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田间管理措施

2022-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麦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越冬期管理技术措施

今秋以来,受多轮降雨天气影响,我省部分地区田块积水严重,土壤湿度过大,对前茬作物收获和小麦越冬造成了不利影响。目前,小麦正处于分蘖期,也是易受冬季干旱和冻害影响的时期。

近期,河南省小麦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的专家通过田间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晚播麦田发生冻害死苗现象,直接影响了小麦越冬期正常生长发育。针对当前气象条件和冻害发生的特点,专家制订出了以预防干旱、冻害等气象灾害为主,促进小麦分蘖以及根系生长为目的的越冬期管理技术措施。

当前麦田管理措施

目前,为让小麦顺利越冬,为后期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根据当前气候发生特点以及小麦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专家提出“以水调土”“以肥促苗”“综合防治”的管理措施。

立即浇水,预防冻害和干旱。当日平均气温在3℃~5℃时,对土壤口墒较差、出苗不好或整地质量差的田块应及时灌冬水。其作用是调节麦田土壤中水、肥、气、热等要素比例,既整体上充分利用越冬前有效的积温“促生快长”,又保护小麦分蘖节处于水、气比例适宜的土层环境中,促使分蘖和次生根早发、多发,增强植株综合抗逆性,为春季第二次分蘖高峰储存养分和能量。

因地施肥。对大量秸秆还田、基肥施用不足、播期偏晚、麦田瘦弱、群体偏小以及发生冻害的麦田,可结合冬灌,每亩施用尿素4~6公斤。对于易缺钾的田块,如果底肥没有施用钾肥或配方肥中钾素比例太低,那么每亩应追施氯化钾5~10公斤,以促进氮肥的有效利用,全面增强植株抗寒、抗旱、抗倒伏、抗病虫能力。正常发育麦田追施肥料可推迟到返青期至拔节期,以免生长过旺。

化学除草、防治麦蜘蛛。正常生长发育的壮苗麦田,日平均气温在5℃以上时,可在防治麦蜘蛛的同时进行化学除草。以猪殃殃、播娘蒿等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使用唑草酮、苯磺隆、苄嘧磺隆、噻吩磺隆等药剂进行叶面喷施;以野燕麦、看麦娘、节节麦等单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用精恶唑禾草灵、炔草酸、甲基二磺隆等药剂进行叶面喷施;二者混生杂草,可用氟唑磺隆、甲基二磺隆加甲基碘磺隆(阔世玛)、甲基磺草胺或上述的混合药剂进行叶面喷施。

由于今秋播期偏晚,小麦生长发育略有推迟,凡发生小麦幼苗冻害地块以及苗情较差的麦田,防除麦田杂草可以推迟到来年小麦返青期至起身初期进行。

往年由于不合理喷施除草剂导致麦苗发生药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一定要科学、适时、适量地使用除草剂,为净化麦田生态环境、培育高质量小麦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主动应对,扭转极端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争取为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创造有利的条件,为小麦增产、农户增收做出贡献。

当前小麦总体生长形势及问题

通过对我省小麦田块进行调查,专家发现虽然今年小麦播种期间雨水较多,小麦播期普遍偏晚。但由于播种期间底墒水分充足,播种后天气良好、积温充沛,为小麦越冬前的快速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目前,我省小麦整体生长形势良好,分蘖力较强,植株体内可溶糖等光合产物积累较多,次生根开始发育,且没有大规模病虫害发生的现象。尤其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栽培管理技术得到有效实施,为小麥越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调查指导过程中,农业专家也发现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是农业合作社或种粮大户的田块较多,由于受涝灾影响,今秋小麦大面积播期偏晚。因此,晚苗、弱苗等三类苗的田块面积多于普通苗的田块面积。

二是个别弱苗、晚苗等三类苗地块出现冻害、死苗现象。这与播期土壤湿润,小麦播期偏晚、根系下扎较浅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整地期间土壤湿度较大、坷垃较大,导致小麦幼苗初生根受损、次生根发育缓慢来不及吸收土壤养分。小麦幼苗期除了是养分吸收力最弱的时期,也是抗寒力最弱的时期,此时麦田很容易遭受冷空气侵袭,寒潮降温天气一旦形成,幼苗遭受冻害的情况在所难免。

三是不正确使用除草剂(喷药时加水比例不够)的地块发生小麦冻害的情况相对突出,出现干枯死苗现象。

作者:李子彤

第2篇:保障小麦秋播用种安全的对策措施

今年,河南省气候反常,春季长期干旱少雨,小麦生长又受到晚霜冻害影响,后期连降中大暴雨伴随大风,部分麦田点片倒伏,豫南个别田块弱春性早熟小麦品种出现穗籽粒萌动或发芽现象,不仅对粮食生产、更对小麦繁种造成较大损失。

