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医院护理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调查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对中医的态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太原市两所三甲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212份,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总体应用少,但对中医具有积极的态度,影响护理人员对中医态度的因素有科室、在职培训、获取中医知识的渠道,如书本、报纸、杂志及电视网络等媒体。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护理人员医院护理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护理人员医院护理论文 篇1:

医院护理人员对HIV/AIDS护理能力的调查评估

【摘要】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医院护理人员进行HIV/AIDS专业护理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对HIV/AIDS的护理能力。方法对吉林市20家医院的232名护士首先进行艾滋病基础知识、艾滋病常见症状及处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治疗及进展、怎样避免职业性血液传播导致的疾病及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法、护理人员的心理反应等方面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HIV/AIDS专业护理知识培训,培训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培训前后232名护理人员在艾滋病基础知识、抗病毒治疗、常见症状处理、避免职业暴露后感染、护理人员心理反应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由培训前问卷的平均45.3±27.4分上升到培训后的平均89.1±7.5分,对HIV/AIDS护理歧视由原来的46.1%下降到1.3%。结论HIV/AIDS的医疗救助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医院护理人员进行HIV/AIDS護理的专业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提高对HIV/AIDS的护理能力。

【关键词】HIV/AIDS;护理能力;调查评估

046

在过去的30多年,HIV/AIDS在全世界范围内呈现灾难性的增长趋势;在我国,艾滋病已经在全国范围广泛流行,传播途径将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同性性传播或异性间性传播),既往感染的HIV感染者已进入发病期。目前的窘迫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艾滋病的预防教育和干预工作,而医院的护士在预防和控制HIV/AIDS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时,护士在HIV/AIDS的预防、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还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因此,为了适应这一迫切形势,培养一批能够在HIV/AIDS预防、治疗和护理工作中起到桥梁作用的合格护士,我们对吉林市20家医院的232名护士对HIV/AIDS的护理能力进行了知识培训前后的调查评估。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择吉林市20家综合医院从事专业护理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为对象。共调查评估232人,其中228名女性,4名男性;专业技术职称护士62名,护师112名,主管护师54名,副主任护师4名;年龄34.8±12.7岁。

1.2方法调查评估共分为两个阶段,培训前、后问卷调查。

1.2.1第一阶段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艾滋病基础知识、艾滋病护理知识、心理反应等知识的问卷调查。

1.2.2第二阶段实施综合的专业护理培训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

1.3培训内容艾滋病基础知识、艾滋病常见症状及处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治疗(HAART)及进展、怎样避免职业性血液传播导致的疾病、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法、护理HIV/AIDS的技巧、AIDS病人相关症状的对症护理、如何提高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服药依从性、护理过程中的个人防护、污染物品及环境和医疗垃圾的处理、健康宣传教育、如何消除心理障碍、科学的人性化管理住院与门诊病人等内容。

2结果

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调查评估结果有明显的提高,培训前调查问卷的平均成绩为45.3±27.4分,培训后上升为89.1±7.5分;其中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治疗及进展和如何提高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服药依从性、AIDS病人相关症状的对症护理的正确掌握经过培训提高70个百分点,对HIV/AIDS科学的人性化心理反应也明显的提高。

3讨论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与西方国家相比大约晚10年,而吉林市的艾滋病流行比中国北京等大城市也要晚3年以上,因此,AIDS病人的临床护理对于吉林市乃至中国医院护理人员均为一个新的领域,所以医院护理人员在进行相关临床实践之前必须得到系统的培训。

通过232名护士调查评估艾滋病基础知识的知晓率较好,占90.5%,但是对于深入的艾滋病知识包括艾滋病相关常见症状以及抗病毒治疗方面的知识了解相对较差,了解的人数分别占68.1和21.4%。此外,以前接受过相关HIV/AIDS护理知识的培训的人数相对较少,仅达50.4%,对于AIDS相关症状对症护理的知识掌握的准确度也不够,不能适应以后逐渐增多的对HIV/AIDS护理人员的大批需求。这与北京的护理人员中,90.3%以上的护士对HIV/AIDS有很全面的认识,相差很远;说明吉林市的各大综合医院中的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病人接触的还不是很多,因此不能够引起更多的重视,培训得不够深入。因此,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HIV/AIDS专业护理知识的培训已经迫在眉睫。

