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农业技术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为有效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供需对接效率,以农业科技服务需求为主导,以供给投入产出效率和需求满足程度最高为目标,从需求特征、供给特征和信息认知等微观影响因素出发,选取指标对供需对接有效性进行衡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识别指标重要度,从而根据指标重要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强化农业科技服务供需对接的有效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元化农业技术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多元化农业技术论文 篇1:

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透视及应对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但还存在亟待解决的诸多现实问题。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需提高生产经营者科技文化素质和质量安全意识;推进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现代化建设;落实准八制度和追溯制度;健全监测和预警机制;完善監管体系。

[关键词]食用农产品;安全隐患:对策建议

农产品是城乡居民的主要食物来源,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但与城乡居民日益提高的安全消费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的任务迫切而艰巨。

一、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青岛市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目标,积极贯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并先后制定了《创汇农业质量安全纲要》和《青岛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暂行办法》等文件,加快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初步建立起具有青岛特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一)农畜产品种养殖基地建设步伐加快

一是在建成100万亩优质粮食示范区的基础上,编制完成100万亩优质蔬菜、100万亩优质果茶花卉、100万亩优质花生生产基地建设规划。配套制订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28个,建设119处、14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抓好21处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加强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的跟踪监督管理。二是推进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对120处出口农产品原料基地实施备案监督管理,新建5处、总面积5万亩的出口农产品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示范区。对全市近100家工厂化养鱼场、工厂化养虾场及杂色蛤养殖场实施了登记备案与生产日志管理。三是面向胶州湾、岙山湾、田横湾、灵山湾、古镇口湾、琅琊湾等水产养殖主产区,重点培育T5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58处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11个“水产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6处国家级和11处省级水产优良种苗场。初步建立了肉鸡、生猪、蛋鸡、奶牛、肉牛、肉羊、肉兔等7个主要畜禽品种标准化生产体系,累计发展畜禽标准化生产基地85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1304个、标准化饲养场1.27万个。

(二)农产品安全产地监测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为龙头,建立了6个区市级农产品质量监测站、47个生产基地和产地批发市场快速检测点。二是以市动物卫生、兽药残留、饲料质量监控中心为基础,建立了8个区市级监控中心、56处基层监督站和1280处村级监测点,配备仪器设备6300多台(套),形成了市、区、镇、村4级动物卫生防疫监控体系,全面监测口蹄疫、禽流感等12种重大动物疫病和瘦肉精等兽药残留项目。三是以市渔业环境监测和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核心,建立了城阳、即墨、胶南和胶州4个区市级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70个检测站位,密切监控渔业投入品、产地环境和生产过程等3个关键环节,对遏制滥用农业投入品现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农产品认证工作加快推进

一是全市种植业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94处、总面积6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获证总数达到152个,年生产总量80余万吨;绿色和有机食品累计获证总数92个,年供给量近20万吨。二是畜禽、水产养殖加工业认定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58处,面积8.1万余亩;认证无公害水产品28个。另有15家企业的系列畜禽产品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三是全面启动以地方名优特产品为重点的农产品品牌培育工作。2006年,胶州大白菜、万福分割猪肉、茂余牙鲆鱼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有12个产品被评为山东名牌农产品;有19个初级农产品被认定为青岛名牌农产品。目前全市共培育农产品注册商标700多件,“九联牌”分割鸡肉产品和速冻调理禽肉熟食品、“万福牌”分割猪肉产品、“正进牌”和‘亿路发牌”冷冻调理水产品以及“六和牌”饲料产品先后荣获“中国名牌产品”。

(四)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

一是加强对种子、农药、化肥、兽药(含渔药)、饲料及其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与使用监管,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春季、秋季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活动,严厉查处假冒伪劣产品。二是加快实施兽药生产企业GMP(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改造步伐,全市有24家企业通过农业部GMP认证验收;对全市80多家饲料生产企业进行规范和整顿,有4家企业通过HAGCP和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帮助建立健全生产记录、田间记录等各项档案,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目前,全市重点基地、市场和农药经营店(点)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各项要求。

二、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分析

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虽然有了明显提高,但也应看到,还存在亟待解决的诸多现实问题,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一)安全、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的意识亟待增强

由于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生产经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还不高,致使农民安全、合理地使用农业投入品的意识较低。如甲胺磷等高毒农药不允许用于蔬菜、茶叶等食用作物,但由于其杀虫力强,农民施用时往往不注意区分作物品种而乱用。从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来看,蔬菜禁用农药超标占总超标批次的72.2%,蔬菜限用农药百菌清、氯氰菊酯和毒死蜱超标较重。