河南省是黄淮海麦区小麦种子主要繁育基地、供应产区,种子繁育生产受损对全黄淮海麦区影响较大,可能出现秋播小麦用种市场供需紧张局势。为确保小麦秋播用种品种安全、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省、市、县三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及种子管理机构,要加强小麦种子数量调控、质量监管,确保小麦秋播用种安全。

一、 筛选优良品种,科学制订品种利用布局方案

认真做好小麦品种考察,是科学选择品种抗逆性、抗病虫危害性、抗倒伏性、丰产性等综合优良性状好、确保品种安全的有效措施,是科学制订品种利用布局方案的依据。

5月中下旬是小麦品种考察期,省、市、县三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及其种子管理机构都已分别组织三农专家、技术人员对小麦品种利用、田间表现、种子生产等情况进行了考察。根据考察情况,要科学分析今年小麦生产形势特点,分析小麦生产政策落实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根据种植面积落实、田间管理措施落实等情况判断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高低;同时,分析小麦品种推广利用情况,不同品种推广利用面积,比较主导品种与搭配品种面积比率同上年度的变化情况。

根据对小麦品种田间综合特性表现情况考察,结合今年异常气候特点,因地制宜,调整生产政策,科学制定秋播小麦品种利用布局意见,根据不同生态区特点、品种冬春特性、感抗病特性明确主导品种与搭配品种,向社会和农民宣传、介绍、推广主导品种。

二、强化小麦种子生产后期管理,提高繁种产量与质量

首先,要抓好田间管理,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及其种子管理机构督促种子生产企业,做好小麦繁种田的排水防涝工作,减少倒伏,提高单产。其次,加大小麦繁种田间质量管理力度,种子管理机构督促繁种企业认真去杂去劣,检查麦穗籽粒萌动或发芽情况,报废质量不达标田块。再次,农机管理机构要调度好、维护好收割机械,保证小麦繁种质量合格田块适时收割,抓住机遇抢时收割,做到颗粒归仓。最后,政府财政部门、金融管理机构要协调好种子收购银行贷款,扶持、督促企业在保证种子质量的基础上,及时收购、多收购或足量收购种子,努力缓解小麦种子市场供给紧张形势。

三、加强宏观调控,做好余缺调剂、足量备种,保障小麦秋播供种数量安全

今年黄淮海小麦种子市场需求旺盛,河南周边省份种子企业调进我省小麦种子迫切,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种子管理机构要加强市场宏观调控、保障河南小麦秋播用种。种子管理机构一要做好统计工作,摸清企业商品小麦种子总量、不同品种的种子量;二要控制主导品种、主推品种的种子调出数量,做好本省小麦秋播用种保障;三要认真做好品种余缺调剂工作,结合品种利用布局方案,市县分别提出不同品种播种需求种子量,省级种子管理机构协调企业进行品种调剂。

四、加大种子质量管理力度,强化监督检验,确保小麦生产用种质量安全

种子市场需求旺盛,耐冻紧俏品种短缺,谨防劣质种子流入市场。省、市、县三级种子管理机构要加大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力度,对商品种子质量抽检率达到70%,确保小麦秋播用种安全。

作者单位:河南省种子管理站

作者:张慧 张福平

第3篇:略述平舆县如何正确使用小麦除草剂及药害补救措施

摘要:平舆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18个乡镇,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目前,小麦除草剂已普遍应用于生产。本文将浅析平舆小麦药害影响、如何正确使用小麦除草剂及除草剂药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关键词:正确使用;小麦;除草剂

小麦是密植作物,机械除草困难,化学除草深受农民欢迎。据调查,平舆县小麦田使用除草剂面积占总面积的95%以上。但随着化学除草剂的不断推广和应用,除草剂药害问题日益凸显。不能正确使用小麦除草剂,则会出现药害、残留污染、浪费资源等问题。

一、小麦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的危害

1.畸形。小麦拔节后喷施除草剂,极易产生药害,麦苗匍匐,叶片皱缩,致使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受抑制,造成分蘖死亡,会出现不能抽穗或麦穗畸形、小穗等现象。

2.残留。不同品种的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效期差别较大。如氯磺隆、苯磺隆残效期较长,后茬作物就易受药害影响。近几年年前都会有农户拿着发黄、根系不发达的麦苗到县农科站咨询,经我们实地考察和综合分析,发现大多属于上茬玉米使用除草剂药量大或用药不均匀,导致土壤中除草剂残留量大,影响到了小麦生长。

3.小麦发黄死苗。除草剂剂量过大,是导致小麦出现条状带发黄死苗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有农户对除草剂缺乏正确认识,为了增强除草效果,会把不同成分的药剂混合使用,导致用药过量,麦叶出现灼烧斑点。

二、正确使用小麦除草剂的方法。

1.正确选用小麦除草剂。在购药前,要切实了解所购药剂的用药对象、用药方法、用药量、用药时间,选择合适的药剂。如平舆县的阔叶草主要有:猪殃殃、荠菜、播娘蒿、宝盖草等;禾本科主要有:节节麦、早熟禾、狗尾草等;目前,防治效果比较理想的除草剂有甲基二黄隆、47%异隆.氯吡可湿性粉剂,该除草剂具有封杀双效的效果,尤其对节节麦、雀麦、日本看麦娘、看麦娘等恶性禾本科杂草有特效。