艾滋病的心理护理在艾滋病的整个护理过程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事这项工作的护士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一定的思想境界,以及不断更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通过培训,护理艾滋病患者心理不舒服由培训前的58.2%下降到培训后的5.2%,对于所护理的艾滋病病人具有歧视想法的由培训前的46.1%,下降到培训后的1.3%。为了更好的帮助病人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对HIV/AIDS的认识水平,避免将传播途径泛化和传染性夸大;同时要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规范操作,有目的地去减少医源性污染和损伤,加强自我防护和避免医源性传播。多多了解有关艾滋病传播途径,大大降低了护理人员们对于HIV/AIDS病人的歧视。整个培训过程非常受欢迎,使护士们明白我们生活在一个AIDS时代,HIV/AIDS是人类共同面对的灾难,作为医务人员是无法回避的,和AIDS病人一起战胜疾病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要对他们奉献出我们的爱心,这是我们的职业美德。我们要共同努力,为实现艾滋病零感染、零歧视、零死亡的最终目标而努力。

调查表明,对HIV/AIDS的医疗救助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此项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整体的防治成果。因此,对医院护理人员进行HIV/AIDS护理的职业培训是非常必要的,这将有助于全面提高对HIV/AIDS的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亚峰.艾滋病护理国际进行时[N].现代护理报,2004-02-17(4).

[2]李秀兰,陈征,丁丽英,周淑敏.对北京护理人员HIV/AIDS的知识、态度调查和HIV/AIDS医源性暴露风险评估[J].中国健康教育,2002,02:73-75.

[3]陈征,肖顺贞,李秀兰,等.北京市护理人员关于HIV/AIDS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调查分析[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0,6(5):271-273.

作者:闫振双

护理人员医院护理论文 篇2:

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中医应用现状与态度的调查研究

【摘要】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对中医的态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太原市两所三甲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212份,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总体应用少,但对中医具有积极的态度,影响护理人员对中医态度的因素有科室、在职培训、获取中医知识的渠道,如书本、报纸、杂志及电视网络等媒体。结论:建议采取各种方法增加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中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 综合医院; 护理人员; 中医; 态度; 应用现状

中医作为替代医学最重要的一个分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认可。欧洲、亚洲等国的针灸、按摩疗法发展形势良好。而我国作为中医的传统国家,中医为我国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已得到中医医院护理人员的较高认可,并且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操作逐渐得到北京、杭州、上海、西部等[1-4]社区居民的认同,与此同时中医药旅游业正在迅速升温[5]。既然中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那么在山西省以西医为主的综合医院的环境下,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应用情况及对中医的态度如何,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9-11月选择太原市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纳入标准:在职、注册的护理人员;工作年限>1年。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12份,有效回收率96.36%。

1.2 调查方法 参考文献[6],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三部分:(1)护理人员一般情况;(2)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应用现状;(3)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对中医的态度,每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标准,分为“非常同意、同意、有点同意、反对、非常反对”,分别赋值5~1分,评分越高表示对中医态度越积极。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输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见表1。

2.2 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应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情况 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总体应用少,在临床应用的项目中,排在前五位的主要是穴位按摩法、中药湿敷法、中药煎煮法、中药保留灌肠法、中药贴药法,应用率均在20%以下。详见表2。

2.3 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对中医的态度 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对中医的态度是积极的,平均值为(65.54±6.99)分,最高分为90分,每个问题的平均分为3.64分,最高分为5分。详见表3。