(二)农业面源污染比较突出

据青岛市农业局排查情况看,近年来全市年农药(含农用激素)施用量在7000—8000吨、杀虫剂占50%以上,杀虫剂中近60%为有机磷类化学农药,有机磷类化学农药中70%为高毒农药。同时,年化肥折纯用量在32万吨左右,平均每亩折纯用量45—50公斤,其中氮肥用量达35%以上,磷肥、钾肥用量均不足10%,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调(控制在2:1:1比较合适),有机肥、无机肥比例也严重失调,过量的氮造成农产品中硝酸盐含量超标,致使农业面源污染呈现加剧的趋势。

(三)入市检验检测手段难以满足准入要求

目前检测实验室主要用于对农产品中各项指标的定量检测分析,检测项目多,检测过程长,检测成本高,检测样本少,做出结论慢,远远满足不了市场准入的检测需要;而在主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食品超市采用的是快速检测技术,只能作初步定性评价,如果发现有问题再做色谱定性分析确认,一般需要两、三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质量检测“快速不准确、准确不快速”的矛盾短期内无法解

决。另外,对外地流入城市的农产品特别是冬季很难把关。据调查,目前青岛市约有70%的蔬菜来源于未实行市场准入制度的外埠地区,设置关卡检测代价大、成本高。

(四)行政执法、监管乏力

目前涉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工商、质监、卫生、农业、药监等近十个部门,部门权限分离,政出多门,管理权限与所承担的责任大多不对称、不匹配,难以形成协调配合、运转高效的长效机制。加之相关法律不健全,导致执法主体缺失,监管效率低下。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监管人手不足的问题。据调查,目前一个基层工商所一般要管几个乡镇,而执法人员仅十多个甚至更少。除市场监管外,还要承担注册登记、消费者投诉等多项任务,以此计算,一个所真正能安排出来负责巡查监管的最多就几个,以几个人监管分布在不同村组、上百平方公里的销售网点,很难及时发现问题、监督到位。

三、完善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是一项涉及技术体系、标准体系、监测体系、管理体系以及教育体系等多维层面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统筹兼顾,合力推进,配套进行。就当前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着力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生产经营者科技文化素质和质量安全意识

1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大力发展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服务组织,优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结构,形成一套完整的农业技术研究、推广、普及的网络体系,激励生产经营者采用农业生态技术。同时,鼓励农业科研院所的师生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科技示范户和示范村的带动作用,加快农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换步伐,加强生产经营者的科技培训。

2 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农兽药、饲料、肥料等相关法规制度的宣传力度,搞好绿色消费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法律意识。

3 鉴于目前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相对分散的实际状况,有必要通过行政指导等手段促使经营者从被动守法到主动守法,从自发规范经营到自觉规范经营。

(二)推进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现代化建设

1 积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2 积极实施“标准促农、标准兴农、标准富农”战略,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养殖大户为实施主体,以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为依托,不断创新标准化实施模式,以标准化生产示范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示范农场、养殖小区和无规定动植物疫病区的建设,推广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和健康养殖规范,积极发展品牌农业,推进农产品认证,不断提升标准化水平。

3 加强农产品品牌经营,积极引导行业协会组织、生产基地、企业统一产品标识(包装标识、品牌标识、质量标识),以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把品牌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加大区域食用农产品品牌整合力度,切实解决食品品牌“杂、乱、弱、小、散”的问题。建立食用农产品品牌培育机制,通过专家评定、消费者评价、协会推介、展览展销、媒体宣传等方式,做大做强一批有市场、有特色、有潜力的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品牌,不断提升食品企业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4 加快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步伐,大力培育生鲜食品综合物流配送中心和专业配送公司,壮大运销大户和经纪人队伍。发展“直供、直销、配送”等新型流通组织形式,开辟绿色通道,发展冷链运输,开设优质食品批发市场直销专区、超市直销专柜、品牌连锁专卖店和社区直销点,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和追溯制度

1 坚持“以质量换市场”的原则,严把农产品安全和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关,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两证一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实行联合并单审查。同时,“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

2 全面实施检验检测、市场巡查、不合格食品销毁、召回和退市、责任追溯等制度,完善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和质量承诺制度。对可能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食用农产品以及重点整治和清查的食品,实行特殊商品进货报告制度。鼓励开设名、特、优食品销售专柜、专区和专卖店,加强“场厂挂钩”、“场地挂钩”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已经公布的禁用、限用品种目录和范围,适时向社会公布监测信息和退市公告,对生产、经营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