2.选择正确的施药时间。我县麦田,大部分是在年前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和第二年的返青拔节期前用药。小麦拔节期至抽穗期,正是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并进时期,此时喷药,极易产生药害。另外小麦拔节后草龄较大,小麦和杂草相互遮蔽,除草效果较差,也极容易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

3.合理混配,科学施药。目前市场上的小麦除草剂大部分都是酸性,因此药剂混配时,一定不能和碱性农药混用,可与同性药剂混合配置,稀释时采用“二次稀释法”。即先将药剂放入小容器内,配置成“母液”,再将“母液”倒入盛有清水的喷雾器中,加满清水,混匀,即可喷药,喷洒要均匀,避免重喷、漏喷。

4.选择适宜的温度。目前,我县市面上麦田除草剂主要有甲基二黄隆、乙丙隆、草胺类药,这些除草剂要求施药时和施药后一定时间内温度不能低于6 ℃。温度低药害就可能产生,温度越高,效果越好。霜冻、雨雪、冰雹、寒流等恶劣天气下禁止使用小麦除草剂。

5.有机磷类和氨基甲基类农药使用前后不要用小麦除草剂。麦田用过此类杀虫剂后至少需要间隔3-5天,才能使用小麦除草剂,否则容易引起小麦发黄出现烧苗现象,且有机磷类农药使小麦降解除草剂的能力降低。

三、药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1.浇水补救。当麦田药害已经发生或药害即将发生时,要立即对麦田进行连续冲灌,使残留的药剂通过水稀释甚至流失走。这种方法不仅降低药害造成的影响,也能使麦苗充分吸水,降低细胞对有毒物质的吸收;或结合排水施入石灰等方法,以中和土壤中的酸性除草剂,减轻药害。

2.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补救。植物生长调节剂也能缓解药害,常用的解毒药有赤霉素、芸苔素等,具有较强的解药害功能,可刺激麦苗生长,能降低除草剂对麦苗的侵害。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有碧护、净护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安全,效果不错。

3.加強田间管理。中耕松土,利于土壤中除草剂挥发,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有害物质的分解,增温保墒,有利于小麦根系生长发育。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可吸附土壤中的除草剂,使除草剂丧失活性,同时也可以给小麦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减少药害产生的危害。

4.及时毁种重新补种。药害特别严重的小麦田,上述方法都无法使小麦正常生长,要及时重新规划补种。

(作者单位:平舆县农业科学技术试验站)

作者:王露露

第4篇:小麦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一、精细整地

近几年,小麦受旱、受冻的经验表明,播种前耕翻、深松、旋耕后进行耙地镇压,及小麦播种后经过镇压的麦田,麦苗生长相对正常,受旱、受冻较轻;反之,旋耕后没有耙压,播种后也没有镇压,造成耕层土壤暄松,很快失墒,影响次生根喷发,冬季透风,根系受冷受旱,死苗较重。因此,耕后耙地镇压和播种后镇压是保苗安全越冬的重要环节。耕作整地的目的是使麦田达到耕层深厚,地表和耕层无土坷垃,土壤松紧适度,地面平整状况好,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协调,保水、保肥能力强,符合小麦播种要求,为全苗、苗壮及植株良好生长创造条件。

一是深松耕翻。土壤深耕或深松使土质变松软,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是抗旱保墒的重要技术措施。耕翻可掩埋有机肥料、作物秸秆、杂草和病虫有机体,疏松耕层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改善通透性,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和养分释放;提高土壤渗水蓄水和保肥供肥能力。连续多年旋耕的麦田,在15厘米以下形成坚实的犁底层,影响根系下扎、降水和灌溉水的下渗,对小麦生长不利,应按照旋耕3年,耕翻或深松1年的循环方式耕作,破除犁底层。

二是耙耱镇压。耙耱可破碎土垡,耙碎土块,疏松表土,平整地面,塌实耕层,上松下实,减少蒸发,抗旱保墒;在机耕或旋耕后都应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耙地。近年来,种麦时旋耕面积较大,旋耕后的麦田表层土壤疏松,如果不耙耱镇压以后再播种,会发生播种过深的现象,形成深播弱苗,严重影响小麦分蘖的发生,造成穗数不足;还会造成播种后很快失墒,影响次生根的喷发和下扎,冬季出现黄苗死苗情况。镇压有压实土壤、压碎土块、平整地面的作用,当耕层土壤过于疏松时,镇压可使耕层紧密,提高耕层土壤水分含量,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根系及时喷发与伸长,下扎到深层土壤中,一般深层土壤水分含量较高较稳定,即使上层土壤干旱,根系也能从深层土壤中吸收到水分,提高麦苗的抗旱能力,麦苗整齐健壮。