2.4 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对中医态度的影响因素 见表4。

3 讨论

3.1 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总体应用少 本次调查显示,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总体应用少,说明我国综合医院提供的中医护理服务比例少。而在英国的一次调查显示,大量的患者使用过补充和替代疗法,其中包括中医护理操作技术[7],说明中医在某些特殊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8]。同时,在临床应用的项目中,排在前五位的主要是穴位按摩法、中药湿敷法、中药煎煮法、中药保留灌肠法、中药贴药法,应用率均在20%以下,说明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用最多的是中药灌肠等简便易行的操作[9]。本次调查其中10.4%护理人员应用穴位按摩法平均每月1~2次,9.9%护理人员应用中药湿敷法平均每月1~2次,9.0%护理人员应用中药贴药法平均每月1~2次,说明尽管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综合医院有应用,但大部分护理人员应用的频率少。此外,护理工作年限在11年及11年以上者使用的频率比11年以下者高,但是中药保留灌肠法和中药雾化吸入法除外。因此,建议在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中首先开展一些容易掌握、安全可靠的中医护理操作。

3.2 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对中医的态度积极 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中医态度的平均值为(65.54±6.99)分,最高分为90分,每个问题的平均分为3.64分,最高分为5分,这个表明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对中医持积极的态度。同时,社区护理人员对中医也具有积极的态度[10],平均分是3.36分。本调查显示得分最高的是“我希望得到更多的关于中医的知识”,其次是“护理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中医知识”,“中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得分最低的是“中医治愈疾病需要太长的时间”。这表明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对中医有一定的认可,但是对于中医的认知不够理想。然而目前我国仍以西医为主。因此,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一些中医方面的学习。

3.3 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对中医态度的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中医科的护理人员比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其他科的护理人员对中医的态度要积极,这说明接受过中医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人员对中医的态度要积极。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护理人员的竞争将进一步国际化[11]。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掌握中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竞争力。此外,本研究显示从在职培训、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获得中医知识的护理人员,比其他护理人员对中医的态度要积极。但研究显示只有28.3%的护理人员接受过在职培训,46.2%的护理人员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了解中医。因此,应该采用各种方法,比如在职培训、书本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提供给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中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研究调查了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对中医的态度。结果显示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总体应用少,这和我国目前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在临床应用中开展的不够普及的现状有关[12],但是对中医的态度是积极的。同时,该研究揭示出从在职培训、书本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获得中医知识的护理人员,比其他护理人员对中医的态度要高。根据上述结果,建议如下:首先,根据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需求,增加相关中医的知识、技能培训;其次,西医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应增加中医的有关课程;最后建议完善相关法规和规章,使中医在我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薇,石学峰,房耘耘,等.北京市居民中医认知及需求情况调查研究[J].调查研究,2011,14(5):1693-1695.

[2]肖雯晖,马小琴,陆旭亚.杭州市社区居民中医护理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4):613-614.

[3]徐筱莉,陈继根,王丽萍.社区中医护理服务需求及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16-18.

[4]陈正英,楚婷.西部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服务需求及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3-5.

[5]高婷婷.广东省中医药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7):133-134.

[6] Mei-Ying Chang,Huey-Shyan Lin,Chin-Fan Tai.Student Nurses’Knowledge,Attitude,and Behavior Toward Chinese Medicine and Related Factors[J].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2004,12(2):103-118.

[7] Thomas K J,Coleman P.Use of complementary or alternative medicine in a general population in Great Britain: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Omnibus survey[J].Public Health,2004,26(2),152-157.

[8]邱鸿钟.影响中医药服务利用的因素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2):93-94.

[9]李玉霞,李丽萍.中医院护士及实习生中医护理能力的现状分析[J].中医教育,2010,29(5):72-74.

[10]岳树锦,杨晓玮.社区护士中医护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3):798-801.

[11]简雅娟,沈彬,马荫楠.关于评价我国涉外护理教育的思考[J].护理研究,2008,22(8):2069-2070.

[12]黄瑾华.积极推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使用的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4):3035-3036.