3 坚持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统一规范的原则,运用现代遥感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各地基本农田编码和畜禽免疫标识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产地编码和农产品编码制度。指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认证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生产档案。推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制度,规范标识内容,加快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同时,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统一农产品销售票证,全面推行农产品批发市场索证索票管理,把产地编码、产品编码、生产档案、包装标识、索证索票有机衔接起来,切实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农田到市场全程可追溯制度。

(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

1 延伸监测区域,扩大监测范围,加强对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的监测。要针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追溯不合格产品源头,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作用,以风险评估为依据,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和国际贸易状况,以农兽药残留限量、产地环境质量、投入品安全使用、种养殖规范、产品等级规格、包装储运等为重点,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技术研发研究。

2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分析,以监测数据为基础,加强国内外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变化的跟踪研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努力化解农产品进出口风险。建立食品质量信息公示制,整合分析通过申诉举报、执法检查、商品质量抽检、案件查处等途径获得的信息,及时评估市场消费风险,向社会提供消费指导,发布消费警示,提高消费者的防范意识和自我防范的能力。

3 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研究制定相关应急处理标准和规范,建立有针对陛的预防措施,并做好预案的演练工作。建立健全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置,促进应急管理工作从被动应付向常態管理和源头管理转变。

(五)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1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切实保证编制、人员、经费到位,进一步提升基层行政执法能力。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生产、经营和非法使用有害物质的违法分子给予严厉惩处,对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2 积极推进市、区(县)两级食品安全监测机构和重点批发市场检测室升级改造,提高检测仪器装备、资质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快关键检测技术特别是以现场控制为目的的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使用。尤其要进一步整合优化检验检测资源,加快筹建食用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逐步将检测机构推向社会,采用社会资金投入和政府管理的模式运行。

3 制定食用农产品安全例行监测与监督抽查计划,增加流动检测设施,加大抽检力度,扩大监测品种范围,形成部门例行监测、企业自检、中介检测与流动巡查抽检相结合的动态监测体系。

4 在整合优化提升工商行政管理各项职能基础上,加快构建农产品安全监管政府负总责、工商与其他职能部门负首责、食品经营户负主责、群众与社会广泛参与并监督的大监管网络。

[责任编辑 张桂霞]

作者:张传翔

多元化农业技术论文 篇2:

基于指标重要度识别的农业科技服务供需有效对接方法

摘 要: 为有效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供需对接效率,以农业科技服务需求为主导,以供给投入产出效率和需求满足程度最高为目标,从需求特征、供给特征和信息认知等微观影响因素出发,选取指标对供需对接有效性进行衡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识别指标重要度,从而根据指标重要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强化农业科技服务供需对接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方法同时考虑供给和需求的利益关切,能有效提高农业科技服务产出效率,更有利于供需有效对接的实现;指标重要度的识别能准确筛选出显著影响供需对接有效性的指标,为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指导,使其更易达到政策目标。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农业科技服务;供需有效对接;重要度识别;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分析

引 言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1]。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也历来备受关注和重视,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将其作为年度工作重点,农业部相继出台一系列强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促进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国家还投入大量资源推广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有力推动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实现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03年46%到2013年55%的巨大飞跃,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同时,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扩展和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也暴露出了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供需对接缺乏有效性是其突出表现形式之一。如何破除障碍因素,构建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

现有研究多从体制改革、制度建设等宏观角度出发,分析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措施[24],对实践活动具有方向性的指引作用,但供给主导的思想降低了农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也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只有以需求为主导,才能保证供给的有效性。目前,中国农业科技服务在供给和推广等方面仍广泛存在有效供给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等矛盾[5,6]。针对此问题,石绍宾认为“自下而上”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供给模式比“自上而下”式的政府供给模式更有利于解决农业科技服务供给不足问题[7];陈建新以镇海为例,提出以供需协同效应和价值贡献水平为目标,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构想[8];姜参等提出以用户为核心,从机构设置、职能设计和服务方式等方面推进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改革[9];王春瑜提出从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出发,构建政府主导的多元推广模式,以满足新时期农民对农业科技需求[10]。以上都肯定了建立有效的供需对接机制对于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发展的意义,也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扩大农业科技服务供给,增强农业科技服务供需对接有效性的措施,但研究重点主要聚焦于供给模式创新、机构体制建设等宏观层面,缺乏微观层面的分析,很难保证其作用效果的充分发挥。