二、选用良种

应根据气候条件、土壤肥力、产量水平和病虫害情况等,选用最适宜的良种,同时加强种子筛选和处理,提高种子质量。所选种子应具备以下特性。

一是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丰产性好,抗寒能力强的半冬性品种。以免出现冬前和春季发育过快,在冬季或早春遭受冻害的现象。

二是选用在高肥水条件下,丰产潜力大的耐肥水、抗倒伏、成熟期适中的大穗或多穗型半冬性小麦品种。

三是选用抗早衰、抗干热风等抗逆性强的品种,以躲避或减轻干热风的危害。

四是选用抗(耐)病性好的品种和种子休眠期长耐穗发芽的品种。

五是选用经过试验、示范,适应本县生产条件的品种;更换新品种,要防止选用不经过试验、示范的品种。

三、种子与土壤处理

播种期是预防或控制病虫害键时期,可压低病虫发生基数,减轻中后期防治压力,降低防治成本,保证小麦安全生产。为预防土传、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特别是根部和茎基部病害,必须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

一是种子处理。针对我县小麦纹枯病、地下害虫、全蚀病的发生情况,应采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各计各量进行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药剂拌种配方: (1)防治全蚀病。用12.5%全蚀净悬浮剂20毫升+55%甲拌磷(或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20-25毫升,兑水1斤(500毫升),拌种子20-25斤,堆闷2-3小时,晾干后播种。(2)防治纹枯病、根腐病等多种病害。用2.5%适乐时悬浮剂20毫升+3%苯醚甲环唑悬浮剂30毫升+55%甲拌磷(或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20-25毫升,兑水1斤(500毫升),拌种子20-25斤,搅拌均匀,堆闷2-3小时后,晾干播种。

二是土壤处理 。针对我县目前根腐病、全蚀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蔓延趋势,必需认真做好播前土壤处理。(1)对全蚀病点片发生地块。在播种前每亩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6斤,加细土40-60斤,充分掺匀,于整地前均匀撒入田间进行土壤处理;(2)对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250-300毫升,兑水2-3斤,拌细土20-30斤制成毒土,犁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犁翻入土中。

四、适期适量 足墒播种

一是适期播种。实践证明,小麦播种适期与气温关系密切,一般半冬性品种为14-16℃,弱春性品种为12-14℃。一般要求培育冬前壮苗,半冬性品种要保证从播种到越冬0℃以上的有效积温达550-650℃为宜。根据多年生产实践,我县小麦适宜播期:半冬性品种为10月8日一15日,弱春性品种为10月15日-23日。在适播期范围内,注意先播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后播生育期短的品种;先播发苗慢的瘦地,后播发苗快的高肥水麦田;先播土壤粘重的麦田,后播砂壤土质麦田。

二是适量播种。确定合理的播量可以获得适宜的基本苗数,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处理好群体与个体的矛盾,是协调小麦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关系的重要环节。一般适时播种的麦田亩基本苗控制在18万-22万。播种时,日均温低于16℃以后,每推迟一天播种,基本苗增加1万左右,但最多不宜超过35万。

三是足墒播种。足墒下种是实现苗全、苗匀、苗壮的基础。足墒可促种子发芽快、发芽齐;分蘖早、分蘖多;发根早、发根多,根系发达。在适宜墒情的条件下播种,能保证一次全苗,使种子根和次生根及时长出,并下扎到深层土壤中,提高抗旱能力。秋作物成熟后,及早收获腾茬,耙耱保墒;适宜出苗的土壤含水量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绝对含水量砂土18~20%,壤土20~22%,粘土22~24%。若播种前遇旱,土壤墒情不足时,应浇底墒水(提前造墒),并注意保好口墒,确保适期足墒播种。在适播期内,应掌握“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

五、配方施肥和氮肥后移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以麦田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的一项肥料运筹技术。主要是根据实现小麦目标产量的总需肥量、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肥料(主要是氮、磷、钾肥)的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根据生产经验,不同地力水平的适宜施肥量参考值为:产量水平在每亩400-500公斤的高产田,每亩施用纯氮(N)12-14公斤,磷(P2O5)6-7公斤,钾(K2O)5-6公斤。产量水平在每亩500-600公斤的超高产田,每亩施用纯氮(N)14-16公斤,磷(P2O5)7-8公斤,钾(K2O)6-8公斤。根据近几年生产经验,推荐如下底肥施用配方:

(一)、每亩施有机肥3-5方、尿素40斤、过磷酸钙150斤、氯化钾30斤、硫酸锌3斤;

(二)、每亩施有机肥3-5方、总含量45%(氮磷钾都是15的)复合肥100斤、尿素10斤、硫酸锌3斤。

氮肥后移是促进小麦生长中期小花发育提高每穗粒数,延缓小麦生长后期衰老增加粒重,改善强筋和中筋小麦籽粒品质的栽培技术。即将中产麦田和高产麦田一次性底施氮肥改为底肥与追肥相结合,中产田底氮肥占总追肥量的60%,起身期追施40%;高产田底氮肥占总追肥量的50%-60%,拔节期追施50%-40%。