(收稿日期:2013-02-19) (本文编辑:连胜利)

作者:张佳 刘晓英 桑美丽 胡少芬 常鹏环 李舵

护理人员医院护理论文 篇3:

专科小讲课在二级职工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专科小讲课在二级职工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度上海邮电医院内科三病区在岗在册的1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由病区护士长根据病区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专科小讲课题目进行审核,主治医师对讲课资料严谨性进行审核,讲课前进行试讲和邀请患者试听,积极听取意见和建议,比较活动前后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结果 活动前后,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明显提升(P<0.05)。 结论 专科小讲课健康教育形式,使患者、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既确保了健康教育内容的严谨性,同时也促进了医护合作,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

关键词:专科小讲课;二级职工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应用

通过信息传播、行为干预,帮助个人以及群體掌握卫生保健的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合理利用资源,接受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就是健康教育。常用的方法有演讲、个别指导、集体指导、大众传播媒介、综合行为训练[1]。有研究显示,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存在对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健康教育基本程序了解不足,部分护理人员不能解答患者提出的健康问题,未与主管医生沟通就进行健康教育,不能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等,因此,不断提高健康教育的能力与自身素质是护理人员的重中之重[2]。二级职工医院反复住院的患者居多,医患之间信任度较高,本研究采用专科小讲课形式,结合主治医师对讲课内容审核,讲课前的试讲并邀请患者试听,认真听取意见及建议,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效果显著,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选择我院内科三病区1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护士3名,护师6名,主管护师3名,学历:中专1人,大专7人,本科4人,年龄33±9.45岁,工作年限12.67±10.44年。纳入标准:2021年病区在岗在册护士,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岗位调动或中途离职护士。

方法 将2021年度作为研究周期,比较活动前后内科三病区护士健康教育能力。

制定专科小讲课活动方案 2020年12月由病区三大专科(肾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组长收集各专科小讲课题目,病区护士长根据病区年度健康教育评价中存在问题对讲课题目进行审核,通过后制定专科小讲课计划表,结合新冠疫情形势,由传统的每月组织病区患者集中讲课一次改为各专科每月下病房小讲课一次。

具体实施 根据各专科小讲课计划表,每月5日前由负责当月小讲课的组员将讲课资料进行查阅、整理于word文档中,由病区护士长、专科主治医师对讲课资料严谨性进行审核,确保传递患者健康教育内容信息准确无误。每月10日前讲课人员将讲课资料板书与移动的讲课白板上,由病区有绘画功底的护士配上卡通图,在护士长、专科组长处进行试讲,同时邀请该专科一名患者旁听,试讲后提出意见与建议,充分做好讲课前的准备。每月25日前,护士下病房为患者进行专科小讲课,由专科组长负责讲课现场效果的评估与拍照,确保讲课实施的真实性。讲课后,将讲课资料打印成册,形成一本宣教手册,可供护士日常为患者宣教用。

1.3 测评工具 采用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测评量表[3],该量表由四个维度,38个条目组成。 Cronbach’a系数:总量表Cronbach’a系数为0.949,各维度的Cronbach’a系数为0.762,0.856,均在0.7以上,说明此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分半信度:总量表分半信度为0.935,各维度分半信度为0.701-0.859。专家对总量表评定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0。量表中条目均采用五点等距评分法,五个等级分别为“完全符合”、“符合”、 “不确定”、“不符合”、“完全不符合”。计分方式为:五级相应分值是5分、4分、3分、2分、1分。由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等级,并打勾。总得分为整个量表各条目得分之和。比较活动前后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得分情况。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以P值<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活动前后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得分情况(见表 1)。

3 讨论

表 1可以看出,活动后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总评结果显著优于活动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专科小讲课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后,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总得分明显高于活动前,《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测评量表》有助于护士长了解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健康教育实施中存在的不足,而根据病区健康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拟定小讲课题目,同时由主治医师共同参与讲课内容严谨性的审批,确保了健康教育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小讲课前的试讲和患者的试听,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确保了信息传递过程中患者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融洽了医患关系。

4 小结

本研究中选取2021年我病区的12 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下病房专科小讲课形式,结合专科医生对讲课内容审核以及讲课前的试讲,结果显示活动后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的总评结果优于活动前,有效提升病区健康教育整体质量水平,值得推广应用于实践。本项研究由于研究对象只有12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增加样本量针对不同职称相同维度的健康教育水平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杨丽华,魏丽丽.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

[2]李爱军.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4):411-413.

[3]仝慧娟.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测评量表的研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8.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李萍(1986-),女,主管护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

作者:李萍 钱雪飞 王泽颖

上一篇:爱校如家演讲稿下一篇:导游爱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