实际上,农业科技服务的认知水平、成本价格、供需对口等农业科技服务的供需对接有效性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供需对接有效性不仅体现在需求得到质和量的满足,还体现在供给得到广泛、高效的应用,最终实现供需双方满意。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供给投入产出效率、需求满足程度等角度,从微观层面分析影响农业科技服务供需有效对接的因素和指标,并对指标进行重要度识别和敏感性分析,进而根据指标分析结果提出强化农业科技服务供需对接有效性的对策措施。所提出的农业科技服务供需有效对接方法以需求为主导,以供需对接有效性为目标,同时兼顾供需双方的诉求,更贴近实际情况,从而保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对构建和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一、影响因素及指标选取

需求主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业科技服务供需有效对接的基本前提,农业科技服务的研发和供给都必须瞄准需求,以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为根本目标,并在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这就要求供给方及时掌握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动态,根据需求类型、规模等基本特征量身研发合适的服务产品,同时做好服务产品信息宣传工作,使广大用户及时准确了解相关服务产品,并根据自身需求实际进行选择。因此,供需对接有效性主要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即需求特征、供给特征和信息认知。

需求是农业科技服务供需有效对接的根本前提和目标导向,需求特征决定了有效农业科技服务所必须达到的要求,农业科技服务产品与需求特征越是吻合,供需对接就会越有效。需求特征包括用户自身条件、农业生产方式等,选取用户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机化水平为衡量指标;供给是农业科技服务供需有效对接的又一决定性因素,农业科技服务产品供给的类型、数量、价格等直接关系着用户需求能够得到满足的程度,选取专家团队规模、产品服务覆盖率、产品服务价格为衡量指标;信息认知则是沟通需求和供给的桥梁,包括用户对供给信息的认知以及供方对用户需求信息的认知,只有准确全面地掌握信息,才能够做出正确有效的选择,选取需求信息认知(供方对需求信息掌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和供给信息认知(用户对供给信息掌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为衡量指标。

通过以上分析,选取用户文化程度、农机化水平、人均收入等8项指标,对农业科技服务供需对接有效性进行衡量,具体见表1。

二、指标重要度识别

从系统角度,农业科技服务供需对接有效性受需求特征、供给特征和信息认知等多因素影响,且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存在差异,其相应的政策效果也不尽相同,需要进行科学甄别。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赋权法对指标重要度进行识别,灰色关联度能充分挖掘各项指标的信息,并体现决策者的直观判断,主成分分析在尽可能多的保留原指标信息的条件下能通过指标归类产生一系列互不相关的综合性指标。

(一)指标主成分分析

对指标观测值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变量,根据指标累计贡献率,经线性变换对指标进行聚集得到主成分集合,使高维数据得到最佳简化,指标相关性得到消除,同时不会影响对系统的真实反映。其主成分分析模型为:

(二)指标权重系数计算

设第i个主成分的权重系数为wi,则线性组合C=∑mi=1wiFi为全体指标的综合指标。为更客观反映指标信息,设主成分的权重系数wi为:

(三)灰色关联度计算及指标集选择

根据主成分分析客观计算得到的所有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得到K个样本城市的综合指标,将其作为参考序列,记为(C(1),C(2),…,C(K));将指标j的标准化值作为比较序列,记为(Z(1)j,Z(2)j,…,Z(K)j);计算比较序列和参考序列的关联系数矩阵,并以此计算指标的灰色关联度为:

式中:ρ为分辨系数,取值区间为(0,1),通常取ρ=0.5,关联度Rj反映了第j个指标与参考序列的相似程度。关联度越大说明相似度越高,即第j个指标对农业科技服务供需对接的有效性影响越大。因此,可以通过关联度排序识别各指标的重要度。

三、实例应用

本文选取陕西安康和汉中的汉阴、石泉、宁陕等15个样本地区进行指标重要度识别,数据来源于《安康统计年鉴2012》、《汉中统计年鉴2012》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相应处理。样本指标值见表2。

可见,在影响农业科技服务对接有效性的8项指标中,需求信息认知、产品服务覆盖率和产品服务价格具有较高的重要度,与供需对接有效性综合指标的关联度均达到0.7以上,用户文化程度、农机化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的重要度相对较低。

在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时,可将资源更多投入到需求信息认知、产品服务覆盖率和产品服务价格等方面的建设,加强调研工作,全面了解用户对农业科技服务产品的具体需求,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产品的研发工作,为用户提供更多合适的选择,同时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服务的补贴力度和范围,减小用户的成本负担,这样可显著增强农业科技服务供需对接的有效性,同时大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四、结 论

供需有效对接是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率和效益的重要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业科技服务供需有效对接必须以用户需求为主导。本文从微观层面分析供需对接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建立指标衡量供需对接的有效性,通过指标重要度识别对指标进行排序,从中筛选出显著影响供需对接有效性的指标集,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使政策措施更具方向性和针对性,能更好地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投入产出效率以及用户需求满足程度。

参考文献:

[1] 民进中央.关于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提案[EB/OL].[20090716].中国政协新闻网.