六、病虫草害防治

防治野燕麦、节节麦、看麦娘、黑麦草等禾本科杂草,每亩用6.9%骠马乳油60-70毫升,对水30-4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播娘蒿、荠菜、猪殃殃、婆婆纳等阔叶杂草,每亩可用75%苯磺隆(阔叶净、巨星)干悬浮剂1-1.8克,或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或20%使它隆乳油50-60毫升,加水30-40公斤进行均匀喷雾。防治时间宜选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杂草二叶一心至三叶 时进行。返青期是麦田杂草防治的有效补充时期,对冬前未能及时除草、而杂草又重的麦田,此期应在日平均气温10以上时,及时进行化除。

第5篇:小麦早春冻害补救措施

小麦早春发生严重冻害后,若加强田间管理,仍能促进小麦继续生根发蘖,迅速恢复生长。因此,遭受早春冻害的麦田一般不要毁掉,必须及早进行补救。早春冻害补救措施主要有:一是及时追肥。早春冻害严重的麦田,一般都是旺长麦田,一旦冻害发生,要把旺苗当成弱苗来管,立即追施速效化肥。一般情况下,每亩追

施尿素7.5——10公斤,追肥后要及时浇水。二是喷洒化学调节剂。冻害发生后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克喷洒小麦植株,对促进小麦恢复生长具有良好作用。三是及时防治病虫害。冻害严重的麦田,新生分蘖成穗率提高、组织较嫩,易发生病虫害。因此,要结合喷洒植物生长素、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四是返青后对于已经拔节的麦田,主茎和大分蘖已经冻死,但不要再进行镇压。这是因为主茎和大分蘖的生长点遭受冻害后,生长中心已转到仍存活的小分蘖上,不会再继续生长。若采取镇压,会对小分蘖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应以促生为主。

二00八年二月十九日

第6篇:小麦、油菜抗旱保苗技术措施

去年十月至今,我县小麦、油菜生产遭遇了秋冬连旱,且旱情在持续发展,加上近期温度较常年偏低,不仅出现了小麦、油菜田大面积干旱,而且部分油菜田还出现冻害,小麦、油菜生产不容乐观。

据调查,小麦、油菜受旱面积6.6万亩,占55%,其中重旱面积1.2万亩,占10%,中、轻旱面积5.4万亩,占45%,油菜受冻害面积0.5万亩,以华油2790品种受冻害最重。

针对当前小麦、油菜旱情,提出以下管理技术措施:

1、抗旱保苗。积极进行引水灌溉,并以沟灌为主,保持土壤湿润为宜,选择日平均温度达到3℃以上,中午前后进行,迅速解除旱情。切易大水漫溉,避免水上厢面,以免造成土壤板结,防止出现僵苗、死苗。

2、秸秆覆盖,防冻、保墒。对冻害重的田块要立即覆盖一层茅草、稻草等秸杆,覆盖土杂肥,蓄墒、保墒,提高小麦、油菜抗旱抗冻能力。

3、及时中耕,减少水分蒸发。对小麦油菜田要及时中耕培土,切断土壤毛管孔,减少水分蒸发。

新县农技中心 2011年01月07日

第7篇:小麦生产技术管理技术

一、精细整地

一是深松耕翻。土壤深耕或深松使土质变松软,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是抗旱保墒的重要技术措施。耕翻可掩埋有机肥料、作物秸秆、杂草和病虫有机体,疏松耕层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改善通透性,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和养分释放;提高土壤渗水蓄水和保肥供肥能力。连续多年旋耕的麦田,在15厘米以下形成坚实的犁底层,影响根系下扎、降水和灌溉水的下渗,对小麦生长不利,应按照旋耕3年,耕翻或深松1年的循环方式耕作,破除犁底层。

二是耙耱镇压。耙耱可破碎土垡,耙碎土块,疏松表土,平整地面,塌实耕层,上松下实,减少蒸发,抗旱保墒;在机耕或旋耕后都应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耙地。近年来,种麦时旋耕面积较大,旋耕后的麦田表层土壤疏松,如果不耙耱镇压以后再播种,会发生播种过深的现象,形成深播弱苗,严重影响小麦分蘖的发生,造成穗数不足;还会造成播种后很快失墒,影响次生根的喷发和下扎,冬季出现黄苗死苗情况。镇压有压实土壤、压碎土块、平整地面的作用,当耕层土壤过于疏松时,镇压可使耕层紧密,提高耕层土壤水分含量,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根系及时喷发与伸长,下扎到深层土壤中,一般深层土壤水分含量较高较稳定,即使上层土壤干旱,根系也能从深层土壤中吸收到水分,提高麦苗的抗旱能力,麦苗整齐健壮。

二、选用良种

应根据气候条件、土壤肥力、产量水平和病虫害情况等,选用最适宜的良种,同时加强种子筛选和处理,提高种子质量。所选种子应具备以下特性。

一是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丰产性好,抗寒能力强的半冬性品种。以免出现冬前和春季发育过快,在冬季或早春遭受冻害的现象。

