德教育中效用是十分突出的。

3.循序渐进、积善成德的持续培养方法

这一方法包含了道德教育过程的一贯性和持续性,道德习惯的自然养成及内化接受过程的重要性。儒家对道德教育过程的一贯性和持续性强调从小开始,至老而不辍,并为这一过程中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提供了操作性很强的教育方法,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积小善成大德的持续培养过程。

4.环境渗透、制度规约的熏陶管理方法

人所处环境的道德状况对于一个人的道德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儒家认为,家庭教育环境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其重点在于孝德的培养。儒家文化历来有注重孝道的传统,认为孝德是一切道德之本源,也是一切道德实践的起点。学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最好的环境,朱熹提出“立学校以教其民”。学校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儒家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即以道德教人,教师首先要育人之德,所以,教师必是道德品质十分高尚之人。

以上方法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体系,缺一不可。一方面中华传统道德修养理论肯定主体的道德自觉性,并与尊重人格价值的思想观念相联系。儒家把人格尊严和人生价值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儒家从这一重要观点出发,塑造人的道德观念,实施教育方法。另一方面,重视养正操作,强调道德践履。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中华传统道德教育理论按照立志、存养、践行等知行统一的养正程序,不仅让修养者反省,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意识,还有利于增强道德修养的自我约束力。

二、儒家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当我们在21世纪重新审视古代儒家德育思想时,仍认为它对处在社会转型中的我国德育工作具有以下意义:

﹙一﹚在德育目标上,应坚持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在德育理论中,德育目标往往具体体现为理想人格的设计与成功塑造。纵观古代儒家德育思想,其在德育目标的设定上,既强调“学为圣贤”,同时又建构了由低到高,逐次攀登的目标人格,从而实现德育目标超越性与现实性、终极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使个体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感到切实可行,而且能感到强大的牵引力和感召力。虽然在中国古代的德育实践中,存在着德育目标要求过高、脱离实际等缺憾,但在儒家看来,能否真正成为圣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为圣贤”可以不同程度地提升道德人格。这是一种充满睿智的策略。

在社会转型期,中国古代儒家“学为圣贤”,追求高尚道德理想人格的德育目标思想仍具有特别的借鉴价值。我们不应把学校德育仅仅定位在市场意识的强化等所谓现实的取向上,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作为一种虚幻的追求,甚至认为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追求与设计已不合时宜。如果这样,就可能把人完全化为一种“经济动物”,使道德教育严重走入误区。同时,德育还必须面向未来。道德教育具有高于现实社会的特性,超越现实的道德理想教育是一种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现象。因此,德育务必要重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构建,用来源于现实而又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引导和培育学生,促使他们去追求更高尚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人格,贡献社会。

﹙二﹚在德育过程中,应坚持主体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现代社会是一个主体性不断得到张扬的时代,重视培植道德主体性,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能力,是当代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也是近年来世界性道德研究与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因而,我国现代德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规范性教育,还应着力于道德主体思想的建设。儒家学者强调道德教育要与个人的道德修养相结合,注重发挥道德主体的能动性、主动性,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从我国德育运行的现状来看,更多的是强调教师的灌输和学生对行为规范的诵记和奉行,而很少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内心反省、自求自得的机会,不重视学生的自我道德修养,忽视和淡漠了道德主体。其结果严重地影响了我国道德教育的成效,致使相当多的大学生对德育产生了排斥和逆反心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我们认真汲取儒家注重自我修养的德育传统,把启发学生的道德自觉和发挥其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使之与道德教育的规范性相互补充。把道德作为人的内在需要,把受教育者作为成长着的思想道德主体来培养,不断提高和充分尊重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精神之中,实现由被动接受教育向主动参与教育的转变。在德育过程中,坚持德育的主体性与规范性的统一是摆脱当前高校德育困境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兴衰变迁的积淀,在形成过程中难免带有时代烙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因此,对待传统我们应采取辩证的态度。但我国社会转型期德育体系的构建不能无视德育传统的精华。中国德育传统的精华是一个不断认识、挖掘和整理的过程,只有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德育才能充分发挥其育德功能。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蔡世华,黄军利.略论孔子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对现代高校德育的意义[J].理论导刊,2006,(2).

[3]黄广晋,王引兰. 孟子的道德修养论及其德育启示[J].伦理学研究,2008,(3).

[责任编辑:王洁]

作者:郭彩霞

上一篇:企业终工作总结报告下一篇:六五普法工作总结范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