[2] 杨绍营.锦州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战略与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35):23.

[3] 吴永宁.湖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J].科技与产业,2013,13(8):6769,134.

[4] 李海舰.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思路及需要解决的问题[J].河南农业科学,2013,42(8):201204.

[5] 邵文珑.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供需均衡分析[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1.

[6] 樊英,李明贤.洞庭湖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创新研究[J].武陵学刊,2012,37(2):4146.

[7] 石绍宾.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科技服务提供——基于公共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9(3):9498.

[8] 陈建新.新时期农业科技供需对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5.

[9] 姜参,靖飞.江苏农业技术服务供给与需求现状分析——基于2010年和2011年农户调查数据[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7):1820.

[10] 王春瑜.探讨新时期农业技术供需对接[J].才智,2012(32):47.

作者:杜轶群王建康智敏

多元化农业技术论文 篇3:

一切为了小农户

中国农村经济正在发生的变化将对整个农业及食品的生产能力产生重大影响。随着国际化逐步深入和城市化的加剧,以及城镇人均收入的迅速增加,消费者已不满足于过去单一的食物结构,需要更多的花色品种,并且对食品的安全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变化,正在对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新的挑战,加拿大国际发展署和中国商务部签署了项目谅解备忘录,于2003年4月1日正式启动实施“小农户适应全球市场发展”项目,执行期为5年零9个月。加方提供的项目经费为1,970万加元,中国政府将提供等量的项目配套资金。加方的项目执行机构为加拿大农业和农业食品部,中方的项目执行机构是商务部。项目的决策机构是理事会,负责监督指导项目的实施,成员包括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加拿大国际发展署、加拿大农业和农业食品部的高级官员。

项目活动主要围绕“构建食品安全体系、遵循WTO规则的能力建设、农业行政管理改革,以及小农户适应符合WTO规则的市场”四大主题展开,并通过基层示范项目在中央和地方、宏观与微观活动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截至目前,项目各领域活动运转顺利,成果显著:

食品安全体系

截至2007年,小农户项目与中方合作单位开展了“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并于2004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高层次的“全球食品安全论坛”,吴仪副总理参加并主持了会议;项目分别在加拿大和中国举办了农场食品安全控制、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食品安全实验室检测方法和管理、食品安全和供应链管理等主题的培训活动,支持中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2007-2008年将在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培训,在北京和四川分别开展一次食品安全实验室技术和管理培训,在四川和江西开展肉品检验员的培训;项目还将资助一次关于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赴加拿大培训活动;同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合作,在示范点针对蔬菜、肉类、土豆和奶制品开展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培训和认证工作。

遵循WTO规则的能力建设

项目制定了一套能力建设计划,内容主要涉及WTO有关的农业政策、通报机制、世界贸易组织及双边贸易伙伴通报的技术支持。项目每年派送中方高级官员和技术人员到加拿大接受相关培训,并通过项目培养的师资在中国开展后续的培训活动。此外,项目支持有关WTO综合支持量、农业补贴、市场准入、SPS和非关税壁垒等政策研究,研究成果协助了中国更好地参与WTO新一轮农业谈判,并对国内相关的农业政策调整起到了借鉴意义。2007-2008年,项目将继续提供在加拿大的高级食品安全管理培训,WTO/SPS实习等培训,并将积极与农业部和商务部合作在国内开展WTO 和农业政策培训,进一步扩大在遵循WTO 规则领域的培训成果和受益面。

农业行政管理改革

项目与农业部和世界银行共同举办了农业行政管理高级研讨班,形成了一系列政策研究课题建议。项目支持了中国政府开展有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改革、农产品供应链(冷链)等政策研究。所开展的政策研究项目已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比如《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已于2006年10月被全国人大通过,并将于2007年7月正式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试点经验得到国家主要领导人和农业部领导的认可,并在全国进行推广;农产品行业协会研究成果得到了农业部领导的高度重视等。2007-2008年,项目将继续在农技推广改革、农产品供应链(冷链)等领域深化研究成果。