二是选用在高肥水条件下,丰产潜力大的耐肥水、抗倒伏、成熟期适中的大穗或多穗型半冬性小麦品种。

三是选用抗早衰、抗干热风等抗逆性强的品种,以躲避或减轻干热风的危害。

四是选用抗(耐)病性好的品种和种子休眠期长耐穗发芽的品种。

五是选用经过试验、示范,适应本县生产条件的品种;更换新品种,要防止选用不经过试验、示范的品种。

三、种子与土壤处理

一是种子处理。针对我县小麦纹枯病、地下害虫、全蚀病的发生情况,应采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各计各量进行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药剂拌种配方: (1)防治全蚀病。用12.5%全蚀净悬浮剂20毫升+55%甲拌磷(或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20-25毫升,兑水1斤(500毫升),拌种子20-25斤,堆闷2-3小时,晾干后播种。(2)防治纹枯病、根腐病等多种病害。用2.5%适乐时悬浮剂20毫升+3%苯醚甲环唑悬浮剂30毫升+55%甲拌磷(或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20-25毫升,兑水1斤(500毫升),拌种子20-25斤,搅拌均匀,堆闷2-3小时后,晾干播种。

二是土壤处理 。针对我县目前根腐病、全蚀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蔓延趋势,必需认真做好播前土壤处理。(1)对全蚀病点片发生地块。在播种前每亩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6斤,加细土40-60斤,充分掺匀,于整地前均匀撒入田间进行土壤处理;(2)对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250-300毫升,兑水2-3斤,拌细土20-30斤制成毒土,犁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犁翻入土中。

四、适期适量 足墒播种

一是适期播种。实践证明,小麦播种适期与气温关系密切,一般半冬性品种为14-16℃,弱春性品种为12-14℃。一般要求培育冬前壮苗,半冬性品种要保证从播种到越冬0℃以上的有效积温达550-650℃为宜。根据多年生产实践,我县小麦适宜播期:半冬性品种为10月8日一15日,弱春性品种为10月15日-23日。在适播期范围内,注意先播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后播生育期短的品种;先播发苗慢的瘦地,后播发苗快的高肥水麦田;先播土壤粘重的麦田,后播砂壤土质麦田。

二是适量播种。确定合理的播量可以获得适宜的基本苗数,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处理好群体与个体的矛盾,是协调小麦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关系的重要环节。一般适时播种的麦田亩基本苗控制在18万-22万。播种时,日均温低于16℃以后,每推迟一天播种,基本苗增加1万左右,但最多不宜超过35万。

三是足墒播种。足墒下种是实现苗全、苗匀、苗壮的基础。足墒可促种子发芽快、发芽齐;分蘖早、分蘖多;发根早、发根多,根系发达。在适宜墒情的条件下播种,能保证一次全苗,使种子根和次生根及时长出,并下扎到深层土壤中,提高抗旱能力。秋作物成熟后,及早收获腾茬,耙耱保墒;适宜出苗的土壤含水量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绝对含水量砂土18~20%,壤土20~22%,粘土22~24%。若播种前遇旱,土壤墒情不足时,应浇底墒水(提前造墒),并注意保好口墒,确保适期足墒播种。在适播期内,应掌握“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

五、科学浇水

一是适时浇好冬水。对秸秆还田、旋耕播种以及播后没有镇压、土壤暄松的麦田必须进行冬灌,以踏实土壤,促进小麦盘根和大蘖发育。冬灌一般在日平均气温为3℃左右时进行,我县应在12月20日前后,封冻前完成,浇后及时划锄松土。对于晚播弱苗和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一般不进行冬灌。

二是浇好孕穗水,预防晚霜冻害。二月底三月初,若遇田间土壤干旱,要及时浇好孕穗水,既可以促进小麦穗分化,多粒多穗,成大穗;又可以增加土壤热容量,预防减轻冻害发生。尤其是对于冬前、早春未镇压土壤暄松和墒情较差的麦田,一定要及早浇好孕穗水。春季晚霜冻害多发生在3月底至4月上中旬,茎叶部分无异常表现,受害部位多为穗部器官,形成“哑巴穗”,或出现白穗,抽出的穗只有穗轴,小穗全部发白枯死;出现半截穗,抽出的穗仅有部分结实,穗粒数大大减少。一旦发生冻害,应及时采取浇水施肥等补救措施,促其尽快恢复生长。

三是适时浇好灌浆水。在小麦抽穗期或灌浆初期遇旱及时浇水,之后一般不再浇水,尤其不能浇麦黄水。

六、病虫草害防治

化学除草。防治野燕麦、节节麦、看麦娘、黑麦草等禾本科杂草,每亩用6.9%骠马乳油60-70毫升,对水30-4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播娘蒿、荠菜、猪殃殃、婆婆纳等阔叶杂草,每亩可用75%苯磺隆(阔叶净、巨星)干悬浮剂1-1.8克,或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或20%使它隆乳油50-60毫升,加水30-40公斤进行均匀喷雾。防治时间宜选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杂草二叶一心至三叶 时进行。返青期是麦田杂草防治的有效补充时期,对冬前未能及时除草、而杂草又重的麦田,此期应在日平均气温10以上时,及时进行化除。

第8篇: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春季管理要点

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田间管理要点

目前小麦苗情较好,低温冻害不明显,个体生长健壮,分蘖偏多,群体偏高,随着冰雪消融,小麦将进入返青期,气温回升,墒情充足,较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田间群体会进一步增加,较大的群体较高的湿度极易造成小麦倒伏、缺肥及病虫害的流行,将会给小麦生产带来较大的风险,特别是分蘖成穗高的品种如:“花培5号”、“西农979”及大穗品种“新麦208”等倒伏的风险更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 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措施

春季麦田管理是小麦进入高产水平后必须加强的阶段,应围绕促弱、控旺、稳壮为中心,抓紧抓好各项管理措施,达到稳产、高产。

(一) 中耕松土。开春后麦田普遍中耕一次,旺长田深中耕断根控制旺长;弱苗田浅中耕增温保墒,促进根系发育,促弱转壮,同时消灭田间杂草。

(二) 科学追肥。对底肥不足、播种晚、群体小、麦苗生长瘦弱的三类麦田,应在开春后及早亩追肥尿素8—10公斤,对目前生长尚正常的麦田在拔节期初视苗情及时亩追施尿素5—8公斤,促进两极分化,争取穗大粒多,提高籽粒品质。

(三) 做好化除、化控工作。化除:冬前未除草的地块,开春后待气温回升到10度后,亩用75%杜邦巨星1克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兑水30公斤,在晴朗无风的下午,田间均匀喷施。猪殃殃、猫儿眼严重田块选用苯磺隆和使它隆复配剂进行防治。化控:“花培5号”、“西农979”、“新麦208”等品种,于小麦起身至拔节初期,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50克,兑水40—50公斤,小麦叶面均匀喷雾,控制基部节间长度,预防后期倒伏。

二、 中、后期小麦田间管理措施

(一) 综合防治锈病、白粉病、麦蚜、麦蜘蛛和吸浆虫等。麦田中后期病虫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麦蚜、吸浆虫、麦蜘蛛等。可于3月上旬至4月上旬,每亩用20%的三唑酮50克或12.5%的烯唑醇25克加10%扫螨净20克或40%氧化乐果乳油50克或20%井岗霉素50克兑水30—50公斤均匀基部和叶面喷施,可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锈病、白粉病及麦蚜、麦蜘蛛、吸浆虫。4月下旬至5月上旬每亩用20%三唑酮70克或12.5%的烯唑醇30克加10%的蚍虫啉粉剂20克及磷酸二氢钾150克兑水50公斤,混合防治多种病虫害及干热风,延长小麦叶片功能期及小麦灌浆时间,促进小麦籽粒饱满,实现优质高产。

(二) 浇水。孕穗期和灌浆期是小麦需水高峰阶段,约占总需水量的70%以上,若春季干旱,可在小麦孕穗、抽穗时进行灌溉,浇足、浇透。一定要结合天气、墒情群体等具体情况而定,切忌浇水过晚,造成后期倒伏。

三、 适期收获

收获早晚对小麦产量、品质都有很大影响,收获不当会造成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小麦收获的最佳时期是蜡熟末期,应及时收获,分品种单收、单打、单存放,确保丰产丰收。

订单优质小麦专业合作社

第9篇:20亩小麦新品种展示管理方案

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20亩小麦新品种引种展示

管理方案

1.1品种选择

品种应是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或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安徽省淮北中部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 1.2整地

深耕细耙,耕耙配套,提高整地质量,采用机耕,耕深20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不漏耕,耕透耙透,无明暗坷垃,达到上松下实,耕后复平,作畦后细平,保证浇水均匀,不冲不淤。提倡周深松机隔年深松,以破除犁底层,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1.3施肥 1.3.1施肥原则

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配合,基追结合,氮肥后移;根据土壤硼、锌、锰等含量及小麦却素症状针对性地使用微量元素。 1.3.2施肥总量

按每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Kg,纯氮14—16 Kg,五氧化二磷6~7 Kg,氧化钾6~8 Kg,硫酸锌1 Kg。 1.3.3肥料分配

有机肥磷、钾化肥及锌肥一次性全部用作基肥;氮肥的6 0%做基肥,4 0%作追肥。 1.3.4施肥方法

深施基肥:可采用犁沟深施和撒肥深翻两种方法。干旱年份采用犁沟深施,即随犁地将肥料施于犁沟,随即翻垡覆盖;土壤湿度较大,采用先撒施肥料,然后翻耕将肥料埋入土中。追肥施用方法:用耧穿施或趁雨撒施或喷施。 1.4播种 1.4.1种子质量