小农户适应以WTO为基础的市场

结合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项目在四川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设计了五个农产品试点项目,分别是四川的蔬菜(彭州)、猪肉(资中)和油菜籽(三台)供应链,内蒙古的奶制品(和林格尔)和马铃薯(武川)供应链。试点项目搭建了一个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旨在探索小农户与市场联结的经验,将经验教训反馈给各级政府政策制定者。

试点项目针对当前农产品供应链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供技术和培训支持,内容广泛涉及可持续农业生产技术、培训者培训、参与式农业推广方法、农民田间学校、农场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品牌建设等领域,逐步引导农民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帮助小农户稳步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经过中加双方项目伙伴的共同努力,示范项目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包括为试点区域的政府官员、技术人员、加工企业和农民骨干提供了9000多人次的培训,农业可持续生产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轮作、土壤保护、免耕和病虫害综合防止技术得到普及;协助当地农民成立了10个农产品专业合作协会;参与式农业推广方法在四川和内蒙得到广泛推广,培养了100余名农民田间学校技术推广骨干,并首次将农民田间学校这种方式从作物领域导入畜牧生产领域;农产品质量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比如武川马铃薯的质量安全水平达到了欧盟标准;项目区中小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项目区部分农产品如马铃薯首次以品牌化的形式进入北京等超市,武川马铃薯成为北京奥运会马铃薯特供备选基地等。2007-2008年,项目将继续在试点项目区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并在更广范围推广成功的试点经验。

农户需求为驱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

中国政府正在进行公共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试点,试图从理顺体制、优化队伍、增加投资、明确职能和提高效率入手,推动县乡农技推广机构向区域性、专业综合、由县农业行政部门直接领导的体制改革。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积极性的技术推广机制,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受到密切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中加农业发展项目根据中国政府的要求,与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合作,在四川省彭州市和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开展了以农户需求为驱动的政府部门技术推广体制改革机制研究的试点,以推动私人与企业、农民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快速健康发展的多元化农业技术体系。本研究从公共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广机制的示范与研究入手,建立了一个对农户技术需求反应敏感的、提供技术和市场信息全系列服务的、由下至上的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并为全国性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提供示范。

在2006年5月份在郑州召开的农业部技术推广机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试点县“农户需求型技术推广机制改革政策示范研究”报告,得到与会全体人员的高度重视,许多单位在此后开展的改革中,学习了本项目的一些做法,如 “承诺制”服务的思路便被多个省份纳入其修改的改革方案中,并成功实施。

2007年1月份农业部在成都召开了新一轮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会议期间参观了彭州试点农民的经验交流现场,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会议以后农业部追加1000万元,扩大全国的示范地点。2007年4月,国务院温家宝总理亲自批示,请农业部总结经验,在全国进行推广应用。

关注妇女参与,促进农业领域社会性别平等

项目执行一贯重视男性和女性能够平等地参与项目并从中受益。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妇女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的一支主力军,因此推动妇女的参与和受益对更好地实现项目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加拿大国际发展署要求将社会性别平等政策作为其所有政策、计划和项目的一部分,推动实现男女平等,确保可持续发展。自项目伊始,小农户项目便遵照《加拿大发展署社会性别平等政策》的指导原则,结合基层调查、规划设计、政策研究、项目培训、农民协会发展、农技推广改革等具体项目活动,积极推动男性和女性在参与决策和获得农业资源上的平等 。 通过几年来不断地倡导和努力,项目在推动农业领域社会性别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例如,确保了女性占到全部参训人员的三分之一;带动了广大农村妇女参加到农民田间学校当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素质;扶持了一批女性农民带头人组建自己的协会,参与到农业生产和社区决策中;组织了有潜力的女性骨干、农民、企业管理者参加妇女领导力培训;就推动妇女参与农民组织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以及提高了项目合作部委、示范点的合作伙伴的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等等。2007-2008年,项目将继续结合项目活动推动农业领域的社会性别平等,并积极推进国内相关机构和组织携手建立“中国农业领域社会性别平等网络”。

小农户适应全球市场发展项目目前已经顺利运转了四年,并将在2008年12月结束,我们期待在未来的一年中,项目能有更多的成效,产生更广的影响,为中加两国在农业发展领域的项目合作划上圆满的句号。

(本文由中国——加拿大小农项目北京办公室提供图文资料)

作者:王 潇

上一篇:业务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营销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