选用的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规定指标。种子纯度≥99.9%,净度≥9 9.0%,发芽率≥8 5%,水份≤1 3.0%。 1.4.2种子处理

播前用5 0%辛硫磷乳油5 0毫升+1 5%粉锈宁7 5克+水3公斤搅匀,拌麦种5 0公斤,边喷边拌,拌后稍等晾干后播种。 1.4.3播种期 播期在1 0月6日。 1.4.2播种量

按每亩播种量10公斤. 1.2.3播种方式

机械条播,行距2 0厘米,播种深度3~4厘米。 1.5田间管理 1.5.1年前管理 1.5.1.1壮苗标准

12月下旬,小麦进入越冬期时,淮北地区半冬性品种主茎叶达到6~7片,3~4个分蘖,6—8条次生根,总茎蘖数60~7 0万/亩。春性品种主茎叶达到5—6片,2~3个分蘖,4~6条次生根,总茎蘖数5 0~6 0万/亩。 1.5.1.2化学除草

可用7 5%巨星或2 0%使它隆于年前或春季小麦拔节前进行防除。 1.5.1.3培育壮苗

长势偏弱或发生冻害麦田,在越冬期结合腊肥早施分蘖肥,宣选用优质的腐熟有机肥,按每亩2000~3000公斤,或亩施尿素4—5公斤。 播种出苗较早,11月下旬主茎已有6叶1心的,越冬期有可能拔节的麦田,中耕l~2次;或每亩用壮丰安35毫升,对水4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化控蹲苗。 1.5.2年后管理 1.5.2.1中耕除草

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问,结台施肥、灌溉、培土等适时进行中耕,中耕深度一般3~5厘米,群体偏大的旺苗,深锄7~1 0厘米。中耕可以增加次生根数量,抗旱保墒,控制群体,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 1.5.2.2追施拔节肥

在小麦基部节间定长(一般在3月中下旬)时追施拔节肥,一般每亩迫施尿素10公斤左右。能延缓小麦衰老,增加每穗粒数和粒重,有利于提高籽粒蛋自质含量。 1.5.2.3叶面喷肥

在小麦灌浆期,叶面喷施1%~2%的尿素和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可增加粒重,提高籽粒品质。

也可把尿素磷酸二氢钾与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混配,开展“一喷三防”,一次施药可达到防虫防病、提质增产和节本增收的目的。 1.6防治病虫害 1.6.1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应世到对症下药,适时用药,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和合理混用,按照规定的浓度要求合理使用。 1.6.2防治方法 1.6.2.1赤霉病

小麦扬花初期,选用多菌灵、使百功或多菌灵加烯唑醇喷雾。重发年份,可在初花和盛花期两次喷药。小麦盛花期后慎用粉锈宁,以免影响结实。根据预报,雨前喷药预防,必要时雨后补喷。喷药时要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 1.6.2.2纹枯病

小麦拔节期平均病株率达10%~15%,用烯唑醇或井岗霉素对水喷雾,播前可用立克秀、井岗霉素或蜡质芽子包杆菌拌种预防冬前发病。 1.6.2.3白粉病

小麦孕穗期至抽穗期病株率达20%时选用三唑酮(粉锈宁)或烯唑醇(禾果利)可湿陛粉剂喷雾。 1.6.2.4锈病

采用立克秀或三唑酮(粉锈宁)等拌种预防,还可兼治早期白粉病、纹枯病 、全蚀病 、散黑穗病等病害,加入杀虫剂可兼治地下害虫。大田发病普遍率达3%时,选用烯唑醇、丙环唑乳油(利惠)喷霉,穗期可结合“一喷多防”,防病、防虫、兼防干热风。 1.6.2.5麦蚜

田间百株(茎)穗蚜量超过500头,天敌与蚜虫比在l:150以上时,选用吡虫啉、抗蚜威、添丰等喷雾。 1.6.2.6麦蜘蛛

小麦返青后,平均每1尺行长幼虫200头以上,上部叶片20%面积有白色斑点时,选用阿维菌素、乐果粉剂等喷雾(粉)。 1.6.2.7吸浆虫

蛹期(抽穗期)每亩选用50%辛硫磷250毫升或80%敌敌畏l00毫升对水2公斤制成母液,均匀拌细土2 5-30公斤制成毒土防治。 成虫期(小麦罐浆期)选用辛硫磷乳油、乐果乳油、菊酯类等高效低毒药剂喷雾。 2.1收获储藏 2.1.1收获

收获前将机器内部清理干净,不得留有小麦和杂草种子,做到一机一品种,避免机械混杂。 2.2.1晾晒

做到及时进行晾晒或烘干,晾晒标准要求含水量不大于l 3%。2.3.1安全贮放

事先清扫干净仓或库,做到防鼠、防雀、防雨、防潮、要求每品种单库,或装袋分区存放,严防混杂。

上一篇:非公企业会议记录下一篇:成立大会领导致辞